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马铃薯

2024-10-24

冬马铃薯(共8篇)

冬马铃薯 篇1

近年来, 冬马铃薯免耕栽培因其省工节水、保温保湿、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优势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2]。为了解冬马铃薯免耕栽培的不同密度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寻找出适合玉林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 于2010年冬季进行试验研究,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泉东村黄坭垌进行, 面积733 m2, 土壤质地为潴育性沙坭田, 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脱毒二级种;供试肥料:洋丰牌45%硫酸钾复合肥、尿素 (N 46%) 、硫酸钾 (K2O 51%) 。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 以栽培密度 (A) 为主处理, 施肥方法 (B) 为副处理。其中栽培密度设4个水平:9.00万株/hm2 (A1) 、8.25万株/hm2 (A2) 、7.50万株/hm2 (A3) 、6.75万株/hm2 (A4) 。施肥方法设2个水平:一次性基施肥料 (B1) , 即一次性基施纯N 250.5 kg/hm2、P2O5124.5 kg/hm2、K2O 375.0 kg/hm2;分基肥、齐苗期和现蕾期追施3次肥料 (B2) , 即基施纯N50%、K2O 34%、P2O5100%, 齐苗期追施纯N 30%、K2O 30%, 现蕾期追施纯N 20%、K2O 36%。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3.76 m2。施完基肥后, 统一用沟土掩种盖肥, 再覆盖稻草4 cm, 然后用沟土覆盖草面4 cm。

1.4 试验过程

2010年11月6日切种消毒, 室内晾置2 d, 11月8日催芽, 11月19日播种。12月22日和2011年1月15日进行齐苗期和现蕾期追肥, 用水30 t/hm2将肥料溶解淋施, 同时喷药防病虫害[3,4,5], 12月26日清沟沥水。

1.5 调查报告

出苗后至植株生长期间每个处理定点选10株, 每隔7d调查1次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分枝情况。2011年2月28日成熟, 分区采收, 分级计薯数和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对冬马铃薯免耕栽培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6.75万~9.00万株/hm2的播种密度范围内, 马铃薯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提高, 但在相同密度水平下2种施肥方法对产量影响不大。栽培密度为9.00万株/hm2, 1次施肥和分3次施肥的马铃薯产量分别为31 489.83、31344.48kg/hm2, 比对应的6.75万株/hm2水平分别增产5639.54、4 476.75 kg/hm2;栽培密度为8.25、7.50万株/hm2的产量分别为31 082.85 kg/hm2和31 395.35 kg/hm2、29 745.64 kg/hm2和29 018.90 kg/hm2, 分别比对应6.75万株/hm2水平增产5 232.56kg/hm2和4 527.62 kg/hm2、3 895.35 kg/hm2和2 151.17 kg/hm2。对产量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 A1、A2产量差异不显著;A1、A2与A3、A4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A3与A4产量差异也极显著。

注: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0.05、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性。

2.2 不同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不同栽培密度的2种施肥方法, 生产成本以分次追肥的水平略高, 但相差不大。在不同栽培密度之间, 成本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总产值也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除栽培密度6.75万株/hm2不同施肥水平的产值有明显差异外, 其他同一栽培密度下2种施肥方法的产值基本相差不大。栽培密度为9.00万株/hm2时产值最高, 1次施肥和分3次施肥的产值分别为46 816.20、46679.70元/hm2, 比对应6.75万株/hm2水平分别增值8 228.10、6472.05元/hm2;其次是栽培密度为8.25万、7.50万株/hm2, 产值分别比对应6.75万株/hm2水平增值7 659.90元/hm2和6 443.40元/hm2、5 760.30元/hm2和3 123.30元/hm2。各处理的收入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大, 但同一密度水平、2种施肥方法的收入差别不大, 栽培密度为8.25万株/hm2时纯收入最高, 分别为25 566.15、25 519.20元/hm2, 分别比对应6.75万株/hm2水平增收5 994.90、4 778.40元/hm2;其次是栽培密度为9.00万、7.50万株/hm2, 分别比对应6.75万株/hm2水平增收5 730.60元/hm2和3 974.55元/hm2、4 927.80元/hm2和2 290.80元/hm2。

注:生产成本按用工30元/d、≥100 g薯块按1.7元/kg、<100 g单薯块按0.7元/kg, 青烂薯按0.2元/kg、硫酸钾复合肥2.7元/kg、尿素2.2元/kg、硫酸钾3.6元/kg, 稻草0.26元/kg、农药18元/次 (2次) 计。

2.3 不同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 不同栽培密度对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分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同密度水平下2种施肥方法则对其影响不大。各栽培密度水平的株高、茎粗和分枝数, 在出苗期差别不大, 进入现蕾期至开花期后逐渐出现差别, 而在薯块膨大期和成熟期差异较明显, 随着栽培密度的递减, 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呈递增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研究表明, 同等施肥条件下, 冬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中熟品种费乌瑞它 (生育期90~100 d) , 栽培密度以8.25万株/hm2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明显, 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慧, 郑元红, 肖莉, 等.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2) :109, 111.

[2]蔡尔秀, 李敏清.福鼎地区马铃薯紫花851最佳种植密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8) :74-75.

[3]王克雄, 王效瑜, 吴林科, 等.宁夏南部丘陵地区马铃薯密度、肥料丰产栽培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39-40.

[4]田丰, 张永成, 张凤军, 等.不同肥料和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 2010 (6) :95-98.

[5]谢小燕, 李桂平, 向红梅.铜仁市稻田马铃薯地膜全程覆盖高密度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 2010 (1) :62.

芒市冬马铃薯新品种品比试验 篇2

关键词:芒市;冬马铃薯;新品种;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54-02

由于芒市冬马铃薯种植品种长期存在单一化问题,主推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导致产量降低、抗逆性差[1],严重影响了芒市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于2015—2016年通过引进冬马铃薯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对其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商品性等进行综合鉴定,以筛选出适宜芒市冬季栽培的菜用及加工兼用型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芒市风平镇芒赛村委会团结村某农户田地,地势平坦,海拔883m,砂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中等,排灌方便,交通方便,前茬作物为水稻。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云薯506、云薯401、紫云1号和合作88(CK),种薯由云南省农科院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种植面积为45m2。

1.4 试验过程 种薯统一用美派安进行种薯处理,于2015年12月2日播种,采用高垄双行栽培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植规格一致,开沟作畦,畦宽80cm,沟宽30cm,开畦后播种,要求垄高30cm,行距40cm,株距30cm,栽植6万株/hm2。底肥施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750kg/hm2、硫酸钾肥150kg/hm2、硼肥30kg/hm2、钙镁磷600kg/hm2、腐熟农家肥22 500kg/hm2。1月15日统一中耕培土,追施尿素150kg/hm2,灌水,而后视土壤含水量不定期统一灌水,其它田间管理统一。2016年3月18日田间测产验收。

1.5 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1.5.1 种薯处理技术 9月份购进冬马铃薯种薯,平放在楼板或干燥的地上至出苗。播种前3d,选择薯形规整、无病斑、无腐烂、薯皮光滑的壮龄薯,大薯切块,每薯块留2个健康的芽。若切块时发现黑心病、环腐病的薯块则淘汰,切块后用美派安喷切口,小薯不必切块直接播种。

1.5.2 苗后覆膜栽培技术 追肥培土后,采用宽60cm、厚0.005mm的地膜进行覆膜。先将膜拉在马铃薯墒面,然后用剪刀或手破膜取出马铃薯苗,最后用土压紧四周和破膜口。盖膜的质量要求:膜要摆平、拉直、拉紧、贴紧畦面,然后用细碎的泥土把四周压紧压实。

1.5.3 病虫害综合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防治晚疫病、花叶病、青枯病、金针虫和地老虎。

1.5.4 适时收获 马铃薯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植株衰老变黄或干枯,此时块茎不再膨大,产量不再增加,薯皮木质化。一般早上采挖,在地面上晾晒至下午05:00后分级包装。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参试品种生育期差异不大,紫云1号和对照品种合作88(CK)最长,生育期同为102d,云薯506最短,为96d(表1)。

2.2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参试品种除紫云1号无病害发生外,其余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晚疫病发生,发生程度如下:云薯506为8.2%、云薯401为12.6%、合作88为5.7%。试验中未发生其他病害。

2.3 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商品率比较 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只有云薯401产量比对照高,其余都比对照低。(下转56页)(上接54页)云薯401产量最高,为43 155.6kg/hm2,比对照增产3 466.7kg/hm2,商品率也最高为98.6%;其次是合作88(CK)和紫云1号,产量分别为39 688.9kg/hm2、

28 644.4kg/hm2;云薯506产量最低,为24 666.7kg/hm2(表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云薯401产量最高,为43 155.6kg/hm2,云薯506产量最低,为24 666.7kg/hm2。云薯401品种可在芒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紫云1号为紫皮紫肉特色品种,销售价格高,市场前景好,可选择在局部地区订单种植。

参考文献

永胜冬早马铃薯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冬马铃薯,栽培技术,永胜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马铃薯也是我县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2333.33hm2, 鲜薯产量3.15万t。但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目前多以贫困山区大春种植为主, 可比效益较低。因此, 立足资源优势, 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 优化种植结构, 积极进行冬春马铃薯开发, 打“时间差、季节差”, 逐步做到全年马铃薯鲜薯的生产供应, 提高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特别是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 弥补因灾造成的损失, 意义重大。

1 选种、备种

通过几年的种植我县主要所采用的冬早马铃薯品种主要有:合作88、丽薯6号、丽薯7号和一些我县的本地品种。但在种子的选择上应选用早熟, 丰产条件好, 块茎大, 外观好, 品质优的品种种植。种子最好还应是脱毒品种, 脱毒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 这样可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 为其丰产提供前提条。一般备种150kg/667m2。为了缩短冬早马铃薯的生长周期而使其的提早上市, 选好的种子可放在温度为15~18℃的室内用沙土层积法催芽或放在散射光下晾晒, 待芽长到2cm左右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切块催芽春播需种薯120kg/667m2, 播前一个月将种薯放在温度15~20℃的黑暗环境中春化处理。播前20~25天将种薯切块, 每块有1~2个芽眼, 重量25~30g。种薯切块后用600倍多菌灵悬浮液冲洗切口表面淀粉,

2 选地、整地和施肥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 特别是要具有排灌能力的地块。前茬以禾谷类作物、豆类等为宜, 不宜以茄科作物, 如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为前茬, 以减轻病害的发生。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 应及时深耕30cm左右, 使土壤冻垡、风化, 以接纳雨雪, 冻死越冬害虫。早春解冻后应及早耕耙, 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 保住墒情, 以待播种。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 结合早春整地时, 施足底肥。底肥一般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 000~5000kg/667m2作基肥, 在播种时施入尿素2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30~40kg作为底肥。

3 适时播种

何时播种是冬早马铃薯种植的一个关键, 由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 霜期长, 如播种时节掌握不好将严重影响马铃薯的整个栽培过程及其产量以及上市的时节。播种过早容易受霜冻, 播种过迟则影响上市时间, 经济效益受损。在我县海拔在2 000m以上最佳的播种时节为2月中下旬, 海拔在1 800m以下的地区播种时节可提前到1月中旬播种, 即当地气温上升到2~4℃为最佳播种时节。

4 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采用单厢高陇双行盖膜种植法。即在整好地面上开出宽80cm高30cm的厢面上种植马铃薯2行, 两行间的距离为40cm, 株距为30cm, 各厢间开20cm宽的沟, 这样并形成单行为50cm的行距, 即可保持为4 400株/667m2, 播种后盖上100cm宽的地膜。

5 破膜

冬早马铃薯在播种后20~25天开始出苗, 此时一定应加强管理以防烧死幼苗, 造成缺苗, 影响密度, 最终降低产量。待膜内长出绿色幼苗就要及时破膜苗, 将苗放出膜外后苗周围用细土封好以防膜内温度散失, 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在冬早马铃薯出苗的这一期间要保持一天两次检查出苗的状况, 一旦发现出苗就要及时破膜。

6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也是马铃薯栽培的一个关键措施, 结合追肥、浇水, 分别在现蕾初期和开花初期各培土一次, 以防块茎露出地面。

7 施肥

冬早马铃薯的施肥以施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整地时先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4 000kg作为基肥, 接合播种施入复合肥40kg/667m2。在开花初期追施尿素10~15kg/667m2, 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及在结薯期用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西海丰等溶液叶面喷施两次, 以防早衰, 另外在现蕾开花期, 对徒长趋势的田块, 用15%多效唑20~25g/667m2, 对水40~50kg喷雾, 控制徒长。

8 田间管理

8.1 防冻

马铃薯最怕霜冻, 被霜冻的马铃薯的成熟期, 产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做好防冻工作十分重要, 凡遇上低温霜冻天气, 夜晚就应在地膜上或直接在植株上加盖一层干稻草或干玉米秆, 以防受冻。

8.2 浇水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对水分要求都十分的迫切, 要时时检查田块的干湿状态, 及时的浇水, 特别是在结薯现蕾期更需要充足的水分, 以满足块茎的生长, 此时也正值4月份, 气温高, 蒸发量大, 要保证10~15天浇水1次, 以确保马铃薯健康生长。

8.3 病虫害防治

在我县马铃薯在前期病害相对较少, 当马铃薯进入旺长期开始就要注意早死病, 早、晚疫病, 病毒病等的防治, 一当发现就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治愈。病毒病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早、晚疫病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7天喷药1次, 连喷3次。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8.4 除草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给马铃薯, 以确保其丰收。

9 适时收获及时上市

冬早马铃薯的收获不一定要等到马铃薯完全成熟产量最高后再收获, 而是要看市场需求和市场的价格而定, 能够在市场价格最好的时节将马铃薯采收上市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市一般进入五月初时马铃薯就已长到了7成的亩产, 此时一般是我市马铃薯市场价格最好的时期, 可看市场价格适时采收上市从而可取得较好的收益, 并且能将在5月下旬采收完成, 从而也不影响下一季作物的种植。但冬早马铃薯的采收还应选择在晴天土壤干爽时进行, 而且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将马铃薯全部采收以免薯块腐烂造成为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建水县冬马铃薯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4

建水县是云南省传统的冬马铃薯主产区之一, 近年播种面积在4 666.67 hm2左右, 年产商品薯14万t左右, 主栽品种有丽薯6号、合作88、云薯301;主要采取稻—马铃薯、稻—菜—马铃薯轮茬种植的方式, 于11月中下旬到12月上旬播种, 次年3月上中旬至4月初收获, 平均单产可达30t/hm2, 平均产值6万元/hm2。

建水县特有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十分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种植冬马铃薯历史悠久, 面积逐年扩大,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几千亩发展到现在的4 666.67 hm2以上, 主要分布在曲江、甸尾、利民、坡头、西庄等乡镇。近几年, 由于市场经济回升快, 加之各级党委政府及科技部门重视发展冬季农业, 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充分发挥土地效应, 提高复种指数,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冬马铃薯的积极性, 因地制宜选准了大力发展冬马铃薯生产的致富路子。

2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优势

2.1自然条件优越

建水县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四季不明显, 干湿季分明, 雨热同季, 四季温暖, 少雨干旱。坝区年均温、最高年气温、最低年气温分别为18.5、19.3、17.7℃, ≥0℃的有效积温、年降雨量、全年日照时数分别为3 126.21℃、800 mm、23 559.6 h, 霜期短 (一般为60~70 d) , 重霜期很少。由于建水独特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 加之昼夜温差大, 同一种作物在当地种植, 产量和品质比其他地区好, 尤其适宜冬马铃薯生产。

2.2区位优势明显

建水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 国道323线横穿县境, 蒙 (自) 宝 (秀) 铁路通过县境与滇越铁路相连, 县内公路达1 000 km以上, 地理位置适中, 距省城昆明220 km, 为冬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3市场需求空间大

全县冬马铃薯年产量14万t左右, 除当地销售1/5外, 2/5销往安徽省合肥市, 2/5销往通海、昆明、广东、广西、深圳、上海、北京等地, 每天有外地的、当地的10多家客商到集市、村寨收购, 抢争订货, 平均价格2元/kg, 高时可达2.5元/kg, 精品马铃薯3元/kg, 市场需求空间大, 农民尝到了甜头, 得到了实惠。通过科技部门的引导, 科技意识、规模意识、窗口意识不断增强, 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植冬马铃薯的积极性, 栽种水平逐年提高, 单产大幅度增长, 价格日趋上升,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种植冬马铃薯已成为建水县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又一新亮点。

2.4时间短、成本低、见效快

冬马铃薯属秋、冬季轮茬作物, 时间短、成本低、见效快。冬马铃薯平均产量可达30 t/hm2, 平均产值6万元/hm2, 扣除化肥、农药、农膜、工时费等投入1.95万元/hm2, 净产值4.05万元/hm2。高产田块产量可达37.5 t/hm2, 产值高达7.5万元/hm2, 净产值可达5.55万元/hm2。

2.5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

冬马铃薯种植, 在促使当地农民增收的同时, 又利于培植地方特色产业, 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促进了市场流通。此外, 建水县工业水平不高, 污染相对较少, 适宜种植绿色无公害冬马铃薯, 这对促进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 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意义[1,2,3,4]。

3存在的问题

3.1品种多、乱、杂

目前, 建水县冬马铃薯品种繁多, 零星分散于各村落, 无法形成品种优势, 缺乏主推品种, 不符合规模化发展的要求。

3.2面积分散、不集中

目前, 除甸尾、曲江2个乡镇以外, 其他地区冬马铃薯大多分散种植, 未形成规模化, 无法凸显冬马铃薯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势。

3.3新品种更新换代跟不上发展步伐

由于种种原因, 有些适宜种植的品种不能及时就位, 给冬马铃薯的更新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品种老化、混杂, 一些老品种如会—2、威芋3号、克选10号、米拉、宣2号、286等仍有种植, 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3.4产、供、销环节有所欠缺

历年来, 因市场价格波动, 产、销订单合同难以兑现, 无形中增加了产、销双方的风险, 有时出现产、供、销脱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冬马铃薯的发展[1,2,3,4]。

3.5市场化程度不高

建水县冬马铃薯种植农户多, 规模小、散, 与加工、收购企业直接签定订单的较少, 自产自销比例高, 商品率低, 市场占有率低。此外, 由于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到位率低、保障率低, 加上科技投入少, 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指导工作难度大, 少数农户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识不足, 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肥、农药等。

4冬马铃薯发展对策

4.1组织措施

4.1.1加强组织领导,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冬马铃薯产业已被列入建水县议事日程, 县、乡、村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由专人负责, 做到面积早计划、种薯早就位、各项措施落实到户、统一制定栽培技术方案, 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1.2增加投入, 建立种薯繁育基地, 做好服务。加大对冬马铃薯产业的经费投入力度, 用于新品种的引种、繁育和示范, 筛选出适宜建水县的主推品种。通过示范, 以点带面, 推动当地冬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

4.1.3探索高产栽培模式。根据品种特性及相关资料, 设置合理的群体结构、施肥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等, 以指导农户种植[1,2,3,4]。

4.1.4加强技术培训, 推广良种良法。技术员可以通过现场指导, 引导农户采用正确的栽培管理方法, 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促进冬马铃薯产业向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1,2,3,4]。

4.1.5推进无公害生产, 发展绿色无公害冬马铃薯。发展绿色无公害冬马铃薯, 首选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无污染, 土质肥沃的环境, 要求远离城市、工业区、村庄和公路, 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 并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环境质量不会下降[1,2,3,4]。建水县以农业为主, 具备上述条件, 适宜发展绿色无公害冬马铃薯。

4.1.6发展加工型马铃薯, 促使冬马铃薯发展规模化、品牌化。引入马铃薯加工企业, 推广加工型马铃薯云薯301, 使产、供、销和加工一体化, 发展订单农业, 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建立特色农业新机制系统工程, 建立加工批发中心, 开拓大市场, 建一个支柱, 兴一方产业

4.2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4.2.1及时催芽。根据冬马铃薯休眠期长的特点, 播种时做好催芽处理, 做到分级、分区播种, 保证苗齐、苗壮。

4.2.2合理密植。在12月上、中旬播种为最佳节令。深耕细碎土壤, 以150 cm开墒, 深播, 塘深26~30 cm, 规格为50cm×40 cm, 种植密度4.8万塘/hm2。

4.2.3合理施肥。将农家肥22.5~45.0 t/hm2、马铃薯配方全价肥2 400~3 000 kg/hm2、尿素300 kg/hm2, 集中穴施, 再施用地虫灵、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盖土厚度15 cm, 盖土后用除芽通1 500 m L/hm2、禾耐施900 m L/hm2, 喷雾化除。加盖120 cm地膜, 四周压实, 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

4.2.4封顶打杈。在封垄后及时打杈, 每塘留主茎1~2株, 开花现蕾期打除花蕾, 减少养分消耗, 促进养分向地下部分积累, 增加产量。

4.2.5合理管水。马铃薯是喜肥水作物, 需水量大, 出苗后浇水6~8次, 开花以后的薯块膨大期不能脱水, 浇水时只能喷灌和浇灌, 不能采用漫灌方式。

4.2.6病虫防治。在顶花期用烯酰吗啉或杀毒矾预防2~3次疫病。地下害虫用辛硫磷灌根, 蚜虫用高效氯氰菊酯或吡虫啉喷雾;斑潜蝇用阿维菌素、新科等防治。

总之, 发展建水县冬马铃薯产业, 要依靠科技, 维护产品声誉, 建立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 实施无公害战略, 重点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 减少硝态氮的使用, 降低蔬菜硝酸盐的含量, 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马铃薯, 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并进行有效的示范栽培、技术培训, 促进共同增收致富奔小康。

参考文献

[1]尚琼, 陈红玲.建水县优质稻发展现状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 2009 (3) :13-15.

[2]陈红玲, 穆素芬.建水县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4) :138-139.

[3]李竹仙.有机食品生产及其认证[J].中国农技推广, 2003 (3) :56-57.

云南省冬早马铃薯产业发展探讨 篇5

云南具有种植冬早马铃薯的先天优势。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 在低海拔河谷地带, 温度适宜, 无雨无霜或是少霜, 错开了因降雨而带来的晚疫病发病期, 病虫害极少。而我国北纬23度适宜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地区中, 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却正值梅雨季节, 降雨量大, 产量普遍都不高。因此, 云南是全国最适宜种植冬早马铃薯的地区。

1 2012~2013年基本情况

1.1 种植情况

云南冬早马铃薯种植中, 冬马铃薯主要种植于德宏、红河、临沧等滇西区域, 早春马铃薯主要种植于曲靖、昭通等滇东低海拔河谷地带。2012~2013年云南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近13.33万hm2, 冬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早春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约各6.67万hm2。冬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为红河约1.67万hm2、德宏约1万hm2、临沧约1万hm2、普洱约4666.67hm2、丽江约2666.67hm2, 其他零星分布在保山、大理等地。早春马铃薯的主要产区曲靖2.67万hm2、昭通2.27万hm2, 其他零星分布在玉溪、昆明等地。

1.2 价格情况

云南的冬早马铃薯相对大春马铃薯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我国很多省份都适于种植大春马铃薯, 特别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几个马铃薯生产大省的大春马铃薯集中上市时期, 马铃薯价格一般都处于全年的低位。冬早马铃薯仅适于在我国的几个南方省份种植, 而冬季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仍比较旺盛, 因此, 冬早马铃薯上市价格一般处于全年的高位, 且以冬马铃薯的价格最高。2013年, 由于我国适于种植冬马铃薯的其他省份降雨过多的原因, 导致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减少, 供不应求, 冬马铃薯的田间平均收购价格高达3.3元/kg, 而早春马铃薯的田间平均收购价格达2.7元/kg, 大春马铃薯的田间平均收购价格仅为1.5元/kg。

1.3效益情况

云南冬早马铃薯种植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云南马铃薯的高产示范田的产量可达3000~4000kg/667㎡, 云南省农户种植冬马铃薯的平均单产约为2500kg/667㎡、早春马铃薯单产约为1200kg/667㎡, 以2013年冬马铃薯3.3元/kg和早春马铃薯价格2.8元/kg计算, 农民冬、早马铃薯种植单产收入分别达8250元/667㎡和3360元/667㎡。马铃薯种植所需成本不高, 一般为1元/kg左右, 扣除成本后, 冬、早马铃薯种植单产利润将达5750元/667㎡和2160元/667㎡。以往年冬马铃薯均价2.7元/kg和早春马铃薯2.0元/kg计算, 冬、早马铃薯往年的平均利润也分别达4250元/667㎡和1200元/667㎡。种植效益远远高于大春马铃薯和水稻、小麦、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

2 发展潜力分析

2.1 生产潜力

云南作为最适于冬早马铃薯的栽种地区, 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市场价格维持稳定波动不大的情况下, 冬早马铃薯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冬早马铃薯种植必将成为更多适于种植区域农户的选择, 预计云南省未来冬早马铃薯可发展至20~33.33万hm2。

冬马铃薯最具有开发潜力。滇南地区由于冬季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适于种植冬马铃薯的区域较广, 2013年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仅占适于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红河为例, 该州适于种植面积约为5万hm2, 2013年的种植面积仅为1.67万hm2。因此, 冬马铃薯仍具有6.67~10万hm2的发展潜力。

早春马铃薯仍可适度开发。滇东地区马铃薯种植历史久远, 当地农户一直都把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 当地老百姓也喜爱吃马铃薯。特别是近年来冬早马铃薯市场需求旺盛, 市场价格较好的情况下, 大部分土地都种植了马铃薯。以昭通、曲靖为例, 2013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67万hm2, 适于种植面积约3.33万hm2, 已经开发了80%的面积。当冬早马铃薯价格持续稳定的情况下, 仍有20%的面积可开发, 早春马铃薯仍有1.33~2万hm2的发展潜力。

2.2 市场潜力

冬季马铃薯的市场需求以鲜食需求为主。由于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 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 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 马铃薯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寒冷的冬季和初春, 火锅是我国大江南北喜爱的御寒烹饪方式, 马铃薯是火锅的必点菜肴之一。据调查, 全国冬马铃薯以现有的生产水平, 需66.67万hm2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资料显示, 北京市马铃薯需求量仅一天就需500t, 全国冬季早春的马铃薯需求旺盛。而在北方的冬季和早春, 马铃薯收获的季节早已过去, 尽管马铃薯生产大区已经修建了部分储藏窖, 但口感及营养价值已远不及新鲜马铃薯。近年来, 市场对云南的冬早马铃薯的需求旺盛, 销售地区远至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地, 近至四川、重庆、贵州、广东等地, 每年还有部分出口至东南亚国家。从冬早马铃薯供给来看, 仅有云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等少数几个南方省份适于种植。因此,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 冬早马铃薯供不应求的状况将会持续, 冬早马铃薯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种植冬早马铃薯有利于保证农民收益。

3 存在的问题

3.1 种薯供应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马铃薯种薯绝大部分是农民的自留种, 自留种的问题是易感染病虫害, 从而退化, 导致产量较低。如果使用品种较好的脱毒种薯, 目前最高单产可达4000kg/667㎡, 一般也在3000kg/667㎡左右, 自留种的单产一般不到2000kg/667㎡。尽管脱毒种薯较自留种贵 (脱毒种薯市场价格平均为3.5元/kg, 自留种则仅为1.5元/kg) , 但收益远可以抵消成本。以种薯200kg/667㎡计算, 按市场价格, 脱毒种薯成本700元/667㎡, 自留种则仅需300元/667㎡, 按冬季马铃薯的价格2.7元/kg计算, 使用脱毒种薯单产3000kg/667㎡, 收入8100元/667㎡;使用自留种单产2000kg/667㎡, 收入5400元/667㎡, 使用脱毒种薯比自留种收入高出2700元/667㎡, 扣除400元/667㎡的多付成本, 利润高出近2400元/667㎡。现实的情况是, 一方面脱毒种薯生产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农民不愿使用脱毒种薯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种薯销售企业缺乏规范和制约, 企业销售的种薯质量没有保证, 农民出了高价却没有买到真正好的种薯。

3.2 生产过程管理粗放

云南以家庭为单位种植马铃薯, 一方面农户图省心省力, 很少进行精细管理;另一方面没有比较成熟的科学管理示范技术规程让农户可以参照。因此, 大部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仍以粗放式管理为主。除了优质种薯可以提高产量外, 好的栽培管理技术, 对提高单产也非常重要。对云南适合栽种冬马铃薯的地区来说, 除了种薯, 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精细的管理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产品产业链延伸不足

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缓慢, 技术创新缺乏, 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建立了马铃薯薯片和淀粉加工企业。马铃薯薯片对马铃薯的需求为7万t/年, 仅占全省1000万t的产量的7‰。而由于价格原因, 淀粉加工企业几乎限于全面停产状态。目前云南的冬早马铃薯仍是以初级产品的方式在田间地头零散销售, 经过中间商售卖给消费者, 缺乏后续包装加工的下游产业链, 导致马铃薯的附加值比较低, 削减了马铃薯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意义。如果能注重马铃薯下游产业链的开发, 通过发展粗加工或深加工, 将有利于该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4 建议

4.1 由政府信用保障的资质认证种薯

一方面农户急需优质的种薯来提高单产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有保证的优质种薯销售。这种市场矛盾的解决可以利用政府公信力, 通过给一些有技术保障能力的企业发放资质认证, 同时要求企业质押一定风险抵押金, 当企业供应的种薯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农民歉收时作为赔偿金。通过规范企业的行为, 解决市场的供需矛盾, 让企业根据供需关系, 扩大优质种薯的繁育基地, 满足农民种薯需求。

4.2 建立两大优质种薯的繁育基地

根据云南省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区位条件, 打造供应滇东和滇西马铃薯种植需要的两大优质种薯繁育基地。建议将大理作为滇西马铃薯的脱毒种薯基地, 使之成为德宏、临沧、保山等地的冬早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将丽江、会泽作为滇东马铃薯的脱毒种薯基地, 使之成为昭通、曲靖等地的冬早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供应基地。这些地区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湿润,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土壤肥沃、疏松, 自然隔离条件好, 作物品种单一, 病虫害轻, 品种退化慢等自然条件, 与马铃薯的原产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的自然条件相似, 是最适合建立优质马铃薯脱毒良种繁殖基地的地区之一, 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利用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 可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合格种薯, 可以向滇西、滇东地区乃至全省及东南亚国家提供优质种薯。基地通过“政府+科研+企业+合作社 (农户) ”运行机制进行运作。政府主导在资金、政策给予扶持;科研单位作技术支撑, 通过科研平台的建立, 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带动, 将“小生产者 (农户) ”和“大市场”连接起来, 合作社代表农民与企业签订合同, 实行订单农业, 架设农户与市场的桥梁, 将农户带入大市场, 实现多方共赢, 推动产业的发展。

4.3建立高产技术规程示范庄园

由于云南生态环境多样, 往往一个品种在某个地区产量较高, 却在另一地区表现不佳。而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地质、土壤条件的不同, 其种植时的规程也不尽相同。因此, 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或独立经营的示范农庄, 示范农庄应结合现代农业高科技, 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科技推广, 示范农庄可以自我持续经营。示范基地和示范农庄都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制定相应的高产技术规程, 并试验适于当地的冬早马铃薯品种, 将高产品种培育成脱毒种薯, 销售给当地农户。通过高产示范基地或示范庄园增加农户对种薯的信任度, 同时推广高产技术规程, 以提高云南省冬早马铃薯的单产产量, 提高“藏粮于田”的能力。

4.4 从初级加工开始延伸产业链

由于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缓慢, 缺乏技术创新的支持, 可以从初级加工开始, 逐步开发农户的商业意识, 发现马铃薯加工的商机。首先可以从创品牌, 进行简单包装上市开始。例如寻甸六哨的马铃薯形状圆、质沙、口感好, 得到了市场青睐, 当地注册了“六哨洋芋”品牌, 并经过包装上市, 远销东南亚市场, 提高了马铃薯的销售价格, 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在我国民间不管南方北方都有烹食土豆丝的习惯, 切丝对于当今懒于烹饪的年轻人来说是比较麻烦的工作, 可引进企业专门进行简单的机械切丝加工, 并使用一定的绿色保鲜技术, 既可方便烹饪出美味的各种土豆丝, 迎合了国人马铃薯烹饪需求, 也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附加值。

摘要: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 云南冬早马铃薯的收获季节错开了我国马铃薯旺季, 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冬早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云南冬早马铃薯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冬早马铃薯仍面临着种薯供应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过程管理粗放、产品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 因此, 政府应采取保障种薯的资质认证, 建立两大优质种薯的繁育基地, 建立高产技术规程示范庄园, 从初级加工开始延伸产业链等措施。

关键词:云南,冬早马铃薯,产业

参考文献

[1]曹继国, 杨鲁生, 刘石柱, 袁老绍.师宗县冬早马铃薯发展现状与对策[J].云南农业, 2011 (6) .

冬马铃薯 篇6

1 保山市隆阳区马铃薯生产现状

继水稻、小麦、玉米后, 马铃薯被国家列为第四大主粮作物。云南省列为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是隆阳区传统粮食作物之一, 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 种植的主要品种为中甸红、会-2、合作88、丽薯6号、丽薯7号、宣薯2号等, 种植模式有套种、间种、净种3种, 从播种节令上分为冬马铃薯、早春马铃薯、秋马铃薯3季种植, 其中以冬马铃薯为主, 占全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左右, 是云南省冬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虽然马铃薯在隆阳区是一种具有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作物, 但仍然存在着种薯质量差, 良种覆盖率偏低, 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欠缺, 农户的科技种薯意识和素质薄弱, 单产水平低, 常年种植面积2 000 hm2左右, 平均产量22.5 t/hm2。

2 优质马铃薯生产优势

2.1 土壤肥力优势

据调查, 虽然近年隆阳区土壤肥力有一些变化, 但总体肥力较高, 有机质含量高, 速效氮含量较高, 速效磷、速效钾中等偏高, p H值呈微酸性至中性。土壤类型主要是以石灰岩为母质形成黄红壤和冲积土, 土壤结构好, 较适宜优质马铃薯生产。因此, 通过科学增施农家肥, 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 是有利于马铃薯高产优质生产的[1,2]。

2.2 比较成熟的优质马铃薯生产技术是基本保障

2.2.1 优质马铃薯品种储备充足。

良种是基础, 是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内部动力。2012年以来, 在相关育种单位的支持下, 隆阳区植保站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从事了马铃薯新品种引种选育试验示范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一是选育鉴定适合隆阳区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二是研究马铃薯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为全区大面积生产提供良种资源和技术贮备。目前选育出适宜隆阳区大面积主推的品种有丽薯7号, 示范品种青薯9号, 这些品种将为隆阳区马铃薯生产提供种源。

2.2.2 高产栽培研究示范获得成功。

走“适 (群体) 、壮 (个体) 、高 (积累) ”的栽培途径。着力推广高垄低沟双行种植、适时推广套种、间种模式, 扩大株行距, 提高单株产量的策略, 这就要求在控制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 根据品种特性, 肥水、播种期、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来确定群体结构, 以高产指标确定合理的产量结构, 以科学的水肥管理使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单株重协调发展。

3 发展建议

据统计分析, 保山市隆阳区优质马铃薯生产潜力较大, 随着马铃薯被国家列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隆阳区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生产, 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提高单产, 增加总产, 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将是隆阳区马铃薯发展的目标, 为了加快脱毒马铃薯推广步伐, 特提出如下建议。

3.1 因地制宜搞好优质马铃薯生产区划和规划

由于隆阳区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 适合种植马铃薯品种。2 000 hm2马铃薯按海拔由低到高划分成3个区:一是海拔640~1 450 m的热区次热区, 种植的主要品种为丽薯7号, 常年种植面积666.7 hm2左右;二是海拔1 450~1 700 m的中海拔温热区, 种植品种丽薯7号, 搭配中甸红, 种植面积在333.3 hm2左右;三是海拔1 700~1 950 m的山区冷凉山区, 种植品种丽薯7号, 搭配会-2, 常年种植面积在1 000 hm2左右。

3.2 调整优化小春作物结构

通过3~5年的时间, 调减小春作物中种植效益低、生育期偏长的小麦, 扩大大麦、蚕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使大麦、蚕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小春粮食作物面积的60%以上, 马铃薯提前收获, 粳稻区栽插节令提前1个以上, 马铃薯间套种, 提高复种指数, 确保马铃薯玉米双丰收。

3.3 加强新品种引育示范推广工作

良种是高产稳产的内因, 是其他任何技术不可代替的环节和技术。在相关育种单位的支持下, 已引进试验示范成功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如最近几年引进成功的丽薯7号等, 引进筛选出示范的青薯9号, 为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奠定扎实基础。

3.4 以样板为依托搞好马铃薯生产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种植水平

积极创办新品种、新技术的样板示范, 以点带片, 以片促面。开展科技培训, 样板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如2015年云南省省级666.67 hm2冬马铃薯高产创建样板, 平均产量35 656.5kg/hm2, 比非项目区增加11 394.0 kg/hm2, 增产46.96%;总产23 771 t, 总产增加7 596 t, 增加产值1 063.4万元。实现了样板典型引领, 马铃薯样板提质增效的目的。

3.5 加快脱毒马铃薯集成技术推广应用

3.5.1 选用良种。

根据试验筛选鉴定, 确定本区域主推品种丽薯7号, 搭配合作88、中甸红等品种[1,2]。

3.5.2 选地整地。

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 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但是在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水通气良好、表土层深厚的土壤中更有利于其高产。砂壤或壤土、泥炭土、腐殖土最为适宜。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进行深耕耙地, 然后根据地势、土壤环境等做垄, 地势高、排水好的做宽垄, 地势低、排水条件不好的则做窄垄或高垄[3,4]。

3.5.3 施足基肥。

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量, 以钾最多, 氮次之, 磷最少。据试验, 每生产1 000 kg块茎, 需要吸收氮5~6 kg、磷2 kg、钾8~10 kg。在马铃薯一生中, 幼苗期需肥较少, 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5%左右, 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需肥最多, 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50%以上, 淀粉积累期需肥又减少, 占全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5%左右。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重施底肥, 早施追肥, 增施钾肥。施肥方法:结合播种施足基肥, 可一次性施入, 也可先施所需氮素总量的80%以上, 磷、钾素全部, 剩余部分结合中耕培土作为追肥施入。基肥应以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为主,中等地力施农家肥30 t, 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1 125~1 50kg/hm2, 一般集中施入播种沟内。

3.5.4 种薯处理。

选择薯形规整、薯皮光滑、无伤无病、色泽鲜明、大小适中、重量为25~50 g的健康种薯作为种薯。种薯切块种植, 可以提早出苗, 但是在切块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通过切刀传播病毒, 造成烂种。因此, 在切块时要每切1块种薯换1次切刀或消毒1次。将种薯切成每块20~30 g, 且每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 剔除病薯。小整薯作种, 可避免切刀传病, 小整薯比同等大小的切块芽眼多, 出苗后每穴主茎多, 出苗快而整齐, 生长健壮, 抗旱、抗寒能力强, 还可防止秋播的烂种死苗, 一般整薯的大小要控制在20~50 g。但是小薯由于成熟度低、休眠期长, 常出现早衰现象, 因此生产上要做好催芽处理, 配方施肥。

切块后对种薯进行处理:一是用草木灰拌种。切块后每50 kg种薯用草木灰2 kg和甲霜灵100 g加水2 kg进行拌种, 拌种后不积堆、不装袋, 置于闲房地表24~48 h后即可播种。二是药剂拌种。用70%甲基托布津2 kg+72%农用链霉素1 kg均匀拌入滑石粉50 kg成为粉剂, 每50 kg种薯 (切块) 用2 kg混合药拌匀, 要求切块后30 mim内进行拌种处理。播种前30 d左右, 将种薯放在室温18℃左右的黑暗条件下催芽, 当芽长0.5~1.0 cm时, 将种薯平铺于散射光下, 使其均匀受光进行炼芽, 形成粗壮、浓绿或紫绿的幼芽。

3.5.5 适时播种。

抓最佳节令, 适时播种, 将结薯期安排在平均气温为15~23℃, 日长不超14 h, 此条件适宜块茎发生膨大, 出苗后不遭受晚霜的危害。隆阳区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好, 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为宜[5]。

3.5.6 合理密植。

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 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 种6.00万~6.75万株/hm2, 每株2~3茎较为适宜。间套种采用宽窄行高垄双行地膜种植, 宽行距90 cm, 窄行距60 cm。窄行内浅开播种沟, 沟底宽30 cm, 沟深15cm, 采用人工清沟, 高垄双行地膜种植, 株距22~24 cm;净种采用宽窄行高垄双行种植, 宽行距70 cm, 窄行距50 cm, 株距25~27 cm, 播种后, 一次性复土起高垄, 并用施田补1 500m L/hm2进行芽前除草。

3.5.7 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马铃薯出齐后, 要及时进行查苗, 有缺苗的及时补苗, 以保证全苗。补苗的方法是:播种时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 用来补苗。补苗时, 缺穴中如有病烂薯, 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土壤干旱时, 应挖穴浇水且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 以减少缓苗时间, 尽快恢复生长。如果没有备用苗, 可从田间出苗的垄行间, 选取多苗的穴, 自其母薯块基部掰下多余的苗, 进行移植补苗。

(2) 中耕培土。中耕松土, 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 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结, 应进行松土, 以利出苗。齐苗后及时进行第1次中耕, 深度8~10 cm, 并结合除草;第1次中耕后10~15 d, 进行第2次中耕, 宜稍浅;现蕾时, 进行第3次中耕, 比第2次中耕更浅。并结合培土, 培土厚度不超过10 cm, 以增厚结薯层, 避免薯块外露, 降低品质。

(3) 追肥。按照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的原则, 做到“前促、中控、后保”。出苗后, 要及早用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 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1次结薯肥, 以钾肥为主, 配合氮肥, 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 原则上以尿素150~225 kg/hm2、硫酸钾75~150 kg/hm2为宜。

3.5.8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 因此要注意及早选用25%嘧菌酯或瑞毒霉进行防治;马铃薯的害虫主要有斑潜蝇、蚜虫、地老虎、蛴螬、马铃薯瓢虫、蝼蛄等, 可用药剂或投放黄板诱杀等措施防治[6]。

3.5.9 适时收获。

收获马铃薯的最佳时期是其块茎生理成熟。即当地上植株90%茎叶枯黄, 基部叶片脱落时即可收获。收获应选择晴天, 如遇下雨需天晴后1~2 d, 土壤湿度手捏不成团后收获。

摘要:通过分析保山市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的自然状况、生产现状和竞争优势, 找出进一步发展隆阳区冬马铃薯基本思路, 特提出搞好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的对策, 即搞好马铃薯生产区划和规划;调整优化小春作物 (夏收作物) 结构;加强新品种引育推广;以样板为载体, 加大培训, 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加快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冬马铃薯,现状,优势,建议,云南保山,隆阳区

参考文献

[1]陈红梅, 裘平.青海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0) :137-138.

[2]姜国君.浅谈马铃薯栽培技术[J].价值工程, 2010 (12) :247.

[3]仇忠启, 施圣高, 杜磊, 等.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田间试验[J].上海蔬菜, 2008 (5) :46-48.

[4]陈普刚.中原地区脱毒马铃薯春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6) :124.

[5]戴亨仁, 吴建军, 韦禄春, 等.江西红壤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综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2) :74-76.

冬马铃薯 篇7

1 适时揭膜

冬作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在50%以上,每年都会出现揭膜早遭受霜冻现象,同时也会出现揭膜晚植株顶膜造成顶端被太阳灼伤。因此揭膜管理上掌握好时间非常重要,一般2月底至3月初有一次霜冻出现,在这段时期内小苗揭膜一定要等到霜冻出现过后再揭膜,大苗为了防止叶片顶膜太阳灼伤可揭开膜的一侧,切记晚上要覆盖好,时刻关注气象预报。

2 晚疫病防治

成都地区3月份极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晚疫病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病害,当田间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从发生晚疫病中心病株后1~2周内可使整个田块的植株全部感病,最终枯死。其病害特征为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发病的植株是不可恢复的,因此晚疫病以防为主。第一次防病喷药时间应在揭膜后或植株生长高度达到30cm以上时喷药预防。(喷施预防药剂可用52.5%抑快净可分散颗粒或25%瑞毒霉喷雾;如果田间发现有晚疫病株要用银发利或福帅得等治疗药剂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3 田间除草

春季马铃薯植株的快速生长,很多杂草也逐渐萌发出土,此时正是苗后除草最佳时期,在杂草多的情况下采用化学除草效果优于人工除草。“宝成”药剂适合马玲薯地块苗期杂草的防治,它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主要阔叶杂草,对马铃薯苗无药害,土壤中的残效期只有40天对后茬安全。“宝成”药剂施药时间应在在杂草的草龄和密度较小时施药防治,此时的杂草抗药性弱。喷药时应选择晴天气温较高时施药,才能充分发挥药效。15~25℃是比较理想的温度。保证施药时土壤湿度充足。若土壤湿润,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在体内运转,因此药效发挥快,除草效果好。用药量为75克/hm2。喷施方法:使用时首先将宝成药剂配置成母液,然后倒入已盛半桶水的喷雾器中,搅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一般可选择高质量中性洗衣粉或家用洗洁净,加入量为药液量的0.2%,补足水量,轻轻搅拌均匀(注意防止表面活性剂泡沫溢出),均匀喷洒马铃薯苗床。

4 适当培土

冬马铃薯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梅花村陶屋寨, 海拔93.6 m, 年平均气温18~20℃, 年无霜期341 d, 供试土壤类型黄泥带沙质土, 肥力中等, 前造作物为水稻。供试地块四周无遮荫现象, 排水方便, 冬季灌溉困难。供试的马铃薯是2011年引种的品种, 2012—2013年在平原乡镇大田种植, 田间表现较抗疫病, 生育期适中, 产量达到22.5~27.0t/hm2。供试肥料:农家肥是经过沤制的猪屎粪, 按市场价0.4元/kg购买;复合肥为芭田复合肥, 市价3.6元/kg, 钾肥市价3.8元/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施肥处理, 分别为处理A:施农家肥22.5t/hm2作底肥, 肥料市场价9 000元/hm2;处理B:施农家肥22.5 t/hm2、复合肥750 kg/hm2作底肥, 钾肥75 kg/hm2作追肥, 肥料市场价11 985元/hm2。处理C:施农家肥22.5 t/hm2、复合肥825 kg/hm2作底肥, 钾肥150 kg/hm2作追肥, 肥料市场价12 540元/hm2。处理D:施农家肥22.5 t/hm2、复合肥900kg/hm2作底肥, 钾肥225 kg/hm2作追肥, 肥料市场价12 825元/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 小区面积60 m[2,3,4], 共12个小区, 区间走道33.3 cm, 重复走道宽50 cm。种植密度6.3万株/hm2, 12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5,6], 每小区种薯用量均为14 kg。

1.3 试验方法

供试田块于2014年收割完晚稻后整地, 等待霜冻过后的12月下旬天晴日统一播下参试薯种 (注:据贺州气象部门资料, 步头镇历年在12月15—25日降霜2~3 d) 。翌年4月上旬天晴日统一收获, 全部过称小区产量, 以此计算产量[7,8]。在试验的实施过程中, 要求田间管理一致精准施肥, 及时观察, 真实反映调查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015年4月10日经有关农业专家首先集中观察各小区马铃薯后期长势后, 分别对各处理进行实地验收, 各处理产量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C产量最高, 为33 051.67 kg/hm2然后是处理D, 为28 288.33 kg/hm2, 处理B为25 490.00 kg/hm2, 处理A产量最低, 为16 648.33 kg/hm2。各处理相比较:处理C产量较处理D、B、A的产量分别增产4 763.34、7 561.67、16 403.34 kg/hm2, 增产幅度分别为16.84%、29.67%、98.53%, 处理B较处理A增产8 841.67 kg/hm2, 增幅为53.11%, 经方差分析马铃薯产量差异未达显著, 再从各处理按肥料市场价格分析, 计算每投入1元肥料款产出马铃薯产量衡量, 处理A、B、C、D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分别为1.00∶1.85、1.00∶2.21、1.00∶2.64、1.00∶2.20。

从试验中可见, 种植马铃薯施农家肥是有效益的, 这主要是因为农家肥改良了土壤的疏松性能和满足了马铃薯生长前期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但其后期需要的磷钾肥料得不到足够的量, 导致不施磷钾肥处理的产量比施磷肥钾处理区都低7 500 kg/hm2以上。以产量最高处理C与最低处理A两者实际情况相比, 劳力投入, 2个处理区管理一致, 劳力相近;时间占用, 2个处理区同占用105 d;产出产量, 处理C比处理A多获得16 403.34 kg/hm2, 产品价值, 施磷钾区的个大、成数多, 卖价高, 若以贺州市种植马铃薯的大面积来比较, 而投入适量的磷钾肥与不投入磷钾肥两者的结果更值得注意。

3 结论与讨论

马铃薯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 贺州市山区种植马铃薯以施农家肥22.5 t/hm2、复合肥825 kg/hm2作基肥, 钾肥150 kg/hm2作追肥, 效果最好, 产量达33 051.67 kg/hm2。种植密度一样, 田间管理一致的单施农家肥22.5 t/hm2的处理产量比施复合肥和钾肥的3个处理都低。但施复合肥和钾肥及天气等综合因素衡量, 并不是施肥量与产薯量成正比, 其中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摘要:贺州市山区不同施肥水平对冬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农家肥22.5 t/hm2、复合肥825 kg/hm2作底肥, 钾肥150kg/hm2作追肥效果最好, 产量达到33 051.67 kg/hm2, 可在山区马铃薯种植区推广。

关键词:冬马铃薯,施肥,产量,广西贺州,山区

参考文献

[1]在培兵, 乔海英, 白小东, 等.同薯20号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 2007 (3) :176.

[2]王云龙.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 2015 (2) :23.

[3]王吉宁, 刘莉琴, 王伟.彭阳县北部山区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5) :67-68.

[4]张翔宇, 李荫藩, 李雪峰, 等.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5, 20 (增刊1) :142-143.

[5]王立为, 潘志华, 高西宁, 等.不同施肥水平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2) :54-58.

[6]田国政, 艾训儒, 易永梅, 等.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2009 (7) :1599-1601.

[7]梁金莲, 刘永贤, 黄艳珠, 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冬种免耕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2) :92-94.

上一篇:我国校园精神文化下一篇:提升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