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资源(共12篇)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1
资源型城市是因当地的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且其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1]。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上基本遵循“建设—繁荣—衰退— 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资源开发周期,现有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之中的2/3已经进入“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阶段,城市转型已经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依据现有理论,城市转型的关键是产业转型,或者说产业结构调整。体育文化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获得了“永远的朝阳产业”的赞誉,其所具有的高附加值、易传播、相对性密集劳动的产业特征,及体育文化内蕴的精神内涵,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将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1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意义
1 . 1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城市产业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任务即在于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受城市发展突发性特征及城市发展的单一性目的特征影响,资源企业所属的第二产业在产业总体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主体地位,部分城市的第二产业占城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70%,个别城市甚至超过80%[2],而体育文化产业相对集中的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比重较低,已经严重偏离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所提出的标准。同时,资源型产业作为城市的主体产业,对城市的人口、自然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城市人口构成为例,现有资料显示,阜新市煤炭业矿区人口则占全市人口的60%左右,大庆市石油开采业及石油化工业相关从业人员则达到城镇职工比重20%左右。由于城市发展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 导致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城市产业结构上表现出了单一性、超重性、稳态性的发展特点,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一般性城市[3]。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获得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体育文化产业也将随之迎来发展的契机,进而实现其促进经济发展及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
1 . 2丰富城市文化, 改善城市形象
文化缺失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4]。相对于一般性城市,这一问题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上更为突出。城市建设的突发性特征决定了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相对一般城市更为缺乏足够的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形象主要以其资源产业为主要反映,例如“油城”、“煤城”、“钢城”等。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城市文化对于城市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城市不断探索从不同角度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多座城市从体育文化角度出发,丰富城市文化形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北京提出的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哈尔滨提出的建设“冰雪运动旅游城市”[5]等。因此,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城市形象的改善将必然随之推进,对原有的以服务于生产的价值观统领的城市体育文化进行重塑也将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体育文化要素纳入到城市文化体系,发挥体育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功能,将成为资源型城市文化重塑的重要命题之一。近年来,伊春市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发挥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城市定位及城市形象的转变,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森工型资源城市定位,城市形象向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城市快速发展。
1 . 3促进就业, 释放社会压力, 缓解社会矛盾
受资源产业发展周期性特征影响,我国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产业相继进入了衰退阶段,以辽宁省的阜新、抚顺,黑龙江省的鹤岗等城市为例,在短时间内陆续多个主要矿场报废关闭,城市经济萎缩,资金紧张,失业人员增加,就业压力剧大。现有统计表明,我国城镇失业率超过20%的最严重城市分别是阜新、本溪、抚顺、辽源、鸡西和鹤岗[6],均为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矛盾在短时间内迅速激化,对社会的稳定及城市产业转型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同时,相对于一般性产业,城市体育文化产业所具备的特有的维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功能,可以释放社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将表现出更为特殊的意义。
2资源型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2 . 1对体育文化产业作用认识不足, 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是围绕资源型企业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就城市整体经济建设上与一般性城市相比,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虽然在西方国家,体育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甚至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预言: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世界四大产业之一[7]。但是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与一般性城市相比,更倾向于接受非生产性的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 对体育文化产业的作用认识明显不足,观念保守,通过对鞍山市、大庆市等多个城市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城市转型规划中基本未提及或甚少提及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2 . 2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缺乏规划, 优秀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对体育文化产的作用认识不足,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体育文化产业始终处于无序、混乱的发展状态,体育文化产业的各组成部分各自为战,缺乏系统的配合与协调。即无法实现保持现有优势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潜力较高的新兴体育文化产业;也无法实现优先发展对其他文化产业拉动性较强的体育文化产业,如体育文化休闲业、体育文化旅游业。受发展规划缺乏限制,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在体育文化产业相关人才培养上也表现出了供、需矛盾的发展态势,单一的体育运动技术性人才明显过剩, 而熟悉体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规则,具备高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的优秀管理人才则明显匮乏。
2 . 3行政管理机制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束缚与制约
长时间以来,受城市发展历程影响,我国资源型城市表现出了产业结构单一性、城市发展突发性及政府、企业高度混合性等特征[8]。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现有的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在产权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与资源企业,在管理权上,则表现出了条块分割与交叉管理相互混合的特征。政企、地区、部门等不同团体围绕不同的利益诉求不断进行博弈,体育文化产业整体难以获得一个稳定的、持久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3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3 . 1明确体育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观, 加大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从本质上而言,体育文化产业相对体育文化事业更倾向于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体育文化产业主要依托体育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是人们体育精神生活以消费状态形成的产物。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体育文化产业与体育文化事业在本质追求上应该是一致的:即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体育文化产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充分发挥体育文化产业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作用,通过传播优秀体育文化精神,引导城市居民行为规范,缓解社会矛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转变城市形象。
虽然近年来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各资源型城市政府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具体操作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的制约。总体可以概括为两个现象:“越位”与“缺位”,最终表现出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制与扶持力度不足。因此,在明确了体育文化产业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资源型城市政府必须克服“政府本位”思想的影响,对部分具体体育产业领域进行放开,避免管的太多、太宽,即担任运动员又担任裁判员。同时,加快体育文化产业立法与政策法规的供给,为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及政策支持,以实现体育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3 . 2制定发展规划, 培养与引进优秀人才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城市发展已经经不起“不怕失败的改革”尝试,因此科学的发展规划,是资源型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体育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具体组成部分构成,除体育器材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外,其他诸如体育竞赛观赏、体育健身等,基本属于第三产业范畴,相对具备密集劳动特征。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根据城市具体实际情况,优先发展依托现有资源可以快速实现产业效果的体育文化产业。例如,依托森工资源, 开展运动旅游业,依托现有劳动力发展体育制造业等。近年来,伊春市就通过广泛开展的生态旅游、运动旅游,迅速实现了产业转型,即解决了资源企业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问题,也重新塑造了城市形象。
根据具体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有侧重点的培养与引进优秀管理人才与创新人才是实现资源型城市体育文化产业迅速、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体育文化产业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的核心任务(这里所提到的创新,既可以是世界性的大范围内的创新,也可以是资源型城市内部的小范围的创新),只有通过引进创新人才,才能开发出创新的体育产品,只有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保障这新创产品的高效生产与销售。因此,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与专业高校、企业进行合作,利用政策优势,引入具体项目与优秀人才,克服人才瓶颈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限制。
3 . 3转变体育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规律将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资源型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制度与体制塑建必然要围绕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核心任务是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改革。由于历史条件影响,我国资源型城市现有的体育文化产业普遍带有公有制的烙印,投资主体分属政府或资源企业。因此,必须积极推动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单位的改制与改组,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建立与管理国有资本控制的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单位。同时,探索城市体育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制改革,例如通过股份改造、组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引入自然人、民营、外资等各类投资者,以推动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实现城市体育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为国有资本退出体育文化产业具体操作领域奠定基础。
4结语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将不可避免。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产业转型;丰富城市文化,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就业,释放社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等多元的社会意义,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从现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转变价值观念,加大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管理体制等方法或路径来最终实现体育文化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价值目标。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2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还面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冲击。有效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
文化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和个人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认识不够,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认为文化资源保护与追求经济效益是矛盾的,片面强调政府的保护资金投入,忽视甚至不考虑经济效益,导致文化资源保护处于政府单一投入的境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种认为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文化资源保护甚至破坏文化资源。事实上,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代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资源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学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思想观念。对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从业者而言,应进一步明确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关系,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妥善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摆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位置,找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找到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品的切入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的双赢。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专业划分格局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相对单一,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协调推进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整合相关专业,创新课程设置,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保障。
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篇3
【关键词】 柳州;文化资源;经济 ;文化产业
一、柳州文化产业的特点
柳州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一直以来是广西工业发展的领头羊,然而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周边省市,柳州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理、利用和转化为文化产业开发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打造柳州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支柱产业,要从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柳州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产业,可以从各个角度扩展和提升生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加快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步伐。
二、发展柳州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思路
文化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低直接标志着国家或地域的文明发达程度。在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综合实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实力的竞争。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可以缓解地方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可以改变社会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协调发展。以“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为目标建设民族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以民族区域自治县、乡为重点,努力发展一批民族文化产业重点地区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做精做深民族民间工艺品业。
柳州民间工艺品业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资源储备、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人才潜力,如三江县同乐乡的刺绣、剪纸等都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柳州民间工艺业由于主要是家庭型、手工作坊型,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精细型、规模经营型,须开发出了一批较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做大做强民族文艺演出业
柳州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族文艺演出业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而且颇具特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推动,民族文艺演出业显示出惊人的潜力,但在时代潮流冲击下优秀的民族文艺开始失传,如《侗族大歌 》、《侗戏》、《高沙锣鼓》等。
3.发展新兴体育文化产业
柳州民族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十分充裕,并且具有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观赏性和娱乐性较强等,如赛马、斗牛、抢花炮、打陀螺、赛龙舟等,如三江县内的斗牛场已形成规模。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柳州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宝贵的地域性文化资源。
4.深度開发民族饮食业
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多种多样的食物资源,开发了不胜枚举的美食佳肴,如米酒,酸鱼、酸鸭、牛腊巴等,浓郁风味的民族饮食文化,烹制方法和食物种类构成了与我国八大菜系迥然不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5.不断挖掘民族节庆会展业
最近几年,柳州各级有关决策部门已经把节庆会展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总体上而言,这些节庆会展活动对于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促进消费,塑造良好区域形象,提高知名度等诸多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作用。
三、柳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应用价值
1.产业价值。在柳州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产业开发资源和宝贵的产业开发价值。只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地对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够形成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群,为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柳州新的支柱产业提供最可靠的保证。
2.社会价值。柳州各少数民族在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包含于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和符号载体中,深刻而又久远地影响和制约着这个民族成员的思想、观念、习惯和行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价值。
3.审美价值。柳州民族文化具有鲜明与质朴的美学特征。真实、真诚和纯真,是柳州民族民间工艺在造型方面的一个重要风格。其既没有装腔作势、哗众取宠,也没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真正的民族民间工艺是坦诚、直率和真切的。她凝聚了人们的真诚心声,积淀了丰富的艺术成就,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4.技术价值。柳州民族文化是人民在历史长河中运用聪明才智和手工技术,通过改造自然,经过总结升华的生存智慧。它不仅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表达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尚待开发和破解的文化和技术信息。
5.文化价值。柳州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具体到拥有它的群体身上,它将表现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技能,这些文化素养和技能又反过来成为个人参与社会的重要条件,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富和发展的基础。
四、发展柳州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1.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实践“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推动“两个共同”工作的重要动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加快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
2.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跨越式发展是民族不发达地区同步实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打破少数民族在自身所处的条件下按部就班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条件下,为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超常规增长,跨越某个经济发展阶段,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跃升。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道路。而发展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最好方法,现实选择。
3.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和时代潮流冲击下的民族文化流失与衰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对人的精神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导致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更新,实现技术文化的世代传承性和跨界转移性,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4
1 萨满文化及其资源
“萨满”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其意思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来在发展当中逐渐演变成为了萨满巫师的通称[1]。在北方地区先民的生产与生活中,萨满需要于重大事件发生时或者庄重的宗教节日来临时举行祈祷仪式,或者担任巫师“跳神”治病。当前能够被人们所熟知的萨满文化主要是原始萨满教发展至晚期后形成的独特文化形式。由于萨满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不同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北方地区独有的、珍贵的文化“活化石”,更是“各类文化与艺术的综合体”。此外,萨满文化能够涉及心理学、医学、宗教、生理学、服装、刺绣、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存在着萨满舞蹈、萨满祭祀、萨满图腾等多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有萨满文化而形成的产业能够创造的经济资源价值亦比较巨大。
2 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特征
萨满文化虽然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但是由于其属于世界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且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对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特征与价值进行研究。
2.1 典型稀缺性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今已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萨满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了萨满文化记录的信息支援、实物存储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口头文化资源、零次信息资源等。经过了千年的文化沉淀,萨满文化资源显得及其珍贵和稀缺。通过对现有萨满资源的探索发现,在萨满文化中,“人”和“神”是整个萨满的媒介,更是所有萨满文化资源的创造者[2]。当前,世界上最后一位“萨满”在鄂温克族,原本以萨满文化为核心宗教文化的内蒙古境内鄂伦春族已经完全没有了萨满的身影,其他当地少数民族亦无萨满,后续的继承者亦十分缺乏。据调查发现,当前吉林省能够对萨满文化活动进行完整表现的家族仅有叶赫那拉氏族祭、稀客特里氏族祭、纳音瓜尔佳氏族祭[3]。由于萨满文化资源的稀缺,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对该特色艺术资源进行保护。
2.2 必要需求性
所谓必要需求性即是指人们对于萨满文化这种生产要素具有一定需求性。萨满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资源,自然便能够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且是促进信息生产的促进要素,具有重要信息价值。萨满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长廊,在其长期的发展中涵盖了诸多历史遗留的文化艺术瑰宝。例如萨满神话、萨满图腾、萨满舞蹈等,均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与神秘的色彩,且风格迥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精神生活需求亦在不断地增加。受现代人们思想变化的影响,萨满文化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形式存在与发展,萨满教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甚至逐渐淡出历史舞台[4]。但是,萨满教的饮食、民俗、住宅、服饰、舞蹈等文化资源仍旧与当今人们的生活存在密切关联。
2.3 使用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经济活动均需要信息资源予以支持,由此,萨满文化资源能够渗入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且产生不同的经济资源价值。加之萨满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形式多彩多样,对萨满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例如,在萨满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经济资源价值开发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岩画、图腾、神话等资源。对其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开发时,可以利用萨满舞蹈、萨满民俗、萨满住宿、萨满面具、萨满绘画、萨满服饰等体验休闲旅游模式吸引大量游客。在进行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开发时,则可以充分的开展萨满节事活动。由此可见,萨满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多选择性。
2.4 时代跨越性
萨满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十分完备的信仰体系,已经超越了世界上其他诸多形态的原始宗教,对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人性等均系统且深刻的体现。虽然萨满文化起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出现了演变,几乎在历史的各个阶段均能够发现萨满文化,甚至在现当代的民族文化与特色艺术中亦存在着萨满文化[5]。由此可见,萨满文化资源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跨越性。若在开发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价值时充分利用其时代跨越性,则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萨满文化。
2.5 资源共享性
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性之所以不同,主要由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存在差异。萨满文化属于世界性的代行特色文化艺术形态,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为萨满文化的发源地,对萨满文化资源进行探究,便能够对中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性、文化特色、民俗特征等作出相应了解,便于加强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实现人类发展信息与文化资源信息的共享。
3 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价值
3.1 具有原生态艺术经济资源价值
北方先民所信奉的萨满多元神观念,与其生产生活分不开联系。主要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基本上均长期处于社会劳动中,无法对大自然的力量进行抵抗,因而便会产生自然力量是世界主宰的思想,因而便会向神灵膜拜、祈祷,随即产生了萨满教。萨满文化中,古代岩画主要表现了对鸟的崇拜,包括乌鸦、鹰和水鸟等。尤其鹰更成为萨满教的图腾。图腾面具更是萨满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神秘色彩,一般用于较为庄重的节日进行戏剧娱乐表演或者祭祀等。可以说萨满文化中无论岩画、图腾面具均是珍贵的原生态艺术资源,是珍贵的遗产,能够为现当代戏剧、美术、语言、民俗、民族、考古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巨大的原生态资源支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6]。
3.2 具有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价值
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各个行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化当前已经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增加旅游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因此,旅游产业的开发必须要加大对文化软实力的挖掘与重视力度。将萨满文化产业作为旅游文化经济资源进行开发,能够大幅度提升地方旅游质量和价值。为此,地方政府首先可以在旅游文化中增添民族文化的展示,例如建设萨满艺术博物馆等静态展示馆,建设萨满文化民俗村落或者进行萨满歌舞表演等动态展示。通过该种方式使得游客能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引领游客积极参与体验其中。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安排民族文化游戏,或者组织节事活动。该种方法使得游客能加具有参与性,能够极大程度地体验民族文化原型色彩,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增加对萨满文化的了解。最后,可以创办民族文化休闲活动。通过游客休闲、自由地参与到萨满文化活动中,予以游客真实的萨满文化感受。此外,地方的民族文化宣传要到位,各个部门必须要积极促进、资源共享,这样方能对萨满文化良好利用,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资源价值。
3.3 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
北方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优化时,可以将萨满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一个主要切入点,主要原因在于萨满文化时北方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萨满文化产业,能够积极地打造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萨满文化中比较具有特色的应该为“乌日贡”节,属于赫哲族十分盛大的节日,主要发源于黑龙江,其内涵主要为娱乐或者文体节日,每次举办均要3天,节日中会设有撒网、划船、游泳、叉草球、射箭、射草靶等活动,晚间也会举办歌舞晚会,跳萨满舞或者鱼鹰舞等,以此彰显赫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7]。此外,吉林省的伊通县是萨满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经能够对萨满文化进行整合与开发,形成了以萨满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商贸城。伊通萨满文化旅游商贸城无论在交通、区位、格局,或者旅游资源方面均能够充分融入萨满文化,体现民族特色艺术的新鲜点。在该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旅游区内,不仅会观看到萨满歌舞、听萨满神话,亦会亲身感受萨满服饰的独特,十分具有旅游吸引力,发挥其巨大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萨满文化艺术在我国的特色民俗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宗教文化起源、发展能够提供重要支持。萨满文化发展至今,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方面独有的经济文化资源特色,例如具有典型稀缺性、必要需求性、使用选择性、时代跨越性、资源共享性。与此同时,萨满文化产业发展至今,仍旧延续了萨满舞蹈、萨满神话、图腾、服饰等地方宗教文化素材,具有重要的原生态艺术经济资源价值、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价值、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值得我国乃至世界的特色艺术研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开发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钊.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5).
[2]徐迎花,任连柱.黑龙江省萨满文化资源产业化刍议[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8).
[3]刘海洋.文化变迁视角下的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J].满族研究,2015(03).
[4]孟祥荣,王成名,邹丽明.试论萨满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5]戴士权.试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12(07).
[6]陶瑞峰,王泽娟.挖掘和利用北方民族萨满艺术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02).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5
1)大力实施文化产业空间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国东部地区,也就是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优先发展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完善专业化、富有创新活力的产业集聚,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升级和功能再造,建设世界性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为又好又快的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的高端部分,促进高科技和创意结合的新兴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政府应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涵养文化生态,重点发展依托于独特地方文化的文化旅游、文艺演出和文化产品生产。
(2)借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之机实施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虽然这些年来我国政府积极致力于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诸项新技术引入文化产业,但是这种行动并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些高新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势必体现为对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的投入不足,体现为投入行动的无系统性。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制定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战略引导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
(3)设计科学高效的财税信贷支持体系。
第一,提高政府对文化消费的财政支持力度。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常常离不开政府对于文化消费活动的补贴。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没有文化市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且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政府补贴是拓展文化市场的重要手段。我国文化市场空间受制于民众有限的购买力水平,难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提高文化消费的财政补贴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界的一致认识与心声。
第二,鼓励文化内容出口,建立文化内容出口退税制度。
第三,对文化企业、文化园区和文化基地实施优惠性的土地政策。
第四,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4)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优化工作。大力推动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产业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打造规模
大、专业化、实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促进龙头企业的形成;以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为手段,促进文化企业的跨地区并购和经营,改变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地域分割和地域垄断的局面。
(5)针对不同产权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具体而言:
第一,加大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近几年来,我国以制造“文化航母集团”为目标,将大量资金投放在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上。但是,正如德国的经验所显示的,在文化经济中,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部门。不仅如此,文化产业还有其特殊之处。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既有标准化、规模化、大众化的要求,也有区域性、差异性、小众化的特点,比起一般产业,文化生产单位更为丰富多样,文化企业、社会组织、个体都能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而且相互不可替代。那些为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企业,小而精干反倒是其优势所在。此外,文化产品对独创性要求很高,很多情况下一些文化生产单位常常以个体或人数很少的创意团队完成。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在当前乃至未来若干年里都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但是对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而言,大学生正是产业发展的巨大资本,是我国的优势所在。不过,想要发挥这部分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政府必须加大对于中小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这类企业的创办和发展保驾护航。倘若政府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那么不仅能显著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而且将会化负担为优势,借机迅速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文化的大繁荣。就这个取向而言,国际经验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都证明,企业孵化器是达到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借孵化器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财政资助和服务资助。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尤其关注中小型文化企业,首先要赋予中小型文化企业以合法地位,然后通过建立企业孵化器的方式,向这类企业在政策、资金配置和服务方面给予广泛和有效的支持。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来鼓励文化小企业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建议,对于雇员5人以下,或者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下的文化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
第二,在财政扶持上打通体制内外。政府要跳出国有、民营的界线,不再将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的目标仅仅寄托于国有文化企业,而是从更广阔的范围内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要具备做大做强的实力,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政府都可以扶持。民营文化单位其
实是中国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市场培育的最基础的群体,面对垄断的渠道,民营企业的议价能力非常弱。在财政对产业资金进行分配的时候,应该有所倾斜。为此,政府应该改变扶持对象遴选标准,一方面不再强调产权的国有属性,另一方面强化对企业实力的要求。由于目前一方面国有企业集聚了大量优势的资源,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更具活力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项临时的平衡性措施,在“十二五”早期,政府还应该适度偏向民营企业,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也就是说,在设计扶持对象的遴选指标体系时,给予民营企业更高的权重。
第三,加强对国有文化企业的监管。国有文化企业是行业垄断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对这类企业的监管,构成在文化产业避免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重点。对于“事业体制,企业运营”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坚决剥离其经营性业务,使其转变为纯粹的事业单位。
(6)设立创意产业扶持基金。建立国家和省市三级文化发展基金,文化发展基金占政府支出比例的1%~3%左右。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设立文化发展基金,按非赢利机构进行注册和管理。鼓励文化风险投资。研究和建立促进文化投资的税收和融资机制。
(7)延续《“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措施,继续促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8)针对不同的文化产业领域,除了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作之外,我们还建议:在电影和舞台表演领域,应尽快打造中国自己的全国票务网络系统,尽快制定和实施电影分级制度。建设覆盖国内大中城市的票务销售网络,可以把对国家文化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终端市场把控在我们自己手中,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链的健全与发展,有利于扶持国有院团增强市场能力、扩大市场份额,有利于整合集成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力,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产业的强大国际竞争实力。电影分级制度的实质是对电影审查标准化、透明化的期待。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虽然已经多次有人提出应该建立这样一套机制,但是这一制度迟迟不见出台。我国对电影的审查就是通过对电影中某些镜头的删减以达到让所有年龄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所谓“众口难调”,这种“老少咸宜”的要求对电影创作构成显著的制约。由于目前电影内容的贫乏直接导致观众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6
关键词:文博资源;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091-02
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产业属性,特别是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更多的传统的现代的文化精品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使更多的文化消费者通过市场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发展。文博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虽然不是产业,但文博的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完全可以产业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吉林市博物馆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市级博物馆,应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发和挖掘文化资源,发展和拓宽文化旅游产业,夯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1开发利用文博资源,创新开发文化产业的总体设想
博物馆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在抓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抓住陨石特色品牌,合作开发利用各种文博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1注重展示品牌,将吉林市博物馆构建成吉林地区的文博展览中心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也是文化资源得以产业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我们要着力发展展览业,打造陨石文化,建成精品展览,带动常规展览和各式各类临时展览。如今展览业发展势头迅猛,要抓住契机,研究市场,整合资源,精心策化,科学运作。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始终把吉林陨石作为吉林市的城市名片、旅游亮点,着力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目前北京、哈尔滨、大连、长春、上海等地都进行了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利用一切宣传媒体,进行滚动式宣传,分别在《吉林市旅游指南》、《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刊物、报纸进行图片和文字宣传报道,并在相关网站上建立网页,全面推出吉林陨石。今后我们要在改进和完善展览的形式上多下功夫,使游客对吉林陨石有一种全新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搞好综合性和各种主题性展览,引进和承揽国内外各种临时性展览和博览会,必要时将吉林陨石推出,搞好巡回出展,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1.2注重基础建设,将吉林市博物馆构建成吉林地区的收藏鉴定中心
一是加大藏品征集力度,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为吉林地区历史陈列,全面征集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新中国建立的各个历史时期文物,为展览做好基础上的准备。
二是扩大鉴定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投资意识的觉醒,一些企业和个人频频在收藏市场大显身手。例如中央电视台近几年热播的《鉴宝》节目,更使人们对鉴定收藏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因此,我们要介入收藏市场进行鉴定管理、评定文物价值、划分文物等级,既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又通过鉴定收取合理的鉴定费用,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注重文博理论,著书立说,将吉林市博物馆构建成吉林地区的学术研究咨询中心
利用博物馆特有的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其地上、地下、馆藏等最全面、最准确的文物资源资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发掘,全面推出反映悠久的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遗存,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永存的思想精髓等专著、研究成果和信息,通过优质、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供人们查询和游览,收取一定的咨询费用,凸现品位价值,形成格局,产生规模效应,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1.4开发相关的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要改变产业单一的格局,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发展具有文博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个性化产品。比如,研制开发适合公众接受和需要的具有便利性、广泛性、实用性,并能利用新型材料,不断创新形式和样式,使更多公众群体买得起的馈赠礼品、文物复仿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文化产品。实践证明,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一定科技含量且携带方便并有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文化产品深受欢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5拓展旅游通道,搞好接待服务
人文旅游是文博产业的延伸,是相互关联的枢纽。既要利用行业优势,又要抓好接待服务,通过接待服务层次水平的提升和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文化品牌的层次,吸引游客来馆旅游参观,相应提高了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1.6开发商贸业务,增加经营项目
利用现有的文物店得天独厚的条件,向游客提供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保障服务,扩大经营品种,增加经营项目。利用开发经济实体,广开财路。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文博系统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1思想观念落伍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文化事业单位管理的束缚,文博系统的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缺乏清醒和足够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一些观念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2政策措施滞后
我国目前尚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有些政策也是原则性意见多,可操作的办法少。所以现阶段特别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制定全面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提供优惠政策和宽松条件,比如工商管理、税收等方面。
2.3经营人才匮乏
经营人才匮乏表现极为突出,年龄偏大,思想老化,而对市场经济显得思想不开阔,点子缺乏创意,因此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2.4资金投入紧缺
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对有限的文物抢救性征集征费都难以满足,对文化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更是无从谈起。2004年博物馆拟开办“文博旅行社”,因为没有能力交纳10万元质保金而放弃。
3开发文博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文博系统要摆脱文化产业基础差、底子薄、规模小、效益低、速度慢等困境,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有创新的工作方法,科学的战略决策,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加强开发文化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3.1解放思想,加强领导
要大胆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意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博工作的全局,构筑新平台,建设大文化,反对片面强调文博的公益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忽视文博的经济性和产业属性。要加强思想领导和政策引导以协调和宏观指导。
3.2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要对文博事业单位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可以产业化运作的部分,从事业单位中剥离出去,人员身份不变,退休待遇不变,在管理中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
3.3完善政策,优化环境
各政府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按“公平、公开、公正、有序竞争”的原则,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健康的文化产业市场秩序。
3.4加大投入,强化基础
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允许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进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设施落后的局面。
3.5增强活力,培养人才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尽快培养一批既精通文博专业,又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让一批这样的人才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品和现代文明的精髓推向市场,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CIF
Wang Dan
Abstract:Museolog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although not of its own industry, but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Museology and extensive outreach can industrialization. Museum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e party’s 17 major reports,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ositiv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reinforce the foundation.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7
一、创新文化观念
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一般狭隘的乡土意识,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地与国内外文化体系不断磨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我国文化积极成果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第三,要积极推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切不可重复虚无和妄自菲薄的思潮,而犯下简单模仿西方文化产品的错误;也不可盲目认同西方的流行原则和话语逻辑,而损害本土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抵制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糟粕,对一些不健康的文化,要坚决给予取缔,要高度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二、创新文化体制
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继续完善符合WTO体制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化。其次,制定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允许和鼓励文化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政府文化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第四,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文化企业以及潜力型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减少行业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摆脱各类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第五,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创新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治理与淘汰一批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经济社会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培育一批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区域。要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完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建设,最终构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劲的跨国公司、跨区公司。第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产业输出转移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与网络技术,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通过直销、代理、合作经销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网络。第五,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管理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品牌个性既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也要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具有知名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六,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群众需求和文化消费为出发点,使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精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本土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国。第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民俗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媒体产业,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
四、创新资源整合体系
首先,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全国范围采购、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 其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打破对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以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效地对我国宝贵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地认知我国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特别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从而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第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整合和精心提炼各种资源,尤其是吸引世人眼球的原生态宝贵资源,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强势包装、宣传和运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佳看点、亮点和卖点。
五、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快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首先,在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上有所突破。重点解决文化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其次,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推进艺术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具有我国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入国内与国际市场。
六、创新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人才是根本,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工程。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第二,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第三,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急需的各类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包括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第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基金,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和团队实施重奖,用政策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成长。
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与拓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同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庞大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建设既能全面汲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创新精神;既能充分反映我国人民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体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完善“资源变产业、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的产业催化机制,才能培育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只有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我们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才能够大发展。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研究 篇8
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是产业转型研究的核心部分。近些年来, 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分析转型的具体方法及路径之前, 有必要先了解产业转型的路径大体上包括哪些内容。
张利泉、张重艳在研究西部民族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中阐述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应包括: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地方经济多元化;要“以工补农”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要引进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培育创新型人才。
至于如何转型, 一些学者认为转型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处在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 要在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规划上下功夫, 城市不一定要建立在资源产地, 应科学规划和定位以实施避规转型;对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 应提前做好转型准备, 这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并争取实现资源的优势转换;而对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 可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把重心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的发展中。
考虑上面的观点, 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 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资源型城市的中年期, 而在这个阶段转型的主导力量是政府, 转型的关键是政府的经营能力。因为城市的竞争力是在政府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提高的, 城市生态环境和综合环境建设也是通过政府建立完善的生态和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机制来完成的, 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由政府来规划的。在政府的介入下,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以改变传统产业的“三高”现状, 在建立起技术优势后, 资源优势才会成为稳定的优势, 这是资源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另一个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周晓雯和王喜荣认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为了实现产业转型, 应该在资源和产业两方面下功夫。
然而, 杨涵的研究看起来更为全面和深入。他在研究中指出, 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为促进城市发展应在产业的成熟期寻找合适的替代产业, 重点在于替代产业的选择, 应该在提高替代产业技术含量的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了解本地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注重国内外市场需求;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并发展新兴产业也是一种好的途径, 但这是在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就应该考虑的;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应该被重视, 新兴产业的管理需要对资源型产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以使其适应新产业, 引进人才是为适应产业转型而做的;最不可或缺的是筹集资金, 资源型城市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 国家的财政支持也能保证转型所需的资金。
钱勇也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角度研究转型, 只不过他更加注重发展的早期问题。他建议, 政府应该区别对待城市的发展规划问题, 在建矿之初就该考虑城市发展的可行性, 当发展出现问题时也要区别对待, 特别是要尽早规划, 有意识地创造转型环境, 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化。同时, 选择好转型的主体并对其进行培育, 鼓励企业实施转型。
任玉琨的观点看起来较为悲观。他认为,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 必须借助外部多方的力量。纵观我国几百个资源型城市, 其中不乏势单力薄的城市, 这样看来他的观点有其合理性。此外, 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见解与上面所阐述的各种观点不谋而合。
除了上述的转型途径, 刘海滨、孙秀静、曾祥渭建议在其他方面做出努力, 而政府在转型力量中同样是领军人物。他们建议,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适当增加国家的投入, 重点解决条块分割现象和产业布局定位以促进地企协调发展;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为发展好矿业城市, 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对城市及其发展做好规划, 适度开发资源;在转型过程中, 运用适度的产业调整援助政策, 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换, 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合理化, 选择好支柱产业、提高人口素质、深化市场改革并改善生态环境等;努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的一步在于体制改革及创新。
上面所提到的转型途径基本上都是要求政府或企业从大的方面着手来改善或转变现有模式, 以使资源型城市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后, 从小的方面看, 在转型过程中谁是主体?该重点关注和做好哪个方面?张新颖和吕萍的研究给出了比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见解。
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 产业转型应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高新技术并利用它来改造传统产业, 可提高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含量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 目的是创造竞争优势和培育比较优势, 而这正是转型的主要途径, 即“由资源型城市转向创新型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因为产业转型实质上指的就是产业结构转型, 它包含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先来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是否应该调整可以加以肯定, 这里只需知道怎么调整, 樊燕萍和牛冲槐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完好的答案。他们认为, 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 转变旧有的思想。要有循环经济的观念, 因为循环经济能够延长资源型产业的寿命, 实现废物再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其次, 要在尊重资源型城市特殊规律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调整产业结构。循环经济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对资源型产业从设计、施工、开采、运输、加工、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实施, 而要想实现这些离不开对循环经济的制度及政策的建立, 对企业和消费者实行“循环经济思想”的激励政策。
再来了解产业结构优化。黄斐对此做了详尽的说明。他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 认为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组建企业集团并发展集群经济, 以形成集团的成本优势、扩张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 有效地吸引相关的各种要素并相对集约化的兴建一些配套设施, 而且随着集团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放大, 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黄斐也赞成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他认为产业转型需要培育接续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而科研和高技术职工在这方面成了关键角色, 由此产生了对人才和高科技的需求, 而这往往是资源型城市的薄弱环节, 因此需要对这两方面加强投入。他还指出, 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要注重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来。城市的品牌效应也应加以重视, 这对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
上文多次提到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 这是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而路卓铭和刘乃军更为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提出了培育非资源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他们建议, 必须加快改革和开放新接替主导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加快改革要通过改革城市的经济管理制度、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 来解决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过大、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有制结构单一和“条块分割, 市矿或市企关系不顺”等问题;加快开放要通过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克服我国资源型城市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供给能力薄弱等导致的内生发展能力不强问题, 为即将成形的接替主导产业提供开阔的外部市场空间。要把各种良性生产要素供给新接替主导产业及其集群, 而集群的构建必须高度重视区位优势的提升, 从根本上增强资源型城市的集聚能力与辐射能力。为提升区位优势, 对城市内部而言, 一定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有利于城市的工作;从外部来说, 要在更大的区域经济版图和城市集群里找准资源型城市的定位, 主动融入到更大的城市群中, 以接受他们的良性影响。
一些学者从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角度来分析转型的路径, 如张玲等人对此问题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和概括性。张玲、袁增伟和毕军概括了产业转型的四种模式:纵向延伸式、横向衍生式、内部资源挖掘式和空降产业式。 (1) 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的纵向延伸式。这是一种以原有资源型产业为基础, 通过改造技术及装备来发展下游加工型产业并建立起资源深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的路径。这种路经适合矿产资源优势比较突出而且有开发前景的城市, 如煤炭资源型城市可以依托煤炭采掘业, 发展以煤为中心的炼焦、煤化工等产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资源优势而且转型的难度相对小。 (2) 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的横向衍生式。仍是以原有资源型产业为基础, 所不同的是向产业基础技术相通并有一定地方优势的产业领域拓展, 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横向转移。该路径适合那些有着单一产业结构且具有产业优势的资源型城市, 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产业共生体系。例如,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可利用其优势发展火电和金属冶炼等产业。 (3) 脱离现有产业基础的内部资源挖掘式。这是一种内生型转型方式, 实质是重新挖掘城市的资源优势, 也就是将发展的重心从资源依赖型产业转移到本地现有的其他产业, 如农业和旅游业。这种路径适合那些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的城市, 因为这样的城市可能存在有发展潜力和带动力的产业, 对这种产业进行扶持, 使之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从而达到转型目的。 (4) 脱离现有产业基础的空降产业式。这是一种外生型的转型方式, 就是借助外力直接在资源型城市植入新型产业而脱离城市的资源来发展, 实际上是通过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来创造城市的竞争力。该路径适合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高的资源型城市, 适合具有比较优势、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和发展前景好的产业。
二、结语
近些年来,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出问题, 呈现的矛盾也难于化解, 考虑转型迫在眉睫。幸运的是, 当前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研究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并且研究出许多成果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 目前我国已有若干个资源型城市成功地实现了转型, 如辽宁省的阜新市, 这不仅鼓励了当前正在转型的城市和未来即将转型的城市, 而且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借鉴, 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产业转型提供了思路并开辟了捷径。
参考文献
[1]张利泉, 张重艳.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以落水村和里格村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2010 (4) .
[2]张永凯, 马国霞.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J].资源科学, 2008 (7) .
[3]周晓雯, 王喜荣.基于城市竞争力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特区经济, 2010 (2) .
[4]杨涵.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0 (7) .
[5]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2) .
[6]任玉琨.基于博弈模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以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4) .
[7]刘海滨, 孙秀静, 曾祥渭.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煤炭经济研究, 2006 (11) .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9
一、结合江苏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产业
江苏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各种历史资原在当今时代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 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完美对接, 是值得探索的课题。如南京的云锦作为中国传统丝绸工艺的巅峰, 在当今发展中, 不断创新、求变, 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南京云锦时尚开发公司, 力邀服装设计国际大师, 创立自己的时尚服装品牌“南京云锦·龙缔丝脉”, 并将其推向世界, 打造中国民族服装品牌。
二、设计为本, 利用江苏区域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衍生产品
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衍生品, 具有独特的商品特性, 它既有助于市场化生存, 也有助于历史文化的推广。特有历史资源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以动漫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为手段, 大力开发文化相关的衍生品。如苏州博物馆自行开发, 在衍生品开发中共设计了11个大类55个品种:折扇、瓷板画、冰箱贴、T恤衫、台历等, 两年里实现360余万元营业额。
三、结合江苏区域历史文化特色,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任何时代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以提升文化产品创造力、表现力、传播力。如无锡灵山景区在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上, 可以称为典范。
九龙灌浴利用现代高科技再现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的佛主诞生这一佛教盛事。此外, 梵宫的室内设计中, 特别是顶界面的灯光设计中, 将LED照明技术利用的惟妙惟肖, 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感受。
四、以江苏区域历史遗存为点, 创立相关文化区为面, 以小见大,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对于历史遗迹, 要以保护修复为原则, 在保存历史遗迹的同时, 适当的进行相关文化区的开发, 打造系统化的文化产业区, 如春秋淹城以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遗址公园、传统商业街坊、野生动物世界、春秋乐园、春秋文化拓展区、宝林寺宗教文化区等六大功能, 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遗址保护模式, 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 极大地拓展演绎了春秋文化, 丰富了文化体验, 同时, 也带动了如餐饮、酒店、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再如南捕厅历史街区, 以清代中晚期的建筑群为基础, 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游憩商业区, 除修复原有建筑街区外, 还引入传统的手工艺、戏曲等民俗文化元素。另将老字号品牌购物店、现代餐饮、现代娱乐设施等融入街区中, 活用历史资源, 做好文化创意产业。
五、演绎历史人文资源, 做活文化创意产业
深入挖掘江苏区域历史中的人文资源, 对于古老的民间传说、神话、名人轶事等用舞台剧实景演出的形式, 同时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演绎历史文化。例如, 浙江杭州的《印象西湖》, 是世界惟一的都市山水实景演出, 以西湖水体为舞台, 将神话和传说在演出中自然融入, 力求打造杭州的新符号。再如杭州宋城的《宋城千古情》讲述了白蛇传、岳飞抗金等杭州著名历史典故。江苏区域如何去运作一些难以复制的精品项目, 关键还在于对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解读。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10
一、我县发展文化产业可利用的资源
(一)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霞浦县依山傍水, 风景迤逦, 有着1700多年的建县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 人文资料丰富, 是佛教灵佑法师的出生地, 日本空海大师的漂着地, 是国家级非遗畲族小说歌的诞生地, 拥有黄瓜山史前文化遗址和摩尼教, 并且具有“中国最美海岸线”的美称, 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经典瞬间, 采撷“摄影之花”, 还有民间正在兴起的树石盆景、根雕, 享誉闽浙。因而整合霞浦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畲族文化、工艺文化资源, 推动发展我县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方向。
(二) 地域文化特点显著
我县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众多, 文化遗产丰富, 在沙江镇小马村黄瓜山遗址的发现, 特别是墓葬的首次发掘, 证明闽东地区早在3500~4000年前, 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在长达1632年的历史长河中, 霞浦一直是闽东各县 (包括连江、罗源)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中心, 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在这片人文气息浓厚的土地上, 还兴起了“霞浦诗群”正在蓬勃发展, 加上多样文化的交汇碰撞所形成的畲族小说歌、盘柴槌、摩尼教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 将会强化霞浦独特的地域风貌。
二、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依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品牌, 近年来, 本县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 以“滩涂摄影”为主的海洋文化品牌逐步建立
近年来, 我县立足与“最美海岸线”的资源优势, 通过精心包装, 挖掘文化内核, 打造“霞浦滩涂摄影”文化品牌, 逐步发展“霞浦海洋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
(二) 文化旅游得到大力发展
随着海西建设的全面启动, 霞浦这个沿海文化古县, 以“海天一色的壮阔, 色香味美的海鲜, 起起伏伏、温柔绵延的海岸线”为特色, 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装载着对大自然的渴望, 对神秘文化古县的向往, 牵引着游人的目光, 留下了探寻的踪迹。因而对海洋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的开发利用, 使得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 文化产品的开发初具雏形
近年来, 我县采用多种形式, 先后出版发行了《海岸线》《福宁文化》《霞浦》等书籍报刊, 创办了“海之声歌友协会”, 创作了一批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作品。同时, 树石盆景、根雕作为一门艺术, 点缀了古城新绿, 走进了千家万户, 回顾过往, 霞浦盆景从无到有, 从模仿到创作, 从单向到多元, 从个别到群体, 无论是质还是量, 都记载着霞浦民间工艺品的昨天。如何将这些精品文化推向市场, 就需要借助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 给特色产品赋予文化品位。
三、加快我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发展特色文化产品, 虽然有很好的条件和机遇, 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抓好文化产业的建设, 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投入不足, 城镇文化、体育设施滞后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 我县体育馆、博物馆不健全, 文化馆和图书馆馆舍陈旧、面积小, 远远不能满足与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 文化产品开发有待加强
我县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 但总体规模偏小, 特色不明显, 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没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全县文化产业的开发程度还较低, 产业集聚能力弱, 文化产品还有待加强改进。
(四) 人才缺乏
目前群文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人员过剩, 人才匮乏, 青黄不接的矛盾, 未来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 要适应现代事业的发展需要, 承担起建设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之重任。
(五) 品牌优势不明显
虽然我县文化资源丰富, 但是对打造文化品牌的投入严重不足, 宣传包装缺乏大手笔的运作, 品牌优势不明显, 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打造出来。
四、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借鉴其他地方的一些经验, 使经营演出团体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 其他多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 做好规划, 推动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结合本县沿海岸建设特点, 突出重点, 发挥优势, 以点带面, 统一规划, 旅游与其他文化产业的布局。
(三) 突出地方特色,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11
摘要:新媒体时代,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中原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品牌式的龙头企业,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传统资源;开发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蓬勃,逐渐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河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等九大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创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局面。在《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 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中,河南省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底蕴,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这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集中解决的问题是:文化资源的历史化与表现形式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剧烈改变,形成强势文化对于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随着西风东渐,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消亡和衰落。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中原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传统文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中原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此同时,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将获得取之不竭的创意来源。
一、依托新媒体,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式保存
“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传统的依赖就越强烈,对传统的寻根意识也就越浓厚。”[1]事实证明,文化创新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的深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原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传统意义上,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等类型。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如新郑黄帝、周口伏羲、泌阳盘古等表达了东方特有的瑰丽而隽永的民族想象,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深刻的影响。民间表演艺术包含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历史悠久,从上古延续至今,种类繁多。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虽然初看粗糙古朴,但是它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为史前图腾,它把原始的信息带到了现代。民俗文化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春节、社火、中秋赏月、端午赛龙舟等,这些传统节日中有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
目前,传统文化往昔的辉煌不复存在。版画、刺绣、杂技、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后继人才不足,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经营入不敷出,陷入生存的窘境。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文化形态,较之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专门学科学术而言,它对物质生活的联系更为直接,其传播范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它的存在方式不是书本和固态形式,主要是依附于某一群体或个体的传承人,因而其表现形态也具有个性化和不确定性特征。这既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其难以保存的原因。传统文化多采用口传身授的的传承方式,受社会宗族思想的影响,其绝学多局限于宗族内部选择继承人,后继无人便面临失传的危险。作家冯骥才指出,在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转型中,中国传统文化被工业浪潮席卷,是一种“非正常死亡”。而这些“非正常死亡”的,正是与精英文化并立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
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大量非遗的影音材料未对公众开放,造成社会参与、群众保护的意识淡漠;其次,宣传方式单一,多由文化部门在传统节日或者文化遗产日组织进行;再次,宣传资料以说教为主,方式陈旧,难以引起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面对文化争夺的硝烟和文化流失的痛楚,必须为处于窘境的中原传统文化寻找其失落的尊严,为传统文化寻找现代生存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大众审美以及数字技术上的新型产业模式,以数字媒体为传播途径,具有跨地域、速度快、易于接受、传播人群广泛等特征。1948年,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拉斯维尔就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指出: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社会功能:监视社会功能、协调社会关系、传承社会遗产。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使传统文化遗产延续了留存时间,扩展了其分布空间。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影视制作、旅游开发等过程中取得了虚拟化生存空间。三维技术可以运用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将传统文学转化为影像,对民间舞蹈动作进行真实自然的呈现,渲染生成虚拟民间建筑,甚至复原民间艺术中的道具、服饰、剧场等,使传统文化获得虚拟化生存空间。如皮影戏是濒临绝迹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精绝复杂,唱腔里体现着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味道。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转变,皮影戏的演出者和观众大多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困境。复旦大学沈一帆教授研制出数字版皮影戏《梁祝》,使这种文化瑰宝在现代传播平台上流传。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将极大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出,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可视化传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逼真地呈現传统文化的图景,带给人们生动性、真实性以及强烈的现场冲击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利用特殊的科技和创意手段,将传统文化中已经绝迹或者无法用普通影视、图像、文字直观记录的部分加以补充和还原,从而稳定地记录和完善中原传统文化档案。传统的民间艺术大多依靠口头语言或者是实物,如通过语言、文字、绘画、服饰、舞蹈、音乐等表象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但其关键点在于必须有真实的传播场的存在,即一切传统文化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在一个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以纪录片《圆明园》的制作为例,影片中大量的3D画面再现了圆明园气势磅礴的建筑园林,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檐角神兽随处可见,令观众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叹为观止。如果仅仅依靠拍摄圆明园遗址上的断壁残垣,是无法满足世人对于万园之园的瑰丽想象的。影视、动漫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在虚拟化的场景中完成,受众即使远离现实的传播场,依旧可以真切感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民俗活动的独有魅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民信息共享。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是重塑传统文化结构和实现文化增值的有效方式,使传统文化重新成为新媒体传播领域内的经典作品。
二、立足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創意产业品牌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彰显其竞争张力。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跨越了语言文字的传播障碍,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快速流行于异域他国。在人们消费精神与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将作品所承载的文化植入人心,实现了文化输出。“传播过程中,这种题材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与受众原有的知识背景产生共鸣,并对受众记忆中的知识体系产生强化,从而使这种带有明显国家烙印的文化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受众,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国的文化。”[2]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各个民族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中国的国画、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茶道等之所以让全世界瞩目就是因为它们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各国将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国家实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软实力”、增强“文化国力”作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来抓。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正是立足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个品牌项目。
河南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凝结出数不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圣贤文化、旅游文化、姓氏文化等共同构筑成厚重的中原文化。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着力点之一便是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资源的有机结合,并打造招牌式的龙头企业。开封市清明上河园的成功便是有力的佐证。
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这是一座依托宋都文化打造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屡次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经济最具成长力企业等称号。建立十余年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游客5 0 0 多万人次,总收入逾亿元,成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仿照张择端的原图,开封清明上河园开设宋文化展示、繁华京城、驿站、特色食街等八个功能区,以及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游客入园伊始,便会被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氛围包围,可以跨虹桥,游文绣院,乘马车,下榻驿站,观赏杂耍、吹糖人、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开封小吃,形成“如在画中游”的感受。民间表演艺术的融入更是游园的亮点,身着古装的演员们会上演《梁山好汉》、《包公巡视》等剧目,游园的观众可以不仅观看节目,更可以置身其中参与互动。继而推出的《大宋·东京梦华》是清明上河园的锦上添花之作,也是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之后河南省隆重推出的第二个大型实景演出,逐步成为“夜游开封”的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大宋·东京梦华》将八首经典宋词《虞美人》、《蝶恋花》、《满江红》等融入到实景演出中去,利用LED 等亮彩技术设计的流光溢彩的香车宝马,现代技术设计的可自由拼合的水上栈桥,“绽放”的菊花舞台等使得游客产生古典与现代双重的审美愉悦。
纵览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如郑州《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安阳市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曹操高陵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洛阳牡丹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信阳的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等,无一不是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要大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非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模仿和复写,更应该强调的是中原人的民俗习惯,中原人的审美情感、道德价值取向,展现出中原文化的厚重深沉。
【参考文献】
[1]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篇12
本文将以四川打造金沙产业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分析目前国内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状况, 基于产业融合角度探索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金沙文化为样本, 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 无论从资源品相、资源价值还是资源效用来讲, 金沙这一文化资源都具有产业化发展的潜力, 但是由于其知名度还不够, 要实现产业化发展还是很有挑战性。 其二, 四川已经相继启动了几个大型的产业项目, 包括金沙遗址博物馆、音乐剧《金沙》、音乐舞剧《太阳神鸟》、电影《梦回金沙城》等项目, 并围绕这些项目初步形成了金沙文化产业链。这些项目的运作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三, 文化产业市场不必局限于本地市场, 其可以面向全球, 因而, 潜在的市场需求很大, 但是市场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国外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影响相当大。研究如何使金沙这一地域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 如何使其在竞争中立足, 无疑对地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四, 研究金沙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对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一、金沙文化的资源评估
成都金沙遗址是中国21世纪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古老的遗迹和丰富的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三千多年前的古蜀文明。金沙遗址的辐射面积达5平方公里, 呈现出完备的功能分区, 包括宫殿区、祭祀区、居住区、墓葬区。1考古学家认为, 金沙是继三星堆文明之后的古蜀国的又一都邑。对目前金沙文化所拥有的各种资源, 我们应作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估, 以便了解对金沙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
( 一) 金沙文化系高质量、高等级、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金沙文化系三千年前的古蜀文化, 当时蜀国的经济水平、文化发展程度都相当高, 从出土器物的精美程度就可以看出当时制造水平的高超。同其它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相比, 金沙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脉络, 其器物造型奇异、工艺精巧。金沙文化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时间的久远, 而且还在于它是古蜀文化的源头。
( 二) 金沙文化兼具神秘性、稀缺性、独特性、悠久性、完好性
金沙文化中灿烂夺目的金器、玉器等文化遗存展现在我们面前时, 除了令人惊叹之外, 更让人产生许多疑惑, 这正是其神秘性所在, 也是其魅力所在。
金沙文化的稀缺性和独特性还在于它和商周时期的其它文化遗存迥然不同。金沙文化的器物造型既夸张大胆又和谐统一, 不仅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还有一种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器物之外, 金沙文化遗址区规模庞大, 古河道、作坊区、农耕区、祭祀区、宫殿区等再现了古蜀文明, 证明当时的四川不是一片荒漠, 而是充满了生机、经济和文化都相当繁荣的都邑。
金沙文化是活生生的三千年前的成都文明, 其与三星堆文明一样是成都平原上的奇葩。金沙文化遗存堆积很丰富, 发掘出来的东西也保存得相当完好, 这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它不是一些器物的碎片, 它让我们看到了成都三千年前的模样。这也意味着金沙文化的资源品相较好, 具备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条件。
( 三) 金沙文化拥有良好的资源环境
金沙文化的遗址位于成都市区, 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交通的便利不仅可以吸引市内的消费者, 还能吸引省内其它地区的游客; 对于投资者来讲, 获取人才及其它生产要素变得更容易, 成本也更低。 金沙遗址的商业空间具有延展性, 成都又具有很强的文化氛围, 因而金沙文化具有形成产业集聚的条件。
金沙文化遗址生态环境良好, 与永陵、浣花溪、 杜甫草堂、青羊宫一起形成一条绵延的文化带, 有利于规模打造文化旅游经济链。
( 四) 金沙文化拥有可发展的经济条件
金沙文化遗址的交通极为便利, 金沙汽车总站就在金沙文化遗址旁, 从金沙遗址可以快捷地抵达市中心、火车站、机场, 或者出城去省内其它地区。 各种商业配套日益完善, 银行、酒店、超市、餐饮娱乐中心、休闲购物场所等正在兴建。一旦金沙文化打造起真正的文化产业链, 就可以将这些配套设施集聚在产业集群之内。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金沙文化资源在资源价值、 资源品相、资源可发展预期及资源传承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因此, 金沙文化是可以进行产业开发的品位较好的历史文化资源。
二、从产业链角度看金沙文化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内容创造缺乏创意, 内容产品缺乏吸引力
现阶段的金沙文化项目形式较多, 包括音乐剧、 音乐舞剧、杂技剧、动画片、电视剧等, 这是值得肯定的, 多种艺术形式的创造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勃兴。 但是其在内容创造上却普遍缺乏创意, 剧情陈旧老套, 角色性格不够鲜明, 情节发展不具张力。无论是音乐剧《金沙》、音乐舞剧《太阳神鸟》, 还是动画片 《梦回金沙城》, 都有这样的致命伤。这种水平的作品, 无论是在高端的文化演艺市场, 还是在针对青少年的动漫市场, 吸引力都相当弱。核心项目一旦失败, 生产衍生产品就没有意义, 因为这些衍生产品无法获得受众的喜爱, 无法占领更大的市场。
( 二) 营销方式较为单一, 营销效果不突出
金沙遗址博物馆与音乐剧《金沙》的营销效果较为突出, 就在于其采用了从政府营销、新闻事件营销、公共关系营销到渠道营销的多渠道全方位的营销方式, 因而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但是, 金沙其它文化项目的营销方式就局限于少量的新闻事件营销和院线推广, 因此营销效果极不理想, 例如许多动漫迷就反映根本没看到动画片《梦回金沙城》的宣传。 随着现代营销渠道的拓展, 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公共关系等等, 给文化项目营销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文化项目运作不应该忽视营销, 不应该忽视传媒的力量, 而应该充分利用多重媒体形成强势的营销力度, 否则就只能默默无闻, 遭到市场的无情抛弃。
( 三) 品牌打造能力还有待提高
打造品牌的目的在于: ( 1) 通过品牌形象将自身与其它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建构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获得消费者更高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 2) 通过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3) 通过品牌文化, 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 扩大忠诚消费者的数量, 从而拥有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 ( 4) 通过品牌价值打造, 增强自身与渠道商、广告商等的谈判能力; ( 5) 通过品牌聚集资本、凝聚人才, 并获得社会关系的拓展。品牌价值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生命力、客户忠诚度等等。
综观金沙文化产业, 稍微称得上品牌的只有金沙博物馆、音乐剧《金沙》、音乐舞剧《太阳神鸟》。 金沙文化遗址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政府借助金沙文化对城市形象的推广, 使得金沙文化项目在短期内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品牌的美誉度、吸引力、生命力以及忠诚度都还没有培养起来。目前国内许多文化项目在运作时, 首先关注知名度的提升, 甚至为了知名度不惜出臭名、出恶名, 但对品牌的其它方面关注很少。文化产业要健康、持久发展, 需要品牌的塑造, 而品牌的塑造不仅仅需要知名度, 还需要品牌的美誉度、吸引力、生命力、客户忠诚度, 因此, 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树立全局观, 要有长远发展的理念。
( 四) 衍生产品开发只是机械复制, 没有实现文化价值的增值
金沙文化产业的衍生产品开发也体现了目前国内大多数文化衍生产品的缺陷: 机械复制出土文物的器形, 与现代的消费文化脱节, 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要。出土文物反映的是三千年前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文化意识, 而它与现代人的生活怎样发生联系、于现代人有何种文化意义, 是在衍生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机械复制太阳神鸟、金面具这样的符号, 只能使这些符号本身的文化意义渐渐消隐, 不但不能丰富其文化内涵、增添新的文化价值, 反而使现有的文化价值大大降低。
三、从产业链角度看金沙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 一) “吃住行”较完善, “游购娱”薄弱
目前, 围绕金沙遗址景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作为旅游产业链上基础环节的餐饮、住宿和交通在金沙遗址景区附近均有较好的条件。但是, 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游览、购物和娱乐却相对薄弱许多。游客游览整个金沙遗址只需要半天的时间, 基本没有娱乐项目, 旅游纪念品也少得可怜。 由于游览和娱乐项目少, 无法留住游客, 所以无法对旅游产业链贡献更大的价值。
( 二) 文化氛围不浓, 游客体验不够
金沙文化的资源品相很好, 但是金沙旅游景区却没有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景区外围缺乏金沙文化的展示, 没有金沙文化的场景, 相应的文化符号也较少, 无法让游客感受到金沙文化的氛围; 景区内部的文化遗存绝大多数都是以静态的方式呈现, 虽然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手段, 但是其给予游客的体验仍显得很单一、浅薄。因此, 金沙文化产业开发无论在视觉效果、娱乐体验方面, 还是在文化冲击方面, 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 三) 游客以短途为主, 旅游收入主要依赖门票收入
金沙遗址的游客以成都市区及周边的游客为主, 占总体的53. 6% , 且其停留时间在1—2小时左右; 游客对于金沙文化的了解程度处于部分了解水平的, 占据总体的60. 9% 。另外, 金沙遗址与成都其它景区的接待量相比, 不仅落后于杜甫草堂和武侯祠, 也远落后于非遗公园和科技馆。究其原因, 金沙遗址落后于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是因为品牌知名度不够; 而落后于非遗公园, 是由于满足不了游客的休闲需要; 在满足教育需求和体验需求方面又逊色于科技馆。因而, 金沙遗址旅游的处境很困难, 如果没有门票收入的支撑是很难维系的。
四、从产业融合角度探索金沙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关键
从资源这个层面而言, 文化资源本身就可以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所以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既可以向文化产业发展, 也可以向旅游产业发展, 也可以共生融合发展。从文化传播及影响这个层面而言, 文化渗透到旅游消费活动的各个环节, 文化内涵的注入与文化体验的强化可以丰富旅游产品, 增加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从产业活动这个层面而言,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生产、流通、交换的各个环节均有交叉互补的地方, 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宣传渠道, 旅游产业则为文化产业提供文化体验的广阔市场。因而, 通过两者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
基于对金沙文化资源的评估以及对金沙文化资源向产业化发展问题的分析, 作者就金沙文化产业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 一) 以文化项目丰富旅游产品, 通过产品融合推动金沙相关产品升级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 金沙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均存在着创意缺失、体验性不够的缺点。因此, 金沙文化产业化应在精准把握顾客需求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金沙文化, 开发更加丰富的文化项目。在项目里注入新的创意和活力, 增强互动性, 不仅可以增强游客对金沙文化的体验, 还可以丰富旅游产品, 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 从而增加旅游消费收入。特别是在针对顾客的休闲需求和娱乐需求, 开发以金沙文化为基础的休闲产品和娱乐产品时, 产品的设计应将金沙文化的场景实景化, 尽可能让游客有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产品融合, 可以丰富旅游产品, 增加游客对金沙文化的体验, 进而增加游客的重游率, 促进文化产品的销售。
( 二) 以旅游市场带动文化消费, 通过市场融合盘活金沙文化市场
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融合具有集聚人气、刺激消费的作用。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文化消费, 反之, 文化活动的繁荣会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金沙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拓展旅游市场, 并以此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 可针对成都本地及周边的游客, 开发一些具有休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文化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 可针对外地游客, 在原有的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改善产品功能, 增强文化体验, 使其获得独特的感受。
( 三) 通过营销渠道融合整合渠道资源, 强势推动产业发展
营销渠道融合不仅可以整合营销资源, 还可以节省大量成本。第一, 在销售渠道方面, 充分利用旅游销售和演艺销售的渠道, 一方面可与旅行社合作, 将金沙旅游纳入四川旅游线路, 使外地旅行团知晓金沙文化项目, 还可以向游客赠送与金沙文化相关的小礼品或者在游客观看金沙剧时给予一定的优惠等等; 另一方面可与演艺售票渠道合作, 对于文化产品顾客, 可以给予金沙遗址旅游优惠。第二, 在营销媒介方面也可以进行融合。如在四川旅游的推介会上, 就可以对金沙文化项目进行介绍和宣传。同时, 金沙文化项目的推广和文化产品的出版发行也可以成为金沙旅游推介的渠道。
( 四) 通过品牌融合构建金沙文化整体形象, 提升产业整体品牌价值
以金沙文化为基础, 构建大品牌形象, 不仅要重视品牌的知名度, 还要重视品牌的美誉度。对于已有一定知名度的金沙文化产品, 像音乐剧《金沙》、 音乐舞剧《太阳神鸟》、杂技剧《神话金沙》等, 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品质, 实行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到海外市场进行巡演, 以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全球性文化品牌。同时, 可以结合四川省的海外旅游推介会, 推动海外游客到金沙旅游, 提升金沙文化产品的品牌形象。另外, 可以和国外知名文化品牌合作, 借助其品牌效应, 拓展金沙文化海内外知名度。
( 五) 通过园区化发展形成金沙文化产业集群, 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
金沙文化产业的内容产品及衍生产品都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 即缺乏创意, 产品只是肤浅地克隆了金沙文化的形态。要激发文化从业者的创意, 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既竞争又合作, 还能够使创意产生价值的平台。产业园区化可以使创意迅速成为产品, 为其快速进入市场形成有利条件, 从而激发文化从业者的创意, 同时, 园区化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进一步带动金沙文化产业的升级。具体而言, 一方面, 金沙文化产业园区需要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才能使整个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 金沙文化产业园区内可以采用主题馆的形式布局, 融合休闲产业, 吸引本地人进行文化休闲消费。
五、结语
文化资源向产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资源、 创造价值、聚合产业力量的过程。金沙文化产业化发展从其表现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综观我国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 许多地方文化资源也处于与金沙类似的境地: 内容产品缺乏创意, 品牌无法深入人心, 市场没有活力, 整个文化产业链僵化。单独依靠某个产品或某个品牌是无法支撑整个产业的, 因而,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从激活产业、激活市场的角度出发。首先应对文化市场有足够的了解, 重视消费者的多维文化需求, 在此基础上, 将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多渠道的立体营销与深度营销, 占领市场先机, 加强文化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延伸, 从而使文化产业形成有强劲文化品牌带动、有长尾的衍生品进行价值延伸的有机系统。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文化产业的园区化发展以及国际化品牌战略可以很好地整合品牌优势, 促生创意, 拓展市场, 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有效运作。
摘要:产业融合日渐成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它具有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创新、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价值的作用。本文以四川金沙文化产业化发展为样本进行案例研究, 在对金沙文化资源、金沙文化产业、金沙旅游产业开发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资源,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肖平.地下成都[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3:11-15.
[2]李复华, 王家佑.巴蜀文化的分期和内涵试说[C]//李绍明, 林向, 等.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成都:巴蜀书社, 1991.
[3]但红燕.我国文化产品定价机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11) .
[4]张利群.论曲艺之乡建设思路与发展途径[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2 (8) .
[5]况红玲.试论数字视觉创意服务在旅游休闲行业中的作用[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2 (9) .
[6]张世均.韩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1 (4) .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推荐阅读:
我国文化产业05-13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09-25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08-10
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11-09
我国体育文化09-10
我国校园精神文化10-24
我国传统文化11-17
我国传统茶文化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