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2024-10-24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通用12篇)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篇1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过程中, 以延安为中心形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精华体现。不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而且经过进一步提炼、升华, 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延安精神。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是根源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实践。“所有革命精神在延安时期都汇聚在了一起。它包括了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等”。延安精神的内涵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延安精神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 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立场出发, 结合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 探索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 从而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认识论、实践论、矛盾论正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提炼、升华, 从而形成了具有明显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延安精神。

二、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 我国高校普遍对校园文化建设比较重视, 不管是内容、形式, 还是方法、手段, 都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模, 提高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但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我国高校的发展要求, 各种因素使得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旧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 学校部分领导的认识不到位。当前, 我国高校中的一些领导更注重抓学校业绩, 比如学生的成绩、学校的评估与教师的考核等, 而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这种隐性因素方式考虑其中, 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而更多的只是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课外的学生活动, 这就不能从根本上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这种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其次, 国内外不良文化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 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不可能只停留在校园内部狭小的空间里。由于国内外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非常大。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 使得社会经验欠缺、鉴别能力较弱、思想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部分学生因此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困惑, 这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再次, 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而校园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甚至缺失。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其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在一定程度承载和体现了校园精神文化, 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建设物质文化这种手段来完成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部分高校趋向于贪多求大、粗放式的物质建设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往往会导致学校忽视塑造校园文化的内涵。在重视显性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隐性的精神文化。如果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为了追求形象工程, 即使教学楼再漂亮、布局再合理、设施再完善, 这样只停留在表面上, 而不深入发展校园文化内涵, 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失去意义。从长远来看,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 它要能够全方位折射出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第四, 高校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 缺乏创新意识。校园文化有相同的部分, 但是每一个高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因为每一个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以及培养目标等。正是如此, 校园文化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对学校的师生才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根据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讲, 相当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个性不明显, 千篇一律, 还没有注重体现自己学校本身的特点、历史渊源以及发展趋势。

三、延安精神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贯彻延安精神, 发挥领导者的典型作用, 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领导应当贯彻延安精神, 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延安精神, 可以充分发挥出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指导作用。对于提高高校师生员工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性, 树立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 从整体上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培养塑造当代合格大学生, 以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以延安精神为主导, 利用网络等新载体创新式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延安精神, 以网络等新载体创新式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落实延安精神的内涵,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思想认识以及行为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 当今网络信息和现代技术飞速发展, 在充满活力的高校校园文化现实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校大学生作为校园中具有活力的群体、对新鲜事务的接受能力很强, 网络化的力量更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因此以延安精神为主导, 加强网络等新载体的运用与管理, 并且不断完善发挥其积极作用, 创新式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 将延安精神融入实践活动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使之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宝贵教育资源, 结合地域特征、学校特色、学生特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使延安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深入人心。

高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中有机的融入延安精神, 依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来举办, 如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题论坛、专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契机, 开展特色鲜明和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 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 并且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有助于形成师生共同的、积极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 弘扬延安精神, 使革命精神成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延安精神为标志的校园文化, 要求当代高校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做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用科学理论完善自己, 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挖掘自身潜能, 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基本素质, 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延安精神,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 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要学习延安时期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奔赴延安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工作, 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使延安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内容体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总之, 我们应当在高校中加强延安精神的宣传和弘扬力度, 有机的将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将延安精神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利用延安精神的内涵来指导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当代合格大学生,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使得新时期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葛彬, 张文生.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

[2]王定毅, 宋元明.扎实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先进高校校园文化[J].法制与社会, 2010 (1) .

[3]金鑫.延安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6) .

[4]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08) .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篇2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姓名:董波

摘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切实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安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大学校园。

关键字:高职氛围;校园文化;构建与管理;大学平安安全;

一、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它主要指校园的人文氛围和整体精神风貌。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历史沉淀。根据高职办学的特殊定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般来讲,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诸方面。物质文化是指高校具有明显文化意味的硬件设施,主要指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活动中心等,它是学院“形文化”的一部分。制度文化是指高职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制定的具体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规章制度的综合体。它是一种“法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群体共有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体现了班风、学风、教风、校风的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高职院的校园文化是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保证,同时精神文化也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体现。

(二)高品位校园文化对高职培养特色人才的特殊意义

高职院校既要赶超国际技术水平,又要适应国内地方产业调整的需要。社会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决定了高职教育要在培养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基础上,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培养一专多能的适应岗位需求的实践性新型人才。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但除职业能力外,人文修养也应提到一个极高的地位。没有人文修养,具有再好的技术能力也会因为个人修养的不足而使技术能力失去价值。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育人氛围,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提升“人”的修养和品行。竭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就是要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职业能力,又具备与所学的技能相对应的人文修养的“全面”的人。

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之根本

按照“职”的要求加强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作为高职院的硬件设施、人文景观,因其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而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因此,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高职育人的要求长远规划,整体实施。要有意识地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要让人们在美景交融中体会和感悟一种理念,一种特色,一种人文精神,使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张扬。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学环境布置,除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还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因素,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

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的一种“法文化”,它是通过相当的转自http://制度规定来诠释文化的内涵。它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规范校园内的各项活动、规范师生的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成为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进而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要重新建立起适应高职院校情况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制度的文化内涵,创新管理的模式,在制度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讲求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既以法束人,同时又要给予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其在制度规范与约束下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品牌文化。转按照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进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也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精神文化在三种文化中属较高层次,学院要以完美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的科学制度来保证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竭力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要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养成,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态度的形成等,从而体现一个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要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文明的班风来诠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现出学院的一种精神。

三、大学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大学已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管理方式也进入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学生结构复杂,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渗透,校园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一是不法之徒时常窜入大学进行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二是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四是学生人数剧增,学校资源有限,不少学生外出租房,在治安、防火、交通等存在隐患。

(二)学生自我防范、保护能力欠佳

近年来,在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共同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具体问题如下:⑴缺乏安全防范意识;⑵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⑶学生法制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较弱。

二、大学学生安全工作的渠道和策略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建设文明

平安和谐大学的呼唤,是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

然要求,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前提保障。因此,应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安全意识到位

大学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教育力度,实施三全教育(全员、全面、全过程),力图全方位强化安全意识:

1、全员教育即学校各级加强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系统学习、掌握安全知识以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全面教育即安全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识,也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加强防范,使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德、智、体全面教育之中。

3、全程教育即要求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做到常抓不懈,使学生安全平稳地渡过大学生活。

(二)重点实效到位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重点进行,讲求实效:

1、是抓好重点对象如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学生的安全教育。

2、是抓好重点场所(场合)的安全教育。

3、是抓好重点时段即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如新生入学时期、节假日期间、学生外出实习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时段。

4、是抓好以交通、消防、财产、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

(三)安全宣传到位

1、通过学校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络和公共展板等媒体及校园文化活动,经常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广大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

2、把安全宣传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加强安全文化硬件建设,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场所,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四)安全教育和学习到位

首先,大学应编写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法制教育为依据、典型案例为衬托,以防火、防盗、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手册。其次,大学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力求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寝室、进生活。最后,安全教育与学习应与大学的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突出特色。

(五)做好制度安排,力求制度到位:

1、建立、完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①层层签订和贯彻落实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②各级安全部门和责任人即学校主管领导、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班主任或辅导员、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等齐抓共管,多管齐下。

2、建立和完善学各项安全制度,建立长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建立警校合作、校家合作,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为大学生安全和

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当然,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四座“立交桥”的通力协作,方可取得如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国林:《论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2-124.[2]周济:《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作好大学安全工作》

[N].中国教育报,2003-12-15(4)

[3]王正斌:《试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170-172.[4]周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2):126—128.[5]张启春、张学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

1作者简介:

一、自己对教师职业理解和热爱:可以用一首歌词开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自己的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工作态度: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悔的奉献,使自己的人生价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篇3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48-02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环境,也是有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提升作用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当前高校面临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缺乏正确辨别能力的大学生也越加青睐各色流行文化的渲染,加强校园文化尤其是作为核心和灵魂的精神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目标、道德规范、学术风气、治学风格以及办学传统,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风貌,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为重要的无形教育力量积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高校师生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心理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至关重要;对高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完成高校肩负的提高教育质量、进行科学研究、传承社会文化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至关重要。

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首先形成了普遍认可的大学理念。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统一;坚持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

其次对高校长期的办学实践历史进行梳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优良教风和学风,充分营造了优良的人文环境和浓厚育人氛围。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大学精神为统领进一步凝练校园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有力助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再次加强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外显性建设,完善了校训、校徽、校歌、校标等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建设,通过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视觉形象设计,将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传递至全体师生员工和社会大众,形成清晰的文化认知和形象概念,从而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在学校日常办公、形象宣传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广泛应用,从视觉层面构建起了内涵丰富的大学形象,逐步实现从文本到实际应用的转变,全面推进规范管理,有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历史具体化和形象化了高校精神文化,“使高校精神文化在空气中育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在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在主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的渗透、信息传播形式的便捷化多样化和传播速度的快速化及现代90后大学生呈现的个性化等特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占领高校这块育人阵地,继续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导,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把好舵、为高校人才培养方向领好航。新时期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要加强培养,注重对历史优秀传统进行更加深入的总结和更加精准的提炼,要结合时代要求逐步使其外显化和实践化。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对高校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总结、整合和提炼

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创造,是一个继承、借鉴、创新的综合过程,美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所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正本清源。一是学校优秀历史传统。无论建校时间长短,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秀传统,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凝练学校的自身特色,要紧跟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着眼社会需求,传承和发挥学校传统与优势,挖掘本校潜力和特长,突出学校办学风格及在精神文化熏陶下师生立身行事上的个性表现。二是民族文化的本质。民族文化作为塑造民族社会的理想人格,为社会个体提供归属感、幸福感和心理上的依托,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三是地域文化现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环境、民族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着不同特质特色的地域文化。高校办学要立足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汲取当地的文化精髓,结合地域特色提炼精神内涵。四是职业文化方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如师范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就应加强学生的教师素质的养成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教学教育能力和师德师风素质,因此精神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需要文化内涵,凸显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外显化和形象化

任何一种文化的建设都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途径表现出来,文化要作用于人,必须能以人们熟悉喜爱的形象出现,以人们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形式表达,并要常态化、自然化。一要以精神文化为指导完善校园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契约,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这样文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弘扬,制度的存续和影响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性的保护和滋养。高校制度要凸显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体现制度的和谐、关怀人文气息,摒弃以处罚为主线、以压制约束为目的的制度制定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人翁意识。二要融精神文化气质于学校环境建设之中、于学校建筑之中,让一切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成为无声的施教工具,在学校的物质环境、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中体现出学校的培养理念,教学特色。建筑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建筑不仅仅是学校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本身应该有文化气息,还要有鲜明的个性。真正美好的教育场所,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走进学校,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三要重视校徽、校训、校歌等校园文化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和校史馆、校荣誉展馆建设,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活泼的方式向高校内外诠释校园精神的文化内涵。学校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方。学校文化的精华,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述,和现实文化的特色都应该能在学校体现出来。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各有效载体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

精神文化要进校园,要广泛进入师生的视野,首先要进课堂。课堂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教育、学习氛围。其次要进宿舍。宿舍是高校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继班级之后的最重要最小的学生集体,宿舍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和价值取向,因此要重视宿舍文化建设,通过给宿舍命名、合理制定优秀宿舍标准和广泛开展文明寝室创建等形式推进校园精神文化进宿舍。再次,要进学校重大活动,重视特殊教育时期开展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如入学教育、毕业典礼、学校庆典等重大典礼讲述校园精神内涵,让师生对学校精神文化有系统了解,在学校艺术节或重大节日活动中,以艺术的形式突出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某个点或某个面,使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更具感染力和深刻性。最后,要进校园网络,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新时期网络是高校师生进行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最重要工具,要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广泛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网络舆情监控,防御、抵御不良思想文化负面影响。通过建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来提高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性、综合性和立体性,以增强校园精神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精神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突出实践性,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来指导各项校园文化活动

任何文化要发挥效应必须对实际具有指导性,对具体对象有针对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校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实践的过程。要认真组织好高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要大力支持志愿服务、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服务社会、奉献祖国、增长才干的意志;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和娱乐性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和丰富知识;要广泛开展建党日、建校周年纪念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推进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爱国荣校教育;要大力树培先进典型,以身边真实的榜样启迪广大师生学习先进、践行先进;要全力支持高校社团,尤其是创造性、学术性社团的发展,让广大学生在兴趣一致的社团活动中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校园精神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培育。要在充分了解其内涵,明确其任务,发挥其作用,立足于现实,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取得实效。同时也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不断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五径 篇4

一、加强理想信念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展开,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及时开展形势教育活动,分析形势、讲解政策、透视国内外政治热点问题,逐步培养师生关心时事、关心政治、明辨是非的政治意识;借助政治节日、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引导师生抚今追昔,聆听历史旋律、了解社会发展;加强党政工团组织建设,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班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师生的政治信仰,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帮助师生解决政治文化上的偏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和人文品质,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学校要遵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搜集当地文化名胜、历史名人等活动,以读书活动、美文背诵比赛、专题讲座、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二、树立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通过校徽、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形成风气,沉积为传统和自觉行动,培养师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培养学校的争先意识、教师的敬业意识、学生的文明意识。大力倡导刻苦读书、严谨治学、勤于实践的良好风气,宣扬本校的优良传统,促进勤奋好学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塑造学校教书育人、教师为人师表、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形象。良好的教学秩序、校风、学风可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形成团结向上的精神。教师的事业心换来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学生的成功又使教师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形成良性循环,充分利用教师会议、升旗晨会、校会等进行宣传,并将它们永久性地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时刻警醒和激励师生。明确校园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才能使校园真正形成催人上进、促人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集聚全体师生团结起来为学校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

学科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教育的生命力。充分注意学科教学在学生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学科中的教育因素。将时事教育与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心改革开放,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学科发展信息,树立远大理想。发挥各学科特点和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投影、音乐、美术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在面上渗透思想教育的同时,通过每学期举行学科专题讲座,营造浓郁的学科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不断扩大视野,对知识扩宽加深。设立宣传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科教学的实施使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内得到纵深发展,在学生教育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校刊、广播、黑板报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宣传国家大事、校内新人新事,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师生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校园广播站在不同时段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增加新闻节目、环保宣传等内容,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对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专题教育的体会进行公示,使其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

五、综合整治周边环境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篇5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肇州县第五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作为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几年来,学校以“与书香同行,与特色相伴,与文明牵手”为构建校园文化主题,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几个方面加强了建设,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使文化育人这一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去年九月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启动,到现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式纳入我国国民教育体系,我校深刻认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的重大意义。以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积极调整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有效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做简要汇报如下:

1、活动文化建设

(1)校园广播和班(队)会活动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

地。

我校的“七彩桥”校园广播已有五年的历史,每周四定期播报一次,播报的栏目主要有国家大事我知道、校园新闻直通

车、班级快讯、佳文共赏、音乐欣赏等几大版块。播报内容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自行完成,播音员都由当周播音班级的同学担任。校园广播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轻松活泼的形式,受到了全校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活动中不但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受到了潜移转化的思想教育。

自我校启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教育以来,以此为主题的校园广播共播出三期,其中一期录制成音频文件,在我县4月9日举行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专项推进会上播放,深受好评。

此外我校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这一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常规载体,举行了“争做新时期小铁人”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武装学生的头脑,渗透学生的心灵。

(2)开展“弘扬铁人精神”手抄报、黑板报评比活动。让学生

在搜集资料动手设计的过程中,增加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了解。

(3)开展“巧手创世界,油娃爱家乡”美术作品展(包括儿童

画、手工制作、书法作品),让学生发现大庆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楼劳技展室专门展出了学生的小制作优秀作品。这些小制作有的是同学们亲手制作而成,有的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完成的。有用废旧纸壳做的磕头机,有石

油之光,还有米粒和豆粒粘贴的大庆地图......这些作品虽然很不起眼,但都融入了同学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感悟,体现了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在手工制作的签名墙上,我校师生写下了自己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后的感悟与决心。

(4)开展“缅怀先烈,争做新时期小铁人”清明祭扫,社会实

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开展石油歌曲传唱大赛,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受到

爱家乡、爱大庆的思想熏陶。

2、走廊文化建设

一楼中厅两块展板:

第一块是手抄报展,主题是“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容是同学们上学期制作的第一期“大庆精神”手抄报。当时同学们为了制作这期手抄报,查阅了许多资料,也是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第二块展板是活动图片展,主题是“踏着铁人脚步走”,是我校开展“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系列活动的照片――同学们召开主题班会、制作手抄报、黑板报、举行石油会战歌曲传唱大赛、制作手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中厅上二楼:

西墙上是我校举行的“巧手创世界,油娃爱家乡”美术作品比赛的儿童画优秀作品展。这里面的不少作品都出自我校

第二课堂美术小组同学之手。同学们用自己双眼观察家乡,用自己的双手把眼中最美丽的家乡通过画笔展现出来,画面中有大庆随处可见的磕头机,有阳光下的石油工人,有美丽的百湖、有松基三井......同学们用稚嫩的画笔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也表达出作为一位大庆人的自豪。

东侧教学区:

一楼:学前班门口是两块图片展,一块是铁人生前劳动、工作的照片,一块是美丽的湿地。用图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现铁人精神和大庆的美丽,让学前班小朋友在潜移转化中受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二、三、四楼:楼梯平台正中分别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图板;这是本学期开学学校新增设的图板,图板用图文并貌的形式展示了这几种精神的核心。

每班门口的大展板上都是本学期学生新制作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手抄报,这些手抄报的内容十分丰富,同学们在课间总是禁不住要看上几眼。

在走廊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时刻接受精神的熏陶。

精神文化建设引领校园和谐发展 篇6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学校在校长的带领和全体干部、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工作都能比较稳定地发展,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在教师队伍中也存在如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带有与领导班子的对立情绪等问题,直接导致整个团队凝聚力不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速度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对于存在的问题,笔者首先与校长进行反复沟通,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学校继续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研讨,最后一致认为:只有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引领,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进取的群体工作氛围,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感染力量。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构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研究、探讨和梳理,学校概括出了以“和义”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

所谓“和义”精神,指全体教职员工情怀上的和谐统一与工作上的协作进取,即所谓的志同道合。以“和义”精神作为本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引领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和谐共进,充分发挥出教育的正能量,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和义”精神较为充分体现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实践。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有了精心的系统思考,尚需有具体的措施与周密的部署。学校组织召开了党、政、工领导联席会议,结合学校发展的优势和问题,就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进行反复地研究讨论,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党支部积极引领发挥党员先进作用 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学校对党员主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首先,自主性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其次,树立党员良好形象;最后,关心教职员工的思想与生活。

实施文化引领,提升教师品位 学校多次聘请心理健康专家为教师开展有关讲座,组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团队训练和户外拓展活动;以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标识文化,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引领教师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切实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发现、培植并树立师德先进人物,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激励协作进取岗位建功立业 一个团队要想取得突出成绩,每个成员首先要有宽容之心,这样可以不断增进情感融合,才能形成坚实的合作基础;要努力发挥个人优势,团队成员资源共享;对优秀的班组和先进个人分别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进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宣传他们的事迹,发挥他们对其他班组的辐射作用,以不断促进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

关注教工需求,支持自主发展 学校要从精神、时间、经济等方面尽量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努力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注重发现捕捉教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闪光点;努力为教职员工争取机会,扩大校内和校外宣传,使优秀的人才不断脱颖而出。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取得的效果与结论

经过几年的研究尝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和义”精神日趋显现出来,一个具有浓郁精神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已经初步形成。

首先,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很多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提出入党要求,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了彰显。其次,广大教职员工逐渐进入了一种良性工作状态。再次,老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研究,不断取得可喜成绩,主动参与课题研究,互相帮助,共同助力,研究之风越来越浓,大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将继续开展这项研究,以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党建工作,带动学校队伍建设,继续打造“和义”精神,营造和谐校园。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罗园学校)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篇7

大学校园文化,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 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服务社会、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 既受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影响, 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 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 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1) 大学是文化的重要吸收单位, 即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文化媒体。 (2) 一般来说, 构筑校园文化应以校训精神为中心, 从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文化媒体四个角度入手。校训作为校园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 往往蕴涵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道德情操, 凝聚着先辈学人的生命感悟和学术体验, 是学校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象征, 也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核心, 应成为每一个师生的人生座右铭, 并以此熔铸学校师生的文化人格。

以校训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文化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义。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是经过历史文化凝练而成的, 常常蕴含在校训、校风 (教风、学风) 、校史、校志、校徽、校歌等方面, 包含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诸多要素。校训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突破口, 以整合校风、教风和学风。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文化象征和符号, 从总体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自2004年以来, 学校抓住举办90周年校庆的机会, 通过邀请已故名誉院长陈省身题写“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的校训, 并深入开展校训的解读活动, 努力传承九十余年的办学传统, 提炼形成被广大教职工广泛认同的办学精神。我们编著了《方正为人勤慎治学———嘉兴学院校训解读》一书, 并隆重举行了首发式, 在学校图书馆、学生公寓和有关楼馆门厅等处放置该书, 供师生随手翻阅。通过这些举措, 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成为我校人人皆知, 深入人心的校园精神。

以校训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动感主题。大学的定位必须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来予以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反应该校的办学定位, 而又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成为嘉兴学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嘉兴学院办学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教学型大学, 产学研相结合, 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他们走上服务社会之路。如2006年我校《新概念纺织品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在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大赛特等奖、并获得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4年我校学子陈彦中参加“省内欠发达计划”、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05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此外, 文化讲座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集成, 高质量的文化讲座往往浓缩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所营造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为学生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提供了良好环境。近三年来, 学校十分重视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开设讲座, 以出文化精品为目标, 面向全校学生, 系统开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的培养教育活动。本学期, 学校又作出决定, 将学校的的人文论坛以先生名字命名为“省身大讲堂”。

以校训精神美化校园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可靠依附。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大学校园是直接面向社会的、站在知识高端的重要育人场所, 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容高雅的文化气息, 突出的审美情趣, 巨大的德育教化功能。继学校建成陈省身纪念馆之后, 2006年12月学校又在第二教学楼B座2楼建成了嘉兴文化长廊。整个分嘉禾之源、历史名胜、嘉兴名人、南湖红船等板块, 将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当代红船精神浓缩在历史文化长廊中, 使学生可以一一领略陈省身、金庸、黄昆、谭其骧、沈钧儒、王国维、朱彝尊等一大批嘉兴文化名人的风采, 通过吸纳嘉兴文化名人、南湖文化等地方文化元素, 构筑极富江南气质的校园文化,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个亮点。我们还在学校每一处绿地上一一竖起名人名言牌, 在校园内的石头上刻上嘉兴文化名人的印章……这些小小的细节无不精心设计, 烘托出我校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 于无声处默默育人, 使教育目标的外化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内心境界。

以校训精神指导校园文化媒体。文化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坚固阵地。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 文化的认同有助于提升每一位成员的精神状态, 有助于激发校园的活力和整体发展潜力, 而文化的认同需要有效的宣传媒体来联络和沟通。如今, 校园主流文化媒体有广播电视、报刊 (校报、院报及各类小报) 和网络三部分, 其他辅助媒体还有宣传窗、横幅、阅报栏等等。除在校园广播栏目里开辟校训专栏外, 我们还把“省身讲堂”的精彩内容制作成视频和光盘资料, 在思政网、在校报上选择刊登, 并定期编印《省身讲堂录》。学校将入选榜样人物的事迹, 整理、编辑完成了《与身边榜样同行》一书, 为全校学生学习先进提供材料。校园媒体成为宣传校训精神, 构建校园文化良好的载体。

一般来说,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面临着文化的冲突, 品牌的流失。嘉兴学院自合并组建以来, 除积极倡导建设大学文化, 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融合, 努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之外, 还进一步巩固成果, 树立品牌意识, 做大校园文化品牌工作。我校从2004年以来, 努力打造“陈省身校园文化品牌工程”, 精心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 培育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应融入文化内涵, 盈显人文情怀, 让所有的学生在“精神成人”的语境中坚守着自己的校园文化空间, 让所有的校园风景在“省身文化”的烛照下聚沙合璧, 使全校师生形成一种与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这是校园文化最本质的意义所在。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 除了面对师资、实验设备、本科办学经验、文化积淀薄弱的问题, 同时还面临着多校合并带来的文化冲突。一般来说, 构筑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应以校训精神为中心, 从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文化媒体四个角度入手:以校训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以校训精神引领校院文化活动、以校训精神美化校院文化景观、以校训精神指导校院文化媒体。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校训

参考文献

[1]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 (J)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篇8

一、精心设计教育环境,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为了使“勤朴”校训深深植入师生心田, 努力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发动全校师生、家长, 广泛征询专家、名人的建议, 集中智慧, 集思广益, 精心创设了校园环境, 让师生每天都能置身于优美、高雅的育人氛围之中。

为教育引导师生永远牢记“勤朴”校训、“勤朴”精神, 学校把一楼大厅命名为“勤朴”厅。“勤”要求学生学成于勤, 教师业精于勤;“朴”要求学生“质地于朴”, 教师“质心于朴”。学校将校园甬道称作“勤径”、“朴路”, 寓意为“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朴作舟”;勤径短而朴路长, 寓理为“为学短而做人长, 为学易而做人难”。师生每日踏勤径、朴路步入校园, 漫步静思, 立志抒怀。

结合学校的悠久历史, 师生们为学校的专用楼梯赋予了儒雅的文化韵味。将教师专用楼梯命名为“为政”梯, 突出以德治校的思想。将艺术教室专用楼梯命名为“辅仁”梯, 提醒师生学习艺术的目的是学会做人。将学生专用楼梯分别命名为“好学”梯和“乐之”梯, 鼓励学生好学乐学。“为政”、“辅仁”、“好学”、“乐之”各楼梯口, 均设置整容镜一面, 其上图案分别为梅、兰、竹、菊, 取意为:梅之坚、兰之雅、竹之韧、菊之洁;题文勉励全体师生:“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厚德载物, 修己育人”, “文明守纪, 勤奋健美”, “和谐发展, 学有特长”。

走进专用教室, 其中生动的提示语既体现教育者的思想, 又是一种“亚文化”体验。如:图书室———不知则问, 不能则学。多媒体教室———沟通无限。我们精心设计, 让师生用心去感悟。

学校在文化名人李叔同所作《文昌校歌》的基础上, 于2001年8月请著名作曲家王莘老人重新为其谱曲。新校歌意义深远, 韵律优美, 深受师生的喜爱。每天晨曦微露, 师生行于“勤径”、“朴路”之上, 伴着《文昌校歌》, 登临“乐之”、“好学”之梯, 在现代而又古朴、美观而又儒雅的校园中尽享教育的快乐。

“勤朴”教育育心塑魂, 贵在耳濡目染, 我们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能发挥育人功能。文化对于环境的渗透作用彰显着一代代教育人的灵性, 传承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文脉。

二、精心拓展教育活动, 深化文化育人功效

一直以来, 班集体文化建设是我校德育的特色。在“勤朴”校训深入学生心灵的基础上, 我们引导各个班分别围绕着“勤朴”二字树立和制定适合班集体特点和价值取向的班风和班训, 自行设计班徽, 制定班集体目标, 强调突出特色, 在班集体特色文化建设中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每学年, 学校都要开展班风、班训、班级目标、班级格言和班徽的展示活动, 以此宣传和引导师生了解各个班的不同精神风貌。如:五年一班制定班训为“不勤于始, 将悔于终”, 让学生明白开始的重要性, 唯有勤奋才能有收获。六年二班的班训为“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天道酬勤, 自强不息”, 而“求实、勤奋”正是他们倡导的班风。

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自律自制、善于思考、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把培养良好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始阶段的重点工作, 将其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细节之中, 以角色激励为模式, 深入开展班集体角色激励教育活动和特色鲜明的体验活动, 丰富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内容。将“让良好习惯伴随我们成长, 让‘勤朴’精神激励我们成功”的理念贯穿于丰富多彩的特色育人活动之中。

为了传承“马本斋特色中队”活动,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我们设计了以“良习修美德, 真情迎奥运”为主题的、贯穿于整个学期的“迎奥运·志愿者, 新角色·新体验”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 传承英雄精神, 滋养心性品德。

“节约伴我行”、“消费日记账本记载”、“廉洁棋”与“爱心行动”等活动, 旨在教育引导师生以艰苦奋斗为荣, 勤俭节约, 学会理财, 让节俭成为一生享用不尽的美德。师生捐款共同植树, 在学校门前种下碧桃, 寓意为桃李芬芳;在“朴路”种下了两棵银杏, 将其命名为“勤树”“朴树”, 愿“勤朴”精神代代相传……

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位置。活动本身只是一种形式, 但当它在学生中产生了凝聚力和实效性的时候, 它就形成了文昌文化的育人特色, 对“勤朴”文化的传承将起到内涵深化作用。

探析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路 篇9

关键词:校园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校风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环境,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其中,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德育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全校师生的群体意识, 培养集体精神, 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 成为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发展。

一、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 主要指校园的自然人文环境;二是行为层面, 主要指师生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类型的活动;三是制度层面, 主要指校规校纪、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四是精神层面, 主要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1]。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风貌, 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重要的无形教育力量的积淀。

目前, 学术界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界定还有诸多争议,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界定。秦曙将“校园精神文化”定义为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它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 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社会心理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和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综合体[2]。华南师范大学的卢晓中教授从大学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要素进行分析, 将其分为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和实践层面的文化元素, 进而对大学精神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向进行研究。向仲敏认为: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凝练而成的精神成果, 它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想及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诉求。他从微观层面将大学精神文化分为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风等五种要素[3]。综合上面学者的论述可以看出: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整合、凝练和升华, 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广泛认同和自觉奉行的根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校园精神文化营造了一种精神氛围, 这种氛围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着感染和启迪。

二、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重要的无形教育力量积淀。与此同时, 目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 因此,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当务之急, 而且必要。

(一) 校园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 校园精神文化的力量甚至能改变一个时代的人, 尤其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 校园精神文化对高校师生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心理的引导,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至关重要。第二, 校园精神文化对高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第三, 校园精神文化对完成高校肩负的提高教育质量、进行科学研究、传承社会文化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至关重要。第四,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来, 各高校意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并下了不少工夫。因此, 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喜人成绩, 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一些问题。

第一, 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尽管很多高校在校区的扩建、物质环境、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大学文化建设仅有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是不够的。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总的来说, 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 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 不仅在于它的物质存在, 更在于它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存在。文化精神是一个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精神支柱。

第二, 校园精神文化受到西方思潮、多元价值观、网络文化的冲击。在极具开放性的数字化环境和全球化的信息传播背景下, 某些西方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的渗透、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冲击着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影响着行为方式, 减弱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状况的清晰度和效用度,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战[4]。

第三, 某些大学生主观世界消极。一方面, 某些大学生理想信念趋于功利化, 在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选择之间, 在处理公平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方面, 实用主义通常是一些大学生的首选。尤其是在学业问题上, 某些大学生将专业作为简单谋取职业或改变个人生存状况的手段或工具, 片面强调专业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另一方面, 某些大学生人文精神匮乏。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历的提升而递增, 某些学业优秀的学生缺乏责任心, 甚至是家庭和个人责任的缺失。同时, 某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个人主义泛滥, 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第四, 某些高校大学精神缺失。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指导下, 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 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也是大学抵御诱惑与腐蚀的盾牌, 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然而, 当今的某些大学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人文精神的缺失让我们的眼神变得淡漠麻木, 学术腐败与造假让我们的良心跌出道德底线。

三、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路探析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积极占领高校这块育人阵地, 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导, 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把好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必须加强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努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工夫。通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 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成为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通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教育, 增强大学生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奋斗的自信心, 通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教育, 树立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务理念, 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操守。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 使大学生得到校园文化精神家园的鞭策和激励, 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 对合并高校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总结、整合和提炼

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创造, 是一个继承、借鉴、创新的综合过程, 美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 所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正本清源。一是学校优秀历史传统。无论建校时间长短,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特点和优秀传统, 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就是要凝练学校的自身特色, 传承和发挥学校传统与优势, 挖掘本校潜力和特长, 突出学校办学风格及在精神文化熏陶下师生立身行事上的个性表现。二是民族文化的本质。民族文化作为塑造民族社会的理想人格, 为社会个体提供归属感、幸福感和心理上的依托, 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5]。三是地域文化现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环境、民族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不同特质特色的地域文化。高校办学要立足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汲取当地的文化精髓, 结合地域特色提炼精神内涵。

(三) 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有精神, 则自成气象, 自有人才。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优良传统文化的结晶,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也是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培育大学精神要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要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 主要是要做好在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课堂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 对大学生来说, 按适当的比例增加总学时的教学人文课程是绝对需要的,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文精神教育的课程。科学精神是大学实现其知识创新、积累和传播功能的巨大动力, 但人类在追求真理的科学活动中会牵涉到人的现实功利, 所以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 才能为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科学精神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藩篱, 否则科学探索活动就可能被单纯的物欲所摆布。

(四) 强化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个学校各种风气的总和, 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 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 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优良的校风是一所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学校办学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 也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氛围, 置身在这种氛围中, 能让人受到感染和熏陶, 促使师生员工不断进取向上。同时, 它还是一种约束力, 能制止不良习惯倾向和风气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 抓师德促教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端正教师的教育目的, 这是加强校风建设的基础。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 积极倡导以观念正确、取向得当,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学品正派、团结合作为核心内容的师德观, 为教风建设提供发展方向和理论基础。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中, 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学习专题;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高教战线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举办师德论坛、研讨会等, 专题交流师德建设经验体会, 开展专项理论研究;通过师德建设, 树立爱岗敬业、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风范,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文化修养, 全面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6]。

第二, 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出发, 加强学风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既要坚持“知识与文化并重”的教育理念, 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理念, 使其关注社会, 关注自然, 富有良知与正义感, 成长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可用之才[7]。学风建设要善于抓住新生规范、评价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等重点环节。要严明学习纪律, 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朱京风.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04) :75.

[2]秦曙, 陈家麟.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03) :49.

[3]向仲敏.论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元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7) :69-70.

[4]夏艳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0) :88.

[5]柯静.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析[J].学理论, 2012 (09) :149.

[6]鲁雷, 谌兵.合并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 2012 (12) :40.

让延安精神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 篇10

一、坚持以延安精神为指导, 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出的最伟大的、最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是目标, 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涵, 也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和支柱。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命岁月里,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中, 无数的革命烈士抛头颅, 洒热血, 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爱国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最终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放道路, 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成功的思想前提, 是人民当家做主, 真正得以富足安康的根本保证[2]。理想, 是精神力量的内在动力。从宏观上把延安精神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在一起, 就使延安精神得以牢固地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坐标上。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正是牢固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 共产主义理想, 坚持发扬延安传统革命精神, 才能使我们的国家不断繁荣, 人民不断富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一些负面思想的侵蚀;部分大学生缺乏追求和信仰, 生活盲目、悲观, 个人主义, 享乐主义在部分学生的思想中涌动, 缺乏危机意识, 和爱国意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认清形势, 不要被某些反动势力和负面思想迷惑。我们的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经济的建设还需要我们的努力;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必需始终坚持延安精神, 牢记革命前辈的光荣革命历史, 增强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不要辜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期望。

二、坚持以延安精神为指导, 弘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是延安精神最典型的表现形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 也是由我党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实际条件下的决定的。他是我党打倒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 实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革命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党的历史, 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 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 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 我们党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 都离不开艰苦奋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 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 我们党都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精神去克服它, 战胜它, 并且始终保持着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 也是思想作风,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3]。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讲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 是难以兴旺发达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物质的丰富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呈现出怕苦怕累, 贪图享受, 爱慕虚荣, 希望不劳而获的负面思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 有的大学生一味地抱怨社会抱怨环境, 更有甚者抱怨自己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而自己却不懂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便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其实, 艰苦奋斗不仅是勤劳节俭的美德, 同时也是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它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又是转变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一剂良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传家宝。当代大学生要有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对民族的义务感, 具有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好公民。

三、坚持以延安精神为指导, 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共产主义理想是延安精神的最高层次, 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和支柱。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也是经历了一定的过程的。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 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 使得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当时的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 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 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4]。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 没有开拓创新, 既不会有延安精神, 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中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方面,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是摆在众多大学生前的难题。很多用人单位不仅仅是看应聘的毕业生是否有良好的教育基础, 还要看他们是否有独特的思考能力, 是否有创新和开拓的精神。要想一举成名天下知, 必然要有惊人之举。一个企业, 甚至一个民族, 要想发展和进步, 就必须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情况。另一方面, 一个产品的研制, 一个项目的开发, 都必须开动脑筋, 出新出奇, 博得认同, 占领市场[5]。“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 早年从国外回国, 投入科研工作, 它摒弃了国内传统陈旧的思想, 积极引入了外国先进的思想理念, 并将这些理念融入了科研之中, 正是他这种敢于打破陈旧思想的精神, 使他为祖国创造了“两弹一星”的骄人成绩, 同时也诠释了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 敢于创新, 让我们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走向成功。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 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就一定要让延安精神占领校园文化。

摘要:延安精神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进行爱国主义革命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 新时期更要以延安精神为指引, 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思想文化

参考文献

[1]雷小倩.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J) .延安日报, 2009 (06) .

[2]吴继德.浅谈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作用 (J) .社科纵横, 1989 (04) .

[3]刘国荣.关于延安精神的几点思考 (J) .延安大学学报, 1990 (04) .

[4]秦晶星.从延安精神到中国精神 (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2) .

铸造大学精神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篇11

关键词: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 培育

一、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大学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传承文化,以智力资源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服务的重要基地。大学精神则是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的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的灵魂,它是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经过长期的选择、积聚、凝练、传承发展而成的社会公众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它体现着大学的气质,是理想、信念和价值的彰显,是智慧、精深和博大的象征,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其校风的核心所在。大学精神不仅既承袭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又有着明显的时代变化气息,今天的大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的不断发展的大学精神。它主要包括自由民主精神、科学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的内容,即允许三教九流、各派各家学说在这里竞相自由发展,同时大学要教给学生人类道德和生存智慧。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态和内容

校园文化是以主要管理层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突出大学精神的一种群体亚文化,它是学校所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主体上说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所构成的;从媒介上说校园文化是由思想、知识、人才和生活构成;从过程上说校园文化是由学术、教育和交往构成。这些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同于其他社会文化,其根本性质就是求知文化,师生员工之间最紧密的纽带就是知识,求知是师生之间的交汇点。苏格拉底指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也说愈求知愈觉得自己无知。当今时代,学校也转向学习型的高校,由此也决定了求知为主的校园文化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

从文化形态上看,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它们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即大学精神。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化设施和技术设备、校园建筑、园林规划等物质形态。制度文化是指对学校组织和全体师生产生规范、约束的行为要求,是使校园文化得以健康正确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行为规范、交往方式、习惯风尚等。精神文化是高校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体现为校园的学风、校风和教风,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人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生活观念,反映了校园大学生文化的本质。其内容从硬件上具备著名学者、渴望求知的大学生、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完备的实验条件、完善的文化环境建设;从软件系统看,校园文化具备大学的办学理念,即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思想、校园规则、校园作风、校园礼仪、校园活动、因此,校园文化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它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等互相依存,融为一体。

二、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向外依次为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渗透于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之中。校园文化的实质是在精神上提升人的内涵与境界,因而校园文化的核心的内容是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它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A·弗莱克斯纳指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因为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因此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倡导先进的文化观念,营造特有的大学精神和风气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的重要载体

大学让每一个学子深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浸润,特定的校园文化熏陶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发扬离不开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大学必须拥有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目标和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方针;注重隐性课程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继承、创新、吸收校内外优秀文化,着力营造培育大学精神的校内文化环境,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托着力培育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

大学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内容,是大学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崇拜金钱、不注意艰苦奋斗、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消极浪漫主义泛滥等不良现象在部分师生中存在与蔓延,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要寻找有效的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充实大学精神的内涵,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

(一)建设有特色、有内涵的大学校风

校风是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的结合,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的培育是一个传授与习得的过程。大学精神的教育既不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理论分析,而是需要人的体悟、发现与践行,需要精神与观念的传导,培育大学精神就必须首先培育追求高深学问和真、善、美的精神氛围,这就需要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经常性地灌输和教育,养成良好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同时模范人物的示范和引导、物质文化的支撑与保证、制度文化的规范与约束同样重要。

(二)充分发挥校训、校歌的作用

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是大学精神的制度化。而校歌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制订校训,征集校歌,广泛宣传,使每位师生熟悉、传唱校训、校歌。

(三)加强校园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社团文化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性,实施无形的、潜在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使学生增加练习做事的机会,从而有效实施养成教育。社团文化建设要本着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原则,充分依靠学生骨干和学生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正面教育和榜样教育

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上,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正面教育和榜样教育的方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凡一校精神之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体现在具有一定大学教育理念的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上。而榜样教育的特点就是形象、实际、生动、直接,具有以情感人,以形动人的力量,这种“身教”常常胜过“言教”。在校园内 ,只要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突出的成绩,感人的事迹,良好的大学精神就能够在有序、积极的校园环境中逐步完善和提升。

注:该论文是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体验的异在与缺失: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研究”(立项号:zb20065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永东.解读大学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53-55

[2]邴正.孟春.追寻大学的理想——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2.(1)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 篇12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达着清醒理智、淳朴自然、和谐淡泊的处世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要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之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与我国的和谐理念不谋而合。

1 茶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文化

茶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和使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茶道、茶礼、茶俗、茶诗、茶歌、茶画、茶词、茶戏、茶具等,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括万象。1982年,林荆南指出茶文化的精髓在于“美、健、性、伦”四个字,其中“伦”所指代的就是和睦的关系、诚实的为人和尊重的态度。1985年,范增平提出茶道的根本在于“和、俭、静、洁”,其中“和”同样是和谐之意。1990年,庄晚芳以“廉、美、和、敬”四个字概括茶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和”与“敬”二字都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彼此关爱的思想。同年,程启坤、姚国坤将中华茶文化概括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其中“融”为融洽、和睦、友善之意,是对和谐的另一种表达。随后,陈香白进一步指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在于一个“和”字,它意味着天地万物的统一和谐,由这个字我们可以衍生出清净、廉洁、简约、单纯、宁静、质朴等意,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基本理念,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展现。

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实现人民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茶文化是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萃取儒释道精神、结合时代理念所形成的一种动态文化形式,自出现之日起便具备了和谐思想的发展轨迹。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合而为一”、“以和为贵”,道家思想讲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佛教文化则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相生相存。几千年来,茶文化在和谐统一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完善,在中华大地上常青长盛,其灵魂集中体现在“和”字之上,所以,茶文化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2 茶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茶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能够陶冶情操、涤荡心灵,起到改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概念上看,它是一种合乎人性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生态系统,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和开放四个特征,讲求人、物、事、景、情这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从价值维度上看,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一样都由三个维度构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维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维度以及人与内心的和谐维度,与茶文化的价值维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1 人与自然相互和谐

茶叶是一种绿色健康饮品,具有提神醒脑、暖身养胃、疏通血管、降低血压、对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与咖啡、可可并称成为当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但与咖啡相比几乎没有刺激性和依赖性,与可可相比则具有低热量、低糖分的优势,消费者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可以有效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作物则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生态茶园茶旅游的出现,进一步奠定了茶叶相关产业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模式,符合我国生态建设的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茶由最初的药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能衍生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品人格的作用,彰显出人与自然之间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而茶文化则是以茶叶的自然形态为载体,在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中注入丰富的情感、智慧与才华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其中的精髓就在于贴近自然。从古至今凡是真正爱茶、懂茶之人,品茶时必定选取自然清幽之处,在清风流水、鸟啁虫鸣之中,以活水、活火烹煎,心中洞然却又装载世间万物,无处不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优美的校园环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指导下,广大师生应当积极维护校园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校园建设,使校园绽放出大自然的光彩,人们在校园中漫步仿佛置身自然之中,身旁环绕着绿树、鲜花、青草、碧水、鸟虫等。在这种环境之中,人们的心情会变得豁达开朗,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2.2 人与社会相互和谐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全体人民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氛围则是打造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以“和”为精神内核的茶文化正好可以帮助营造这种氛围。

茶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以礼待人,人们在社会上要尽可能多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多给予他人一分理解和关照,人与人之间要形成并维系相互尊重、彼此促进的关系,从而形成与人为善的道德修养以及兼顾他人的处事准则。2002年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曾在致辞时指出:茶味香馥甘醇,意境幽远,是中庸和平的象征,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搭建,来自不同国度的人进行交流时可以茶为介质,以保证交流氛围的和睦。

在高校校园中,师生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整个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高校虽然被人们誉为象牙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技术的提高以及数字产品的普及,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封闭的独立体,而是与社会密切交织,并成为了社会的微观缩影。处理好校园中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以后用良好的自我修养和有效的沟通方式与他人建立关联,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推动整体人际关系的和谐。

2.3 人与内心相互和谐

人与自我内在精神状态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只有实现了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才能够更进一步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保证人与内心的相互和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核心内容。

具体而言,这种和谐理念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乐观平和的心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活动,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生活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塑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平和宁静的心态,让紧绷的心灵得以松弛,让倾斜的情绪得以平衡。唐朝裴汶对于茶性曾给出如下描述:“其性精清,其味淡沽,其用涤烦,其功致和。”也就是说,饮茶能够令人的情绪和平而宁静,可以调节精神、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达到身心和谐、内外统一的结果。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并最终定型的时期,由于个人阅历尚浅,情绪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容易发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将茶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鼓励广大师生在与茶相关的系列活动中找到情感寄托,实现外在与内心的和谐。

3 弘扬中华茶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中华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在维护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国际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潜入我国社会,对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严峻挑战,高校学生由于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更容易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造成三观扭曲的恶劣后果,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因此,我们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积极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茶文化是我国和谐文化的典型,具有多样的社会功能,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关爱自然、身心统一,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

弘扬中华茶文化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高校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加强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维系科学合理的校园秩序,一切教学及文化娱乐活动要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最终目的,充分挖掘广大师生的潜能,营造轻松、团结、激励的校园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友好合作、自主开发、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

其二,要加强互尊、互信、平等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质在于师生关系、管理关系、教学关系、干群关系、服务关系之间的和谐。高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热爱教育、精于管理、宽厚仁爱、关心学生,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在每一个细节之中给予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生活热情,培养出积极乐观、自尊自信、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学生。

其三,要加强高校校园人文主义环境的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高校应当特别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通过绿化与美化活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气候,让师生在美好的环境中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其四,要以人文精神指导和谐校园建设。在教学中以人文知识为重点,充分发挥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努力发掘自然学科中蕴藏的人文因素,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理念教育,同时积极发挥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促进各种相互关系的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当积极发挥中华茶文化精神的作用,坚持以人文精神为指导,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树立牢固的人文理念,加强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实现校园的和谐、健康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赖功欧.论中国文人茶与儒释道合一之内在关联[J].农业考古,2002(2):46-56.

上一篇: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内容下一篇:冬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