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2024-09-25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通用8篇)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篇1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人文学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自发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产业而且需要引导,需要从管理的概念上,总体上把握它的事态。文化产业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复杂的,一方面是成熟的文化产业观念,一方面是科学的管理理念。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人文学科。由于它的“新”,很多人常常对这门学科产生感性上的认识错误,比如在此学科的原始概念上,即便在文化和艺术的讨论上,很多人往往就混淆不清。谈及文化产业,就不得不涉及到文化艺术。有人常常把文化与艺术混为一谈。因此,首先区别一下文化和艺术的概念是至为重要的。文化艺术或者艺术文化,两者是相通的。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把文化定义为了一种抽象的形态概念,然而我们东方人理解上总有些空洞,其实我们祖先在《周易》书中,对文化早有精辟的阐释,“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来自人文又面对人文,作用是化成天下,“化”字的用的非常巧妙,把文化艺术的巨大无形的精神力量,妙不可言的渲染出来了。也完完全全的展现了国人的艺术思维,艺术是一种游戏的精神,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艺术思维,我们才能走进艺术的内部,发挥她的潜力,进而完成她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的根本宗旨。

在明确了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讨论下一个问题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自发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产业而且需要引导,需要从管理的概念上,总体上把握它的事态。说到管理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在知识百科中,管理定义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流通的过程,必定是以商品的形式,通过流通、消费实现最终的价值的。艺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纯粹的商业行为,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需要来自行政体制、道德约束上的监管,在此基础之上诞生了文化产业管理的概念。进入商业运作过程的艺术品和艺术服务,它们可能是从一开始创造就带有商业动机或意图的,也可能是在以后被投入艺术市场才带上商业性,流通的终端是为顾客服务,获取报酬的商业性行为。那么,所谓文化产业,即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行为和活动,包括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报业、网络业、娱乐业、广告业、咨询业、策划业等行业,而文化产业管理,简单的讲是以一种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理念形成的管理模式,把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理念植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核心的三个元素:艺术生产(艺术创造)、艺术市场、文化管理。

我们都知道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内推行了很多年,有成功,有失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经营管理案例就比较典型,这个北京市文化局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在尝试着实行剧团总经理负责制的改革中,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在市场定位上分析木偶剧的受众人群,锁定在儿童群体。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的观剧需求,充分挖掘木偶艺术资源。国内开发专门为低幼儿演出的“小星星剧场” ,创作《春天的童话》、《美人鱼》、《七彩湖》、《太空动物园》、《亨特·格蕾特》、《天鹅湖》等一批大型新剧目。还到市内及郊区县举办的游园活动和庙会上去演出,为农村儿童演出。创建国外演出基地,抓住国外对传统艺术的好奇,倡导国际交流,走出去扩展国外市场。从起,该团就同韩国演出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选送大型木偶剧到韩国巡演,组织演员按照翻译成韩语的台词录音对口型排戏。“韩本”的《木偶奇遇记》等剧目先后在韩国50多个城市与小观众见面,像在国内一样受到热烈的欢迎。这种坚持在艺术创作、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延伸上挖掘潜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改革,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剧团的演出收入从改革前的2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万元,每年演出场次达到1000场上下。,中国木偶剧院经营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剧团与剧院共创收 700余万元。所以说,文化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还是有所差异的,它是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依据自身规律和发展的特征按照现代管理理论和模式而进行的,它要对艺术生产、艺术供求,艺术销售等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复杂的,一方面是成熟的文化产业观念,一方面是科学的管理理念,然而把这两则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学问,成为一种具有实效性的管理理念,又不是那么的容易。要想把这两则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文化艺术的思维与管理法则融合到一起。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都凝结着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晶。 思维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主观能源。《辞海》教育分册对思维作了这样的解释:“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理性认识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人借助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 它既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感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直接的、具体的,思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则是间接的、概括的。然而事实上,文化艺术思维同样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这两种特性,我们只要掌控的文化艺术思维的特性,才能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避免走向僵化和保守的藩篱。

首先我们看看文化艺术思维的间接性,是通过媒介作用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思维的间接性, 主要表现于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属性。简单地说就是由此及彼。例如,清早起床,凭窗眺望,只见满地湿淋淋的(这是直接反映),凭已有的经验,我们就知道昨夜下雨了。虽然我们并没有直接感知到昨夜下雨,所以“昨夜下雨”这一反映,是一种间接的感之过程。当然,如果作家要搞创作,诗人要写诗,其间接认识会更深一层,即在普通人简单的间接认识基础上,产生一种更为繁复的间接认识,从而调动更多的经验积累,把昨夜下雨这一反映推向诗的境界。

所谓概括性,则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抽象,把事物的个别性上升到一般性,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它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属性和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如,“人是能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有感性的高级动物”,“水往低处流”等。作家的思维,也有这种概括性的特征,然而他们与普通人的思维相比较,也有自身的特殊之处,如果说,小说创作中的典型化原则,是作家们思维概括性的具体表现。

无论是文化艺术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终归到底都是建立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的基础之上的。文化艺术创作的整个思维活动,都是在想象和幻想之中进行的,离开了艺术的想象活动,艺术形象就无从存在。黑格尔曾经说过:“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家本领就是想象”。 艺术的想象和幻想,目的在于创造艺术真实,审美地反映真实的人生,即使采用变形的艺术形式,或者远离现实的荒诞形式,仍然是主体的现实精神的折射,其立足点主要是现实。

拥有了艺术的思维,在去从事具体的文化管理工作,才不会摸不到头脑,抓不到要害。所谓文化产业管理无非就是要对艺术行业的人、财、物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艺术家所不具备的营销知识、公关知识及法律知识等来实现其作品利润的最大化。文化产业管理是为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创作项目。并且为艺术作品寻找一个好的销售渠道,为了使艺术家付出的精神和物质代价得到及时或更大的回报,这是文化产业管理的目的。

那么如何实施文化产业管理呢?我想首当其冲的仍然是从提高管理者的艺术文化素养,善于用艺术思维与管理观念结合的方法,从事具体的文化产业管理工作。文化产业管理主要的就是对艺术行业的人、财、物进行规划、组织、协调。要做好艺术的管理工作就要从艺术的本身出发。让艺术有艺术存在。第一,从艺术文化的自身特点出发,尊重艺术的创造性。艺术本身就是一门由物质到感知再到理性的过程。其中创造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如果艺术,没有创造性,只是一味的沿袭模仿,那么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力,走向了僵化,僵化的艺术必然走向消亡。因而,鼓励艺术工作者去大胆的创造,尊重其差异。第二,对于艺术文化的发展采取非模式化要求。正是由于艺术有非模式化的存在,才使得艺术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正是由这点才有第一点创造性的存在,倘若模式化,就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有创造性。第三,鼓励个性化艺术创作的尝试。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不能复制的,是强烈风格化特征的写照,正是那些优秀艺术家大胆的,不落俗套的创新才让艺术的家园,丰富多彩,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局面鼓励个性化的创作。

其次,培育生命创新力的文化土壤,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马克思认为事物要成功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主观和客观。主观主导方向,客观是保障基础。搞好文化管理的“环境”不容忽视。第一、首先要从人才入手,通过各种手段引领、培养各方面的艺术人才。第二,制定、完善相应的方针政策,促进文化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和谐的艺术氛围,完善艺术领域的预报、引导、奖惩、调控、监督、保障、应对机制。第三,鼓励各种资本为艺术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管理的发展同样需要资本的投入带活市场经济。要学会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引导和鼓励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逐步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贷款、文化基金、证券融资、民间捐助、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争取把文化产业管理的周边环境做好。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管理的建设是一向长期艰巨的工程,是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和谐,必然呼唤管理上的科学高效。艺术文化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也就需要我们形成一种学习型的观念,在学习中进取,在实践中开拓文化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文化产业管理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篇2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依据

( 一)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及形式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学科基础扎实, 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 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 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 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 还可采取业余教育, 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 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 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

( 二)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1.理论依据。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现代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能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企业部门及相关院校, 从事管理、经营、销售、教育与教学等科研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2.实践依据。 借鉴国内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2004 年, 教育部首次在高校设立“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回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十年之路, 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在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但事与愿违, 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学科背景单一、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 无论是211 重点院校, 地方二本院校, 还是三本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都是一样的, 没有依据各自学科优势培养出有侧重点且差异化的人才。 此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文化企业人才需求是厚基础、重能力的特点不相符。 都想尽力把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都包含进来, 文化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管、传播学、法学、社会学、艺术学等等, 表面上看学生一天从早到晚上不完的课, 结果培养成四不像!

3.地域特色。 各高校所在的地域不同, 文化资源类型有差异, 所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要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相结合, 培养相应的文化产业人才。 如咸阳师范学院地处古都咸阳,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故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应是文化遗产保护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4.专业设置背景制约人才培养目标。 调研所知,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各高校开设差别较大。 有设置在历史学科之下、管理学科之下、文学之下, 艺术学之下 ( 分美术、设计、音乐) 、体育学之下、中国传媒大学则设置在传媒学院等等, 这是由于文化产业类型多样所致。 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当然要结合专业背景和师资力量来确定培养目标。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考

依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 2012 年) , 分析市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 总结目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经验,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要做好以下方面:

( 一) 目标方向定位

目前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延续旧的文化事业管理教学体系, 偏重文化、艺术学科的基本教学, 而忽视了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 造成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严重。 文化产业类型多, 范围广, 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不可能培养出满足文化产业十大类的各类通才。 学校应在充分把握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 制订合理科学的培养目标。 咸阳师范学院地处帝都咸阳, 历史文化资源丰厚, 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就是其人才培养目标。 华中政法大学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和师资力量, 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方向。艺术类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应为影视产业、动漫产业、会展产业等。

( 二) 专业课程设置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方向,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为具体而切合实际, 划分为不同模块———通识教育模块 ( 专业英语、基础的应用数学、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 、基础知识模块 ( 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简史、文化资源概论) 、管理技能模块 ( 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企业投融资及资本运作、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 、专业基础知识 ( 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学、创意与城市建设、文化资源检索、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民俗学、国际文化贸易) 、行业知识模块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旅游创意策划、旅游项目开发与规划、 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文化市场经营管理) 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完成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自由选择。

( 三) 实践教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教师首先要积极参与政府文化产业项目的制定, 甚至深入文化企业参与其管理, 这样不仅增强课堂教学案例, 而且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南昌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其文化产业管理老师参与策划江西省多届春节晚会, 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 而且增加就业机会。 池州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充分利用假期时间,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每一个假期都安排学生在相关媒体、文化产业公司、大中型文化企业实习, 通过每个假期的实践活动, 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期教学和假期实践相结合。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 迫切需求更多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培养目标与定位。 加之随着科技的进步, 数字技术、互联网、新媒体等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步伐加快, 对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应该构建以高等院校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把培养目标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供需相匹配, 以培养出具备创新理念、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篇3

明确国有资本投资范围,转变国有资本投资机制。文化投融资体制转变,必须首先从矫正政府支出与投资的错位做起。从政府职能上来看,政府投资行业要“归位”,即政府不是要把精力放在自身“赚钱”上,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提供让经济主体“赚钱”的条件上。政府投资应该“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并把财政“退出”与市场发育水平联系起来。在经济发达、市场发育较成熟地区,日益增大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范围,政府职能应随之转移到提供公共物品上去,支出主要为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支持文化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与发达地区一样较快“退出”,应该既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区域性骨干文化企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文化产业化水平,最后酌情加快“退出”步伐。

具体来看,对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文化事业,国家财政应保证经费投入,并逐年加大投资扶持力度。对于涉及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文化行业和基础设施,代表国家水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院团,国家在资金支持方面要更多地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来实现,使国有资本的投资机制逐步从事业性投资、全额拨款向项目投资,差额拨款转变,并以此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对于国家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如国展中心、国家大剧院、奥运场馆等)和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国有资本也应予以积极的支持。但支持的方式不应再是“统包统揽”的传统形式,而是依据市场化的原则,通过少量引导性的直接投资,以各类“文化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基金”、“文化创投基金”、“文化投资基金”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投融资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参加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构造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建立新型文化投融资体制的关键是要塑造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使之承担文化市场投资和融资的职能,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运营主体,从而使政府逐步从文化投融资主体的地位中退出,让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在文化投融资中,既承担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激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投融资工作的职能,也直接参与,充当投资主体。政府直接参与文化投资的方式有建立政策性文化投资基金、成立文化投资公司、建立创业中心或“孵化器”等。从国外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经验看,当文化投资发展到成熟期时,政府应从文化投资中逐渐退出,由直接参与变为间接参与,最后完全成为一个“裁判员”和管理者。

我国国有文化单位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促使其在文化市场的投融资,跨地区、跨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文化资源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构造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运营主体的途径和形式是什么,关键是要使之具有投融资的能力和功能。而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增强其资本实力:二是要赋予其必要的投融资功能等。

拓宽渠道降低准入门坎。鼓励各类资本投资经营。我国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逐渐清晰,对非公有资本加大开放力度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支持各种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除了正确引导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产业以外。还应该积极、合理的利用外资来发展文化产业。在利用外资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针对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外资以不同方式进入文化产业。二、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外资管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三、循序渐进,适度开放,关键性领域仍需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四、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加强资本市场支持。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已经有一些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但总体来看,一是文化企业上市的数量和直接融资的规模依然较小;二是上市企业的结构还不尽合理。由于种种原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民营文化企业至今尚未实现上市。在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已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这说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文化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已经基本没有政策障碍。但在实际工作中,问题和障碍还不少。因此,有关部门要将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列入工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国有和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大型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或企业债券。同时,也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申请上市。

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在全国方兴未艾的文化资源开发热潮中。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基金,对有市场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的产业化开发与运营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建议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出资,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设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用于对中小科技型文化企业进行项目开发和创业投资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加快网络游戏、动画、卡通、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应疏通间接融资管道。加大银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由于文化企业普遍有固定资产较少的轻型化资产结构特点,在争取银行信贷的过程中往往遇到资产抵押不足的障碍。为此建议,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在信贷政策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探索专利权、著作权以及经过评估的文化资源项目、销售合同、门票等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使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间接融资支持。

鼓励捐资兴建各类非盈利性公益文化项目。非盈利性公益文化项目应是国有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然而,国有资本对这一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社会资本的投入。从国际经验和中国近几年的实践看。非盈利性公益文化项目往往是社会资本感兴趣并能有所作为的领域。鼓动捐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项目既是社会资本回馈社会、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其扩大社会影响、增加企业或者个人知名度的一种重要方式。

1996年国务院37号文规定,凡纳税人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公益文化事业和国家重点演出院团进行捐赠者,经税务主管机关审核,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予以扣除。2006年国办发(2006)43号文规定,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或者国家机关对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两个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捐资兴建各类非盈利性公益文化项目的积极性。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盈利性公益文化项目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对捐赠者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比例,形成非盈利性公益文化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和捐赠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改革办)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模式研究论文 篇4

加快对我国文化产业在准入制度方面的构建是第一步。通过分析认为必须降低非公有制资本的门槛,并明确中小企业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和保护措施。一方面随着国有体制文化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资本开始进入文化产业,如电影制作、音像制品发售等,同时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为非公有制资本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对非公有制资本门槛的降低,吸引着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到文化产业比较薄弱的地方,从而使得文化产业开始焕发活力。而要保证上述效果的实现,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的准入政策,以法律法规的方式,放宽对非公有资本的限制,并明确哪些行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哪些资本不允许,哪些是可以投资,哪些是非公有制可行使的权利等。同时,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贷款政策、担保、土地使用、贡献奖励等方面适当地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以此更好地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2改善民资进入渠道

在国家“十二五”的发展规划中明确的指出要推动民间社会资本进入,并鼓励相关的文化企业上市。因此,加快对融资渠道的创新成为根本。笔者认为要实现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对投资渠道的拓展恶化延伸,并坚持在其中权责相等。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联合控股,以此实现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多元化,让私有和国有实现优势互补的新局面。

2.3加强银行对非公有制贷款的力度

银行贷款作为常见的融资渠道,用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开展。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银行贷款针对其贷款比例却非常少。对于文化产业来讲,很多都属于文化类的非固定资产投资,因此,银行针对这种非固定资产占绝大比重的企业来讲,大多数列为高风险的项目。同时没有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评估系统,使得银行不敢将贷款给文化企业。对此,笔者认为导致这方面的原因在于银行意识和人才的问题。一方面没有形成产权意识;另一方面缺乏对文化产业贷款的专业性人才。

2.4中介服务保障机制创新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中介服务结构为其服务,并提供市场机制下的保障,如市场前景预测、风险评估等,都是投资者在进入文化产业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步骤。因此,中介机构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市场服务机制,为广大的文化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市场报告和风险规避策略,是促进文化产业走向更为积极方向的保障。

3结语

总之,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实力的体现,做好对投资模式的保障措施,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降低市场准入,通过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加强中介服务保障是构建良好投资模式的前提,也是根本的保障。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J].对外经贸,(07):76-77.

[2]李彬,于振冲.日本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与市场战略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04):60-68.

[3]袁放建,惠萌,韩丹.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组建模式的探析———基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角度[J].上海管理科学,2013(03):76-80.

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瞻 篇5

 2011-05-24 14:16:35

——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综述

摘 要: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是在国家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承办。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自2003年创办至今共举办了八届,以促进文化产业领域内政府、企业和学界之间交流为宗旨,坚持“学术与现实的交融、战略与发展的创新”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重大政策、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的互动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发起、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论坛,新年论坛多年来密切跟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对多维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和谐社会与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创意时代的文化创新与软实力建设、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文化产业机遇、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持续性探讨,为国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区域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1月8日至9日,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为主题,包括一个主论坛、七个主题论坛、一场研讨会和一场观片会,紧紧围绕主题为中国未来十年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勾画出颇具战略意义的蓝图。论坛主题既包含基于产业发展新趋势来考量的数字出版问题,又有从产业支撑角度来思索的文化金融、产业园区、遗址保护与开发等主题,还有从理论建设角度来探讨的学科建设和文化贸易问题,更有从产业实践层面出发的案例分析。

一、面向2020,塑造文化大国新形象

主论坛以“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为主题,从宏观层面探讨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让一个国家的人民具有最高贵、最体面、最有尊严、最有追求的一种生活样式。期望2020年的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的生活样式。要实现这样的生活样式,在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将会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未来十年将是我国人民文化消费的大飞跃时期,未来十年世情、国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2020国家宏观层面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定要求,以2020年的中国为战略前瞻参考点,全面准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继续积极进行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论坛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院院长叶朗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特别重视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他认为是否可以提出一个中国当代文化或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中国当代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来体现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理想,来反映整个时代。这涉及我们向国际社会展示我们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除此之外,叶朗教授还论述了文化产业内容战略、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以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普遍性原则,都是关乎未来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战略命题。

台湾奥美集团董事长白崇亮先生以“文化记忆与文化愿景”为题,从个人经历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经历两个角度盘点文化记忆,提出让文化记忆成为文化大国超越过去的新视角,从而寻找进入新时代的力量与愿景。他表示“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特别是当代文化,不仅显示了当代人生活态度背后蕴含的一整套价值,以及这个国家、民族的世界观、宇宙观。

二、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的创新之道

当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在此社会背景下,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文化遗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复制的资源,如何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历史遗址价值,化解其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科学合理利用使得文化遗址受到更深层次的保护,实现文化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共赢,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孔繁峙提出,急需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大遗址在首都社会文化中具有丰富北京历史名城文化内涵的功能,是应该被重视的文化遗址。然而当前大遗址在保护上存在诸多严峻问题:许多大遗址在历史上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且因保护起步晚,诸多遗址已被社会占用,以致多数大遗址皆未能达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目标。此外,对遗址的保护多注重经济层面,在文化遗址开发利用中须坚持保护原则,以科学观点进行开发取代经济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介绍了北京旧城改造的新思路,认为旧城价值的实现在于“表现性价值”与“功能性价值”的融合。城市规划定位中,区域定位和项目定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个定位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历史文化定位,或表现性价值定位。即首先需要认识某一地点包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符号资源;第二步是现代功能性的定位,即充分尊重现代已经形成的产业格局,注重商业、交通、土地级差状态和市民居住状况等问题的规划和关注;第三步是历史文化定位和功能性定位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旧城的价值,即“表现性价值”与“功能性价值”的融合。在旧城改造的实践中,应采取先规划后发展、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从自发发展走向自觉发展。

圆明园管理局主任陈明杰介绍了明园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当代,圆明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遗迹,它已具有了多元价值和多重身份: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家园,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平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象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

台湾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佘日新介绍了台湾的文化遗产数字典藏经验。对于传统史料的数字化保护可以提高其清晰度,并且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另外,数字典藏可以用于网络教学,供大众进行专业资料查询和学习。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加强与企业合作,让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产品,进一步进行海外推广以及持久经营,从而更加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国际推广。

三、中国文化未来十年要如何“走出去”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化贸易主题论坛探讨了在未来的黄金十年,文化产业在民族传承与国际视野的展望之中将如何带领中国文化自信地“走出去”的议题。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人的梦想,要实现此一梦想必须对文化产业边界进行界定、政策的帮助以及科技发展的带动,但最重要的是带领中华文化走出去。商务部产损害调查局产业分析与预警处处长张勇表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凭借超越时空、地域、国家的特点而具有了空前的传导性。而内容是竞争力之核心,我们必须出口在全世界有互补性的产品,有差异化的竞争,才能通过文化贸易,扩大经济的总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以电影产业为案例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他认为,要开发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就必须要有现代性的转换。贾磊磊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不只是有内容、有故事,而且是被对方认可的力量。

中央电视台新科动漫频道营运总监杜刚提到,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蕴,既是很大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动力。所以,文化是骨子里的自豪,中华文化必须找出自己的自信自豪,才能走出去。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航认为,要带领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必须加强国际交流,深入考虑不同文化的特殊需求,植根原创的同时重视文化融合。近来频繁来往于两岸交流的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赵怡,表示因应全球化时代来临,海峡两岸官方与民间业者必须携手合作,共同以中华文化注入高品质的节目内容。

四、数字出版:作者、出版商、平台

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洗牌,数字出版的结构和方式为转企改制冲击下的中国出版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数字出版主题论坛云集了政学研三方的精辟观点,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现状、数字化与资本化出版前景以及技术面与法治面变革思路,对于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关注、共识、转型、变革、特色等面向,提出诊断与建言。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认为,数字出版的趋势值得肯定,但出版形式令人担忧。目前,网路文字图片堆积太多,网管人员不具备出版应有素质,泛泛的网络化出版不能叫做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必须贯穿出版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出版不是重形式,而是重内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对新商务模式下版权的困境与突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著作权讲的是事先授权,而非事后的利润分享。版权的完善保护并非只是完善法律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道德意识问题。当前,新商务模式面对的版权困境,一方面为个性化自助服务,另一方面为多方协作模式,困境在于如何解决事先的版权授权。

台湾《典藏》杂志社社长简秀枝认为,中国出版业的未来方向应朝向“精致化“发展,出版不在于大,小而精致也能生存,追求中国独特的精致化,力求完整与完美,做出自己特色,传达一种感受与体验。

五、“人才兴文”战略:重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针对我国“人才兴文”重大战略的落实以及我国未来十年文化产业学科的建设走向,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提出了自己对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他谈到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对象,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如果在本科就设立单一的文化产业专业反而会让学生很难有专业性,也不符合实践的需求。对此,他提出了从高端人才到专业硕士的文化产业管理创意人才培养路径,并提出文化产业学科设立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已有的优势条件来建设。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副主任彭锋认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可以分为理论、批评和实践三个层面。他指出文化产业从当初受批判到今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因为发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世界由刚性的世界转别成艺术的、审美的世界。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除了理论和实践并重,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姚伟钧教授发表了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思考,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四个不适应: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不适应,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不适应,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不适应,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的不适应。对此他提出了六个解决方案:宏观思路进一步梳理,专业定位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加强专业实习。

浙江省文化品牌研究基地主任、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柏定国提出,文化产业学科发展应当以意义重建为旨归。他以我国乡村的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其主要兴奋点在文化旅游上,但是种种文化旅游的资源争夺最终都走上了反文化的道路。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过于重“术”,而不是“学”。我们的学科人才还是要注重理念层面的提升,学界和产业界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卓越领导力学院执行长陈建宏从梅迪奇效应谈创意领导人才培养。他提出创新意识的锻炼、组织间的多样性合作、组织内的交流是创意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要素。他谈到创新领导力的培养重在跨界,而跨界能否成功在于认同度的远近。不同学科的“界”和“墙”始终存在,关键是否能在其中开一扇门。跨界创意碰撞是组织创新发展的关键能力,有效的跨界管理有赖于卓越的跨界领导力。

六、让文化插上资本的翅膀

资金问题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从政策角度解读了《振兴》规划以来的文化金融政策,并用具体的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并对如何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体系,提出了四个重点方向:一,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构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积极创新金融模式,研究开发适应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投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为文化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投融资选择;三,进一步完善文化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加强对文化企业管理人员金融资本市场知识的普及;四,为文化产业和金融业提供交流信息沟通业务,搭建文化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教授对2010年国际文化产业资本焦点、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本热点,以及文化资本主义的症候三个主题进行了盘点和分析。魏鹏举教授从米高梅的破产**谈到“玩过头”的文化产业资本游戏,从默多克的“退”与“进”谈到我国文化产业的高政策性风险和“内容为王”的全产业链扩张启示,从美国电影票房期货的波折谈到文化产业受金融操纵的潜在问题。他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患上了“热感冒”,我们要警惕过剩的资本涌入了文化市场,同时需要文化体制改革来推动文化和资本市场对接。

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科瑞集团监事会主席彭中天提出了文化与金融的现实问题:我国目前是文化经济小国;发展文化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需要;社会上热钱涌动,但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的转换。将超发货币投入到文化的“蓄水池”中,可以缓解通胀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冲击。

七、文化产业园区急需政策规范下的理性建设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急剧发展成为专业界人士密切关注的前沿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园区已经在规模上、质量上、运营模式上和社会效益上有了诸多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缺少科学缜密的市场论证;缺少文化特色和创意;名不副实,借机圈地;产业政策不到位。他指出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应首先考虑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培育品牌企业,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应具有四个特点: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及提供周到的管理服务。刘司长重点介绍了2010年颁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强调该政策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批准、命名、建设、审核的监督管理,还勾画出“十二五”时期政府支持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远景。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文化价值应由文化园区中的文化企业体现。他从产业角度提出了拥有“全产业链”的“文化产业集聚园”概念。文化产业集聚园必须达到的目标是:达到一定产业规模,选择利用新技术和适合生活方式变化的朝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进行本地和外来资源的整合,具有孵化企业的功能,能够保持一定发展速度,成为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文化出口基地,带动传统产业,促进人才培育和就业,打造城市名片等。全产业链的集聚形态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核心内容资源进行纵向产业链向横向产业链扩展的产业链打造。

台北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林炎旦介绍了台湾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华山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规模和规划、设计理念、活动成果、运营模式、未来愿景及未来发展策略。华山的运营模式走的是一条艺术与商业结合,通俗与精致并存的道路,采用了ROT(rent-operation-transfer)运营模式。在未来发展策略上,台湾将从政府搭建桥梁、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加强园区个性特色和吸引消费族群等方面促进华山文化创意园区的持续发展。

八、案例发展:洞察文化产业经营的价值与火花

以“品牌之源与经营之道”为主题的案例论坛选取大陆与台湾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个案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邀请该案例的研究专家与文化品牌的经营者现场对话,在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研讨与探究中逐步求索文化产业品牌之源与文化企业的经营之道。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助理教授兼管院个案中心主任骆世民介绍了几米的品牌经营中品牌资源、品牌管理、品牌深耕三个阶段,从文化内容与产业的创意结合,营销与商品授权的策略整合,走到跨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故事。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中心主任邓丽丽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诞生和成长史引出其成功的关键:创意+坚持。她在肯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里程碑成绩的同时,也针对中国动漫与欧美、日韩制作水平存在差距的现实情况,提出对《喜羊羊与灰太狼》未来的思考。优扬传媒集团电影业务总监胡宗京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整合营销的经验并预测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动画电影在未来五年内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风险控制能力最稳定和安全的领域;中国动画电影五年后,票房、广告、衍生品的利润回收将趋于稳定;中国动画电影未来在整合中国电影产业里将占到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甚至三分之一的总值;未来的动漫产业全产业链的成功关键在于:整合营销的平台和团队以及驱动平台和团队的运营模式。

结语

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着眼于未来十年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未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探讨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生剧变的情况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即将呈现出的特点和趋势,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学术思维交流和学术成果分享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篇6

俞世晋 郑丹丹 庄丽平杨蕊旭

 2013-01-07 14:37:54

来源:《对外经贸》2012年第8期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内涵和运营管理的意义进行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剖析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三资”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内容

1.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涵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它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长期劳动积累或入股所创造的,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共同享有的资产。它应由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所有权。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的,可由村民委员会代行所有权。它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1)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2)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他资产;(3)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2.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有效管理是壮大农村经济、保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务院曾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问题,2009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村集体经济行为,以期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资源底数不清。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混乱,资产登记不全,缺少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导致其实际拥有的资产、资源数目不清晰。

(2)对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一是资产、资源的购置、建造或变卖未经必要的程序,村民不知情;二是集体资产的承包、出租行为不规范。三是大部分村没有制订应收应付款管理制度,以至于应收款沉淀,甚至形成呆死账。

(3)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管理。大部分村经济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合同内容不规范;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管理,其储存与使用都不符合规定,大部分用于行政管理费、公益事业费等开支,且对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不到位。

(4)缺乏有效监督。民主理财制度是对集体“三资”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要求,对于影响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重要财务事项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按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民主表决,但目前部分村干部对其不重视,仍然存在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导致集体资产使用的监督无法实施,造成决策失误,使集体资产遭受损失。此外,村级财务公开是有效监督的必要前提,但很多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第一,公开内容不完整、不细致、不具体,重大支出不做专项公布,搞选择性公开,实质性内容则不公开或公开不细;第二,公开形式不规范。有的公开在室外的墙壁上,用粉笔书写易造成模糊不清;有的公布贴在村内的偏僻地方;第三,公开时间不规范。一般村级财务至少一季度公布一次,且有固定的时间。

2.造成农村“三资”管理缺陷的主要原因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缺乏对村集体概念的正确认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村级经济以家庭为主,村民因此不再重视对集体资产管理。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级对村级经济组织的建设认识模糊,绝大多数村还没有真正依法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并行使其应有职能,这势必抑制村级经济活动的开展,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这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

(2)村集体对于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农村管理部门忽视了集体资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片面认为只要不霸占、不贪污就可以保证集体资产管理水平,这是造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缺陷的首要原因。

(3)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预决算、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是造成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内在原因。

不论是管理者个人素质的原因,还是基于制度体系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甚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而,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已势在必行。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1.清查“三资”,界定“三资”产权

明晰的农村集体“三资”产权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础,因此,应从“三资”清查入手,界定“三资”产权。具体可由县级财政局和农业局组织,依托镇农经站,与村民委员会配合调查村集体的资金资源资产,对集体的资金、债券债务、资源性资产和固定资产以及专业合同进行清查登记,通过清查登记的情况,依法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和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界定工作应与“三资”清查工作同步进行。

2.转变管理理念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必须转变思想,保证参与集体资产管理的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认识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同于工商企业,又不同于社会团体,更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有其独特的经济性质和法律地位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以便其在实时管理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3.优化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是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对其选择和聘用应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资源,对参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基层干部包括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定期培训,从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乡镇农经财政部门的协调,联合其他村为管理团队建立长久的培训机制,尤其是要培养一批精通农村会计处理的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人员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新时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4.规范管理工作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系统且健全的制度体系,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具体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及管理权限等进行规定,通过制度的形式对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具体包括:(1)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收入管理、开支审批管理、预决算管理以及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和财务公开制度等;(2)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清查、资产台账、资产评估、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和经营制度等;(3)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资源登记簿、公开协商和招投标管理、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等。

5.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的使用效率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应对闲置的资产进行盘活,对那些经营不善或者是闲置多年的集体资产进行必要的承包、租赁、拍卖或者是入股,以便将这部分资产盘活,保证集体资产科学管理、合理运用的同时,争取实现集体资产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农村集体资产可以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实行有偿使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6.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把村集体资产量化给每位成员,实行“按份共有”,当集体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时,则按股分红。坚持村民自治分配的原则,因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村民自治是村民应享有的权利之一,主要确定收益分配问题,村民要根据承担义务、所做贡献、居住时限等情况,确定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份额,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合情诉求得到关注。

7.建立村级集体债务风险管理机制

镇农经部门应对乡村债务重新进行清理核实,将已形成的债务(不管是账内的还是账外的)进行全面统计,掌握最全面、及时、准确的债务数据。通过清理,分析出债务风险程度,结合债权回收统一制订乡村债务管理办法,由县农业和财政部门牵头,通过乡镇基础干部对各村进一步落实乡村债务化解工作。第一,建立债务审核机制,规定债务形成程序,控制新增债务风险,对债务的形成进行审核,根据其资金的收支详细记录,形成债务的问责制度,同时对债务总规模进行刚性限制以控制债务风险程度;第二,建立偿债风险基金,对于政策和体制因素造成的上级乡村债务的形成,财政部门应每年安排预算资金,建立乡村债务化解基金,专门用于债务逾期时间长、社会公益事业等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债务,如由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造形成的债务。第三,地方政府建立能合理反映负债的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债务依存度、负债率、偿债率等比率指标,定期对村集体的债务结构和风险程度进行测评,并向村集体提出改进建议。

8.完善对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的监督作用,以保证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1)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村民委员会应严格按《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真实地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从实际出发,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村内的重大事项都必须向村民公开。财务公开应做到及时、真实,每季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对于每次公开的数据都应留存备案。在公开后,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民对公开内容提出的问题、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2)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要进行全面审计,各村可协商联合聘请注册会计师或由镇政府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村集体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不但要做好专项审计,还要做好账前审计,可结合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针对现金量大的会计活动等进行专项审计。审计报告应包括:对于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和预决算、生产经营和土地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使用等以及群众要求其他事项的审计。

总之,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必须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团队的建设,完善财务制度和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运营,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桂.农村“三资”管理[J].财会管理通讯,2008(12).[2]吕燕.新时期下促进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经贸,2011(8).[3]秦立娟,宋振宏.科学管理农村“三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2010(6).[4]汪志芳.浙江农村“三资”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政策瞭望,2011(6).[4]张春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5]林丽娜.关于莆田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项目“村集体会计工作的调查研究”的成果,项目组成员杜燕玲、俞世晋、郑丹丹、庄丽平、杨蕊旭,指导教师刘军。

刍议北京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篇7

1 北京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目前乡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领域。就北京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看, 首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初步形成多个门类的文化产业体系, 为北京乡村文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部门管理需要和文化活动的特点以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分类标准, 统筹北京市乡村农业文化产业发展过程, 综合北京农业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 本文将农村文化产业分为三类:

1.1 乡村旅游文化产业

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 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 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乡村家庭经营方式。京郊旅游是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京郊旅游为北京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30多年来, 北京市的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经历了自发发展 (1998年以前) 、数量扩张 (1999~2002年) 、规范发展 (2003~2006年) 和品质提升 (自2007年至今) 四个阶段。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中, 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 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 打造旅游新业态。

近年来, 北京市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 坚持‘一区 (县) 一色’、‘一沟 (村) 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 实施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 逐步形成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体系, 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政策实施以来, 先后完成了33条“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域带区规划, 构建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产业集群;开展了77个市级民俗旅游村“一村一品”的创意策划, 促进了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 北京乡村旅游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产品体系, 在国内首次推出了8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 逐步形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北京模式”。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郊区农民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不仅扩大了就业人数, 而且增加了实际收入。据统计, 2010年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328.5万人次, 同比增长11.3%, 总收入达25.1亿元, 同比增长17.9%;截至2011年11月, 北京市共有市级民俗旅游村207个, 市级民俗旅游户9970个,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1.2 生态观光文化产业

近年来, 生态文化逐渐受到重视, 人们在生态观光的同时, 体会到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 现代文化和生态文化相互交融所带来的和谐感受。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旅游产业, 现在的生态观光文化产业主要有五种形式, 分别是观光农业园, 农业公园, 教育农业园, 森林公园和民俗观光村。北京市重点发展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旅游, 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使其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 重点建设三大生态廊带 (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永定河流域生态旅游廊道和绿色生态发展带、大运河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 、五大森林旅游碳汇工程 (大房山、门头沟九龙山前山带等) 、七大生态休闲度假项目 (密云古北水镇、丰台南宫等) 、十大乡村旅游新业态 (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等) ;在怀柔、密云、昌平等建设生态节能小屋休闲示范区。

作为生态观光文化产业的典范, 紫海香堤无疑给后来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活的模板, 用开办专业网站、办理网上订票、团购优惠等现代化的宣传手段, 为紫海香堤打开了市场。北京市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以四季薰衣草、马鞭草、洋甘菊等香草为主。庄园内还设有香堤艺术画廊、香草专卖店、香草主题展厅、DIY手工制作室、香堤会所、特色水岸休憩长廊、薰衣草婚庆广场、爱情小木屋、爱情渠、相遇桥等娱乐休闲设施。通过西方文化中薰衣草的爱情寓意, 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香草美人的传统, 将整个紫海香堤打造成以爱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1.3 乡村文化创意产业

近年来, 北京市在文化建设领域有很多创新举措, 统计显示, 2012年北京文创意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 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 增速达到两位数, 占GDP的比重超过12%。

北京市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 一半以上在郊区。文化创意产业大大带动了郊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成为京郊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如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十三陵特区为核心, 挖掘以明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着力推动相关产业在这一区域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现产业以文化旅游为主导, 另外涉及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游戏研发制作、古玩和艺术品交易、设计创意、文艺演出、文化体育休闲、会议会展等七个门类。预计到2020年, 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游客人均综合消费水平达到北京市平均水平 (350元) ,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亿元;带动影视服务、版权交易、会议培训等活动实现经营收入4亿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超过7000个。

创意农业成为北京乡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引擎。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看, 农业创意品牌有利于乡村农业在城乡互动, 缔结城乡共同体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培育“三农”造血功能, 形成城乡一体化新局面。北京市拥有200多个“有影响、有潜力、有创新”的创意农业品牌, 如门头沟的农民们利用乡村的麦秆, 借鉴国画、贴画等多种中国传统绘画方法, 辅之以熏、蒸、烫、漂等传统工艺, 加工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麦秸画, 远销10多个国家。据统计, 北京市目前拥有创意农产品30多个类型, 初具规模的创意农业园达113个, 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意农业节庆活动60多个, 2011年全市创意农业年产值达22.26亿元。

2 北京乡村文化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北京乡村文化产业体系在北京GDP总量中比例甚小, 制约发展的问题存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和大型旅游企业相比, 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乡村企业小、散、弱, 集约化程度低, 都市化、同质化、短期化、低层次化等问题在乡村旅游项目中仍较为突出, 乡村旅游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其次是生态观光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还没有形成生态观光文化产业规模, 没有形成产业化链条的特点,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生态观光文化产业的规律、特点, 提高美誉度;再次是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战略需要加强, 需要加快文化功能区建设,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水平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 文化产业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进一步加强北京乡村文化产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议从以下方面发展、壮大北京乡村文化产业:

2.1 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产业政策

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组织, 成立专门机构, 共同承担管理乡村文化产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特别是乡村旅游和生态观光产业, 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因此, 着眼于乡村生态效益、立足文化生态的高度, 要保护好原生态条件下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 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加大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法规, 清除阻碍, 文化产业发展的壁垒营造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建立补偿机制。对于文化产业聚集区, 要践行北京文化立市的宏远目标,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运作机制, 加快集团化步伐, 实行规模经营, 实施“精品”的发展策略, 增强北京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2 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关键, 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需要营造一种鼓励支持创新、创业, 有利于吸纳和积聚人才进行文化生产服务的氛围。依托北京高校及科研机构优势,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依靠科技支撑, 提升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拓宽人才选拔途径,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直接服务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农民转产转岗培训, 建立设计人才培训基地, 在有条件的区县建立“乡村文化产业研发培训基地”, 为北京乡村文化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创新人才引入战略, 培养高层次产业创新型人才, 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 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 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

2.3 搭建乡村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尽快在政府层面建立相关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探索政府出资、企业参与、行业协会主办、机构联办的管理模式。建议在财政支农资金中, 向乡村文化产业方面适当倾斜, 使乡村文化产业获得更加安全、长效、稳定的资金来源。

2.4 促进乡村文化产业联动

借助乡村文化产业“原生态”和“原创意”的特点, 将其纳入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多元产业交叉发展, 相互借助产业优势, 拓展产业空间, 实现联动效应;借鉴现代产业经营理念, 构建符合乡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逐步形成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的新乡村发展格局, 实现城乡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结合, 利用网络技术, 以完备的质量体系为基础, 推出具有 (下转P162) (上接P156) 自主知识产权的乡村文化产业品牌, 加强商标注册, 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区域文化品牌转移;聚集龙头手艺企业, 吸纳相关中介机构, 创造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道军.SWOT视角下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实例分析[J].商业时代, 2010, (21) .

[2]降巩民.北京市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与措施[J].前线, 2009, (08) .

[3]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 2009, (05) .

[4]章继刚.创意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2009, (12) .

[5]北京市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超6万人[EB/OL].人民网,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6265866.html4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刍议论文 篇8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前言:全球价值链是世界经济进入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独有的经济发展分析视角,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世界经济开始产生相对明显的分工,以美欧为主的发达国家因为经济、技术条件的优势开始掌握在国际分工中的主动权,以我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价值链中成为微笑曲线中的低附加值产业集中地,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这种形势下,进行基于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逐渐深入以及贸易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创造体系开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产业链分工,在这种分工形式的推动下,以欧美国家为主的发达国家因为掌握了经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所以占据产业链条中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结构,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动下主要集中在以我国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一个非常形象的理论能够完美的阐释,那就是微笑曲线。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价值产业链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研发和服务项目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占据,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生产制造产业则集中在以我国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1]。

2全球价值链下的電子信息产业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时代技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其自身的升级已经不再是一国之内的产业升级问题,而是国际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改造问题,面对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这种全新形势,在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活动中,应该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观,从国际化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出发,进行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升级是从国际化产业链地位优化升级的目的出发,对国内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优势条件的发挥,是对自身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中劣势的克服。

3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战略

3.1组建长链条、宽领域的综合管理部门

当前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国际化产业链中之所以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不能说完全没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管理机构设置的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前期投入非常之大的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管理政策和管理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对其发展的效率和形态影响极大。面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严峻局面,建立一个长链条、宽领域的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管理部门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是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只有组成长链条、宽领域的综合管理部门,才能实现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的管理,才能保证能够从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出发,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2]。

3.2突出产业扶持重点,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并实施集中管理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初期,需要的资金投入是极为庞大的,如果单纯依靠电子信息企业进行资金和技术的积累,那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许永远也站不上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分工的顶端,所以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形式的帮助和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相应的国家支持和帮扶的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因为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相较于发达国家都有落后,所以在帮扶的方式上可以采用“田忌赛马”的思路,并不力图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领域与发达国家进行竞赛,而应该选择一个重点的帮扶对象,选择一个主要的支持方向。通过国家支持资金的注入引导社会资金和资源的加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术的优先发展,保证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某一个重要领域能够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这种片面的领先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在电子信息国际产业链上的地位,同时也有助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3]。

3.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产业政策

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社会经济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是只追求经济利益的,是相对盲目的。所以国家产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是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国家相关部门积极的完善和落实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才能保证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对电子信息产业正确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是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4]。

3.4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时代技术,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和应用主体还是相应的市场经济主体,所以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活动中,优秀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升级的主要推动者,国家的政策和支持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的目的,最终在社会经济中应用和开发电子信息技术的主体还是相应的电子信息企业。所以在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活动中,应该坚持对优秀电子信息企业的培养,推动社会经济主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场经济主体的推动下,能够实现自身的产业机构升级职能,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保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结论: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时代技术,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分工呈现出一种微笑曲线似的不公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战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基于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彤彤.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对策[D].天津商业大学,2008.

[2]张希荣. 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

[3]蔡勇志.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2013,05:124-127.

上一篇:街道XX社区和谐共建会工作汇报下一篇:浅谈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