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共15篇)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1
南方秋豆角高产栽培技术
豆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之一,但在生产中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广西贺州市农科所对豆角栽培进行多年研究,探索出一套南方秋豆角高产栽培技术.使用该技术,秋豆角每667m2产量由原来的1 500kg提高到2 500kg.文章详细介绍南方秋豆角高产栽培技术.
作 者:叶万典 Ye Wan-dian 作者单位:贺州市农科所,广西,542813刊 名:广西农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年,卷(期):24(3)分类号:S643.4关键词:南方秋豆角 高产栽培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2
荣县“万亩秋马铃薯示范片”项目面积达1 333.33 hm2, 展示片区面积达133.33 hm2, 其中脱毒种薯占50%以上, 垄作栽培覆盖率达100%。以鼎新镇、古文镇、河口镇、古佳乡公路沿线马铃薯种植适宜区共同连片实施666.67 hm2;以旭阳镇、正紫镇、新桥镇、雷音乡公路沿线马铃薯种植适宜区共同连片实施666.67 hm2。田块由实施乡镇逐级分解到农户, 并登记造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镇、村、社技术骨干进行项目技术培训, 同时印发技术资料, 现场示范指导, 结合走村串户到田块进行项目技术宣传和指导。该项目实行工作统一部署, 品种统供、技术统训、物资统配、病虫统防。每个片区配置县农牧业局技术人员1名, 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2名, 共同配合实施, 责任到人。
1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1.1 选用良种
秋马铃薯的主要品种:费乌瑞它、中薯2号、鲜薯2号、川芋56、川芋4号、川芋早等早熟品种。
1.2 整地作埂、施足底肥
通过深翻、耙耱镇压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翻耕机深翻。同时用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地处理, 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以2 m开厢, 23.3 cm作埂, 沟宽、深均为23.3 cm,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 重底早追, 以磷肥为主, 一般钾肥450 kg/hm2, 磷肥750 kg/hm2, 尿素300 kg/hm2, 人蓄粪水、土杂肥22 500 kg/hm2。
1.3 种薯处理
种薯切块前10 d左右放到光照充足的地方晒种, 待芽苗露头后播种。切块要在播种前2~3 d进行, 切块时要将项芽一分为二, 每个切块应含有1~2个芽眼, 按照一芽一块原则切块, 并保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切块后, 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晾块后即可播种。
1.4 播期
9月中下旬。播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 (温度在25℃以下) 采取直播方式播种。
1.5 栽植密度
按照行距23.3 cm、株距33.3 cm的规格进行栽植, 栽植时注意芽苞朝上。公顷栽植密度控制在8 000~9 000株。
1.6 覆土
播种完毕后要严格覆土。覆土厚度保持在6.7~10 cm范围。
1.7 田间管理
1.7.1 化学除草
一般采用氯麦隆、乙草氨作为化学除草剂。氯麦隆要在播种后7 d见芽时喷雾, 乙草氨可以在播种后喷雾。需注意施用除草剂时, 不能重复喷施。
1.7.2 根外追肥
在块茎生长期用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每隔10~15 d喷1次, 共施2~3次。
1.7.3 病虫防治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和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当田间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可用敌百虫、功夫、敌杀死等农药进行防治;晚疫病可用代森锰锌、安泰生、银法利、瑞凡等农药交替使用。
1.7.4 预防霜害
一是地膜覆盖栽培, 二是霜冻之前用稻草或其他秸秆覆盖。
1.8 适时收获
成熟后适时收获。
2 强化组织管理
2.1 成立领导小组
荣县成立了秋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负责该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人员组织动员、资金物质分配、技术人员到岗到位, 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展质量, 包括资金和物质的执行情况, 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问题, 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以达到预期效果。
2.2 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制定技术措施, 撰写秋马铃薯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及相关工作总结, 对实施镇、村、社干部进行技术培训, 搞好高产示范和高产攻关, 为实施提供阶段性示范现场, 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 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3 强化投入保障
在四川省粮食提升工程10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 县、镇财政拿出项目匹配资金, 对“万亩秋马铃薯示范片, 千亩展示区”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质进行补助。对实施的技术人员, 根据工作绩效进行奖励, 充分调动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 强化督促考核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品种选择 选择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产量高,商品性强的品种,如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早熟品种中薯3号等。
2. 精细整地 地块选择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黄泥砂壤土。忌与茄科作物连作,以减少共患病害的发生。前茬小麦或玉米收获后,即可耕整,要求细碎平整土地。
3. 种薯处理 ①播种前剔除病薯、烂薯,选择无病虫为害的整薯做种薯。②50克/个左右的种薯采用整薯播种,种薯过大需纵切成30克/块左右带2~3个健壮芽的薯块。③切刀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5%石灰水浸泡两面消毒,避免相互传染。④薯块切后用草木灰或磷肥加0.3%的杀菌药剂拌种,避免病菌感染。
4. 适时播种 我县海拔800~1000米中部地区适宜的播期是8月中旬~9月上旬。播种过早,因温度高使幼苗徒长而细弱;播种过迟,生育期受霜期限制而缩短,产量低。播种规格为行距60厘米,株距20~16厘米,亩保苗5500~7000株。播种方法实行垄作,先用牛拖浅沟,施足底肥后播种,再上垄10~12厘米高,并挖好边沟排水。
5. 施足底肥 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磷肥25千克,土灰肥1000千克。肥料拌匀后一次性集中窝施或条施于沟内。有蚂蚁的地块需施放蚂蚁净防治蚂蚁。
6. 田间管理 ①追肥结合第一次锄草进行,亩追施硫酸钾10~15千克、尿素5~7千克。生长期喷2~3次0.4%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后视生长情况追施粪水或沼液。②中耕培土。齐苗后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培土5~6厘米高,以松土、除草为主;第二次在发棵期向苗根培土,培土面要宽,培土厚3~4厘米,培土时尽量减少对种苗的损害。③整个种薯繁殖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出苗前不宜浇水,块茎形成期适量灌水。在雨水较多时,及时排水,田间不可有积水。收获前15天控水或排干田间积水。
7.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清除,并运往远离繁殖区处深埋,同时做好病、虫、鼠害等防治工作。
8. 适时收挖 选晴天挖出块茎,尽量减少破损,晾干水分后分级包装销售。
春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4
春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夺取高产的关键.良种的`指标是植株生长健壮、块茎膨大快、养分积累多、抗病和抗逆力强、高产、稳产.由于病毒病能引起种性退化,所以应选择经过脱毒后的优良品种.河南省属马铃薯二季作区,因此宜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休眠期短的特早熟或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如脱毒马铃薯津引薯8号、中薯3号以及东农303等.
作 者:王炎华 作者单位:孟津县植保植检站刊 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 NONGYE年,卷(期):2009“”(21)分类号:S5关键词: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及三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深耕细耙,耕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播前要灌水造墒,确保土壤底墒充足。
2、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预防土传病虫害。
3、配方施肥
施足基肥是马铃薯增产的关键。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因栽培地区、产量水平及品种等因素而略有差异。据试验,每生产1000kg块茎,需吸收氮(N)4.4-5.5kg、磷(P205)1.8-2.2kg、K2O 7.9-10.6kg。氮磷钾比为2.5︰1︰5.3。可见,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根据本地土壤养分供应量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马铃薯施肥比例大约为1:0.6:1.3,即需钾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按马铃薯目标产量每亩1500公斤计算,每亩需施纯氮7.5-8.3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11.8-15.9公斤,具体到田块施肥量,可根据目标产量适当进行增减。施肥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播种时施入宝丰牌马铃薯配方肥(12-8-15)70-80公斤。
4、种薯处理
4.1精选播种 生产中应选择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的紫花白、早大白等脱毒种薯品种。同时,要求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80—125克、大小适中、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亩用种150公斤以上。
4.2 切块或小整薯作种 切块过大用种量大,一般以切成30—50克、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为宜,切薯前把5克高锰酸钾倒入盆内,兑水500克稀释,搅匀后把刀具放入盆内消毒,切薯时要从顶端竖着切,保证每个薯块上至少有2-3个芽眼,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每个种薯尽量多带薯肉。切块应呈三角形、契状,当切到病烂薯时,切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再用,以防传病。在切薯过程中,对于小于40克以下的小种薯可以直接做种使用,等种薯全部切完后,以25公斤种薯加0.5公斤草木灰拌种,装进编织袋内上下左右晃动拌种,不仅可预防病害,还能起到种肥的作用。
4.3催芽 催芽播种比不催芽增产10%以上。催芽方法为,在播种前10天左右,将种薯放在光线充足或有散射黄的房间内,室温保持在14-16℃进行晒种催芽,每3天翻动一次,同时去掉病薯等,10天后芽眼即可萌发。一般芽长0.5—1.0厘米为宜,催芽过程中对种薯要经常翻动,使之发芽均匀粗壮。催芽时,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5、适时早播
马铃薯在4℃以上就能进行生理活动,且在低温下生长的马铃薯芽比较壮实,因此可进行马铃薯冬播或早春播种。我区当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7-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6、覆膜播种
川塬平地采用2BM-1/2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播前精细整地,播种时可一次完成施肥—播种—撒杀虫剂—喷除草剂—起垄刮平—覆膜等多道工序。一般垄面宽50-60厘米,垄高20-25厘米,用厚0.006-0.008毫米、宽90厘米的地膜4公斤左右。垄距1.1米,每垄播2行马铃薯,平均行距55厘米,小行距24-28厘米,行间播种呈三角形错开,株距25-30厘米,亩留苗4000-4500株。结合机械播种,每亩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马铃薯专用化学除草剂70%异丙甲草胺乳油100克,预防蛴螬、杂草等病虫草害。
山坡地可采用手扶拖拉机相配套的播种机具。分别有起垄机、施肥播种机、喷药覆膜机等,全部由机械完成。
播种腹膜后,用2TD-S2型马铃薯上土机,可实现马铃薯覆膜后的上土工作,简单实用,效率高,上土均匀.可防止太阳晒坏土豆芽,防出草,防马铃薯青头,出来的土豆芽壮实等优点。马铃薯出苗的时候可不用人工放苗。
7、马铃薯中期管理:
7.1清棵定苗 苗齐后要清棵定苗,每穴只留一株。
7.2 喷化控剂防徒长 马铃薯幼苗期(幼苗6-8片真叶),重点是防徒长,可采用多效唑进行调控,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地下茎的分枝强度,为丰产打下基础;在现蕾前后,亩用40-50g多效唑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止徒长,同时摘除花蕾。
7.4 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马铃薯晚疫病等地上病害的防治。一般用70%代森锰锌500倍、58%甲霜灵锰锌粉剂800倍、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8、机械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直至枯萎时,块茎停止膨大及时收获。川塬平地采用1JH-100型马铃薯杀秧机对茎蔓割青粉碎,再用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收获。该具有产品性能好,收获效率高、不伤皮、运转轻快无震动、不堵草、漏土快、结构简洁、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还可以直接提取土壤中残存的农膜,不影响下一季度作物的生长。山坡地采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收获机收获。
宝鸡市陈仓区农技中心
秋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篇6
二、适时播种。秋种马铃薯适宜播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采取小整薯催芽播种,确保出全苗、壮苗。播种密度每亩6000穴左右,亩用种量150~180公斤,宽行窄株种植,盖土厚度为5~8厘米左右。待苗高15厘米左右进行适度培土。平原、丘陵、低山地区冬种马铃薯播期宜为12月底至翌年2月上旬前(为避开出苗后低温冻害,尽量推迟播种),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早熟品种每亩5500穴左右。高山地区播期根据降雪影响适当提前或推迟。播种深度8~12厘米,费乌瑞它等品种宜深播15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
三、施足底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确定适宜施肥量和施肥方法。马铃薯耗钾肥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亩产3000公斤鲜薯要吸收氮16公斤、磷6.5公斤、钾32公斤。秋种马铃薯一般每亩施1000~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45%硫酸钾复合肥60~80公斤,开沟条施覆土。冬马铃薯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易,必须一次性施足底肥,腐熟农家肥可亩施2000公斤左右,化肥一般亩施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农家肥和尿素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匀。其它化肥做种肥,播种时开沟点施,避开种薯以防烂种。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四、推广深沟高垄全覆膜技术。该技术具有增温、防渍、早熟、高产、高效特点,在平原、丘陵、低山等区域示范效果好。目前已作为湖北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DB42/T948-2014)。该技术显著特点在于科学起垄,垄高以30~35厘米为宜,沟平、沟直、不渍水。采用地膜覆盖以保水保温,成熟期可提早7~10天(优先选用可降解地膜,对不可降解的,要及时回收)。覆膜时要用土盖严,以防大风毁膜。在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地区,推荐采取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平原、丘陵、低山等区域可适度发展双膜(拱棚+地膜)或三膜(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将成熟期提早至4月中下旬,抢高价位、获高收益。
清水县马铃薯秋延迟栽培技术 篇7
一、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植物, 原产于南美州的秘鲁、智利、安提斯山山区及其西部沿海岛屿, 其栽培历史悠久。由于原产地之故, 形成了喜冷凉、阴湿的特性。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土壤湿润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产量较高。但由于马铃薯一生要经历一系列不同的生育时期, 各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 因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最适宜砂质、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疏松的土壤能够满足根系对氧气的需求, 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块茎的膨大, 耐酸不耐碱, 土PH值在5~7之间, 在盐碱地中生长不良。清水县白驼镇土质为黄绵土, 容重1.15g/cm3, 主要养分含量 (0cm~20cm土层) 速效氮49.7mg/kg、速效磷16.55 mg/kg、速效钾88.06 mg/kg, 土壤有机质含量10.1g/㎏;2008年降水量460.8 mm, 6月~7月份降雨量达127.3mm, 日照时数2224.7h, 年平均温度9.2℃。总之, 马铃薯对积温要求不严, 但对温度反应敏感, 既不抗高温, 也不耐低温, 地上茎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 光照不足、阴雨过多会影响有机物的合成, 使块茎生长受到限制, 且品质变劣, 不耐贮存。清水县日照充足, 气温适宜于马铃薯生长要求, 因此根据马铃薯生长规律, 不断探索新技术, 即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马铃薯秋延迟栽培技术
秋延迟马铃薯栽培就是在秋马铃薯栽培的基础上, 于早霜来临前利用拱棚设施条件, 适时扣棚, 并采取综合配套技术, 避免早霜对马铃薯茎叶的伤害, 适当延长马铃薯茎叶功能期, 延长马铃薯块的膨大期, 延迟收获,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延迟收获10d~20d可产马铃薯7500kg/hm2~15000kg/hm2, 可增加效益1500元/hm2左右, 经济效益可观。
㈠播种
第一,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为了满足秋延迟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要求, 以利于块茎的膨大,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要深耕土壤20cm以上, 精细耙地2遍, 做到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同时结合整地, 施土杂肥45000kg/hm2~75000kg/hm2, 或腐熟干鸡粪15000kg/hm2~25000kg/hm2, 三元复合肥 (N15%、P15%、K15%) 300kg/hm2~450kg/hm2基肥分二次施入, 一半于耕前撒施, 一半在播种时条施在播种沟一旁或穴施于播种沟内。为增加土壤中钾的供应量, 可在复合肥中添加适当的硫酸钾。
第二, 选用良种与精选种薯。秋延迟马铃薯生长期长, 选用中晚熟品种增产潜力大, 如鲁引1号、津引薯8号等。由于秋播马铃薯催芽期及苗期常处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 易发生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 造成秋播马铃薯烂床及田间出苗不整齐, 为防病害, 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在选择品种的基础上要精选整薯。
第三, 种薯分级。催芽前按大 (单薯重100g以下) 、中 (单薯重50g~100g) 、小 (单薯重25g~50g) 进行种薯分级, 选中、小薯作种, 尤以整薯、小薯最好。
第四, 种薯消毒。选用64%杀毒矾或50%多菌灵500倍液~600倍液浸种15min~20min, 也可播种后用上述药液喷洒播种沟, 或用药土为1:40的比例混合后撒施75kg/hm2于播种沟内。使用春播地种薯时, 播种时种薯还未能完全通过休眠, 为防止播种后出苗少而晚, 植株生长势弱, 可对种薯进行赤毒素处理, 即催芽前将整薯用5mg/kg~10mg/kg赤毒素水溶液浸种5min~10min, 浸种后稍晾即可催芽。
第五, 适时催芽。播前10d~20d采取堆积法或沙层积法进行催芽。直接堆积法是将浸种后的种薯稍晾后直接堆积在阴晾、通风、避雨处, 每堆种薯约30kg, 薯块上覆盖2cm~3cm厚湿润细土, 再盖草苫保湿过7d~10d检查薯堆, 见芽长达2cm~3cm时扒开薯堆, 拣出种薯, 让芽见光绿化锻炼, 1d~2d即可播种。也可采用砂培层积法或其它方法。
第六,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出苗阶段温度是主导因素, 马铃薯块茎富含有机营养、水分, 且已通过休眠, 只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即可萌发, 因此选择适宜播期并在适期内适时早播是秋延迟马铃薯高产的前提条件。试验表明, 马铃薯地上茎生长适温为13℃~18℃, 幼苗生长适温为15℃~21℃。根据实践, 秋延迟马铃薯在立秋至处暑 (8月5日至15日) 播种较为适宜, 比常见秋马铃薯提早7d~10d, 播种深度应在5cm以内, 株距为30cm, 行距为45cm左右。
秋延迟马铃薯的单株生产能力远不能达到春播水平, 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产。一般种植5000株/hm2~6000株/hm2为宜, 若达到6500株/hm2, 虽然产量较高, 但薯块的商品性变劣, 且种量太大。具体种植上, 应根据品种、土壤、肥料投入、播期延迟时间的长短、生产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 原则上晚熟品种宜稀播、早熟品种宜密播, 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㈡加强田间管理
第一, 查苗补种。马铃薯播种出苗后应及时查苗, 对缺苗达50%以上的地方应重新播种薯苗, 对缺苗较少的地块可采用带绿叶的大芽直接挖穴补植, 也可在大田中选健壮苗从种块基部掰下进行苗栽。
第二, 培土起垄。一般在浇水或阴雨过后及时浅锄, 疏松土壤, 同时在马铃薯出苗后多次培土起垄。生长后期对露出地面的薯块及土壤裂缝要及时培土, 以防薯块变绿。
第三, 肥水管理。幼苗期一般仅15d~20d, 虽然幼苗吸收水、肥的能力弱, 但幼苗对水肥的反应十分敏感, 氮肥不足会严重影响茎叶的生长, 干旱、缺磷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和葡萄茎的形成。因此在此期间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保证充足的营养, 特别要重视速效氮肥的供应。
孕蕾至初花阶段是块茎开始形成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地上茎叶生长为中心。温度对块茎的形成影响很大, 以16℃~18℃的条件下最为有利, 20℃时块茎生长受阻, 超过25℃时块茎几乎停止生长, 而茎叶生长却很旺盛。此期地上、地下器官都在旺盛生长, 对肥水需求量比苗期多, 田间最大持水量应达到70%~80%, 在保证马铃薯生长对营养和水分需要的同时, 又要防止水肥过多引起茎叶徒长。
初花期至终花期是马铃薯块茎膨大期, 此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大小的关键时期, 对产量起着决定作用, 因而对水肥的需求量也达到高峰。此时要根据土壤墒情和马铃薯植株的长势, 在晴天结合灌水追施复合肥或二铵300kg/hm2~450kg/hm2。此时要掌握好灌水量和施肥量, 过多会造成后期马铃薯贪青晚熟, 影响马铃薯的品质, 太少就会降低产量, 减少经济效益。
终花至茎叶枯萎期为块茎淀粉积累期。这时茎叶以停止生长, 茎叶中贮存的养分继续向块茎内积累, 但对水肥的要求相对较少。
第四, 防治病虫害。秋延迟马铃薯易遭受早疫病、晚疫病、茶黄螨、小叶蛾等病虫为害, 应及时防治。早疫病一般在马铃薯出苗后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对茶黄螨和小叶蛾一般在始发期用灭虫灵或扫螨净、甲氰菊酯等喷洒马铃薯顶芽、侧芽及幼嫩部分, 连用2次~3次, 每次间隔5d~7d, 防止虫害的扩展蔓延。
㈢扣棚与棚内温湿度调控
第一, 扣棚。在白天气温低于15℃、夜间气温低于7℃时加盖棚膜, 应在10月10日以前准备好各种棚材,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扣棚。
第二, 棚内温湿度的管理。白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 夜间保持在10℃~15℃, 无论天气如何, 白天都应通风。当棚外白天温度20℃、夜间气温10℃以上时, 要全天揭膜, 即昼夜不盖膜;当棚外白天温度15℃以上、夜间气温7℃以上时, 白天通风要按由小到大适当通风, 夜间小通风或不通风, 以避免霜害。若棚内湿度过大, 应及时早通风排湿, 无霜晴天应早通风。
秋马铃薯增产增效延迟栽培技术 篇8
一、良种选择和催芽
秋马铃薯选择丰产、耐高温干旱、较抗病虫、薯块整齐、无损伤、无病虫、单薯重35~50克的中晚熟品种。可选用的良种有中薯2号、郑薯5号、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等。选用脱毒马铃薯品种,一般能增产18%。
整薯播种可控制烂薯缺苗,确保苗齐、苗壮,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种薯为整薯的要用10~2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浸没25~30分钟打破休眠,取出后放阴凉处晾5~6小时。赤霉素浸薯块要严格控制浓度,浓度太低,作用小,催芽后出芽不整齐;浓度太高,会抑制发芽或致苗纤弱、大田期的枝蔓徒长等。配制赤霉素溶液时,先用少量酒精或高度白酒溶解赤霉素,然后对水(1克赤霉素对水100千克,这个浓度即为10毫克/升)。
薯块经赤霉素溶液处理后摊放于干净、阴凉、通风的室内催芽。薯块摊放前,先将室内打扫干净,地面撒生石灰粉,然后铺5~6厘米厚的湿细河沙,再在河沙上摊放13~15厘米厚的薯块,最上面用湿河沙或湿草苫覆盖,经12~15天催出芽。催芽多在播种前20天进行。
二、精心整地和播种
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光照适中、排灌便利、未种过薯类的土地适合栽培马铃薯;土质黏瘦、缺乏有机质、地下水位高、易受旱的土地最好不要栽培马铃薯。马铃薯忌连作,与禾本科和叶蔬类等轮作病虫害会明显减少,产量也会增加。
翻耕整地最晚在播种前3~5天开始。之前中等肥力的土地每亩撒施腐熟猪、牛粪2000~25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硫酸钾20~25千克,硫酸锌1.5千克,随后翻耙2~3次,整成所需的畦或垄(沟)。整地时还要开好相通的围沟、腰沟和畦沟,以便排水和灌水。
一般立秋后6~10天播种,如果气温很高,可推迟几天。不可过早播种,否则易出现烂薯缺苗和较严重的病虫害,产量难以提高;也不可过晚播种,以免缩减有效生长期,致产量下降。播种时,先开浅沟,将种薯摆放于沟内,芽朝上;然后覆6~7厘米厚的土,随即喷洒33%二甲戊灵乳油除草,每亩用药160~200毫升,对水45~50千克(或喷洒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40~50克,对水50千克);最后在畦或垄面覆盖稻草等。中等肥力的土地每亩可播种5000~5500株。
三、重视田间管理
基肥施用不足或长势不理想的土地,可酌情追肥,每亩沟(或穴)施腐熟猪、牛粪600~700千克或多元复合肥25~30千克。长势旺的土地不要追肥。由于播种后使用了除草剂,多不用中耕除草,但初现蕾时要及时起垄培土。降雨或雨后要到田间巡视,发现堵沟或积水,及时疏堵排水。马铃薯幼苗期最适土壤持水量为50%~60%,结薯和薯膨大期为78%~82%。遇干旱时,每隔7~10天要给沟 (或穴) 灌水一次,不可漫灌或串灌;灌水在早晨或傍晚为好,烈日高照时严禁灌水,以免引起大量植株死亡。植株初现蕾时,如发现徒长,应喷洒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一次,每亩用药60~70毫克,对水50千克;若出现早衰,要喷洒2~3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每次50~60千克。尽早摘除花蕾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马铃薯收获前的10~15天不要再灌水。病虫草害最重要的是预防,一旦发现应尽早防治,等到大发生时再防治为时已晚。
当白天气温降到15℃、晚间气温降至6~7℃时要搭棚扣膜。搭棚的架材可用竹木棍或钢管等,要求能抵御大风和大雪。搭棚扣膜后,如果白天棚外气温超过20℃、晚间气温超过10℃,应昼夜揭膜通风降温,使棚内气温保持在白天20~23℃、晚间10~12℃。如果白天棚外气温降到12~15℃、晚间5~7℃时,晚间不要揭膜通风换气,以防发生低温危害或冻害。扣棚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5%时,要及时揭膜通风降湿;如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表明土壤湿度过低,要及时灌水或在畦沟中灌少量水,能较快提高空气湿度。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9
蒜苗-冬播马铃薯//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陇南白龙江沿岸海拔1 200 m以下,≥10℃积温在4 500℃以上,有灌溉条件的川坝河谷地带及其他相似气候区.蒜苗亩产值4 000-5 000元,冬播马铃薯亩产值3 000元,鲜食玉米亩产值1 000~元,三茬作物累计年亩产值可达8 000~10 000元.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农技推广 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年,卷(期):2009 25(11) 分类号:S344.15 关键词: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小兴安岭西麓,南接克山县、北枕讷河市、西邻依安县,地理位置东经125°22′,北纬48°18′,海拔315米,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有效积温2310℃,在积温区划上属第三、第四积温带之间。年平均降雨量504毫米。北大荒马铃薯集团2005年开始建设,总投资2.5亿元,包括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马铃薯精制淀粉生产全过程,各生产环节紧密链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联合体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大面积马铃薯连片种植,实施国际一流的农艺流程。
2011年,我场承担的上级的《西部垦区马铃薯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执行情况总结》项目的创建、示范、推广等工作。针对北大荒薯业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的需求,在齐齐哈尔分局综合组装已有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马铃薯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全面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为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优质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规模,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2011年建立总面积为2万亩的核心示范区,品种以克新
18、L2-12为主,搭配克新4号、花
525、克新13号、俄薯7号等,做到早、中、晚熟期品种搭配。示范推广以“出苗期、发病期喷洒霜脲锰锌及保护剂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为重点的马铃薯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亩产达到2.4吨.比当年本地平均产量提高30%;推广示范区8万亩,比当年本地平均产量提高20%;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工作情况做以下简要汇报。一.进一步完善了我场的旱作农业配套体系
自建场以来经过几代人的研究积累,形成了以耕作制度、轮作制度、种子制度、施肥制度、植保制度、灌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六制配套”农艺流程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了以林地、绿地为主的“天然绿色水库”的屏障体系,以农机、农业标准化作业为主的“土壤黑色隐形水库”的保证体系,以绿滤湿地为主的“生态农业”保护体系。二.积极推动场院联合,引入新品种
多年来,农场非常重视场院联合工作,与省农科院马铃薯所(现已更名为国家马铃薯品种改良中心)、克山农科所、北安农科所、九三农科所都有很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从各科研院所引进推广的优良品种达20余个。为了发展马铃薯产业,农场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马铃薯所、国家马铃薯品种改良中心加强了合作,并与其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负责整个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同时引入高淀粉品种10余个,进行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效果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试验数据,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三.加快新技推广速度
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通过与大专院所合作,可对优质马铃薯种薯通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进行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07年生产脱毒薯苗200万株,生产脱毒薯粒500万粒,原种1代1000吨,良种20000吨。种薯研发中心下设科技园区的马铃薯品种筛选栽培试验区(面积300亩),2007年承担引进国内外各种用途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
四、形成了技术推广服务的一条龙配套体系
农场成立以场长为主任,各科长为副主任,各个生产业务部门人员参加的示范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场西部垦区马铃薯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总体规划、指导和实施。种薯研发中心负责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生产试验和良种的繁育、分发工作。科研试验小区为省标准化试验小区,承担国家、省、总局的作物品种、肥料、植物保护、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各项课题,经种薯研发中心繁育的新品种在此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负责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农机科负责马铃薯全过程作业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验收,农机服务中心负责马铃薯种、管、收的进口农机具的管理使用与保管,农场修理厂负责新型农机具的改装制造;农场农业部门与技术专家组形成马铃薯大面积全程机械化综合栽培技术方案下发到各生产单位,各单位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检查.指导.监督生产各个环节.以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一条龙的示范推广服务体系,经一年多的运作运转情况良好。
五、项目实施的巨大示范和推广成效 2011年克山农场年种植马铃薯10万亩,马铃薯种植单产水平由2007年的1.5吨/亩提高到2.4吨/亩,平均亩效益440元,总效益4460万元,比种植大豆增收3000余万元,职均增收2800元,使马铃薯种植真正成为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新途径。由于收购价格提高、单产水平提高使种植马铃薯的效益提高了几倍,扩大了马铃薯的栽培面积,优化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
六.项目在今后实施过程中,急需加强的六个方面建设:
1、加强精通马铃薯栽培技术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及应用;
2、加强合理轮作,高垄栽培和“七统一”管理措施,并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3、加强马铃薯高产、高抗、高淀粉品种筛选及综合生产技术开发;
4、加强马铃薯高产、高抗、高淀粉品种的供应与推广;
5、加强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
秋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篇11
一、选地整地
1. 选择土地 苦荞属蓼科草本植物,其根系弱、子叶大、顶土力差,故应选择pH值为6~7.5、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且通气性良好的旱地种植。
2.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以18~22厘米为宜,通过深耕增加耕作层、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整地要做到无作物秸秆、杂草,达到平、细要求。
二、科学种植
1. 选择良种 在相同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下,良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应选用分枝多、结籽集中、结实率高、抗寒力强且产量高的良种,如黔黑荞1号、黔苦4号、昭苦1号、九江苦荞等。
2. 种子处理 ①晒种。播种前6~8天,在晴朗天气的10~16时将苦荞种子放在干燥地面上连晒2~3天,要勤翻动,晒匀晒透。②选种。采用风选、筛选、粒选、水选等方法,剔除空粒、秕粒、破粒、杂质,选用大而饱满一致的种子,可提高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③浸种。用8%~10%草木灰浸出液或0.3%~0.5%硼酸溶液浸种18~20小时,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苦荞产量。
3. 施足底肥 苦荞生育期短而花期长,需要养分较多。研究结果表明,每生产100千克苦荞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6~3.8千克、磷(P2O5)1.4~1.6千克、钾(KCl)4.3~4.5千克。因此苦荞的底肥要施足,一般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细绒厩粪2200~2500千克+草木灰500~600千克,或施人畜粪水300~500千克+草木灰2000~2300千克+尿素6~8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
4. 适时播种 苦荞性喜冷凉稍湿润的气候,苗期宜在温暖气候中生长,而开花结实期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凉爽天气中进行,故在8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5. 合理密植 以宽行窄株点播为好,行距36~40厘米,窝距20~25厘米,每亩种植7408~8333窝,播种量为4~4.5千克。
6. 及时盖种 苦荞播种宜浅,播后施肥盖种,并用细泥土将肥料盖上,盖土厚1~2厘米,让种子与土壤紧密连接,以利扎根、发芽和保肥。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一般在苗高6~8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中耕进行间苗,疏去较密的细弱幼苗,每窝留苗5~7株;第二次中耕除草时要进行培土,以促进植株不定根的生长发育。
2. 追施苗肥 若底肥施用不足应及时追施苗肥,以满足苦荞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每亩用尿素5~6千克+水500~600千克或清粪水600~800千克浇施;若苦荞生长良好,氮肥不宜施得过多,以免延迟开花结籽或造成后期倒伏。
3. 追施花肥 苦荞开花前8~10天,每亩用磷、钾复合肥5~7千克追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在开花期和结籽期,每亩用0.5%磷酸二氢钾+0.3%硼酸+0.1%钼酸铵混合液60~80千克各喷施叶面1次。
5. 花期授粉 苦荞是异花授粉作物,有条件的地方在花期放蜂帮助授粉,可提高结籽率;也可选择晴天下午进行人工授粉,每隔3天进行1次,连授3次。
6. 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苦荞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白霉病、褐斑病、轮纹病等。可用20%三唑酮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防治。②虫害。苦荞的主要虫害有黏虫、蚜虫、地老虎、钩刺蛾等。可用80%敌敌畏800~9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800~2000倍液等防治。
四、收获储藏
由于苦荞开花上、中、下部不一致,其籽粒成熟的时间也不一致,收获过早产量低、品质差,过晚收获籽粒易脱落,故应掌握在全株有65%~70%籽粒成熟,即籽粒由黄色变为黑色、呈现出本品种固有颜色时收获为好;收获后堆放5~6天,之后摊开脱粒,晒干待其含水量降至12%左右时进行储藏。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现代农业以优质、高产、高效作为重要发展目标, 把农业创收、农民获益作为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采用“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栽培模式是对高效栽培技术的积极探索, 可推动农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一年三作栽培模式, 平均1亩产马铃薯2 800kg, 玉米500kg, 秋白菜7 000kg, 每亩收入8 600元。本文将对这种栽培模式进行简要论述, 以供参考。
2 种植模式
以180cm为1个种植带, 种植马铃薯4行、玉米2行。3月上旬, 开沟10~12cm深, 实行一垄双行种植, 垄距90cm, 小行距20cm左右, 株距28~32cm, 1亩栽4 800株左右。播后覆土起垄, 垄高15cm, 并及时覆膜。3月下旬, 隔2垄马铃薯播种1行玉米, 株距15cm左右, 1亩种植3 000株左右。6月中旬收获马铃薯。8月中旬至8月下旬收获玉米。秋白菜8月上中旬育苗, 9月上旬移栽于大田。
3 品种选用
马铃薯选用脱毒鲁引1号、新大丰15、超荷15、雪川品种, 商品性高、抗病性强和质量好。玉米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先玉335、045、047杂交种。秋白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北京新三号、冬储王、油绿三号、冬绿三号杂交品种。
4 生产管理
4.1 马铃薯栽培方法
4.1.1 种子贮藏
种子购回后, 置于通风干燥处, 摊薄晾种30d以上, 冬贮要放在透气筐或袋内, 冬贮前最好不去顶芽, 薯堆周围温度不应低于2℃, 外界气温下降至-8℃以下时, 要进行保温, 覆盖透气麻袋、草苫等。但贮温过高, 出芽过长, 播种后会造成减产。
4.1.2 种薯催芽
(1) 室内催芽:种植前30d左右, 种薯顶部会出现1~2棵顶芽, 要倒筐把顶芽去掉, 把种薯倒置放在筐内, 进行生芽, 以促尾芽齐发, 芽齐苗壮, 催芽不宜过长, 种植前要充分绿化。
(2) 室外阳光催芽:于播种前15d左右, 分批催芽, 整薯催芽前去掉长芽, 然后放在简易温棚中盖塑膜密封催芽, 夜间要加盖草帘保温, 防治受冻害。催芽期间要翻动种薯1次, 催芽1cm长为宜, 播种前最好是随切随种, 切块后不要长时间晾种, 尾薯无芽块要单独存放, 在小棚内盖湿沙或装入半密封容器内继续催芽, 最后集中播种。
4.1.3 切块、拌种
播种前将种薯切成25~30g大小的块, 留1~2个健壮芽眼, 小种薯可去掉顶端丛生芽, 使用肩头芽, 一切二或三, 尽量把种块切大, 切种种芽距边缘1.5cm左右, 保证苗齐苗壮丰产。拌种用70%甲基托布津50g, 与滑石粉1 500g充分混合, 可拌50kg切好芽块, 随切薯块随均匀地撒拌种块上。种薯切块后因天气不能及时播种, 要用小容量容器半密封盛装薯块, 以免水份流失或切口染菌造成腐烂, 禁止大堆存放或放置时间过长。
4.1.4 整地
冬前或早春将土地深耕, 深度为20cm, 播种前开好种植沟, 沟深10~12cm。
4.1.5 施肥
在播种前一次集中施足底肥, 一般情况下, 每亩田地施45%硫酸钾复合肥150kg, 微生物有机肥50kg, 施于沟内作为基肥, 复合肥需提前施入种植沟内, 用耘锄掺合均匀。
4.1.6 播种
3月上旬开始播种, 播种前先在沟内浇水, 不得透阴, 实行一垄双行种植, 播块要斜调角摆种, 芽向上, 垄距90cm, 小行距20cm左右, 株距28~32cm, 每亩栽4 800株左右。封沟前, 沟内撒施豆饼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毒饵, 再覆土起垄, 底宽50~60cm, 顶宽30cm, 高15cm, 然后喷洒施田补除草剂, 每亩用100g, 对水30~50kg, 均匀喷于地表, 最后覆盖地膜。
4.1.7 田间管理
播种后20~25d苗将陆续顶膜, 选择晴天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 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 当薯芽长到离地膜3cm时, 并在背垄上均匀覆盖细土1.5~2.5cm, 防止烧苗, 幼苗期以保墒增温为主, 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一般不浇水, 干旱时浇小水。发棵期水分管理要促控结合, 见干见湿, 结薯期, 土壤要始终保持湿润, 促进块茎膨大, 收获前10d控制浇水, 以利于收刨后储藏。在现蕾期为控制旺长, 要喷施膨大增产剂, 缩短节间长度, 改善株型, 提高淀粉积累率, 促进块茎膨大。
4.1.8 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虫害种类: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蚜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2) 制定科学植保方案:选择使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的农药产品, 以保证生产出优质、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要求, 在病害防治中应采取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的原则。在生长期中进行5次叶面喷药, 分别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各施药1次安泰生或大生70%可湿性粉剂 (100~150g/亩) , 间隔10d;从块茎膨大期开始, 连续3次轮换施用银法利、抑快净、丁子香酚, 间隔10d。对于蚜虫的防治, 在马铃薯成株期使用艾美乐70%可湿性粒剂5~10g/亩的剂量叶面喷雾。对于地老虎的防治, 在喷杀菌剂的同时混合杀虫剂。
(3) 保护叶片, 延长功能期:国内外研究表明, 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因此, 保护叶片, 延长其功能期可大大提高马铃薯产量。银法利不仅防病, 还能延长马铃薯的后期叶片功能期, 对增加马铃薯的产量非常关键。也可以在马铃薯开花初期叶面喷施0.2%硼酸, 在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3次磷酸二氢钾。
4.1.9 适时收获
收获期一般为6月15日以后, 在高温雨季来临之前收刨, 因为高温期块茎停止膨大, 即使不收也不会再增加产量或增加很少, 在高温雨季收刨的地茎不耐贮藏。
4.2 春玉米栽培方法
4.2.1 施肥整地
3月下旬进行整地施肥, 先将玉米种植沟用耘锄耘地一遍, 按照每亩沟内撒施50kg45%硫酸钾复合肥再耘地一遍, 将肥土掺和均匀。
4.2.2 播种
春玉米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当马铃薯苗出至4/5时进行播种。采用玉米精播楼播种, 株间距为15cm。一般情况下, 每亩播种量3 000株左右。播种后, 为保证出苗要蒙头水, 并及时喷施施田补灭草剂, 抑制杂草生长。
4.2.3 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划锄, 促进幼苗生长, 确保玉米苗在马铃薯枝株封沟前高出马铃薯枝株, 防止玉米苗被马铃薯枝株遮着, 玉米生长期间, 保证马铃薯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 玉米花粒期为防脱肥早衰, 可根外喷施8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4.2.4 病虫害防治
品种选择抗病虫类, 注意土壤的疏松通气, 中耕时期进行除草, 保持田园清洁。使用包衣种子, 玉米小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0.5kg, 拌细沙7.5kg, 将毒沙撒入心叶内, 防止玉米螟。
4.2.5 适时采收
玉米颗粒饱满、水量适度、花叶呈棕色干枯状时, 即可采收。
4.3 秋大白菜栽培方法
4.3.1 种子选用
选用种衣剂拌种的白菜种。
4.3.2 播种育苗
8月上旬育苗, 先将育苗地整成畦, 每亩撒施45%硫酸钾复合肥40kg, 用旋耕机耕地, 整平耙细, 浇足底水, 待水渗下后撒种, 覆土1cm厚左右, 出苗后根据情况浇水、间苗, 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4.3.3 定植移栽
玉米收获后, 将玉米秸清除, 每亩撒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kg, 并进行旋耕整畦, 耙平畦面处理, 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开始移栽定植, 株间距为35cm左右, 行间距为50cm左右, 每亩栽植2 800株左右。
4.3.4 肥水管理
白菜移栽后要及时浇水, 待苗成活后, 划锄晒茬, 不旱不浇水, 见干见湿, 结球期每亩冲施冲施肥25kg, 做好防涝排水。
4.3.5 病虫害防治
菜田蚜虫可用5%啶虫脒1 500~2 500倍喷雾防治, 防治软腐、霜霉病, 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每亩用苏云杆菌30~40mL兑水40~60mL喷雾。
4.3.6 采收
一般在11月上中旬, 逐渐开始采收上市。
5 结语
采用“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栽培模式, 是对“无公害生产”的积极实践。高效栽培技术提倡粮菜轮种、蔬菜轮种, 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调整种植业结构, 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积极探索。
摘要:指出了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缓解粮、菜之间的争地矛盾, 我国部分地区积极进行了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三种作物间套种植技术的实践探索。事实证明, 该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而且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关键词:“马铃薯-春玉米-秋白菜”,栽培,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培伦, 马伟青.马铃薯脱毒栽培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 篇13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切块大小种薯栽培试验的实施,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产量、产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试验表明:马铃薯种薯切块50g作为栽培用种经济效益最佳.
作 者:施兴荣 仇忠启 杜磊 赵厚亚 徐晓辉 施承相 作者单位:施兴荣,仇忠启,杜磊,赵厚亚,徐晓辉(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83)施承相(上海精科绿岛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上海,202172)
刊 名:中国园艺文摘 英文刊名: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年,卷(期): 25(2) 分类号:S5 关键词:马铃薯 种薯切块 栽培 经济效益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14
玉泉学校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规范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各年级成绩列在原基础有所提高,;
2.加强教研组建设,继续提高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继续充实完善学校校园网站建设,加强本教研组学科网站建设。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三、工作要点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用多种形式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2.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学科常规教学工作,要求每位老师备好每一节课,备课笔记、听课记录书写规范,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管理。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
2.做好电教软硬件的发还工作,做好校园网系统的安全防护和教师办公用机的维护。继续为各教研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科研活动和多媒体教学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全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
3.重视各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安排。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抓好计算机兴趣小组以及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本学期将继续开设计算机兴趣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并争取得好成绩。
5.努力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兄弟学校的联系,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6.配合学校搞好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
7.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做好摄影、摄像宣传报道工作。
8.配合教导处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分析
三、工作措施: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精神,根据新课标,把信息技术这一旧教材教“新”,注意教学实践与专题研究的结合。
2、加强组员之间的“联系”,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运用各种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
3、积极与其他教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大胆的与其他学科进行一定的整合,形成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良好局面。
4、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互相开课听课,抓住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学期信息技术教研计划
2、加强机房管理,保证正常教学开展
十月:
1、信息技术课堂调研
2、整理机房管理中的问题及有关解决方案;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十一月:
1、课堂教学调研
2、计算机绘画竞赛
3、镇内开展小学生打字比赛
十二月:
1、组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2、教研组工作总结
3、整理教研组资料,归档
玉泉学校小学信息技术
教研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绵竹市玉泉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篇15
1 各作物茬口安排
春马铃薯为12月中上旬播种, 翌年4月中下旬收获;西瓜为3月中下旬播种, 7月上中旬收获上市;秋马铃薯为8月中下旬播种, 11月中下旬收获。西瓜和春马铃薯有近1个月的共生期。
2 栽培技术
2.1 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是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品种。选用费乌瑞它早熟品种进行种植。该品种生育短、结薯早、产量高、外观好、食味佳、商品性好。二是种薯处理。小的种薯 (20~50 g) 一般不切块, 超过50 g以上要切块处理, 以节约用种量[1,2]。切薯块用经消毒过的刀沿种薯顶端自上而下纵切成小块, 注意顶部切块要稍小一些, 后部切块要稍大些, 每块留1~2个芽, 切成棱块状, 切忌切成薄片, 每块重20~30 g。薯块切后用草木灰粘伤口, 以防腐败影响发芽。三是适时播种。一般在12月上中旬播种较适宜, 马铃薯出苗后能避开霜期, 此时温度逐渐升高, 对马铃薯生长较为适宜。四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按垄宽0.7 m、垄高0.3 m、沟宽0.3 m起垄, 每垄种植2行, 株距为25 cm。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 由于出苗后很少追肥, 所以应一次性施足底肥, 施西洋复合肥750~1 1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作底肥, 播种当天用乙草胺1 500 m 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在畦面上, 然后将地膜覆盖在畦面上, 膜边用土压实, 马铃薯出苗以后及时破膜引苗出膜, 然后用泥土封好洞口, 利于保温保湿, 利于马铃薯生长, 初花期后, 如果有脱肥植株用尿素7.5 kg/hm2+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 同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及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五是适时采收。根据市场价格情况, 若市场价格好应分类及时采收, 使春马铃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2 西瓜栽培技术
一是选用良种, 适时播种, 培育壮苗。选用植株生长旺盛、丰产性好、耐湿抗病、含糖量高的特早佳8424、重茬地雷王、超甜地雷王等品种, 3月中旬采用营养钵薄膜覆盖保温育苗, 4月中下旬马铃薯收获后, 西瓜苗3~4叶时进行移栽, 行距2.5 m, 株距0.45 m, 移栽9 000株/hm2为宜。二是施足基肥, 加强田间管理[3,4]。马铃薯收获后立即整地做畦, 按畦宽 (连沟) 2.5 m, 高0.4 m, 沟底宽0.3 m, 整地时施有机肥22.5t/hm2、钙镁磷肥3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作基肥, 整地及时盖上地膜, 然后再将瓜苗连同营养钵破膜栽入穴中, 5月上旬将地膜揭开, 在畦中挖1条宽、深各12 cm的沟, 用尿素150 kg/hm2进行追肥然后盖好地膜, 幼瓜似鸡蛋大时, 施饼肥525 kg/hm2、尿素120 kg/hm2、硫酸钾75 kg/hm2, 促幼瓜迅速膨大。为控制西瓜苗徒长, 用多效唑2 250 m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 采用双蔓整枝方法进行整枝, 将多余枝及时摘除。后期养分不足用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对水900 kg/hm2作根外追肥, 同时抓好病虫害防治。三是及时采收。西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 以达到最高经济效益。
2.3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是选用良种, 催芽播种[5]。秋马铃薯生长季节短, 生长适温为16~18℃, 因此必须选用结薯早、块薯膨大迅速的早熟品种进行播种, 播种前采用药剂处理或人工进行催芽, 打破休眠期, 提高出苗率。药剂处理用10~15 m L/L九二○溶液浸种10 min, 然后取出晾干即可播种, 或采用人工催芽, 选择空气流通的室内, 在地上铺湿润河沙, 厚8~10 cm, 然后铺1层马铃薯, 芽眼朝上, 薯块间保持一定距离, 再盖1层湿沙, 排2~3层后在上面覆盖湿润河沙4~5 cm, 覆盖稻草3~5 cm催芽, 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催芽在播种前15 d进行。选用费乌瑞它早熟品种, 播种时间掌握在8月中下旬。二是整地施肥, 合理密植。播种前土壤进行深翻、细耙, 将杂草清除干净后整畦, 同时施有机肥15 t/hm2、过磷酸钙375 kg/hm2作底肥和土壤拌匀, 播种密度7.5万株/hm2, 播种深度比春马铃薯适当深一点, 畦面盖1层稻草。三是精细管理, 适时收获。秋马铃薯生长季节气温由高到低, 生长较快, 必须早追肥, 精细管理, 齐苗后5~7 d进行中耕追肥, 用尿素、硫酸钾各75 kg/hm2对水3 750 kg/hm2浇施, 然后进行培土, 苗长到10~15 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 同时用复合肥225~300 kg/hm2进行追肥。到现蕾时进行第3次中耕培土, 厚度10~15 cm, 适时灌水, 同时抓好病虫害防治, 适时收获。
3 效益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春马铃薯产量为32 250 kg/hm2, 按单价2.00元/kg计, 产值64 500元/hm2;西瓜产量为40 500kg/hm2, 按单价3.00元/kg计, 产值121 500元/hm2;秋马铃薯产量23 700 kg/hm2, 按单价2.00元/kg计, 产值47 400元/hm2;一年三熟总产值为233 400元/hm2, 一年三熟需投入的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及劳动力为79 650元/hm2, 投产比为1.00∶2.93,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注:马铃薯2.00元/kg, 西瓜3.00元/kg, 劳动力80.00元/d。
参考文献
[1]王旭海, 林昌庭, 林敏莉, 等.春马铃薯—西瓜—秋马铃薯“三熟”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 2001 (6) :7-8.
[2]陈德松.马铃薯-西瓜-超级稻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8) :196-197.
[3]申爱民, 李绍亭, 李永辉, 等.马铃薯、西瓜、大葱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8) :30-31.
[4]何齐钱, 彭兰凤, 刘丽卿, 等.“马铃薯、西瓜、盘菜”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增刊2) :1-2.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推荐阅读: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08-15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05-15
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07-24
绿色马铃薯栽培技术08-30
马铃薯栽培技术问答09-10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09-20
大棚春马铃薯栽培技术07-26
冬种脱毒马铃薯栽培的技术论文06-16
秋马铃薯生产06-14
马铃薯高产栽培管理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