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问答(精选6篇)
马铃薯栽培技术问答 篇1
1 怎样确定育苗时间?
答:甘薯栽插以气温稳定通过15℃时为宜, 采用大棚加温或用火炕温床育苗, 应在当地甘薯栽插适期前30~35 d排种;采用大棚加地膜或冷床双膜育苗, 于栽前40~45 d排薯。如要采用多级育苗法, 则可更早些。以湖南省为例, 稳定通过15℃的时间大约为4月下旬~5月上旬, 因此, 冷床地膜育苗可在3月上中旬进行, 大棚加温育苗可在3月下旬进行。
2 种薯入床到发芽所需要天数如何计算?
答:利用发芽的有效积温, 可预测从种薯入床到发芽所需要天数。在苗床温度25~35℃范围内, 萌芽出土的有效积温约为110℃。幼芽生长的有效温度是16℃以上, 用每天测得的苗床实际温度减去16℃的差, 再逐日累加, 就是发芽的有效积温。达到110℃左右时, 就满足了发芽对温度的要求。例如, 苗床温度稳定在30℃, 1 d的有效温度是30-16=14℃。已知有效积温是110℃, 发芽出土所需的天数大约是:110÷ (30-16) ≈7.9 d。这一算法只作参考, 因不同品种、不同种薯来源其萌芽所需有效积温是不同的。
3 甘薯的用种量如何确定?
答:要根据供苗时间、供苗量、栽插期、栽插次数、育苗方法以及品种出苗的特性、种薯质量来确定。如果要求剪苗1~2次栽完, 一般栽种春薯需种薯60~75 kg/667 m2。如采用多次剪苗、多级育苗, 则可适当减少。
4 如何确定育苗的苗床面积?
答:根据甘薯种植面积, 排种密度由用种量决定, 还与采苗次数有直接关系。如某农户计划种植甘薯6.67 hm2, 按每667 m2大田用种量60 kg计算, 一次性插完, 需要种薯6 t;按排种20 kg/m2计算, 需苗床面积300 m2。若按剪苗两次插完, 排种密度不变, 只需种薯3 t, 苗床面积150 m2;若采用两段育苗方式, 排种密度不变, 60 kg种薯需苗床面积3 m2, 可产苗3 000株左右, 全部用来繁苗, 每采一次可供667 m2大田的薯苗;苗床还可继续产苗, 每7 d左右产的苗可栽1 334 m2。
苗床面积的大小, 还应当根据排种数量和排种密度而定。火炕育苗1 m2床面可排薯种23~25 kg, 温床育苗1 m2床面可排种薯20~22 kg, 冷床双膜育苗1 m2床面可排薯种15~18 kg。按排种17~20 kg/m2计算, 每667 m2大田用种60~75 kg, 每667 m2大田需苗床面积3~4 m2。
5 何谓多级繁苗?有何作用?
答: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 其根、茎、叶都可用来繁殖, 生产上一般利用种薯繁殖种苗, 种苗扦插大田进行甘薯生产。如果用种苗再扦插繁殖种苗, 以此循环, 这种以苗繁苗的方式则称为多级育苗。多级育苗由于繁殖系数大, 可大大节省种薯、苗床和地膜, 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6 育苗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答:首先要制订育苗计划, 根据甘薯栽插大田的面积确定种薯量、苗床面积及育苗的方式;其次是苗床的准备, 要根据育苗方式来规划苗床面积;三是要准备甘薯育苗所用的物资, 包括种薯、薄膜、温度计、支架等。如采用加温育苗方式的, 还要准备电热线、柴火、新鲜稻草、新鲜猪牛粪、复合肥等。
7 育苗苗床的选择要注意什么?
答:甘薯育苗苗床床址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地势高燥, 向阳背风, 地下水位较低, 以利提高温度;二是排水良好, 靠近水源, 以利管理;三是选择土质肥沃, 两年内没种过甘薯或作过温床的地方。一般应在冬前选好温床址, 并准备好建床物资, 如塑料薄膜、草苫、酿热物及其他用具。
8 壮苗的标准是什么?
答:甘薯壮苗特征:叶色青绿, 舒展叶7~8片, 叶片大而肥厚, 顶部三叶齐平;茎节粗短, 根原基大, 茎韧不易折断 (折断有较多的白浆流出) , 苗高25 cm左右;苗龄30~35 d, 茎粗约5 mm;苗茎上没有气生根, 没有病斑;苗株挺拔结实, 乳汁多;百苗鲜重, 春薯苗500 g以上, 夏薯苗1 500 g以上;薯苗不带病、虫。壮苗的组织充实, 根原基粗壮发达, 栽后成活快、抗逆性强、产量高。研究结果指出, 一级壮苗的产量比二级苗高10%以上, 三级弱苗比二级苗减产约10%, 栽后的小株率也显著增多。
9 采苗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采苗方式有哪些?
答:薯苗长到25 cm时, 应及时采苗, 否则薯苗拥挤, 小苗难以正常生长, 会减少下一茬出苗数。
甘薯的采苗方式以剪苗为好。有些农户为图方便, 采用直接在种薯上拔苗的方式采苗是不对的。如果采用拔苗方式, 一是易把种薯拔松, 不利薯苗的生长;二是会损伤种薯, 易造成病菌的感染与传播;三是拔苗后此不定芽原基也同时消失, 不能再产生薯苗。采用剪苗的方式采苗就可避免种薯损伤, 减少病害感染传播。春季采苗时, 桩基至少留1片叶, 以利于下茬苗快发。
马铃薯栽培技术问答 篇2
1.什么叫吸附?
当气体分子运动到固体表面上时,由于固体表面原子剩余引力的作用,气体中的一些分子便会暂时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些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浓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吸附物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按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引力场的性质,吸附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2.气体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当气体是混合物时,由于固体表面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引力差异,使吸附相的组成与气相组成不同,这种气相与吸附相在密度上和组成上的差别构成了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基础。3.什么叫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即范德华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4.变压吸附常用吸附剂有哪几种?
变压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分子筛等,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吸附材料。5.什么叫变压吸附?
在加压下进行吸附,减压下进行解吸。由于循环周期短,吸附热来不及散失,可供解吸之用,所以吸附热和解吸热引起的吸附床温度变化一般不大,波动范围仅在几度,可近似看作等温过程。变压吸附工作状态仅仅是在一条等吸附线上变化。
6.PSA进料中为什么要充分脱水?怎样防止进料带水?
由吸附剂对水的吸附性能可知,吸附剂极易吸水,而且脱附困难,同时吸附剂吸水之后,对其它分子的吸附能力下降。所以必须对进料气进行严格脱水,以防止损害吸附剂。为了防止进料带水,通常在进料线上增设进料气水分离器,同时,为防止冬季饱和气体在管线中发生冷凝,可视情况将水分离罐后的PSA进料管线进行伴热或保温。7.PSA装置最常用的吸附剂是什么?它们对一般气体的吸附顺序如何?
PSA最常用的吸附剂是分子筛和活性炭,通常两种吸附剂组合使用。
分子筛对一般气体的吸附顺序是: H2<<N2<CH4<CO<CO2 活性炭对一般气体的吸附顺序是: H2<<N2<CO<CH4<CO2 8.吸附器充分吸附杂质后,各杂质在吸附剂上如何分布?为什么?
当吸附器充分地吸附了杂质以后,杂质界面最前沿为氮气、一氧化碳,其次是甲烷,再次是二氧化碳,最底层是微量的水。
杂质在吸附剂中的分布规律与吸附剂对各杂质组分的吸附能力以及吸附剂的分布状况有关。在吸附器中,活性炭作为主要的吸附剂装填在下部,分子筛作为辅助吸附剂装填在上部。进料气由吸附器底部进入床层,首先接触活性炭,而活性炭对杂质的吸附能力的大小次序为:H2<<N2<CO<CH4<CO2<H2O,所以吸附过程H2O、CO2、CH4、CO、N2被依次吸附下来。剩余的杂质N2又被上部分子筛吸附,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氢气。9.均压过程和意义
被抽真空后的吸附器内吸附剂再生完成,但吸附器内压力很低,与进料压力的压差太大,不能直接进行吸附,需要先升压。而完成吸附步骤的吸附器压力较高,同时吸附剂颗粒之间,存留一部分氢气应当回收。均压过程即是吸附之后的高压吸附器与再生之后的低压吸附器进行压力均衡,高压吸附器内部的氢气流入低压吸附器。均压过程中,高压吸附器压力降低,部分杂质脱附,并随物流上移,又被上部吸附剂重新吸附,故杂质界面上移。
所以均压过程使得再生后低压吸附器的压力升高,并充分利用高压吸附器内部存留氢气,提高氢回收率。
10.为什么顺放卸压过程中吸附器内的杂质界面上移?
变压吸附是物理吸附,压力降低时,被吸附的杂质可以脱附,所以当吸附器顺放卸压时,随着压力的降低,部分杂质逐渐脱附,并随着物流上移,同时又被床层上部尚未吸附杂质的吸附剂重新吸附下来。因而顺放卸压过程中吸附器内杂质界面逐渐上移。11.逆放过程及其作用?
逆放是吸附器从供吹扫终止压力下降到废气压力的逆流卸压过程,排放位置在吸附器底部,随着压力的不断降低,杂质不断脱附并排入废气系统,杂质前沿界面逐渐下移,所以排放过程使吸附器内大部分杂质脱附排出。排放结束,用供吹扫吸附器提供的纯氢从上部进入进行逆流吹扫,使残留杂质不断脱附并随物流排入废气系统,从而使绝大多数的吸附剂实现再生。
所以,排放和被吹扫的作用就是排除吸附器内的杂质,使吸附剂实现再生。12.废气缓冲罐有什么作用?
PSA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其压力、流量和组成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作为加热炉的燃料气应当具有稳定的压力、流量和热值,故PSA装置设置了废气缓冲罐,其作用就是为加热炉提供流量、压力和组成接近均匀一致的燃料气。13.进料组成变化对PSA有何影响?
进料中氢含量增加时,产氢量和氢收率提高。当氢含量低于设计值时,进料中杂质增加,产氢量和氢收率降低。如进料中杂质浓度增高而未能及时缩短吸附时间(或者降低进料流量),则能造成杂质超载,使产品纯度下降,影响PSA的操作性能。14.进料温度变化对PSA有何影响?
变压吸附是物理吸附过程,进料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料温度太高,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下降,因而造成氢收率下降,同时还影响产品纯度和吸附剂的使用寿命。而温度太低了再生困难,如果因此造成吸附剂再生不完全,则恶性循环的后果将导致杂质超载的现象而损害吸附剂。常温下,10-30℃范围内几乎有相等的氢收率,进料温度太高或太低,氢收率都有所下降。15.解吸压力是否越低越好?为什么?
解吸压力即废气压力,解吸压力越低,氢回收率越高,吸附剂再生越好。反之,吹扫压力越高,氢回收率越低。但考虑到废气要能直接送到转化炉做燃料,故废气缓冲罐出口保持一定压力。
16.为什么要根据进料流量的大小调整吸附时间?
每个吸附器在一定的产品规格要求和一定量吸附剂的条件下,吸附剂对杂质的允许吸附量是一定的。所以每个吸附步骤只能提纯一定量的进料气。在一定的进料流速下,如果吸附时间过长,则吸附剂过多地吸附了杂质造成杂质超载,不仅使产品纯度下降,而且使PSA操作性能变坏。若吸附时间太短,则不能充分利用吸附剂,达不到应有的氢收率,造成浪费。所以应根据实际进料流量的大小合理地调整吸附时间,充分利用吸附剂,在保证产品纯度和保护好吸附剂的前提下,获得高的氢收率。17.什么是吸附剂的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即单位重量吸附剂所具有的面积,单位为m2/g,吸附剂的表 面积主要是微孔孔壁的表面积.18.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床分为哪几个区段?
吸附床可分为三个区段:(1)为吸附饱和区,在此区吸附剂不再吸 附,达到动态平衡状态;(2)为吸附传质区,传质区愈短,表示传质阻力愈小(即传质系数大),床层中吸附剂的利用率越高;(3)为吸附床的尚未吸附区 20.什么叫吸附前沿(或传质前沿)?
在实际的吸附床,由于吸附剂传质阻力的存在,吸附质流体以一定的 速率进入吸附床时,总是先在吸附床入口处形成一个浓度梯度,以此绘成的曲 线便称为吸附前沿(或传质前沿),随着吸附质流体的不断流入,使曲线沿吸附 床高度方向推进。21.什么叫吸附床流出曲线?
在吸附庆中,随着气体混合物不断流入,吸附前沿不断向床的出口端 推进,经过一段时间,吸附质出现在吸附床出口处,以出口浓度--时间绘成 的曲线叫做吸附床流出曲线。
22.什么叫穿透浓度和穿透时间?
在吸附床流出曲线中,随着气体混合物不断流入,经过一段时间(tc)后,流出气体中杂质浓度达到一定值(Cc)出现揭点,开始突然上升,这时的杂 质浓度(C 0)称为穿透浓度,所对应的时间(tc)称为穿透时间。23.变压吸附中吸附剂的再生有哪些方法?
利用降压、抽真空、冲洗、置换等方法使吸附剂所吸附的 杂质析出。24.什么叫氢气回收率?
回收率是变压吸附装置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它的定义是从高压吸附装置获得的产品中氢气组分绝对量占进入变压吸附装置原料气中氢气绝对量的百分比。25.在变压吸附循环过程中分哪些基本步骤?
(1)压力下吸附:吸附床在过程的最高压力下通入气体混合物,其中杂质被吸附,需提纯物质(氢气)从吸附床另一端流出。(2)减压解吸:根据被吸附组分的性能,选用降压、抽真空、冲洗和置换等几种方法使吸附剂再生;(3)升 压:吸附剂再生完毕后,用产品气体对吸附床进行充压,直至吸附压力为止。26.什么叫循环周期?
对一台吸附塔来说,一个循环周期就是指该吸附塔从吸附杂质开始,经过降压再生以后,又到新的一次吸附杂质开始,完成这样大的工艺过程叫做循环周期。27.什么叫吸附时间?
指一个吸附塔在吸附步骤所经历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该吸附塔处理进料气的总量。在运转过程中,吸附时间是一个主要操作参数。28.什么叫做吸附剂的孔容?
养猪环境控制技术问答 篇3
问:怎样控制猪舍温度?猪舍最佳温度是多少?
答: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 哺乳仔猪为25~30℃, 生长猪20~23℃, 成年猪1 5~1 8℃。夏季气温过高, 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 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甚至死亡, 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有: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棚、设置洗浴池、通风、供给充足的饮水等。另外, 搞好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环境温度。冬季气温低, 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 使饲料消耗增加, 猪的增重减慢, 采取保温措施, 减少维持消耗, 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加厚垫草、适当多装猪 (增加密度) 、舍内吃食, 定时舍外排泄粪尿, 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 堵抹猪圈四周的裂缝, 防止贼风侵袭, 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垫草、温水温食喂猪等, 减少体温散失。
问:怎样控制猪舍湿度?猪舍最佳湿度是多少?
答:湿度大小对猪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 和温度一起发生作用。如果温度适宜, 即使湿度从45%上升到95%对增重也无明显影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 猪因散热困难, 导致食欲下降, 采食量显著减少, 甚至中暑死亡。而在低温高湿时, 猪体散热增加, 猪感觉寒冷, 相应猪的增重、生长发育减慢。此外, 空气湿度过大, 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 使猪抵抗力降低, 易患湿疹等皮肤病;如果湿度过小, 也会导致猪体皮肤干燥、干裂。猪舍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为宜。为了防止猪舍潮湿, 一般在中午温度较高时, 打开门窗, 加强通风来排出潮气, 如天气阴冷, 可在猪舍走道或地面撒石灰等来吸收潮气。
问:怎样改善猪舍空气环境卫生?
答:由于猪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垫料等的腐败分解, 使猪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同时产生一定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臭味。此外猪舍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和微生物。如果舍内空气潮湿污浊, 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含量过高, 会严重影响猪的食欲、健康和生长, 常引起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所以, 封闭式猪舍要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搞好绿化, 粉碎饲料远离猪舍, 避免干扫猪舍地面, 均可减少灰尘。
问:饲养密度对猪有什么影响?
答:饲养密度是指猪舍内猪的密集程度, 即单位面积所饲养猪的数量。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气卫生状况, 饲养密度大, 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 舍内温度高, 湿度大, 灰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增多, 噪声加大。为了防寒和降温, 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 夏季可降低密度。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 密度过大, 猪过于拥挤, 猪难以安睡, 相互间的争斗增加, 严重影响增重;密度过小, 猪舍利用率降低, 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养殖户来讲, 较好的饲养密度应为每头猪占0.8~1.0平方米, 每圈10~15头。
养殖户:我是富裕县养殖户, 家里养了十几头奶牛, 几年来一直养的很好, 可是近一年来奶牛总是流产。我该怎么办?请给我几点建议!
专家:引起奶牛流产的原因很多, 有饲养放牧条件不当因素, 有气候变化、外因损伤、惊吓、管理不当因素, 有普通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诱发因素, 也有的奶牛呈习惯性流产因素。建议做好以下几点预防工作: (1) 奶牛怀孕后要进行合理的饲养, 饲草饲料要保证质量好, 品种搭配全面合理, 防止饲料单一、配合不当; (2) 冬季严禁饲喂冰冻饲草饲料, 夏季防止喂霉变和农药污染的饲草饲料; (3) 在管理上要防止顶架、挤撞、跌打、跨越横沟等, 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 (4) 发现孕牛出现先兆性流产症状, 要立即肌肉注射黄体酮100毫克, 并尽量保持孕牛安静, 加强护理。
养殖户:种鹅“年年清”好不好?
专家:所谓“年年清”, 就是不论公母种鹅, 一到次年产蛋季节结束, 即行全部淘汰, 而重新选留当年的早春鹅作为后备种鹅的禽群更新制度, 以求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这种一年淘汰制的作法, 对于节省饲料, 保持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棚舍设备和劳力, 无疑是有利的。因此迄今仍为广大养鹅地区所沿用。但有的地区有留养种鹅至二三年的习惯。从育种工作看, 老鹅的产蛋量并不低于一年的种鹅, 且蛋形大, 孵出的雏鹅亦大, 容易饲养, 品质优良, 对提高种鹅群的生活力与产肉力, 是有其一定的育种价值的。为了提高鹅群的产蛋量, 从一年龄鹅中挑选那些体形好, 换羽迟的母鹅, 合理组织种鹅群的年龄, 无疑是有很大促进作用。
养殖户:猪瘟一直是困扰养殖场户的大问题, 如何做好猪瘟的净化工作?
专家:近年来, 猪瘟流行形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多地区散发性流行, 有时表现为波浪形、周期性。尤其是大多数表现为温和型猪瘟, 其临床症状显著减轻, 死亡率较低, 或呈亚临床感染。猪瘟使母猪发生繁殖障碍, 导致长期带毒、散毒, 成为猪瘟预防免疫效果差、反复发生以至暴发的重要原因。
猪瘟持续感染, 长期困扰着养猪业, 制约养猪业发展,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特别是那些设备陈旧、圈舍拥挤、经营年限长、管理较差的猪场, 母猪带毒比例较高, 造成的损失较大。即使是一些新建的有先进设备的猪场也会由于急于求成, 从不同地方大量引进未经严格检疫的种猪, 结果猪瘟随种猪携带而来。从第一胎起, 猪瘟在本场便连绵不断, 带毒母猪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 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则愈演愈烈, 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必须做好以净化种猪群为核心的猪瘟综合防制。
猪瘟的净化是当前养猪业所面临的重大实际问题, 也是控制猪瘟、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同一猪场中各类猪群均可感染。控制和根除猪瘟采用全部扑杀的办法是不现实的, 并且难于实行。我国在猪瘟污染猪场, 实施以净化种猪为主的猪瘟综合防制技术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具体做法是一旦确认猪场存在猪瘟, 立即实行净化, 全场所有种猪逐头活体采集扁桃体, 进行猪瘟荧光抗体试验法检查是否是猪瘟。一定要查抗原而不是查抗体, 抗体的高低不能说明该猪此时是否带毒, 只要检查出猪瘟抗原阳性 (带毒) 的猪, 一律立即淘汰。每6个月检查一次, 一般进行3次便可面貌一新, 只需一年半的时间, 猪瘟便可得到完全控制。
黄粉虫饲养技术问答 篇4
黄粉虫饲养技术问答<2> 2011.9.6阅读(16)下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返回日志列表评论
8、何为优良虫
种?优良虫种的标志是(良种示意图见彩图12)。
(1)个体大。每千克3500~4000只。
(2)生活力强。不挑食,爬行快,喜黑暗。不停地活动,把虫子放在手心时,会迅速爬动。
(3)形体健壮。色泽金黄,体表发亮,充实饱满,腹面白色明显,体长在3厘米以上,生长较快。
(4)雌雄比例1:1较为合适。
9、黄粉虫有互相残食现象吗?
黄粉虫群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各虫态均有被同类咬伤或吃掉的危险。成虫羽化初期,体白嫩,行动迟缓,易受伤害。从老熟幼虫中新化的蛹也因不能活动易受损伤。正在蜕皮的幼虫和卵等,都是同类取食的对象。因此,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残食,是人工养虫的一个重要问题。
10、黄粉虫生长分几个虫态期?何为羽化?
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朗,完成1个世代约需3个月。
羽化是昆虫由蛹变为成虫的过程。
11、如何管理虫卵?
虫卵长1—1.5毫米,直径约0.5毫米,肉眼一般看不清。当卵群集时,成团状散于饲料中。卵期管理主要是集卵,让成虫产下的卵通过筛网落于下垫的报纸上,报纸上放一层薄薄的麸皮。卵期长短与温度及湿度有很大关系。在温度为18~30℃、湿度为60%~75%、麸皮湿度15%时,7~15天能孵化出幼虫。温度低于15℃时卵很少孵化。
12、幼虫也像蝎子一样蜕皮吗?如可管理?
刚孵出的黄粉虫幼虫长约3毫米,乳白色。1天后,体色变黄。体13节,呈圆柱形,头部位于体节的前端。口器扁平,咀嚼式,能啃食较硬食物。第2~4节为胸部,长有3对足,第5~12节为腹部,第13节下部有肛门,尖部有两锥形短尾。
幼虫同幼蝎一样,有蜕皮特性。其生长发育是经蜕皮进行的,约1个星期蜕1次皮。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蜕皮顺利,很少有死亡现象。刚孵出的幼虫为l龄虫,蜕第1次皮后变为2龄幼虫。刚蜕皮的幼虫全身为乳白色,随后逐渐变黄。经60天7次蜕皮后,变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长2.5—3厘米,接着就开始变蛹。其生长期为 85~130天,平均120天。此期要加强管理,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管理方法是:
(1)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升温可采取加大密度方法。增湿是定时(每天6~8次)向饲养盒洒水。但量要小,不能出现明水。在饲料中加大水分也能增温。
(2)给幼虫投喂营养丰富的一、三、五号饲料(见165问),并给予大量青饲料。
(3)大小幼虫最好分开饲养,以免出现残食现象。
(4)此期适宜温度为25~32℃,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
13、蛹会被幼虫咬伤吗?
蛹长约1.2厘米,头大尾尖。头部与成虫相似,乳白色,体柔软,有正常呼吸,无防御能力,是黄粉虫生命力最弱的时期,常在饲料的表面,不吃不动,极易被幼虫残食。因此,当幼虫化蛹时,要及时轻轻挑出放入蛹盒中。若是蛹较多时,则利用黄粉虫怕光特性,在饲养盒上用灯光照射,小幼虫会很快钻进虫粪或饲料中,表面则留下已化蛹的或将要化蛹的老熟幼虫,此时能方便地将蛹收集到一起。在蛹盒里先撒上麸皮,再放蛹,并覆盖适量菜叶,以待羽化。此期应注意温度不要超过30℃,否则容易致死。密度也不能过大,最好单层摊放。此期所需温度25~30℃,湿度为65%~75%,麸皮要干燥。约7天后蛹羽化为成虫。
14、一只成虫能产多少卵?如何管理?
蛹羽化为成虫。成虫俗称甲虫(黄粉甲),初期乳白色,头部浅黄色,活动能力弱,不进食。2天后变为浅红色,7天左右变为黑褐色,长椭圆形,体长12~20毫米,有短翅,不会飞,喜阴暗,爱群集,活动主要靠爬行,并已开始觅食。雄虫个体细长;雌虫个体胖大,尾部尖细,产卵器下垂,能伸出甲壳外。此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进入繁殖期。
成虫寿命160多天,产卵期约5个月。每天能产卵20—50粒,一生产卵2000—3000粒。在饲养时要注意:
(1)成虫和幼虫因对饲料要求不一致,不要混养。
(2)营养要全面,最好给予二号饲料配方(见165问)。
(3)饲料投喂量少勤投,每天喂2—3次。
(4)及时清除死亡雄虫,防止变质传染疾病。
(5)定时更换接卵纸,一般每4天换1次。
(6)所需温度为25—33℃,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
15、如何分离成虫和蛹?
在同一批蛹中,因羽化时间先后不一致,先羽化的成虫会咬食未羽化的蛹,要尽快进行蛹虫分离。分离方法有:
(1)手工挑捡。缺点是费时费工,易致虫、蛹受伤。
(2)菜叶诱集。利用虫动蛹不动的特点,在养虫盒中放一些较大片的菜叶,成虫便会迅速爬到菜叶上取食,此时把菜叶取出即可分离。
(3)黑布集虫。用一块浸湿的黑市盖在成虫与蛹上面,待几个小时后成虫大部分爬到黑布上,取出黑布即可分离。
(4)虫粪分离。利用黄粉虫怕光及虫动蛹不动特性,把虫子与蛹同时放人摊有较厚虫粪的木盒内,虫了会迅速钻人虫粪中。此法亦可用于死虫及活虫的分离。
16、黄粉虫不能见阳光吗?
黄粉虫为负趋光性昆虫,性喜黑暗,生活在粮堆表面的阴暗角落。在暗处比在光亮处生长要快。要尽量避免强光照射。
17、黄粉虫吃什么饲料长得快?混合饲料的配方是什么?
黄粉虫属杂食性昆虫,能吃各种粮食、麸皮、油料及各种蔬菜。幼虫还吃榆叶、桑叶、桐叶、豆类植物叶片等。
根据进食情况,一般每天早晚喂食l—2次即可,每次投喂量要适当,以在第2次投喂时基本无剩余为宜。
在喂养中,使用混合饲料生长较快,喂单一饲料时生长较慢,还会导致品种退化。混合饲料
配方是:
一号配方:麸皮出80%,玉米粉20%、芝麻饼9%,鱼骨粉1%。加开水拌匀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使用。饲喂成虫及幼虫均可。
二号配方:麸皮70%,玉米粉25%,芝麻饼 9%,鱼骨粉1%。加开水拌成团。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可增加产卵量。
三号配方:麸皮70%,玉米粉25%,大豆4.5%,复合维生素0.5%。主要用于饲喂幼虫。四号配方:劣质麦粉95%,食糖2%,蜂王浆O.2%,复合维生素0.4%,饲用混合盐2.4%。主要用于饲喂作种用的成虫。
五号配方:麸皮40%,玉米粉40%,豆饼18%,复合维生素0.5%,混合盐1.5%。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及幼虫。
17、怎样测定饲料湿度?
养虫饲料湿度10%—15%为宜。简易测定方法是掺水拌匀后用手能握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在夏季若是有充足的青饲料及瓜果皮等,只用于饲料也可。
18、如何筛除虫粪?
黄粉虫的粪便像细砂粒,较干燥,不能沾水。沾水后会很快腐烂变质,造成污染。在喂菜叶及瓜果皮之前应先筛出虫粪,以免虫粪沾在菜叶及含水饲料上。筛除虫粪方法是:
(1)待饲养盒中的饲料基本上吃完后再筛虫粪。一般5—7天筛1次,筛完后马上投喂新饲料。
(2)筛网的型号要适于虫子个体的大小。1—3龄的幼虫用40目筛网,3—9龄的幼虫用30目筛网,l0龄以上老熟幼虫用普通铁窗纱即可。
19、黄粉虫的虫粪有何用途?
(1)夏季运输黄粉虫时,接入虫粪有减少虫体间摩擦降温作用。
(2)1千克虫粪的营养成分相当于10千克家畜配合饲料。可用虫粪喂猪、鱼、鸡、鸭等。比例是在禽畜饲料中加入15%的虫粪。猪、鱼等吃后生长较快。
(3)可用作圈肥来增长土地肥力。
20、黄粉虫的适宜生长温度是多少?
对于成虫和幼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低于6℃进人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30—33℃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最于37℃生长速度减慢,39℃是其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0℃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温,减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
21、黄粉虫适宜生长湿度是多少?
饲料含水量15%,大气湿度70%左右。若饲料含水量超过18%或空气湿度大于85%,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病。
171、黄粉虫的适宜生长密度是多少?
(1)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8000只。
(2)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万只左右(约5千克)。
(3)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
(4)种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000—3000条为宜。
(5)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一些。
22、黄粉虫的饲养环境要求是什么?
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
23、黄粉虫易患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
(1)腐烂病:病因是湿度过大、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症状为排黑便,虫体变软、变黑。
病虫排的黑便还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整盒子全部死亡。在阴雨季节易患此病。
(2)干枯病。原因是空气干燥温度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发展到整体干枯。高温干燥时易发此病。
(3)受螨虫或其他昆虫侵害。主要虫害有肉食性螨、粉螨、麦蛾等,会取食黄粉虫卵、咬伤幼虫、污染饲料等。
防治方法:
(1)在选虫种时,应选活性强、不带病的个体。
(2)饲料应无杂虫、无霉变、、湿度不宜过大,并及时处理虫类及杂物。
(3)加工饲料应经日晒或膨化、消毒、灭火菌处理。
(4)饲养场地及设备要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杀螨剂;
(5)在高温干燥时要注意降温、增湿,加强空气流通,饲料含水量可大些,并投喂一些青饲料,减低饲养密度。
(6)防止老鼠、家禽、蚂蚁、蛇、蛙进人饲养室。
24、黄粉虫在夏季为何容易死亡?
在理论上来说,黄粉虫生长最快的温度是35℃。但此温度是否适宜也是相对的。在夏季,若是喂养密度过高,即使温度不超过35℃,由于虫子在活动时彼此之间摩擦生热,往往会升到很高的温度。当超过38℃时,就会发生死亡现象。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养殖密度不要太高。要经常用手或温度计插人养虫盒中进行测试,一旦有烫手感觉,马上要采取减低密度、通风换气的方法进行降温。
25、夏、冬季如何运输黄粉虫?
在夏季,可用袋装、桶装或箱装,每袋约装3千克,每箱(桶)装10千克比较安全。在运输时为避免互相挤压出现高温死亡,可用下述方法进行防暑降温:
(1)在箱袋内掺入一部分虫粪,与虫子搅拌均匀。虫粪有减少虫体间接触及吸收热量的作用。
(2)可买数只冰袋放人虫袋(箱)中,有直接降温作用。实践证明,用此法运输较为安全,很少发生死亡现象。
(3)在夜间或阴雨天气运输较安全。
实用润滑技术问答(一) 篇5
1. 什么是低温动力黏度, 实用意义何在?
答:低温动力黏度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或旋转黏度计在低温下所测得的动力黏度值, 单位以毫帕·秒 (m Pa·s) 表示。内燃润滑油的低温动力黏度是内燃润滑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低温动力黏度越大, 发动机在低温运转时的困难也越大, 润滑油到达摩擦部位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就会出现短暂的干磨摩擦或半液体摩擦而增加磨损。
由于我国的基础油含蜡多, 用我国基础油调制出的润滑油, 此项指标大多达不到标准。有数据显示, 我国车辆磨损60%发生在启动初期, 这与我国润滑油的低温动力黏度不达标有很大关系。
2. 黏度指数有什么实际应用意义?
答:黏度指数是指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程度, 用来形容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能。随着温度变化, 润滑油黏度变化越小, 证明润滑油的黏温性能越好。
所有的润滑油都是温度越低, 黏度越大, 温度越高, 黏度就越小。设备摩擦副对润滑油的黏度有一个范围要求, 即不管润滑油在冷车还是热车 (低温还是高温) 情况下, 必须要保证润滑油黏度能保持在某个范围之内, 才能提供全时的润滑效果, 这种性能的好坏就是通过黏度指数来体现的。根据黏度指数不同将润滑油分为三级:35~80为中黏度指数润滑油;80~110为高黏度指数润滑油;110以上为特高级黏度指数润滑油。通常工业用油黏度指数达到90以上即可。
3. 润滑油黏度选择就高不就低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黏度高有利于提高润滑油膜强度, 起到支撑负荷、减振及密封作用;但若黏度过大, 润滑油流动缓慢, 即便油压高些, 润滑油通过量也不多, 使油不能及时补充到摩擦表面。特别是在低温启动时, 由于润滑油在低温时流动性较差, 不能及时进入很小的摩擦间隙, 更容易造成磨损。选油黏度就高不就低的说法, 是受以黏度选油为主的影响所致。
4. 由不同渠道购入的同一牌号同一种类的油品, 使用性能有不同程度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基础油来源及精制程度不同。某些厂以未达到精制要求的蜡油甚至废油做基础油, 这样, 即使再好的添加剂也不能调制出高质量的油品。
添加剂不同。添加剂的质量优劣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
调油工艺的差别也会导致油品性能的差异。质量检验技术的差别、检验标准、仪器和操作水平都是影响因素。
因此, 采购润滑油的原则之一, 就是尽量使用同一品牌、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油品。
5. 润滑油的储存有保质期吗?
答:润滑油与一般的食品和药品不同,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储存保质期。润滑油的性能比较稳定, 只要储存得当, 一般3年内不会影响使用, 所以国家并没有规定润滑油的保质期或有效期。润滑油的保质期与用户储存保管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6. 润滑油怎样储存比较科学规范?
答:储存于室内阴凉通风处, 控制油温并减少温差。温度高则氧化速度快。减少与铜及其他金属的接触。各种金属特别是铜, 能诱发油品氧化变质。
饱和储存, 减少气体空间。油罐上部气体空间容积越大油品越易蒸发损失和氧化。保持储油容器清洁干净。往油罐内卸油或灌桶前, 必须认真检查罐、桶内部, 清除水杂和污染物质, 做到不清洁不灌装。减少不必要倒装, 油罐内壁涂刷防锈层可避免金属对油品氧化起催化作用。定期抽检库存油品, 确保油品质量。
对特级和高级润滑油或特种油品, 减少与空气接触, 尽量密封储存。对蒸发量大的油品, 要采用内浮顶油罐储存, 以降低蒸发损失或延缓氧化。
7. 油品的乳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 或虽是乳化但经过静置, 油水能迅速分离的性能。如果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度不够, 抗乳化添加剂降解, 抗乳化性也就较差, 尤其是当润滑油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时, 如清净分散剂、油性剂、极压剂、胶质、沥青质及尘土粒等亲油剂和亲水基物质时, 很容易发生乳化现象。循环使用的润滑油在60℃左右, 有空气存在并与水混合搅拌的情况下, 易发生氧化和乳化。
8. 如何防止润滑油乳化?
答:控制混入油中的水量及水质对防止油品乳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循环系统中的工业润滑油, 不可避免要和冷却水或蒸汽甚至乳化液等接触, 这就要求:油品有良好的抗乳化性, 能迅速实现油—水分离;润滑油在调合、使用、保管和储运过程中, 避免杂质混入和污染;另外, 随着时间增长, 油品的氧化、酸性的增加、杂质的混入都会使油品抗乳化性变差, 需要对油品及时处理或者更换;基础油精制及加入复合抗乳化剂也是提高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的有力措施;对集中润滑系统, 采用延长在用油的沉降时间、对循环用油过滤、离心分离等措施, 也是防止油品乳化的有效手段。
9. 油品如何除臭?
答:用传统的酸-白土法生产的再生润滑油有酸臭味, 这个味道很难除去。可在油品中加入抗氧剂、防腐剂, 以预防油品变质变味, 但一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已有臭味的油品可采用去味剂去味。最好的办法是用XXS等无酸精制新工艺处理废油, 根除臭味。
合格的润滑油无特别气味或带有芳烃香味, 不合格的油品通常会有异味甚至臭味。凡是对嗅觉刺激大、有异味的润滑油, 均为变质或劣质润滑油, 不可使用。
1 0. 润滑油脂混合会带来什么危害?
答:对润滑油而言, 虽然两种油的种类和黏度完全相同, 但二者的化学组成不一定相同。使用不同添加剂调配的润滑油混到一起后, 添加剂间是否会产生沉淀、作用是否会相互抵消不得而知。
润滑脂混合后可能会引起胶体结构的破坏, 导致混合润滑脂稠度下降, 分油增大, 安定性变差等, 影响使用性能。
需特别指出的是, 不提倡油品代用和混用, 仅作为临时措施, 且在使用代用油品或混用油品时, 应注意经常检查设备润滑油的工作情况, 以保证不致造成因润滑不当引发事故。
1 1. 润滑脂混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对已发生氧化变质的在用旧润滑脂, 因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杂质, 千万不能与新润滑脂混合, 而是要清洗干净旧脂后, 重新加入新脂。
一般来说, 复合锂基脂可以同锂基脂相混合。钙基脂与钠基脂, 或锂基脂与复合锂基脂等, 原则上应清洗后换脂。如必须混合使用时, 性能变化通常不会太大, 不会影响使用。
极压型润滑脂混合, 会使其胶体安定性或机械安定性变差, 影响使用性能。一些高性能脂都忌混用, 如含硅油、氟油的合成润滑脂一般不能同矿物润滑脂相混。
若不了解两种脂是否可以相混, 那就有必要进行相容性试验, 以决定是否能混合。
1 2. 如何对进口油或来源不明的油脂与不同牌号的油脂进行混合使用?
答:对于润滑油, 一般情况不要混, 特殊情况参照下列原则:
(1) 高质量油混入低质量油, 仍按低质量油用在原使用的机器设备。
(2) 同一种油不同牌号混, 需要调整黏度后再混。
(3) 不同种类油品, 两种均无添加剂或一种有而另一种没有, 可混。两种都有添加剂要慎重, 可用试管先做混兑试验, 观其反应而定。
(4) 军用油、特种油、专用油不要混。内燃润滑油, 添加剂种类很多, 一般不要混。
(5) 有抗乳化要求的油品不得与无抗乳化油品相混。
至于润滑脂, 若其稠化剂相同、基础油相同的, 基本可以混合;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不同的, 实际使用中一般不混。
实用润滑技术问答(三) 篇6
答:润滑脂在储存中除常规的注意事项如密封、洁净外, 经常容易忽视的有以下几方面:
(1) 温度不要高于35℃, 通风良好。
(2) 对少量的润滑脂要用油纸、塑料袋盛装, 并要填实, 不留空隙;忌用报纸、牛皮纸和木盒。
(3) 开桶取脂后, 不要在包装桶内留下孔洞, 应将其表面抹平, 防止出现凹坑, 以免基础油渗出。
(4) 应放在库房内, 不要露天存放, 严防灰尘、水分、砂石混入润滑脂中。
(5) 储存期不要太长, 防止积压变质。
30.润滑脂在使用中为什么会流失和失效?
答:润滑脂在使用中会流失和失效, 主要原因有:
(1) 由于润滑脂在摩擦润滑部位受热及空气的影响, 基础油和稠化剂被氧化, 导致润滑脂的皂结构被破坏, 使用中出现软化流失。
(2) 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机械的剪切作用, 引起润滑脂的结构发生破坏, 从而使其过分软化、析油、流失, 最终导致失效。
(3) 受热导致的失效, 如摩擦生热或高温环境使润滑脂的基础油蒸发, 使油量减少、油脂变硬、润滑性变差, 最后失去润滑作用。
(4) 轴承中的润滑脂还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如果油脂的黏度不合适, 粘附力不够, 结构不太稳定, 胶体安定性不佳, 润滑脂就有可能被甩出轴承或严重离析, 使油分减少, 油脂硬化。
(5) 杂质原因, 运动体内产生的金属磨粉加速润滑脂氧化而产生有机酸, 造成润滑脂失效。
31.怎样避免润滑脂过快的流失和失效?
答:上述润滑脂流失和失效的5个影响因素, 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但在某一条件下, 其失效总有一个主要原因, 可能是润滑脂本身质量, 也可能是外界某种因素的催化。只要找出这个主要因素, 避免润滑脂过快流失和失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32.油封的寿命与所使用的润滑油是否有关?
答:油封的寿命与润滑油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劣质润滑油抗磨性较差, 会导致轴与轴瓦及孔的磨损, 从而引起零件间的间隙增加, 造成轴的横向振动, 油封在轴的不平稳运行中就会很快损环, 而这种损坏是无法挽救的。新的油封在磨损的零件上使用又会很快损环, 因此一定要注意使用优质润滑油。
密封分为动密封和静密封, 在润滑系统中大多是动密封。有一些人认为密封即是防止泄漏, 越严越好。润滑理论告诉我们, 相对运动的结合面间保持有适当的薄层流体膜并不会引起泄漏, 而是起着降低密封部位的摩擦与磨损以及防止发热的作用。
33.如何清洗润滑系统管道?
答:一般采用通过系统管道, 以循环方式进行冲洗。分新建系统和在线使用系统两种情况。对于新建润滑系统, 参照冶金部标准YBJ207-8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在线使用系统的循环冲洗要点:
(1) 排尽润滑系统和设备中的原用油液。
(2) 清洗油箱, 箱体内壁涂漆层或防锈剂涂层应完好, 无返锈脱落和肉眼可见污染物。
(3) 循环冲洗回路, 应使设备润滑点与冲洗回路分开, 无死角管段并将回路中截止阀、节流阀和减压阀调整到最大开启度。
(4) 冲洗油液用纯净的低黏度的基础油, 与系统工作介质相容。冲洗油液应经过滤加入油箱, 过滤精度不宜低于系统使用的过滤精度。冲洗油液温度不超过60℃。
(5) 冲洗油液应与冲洗回路的内壁全部接触, 冲洗流速应使油流呈紊流状态, 冲洗过程中应采用振动管路的方法来加强冲洗效果。
(6) 在过滤器出口管道至供油干管末端之间分段抽取冲洗油样进行检验。连续进行2~3次, 以平均值达到清洁度等级的要求。
(7) 系统冲洗合格后, 将冲洗油液在热状态下全部排除干净, 不得剩留残液。如有必要可再用工作油液进行冲洗, 并作相应检验, 确保润滑系统投运的清洁度。
(8) 工作油经过滤加入油箱至高油位后, 进行系统的油温、油压、油位、油质等控制调节, 并检查润滑系统的控制报警和联锁, 按润滑系统操作规程要求投入运行。
(9) 忌用煤油和柴油做清洗液。有条件可采用进口名牌冲洗液, 因为它有清洗功能, 而且环保, 其残液不致腐蚀设备, 也可采用系统用过、牌号相同或低黏度液压油清洗。
34.节能型润滑油的节能效果怎样?
答:节能润滑油有三种类型:一是低黏度油;二是高黏度指数油;三是含有摩擦缓和剂 (减摩剂) 的油。
在流体润滑范围内, 黏度相差一个级号, 能耗大约相差1%~5%。因此, 在保证设备润滑的前提下, 应尽量采用低黏度润滑油。
高黏度指数油不但有良好的冷启动性能, 而且能降低摩擦能耗。试验和实践证明, SAE10W/30稠化多级油比SAE30单级油可节省燃油5%~10%。
摩擦缓和剂 (FM) 也称摩擦减低剂或摩擦调整剂, 是随润滑油低黏度化节能而开发的新型添加剂, 其目的是为了调整油膜强度, 改善润滑性能, 减少摩擦阻力和降低摩擦因数。一般加入0.5%~1%时, 摩擦因数最少降低20%。当前主要用在内燃润滑油、齿轮油和各种轴承润滑油里,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加FM后从理论上可节约燃油2.7%~5.8%。
35.选用节能型润滑油的前景如何?
答:我国能耗偏高, 主要浪费之一即摩擦损失。特别是所用润滑油黏度一般比国外高出一档, 仅此即多耗燃料2%~5%;而且, 目前国内高黏度指数油、含摩擦缓和剂油的使用比重不大。仅从润滑油选用的情况看, 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