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瓢虫防治

2024-08-30

马铃薯瓢虫防治(精选4篇)

马铃薯瓢虫防治 篇1

马铃薯瓢虫Henlsepilachna Vigintilctlmaculata (Mltschrlsky) 又名28星瓢虫, 属鞘翅目, 瓢虫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马铃薯、茄子、青椒、豆类、瓜类、玉米、白菜等作物, 是薯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

1. 发生情况

马铃薯是天镇县第二大种植作物, 每年种植面积0.8万hm2, 从2003年开始, 马铃薯瓢虫在天镇县开始严重发生, 为害面积逐年扩大,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2005年马铃薯瓢虫的发生面积为0.33万hm2, 2008年扩大至0.53万hm2, 马铃薯百株一般有成虫300头, 最高达800余头;百株一般有幼虫900余头, 最高可达2 000余头。受害严重的田块, 马铃薯叶片被咬食的仅留叶脉, 变成一片灰白, 导致绝收。部分农民已有惧怕马铃薯瓢虫危害而不敢种植马铃薯的心理。

2. 危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取食马铃薯叶片、果实和嫩茎, 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 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 后变为褐色斑痕, 导致叶片枯萎, 全田如枯焦状, 植株干枯而死。被害果上则被啃食成许多凹纹, 逐渐变硬, 并有苦味, 失去商品价值。

3.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 mm, 半球形, 赤褐色, 体背密生黄褐色细短毛, 并有白色反光。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 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班纹, 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 (有时合成一个) 。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 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 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

卵子弹形, 长约1.4 mm, 纵立, 初产时鲜黄色, 后变黄褐色, 卵块中卵粒排列较松散。

幼虫老熟后体长9 mm, 黄色, 纺锤形, 背面隆起, 体背各节有黑色枝刺, 枝刺基部有淡黑色环状纹。

蛹长约6 mm, 椭圆形, 淡黄色, 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有末龄幼虫的蜕皮。

4. 发生规律

在天镇县1年发生2代, 以成虫群集越冬。一般于5月中下旬开始活动, 为害马铃薯或苗床中的茄子、番茄、青椒苗。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下旬—7月上旬为1代幼虫为害盛期, 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 7月底—8月初为1代成虫羽化盛期, 8月中旬为2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期开始化蛹, 羽化的成虫自9月中旬开始寻求越冬场所, 10月上旬开始越冬。

5. 生活习性

以成虫群集在发生地附近背风向阳的山洞、石缝、树洞、树皮缝及山坡的石块下、土穴内、杂草间越冬。当日平均气温达16℃以上时越冬成虫即开始活动, 20℃时进入活动盛期。初活动成虫一般不飞翔, 只在附近杂草上取食, 到5~6 d才开始飞翔到周围马铃薯田间。成虫有假死性, 受惊扰时常假死坠地, 并分泌有特殊臭味的黄色液体。成虫多产卵于马铃薯苗基部叶背, 20~30粒集中在一起。成虫每雌可产卵240~400粒。卵期随温度不同而异, 5~11 d不等。幼虫多夜间孵化, 共4龄, 2龄后分散为害。幼虫发育历期1代约23d, 2代约15 d。老熟幼虫多在植株的叶背、茎或附近杂草上化蛹, 蛹期1代约5 d, 2代约7 d。

影响马铃薯瓢虫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夏季高温, 当气温达28℃以上时, 卵即使孵化也不能正常发育至成虫, 因此夏季马铃薯瓢虫为害较轻。马铃薯瓢虫对马铃薯有较强的依赖性, 其成虫和幼虫不取食马铃薯植株便不能正常发育和繁殖。成虫早晚静伏, 白天取食、飞翔、迁移、交配和产卵, 以10∶00—16∶00最为活跃。午前多在叶背取食, 16∶00时后转向叶面取食。成虫、幼虫都有残食卵的习性。马铃薯瓢虫为害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8月上旬, 常有马铃薯瓢虫成虫、幼虫同时为害, 在同一株被害马铃薯叶片上, 可同时找到马铃薯瓢虫成虫、卵、幼虫、蛹等形态。

6. 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秋收完毕后, 及时清除植株残株及田边、地埂杂草, 集中起来堆沤, 以降低马铃薯瓢虫越冬基数。

(2) 人工防治利用马铃薯瓢虫群集越冬的习性, 发动群众在向阳、背风的石缝等处捕捉成虫, 降低越冬虫源。根据成虫的假死性, 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 收集捕捉成虫;用人工摘除叶背上的卵块和植株上的蛹, 并集中杀灭。

(3) 种植诱集带春季, 有计划地提前种植小面积诱集田, 将越冬代成虫诱集到田内集中防治。

(4) 生物防治含孢子100亿/g的苏云金杆菌“7216”菌剂原粉, 用量为10 kg/0.067 hm2, 于马铃薯瓢虫发生前喷撒到有露水的作物植株上, 防效可达37.5%~100%;或喷洒鱼藤酮2.5%乳油1 000倍液。

(5) 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突出防治, 于幼虫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 幼虫分散为害前用药效果较好。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2 000倍液或溴氰菊酯2.5%乳油或氰戊菊酯20%乳油3 000倍液;敌敌畏80%乳油或敌百虫90%晶体1 000倍液;用药液量为40~50 kg/0.067 hm2喷雾防治, 7~10 d后再喷1次, 共喷2~3次。

马铃薯瓢虫防治 篇2

1.1 病害: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毒病、疮痂病、癌肿病、黑胫病、线虫、黑痣病

1.2 虫害: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甲虫、小地老虎、蚜虫、蛴螬、蝼蛄、块茎蛾

2 病害主要症状及发生条件、防治技术

2.1 马铃薯晚疫病

2.1.1 症状 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

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顺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稀疏白霉,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

空气干燥,病斑变褐、干枯,破裂或卷缩。

茎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致叶片萎焉卷曲,终致全株黑腐。

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

2.1.2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昼夜温差大,空气潮湿,多雨,多雾,平均气温10—22℃,有利于病害发生。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

播种带菌薯块,发芽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

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

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浇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产生病薯,作为下一季的主要侵染源。

2.1.3 防治技术

2.1.3.1 选用脱毒抗病种薯 品种主要有合作88,威芋3号,滇薯6号。

2.1.3.2 种薯处理 严格挑选无病种薯作种薯,采用25%甲霜灵锰锌2克兑水1千克将200-2500千克种薯均匀喷洒后,晾干或阴干进行播种。

2.1.3.3 栽培管理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

2.1.3.4 药剂防治 采用25%甲霜灵锰锌2克兑水1千克将200-2500千克种薯均匀喷洒后,晾干或阴干进行播种。

2.2 早疫病

2.2.1 症状 叶片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茎上很少有病斑或无病斑;块茎上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褐色海绵状干腐。

2.2.2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为害叶、块茎。

病菌易侵染老叶片,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6-28℃,瘠薄地块和肥力不足道田块发病较严重。

2.2.3 防治技术 早疫病于发病初期用 1:l:200 波尔多液或77%的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 500 倍液进行茎叶喷雾,7~10 天1 次,连喷 2~3 次。

2.3 青枯病

2.3.1 症状 青枯病是由一种细菌性病菌引起的病害,植株稍矮缩,叶片浅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早晚恢复正常,4-5天后全株萎蔫死亡。

2.3.2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高温、高湿、多雨的地区发病重,最适宜温度30℃-37℃,一般酸性土壤发病重。

2.3.3 防治技术 目前还未发现防治青枯病的有效药剂,主要还是以农业防治为主。

可用可杀得8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链霉素灌根。

2.4 马铃薯环腐病

2.4.1 症状 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

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可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离核。

生长期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萎蔫二型。

随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液。

2.4.2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病菌生长温度2—36℃,适宜温度为20—23℃,地温19—28℃有利于病害发展。

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

未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

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

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薯调运。

2.4.3 防治技术

2.4.3.1 实行无病田留种,采用整薯播种

2.4.3.2 严格选种 播种前进行室内晾种和削层检查、彻底淘汰病薯。

切块种植,切刀可用53.7%可杀得干悬浮剂400倍液浸洗灭菌。

切后的薯块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47%加瑞农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

2.4.3.3 生长期管理 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使用过磷酸钙每亩25公斤,穴施或按重量的5%播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5 马铃薯病毒病

2.5.1 症状 此病在田间常表现花叶、坏死、卷叶3种症状类型。

花叶型即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

坏死型即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

卷叶型即叶片沿主脉由边缘向内翻卷,继而叶片变硬、变脆,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

2.5.2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

25℃以上高温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加重其受害程度。

病毒主要在带毒薯块内越冬,为播种后形成病害的主要初始毒源,在田间病毒通过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播。

2.5.3 防治技术

2.5.3.1 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 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种薯,确保无毒种薯种植。

2.5.3.2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2.5.3.3 栽培防病 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实施高垄或高埂栽培。

2.5.3.4 出苗后施药 早期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茎叶喷雾防治蚜虫。

2.5.3.5 药剂防治 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500倍液。

2.6 疮痂病

2.6.1 症状 疮痂病菌是一种线菌,只侵害薯块。

发病初期在薯块上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小点,表面粗糙,呈疮痂状硬斑,一般只在薯块皮部发病。

2.6.2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2.6.3 防治技术同环腐病

2.7 线虫病

2.7.1 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植株矮小、黄化,薯块表面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储藏中病斑扩展腐烂。

2.7.2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种薯伤口传播病菌,引起枯萎病、黄萎病等土壤传播病害。

2.7.3 防治技术 用55%茎线灵颗粒剂1-15kg/亩,撒在苗茎基部,然后覆土灌水。

3 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3.1 地下害虫 主要包括小地老虎、蛴螬和蝼蛄。

防治技术可用毒土防治,对小地老虎用敌敌畏0.5kg兑水2.5kg喷在100kg干砂土上,边喷边拌,制成毒砂,于傍晚撒在苗眼附近;蛴螬和蝼蛄可用75%辛硫磷0.5g加少量水,喷拌细土125kg,放在苗眼附近,每亩撒毒土20kg。

3.2 瓢虫、甲虫的防治技术 用90%敌百虫颗粒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喷雾。

4 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4.1 切断病源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无病虫地区引种,选无病留种田留种,因黑胫病、环腐病、疮痂病、晚疫病、青枯病等可通过薯块传播,在选种时要选用抗病虫害种薯,选择的薯种要经过脱毒处理。

2)购种及种薯切块、催芽、播种过程中要捡出畸形、病、烂及萌芽过早或不萌芽的种薯,捡出后集中处理,切勿乱扔。

3)将种薯于切块前在阳光下晒两天,防病效果较好。

4)消毒处理,切块时严格刀具消毒,切块后药剂浸种处理。

切块时,发现病薯要用40%甲醛120倍液或0.1% ~0.2%升汞消毒刀具后再进行。

切块后,进行药剂浸种处理,可针对病害选取药剂,如:甲醛防治晚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等;由于马铃薯环腐病存在于微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的病菌,可用浓度为50mg/L的硫酸铜或农用链霉素浸泡种薯块10分钟;用多菌灵防治立枯丝核菌等半知菌类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4.2 农业防治措施

1)及早耕翻田块,在冬、春季节检查成虫越冬场所,及时清理田间病虫残株,消灭病虫源,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及收获后要认真清理病虫株残体。

如生长期内出现的黑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株应尽早拔除,清理干净,避免病害随水传播蔓延,减少病菌在田间残存、积累。

2)合理轮作换茬,马铃薯不宜连作,发病较重的地块实行3 年以上轮作换茬。

如发生青枯病则与禾本科作物进行 3 ~5 年轮作,发生疮痂病则与豆科、葫芦科、百合科蔬菜实行 5 年以上轮作,通过合理轮作能减少病菌、线虫及有害昆虫的数量,减轻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

3)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补施微肥,增施有机肥能有效改良土壤,抑制有害菌在田间的活动,增强植株杭性。

如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增施一层塘泥,能有效减轻疮痂的病危害。

要根据马铃薯生理需求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肥,多施钾肥,补施微肥,以减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增强植株抗性,减少发病。

4)适期早播,合理排灌,及时治虫。

适期早播能减轻晚疫病等病害的危害,干旱时要顺垄沟浇水,使水浸人垄内,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害随水传播。

遇涝要及时排水,农事活动要减少对植株的损伤。

苗期有效防治蚜虫,避免传播病毒。

5)预防晚疫病流行,如有晚疫病开始流行,种植品种又不抗病,种植密度大,田间植株繁茂的薯田,应在植株还没有严重发病前把地上1/3~1/2的植株枝叶割走,运出薯田,以增加薯田光照,降低湿度,能有效防治病菌对薯田的危害。

6)严禁牲畜和闲人进入薯田践踏,减少对块茎的人为伤害,成熟后及早收获,留种田更应早收,以减少块茎在田间受侵害的机会,预防田间腐烂。

7)种薯储藏前要严格挑选,储藏后加强管理,防止储藏温度过高,造成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8)在田间地头查找蛴螬的成虫金龟子、小地老虎、块茎蛾幼虫或成虫人工捕杀,夏季如瓢虫开始危害,可以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拍打植株,利用其“假死性”捕杀。

马铃薯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篇3

一、块茎变绿

1. 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皮局部或全部变绿,表皮变绿处的块茎内部也呈绿色或黄绿色。这种变绿的块茎因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而不能食用。

2. 病因 由于太阳光、散射光或人工光线的长时间照射,导致块茎的表皮、薯肉产生了叶绿素和有毒物质——龙葵素。

3. 防治技术 马铃薯生长期间尤其是块茎形成期间应注意及时培土,杜绝块茎暴露在土壤外面;块茎在运输和储藏过程要尽量避免太阳光直射以及太阳散射光、灯光长时间照射,块茎储藏时要尽量放在黑暗处。

二、二次生长

1. 症状 马铃薯二次生长的块茎有多种情形,常见的有:①块茎不规则伸长;②链状结薯;③皮层发生龟裂;④块茎顶芽长出匍匐茎,顶端形成子薯;⑤芽根部肥大突出,形成肿瘤状块茎;⑥块茎顶芽萌发匍匐茎,甚至穿出地面形成新的植株。

2. 病因 马铃薯块茎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高温干旱或高温干旱与低温湿润反复交替就会导致二次生长。在块茎形成膨大期间,由于长时间高温干旱,块茎表皮局部或全部加厚(木栓化),块茎停止生长,即使后来降雨或灌溉,有了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块茎也不能继续正常生长,以致形成了各种畸形块茎;如果高温干旱和低温湿润反复交替,二次生长现象会更加严重。

3. 防治技术 ①底肥要以有机肥料为主,以增强耕地的保肥保水性能;②播种时,密度要适当,株行距尽量均匀一致;③生长期间要适时适当中耕培土;④关键是耕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三、龟裂

1. 症状 在块茎膨大期间,块茎沿着长轴的方向产生较深的纵向裂沟,裂沟表面被复合周皮组织所覆盖。

2. 病因 ①栽培地干旱时遇较强降雨或灌水过量,导致块茎膨大速度快于表皮生长速度;②施肥过量;③植株严重感染病毒病。

3. 防治技术 ①避免施肥过量;②土壤干旱时及时适量浇水;③选用抗龟裂品种;④选用不带病毒的种薯;⑤及时防治蚜虫和病毒病。

四、种薯毛芽

1. 症状 种薯在萌芽时,块茎上各芽眼萌发的幼芽都非常细弱,长势不旺盛,这种现象又称为种薯纤细芽。

2. 病因 种薯毛芽的主要病因:一是块茎的生活力低下,二是块茎感染了卷叶病毒。

3. 防治技术 ①选用生活力强的块茎作种;②选用无病的块茎作种;③选用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

五、块茎空心

1. 症状 块茎空心现象一般发生于马铃薯大块茎内部,空心洞周围形成了木栓质组织,呈星形放射状,有的2~3个空心洞连接在一起,但从块茎外部看不出任何症状。

2. 病因 块茎生长膨大期间,栽培地过于肥沃,加上湿度过大或株间距过大,使块茎大量吸收水分急剧增长,淀粉再度转化为糖,导致块茎虽然体积大,但干物质少,因而形成空心,这是块茎空心的主要原因。另外,栽培地缺钾也会导致块茎空心。

3. 防治技术 ①合理密植,使株行距均匀一致;②不过量施肥;③不过量灌水;④提前清理好沟渠,以便在强降雨时,使栽培地做到雨停水干;⑤及时培土,促进植株正常生长;⑥选用抗块茎空心的马铃薯品种。

六、褐色心腐病

1. 症状 块茎表面无症状,但切开薯块后,在薯肉上可见分布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褐色部分的细胞已经死亡成为木栓化组织,淀粉粒也基本消失,不易煮烂、炒熟,失去食用价值。

2. 病因 块茎生长膨大的高峰期,遇到土壤严重干旱或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容易导致褐色心腐病的发生。

3. 防治技术 ①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②块茎生长膨大期间均要满足水分供应,防止土壤干旱;③选用抗褐色心腐病的品种。

七、黑色心腐病

1. 症状 黑色心腐病一般发生在马铃薯块茎储藏运输期间,切开块茎后,薯肉中心部分呈黑色或褐色,黑色或褐色部分轮廓清晰、形状不规则;变色部分一般分散在薯肉中间,有的不出现空洞,有的出现空洞,变色部分不失水,但变硬部分放在大棚和温室里可逐步变软。一般情况下块茎外表无症状,但发病严重的块茎,其黑心部分会延伸到芽眼部,外皮局部变成褐色并凹陷。

2. 病因 高温和透气不良是储藏运输马铃薯块茎发生黑色心腐病的主要原因。储藏运输的块茎在透气不良或缺氧情况下,40~42℃时1~2天、36~39℃时3天、31~35℃时4~5天、27~30℃时6~12天就会发生黑色心腐病。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如果长期通气不良或缺氧,也会发生黑色心腐病。

3. 防治技术 在储藏和运输马铃薯块茎过程中,块茎不可堆积过高,薯堆不可过大,以避免高温和通气不良,尤其要避免长期通气不良或者缺氧。

八、块茎内部变色(水薯)

1. 症状 将块茎切开后,可见薯肉稍呈透明状,随后薯肉略变成淡褐色或淡紫色。这种马铃薯块茎又称水薯。

2. 病因 内部变色块茎(水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氮肥用量过多,造成茎叶徒长倒伏,影响光合作用,使同化产物的积累减少;同时,氮肥用量过多,还促进了细胞的分裂,使块茎膨大速度加快,影响了淀粉积累,于是形成了含水量高而淀粉含量低的内部变色块茎(水薯)。

3. 防治技术 ①适量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合施用;②选用抗块茎内部变色的马铃薯品种。

九、块茎内部黑斑

1. 症状 块茎表面一般没有症状,但剥去表皮后可见到内部有黑斑,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切开薯块后,可见黑斑沿维管束扩展或穿过维管束扩展至块茎内部。

2. 病因 主要病因是运输过程中马铃薯块茎遭到碰撞而损伤了皮下组织,24小时后损伤部位就变成黑褐色;变黑褐色的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在1~10℃时,受碰撞损伤部位的细胞极易氧化而产生黑色素,使组织局部变黑。

3. 防治技术 ①马铃薯块茎充分成熟后再收获,收获时地温最好在10℃以上;②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各种碰撞和冲击,减少块茎损伤。

(作者联系地址:梅再胜 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冯 昭 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邮编:435002;薛 昉 黄石市蔬菜科研所 邮编:435002;胡 兴 黄石市种子管理局 邮编:435002;徐 峥 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35002)

植食性瓢虫防治方法 篇4

捕杀成虫 5月中下旬是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的时期, 可在成虫发生期间利用其有假死性的习性, 进行药水盆捕杀, 此方法中午进行效果较好。

人工摘除卵块 植食性瓢虫的卵一般在植物叶背集中, 呈块状且颜色鲜艳, 每块数十粒, 及时进行人工摘除可以减轻后期防治的压力。

药剂防治 在幼虫孵化期或低龄虫幼虫期抓住时机适时用药, 防治效果较好, 主要的农药防治方法有: (1) 采用21%灭杀毙, 1∶3 000倍液喷洒; (2) 采用20%氰戊菊酯, 1∶3 000倍液喷洒; (3) 采用2.5%溴氰菊酯, 1∶3 000倍液喷洒。

上一篇:公务员法下一篇:空心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