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文化

2024-08-08

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选11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1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其核心是作为各种精神产品的知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等。

在“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2014年12月22日发布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在国内外文化产品偏好方面,消费者更青睐于国外的电影和动漫。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广告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因子,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广告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受众的文化认同感。

一、对传统文化广告的研究

在知网上用传统文化和广告两个关键词搜索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告研究文章总计357篇,每年分布如表1。表中可以看出,第一篇有关的文章是出现在1993年,陈培爱就在《广告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中提出,广告可以用传统文化去表现。从1993年开始可以看出几个有明显变化的阶段。

从1993年到2005年间,每年就此相关的文章屈指可数,特别是1999年,一篇都没有。2006年很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并不矛盾,是可以很好融合的。同年,邱戈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了《物与符号——传统物文化与广告传播》,认为人们在对任何物的需要中都蕴涵了一种文化意味,广告传播不仅仅是物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负载在商品上的各种文化信息形式,广告传播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刘广飞在《广告发光体——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物质外形给我们的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应当重视这些信手拈来的资源,并且深度挖掘这些资源。

陈培爱在2007年《中华传统文化与广告伦理探析》中明确指出,当代社会出现许多有伦理争议的广告现象,许多已经超出了法律的管辖范畴,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广告应理解与运用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内涵,在扬弃中与时俱进,在突破与创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2007年后,理论界已经界定了主旋律,传统文化是可以而且应该融入到广告中的,成为广告创意的一种手法。

从2007年到2013年间,关于传统文化广告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应用的研究也是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公益广告和广告语三个领域,主要内容是广告设计方面。近两年,把传统文化融入广告创意中的理论研究开始出现,如:成娟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中的运用》中用举例的方式阐述: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手法能够提升电视广告的设计内涵和表现意境,提升广告的表现效果,激发受众对广告的情感认同;孙蓉在《经济管理》发表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创意》中提到,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思维模式不同,因此在广告的归纳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所使用的方式与方法大相径庭,她用很多实例分析了多个品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于广告创意中。

二、对中国元素广告的研究情况

伴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中国元素,2004年首次被提出。2006年9月30日,《广告人》杂志上出现中国元素专门讨论区,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时学志协同一批实践中的广告人提出:中国的广告用什么在世界广告创意领域独树一帜呢?只有中国元素!中国的文化非常深远,设计元素非常丰富,其背后的人文内涵非常深刻,自此才开始有了中国元素的概念。2006年中国元素的广告创意奖正式启动,至今已经举办十届,广告界比理论界先行了一步。

目前,国内对传统文化中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元素广告领域。郭有献、郝东恒在《中国元素与中国创意》中认为,中国元素包括人生哲理、家庭伦理、治国思想、经济伦理、生态智慧、养生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两性文化、图腾禁忌、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名俗事象、民间游戏和民间器物等方面。在知网上用中国元素和广告两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从2007年开始至今,有关中国元素的广告论文公开发表的有173篇,统计如下表:

从广告商品领域来看,年第一次出现某一具体领域的公益广告分析,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行业,房地产领域的研究晚了一年,是从2011年开始的,2012年开始进入体育行业,2013年酒类广告也有分析性的文章了,且从出现后基本都保持每年一篇,2013年出现了一篇汽车类中国元素的文章。虽然研究领域开始拓宽,但还是有限,总体还是不多,研究的方法也局限于创意分析。

2. 从广告媒体来看,集中在传统的平面和电视广告分析上。中国元素在平面广告分析中比较多,从2 009年开始,每年3-4篇,至今共有21篇。电视广告在2 0 13年和2 0 1 5 年各有3篇,总计找到10篇,而新媒体的广告分析只有一篇。张屹撰写的《创意绽放:新媒体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互融》中,包含历史典故、价值观传承、孝亲思想、节庆文化四个方面。跟中国元素有关的电影广告植入分析也只有一篇,是对《钢铁侠》中为何出现众多中国品牌进行的解释。

3. 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文章是从案例分析角度出发,真正做实证的只有1篇。吴辉在《现代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定量研究》中,以2007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主要报纸的广告为分析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了解三地的商业广告运用中国元素的特点与规律,虽然这篇实证研究文章发表在2010年,但之后五年还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

4. 从研究的角度看,从营销的角度去研究的很少,提到消费者心理的只有1篇。梁莺在《感性诉求广告的“中国元素”消费者心理特征探析》中提出,“中国感性诉求广告的发展须与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心理特征、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中国元素精神层消费心理特征相结合”,实际上他也只是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并没有进一步分析。

有品牌分析的中国元素广告有3篇。薛双芬在2013年分析了《国际品牌广告青睐“中国元素”的原因及策略》;崔莉萍在《国际品牌广告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分析了中国元素在国内外广告中的应用,用中国元素表现文化融合和西方文化的国际品牌广告;赵佳菲在《借中国文化东风塑高端本土品牌》中分析了“佰草集”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广告打造高端的本土品牌。

有关跨文化传播的,2010年有1篇。樊兴博分析了《境外旅游广告如何营销中国元素》;宋云在《中国元素广告的世界性诉求》分析了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必要性,指出文化的穿越性、时代性和标志性构成世界性诉求的基础,探讨了中国元素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具体路径;陈致烽、黄淑平《论“中国元素”与中国广告国际化》分析了中国本土化广告与国际广告节上中国广告的表现差异,探索中国广告的民族特色道路;洪婷在《中国元素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以《水墨篇》为例》中,分析了水墨元素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

三、结语

从上述文献搜索和分析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稳定中增长。虽然对传统文化广告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但研究的内容还是很有局限的。

1. 从研究的内容看,不是很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传统文化广告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中国元素,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价值观等研究得非常少。还有相当部分文章是在呼吁把传统文化融入广告中,用中国元素提高创意,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还是在文化意识的启蒙阶段。

2. 从研究角度来看,进行创意和设计分析的多,从其他角度研究的很少。理论界目前的研究基本是对现行广告进行个案总结性分析,针对特定的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广告,分析其广告创意、广告设计等,进行实证研究的少。

3. 从研究的媒体来看,主要是在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招贴等平面媒体领域,对于其他媒体研究的比较少,新媒体领域的只有1篇,电影植入的也有1篇。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广告会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其可行性如何,值得深入研究。

4. 从研究的领域看,理论界和广告界应用的行业都很有限。在国际广告奖评比中,通常会把评比的广告分类为公共服务类、企业形象类、电器类、交通类、食品类、软饮料类、酒类、服务类、日用品类、通讯科技类、建筑装潢类、金融服务类、其他类,相信以后在广告界和理论界也会逐步扩散到更多的领域。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2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在黑板了用彩色粉笔写了六个大字,那就是走进传统文化。首先老师让第二组上台表演。

第二组的组长上台后,说道:“我们是传统文化小组,下面请我们组的刘欣雨、徐子君和我给大家背一段《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后是一阵清脆的.声音。()接着是第三组,第一组,第四组……开始的时候,我还很轻松,可后来我每看一个节目,心就怦怦跳几下,因为我感觉,时间的巨人正一步步向我逼近。我的心不时地提醒自己:快要到我们组了,组长一定会第一挑我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啊!终于到我们组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组长段明英说道:“我们是中华美食小组,下面有请许琼文为大家讲松花蛋的来历”。

我被组长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她干嘛不先挑别人,干嘛非先挑我,为什么时候我们一组总是我最倒霉?可是我也没有办法呀!只好厚着脸皮上台了。上台后,我结结巴巴说道:“松花蛋营养丰富……嗯……美味这时我才发现,这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

我终于讲完了,我急忙跑下讲台,回到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拍着胸脯说:“我终于熬过来了。”这时候我发现,我少了一句话:松花蛋由鸭蛋加工而成。

我国的传统文化作文(三)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栏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硪栋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硪豆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我国传统文化对物理课程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物理课程

一、传统文化与课程

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和教育人的活动,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要传承这种文化必然要通过教育。在教育具有稳定的形式以前,文化主要是依靠人们世代口授相传得以保存和积淀;当教育以某种明确稳定的形式展开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课程便成为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所以,课程是文化传统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另一方面,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对人们的思维及方式、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因此,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等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文化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性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受其影响,所以西方课程体系经常是处于变化和超越之中,出现了学派林立,众说不一等现象;在课程实践体系上,课程改革一轮接一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课程发展整体上表现得平缓、缺少变革,很少有新的价值取向的课程出现。

(2)传统文化影响着课程内容。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四书"、"五经"等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占据绝对地位。而在西方哲学、神学等知识占据了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3)传统文化影响着课程的管理。西方国家的课程管理集中在各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可以依据自己当地的情况,颁布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同时由于很多私立学校的存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和老师都具备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力。在中国,由于推崇整体与统一,推崇权威,所以长期以来,很少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全国各个地区一刀切地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甚至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标准,国家具有绝对的课程权力,地方政府和学校及教师都是在忠实地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而已,几乎谈不上课程权力。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物理课程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辅并杂有其他思想的文化体系,主张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真善合一,重社会轻自然、重综合轻分析、重思辨轻逻辑。由于这种趋势,我国的传统文化严重束缚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物理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它必然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文化影响物理课程的内容。比如传统文化影响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述方式和方法。由于语言习惯,不同的语言就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国汉语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从侧面入手,先说外部的环境、条件,最后才点出中心。而英语则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把重要的先列出,再用从句进行补充。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物理课程内容上也仅仅是对知识概念、结论的介绍,不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介绍;注重逻辑推演,条理性,缺乏自己的思考、讨论和动手实验;也就是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是复制别人的,只是对物理知识的识记,缺乏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探求,这严重影响了物理学的发展。

2. 传统文化影响了物理课程的教授方式。教授方式包括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授知识时,老师是课程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处于权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只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识记,很少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即使是有学生实验也大多数是安排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很少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实中讲解实验或者老师做演示实验仍然是许多物理老师在教学使用的主要策略。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高,经过一个过程的学习后,学生只会复述物理知识,不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应用,毫无创新点。

三、结语

我们必须肯定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优秀的,对物理课程的发展也有一些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传统文化对物理课程发展起到的阻碍作用,以上是本人列出的一些观点,在物理课程发展的今天,很多我们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为了我国物理课程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改革现在的教学内容和教授方法。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物理课程的教学重心也应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创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物理课程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4

1 儒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奥运会开幕式使我们深切感受到,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湮灭掉, 而且它的文化精髓还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1.1 儒家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内圣外王”之学

儒家思想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只要经过深入发掘和适当转化, 儒家文化就可以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儒家文化也只有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促进和完善现代经济发展中, 才能实现自身的现代转换与发展。儒学是“内圣外王”之学, 它一方面强调“内圣”, 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另一方面又注重事功, 主张开物成务, 强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经世济民、平治天下的“外王”功业。

在现代社会, 儒学对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的内圣之学可以为塑造经济活动中的道德人格和为市场伦理提供精神资源, 二是儒家的“外王”之学可以经过阐释和转换, 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不但推动了技术进步, 而且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竞争中要以王者的开疆拓地的风范不断地把企业做强做大, 我们在发展中就需要有许多的王者把企业做成世界级企业, 把产品做成国际名牌,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愈来愈多的地位, 不断增加我们的话语权, 更好地表达我们维护世界和平, 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美好世界的愿望, 这才是“外王”的根本目的。我们注重培养“外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圣”的培养。圣者德被四方, 万民来朝, “内圣”不仅仅是达到内在自我修养的高度, 更具意义的是能把这种圣德施化于民, 使其受到感化的同时更应去效仿。从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快速发展中可以看到, 他们大多崇尚节俭、忠诚、教育, 注重等级差序, 关注家族亲情, 严守工作纪律, 勇于吃苦耐劳, 成就动机强烈, 以团队为本位, 诸如此类的儒家精神传统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和“四小龙”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这种不但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的“内圣”文化, 可以使我们建立起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的经济大环境, 实现我们建立一个共同美好世界的梦想。

1.2 儒家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为准则“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如果说“内圣外王”之学是促进经济发展之“体”的话, 那么“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就是经济发展之“用”, 先立“体”而后施“用”。讲到“用”就要有一个用的准则。孔子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里仁》) 。儒家思想在肯定人的趋利性的同时, 更要求正当地获利, 要“以其道得之”。否则, 不但得不到更多的利, 还会遭到“道”之规律的惩罚。就象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出现的“三角债”问题。当时, 由于市场疲软, 产成品积压, 工交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锐, 企业、单位、个人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和前清后欠的现象十分严重,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的破坏, , “三角债”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引发了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 不但会使经济发展停滞倒退, 甚至引起严重的社会矛盾。从解决这一问题中我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看似复杂的“三角债”问题, 其实只是违背了“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欠债还钱”的基本商品交易原则。违背了一个简单的基本原则, 就会遭受严重的惩罚, 足见生财之“道”的重要性。

要遵循“财自道生”, 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要形成“见利思义”“利缘义取”的价值理念。“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大到国际型企业, 小到街头摊贩每个人都在一个“利”字下生存, 无“利”可图则无法生存。但如果“惟利是图”也同样无法生存。如近年来的齐二药的假药事件、三鹿集团的毒奶粉事件。虽然它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利润, 但却终难长久而很快走向衰败和灭亡。相反, 现代儒商青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宁愿遭受巨额损失, 也不让残次品流入市场, 带头砸毁不合格冰箱, 最终以精品奉献社会, 以名牌称雄世界。彰显出儒商“义为上”的崇高品质。利是人的功利价值。义是人的道德价值。“义, 德之概称也。”它代表着人生的崇高价值、庄严境界, 完美人格和终极目标。清代徽商舒遵刚对义利关系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说:“钱似流水, 有源有流。以义为利而不以利为利, 可以富其源而活其流, 此即所谓生财之大道也。”反之, 如果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见利忘义, 利欲熏心, 不惜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牟利, 其结果必将以害人开始, 以害己告终。不以其道, 行之不远。不以义取, 源枯流断。只有深刻地理解了义与利的辨证关系, 并时刻加以把握, 使我们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经济发展又快又好, 使我们的民族日益强盛。

1.3 儒家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行于中, 和于道”之中庸思想

《中庸》作为儒家重要经典, 被宋代理学大师程颢朱熹推崇之至, 朱熹评其为“提挈纲维, 开释蕴奥, 历选前圣之书, 未有若是之明且尽也者”。可见, 中庸是集儒家思想之大成, 被认为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那么中庸思想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为什么把它做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呢?因为中庸思想所阐释的是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即“中”与“和”。“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使人民幸福安康, 而不是在生产上追求高投入, 经济上追求高增长, 生活上追求高消费的“三高”生活。无论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进程中, 都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 每一次经济的巨大波动乃至危机的出现都是因为一个“过”字, 过多的投入, 过剩的产出, 过度地投机所造成的过剩的虚假财富, 过快的发展如日本房地产业的崩溃, 造成日本十几年的经济停滞,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的金融危机, 都是偏离了中正平和的发展轨道, 都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害。如果我们把握住“至中和”的道理, 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做到“发而皆中节”, 才能“天地位, 万物育”, 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使人民生活在和平、和谐、和美的环境中。

2 诸子百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诸子百家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名家、医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它的“仁爱、忠恕”精神一直做为一种高尚美德在传承着;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的“废私立公, 以法治国”的思想对我们建立法制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墨家的“节用、节葬”的思想针对我们当前奢侈浪费, 大搞排场的风气起到抵制作用;兵家的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有重要指导意义, 特别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名家的“诡辩”之术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对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法律保护

一、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因

(一)“民族融合”所引起的文化缺失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比起少数民族,汉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人民生活的水平更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目标的不断向前推进,不同民族间的交往空前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增多,使得少数民族原有封闭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同时这种交流也使得民族地区能够了解外界的不同文化、讯息和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对这些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去了解和追求,这对于本地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得人民对于本土文化的关注度极度下降,受众群迅速减少。当为了发展经济而促使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交流增多时,必然会催生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本民族文化必然会发生改变或是渐渐消失。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随着这样的发展而发生变动,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特征非常明显,民族文化的色彩逐渐被淡化,这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他们的原有的生活方式、环境、思想观念等发生改变的时候,原本体现在自身生活中的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环境,这就必然会使得其原有的文化跟着发生改变或消失。

(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认清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现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青少年对于自己本地区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关注,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没有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想法和意愿,这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的考验。比如说,现如今许多的民族传统的礼仪、习惯在生活中被逐渐淡化、一些民族手工艺和技艺很少有人关注。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法律上的适用

(一)我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较少,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5年加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及散见于其他的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用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

(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来看,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专门的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虽然众多法律都有涉及,但都只是有所提及而已。而且这些法律的相关规定可执行性不强,阻碍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现在急需制定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即涵盖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各个事项的相关法律规范。

现有对于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不管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大多都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对其进行细化,缺乏实施细则,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说,就宪法而言,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于如何具体落实这一规定法律并没有提出具体有效的措施,这就使得执行起来的难度性加大。还有对于如果因为民族文化方面的问题产生的纠纷,法官很难引用具体的法律条文作出判决,因为对于具体的法律责任并没有作出规定,这也加大了法官裁量案件的难度。

三、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一)国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根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地区实际状况,制定出一部全面的、能够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这部法律要尽量的涵盖到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出要对哪些方面作出保护,而且还要有具体的措施的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完善的法律规定才能有利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适时的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少数民族地区立法机关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去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地方条例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符合地区实际的条例,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政府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宣传和监督

一部法律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能够持续稳定的得到发展。当法律被颁布实施后,政府应该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以便于在现实的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依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加强在民族地区普法宣传的力度,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能够了解到相关法律的规定,认识到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危害后果和所要受到的惩处,这样有利于民众更加积极地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龙.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高永久,刘庸.城市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6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1、民本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 便有着强烈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仅是某一两个思想家所提出来的空洞理想, 而是确实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中并起作用的观念。如孔子“仁民”、“爱民”思想,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唐太宗“水能载舟, 亦可覆舟”的民为君本思想。以民为本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与民同忧乐, 不可违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二是爱惜民力, 把保证民众生活必需作为稳定统治的前提, 反对过度剥削和无限度征敛。这些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较富于人民性和朴素民主精神的部分。

传统的民本思想为社会主义制度下重视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 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在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重民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实践中, 强调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为人民利益着想, 关心群众, 重视和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这些也是重民的表现, 是真正意义上的重民, 因为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而不是像封建统治者那样为维护统治而重民。

2、务实精神

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注重人事, 与人的政治实践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虽不乏理性思维, 但并不注重事物本身, 而在于人事, 在于论证人事的原则, 集中表现为人的行为的道德准则和为政、从政的方法。因此,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表现出与人的政治行为紧密结合和追求实用的倾向。二是注重治国之道, 而不注重制度的研究。对治国方法的研究, 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十分重要的内容。从历史的横向上看, 各家各派都十分关心治国方法的探讨。这种观念促使人们讲求实事求是, 反对空洞和虚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方面经济上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另一方面政治上要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这两大任务都必须依靠实干才能完成, 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阻力, 因此,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这种务实精神促使人们多干事, 干实事,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很重要的品质。提倡为人民干实事, 反对浮夸, 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对于领导工作作风的改善也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这种务实性强调社会关系的协调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使政治能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3、决策思想

决策是国家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古人在决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我们今天科学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 治国决策要抓纲。针对国家高层决策对象的复杂性, 战国的商鞅提出“其治国也, 察要而已矣。”北宋司马光也强调君主不必事必躬亲, 详察细务, 只要善于量才授官, 度功加赏, 审罪行罪, 也就抓住了治国的关键。

第二, 集思广益, 下通上达。长期的政治实践表明, 仅凭君主个人的智慧和经验往往判断失误, 必须集思广益。要集思广益, 兼听博取。唐太宗把历史和忠臣当作认识自己的镜子以防己过。上下之情能否相通是影响决策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要堵塞言路, 要让臣民讲话, 要允许臣民发泄心中的怨气, 以便从中检讨自己的为政得失, 否则一味闭目塞听, 必将导致大乱。

现阶段我们要吸取古人的决策思想, 使决策做到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消极影响

1、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封建官僚政治的重要产物。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 滥用权力, 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好摆门面, 好说空话, 思想僵化, 墨守陈规,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办事拖拉, 不讲效率, 不负责任, 不守信用, 公文旅行, 互相推诿, 以至官气十足, 动辄训人, 打击报复, 压制民主, 欺上瞒下, 专横跋扈, 徇私行贿, 贪赃枉法, 等等。挖掘官僚主义在深层文化和机制方面的成因, 警惕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是一项重要工作。官僚主义对于现代政治文明要求的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是格格不入的。

2、人治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化的特征。如“多子多福”, “儿孙满堂”, “天伦之乐”。“天人合一”, 是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主义的最高境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 原是从家庭内部的伦理延伸扩大及整个社会政治的等级秩序。这也是一种血缘关系模式的文化体系。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和家庭本位的生活方式, “农业一宗法”式的社会结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在古代社会中, 血缘宗法关系严重地制约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并且通过深层的心理积淀, 仍然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政治文明建设。

重血缘关系产生了“任人唯亲”的封建官僚政治, 产生了“裙带”关系的复杂人情网络。因此, 昏庸无耻、贪赃枉法的人, 也可以混迹官场, 还造成了腐败之风的猖獗和宗派主义的流行, 使得行贿受贿、拉帮结派、践踏法律、公然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这种人治文化的主要精神, 就是按个人意志去行使权力!解决问题, 那么各级干部的私情、私欲、爱憎、以及贵贱等级、亲疏关系就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人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三、总结

传统文化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的结合, 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向和必然要求。任何形式的政治文明都是需要一定的政治基础的, 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的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历史上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封建专制时期, 封建文化的历史渊源根深蒂固。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实现政治文明, 尤其需要循序渐进, 实现传统文化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结合。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行过程中,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抱着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态度, 既不可一味的反对, 也不能全盘的接受。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中国传统文化队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许和隆.冲突与互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宝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换路径分析[J].理论月刊, 2007, (1) .

[4]金太军, 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我国传统思想中的管理文化底蕴 篇7

一、我国传统思想对企业要素优化组合的指导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企业竞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但越是经济全球化, 企业管理就越要突出民族特色。我国传统思想继承商周以来“中和”思想而提出了“中”的哲学范畴, “允执其中”就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追求自我平衡、以静制动的管理文化。也正是源于“中和”的管理文化特色, 我国古代在世界经济中才取得了相应的优势地位。

按照经济学理论解释, 企业是由众多不同生产要素 (“异”) 构成的集合体 (“和”) 。当一部分企业比其他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中和”使用其所拥有的资源时, 这部分企业就会在与具有同样多生产要素的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 企业能力实质上就是有效“中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能力。企业作为开放的人造系统, 它要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就必须改造内部系统结构, 加强技术经济活动和管理, 实现企业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这就不仅需要“中”的自我平衡, 还需要“和”的集约整合。“中和”思想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条件变化、科技水平的逐步升级而扩展, 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习俗的改变而深化。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和”理念, 是一种揭示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辩证思维方法, 它有助于今人特别是现代管理者克服片面性思维, 形成具有普遍性思维、有效性思维、真理性思维的管理品格。

二、我国传统思想对企业管理特色的影响

管理特色既是静态优势, 又是动态优势, 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所谓管理, 就是“管得合理”。要管得合理, 就要讲究合时宜。我国传统“君子时中”的思想, 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这种“时中”的管理思想与流传很广的权变理论 (超Y理论) 相吻合, 也具有超国度的世界意义。

1. 企业管理中“经”与“权”的运用

“经”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原则;“权”是指企业中随机应变的管理技巧。前者体现管理的原则性, 后者体现管理的灵活性, 这也是全球企业界的管理通则。在企业管理活动中, 坚持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与坚持从实际出发, 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矛盾统一体。“经”在企业生产经营观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的现代企业版解说词就是“以顾客为本”, 这是企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第二, 以行为本。“以行为本”的意思是, 企业是做事的而不是“说事”的, 有“行”才能行, “行”是企业的本质特征。就好比企业制订了“名牌战略”, 但却没有在行动上跟进, 战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第三, 以德为本。也就是说, 从员工到决策者都要以道德约束, 正所谓“德者, 才之帅也”。这是比制度约束更有效的约束力量。概括而言, “经”是不能变通的, “权”是可以变通的。在中国, 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成功管理者都善于运用“经”中道、“权”中术。

2. 企业管理中的“律”与“和”的实践

企业是一个有“精神”的群体组织, 既有带强制性的“律”, 也有自觉行为的“和”。“律”包括他律和自律。他律是借助于教育、惩罚、强制等外力约束个体行为的规范形式;自律是依靠个人进行自我约束的规范形式。制度强调他律的一面, 目的是整合个体行为符合组织整体目标需要, 但组织活动离不开个体的自觉与责任感, 所以, 也要依靠自律。部分的自律和整体上的他律能较好地平衡矛盾双方。一方面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另一方面, 尽量发挥自律作用, 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和”是群体和谐, 是整体优势。能够从容面对激烈竞争环境的企业, 必然是拥有团队精神的企业, 必然是员工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很强的企业。

3. 企业管理中的“恩”与“威”的发挥

“威”是指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者的一种权威, “威”是一种不容动摇的力量。企业是一个生产性、经营性组织, 必须进行严密的管理, 必须要立“威”, 无“威”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同时, 企业又是一个大家庭, 随着家庭里“情”的积累, 就会转化成“恩”, 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儒学中“情”、“恩”都是一种“仁爱”思想, 主要包括爱人之心、怜悯之心、宽恕之心。没有“威”的“恩”是徇私, 没有“恩”的“威”是专制。“威”与“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两者不可分割, 所以要“恩”“威”并施。

4. 企业管理中的“纵”与“横”的协调

管理中的纵向概念是指从高层、中层到基层的直线指挥体系;横向概念是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科研、生产、营销、财务等专业管理体系等。纵向管理体系的实质是“和”, 即通过“恩”“威”并施, 实现上下和谐;横向管理体系的实质也是“合”, 即协调、融合、整合, 通过协调、融合专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形成最终的整合方案。“横”还包括与同行业的标杆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纵”则包括与企业历史上的成绩进行比较。“纵”“横”间便可清晰地看出自己的真实位置, 可以说是“纵”“横”立判。

三、我国传统思想对企业人际关系的导向价值

现代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各个劳动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和为贵”的思想, 可以系统地用来协调企业内部、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协调艺术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谁不具备这种协调能力, 谁就不具备生存和竞争的土壤。我国传统思想的方法论, 是“仁” (内容) 与“礼” (形式) 相统一的方法论, 这种以和谐为基调的方法论, 反对片面性和走极端。

1. 协调职工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

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群体中的一员, 其工作热情和效率一方面通过企业内部的个人竞争来刺激, 另一方面要通过群体协作来提高。现代企业生产分工精细, 任何产品的制造都要通过很多环节, 经由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没有劳动协作, 任何产品的制造、任何科研成果的产生都是难以想象的。然而, 以个人为激励对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极易引起群体内部个人之间的过度竞争, 影响部门间、个人间的协作, 极易造成彼此保密, 关系紧张, 进而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主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非常强调“家族式管理”, 尽管家族企业在治理结构上还有待完善, 但在“家文化”的影响下, 家族企业的协作意识及“人和”理念非常强, 这是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能够迅速走向成功的关键。

2. 协调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

如何处理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如何树立每个员工都是人才的理念, 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传统思想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 人人具有价值自觉和践履能力。这对于我国企业人才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为我们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爱人”就是管理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敬人”就是管理者要有员工人人都是人才的价值观, 并把这种价值观转化为行动。在企业里“爱人”容易“敬人”难, 解决这个“难“题, 除了要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外, 还要培养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3. 协调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企业的质与量都是相对于外部而言的。企业管理者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从事管理工作的, 对于外部环境诸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等, 他不可能超越它、改造它, 他只有适应它、利用它, 使得企业与外部环境达成和谐。对于供应商、工艺技术协作者、产品购买者以及竞争者、社区、政府等, 都要把他们看作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 看作是企业获取绩效、实现经营目标的直接相关因素, 从而达到互惠互利、和谐相处的目的。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8

体育也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育文化属于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 是人类需求的特殊反映。体育利用身体形态、动作、运动器材等有形的物质来反映无形的意识、观念, 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以及民族的特征, 并对人们的体育行为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体育文化是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 中国文化注重自身修养的养成, 儒家文化重视体育、德育、智力的统一和谐。中国体育文化不只是锻炼人的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人的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 陶冶人的性情,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1 对体育文化的界定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较特殊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体育文化中还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在进行本文的研究之前, 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第一, 体育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 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发展。第二, 在进行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当中, 为了保障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形成了相关的体育活动的制度文化。第三, 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民族心理以及对体育活动的评判, 这些统称为体育的精神文化, 是抽象的体育文化概念。第四, 具体化的体育文化, 也就是人们创造出了一定的物化形式, 例如火炬、奖杯、徽章等。学者高于兰著作了《从文化结构看中国体育改革》一文, 在该文当中高于兰指出:体育设施设备、体育技术、体育消费以及体育资金等都属于体育的物质层面, 这些因素具有活跃性、时代性的特征, 是衡量文化整体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具体的政策、制度等体育制度文化属于体育中层文化, 它具有权威性, 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文化是深层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保守性、稳定性的特征, 是文化的核心它。

总的来说, 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 而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集合,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以及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总和, 其作用是为了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

1.1 西方体 育文化

根据地理位置来划分, 西方体育文化是指以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主的体育文化。但是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 西方文化也与北美洲、大洋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 西方文化以欧洲为中心, 也包含北美洲与大洋洲。

西方体育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罗马。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工业大生产而产生, 西方体育文化注重市场竞争。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再度兴起, 西方体育文化更具世界意义, 并逐渐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

1.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的体育文化的总和。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国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本文中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注重道德、礼仪, 主张“天人合一”, 注重保健作用 , 崇尚礼让、宽厚、和平的观念。

2 两种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2.1 两种体育文化依存的社会背景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 中国的传统体育也是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地大物博, 土地肥沃, 农业是立国之本,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自然的力量, 尊重自然。农业文明造就了中国人的勤劳、朴实、稳重的民族性。

而西方则完全不同, 西方国家是在工业文明中发展起来的。因为地理环境的局限性, 西方人更崇尚的是工业发展。西方发达的商品经济造就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 西方人崇尚与自然的竞争, 认为优胜劣汰, 西方人更崇尚的是人的力量, 提倡自由、平等。

2.2 两种体育文化的思想基础不同

2.2.1 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

朴素主义唯物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提倡阴阳五行、气一元说的观点, 这些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 并成为了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依据。

西方体育是以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的。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西方的试验科学开始出现, 为西方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19世纪,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后, 西方出现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分解观点。这种新观点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解剖学等相继出现, 体育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为西方体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2.2 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整体观, 西方体育提倡个体观

中国传统体育体现了中国典型的整体观念。中国的整体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就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人的躯体与人的精神的和谐, 也就是所谓的“形神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体育强调通过人的身体锻炼, 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以及身心的和谐。

与中国传统体育不同, 西方体育强调的是人的物质形态, 提倡人通过体育运动, 强壮身体, 练成发达的肌肉, 促进身体器官的健康。

2.3 两种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不同

2.3.1 中国传统体育重视伦理, 西方体育突出公平竞争

中国文化是典型的伦理文化, 注重道德和人伦。中国将体育和德育联系起来, 主张利用体育培养人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养成良好的情操。因而, 中国传统体育的意义不在于竞争取胜, 而是在体育运动中实现个人的道德升华。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重在参与”这样的鼓励的话语, 都体现了中国的体育文化价值取向。

西方体育是以工业文明为依托,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西方提倡竞争, 认为竞争才能发展。人们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 展现个人的能力, 获得成功。西方的比赛规则是在平等的情况下, 通过个人的努力, 在竞争中实现个人的价值。竞争性是西方体育的根本性。

2.3.2 中国传统体育追求和谐, 西方体育重视抗争

中国崇尚的是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而中国的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剑舞等都都是通过运动实现天人合一、身心和谐。

而西方一直追求的是人的独立、自主, 强调人的作用, 认为人是宇宙的主宰, 提倡抗争。人与自然的抗争, 人与社会的抗争, 人与人的抗争, 在抗争中求生存。

3 两种体育文化的相似性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体育还是西方的体育都是重视集体的发展。中国社会一直强调集体的力量, 个体依附集体, 集体主宰个体。个体的完善最终是为了集体的发展。西方也是将集体的利益凌驾于个人的利益之上。而古希腊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国家优先于个人, 个人从属于国家。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

4 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

体育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因而,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 势必会吸收其精华的部分。

4.1 中国体育开始追求体育竞争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施行, 中国的政治文化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新形势提出了新要求。西方体育的竞争意识也渐渐开始影响中国传统体育。现代奥运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 现代奥运的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 敢于挑战自我, 勇于冒险, 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获得胜利, 实现自我发展的飞跃。

4.2 不同的体育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对方的精华 , 从而推动世界体育的发展

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传入了中国后, 其中有很多的项目深受中国人民的热爱, 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各地的健身会所也相继开展, 西方的重型机械、击剑等项目成为热潮。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西方的体育文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但同时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世界体育运动项目, 同时完善了世界体育的理论体系。

4.3 伴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 , 西方的竞争观念也为我国体育文化所推崇

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发展。新的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体育文化必然要输入新鲜的血液。西方的竞争观念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 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 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逐渐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新追求。

4.4 中国引入西方优秀的体育运动项目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 西方的一些优秀的体育项目也开始传入中国, 像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这些项目逐渐为中国人民接受并喜爱。

总而言之,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因为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因素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以中西方文化为基础的中西方体育文化也具备着一定的民族特征。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也具备统一性。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结合不仅可能会改变体育文化原本的性质, 同时可能带来文化的变迁, 产生新的体育文化。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摘要:体育也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育文化属于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较特殊的文化。本文对体育文化的概念予以了定义, 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发展的有意识的身体活动, 并且为了保障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文化制度以及人们用以对体育活动进行评判的体育文化精神, 体育文化还有具体的体现形式, 如奖杯、奖牌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同时笔者就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涵予以了不同的阐述,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的体育文化的总和;西方体育文化是指以地中海、大西洋文化为主的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伴随着工业大生产而产生。同时笔者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相似性的角度着手,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方法, 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 并且指出中西方体育文化都是将集体的利益凌驾于个人的利益之上的这一相似性。文章的最后笔者根据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概念、不同的特征以及共同的特性的研究结果, 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体育文化开始崇尚体育竞争, 西方的竞争观念逐渐为我国体育文化所推崇, 两种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吸收对方的精华, 不仅丰富了体育运动项目, 还推动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差异性,相似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岗, 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 (1) .

[2]哲学中国网.http:/www.philosophy.org.cn/article_info.aspx?n=20120321121819357232[OL].

[3]董立兵.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9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 共同铸就了整个中华大地的兴旺与发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可谓巨细纷繁、源远流长。有静态的, 如浩如烟海的儒、释、道、法、医等诸多古文经典;有动态的, 如音乐、戏剧、武术、杂技等。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华茶文化扎根于丰腴富饶的华夏大地, 吸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中无比丰富的养分, 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 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产, 在人类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在几千年的传统中华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与文化密不可分, 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中国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也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还有民族图腾———龙。中国龙作为一种全民族自古以来所尊崇的文化符号, 其文化意蕴是丰富而深邃的。龙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典型代表。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舞双动, 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 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商学、社会学、伦理学, 还是各种艺术, 都包含着对生生不息的渴望, 对生存乐趣的演绎, 对心灵的升华, 对社会的责任, 对自然的亲和, 对友谊的追求, 对亲情的眷恋, 对道义的持守, 对未知世界的求解。

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极其宝贵资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不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因此, 深入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创建更加优秀的现代文化, 从而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彰显出本民族的独特性, 对于我国在新世纪新时代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意义尤为巨大。

二、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 对亲情、友情、爱情、和谐和美满幸福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渴求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 人们的文化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 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 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而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 还是在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 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 显得尤为急迫。

党的十七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 指出, “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繁荣文化市场, 增强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强, 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继续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已经迫不及待。

三、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探讨

社会主义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大力弘扬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和谐的文化理念;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积极鼓励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产业化项目开发, 同时努力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借发展文化产业之机死灰复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

第一, 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要认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 广泛开展文化创建等活动。各部门团体要经常鼓励和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创作体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精品, 并把它们推向基层群众。在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文化主题, 充分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 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

第二, 要积极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新的结合点, 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的质量。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 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 而是要积极影响市场, 并引导市场建立起向传统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要尽力提高传统文化本身的自然吸引力, 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 使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维权体系的建立, 科学技术应该在整个文化产业化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 要坚持文化产业化的方向, 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首先, 必须打破原有的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 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挂钩。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对原有文化企业进行大整顿大整合, 努力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 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其次, 要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我国文化资源比较分散, 造成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运做能力差、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现象。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了集团化公司的改造进程。集团公司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产物, 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第四, 要下大力气调整文化产业化结构, 走集约型的经营模式。在产业结构上, 努力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品牌, 培育文化精品。要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大流通体制, 实现跨区域经营, 大力推动都市文化产业群的建设, 从而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当前主要是要抓好包括多媒体、软件开发、信息咨询、创意设计、图书出版、影视娱乐、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现代都市文化产业的建设。都市文化建设还包括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设备市场、文化信息市场等。任何都市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化实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 发展壮大都市文化产业化实力, 对城乡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辐射作用和牵引作用, 是提高我国整体文化实力的引擎。我国要借鉴国外一些大都市的做法, 找准自己的位置, 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长, 制订出详细的我国都市文化发展战略。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10

关键词: 草编工艺 农耕文化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1096-02

草编工艺作为我国原始社会最先出现的一种手工编织技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草编工艺技术本身,更多的是对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折射,作为一个原载体,与一切皆有可能的事物发生碰撞,农耕文化便是其一。我们知道早在河姆渡时期,便有农耕文化的出现,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男耕女织初有发展。而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苇席残片则表明,农耕文化时期草编工艺已有所发展。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精细而复杂的流程呈现出当时人们古朴的智慧。“可以说,草编工艺作为我国一项传统手工编织技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形成与发展受到时间、地点、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下面主要从农耕文化和现代文化背景来探讨草编工艺的发展现状。

1 草编工艺的起源于发展

1.1农耕文化背景下的草编工艺

农耕文化起源有“男耕女织”之说,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炎帝时期流传下来的养蚕缫丝,开始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例如用稻草搭建的房屋等。而到周代已经形成稳定的农耕文化体系,所以也加速了草编工艺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取代土地私有制,农耕文化繁荣发展,出现了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思想得到广泛流传,人们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舒适感,这时草鞋、草编、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在民间受到广泛使用。发展至盛唐,随着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因此随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进步发展,草编工艺也在不断地演变进化。从单一的草编席到种类丰富的多种生活用品,从不成体系的手工编织到专业化的编制应用,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的草编工艺的变化发展。

1.2 现代化背景下的草编工艺

工业革命作为现代化社会一种新的生产财富的方式,是现代化社会的一种重要特征,虽然其存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手工编织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使草编工艺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得到了新的延伸,使草编工艺的发展必然会与现代各种形形色色事物相碰撞,其实这种碰撞也会对草编工艺的发展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譬如在各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的吸收借鉴也是一种发展方式。

2 草编工艺的特色及艺术内涵

2.1 技法的多样性

一般的草编制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一样,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晾晒、刷漆等七个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

(1)选料。选用玉米皮要去除外面的老皮,选里面的皮要求质地柔软,色泽一致,颜色呈白色。选用蒲草可根据编制用途和角度,用蒲茎或蒲叶或蒲挺。选用麦杆要选麦桔草最上节的麦草,呈自然色,粗细均匀。

(2)上色。根据设计要求,将所需要的各种颜色均匀地涂在用料面上面,并晒干。

(3)浸泡。将涂有颜色的用料,放入水中,根据原料的不同确定浸泡时间,使其变软,方便编织。

(4)编织。依照模具或按照一定的形状、规格进行编制。

(5)熏蒸。将成品放入熏室内熏蒸,熏蒸时必须密封熏室门窗。

(6)晾晒。熏蒸后的成品要及时地进行晾晒、熏蒸和晾晒都是为了防止产品发霉和变形。

(7)刷漆。晒干以后,刷上清漆,增加亮度,保持色彩。

这些事草编的基本技法,除此之外还有挑压法、缠绕法、收边法等。可以根据具体材质和式样选择合适的技法编织,充分体现广大劳动者的智慧。

2.2 式样的多元性

草编工艺品主要欣赏工艺品如“天女散花”、“五谷丰登”等富有美好寓意的编织品或者一些动植物物造型;二是生活实用类的草编制品,如装饰盒、草鞋、蓑衣等。这些传统的草编工艺品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式样也有了较大的改观。譬如将其与一现代印花相结合,质朴中带有华丽的味道,平淡真切,如图1,D&G的笼状手袋里还藏着一颗印花手包,给人一种复古的奢华。而图2则是对草编的另一种演绎,用夸张的草编技法来进行服装的演绎,呼吁人们注重珍惜、运用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草编质朴工艺与时尚的结合,是实现绿色发展、生态设计的有效路径之一。

3 草编技艺的农耕文化体现

3.1 取材方便性

草编工艺,顾名思义就是选用自然界的植物的根和茎作为编织材料进行手工编织的技法。草编工艺与现代化的机器化生产不同,所采用的是纯手工制作,所选材料也是取之自然,用之于民,其种类丰富,方便取用,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可逆的,是环保的。常见的主要编织材料有茅草、麦杆、柳条,此外还有一些野草也是草编的主要材料,例如龙须草、芦苇、棕榈口十、蒲草、乌拉草、葵等,这些遍布在全国各地区。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植草已不再陌生,也成为草编工艺的一类代表性材料,如席草、黄草等。

3.2 自然性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与自然同进退,共命运是农耕文化的最显著的特点。人们尊重世间万物,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中所描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使草编工艺不论从材料上还是工艺技法上都充分体现了“取之自然,用之于民”的特点。如上文提到的各种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手工编织技法,以及就地取材的原生态材料,直至最后制作的出的手工艺品都颇具自然人文气息。

nlc202309011136

3.3 民众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在一点一点的摸索中寻找生存的方法。不论是石器的使用,火的发现,还是遮蔽身体的服装的出现,都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探索出的,是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出现,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没有一蹴而就的,其存在的同时也是被人们所需要的。而草编工艺的出现与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是在民众的智慧下,通过不断实践而得以传播。其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了舒适与美观,所以人们对美的追求,使草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4 规律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是既定的,不会因为社会,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农耕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使其在大自然的庇护下得以发展壮大。“草编技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用和审美创造活动,其特点是以熟练的、专门化的技巧,通过对蒲草、苇草及玉米皮等原材料的加工和编制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形成一系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及民间工艺品。以此,草编技艺是人民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

3.5 主观性

农耕文化的发展是因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而产生的,所以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性,从出现到革新发展,都是由主观的人类来进行的。

而草编工艺与一般的传统工艺相比,其造型观念的主观性更加突出,是民间实用技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机结合,也是实用性与审美的有机结合。所以草编工艺是农耕文化的代表产品。

3.6 传承性

农耕文化之所以可以记载史册,是因为老一辈对新一辈的解说得以传承他们发现的一些自然规律。养蚕缫丝,钻去火种,打磨农具,驯养家畜都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解读,这种解读虽通过甲骨文等一些象形文字进行描述,但更多的是人们潜移默化之间的传承使我们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着身体力行的了解。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草编工艺也是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其工艺技法,造型美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般其传承可以分为家族性的世代传承,这种传承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是国家组织的传承,这种带有保护性的传承,使草编工艺得到重视,从而避免这个璀璨工艺文化的流失。

4 手工编织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4.1 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

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的危机便是人们的崇洋媚外,一味地追求国外的奢侈品,对国产的产品不屑一顾,这种思想文化意识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推行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支持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而草编工艺作为我国的一个蕴涵悠久文化底蕴的手工编织技法,对其的传承和发展即是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和发展。草编工艺的编织技法,图案,所选的材料,以及使用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巩固,对我国的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2 环保

草编工艺无论从最初的原始选料,到最后的纯手工编织,整个过程是可回收的可逆的过程,一切都是可以再生的,这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环保理念不谋而合。它不似国际奢侈品的矫揉造作,也不似化学材料聚乙烯的合成重组的表面光鲜,它是人们用手工—点-商的手法编织而成,有着难以诉说的魅力。

所以被工业化产品日益消磨了耐心的人们,开始趋向于这种原生态的产品,草编的古朴中透着鲜亮,实用环保的特点,颇受人们的欢迎。

4.3 社会和谐发展

融入了农耕文化的草编工艺,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体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体现。如果说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那么大自然也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人们不再是简单物质层次上的需求与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日益凸显。脱离钢筋混凝土的社会,走向大自然,去寻找记忆中的那个小镇,成为人们日常假日的经常性选择。草编让人们学会在于自然予取予求的关系中,我们要遵循自然的发展,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5草编技艺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创新性发展

5.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农耕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认识,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代表着人类学会了思考,划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我们知道农耕文化作为最初的文明代表存在着一些固定历史时期的问题,比如它们固步自封的保守性和依赖性,对于已发现事物的沾沾自喜,而对于新事物缺乏一定的探索性。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取用其有内涵的部分,而摒弃相对来说不合理的部分,盲目的吸收或排他都是不合理的。

而草编工艺品的单一性,也随着其发展日益凸显,所以在对工艺及文化的传承中,要优则而为之。对于材料的选择,技法的应用以及元素的搭配,除了遵循基本的常规外,要学会从内而外打破一些规则,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农耕文化思想中的传男不传女或者说纸传族人的想法也使草编工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会导致工艺的最后失传,所以要用开放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一个虚心的求学者,这样我们的草编工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5.2 与时俱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成不变终是会遭到历史的淘汰。在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背景下,草编工艺的循规蹈矩之势也愈演愈烈,因此势必要打破这种局势,草编工艺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到草编工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状态,分析构成其发展威胁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需要做哪些改进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其既保持固有的传统特色,有不乏时尚的味道,从而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使草编工艺不再是仅仅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工艺技术,而是真真实实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文化,是货真价实的璀璨的中国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 篇11

关键词:武术思想,历史,武术教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时只重视武技的教学,使得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武术技能训练而忽略了武术的精髓———武德教育。中华民族精神在武术中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这是武术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1]许多学生能说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历史,却不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及文化的理解更是武术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这不得不说是我国武术教育的一种缺失,笔者认为:在武术教学中,只有将文化与武技相融合,将我国武术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内涵融入到教学中,将传统武术教学升华为一种“授技育人”的武术教育,才是完美的武术教育。

1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武术文化体系

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显突出,进入体育竞赛项目又使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强。然而,从广义上讲,武术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从它的功能来说,也不局限于体育。在认识武术时,绝对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技术技能或人体运动,还应该认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程中,它不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礼仪、军事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以及社会习俗等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影响。“内外兼修”言简意赅地反映了武术的文化属性,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技能技术层次,也超越了以体能形态为主的西方竞技体育。深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浸染,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武术亦把武德放在首要位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中的一种体现[2]。由图1可以看出,在武术的文化体系中,武术的技术体系属于表层,是武术运动的形态;而武术的文化内涵属于内层,是武术运动的文化形态。通过教育传承这个桥梁联系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武术。

2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武术教育

2.1 对武术教育的再认识

从不同时期对武术定义的理解,基本有这样几点提法:一是具有技击功能;二是健身强体功能,其运动形式为套路和格斗;三是注重内外兼修;四是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把武术仅仅当作一个运动项目,忽视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以及其精髓“武德”,忽视了武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上,忽视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武术本质特征[3]。综上分析,我们对武术重新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等为运动形式,讲究“武德”,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 武术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如何薪火相传,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这其中,学校武术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孕育过雏形的学校体育。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育的目标大多偏重于学生对武术的技术与技能的掌握,这导致武术教学多乏味,少情趣,而殊不知武术中还有许多体育以外的东西,有很多非西方体育价值系所能涵纳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武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其文化精蕴所在。因此,结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的原则。笔者认为,武术课程的目标可以重新定义为:使学生了解武术类运动文化特点,传承民族文化;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体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其中,“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了解武术类文化特点,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人文”[4];“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体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需要“人文”与“科学”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技皆佳”的武术人才。

3 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武术教育内容重构的途径

武术课程作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理念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将单纯的“武术”上升为“武术教育”,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承,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理念,深层次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发挥武德在育人中的作用,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武术教育思想依据

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个体的人培养成能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的社会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传递、内化、选择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主体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即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机器。然而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只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人文关怀的现象。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过去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过于偏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离开了人的培养,教育不仅丧失了其本质特征和独立存在的价值,它的社会价值也必然成为空谈。只有当人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重视,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才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内涵体现在:人既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育;人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武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自武术诞生之日即影响着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深入到武术文化的表层及内涵。中国武术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随着健康概念的发展,高等体育院校的技术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综合的作用,不但能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还能作用于对人精神、意志品质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作为体育院校课程之一的武术教育应追随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调节人的身心,促进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武术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人格、自由、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5]。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发现、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生活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的利益,培养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的道德观念。“以人为本”的高校武术教育要求作为武术载体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单纯的武术教学,只能使人单纯获得技术,是一个生物的人,而在技术教育过程中进行文化的教育,那么就使其成为完整的人。武术文化视人体生命为一个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并将人作为整体来看待和训练。认为形是外在的、具体的运动形式;神是指内在的、心理的内容。内与外、形与精气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6]。武术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所以,只有倡导能够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以人为本”的体育健康理念,才能促进武术教育的发展。

3.2 要确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育新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在体育专业院校的全面推进,作为体育院校课程之一的武术教育,其教学思想、内容、模式的改革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具备了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直接性的特点,同时又体现出传承文化、教化人心、健体防身、观赏娱乐、陶冶情操等多种价值功能,而武术教育应追随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调节人的身心,促进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注重人的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学改革思想,把修炼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武术技能传习作为育人的“载体”。

3.3 深层次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发挥武德在育人中的作用

中国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既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又不能忘掉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单单从技术层面入手,应从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层面揭示华夏武术无穷的文化魅力,以充实武术运动的理论基础。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武德是武术的思想精髓。传承武德教育思想在现代武术教育文化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推动武术开展,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进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武术教育始终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环节,面对强势的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冲击,武术教育为高校体育教育中提供有益的伦理品质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笔者认为,武术要真正地走向世界,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从教育上传播武术文化,而在武术教育中我们又不应该单纯的把武术简单地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因此,在当代武术教育的体系中应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并给予它更加完善的诠释,这就需要我们的武术工作者和教育者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123.

[2]肖峰.从科学走向人文:三种模式的比较[J].科学技术哲学,1999(3):6.

[3]曹湘君,等.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24.

[4]邱丕相,等.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2005(2):15-17.

[5]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城镇绿化现状下一篇:微泵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