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微型薯(精选9篇)
马铃薯微型薯 篇1
1 基本情况
横山县位于陕西北部, 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4333km2, 辖18个乡镇办事处1个农场, 356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 7.2万农户, 农业劳动力13.7万人。年平均气温8.6℃, 大于10℃以上的积温3259.7℃, 无霜期146d, 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 主要集中在7、8、9, 3个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草原气候, 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县土壤以绵砂土为主, 土壤透气好, 导热性强, 白天吸热快, 增温高, 夜间散热迅速,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马铃薯种植, 且马铃薯具有抗灾稳产、粮菜兼用和加工淀粉等优点,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约有3万t优质鲜薯由横山的高镇、武镇、韩岔、石窑沟、双城、艾好峁等乡镇调往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宁夏、广东、福建等省区。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 肥力较好, 无盐碱, 具有排灌条件的黄绵土或绵沙土, 前茬不是茄科作物的地块上种植。
2.2 隔离条件
选用40目防虫网保护种植。
2.3 种薯处理
在播种前20~25d, 将微型薯按大小堆放在15~20℃室内散射光下催芽, 每隔3~5d上下翻动1次, 去除病薯、烂薯。待幼芽变成紫色壮芽时即可入种。对于大部分没有发芽的微型薯, 可先放15~20℃暗室内催芽, 待大部分芽眼出芽时, 再放在散射光下培育壮芽。对于单薯重大于20g的种薯, 在催芽后入种前, 可以一切为二播种, 切刀用0.5%高锰酸钾消毒, 遇到病烂薯, 换刀消毒。
2.4 播前耕地处理
翻地前浇透水。
施足底肥, 防治地下害虫。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kg、配合施入磷酸二铵30kg、尿素10kg左右, 同时每667m2施入克百威 (呋喃丹) 3kg, 或用辛硫磷拌毒谷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
精细整地。因微型薯粒小, 发芽势弱, 播种前需打碎大土块和有机肥块, 均匀施入有机肥、化肥和防虫药剂。整成便于灌溉和田间管理的小畦, 对于有喷灌条件的可以不整小畦。
2.5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以5月中、下旬为适宜播种期、把薯块重量相近的种薯播在同一块田上, 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
播种密度:以每667m2播种6000粒为宜, 即行距0.5m、株距0.23m, 每穴播1粒催好芽的微型薯。
播种深度:以5~10cm为宜, 采用开沟或穴播方式播种, 播后盖土。
2.6 田间管理
2.6.1微型薯在大田种植时, 由于种薯的营养体较小, 前期生长比较缓慢, 生育中期可接近正常水平, 因此苗期管理以促进地上部生长为主, 需肥以氮磷肥为主;现蕾后以促进种薯数量和种薯膨大为主, 需肥以磷钾肥为主。一般花期适时浇水, 促进结薯, 花期后一般不灌水, 确实干旱, 应轻灌水;蕾期后, 不浇水, 防止马铃薯徒长, 以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
2.6.2当幼苗出土5~10cm高时, 必须及时中耕除草, 轻培土, 现蕾期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土、在开花期以前完成培土工作。
2.6.3根据马铃薯田间生长情况, 现蕾以前可结合中耕培土亩追尿素8~15kg, 现蕾以后到花期可适量追施磷钾复合肥, 并可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2.6.4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保证种薯健康无病, 应适当提早收获, 当茎叶枯黄时, 应立即收获。当马铃薯生育后期, 发现植株感染病害时, 应立即割秧, 然后收获种薯, 收获后, 去除烂、病薯, 适当晾晒贮藏。
2.7 病虫害防治
由于防虫网内白天气温比露地高, 一旦有病虫害侵入, 危害速度快, 程度重。因此, 应及时提早防治。
2.7.1 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出苗后, 应挂黄色粘虫板, 监测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一旦发生虫害, 应及时选择对症药剂, 快速防治。在出苗20d后, 每隔15d可用氧化乐果、灭蚜威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治蚜虫和其它虫害。
2.7.2 病害防治
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间, 病害防治的重点是真菌性病害。当出苗20d后, 每隔7~10d用甲霜灵锰锌、克露、瑞毒霉或其它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的保护剂、内吸剂交替使用, 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 如遇在高温阴雨天气, 更要注意疫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植株感染疫病, 要立即拔除病株, 带出田块深埋, 并加大药剂用量、缩短喷药间隔时间加以控制。
摘要:文章介绍了横山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基本概况, 然后从具体的栽培技术入手, 介绍了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原种技术。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原种技术
马铃薯微型薯 篇2
乙方:
根据《水城县农业局脱毒马铃薯种薯现场询价采购专题会议纪要》(水农议字[20xx]2号)内容委托威宁县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供应优质威芋5号作为董地乡龙滩口至石牛角马铃薯净作示范基地用种,单价按3000元/吨计算,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特签订本合同:
一、种薯规格及单价
1、甲方向乙方采购脱毒马铃薯种薯原种一级良种以上。
2、单薯重:50-150克,纯净度95%以上,破损烂率不超过1%。
3、种薯包装:以50公斤一袋(±1公斤)包装,每袋内附标签一张,注明产品名称、级别、生产单位和产地。
4、采购品种、数量及单价
(1)种薯品种为:威芋5号;
(2)供种量:52吨;
(3)单价:3000元/吨(以乡实际收到的货物付款,价格含运到地点价格)。
(4)验收人:董地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二、交货地点
1、交货地点:
水城县董地乡穆家寨村。
2、交货时间:签定合同后3个工作日运齐(因人为不可抗拒的因素除外)。
3、货到后由乡农业服务中心过磅验收收货,提供收据,此收据作为乙方与甲方结算种子款项的凭据和报账附件。
三、违约责任
1、乙方应缴纳供种货款总额的10%作为种薯采购保证金;
2、从签订合同之日起,乙方应立即组织采购,并在3个工作日内运送到达董地乡穆家寨村委会办公室(人为不可抗拒因素除外),每逾期一天按货款总价的3%扣除乙方货款。
四、付款方式
1、种薯运到目的地后,甲方根据董地乡农业服务中心出具的收货收据(即验收清单)在一个月内付清。
2、货物到达交货地点后由甲方根据合同规定对种薯进行质量抽查验收。
3、以上合同条款甲、乙双方应自觉严格遵守,不得违约。如乙方违约,甲方不予付款并追究乙方责任。
4、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意,甲方二份,乙方一份。
5、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马铃薯微型薯 篇3
1 生产设施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最好采用节能日光温室, 以利于生产期间进行水分、光照、温度人工控制, 预防病毒、病源、虫害等。日光温室以室内无支柱型为好, 便于生产和操作管理。
2 试管苗选择
生产微型种薯的脱毒试管苗要求苗龄25天左右, 品种纯度100%, 4片叶以上, 长度6~8 cm, 健壮, 无污染。
3 生产方式及措施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日光温室生产采用有机质无土栽培。栽培基质主要有蛭石、无菌沙土、珍珠岩、森林土等。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大规模生产以使用蛭石为好, 它不仅安全, 容易操作, 最主要的是可以再次利用。蛭石要求:颗粒大小为2~3 mm, 熟化均匀, 膨松, 无杂质。
3.1 土壤处理
将日光温室内土地除去杂草, 整平压实。在地表上每0.5亩均匀铺撒五氯硝基苯13 kg。
3.2 设施安装
温室内安装微型喷灌, 用于浇水、喷施农药和降温。在整理好的土地上, 平铺防虫网、园艺地布或者其它隔离设施, 使基质与土壤隔离, 但又能通气透水。在防虫网上用无菌新砖做成长为温室的宽度 (除去工作走道) 、宽1.2 m、高20 cm的苗畦, 温室缓冲门和温室上安装60目优质防虫网, 无滴薄膜、遮阳网、棉被等生产设施。
3.3 温室消毒
用40%甲醛溶液将温室的墙壁及温室的防虫网喷雾一遍, 或者放置高锰酸钾与甲醛的混合液, 然后将无滴薄膜放下, 使温室温度升高, 密闭熏蒸2~3天, 进行杀菌消毒。
3.4 基质处理
将蛭石均匀放入苗畦中, 厚度10 cm。每苗畦蛭石中加入马铃薯专用肥0.9 kg, 与蛭石搅拌均匀, 用刮板刮平, 浇透水待用。
如果是对已经用过的蛭石再次利用, 必须注意防止病害。通过我们的实践, 防治措施是把用过的蛭石密闭在塑料薄膜中, 用蒸汽锅炉通汽1 h进行高温消毒, 然后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1.5%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液浇透。
3.5 试管苗移栽
从试管瓶中取出脱毒试管苗, 用清水洗净培养基 (培养基要洗干净, 不然试管苗会腐烂) , 然后移栽在蛭石中。移栽时注意大苗宜深, 小苗宜浅, 以上齐下不齐为宜, 试管苗以露出基质2 cm、株行距为5 cm×10 cm为好。
3.6 管理
试管苗移栽后要用喷壶及时浇水;光照不能太强, 中午强光时可以把遮阳网打开;湿度应保持在90%~100%;温度保持在22℃左右, 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 否则会产生烧苗现象。七八天后试管苗成活, 适时浇水增肥, 可以浇营养液或者喷施三元复合叶面肥, 以满足马铃薯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
蛭石湿度要保持在50%~60%。当试管苗长到8~10 cm时进行第一次培蛭石, 厚度为4~5 cm, 培蛭石后要及时浇水;试管苗再次长到10 cm时进行二次培蛭石, 厚度和上次一样。培蛭石的同时要进行压苗, 以增加结薯数量。
3.7 病虫防治
从试管苗成活后起, 每隔7~10天交替喷施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百菌清、多菌灵、可杀得等药剂, 浓度以说明为标准, 预防病害发生。
害虫主要有蚜虫、斑潜蝇和食叶害虫等。蚜虫防治可以用悬挂黄板诱杀, 放置密度一般每30~40 m2放置一块。也可用一遍净2500倍液, 或20%氯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或10%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 连喷三四次。斑潜蝇可用1.8%虫螨克3000倍液喷雾。食叶害虫可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 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连续喷雾二三次防治。
4 收获、贮藏
4.1 收获
种植的试管苗经过70~120天生长管理 (依品种、生育期不同而异) , 当茎叶开始变黄、80%~90%的微型种薯都长到3 g以上时及时收获。
4.2 贮藏
标本兼治整顿山东马铃薯种薯市场 篇4
马铃薯种薯市场
呼伦贝尔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鹤声薯业公司自1999年从事种薯生产经营以来,山东种薯市场
一直是公司最稳定、最基础的市场。山东市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以及脱毒种薯普及率高,经销商经营意识强,老百姓种植技术好,供销顺畅等优势,有利于优质种薯的推广,也导致各家种薯公司纷纷抢占山东市场。尤其自2010年以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进而,出现了良莠不齐种薯大量涌入山东,假冒伪劣种薯增加,经销商大打价格战,优良种薯滞销,老百姓盲目选择后造成减产降收等问题。分析原因有二:其一,对于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超150万亩的山东市场,每年种薯需求不会超出30万吨。内蒙古种薯是进入山东市场的主要产地,内蒙古境内规模在3000亩以上的种薯企业不少于30家,其中很多企业种植面积在10000亩以上,单单这些公司就足以满足山东种薯需求。加之黑龙江、河北等省区以及个人种植,种薯供应量远远超出需求量。其二,近两年由于山东马铃薯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反之出口量的减少,马铃薯价格出现大幅下滑。菜贩冷库贮藏土豆滞销赔钱,使得很多老百姓缩减了马铃薯种植面积,一部分老百姓转产种其他作物,进而导致种薯需求量的降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马铃薯产供销整体局面的不景气。透过直观的现象,深思其根本原因是由马铃薯作为农产品的本身特征和当前农产品市场环境所引起的,是小农经济不适应大市场的必然结果。
破解上述问题须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市场的自然调节促进行业水平提高。
客观上讲,马铃薯行业经历了高潮,其他行业的很多人感觉到马
铃薯行业有利可图,纷纷加入进来,极大的推高了鲜薯价格,种薯供给量更是持续提高。高潮过后,价格回归理性,需求呈现萎缩,必然导致行业整合。整合过程逼迫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更加注重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扩大宣传等。无形中提高了行业水平和进入门槛。同时各企业也在纷纷寻找新市场,围绕山东向其他省区开拓市场。整合过程也逼迫非理性游资退出,个体经营无以为继。
其次,政府行政引导加快解决马铃薯行业乱象,是市场调节的有力补充。
一、无论是种薯生产地还是销售地当地政府工商管理、种子管理
部门等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好行政监管责任,杜绝假冒伪劣种薯进入市场,把好准入关。路政部门严格查处省外调运检疫,把好流通关。种薯进入市场交易后,工商管理部门、种子管理部门把好问责关。让真正好的种薯为当地老百姓造福,杜绝坑农骗农现象的出现。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经销商、老百姓对种薯质量以及质量识别相关知识的认识。
二、短期内的各环节措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能解决供需之
间的结构性矛盾。根本措施应是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运作模式。
(一)加强政府调控力度,提供信息,规划生产。造成马铃薯市场供需间失衡,政府应加以引导。一方面,应建立一整套马铃薯发展指导体系。有关部门可以利用权威的专家资源和丰富的信息渠道,随时对市场供求做出理性分析,告诉企业或生产者哪些产品尚有需求空间,哪些产品已经饱和,以减少种植的盲目性,避免跟风造成的“扎
堆儿”现象。另一方面,应规划生产,从宏观层面通过计划来促进产销之间的平衡。可根据全国各地的地理、区位特征和消费特点,对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
(二)建立种薯认证制度,强制实施质量检测体系,同时采用标
签真实性认定制度。通过种薯认证,强制实施质量检测体系,淘汰掉不合格的种薯企业,保证种薯质量的全程控制。检测结果通过标签真实性认定的方式,将准确高效的种薯信息传递给经销商和农户。
(三)充分发挥马铃薯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社等团体的作用,提
高马铃薯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目前,种薯生产经营者都是个体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势单力薄;组织化程度低,经常发生相互倾轧,扰乱市场的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种薯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农业迟早还得全面走向市场,所以必须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主体。一方面,通过增加政府调控力度,规划生产,保证市场稳定,为他们提供一个壮大发展的机会和稳定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保证生产经营者具备必要的生产经营能力。此外,还要为农户提供一定的政策、技术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马铃薯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社,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实现
集约化经营,提高其市场竞争与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畅通马铃薯流通渠道,提升经纪人的能力和素质。马铃薯生产经营涉及多方面的利益,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解决马铃薯行业乱象,应从公益性角度出发,统筹规划,畅通流通渠道。应加大流通环节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流通和零售公益性网络建
马铃薯微型薯 篇5
目前, 在生产技术层面上存在着诸多障碍性因素, 阻碍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2], 其中马铃薯种薯生产就是诸多生产技术性障碍因素之一。当前在固原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上, 仍延用传统的大种薯切块方式播种, 既浪费人工, 种薯又易感染病害, 尤其不适于机械化播种。由于切块棱角分明, 不够规整, 常因咽籽而导致缺苗断垄, 或因重籽率高而造成种薯的浪费, 以致不能有效地保证机械播种的效率和质量[3]。而随着马铃薯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机械播种面积必然会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为了适应机械播种对马铃薯种薯外型光滑规整的需要, 节约运输成本, 减少存储程序, 提高种薯专业化生产效益, 满足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种薯生产环节的技术需求, 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地进行“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途径的研究, 可以生产出外型光滑规整、单薯重30~50 g的微型小整薯, 又可保持单产稳定或适度增产, 达到种薯微型化生产的目的[4,5,6]。同时, 通过延迟播期、降低单薯重量, 提高种植指数, 达到“一年两熟”的效果 (因为延迟播期到7月上中旬, 当地冬小麦已经收获, 恰好是播种马铃薯的有效时期) , 这种方法有效、可行, 只要在有种植马铃薯条件的地方均可进行生产。在宁夏南部地区进行种薯微型化生产, 大田生产的用种量为1 710 kg/hm2, 传统种用种量为2 250 kg/hm2, 节约种子540 kg/hm2。全市按18.67hm2算, 可节约种子10 081.8 kg, 若种子单价按1.2元/kg计算, 可节省种子费用12 098.16元。对适应机械播种、节约运输成本、减少存储程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于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 海拔1 570 m, 年平均气温6.2℃, 年降水量415.2 mm, 无霜期140 d, 土壤类型为湘黄土,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地力均匀, 前茬为玉米。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兰蛋, 耐贮藏, 属中晚熟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种植密度和播期2个因素, 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7.50万株/hm2 (A1) 、9.75万株/hm2 (A2) 、12.00万株/hm2 (A3) 、14.25万株/hm2 (A4) ;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25日 (B1) 、6月10日 (B2) 、6月25日 (B3) 、7月10日 (B4) 。随机区组设计, 2次重复。采用人工平种穴播, 5行区, 小区面积40 m2 (5 m×8 m) 。
1.4 田间管理
生育期间管理同大田。田间记载参考《国家马铃薯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执行。9月20—30日陆续成熟, 收获计产并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与播期对单薯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延迟播期可有效降低单薯重, 且随播期的延后, 单薯重呈陡降趋势;随播种密度的增加, 单薯重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但与延迟播种期相比较, 其降幅较缓。
以用作种薯的小整薯重量为30~50 g的标准来衡量, 以兰蛋品种为例, 生产小整薯应以6月10日以前播种为界限, 提前播种应相应地增大播种密度;反之, 延后播种, 则应增加播种密度。
(g)
2.2 种植密度与播期对单株结薯数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延迟播期, 单株结薯数降低缓慢, 基本保持稳定;而增加播种密度, 单株结薯数则呈现增降互现的微小变化, 也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单株结薯数主要由遗传基因控制, 而受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小。因此, 无论是延迟播期还是加大播种密度, 都不能达到使单株结薯数显著增加的目的。
(个)
2.3 种植密度与播期对鲜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延迟播种时期, 鲜薯产量呈陡降趋势。说明播种时期愈延迟, 鲜薯产量愈低, 愈不利于种薯生产。而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 鲜薯产量增加, 但增幅比较平稳 (与延迟播期导致的减产相比) 。表明适当加大播种密度, 能有效增加种薯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1) 通过增加密度、延迟播期2项技术措施, 均可使单薯重降低, 达到马铃薯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的目的, 但却都不能够使单株结薯数量明显增加。增加密度使单薯重量有效降低的同时, 还可保持单产基本稳定或适当增产, 是种薯微型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延迟播期虽也能降低单薯重量, 但随着播期的延迟, 单薯重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呈陡降的趋势, 导致生产的微型种薯商品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幅降低。因此, 仅可作为种薯微型化生产的辅助技术而应用。
(2) 在种薯微型化生产上, 可采取适当延迟播期 (宁南半干旱山区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 、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如以兰蛋品种, 可增加至9.75万~12.00万株/hm2) 的办法, 既可生产出外型光滑规整、单薯重30~50 g的微型小整薯, 又可保持单产基本稳定或适度增产, 从而达到种薯微型化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芳.无土基质栽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关键技术[J].作物杂志, 2008 (5) :97-100.
[2]冶冰花, 赵玉莲.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 (9) :9.
[3]张希近, 籍立杰, 张耀辉, 等.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J].杂粮作物, 2010, 30 (1) :35.
[4]申海峰.高寒山地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扩繁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 2008 (4) :76, 79.
[5]李春华, 王中华, 李燕平.高海拔地区冬春两季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 2008 (5) :43-44.
马铃薯微型薯 篇6
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微型化技术包含几个方面,其一,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其二,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马铃薯脱毒种薯微型化可优化现行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促进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与种植,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是以基质栽培为基础,在人工控制的温、网室防虫隔离条件下,采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切段扦插等繁育技术,生产2~5 g大小的微型种薯,用于进一步繁育原原种。在微型薯生产过程中,由于利用了温、网室一年多季的生产特点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条件,有效地提高了繁殖基数和保障了病毒害的传播侵染,使得种薯的质量得以保证。微型薯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种薯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4,5],我国的微型薯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目前,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方式主要有两种:基质栽培和雾培栽培。
1.1 基质栽培生产微型薯技术
作为当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栽培方式,基质栽培法是采用蛭石、珍珠岩、草炭等基质在温、网室内进行栽培的技术。该技术关键在于实验室采用马铃薯茎尖脱毒,经病毒检测,在人工控制的温、光、培养基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利用温、网棚内铺设蛭石或珍珠岩(附加草炭、岩棉、松针土等)基质进行无土栽培,并补充营养液,加强病虫害防治,繁育生产微型薯等方面。这项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但繁殖系数不高。
1.2 雾培法生产微型薯技术
雾培法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中马铃薯茎尖脱毒以及病毒检测、组培苗快繁等技术与基质生产微型薯相同,选择适当苗龄的壮苗经炼苗后定植于在温室内雾培槽孔内,使脱毒苗茎秆和叶片处于光照(人工控制)下,而根系处于黑暗与无基质条件下,通过喷雾获得生长所需水分、矿物质元素,加强温、光及微环境的调控,在苗期和结薯期依据其养分吸收特性制定营养液的配方,调整营养液成分,并调整喷雾频率与强度,使马铃薯的根系生长、植株生长、匍匐茎条数及结薯个数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当微型薯长至2.5~4.5 g时,根据生产需要每隔7~10 d适时采收,根据播种时期的安排,对微型薯块进行冷藏或常温贮藏。
喷雾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技术的研究对马铃薯微型薯专业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喷雾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不受土壤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可以科学地对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进行温、光、水、气、肥的监测和调控,彻底防止由于土壤连作而发生的障碍。在管理过程中省去了中耕、除草、施肥、土壤消毒等作业,节约了劳力,发挥了马铃薯生产的增产潜力,不但提高了微型薯的结薯个数,而且增加了单粒重,比一般基质栽培生产微型薯提高3~5倍以上,单株粒数提高到15倍以上。
2 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
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技术是利用常规培养容器(最大的为250 mL),经茎尖脱毒以及病毒检测,在光照培养条件下组培苗快繁,然后更换培养基,转至黑暗的条件下诱导产生、培养、获得微型薯(一般直径为2~10 mm,重200 mg左右)的一种技术。试管薯生产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常年大规模工厂化快速生产;脱毒试管薯在容器内扩繁中不易被病毒或其他病菌侵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脱毒试管薯的质量;试管薯比试管苗更容易栽培、管理,且成活率高;体积小便于贮藏、交流和运输[6]。
因为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含糖量大,收获后的试管薯离开无菌的培养环境,易被真菌、细菌侵染,通常只要将试管薯上粘附的培养基自来水冲洗3~5次,直到彻底干净为止,洗净的试管薯要置于散射光下待干燥后再贮藏,就能减少感染,防止试管薯烂薯现象的发生。
鉴于试管薯体积小、营养少,直播于大田后,常常表现为缺苗多、薯块少、产量低等症状,现在本课题正在研究利用隔离网室采用蛭石(或珍珠岩、草炭等)为基质进行栽培,以及在隔离网室内经过种子包衣措施后直播繁育微型薯。
3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种体系的优化
脱毒试管薯与微型薯经过田间隔离扩繁后才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普遍采取四级体系,即:“试管苗→微型薯→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商品良种”,由于该体系从科研单位、生产基地到农户手中,需要四个层次,称做四级体系。脱毒种薯四级生产体系的种薯生产周期一般在4年以上,也就是说从第一年试管苗开始,到第四年才能使脱毒种薯进入农户商品薯生产用种环节。脱毒种薯生产四级体系增加了不可控制环节和因素(生产场地气候各异,露地开放繁种带来的蚜(昆)虫迁飞、水肥管理以及田间栽培方式的差异),造成脱毒马铃薯感染再感染各种病毒的机会和速度加快,随脱毒种薯代数的增加,病毒的积累逐年增加,种薯质量下降,增产效果减弱。
二年制脱毒种薯繁种体系,即从品种脱毒后,通过试管苗扩繁,生产试管薯。第一年以试管薯为基础,配套顶端切段扦插机制栽培进行微型薯的生产。第二年在阴湿冷凉山区选择自然隔离好的地块利用微型薯进行种薯生产,第三年作为商品薯生产用种。由于在种薯生产过程中,试管苗与试管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微型薯生产在隔离网室内生产,只有一年(即第二年)处于开放条件下繁育,并且选择了在阴湿冷凉的自然隔离地区进行,由于病毒传媒较少,再结合田间病虫害防治措施,基本上可以保证种薯质量。
作为四级体系的优化,二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为了更大面积推广脱毒种薯,发展种薯产业,在试管苗培养、试管薯和微型薯生产、贮藏、催芽等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病毒侵染造成马铃薯种薯退化,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大面积推广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行之有效的措施。结合生产实践,就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技术和脱毒小薯工厂化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还对当前脱毒种薯繁种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微型化生产,繁种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伊里,屈冬玉.中国马铃薯研究与产业开发[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1-9.
[2]Liu Jun,Xie Conghua.Minimizing tuber size approaching to aninnovation of novel seed potato system[C]∥Song Jian,WangMaohu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0.Session 6.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Beijing:New WorldPress,2000:469-470.
[3]柳俊,聂碧华,蔡兴奎,等.马铃薯二年制脱毒种薯体系建设及其关键技术改良[J].中国马铃薯,2006,20(6):321-325.
[4]Kawakami J,1wama K,Hasegawa T,et al.Growth and yield ofpotato plants grown from microtube in fields[J].Amer J of Po-tato Res,2003,80:371-378.
[5]Ritter E,Angulo B,Itiga P,et a1.Comparison of hydroponicand aeropo nie cultivation system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tatominitubers[J].Potato Res,2001,44:127-135.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 篇7
1 马铃薯贮藏条件
1.1 热
贮藏期间, 窖内热量的来源主要有马铃薯块茎原有热、呼吸热、土地热和外源热4个方面。原有热和呼吸热可借通风设备来调节。外源热主要指室内外空气对流带入热量, 它可以采用不同时间通过换气加以调节。
1.2 温
温度是马铃薯贮藏期间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马铃薯贮藏在-1~3℃, 经9h块茎冻结;贮在-5℃时2h就出现受冻现象;长期在0℃条件下贮藏, 芽的萌发和生长势减弱, 被破坏的块茎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迅速愈合形成木栓组织。因此, 刚收获的块茎必须置于高温下晾晒数日方可入窖。种薯窖温以1~5℃为宜, 工业加工薯3~5℃为宜, 食用薯0~3℃为宜。
1.3 湿
湿度是窖贮的又一关键因子, 湿度大, 块茎本身损耗少, 但空气湿度过大会造成腐烂病蔓延。当在5~20℃贮藏时, 相对湿度保持在90%为宜, 即块茎表皮略干, 无水膜。
1.4 光、CO2、通风
马铃薯贮藏窖内往往因通风不良积聚大量CO2, 妨碍块茎正常呼吸。如果种薯在CO2浓度很高的室内长期存放, 必然会增加田间缺苗率, 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影响产量, 所以窖贮必须适当通风。马铃薯块茎不论在贮藏期还是生长期, 直射光、散射光都能使块茎变绿, 使食用品质变劣。而作为种薯, 在贮藏期间适当增加光照能抑制病菌的侵染和幼芽徒长, 形成短壮芽, 增加结薯数量。
2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的变化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要经过后熟、休眠、萌芽3个生理阶段。马铃薯块茎一般经过15~30d后熟作用使其表面充分木栓化, 随之转入休眠状态, 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不同差异较大 (2~5个月) 。而后开始萌芽进入萌芽期。不同贮藏温度下, 块茎变化不同。一般贮藏温度为-2℃时, 块茎受冻。0~1℃时, 淀粉转化成糖, 食味变甜, 种性降低。1~3℃时, 呼吸微弱、皮孔关闭、病害不发展, 重量损失最少, 块茎不发芽。5℃时, 块茎呼吸强度小, 少数气孔开放, 镰刀菌开始发展。8℃时, 呼吸强, 气孔开放, 镰刀菌迅速发展, 块茎腐烂, 度过休眠期的块茎开始发芽。15℃时, 呼吸强烈, 块茎开始皱缩, 幼芽伸长产生大量须根。20℃时, 腐烂损耗激增, 若通风不良, 块茎窒息, 薯肉变黑, 若空气干燥, 块茎皱缩, 幼芽形成子薯。
3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
3.1 安全贮藏程序
马铃薯种薯安全贮藏技术程序:种薯田田间病害防治→入窖前种薯处理→入窖后药剂杀菌→贮藏期间正确调控窖内温、湿、光等。
3.2 安全贮藏的前提
据调查, 马铃薯贮藏期间块茎病害主要有15种, 其中真菌病害12种, 细菌病害2种, 放线菌病害1种。多年经验证明造成种薯贮藏损失的主要病害还是干腐病和晚疫病, 这2种病害复合侵染或干腐病诱发侵染是导致烂薯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生产上要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 减少病菌对块茎的侵染, 增加块茎抗性, 减少伤口出现;降低入窖携带病原菌数量, 减少侵染机会。
3.3 贮藏期管理
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和控制窖内温湿度、通风换气、合理倒窖。在长期管理实践中, 得到的经验是:两头防热、中间御寒、顶棚一层霜、不热与不凉。根据马铃薯在贮藏期的生理变化和安全贮藏条件, 入窖后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管理。
3.3.1 贮藏初期。
从入窖至11月底, 块茎正处于准备休眠状态, 呼吸旺盛, 放出热量多, 所以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应以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
3.3.2 贮藏中期。
12月至翌年2月正是严寒之季, 块茎已进入休眠, 窖内热量很少, 易受冻害, 特别是立春前后, 气温虽然回升, 地温仍在继续下降, 窖温低而不稳, 最易发生冻害。因此, 这一阶段要定期检查窖温, 密闭窖口和气孔, 必要时在薯堆上盖1层草袋防潮御寒。
3.3.3 贮藏末期。
3~4月, 大地回春, 块茎已渡过休眠期, 窖温回升较快。食用薯白天关闭气孔, 夜间打开;种薯则需白天打开气孔和窖门, 促使幼芽萌动, 以备播种。
参考文献
[1]雷发林.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J].中国马铃薯, 2007 (3) :173-174.
[2]杨萍, 张涛.西吉县3000t马铃薯贮藏窖管理与病害防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4) :34.
[3]邢爱秀, 杨学美, 刘纪高, 等.马铃薯的贮藏与粗加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4 (8) :19.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因子研究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研究在广西大学农学院组织培养实验室进行。马铃薯品种为大西洋和郑薯2号, 由郑州蔬菜研究所提供;6-BA为上海生物化学公司制品;PP333为江苏建湖农药厂结晶产品。
1.2 蔗糖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供试品种为大西洋先将带有个腋芽的试管苗茎段接种于装有MS+3%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 每瓶接种3个茎段, 培养温度为 (28±2) ℃, 光照强度1000~1200 lx, 14 h/d, 培养20 d后, 选壮苗切成带有2个腋芽的茎段分别接种于蔗糖浓度分别为3%、6%、8%和10%的MS培养基中。每处理20瓶, 每瓶3个茎段, 先于室温 (28±2) ℃的条件下光照48 h, 然后转入暗培养诱导结薯, 80 d后收获。
1.3 6-BA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供试品种为大西洋, 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 设2个不同蔗糖浓度:3%、8%;3个不同6-BA浓度:0 mg/L、2 mg/L、4 mg/L, 共6个处理, 每处理20瓶。培养程序和光温条件同1.2, 8%蔗糖水平下80 d后收获, 3%蔗糖水平下120 d后收获。
1.4 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供试品种为郑薯2号, 基本培养基为MS+8%蔗糖, 设3个不同6-BA浓度:0 mg/L、2 mg/L、4 mg/L;2种光照时间:暗培养、光照14 h/d, 共6个处理, 每处理20瓶, 80 d后收获。
1.5 PP333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供试品种为大西洋, 基本培养基为MS+6-BA 2mg/L+8%蔗糖, 设3个不同PP333浓度:0 mg/L、50mg/L、100 mg/L, 培养程序和光温条件同1.2, 60 d后收获
以上各培养基的pH值均为6.0, 均添加琼脂粉4.0 g/L。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蔗糖浓度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由表1可见, 8%的蔗糖浓度最适合试管薯的形成。在8%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中, 单株薯数、结薯率、单瓶薯重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的处理。
2.2 不同蔗糖浓度下, 6-BA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由表2可见, 在3%蔗糖浓度水平下, 6-BA对试管薯的诱导效果非常显著, 不添加6-BA时, 不结薯。添加了6-BA后, 结薯率、单薯重、单株薯数等显著提高, 但是薯块大小不均, 变异系数大, 在3%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中, 试管苗茎秆粗壮, 叶片宽大, 有大量的侧枝、须根;而在8%蔗糖浓度的水平下, 6-BA对试管薯的诱导效果不显著。
在8%蔗糖浓度的水平下, 在转入暗培养的第6d, 6-BA 4.0 mg/L处理就开始结薯, CK直到第33 d才开始结薯, 由此可知6-BA可以促进诱导结薯, 且适当提高6-BA浓度可以加快结薯。添加6-BA的处理, 试管苗不长侧枝, 也不长须根, 试管薯大部分着生在上部;反之, 不仅长出了大量须根、侧枝, 试管薯大部分着生在基部。
在3%蔗糖浓度的水平下, 即使添加了6-BA, 其结薯期也大大延长, 如处理6-BA 4.0 mg/L在暗培养后才开始结薯而在暗培养59 d后才开始结薯, 但6-BA可显著提高结薯率。
2.3 光照时间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由表3可见, 光照环境对试管薯影响非常明显, 正常光照条件下, 6-BA一定程度上诱导试管薯形成, 且试管苗大多茎秆粗壮, 腋芽长, 分枝多, 把正常光照条件下不结薯的试管苗移入黑暗下培养, 一个星期左右就诱导结薯成功, 由此可知暗的培养环境对于试管薯的形成是必要的。
2.4 PP333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PP333一定程度上抑制试管薯的形成, 随着PP333浓度的提高, 结薯率下降明显。见表4。
3 结论
8%蔗糖浓度较适合诱导结薯。在8%蔗糖浓度水平下, 6-BA为2.0 mg/L时, 结薯率高达83.3%, 且结薯时间短, 大小均匀;而在3%蔗糖浓度水平下, 6-BA为4.0 mg/L时, 虽然结薯率、单薯重等主要性状显著, 但是结薯时间延长, 且大小不均。黑暗环境对试管薯形成是必要的。PP333一定程度降低结薯率, 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关于马铃薯试管薯直接种植于大田的文献国际国内都很少见报道[5]有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等.中国马铃薯栽培学 (第一版)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2]柳俊, 谢从华, 黄大恩.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暗处理和光照时间对试管块茎形成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 1994, 8 (3) :138-141.
[3]柳俊, 谢从华, 黄大恩, 等.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BA对试管块茎形成与膨大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 1995, 9 (1) :7-11.
[4]李灿辉, 管朝旭, 文昌龙, 等.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生长物质对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 1998, 12 (2) :67-76.
马铃薯种薯高倍繁殖方法 篇9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高倍繁殖,方法
马铃薯现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 居第4位。随着马铃薯用途的不断拓宽, 马铃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为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黑龙江省幅员辽阔, 气候适宜, 马铃薯种性稳定, 生长繁衍良好, 能够持续生长传播, 已成为该省的重要作物和粮食来源。由于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有衰退、无性繁殖病害积累的问题, 所以与其他作物如番薯、玉米相比, 其传播链比较短, 而且容易中断。为此, 马铃薯的高倍繁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一刀两芽 (小块繁殖)
一是催芽。切块前将种薯放在室温即15℃左右的暗光条件下进行催芽。二是切块 (栽子) 。出芽后 (主芽米粒大小) 先按芽切块, 再把大切块按芽眉垂直向, 沿主芽中间切成2块, 利用副芽繁殖, 提高块茎利用率30%~50%。三是栽培条件。墒情好或坐水种, 其他同大田。足肥足水, 可提高繁殖系数40%~60%[1,2]。
2 掰芽育苗
2.1 切块
先催芽, 切块前将种薯放在室温15℃左右的暗光条件下进行催芽, 待出芽后按芽切块。
2.2 育芽
将切块芽眼朝上, 依次排列在温床上, 切块下土厚5~6 cm, 切块上覆土厚3~4 cm, 温度保持在20~25℃, 土壤湿度保持干土重的15%~25%即在正常播种状态即可, 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育芽。
2.3 温床准备
有冬季生产蔬菜的简易温室的, 用砖砌成床埂即可;也可上年秋季在房前向阳背风处砌成13.2 cm砖墙的温床, 宽200~250 cm、高100~150 cm, 长度按条件而定, 北方4月初铺上5~10 cm厚半腐熟马粪, 压实浇水, 使其腐熟利用和增温, 上面再铺5~6 cm培育土、60%肥沃田土、腐熟马粪20%, 细砂或炉灰渣20%混合, 用塑料罩上温床增温保水。
2.4 掰芽
切块培育5~6 d可出芽, 当出芽高4~5 cm或视芽茎基中出生线粗状的小嫩根, 芽尖端弯成勾状尚未伸直时, 用手掰下, 切块仍放回原处育芽, 可连续掰2~4个芽, 但切块至少要留1个芽定植田间。
2.5 育苗
掰下芽移植在温床或塑料大棚中, 最好用肥沃土40%、细砂20%、草炭土40%的培养块育苗有利于定植。温湿度要适宜, 以保证其成活和生长;加强管理育壮苗。
2.6 定植
苗高8~10 cm, 晚霜过后定植田间。要炼苗适应自然条件, 定植前2~3 d停止浇水。定植田要整好, 土壤要肥沃, 施农家肥60~120 t/hm2, 化肥施氮肥300~375 kg/hm2、磷肥300~375 kg/hm2、钾肥30~60 kg/hm2。定植要深些, 分次分层培土, 株行距 (35~40) cm× (60~70) cm。
3 嫩尖扦插育苗
3.1 室内嫩尖扦插
块茎生长或掰芽育成的苗, 当苗高25 cm左右、8~9叶时, 把茎尖掐下长4~5 cm, 带3~4叶 (节) , 扦插在温床中的泥浆土壤上, 土里1~2节, 外留2~3节, 土壤水分保持饱和状态直至生根成活。8~9 d地下生根、地上长茎叶。用塑料膜罩上温床保温湿, 同时膜上加盖遮光物, 成活后逐渐撤去, 减少土壤水分, 使自然条件给定植创造条件, 15~20 d后定植, 含母株, 方法同掰芽育苗的定植方法。扦插时间由定植时间往前推算, 有条件可提前扦插, 进行多次掐尖扦插。
3.2 大地嫩尖扦插
阴雨连绵天气或有水浇条件, 在田间集中扦插, 活后移栽, 或直接扦插垄上, 用塑料膜覆盖保持水分[3,4]。
4 抱窝
一是育壮芽。整薯或切块催芽、育芽同掰芽法。二是育壮苗。方法同上, 但要移栽前苗长8~10 cm的壮苗为好, 晚霜过后移栽大田。三是播种移栽。最好是伏秋翻的肥沃地块, 力争早播, 早栽, 株行距 (45~60) cm× (65~80) cm, 深栽浅培土, 施足底肥, 墒情差要坐水种。四是管理。苗高10~20 cm时, 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浅培土3~4 cm厚, 此后每间隔7~15 d, 除草培土1次, 逐渐增厚, 3~4次时达10 cm厚并于封垄前完成。结合病虫害防治追肥、灌水[5]。五是深栽浅盖。分次分层培土。地上茎叶繁茂, 地下形成2~4层匍匐茎, 层层有块茎好像母鸡抱窝。一般单株结薯20~40个, 产量30~45 t/hm2, 多者结薯50~100个, 产量52.5~67.5 t/hm2。
参考文献
[1]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8.
[2]卢育华.马铃薯史话[J].世界农业, 1985 (5) :52-54.
[3]谷茂, 丰秀珍.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与进化[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 :114-117.
[4]谷茂, 马慧英, 薛世明.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