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精选11篇)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1
摘要:马铃薯已成为目前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晚疫病是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马铃薯病害,是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品质和产业化发展的世界性病害。通过对晚疫病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条件等研究,提出了农业、化学和生物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1 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是世界普遍栽培的作物,从南纬50°到北纬70°的广大区域都有种植,目前已成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主产区在中国和东欧,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波兰等。
马铃薯晚疫病是最严重的马铃薯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往往造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大幅度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黑龙江省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品种退化慢,具有种植马铃薯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四,但也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常年发生区。
2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
马铃薯晚疫病目前已被列为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病害。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它给全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一般年份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0%~20%,大发生年份可达50~70%,甚至绝产。1843~1846年由于马铃薯晚疫病在北美和欧洲大发生,造成了爱尔兰大饥荒。使100多万人饿死,200万人移居海外。通过抗病育种、药剂和农业等综合防治措施,曾经使晚疫病得到一度控制。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晚疫病在世界各地再度频频发生,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专家研究认为晚疫病再次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晚疫病菌种群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生理小种越来越多,抗甲霜灵菌株、A2交配型和自育菌株也相继出现,这给晚疫病防治带来极大困难。据估计,目前马铃薯晚疫病给全球造成的损失高达170亿美元,中国每年因晚疫病损失达10多亿美元,晚疫病严重阻碍着全球马铃薯生产。
3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
叶部:晚疫病主要侵害叶片,染病叶片初期出现灰白色或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自叶尖或叶缘向叶中部发展,或从中部叶脉附近形成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沸水烫状,绿褐色,病斑边缘分界不明晰,湿度大时病斑近外缘出现一圈白霉,此即为本病病征(病菌孢囊梗与孢子囊),叶背面病征尤为明显。天气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不产生霉状物,如薄纸状,质脆易裂,斑面病征也不明显,且扩展速度减慢。严重发病的植株叶片萎垂、卷曲,终致全株黑腐,病害流行时全田一片焦枯,相当触目。
茎部:茎部的病斑是在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开裂或不开裂,在潮湿条件下也会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茎部感染可从叶柄病斑扩展至茎部,也可以从带病种薯侵入幼苗后向上扩展。
块茎:马铃薯晚疫病不仅对马铃薯的地上部造成危害,而且在田间和储藏期间也易侵染块茎造成腐烂。感染的块茎初期在表面出现淡褐色或稍带紫色的圆形或不规则褪色小斑,以后稍微凹陷。病斑向薯块表层扩展,有的扩展到内层,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组织。
4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该病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a),卵菌纲(Oomycet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腐霉科(Pythiaceae),疫霉属(Phytophthora)。
疫霉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常具有流行性和毁灭性,故称为疫病。疫霉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在土壤中的腐生能力不强。疫霉属是一个大属,目前被广泛承认的种和变种约有60个。其中致病疫霉是疫霉属的模式种,危害马铃薯,引起晚疫病。对马铃薯晚疫病病菌致病疫霉的认识始自19世纪40年代,致病疫霉可能起源于墨西哥。但1843年首先在美国引起重视,随后在欧洲进行了深入研究。致病疫霉属于活体营养性致病卵菌,寄主范围狭窄,侵染马铃薯、番茄和其他50个茄属植物。致病疫霉在这些寄主上通常以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当存在两种交配型(A1和A2)时,也通过有性的卵孢子繁殖。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形态上分为菌丝、孢子囊梗、孢子囊、游动孢子、卵孢子。
5 晚疫病发生发展规律
晚疫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卵孢子在带病薯块、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原。带病薯块播种后,有的不发芽或发芽出土后死亡,有的出苗后病菌侵染幼芽成为病株,在温度、湿度适宜时,成为中心病株,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流水、农事活动进行再侵染。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渗入土中侵染地下块茎,形成病薯,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晚疫病流行分为三个阶段:中心病株出现阶段、普遍蔓延阶段、严重发病阶段。从马铃薯现蕾期就可能出现中心病株,形成发病中心。出现中心病株,是进行第一次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期。影响晚疫病发病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在马铃薯开花期多雨潮湿、多雾露、昼暖夜凉(白天气温在22℃左右、夜间在10~13℃)时发病重。当气温在12~25℃、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的时间超过48小时就可发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时持续8小时,病害大流行。干旱、霜冻可以阻止或延缓晚疫病的流行。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量过多的地块往往发病重。
6 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
6.1 农业措施防治
6.1.1 抗病品种选择。
马铃薯不同品种其抗病能力不同,通常中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抗病。由于晚疫病菌易发生变异,垂直抗性品种栽植几年后,容易丧失其抗病性,过去育成的品种主要是垂直抗性的,容易由于生理小种的变化而丧失抗性,目前倾向于水平抗性的筛选。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中,东农304、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10号、克新12号、克新13号、克新16号、克新17号、克新18号、花525等较抗病;东农303、荷兰7(费乌瑞它)、大西洋、布尔班克、夏波蒂、白头翁、中薯5号、克新4号等属感病品种。
6.1.2 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脱毒种薯由于经过严格的茎尖脱毒、组织快繁、扦插育苗、网室繁种等技术环节,能有效的防止种薯带菌,切断初侵染源,能极大的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
6.1.3 建立无病留种田,消灭初侵染源。
由于带病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田,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可以极大的减少初侵染源,有效防止晚疫病的发生。此外,挑选无病种薯也可以减少初侵染源,在入窖、出窖、切块等过程严格把关,剔除可疑带病薯块。
6.1.4 种子处理。
在马铃薯播种前1~3天,种薯切块,堆放在干燥的地方,摊平,厚度为100~150mm;用58%的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喷至淋湿薯块为止,不翻动薯块,自然凉干后用于播种。
6.1.5 合理轮作。
甜菜、胡萝卜、洋葱的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晚疫病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选择甜菜、胡萝卜、洋葱以及禾本科作物前茬,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明显轻于茄科、十字花科茬口。
6.1.6 适时早播。
适当提早播种,有一定的避病的作用。马铃薯晚疫病多发生在7、8月份,选用一些早熟品种或者进行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可以提早收获,躲过晚疫病的发生期,从而减少损失。
6.1.7 加厚培土。
在马铃薯苗期、封垄前,增加培土次数和培土厚度,不让马铃薯块茎露出地面,防止植株上的病菌落到地面上侵染块茎,减少块茎带菌。
6.1.8 生长剂控长。
于花蕾初期喷施90mg/kg多效唑溶液,矮化、健壮植株,降低郁密度,减少田间相对湿度,可有效降低晚疫病的发病率。
6.1.9 清沟排渍。
雨后及时清沟排渍、排涝,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晚疫病发病条件。
6.1.10 及时清除中心病株。
发现中心病株出现立即清除,病害较轻的植株摘去病叶带出田间或就地深埋。
6.1.1 1 提早割秧或杀青。
在收获前2~3周,割除地上部植株运出田间,或者用克无踪每公顷3000ml或0.1~02%的硫酸铜溶液化学杀青,可以避免后期降水使晚疫病菌从植株落到块茎而引起腐烂。
6.2 化学药剂防治
晚疫病防治掌握三个主要时期:齐苗期、结薯期和后期遇阴雨特别是阴雨加有雾的天气等3个时期,在天气转晴后要及时防治。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发病后应用内吸治疗剂或内吸治疗剂与保护剂的复配制剂。为减少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属于卵菌。对于卵菌的分类,有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卵菌的某些结构和特性与其它真菌有明显差异,而与藻类更为相似,因此卵菌应属于藻物界。对于这类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在选择用药上也与其它真菌类病害有所不同。实践证明,对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80%大生、75%达克宁、68.75%银法利、68%金雷、58%甲霜灵锰锌、70%安泰生、72%克露、64%杀毒矾、90%三乙磷铝等。
6.3 生物源药剂防治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些细菌的发酵液以及某些植物叶围和根围真菌对晚疫病菌表现出了直接的抑制作用。一些化学物质、生物及生物产品可以诱导马铃薯产生局部或系统的诱导抗病体。紫茎泽兰、漏芦、板蓝根、紫苏、苦参、诃子、五倍子、知母、大蒜等几十种植物的有机溶剂提取物或水提取物中含有抑制晚疫病菌生长、延缓病害发展进程的活性成分。YX拟青霉菌、假单孢菌、嗜线虫致病杆菌及生防菌B9601等菌株或其代谢物具有杀菌活性。生物源农药为马铃薯晚疫病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综上所述,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危害严重,已列为世界粮食作物第一大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多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2
产业现状及晚疫病防治情况
一、跑马坪乡基本情况
跑马坪乡位于宁蒗县城南部,地处小凉山中心地带,辖跑马坪、沙力坪、二村、羊场四个村委会,国土总面积255平方千米,乡内最高海拔3755米,最低海拔2278米,相对高差1477米,年平均气温9.6℃左右,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降雨量950-1100mm,年日照时数1400—1900小时,气候冷凉,雨量充沛,土壤以棕壤为主,特殊的气候及自然环境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2010年底,全乡总人口为11600人,实有耕地32992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苦荞、燕麦、白芸豆和玉米。近年来,县委、政府对马铃薯生产高度重视,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乡的马铃薯种植得到了较快发展,种植技术、产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乡的马铃薯产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抓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我乡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将有较大的影响。
二、跑马坪乡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马铃薯生产现状
1、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是我乡的主要农作物,在全乡均有种植。2010年全乡马铃薯种植1.1297万亩,占全乡粮食播种面积的31%,平均亩产达到1050公斤,总产量11860吨。2011年全乡马铃薯种植1.58万亩,比2010年增加4503亩,增加39.86%,占全乡粮食播种的43.4%。
2、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品种推广
我乡马铃薯栽培为春播秋收,一年一茬,主要与燕麦、苦荞进行轮作。我乡施肥水平普遍较低,一般亩施农家肥500公斤左右,采用大垄双行或者单垄种植,在马铃薯生产中极少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在栽培品种上,以前主要是本地种,近几年引进推广了会—
2、合作88、宁—23等脱毒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3、马铃薯的利用
我乡马铃薯的利用较为单一,其中90%作为自用,主要用作蔬菜和畜牧业饲料,商品率低于10%,全乡现有马铃薯产业协会1个,无马铃薯加工企业。
(二)马铃薯生产存在问题
1、人民群众对马铃薯产业的思想认识不高、关注度不够。当然这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既有思想观念的,也有加工储存跟不上、销售及市场流通滞后的原因;
2、品种结构单一,优质马铃薯种供应严重滞后。我乡现在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会-2号、合作88、宁-23号,均因引进种植时间较长,品种已严重退化,产量不高,急需引进适宜全乡种植的高淀粉型、菜用型、工业用优质脱毒马铃薯种。我乡虽然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协会,在协会的带领下,上羊安山、下羊安山、菜子沟一组、菜子沟二组、光马山、蚂蟥沟一组、蚂蟥沟二组等村民小组均在种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但所有产出的脱毒马铃薯原种数量不大且均被贩卖到我省昆明市等地,在本地几乎没有供应;
3、肥料投入严重不足。我乡马铃薯种植时农家肥施用普遍不足,一般只有500公斤/亩,尿素、过磷酸钙、三元复合肥则是很少施用或者是不施用,离高产栽培时施用农家肥2000公斤/亩、尿素8-10公斤/亩、过磷酸钙40公斤/亩、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亩的要求相距太远;
4、耕作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由于劳动力缺乏且土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极低,我乡马铃薯种植大多耕作管理粗放,整地不细,用肥单一,用肥不足,起垄不规范,种植密度偏低,中耕除草及培土不到位,基本不防治病害(主要为晚疫病)和虫害,不摘花打顶,因此单产水平还较低。
5、储存和加工、销售严重脱节滞后。马铃薯收获后没能认真分级,储存较为随意;马铃薯原薯售价低,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及深加工不到位,加工企业给的收购价又没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造成加工企业没原料,群众销售没出路,进而降低了群众的积极性,认为种植马铃薯没多大价值,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跑马坪乡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时间及防治现状
我乡马铃薯晚疫病一般在6月20日左右出现中心病株,7月15日左右大面积感病,做好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关键是在6月20日左右拔除中心病株并进行第一次施药防治,在7月5日左右进行再次施药防治,如果雨水集中,则应于间隔15天左右第三次施药防治。我乡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由于认识、宣传不到位,没有认真组织开展过,只在2008年做过一个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没有在大田推广应用。
四、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建议
一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大健康种薯的推广应用。要筛选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抗晚疫病的脱毒马铃薯品种,选用当年调运的健康种薯种植,建立无病种薯基地,保证种薯不带菌,有效从种源上降低病菌的侵染源。
二是消灭中心病株,抓好药剂防治的时机。中心病株一旦发现,一定要拔除,深埋消灭,药剂防治晚疫病,是目前广泛应用有明显作用的技术手段。应在中心病株出现的6月上中旬就开始喷药防治。一般在十到十四天左右连喷三次农药,中心病株周围30~50米范围特别仔细喷药,若雨水频繁,喷药时间间隔缩短,增加一到二次。一定要注意群防群治。
马铃薯早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篇3
一、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症状识别
1.马铃薯早疫病
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上面有黑色同心轮纹和少量黑霉,病斑外面有黄色晕圈;茎部病斑同叶部病斑基本相似;薯块形成暗褐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病斑下面组织干腐变褐。
2.马铃薯晚疫病
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水浸状褪绿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到叶的大部甚至全部,并可沿叶缘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叶片背面和茎部沿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霉,湿度很大时,叶片正面也长出白霉。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变为褐色,没有白霉,叶片变脆,易碎裂。薯块发病,产生不规则紫色斑,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将病薯从病斑处切开,可见到皮下有一层较深的薯肉变为红褐色,潮湿时软腐、发臭。
二、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病条件
1.马铃薯早疫病
早疫病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如晚疫病严格,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发病。因此7—8月雨季温湿度合适时易发病,若此期间雨水过多、雾多或露水重、暴风雨次数多,发病重。
2.马铃薯晚疫病
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当条件适宜发病时,病害可迅速扩展蔓延,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
三、综合防控
1.农业措施
(1)推广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良种是控制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重要措施。因地制宜地选择3~5个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布局,跟踪调查每一个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抗逆性,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大面积推广。
(2)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健康种薯?
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作种,杜绝病害的侵染来源,对控制马铃薯晚疫病作用显著。留种地应采取更严格的病害防治措施,有條件的地方留种地应与大田相距2.5 km以上。
(3)搞好田间管理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通过合理灌溉,合理密植,测土施肥,生长期中耕培土等技术,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4)种薯管理?
收薯、藏薯、切薯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减少贮藏及田间初侵染源。
2.化学措施
(1)拔除中心病株,及时喷药控制发病中心
在马铃薯生长期加强病害监测,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深埋销毁,同时在中心病株周围用药进行喷雾,间隔7~10d喷施一次,连喷3~4次。若雨水频繁,喷药间隔期适当缩短,增加喷药1~2次。
(2)化学防治
①?马铃薯早疫病
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1:1:200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10d 1次,连续防治2~3次。
②马铃薯晚疫病?
预防用药: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隔,7~10d 1次,连续防治2~3次;
治疗用药: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科佳2000倍液、50%福帅得悬浮剂2000倍液,于6月上中旬防晚疫病,5~7d 1次,生育期交替叶喷3~4次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篇4
1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特征
马铃薯晚疫病可危害叶片、茎和薯块, 造成减产。叶片受害, 先在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 潮湿时, 病斑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大斑。病斑边缘不明显, 叶片背面边缘产生白色霉状物。植株茎部受害, 产生稍凹陷的褐色条斑, 潮湿时, 病斑上也长出白霉, 病害发展快时, 病株很快枯萎。病害上也产生褐色病斑, 稍凹陷。病薯内部组织变褐坏死, 病健组织无明显分界, 无食用价值, 土壤干燥时, 呈干腐状[2]。
2 发生原因和规律
自2004年开始,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规律, 农业科技人员在马铃薯种植大县张北进行了详实的调查研究。经统计, 4年累计发生面积近60万亩左右, 发病率40%以上, 平均减产15%~25%左右,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综合分析, 我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气候条件是引发马铃薯晚疫病的客观原因
马铃薯生长季节降雨多、相对湿度大是晚疫病流行的主导气象因素。一般24小时内至少有5~7小时降雨且温度不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至少连续5~7小时保持在85%以上, 特别有利于病菌侵入、蔓延和病害流行。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是不一致的, 一般幼苗期抗病力强, 7月开花期前后最易感病。调查发现随着降水量大值出现的早, 晚疫病发生就越早, 叶片危害、烂薯率发生程度越重, 反之则轻。因此, 晚疫病的发生程度与降水量大小、早晚成正比关系。
2.2 品种抗性差是引发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 一般叶片平滑宽大、匍匐型的品种易感病, 叶片小而茸毛多、叶肉厚的直立型品种较抗病, 叶片表面气孔多的品种易感病[3]。经观察, 同样菌源、气象条件, 有些品种如夏坡蒂、克星一号发病早, 约7月13日发病见斑, 8月20日发病率达100%, 发病程度达5级。而费乌瑞它、大西洋品种发病较晚, 一般在7月20日至8月15日期间发病见斑, 发病率低, 仅为23%左右, 发病程度达2级。综上所述, 在农业生产中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至关重要。
2.3 带菌种薯是引发马铃薯晚疫病的直接原因
带菌种薯是晚疫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晚疫病病菌借助风雨进行传播蔓延。因此, 菌源是晚疫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切断菌源, 就是具备了适宜发病的气象条件, 也是发生不起来的。适时播种、实行大垄稀植、高培土、通风透光也是控制晚疫病发生的人为技术措施。
2.4 重茬种植是引发马铃薯晚疫病的外在原因
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种植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重茬种植马铃薯, 使马铃薯主产区重茬面积逐年增大, 以致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在第2年或第3年可继续侵染马铃薯, 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 多次再侵染, 导致晚疫病的流行。传统的栽培方式65cm小垄密植栽培, 垄台过小, 使马铃薯成株后, 田问通风透光性不好, 也给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从而加重了该病的发生。
此外, 农户防病意识差, 耕作方式不合理, 一味求高产, 在栽培中偏施氮肥, 导致作物徒长, 枝叶过于脆嫩繁茂, 自身抗病力明显下降, 也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3 综合防治措施
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应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策略。其核心是控制病毒源, 从而减轻危害。
3.1 推广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因地制宜, 选择3~5个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加快马铃薯育种进程, 培育抗晚疫病品种, 特别是田间抗病性稳定品种的选育至关重要,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大面积推广播种。如“坝薯九号”、“坝薯十号”、“2191”、“金冠”、“费乌瑞它”、“大西洋”、“冀张薯4号”、“冀张薯6号”、“冀张薯3号、5号”等品种。
3.2 建立无病留种地
选用健康种薯, 建立无病留种地, 杜绝病害侵染源, 对控制马铃薯晚疫病作用显著。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 应采取更严格的病害防治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 留种地与大田相距3公里以上。
3.3 播种前农药浸种
播种前拌种为确保种薯不带病菌, 药剂拌种可杀死种薯内部分病菌, 可用0.5%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 或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2小时, 取出后闷6~8小时再播种[4], 把握住初侵染的第一道关。
3.4 种薯管理措施
在收薯、藏薯、切薯、春化等过程中, 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 减少贮藏及田间初侵染源。
3.5 栽培技术防病
一是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较好的田块, 合理灌溉、合理密植, 栽培垄距90cm, 株距30cm, (4500~5000) 株/亩。二是合理选茬, 前茬以谷子、麦类、玉米、大豆为好, 不能选择茄果类作物为前茬。特别要避开上年用过长残效农药的地块, 以免发生药害。三是秋翻深耕18cm~22cm, 整平耙细。四是生长期中耕培土, 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能力。五是科学施肥, 以农家肥为主 (2000~2500) kg/亩;化肥为辅, 氮、磷、钾比例一般为2.5∶1∶4.5, 作底肥, 这样, 既提高了马铃薯产量, 又能改良土体结构。
3.6 做好病情监测预报
一是发生趋势预测, 在有菌源的情况下, 如7、8、9月降水偏多, 气温在18℃以上, 也可根据其他情况综合分析, 适时作出发生趋势预报。二是防治预报, 发现“中心病株”后, 于发生始期, 结合天气预报在连阴雨来临之前, 喷施保护济可达到预防保护目的。一般情况下, 中心病株出现是第一次用药适期, 也是应用内吸性杀菌济防治最佳时机。
3.7 化学防治
晚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应以马铃薯现蕾开花期为重点, 按照防治指标在高温多雨、排水不利的情况下,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 立即开展防治。生产上要不断更新化学防治技术, 选用低毒高效药剂。如75%的百菌清500~1000倍液、56%代森锌、50%退菌特500倍液、1%波尔多液、50%敌菌清等[5]。要注意农药上的轮换使用和混用, 以延缓其抗药性, 改进施药方法, 有效控制晚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 确保防治效果。逐步完善防控技术性能, 在植保部门的指导下, 开展统防统治工作。
4 结语
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 可造成马铃薯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针对此病害提出的各种防治措施, 仍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农业防治虽较为安全, 但在自然环境里稳定性、持久性较差。化学防治仍显其重要性, 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后果是造成环境污染, 农药毒素残留, 病害宜产生抗药性等。因此, 在防治过程中, 应合理化地进行综合性防治[6]。
参考文献
[1]王晓丹, 李学湛, 刘爱群, 等.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J].中国马铃薯, 2008, 6.
[2]裴伟, 朱丽丽.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J].华北民兵, 2007, 11.
[3]纪实刚, 刘颖, 韩立新.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5.
[4]唐立华, 黄华, 季敬山, 等.马铃薯常见细菌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化农业, 2007, 5.
[5]薛艳丽.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湖北植保, 2004, 4.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5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
马铃薯晚疫病是单年流行病害,一个生长季节病菌可以多次侵染,极易造成病害大流行,因此选择药剂已成决定防治效果的关键。为此,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几年的单一药剂防治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出了对马铃薯晚疫病预防效果好的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和防治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两种药剂,然后进行对比、组合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土壤为黑钙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3.2%,pH为6.8,前茬作物为大豆,马铃薯种植按常规管理。
2.供试药剂及品种
供试药剂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公司)、72%克露可湿性粉剂(美国杜邦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山东民丰实业公司),马铃薯品种为尤金。
3.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28㎡。6个处理:A.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440克/公顷、B. 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剂150g/hm2、C. 72%克露可湿性粉剂1296g/hm2、D. 80%大生M-45两次+72%克露一次1440+1296g/hm2、E.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440g/hm2、F.喷清水对照。采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要人工匀速喷雾,喷液量视叶面积而定,采用亩喷液量30~40kg计算小区喷液量。根据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期决定,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必须自发现中心病株的(7月15日)起开始喷药,每次施药时间间隔期为10d。共喷3次。最后一次施药时间为8月5日。
4.调查方法
每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2株,共10株定点调查,于第一次施前和最后一次施药后7d调查对每小区10实施挂签调查,调查记录单株总叶片数,病叶数,按照CIP9级分级标准调查病株数和病级,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公式:
二、气象资料
1.施药当日天气情况
7月15日,晴有时多云,无风,温度21.4℃,相对湿度78%,日照时数8.7小时。7月25日晴,无风,温度22.6℃,湿度73%,日照时数13.1小时。8月5日晴,温度23.9℃,相对湿度72%。
2.施药期间及前后天气情况
从气象资料看,7月11日到8月9日天气日平均气温22.5℃,空气湿度较大,有10天空气湿度在80%以上,非常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三、结果与分析
1.防效调查及结果分析
从调查分析中看出,应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每亩120g喷三次防效可达86.86%;应用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10g三次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为85.70%;应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每亩120g喷两次加72%克露可湿性粉每亩120g一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更佳,防效可达87.51%。以上药剂及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均极显著好于应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效及显著性测定请见表1、表2。
2.产量调查及结果分析
从产量调查及结果分析看,应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每亩120g喷三次增产幅度最高,比空白对照增产10.47%;应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每亩120g喷两次加72%克露可湿性粉每亩120g一次增产10.26%;应用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10g三次的处理增产9.19%,三个处理增产幅度均较理想。详细结果请见表3。从差异显著性测定看处理处理1显著好处理3处理、5、6;处理1、2、4间不显著,这三个处理增产幅度均在10%左右。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药剂或组合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四、讨论与技术建议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6
1 晚疫病发生特点
1.1 发生环境与传播特点
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带菌病薯,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极为密切, 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晚多雾、多露的环境条件极易发病[2]。病原菌具有很强的侵染性;传播途径很难控制, 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可以凭借风雨、土壤水分运动形成发病中心并逐步向四周扩散;具有潜伏性;收获后在块茎内越冬, 翌年随着播种而形成病源。在马铃薯开花阶段, 只要白天温度在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夜间温度10~13℃、叶面上有水滴, 晚疫病即可发生, 发病后10~14 d病害会逐渐蔓延, 引起大流行。如遇阴雨连绵、温暖多雾天气, 极有可能造成此病的流行。
1.2 植株与块茎发病特点
叶片感病时, 先在叶尖或叶缘呈水浸状绿褐色斑点, 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 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 呈褐色, 并在叶背面产生白霉 (孢子梗和孢子囊) , 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 质脆易裂, 不见白霉, 且扩展速度减慢。叶柄、茎部感病时呈褐色条斑。晚疫病发生严重时叶片萎蔫、卷缩, 全株黑腐, 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块茎感病时, 呈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 稍凹陷, 手摸有硬的感觉;切开块茎肉时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斑点或斑带, 并逐步向四周扩大或烂掉。感染晚疫病的块茎在贮藏期会发生各种细菌和真菌, 从而引起腐败。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选地整地, 合理轮作
网棚内栽培脱毒薯, 周边10 m范围内不能有蚜虫寄主的树木和花卉;大田育种栽培在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或在人为隔离的条件下, 选择不重茬、前茬无茄科、块茎类植物, 周边500 m无十字花科植物的地块。在马铃薯种植二作区, 播种前彻底清除前茬马铃薯及茄科作物的病残体。甜菜、胡萝卜、洋葱的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晚疫病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3]。与禾本科、豆类等非茄科作物轮作, 或者选择禾本科前茬作物的地块, 可显著减轻并推迟晚疫病在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发生。
2.2 合理选种, 精选种薯
根据当地的情况, 尽量选用适宜本地区的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一般早熟和加工品种不抗晚疫病, 早熟品种可以通过调节播前和生长期, 尽量避开晚疫病发生高峰期。选用脱毒种薯:一般生产田最好选用一级种薯, 感病品种采用原种。避免使用自留种, 因为自留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抗病、抗逆性等性状大大减弱, 减产趋势明显。精选种薯, 播种前把种薯先在院内堆放3~4 d, 进行晾种, 不断剔除病、烂、伤薯。在种薯切块过程中, 用75%酒精或3%来苏尔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不断浸泡切刀5~10 min进行消毒, 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无论脱毒薯的整薯播种还是切块播种, 都要精选种薯, 发现烂薯应立即扔掉, 以切断晚疫病传播来源。
2.3 适期播种, 采用高垄大垄栽培
选择丰产性、抗逆性表现好的品种同时应考虑品种生育期长短, 根据当地前期气候特点和中期降雨规律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确保在晚疫病发生高峰期前收获。高垄、大垄栽培有利于块茎生长与增产, 有利田间通风透光、降低小气候湿度, 进而创造不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抑制病害发生。
2.4 合理施肥, 合理培土, 及时排水
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一般施22.5~30.0 t/hm2, 未腐熟的有机肥易于病虫害发生;氮、磷、钾合理配施, 一般氮肥225 kg/hm2、磷肥270 kg/hm2、钾肥300 kg/hm2。氮肥施用量大使植株生长过旺, 枝叶脆嫩, 易倒伏造成郁蔽不通气, 利于发病感病, 氮肥用量少, 光合作用减慢, 植株生长瘦弱、矮小, 产量低;磷肥可增加植株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可促进根系生长和茎块中干物质及淀粉的积累, 增加块茎耐贮性, 提高植株抗寒抗旱能力;钾肥有利于增强植株光合作用, 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的合成, 从而使植株健壮生长, 对增强植株的抗倒、抗寒、抗病等能力效果显著。在马铃薯生长中前期增加培土次数和培土厚度, 避免块茎裸露, 防止植株上的病菌落到地面上侵染块茎, 同时加厚培土。生长期及时排渍, 雨后及时排水, 以降低田间湿度, 创造不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有效控制或延缓病害发生[4]。
2.5 加强田间管理, 提前割秧
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出现马上清除, 感病较轻的植株摘除病叶运出田外深埋处理, 减少田间病菌量、控制病害扩散蔓延。在花蕾初期喷施90 mg/kg多效唑溶液, 控制地上部植株徒长、影响地下部块茎膨大的同时, 可有效降低晚疫病的发病率。在收获前7~10 d, 及时割除地上植株并清理出田外, 避免降水使植株上的病菌落地进入土壤侵染薯块, 而引起腐烂, 同时充分接受阳光曝晒, 杀死落地病菌。
2.6 科学使用药剂防治
防晚疫病菌的拌种药剂有克露、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拌种方法有干拌和湿拌。干拌一般是任选一定量的上述药剂预先与适量滑石粉均匀混合, 再与种薯混匀后即可播种;湿拌一般将所选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 均匀喷洒在切好的种薯上, 拌匀并晾干后播种。田间发现病株, 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及时喷施防治。为了防治生长期晚疫病进一步严重发生并造成块茎感染, 割秧前田间喷施防治晚疫病的内吸性杀菌剂, 可选择抑快净、烯酰吗啉、银法利、杀毒矾、金雷。任选上述1种药剂收获前喷施1~2遍, 间隔5~7d喷1遍。为了控制晚疫病菌进一步侵染块茎, 割秧后选用抑快净、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按照药剂使用说明适量组合全田喷施1遍。
2.7 收获与贮藏
根据田间长势情况, 尽量提前收获, 收获时尽量避免块茎薯皮破损, 将带病斑及皮色暗褐色等不正常的块茎挑拣干净, 淘汰出去。收获后贮藏, 脱毒薯要经过散射光晾晒, 分级过程中拣选出杂薯、烂薯, 贮藏湿度90%左右, 温度控制在2~4℃, 通风换气条件要好, 贮藏库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要用生石灰四周撒施消毒, 或以120 m3用550 g高锰酸钾对700 g甲醛溶液熏蒸消毒;商品薯严格精选烂、病薯后用网袋分装贮藏马铃薯, 间隙摆放可增加通风量, 降低烂熟率。
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侯松青.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4) :95.
[2]杨发.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中国马铃薯, 2008, 22 (1) :53-54.
[3]王国庆, 张志辉, 张波.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0 (3) :9-11.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7
一、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危害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适宜、气候潮湿, 气温在10~15℃, 相对适度在85%以上最利于病菌侵入、蔓延和病害流行。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偏施氮肥、低凹积水、棵间阴蔽大的地块, 遇上忽冷忽热、多露多雾或阴雨连绵的天气, 病害发展的速度极快。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受害, 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 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大斑;干燥时病斑变干枯, 质脆易裂, 不见白霉, 扩展慢, 病斑边缘产生白色霉状物。植株茎部受害, 产生稍陷的褐色条斑, 潮湿时病斑上也长出白霉, 病害发展快时病株很快枯萎。病薯上也产生褐色病斑, 稍陷;内部组织变褐坏死, 病健组织无明显分界, 无食用价值。薯块在土壤干燥时呈干腐状, 薯块可以在田间发病烂掉, 也会在田间受侵染而储藏后大量腐烂。
二、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1. 建立无病留种地
马铃薯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薯, 因此建立无病留种地可以减少初期菌源, 这也是生产上控制该病的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留种地应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治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留种地应与大田相距2.5km以上。
2. 采用无病种薯, 进行种薯消毒
带病种薯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唯一初侵染源。种薯在收获时要进行严格挑选, 选取表面光滑、无病班、无损伤的薯块, 单独储藏。挑好种薯后, 必须进行种薯消毒, 方法是用1%的石灰水或0.1%的高猛酸钾液浸种薯1小时后再晾干;或用0.2%的福尔马林液喷洒薯堆或浸种薯5分钟后, 用薄膜闷蒸2小时, 再晾干。
3. 选用抗病品种
生产上选用熟期适宜、丰产性好、抗病强的良种, 如米拉、坝薯10号、凉薯系列等品种。
4. 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脱毒种薯由于经过严格的茎尖脱毒、组织快繁、扦插育苗、网室繁种等技术环节, 能有效的防止种薯带菌, 切断初侵染源, 能极大的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我县网室繁育的凉薯14、凉薯97、米拉、抗青9-1等脱毒种薯抗病强、产量高, 在生产上已大量推广, 减少了种薯带菌, 能减轻田间发病率。
5. 适时早播
适当提早播种, 可防止种薯腐烂、保证苗全、确保苗壮。我县马铃薯晚疫病多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 因此选用一些早熟品种或者进行地膜覆盖。一般以12月下旬到1月中旬播种为宜, 可以提早收获, 打破晚疫病发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减少晚疫病的发生率, 或推迟晚疫病大流行时间从而达到早收避病的目的。
6. 实行轮作
马铃薯是茄科作物, 不能与烟草、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 也不能与甘薯块根作物轮作, 必须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轮作可以是不同田块的轮作, 也可以进行同一田块不同小区的轮作,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都必须轮作彻底才能消除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土壤条件。
7. 进行垄作栽培
实行深沟高厢双行垄作, 可以避免田间地块内积水。在生育期内进行2~3次中耕培土, 以扩大根系的吸收面, 达到保水保墒、提高地温、增加结薯层次、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也可以防止马铃薯块茎露出地面, 防止植株上的病菌落到地面上侵染块茎, 减少块茎带菌。
8. 初花期喷施多效唑
徒长是造成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因素之一。对马铃薯徒长田块, 在初花期, 株高有30cm左右时喷施浓度为150ml/L的多效唑, 用量为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亩, 对水50kg, 均匀喷洒, 做到不漏喷, 不重喷。
9. 提倡割蔓晒地
马铃薯收获前两个星期将地上茎叶割掉, 集中深埋, 让地暴晒3~5天;或者用克无踪每亩200ml或用0.1%~0.2%硫酸铜溶液杀死地上茎叶。割蔓晒地, 可以避免后期由于阴雨连绵使晚疫病菌从植株落到块茎而引起腐烂。
1 0. 化学防治
(1) 发病初期预防现蕾期至开花期或在雨季来临之前, 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g/亩, 或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90g/亩等保护剂对水50kg, 均匀喷雾1次。
(2) 拔除中心病株并进行消毒处理
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挖毁或喷1%~2%硫酸铜, 将病株叶片杀死, 在距离发病中心30~50m范围内立即喷药保护。隔7天喷1次, 以后再视病情、天气确定喷药次数。
(3) 发病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80%金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亩用100g)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100g喷洒, 或银法利687.5g/L悬浮剂 (亩用60~75ml) , 每隔7~10天喷1次, 连续喷3~4次。发病重或多雨季节施药间隔应缩短5~7天, 对植株及茎叶两面均匀喷雾。药剂防治的同时, 还应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 减少土壤湿度。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8
1 调查方法
宁南山区代表性马铃薯病害晚疫病病菌病株采集、分离和生理小种的鉴定。在病害发生期间, 取带病斑的叶片1片, 夹在该地块内生长的马铃薯块茎中央 (100g左右的块为宜) , 每个田块取病叶5片, 分别夹在马铃薯块茎中, 用胶带固定好, 装入牛皮纸制成的袋子内, 注明采样时间、地点、采取人、马铃薯品种等。每个调查地点按不同的海拔高度取样9点 (高、中、低海拔各取3点, 若某高度海拔未发生病害, 不宜取样) , 取好样后快速送到实验室内进行分离、纯化和保存, 从而指导农户正确选择药剂和最佳的喷药时间, 有效地进行病害防治。在3个区县的不同海拔高度 (高、中、低) , 每个点设4个观察点, 每个观察点的品种不一样, 如果有某一个高度只有1~2个品种, 也需要设3个观察点。最好能选择高抗、中抗和易感病害的品种各1种进行观察。观察点一般为当地农户的种植地, 特别是不进行病害防治的地块。如果每地块的农户均进行病害防治, 则在下风口选1块333.33m2左右的地块, 作为观察点。观察记录发病地点和具体位置、马铃薯品种名、马铃薯各种病害的初次发生的时间、发生过程、植株全部感病 (或达到最严重时) 的日期。从开始发病时进行调查, 7d调查1次, 连续调查4次, 每次选择3个点, 每点调查100株。调查没有病的田块, 最后调查感病的田块。而且一旦发现开始有病害发生, 其他试验地应当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喷施内吸性药剂, 如瑞毒霉、雷多米尔、克露等, 在没有发病前也应当喷施保护性的药剂进行防治。
2 发生流行规律
2.1 侵染循环
春天播种的带病种薯, 病菌萌动, 扩展到附近幼芽上, 并沿着茎杆长出地面, 病斑出土后遇上潮湿的天气, 长出病菌孢子, 侵染同穴下部叶片, 且随着气流 (风) 传播侵染附近或远处植株, 形成发病中心。另外, 叶片上的病菌孢子随雨水渗到地下, 侵染新结薯块, 成为来年病菌来源。根据各点调查结果, 马铃薯晚疫病病害中心病株出现的时间在7月20~25日。
2.2 温度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晚疫病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发生, 只要有2~4d最低气温不低于7℃, 相对湿度在75%以上, 便可萌发产生流动孢子, 3~5h即可侵入。宁南山区马铃薯生长季节日均气温多在10℃以上, 均适宜孢子的萌动和侵入, 调查区几县2008年春季相当干旱, 说明在宁南山区生产条件下, 温度是晚疫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但不是决定因素。
2.3 湿度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当48h中相对湿度达75%以上时, 就会出现中心病株。调查区也是宁夏马铃薯的主产区, 该区降雨偏少, 分布集中, 主要集中在7~9月3个月。2008年7月平均降雨69.5mm;8月降雨132.2mm, 9月降雨83.9mm。而此时正值马铃薯开花、结薯等生长高峰期, 由于相对湿度较高, 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大面积流行, 一般田块的病情指数在6%~8%, 严重的高达99%左右, 给马铃薯种植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调查表明, 在宁南山区湿度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
2.4 生育期与病害发生流行的关系
马铃薯不同的生育期对晚疫病害的抗性有着显著的差别, 一般生长前期特别是幼苗期植株体内茄素的含量较高, 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强, 不易感病, 而在生长中后期 (6月20日至7月20日) , 即从现蕾到开花期, 尤其是开花末期 (8月10~20日) , 植株体内的茄素含量逐渐减少, 抗性降低, 最易感病。经过调查, 当温度和湿度均适宜晚疫病发生时, 7月10日高海拔地区植株较小, 处于幼苗期, 晚疫病基本上未发生;低海拔地区的植株较大, 已进入开花期, 则晚疫病出现中心病株, 说明生育期也是晚疫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2.5 不同地势和地力条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局部地区内, 不同田块间的病情差异, 主要取决于地力、地势等条件。阴湿区的田块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 即川地肥力一类田、川地地力二类田及坡地肥力三类田。几个观察点的观察结果表明, 晚疫病的发病情况依次为一类田病情发展快, 二类田病情发展次之, 三类田病情发展缓慢。而且病情轻重在各类型田块中同一时期相差很大, 其主要原因:一是地块间肥力的差异, 植株生长势和植株高度不同, 致使地面覆盖程度不同所致, 因而造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一类田的荫蔽性大, 株高50~70cm, 地面覆盖程度80%~100%, 病情指数50%~57%, 露水时间可迟到上午9~10时。而二类、三类田株高30~50cm, 地面覆盖程度30%~70%, 病情指数1.3%~1.8%。一般上午8时露水消失, 湿度大, 结露时间长, 利于病菌侵入。二是菌源的基数和积累量不同, 一类田中心病株出现得较早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 二类、三类田则较迟 (7月下旬至8月上旬) 。一类田在中心病株出现后到8月上旬, 气温在12~16℃以上, 相对湿度在71%以上, 病菌发展迅速, 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3旬期间内, 病菌可经历6~7次重复侵染, 每1次循环需4~5d;而二类、三类田由于中心病株出现较晚到8月上旬或以后, 气温降到12℃以下, 则第1次侵染循环的时间加长为7d以上, 在这段期间病菌仅再侵染3~5次。结果表明, 一类田中的病菌再侵染的次数大于二类、三类田, 病菌积累数量也大, 病情也就重。由此可见, 药剂防治的时间及次数可根据不同田块的类型而异。一类田喷药时间要早于二类、三类田, 且次数也要多于二类、三类田。
2.6 田间消长动态
调查得知, 马铃薯晚疫病在宁南山区各观察点的始见期为7月中下旬, 前期病情发展缓慢, 进入8月病情迅速发展, 3个点的病情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加重趋势, 8月前, 全区降雨少, 田间湿度低, 病情发展速度慢, 进入8月中下旬后随着降雨增多, 气温较高, 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病情迅速发展, 直至9月10日初霜来临前, 病情均呈增长蔓延趋势。
3 防治技术
3.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晚疫病感病程度差异比较大。通过调查和观察结果表明, 陇薯3号、宁薯4号、青薯168、克新系列等品种都具有较强的抗性, 选用抗病品种对晚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2 种薯处理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是一种严格的寄生菌, 主要以菌丝的形态在块茎中越冬, 带菌种薯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因此要进行种薯消毒处理。通过对种薯进行药剂浸沾, 可以杀死种薯内部病菌, 减轻晚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种薯用58%甲霜灵锰锌4.5kg/hm2, 加少量水浸沾或喷施, 也可用其他杀菌剂。
3.3 合理密植, 平衡施肥
通过调查, 春种马铃薯密度、施肥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为:栽6.0~6.3万株/hm2, 钾肥全部作基肥, 磷肥和氮肥分基肥和追肥2次施入, 其比例为8∶2。按此密度和施肥的最优组合指导马铃薯实际生产, 不仅能使植株生长健壮, 还能充分发挥马铃薯高产特性。
3.4 生长期药剂防治
由于宁南山区大面积种植青薯系列和陇薯系列品种, 这些品种属感病品种。因此, 提前进行药剂预防仍然是目前控制晚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根据观察, 结合气象资料, 宁南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时期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 在这段时期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 当连续48h相对湿度高于75%, 温度不低于12℃时, 发出防治晚疫病的预报, 并进行第1次喷药, 以后每隔7d喷1次, 连续喷3~5次, 基本能控制晚疫病的流行。常用药剂有1%波尔多液、58%甲霜灵锰锌、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等, 交替使用, 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3.5 提早割秧
为了减少收获期晚疫病侵染块茎, 在收获前7d左右割除地上茎叶, 运出田外, 再进行收获。能够加快薯皮木栓化速度, 促进薯皮老化, 增加薯块自身保护能力, 减少病菌侵入机会。
摘要: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进行调查, 总结了其发生流行规律, 并提出了防治技术, 以期为宁南山区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规律,防治技术,宁南山区
参考文献
[1]刘浩, 张宗山.宁夏马铃薯病虫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9) :179-180, 182.
[2]阎晓丽, 王效瑜, 吴林科, 等.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178, 184.
[3]王效瑜, 呼芸芸, 张建英, 等.宁南山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1) :55-56.
马铃薯疫病及其防治对策与技术 篇9
1 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病特征
1.1 早疫病特征
马铃薯早疫病在叶片上产生近似圆形、呈褐色至深褐色的病斑, 上面有黑色同心轮纹和少量黑霉, 病斑外面有黄色晕圈;茎部病斑与叶部病斑基本相似;薯块形成暗褐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形病斑, 稍凹陷, 病斑下面组织干腐变褐。
1.2 晚疫病特征
马铃薯晚疫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水浸状褐绿斑。天气潮湿时, 病斑迅速扩大到叶的大部甚至全部, 并沿叶缘侵入叶柄及茎部, 形成褐色条斑。叶片背面和茎部沿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霉, 湿度很大时, 叶片正面也长出白霉。天气干旱, 病斑干枯, 变为褐色, 没有白霉, 叶片变脆, 易碎裂。薯块发病时, 产生不规则紫色斑, 稍凹陷, 组织变硬、干腐。将病薯从病斑处切开, 可见到皮下有一层较深的薯肉变为红褐色, 潮湿时软腐、发臭。
2 2013年方山县马铃薯疫病趋势分析
早疫病、晚疫病已成为方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综合分析, 2013年该县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将呈现中偏重发生, 主要原因如下。
2.1 马铃薯种植面积大, 播种时间较长
2013年马铃薯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6月下旬, 长达40 d, 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大马铃薯种植区农民体会到了马铃薯晚播的好处, 所以晚播面积较大。这种状况导致了播种期的参差不齐, 给统一防治增加了难度, 极易造成早疫病与晚疫病病原菌的交叉感染。
2.2 田间菌源充足, 增加了染病的概率
由于马铃薯种植面积大, 重茬面积达到了60%。2006年, 方山县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以来, 每年早疫病、晚疫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11年为重度发生, 田间菌源丰富。近几年, 方山县引进了不少抗病丰产的新品种, 但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仍有不同程度的感染。2013年, 马铃薯种植区主栽品种以克新1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为主, 这些品种都具有抗病丰产性能, 但适宜的感染气候条件也会造成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的大发生。
2.3 防治不统一, 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特别是一些地方联防联治的意识淡薄, 防治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4 气候原因导致晚疫病流行
据县气象局预测, 6月份方山县降水量比正常年份略少, 7月—9月进入降雨期, 7月下旬—8月中旬正是马铃薯现蕾初花感染期, 在这个时期内有3~5 d的连阴雨, 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1℃~2℃, 给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晚疫病的暴发流行。
3 防治对策
3.1 把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各级各部门务必居安思危, 克服麻痹侥幸思想, 把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的防治列入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 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按区域实行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 定指标、定任务, 奖惩分明。各乡镇应根据所辖区域的实际, 制定出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 并组织实施。
3.2 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监测点, 搞好监测, 县、乡 (镇) 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固定专人, 做好定点、定期监测。对低凹地、感病品种, 以及历年发病重的连作田进行重点监测。发现中心病株的监测点及乡镇, 实行“天天调查, 三天一报”制, 同时对大面积地块做好跟踪调查, 汇总情况, 结合天气预报, 分析发生动态, 及时发布信息, 提出防治意见, 为组织开展大面积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对发病区, 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做好技术指导, 真正做到“监测准、指导好、防治巧、损失小”。
3.3 狠抓技术培训
方山县马铃薯种植区农民重虫害、轻病害的思想严重, 缺乏防治病害的意识和技术。因此, 必须狠抓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 给合生育期、天气情况, 以及早疫病、晚疫病的发生特点, 抓住疫病始发期这个关键环节, 通过培训薯农、发放技术资料、广播宣传等形式, 教会农民如何开展保健栽培及如何抓住关键时期, 科学合理开展药剂防治。
4 马铃薯疫病的防治技术
4.1 建立无病种薯留种地
选用无病留种薯作种, 杜绝病害的侵染来源, 对控制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作用显著。
4.2 及时处理中心病株
及时喷药, 控制发病中心病株。在马铃薯生长期, 要加强病害监测, 发现中心病株, 立即拔除并深埋销毁, 同时在中心病株周围喷药, 间隔7~10 d喷施1次, 连喷三四次;若雨水频繁, 喷药间隔期适当缩短, 增加喷药一二次。
4.3 药物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可分别用质量分数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 g, 58%甲霜灵锰钾100 g, 40%的乙磷铝200 g, 80%森锰锌干悬浮剂 (必得利) 100 g, 兑水50 kg喷雾, 间隔7~10 d喷药1次, 共喷二三次。
马铃薯早疫病可用硫酸铜1 000倍液、或质量分数40%多菌灵800倍液, 或50%百菌清600倍~5 800倍液, 或25%叶枯灵250倍~400倍液, 7~10 d喷1次, 连喷二三次。为避免抗性产生, 应交替用药, 同一种药剂连续喷施不得超过3次。
摘要:方山县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 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 但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对其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发病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具体防治办法。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篇10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原因;规律;防治措施
镇雄县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邻四川叙永县、南近贵州毕节赫章县、西接彝良县、北连威信县。该地年平均气温为11.3℃、日照时数为1341h,降水量为913mm、无霜期为218d,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据统计,全县2011年的马铃薯播种面积达40000hm2、产量为90万吨、农业产值达9亿元,是我县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晚疫病的不断发生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县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作者长期从事这一工作,通过不断努力找出了我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原因,现结合我县实际详述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与发生规律
1.1 发生症状
马铃薯地上部茎叶和地下部块茎都可发病,在田间识别晚疫病主要看叶片:病株一般在叶尖或边缘出现淡褐色病斑,病斑的外围有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就向外扩展,叶片如同被开水烫过一样变为黑色且发软,叶背有白霉,严重的则全叶变为黑褐色,空气干燥时就枯萎,空气湿润则叶片变腐烂,感病叶柄和茎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和白霉。块茎感病后,表皮会出现褐色病斑,起初不变形,后期随着侵染的加剧,病斑向下凹陷并变硬。在空气干燥、温度较低且没有其他杂菌感染时,感病块茎只表现组织变褐,即干腐。当温度、湿度较高时,病变组织迅速扩大并可引起其他杂菌的感染,使块茎腐烂发臭,即湿腐。
1.2 病原菌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称致病疫霉属鞭毛茵亚门真菌。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孢子囊呈柠檬形,2~38μm×12~23μm大小,一端具乳突,另端有小柄。孢子囊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又生穿透钉侵入到寄主体内。菌丝生长适温为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为19~22℃,10~13℃时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时菌丝无色、无隔膜,在病叶上出现的白色霉状物,这就是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孢子梗和孢子囊是病原菌的无性繁殖器官,可借风雨传播。孢子囊有间接萌发和直接萌发方式。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孢子囊间接萌发;在高温条件下可直接产生芽管萌发,然后侵入寄生。该病菌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易酿成晚疫病的大发生。
1.3 传播途径和循环侵染
晚疫病是一种流行病害,感病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以菌丝形式在贮藏块茎和废弃块茎内越冬,如果种植感病的种薯,多数种薯会失去发芽能力或在出芽前腐烂。感病轻的种薯可以长出病株,这种病株被称为中心病株。播种病薯后,病菌随幼苗生长侵入块茎,块茎或病芽上所形成的孢子囊可借空气、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遇到空气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0℃以上的条件时,植株就开始发病而形成中心病株,然后再扩大传播。降雨时又把病菌孢子带到块茎使块茎感病,或在收获时块茎表皮被擦伤,土壤和茎叶上的病菌孢子便趁机侵入块茎,这样循环往复,不断传播。
1.4 发生规律
我县马铃薯通常在2月中下旬开始播种,3月中旬播种结束,4月初开始出苗,此时期气温虽已回升,但降雨较少,空气湿度小,不利于发病;5月中旬左右马铃薯开始现蕾,此时雨季来临,空气湿度有所增加,气温有所升高,病原菌具备了一定的发病条件,开始发病。据调查,此期间的平均发病率为5.3%;6月初为马铃薯开花期,此时期降雨较频繁,温湿度增加,平均发病率为28.3%;6月下旬为马铃薯盛花期,此时我县进入降雨高峰期,高温、多湿的气候特点更加剧了病害的传播和蔓延,此时的平均发病率达到39.5%,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期;7月下旬即马铃薯生长后期,平均发病率已上升到41%,发病重的叶片开始枯萎、脱落。
2 发病的因素
2.1 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
马铃薯晚疫病菌喜日暖夜凉的高湿条件,18~22℃条件下,有水滴存在就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和侵染。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温暖多雾则发病重。植株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气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且持续8h以上,或夜间气温在10~13℃之间、叶上有水滴且持续11~14h,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h内病害会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而我县此时多雨、多雾、日暖夜寒(昼夜温较大)的氣候特点正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的先决条件。
2.2 品种间抗性、不同生育期及个体差异也与发病有直接关系
通过调查分析,一般情况下匍匐型的品种,叶片平滑宽大、叶色黄绿的较易感受病,如“大西洋”;株型直立的品种,叶片小而多茸毛、叶肉厚、色深绿的相对较抗病,如“合作88”。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对晚疫病的抗病力亦不一致。一般幼苗期抗病力强,而开花期前后最易感病,此外,植株生长后期一般生活力较弱,故易感病;老龄叶片最先感病;叶片则是顶叶最抗病,中部次之,底叶最易感病。
2.3 种薯带菌与发病的关系
带菌种薯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病薯播到地里后,病菌借助土壤中的水分扩散传播给其他植株,也可以通过耕作和雨水侵染其他植株,从而形成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对附近植株再侵染,逐渐形成发病中心,然后向四周扩散。病株上的孢子囊落至地面后会随水进入土壤侵染块茎,从而使薯块染病。
2.4 連作与发病的关系
镇雄县气候冷凉,低温寡照,很多地方只能种植马铃薯,马铃薯连作面积大,而连作使土壤中病原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次年继续侵染马铃薯,使病害发生明显加重。据报道,重茬1年可减产15%~20%,重茬2年减产达30%以上,淀粉含量降低33%。
2.5 秸秆还田、滞留病薯与发病的关系
当地部分群从习惯将马铃薯秸秆未经任何处理就埋还田块内,且收获时又随意将病薯、烂薯滞留田中,为土壤内菌源的积累及次年的初侵染提供了条件。
2.6 栽培、管理不当与发病的关系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不合理或株型高大可使田间小气候相对湿度增大、通风透光差,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整地质量差、中耕培土不及时、草荒严重等使植株生长衰弱,也利于病害发生。
3 防治对策措施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我县马铃薯晚疫病逐年偏重发生,严重阻碍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农技部门在脱毒良种的引进、繁育、推广以及晚疫病防治药效试验、示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掌握了一定的防治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全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1 加强预测预报
在马铃薯晚疫病多发、易发区设立田间病圃,在晚疫病常年发生季节前仔细观察,检查大田或病圃中有无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后应组织药物并进行早防早治。
3.2 选用抗病脱毒种薯
在生产上选用抗病脱毒种薯防治晚疫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如选取用脱毒种薯合作88、威芋三号等。
3.3 建立种薯基地,培植无病种薯田
建立种薯基地、培植无病种薯田是切断马铃薯晚疫病初侵染来源的主要措施。在马铃薯入窖、出窖、播种前应严格精选,彻底剔除病薯,选择健康种薯种植。
3.4 种薯消毒
切块时,将切刀用50%福尔马林或5%来苏尔浸泡消毒,将切好的种薯用草木灰进行处理。若有条件,最好用整薯作种薯,以减少传染机会。
3.5 改进栽培管理方式
多中耕、深中耕、株间高培土,不仅可以减少真菌侵染薯块的机会,还可对块茎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少烂薯损失、降低块茎菌量,使下一年中心病株减少;因地制宜,与油菜、药材、麦类等实行轮作;收获时,将烂薯、病薯带出田块并统一作销毁处理。
3.6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即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毎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参考文献
[1]陆家云.植物病害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李奇锐,田振荣等.西吉县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马铃薯产业现代化,2005.
作者简介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篇11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小百户镇中坝村1组羊头山农户张加才的责任田里, 土壤为红壤土, 肥力中等, 前作烤烟, 8月12日采用高垄双行种植方式播种, 亩播种量180㎏, 底肥亩用复混肥60㎏, 不用追肥, 供试验马铃薯品种为会—2号, 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 3次重复, 共21个小区, 每小区面积21.6㎡, 采用完全随机排列。
1.3 施药时期及方法
在田间无病斑时开始施药, 该试验共喷施3次, 时间间隔10 d, 第一次施药时间为2013年9月28日, 第二次施药时间为10月8日, 第三次施药时间为10月18日。
1.4 调查方法
每小区5点取样, 每点10株, 于第一次施药后第10 d、20 d、30 d、40 d调查记载发病率, 并根据4级标准分级, 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 收获时分小区进行产量实测。病情分级标准:以每株发病叶片占全株总叶片数的比例为标准分级:
0级:无病斑;1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4以下;2 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4~1/2;3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数的1/2~3/4;4级:全株叶片几乎都有病斑, 大部分叶片枯死, 甚至茎部也枯死。
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 (各严重度极值×各严重度株数总数) /调查总株数×最高严重度级别
相对防效 (%) =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作物的安全性
药后10 d、20 d目测, 试验地各处理区均未出现黄化、矮化等药害症状, 各处理区长势基本一致, 表明6种药剂对马铃薯的生长均安全。
2.2 防治效果
各处理第一次药后10 d、20 d、30 d、40 d调查的平均病指与防治效果。可以看出: (1) 施药后10天调查: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显著的防效, 其中凯特的防效为55.62%, 银法利十安泰生的防效为62.01%, 两者与可鲁巴、金雷、甲霜.锰锌3个药剂差异极显著, 与代森锰锌差异显著。可鲁巴、金雷、甲霜.锰锌3个药剂间差异不显著。 (2) 施药后20天调查:凯特、银法利十安泰生、代森锰锌的防效最好, 分别为41.17%、42.75%、40.8 7%, 3个药剂间差异不显著。但3个药剂与可鲁巴、金雷差异极显著, 与甲霜.锰锌差异显著。 (3) 施药后30天调查:凯特、银法利十安泰生与可鲁巴、金雷、甲霜.锰锌、代森锰锌差异极显著。可鲁巴、金雷、甲霜.锰锌、代森锰锌4个药间差异不显著, 凯特、银法利十安泰生2药剂间差异也不显著。 (4) 施药后40天调查:凯特、银法利十安泰生与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 其中凯特的防效为64.37%, 银法利十安泰生的防效为62.34%, 金雷、甲霜.锰锌、代森锰锌3个药剂与可鲁巴差异显著, 金雷、甲霜.锰锌、代森锰锌3个药剂间差异不显著。
2.3 实测马铃薯产量
11月25日收获, 生育期共105天。通过对各小区进行实际测产, 得出各处理区三次重复的平均产量, 并按666.7㎡/亩的标准折合亩产量。
可以看出:6种药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其中18.7%凯特、68.7%银法利+70%安泰生的增产效果最好, 凯特每亩增产529.66 kg, 增产率达57.83%, 银法利+安泰生每亩增产401.26 kg, 增产率达53.33%, 其他四种药剂也有较好的防病增产保产效果, 其中60%可鲁巴每亩增产401.26kg, 增产率达43.82%, 68%金雷每亩增产4365.15 kg, 增产率达39.87%, 72%甲霜.锰锌每亩增产359.99 kg, 增产率达39.31%, 75%代森锰锌每亩增产396.01 kg, 增产率达43.24%。
3 结论
3.1 在田间无病斑时用6种药剂的任何一种连续防治3次, 均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且6种药剂对马铃薯的生长均安全。
3.2 六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后与对照区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其中68.7%银法利+70%安泰生和18.7%凯特的增产效果最好。
3.3 建议大面积使用时, 在田间无病斑时, 可使用低价位的常规药剂进行预防一次, 当田间出现病斑和病株后再用68.75%银法利或18.7%凯特交替防治2~3次, 每次间隔7~10 d, 能较好地控制马铃薯晚疫病。
摘要:本文介绍了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推荐阅读:
马铃薯瓢虫防治08-30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08-15
马铃薯病害及防治方法09-21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07-05
马铃薯贮藏技术07-02
马铃薯合理施肥技术06-25
马铃薯水稻复种技术06-28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05-15
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07-24
绿色马铃薯栽培技术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