关于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2024-09-24

关于我国的传统的作文(共12篇)

关于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1

关于我国的传统的作文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的传统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1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被古人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泛,可食。可酿、可饮、可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联系。不过平时却少有人送菊花的,因为有人认为菊花的用于缅怀、悼念,不够吉利。事实上并非如此。菊花的象征意义并非那么浅薄。

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

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2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只要一到春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例如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南方的习俗是先要祭拜祖先再吃。当然不论南北方,春节都是一年里团聚的日子,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很兴奋,因为要知道过了这一天就是春节了,也意味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在大年三十晚上,一起吃年夜饭,吃饭前当然要祭拜自己的祖先。我们点上蜡烛祈祷祖先的灵魂保佑我们,我也默默地许下了愿望。祈祷之后,就吃年夜饭,年夜饭可丰盛了,年夜饭里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又有年糕,象征年年高,另外就是鸡鸭等食品了。吃年夜饭时,大家开开心心地吃,脸上洋溢着笑容。我想明年就马年了,这一点让我非常高兴,因为明年也是我的本命年,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年传说,相传每年一个日子就是“年”出没的日子,在这一天,“年”就出来吃人。有一位老神仙下凡来帮助村名抵抗“年”。说“年”怕红和怕响声和热闹,从此以后的过年就是挂灯笼,放鞭炮。

我们吃完年夜饭,这时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便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首首欢快的歌曲和一个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与我们接近了十二点的钟声。随着“小彩旗”的转动,当北京时间进入倒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我们家全都欢悦起来,外面的鞭炮声也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这些都意味着马年的到来。

这就是我的春节,一场快乐的春节。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3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无数个发明在中国诞生,剪纸便是文化艺术瑰宝之一。我看见一幅幅五彩缤纷、形象生动的剪纸,情不自禁的展开白色的翅膀,飞向了想象的王国。从前有个小男孩叫罗卡,他从小丧父丧母,只好在地主家当小童工。地主对他十分刻薄,每天让他从早到晚为地主的几头骆驼洗澡,还要他拉骆驼在草地上吃草,整天伺候那几头骆驼,只要有一点没做好,就不让他吃饭。来自:作文大全 有一天,罗卡照例带骆驼去喝水是遇到了一位仙女,那个仙女看到他衣服又破又烂,而且看起来几天没吃饭了,便变成一位老婆婆去探察他的生活情况和他的心灵善不善良。

老婆婆走到罗卡面前,说:“孩子,能给我一点水喝吗 我太渴了!” 罗卡晃晃自己的水壶,还有最后一点点水了。罗卡把水递给老婆婆,说:“ 婆婆,您喝水吧!”老婆婆又说:“孩子,我的肚子好饿啊,有没有东西吃呢 ”罗卡摸摸自己的口袋,只有最后半块饼了,罗卡把饼递给老婆婆说:“婆婆,您吃吧!”

就这样,经过多次的试探,仙女发现这个小孩十分善良可爱。老婆婆又问:“孩子,如果你有很多的钱,你会做什么 ”罗卡想了想,说:“我要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仙女非常高兴,给了罗卡很多钱,从此罗卡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仍然很善良,帮助了很多的人!中国的剪纸艺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啊!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4

重阳节跑走了,春节向我们走来。

夜幕降临了,到吃年夜饭的`时候了,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吸引了我来到餐桌前。桌上真是山珍海味,想吃的食物应有尽有,馋得我直流口水。“开饭啦,开饭啦!”我急忙拿起筷子,夹起饺子,放进嘴里。霎时,口中的香味溢满了口腔,我又夹了很多菜,不久,就填满了肚子。

吃了美味的年夜饭,现在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喽!刚打开电视就,就听到一阵婉转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各种各样的小品让我们欢笑不已。

到了零点,开始放鞭炮了,我们拿起像金箍棒似的鞭炮,一二三,发射!只见一缕光射了出来,又变成了一朵红花,还有很多发射各式各样的花。这时,黑暗的天空已变成了花花绿绿的百花园,真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夜晚!

我喜爱可以让我开心的春节!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5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猜灯谜、包饺子、舞狮、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国的书法了!因为我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书法是我国的瑰宝。爸爸告诉我,历代书法家有: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他们被称为书法四体。爸爸曾经带我去看过书法展览,有些写得方方正正的是楷书,有些写得龙飞凤舞的是草书。虽然有些我看不懂,但觉得很漂亮。爸爸说,我国的毛笔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有空就向爸爸学习写毛笔字。我体会到一个小小的点,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却很难。要是握笔的姿势、用笔的力度不对,字都写不好的。看来写毛笔字也是一门学问。

我为博大精深的我国文化而骄傲,为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而自豪。我爱我国的书法!

关于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管理;关系;方法

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行业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对旅游资源开发、运营等工作进行更好的规划,旅游管理运营而生。旅游管理涉及旅游、管理、文化等多个领域,在旅游管理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升我国旅游管理的水平,必须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国的旅游管理散发独特的文化韵味和魅力。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的关系

(一)旅游资源富含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与活动所收获的重要成果与产物,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包含了自然、社会、艺术等科学以及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是所有与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说,旅游相当于文化生活。不同文化的存在使旅游得以被创造出来,而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感受着不同的旅游文化,同时也在参与和传播各种不同的文化。

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或者是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旅游资源,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中一般都富含了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例如,自然旅游资源中充满了科学趣味和自然哲理,让人们可以更好的认知和研究大自然,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民族风俗、地方文化、人类文化遗产等内容组成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发展;而在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旅游资源也充满了人类文化的痕迹。

各种文化的差异赋予了人们旅游的意义。人们不远千万里、不辞辛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移动、停留,去各个地方旅游,除了要欣赏壮美的自然风景外,还要感受和体验不同文化的特点,了解文化中的内涵,学习不同文化的知识,收获精神上的满足。

(二)文化与管理存在共性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管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的模式和水平,在不同的价值文化中,管理活动也有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下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的管理模式差别,而在旅游中,不同地方的旅游文化也会对其管理产生影响。

同时,管理对文化也会产生反向的影响。人类为了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产活动而开始进行管理活动,当物质生产实践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就会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精神生产,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中形成一定的文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管理可以塑造、引导文化的形成。

因此,可以说,文化与管理存在一定的共性,旅游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文化与管理的共性。

二、我国传统旅游文化管理应遵循的方法

(一)文化旅游管理要符合旅游特征

我國的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文化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规划与管理,使其符合旅游的基本特征,吸引旅游者,并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价值。

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能让人产生美感的自然条件与自然风光,包括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以及气候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可以感知的物质实体,不可转移,并且跟随时间而变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自然旅游资源里也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内涵。在进行自然旅游资源管理时,应该突出其自然的美感,开发其中的科学内涵与自然哲理,使其富有科普教育与科研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开发其运动健身、度假休闲、医疗养生等参与性的功能,使人们可以在其中亲近并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满足了绿色、生态旅游的发展需求。

而人文旅游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是人类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但是历史与文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人们在欣赏物质实体时,对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等内涵并不能简单的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容易联想到相关的风俗文化、社会现实。因此,在进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时,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并能将其中的科学文化内涵通过旅游产品表现出来,使其充满当地特色、民族特点,充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对他们形成吸引力。另外,人文旅游资源的管理还需要一定的创意与策划,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将历史与现代、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起来,使旅游者可以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行业要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与管理。我国传统旅游文化管理也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后,根据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进行开发与管理。

我国的传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并不是所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都能被准确、充分地开发成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且旅游消费者众多,每个人的需求都会有差异性,如果不能使旅游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无法使传统旅游资源发挥其功效。因此,开发管理者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客户需求,针对不同的旅游群体,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质和独特性,开发丰富多样的个性产品,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使旅游资源可以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坚持独特性原则

当前,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不断加深,全球一体化也在不断推进,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独特性的原则,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文化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进行创新。而且,旅游的意义就是让人们可以欣赏独特的风景,体验不同以往的文化、风俗人情等,就是要使人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物质和精神的体验,增强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他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旅游点的文化,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因此,我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区别于一般大众的旅游产品,突出地方的传统文化,提升其特色性和专项化,并赋予其多层次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文化旅游产品、环境的文化性。

三、结束语

旅游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朝阳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其中,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旅游文化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和开发其中的文化内涵,创新旅游形式,丰富旅游产品,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旅游管理的发展进程中更好的融合、发展,同时,也促使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慧玲.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J].青春岁月.2013(07)

[2]林丽波.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旅游文化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15(10)

[3]张敬斯.关于旅游管理中传统文化对其影响的讨论[J].经营管理者.2011(06)

[4]曹慧萍,王保松,李孔心.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J].雪莲.2015(27)

【精品】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3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国的传统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1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猜灯谜、包饺子、舞狮、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国的书法了!因为我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书法是我国的瑰宝。爸爸告诉我,历代书法家有: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他们被称为书法四体。爸爸曾经带我去看过书法展览,有些写得方方正正的是楷书,有些写得龙飞凤舞的是草书。虽然有些我看不懂,但觉得很漂亮。爸爸说,我国的毛笔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有空就向爸爸学习写毛笔字。我体会到一个小小的点,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却很难。要是握笔的姿势、用笔的力度不对,字都写不好的。看来写毛笔字也是一门学问。

我为博大精深的我国文化而骄傲,为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而自豪。我爱我国的书法!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特别高兴。因为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即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饼,又可以观看又圆又大的月亮。

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姥姥家过中秋节。姥爷正在为晚餐做准备,香味儿传到了我的鼻子里,我都馋得流口水了。姥爷为我们做了美味的晚餐。吃过晚饭,我们一起等待月亮的升起。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发现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圆,皎洁的月光美丽极了。

这时候,妈妈端来了一盘月饼,月饼很圆,像月亮一样圆,圆圆的月亮和圆圆的月饼都象征着团圆美满,就像我们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多么温馨啊!

我喜欢又大又圆的月亮,但是,我更喜欢传统节日中秋节。

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3

说起我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小学作文:我国的传统节日 篇4

传统节日,洋溢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清秀,散发了浓浓的详情,也陪伴着小小的我快乐成长。

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想必大部分孩子也是如此。春节的第一天,我早早的起床了,在这大喜的日子里,还有谁回去睡懒觉呢?大清早的,我连忙穿上新衣服来到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面前,先磕头,再委婉地、甜言蜜语地、恭恭敬敬地拿压岁钱;亲戚朋友来了,虽说不用磕头,但也会说几句问候的、祝福的话,然后收上几百几十的压岁钱,摸着自己鼓鼓囔囔的口袋,有一种当上大富翁的优越感。不仅如此,过年还可以大吃大喝一顿,再放些鞭炮,之后的日子里也有钱可以买零食,玩具了。

说起放炮来,那可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呀!先说鞭炮吧,那“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大如洪钟,让人听的是又激动、又兴奋、热血沸腾地;还有一种炮,大家小时候一定都玩过,那就是摔炮,薄薄的纸,有红有黄还有白,里面包着满满一堆的火药、石头、石灰,把它扔在地上“啪”一声,清脆而明亮。有些爱搞恶作剧的小朋友常常买上一大盒摔炮,把它们摆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地雷阵,这样如此要是有些不知情的人们路过这里,地雷阵就会爆炸,把可怜的人吓个半死,而“犯罪嫌疑人”还在那里捂嘴偷笑哩;还有一种就是女孩子非常喜欢的电光花,一根细铁丝,上面是灰灰的棒子,用打火机点着顶头,用手捏着最下面,就会放射出金黄色的小火光,像一个小太阳,十分可爱……虽说它们很危险,但是有了他们,我们过春节才不会单

一、枯燥。

关于我国的传统的作文 篇5

传统节日作文1:我喜欢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比如:清明、端午节、立夏、七夕节、中秋节、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节......这些节日大多数和节气有关。

我最喜欢的就是立夏。因为,每到立夏,学校就会开展激烈的碰蛋活动。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老宁波的传统习俗就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登高望远,佩带茱萸,喝菊花茶、酒。今年重阳节,爸爸妈妈和我准备了一篮的水果送给在医院的外公。

中秋节也让我难忘。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赏月,吃月饼。这是在纪念嫦娥呢!月饼可好吃了,里面的馅有甜的,有咸的。月饼的样子跟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传统节日作文2: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我们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这天,我们都会走亲戚,给长辈拜年。拜年时,我们还经常说:恭喜发财。我们小孩子说了这句话,就会拿到一个红包,长辈还会再搭上一句:红包拿来!

晚上,我们还会吃汤团,意味着团团圆圆。汤团又香又糯,好吃极了。咬下一只,芝麻馅流了出来,糯火团一溜烟地滑进了我的肚子,只有芝麻馅还留在我的口中,那香甜,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当然,我更喜欢放烟花。啪地一声,一团烟火直冲云霄,砰啪这团烟火散开了,像菊花一样,十分美丽。还有像梅花的,像桂花的各种各样的烟火多得数不清。

后来,我们还看了春节联欢晚会。有的节目让我们泪流满面,有的节目让我们哈哈大笑,有的让我们沉思。这些节目可真精彩呀!

春节,你让我难忘至今。啊,我爱春节!

传统节日作文3:我喜欢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每到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吃月饼,赏月亮,并且和家人团聚。当月亮升起时,全家人坐在窗户旁吃月饼,一边吃一边聊天一边赏月。

各个地方的中秋节都是不同的,并带着浓厚的特色。

在福建,女子过中秋节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月饼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给长辈食用。意思就是一种密事,不能告诉晚辈。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晚上皓月初生。女妆们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桌上放满了佳果和饼食做为祭礼。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其缺陷 篇6

一、犯罪构成的涵义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犯罪构成是反映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具有法定性、规范性、体系性等。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揭示犯罪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原则上区分罪与非罪,而犯罪构成的功能是解决构成犯罪的具体规格和标准问题,进一步明确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要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正确认定犯罪服务。

二、犯罪构成的分類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构成做不同的分类:按犯罪构成形态上的差别,可以将其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按犯罪构成在刑法中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叙述的(或称完结的、封闭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或称待补充的、开放的)犯罪构成;按犯罪构成内部结构上的区别,可以将其分为简单的(或称单纯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或称混合的)犯罪构成;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的(或称独立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与减轻的犯罪构成)。

由犯罪构成在刑法规范中与规范内容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决定,犯罪构成是刑事法治的根本出发点,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与保障,是刑事责任的根据,是刑罚运用的前提。可以说,以犯罪构成为研究对象的犯罪构成理论在整个刑法学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是刑法学的基础理论;在犯罪论中则居于核心地位,属于核心理论。深入研究犯罪构成理论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其缺陷

我国对犯罪构成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是移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50年代后期遭到全面否定,直到1978年以后刑法学界才开始重新讨论犯罪构成的理论问题。虽然一些学者提出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对此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时至今日,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架构与苏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架构仍基本是一致的,即认为犯罪构成包括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主观方面。其中理论性发展是认为犯罪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四要件是这一有机整体的四个基本的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有各自的复杂结构,自成系统。四大要件一存俱存,一废俱废,某一行为或同时符合四要件,或不符合任一要件,成整体涌现状态。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平行模式对人们正确认识犯罪、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准确惩治犯罪、稳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因其存在的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生命力为我国刑事法制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刑法学界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批判与反思,认为其具体观点不够成熟、逻辑不够严谨、体系不够协调。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

(1)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偏重于经验判断,忽视了规范判断。这种理论,呈现的是一种静态特征,缺乏评价的层次性,无法将法律精神所能容忍和许可的行为排除出去。而在司法实践中,规范评价与事实判断是不同质的判断过程,需要经历两次评价过程,否则与认识规律不相符合。

(2)通说的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作为要件,意味着只要能确定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客体)受到不法侵害,就完成了实质判断,被告人就无法为自己进行辩护。而“构成要件具有针对犯人的恣意而保护社会,针对社会的恣意而保障犯人的双重保障机能”。通说理论明显过分的强调了国家权力作用,容易导致司法恣意。

(3)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的封闭式结构中不包括反向机制即被告人合法辩护,认为立法规则中的概念和范畴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其内涵可以由国家单方作出合理解释,强调了立法者的“全知全能”而不承认来自个人的任何见解,即垄断和封闭了对立法规则的解释。

(4)我国耦合式的犯罪构成是一种共存关系,即无我即无你,只要四个要件全具备了,才说得上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在具体论述时,又分别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加以阐述,混淆了犯罪结构和犯罪构成两个不同理论范畴,从而在部分与整体关系上存在逻辑混乱,体系上存在机械、僵化等缺陷。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周光权著.《刑法学的现代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高铭暄.《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3]齐文远.《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冯军,肖中华.《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7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

(一)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银色的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

(二)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书法艺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我从小就认识了几位艺术家,比如,书法家潘杰和画家蒋耀辉。我很崇拜他们,他们还送我一些毛笔、宣纸,蒋耀辉伯伯还精心给我刻了一枚篆章。

>我的爸爸妈妈都喜欢书法。我家的书房里摆放着一个砚台和许多毛笔,只要有空,爸爸妈妈都会练习一会儿。爸爸最喜欢临写“柳体”。妈妈最喜欢临写古代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妈妈告诉我这是天下第一行书,与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清明上河图》一起被称为“书画双绝”。着名书法家丁梦周爷爷还专门为我爸爸妈妈题写了一首《白梅》。有时爸爸妈妈还教我写,要我从楷书写起。一开始,毛笔在我手中一点也“不听话”,写出来的字也东倒西歪,难看极了,爸爸妈妈就鼓励我坚持下去。当我写得好的时候,他们就为我鼓掌加油。渐渐地,我写的字也有了进步!

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作文

(三)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妈妈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关于传统节日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8

这天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妈妈就微笑着对我说,宝贝,我们一起去老家过年。

在去乡下的路上,我又看见老家那片熟悉的油菜地。油菜们早早地换上了崭新的绿色的连衣裙,一边翩翩起舞,一边跟我们点头,以一种最喜庆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来到老家,我先跟奶奶叔叔拜年,我祝福语还没说完,他们就掏出了大红包给我。我高兴极了,躲到房间里偷偷的数着。这时房门透出一点点小小的缝,我赶紧捂起钱一看原来是妈妈,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我把钱塞入她的包里,就拉着她说:“妈妈,你带我去院子里散散步吧”。说完我一溜烟跑了,跑到院子里偷笑。妈妈也追来了,我只得乖乖地牵着她的手。在院子里散步,享受除夕的快乐。这些事虽然都很有趣,但我最期待的还是下午和晚上。

吃完午饭,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贴春联,这时我才发现我们穿的衣服,我再看看手里的对联,都是红色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脑子里升腾起来,于是就问奶奶。奶奶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原来很久很久以前,每到除夕都会有个年兽出现,它伤害百姓,伤害无辜。有一天,一个人发现了年兽害怕红色,人们就穿上了红衣服,戴上了红帽子。年兽再也不敢出来了。就这样穿红衣服的故事就一代一代传了下去。我听了恍然大悟。

贴完对联,我突然听到一阵敲鼓声,原来是舞龙的人他们进了我们家门,开始舞这条披着红色的龙了。这条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不停地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我却觉得很有趣。舞完龙了,爷爷给了他们一个红包,他们就又敲着鼓去另一户家了啦。

转眼间到了晚上,我开始兴奋。因为我又能看到漂亮的烟花啦,爸爸首先点了一个大鞭炮,只见它像喷泉一样的奔涌而出,到了天上就像炸弹一样爆炸从里面蹦出一个圆而亮的小圆球,我开心极了,放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鞭炮。

我正玩得开心,春晚的音乐声响起。我们赶紧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最开心的事是妈妈还端来一盆瓜子和一盘水果。我一边看春晚,一边吃着水果……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价值的研究 篇9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休闲价值

伟大的德国思想家席勒早在200多年前就曾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的本性正被异化,人需要在休闲时间里找回人的本性,休闲体育所给予人们的正是人们所需要的,休闲体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特点

科学的健康身心功能使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休闲体育之中,健康的身心是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合理有效的体育运动,对于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大多数是休闲性的民俗游戏,很少有与古希腊大规模竞技相同和类似的成分。原始的朴素和谐的理想、中和融通的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那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形式,如太极拳、健身气功等。

这些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的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因为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而备受欢迎,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这些传统项目是他们的首选。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这个休闲社会里有着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是有着其存在的一定原因。

二、当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人们对休闲的需求

当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异化。

1 营养过剩

“三高”人数的增加、近年来肥胖现象的普遍发生,尤其是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使人们认识到高营养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需要有一种积极的锻炼活动来促进自己的健康。

2 运动不足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身体运动方式在整体上脱离了生产劳动领域,机器化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体力劳动大幅减少,出现了违反生物节律和其他自然规律的异化状况,因此,人们发现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下,缺乏运动而使身体出现“肌肉饥饿”,使人们不得不在生活的闲暇时间里寻求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来促进健康。

3 生活危险

著名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曾说过现代社会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都市化,一个是信息化。其中,城市中的高楼现象,常常隐藏着生活的危险,如高楼失火。公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不断加剧了车祸事故的发生,人们生活在一个随时都可能有意外发生的环境当中。

4 高度紧张

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一定的精神紧张。如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當中,对电的依赖程度很高,可是,一旦这个人们生活处处要依靠的电突然之间停了,会给人们的内心造成高度的紧张:人们会因为这个“停”字焦躁不安,甚至极度愤怒,好像是丧失了某种生理功能一样。各种线路、管道、网络把个人与家庭所需要的资源、能源、信息源源不断的送到每个人面前,人们那么依赖城市和它的各种设施,所以当出现问题时人类就无法忍受,便产生了对生活的高度紧张。

三、休闲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休闲价值

在休闲时代开展体育活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价值逐渐彰显出来。其重要特征是个性化的多样选择,满足人们的各种趣味。旧时期的那种自上而下强制性整齐划一的运行机制将步履维艰。休闲个性化选择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强烈的趣味性,充分满足个体多样选择的身心享受需求,因此要求无论是观赏或是亲身参与的体育活动都具有越来越多的休闲功能。叫=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以礼仪为主,道德先行;以静为主,动静结合;养生为主,修身养性,从而决定了其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导致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从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H

著名的体育人类学家胡小明先生说:“当西方文明不能解决人类种种困惑和冲突的时候,当西方体育在‘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下,伴随着利益的驱动而严重异化的时候,代表东方文明的悠闲精神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导向。”

休闲时代的来临,使休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体育文化在无形中成为影响人们休闲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断衍生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文明价值观的推动,使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有所提高,体育锻炼成为现代人生活所必需。以武术、养生导引气功、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等为主体构成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休闲的行列,被人们所瞩目。

关于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 篇10

在江河边孕育而生的民族,将历史融入江河。当传统节日随流水一同消失于天涯海角时,却在两岸留下了华夏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节日的韵味。

华夏民族,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精彩文化的大民族,传统节日自然也是眼花缭乱的。传统节日不会被遗忘,它是每个时代的文明载体、在传统节日这个伟大永恒的载体,连续着中华文明的深深血脉。

无论哪个传统节日,都寄寓着特殊的意义。然而如今,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却于历史的江河听到了传统节日的撕心裂肺般的哭泣声。传统节日又该何去何从?

传统节日何去何从?曾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那些美好的习俗,那寄寓希望与祝福的“压岁钱”充满了铜臭味,越来越多的人在说过年没年味了。曾经“风雨端阳生晦冥,汩罗无处吊英灵”的端午节,又有谁会在房屋前插一根艾草,喝一碗黄雄酒呢?曾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中秋节,那轮圆月越发清冷、孤独,似乎那明亮的光辉都被璀璨的烟火夺走了。……曾经的曾经,有太多的回忆。可是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忘,让我心头始终压抑着一股赶上哀愁。传统节日何去何从?

传统节日何去何从?现在的世界,多种文化蔓延、滋生、跌宕的冲突,需要我们深思。这些现象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的影响是不容置之不理的。更多的国人趋向于过国外的节日,国人过洋节的气氛更是一年浓过一年。这不仅仅凸显出国人对待本国传统节日的冷漠,还说明国人对他国文化的过度盲目崇拜。为此我总感觉到内心的忧虑与不安。传统节日何去何从?

当韩国成功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国人一片哗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抢注的消息,我们对此留下了太多的震惊和困惑,更是无法接受。也许,这本身说明了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但这并不允许传统节日成为他邦异族的文化遗产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真的要扪心自问,传统节日何去何从?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传统节日的批判审视就是直面文化冲突的高层面的心理认同。

传统节日何去何从?“穿越”古今,“走读”传统节日。我们发现,传统节日之所以传承至今,是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面对传统节日,我们当然不可能“横冲直撞”,这样只会“折杀”你的锐气和意气。我们必须是虔敬而沉稳的。没有静心涵泳传统节日的过程,我们无法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化境的。传统节日何去何从?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拥有如此优秀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国家也将传统节日列入全民性的节假日,以期国人能在闲暇之余静下心来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我们中华大地掀起学习、保护、传承传统节日的热潮。

历史如河,请仔细聆听传统节日的絮语。因为,那是灵魂的诉说。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百态千姿、万音和鸣,合奏一支盛世太平·社会和谐、百姓欢乐之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新年文化。春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年”,它喜欢在除夕这一夜到人间来吃人。人们很怕它,便早早的躲到西方去避“年”。正在人们忧愁的时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叫人们在门口用桃木刻字来防“年”,结果“年”看到这些就抱头而逃。从此,人们就在红纸上写字,并称这些为对联,这段时期为春节。过年例时,家家户户宰鸡杀鸭,买鱼买肉,大摆酒席,遍请亲朋好友来“吃年例”,联络彼此的感情。体现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百姓们热情厚道好客,欢欣的精神风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书写着生活小康、社会和谐的赞语。这隆重的年例、流传的习俗,将新年的味儿延续着,甚至将它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这天,为了纪念自己的先祖、缅怀自己的先祖,一大早,人们便开始忙碌着,准备好祭拜品:金猪、鸡、鸭、鹅、鱼、糕点、纸钱……十点左右,一家族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原本空无一人的山上,变得热闹非凡,他们都是来祭拜祖先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山中回荡。如今,远方的游子,久居城市的人们,趁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乡间,来到郊外,踏一方清幽,撷一片青绿。祭拜先祖,洗涤心灵……

“节分端午为谁言,乃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著名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儿糟蹋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这一天的活动还少不了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圆圆,合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多么幸福的画面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是我们敬老、爱老的重要节日。人们还会借此机会去登山、赏菊、饮菊花酒……

中华习俗丰富多彩,是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外媒体见面会上讲过:“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是一生一奋发图强、鞠躬尽瘁。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中国现今社会不断进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共到和谐的根基之本。”我认为既然要发展社会经济,应先发展中华习俗。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正在消逝的传统节日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它们都是我们所拥有的灿烂的瑰宝,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淡忘自己国家的节日,转而喜欢外国的一些节日。

圣诞节

圣诞节是12月25日,是外国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西方人会用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来做圣诞树,并在树上悬挂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传说,在这一天,晚上圣诞老人会驾着他的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然而这一个西方人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却在我们中国盛行起来。在圣诞节那几天,你可以看见一些商场的门窗上挂着圣诞老人的头像,铃铛,麋鹿等。导购员则身着圣诞老人的衣服,向人们挥手示意,广场上的圣诞树挂满了五颜六色,会发光的铃铛,同时还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人们一堆堆凑在一起,脸上带着欢乐;幸福的笑容,一起吃饭,购物,互相送礼,整个一个喜庆的气氛,好不快乐。

春节

春节是人们一年最重要,热闹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现代的春节习俗相比已往少了很多,一些节日习俗也开始渐渐变了味。在已前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但现在就只有除夕那天的习俗还被大多数人记住。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发展,春节也渐渐被世俗沾染。如走人户,这本是亲朋好友间互相拜访,加深感情,关系的一大乐事,但由于亲友之间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经济条件也有差异。在相见时,富的人,谈吐风生,意气奋发。而较穷的人只有自卑,恐慌,当送礼、请客,发放的钱超过自身的底线,还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这滋味可不好受,同时给红包的问题也很严重,给的人成为了自身的负担,收的人又相互攀比,这简直是“春劫”。

从上述所看,不少外国节日已进入中国取代了传统节日的地位,越来越受欢迎。反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坐起了“冷板凳”,或者是变了味。

关于传统节日春节的作文500字 篇11

过年喽!过年喽!又是一年新春到,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商店里播放着快乐的音乐,男女老少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我也特别的高兴,因为过春节可以放烟花、发压岁钱……

过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村庄,伤害人畜,大家害怕极了。这时,一位仙翁让村民敲响锣鼓,贴上红对联,吓跑了“年”。从此,村庄太平了。而新年贴对联,放爆竹的习俗也延续了下来。吃过年夜饭,我和爸爸抬出一箱烟花大礼盒,兴冲冲地跑下楼,准备放烟花。我们首先拿出百子炮,它铺在地上像一条长长的红丝带,“噼里啪啦”的,响声震耳欲聋,像机关枪在扫射,我吓得赶紧捂住了耳朵,跑得远远的。接下来放的是一个个小圆柱体,只要点燃它,它就会“唰”地一下喷出五彩缤纷的火星来,如火树银花般灿烂。围观的小孩都不停地拍着手,叫着:“真好看!真好看呀!”最后一种是像水桶一样的大礼炮。这种礼炮是我们的压轴好戏。点燃后,它“嘶嘶”地蹿上了天空,然后“砰”地一声爆开了,整个天空仿佛开满了鲜花,漂亮极了!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看着被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得绚丽多彩的天空,我们个个欢呼雀跃,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浅析我国传统刑法中的家族主义 篇12

关键词:家族主义;亲亲相隐;服制;十恶

一、家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家族是世代聚居在一起的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基础,以财产为保障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家族是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家族主义是最初产生于家族内部的,以“父权”、“夫权”、“长幼辈分”为中心尊卑次序,本质上为一种集体本位思想。

(一)家族主义的起源

家族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自然环境恶劣,野兽时有出没,单个个体难以存活,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抵御外界的危险。而在古代交通条件不便的状况下,血缘相连的氏族成为最安全也是最主要的聚集单位。长期发展下来,维护家族利益的思想日渐浓重,最终形成家族本位意识。

以氏族为单位的生活生产方式使得商品交易的产生变得困难,致使中国古代生产大体为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维持,而这些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是氏族中的男子。如此,男子的地位渐渐提升,产生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并在之后形成了以父系家长特权为核心的宗法家族制度。

(二)家族主义的发展

家族主义得以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加强,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古代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事实上,小农经济与家族主义是一种相互维护的关系。集体本位思想本身排斥以个人为中心,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小农经济制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的,小农经济闭关自守,生产规模小,与外部缺乏沟通。因此,族内长者的经验及男子的劳动力在其中占有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由此慢慢产生了子女对长辈、妇女对丈夫的依赖,并且这种依赖在小农经济的发展中日渐增强,最终又巩固了家族主义在古代社会大环境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家族主义最大的发展得益于儒家思想的广泛推崇和传播。而在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主导思想后,家族观念更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法制和文化等各方面。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其社会伦理思想,即是“禮乐”。“礼乐”乃秩序与伦常,“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倡导一切都有长幼尊卑之分,并以此为原则治国齐家,尤其深恶痛绝东周末“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

由于儒家思想符合古代社会的家族本位意识,其“三纲五常”的论断对维护封建家族制度及当时社会的稳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为统治阶级所支持。因此,在之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中,儒家思想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最终成为主流思想,并进一步维护了家族主义的存续和发展。

二、传统刑法中的家族主义

相较同时期的外国法律,中国古代刑法中充斥着的浓厚的家族主义色彩成为区别于其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亲亲相隐

在中国古代,亲亲相隐原则既是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又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封建伦理道德在刑法上的反映,在中国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

亲亲相隐原则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认为,亲亲相隐起源于孔子对“父攘羊,子证之”的案例评价。《论语·子路》有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可见,在孔子看来,父子相隐是符合伦理道德的,而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正直的行为。然而此时“父子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只是个别地方的行为规范,既没有上升为法律准则,也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亲亲相隐原则真正上升为法律,开始于汉宣帝正式颁布的“亲亲得相首匿”诏令,规定“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此后,亲亲相隐原则为历代统治者所使用,并且相隐匿的亲属范围不断扩大。

亲亲相隐原则自隋唐时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规范体系。《唐律疏议·名例律》中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及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将此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同居相为隐”。而到了明清时期,此原则的范围又被扩大到岳父母和女婿。

本质上,亲亲相隐主要问题是当“尊尊”与“亲亲”,“忠”与“孝”发生冲突时,以哪个原则为先。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见,儒家学说认为,家为国之本,“亲亲”乃是“尊尊”的基础,当两者冲突时,为了从根本上维系忠,就不能够破坏孝这个基础。但犯罪行为毕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另外法律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社会法律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的统治,统治阶级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威胁到自身统治地位的事物。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亲亲相为隐”便是忠与孝、国和家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一般的民间小罪可以相互隐瞒,而且决不允许揭发,以维护家庭情感和家族利益;危害到国家统治的犯罪却不可隐瞒,必须检举,否则连坐,以确保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统治秩序。比如,《唐律》中所规定的“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约坐同首论”。对于“十恶”中“谋反”及“谋叛”,不仅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反而还要牵连上整个家族。

从现代司法角度来看,“亲亲相隐”制度对于司法公平公正似乎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它对国家的无限权力作了一些限制,使司法权力在家庭的帷幕前不得不止步,为罪犯逃脱罪责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它也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手段之一,被现代立司所摈弃。笔者认为,亲亲相隐制度并不仅仅是保护封建“父权”、“夫权”的工具,其最初的立法目的和理由也是尊重伦常的考虑。汉宣帝地节四年诏书解释“容隐制”的立法理由时就明白无误地说:“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亲情是人最大的天性,包庇亲属都是出于“仁爱”“善良”的本性,是应该体谅的。若无视这样的本性,将会动摇维系家族权威的亲情基础,进而动摇以家为本的“国”。如果一个人连“亲其所亲”都无法做到,又谈何“尊其所尊”呢?

nlc202309040752

(二)准五服以制罪

服制是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一大特色,准五服以制罪也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中区别于其它各法系的最鲜明的特征。

服制是指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贵贱而制定的一套严格的丧葬等级制度,体形了中国古代亲属关系、政治关系的等级规范。根据服丧期限的长短和丧服质地的粗细区分的服制统称“五服”。一等亲为斩衰:用最粗的麻布做成,不缝下边,服期为三年;二等亲为齐衰:用粗麻布做成,缝缉下边,服期一年;三等亲为大功: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略粗,服期九个月;四等亲为小功:用较细的熟麻布做成,服期为五个月;五等亲为缌麻:用细熟麻布做成,服期为三个月。

第一个将“准五服以制罪”写入法条的是《晋律》。“准五服制罪”原则就是根据丧服制度所确定的亲等制度,作为刑事立法中判罪定刑的一个标准,按“五服制度”确定的亲属等级和范围,来处理亲属间因犯罪而产生的刑事法律关系。概括地说,就是:以尊犯卑,其罪轻于常人,服制愈近,其罪愈轻;反之,以卑犯尊,其罪重于常人,服制愈近,其罪愈重。依照此原则,官员在断案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案件相关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和亲等。

自《晋律》之后,各朝代的立法相继沿袭了这一司法制度。《唐律疏议·斗讼》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其告事重者,减其告罪一等。既诬告重者,加所诬罪三等。告大功尊长,各减一等,小功缌麻减二等,诬告重者,各加所诬罪一等,即非相容隐,被告者论如律。若告者谋反叛逆者,各不坐,其相侵犯,自理诉者听”。又《大明律·刑律·人命》中规定,“凡谋杀祖父母、父母及其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已行者,皆斩;已杀者,皆凌迟处死。谋杀缌麻以上尊长,已行者,杖一百流两千里;已伤者,绞;已杀者,皆斩。其尊长谋杀卑幼,以行者,各依故杀罪减二等;已伤者,减一等;已杀者依故杀法。若奴卑及雇工谋杀家长,及家长期亲、外祖父母、缌麻以上亲者,罪与子孙同。”

服制实际上是同罪异刑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传统刑法保护“父权”、“族权”最直接体现。官吏在断狱时首先要弄清和解决的往往是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是怎样的服制关系,而不可先问曲直。服制关系本身就是区分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的标准和依据,不同的服制有不同的處罚。“圣人以礼制而定服纪,以服纪而立刑章。染则服有加隆,刑分轻重,欲正刑名,先明服纪,服纪正则刑罚正,服纪不正则刑罚不中矣。”

服制也反映了中国道德社会化机制是以孝为中心而设置的,并且,这种以孝为中心的道德观念被作为断狱原则被纳入法律,足以说明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当重视道德伦理的社会。同时,通过家庭成员的身体力行来使其他社会成员耳濡目染,使这种道德观念深深渗入进民众内心,以起到巩固家族成员联系的作用,进而坚固国家的统治。这种道德伦理已成为维系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平天下的奠基。

(三)“十恶”

“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它是中国传统法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刑法原则,规定犯此十项罪名者,“八议”、“亲亲相隐”等宽免原则都要受到限制,并且对犯此十罪者处刑都是非常重的。因为这十项罪名不同于一般的罪,都是侵犯国家政权及威胁到统治阶级地位,或是触及道德底线的。

“十恶”制度正式确立在隋朝,但其源头可追溯至西汉。《唐律疏议》关于“十恶”立法的描述:“事类有十,故称十恶。然汉制九章,虽并湮没,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原夫厥初,盖起诸汉。”这就是说,西汉时的所谓“大逆不道不敬”等犯罪,即是十恶大罪的萌芽。自隋朝《开皇律》中首次确立了“十恶”后,之后历代封建朝代修订的律法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纷纷加以效仿。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使每个家庭都能遵从封建统治者们所宣扬的“父父子子”观念,则不仅可使得家内和睦,更能自上而下形成一套严格的秩序,方便了皇权的统治。以“国”喻“家”,以“皇权”喻“父权”、“夫权”,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模式在“十恶”制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四)存留养亲制度

存留养亲是为了顾全伦理而减轻或延缓执行刑罚的典型。

存留养亲制度大约形成于北魏年间。《北魏书·刑法志·法例律》载:“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傍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答,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列”,指在犯了死罪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或祖父母年老体弱,而且没有其他的成年子孙,也没有其他的近亲属,那么这种情况就应该上报给皇帝,皇帝通常会允许罪犯留在家中给父祖养老送终,以尽孝心,成全人伦,待父祖过世后再执行死刑或流刑。到了唐律中则更加完善:“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犯流罪者,权留养亲,若家有进丁及亲终期年者,则从流。”

存留养亲制度是典型的伦理化法律,在国法与孝道产生矛盾的一些时候,为了顾全和成就家族伦理,国法有条件作出一些让步,以崇扬孝道,体现统治者的“仁”治。

三、家族主义融入传统刑法的原因

法的家族主义,是中华法系区别于其它各个法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当西方各国法制发展开始向个人主义转变时,家族主义仍维系古老的中华法系,使之长期以来衍变得极为缓慢。为何家族主义能影响中国上千年的时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应从封建国家的政治基础看家族主义影响的原因。“中国古代国家并非阶级对抗的产物,而是政治性的亲族集团之间征服的结果,所以,它采取了家国合一的族性统治形式,在旧有的‘家’的组织里面灌注以新的政权的内容。这就是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的真实含义。”封建专制政权的统一体是由多个封建家族组织集结而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统治方式非但没有因国家的产生而消失,反而被国家政权所吸收,形成家国合一、家国同构的统治方式。在家国同构的状态下,家与国的统治方式也可以相互贯通。因此形成家长族长对国家负责、个人又对家长族长负责的政治结构。同时实行一人为官荫及亲族,一人犯法罪亲罪族的法律制度,来实现所谓“齐家治国”的统治目的。

nlc202309040752

介于此,封建国家在立法中必然要反映作为自己阶级和政治基础的封建父权家族的意志和利益,維护相当于“皇权”的“父权”和“夫权”,惩处违背家族制度和宗法伦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将体现伦常和人之本性的家族思想纳入法律,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也可以说是对思想的统治,通过伦理化法律的实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皇权的信仰。这也是统治阶级往往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的原因。

其次,家族主义的发展更是得益于儒家的推崇,特别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以后,家族观念不仅进一步得到加强巩固,并且逐步成为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反映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的要求,适应了统治阶级全面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特权制度的需要,因此在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千年来传统法律的立法基础。

关于儒家思想对家族主义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为何儒家思想能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接受。

本文认为,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统治思想,原因就在于它所提倡的等级秩序正与统治阶级所要维护的利益相吻合。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认为由于智和愚、贤和无能的不同,人群社会就应当有所分别,智者、贤者、贵者为尊,愚者、无能者、贱者为卑,“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儒家学说认为,社会必须有差别,有秩序,才能更为和谐。并且,儒家提倡“人治”,认为治理国家需要的是贤能的“人”,这正顺应了封建统治者的心理。因此,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大量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以各种形式被直接赋予法的性质而不断纷纷入律,儒家思想顺理成章地成为古代中国的统治思想。

在儒家理论中,家族及其伦理是礼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支柱。《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云:“资于治家以治国。”儒家把家与国相类比、类推,目的主要是论说两者秩序的维系方式上的相似,即是“仁治”,意指统治者应当如家族之长一般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而臣民应当如尊敬家族之长一般尊从统治者的统治,如此来达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维护家族制度也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责任之一。

而在儒家思想的家族及伦理中,“孝”又具有核心地位,《论语》把“孝”视为“仁之本”。“孝”是一种具有“天则”意义的家庭秩序规范,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由“孝”又衍生出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同胞手足之间的友悌,进而形成一系列为了保护这些家族内部关系而产生的制度。本质上,无论是“亲亲相隐”,“准五服以制罪”,还是“存留养亲”等制度,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发展的。

四、家族主义刑法的现代意义

家族主义法在中国延续了近两千年,在清末修律过程中,由于西方大陆法系的介入,个人本位主义与之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家族主义法被视为封建制度的维护者而存在。在《大清新刑律》起草后,这些以家庭伦理为内容的法律制度渐渐淡化,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华法系的命运宣告终结。

然而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我们不禁反思,剥开封建制度的外壳,中国传统法律的家族色彩真的一无是处吗?

笔者认为,太过彻底地摒弃了家族观念,致使家庭法律意识淡薄,之后出现了一些现代法律不能有效地加以规范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危及现代家庭利益。如家庭暴力、儿童遭受虐待的数量激增,老人得不到赡养甚至遭子女遗弃虐待等等,这些在古代刑法中会受到严厉打击的行为,现代法律往往介入甚少。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类重大案例,激起的社会反响,无不严厉拷问着当代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方向。

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笔者认为部分原因在于过于否定传统,强调外来品的优势。传统必定经过时间的沉淀,渗透入一个民族的内心。在新旧事物发生因激烈碰撞时,完全抛弃传统,必将会迷失新事物中。中国的法制应当符合自己的文化传统,以自身为基础,移入外来优势制度,循序渐进、取舍有度,才能避免失衡。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使中国人具有一种重家族重人伦的心理特征,因此但凡涉及到伦理观念的问题,必然极易起社会各群体的高度关注。忽略这一特征,可能会使改革适得其反。

家族观念在今天看来,的确有很多不合时宜的、落后的地方,对于那些落后的思想自然要加以彻底的排除,比如“父权”、“夫权”等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思想。然而这并不是家族观念最初的本意,而是经多长时期封建思想浸染改造后的结果。抛开这些封建思想外衣,深入研究家族观念,它本质上强调的还是“孝”“仁”“廉”等人性的美好。

世间事情的决断,无外乎情理法三者,然这三者之中,情与理是法的基础,无情无理的法不应该是好法。家族主义法“法贵人情”,在实施过程中易与人民心中普遍存在的家族伦理观念相吻合,有些伦理性犯罪的法律规定更容易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作为统治工具,法能为全社会所接受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家族伦理亲情是跨时代的,没有现代与传统之分。如果在重视个人权利,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加强对家族伦理亲情的重视和保护,对于社会稳定、法治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五、结语

儒家家族伦理思想长久的存在于中国的传统社会,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并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思想中,内转化为古代传统刑法的价值观念和评判准则。“人们习惯了通过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朋友的交往过程来认知社会、维系生活,忠诚、孝梯、友恭、义信等构成了人们向往中最高的道德价值观念,人们从中找到了高度的符合伦理社会价值要求的标准,并据之评判外界的一切。那些不合此种价值要求的思想行为都将被视为异端,予以严厉打击。”

这其中有封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一部分,更有对人的天性的拷问。它凝聚着儒家思想最精华的一部分,与中国传统法制交融,编织了中华法系独特的文化。如今的家族主义法已随着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而成为历史,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新的法治之路。在这条路上,家族观念是可以也是有必要考虑的,关键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为什么而服务。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到以家族观念为代表的传统价值观念有其一定的现代意义。现代法制建设的最需注意的是反对封建法律,但在这过程中不能将传统法制中有利的一面一并抹杀。研究古代法律正是为了分清哪些是封建的需要去除,哪些是合理的可以借鉴。评判中国法治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当是中国法制是不是适合中国这片土壤,而绝不是简单的以是否与国际相同为标准。

上一篇:文明单位创建保障措施下一篇:人教版九上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