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2024-08-15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共12篇)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1

马铃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范围内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2015年,我国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逐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1青枯病

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由青枯假单胞菌或茄假单胞菌引起,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高发时会导致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严重影响水分及其它养分的传输,造成减产减质,影响收益。

1.1发病规律

致病菌随病残枝叶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侵入薯块在窖里越冬。翌年春季气候、温度等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萌发活动,可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昆虫、人畜、工具以及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切刀传染给健康马铃薯。

病菌从植株根茎部的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引起发病。无寄主情况下,病菌可在土中存活1~6年之久。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堵塞导管,影响水分及养分的运输。

1.2发病条件

主要发病条件有地势低洼、连茬连作、大水漫灌、阴雨连绵或大雨后曝晴气温急剧升高,土壤含水量偏高等。病菌在10~40℃情况下均可萌发,最适宜发病的温度为30~37℃,p H值6.6的酸性土壤易发病。另外,种薯带菌也可导致病害高发。

1.3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病叶呈苍绿色,白天萎蔫但傍晚可以恢复正常。发展后下部叶片先萎蔫,病叶在傍晚时不再恢复。后期全株叶片萎蔫,叶脉变褐色,整株死亡,但叶片保持青绿不脱落。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暗褐色或黑色;横切病茎会流出乳白色黏液,最后茎秆内部腐烂变空。薯块发病,出现褐色条纹,严重时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后维管束呈褐色,外力挤压后有乳白色粘液流出。病害严重时薯块不能发芽,全薯腐烂。

1.4防治方法

防治马铃薯青枯病应遵循农业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植保方针,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1.4.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较高或平坦的地块,避免连茬连作,也不宜与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红薯、胡萝卜、甜菜等块根作物轮种,可与葱蒜类、芹菜等非茄科蔬菜,或与禾谷类、豆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

避免选用带菌种薯。整薯播种,减少病菌传播几率。精耕细翻,适时晒田,土壤偏酸的地块,要适量施撒适量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彻底清除作物病残枝,并及时运出田外集中做无害化处理,严禁用病薯块、病残枝制肥沤肥,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合理密植,提高植株间的通风、透气、采光性能。合理浇水,严禁大水猛浇漫灌。科学均衡施肥,尽量施用有机活性肥和生物有机肥,减少尿素等化肥的用量,农家肥要充分腐熟腐透。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适量生石灰封穴,避免病菌扩散。提高田间排水能力,雨后,尤其是连日阴雨或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中耕、松土、除草时,动作要轻缓,避免伤及根部。同时还要适时防治地下害虫,减少害虫损伤根系。

1.4.2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或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3.8%可杀得悬浮剂1 0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0.25~0.5kg药液,8天左右灌一次,连灌2~3次。药物防治时最好几种药液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2软腐病

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是世界范围内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在生长后期收获之前的块茎上及储藏的块茎上。发病后,可造成减产3%~5%,严重高发时减产可达20%左右。

2.1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软腐病是由软腐欧氏杆菌变种和黑胫病欧氏杆菌变种引起,属厌气细菌,易在水中传播。病菌可通过薯茎、薯块进行二次侵染、复合侵染。一般在地势低洼、田间积水、过于密植、湿度较大、通风透气性较差、氮肥过量、水洗后块茎上有水膜造成的厌气环境,易导致病害的高发蔓延。温暖、高湿及缺氧情况下发病率高且重。适宜发病的地温为20~25℃。

2.2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叶片出现暗褐色不规则状病斑,湿度较大时叶片腐烂,近地面的老叶先发病。茎部染病,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并逐渐蔓延。发展后,茎内组织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气味。叶片变黄,上部枝叶萎蔫下垂;薯块发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发病初期,气孔轻微凹陷,周围组织呈棕色或褐色水浸状。干燥条件下,病斑变干变硬。发展后,坏死组织腐烂,软腐部分呈奶油色或棕褐色,并有软的颗粒状物。腐烂早期无气味,但二次侵染后有臭气味,并有黏液或黏稠物质。发病的薯块病健界限明显。

2.3防治方法

防治软腐病应遵循农业防治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2.3.1农业防治。软腐病是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收获之前的块茎上及储藏块茎上的主要病害。因此,要加强日常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控制好植株间距,提高田间通透性。结合天气进行浇水,要少浇勤浇。大雨或阴雨连绵时,注意及时排水排涝,降低田间相对湿度。细心查田,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石灰封穴消毒。均衡施肥,避免氮肥过量或偏施少施现象。

2.3.2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百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喷施防治,8~10天喷一次,连用2~3次。值得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只用一种药液进行防治,并要严格按照说明控制好药液浓度,严禁随意增减浓度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摘要:马铃薯是肇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稳定、质量上乘,在深受市场欢迎和好评的同时,也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科学有效的防治青枯病、软腐病、晚疫病等几种常见高发的病害,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收成和收益。

关键词: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洪涛.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05,(5):21.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2

漂浮育苗是目前我国各烟区采用的主要育苗方式,在邵阳烟区漂浮育苗的普及率更是达到了100%。采用该技术育苗能够培育出整齐一致、清秀无病的壮苗,提高烟苗的整体质量,但是在育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会产生多种病害。随着邵阳烟区烤烟漂浮育苗大面积推广应用,了解各种病害育苗期的发生特点并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对于培育健壮无病的烟苗,有效控制漂浮育苗病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1 漂浮育苗中的主要病害

烟苗在漂浮育苗过程中主要易受真菌类病害和病毒类病害的侵染。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烟草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猝倒病和立枯病。其中炭疽病的危害最重。1.1 炭疽病

该病在苗期多雨、苗床过湿、烟苗密度过大等高湿条件下易发此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后扩大成直径2~5毫米的圆形病斑。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至白色或黄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通常在叶的下表皮出现油色或沾有油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潮湿条件下,有时有轮纹或小黑点;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多呈黄白色,没有轮纹或不产生小黑点。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重则烟苗死亡。

烟草炭疽病苗床症状

1.2 猝倒病

发病规律与炭疽病相似。低温,高湿易发此病。若苗床期低温持续时间较长(20℃以下),阴雨连绵,更有利于猝倒病的发生。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逐步变成像开水烫过,暗绿色;严重时,茎基部缢缩、变细、软腐呈线状,烟苗成片死亡,成“补丁状”。天气潮湿时,有菌丝产生。2 多发生于三叶期以前。

烟草猝倒病苗床被害状

1.3 立枯病

发病条件与猝倒病相反。温度较低、湿度较小,有利于该病发生,特别是在揭膜后遇干热风,经常会出现发病高峰。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随后变为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茎的四周形成凹陷病斑,严重时,受害部位干枯缢缩,导致烟苗死亡,一般情况下不倒伏。此病的病部及周围基质常有菌丝粘附,有时在重病株旁可找到黑褐色菌核。多发生于三叶期以后。

烟草立枯病基部缢缩症状

1.4 病毒病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常见病害是普通烟草花叶病毒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漂浮育苗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具有1株发病,全棚带毒的特点。其发病条件均为高温高湿的环境。在苗期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但由于苗期一般不显现症状,所以一般难以观察到,要到移栽后才能表现出来。试验结果表明,苗床烟草带毒率与大田病毒病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烟苗带毒率越高,大田发病越重。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两种病毒不论是单独侵染还是混合侵染,其显著的症状都是植株矮缩、叶色浓淡不均和畸形,烟农俗称“花叶病”。

普通烟草花叶病苗期症状 综合防治技术

在烤烟漂浮育苗过程中,由于高温、高湿环境和烟苗集中度高等因素,烟草病害的发生流行与常规大田病害的发生流行(病害流行为“S”型曲线)有较大区别,常常呈直线型暴发式流行,其传播速度快,后果是毁灭性的。因而,在漂浮育苗过程中,应切实加强育苗场地、漂浮盘、装盘和播种场地、剪叶工具和工作人员的消毒工作。在育苗过程中,要搞好病害防治工作,应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病原入手,切断传染源,辅以药剂防治才能防止烟草苗期病害的大发生。因此在烤烟育苗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苗床地选择

育苗场应选择地势开阔平坦、背风向阳、有洁净水源、远离村庄和烤房、空气无污染、无大量扬尘的地方。避免在种植过马铃薯、番茄等茄科及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地上搭棚育苗。2.2 消毒 2.2.1 育苗盘消毒

新盘可不必消毒,使用旧的育苗盘必须消毒。一般采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旧盘,第二天用清水洗净后即可使用。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消毒试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均可以用来消毒。无论采用何种试剂及何种方式消毒,必须处理到育苗盘的正反面,不留消毒死角。2.2.2 育苗水消毒

育苗用水应使用清洁水源,自来水和无污染的山泉水可直接使用;河水、靠近村子的井水和蓄水池的水必须经过消毒后再使用。育苗池水消毒效果较好的是漂白粉,用量为30%漂白粉20克混合均匀进行处理。漂浮育苗用水最好在使用前消毒,在播种前才施入漂白粉对出苗和烟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2.2.3 剪叶消毒

剪叶人员在进入苗棚前需用肥皂水洗手消毒。每次剪叶前需对烟苗施用抗病毒药剂进行预防,剪叶器具用洗衣粉、肥皂液或病毒抑制剂进行消毒,时间在5分钟以上。采用剪刀或弹力 剪叶器剪叶时,每剪1盘苗,必须进行一次消毒;采用电动剪叶器剪叶,则每剪10盘苗或一池烟苗进行一次消毒处理,有发病史的育苗棚要提高消毒频率。修剪下来的烟叶应及时清理出棚外集中掩埋,或放入卫生坑,在卫生坑内撒石灰或消毒液消毒处理,同时应把落在苗盘上的叶片清理干净,保持盘面整洁卫生。尽量将病害的传播控制在最低限度。2.3 育苗场地隔离防护

育苗场地最好集中便于管理。场地周围修筑栅栏防止家畜毁棚踏苗传播病害。场地要专人管理,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入育苗场地。管理人员在管理中严禁吸烟。同时在入口处建一消毒池,并摆放清水和肥皂,凡进入育苗场地的人员,均须脚踩消毒水和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2.4 药剂防治

马铃薯储藏期病害综合防治 篇3

1. 病害种类 马铃薯储藏期间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有6种,即真菌性病害有干腐病、晚疫病、湿腐病和坏疽病4种(其中晚疫病在储藏中前期表现极为明显,干腐病在储藏后期表现较为突出,这两种病害是马铃薯储藏期间的主要病害);细菌性病害有环腐病、软腐病两种。

2. 发病原因 马铃薯储藏期间发生的病害是在收获前、收获时和收获后受病菌侵染造成的,与薯块的带菌量关系密切,与储窖内环境条件的关系也很密切,以温度为关键因素,即储窖温度在5~30℃范围内均可发病,以15~20℃为适宜条件,而25~30℃伴以潮湿条件易引起薯块腐烂。

3. 防治措施 由于马铃薯储藏期病害的发生,是病菌在田间生长期初次侵染和储藏期二次复合侵染,以及马铃薯储藏期许多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因此,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大田收获、入窖和储藏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综合防治。

①选择抗病良种。选用优良品种是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和储藏的基本条件,优良的马铃薯品种除了要求高产、优质外,还要求适应性好、抗病虫和抗逆能力强,为此,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良种是做好马铃薯储藏期病害防治的基础。同时,脱毒马铃薯不但能很好地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又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种植脱毒品种。

②种薯精选消毒。为了减少初侵染源,播种前要精选种薯,淘汰带菌块茎。播种切块时应进行切刀消毒,可用75%酒精消毒或将切刀在开水中煮或放在火上烧一下,这样可有效防止病菌随切刀传播,避免切刀传病。同时要做好种薯的消毒工作,可用25%甲霜灵600~800倍液浸泡或喷洒薯块,晾干后再切块播种,以减少田间病株的数量。

③加强栽培管理。一是进行轮作倒茬。实行轮作是减少马铃薯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可与禾谷类作物实行4~5年轮作,忌和茄科作物轮作。二是调整好播种时间。春薯要适时早播,夏薯要适时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这样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三是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和酸性化学肥料,特别是增施磷肥和钙肥,禁施碱性化学肥料,可以提高薯块细胞壁钙的含量,增强抗病性。此外,合理灌溉也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四是培土和防地下害虫。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和防治地下害虫可减少游动孢子侵染薯块的机会。病害流行年份,收获前两周割秧,也可避免薯块与病株接触,降低薯块带菌率。五是剔除发病植株。马铃薯生长期间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病株要结合中耕将其剔除并带出田外,以减少传病机会。

④注意适时收获。马铃薯收获过晚易受冻害,收获过早产量低,种皮簿,不耐储藏,因此适期收获十分重要。一般要求在土壤温度低于20℃时收获,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病菌侵染概率。另外,收获时要尽量避免薯块被机械碰伤,减少病菌侵染通道。

⑤进行科学预储。马铃薯块茎收获后应放在通风处预储两周左右,使薯皮老化,伤口愈合。长期储藏前应去掉种薯表面泥土,剔除杂薯、烂薯、病薯、畸形薯和伤薯,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薯块表面喷雾处理,待表面药液稍干后分级储藏,可避免传病和机械混杂。

⑥选择窖址窖型。在寒冷干燥地区,储藏马铃薯除了现代化的永久性仓库外,乡村多采用井窖或窑洞窖储藏。窖址要选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坚实、向阳背风和保暖的地方,并在收获前1个月修好,以便于让其充分干燥。无论新窖还是旧窖,都要用石灰水喷洒消毒,窖底铺1层垫料(一般用作物秸秆)。

⑦控制储藏条件。不同品种要分别储藏,以防休眠期长短、耐储性强弱不一致造成互相影响(最起码要将种用薯和菜用薯分别储藏)。同时,应根据马铃薯储藏期间生理变化和气候变化,做到两头防热、中间防寒。通过合理通风和密闭,控制储藏窖的温、湿度:储窖内储藏初期(两个星期)温度控制在13~15℃,促进伤口愈合,以后降低窖温保持在1~4℃,控制发病;注意保持通风干燥,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避免薯块表面潮湿和窖内缺氧,以减少发病。

⑧开展化学防治。马铃薯储藏期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不论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在不能辨认病害种类时,凡发现薯块开始腐烂,就必须坚持翻袋检查剔除病薯隔离堆放,防止传染。一旦发病严重,要选用化学药剂科学防治(储藏期干腐病和晚疫病的防治药剂可选用瑞毒霉锰锌和25%甲霜灵)。

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篇4

马铃薯是昌黎县重要农作物之一, 到2010年种植面积已达6667hm2左右。平均每667m2产400kg, 年总产可达4000万kg, 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各种病虫害的严重发生, 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马铃薯一生要遭多种病的危害, 主要的病症有几种: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针对这些常见病害的病情及发生条件, 推广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可推卸的工作职责。

1 马铃薯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1.1 症状发生条件

青枯病是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在幼苗期很少发病, 大多数是在开花后出现的急性病, 得病的植株比正常的稍矮缩, 叶片颜色较浅, 在阳光比较充足的时候, 植株上个别小叶会出现萎蔫现象, 早晚相对较凉爽时尚可恢复, 如不进行防治以后将逐渐加重, 严重导致整棵叶片全部枯萎, 最终植物萎蔫死亡。但是植株依然保持青绿颜色, 叶片不容易脱落, 然后叶脉一点点变成褐色, 茎部很容易出现褐色条纹。得病植株结的薯块如果染病比较轻, 外表则没有明显的病状, 脐部在染病比较重的时候会呈灰褐色湿润状, 切开以后, 会发现维管束环已变成褐色, 稍稍用力挤压就会流出污白色脓液, 病情严重的薯块外皮裂开, 内部溃烂腐败。青枯病对马铃薯有潜伏传染性, 从外面虽然看不出明显的病状, 但因细菌已侵入并潜伏薯块内, 在储藏运输过程中, 如果条件适合病菌的生长则会引起块茎大量腐烂。

1.2 防治技术

采用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播种时对抗青枯病品种的种子加以大量选用;采用高畦栽培的方法, 尽量避免被水淹没减少发病的机会;加强栽培管理技术方法,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肥, 施用腐烂完全的有机肥料或者是草木灰, 还可以按照把100~150kg的石灰均匀的撒在667m2的土地上, 调节土壤p H值。

药剂防治方法:在植株刚刚发病时使用硫酸链霉素或36g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12g络氨铜水剂250倍液、25g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7g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47g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 每株灌兑好的药液250g, 隔10d1次, 连续灌2~3次。

2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1 症状发生条件

马铃薯早疫病的症状通常在植株生长条件不合适的时期容易发生, 比如植株长时间处于缺氮、土地比较干旱、天气温度太高、植株本身比较弱小。

2.2 防治技术

加强植株的栽培技术。要尽可能提高马铃薯生长、生存状况, 保证植株生长所需的一切条件, 使植株健康的成长, 加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收秋以后施行土地深耕的方法, 减少明年播种时的初次感染;马铃薯播种后等到植株长大到一定程度, 植株生长开始稳定, 以10d为1个周期喷洒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如果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状的植株应该立马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7d喷洒1次, 共喷3次, 可以有效的治疗早疫病。

3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3.1 症状发生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一生的生长中随时都可能发作, 但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时期是马铃薯开花前后的时间。病菌是以菌丝的形式在田间剩余的薯块中, 或寄生在当作种薯的薯块中存活。

马铃薯晚疫病相对较喜欢在阴凉和潮湿的气候条件, 在此条件下才能更好的生长, 但如果阴凉、潮湿的环境得以持续的保持下去, 它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发生, 即使就算是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环境比较干燥的条件下, 晚疫病也会发生。病原体可以在叶片中迅速的发展, 并且能快速的侵入健康的植物叶片汇总, 并且产生新的孢子。如果只是一株植物受到了晚疫病的感染, 它会很快的传染给那些健康的植株, 传递会非常的迅速。

马铃薯晚疫病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病症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刚刚开始的的症状是叶片出现暗绿色圆形浸水的小斑点, 通常先出现在底层的植株叶片上以及围绕在叶尖和叶缘上, 在从这一天向外扩散。植物生长的环境湿度较大时, 叶子的后面会出现白色的绒毛并且生长在病斑的边缘。染病的薯块表面会出现不正常的、凹凸不平、有大有小、有些部位会变成紫褐色。

3.2 防治技术

种子薯块尽量的单独收藏、储存, 播种时尽量选没有被病毒感染的种子;注意天气变化, 特别是在8月份时, 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在植株开花前后固定喷施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体, 当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时, 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系统性防治, 1周喷洒1次。特别是植株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时期, 植株生长比较迅速, 此时就要防止新生叶片被感染。

4 结束语

为了将这种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之内, 必须采积极有效地防治技术。现在针对以上常见病害的症症及发生条件, 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以能够提高马铃薯生产质量为基础, 使其产量不断上升, 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桂春.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现代化农业, 2006 (10) .

[2]贾士龙.甘薯和马铃薯忌混贮[J].蔬菜, 2008 (1) .

[3]庞芳兰.发达国家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 2008 (3) .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5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实践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几种主要的病害形式及主要的防治措施,重点探讨了如何对其病害进行防治,以延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寿命,推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应用.

作 者:王静杰 WANG Jing-jie 作者单位:贵州省通力达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36(12)分类号:U416.223关键词:半刚性 沥青路面 裂缝 防治措施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6

关键词:马铃薯;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32-1

由于马铃薯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耐旱、耐瘠薄等优点,其种植范围非常广泛。但是由于病害发生,造成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病害综合防治是农科人员关注的首要问题。

1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病害分析

1.1 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种植中的常见病害,发生区域比较广泛,危害很大。该病的症状是先在染病的马铃薯叶片上的尖端或者边缘部分出现像水渍一样的绿褐色斑点,在该斑点的周边位置会有浅绿色的晕圈。当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病症的叶片斑点就会扩大,并且颜色加重,呈褐色,通常周围还会出现一圈白霉,这种状况在叶片的背部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当叶片比较干燥时病斑处干枯很容易脆裂。染病后,马铃薯的茎部会出现条状斑纹。如果感染该病比较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萎缩下垂,直至整株变黑腐烂,进而全部田地的马铃薯枯焦死亡,俗称“曝死”。

1.2 早疫病

早疫病的危害部位主要在马铃薯叶片,薯块也有可能受害。该病通常情况下先从马铃薯株茎的下部老叶发病,刚感染时叶片上有褐色的小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同心圆形状的病斑,因此又叫轮纹病斑。病斑和未感染病害的部分形成明显的界限,比较容易区分,当感染严重时叶片就会逐渐干枯。如果薯块感染了该病害,病斑的形状会呈现出圆形或不规则的形状,颜色略呈褐色,组织下陷,薯肉变干,继而腐烂变成褐色。

1.3 环腐病

环腐病又称为轮腐病,属于检疫性病害的一种类型。该病的症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枯斑型,一种是萎蔫型。枯斑型首先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端发病,叶尖、叶脉和叶缘皆呈现绿色,叶肉呈黄绿色,并且形成非常明显的斑驳,发病枝叶的尖端逐渐干枯,病情向上蔓延,最终使全株死亡。萎蔫型的发病位置和扩展状况与枯斑型不同,是从顶部开始萎蔫,染病叶缘稍微向内卷曲,随着病情向下蔓延,马铃薯全株叶片逐渐失去绿色,下垂枯萎,最终植株倒伏而死。

1.4 青枯病

感染青枯病后,植株有所萎缩,下部叶片首先枯萎,继而变成浅绿色,这种状况早晚会有恢复,持续三天至五天时间之后不再恢复,全株随即死亡。但植株死亡之后叶片仍呈现出青绿色,并且短时间内不会凋谢。叶脉发生褐色变化,茎部出现褐色的条纹,对其进行解剖可以观察到维管束变成褐色,并且会溢出菌液。如果是薯块感染青枯病,病情较轻时不能明显看出症状,感染较重时脐部会呈现出水浸状的灰褐色斑块。切开薯块可以发现维管束变褐,稍微挤压就会出现白色粘稠液体。

2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病害的防治措施

由于马铃薯的种植条件较为复杂,病害种类多,常常会使其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马铃薯的综合防治工作应该以农业措施为主、药物防治为辅,二者协调进行。

2.1 成立留种基地,采用无病种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马铃薯病害都是由于带病种薯引起的,因此,建立起无病留种基地是对马铃薯病害进行防治的根本措施。在具体进行无病留种时,可以运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事先对马铃薯块进行检测,选出无病种薯建立留种田。另一种是运用实生马铃薯苗进行留种,通过培育无病苗建立留种基地。

2.2 做好种薯消毒工作

应该在马铃薯播种前对马铃薯种进行消毒。一定要把握好薯种切块时间和播种时间间隔,如果切块过早,加上通风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种块的腐烂;如果切块时间过晚,不能及时愈合的切口在田间也很容易感染病菌。另外应该对切薯块的场地和装箱工具以及切刀都进行消毒处理,最大可能的减少薯块被感染的可能性。

2.3 合理轮作倒茬

马铃薯的种植不能长期连续进行,需要进行有间隔的倒茬轮作。在一块田地里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仅会加重马铃薯的土传病害,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等状况。因此应该将马铃薯与玉米、大豆等非茄科作物进行三至五年的轮作。

2.4 平衡施肥

马铃薯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肥料,而且生育期比其他作物相对较短,为了保证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其抗病害能力,应合理选用肥料,进行科学配比。一般大部分地区马铃薯施用肥料的氮、磷、钾配比可以控制在5∶2∶9的范围。

2.5 加强田间管理

马铃薯的环境适应性较强,但是为了保证产量和质量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工作。在田间除草的同时还应检查是否有染病植株,一旦发现应立即予以拔除,并对相关区域内的植株做药物防治工作,如果染病植株病情严重,就要进行全田施药,阻断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张彦芬,李应鹏,赵映峰,王晓红.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新趋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2).

[2] 王宇,王影.试论马铃薯病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07).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7

关键词:马铃薯,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具有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营养丰富等诸多优势。我国作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市场潜力巨大,不仅有利于缓解未来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口粮品种增产难之间的矛盾,还将带动国内庞大的马铃薯产业市场深层次发展。随着我国政府提出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让其逐渐成为我国主粮作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作物越来越受到民众和外界关注。安徽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约4万hm2,近几年有所扩大,但发展趋势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促进马铃薯的丰产增收,笔者主要介绍安徽省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重点提出各个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1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又叫马铃薯疫病、 马铃薯瘟,病菌寄主范围窄,自然情况下只侵染马铃薯和番茄。该病在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普遍发生在我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

1.1病原及特征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 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 侵染引起,该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

1.1.1形态菌丝无色无隔膜,孢囊梗无色,具3~4分枝,无限长,在产生每个孢子囊的部位,孢囊梗膨大成节状,节基部钝圆而顶端尖细。孢子囊无色,柠檬形,大小为(2~38) μm× (12~23)μm,一端具乳突,另一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 又生穿透钉侵入寄主体内(图1)。

注:1.孢子梗和孢子囊;2.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3.游动孢子失去鞭毛发芽;4.卵孢子。

1.1.2特征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 。 孢子囊形成的温度为7~25℃,形成适温19~22℃,10~13℃ 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95%~97%)。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需要在水中才能萌发。

1.2侵染循环

1.2.1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但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在双季作薯区,前一季遗留土中的病残组织和发病的自生苗也可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

1.2.2传播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烂,另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病菌以幼苗茎基部沿皮层向上发展,形成通向地上部的茎上条斑,病苗和病菌长期共存,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这种病苗成为田间的中心病株。病菌能借助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地在土壤内移动,还可以在病薯与健薯上繁殖。

1.2.3侵入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间接萌发,内含物分裂形成6~12个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鞭毛,长出被膜,呈球形,随即长出芽管。当温度高于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

1.2.4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周围植株,经过多次重复感染引起大面积发病。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从伤口、芽眼及皮孔等处侵入块茎,形成新病薯,尤以地面下5 cm以内为多。

马铃薯晚疫病的侵染循环见图2。

1.3发生规律

1.3.1寄主抗性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其对晚疫病菌的抗病性有以下2种:寡基因遗传的小种专化性抗病性;非小种专化性的,多基因遗传部分抗病性或田间抗病性。

早熟品种普遍不抗晚疫病,有些晚熟品种如云薯101、云薯102、安薯56、鄂马铃薯1号和鄂马铃薯3号等品种抗性较好。在植株的生产过程中, 芽期易感病,以后抗病力逐渐增强,现蕾期抗病力又下降,开花期最易感病, 田间病害流行也多从开花期开始。

1.3.2气候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以温度、湿度影响最大。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孢子囊萌发的方式和速度与温度有关。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

1.3.3栽培管理重迎茬种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土壤肥力差, 偏施氮肥,留苗密度偏大,耕地不平整,中耕除草不及时,导致草荒严重, 秧苗长势弱,也可导致病害的发生。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 也利于发病。

1.4危害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表1)。 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

1.5防治方法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策略是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无病种薯,消灭中心病株,结合病情预报全面喷药保护。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2。

2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又叫马铃薯夏疫病、马铃薯轮纹病,寄主有马铃薯、番茄、茄子、甜菜以及芥属作物,在我国北京、河北和山西等地发生严重,海拔较高的地区也常发生。

2.1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E.& M.)Jones & Grout],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暗色孢科真菌。

2.1.1形态成熟菌丝暗褐色,有隔膜和分枝。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 暗褐色, 具隔膜1~4个, 大小为(30.60~104.00)μm×(4.30~9.19)μm,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棒形,淡黄色,大小为(85.60~146.50)μm×(11.70~ 22.00) μm,纵隔1~9个,横隔7~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为(6.30~74.00)μm×(3.00~ 7.40)μm(图6)。

2.1.2特征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梗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9~23℃,温度高于32℃时,分生孢子梗的形成受到抑制,抑制可逆。分生孢子形成温度15~33℃ , 最适温度19~23℃,15℃以上时,光照抑制分生孢子的形成,温度高于27℃时,分生孢子不再形成。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1~45℃,最适温度26~28℃,55℃径10 min可致分生孢子死亡。

注: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萌发。

2.2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或在块茎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经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植株组织。在田间主要借气流和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仅经2~3 d的潜育期,即可显现病斑。 以后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多次进行重复侵染,扩展危害。

2.3发生规律

2.3.1寄主抗性通常早熟品种的叶片较易感病,一般成熟块茎较抗病。

2.3.2气候气候因素对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以温度和湿度影响最大。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温度26~28℃,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易于发生流行。雨水可以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生长前期雨水较多,病害发生的早且重。

2.3.3栽培管理常年连作重茬地、 地势低洼地块、土壤较瘠薄、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经常大水漫灌, 浇水过多发病较重。

2.4危害症状

马铃薯早疫病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多发生在苗期和成株期,主要危害马铃薯叶片、叶柄和块茎(表3)。早疫病主要导致叶片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还可导致块茎发生枯斑,甚至腐烂。该病菌可侵染植株的各个部位,初次侵染一般发生在中下部老叶片上。坏死斑点逐渐扩大,近圆形并有明显的同心轮纹。

2.5防治方法

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少病菌初次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采取在关键时期及时施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4。

3马铃薯黑胫病

马铃薯黑胫病的主要寄主为马铃薯,还能危害茄科、葫芦科、豆科和藜科等100多种植物,在我国各马铃薯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3.1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马铃薯黑胫病菌(Pecto- bacterium atrosepticum),属欧氏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单细胞,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23~27℃, 最高温度为36~42℃,高于45℃或低于0℃即失去活力。

3.2侵染循环

马铃薯黑胫病的传播途径一般依靠种薯带菌传播,土壤一般不带菌。病害的初侵染源为带菌种薯和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用刀切种薯是病害扩大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在切薯块时扩大传染, 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随着植株生长,侵入根、茎、匍匐茎和新结块茎, 并从维管束向四周扩展,侵入附近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分泌果胶酶溶解细胞壁的中胶层,使细胞离析,组织解体,呈腐烂状。

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 种蝇的幼虫和线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无伤口的植株或已木栓化的块茎不受侵染。贮藏期病菌通过病薯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

3.3发生规律

3.3.1环境条件在北方,气温较高时发病重;窖藏期间,窖内通风不良,高温高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危害,往往造成大量烂薯。

3.3.2栽培条件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对发病有利。因黏重土壤往往土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不利于寄主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降低了抗侵入的能力;且黏重土壤往往含水量大,有利于细菌繁殖、传播和侵入,所以发病严重。

3.3.3堆放方式播种前,种薯切块堆放在一起,不利于切面伤口迅速形成木栓层,使发病率增高。

3.4危害症状

黑胫病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和块茎。当幼苗生长到15~20 cm开始出现症状,受害植株矮小,叶色褪绿黄化,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茎基以上部位组织发黑腐烂,最终萎蔫而死(图8)。由于植株茎基部和地下部受害,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传导,造成不能结薯或结薯后停止生长并发生腐烂,且根系不发达,易从土中拔出。茎部发黑后,横切茎可见3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

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

3.5防治方法

防治马铃薯黑胫病应加强栽培管理,采用以铲除菌源和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而化学药剂防治是关键措施。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5。

4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的寄主有马铃薯、 甘薯、萝卜、甜菜和胡萝卜等,为世界性病害,分布广泛,我国除西北地区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4.1病原及特征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多种植物病原链霉菌引起的,目前已报道的包括Streptomyces scabies、S.Acidiscabies和S.turgidiscabies等,并不断有一些新的链霉菌致病种被发现。

不同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差别较大。菌落产生螺旋状或柔曲状的孢子链,螺旋状孢子链紧密或松弛,菌株孢子灰色或白色,产生或不产生可溶性色素,菌株孢子表面均光滑。

4.2侵染循环

病菌一般在种薯上越冬,或在土壤中腐生。病土、带菌肥料和病薯是主要的侵染源。病菌一般经由土壤气孔从马铃薯表皮皮孔或伤口侵入,但在马铃薯块茎表皮木栓化后侵入较难。

4.3发生规律

4.3.1气候马铃薯疮痂病在土壤高温干燥情形下适宜发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30℃。土壤湿度较大,且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4.3.2寄主抗性不同马铃薯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4.3.3栽培管理中偏微碱性砂壤土发病严重,p H为5.2以下的土壤很少发病。在连作较重的地区、偏碱地和温室的马铃薯生产中,病害发生也较严重。

4.4危害症状

马铃薯疮痂病危害块茎。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图9)。

4.5防治方法

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菌源和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6。

5马铃薯黑痣病

马铃薯黑痣病又叫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寄主有马铃薯、胡麻、蚕豆、 豌豆、菜豆、大豆、高粱、小麦、甜菜、西瓜、番茄和茄子等66科230种植物, 为世界性分布。

5.1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为兼性寄生菌。

5.1.1形态初生菌丝无色,粗细较均匀,直径为4.98~8.71 μm。分隔距离较长, 主枝分隔距离为92.13~236.55 μm。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有缢缩,并在附近生有一隔膜。新分枝菌丝逐渐变为褐色,变粗短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色或深褐色,大小为0.50~5.00 mm,多数为0.50~2.00 mm。

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有性世代担子圆状,大小为(12.00~18.00) μm×(8.00~11.00)μm,具有4个小柄,后期变为触角状,大小为(5.50~ 12.00)μm×(1.50~3.50)μm。担孢子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透明,大小为(7.00~12.50)μm×(4.00~6.00)μm(图10)。

注:1.菌丝;2.疏松菌核组织;3.担子。

5.1.2特征菌丝生长最低温度为4℃,最适为23℃,最高为32~33℃, 34℃时停止生长。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3~28℃。

5.2侵染循环

马铃薯黑痣病以菌核在块茎上或在土壤里越冬,或以菌丝体在土壤里的植株残体上越冬。病菌主要在植株残体上存活,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 第2年春季,当温度、湿度条件适合时,菌核萌发侵入马铃薯幼芽、幼苗, 特别是有伤口时侵入更多、更快。在生长季节又可侵入根、地下茎、匍匐茎、块茎。新块茎上形成的菌核,或在土壤里又越冬的菌核,下一年根据环境条件,又可发生侵染。带病种薯是第2年初侵染来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5.3发生规律

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与菌源、栽培条件有关。菌源量大易于发病。较低的土壤温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有利于丝核菌的侵染,随着温度的提高病害减少;少轮作地或不轮作地发病严重;山区发病重,平川水地发病轻。

5.4危害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主要危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发病初期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使生长点坏死,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植株容易斜倒死亡(图11),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

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 生成褐色病斑,往往造成不出苗或晚出苗,这样就出现了苗不全、不齐、细弱等现象。在苗期主要感染地下茎,地下茎上出现指印形状或环剥的褐色病斑,薯苗植株矮小和顶部丛生,严重的植株可造成立枯、顶端萎蔫,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茎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斑,后渐扩大, 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图12)。

5.5防治方法

5.5.1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地;选择易排涝、高垄地块种植;适时晚播和浅播,地膜覆盖,以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缩短幼苗在土壤中的时间;加强田间病情监测,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离种植地深埋,并在病穴内撒入生石灰等消毒。将马铃薯与玉米、大白菜、胡萝卜、圆白菜和禾本科作物倒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避免迎重茬;未成熟收获可在马铃薯自然成熟前14~28 d人工拔除茎叶后收获。

5.5.2生物防治用木霉菌和双核丝核菌进行防治,可减轻该病害发生。

5.5.3化学防治

5.5.3.1种薯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咯菌腈乳油(适乐时),或3.5%精甲霜灵·咯菌腈乳油(满适金), 或47%福美双戊菌隆湿拌种剂,或47% 福美双·戊菌隆湿拌种剂(苗盛)拌种消毒。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浸渍芽块30 min,洗净晾干后播种。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8

1 细菌性病害

1.1 青枯病

青枯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 病原是青枯假单胞菌, 其生理分化明显, 国际上公认分为5个生理小种, 其流行受温度、湿度影响很大。3号生理小种是宁南山区的优势青枯菌菌系, 1号种在宁南山区有发现。其症状是植株维管束导管坏死阻塞, 地上部呈青色萎蔫, 也有1株中1~2个枝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生长现象。其块茎横断面维管束呈黑褐色点环状, 后期储藏阶段整个内部呈空洞变腐, 已成为毁灭性病害。发病时一般地块病株率为10%~20%, 严重地块40%以上。青枯病难控制, 可经土壤传染。建议可采用以下几点措施防治: (1) 采用抗病良种; (2) 整薯播种, 高厢垄作,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连基部泥土、薯块一起铲除深埋, 并用1∶100的生石灰水及福尔马林药液灌窝; (3) 实行轮作。

1.2 环腐病

环腐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病原物是马铃薯环腐杆状杆菌, 其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短, 在病薯和病植株残体存活长, 危害大, 此病最早只在我国北方发生, 后在全国蔓延。主要传染源为带病种薯, 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田间主要表现为茎和叶萎蔫, 感病植株茎基部变为浅黄或黄褐色, 病菌可侵染块茎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 呈环状腐烂, 严重时可引起皮层与髓部组织分离。环腐病与青枯病均可引起块茎腐烂, 其区别在于, 前者挤压方可流出菌脓, 后者自动溢出, 在宁南山区发生, 呈上升趋势。据实际了解, 其为该地主要病害, 主要是由于引种不当及切块传染造成的。生产上应严格检疫种薯, 切块的切刀应严格消毒, 或采用整薯播种。

1.3 黑胫病与软腐病

黑胫病的病原为黑胫病欧文氏菌, 典型症状是茎基部墨黑色腐烂;引起软腐病的病原一种是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另一种是菊欧文氏菌, 块茎呈湿腐状变软, 心髓组织变腐烂, 呈灰色或浅黄色。在宁南山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播种薯适当晾晒有较好预防效果。

2 真菌病害

2.1 晚疫病

晚疫病病原是致病疫霉菌, 在我国曾被控制, 后又泛滥。宁南山区现存在A1、A2 (1996年我国首次发现) 2种交配型, 一般只存活于活的植株或薯块中, 生理分化明显, 分为16个生理小种, 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其病菌孢囊梗的形成, 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 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90%以上。以饱和湿度为宜。白天温度不超过24℃, 夜间温度不低于10℃, 阴雨连绵、雾露天气相对湿度高, 流行快, 可损失正常产量的1/3~1/2, 叶部多从叶尖及叶缘开始, 初为水渍状褪绿斑, 后扩大圆形, 暗褐色, 边缘不明显, 有1圈白色霉层;茎部受害, 出现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薯块受害, 可见皮下薯肉呈褐色。此病在宁南山区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1) 在马铃薯的生长期间, 做好预测预报, 及时发现中心病株 (带病毒种薯长出的病苗, 茎部条斑与块茎相连) , 消灭中心病株, 并在病株周围10cm范围内喷药保护, 7d后再喷1次。常用的杀菌剂有1∶1∶100的波尔多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等; (2) 推广应用陇薯3号、青薯168号、宁薯4号、宁薯10号等品种; (3) 调整播期, 错开雨季; (4) 加强田间管理, 充分培土使结薯被土壤完全覆盖, 注意田间排水。

2.2 早疫病

病原是早疫病菌, 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重时, 病斑可联结成大型枯斑, 使叶片局部枯死, 但仍能看出有轮纹的病斑轮廓, 无免疫品种。在宁南山区一般多在生长后期发生, 因而对产量影响不大。选用良种, 增施钾肥, 在发病初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

2.3 癌肿病

病原为内生集壶菌, 主要侵染茎基部、匍匐茎和块茎, 不侵染根。表现为受侵染部位表皮形成透明、隆起的小疱;侵染组织表面形成突出的“莲花”似透明物;退化叶;芽眉、休眠芽、芽鳞等组织膨大呈棒状、瘤状、掌状等畸形癌肿组织;癌肿块呈花椰菜状, 在茎基部、匍匐茎端部和块茎的芽眼处形成。一般减产50%以上, 对品质影响较大。危害严重, 陇薯系列的推广应用基本控制了该病。

2.4 粉痂病

病原为粉痂病菌, 在空气温度低于14℃, 土壤湿度达到90%时易发生, 阴雨连绵和气候冷凉最易发生。只在马铃薯的地下部分发生, 块茎上形成疮斑, 破裂后呈圆形溃疡, 周围为破裂表皮, 内有褐色粉末散出。据测算, 1窝中发病常是90%以上薯块出现症状。生产上暂无免疫品种, 但青薯168号、宁薯系列品种等表现较好;鉴于病菌能在土中腐生6年左右, 严重地块可实行5年以上轮作;不用饲喂染病块茎动物粪作肥。

2.5 黄萎病、立枯病、疮痂病

马铃薯轮枝菌黄萎病是马铃薯发生比较普遍而且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 植株黄色萎蔫, 早熟、早死, 在宁南山区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马铃薯立枯病是由Rhizoctonia solan kuhn侵染引起, 俗称块茎黑痣病, 病苗大多直立枯死, 在宁南山区有发生。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是放线菌链霉菌属的马铃薯疮痂链霉菌, 对产量影响不大, 对外观品质影响很大。生产上应根据各地情况, 综合防治, 预测预防。

3 病毒病害

病毒病害很少是致死性的, 但却能降低植株活动, 造成块茎产量的损失, 是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经对病毒分离鉴定, 现已发现对马铃薯致病病毒近30种, 这些病毒无论是单一侵染, 还是复合侵染, 都对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现介绍宁南山区马铃薯生产上出现的几种危害较大的主要病毒类型。

3.1 卷叶病毒病

该病由PLRV球状病毒粒体引起的, 可导致减产30%以上。幼嫩叶片先是褪绿, 继而沿中脉向上卷曲, 小叶基部的边缘带有紫红色, 重症叶卷成筒状。继发性侵染则全株褪绿, 基部叶片先行卷曲, 由下向上, 叶变脆, 革质化, 叶背变红。主要由蚜虫传毒。

3.2 普通花叶病

该病由PVX病毒引起, 可降低产量10%以上。叶片平展, 叶肉色泽深浅不一, 呈现黄绿相间。主要通过机械摩擦接触传染。形成皱缩花叶, 并使整个植株矮化。蚜虫传毒, 也易通过汁液摩擦、扦插枝条传播。

3.3 皱缩花叶病

此病是由PVX和PVY复合侵染引起, 减产可高达60%~80%。植株叶片严重皱缩, 花叶重, 全株呈锈球状, 显著矮化。病情受温度影响很大。

3.4 轻型花叶病

该病由PVA病毒引起, 可减产5%~10%。感病植株呈轻度花叶、斑驳, 植株外观呈开散状, 叶面发亮。蚜虫传毒, 也易通过汁液摩擦传播。

3.5 黄矮病毒病

该病由PYDV病毒引起, 产量损失15%~20%。植株黄化矮缩, 茎早期坏死, 可产生丛枝。传毒媒介主要是叶蝉。形成的翠绿黄化病气体块茎发芽纤细。

3.6 帚顶病毒病

该病由PMTV病毒引起, 可减产达30%。病薯长成的植株表现为帚顶、奥古巴花叶和褪绿V型纹3种;帚顶表现为节间缩短、叶片簇生, 一些小叶具波状边缘, 植株矮化、束生。薯块表现出初生或次生症状, 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播。

3.7 纺锤块茎类病毒病

该病由PSTV病毒引起, 造成损失达65%。植株出现紫顶或束顶, 块茎由圆变长, 呈纺锤形。蚜虫传毒, 也易通过汁液摩擦传播。防治措施: (1) 培育抗病毒品种; (2) 茎尖组织培养生产无毒种薯, 建立无毒种薯、良种的繁育体系, 种薯产地的选择、仓储应制定严格标准, 有效、规范运作;此法不能脱除PSTV病毒; (3) 利用实生种子 (TPS) , 马铃薯病毒中除PSTV病毒外, 均不通过实生种子传播, 生产上也被利用防治环腐病, 应严格对组合亲本选择及相关动作; (4) 防治蚜虫和适时摧毁病株。

4 结语

马铃薯病害类型多, 田间诊断复杂, 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多年来马铃薯病害的综合防治应贯彻执行“合理轮作, 选用良种 (抗病品种、健康种薯、20~50g整薯播种、严格切刀消毒) , 起垄作畦 (春播避开冻害及雨季时适时早播) , 合理密植 (一般6万穴/hm2, 增加通风透光减轻病害) , 使用充分腐熟肥料, 加强田管 (合理管水用肥, 对于徒长应打掉下部叶片, 增加通风透光, 物理预防、化学防治结合) , 适时收获 (选择晴好天气收获, 收挖马铃薯在地表晾晒、通气摊晾几天) , 妥善储藏 (无碰伤薯、健康薯在储藏前薄摊, 让表皮部分木栓化, 空仓消毒, 搭架分层摊放, 不能堆放太厚, 随时剔除病烂薯, 仓储温控在1~3℃, 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40字方针。同时也可为我国各地不同生态种植区马铃薯生产中病害防治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如华.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0) :76, 81.

[2]柳听海, 张永杰, 李永胜, 等.马铃薯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1 (3) :24.

[3]戎素平.北方马铃薯储藏期间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S1) :161-162.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 篇9

1.1 深耕整地

马铃薯这种作物因其特性比较适合在沙壤土中种植, 应深耕整地, 以保障其根系在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中充分的发育并为其薯块膨大提供良好的条件。因为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很差, 深耕可以使得土壤变得疏松, 而疏松的土壤有着良好的透气性且能提高蓄水保肥与抗旱的能力, 因而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

1.2 肥料准备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 特别是有机肥肥料, 更适合其生长。有机肥料不仅能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 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一般马铃薯的种植应施有机肥15~30t/hm2 (或农家肥75t/hm2左右) , 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600kg/hm2、尿素150kg/hm2。

1.3 催芽

马铃薯在播种前应当挑选出好的种薯。种薯应当符合品种特征、表皮光滑完整且无病虫害、无冻伤、颜色好等要求。播前催芽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淘汰病薯, 应当选择幼芽发根快、出苗早而齐的薯种, 因为发棵早、结薯早的薯种有利于高产。换块时切刀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且切口离芽眼要近, 这样可刺激种薯早发芽, 利于早出苗。春播需种薯1800kg/hm2左右。

1.4 播种

马铃薯的种植应适时。适时播种对植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也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环节。

在土壤10 cm深处地温达到8~10℃时播种;马铃薯春播出苗时要避免霜冻, 一般根据当地终霜日前推20~30 d为适播期;北方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播种;应把薯块形成期安排在适于块茎形成、膨大的季节, 平均气温不超过23℃, 日照时数不超过14 h, 有适量降雨。多雨地区要实行小整薯播种, 避免田间烂薯, 造成减产。

1.5 田间管理

“早”——对马铃薯的田间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马铃薯的种植应做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晚衰;对于马铃薯种植田间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种植前期及时的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与后期注意排、灌, 防止病虫害上面。马铃薯植株齐苗后应及时人工除草;

对于马铃薯来说, 追肥宜早不宜晚。当马铃薯的苗出齐80%后就应进行第1次追肥。应施碳酸氢铵600~750 kg/hm2 (或尿素225 kg/hm2) 左右。追肥后, 应及时灌水。现蕾期进行培土、浇水。开花初期薯块进入迅速膨大的时期, 结合除草进行第2次培土、浇水。应在植株封垄前完成培土, 以防块茎外露变绿。结合植株长势情况来决定第2次追肥。一般不追肥, 若需要, 可少量追施尿素, 约150 kg/hm2。

2 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2.1 病毒病的防治

马铃薯的病毒病主要是依靠块茎一代代传下去, 其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尽管带毒率低但也会成为马铃薯初侵染来源。因病毒种类不同, 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也有差异, 应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抑制方式。年感染的植株往往只有一部分块茎带毒, 对已形成的块茎, 病毒可能已来不及侵入。

2.2 早疫病的防治

在植株处于逆境时期通常易发生马铃薯早疫病。逆境的发生原因通常是来自于植株缺肥缺水、生长衰弱或气温偏高。马铃薯在封垄后, 植株生长的稳定期开始, 这时就要求每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 即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田间管理过程中, 一旦发现植株出现早疫病的症状, 应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做到每7d就喷施1次, 一共应喷施3次。

2.3 晚疫病的防治

在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各不相同。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最初的症状是暗绿色圆形浸水的小斑点。这一症状经常出现在较底层的植株叶片上以及围绕在叶尖和叶缘上, 随后再扩散至整个叶面。植株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叶片的背面可能会有白色绒毛出现在病斑的边缘。受侵染的块茎表面会呈现出紫褐色不正常的、大小不一的、凹陷的区域。这时应当及时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选择健康种子播种。种薯最好单收、单存、单藏;时刻监控天气状况。尤其是8月, 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3 收获

春播的马铃薯应在7月中旬收获完毕。宜选择干净、通风、凉爽的半地下窖储藏为好。不应与农药、化肥、机油以及大葱、大蒜、洋葱等辛辣味产品共存。薯块应堆放于干净的砂土上, 每隔10d应翻检1次薯堆, 随时捡出烂薯。商品薯应暗光保存, 防止变绿。

参考文献

[1]冯桂秀.湟源县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01) .

[2]牟东岭, 郑元红, 王慧, 黄文林, 肖莉.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3) .

马铃薯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 篇10

1 晚疫病

1.1 发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可为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水渍状褪绿斑点, 潮湿时病斑快速扩大, 甚至扩至整叶并沿叶脉入侵叶柄及茎部呈现出褐色条斑。暗褐色病斑边缘会长出白色霉层, 叶背面更为明显, 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萎蔫下垂整株发黑湿腐。气候干燥时病斑呈干枯褐色, 病叶脆易破裂无白色霉层, 病害扩展缓慢。茎部染病后会出现褐色条斑, 湿度大时也会着生白色霉层。薯块染病后会出现不规则、稍凹、淡褐小斑, 其下发褐坏死直至腐烂。

1.2 防治方法

1.2.1 加强种薯选择与处理

应严格选取具有该品种特征、表皮柔嫩、无伤冻、无病虫害、大小适中、色泽光鲜、刚过或将过休眠期的薯块作种薯。一是采用芽栽、实生苗留种、利用茎尖组织培育无毒苗建立无病种薯基地。二是汰选无病种薯建立留种田。种薯在收获时进行严格挑选, 单独贮藏。种薯消毒时可用1%石灰水、0.1%高锰酸钾液或0.2%福尔马林液浸泡或闷蒸种薯。切块时间以播种前1~2d为宜, 过早会通风不良, 过晚伤口愈合不充分, 均会导致其发病几率增加。

1.2.2 合理轮作, 适期播种

马铃薯宜与豆类作物、禾谷类、纤维作物进行至少3年的轮作, 避免与番茄、烟草、茄子、辣椒等轮作, 否则茄科作物共有病害会严重发生;也不可与甘薯等块根作物轮作, 其共同病害疮痂病、线虫病等会严重发生。马铃薯春播宜在10cm深土层中土温达到7℃时进行, 马铃薯秋播以日均气温持续低于25℃进行为宜。若播种过迟会导致生长期短, 产量不高;播种过早会导致受高温影响烂种缺苗多。播种时若遇阴雨, 可将已催出芽的薯块摊开见光推迟至天晴后再播以防烂种。

1.2.3 加强监测, 合理用药

加强田间监测, 及时清除中心病株, 并向其30~50m范围 (重者全田喷洒) 喷施波尔多液、瑞毒霉、克露等药剂防治。每7d防治一次, 连喷2~3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可用52.5%抑快净600~900g/hm2或64%杀毒矾1.2~1.5kg/hm2或72%克露1.2~1.5kg/hm2或50%烯酰吗啉900g/hm2等喷雾。

2 环腐病

2.1 发病症状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在马铃薯的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播种后发病使种薯和芽苗腐烂, 造成出苗不齐。成株期发病, 病株常出现部分枝叶萎蔫或矮小黄化, 减产严重。贮藏期发病造成块茎腐烂, 严重时造成烂窖。这种病菌主要生活在茎和块茎的输导组织中, 块茎和地上茎的基部横着切开后可见周围一圈输导组织变为黄色或褐色环状腐烂, 用手一挤就流出白色菌脓, 薯肉与皮层即会分开。

2.2 防治方法

一是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 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二是选用抗环腐病品种。三是选择无病地育苗, 采用高畦栽培, 避免大水漫灌。四是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五是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或爱多收6000倍液,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还可每公顷施石灰1.5~2.25t, 调节土壤pH值。六是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 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L, 隔10d灌一次, 连续灌2~3次。

3 黑胫病

3.1 发病症状

最明显症状是茎基发黑直到与母薯相连接的部位, 并很快软化腐烂, 极易拔出土面。纵剖病株可见维管束明显变褐。一般重病株所结的薯在收获前已在田里腐烂。

3.2 防治方法

一是适当增加氮肥, 合理灌水。二是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三是清除田间马铃薯病残体, 杜绝侵染源。

4 病毒病

4.1 发病症状

病毒病能通过种薯传播是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病毒为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皱缩花叶由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混合侵染所造成。二是卷叶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 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 病叶又厚又脆变黄, 植株矮化。马铃薯X病毒通过汁液擦伤传播, Y病毒通过蚜虫和汁液擦伤均可传播, 卷叶病毒通过蚜虫传播。温度高时病毒病发生较重。

4.2 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 篇11

关键词:水稻;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73-1

1 水稻苗立枯病

水稻苗立枯病是吉林省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随着水稻湿润育苗、旱育苗的普遍推广,使立枯病逐年加重。尤其在塑料薄膜温室育苗受害更为严重,常常引起毁苗,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1 症状

1.1.1 幼芽腐死 稻苗刚出土未出土以前就腐死,芽或根变褐、扭曲、腐烂。

1.1.2 立针茎腐 稻苗出土立针至二叶期,叶不展开,呈锥子状,稻苗变黄枯死;茎部软化发褐,用手拔苗易断,并与种子脱离。

1.1.3 卷叶黄枯 多发生于三叶期前后,病苗叶卷曲变黄枯死;根发育不好,变褐、根毛少或无根毛(生理性病害)。

1.1.4 打綹青枯 在稻苗三叶期前后,叶片打绺、凋萎枯死。叶心或最上部叶片卷成柳叶状;根变褐、根毛少或无根毛,严重时造成全床稻苗死亡。

1.2 病原发病

水稻苗立枯病原有镰刀菌、蠕孢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均在土壤中存活,也是多种作物苗立枯病、根腐病的菌源。土壤粘重,通气不良,覆土过厚,苗床酸碱度过高,遇低温、寒流等使幼苗发育缓慢,抵抗力减弱,有利于病菌侵染,引起病害。

1.3 防治方法

1.3.1 采取农业保健措施 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含有机质多,偏酸性。不可施用偏碱性人粪尿和草木灰等。播种量适当均匀,覆土不宜过厚,出苗后注意苗床温度,创造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的良好条件,抵制病菌侵入,减轻危害。

1.3.2 酸化土壤 土壤酸碱度偏低,有利于稻苗生长,不利病菌侵染,酸碱度偏高的床土,采用酸化剂(硫酸等)将酸碱度PH调至4.5~5为宜。

1.3.3 药剂防治 播种前,床土用6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床面均匀喷浇3公斤药液进行土壤消毒。稻苗未发病前,于一叶一心期,用60%敌可松湿粉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2~3公斤,用喷壶均匀浇洒一次,可防止发病;发病初期用这种方法也可控制发病。但床土过干,药液湿润土层过浅,可适当加水,使药液渗到苗根附近,发挥作用。出苗80%至一叶一心期喷洒15%立枯灵(恶霉灵)500倍液,每平方米2~3公斤。已发病苗床,可用250倍液,如果施用两次,间隔10~12天,有促进稻苗生长发育,增强抵抗低温的作用。稻苗3~4叶期,可用1000~1500倍液(60%敌克松可湿粉剂)。每平方米2~3公斤浇洒一遍,有一定防效。需注意,施用敌可松超过两次,或施用浓度过大,都会发生药害。

2 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在吉林省各稻区普遍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对生产影响很大,必须注意防治。

2.1 症状

恶苗病是全株性病害,病苗徒长,颜色淡黄。一般苗高5-6寸时显病症,根毛少,根部发育不良,病苗黄瘦、细长,比正常苗高一半以上,最后枯死。在枯死的苗上常生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本田从水稻分蘖开始显现症状和苗期相似。病苗细高,叶淡黄,向下垂,节长弯曲不能矗立,茎基部变褐色,根发育不正常。另外特征是在下部节上,向上、向下生有不定根。多数病株在出穗前后枯死,少数轻的能抽穗,但籽粒不饱满。有的虽能抽穗但不结实,故称“公稻子”。

2.2 病原传播

恶苗病病原为藤仓赤霉菌,其无性阶段称串珠镰孢菌。恶苗病由种子传播,带菌种子播种后病菌随种子发芽鞘侵入幼苗,进行扩展,产生毒素,最后显症状,枯死病缺株节部产生粉红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开花的穗上,侵入稻粒中或在表面上,随种子越冬,为下年的侵染来源。

2.3 防治方法

因是种子带菌要把好种子消毒关,是防治恶菌病的经济的效措施。

2.3.1 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 对水250倍,在室内常温下浸种,种子与药液之比为1:1.2。每天搅动一次,一浸到底,直接催芽播种。

2.3.2 35%恶苗灵胶悬剂 对水250倍,浸种5~7天,一浸到底,方法同上。

2.3.3 45%901可湿粉剂 对水500倍,搅匀后浸种(1:500:400即100克药加水50公斤,浸稻种40公斤),在室内常温下浸种5~7天,方法同上。

2.3.4 福尔马林(甲醛)浸种或焖种 水稻种子先用清水浸泡1~2天后,放在50倍福尔马林中浸泡3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按常规浸种催芽。药液可连续使用3~4次,由于消毒时消耗药液,下次消毒时,要加25倍药液补足原有的数量。浸种时温度超过15℃以上,可以用焖种消毒。方法是将泡过1~2天的种子放在塑料布上,用喷壶洒50倍液福尔马林(用福尔马林原液125克,浸种50公斤稻种),尔后拌匀堆在一起,用塑料布或草袋子盖上,焖3小时,再按常规浸种催芽(福尔马林贮藏中沉淀,沉淀物不可以使用,防止产生药害)。

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 篇12

一、发生规律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最初是在马铃薯上发现的, 该虫导致马铃薯腐烂, 因此在国外也有Potato rot nematode之称。马铃薯是其主要寄主, 其他的重要寄主作物有甘薯、洋葱、大蒜等。此线虫在田间缺少高等植物寄主时, 很容易在土壤中的杂草和真菌寄主上存活。发育和繁殖温度为5~34℃, 最适温度为20~27℃, 在27~28℃、20~24℃、6~10℃下, 完成1个世代分别需18天、20~26天、68天。当温度在15~20℃, 相对湿度为80%~100%时, 腐烂茎线虫对马铃薯的为害最严重。因此, 耐低温而不耐高温, 耐干、耐湿, 但极端潮湿、干燥的土壤又不利于其活动。湿润、疏松的沙质土因其通气性和排气性较好, 易于发病, 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有利于拮抗微生物的生长,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线虫数量则相对较少。该线虫存活的最适pH值为6.2。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主要随着被侵染的马铃薯块茎以及粘附在块茎上的土壤进行传播, 在田间还可以通过农事操作和水流进行传播。土壤和粪肥中的病原线虫可以从苗的幼嫩根或初形成的小薯块表面通过其口针直接侵入, 也可经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病薯、病苗是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马铃薯的栽培方式对病害发生影响也很大, 大田种薯直栽地发病重于移栽地和春薯地, 春薯地又重于夏薯地。

马铃薯被腐烂茎线虫侵染后, 在生长期间只侵染其块茎, 地上部无特殊症状, 最初的直观症状是在薯块上出现淡白色的小斑点, 病斑下面的组织软化并呈颗粒状;储藏期是薯块的严重发病期, 薯块收获后, 线虫随薯块入窖, 一旦入窖较早或储藏量过大, 因大量产生呼吸热而导致温度升高, 线虫便严重发生, 更多的块茎组织会受到危害, 当整个薯块全部被侵染后, 块茎表皮变得象纸一样薄, 并开裂、皱缩, 内部组织呈干粉状, 颜色变为灰色、暗褐色至黑色, 重量损失80%以上, 并且受线虫侵染的组织易被青霉、曲霉等真菌造成二次侵染。

二、防治措施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人为干预, 改变植物、线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使其不发生病害或使病害造成的危害性能降低到最小限度, 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1. 通过植物检疫切断远距离传播途径

植物检疫实际上就是法规防治, 是通过国家立法并授权检疫机构, 制定和强制执行法规, 完成检疫目的的一种防治措施。此措施是有效防止人们在贸易活动和社会交往中, 人为地传播 (包括传入和传出) 马铃薯茎线虫病, 使其从疫区进入非疫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主要是通过种苗、种薯等无性繁殖材料的调运、土壤、货物、包装材料、农事等途径实现远距离传播, 并且, 靠人为传播其途径广、速度快, 加之腐烂茎线虫自身繁殖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 一旦传入, 除害处理比较困难。所以, 通过植物检疫是切断腐烂茎线虫远距离传播的有效措施。

2. 抗病品种的利用

抗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腐烂茎线虫病害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优点在于它不仅可以抑制病害的繁殖, 还可减少农药用量, 缩短农作时间, 并且可以抑制与线虫有关的复合侵染。所以, 培育具有强抗、高抗、耐病和免疫能力的马铃薯抗病品种, 即使马铃薯被病害侵染, 强抗和高抗品种会因其根、茎部受到病害破坏较少或因其具有强大的根、茎体系, 能使植株良好地生长, 以补偿线虫造成的损失。免疫品种则使线虫在植株体内不能够形成受精卵。所以, 抗病品种的利用, 是一种高效、经济和无公害的防治措施。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最经典和最成功的方法是加热法。选用此法的依据是, 马铃薯茎线虫不耐高温, 35℃时其活动就受到抑制, 40℃以上就能将其杀死。栽培时采用覆膜技术, 既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 同时还可以抑制茎线虫病的发生, 原因是覆膜后膜内高温会影响茎线虫的繁殖下潜。用温汤处理马铃薯块茎内的腐烂茎线虫时, 既要能够除虫, 又要保证热力不能伤害植物, 这就要求处理温度和时间必须十分准确。有实验表明:杀死马铃薯块茎内腐烂茎线虫的最佳温度是43℃, 处理时间为180分钟。

4.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栽培时覆膜加各种药剂处理, 如神农丹、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 防治效果明显, 防效可达85%以上;茎线灵条施、线虫必克穴施有一定防治效果。不覆膜处理的神农丹防治效果与覆膜效果基本一致 (100%) 。神农丹药剂防治腐烂茎线虫病防效虽好, 但因其为高毒农药, 考虑到薯块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不宜推广使用。辛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农药, 用200倍辛硫磷穴浇, 方法简便, 可以控制茎线虫病的发生。线虫必克 (5%淡紫拟青霉)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 防效较好, 不产生抗药性, 可结合化学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

5. 农业防治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染马铃薯后造成的损害程度是线虫与马铃薯植株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农业防治就是通过改进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方法, 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线虫繁殖的环境条件, 从而控制病原线虫群体的发展。

(1) 加强栽培管理 (肥水管理) 对带病的薯块、薯苗、泡制的粪肥或用薯块、薯秧、薯渣作饲料的粪肥, 要进行50℃以上高温发酵处理。

(2) 合理轮作倒茬马铃薯是一年生作物, 因此在有马铃薯茎线虫的土壤中连作会导致生长不良或歉收, 这种现象称为连作障碍。目前较新的观点认为, 这种连作障碍的病因属于复合病原, 线虫为其中1个重要的因子。在发病田块4~5年内不种马铃薯, 应改种玉米、谷子、高粱、棉花等非寄主作物。

(3) 搞好田间卫生田间发现病株立即连根拔除, 晒干烧掉或深埋。并注意清除田间杂草, 如车前子、蒲公英、马齿苋等, 以减少病原寄主。

(4) 翻晒土壤腐烂线虫不耐高温和干旱, 因此翻晒土壤可控制其群体的发展。

(5) 种植、收获时间的选择及管理北方春薯地腐烂线虫发病严重, 适当早收可避过后期侵染高峰, 减轻病害发生。收获后, 要晚入窖, 采取该种方法能使薯块的田间热及呼吸热释放于窖外, 避免入窖后温度升高, 致使线虫活动及繁殖过盛给储薯造成严重损失。若入窖早或管理粗放导致线虫严重发生时, 可通过加大通风来降低温湿度, 具体办法是:保持窖内温度变幅在0.5~4℃的范围内, 当温度高于4℃时, 可打开气孔或窖口放风;待温度低于0.5℃时, 关闭放风口。在冬季, 白天如此反复放风, 7天左右即可控制住此虫为害。

上一篇:胫腓骨远端骨折下一篇:实验室小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