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干骨折

2024-10-23

胫腓骨干骨折(精选11篇)

胫腓骨干骨折 篇1

自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 笔者采用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40例, 获得较满意疗效, 并与同期使用跟骨牵引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34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 男26例, 女14例;年龄最大者56岁, 最小者14岁, 平均26.4岁;开放骨折12例, 闭合骨折28例。对照组34例, 男23例, 女11例, 年龄最大者54岁, 最小者17岁, 平均23.6岁;开放骨折6例, 闭合骨折28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位、创口情况等经统计学处理, P>0.05,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有外伤史; (2) 局部肿胀、压痛明显、畸形、患肢功能丧失; (3) X片摄片检查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 (2) 无大的神经或血管损伤; (3) 年龄在10~56岁之间。

1.4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纳入标准; (2) 病理性骨折; (3) 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 精神病患者; (4) 未按规定治疗, 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闭合骨折采用闭合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骨折, 支架外固定骨折;开放性骨折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清创, 然后采用支架外固定固定骨折。麻醉满意后,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先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骨折, 并行手法牵引, 临时固定;在胫骨远离骨折处的两端戳小孔、钻孔、拧入5.0mm的Schanz螺钉, 然后将连杆经过夹钳固定于Schanz螺钉上, 然后再在离骨折上下约2cm处拧入2枚Schanz螺钉, 并经过夹钳将螺钉与连杆连接;经C臂透视检查骨折复位情况, 并根据透视结果手法纠正残余成角或侧向移位;然后拧紧各夹钳。整复固定术后, 即指导患者开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踝关节功能锻炼。7d左右扶拐下地不负重锻炼。1个月后逐步负重行走锻炼。治疗组术后次日开始服自拟骨伤方, 药物:生地15g,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9g, 红花6g, 刘寄奴9g, 地鳖虫9g, 合欢皮9g, 没药6g。痛甚加乳香6g, 纳差加山楂9g, 陈皮9g。日1剂, 水煎分2次服。

2.2 对照组

予以跟骨牵引,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牵引重量7~10kg, 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如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踝关节屈伸等, 待骨折临床愈合后, 拆除骨牵引, 扶拐下床活动。以上2组分别于治疗后8周统计疗效, 6个月后随访功能恢复情况。

2.3 注意事项

(1) 肢体肿胀不严重者, 牵引后即可行手法复位和夹板固定:肿胀严重或出现张力性水疱者, 应在无菌下抽净渗液, 牵引下观察3~5d再行复位固定。观察期间, 牵引力不宜过大, 以免增加小腿内部压力而影响患肢的血液循环, 夹板固定松紧适宜, 随时注意患肢远端的血液及皮肤感觉情况, 一旦出现筋膜间综合症, 宜立即进行处理。 (2) 骨折复位宜在伤后1~3d内完成最迟不超过2周, 早期应予以重磅牵引, 待X摄片复位满意后再减轻牵引重量, 维持牵引以2~3kg为宜, 2周左右因骨折周围组织机化起到固定断端作用而不易出现再移位, 4周的骨折已完成纤维连接而获得稳定, 牵引去除不宜过早, X片显示骨折处有明显骨痂形成局部无压痛, 平卧时患肢带夹板不负重状态下能提高15°以上持续30°以上方可去除牵引, 时间一般在6周左右, 然后带夹板锻炼至骨折坚固愈合。 (3) 牵引时进针的位置为内踝于跟骨连线中点, 外侧比内侧应高1cm约15°斜角。当持续牵引时钢针的15°斜角即变为平行, 力量向上传导至骨折部, 骨折对线对立稳定, 保持伤足在轻度内翻位, 后侧以带跟圈托夹板固定, 以利恢复小腿生理弧度。将内侧夹板塑成轻度弯曲“弓”形, 固定时使弓背侧挤压于骨折线内侧面以防骨折内成角;为克服足重力倾垂致胫骨前方成角, 后侧夹板需超踝关节, 以带铁丝圈夹板托住足跟, 前侧以两块宽夹板固定于胫骨前嵴两侧, 并要求夹板弧度与肢体生理曲度一致, 保持胫腓骨固定于一整体。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骨折对位对线满意, 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伤肢无明显短缩, 骨折成角<5°。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在15°以内;好转:对位对线尚可, 骨折线模糊, 伤肢短缩<2cm, 成角<15°, 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 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0~15°以内;未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 患肢短缩3cm以上, 膝关节活动受限在45°以上, 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15°以上, 伤肢不能负重者。

3.2 治疗结果

74例患者经治疗后, 治疗组有效率95%, 对照组总有效率79.4%。

3.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 (x-±s) ,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经统计学处理分析, 2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4 2组治疗时间比较 (表2)

2组在治疗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本方法较对照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3.5 6个月后追访结果及比较 (表3)

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 , 说明治疗组在减少股四头肌萎缩及避免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障碍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是一种介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的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 它克服了内固定或外固定的不足之处, 既能尽量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 又能早期活动, 进行功能锻炼。支架外固定后, 通过病人的早期活动, 能促进骨痂生长, 促进骨折愈合, 并予以通过口服中药促进肿痛消退, 促进骨折愈合。中药内治促进肿痛消退、促进骨折愈合是中医治疗骨伤病的特色和优势。骨折后血脉受损, 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除消散, 停留于皮下、筋膜、肌腠、血脉、经络之间, 阻滞气机, 气血之道不得宣通, 从而“气伤痛.形血肿”。唐容川《血证论》说:“凡有所瘀, 莫不壅道, 阻塞生机”, 生机阻塞, 筋脉不能得到气血濡养, 影响筋骨损伤的修复和愈合, 故中医治疗损伤骨折, 当以治血为先。机体一旦遭受损伤, 则经脉受损, 气机失调, 血不循经溢于脉外, 离经之血淤滞于肌肤腠理, 形成肿胀。治疗上需消肿止痛, 以活血化瘀为主, 即采用下法和消法。本方根据创伤骨折早期病机, 由桃红四物汤去桃仁, 以当归活血补血为君药;又瘀能生热, 故用生地、赤芍清热凉血为臣;加刘寄奴、地鳖虫、没药活血疗伤, 消肿止痛为佐;使以合欢皮行气, 有“气行则血行”之妙;刘寄奴兼能止血。全方以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为主, 兼有补血、行气、止血之效, 符合损伤早期的治疗原则, 故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 早期活血化瘀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

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胫腓骨骨干骨折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骨折, 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 并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跟骨牵引,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时间, 膝踝功能恢复方面, 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胫腓骨骨折行中医正骨手法整复, 支架外固定骨折配合中药内服较之应用跟骨牵引,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正骨,胫骨,腓骨

参考文献

[1]荣国威译.骨科内固定[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257.

[2]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752.

[3]郑守谨, 沈锋.骨科病例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1~62.

[4]林少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干骨折之我见[J].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 (10) .

[5]刘国畴.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干骨折84例临床分析, 光明中医, 2006, 21 (9) :9.

胫腓骨干骨折 篇2

姓名:林贵莲

住院号:150921

入 院 记 录

姓名:林贵莲

单位:无

性别:女性

住址:XX市XX区XX路102号 年龄:52岁

入院时间:2016-12-5 15:30 婚姻:已婚

记录时间:2016-12-5 17:00 民族:黎族

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职业:无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省XX市

联系人及电话:梁静茹 *********** 主

诉:摔倒致伤左小腿功能障碍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个多月前行走时不慎摔伤,伤及右小腿,伤后右小腿疼痛剧烈,可见畸形,不能自行站立及行走,当时无昏迷,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无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伤后被急送到我院,门诊医师行DR检查后诊断“左胫腓骨远端骨折”。并建议患者行左下肢石膏托固定并住院进一步治疗。但患者因个人原因不同意住院。后一直家中休养,左小腿疼痛逐渐减轻,目前疼痛不明显,但左小腿及以下仍有肿胀,左小腿远端仍有畸形。3天前在外院行DR检查提示,骨折处未见明显骨痂生长,骨折对位对线不良。今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来我院。门诊医师拟“左胫腓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收住院。入院时患者精神可,无畏寒发热,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56月经史:14岁50岁,停经后无特殊。

2830-1

医师签名:

XX市人民医院病历

姓名:林贵莲

住院号:150921

听诊:心率90/min,律齐,无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 视诊:呈肥胖体型,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莫菲氏征阴性。

叩诊: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腹部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脾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外阴及肛门 外阴呈老年性萎缩,无皮诊,溃疡及结节,无痔及瘘管,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

脊柱及四肢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及肋脊角无压痛叩击痛,间接叩痛阴性。活动好。四肢情况详见专科情况。

神经系四肢运动及感觉正常。膝腱、跟腱、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反射及腹壁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霍夫曼征及克尼格征阴性。

左小腿远端可见畸形,左小腿,踝部,足部稍肿胀,左小腿骨摩擦感不明显,畸形处压痛不明显,无明显轴向叩击痛,左膝关节活动正常,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痛温触觉正常。余四肢关节活动自如。

左小腿正侧位片:左胫腓骨远端骨折。

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摔倒致伤左小腿功能障碍2月余入院。查体:左小腿远端可见畸形,左小腿,踝部,足部稍肿胀。辅助检查:左小腿DR检查提示:左胫腓骨远端骨折。骨折处未见明显骨痂生长,骨折对位对线不良。

入院诊断:

初步诊断:

1、左胫腓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34-01

胫腓骨骨折在骨科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且并发症多,临床上要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减少并发症、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今共收治150例,为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取了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患者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2岁,平均44岁。60例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钢钉内固定术,90例骨折复位后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术后均骨折愈合良好,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据临床观察表明,术前病人的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快慢有很大的影响,此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发观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正确对待即成事实,采取积极态度,适应现实处境,达到心理平衡。

2.1.2饮食护理 创伤早期宜食清淡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以利消化,使二便通畅;中期(伤后第2周)宜食清补食物,如清淡的鱼片汤,而不易食用肥腻食物;后期(伤后5~6个月)宜食促进骨折愈合,壮筋骨的滋补食物,如猪骨汤、鸡汤等。[2]

2.1.3完善术前护理 术前协助医生做好各种必要的术前检查,有急性失血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做交叉配血试验及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做好皮肤的无菌准备,彻底清洗皮肤,备皮中避免皮肤损伤,以免术后感染,最后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所需器械。

2 .2 术后护理

2.2.1术后应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早期冰袋冷敷作为控制软组织肿胀,减少炎症反应的方法之一,能有效减轻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降低患者对镇痛剂的依赖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切口愈合。[1]但冷敷一般要在术后24小时之内,注意冰袋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中间要放上毛巾、棉垫等,防止冻伤皮肤。要注意远端肢体的温度、颜色,观察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及伤口渗血情况。另外,对术后有石膏外固定者,石膏边缘皮肤应给予软垫保护,防止压疮发生。特别是腓骨小头处,防止压迫形成人为的腓总神经损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很重要。一般是术后第三天起,指导病人在床上主动行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并避免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五天,可继续在床上练习膝、踝关节屈伸活动,一周后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扶双拐下床活动,并逐渐使下肢负重,使骨折部位产生生理性应力,刺激骨折早期愈合。[3]同时,要使每个病人都明确加强康复期的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即可以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又可防止老年病人肢体深静脉栓形成。通过精湛的手术及完善的护理,切口愈合快,无感染,骨折对位好,患者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

2.2.2 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活动及膝、踝等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每次15min,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并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使之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功能锻炼。

2.2.3饮食指导:术后后患者忌烟酒,禁食辛辣食物,以防伤口感染。多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含钙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蛋类或骨头汤之类食物,以促进骨折加快愈合。

2.2.4大小便的指导护理 由于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以及长期卧床致活动量小,易引起尿潴留、便秘及泌尿系的结石等,应训练其床上使用便盆的习惯。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者开塞露以通便。

2.2.5预防褥疮的护理 牵引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体位不能随意改变,极易发生褥疮,所以患者骨隆突处应垫以软枕,臀部应垫气圈,足后跟应扩垫小棉圈,每2-4小时取放一次。[4]在进行预防褥疮护理的同时,应固定好患肢,以免移位。同时,每日早晚应给予温水擦洗、按摩。

3. 护理体会

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胫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患肢抬离,保持中立位,防止旋转,为防止足跟压伤,可住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5]同时,在骨折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

4.小结

新的医学模式将人的生物、生理、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性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护理要求也从单纯的疾病护理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护理模式转变。外伤患者来到医院就医,其心理状态往往十分复杂,对疾病的预后尤为担忧,其心理活动均较强烈。应激反应较为明顯。心理因素的生理学效应均可产生致病与治疗作用。我们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观察,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交谈取得病人对护理干预的理解和合作,减少病人抑郁、焦虑、恐惧、孤独的心理。使病人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关节和肌肉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加速骨折愈合,从而缩短了疗程,促进了康复。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3-1146.

[2] 赵自力,创伤骨科的护理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9-10.

[3] 张莉,骨科围手术期病人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2-103.

[4] 刘昌风、贾秀琼、邹兴建,等,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107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2

胫腓骨干骨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干骨折患者5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试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0~66岁,平均36.5±0.8岁,病程1~24小时,平均13.5±2.4小时;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36.7±0.8岁,病程1.2~26.5小时,平均14.2±1.1小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术前行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在患者胫骨结节近端作一直切口,并将暴露的胫骨斜坡作为进钉点,将患者骨骼面钻开,然后沿着髓腔方向直接插入髓内钉;在X线透视下对患者骨折断端进行固定、复位,然后将主钉置入远端骨髓腔,上下插入2枚锁定,并进行静力固定。

1.2.2试验组

采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术前行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让患者保持平卧,并以患者骨折处为中心,取患者胫骨前侧或内侧入路作皮肤切口,切开患者皮下组织,取患者胫骨内侧切口时应注意避免损失大隐静脉及隐神经,沿患者胫骨内侧面中央行纵形切开,并将未推开的内侧骨膜进行剥离,医师在指示下进行复位,并采用骨折复位钳维持复位,在患者胫骨内侧面用钢板螺钉固定患者骨折两端,并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2]。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恢复正常,X线显示存在明显骨痂,患者不扶拐能够行走;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患者不可负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甚或病情加重。

1.3.2 治疗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

1.3.3 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3.4 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共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项。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治疗情况

试验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 并发症

试验组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则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2.4 满意度

试验组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23例,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则满意18例,满意率为72.0%。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胫腓骨干骨折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由于患者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如重物撞击、踢伤、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医学界对胫腓骨干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常规方法虽能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疗效欠佳、并发症较多。

近年来,胫骨内侧钢板固定在胫腓骨干骨折中治疗中使用较多,并取得了理想效果。本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3]结果相似。胫骨内侧钢板固定的优势主要有:①根据人体胫骨解剖学特点,胫骨内侧较宽平,适合安放钢板;对于胫骨骨折患者来说,内侧骨膜由于骨折遭到破坏,而外侧骨膜则尚有连接,将钢板置于内侧有利于减少骨膜破坏,从而促进骨折愈合。②胫骨内侧钢板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操作相对简单,并不会对患者周围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本研究中,试验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4]结果相似。③胫骨内侧钢板固定张力侧应在患者骨折内侧,让钢板置于内侧能够将张力转化为压力,使骨折断端对合得更加紧密,使患者骨折部位受力均匀,有利于骨折愈合。④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手术时行内侧入路,患者手术创伤较小,能够保持外侧软组织的完整性,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5]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固定部位稳定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0例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腓骨干骨折,胫骨内侧钢板固定,内固定,疗效

参考文献

[1]吕道生,王君.手法复位加螺丝钉固定治疗斜型螺旋型胫腓骨干骨折77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0,7(2):338-340.

[2]严邦胜,黄伟,杨昭昕,等.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胫腓骨干骨折205例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2012,3(4):135-136.

[3]张杰,周鹏程,吴英红.限制性接触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96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7(2):6200-6201.

[4]南岗隆,赵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失效原因分析(附21例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9,14(4):52-53.

胫腓骨干骨折 篇5

【关键词】外固定架;胫腓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50-01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于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造成,临床主要表现为骨折端刺穿皮肤,骨筋膜室压力增大或骨髓腔出血[1]。现在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一般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而护理工作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面科学的护理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中对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等全面综合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在16—58岁之间,平均年龄(35.4±6.5)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胫腓骨骨折,所有患者均排除陈旧性骨折,排除其他如心脑血管或肝、肾特殊性疾病。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胫腓骨骨折造成剧烈疼痛和行动不便使患者感到痛苦,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患者容易产生悲观,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消除患者这种负面情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关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都给患者细心讲解清楚,提高患者的认知,消除恐惧心理,鼓励患者,讲解一些临床治疗的成功案列,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准备:术前12h进行禁食处理,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完善药敏反应以及备皮、血液检验等相关检查。对手术器械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器械的齐全以及无菌。

1.2.2术后护理:①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没3h进行一次观察统计。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促进血液回流,进行患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监测患肢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作好记录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②预防术后感染,外固定架针孔一般外露,从而导致针道感染几率增大,定时对针道进行消毒和清洁。③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针道感染、关节移位、肌肉萎缩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重点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及时发现给予处理,提高治疗效果。④术后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向患者讲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减少康复时间。⑤术后给予患者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寒凉等刺激性食物,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食物,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2.结果

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1例出现针道感染,占比1.3%,2例出现关节移位,占比2.8%,1例出现肌肉萎缩,占比1.3%,68例患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4.4%。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施工单位的增多,导致骨折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而胫腓骨骨折便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严重者导致残疾[2]。外固定架是治疗胫腓骨骨折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但是术后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比如针道感染、肌肉萎缩、关节移位等,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3]。

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保障手术顺利高效的完成。术后给予全方位护理,从基本饮食、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发症的预防、针道的护理、功能恢复训练等着手,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4]。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1例出现针道感染,占比1.3%,2例出现关节移位,占比2.8%,1例出现肌肉萎缩,占比1.3%,68例患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4.4%。可见全方位的护理保障了患者的康复率。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72例的护理体会,可以得出对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全面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率,缩短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彦军.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61.

[2]宋培英.浅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57-1158.

[3]杨冬梅.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308.

胫腓骨干骨折 篇6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在骨科创伤中很常见,无论是闭合性还是开放性胫腓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都被视为最佳的治疗方法。此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骨膜的完整和连续,并保证骨折端血运良好,这样就有利于骨折愈合[1]。充足的血流还可预防许多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选择10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目的是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6.0±3.7)岁。骨折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压砸、扭摔伤等。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均不超过15 h。左侧胫腓骨骨折48例,右侧胫腓骨骨折5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取仰卧位,以患者的骨折处为中心,在小腿前外侧切开皮肤,切口长约6 cm,再在髌骨韧带上切开皮肤,切开长5 cm,此时将显露出来的骨折端进行清理并进行骨折复位,取胫骨结节处为进针点,先后行钻孔、扩髓腔,最后将事先选好的交锁髓内钉借助工具打入骨髓腔内。髓内钉由骨折端进入远端髓腔内,先打入远端2枚锁钉,再在近端拧入2枚锁钉。

观察组:50例患者均接受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取仰卧位,在髌骨韧带上切开皮肤,切开长5 cm,取胫骨结节处为进针点,先后行钻孔、扩髓腔,最后将事先选好的交锁髓内钉借助工具打入骨髓腔内。骨折复位在X线片指导下进行,将交锁髓内钉打入患者的远端髓腔。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采用以下评价标准[3],优:骨折处恢复后无成角移位,患肢与骨折前比较未缩短,骨折对位准确程度超过90%,术后半年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正常。良:骨折处恢复后无侧方成角,骨折对位准确程度超过80%,患肢长度比骨折前短缩不超过2 cm,术后1年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较满意。差:除上述情况以外或骨折不能愈合。总有效率=[(优+良)/(优+良+差)]×100%。观察指标包括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骨折成角、再次骨折、骨不连以及延迟愈合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即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见表2。

2.3 两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众所周知,胫骨股骨下方承受主要重量的长骨,腓骨是小腿肌肉的主要附着骨。胫骨的中下1/3由于解剖形态的原因,是易于骨折的部位。胫骨一旦发生骨折,则极易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及引起小腿骨筋膜室关闭,直接后果可能导致缺血性肌挛缩甚至发展为坏疽。一般来说,胫腓骨骨折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直接暴力的冲击,例如压砸、冲撞、打击等。间接暴力也可以引起胫腓骨骨折,如高处跌下,扭伤、滑倒等[4,5]。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之所以被视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其优点在于髓内钉可通过长骨的中轴线弹性固定骨骼,这样骨折端就可以均匀的承受轴向压力,因此可以克服偏心固定造成的压力遮挡效应,骨折愈合时胫腓骨不易折弯、旋转[6]。另外,此种方法的优势还在于能尽量保证骨膜的完整和连续,这对骨折端拥有良好血运、促进骨折愈合至关重要,相应的,术后并发症也会减少。本研究中采取了两种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其中,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明显的骨性标志判断骨折端的对位及对线情况,骨折肢体无需变动位置,只需一名助手即可牵引复位,骨折再移位可能性较小[7]。另外一种方法为切开复位,此种方法术中需剥离大量骨膜,若有粉碎骨块则会失去固定极易发生游离,骨折端的血运也很易受到破坏,从而影响骨折延迟愈合。另外,切开复位时骨折端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也就增加了,再者切开处皮肤肌肉组织较少、术后皮肤张力较大都会影响血液运行,相对的就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8]。

本文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骨折成角、再次骨折、骨不连以及延迟愈合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也说明了,在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时,闭合复位比切开复位更具优势,应该作为胫腓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71.

[2]孙月华,龚伟华.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选择[J].临床骨科杂志,2008,11(14):305-308.

[3]Rousselon T,Guelmi K.Dynamic biomeehanieal study of a newosteosynthesis system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Chir Main,2006,25(6):293-297.

[4]马合木提.乃买提,买尔旦.买买提,艾尔肯.萨德尔.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0):1496-1497.

[5]刘刚,任先军,蔡荣林,等.胫腓骨骨折治疗回顾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96-98.

[6]Jiang LS,Shen L,Dai LY.Intramedullary fixation of subtrochantericfractures with long proximal femoral nail or long gamma nail:technicalnot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Ann Aead Med Singapore,2007,36(10):821-826.

[7]唐小祥,蓝声洪.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96-98.

胫腓骨干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其中男 50例,女46例,年龄 16~58岁,中位年龄4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23例,压砸伤30例,自行扭摔伤23例 。受伤距手术时间为3~15h,平均6h。其中左侧49例,右侧47例。胫腓骨上1/3骨折30例,1/3成多段骨折40例,中下1/3骨折2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取仰卧位,小腿前外侧以骨折为中心作6~8cm切口和沿髌韧带上作5~ 6cm切口,显露骨折端清理并整复骨折,然后以胫骨结节接近髌韧带处为进针点,钻孔扩髓腔后用打入器把合适的交锁髓内钉打入髓腔内。使之通过骨折端进入远端髓腔内,装备瞄准器先打人远端2枚锁钉,然后略加压骨折端,近端拧入2枚锁钉,术后即可活动肌肉关节并可持拐杖下地部分负重行走。(2)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取仰卧位,沿髌韧带上作5~6cm切口,然后以胫骨结节接近髌韧带处为进针点,钻孔扩髓腔后用打入器把合适的交锁髓内钉打入髓腔内,后在X线透视下骨折整复,把交锁髓内钉打入远端髓腔,手术步骤同前。

1.3 疗效评价 优:胫腓骨骨折处无成角移位,对位超过90%,患肢无短缩,术后 7个月内患肢功能恢复正常;良:骨折处无侧方成角,前后成角<10°,骨折对位>80%,患肢短缩<2cm,术后1年内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差:骨折愈合情况达不到上述标准或骨不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并发症

2组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伤口感染、骨折成角、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再次骨折、骨不连以及延迟愈合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手术效果

观察组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 论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质量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瘀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成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胫腓骨骨折多因直接暴力引起,如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环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1]。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其髓内钉通过中轴线弹性固定可使骨折端均匀的承受轴向压力,最大限度克服因偏心固定所产生的压力遮挡效应,提高抗折弯、旋转性,提高剪切应力[2]。中后期由静力固定改为动力固定,减轻应力集中导致髓内钉疲劳断裂,增强骨折端的刺激,促进成骨细胞形成,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环境。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保持了骨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及骨折端的良好血运环境,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3,4]。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势:小腿前内侧软组织薄,骨性标志明显, 闭合复位时可由此判断骨折端的对位及对线情况。 整个手术中无须变动肢体位置,三角形顶点支撑膝后,骨折近端稳定固定,助手一人即可纵向牵引复位,复位后协调稳定,术者插入髓钻和主钉过程,即使费力较大,晃动也很轻微,很少使骨折再移位。 插钉时选择较大直径的髓内钉,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另外初始髓钻选用小,在髓腔内无阻力,可利用手感探路,纠正闭合复位的不足,使主钉进入骨折远端顺利。 复杂的粉碎骨折无法明确髓内钉是否有效及骨折是否解剖复位,术中可行X线或C型臂透视[4,5]。

切开复位内固定需要大量剥离骨膜,造成粉碎骨块的游离,容易破坏骨折端的血运,引起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另外,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发生率;由于胫骨前方皮下组织肌肉少、皮肤弹性差、术后皮肤张力大、切口难缝合,从而影响了切口血运,最后增加不愈合、肌腱、骨块外露的几率,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6]。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伤口感染、骨折成角、再次骨折、骨不连以及延迟愈合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提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71.

[2]熊德建,杨皓森.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后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2):127.

[3]马合木提.乃买提,买尔旦.买买提,艾尔肯.萨德尔.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0):11496-1497.

[4]Jiang LS,Shen L,Dai LY.Intramedullary fixation of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long proximal femoral nail or long gamma nail:technical not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7,36(10):821-826.

[5]Rousselon T,Guelmi K.Dynamic biomechanical study of a newosteosyn-thesis system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Chir Main,2006,25(6):293-297.

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探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5年10月~2009年10月胫腓骨骨折病例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5~62岁。骨折原因:12例为车祸致伤,2例为从高处跌落,5例为横断骨折,其余均为粉碎性骨折。骨折的部位:中上段骨折6例,中段3例,中下段5例,闭合性10例,开放性4例;右侧9例,左侧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25小时,术前全部使用抗生素及患肢制动。

1.2 治疗方法

3例粉碎严重污染严重骨折采用跟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开始为人体重量的1/8,每日注意调整牵引针方向、牵引重量及测量肢体长度,以防成角,过牵,待X线拍片示:重叠移位及成角移位。纠正后则给以维持重量牵引,在持续牵引下活动髋、膝及踝关节,做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以防止肌萎缩、粘连及关节僵硬,大约五周左右去除骨牵引,以管型石膏给以外固定。在X线拍片证实:有牢固骨折愈合。去除管型石膏,渐负重并进行较大范围的功能训练。5例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前正确分析X线片,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以骨折为中心的弧型切口,钢板置于外侧,应用的接骨板的长度为胫骨直径两倍的6孔钢板,在骨折的近、远侧各需3枚螺丝钉固定,接骨板最后一个孔内的螺钉只仅穿透一层皮质,以减少张力集中于接骨板的一端;6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前正确分析X线片,预选不同规格的带锁髓内钉,行硬膜外麻醉,于胫骨结节上方作切口用骨锥凿开骨孔,先插入导针,然后通过导针插入髓腔挫扩大髓腔至所需的大小,选择相应长度和直径的髓内钉顺行插入,用锁钉定位器远近端各上2枚锁钉,行静力固定。

1.3 处理

跟骨牵引疗法于牵引约5周去牵引,行管型石膏外固定,X线照片复查骨愈合情况,手术疗法于术后即行膝、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和股四头肌的舒缩功能锻练,待疼痛减轻后,加大关节功能锻炼力度。严重粉碎骨折患者不主张过早下床,要采取早锻炼、晚负重原则,一般在床上功能锻炼4周后可下床部分负重,显示骨痂形成完全后方可渐完全负重。

2 结果

对本次14例3~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良好,无肢体短缩及成角畸形,无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钢板和主钉无弯曲和断裂螺钉和髓钉无断裂及退出。

3 讨论

3.1 跟骨牵引治疗(非手术治疗)

笔者认为,对粉粹严重的污染严重的胫骨骨折,因为内固定难以对位及牢固固定且内固定感染的机会太大,所以易采用跟骨牵引治疗方法以达到复位和减少感染率的发生,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跟骨牵引会发生用力过大导致过度牵引,骨折端出现间隙,使骨折端不愈合。

3.2 手术疗法

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自60年代起逐渐普及,由于所用的钢板螺钉要比普通钢扳的强度大且可加压固定,从而大大增强了骨折端的稳定性,常用于胫腓骨的横行或者短斜行骨折,以及不适用于髓内钉内固定者[2]。笔者认为其优点为:钢板轻、宽厚固定力强,尤其是钛板,不需用外固定有轴向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用钢板内固定骨面所受的压力是非生理性的且钢板较强,对骨折处产生压力掩护,不易得到生理刺激,因而外骨痂生成较少,去除钢板后易再骨折,对于加压钢板内固定者就不能像髓内钉固定术后那样进行负重行走和无保护性地活动,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临床上的效果来看,都没有髓内钉理想,但对于胫骨中下段以及不能髓内钉固定的骨折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固定方法,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符合治疗骨折的生物力学要求,可以很好地维护长度和控制旋转,对于胫骨中段及中上1/3骨折有很好的固定作用,尤其对于一些粉碎性骨折可以保持肢体恢复长度,没有旋转和成角移位[3],现在常用的由不锈钢、钛合金等材料制成的带锁髓内钉基本满足了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要求,但是其缺点在于内固定期间若锻炼不当,髓内钉反复接受压力,就有可能使主钉和锁钉断裂致内固定失败,且由于上、下带锁固定,骨折部的轴向加压刺激力弱使骨折愈合时间延长。从胫腓骨骨折治疗来看,骨折愈合后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多见,因此术后就要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要有完善的康复计划,要采取早锻炼、晚负重,个性化康复指导原则把功能锻炼和下床负重分开,术后认真向患者交待清楚锻炼的多种注意事项,定期复查锻炼的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粉碎骨折严重的患者要待X线片显示骨痂形成以后才可以逐渐负重,锻炼期间要千万注意防止摔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陆裕补,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51~61

[2] 杨立民.自身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85;23(7) :403

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 男60例, 女20例;年龄14岁~76岁, 平均年龄 (35±2.6) 岁;其中胫腓骨出现多段骨折有58例, 有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患者22例;开放性骨折42例, 闭合性骨折3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50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手术治疗后患者均接受全方位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观察体征

按照医嘱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后的常规护理, 具体操作为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 将受伤肢体水平抬高约30°, 之后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 观察血运、脚趾活动以及呼吸状况等, 及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有无出现血管损伤、神经损伤, 手术肢体有无肿胀、张力性水疱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有骨筋膜室综合征, 则术后护士要更加严密地观察患者足趾的颜色、感知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保持各留置管道通畅情况, 防止发生脱落、扭曲等问题, 定时记录引流液色、量、质。注意观察伤口处的敷料有无渗湿, 若被浸湿则要进行及时的清理更换, 如果伤口出现较多渗血或者有血性液体引流过多, 则要注意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等指标, 对不良症状作出快速反应。

2.2 心理护理

因为胫腓骨骨折发病紧急, 肢体功能障碍和强烈的疼痛让患者易于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的心理, 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从对患者理解、体谅、同情的角度出发, 争取用周到的护理来缩短患者的病程, 为患者早日康复做出努力。

2.3 清洁护理

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求就是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特别是对胫腓骨进行内部固定的手术, 更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 护士要做好床单位的整洁, 发现敷料出现疑似污染就要及时更换, 保持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 严密观察切口渗血状况以及体温变化。对于采用外部石膏固定的患者, 应在石膏边缘部位的皮肤进行软垫防护, 避免发生压疮。在手术治疗后1 d, 将患者的肢体抬高, 留意肢体血运情况以及有无肿胀发生, 避免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现。应允许患者进行必要的暴露, 但前提条件是不让患者着凉, 加快通风能够促进石膏的风干固定。若天气寒冷, 则应使用电烤箱等, 但要避免烫伤发生。患者若有皮肤破损或者进行了皮肤移植手术, 需要做好伤口部位的保温。护士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指导进行腿部肌肉锻炼, 保持石膏管内肌肉功能, 特殊患者例如幼儿、儿童及老年人要防止出现尿粪污染石膏[1]。

2.4 饮食护理

胫腓骨手术后不论年龄老少、男性女性, 都需禁止饮酒、食用辛辣食物, 以避免伤口被刺激引发感染。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钙质、蛋白质等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鱼类、奶类、蛋类、排骨汤等, 可以促进伤口部位的愈合速度。禁止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服用钙片, 因为骨折发生后, 骨折端会有钙质释放, 同时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 会引起体内废用性脱钙的发生, 血液中游离钙含量明显增多;如果此时再服用钙片就会抑制胃酸分泌, 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问题, 抑制对营养的吸收, 反而增加了患者发生结石的概率。

2.5 功能锻炼

手术后要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一般在术后3 d就可以自行完成受伤肢体的肌肉舒张收缩运动。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运, 加快骨骼愈合, 防止受伤肢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术后5 d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踝关节、膝关节活动[2], 但是下床行走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考虑到不同的固定器械会有不同的强度, 对于受伤骨骼的稳定程度也各不相同, 进行运动的时候, 下肢负重不可过大, 需循序渐进, 使骨骼能够稳步恢复。

骨骼肌肉的恢复锻炼应以被动运动为主, 护士要做好指导工作, 同患者进行良好的配合。运动前, 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鼓励、开导, 进行必要的准备, 不可因有疼痛感而不进行恢复锻炼。在指导患者进行肌肉锻炼的时候, 需谨防出现由于肌肉萎缩导致的脱位, 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疼痛和不适。

2.6 预防并发症护理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偶尔会有泌尿系结石、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出现, 护士要做好相关因素的预防, 指导患者调节饮食, 多食用水果、蔬菜, 多喝水, 平时做好翻身,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在搬动患者身体时禁止手术部位受力。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定期做按摩或运动, 提醒患者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 平时多用热水擦拭,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如厕时要注意不可过于用力, 同时也要防止便器划伤皮肤。

2.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 直至骨骼完全愈合后方可停药;日常活动使用扶拐, 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范围;放松心情,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营养均衡, 补充富含钙质食物[3]。

3 结果

80例患者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时, 未发现有不良症状出现。

4 讨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一般治疗时间较长, 久卧在床会产生心理情绪上的波动, 并导致并发症发生。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科学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功能锻炼, 能有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蒲小利.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7) :160.

[2]李花月.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7) :169.

胫腓骨干骨折 篇10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钢板断裂;原因分析;治疗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81-02

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城市高度集中,令暴力损伤如胫腓骨骨折等明显增加,胫腓骨骨折损伤大,如果采用钢板内固定后发生折断,二次手术将增加患者痛苦,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和增加经济负担,如何正确选取及使用内固定物,减少钢板折断发生几率,减少患者病痛成为现在医院尤其应解决的问题。回顾我院骨科2006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9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折断病例,经再次手术重新固定效果满意,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原发伤为车祸伤14例,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伤4例,被人打伤1例;其中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粉碎性骨折;胫腓骨中段骨折12例,中上段骨折4例,中下段骨折3例。钢板折断时间在术后1~17个月,平均(5.0±2.1)个月,其中6例发生在1~3个月,8例4~6个月,2例7~12个月,3例12个月以后。

1.2 治疗方法

19例患者行第2次手术内固定均改接骨板为髓内固定,根据局部骨缺损程度决定植骨与否,本组髂部取自体植骨13例,异体灭活同种骨植骨3例,自体植骨合同种骨3例,于胫腓骨折端周围处植骨。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3~5 d,无发热,血液分析白细胞正常后停用,术后第3天即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屈曲背伸锻炼。约1周后行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术后6~12周,经摄片开始离床扶双拐杖没有或部分负重锻炼。

2 结果

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7.0±1.2)个月,肢体无短缩旋转及成角等畸形,下肢各个关节活动恢复良好,内固定交锁钉无一例松脱或折断,骨折顺利愈合。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多由强大暴力、高能创伤所致,由于小腿后群肌肉发达,前侧软组织保护少,前后侧软组织不平衡,骨折后多发生错位及重叠,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亦有移位倾向,对内固定的要求较高。钢板内固定曾经是胫骨和腓骨骨折最常见的治疗,现在随着内固定的新方法的推广使用,钢板固定是不常见的,但仍是许多基层医院对胫骨和腓骨骨折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胫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如果使用不当或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不当,可能发生接骨板折断。

3.1 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折断的原因

3.1.1 内固定方式选择不当 对钢板内固定的适应证认识不足,对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骨折的过度使用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1]。从力学观点来看,钢板内固定,偏心固定,适用于胫骨和腓骨可以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如粉碎性骨折钢板缺陷或间隙对侧,过早或不适当的功能锻炼,使钢板弯曲极易破碎[2];钢板应大大剥离骨膜,对骨折端的血供损伤大,骨折愈合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伴随着交锁髓内钉技术的引入我国并得到推广,钢板固定已经不作为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尤其是粉碎性骨折)优选[3]。因此,术前仔细分析病例,准确把握适应证,认真制定合理的内固定计划,是避免骨折固定失败的首要前提。

3.1.2 钢板长度及位置不恰当 由于胫腓骨为独特的一大一小双长骨的身体结构以及小腿前后外侧肌群的不对称,外侧是胫骨的张力侧。临床中术者往往因手术方便,或甚至对AO内固定原则理解不当,错误的将钢板放置在胫骨内侧,导致术后更容易出现钢板的弯曲折断。再者,如果板太短,胫骨螺旋轴直径不小于5倍,或太小,容易使钢板螺钉内固定松动或杠杆不堪,造成胫腓骨重新骨折[4-5]。

3.1.3 骨折复位差及骨碎片缺失血运 如果不能达到骨折的完美复位,在板和钉力量充足的前提下长钢板张力侧,应该可以成倍增加,如旋转,角位移,骨折间隙增大,板对侧皮质骨缺损,生物力学完整性破坏,端板的剪切应力和断裂,其旋转力,应力,长期反复作用的金属板,疲劳断裂。粉碎性骨折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不仅对骨碎片,并应保持解剖复位,但不能实现软组织完全去除附着于骨块解剖整复[5]。

3.1.4 过早下地负重 正确的康复锻炼,能避免植入骨折,避免关节僵硬,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破碎骨折的手术后3~4个月钢板折断,是由于前板超载应力性骨折早期愈合,过多过早的负重骨折不愈合则钢板可以打破[6]。临床患者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单凭运气,误认为钢板足够坚固,控制或早期康复负重,导致钢板折断。

3.2 处理方法

交锁髓内钉克服了普通髓内钉对抗扭转应力较弱的不足,同时减少了钢板内固定时大范围剥离骨膜,手术创伤小,且直径较粗,强度大,抗旋转、抗短缩,为中心固定,弯曲应力为0,应力遮挡均较其他固定方法好,又可根据需要选用静力或动力性固定,负重时由于弹性固定既能维持一定的强度又能保持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理应力,刺激骨痂生长,提高骨折愈合率是目前治疗骨折的发展趋势。扩髓后产生的大量骨屑是良好的植骨材料。扩髓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刺激效应,能刺激骨痂生长,有利于骨折愈合。对于骨缺损的治疗大充填骨移植,骨充填裂缝扩展芯片。19例钢板断裂之后,行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手术,肢体痊愈,无植入骨折以及松动。

术后功能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早负重及旋转、过度屈膝。术后24~48 h开始进行连续的被动活动。2周后扶拐部分负重,4~6周随骨痂的增多,逐步增加负重,术后12~l6周完全负重。术后应注意保持医患之间的联系,坚持随访。使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活动及功能锻炼能被医师所掌握,结合定期X线复查结果、骨痂生长情况指导锻炼。骨折治疗行手术内固定只是治疗过程中一个环节,何时可以负重,何时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而小心操作,必要时植骨,术后合理功能锻炼和稳阵的负重安排,定期进行随访,如此定能有效防止胫腓骨骨折术后钢板折断。

[参考文献]

[1] Basbozkurt M,Kurklu M,Yurttas Y,et al.Ilizarov external fixation without removal of plate or screws:effect on hypertrophic and oligotrophic nonunion of the femoral shaft with plate failure[J].J Orthop Trauma,2012,26(8):e123-128.

[2] 武玉江,宋景仑,韩月起,等.胫腓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并原位再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4):357-358.

[3] 张守敏.骨折内固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55(10):1017-1018.

[4] Muller ME,Allgower M,Schneider R,et al.Manual of Internal Fixation[M].Third Edition.Berlin:Springer,1991:23.

[5] 刘建国,狄子孝,白晋恒,等.下肢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改用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J].北方药学,2012,9(8):97-98.

[6] 尹兆吉,尹继全.长管骨骨折内固定钢板断裂47例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11.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方案 篇11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常见多发损伤, 组织损伤轻重不等, 可发生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组织缺损、肌肉挫灭伤、粉碎性骨折和污染等问题。及时、正确处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既要修复损伤的软组织, 防止感染, 又要尽可能地保证骨折愈合。笔者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彻底清创并采用内和 (或) 外固定方法以及一期闭合伤口、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案,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案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发生率高, 污染多, 易感染, 骨折常为螺旋、斜形、粉碎等不稳定型。治疗原则为尽早清创、闭合伤口、防止感染, 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 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与致病菌入侵的量、时间及软组织挫裂轻重有关, 一般以伤后6 h内为清创最佳时机, 同时以Gustilo分类来指导手术方案。对Ⅱ度以下骨折在严格清创的基础上, 行切开复位钢板或交锁钉内固定。 (a) 钢板内固定采用小腿外侧入路, 有胫前肌覆盖, 抗感染能力强, 血运好, 避免钢板外露。钢板固定坚强有效, 特别是解剖钢板在治疗近端或远端近关节处骨折时, 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手术创伤大, 钢板下易发生骨缺血、坏死诱发骨质疏松。且钢板占用一定空间, 使软组织张力增高, 易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 感染及皮肤坏死; (b) 交锁钉为轴心固定, 所受应力最小, 最稳定, 采用原伤口或小切口下复位, 不加重骨折处骨膜软组织损伤;采用不扩髓技术, 对骨骼的血供和生物力学干扰小, 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合;远近端锁钉行静力固定, 保证了钉―骨固定, 有效防止骨折端的旋转、成角, 短缩畸形。但交锁钉只适合胫骨平台6 cm以下至踝关节面5 cm以上的各型骨折, 不如钢板及外固定架应用范围广, 术中有损伤大隐静脉可能。术后有膝部疼痛, 锁钉断裂等并发症。

对Ⅲ度骨折, 因其挫伤广泛, 骨折粉碎合并软组织缺损, 感染率高。以外固定架固定, 可避免使用钢板或交锁钉造成髓腔感染, 钢板外露等并发症。外固定架具有使骨折复位固定的双重功能, 并可根据治疗要求随时调控, 有利于治疗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 拆除支架方便, 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固定针远离伤口, 不加重软组织损伤, 随时观察伤口及皮瓣情况, 及时给予换药等处置。可早期下地活动, 改善肢体血运, 促进骨折愈合。但其固定的强度弱, 常需结合有限的内固定或腓骨的复位固定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 外固定针裸露于皮外易致针道感染及松动, 术后常需加用石膏外固定, 影响膝、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且患者下地后行走、穿衣不便, 故对Ⅱ度以下骨折不建议作为首选固定方式。

总之, 笔者认为对Ⅱ度以下骨折以应用交锁钉疗效较好, 而近关节处骨折以解剖钢板固定为宜, 对Ⅲ度骨折, 为避免皮肤坏死、钢板外露或形成骨髓炎, 应首选外固定架固定。

2 讨论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十分常见, 尤其随着高能量损伤增多, 粉碎性骨折更加多见, 且由于胫骨前内侧位于皮下, 无肌肉等软组织的有效保护, 易造成内侧皮肤损伤, 甚至开放性骨折, 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日趋普遍, 但术后感染、骨外露也随之增多。由于封闭灌洗技术和皮瓣转移软组织缺损修复技术的发展, 术后感染、骨外露这一棘手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开放性骨折的初期治疗, 重要的是彻底清创和反复冲洗, 充分估计骨折端受污染的程度, 只要发生创口感染的危险性小, 就尽量施行一期内固定术。放置冲洗负压引流管, 特别是金属和骨质应优先用软组织覆盖, 必要时用减张切开或转移皮瓣、植皮等方法修复。根据骨折的伤情, 按照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的观点, 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短斜骨折或长斜骨折可用螺丝钉内固定, 也可用局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对损伤较严重者, 可用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针固定, 多段骨折时宜用髓内针固定, 粉碎性骨折不能行内固定时可行跟骨牵引, 或多功能外固定架等治疗, 对已有严重感染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使伤口处理方便, 感染能及时得到控制。内固定术后必要的外固定是不可少的。早期石膏托保护, 待创口愈合后, 根据病情去除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 促进骨性愈合, 值得注意的是伤口内放置引流, 对于减轻伤肢肿胀, 缩短术后发热时间及预防感染是相当有益的。

我们体会到:在创伤后尽量减少患者的手术再创伤, 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期, 减少并发症 (如ARDS) 的发生, 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 可使骨折端初步稳定, 减少疼痛, 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二期应用微创LCP钢板进行骨折内固定及植骨, 可起到桥梁的作用, 有利于骨痂的爬行生长, 加速骨折的愈合, 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还有利于关节的活动、术后护理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景贵, 王建民.单臂外固定器结合肌皮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骨折.实用骨科杂志, 2004, 10 (1) :25-26.

[2]杨立民.当今骨科感染的特点及对策.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 14:139.

[3]祖启明, 项良碧, 刘宪民.一期修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骨外露.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67.

[4]王亦璁.骨折治疗的微创术式.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3) :190-192.

上一篇:就业人员下一篇:牛胎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