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远端骨折

2024-08-15

胫腓骨远端骨折(精选11篇)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1

胫腓骨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大多由较高暴力损伤所致,不仅骨质发生明显的破坏,周围软组织亦发生严重损伤。由于胫骨远端血供差,软组织菲薄,不能提供良好的血运及保护,因此,皮肤坏死、感染、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很高。我们自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采用锁定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 LCP)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其固定效果及功能恢复均获得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23~51岁。损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3例,暴力伤2例,砸伤3例。闭合骨折17例。按AO分类:A型4例,B型10例,C型3例.开放骨折13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2例,Ⅱ型6例,ⅢA型5例。其中胫腓骨双骨折占90%。骨折部位:胫骨上段4例,中段10例,中下段16例。本组患者中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2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根据胫腓骨骨折情况决定手术顺序。如果腓骨骨折简单或粉碎不严重,则先经小腿外侧切口,将腓骨骨折进行复位并用1/3管形或重建接骨板内固定;如果腓骨呈严重粉碎骨折,估计无法做到正确复位并维持正常的长度,则先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然后再固定腓骨骨折.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时,自内踝最突出点向上做纵向切口,长约4cm,显露胫骨远端内侧面,用骨膜剥离器沿胫骨内侧面向近端潜行剥离,在骨膜及皮下组织之间形成一隧道。用间接复位技术进行复位,如果骨折无法达到满意的位置,则可于骨折部位做小切口辅助复位。对干骺端存在压缩或关节面有塌陷的骨折,先行撬拨复位,在关节面恢复平整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证实位线良好后根据需要植骨。根据胫骨远端的形态预弯接骨板后自内踝切口向近端插入,在接骨板近端做3~4cm长的切口,显露近端部分钉孔。在骨折远、近端各用一枚普通螺钉固定,使接骨板与胫骨内侧面贴合良好,C臂机透视证实骨折及良好后在锁定螺钉导向器的帮助下钻孔、测深,拧入锁定螺钉,一般在骨折远近端各需三枚以上的固定螺钉。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后关闭切口。

1.2.2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抬高患肢,给予抗炎、止血及消肿治疗。一般术后48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 d即鼓励患者进行足趾伸屈及小腿肌肉的舒缩活动,第3d进行踝、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术后每2个月摄片一次,按照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行走的时间。

2 结果

本组30例病人中有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并发症有:在开放性骨折中,有4例伤口出现红肿,经用酒精湿敷、抬高患肢、脱水、加强抗炎治疗,伤口愈合,感染未进一步发展为骨髓炎。近端锁钉断钉1例,膝关节有轻度疼痛3例,无锁定接骨板弯曲现象,骨痂生长良好,无膝、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及骨不连发生.按Jonher-Wruh评分标准[1]:优19例,良3例,中3例,差0例。

3 讨论

胫腓骨远端骨折,无论采用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支架固定,还是用跟骨牵引治疗,甚至用普通钢板内固定,均无法同时达到稳定固定骨折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两个目的,且每种治疗方法还有各自不同的缺陷,因此,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LCP是新一代接骨板螺钉系统,其螺钉头和接骨板上的钉孔均有螺纹,两者拧紧锁定后能对骨折端产生良好的稳定作用;另外与接骨板锁定后螺钉的朝向各不相同,提高了内植物的抗拔出力,因此特别适用于普通接骨板无法确实固定的骨端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固定。LCP的上述特点使其成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工具.目前常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LCP主要有:4.5mm干髓端锁定接骨板、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及三叶草锁定接骨板。4.5mm干髓端锁定接骨板为直板,近端锁定螺钉直径4.5mm,远端锁定螺钉直径为3.5mm,适用于远侧骨折端比较完整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胫骨远段骨折。三叶草锁定接骨板较薄,可置于胫骨内侧面或前面,远近端均用直径为3.5mm的锁定螺钉。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较三叶草锁定接骨板略厚,只能置于胫骨内侧面,也全部采用直径为3.5mm的锁定螺钉。两者均可用于远侧骨折增长度较短的关节外骨折以及部分或完全关节内骨折。

胫骨远端骨折时由于在胫骨皮质内下行的滋养动脉常常发生断裂,且胫骨下端无肌肉附着,其内侧面更是只有皮肤及皮下组织覆盖,缘于骨膜的血供存在不足,因此较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我们在术中尽可能采用闭合复位技术进行复位,经骨折远端小切口插入接骨板至骨折近端,这样做能有效地保护骨折端的血液供应,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胫腓骨骨折后,胫骨的张力侧在内侧,在此置入接骨板符合张力带原则且操作方便。但由于胫骨远端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造成骨折的暴力常引起皮肤的挫伤,再加上骨折后的肿胀及接骨板的植入使切口边缘皮肤张力过大,局部缺血。因此容易引起皮缘坏死,骨折端及接骨板外露,进而导致切口感染,甚至骨髓炎的严重后果,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手术宜选择在骨折局部无严重肿胀时进行,为此,可在骨折发生后肿胀尚不明显时行急症手术,如果就诊时肿胀已经比较严重,可先行跟骨牵引,并配合抬高患肢、肌肉舒缩锻炼及药物消肿等治疗,待肿胀消退,局部皮肤出现皱纹后再行手术。术中除采用闭合复位,经小切口插入接骨板的技术外,根据内踝的形态特点对接骨板进行塑形,并用普通螺钉先行固定,使接骨板与胫骨内侧皮质密切贴合,将有助于减轻接骨板及螺钉对切口皮肤的压迫,降低感染率。术后同样需要辅以各种消肿的治疗措施。采用4.5mmLCP固定时,由于其远端数孔方向朝向踝关节,为了避免螺钉进入关节腔,钻孔时钻头穿过第一层皮质后,如果再次出现阻力增大说明钻头遇到较坚硬的软骨下骨,此时测深所确定的螺钉将不会进入关节腔。

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昂贵。很多骨折并不须使用锁定钢板。为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锁定钢板更难使用.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钢板,它们只有锁定孔,在行钢板固定前必须进行骨折复位。一旦锁定螺钉通过钢板拧入骨质,这个节段的骨折端就不能通过拧入额外的螺钉或通过使用加压器械进行复位。这使得螺钉的拧入顺序显得至关重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骨折复位不良。使用锁定钢板的外科医生须使用各种复位技术,如“无手”牵引、股骨牵开器和经皮复位钳[2]。外科医生必须牢记,尽管锁定钢板的技术很先进,但它们不能改善骨折复位,也不能帮助复位不良的骨折得到愈合。假如最后骨折固定得很坚强,尤其当使用桥接技术时。可能会发生骨不连接。坚强的钢板、坚强的螺钉和骨折端分离这三者结合起来就会导致骨不连接。

大多数须手术治疗的骨折都不须使用锁定钢板固定.只要按照手术原则进行操作,大多数骨折使用普通钢板和髓内钉都能达到愈合.然而,有些特殊类型骨折复位后难以维持,钢板螺钉松动发生骨不连接的风险更高.它们常常被称为“未解决”或“有问题”骨折。包括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关节周围短小骨折块的骨折和骨质缺乏性骨折。这些损伤的类型是使用锁定钢板的典型适应证。使用锁定钢板主要的适应证包括四项不同的“经典”原则[3]:①加压原则,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②中和原则,也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③桥接原则(“锁定内固定”原则)。用于粉碎性骨干骨折或干髓端的关节外骨折;④结合原则(“结合钢板”原则),用于粉碎性干髓端关节内骨折。锁定钢板技术为骨量减少性骨折和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提供了较好的固定方法。与普通非锁定固定技术相比,锁定螺钉增加的稳定性推动了微创骨折固定技术的运用,例如桥接钢板系统和经皮骨折内固定技术。使用锁定钢板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使用普通钢板难度更大。使用锁定钢板常常要求间接复位骨折块,锁定螺钉必须沿着螺孔的轴线小心地拧入螺钉孔,并确保已拧紧,钢板的长度也要仔细选择。尽管须掌握这些技术,但是随着老年患者脆性骨折和年轻患者严重创伤后高能量骨折的增加,锁定钢板的使用很可能变得越来越广泛。虽然已经有大量生物力学和动物数据发表,但关于使用锁定钢板固定的长期优点的报道还不多。虽然看似失败越来越多,但对不同骨折类型的初步研究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我们必须仔细地寻找文献报道案例和个人实践中失败的原因,这样可以使我们从错误中获得真知,提高技术。

摘要:目的总结锁定接骨板对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胫腓骨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3例,并有25例骨折病人进行了6~18个月随访。分析采用Jonher-Wruh评分标准.结果所有骨折患者中愈合优为19例,良3例,中3例,差0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有1例出现近端锁钉断裂,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无锁定接骨板弯曲及断裂,未出现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无术后感染.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胫腓骨骨折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参考文献

[1]Johner R,Wruh O.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and cor- 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ol fixation.Clin Orthop.1983,178:7.

[2]Pallisterl,Iorwerth A.Indirect reduction using a simple quadrilateral frame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stal tibial LCP—technical tips[J]. Injury.2005;36:1138-42.

[3]Gautier E,Sommer C.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LCP[J].Inju ry.2003;34(Suppl 2):B63-76.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2

姓名:林贵莲

住院号:150921

入 院 记 录

姓名:林贵莲

单位:无

性别:女性

住址:XX市XX区XX路102号 年龄:52岁

入院时间:2016-12-5 15:30 婚姻:已婚

记录时间:2016-12-5 17:00 民族:黎族

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职业:无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省XX市

联系人及电话:梁静茹 *********** 主

诉:摔倒致伤左小腿功能障碍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个多月前行走时不慎摔伤,伤及右小腿,伤后右小腿疼痛剧烈,可见畸形,不能自行站立及行走,当时无昏迷,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无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伤后被急送到我院,门诊医师行DR检查后诊断“左胫腓骨远端骨折”。并建议患者行左下肢石膏托固定并住院进一步治疗。但患者因个人原因不同意住院。后一直家中休养,左小腿疼痛逐渐减轻,目前疼痛不明显,但左小腿及以下仍有肿胀,左小腿远端仍有畸形。3天前在外院行DR检查提示,骨折处未见明显骨痂生长,骨折对位对线不良。今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来我院。门诊医师拟“左胫腓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收住院。入院时患者精神可,无畏寒发热,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56月经史:14岁50岁,停经后无特殊。

2830-1

医师签名:

XX市人民医院病历

姓名:林贵莲

住院号:150921

听诊:心率90/min,律齐,无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 视诊:呈肥胖体型,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莫菲氏征阴性。

叩诊: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腹部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脾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外阴及肛门 外阴呈老年性萎缩,无皮诊,溃疡及结节,无痔及瘘管,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

脊柱及四肢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及肋脊角无压痛叩击痛,间接叩痛阴性。活动好。四肢情况详见专科情况。

神经系四肢运动及感觉正常。膝腱、跟腱、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反射及腹壁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霍夫曼征及克尼格征阴性。

左小腿远端可见畸形,左小腿,踝部,足部稍肿胀,左小腿骨摩擦感不明显,畸形处压痛不明显,无明显轴向叩击痛,左膝关节活动正常,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痛温触觉正常。余四肢关节活动自如。

左小腿正侧位片:左胫腓骨远端骨折。

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摔倒致伤左小腿功能障碍2月余入院。查体:左小腿远端可见畸形,左小腿,踝部,足部稍肿胀。辅助检查:左小腿DR检查提示:左胫腓骨远端骨折。骨折处未见明显骨痂生长,骨折对位对线不良。

入院诊断:

初步诊断:

1、左胫腓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中圖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33-02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在骨科中是常见病.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⑴现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28例不同类型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⑵现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7~60岁,中位年龄39岁。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6例。致伤原因:车祸12例,井下致伤13例,打球致伤3例,平均住院15~20天。术后随访6月~1年。均能参加体力劳动,肢体功能恢复良好。⑵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肺、肾等功以及x线片检查。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情况,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时将情况汇报给医生⑷。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同时做好术前备血工作,术前1d做好患肢的皮肤清洁消毒,以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2.1.2 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的情绪,护士首先要认真听取患者的疼痛主诉,检查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和强度,表现出同情和关心。给予耐心安慰,教给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以便使其配合治疗。让病人相信医学可以使他们很快恢复健康,同时列举一些成功的例子。告诉病人该类骨折预后良好,一般不会致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⑶

2.1.3 体位摆放及患肢护理:

因小腿的解剖特点,多数肿胀明显.除给简单的外固定外,术后应抬高患肢45一50度为宜。24h内给冷敷2—3次,10一15分/次。足后应给以中立位.踝两侧用海绵垫固定,以防内外旋转加重再损伤。开放性伤口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可延期至I期或Ⅱ期闭合。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小腿骨筋膜间综合征的发生。(1)

2.2 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创口情况

术后患者取仰卧位,用软皮枕或布朗架抬高患肢,以15--20度为宜,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注意观察手术切口的渗血情况及分泌物颜色、气味,定时做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敷料。

2.2.2 预防褥疮

患者抬高患肢长时间卧床后,身体的重心集中在骶尾部及背部骨突部位,受压部位皮肤容易发生摩擦而导致皮肤缺血坏死。因此每1-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要经常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保持皮肤干燥,及时做好生活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2.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活动及膝、踝等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每次15min,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并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使之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功能锻炼。

2.2.4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忌烟酒,禁食辛辣食物,以防伤口感染。多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含钙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蛋类或骨头汤之类食物,以促进骨折加快愈合。

参考文献

[1] 邵华.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25-126.

[2] 李爱萍,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674-3296(2012)01B-0147-02。

[3] 穆逢春,杨光远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9月第4卷第26期

[4] 郭春兰,石碧兰.胫腓骨骨折经皮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71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4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

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 好发于中远端, 约占全身骨折的14.1%, 占四肢骨折的3.77%[1]。外固定器固定容易引起针道感染并且对踝关节的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而胫腓骨部位的解剖特征又限制了髓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这就使得钢板固定成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首要选择[2]。近年来, 我院采用锁定加压钢板 (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 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以来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 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选择36例, 其中男16例, 女20例;年龄20~68岁, 平均32.5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 高处坠落伤4例, 摔伤6例, 直接暴力伤3例;闭合性损伤27例, 开放性损伤9例;均为新鲜骨折,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8d, 平均2.6d。

1.2 诊断标准

参照《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确定[3]。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检查胫腓骨骨折的软组织损伤及足部动脉搏动等情况。术前常规摄前后位、侧位X线片, 必要时CT三维重建, 全面了解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对于开放性骨折, 急诊清创缝合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3.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视病情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术后, 在C型臂X线透视机下多角度透视, 行骨折牵引复位, 并维持位置, 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于胫骨上, 显露好各镙孔, 用锁定镙钉固定。应用气压止血带根据钢板位置及骨折断端选择切口, 胫骨切口平行于胫骨前嵴外侧1cm做一纵行切口向下延长, 腓骨切口由腓骨小头、小腿三头肌与趾伸肌间隙向上延长, 两切口相距至少7cm。顺该切口剥离骨膜外软组织, 形成软组织隧道, 将合适长度LCP插入该骨膜外隧道。透视确认LCP位置正确后, 将其通过两根细的克氏针临时固定, 然后在导向装置引导下固定锁定螺钉。一般近端用3-4枚锁定螺钉, 钢板远端选用4~6枚螺钉双皮质固定, 其余可用普通螺钉或锁定螺钉。待所有固定完成后, 经C型臂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及LCP固定位置满意后, 缝合切口, 常规留置伤口负压引流管, 加压包扎。

1.3.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炎5~7d, 伤口换药拆线。术后抬高患肢以消除局部水肿, 并根据骨折稳定情况选择适当外固定, 一般不超过4~5周, 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 根据情况予以对症处理。术后第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 并鼓励患者进行患肢肌肉静力收缩锻炼。术后第1、2、3、6、12个月复查X线片, 并根据复查后骨折愈合情况让患肢开始部分负重, 待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完全负重活动。

1.3.4 疗效评定

采用Johner-wruh[4]胫骨干骨折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无感染, 无神经血管损伤, 无畸形, 关节活动不受限, 无疼痛, 日常活动不受限;良:无感染, 轻度血管神经损伤, 内翻或外翻2~5°, 关节活动度>80%, 偶尔疼痛, 日常生活受限;中:无感染, 中度血管神经损伤, 内翻或外翻6~10°, 关节活动度>75%, 中度疼痛, 日常活动严重受限;差:有感染, 重度血管神经损伤内翻或外翻>10°, 重度疼痛,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2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 骨折均获愈合, 愈合时间2.3~3.5个月, 平均为 (2.9±0.6) 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畸形愈合、骨折固定后再移位;无骨髓炎、脂肪栓塞、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未发现断钉及锁钉松动现象, 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脱落等并发症。36例患者, 根据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定标准, 优31例, 良4例, 中1例, 差0例, 优良率97.22%。

3 讨论

胫腓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常由于外界暴力所致。因胫腓骨骨折后创伤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营养血管损伤、软组织覆盖少、血液循环较差, 伤后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5]。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势必将肿胀的软组织广泛剥离, 加上内固定植入, 造成切口难以缝合, 即使勉强缝合也极易发生皮肤感染坏死, 钢板外露等并发症[6]。

LCP结合了微创内固定系统 (LISS) 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PHILOS) 的优点, 是一种对传统内固定钢板概念重新思考的新型钢板, 是一种全新的骨折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其螺钉头和钢板上钉孔均有螺纹, 两者拧紧锁定后能对骨折端产生良好的稳定作用, 是一种能同时满足锁定、加压或两者结合的内固定方法。

锁定加压钢板在临床上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主要是由于锁定加压钢板系统的螺钉和接骨板之间存在锁定, 起内支撑作用, 可保持复位一直到骨折愈合, 从而使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骨折断端血供,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本文中所有病例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后均达到临床愈合, 无一例出现传统固定方法所引起的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常见并发症, 弥补了传统固定方法的不足, 优良率达到97.22%。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降低并发症的同时, 极大缩短了骨折愈合的时间, 已成为大多数胫腓骨骨折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荣国威, 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37-1181.

[2]胡茂忠, 范猛, 井万里, 等.经皮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2:136-137.

[3]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S].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99-230.

[4]Johner R, Wruh O.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d fixation[J].Clin Orhop Relat Res, 1983, 178:7-25.

[5]戈涛, 徐中和, 邝炯祥, 等.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 (8) :619621.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5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胫腓骨折患者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17~78岁。其中车祸伤24例,重物砸伤2例,摔伤4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11例。横断型骨折4例,斜形螺旋型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16例,多段骨折2例。

治疗方法: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或腰麻。根据不同部位选用T型或直型外固定支架。止血带下手术。对于开放性骨折均急诊行常规清创术,清创后扩大原创口,暴露骨折端,不剥离或少量剥离骨膜,清理骨折断端,将骨折复位。對于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后碎骨片稳定者可不予另行固定;对于不稳定者可用螺钉将碎骨片固定于骨折远端或近端。对不能用螺钉固定的碎骨片则填充于骨端之间或用粗丝线及钢丝捆扎固定。对于有缺损的粉碎性骨折给予髂骨植骨置于两断端之间,并将碎骨片填充其间。骨折复位后,于小腿内侧骨折远近端合适位置各切2个长约0.5cm小口。用骨钻钻开胫骨内外侧骨皮质,于骨折远近端各拧入2枚带螺纹固定针,均透过双侧骨皮质,安放外固定支架,保持支架与皮肤间距离约1cm,调整复位,复位满意后拧紧外固定支架螺栓固定,用加压器适当加压,活动患肢见骨折稳定无异常。加紧各固定螺栓,冲洗伤口,放置引流,逐层缝合。腓骨骨折一般不予固定,因骨间膜作用一般位置均较满意。对于闭合性骨折均于入院后给予石膏托或跟骨牵引固定,待患肢肿胀减轻后再给予手术。手术采用胫前外侧入路,切口长约5cm,暴露骨折端,清理断端血肿,骨折复位,固定方法同开放性骨折。对于多段骨折,采用多段骨折外固定支架,于骨折远近端及中间骨折段各拧入2枚螺钉,加压固定。固定方法同前,术后不用石膏托固定。

常规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伤口定期换药,2周后拆线。外露钉道给予间断换药,外滴酒精等预防感染。术后1周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1个月后扶拐下地,不负重锻炼。

结 果

本组30例随防6~18个月,切口甲级愈合26例,乙级愈合3例,1例由于皮肤重度挫伤行皮瓣转移成活。无1例伤口感染。针道浅表感染4例,均经局部换药治愈。

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32周,平均18周,无外固定架松动、脱出及折断,治疗效果满意。

讨 论

胫腓骨骨折在四肢骨折中发生率最高,占全部骨折13.7%。单臂外固定支架的应用,简化了手术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较其他治疗方法有明显优点:①利用原切口或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复位准确,软组织损伤小,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最大限度减少了对骨折处和皮瓣的血运干扰,降低了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皮肤坏死的发生率。②对粉碎性骨折,结合有限内固定的使用,提高了固定后骨折的整体稳定性。对于有缺损的严重粉碎性骨折,由于对远近端的骨折固定为植骨及碎骨块的填充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骨不连的发生率。对近关节处的骨折,利用T型支架的固定,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避免了内固定物固定困难,术后关节粘连,影响关节功能的问题。③对开放性骨折及皮肤损伤严重者,便于创口和皮肤血运的观察和处理。仅用4枚镙钉固定,且离骨折处较远,不占用软组织空间,降低了皮肤缝合张力,减少了手术创口的感染坏死率。也避免了由于内固定物的刺激或排异反应导致创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亦有利于皮肤缺损而皮瓣转移或植皮的处理。④由于没有坚强内固定,没有对骨皮质及骨膜的压迫,避免了钢板下骨皮质缺血吸收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减少了祛除固定后二次骨折的可能。⑤具有使骨折复位、固定的双重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不造成应力遮挡,有利于骨折愈合。本组1例患者术后2周后下地不慎摔倒,致患肢骨折处移位畸形,利用原支架调整复位固定,骨折顺利愈合。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不需特殊设备,外固定架拆卸容易,无需二次手术,降低了治疗费用。

总之,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创伤小,不破坏断端血运,对骨折端无异物刺激,利于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通伯,戴克戎,主编.骨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 男21例, 女5例;年龄19~61岁, 平均39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9例, 车祸伤11例, 跌落伤5例, 其它1例。伴有小腿远端内侧皮肤挫伤的闭合性损伤7例, 开放性损伤19例。骨折类型按AO胫腓骨远端骨折分型, A1型2例, A2型3例, A3型9例, B型1例, C1型2例, C2型7例, C3型2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 Ⅰ型损伤4例, Ⅱ型损伤13例, Ⅲa型损伤2例, 开放性损伤均急诊手术, 7例闭合性损伤有2例急诊手术。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开放性伤口严格按照清创原则, 生理盐水、双氧水、碘伏反复冲洗伤口。先行牵引复位, C型臂透视证实胫腓骨骨折初步复位后, 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沿腓骨后缘作直切口, 分离至腓骨, 将腓骨解剖复位后根据腓骨骨折的类型、范围分别选择克氏针、1/3管形钢板、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及重建钢板等固定。透视显示胫骨骨折端及踝关节间隙, 先于骨折远端胫前皮肤作1个3~4 cm切口, 切口远端略转向内踝方向, 切开胫前肌腱的内侧缘并切断部分伸肌支持带, 将胫前肌腱、胫前动脉等牵向外侧, 窄骨膜剥离器沿胫骨外侧、骨膜外向近端作一通道, 将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逆行插入, 在钢板上段沿胫骨嵴外缘作1个约3 cm直小切口, 利用“移动窗”技术分别行远、近端的骨折固定。关节内骨折, 透视下行撬拨复位, 必要时探查关节面复位情况, 骨折复位后可临时用克氏针固定, 对骨缺损较大者取自体髂骨植骨充填, 本组共有6例实施植骨。术后石膏托固定, 抬高患肢及抗生素等治疗, 第2 天开始练习足趾伸屈活动, 定期复查X线片。

2 结果

本组26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9个月~36个月, 平均18个月。视骨折类型及固定情况3~6周拆除石膏, 骨折愈合时间14~21周, 平均16.2周, 骨折无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 无螺钉脱出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参照Tornella等对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标准[1], 优:无疼痛, 背屈大于5°, 跖屈大于40°, 成角畸形小于3°;良:间歇性疼痛, 背屈0°~5°, 跖屈30°~40°, 外翻成角畸形3°~5°, 内翻小于3°;可: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需用药物缓解, 背屈-5°~0°, 跖屈25°~30°, 外翻5°~8°, 内翻3°~5°;差:顽固性疼痛, 背屈小于-5°, 跖屈小于25°, 外翻大于8°, 内翻大于5°。本组优14例, 良11例, 可1例, 优良率96.2%。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4。

3 讨论

3.1 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条件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法

胫骨远端骨折发生率有所上升, 由于踝关节上方皮肤薄, 胫骨表面肌肉、软组织覆盖少, 骨折常伴有皮肤肌肉挫伤及骨外露, 治疗上要兼顾到骨折的复位固定、小腿软组织的处理及皮肤感染坏死的预防。踝关节上方皮肤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可能成为制约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方法使用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需广泛暴露骨折端, 造成骨折端血流灌注减少, 易出现骨不连或延迟愈合。内侧切口放置钢板符合张力带固定要求, 当胫内侧皮肤条件较好时, 胫骨内侧钢板固定应作为首选。但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大多位于胫前或内侧, 内侧皮肤往往不能承受手术切口的损伤及术后肿胀反应, 易出现皮肤感染、坏死及钢板外露, 而钢板外露的后果是给患者带来第二次“灾难”。髓内钉适合踝关节上方6 cm以上骨折, 对胫骨远端骨折起不到稳定的固定作用。因而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成为治疗胫内侧皮肤挫伤远端骨折的首选。本组病例的选择, 为GustiloⅠ型、Ⅱ型、较轻的Ⅲa型骨折及合并胫内侧皮肤挫伤的闭合损伤。对Ⅲb和Ⅲc型骨折的患者, 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能更为合适。

3.2 胫腓骨远端固定的临床意义

随着胫腓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除骨折治疗的个性化外, 其治疗原则已成熟并被广大骨科医师所接受。AO组织所推荐的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四步原则为:重建腓骨;胫骨关节面重建;自体植骨;支撑接骨板的支撑。强调腓骨重建的原因有二:一是同复杂的胫骨远端骨折相比, 腓骨骨折程度大都较轻, 腓骨长度、旋转及轴线较易得到纠正, 腓骨骨折良好的复位固定, 为胫骨远端骨折恢复长度、力线已提供参考及保证。腓骨开放性骨折较少, 为腓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腓骨远端参与踝关节的形成, 是踝关节诸多韧带的附着结构, 腓骨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 使踝关节外侧稳定性得以恢复。腓骨复位不良, 特别是短缩时, 外踝上移, 踝穴增宽, 距骨外移, 胫距骨接触面积减少, 局部压力增加, 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胫骨关节面复位不良, 导致关节软骨受损, 也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必须平整, 术中要求在C型臂透视下了解关节面的情况, 必要时植骨以建立对关节面的支撑。本组病例, 均采用国产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 它通过钢板远端平面近90°的旋转, 使钢板近端帖服于胫骨的外侧, 远端旋转向前, 避开对外踝的干扰, 沿胫骨前表面固定骨折远端[3]。本钢板设计合理, 不需预弯, 钢板中远部与胫骨远端外形相适应, 通过远端向内侧旋转, 实现了两个平面的固定, 此钢板能达到踝关节上缘, 远端使用松质骨螺钉, 螺纹直径大, 把持能力强, 能满足胫骨远端内固定的要求。通过9~36个月的随访, 未见畸形愈合、螺钉脱出及钢板断裂等现象。

3.3 微创经皮内固定符合BO理念

任何内固定只是起临时支撑作用, 只有骨折的愈合才是持久坚固的, 骨折愈合是最终的目的。骨折的治疗正向生物学固定转变, 生物学固定的核心是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 其内涵是重视局部软组织及骨的血运, 固定牢固而无加压, 越来越多的发现认为:在外科治疗条件下, 活骨的愈合对有限的和弹性的不稳定具有极强的耐受力, 当修复组织的张力在一定范围内, 不超过骨愈合张力极限, 非但不影响骨折愈合, 反而刺激骨痂生长[4]。本文手术方法遵循BO理念, 骨折端不暴露, 骨折复位充分利用“软组织链”的作用, 采用间接复位, 不剥离骨膜, 在骨折两端分别用3~4枚螺钉固定, 有利于创面及骨愈合, 无骨折不愈合现象。

3.4 手术时机和注意事项

手术的最佳时机取决于软组织的状况及伤后就诊时间。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内固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彻底清创、早期关闭伤口可有效减少感染及皮肤坏死。早期固定能减轻疼痛并便于护理。早期肿胀主要是血肿而不是水肿, 及时手术是减轻或消除肿胀的积极措施。对内侧皮肤挫伤的闭合性损伤, 因为此方式是在前外侧切口放置钢板, 不加重内侧皮肤的损伤, 软组织条件允许时, 也应尽早手术。

手术应注意以下方面:a) 由于切口是在胫前或稍偏外, 与腓骨切口之间要有至少7 cm的皮肤宽度, 因此, 腓骨切口尽量靠后, 可沿腓骨后缘作纵行切口。皮肤切开直达筋膜层, 一定要在深筋膜下方分离, 保证切口周围皮肤血运, 胫前皮肤切开时不用或尽量少用电刀, 以防止皮下组织液化坏死。注意操作时不要使胫前切口与腓骨切口相通, 因两切口间含有胫前动脉, 可有效避免皮肤坏死。b) 强调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植骨的重要性。c) 术后石膏固定踝关节于90°位, 防止过度跖屈, 可避免伤口及胫前皮肤张力过大, 有利于尽早消除肿胀及皮肤水泡。d) 提倡早活动, 晚负重的原则, X线片显示骨痂生长或骨折线模糊时方可负重。e) 2例开放性损伤的患者胫内侧伤口术后渗液, 出现浅表感染, 换药后愈合。2例患者的伤口皮缘坏死结痂, 未作清创术, 5周后结痂脱落。因此, 对术后出现的伤口浅表感染、液化及结痂, 笔者不主张早期清创。

参考文献

[1]顾立强.Pilon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6 (8) :896.

[2]谷贵山, 徐莘香, 严永青, 等.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15 (4) :288.

[3]吴英华, 杨成富, 王增约, 等.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8) :559.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折随机抽取88例, 已经临床确诊。其中男性54例, 女性44例, 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44例。A组:男性26例, 女性18例。年龄22~45岁, 平均年龄31.7岁;B组:男性28例, 女性16例, 年龄21~47岁, 平均年龄32.2岁。两组患者属于自然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在研究中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 接受治疗之前, 患者或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分别对A、B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技术治疗, B组患者采用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HSS评分标准, 对该类骨折患者的关节实际功能、具体活动能力、屈曲畸形的程度、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价。优:HSS评分在85分以上;良:HSS评分在70~84分;中:HSS评分在60~69分;差:HSS评分在59分以下。

1.4 数据处理

对本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两组数据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见表1, 通过表1可见, B组的患者关节功能评定明显高于A组, A组优12例, 良10例, 优良率50%;B组优18例, 良16例, 优良率77.3%。两组数据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无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骨髓炎、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A组4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2例神经血管损伤、1例骨髓炎、1例断裂, 两组数据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 两组数据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胫骨远端表面上仅有较少的软组织对其进行覆盖较少, 特别是在小腿的前内侧, 若是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 在手术结束后会出现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为皮肤软组织感染。[2]一些学者偏爱于应用有限内固定与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对该部位骨折进行治疗, 但是对单臂外固定支架的力学性能以及应力遮挡而言一般会对骨折的愈合时间产生会影响, 而且对患者较走一些完全负重下地也不能予以保证[3]。环形外固定架闭合复位穿针固定的应用无论是在手术中对橄榄针的阻挡作用的应用, 还是在手术结束后对铰链系统的应用都能够对任何成角畸形很方便地进行矫正[4]。

总而言之, 应用环形外固定技术对患有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可以保证患者在治疗后的关节功能最短时间内得以恢复, 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安全, 降低并发症现象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对应用环形外固定技术对患有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具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患有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44例。A组采用采用单臂外固定技术, B组采用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 应用环形外固定技术对患有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环形外固定,胫腓骨远端骨折

参考文献

[1]宋国敏.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5 (24) :1265-1266.

[2]黄伟流, 赖志锋.胫腓骨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2) :219-220.

[3]刘超群, 杨长远, 满维银, 等.锁定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16 (15) :114-115.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的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8例, 男25例, 女13例, 年龄29-58岁, 车祸12例, 重物压伤8例, 摔伤13例, 其他5例, 左侧20例, 右侧14例, 双侧4例, 其中加压钢板20例, 外固定支架1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等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仰卧位下进行手术。加压钢板组:以粉碎性骨折的部位为中心, 在胫前外侧做一弧形切口, 充分暴露骨折端, 尽量减少剥离骨膜的机会, 清除骨折后的出现的血块, 复位后予加压钢板置于骨折端的前外侧或内侧, 然后钻孔将螺钉拧入, 骨折端自行加压, 将伤口缝合。外固定支架组:以粉碎性骨折的部位为中心,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伤口或者在胫前外侧做一弧形切口, 充分暴露骨折端, 尽量减少剥离骨膜的机会, 清除骨折后的出现的血块, 复位后在骨折远近端然钻2个孔将螺钉拧入, 安装外固定支架, 骨折端自行加压, , 固定后关闭切口。

1.3 术后治疗

术后予患者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时间为10 d左右, 术后第3天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行康复训练, 可借助下肢关节康复器, 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第7天可嘱患者在拐杖辅助下下地不负重行走, 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抛弃拐杖的时间, 康复训练期间要定期复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随访了10~39个月, 具体结果如表1。

加压钢板组的优良率是90%, 外固定支架组的优良率88.8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胫腓骨远端性骨折是长管骨发生骨折最常见的类型, 损伤后由于胫腓骨远端血管的营养血管受破坏, 软组织覆盖少, 血液循环较差, 如果治疗不当, 则可引起骨折愈合延后甚至不愈合的后果, 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并累计相应的关节。治疗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有很多种, 加压钢板或者外固定支架是其中两种较为常用的2种形式。

加压钢板是目前运用非常普遍的方法, 加压钢板术使用的器械较少, 医师可在直视下直接操作, 具有固定性强、安全、方便的特点, 术后护理也较为简单[2]。加压钢板术对于一些软组织损伤较少的骨折, 靠近关节位置的骨折以及关节内的骨折叫为适用, 但是加压钢板术手术具有一定程度创伤性, 会加重骨折局部的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而且置入的钢板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导致软组织的张力加大, 可能会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所以目前不作为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3]。

相比之下, 外固定支架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尤其表现在固定不稳定性骨折下[4]。外固定支架术操作方便, 对骨折端的骨膜的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 骨折周围的软组织破坏性较小, 术后不需要行外固定, 术后调节骨折对位以及骨折端地压力可直接在体外操作, 术后的护理也较为简单, 术后能较快进行功能锻炼, 更为有效地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外固定支架术符合生物力学, 不会对局部软组织造成进一步伤害,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加压钢板术在技术上的局限性[5]。

总之, 对于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譬如软组织的损伤程度等选择合适患者的手术形式,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779.

[2]张杰英, 黄炯锋, 黎应森.Bastiani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 5 (1) :73.

[3]李山珠, 袁峰, 吴卫平, 等.复杂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 18 (3) :180.

[4]任继鑫, 孙天胜, 刘智, 等.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若干问题商榷.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1 (10) :1140.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9

关键词: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胫前减张切口,锁定加压钢板

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法, 但易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改用胫前减张切口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为观察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作为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40例, 均确诊。本次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70例。联合组男38例, 女32例;年龄60~82岁, 平均 (70.3±13.5) 岁;病程3~25天, 平均 (11.3±3.1) 天;交通事故伤22例 (31.4%) , 重物砸伤17例 (24.3%) , 扭伤20例 (28.6%) , 高处坠落伤11例 (15.7%) 。对照组男36例, 女34例;年龄60~81岁, 平均 (70.3±14.4) 岁;病程3~24天, 平均 (11.2±3.0) 天;交通事故伤、扭伤各21例 (各30.0%) , 重物砸伤17例 (24.3%) , 高处坠落伤11例 (15.7%) 。两组基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跟骨牵引, 行消肿治疗,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于出血患侧肢体, 采用止血带止血。患者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

1.2.1 联合组

应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由内踝尖向近端做一个纵向切口, 切至骨膜, 长3~6cm;在骨膜与深筋膜间用骨膜剥离器剥离, 建立软组织通道, 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将锁定加压钢板沿切口推入骨折端, 在X线透视下固定钢板位置, 胫骨远近端均采用螺钉固定, 最后再次确定钢板位置。

1.2.2 对照组

应用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 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中段呈弧形, 并向外延伸2~4cm, 逐层切开, 暴露胫腓骨骨折端。不剥离骨膜, 通过牵引针牵引骨折断端, 解剖复位骨折部位, 后根据骨折严重程度选择合适长度的内侧锁定加压钢板, 插入接骨板, 并用AO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最后闭合伤口, 逐层缝合。

两组术后抬高患肢消肿, 术后2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膝关节的不负重功能锻炼, 术后3周指导患者保护具辅助下地活动。术后2个月,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逐渐解除保护具的辅助, 行肢体功能训练。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术前消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胫腓骨功能, 包括对疼痛、畸形、活动度、行走时辅助、生活自理能力五方面的评估,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越好。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中, <7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1)

联合组术前消肿时间与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两组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疗效比较 (表2) 联合组优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5.3 4, P<0.0 1)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联合组发生2例 (2.9%) , 均为伤口感染;对照组发生20例 (28.6%) , 其中皮肤坏死10例, 伤口感染、骨外露各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 3, P<0.0 5) 。

3 讨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皮肤弹性差, 发生胫腓骨骨折多为粉碎性, 不仅给骨折断端复位带来很大困难, 且骨折程度较重, 将骨折端复位后仍需植骨, 因此对骨折端血运功能的要求较高[2]。笔者改变手术入路方式, 应用胫前切口减张可较好地保护骨折端血运, 在仅显露胫骨内侧面的情况下, 对骨折端的其他面无影响, 避免骨折断端的缺血缺氧导致的组织坏死[3]。为提高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 我院采用胫前减压切口, 为小腿远端前内侧局部推移皮瓣, 以达到营养大隐神经动脉的作用, 促进骨愈合[4], 同时减少术中稳定钢板所耗费的时间。对于年龄较大、机体耐受手术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来说, 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 手术时间越短, 危险性越低, 术后患者感染、骨外露的发生率也越低。

传统的胫骨远端内侧小切口需要在肿胀完全消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手术, 增加了创口周围皮肤坏死的发生率。减压胫前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肿胀高峰期就可手术, 在减少发生皮肤坏死的同时, 也可以缩短术前肿胀治疗用时, 尽早为患者手术[5], 还可直接减张手术切口, 降低钢板、骨外露的发生率。本文结果显示, 联合组术前消肿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 皮肤坏死发生率更低。

因此, 应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 疗效优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还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 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黄海, 张喜才, 史伯玮, 等.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 2014, 27 (6) :453.

[2]李双, 马辉, 叶斌, 等.经小腿远端前外侧改良切口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 (8) :783.

[3]侯勇, 李谦, 苏敬阳, 等.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3, 10 (2) :61.

[4]郝博川, 谢克波, 熊琳宵, 等.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60例[J].中国骨伤, 2014, 27 (6) :491.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10

作者简介:罗岳(1964-),男,青海乐都人,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现任职于乐都平安县中医院骨科临床医师。

【摘要】急性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之一。由于诊断处理不当,给患者于医务工作者带来了诸多麻烦,针对此,本文就以实际经验,探讨了急性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创伤

我科自2004年4月至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AO分类:2B、2C型)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中男17例,女4例;年龄7~56岁,平均31.5岁。软组织损伤类型:按Gustiilo分型[1]:Ⅰ型5例,Ⅱ型13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合并伤:Colles骨折2例,Smith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创伤性休克1例。

2 治疗方法

首先应及时处理有威胁生命的合并伤,待病情平稳后尽早清创。清创时应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及骨折类型决定不同处理方式,有效固定骨折,尽可能Ⅰ期闭合伤口。本组Ⅰ期闭合伤口18例,其中12例直接闭合,3例减张缝合,3例行小腿筋膜皮瓣闭合伤口。延期闭合伤口3例,分别在伤后10~12天左右。骨折固定方式:①Ⅰ期内固定9例,其中自动加压钢板7例,髓内针2例。②应用外固定支架12例。

3 治疗结果

本组21例中伤口Ⅰ期愈合12例,5例出现皮肤边缘坏死及浅表感染。1例术后出现骨筋膜综合症而扩创减压,发生胫前肌坏死,后期行筋膜皮瓣治疗愈合。浅表感染者中部分钢板或骨质外露,经治疗后闭合,无骨髓炎发生。随访

5~24个月,16例良好愈合,5例愈合迟缓。本组除1例出现轻度垂足及踝关节活动较差外余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

4 讨论

4.1 软组织损伤的判断及清创:充分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关键和根本手段[1]。而要做到充分清创又必须首先对局部皮肤的损伤有正确判断⑵。我们常常在急诊清创中对局部皮肤及软组织认识不足,片面强调Ⅰ期闭合,而姑息无活力组织的清除,以致术后发生坏死感染现象。本组18例Ⅰ期闭合伤口,4例发生感染坏死,1例发生骨筋膜综合症。

4.2 伤口处理:充分清创是开放性骨折的基础,而有效的固定和伤口闭合是治疗的关键步骤[3]。闭合伤口需根据损伤时间、程度及伤口污染等情况综合分析,可采用直接、减张缝合或筋膜皮瓣Ⅰ期闭合。但不可勉强,要求在创面清洁,无张力,选用良好骨折固定情况下方可Ⅰ期闭合。如有困难可选延期闭合。本组3例延期闭合伤口随由1例浅表感染与均良好愈合。

4.3 骨折固定方式:开放性胫腓骨B、C型骨折属粉碎性不稳定骨折,骨折多有移位,对局部软组织多产生影响,需良好复位及固定。而近年来,固定对预防感染的作用已十分明确。王亦璁[2]认为使用可靠的内固定不仅不会增加皮肤感染机会,反而能更有效的控制感染。选择何种固定方式,应依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情况决定。我们对软组织条件较好的Ⅰ、Ⅱ型损伤多以内固定为主,通过内固定便于充分清创,其稳定的解剖复位,为恢复其它组织解剖结构提供基础。而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粉碎严重的则多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使用外固定支架,无需经过创面及剥离骨膜,即可完成骨折固定,并可提供稳定的固定,保护血供,便于处理伤口并可早期负重并活动骨折上下关[4]。而且外固定支架通过调节其加压装置以及病人的早期活动实现了弹性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可靠保证[5]。

总之,我们认为,在处理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时,应早期充分清创,有效可靠固定骨折,并依据清创术后局部皮肤条件,适宜选用Ⅰ期或延期、直接缝合或筋膜皮瓣等方式闭合创面,术后有效抗菌素治疗以及适度有效的患肢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王承武等.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51

[2] 彭俊良.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14例急诊治疗分析[J].中国骨伤.2000(14):221

[3] 杨铁军等.开放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胫骨缺损的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08(3)

[4] 候树勋.充分利用骨外固定器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5 (6):401

胫腓骨远端骨折 篇1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4例, 男41例, 女23例, 年龄21~72岁, 平均48岁, 其中交通伤31例, 坠落伤18例, 重物砸伤15例, 均为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合并皮肤软组织不同程度损伤。

1.2 治疗方法

常规清创, 腓骨下端重建钢板, 或1/3管型钢板内固定, 再行远端胫骨复位, 尽量不剥离碎骨块之骨膜及软组织。若骨块较小复位不稳定, 可用细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 宜尽可能保证胫骨远端关节面平整,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胫骨用超踝关节支架外固定, 支架螺钉一端固定胫骨中下端, 一端固定于跟骨上。如怀疑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术中一并探查修复。皮肤缺损二期植皮, 术后3个月患者扶拐逐渐负重行走。

2 结果

平均随诊12~16个月, 根据Helfer评定标准, 优21例, 良31例, 可10例, 差2例, 优良率79.7%。其中5例术后皮肤坏死, 二期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6例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 待骨折愈合后, 去除外固定支架, 针道感染自然愈合。2例骨不连, 术后6~8个月后, 去除外固定支架,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取自体髂骨植骨。

3 讨论

3.1 高能量损伤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常

合并严重软组织挫裂伤, 小腿远端肌肉组织少创口抗感染能力差。若按传统方法行胫骨、腓骨钢板内固定, 易引起创口感染或皮肤坏死缺损致钢板外露, 影响骨折愈合。有限内固定+支架外固定恰好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第一, 腓骨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恢复下肢力线, 防止旋转, 易于保持胫骨长度, 利于胫骨复位, 减少反复复位对肌肉、皮肤软组织的损伤。第二, 有限内固定避免骨膜及软组织进一步剥离, 减少碎骨块及局部软组织血供的破坏, 降低骨不连及皮肤坏死发生率。第三, 即使发生小腿远端皮肤坏死或感染, 支架外固定应不影响二期清创、植皮或行皮瓣转移修复。

3.2 高能量致胫腓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 且骨折常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 就是所谓Pilon氏骨折。

复位时尽可能将碎骨块复位, 保持胫骨远端关节面平整。如碎骨块复位不稳定, 可用细克氏针或螺钉固定。

3.3 高能量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均系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同时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 骨折愈合时间长, 常需6~8个月时间, 易发生针道感染, 支架螺钉松动, 但一般术后注意护理, 保持清洁, 早晚各一次滴酒精, 感染率应相当低。此外, 即使针道感染, 骨折愈合后拔除支架螺钉, 针道即自然愈合[2]。

3.4 高能量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在行有限内固定+支架外固

定术后, 因其损伤严重, 骨折愈合时间较长, 长期超踝关节支架外固定, 易引起跟腱挛缩, 踝关节强直, 在不影响骨折愈合情况下, 宜早期去除外固定, 加强踝关节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方跃, 裴福兴, 杨天府, 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 22 (9) :723.

上一篇:房地产投资基金下一篇:马铃薯主要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