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2024-08-24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精选10篇)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篇1

1 概述

近些年来, 随着马铃薯市场前景的利好态势。地方马铃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规模化、产业化的栽培模式, 致使传统的栽培模式难以顺应优质、高产、大面积栽培的播种要求。在此背景下, 马铃薯栽培全程机械化或半程机械化成为薯农栽培的必然选择, 也是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全程机械化是以机械全方位深松土, 机械种植, 机械挖掘为主体技术, 辅之机械中耕培土、机械喷药防治病虫害、机械化节水补港等农机化技术生产方式。半机械化是指在种植、收获挖掘或中耕培土中采用机械化手段, 其他农艺措施仍采用人工手段去完成的生产方式。文章结合工作实践, 参照资料查阅, 就马铃薯机械化深松、马铃薯机械化播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三个环节, 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做指导阐述, 为今后提升马铃薯栽培效率, 提升马铃薯栽培产量, 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2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

2.1 马铃薯机械化深松

这些年, 尤其是旱地山区, 考虑到增加土壤储水量考虑, 机械化深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水库的构建。借助此项技术, 可实现深松土壤达50cm, 确保地表至地下50cm的土壤膨松自如。由此, 推广应用机械化耕松技术, 将有效打破多年耕作农田形成的犁底层。经过耕松后的土壤, 有效增加土壤透气性、透水性, 提升土壤含水量, 充分接纳雨季降水, 有利于土壤底层形成地下水库, 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同时, 还能有效抑制地表水分的蒸发。总的来说, 马铃薯机械化深松是治理干旱缺水地、土层贫瘠地、黏土厚重地的“福音”, 作为一项先进的机械化技术将更多的应用到保水、保土、保肥作业中去。

2.2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 是马铃薯机械化作业的关键技术环节。此项技术融合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镇压等作业环节, 集省事、省工、省力等技术优点于一体。此外, 机械化播种实现了定量和定位施肥, 提升了肥料利用率, 减少不规范施肥带来的生态污染。

2.2.1 选地整地。

适用于机械化播种作业的地块面积要求在667m2以上, 坡度平缓的平地或者是缓坡地, 这样才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在播种之前, 要平整地块, 清除土壤中的石块以及长度超过10cm的秸秆杂物, 保证土壤松软、细碎。

2.2.2 农药化肥的使用。

肥料和农药可在播种前使用, 将其均匀的播散与地面, 然后通通过浅耕、耙耱将其翻入土壤中;也可以在播种时使用, 将其在播种时一起施入土中。

2.2.3 准备种薯。

马铃薯机械化作业之前, 提前做好种薯准备及处理工作。切块处理马铃薯时, 使用刀具、案板等严格消毒, 高锰酸钾、酒精等都为高效的消毒药剂。马铃薯切块做到均匀, 根据机械化作业要求, 每块50g左右, 留有1~2个芽眼, 为最好。处理好的种薯, 建议用草木灰拌种处理, 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2.2.4 播种操作。

播种时机把握准确, 一般情况下, 土壤含水率12~15%之间, 土层10cm处温度7℃-8℃, 可考虑播种。具体播种深度、播种量的选择, 要因时、因地做出调整, 适量为上佳。最好的办法是, 在播种前进行试播, 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播种作业时的株距、深度、行距、种肥等, 参照如下要求执行:播种株距Z (cm) :0.9S≤Z≤1.1S (S为当地农艺要求株距) , 播种深度h (cm) :0.9H≤h≤1.1H (H为当地农艺要求的播种深度) , 各播幅内行距偏差不大于1cm, 邻接行距偏差不大于5cm, 株距合格率≥80.0%, 播种深度合格率≥75.0%, 施肥断条率≤3.0%, 种肥间距≥3.0cm, 种薯破碎率≤2.0%, 行距合格率≥90.0%, 空穴率≤3%, 起垄高度、宽度误差为2~3cm, 合格率不小于80%。

2.2.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与一般作物种植雷同, 只不过松土、施肥、培土、除草等, 需要中耕施肥机来完成。中耕施肥前, 先进行试耕, 确保预期中耕效果能够满足当地农艺作业要求。实际操作过程中, 不断调试农机具, 出现的任何问题及时清理, 加以排除, 提升耕作效果。

2.3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

2.3.1 前期准备。

观察田地茎叶, 有80%萎蔫时, 建议于收获前1~2周时间, 用木石磙子碾压植株造成轻微创伤。同时, 拖拉机作业扎秧, 有茎叶营养汁流出块茎, 能够达到催熟的效果。部分茎叶尚未枯死, 建议于收获前2~3天, 及时将秧茎收割搬运出田地, 加快田地水分散失, 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收割。

2.3.2 收割作业。

收割进行前, 详细调配机具, 最好组织试挖。待试挖效果, 像深度、挖净率、明薯率等, 都达到基本的农艺要求时, 即可进行机械化作业。为了提升农机作业效率, 建议及时清理缠绕机械的杂草、薯秧, 抖动筛夹带中的石块泥土。机械田间操作过程中, 驾驶员务必集中精力。确保挖掘机平稳前行, 尽量保证直走正走, 避免机具乱窜, 伤害田间马铃薯。一般情况下, 挖掘机铲中心线必须对准薯垄中心线, 将有效提升挖掘效力。

3 结论

总之,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及马铃薯播种面积的扩大,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将成为大趋所势, 将成为大中型农场及种植专业户的必然选择。在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 各环节的工作实践必须要落实具体, 尽量做到科学合理, 规范标准。同时, 就地区农艺耕作的差异性, 做出适度调整, 切实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益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对新荣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的分析和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2) :24-25.

[2]巴华谦.海西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介绍[J].农业机械, 2009, (4) :72-73.

[3]田玉明.165团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及存在问题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5) :80-81.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篇2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及三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深耕细耙,耕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播前要灌水造墒,确保土壤底墒充足。

2、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预防土传病虫害。

3、配方施肥

施足基肥是马铃薯增产的关键。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因栽培地区、产量水平及品种等因素而略有差异。据试验,每生产1000kg块茎,需吸收氮(N)4.4-5.5kg、磷(P205)1.8-2.2kg、K2O 7.9-10.6kg。氮磷钾比为2.5︰1︰5.3。可见,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根据本地土壤养分供应量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马铃薯施肥比例大约为1:0.6:1.3,即需钾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按马铃薯目标产量每亩1500公斤计算,每亩需施纯氮7.5-8.3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11.8-15.9公斤,具体到田块施肥量,可根据目标产量适当进行增减。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播种时施入宝丰牌马铃薯配方肥(12-8-15)70-80公斤。

4、种薯处理

4.1精选播种 生产中应选择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的紫花白、早大白等脱毒种薯品种。同时,要求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80—125克、大小适中、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亩用种150公斤以上。

4.2 切块或小整薯作种 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30—50克、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为宜,切薯前把5克高锰酸钾倒入盆内,兑水500克稀释,搅匀后把刀具放入盆内消毒,切薯时要从顶端竖着切,保证每个薯块上至少有2-3个芽眼,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每个种薯尽量多带薯肉。切块应呈三角形、契状,当切到病烂薯时,切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再用,以防传病。在切薯过程中,对于小于40克以下的小种薯可以直接做种使用,等种薯全部切完后,以25公斤种薯加0.5公斤草木灰拌种,装进编织袋内上下左右晃动拌种,不仅可预防病害,还能起到种肥的作用。

4.3催芽 催芽播种比不催芽增产10%以上。催芽方法为,在播种前10天左右,将种薯放在光线充足或有散射黄的房间内,室温保持在14-16℃进行晒种催芽,每3天翻动一次,同时去掉病薯等,10天后芽眼即可萌发。一般芽长0.5—1.0厘米为宜,催芽过程中对种薯要经常翻动,使之发芽均匀粗壮。催芽时,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5、适时早播

马铃薯在4℃以上就能进行生理活动,且在低温下生长的马铃薯芽比较壮实,因此可进行马铃薯冬播或早春播种。我区当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7-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6、覆膜播种

川塬平地采用2BM-1/2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播前精细整地,播种时可一次完成施肥—播种—撒杀虫剂—喷除草剂—起垄刮平—覆膜等多道工序。一般垄面宽50-60厘米,垄高20-25厘米,用厚0.006-0.008毫米、宽90厘米的地膜4公斤左右。垄距1.1米,每垄播2行马铃薯,平均行距55厘米,小行距24-28厘米,行间播种呈三角形错开,株距25-30厘米,亩留苗4000-4500株。结合机械播种,每亩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马铃薯专用化学除草剂70%异丙甲草胺乳油100克,预防蛴螬、杂草等病虫草害。

山坡地可采用手扶拖拉机相配套的播种机具。分别有起垄机、施肥播种机、喷药覆膜机等,全部由机械完成。

播种腹膜后,用2TD-S2型马铃薯上土机,可实现马铃薯覆膜后的上土工作,简单实用,效率高,上土均匀.可防止太阳晒坏土豆芽,防出草,防马铃薯青头,出来的土豆芽壮实等优点。马铃薯出苗的时候可不用人工放苗。

7、马铃薯中期管理:

7.1清棵定苗 苗齐后要清棵定苗,每穴只留一株。

7.2 喷化控剂防徒长 马铃薯幼苗期(幼苗6-8片真叶),重点是防徒长,可采用多效唑进行调控,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地下茎的分枝强度,为丰产打下基础;在现蕾前后,亩用40-50g多效唑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止徒长,同时摘除花蕾。

7.4 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马铃薯晚疫病等地上病害的防治。一般用70%代森锰锌500倍、58%甲霜灵锰锌粉剂800倍、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8、机械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直至枯萎时,块茎停止膨大及时收获。川塬平地采用1JH-100型马铃薯杀秧机对茎蔓割青粉碎,再用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收获。该具有产品性能好,收获效率高、不伤皮、运转轻快无震动、不堵草、漏土快、结构简洁、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还可以直接提取土壤中残存的农膜,不影响下一季度作物的生长。山坡地采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收获机收获。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马铃薯;技术模式;播种机;排种装置

中图分类号:S223.2+4;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1-0029-02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其马铃薯种植习惯为大垄双行模式,即大垄距800 mm,垄上2小行,播种时由人工完成摆放薯种、施肥、培土、覆膜、打药等过程。这种模式采用机械化作业时,由于拖拉机轮距原因,无法达到800 mm垄距;若缩小大垄距,拖拉机轮就会刮碰到相邻行地膜,影响作业质量。为此,结合当地马铃薯栽培习惯,在研究马铃薯栽培农艺基础上,建立一种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马铃薯大垄三行栽培模式,以解决现有大垄双行马铃薯播种机因垄距与拖拉机轮距不相匹配的问题。

1 马铃薯大垄三行机械化种植模式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就是将先进的农艺高产技术,通过机械化这一载体,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大量节省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提升马铃薯生产水平,增加广大农户的收益。马铃薯的种植与收获是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环节,研究这两个环节的机械化是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关键。

马铃薯大垄三行机械化作业模式是指在1 200 mm大垄上种植3行马铃薯(如图1所示),与大垄距800 mm、垄上2小行相当,同时施行行间施肥、药剂灭草、铺膜及膜下滴灌的栽培模式。使用2BM-3型大垄三行马铃薯铺膜播种机进行大垄三行播种作业,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化肥、覆膜、打药、铺滴灌带等多道工序。收获时,先使用1JH-100型马铃薯杀秧机进行杀秧作业,然后使用4U-2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田间收获作业,可一次性完成挖掘、薯土分离、机后铺薯块3道工序,作业后将马铃薯条置于地表,由人工捡拾装袋,实现马铃薯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

2 大垄三行马铃薯铺膜播种机具

根据马铃薯大垄三行栽培模式,遵循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研究设计出2BM-3型大垄三行马铃薯铺膜播种机。该机具集播种、施肥、覆膜、铺滴灌带、打药功能于一体。使用该机具进行马铃薯种植,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打药、铺滴灌带、覆地膜等作业,实现马铃薯种植机械化。

2BM-3型大垄三行马铃薯铺膜播种机由投种单体、施肥装置、搅土成大垄台装置、覆土装置、打药装置、铺膜装置等组成(如图2所示)。

工作时,拖拉机牵引机具在整好的地块上前行,由前置施肥开沟器进行开沟,施肥器将化肥施在沟内,投种单体同时进行排种;搅土成大垄台装置与覆土装置对种子、肥料覆土并形成大垄台,随后在台面上喷施灭草剂、铺滴灌带、覆膜,即完成全套农艺过程。该机具作业后的参数为:大垄1 200 mm、小垄250~280 mm、株距170~314 mm、覆膜后垄台宽700~800 mm,适宜常用的拖拉机作业,真正做到农机农艺相结合。

排种装置是该马铃薯播种机的核心工作部件,采用链勺式排种装置,主要由种箱、排种勺链、投种导管等组成(如图3所示)。

该排种装置工作时,驱动轮通过链条传动带动排种勺链作环形运动,其上均匀布置勺碗。当排种勺链在种箱中由下向上穿行时,其上的勺碗连续不断地将种块从种子箱中取出、升起、并运送至投种导管中;种块在投种导管中等距运行后,落入已开出的沟内。由于排种勺在排种勺链上分布均匀,且勺内只舀取一块种块,因此经过投种导管等距排种后,落到种沟中的种块间距一致,且不重种、不漏种,能够确保作物均匀生长。

3 结论

近年来,结合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农作物高效复种模式及配套技术推广”及辽宁省科技厅项目“马铃薯花生复种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课题,在辽西地区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马铃薯大垄三行机械化种植模式配合2BM-3型大垄三行马铃薯铺膜播种机作业,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大垄台、种肥覆土、施除草剂、覆地膜、铺滴灌带等农艺过程,实现马铃薯种植机械化作业,省工、省时、节水、省费用,且增产效果明显,大大增加了广大马铃薯种植户的收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俞学辉,吴英善.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业机械,2008(13):43-44.

[2] 杜宏伟,尚书旗,杨然兵,等.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排种技术研究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2):214-217.

[3] 李伟红.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5):16-17.

中晚熟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篇4

一、播前准备

1. 选地

选择土地平坦 (坡度≤15°) 、土质疏松肥沃, 土层深厚, 透气、保肥、保水性能好, 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微酸性地块。

2. 选茬

杜绝重茬, 最好选择隔3年以上未种植茄科作物田块。前茬以谷子和豆类为宜。

3. 深耕整地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20 cm以上疏松深厚的活土层, 秋季或春季播前撒施农家肥后, 采用机械深松深耕20~25 cm, 进行镇压, 使播前土壤达到平整、地松、墒足。不要以旋耕代替深耕。

4. 切种

(1) 工具消毒切种时每人准备2把切刀, 放在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一般每切10 min左右换刀1次。如遇到病烂薯应立即淘汰, 同时切刀消毒。

(2) 切种方法<50 g可作整薯直接播种, >50 g的种薯应按机具作业要求切块。一是充分利用顶端优势, 保留顶芽;二是薯块质量适宜, 每个切块40 g左右, 顶部稍小, 尾部稍大些;三是每个切块应有2个芽眼;四是切块成棱状, 忌切块成条或薄片。具体切法:50 g左右的小薯块从芽眼集中的顶部一分为二, 每个切块都要保留顶芽;大薯切块时, 可从尾部开始, 按螺旋形排列的芽眼向顶部斜切, 最后把芽眼集中的顶部一分为二。

(3) 喷药杀菌切好的种薯喷施甲托和甲基托布津。

二、机械播种

1. 播种时间

垣面土地, 克新1号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根据当时土壤墒情和气温, 可适当推迟播种时间。

2. 机械选择

可选用配套动力以21.96~58.56 k W拖拉机为主, 配套农具2CMPF—2型马铃薯平作施肥播种机和2BMF—2型马铃薯垄作施肥播种机为主。51.24 k 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配套大型4行播种机。

3. 播种机的调整

(1) 播种量的调整播量的调节可通过改变行距、改变流量控制来实现。调整时, 种、肥箱里应分别装满种子和化肥, 支起机架, 使机具呈水平状态, 地轮离地面能自由转动, 以接近正常工作速度转动地轮若干圈, 分别称出种子和化肥的质量。

(2) 播深调整拧松开沟器固定螺栓, 上下移动开沟器可调整播种深度, 各开沟器高度调整一致。

(3) 垄高调整通过调整起垄铲高低来实现, 垄面不平整时, 通过调整刮垄板来进行。垄面拱顶不明显, 垄顶有小沟, 说明垄板太高, 停机后, 需降低刮垄板、加深入土量, 调整至不壅土、垄形整齐为准。

4. 机具操作

按播种机使用说明与动力配套, 进行调整、保养和使用。正式播种前, 先在地头试播10 m, 检查种肥间的间距, 播深、行距等各项技术指标, 符合农艺要求后开始播种。播种时行进速度控制在2~2.5 km/h。工作中保证安全生产。施颗粒状化肥时, 允许混合适量的干细土, 搅拌后加入肥料箱。

5. 密度及种植方式

(1) 播种方式及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 宽行70 cm, 窄行40 cm, 株距31~36 cm, 留苗密度为3 000~3 300株/0.067 hm2。等行种植:行距66 cm, 株距31~36 cm, 留苗密度2 800~3 000株/0.067 hm2。可选用2BMF—2型马铃薯垄作施肥播种机或2CMPF—2型马铃薯平作施肥播种机。播种深度为10~12 cm左右。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等5道工序。

(2) 施肥垣面土地每0.067 hm2施碳酸氢铵100 kg, 另加尿素10 kg, 磷肥40 kg。农家肥尽量多施, 结合整地撒施。用播种机种植, 肥料同种薯一起施入沟底。同时在施肥时, 结合防治地下害虫农药一起施入, 具体为每0.067 hm2施甲拌锌2袋或辛硫磷颗粒0.5 kg。

三、大田管理

1. 机械化中耕培土

苗齐后及时中耕除草。结合中耕适时培土2~3次, 苗齐后进行第1次培土;第2次现蕾期培高土;封垄前后第3次培土, 培土要多, 培土堆要大。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般培土高度应保证在20 cm以上, 松土深度在15 cm以上。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马铃薯块茎在疏松的土壤里生长, 也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 避免了茎块裸露, 品质下降, 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抗旱防涝能力。

2. 病虫害防治

采用植保机械进行喷防。

(1) 虫害防治 (1) 地下害虫。结合施肥、播种施入防治地下害虫农药 (甲拌锌或新硫磷颗粒) 。 (2) 地上害虫。主要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和斑蝥。防治办法:一是蚜虫, 蚜虫传播病毒病, 应及早防治, 用吡虫啉于苗期喷1次预防, 后期有蚜虫就喷雾防治;二是二十八星瓢虫, 用高效氯氰菊酯效果较好;三是斑蝥, 用高效氯氰菊酯或百事达。

(2) 病害防治主要是早疫病和晚疫病。 (1) 农业防治。提高耕作和栽培水平, 保持植株生长健壮, 对防治病害有重要作用。施足底肥, 多施有机肥。植株生长表现缺肥时, 及时追施叶面肥2~3次, 直至叶色正常。及时浇水, 防止干旱; (2) 药剂防治。早疫病:如天气干旱, 在出苗后20 d开始喷保护性杀菌剂。往年早疫病严重的地区, 从早疫病病株达到5%时开始喷药, 7~10 d喷1次。前期可以用质量分数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质量分数25.75%的猎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后期可用阿米西达1 000倍液。往年早疫病较轻的地区, 可以在开花期开始喷药;晚疫病:建立无病留种地, 挑选无病种薯, 以减少初侵染来源。生长期化学防治。易发生晚疫病的水浇地, 可在开花期以前, 开始喷施保护剂, 药剂是绿得宝500倍液或质量分数77%多宁600倍液, 同时对早疫病也有效果。发生晚疫病后, 开始喷施内吸保护剂, 质量分数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10 d喷1次。

3. 去杂、去劣

至少去杂、去劣3次, 第1次幼苗期、第2次现蕾期、第3次收获前20 d。

4. 割秧

为了减少收获期晚疫病菌浸染块茎, 可以在收获前15 d割除地上茎叶, 运出田块, 或喷施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液, 或喷施除草剂杀死地上茎叶。

四、机械化收获

马铃薯种植技术 篇5

最佳答案 每100克土豆所含营养如下 名 称 数 量

水分(克)79.8 热量(千卡)76 能量(千焦)318 蛋白质(克)2 脂肪(克)0.2

碳水化合物(克)17.2

膳食纤维(克)0.7

胆固醇(毫克)0 灰份(克)0.8

维生素A(毫克)5 胡萝卜素(毫克)30 硫胺素(微克)0.08 核黄素(毫克)0.04 尼克酸(毫克)1.1 维生素C(毫克)27 维生素E(T)(毫克)0.34 a-E 0.08(β-γ)-E 0.1

δ-E 0.16 钙(毫克)8

磷(毫克)40

钾(毫克)342 钠(毫克)2.7 镁(毫克)23 铁(毫克)0.8 锌(毫克)0.37 硒(微克)0.78 铜(毫克)0.12 锰(毫克)0.14 碘(毫克)1.2

脱毒马铃薯大西洋栽培技术

一、品种习性:大西洋为油炸加工型品种,生育期从出苗至收获85-90天左右,该品种较感晚疫病,既需冷凉的栽培环境又不耐低温,因此生产中苗期应做好防冻工作,而各个技术环节都应抓好疫病的防治。

二、地块选择与准备:马铃薯是地下块茎作物,需要深厚、疏松因此在地块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疏松的沙质壤土作为栽培田块,在渗水能力较差的水稻田种植,要推行高畦栽培,以利清沟排渍,增强土壤通透性。生产地点应集中连片,以便收购,烟区不提倡发展,种植区绝对不能与烤烟或其它茄科作物相邻或轮作。田块选择好后进行冬翻晒白,开深沟起

高畦,畦宽90-100cm,畦高30cm,沟宽20-25cm。大西洋需肥量大,每1000kg块茎需吸收

氮5.8kg、磷2.5kg、钾10.8kg,NPK比约为2:1:4。特别是前中期吸收养分较多,因此要施

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有机肥每亩需要1500kg以上,在整畦时施入,化肥选

择氮磷钾含量都为15%的含硫复合肥,每亩50kg,播种前在畦中间开沟施入。

三、种薯的处理:种薯的贮藏应选择冷凉干燥的环境通风贮藏,播种前挑掉病、烂薯

块再进行消毒与催芽,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1份兑水200份,浸种5分钟后充分摊凉,催芽可

利用室内自然催芽,如播种前10-15天仍未见芽眼,可用1ppm的“九二0”浸种15分钟后捞

起,进入室外湿润沙床或湿润畦中,搭弓形架覆膜借助阳光和温催芽,一般10-15天后可长

出1-2cm的壮芽。

薯块过大在播种前可进行切块处理,以保证每亩所需的播种密度。切块时应保证每块薯

块都要带有芽眼,薯块大小不宜低于40g,切薯块的刀具需准备两把,浸在高锰酸钾溶液中

消毒,轮换使用,切块后切口需沾草木灰消毒,并摊凉8小时以上再进行播种。

四、播种期选择:适期早播可避开后期高温高湿气候的不利影大西洋播种期安排要以

避晚霜冻害和块茎膨大期避开25度以上高温天气为依据。当土层10cm温度达

7-8度时,越早

播种产量越高。但是播种过早则极可能遭受冻害影响,在没有防冻保护措施下栽培,大西洋

在零度以下既受冻害,造成绝收,这点各乡镇在示范推广时应反复强调防冻措施的重要性,切不可麻痹大意。播种过迟,晚疫病发生严重,而且商品薯没有好的市场价格,直接影响

种植效益。

五、播种: 每亩播种量需确保在3000至4000株,实行宽行窄株,每畦播两行,株距

30cm,播种深度5-7cm,种薯在播前进行分选,将芽长相近的薯块安排在同一块播种,播种

时,芽眼朝下,切口朝上,减少烂薯,促进生长发达根系,播后用火烧土拌腐熟猪粪或鸡鸭

粪盖种,然后搭建中膜或地膜小拱棚防寒。出苗后密切注意棚温,棚温过高应及时揭膜通

风,出苗一个月后除去拱棚。

六、田间管理:

1、间苗:出苗后及时间苗,每穴保留一根最强壮的幼苗,其余的越

早去除对产量影响越小。间出的苗与不发芽的种薯要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2、追肥:出苗后10天内进行第一次追肥,可用稀薄的人粪尿浇施,以保证马铃薯幼苗

生长所需的氮肥,为中后期的生长打好基础。现蕾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

量氮磷肥,以满足结薯需要。施肥上应注意适氮增钾,防止光长秧不结薯。如施氮过多表现

徒长,用0.02%硫酸镁溶液喷施,可抑制徒长。

3、排水:田间湿度过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

度。其方法是高畦栽培,深挖边沟,水沟深度需在50cm以上,而且做到沟沟相通,遇雨能迅

速排走田间积水,同时要防止田间杂草丛生,经常进行清沟,这些工作需在雨季来临前完

成。

4、中耕培土:整个生长过程一般要求中耕2-3次,齐苗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深中

耕,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苗;团棵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和浅培土,以利多结薯;封垄前进行第

三次中耕培土,累积培土厚度为10-20cm,畦高35-40cm,培土能加厚结薯层次,有效提高

产量,同时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5、病虫害防治:脱毒马铃薯大西洋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和叶斑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地

老虎。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各种农业措施降低田间湿度,出苗后20天起,每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次以上。药剂选择上推荐使用代森锰锌、雷多米尔、农用链霉

素、杀毒矾等药剂,各种药济的使用一定要轮换使用,应密切关注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时采

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防治虫害则在播种时每亩施入2kg呋喃丹,可起到

较好的防效。

七、收获贮藏: 大西洋成熟期的判断有以下两个方法,一是薯块表面出现密集网纹,二是茎叶出现枯黄。大西洋薯块采收前4-5天,要割去地上枝蔓,并选择在无雨天气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保证薯块的完整性,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贮藏环境一定要避光、阴凉、通

风,切不可阳光直射。

马铃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种子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很多种薯专业村、繁种户引进许多新品种,但是由于对新品种种植技术不甚了解,使其种薯生产缺苗断条,腐烂严重,收效甚微,效益平平。为使繁种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创高产,增效益。我公司进行了实地跟踪服务,聘请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最后总结出几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现推广到户,望种植新品种的农民朋友遵照执行,确保“高一优”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市场较流行的新品种有:早大白、鲁引

1、荷兰

15、中薯系列等这几个新品种,种植时必须遵循如下要点:

一、困种催芽,困种催芽是保证提早出苗,出好苗,苗齐苗壮的重要技术措施,应做到“不催好芽,不下地栽种”。催芽的方法很多,但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在播前20天出窖,将种薯放到10-15℃环境中,薯堆高40-80cm。用黑布盖上,每5天左右翻动一次,使上下均匀,共2-3次,困种15天。翻动期间严格淘汰病薯,是防止不出苗的关键,待幼芽冒出时将种薯取出,平摊于光亮室内,使其均匀见光,达到白芽变成浓绿色、较粗壮、长度在0.5cm为宜,然后切块。注意必须先困种后切栽子。不许先切栽子,然后装入化肥袋困种,造成栽子未下田就腐烂。

二、切块技术,切块(割栽子)应考虑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每块不要低于20—25克;每个切块带有1-2个芽眼,切块应有相当厚度,多带薯肉,充分利用顶芽优势。顶芽要纵向切,侧芽要横向切,高产栽培应淘汰基芽(尾芽),以确保种薯高产。切块时,切刀应进行消毒处理,遇到病薯时要换刀在切,常用方法用3%高锰酸钾溶液或来苏儿浸刀,也可用盐水浸刀,边切边挑出病薯,严格防止病薯下田。

三、薯块处理,切完的薯块,切不可立即下田,应立即用敌克松或福美霜或甲霜灵锰锌加多菌灵拌种杀菌,促进薯块伤口愈合,干爽后才能下田,有条件的可用生产调节剂喷洒栽子,凉干成膜后,再下田播种,对种薯起到防止病菌感染浸入,促进植物生长,防病增产的作用。

四、播前选地选茬,马铃薯应选取肥力较好,土壤松软的沙壤土,排水良好的平川地或坡岗地。(PH值在5.6—6.5微酸性土壤为宜)周围30m距离内不能种植茄

科作物,特别是黄烟。糜谷茬、麦茬、葱蒜茬为最好,其次是玉米、豆茬,提倡种薯地应选南北垅向栽培,东西垅栽培一般减产二成左右。其它白菜茬、甜菜茬、均不能用来种马铃薯。必须注意有严重药害的地块不能种马铃薯,特别是用过氯嘧黄隆、豆乙合剂、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等的地块,二至四年不能种马铃薯,若种就要严重减产或绝产。

五、播种技术

(1)播期应选土壤深度10cm处,地温在8℃以上为宜,早熟品种最佳播期一般在5月8—15日,晚熟品种在5月1 日至5月5日。借鉴物候期作参考,一般选在地气起来后3至5天播种为宜,播种深以8cm为宜。施肥10-12cm深为宜,要种肥分离。

(2)播种时土壤湿度大时(手握成团),芽眼宜向上栽植,湿度中等 时芽眼向上向下均可,湿度过小时,芽眼宜向下栽植,特别干旱时应采取提前引沟,等雨后播种为宜。

(3)由于新品种薯块大,产量高,结薯集中的特点,要求深栽,浅埋,多次覆土,即要求栽在垅沟里,然后浅覆土镇压保墒,避免张口垅,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当出齐苗后,再通过田间中耕作业而逐渐增加覆土层。垅的型状应是大方头型,切忌尖型垅,最好用小方犁覆土。

六、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高产的中心环节,也是控制薯型、减少腐烂、提高种用价值的关键措施。其表现为苗匀、茎粗、薯多、个大,高产实验证明马铃薯种植适宜密度70cm垅距,株距18-20cm,亩保苗在4800—5300株为宜。

七、合理施肥

1、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合理增施腐熟的马粪和过圈肥等农家肥料,配合施用适量化肥,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我县实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kg,剩余部分结合化肥作种肥施用,常用配方两种:

①尿素5-7.5kg/667㎡,二铵15-20kg/667㎡,硫酸钾10-12.5kg/667㎡或马铃薯专用肥35至40kg/667㎡。

②最新高产施肥配方底肥每667㎡用:磁化肥7.5kg、尿素2.5kg、二铵2.5kg、生物钾1kg,活化磷1kg共计17kg,成本约42元/667㎡,播前地头混合搅拌均匀。

施肥方法:实行种肥分离,用精量播种机播肥,深度20cm,覆土8-10cm。常规施肥方法最好在播种前将氮肥和磷肥混合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中,条施沟内,然后播种。

2、适时追肥与防治病害相结合

①在株高10cm需喷强力增产宝5ml加抗病毒1号3ml。加水15kg667㎡喷洒,要求四轮四档大油门作业(扎根)。

②株高20cm喷洒中华大肥王200g加300g尿素,加水15kg/667㎡叶片喷。(长秧)

③盛花期之后,应分三至五次用克露或乙磷铝或杀毒矾或甲霜灵锰锌或薯瘟消或薯病疫杀加多菌灵,按剂

量每隔七至十天对种薯田进行喷撒防治晚疫病。④开花后期,叶喷氨基酸微肥或用磷酸二氢钾促进结薯膨大以利增产增收。

八、耕作要求

提倡一耢、两铲、三趟栽培模式,早熟品种要早铲、早趟,花前耕作完毕,为防畸型薯的产生要求宽宽的垅台,窄窄的垄沟,深松35cm此项措施是决定产量高低,薯型好坏的一项重要措施,保持薯在垅下10cm为宜。

九、防病事项

1、防病要及时:晚疫病在大气湿度85%,温度22-24℃易发生流行,一般在开花初期·就要喷药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为防止地上茎叶得病后出传入地下茎块中,造成种薯烂尾部,应及时拔出地上部秧子,这是防止烂薯的一项重要措施,时间一般在8月15日左右,植物初渐黄化时,双脚踩住将秧拔出后运出地外。

3、防病的同时要注意防虫害,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瓢虫。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防治蚜虫。

十、贮藏办法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 篇6

一、技术应用意义及应用现状

(一) 技术应用意义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33万hm2,几乎遍及各省、区、市,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是集开沟、施肥、种植、覆土和盖膜等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机械化作业技术。采用人工种植马铃薯,每亩需2个劳动工日,而采用机械种植马铃薯,一个机手和两个操作手一天可完成1.33hm2,作业效率是人工种植的13倍,节省费用50%。显然,推广应用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技术应用现状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其生产机械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2011年,我国马铃薯耕整地、播种和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分别是48%,19.6%和17.7%。

广西发展马铃薯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市场、劳动力等优势,马铃薯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秋冬种主要作物之一。2012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6.7万hm2,总产量约500万t。由于广西马铃薯种植多数是利用冬闲水田来种植,田块小、分布广、单家独户分散种植,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导致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尚处于示范阶段。2010年,南宁市的武鸣县、横县等开始引进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已在南宁、崇左、北海、柳州等地的种植大户、专业户推广应用。

二、技术内容

(一) 技术定义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是采用机械来完成种植过程中的起垄、开沟 (挖坑)、施肥、下种、覆土等环节的技术。

(二) 作用与效果

1.株、行距整齐,有利于中耕、除草、施肥、收获等机械化作业。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肥效损失,保证苗齐、苗壮。

3.播种量、播种深度和施肥量精确。

4.工作效率高,省工、省力,成本低。

三、技术规范

(一) 技术路线

(二) 技术指标

在土壤含水率15% ~25% ,土壤坚实度≤300Pa,肥料含水率≤10%,种薯幼芽长度≤1.5cm,种薯在长、宽、厚三个方向的尺寸极差≤2.5cm的条件下,马铃薯种植机械的作业质量应符合表5-1的规定。

(三) 技术措施

1.技术要求

(1) 整地:耕透、耙细、整平 , 整地后土 垡最大直 径≤50mm,清除杂草、石块,达到土层虚实并存、地平土细的状态。

(2) 播种期:适时种植是马铃薯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根据马铃薯生长对气温的要求和广西气候特点,广西马铃薯应在每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 (晚稻收获后) 为适时种植期。适宜的气温环境是保障全苗、实现高产的基本条件。

(3) 机械种植:行距250~300mm,株距250~300mm,播种深度70~100mm,重、漏播率小于4%。

2.作业前准备

(1) 通过拖拉机上的悬挂机构,将播种机前、后、左、右调整平衡,使播种机的中心线对准拖拉机的中心线。

(2) 调整好施肥量:在平地上将施肥调整装置调试到适合的施肥量。

(3) 调整好行距和株距。

(4) 将起垄器调整到适合的位置。

3.操作要点

(1) 首行作业需确定基准直线或点,拖拉机按此基准线或点行驶,以保证首行平直规范。然后下一行以邻行的沟或边为基准,前轮靠边或沟直线行驶,保证每一行都直线整齐。

(2) 首行作业3~4m后,停机检查起垄高度、开沟深度、下肥情况、下种深度、覆土厚度、盖膜质量等,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常作业,否则应进行调整。

(3) 作业中,播种机上的辅助操作员除了负责补种以外,要注意观察施肥、覆土、盖膜等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刻提示驾驶员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四、主要作业机具

马铃薯种植机械按功能不同分为垄作、平作及垄作与平垄可调三种形式,按开沟器形式可分为靴式开沟器和铧式开沟器两种,按排种系统形式可分为勺链式和辐板穴碗式两种。目前,广西常用的机型是垄作机型,排种形式为勺链式。现主要介绍比较适宜广西的2MB-1 / 2型马铃薯播种机与2CM-2型马铃薯种植机。

1.2MB-1 / 2 型马铃薯播种机

该机可一次性完成追肥、开沟播种、喷杀虫除菌剂、起垄刮平、覆膜的工序;起垄高,土质松软,适合马铃薯生长膨大,能使种子呈三角形布置。

2.2CM-2 型马铃薯种植机

该机主要适用于马铃薯的平作或垅作种植,可以在坡度小于10°的已耕地上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 (起垅覆土) 等联合作业,是既能播整薯,也能播块薯的一种小型农机具。

四、注意事项

1.注油、加种 (肥)、清理杂物、调播量等必须停车后方可进行。

2.播种时严禁倒车或使地轮倒转。

3.播种机作业或升起时严禁地轮倒转,地头转弯时必须将机器提起。

4.排除故障和调整操作,发动机必须熄火并拔下钥匙。

5.严禁播种机升起后,在播种机下面进行检查维修。

6.防止链条或齿带传动装置缠绕手或手臂,发动机运转时不得打开或拆下安全防护罩。

7.行驶途中严禁高速行驶或播种机上坐人,以免发生危险。

8.倒车、转弯时,机器旁边严禁站人。

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

一、技术应用意义及应用现状

(一) 技术应用意义

收获是马铃薯生产中用工最多、难度最大的作业环节,约占生产总用工量的50%。广西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春耕、春种的3、4月份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请工难、费用高,直接影响生产效益,因此,推广应用机械收获是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实践表明,马铃薯收获时采用畜力翻犁及人工拨土捡薯的传统收获方式,l亩需人工3.5个工作日左右。采用机械收获马铃薯及人工捡薯,1亩只需人工0.7个工作日,效率是人工的5倍以上。可见,推广应用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技术应用现状

马铃薯是广西重要的秋冬种主要作物之一。2012年,全区种植面积达到16.7万hm2,总产量约500万t。目前,广西马铃薯种植多数是利用冬闲水田来种植,田块小、分布广、单家独户分散种植,不利于机械化收获作业,机收面积只占种植面积的1% ,收获机械化技术以半机械化收获方式为主,尚处于示范阶段。常用的机型为小型单垄马铃薯收获机。2009年,南宁市武鸣县引进半机械化的4U-90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已开始在南宁、崇左、北海、柳州等地种植大户、专业户推广应用。

二、技术内容

(一) 技术定义

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是指马铃薯成熟后,用机械挖掘、清选、输送等作业过程。

(二) 作用与效果

1.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2.减少薯体破皮、伤薯,减少损失。

3.收获时间短,有利于赶农时、抢季节,合理安排其它作物种植时机。

三、技术规范

(一) 技术路线

1.收获 (挖掘) 机:除秧→全幅挖掘→输送清选→地面摆放→人工收集→分选装袋

2. 联合收获机:开垄 → 挖掘→输送清选→分离→收集→分选装袋

(二) 技术指标

1.马铃薯挖掘机和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应符合表 5-3 的规定。

(三) 技术措施

1. 收获前 10 天左右先割秧扎秧或药剂杀秧,使薯皮老化,减少收获时的破损。

2. 拖拉机配套双行收获机,每天可以收获2~3.3hm2。小型拖拉机配备的收获机,每天能收获0.67 ~1hm2。合理配备随机收获作业的捡薯人员。

3. 挖掘深度的调整要适度。入土浅易伤薯,容易产生漏收;入土过深,增加拖拉机作业负荷,薯土不易分离,易被埋在土中丢失。

4. 根据土壤的质地和含水量,调整好分离筛链条震动幅度以保证筛土干净。

5.工作中应随时注意作业质量,控制拖拉机保持处于垄的中线行驶,防止拖拉机走偏、车轮走上垄台、碾压薯块,或起半垄的情况发生,否则会发生漏收、增加损失。

6.作业中要注意观察挖掘深度变化,随时调整校正,保证机器正常、平稳作业。

四、主要作业机具

按配套功率的不同,马铃薯收获机可分为小型收获机和大、中型收获机。小型收获机作业一次完成一行 (垄),配套动力一般在25马力左右。大中型收获机一次可完成两行 (垄),配套动力在30~50马力。目前,广西因为种植田块小、不连片,推广应用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以小型为主,属于半机械化收获方式。现主要介绍适宜广西使用的4U-90、4UX-83型马铃薯收获机。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垄作的马铃薯收获,土壤类型为中壤土、沙壤土,土壤含水率10%~20%。

(二) 机具主要特点:

1.收获效率高,破损率低。

2.采用随行限深机构,有效减少阻力,提高作业顺畅性。

3. 运转顺畅无震动 、 不堵草、漏土快、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

4.这种机型作业时可以直接提取土壤中残存的农膜,不影响下一季作物的生长。

5.15-25马力拖拉机即可带动,与现阶段大多数农户拥有的四轮拖拉机相适用,具有适配动力广,投资少,收效快等特点。

(三) 常用马铃薯收获机主要技术性能

四、注意事项

1.注油、清理杂物必须停车后方可进行。

2.严禁机器运转时进行维修或调整操作。

3.收获机升起后,需可靠支撑,否则禁止在机器下面进行检查、维修。

4.拖拉机掉头、转弯、倒车时必须提升收获机,旁边严禁站人,驾驶员必须观察清楚,减速行驶。

5.清理、排除故障时,发动机必须熄火并拔下钥匙。

6.为防止链条传动装置缠绕手或手臂,发动机运转时不得打开或拆下安全防护罩。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 篇7

一、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集开沟、施肥、种植、镇压、覆土和覆膜等作业为一体的综合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包括田地准备、种子准备、农药准备、播种调试、播种作业等。田地准备包括田地耕整、基肥施放等;播种调试包括空车试运转与检查、保持机具性能的调试和适应农艺要求的调试等;播种作业包括确认作业走向和行走路线、放种、播种、覆土、覆膜等。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能一次性完成造墒、耕整地、播种作业, 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损失, 有利于种后幼芽早发和苗期生长;可实现行距整齐、播深一致, 具有保墒、省工、节种、节肥等优点, 能解决传统的人工大面积作业难以达到适时种植的要求, 保证全苗, 实现高产;可提高种植作业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为马铃薯中耕、收获等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一) 技术路线

造墒→机具准备→耕整地→开沟→施肥→地下杀虫→播种→覆土→覆膜。

(二) 技术要求

1. 旋耕整地:

平均旋耕深度为18cm, 垄作旋耕深度为20cm。

2行距:.

行距为60~70cm, 开行要直。

3. 种植深度:

平均种植深度一般为10~15cm, 垄作种植深度一般为12~18cm。

4. 株距:

株距为22~40cm, 亩株数应在4000株以上。

5. 质量要求:

种植深浅一致、不重不漏、土粒细碎、覆盖均匀、严实, 起垄宽度适中, 行距一致, 地表平整, 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三) 技术措施

1. 田块准备:

秋作物收获后, 进行整地, 要做到“早、深、净、细、实、平、足”, 施足底肥。同时, 用90%敌百虫原粉和麦麸4kg作毒饵, 傍晚的时候施放, 防治地下害虫。

2. 种子准备:

马铃薯宜选用生育期短、产量较高、抗病性佳、商品性好、抗退化的脱毒品种, 如东农303等。催芽、壮苗作种的马铃薯取出后, 晾晒两天, 剔除病、烂、杂薯, 而后进行切块, 每块留1~2个芽眼, 进行室内催芽, 即每放置10~15cm厚的马铃薯块, 盖3cm厚的洁净细沙土, 共放置4~5层, 保持温度15~20℃, 10~15天出芽后进行播种。

3. 播种:

一是适度播种。播种作业时的土壤湿度应达到70%~80%, 土壤湿度达不到要求时, 应先造墒, 再播种, 以免播种后再灌水而造成种薯腐烂。二是合理密植。在我区, 由于一年两熟或多熟, 马铃薯在田间的生长期约100天左右, 相对较短, 因此种植密度相对大一些, 一般每亩5500株左右。三是行距一致。行距有75cm、85cm、120cm (大垄双行) 等;播种深度一般为15cm。

4. 田间管理:

整平压牢地膜, 注意保暖防冻。幼苗出土后, 及时破膜放苗, 防止高温烧苗。3个月后, 叶面喷施多效唑、膨大素和硫酸二氢钾溶液, 后期注意防治蚜虫, 中耕培土, 视墒情浇水, 视苗情追肥。

(四) 主要作业机型

1. 机具种类

马铃薯种植机按作业方式不同分为垄作、平作及垄作与平垄可调三种形式;按开沟器形式可分为靴式开沟器和铧式开沟器两种;按排种系统形式可分为勺链式和辐板穴碗式两种。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多为勺链式马铃薯种植机。

2. 技术指标

(五) 效益分析

1. 人工种植。采用人畜力完成开沟、点种、覆土等作业, 每公顷需45个劳力, 作业费用需要2250元 (按50元/人·天计算) 。

2. 机械种植。使用种植机械完成开沟、点种、覆土等作业, 每公顷需支出作业费1350元, 再加上两个劳力100元, 每公顷节省800元;此外, 由于机械种植作业播种深度一致, 播种均匀, 播期及时, 每公顷增产1500kg, 按马铃薯售价1元/kg计算, 每公顷增加收入1500元。

两项共计, 马铃薯机械种植与人工种植相比, 每公顷可节支增收2300元。

二、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是指马铃薯成熟后, 采用专用机械完成挖掘、清选、输送等作业工序, 将分选干净的马铃薯集条摆放在田间, 或直接升运装车的技术。

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除秧、机具调试和收获作业等。除秧包括割秧扎秧或药剂杀秧;机具调试包括包括空车试运转与检查、保持机具性能的调试和适应农艺要求的调试等;收获作业包括确认作业走向和行走路线、挖掘收获等。

(一) 技术路线

除秧→机具准备→挖掘收获→输送清选→地面集条→茎块分离→分选装袋→装车

(二) 技术要求

1. 除秧。收获前10天左右先割秧扎秧或药剂杀秧, 使薯皮老化, 减少收获时的破损。

2. 起净率>98%, 明薯率>98%, 破损率<2%。

(三) 技术措施

1. 适度调整挖掘深度, 以减轻机械作业负荷并确保收获质量。

2. 根据土壤的质地和含水量, 调整好分离筛链条震动幅度, 以保证筛土干净。

3. 合理配备跟随收获作业的拾薯人员。大拖配套双行挖掘收获机, 每天工作10h, 可以收获2~3.3h㎡ (产量1500~2000kg) , 则需配备拾薯人员30~50人;小拖配套的收获机, 每天工作10h, 可以收获0.67~1h㎡, 则需配备拾薯人员10~15人。

(四) 收获机械分类

1. 根据收获过程的机械化程度, 马铃薯的收获分为半机械化收获和机械化联合收获两类。半机械化收获是指用机械进行薯块挖掘后, 用人工进行茎块分离和拾薯装袋;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指可一次完成薯块挖掘、泥土分离 (部分机型还带有薯秧、杂草、土块和石块分离机构) , 然后把薯块直接送入专用运输车。目前常用的是半机械化收获。

2. 主要机具

(五) 效益分析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篇8

1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

(1) 地块选择。种植马铃薯要根据马铃薯产量高、喜肥、薯块膨大、需消耗较多空气等特性, 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和有一定灌水条件的地块, 以满足马铃薯生长和薯块膨大对水、肥、气、热等条件的需求, 并要求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 避免重茬及茄科作物连作, 以减轻病害传播。

(2) 施足底肥。一般熟地播种前每公顷施农家肥45~60 t、磷肥0.75~1.20 t, 浅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达到全层施肥作用;生地 (如新修梯田等) 要提前深耕耙耱地块, 播种前每公顷按60~75 t农家肥、1.2~1.8 t磷肥撒施并浅耕待播;使用颗粒状氮素化肥或专用肥播种时, 可用机械集中深施, 每公顷按150~450kg备肥。

(3) 起垄播种。播种前, 根据播种株数、施肥量要求, 对播种机株距、施肥量进行调整, 一般每公顷株数控制在4.5万~5.7万株。作业时, 第一垄应取直或随地形转大弯, 以便后续作业顺利进行。播种过程中, 操作人员要认真负责, 对播深、株距、施肥量以及垄形、镇压等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并注意种薯箱内保持一定数量的籽种, 防止漏种或溢种, 确保机具各项技术参数在规定范围内平稳运转。

(4) 农艺技术要求。 (1) 适时选择种植期, 这是马铃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土壤100 mm深处的地温在7~8℃时即可种植, 应保证不误农时种植。 (2) 播量、播深、垄高、垄宽和行距应符合要求, 不损伤种薯, 种植后耙平并进行镇压, 对保墒和促进幼苗早发更为有利。 (3) 由于机械播种一般为平垄种植, 宜采用垄上窄行密植的大垄距, 有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病虫害和田间管理。 (4) 马铃薯出苗后, 要及时进行田间查苗, 对于过稠的“疙瘩苗”要进行疏苗, 对于断垄长度明显的地方应补栽。

(5) 机械作业应具备的条件。 (1) 应选择在作物比较集中、地块较大的农田进行, 并有机械进地的通道。 (2) 有齐备的机械设备, 能与机组的生产率相匹配, 有能容纳配套机组的生产规模和服务组织。 (3) 土壤质地符合马铃薯生长条件 (总孔隙度≥50%) , 气候条件等要素符合作物的生长要求。

2 马铃薯种植适用机具

(1) 2CM-1型马铃薯种植机。该机是同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单行马铃薯种植机具, 主要由机架、翻转犁、种子箱、排种薯杯、传动轴、链轮、链条、限深地轮及离合器等部件组成, 可一次完成种植、覆土、起垄等项作业工序, 适用于小地块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使用。机具外形尺寸1040、425、625 mm, 配套动力5.8~11.0 k W, 整机质量33 kg, 种植深度110~160 mm, 行距350~500 mm, 株距300~350 mm, 漏种率≤3%, 生产率0.06~0.09hm2/h。

(2) 2CML-2型全自动马铃薯种植机。该机是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具, 集开沟、施肥、播种及覆土等功能为一体, 可一次自动完成马铃薯种植作业的全过程, 同时还可配套铺膜机进行种植和铺膜复式作业。机具外形尺寸1 170、900、900 mm, 配套动力11~18 k W, 整机质量180 kg, 播种深度100~120mm, 株距300~600 mm, 行距300~500 mm, 生产率0.4 hm2/h。

(3) 沃尔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该机是同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具, 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施药、播种、覆土以及镇压等项作业工序。主要特点是, 设置有可调振幅振动轮及升运张紧调节机构, 减少重播, 可实现马铃薯精播;采用变速箱式株距调节机构, 株距调节方便、准确;设有种箱调节机构和导种机构, 可避免漏播。机具外形尺寸1 170、2 000、1 800mm, 配套动力13.2~47.8 k W, 播种深度80~120mm, 株距200~350 mm, 垄距650~700 mm、800~900 mm, 重播率≤4%, 漏播率≤2%, 生产率0.4~0.6hm2/h。

(4) 泰石2CMBTS1400型马铃薯种植机。该机是同大型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悬挂式单垄、双行马铃薯种植机具, 可一次可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培土和覆膜等项作业工序, 主要适用于农场及专业户马铃薯种植作业。机具型号有TS1400-Ⅰ、TS1400Ⅱ两种, 配套动力44、85 k W, 株距250~350 mm, 垄距1 400 mm, 生产率0.4~5.3 hm2/h、0.67~0.80 hm2/h。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篇9

(一) 播前整地要求

1. 整地应满足农业技术要求。种地后地面平坦, 土壤疏松, 碎土均匀一致, 一般不应有直径大于2厘米的土块。

2. 深浅一致, 耕深16~22厘米。

3. 耕整地作业应在适耕期间进行, 土壤绝对含水率一般在12%~15%左右为宜。

4. 用于化肥深施的耙地, 应覆盖严密。

(二) 化肥深施要求

1. 施肥均匀一致。

2. 施肥位置准确。采用侧位施肥、种肥分层施肥, 施肥深度6~10厘米。种薯与肥的隔离土层>3厘米, 以防烧种。

3. 施肥量应达到农艺要求。

4. 测土配方定量施肥各种肥料的比例严格按要求进行。

(三) 播种要求

1. 适时播种。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

2. 播量符合要求, 合理密植。播种量要满足当地农艺技术要求, 并且均匀一致, 不重播、不漏播、不损伤种薯。

3. 播种深度符合要求深浅一致, 覆盖均匀严实, 播种深度20厘米 (地表以下8~10厘米) 。

4. 垄高、垄宽一致。要求垄高20~25厘米, 垄宽30~45厘米。

5. 行距一致, 播行要直, 播种机起、落线保持一致, 地头、地边处理整齐, 不漏播, 不重播。

(四) 中耕作业要求

1. 适时中耕。

2. 中耕松土深度、培土高度及厚度符合农艺要求。行间及垄两侧的杂草应除干净。

3. 土壤疏松, 土块细碎。

4. 中耕行距与播种行距一致, 达到不伤苗、不铲苗, 不伤垄、不错行, 不漏耕。

(五) 植保作业要求

1. 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2.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适时喷洒农药。

3. 根据病虫害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用农药、药量、选择喷药次数及安全间隔期。

4. 药液浓度配比正确, 喷量均匀、适宜、药液雾化良好。

5. 喷头与植株间距离40~50厘米为宜, 达到不漏喷、不重喷。

6. 按照药液浓度和用量, 正确地选择适宜的作业速度及规程, 以提高防治效果。

(六) 收获作业要求

1. 及时收获, 减少损失。当80%的地上茎叶枯黄萎蔫时, 割秧后, 6~10天便可收获。

2. 挖掘深度应能达到不同品种种植深度的要求。

3. 分离效果好, 在正常土壤湿度下 (土壤绝对含水率不大于20%) , 薯块与土壤应能得到较高的分离效果。薯块的带土率不大于15%。

4. 马铃薯挖掘时, 机械损伤小, 商品率高。

5. 挖出的薯块应较集中铺放于作业带上, 便于人工捡拾提高工效。

(七) 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的准备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配备的拖拉机必须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 技术性能良好, 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可靠。

各种配套机具必须经过技术鉴定, 有产品合格证, 农业机械鉴定推广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等。

拖拉机驾驶员及机具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证照齐全, 农田作业技术熟练, 经验丰富。

(八)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 具有一定规模面积, 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地块。

二、机械作业技术规范

(一) 深松耕作业方法技术规范

农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耕, 使深耕达到20厘米以上, 深松30厘米以上, 以便积温熟化, 打破犁底层, 接纳雨水, 以保护土壤水分。播前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 深度一般10~15厘米千克为宜, 使地表平整, 上松下暄, 耕层绵软, 土块细碎, 确保播种质量。

(二) 机械翻耕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

1. 适时作业, 不误农时。

2. 耕深符合规定, 深度均匀一致。

3. 翻垡良好, 残茬和杂草覆盖严密。

4. 土壤松碎, 地表平整, 开闭垅尽量少。

5. 地头整齐, 不重耕, 不漏耕。

(三) 机械旋耕机作业技术规范

1. 旋耕后地面平坦, 土壤疏松, 碎土均匀一致。

2. 深浅一致, 旋耕深16~20厘米, 不漏旋、不重旋。

3. 旋耕整地作业应在适耕期间进行, 土壤绝对含水率一般在12%~15%左右为宜。

(四) 化肥机械深施技术规范

采用种肥施用方法。采用种肥分层马铃薯播种机, 复式作业, 在马铃薯种植时种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 达到集中施肥。

(五) 机械播种技术规范

1. 机械播种作业配套机具及方法

马铃薯播种机常用的机型为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播种机, 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工序。

2. 播种作业的质量标准

(1) 各播幅内和行距偏差不大于1厘米, 邻接行距偏差不大于5厘米/千克。

(2) 株距合格率≥80.0%。

(3) 播种深度合格率≥75.0%。

(4) 施肥断条率≤3.0%。

(5) 种肥间距≥30.0毫米。

(6) 种薯破碎率≤2.0%。

(7) 行距合格率≥90.0%

(8) 空穴率≤3%

(9) 起垄高度、宽度误差为2~3厘米。合格率不小于80%。

(六) 机械中耕技术规范

1. 中耕作业配套机具及方法

中耕作业可一次性完成行间松土、除草、培土等作业工序, 中耕作业以二次为宜, 出苗后目测出苗率达到50%, 株高5~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 株高20~2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有利薯块膨大, 不致匍匐茎外露。

2. 中耕作业质量标准

(1) 中耕后不得有大土块, 沟垄整齐, 垄形饱满。

(2) 行间杂草应除净, 草根必须切断, 伤苗率行间0.5%左右, 地头3%以下。

(3) 深浅要一致, 其偏差不大于1厘米, 地表起伏不超过4厘米。

(4) 中耕培土, 垄高度要达到20~25厘米, 使垄帮、垄沟、垄顶有一定厚度的松土层。

(5) 中耕后不得损伤作物主根, 翻起的土不得埋压作物。

(七) 机械植保技术规范

1. 植保配套机具及方法

作业时按农艺要求浓度的药液, 进行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喷头与作物距离调至工作高度40~50厘米。

2. 病虫害防治作业质量标准

(1) 杀虫率90%以上。

(2) 药液浓度配比正确, 喷雾均匀、适宜, 药液雾化良好, 各喷头喷量均匀一致。

(3) 药液喷洒要均匀, 有效覆盖密度每平方厘米不应少于20个雾滴。

(4) 药液在植株上的覆盖率达到100%。

(八) 机械收获技术规范

1. 收获作业配套机具及方法

常用的收获机具是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马铃薯收获机, 一次性作业可完成挖掘、振动、分离、铺放等作业工序。机具与拖拉机挂接要正。作业速度按3~4公里/小时, 挖掘深度20厘米为宜。

2. 挖掘作业质量标准

(1) 挖净率≥98。

(2) 明薯率≥97%。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措施 篇10

近年来, 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特别是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1 马铃薯耕整地种植机械化

马铃薯种植机械主要包括犁, 旋耕机, 耙、镇压器播种机等, 使用马铃薯播种机, 可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播种后深浅一致, 出苗整齐, 出苗率高, 不仅能满足马铃薯种植的农艺要求, 还能起到增温、保水、保肥, 以及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作用, 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改善了农民的耕作环境, 又提高了劳动效率, 并能及时入种, 不错过农时, 有效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马铃薯田间管理机械化

田间管理械化主要包括化学除草、防治病害、机械喷灌、中耕施肥等项目。

2.1 化学除草

播后出苗前, 进行一次封闭除草;出苗后, 在杂草多的情况下, 进行茎叶化学处理。整个生育期进行3次化学除草。

2.2 防治病害

主要是预防和防治马铃薯花叶病、瓢虫病及晚疫病等病虫害。小地块用喷雾器喷雾, 大面积用BL系列喷杆喷雾机进行喷药。

2.3 机械喷灌

一般在地下水资源充足, 种植面积大的地块上安装机械化喷灌设施, 根据马铃薯生长期间需水规律和不同时期的气象条件, 及时采用移动式、自走式喷灌机进行喷灌。

2.4 中耕施肥

中耕施肥机既可满足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培土要求, 又能追施化肥, 还可以除草。

3 马铃薯收获运输机械化

3.1 割秧

马铃薯挖掘前, 都需要割秧, 主要是为避免机械挖掘时秧蔓缠绕, 影响挖掘效果。目前, 割秧机有圆盘式和往复式2种机型, 一般割草机稍加改动后即可使用。

3.2 挖掘

马铃薯挖掘机以拖拉机动力输出和牵引力为动力。进口的大型马铃薯平作机常为自走式, 幅宽能达到200 cm以上, 机型有振动式、带式和滚筒式等。

3.3 捡拾

挖掘机把马铃薯挖出后, 根据马铃薯挖掘机的设计要求, 薯土分离后, 或完全暴露在土壤表面, 或摆放成条, 由人工捡拾、装袋。

3.4 运输

用拖拉机或其他运输机械将马铃薯运送到贮藏地点或销售地点。在马铃薯整个配套机械中, 除播种机、挖掘机、喷灌和中耕施肥机械都根据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求相配套外, 其余机械都是通用农业机械。

4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够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与人力、畜力种植相比, 马铃薯从深耕、播种到收获等环节, 平均每0.067 hm2需耗油15.5 L, 折价114.7元, 用工2个, 折价260元;依靠人工种植收获, 每0.067 hm2用工6个, 折价720元。平均每0.067 hm2节本增收355元, 每0.067 hm2增产1 000 kg, 按1元/kg计算, 每0.067 hm2增收1 000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共可节本增收1 355元/hm2。

4.2 社会效益

采用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能够将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增加劳动收入;能够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进而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4.3 生态效益

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和土壤污染, 生产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可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发展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保障措施

5.1 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农村赶大集、庙会、科技三下乡等形式, 发放宣传资料, 大力宣传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组织农民现场观摩, 增加感性认识, 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新信息的推广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2 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及物化技术装备, 建设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

建设发展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 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规范化先进实用技术, 使广大农民直接看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好处, 更能激发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通过机械化发展措施与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相结合, 探索出机械化配套支柱产业与节水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使农机技术装备在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公司化运作中体现出重要作用。

5.3 完善种薯繁育和供应体系建设, 加强机械化生产与良种化相结合,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榆阳区先后引进了高产品种紫花白, 早熟品种费乌瑞它, 高淀粉品种陇薯3号和加工专用品种夏波蒂、布尔班克等新品种, 其中紫花白已成为主栽品种。由于马铃薯品种退化快, 引种、育种周期长, 而且种薯用量大, 繁育系数低, 因此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 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上, 进一步建立健全区、乡镇、村机械化良种繁育体系, 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马铃薯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必须使机械化与农艺要求相互适应, 机械化与良种化相互配套, 机械化与信息传递相互结合, 不断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或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项目, 推广先进的机械化科学种植、管理、挖掘技术, 降低成本, 提高产量, 增加收入。

5.4 机械化生产与资金扶持相结合

充分利用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补贴资金政策, 以及对农机科研开发、农机推广和农机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主要经费的扶持政策, 把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或关键环节机械化项目的推广机具列入国家购置补贴项目之中。同时, 给予参与该项目的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企业必要的科研和试制经费, 并利用农机化服务组织进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 以保证大面积推广, 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生财之道。

5.5 建立健全机械化服务体系, 深入开展农机技术服务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高, 对机手技术熟练程度要求也高, 因此要强化技术培训, 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服务工作, 对新机具的使用做好技术跟踪指导, 严把投放质量关和作业质量关。积极组建农机协会和农机信息网站, 搭建信息平台, 为农机服务组织及时提供信息, 实行规范化有偿作业服务。种植机械化主要通过政府扶持引导, 强化技术培训示范, 完善技术体系, 以点带面, 稳步推进;收获机械化主要在政府支持引导下, 通过市场拉动, 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借助跨区作业和区域内规模化服务等形式快速推进。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作业, 分析了其产生的效益, 提出了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保障措施。

上一篇:餐饮教学下一篇:三相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