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骨折手术记录

2024-06-08

腓骨骨折手术记录(共8篇)

腓骨骨折手术记录 篇1

胫腓骨骨折,是当前骨折比较多的一种骨折,因为这个部位特别容易受到外伤的撞击造成骨折,因此很多得了这种骨折的患者,为了能尽快的让自己康复,想了解一下胫腓骨骨折手术鉴别诊断,为了你能尽快的了解,就来一起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吧。

胫腓骨近端爆裂性骨折是指胫腓骨近端遭受强大暴力所致的粉碎性骨折,该骨折呈“爆炸”样裂开,并且波及胫骨平台,伴有胫骨内、外髁骨折者。这类骨折损伤机制与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类中的?型不同。胫骨平台骨折多为膝关节伸直时暴力撞击膝关节内、外侧,使膝关节内、外翻,引起胫骨平台内、外侧塌陷骨折,涉及的干骺端、骨干骨折主要是斜形和横形骨折,另外多伴有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

而胫腓骨近端爆裂骨折主要为小腿上部遭受直接暴力所致,软组织损伤十分严重,多伴有血管、腓总神经损伤。二者均为关节内骨折及胫骨长度缩短,治疗上二者均要求尽可能恢复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完整性及胫骨高度。但胫腓骨近端爆裂骨折的治疗比胫骨平台骨折困难。胫腓骨近端爆裂性骨折,为高能量损伤,不仅导致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而且造成局部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易导致内固定术后切口的并发症。

但是,不采用内固定,骨折的稳定性难以维持,可导致骨不连或畸形愈合。闭合复位外固定仅适用于无粉碎及无移位的大块骨折,对于爆裂骨折效果不佳。采用有限内固定辅以外固定支架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针道感染率达10%。跟骨牵引可逐渐恢复肢体力线,减少血管受压的可能性,同时便于观察软组织肿胀情况,可随时切开筋膜减压防止受累组织不可逆坏死。

胫腓骨骨折手术鉴别诊断,以上就为很多出现这种骨折的患者,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如果你出现了这种骨折,千万要对以上鉴别诊断详细了解,然后通过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相信通过手术治疗后,你的胫腓骨骨折就能尽快的得到康复。

腓骨骨折手术记录 篇2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常见多发损伤, 组织损伤轻重不等, 可发生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组织缺损、肌肉挫灭伤、粉碎性骨折和污染等问题。及时、正确处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既要修复损伤的软组织, 防止感染, 又要尽可能地保证骨折愈合。笔者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彻底清创并采用内和 (或) 外固定方法以及一期闭合伤口、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案,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案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发生率高, 污染多, 易感染, 骨折常为螺旋、斜形、粉碎等不稳定型。治疗原则为尽早清创、闭合伤口、防止感染, 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 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与致病菌入侵的量、时间及软组织挫裂轻重有关, 一般以伤后6 h内为清创最佳时机, 同时以Gustilo分类来指导手术方案。对Ⅱ度以下骨折在严格清创的基础上, 行切开复位钢板或交锁钉内固定。 (a) 钢板内固定采用小腿外侧入路, 有胫前肌覆盖, 抗感染能力强, 血运好, 避免钢板外露。钢板固定坚强有效, 特别是解剖钢板在治疗近端或远端近关节处骨折时, 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手术创伤大, 钢板下易发生骨缺血、坏死诱发骨质疏松。且钢板占用一定空间, 使软组织张力增高, 易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 感染及皮肤坏死; (b) 交锁钉为轴心固定, 所受应力最小, 最稳定, 采用原伤口或小切口下复位, 不加重骨折处骨膜软组织损伤;采用不扩髓技术, 对骨骼的血供和生物力学干扰小, 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合;远近端锁钉行静力固定, 保证了钉―骨固定, 有效防止骨折端的旋转、成角, 短缩畸形。但交锁钉只适合胫骨平台6 cm以下至踝关节面5 cm以上的各型骨折, 不如钢板及外固定架应用范围广, 术中有损伤大隐静脉可能。术后有膝部疼痛, 锁钉断裂等并发症。

对Ⅲ度骨折, 因其挫伤广泛, 骨折粉碎合并软组织缺损, 感染率高。以外固定架固定, 可避免使用钢板或交锁钉造成髓腔感染, 钢板外露等并发症。外固定架具有使骨折复位固定的双重功能, 并可根据治疗要求随时调控, 有利于治疗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 拆除支架方便, 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固定针远离伤口, 不加重软组织损伤, 随时观察伤口及皮瓣情况, 及时给予换药等处置。可早期下地活动, 改善肢体血运, 促进骨折愈合。但其固定的强度弱, 常需结合有限的内固定或腓骨的复位固定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 外固定针裸露于皮外易致针道感染及松动, 术后常需加用石膏外固定, 影响膝、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且患者下地后行走、穿衣不便, 故对Ⅱ度以下骨折不建议作为首选固定方式。

总之, 笔者认为对Ⅱ度以下骨折以应用交锁钉疗效较好, 而近关节处骨折以解剖钢板固定为宜, 对Ⅲ度骨折, 为避免皮肤坏死、钢板外露或形成骨髓炎, 应首选外固定架固定。

2 讨论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十分常见, 尤其随着高能量损伤增多, 粉碎性骨折更加多见, 且由于胫骨前内侧位于皮下, 无肌肉等软组织的有效保护, 易造成内侧皮肤损伤, 甚至开放性骨折, 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日趋普遍, 但术后感染、骨外露也随之增多。由于封闭灌洗技术和皮瓣转移软组织缺损修复技术的发展, 术后感染、骨外露这一棘手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开放性骨折的初期治疗, 重要的是彻底清创和反复冲洗, 充分估计骨折端受污染的程度, 只要发生创口感染的危险性小, 就尽量施行一期内固定术。放置冲洗负压引流管, 特别是金属和骨质应优先用软组织覆盖, 必要时用减张切开或转移皮瓣、植皮等方法修复。根据骨折的伤情, 按照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的观点, 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短斜骨折或长斜骨折可用螺丝钉内固定, 也可用局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对损伤较严重者, 可用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针固定, 多段骨折时宜用髓内针固定, 粉碎性骨折不能行内固定时可行跟骨牵引, 或多功能外固定架等治疗, 对已有严重感染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使伤口处理方便, 感染能及时得到控制。内固定术后必要的外固定是不可少的。早期石膏托保护, 待创口愈合后, 根据病情去除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 促进骨性愈合, 值得注意的是伤口内放置引流, 对于减轻伤肢肿胀, 缩短术后发热时间及预防感染是相当有益的。

我们体会到:在创伤后尽量减少患者的手术再创伤, 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期, 减少并发症 (如ARDS) 的发生, 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 可使骨折端初步稳定, 减少疼痛, 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二期应用微创LCP钢板进行骨折内固定及植骨, 可起到桥梁的作用, 有利于骨痂的爬行生长, 加速骨折的愈合, 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还有利于关节的活动、术后护理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景贵, 王建民.单臂外固定器结合肌皮瓣转移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骨折.实用骨科杂志, 2004, 10 (1) :25-26.

[2]杨立民.当今骨科感染的特点及对策.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 14:139.

[3]祖启明, 项良碧, 刘宪民.一期修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骨外露.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67.

[4]王亦璁.骨折治疗的微创术式.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3) :190-192.

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中圖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33-02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在骨科中是常见病.多由车祸、重物砸伤、扭伤等引起,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⑴现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28例不同类型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⑵现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7~60岁,中位年龄39岁。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6例。致伤原因:车祸12例,井下致伤13例,打球致伤3例,平均住院15~20天。术后随访6月~1年。均能参加体力劳动,肢体功能恢复良好。⑵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肺、肾等功以及x线片检查。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情况,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时将情况汇报给医生⑷。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同时做好术前备血工作,术前1d做好患肢的皮肤清洁消毒,以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2.1.2 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的情绪,护士首先要认真听取患者的疼痛主诉,检查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和强度,表现出同情和关心。给予耐心安慰,教给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以便使其配合治疗。让病人相信医学可以使他们很快恢复健康,同时列举一些成功的例子。告诉病人该类骨折预后良好,一般不会致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⑶

2.1.3 体位摆放及患肢护理:

因小腿的解剖特点,多数肿胀明显.除给简单的外固定外,术后应抬高患肢45一50度为宜。24h内给冷敷2—3次,10一15分/次。足后应给以中立位.踝两侧用海绵垫固定,以防内外旋转加重再损伤。开放性伤口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可延期至I期或Ⅱ期闭合。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小腿骨筋膜间综合征的发生。(1)

2.2 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创口情况

术后患者取仰卧位,用软皮枕或布朗架抬高患肢,以15--20度为宜,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注意观察手术切口的渗血情况及分泌物颜色、气味,定时做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敷料。

2.2.2 预防褥疮

患者抬高患肢长时间卧床后,身体的重心集中在骶尾部及背部骨突部位,受压部位皮肤容易发生摩擦而导致皮肤缺血坏死。因此每1-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要经常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保持皮肤干燥,及时做好生活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2.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活动及膝、踝等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每次15min,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并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使之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功能锻炼。

2.2.4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忌烟酒,禁食辛辣食物,以防伤口感染。多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含钙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蛋类或骨头汤之类食物,以促进骨折加快愈合。

参考文献

[1] 邵华.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25-126.

[2] 李爱萍,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674-3296(2012)01B-0147-02。

[3] 穆逢春,杨光远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9月第4卷第26期

[4] 郭春兰,石碧兰.胫腓骨骨折经皮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71

腓骨骨折手术记录 篇4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西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DR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DR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的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血肿胀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

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砸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于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2、夹板固定: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以夹板固定。上1/3骨折要超膝关节,下1/3骨折要超踝关节,并根据骨折的类型而放置相应的压垫。须注意预防小腿内侧夹板下皮肤溃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

3、闭合复位弹性钉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合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4、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适用于胫腓骨中段横断或斜形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者,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先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

5、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于粉碎性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为维持胫骨的长度,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三)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川芎、当归。

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舒筋活血胶囊;注射用血栓通、丹参注射液治疗。

2、瘀血凝滞证:

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方剂:接骨紫金丹加减

方药: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血竭、牛膝、紫荆皮、川断、甘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散(胶囊)。

3、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方药: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生地、甘草。

黄芪20g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藤黄健骨片等。

(四)其他治疗

1、骨折固定稳定后可选择电脑骨折愈合仪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2、后期膝或踝关节粘连可以选用CPM等康复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3、后期关节粘连也可以选用中药外洗方法进行熏洗,可选用海桐皮汤等。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方药: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4、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练功疗法

整复固定后即作跖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负重步行锻炼。

(六)护理调摄

1、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或预防肢体肿胀。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肢体麻木等。

3、注意检查腓总神经的功能,观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以及小腿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足的感觉,特别是第1—2趾间背侧的皮肤感觉。

4、应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者观察足趾感觉活动,以及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压迫。

5、每日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夹板或石膏托压迫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

6、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明显肿胀及疼痛、足趾感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痛、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的出现,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7、麻醉恢复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缩。

8、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

9、骨折术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可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教会患者正确扶拐,患肢不能悬空,脚底要放平,切忌用脚尖着地。

10、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胫腓骨干骨折不宜过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四、难点分析

通过对2012年我科胫腓骨骨折中医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胫腓骨骨折,由

于卧床时间长,易造成膝关节及踝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强直。这是胫腓骨骨折治疗难点之一,针对上述难点,下一优化该治疗方案,增加以下治疗措施:

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处已骨折性愈合,部分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短缩,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用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

有效:骨折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减少于2cm,成角在5°—10°,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0°—15°以内。

无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患肢短缩3cm以上,成角大于10°,膝关节活

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篇5

1 临床资料

本文所涉及的45例胫腓骨骨折病例是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陆续收治的, 患病原因均由外伤所致。其中, 男患者41例, 女患者4例, 年龄5~66岁, 平均39.3岁。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7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7例) ;胫腓骨上段骨折8例。

全部患者均是外伤后立即入院, 并于伤后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0例, 外固定架固定术15例。患者住院治疗10~33d, 平均住院18d, 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在出院后1年的随访期间, 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指导

2.1.1 护理评估。

患者入院后, 在班责任护士主动接诊, 仔细询问患者病史,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患者。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 应立即投入抢救, 输血、输液、补充容量等治疗。仔细观察伤肢受伤情况, 并协助医生做好伤肢临时固定。

2.1.2 心理指导。

入院胫腓骨骨折患者多因车祸、意外所致, 骨折后情绪波动较大, 缺乏对自身骨折情况的认识与了解, 担心导致肢体残疾, 因此存在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 对手术产生恐惧感。对此, 责任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 详细介绍各项检查、治疗及如何配合。在交流过程中, 要注意交流技巧, 在认真听取患者主诉的基础上, 向患者介绍病情、手术治疗方案、术后护理措施等情况, 帮助其缓解心理波动,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情况允许, 指导患者掌握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方法。

2.1.3 患肢护理指导。

因小腿的解剖特点, 多数伤肢肿胀明显, 在24h内应给予冷敷, 以消除肿胀。也可用下肢垫将患肢抬高45°~50°, 促进静脉回流, 并严密观察患肢有无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征象[2], 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 以防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术后指导

2.2.1 一般指导。

术后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关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渗血情况。对有引流管的患者要观察引流液的量、色等情况。仍然用下肢垫抬高患肢45°~50°, 保持中立外展位, 严禁外旋。

2.2.2 营养指导。

责任护士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早期可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易消化食物, 中后期可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骨头汤、牛奶、豆制品等, 以增加机体免疫力, 促进骨折愈合。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高脂食物。吸烟影响骨折愈合, 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戒烟。

2.2.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2.2.3. 1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切口渗血及疼痛情况,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对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应做好固定钉道口的护理, 用75%酒精在钉道口处每日滴入2次, 以防止钉道口发生感染[3]。

2.2.3. 2 随时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及肿胀情况, 指导陪同家属定时按摩患肢, 指导患者及早进行踝、膝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2.3. 3 预防压疮最好的方法是勤翻身, 并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患者皮肤清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每2小时一次, 肥胖患者每小时一次。给患者使用气垫床, 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 防止压疮的发生。

2.2.3. 4 有留置尿管患者, 术后视情况及早拔除尿管。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4]。

2.2.3. 5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导致肠蠕动减慢, 因此责任护士应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 并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指导患者在饮食中多添加菠菜、芹菜等富含粗纤维素的食物, 有便意时及时排空、勿憋大便。防止便秘的发生。

2.2.4 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功能锻炼要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初期 (伤后1周) 指导患者在床上主动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指导陪同家属帮助患者做髌骨的被动活动, 促进患者伤肢的血液循环, 减轻局部肿胀, 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中期 (伤后2周)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膝、踝等各关节的屈伸锻炼, 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 速度由慢到快, 强度由弱到强。后期 (伤后2周以后) 扶双拐下床活动或负重的时间应遵医嘱执行。调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2.2.5 出院指导。

责任护士应根据病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 告知在工作、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护, 避免意外损伤。合理调整活动休息与睡眠, 正确用药, 平衡膳食, 自我护理与康复知识, 继续加强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锻炼, 随诊。

3 体会

我们对4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了认真的围手术期护理,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随访1年结果显示, 骨折均愈合良好, 无1例发生并发症。我们认为, 加强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及早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丁淑贞, 白雅君.临床骨科护理细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42.

[2]王继华, 刘小明.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指导丛书护理常规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02

[3]曾瑛.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8) :64.

腓骨骨折手术记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2008年共收治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8例, 男49例, 女29例;年龄20~68岁, 平均42岁。右侧43例, 左侧35例。骨折类型:横型36例, 斜型17例, 粉碎型15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10例。

1.2 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50例, 高空坠落伤5例, 井下工伤16例, 其他伤7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因外伤后出现小腿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开放性骨折见骨折处有伤口出血或软组积缺损甚或骨质外露情况。经X线或CT检查确诊。开放性骨折治疗:本组1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 先行彻底清创, 根据情况延长或另行小切口, 显露骨折端, 将粉碎劈裂的骨折用拉力螺钉或钢丝克氏针行有限内固定, 使粉碎不稳定性骨折变为相对稳定性骨折。这有利于复位及提高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再选择合适位置进钉, 复位后上外支架固定, 根据污染及创伤程度放置引流。创面多能通过皮肤网眼减张、桥形皮瓣、舌形皮瓣、肌蒂瓣转移或游离植皮等方法一期闭合创面。对难以闭合者, 尽量用软组织覆盖骨创面, 避免骨组织裸露, 防止术后骨坏死, 创面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闭合性骨折治疗:后常规先做跟骨牵引, 待肿胀消退后用微创手法进行复位和固定。采用1处或2处小切口切开直视下复位, 尽量不剥离骨膜, 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 复位满意后选择交锁髓内钉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如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时, 应及时给予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和支架外固定, 必要时可改为内固定。

2 结果

所有78例除了有3例患者因肢体严重损毁行截肢, 其余患者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为7~18个月, 平均12个月, 2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骨不愈合, 需再次行植骨术治疗而治愈。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3例, 无脂肪栓塞、下肢静脉栓塞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时骨折部位内固定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 内固定物无断裂, 患肢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根据患肢关节恢复功能和步态情况, 可分为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上把长骨骨折分为线性、节段性、粉碎性和骨损害4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能量损伤的不断增加, 而且由于胫骨前内侧皮肤少, 无肌肉的保护, 极易造成皮肤和胫骨的损伤, 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处理不当, 容易出现感染、骨外露、内外固定失败、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截肢。所以, 在诊治和手术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受伤情况,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开放性骨折:由于胫骨前内侧缺少皮肤和肌肉的保护, 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和骨外露, 在开放性损伤初期, 首先要充分估计骨折段受污染的程度, 彻底清创和反复冲洗, 减少创口感染的机率, 实行内固定。放置冲洗负压引流管, 特别是骨质应用软组织覆盖, 有感染或严重时, 如有必要应减压切开或植皮、转移皮瓣等方法修复。根据骨折的程度选用合适的固定方法。短斜骨折或长斜骨折可用螺丝钉内或局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骨折损伤严重者可用钢板或髓内针固定, 再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内固定后用必要的外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保护、促进骨性愈合。伤口内放置引流可减轻患肢的肿胀, 预防术后感染。

闭合性损伤:根据Tscherne的软组织损伤的分类, 节段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常处于临界期的骨筋膜室综合征, 手术易引起创伤口无法关闭, 骨和内固定物外露, 使感染机会增加, 我认为应先等水肿消退后再进行内外固定术, 如有骨筋膜室综合征或血管损伤, 应立即给予支架外固定并切开减压, 水肿消退后再关闭切口。

总之,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患, 选择合适准确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胫腓骨节段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78例患者实行胫腓骨内固定加外固定的手术方法 。结果 78例患者中除2例截肢, 3例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外, 其余全部治愈, 优良率达89%。无脂肪栓塞、下肢静脉栓塞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加外固定, 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节段性,内固定,外固定

参考文献

[1]赵程锦, 侯海斌, 杜胜利, 等.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 2007, 8:66.

[2]党立.外固定支架结合髓内圆柱植骨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 (5) :342.

腓骨骨折手术记录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8年3月我院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手术病人7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两组病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全身多发伤、联合伤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治疗模式, 沿用医护人员手写病历, 在治疗、护理、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等方面不做统一规定。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日、手术等候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

1.2.1 临床路径模式

①成立临床路径实施专家委员会, 由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相关专科的专家、护士长组成,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②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 (CPDT) 采用CP表格式病历, 实施标准化治疗护理。CP包括文本版 (CP医务人员工作指南) 、临床版 (CP病历) 和病人版 (病人指南) 。由CPDT查阅文献和病历, 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订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 (即医疗措施、评估、检查和化验、活动、治疗和护理、饮食、宣教、监测、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5]) 征询专家意见后制订。每一项目都有相应的每日标准医疗、护理计划。病人入院后应用CP病历, 各部门参与合作, 完成最佳照护。CP预期住院4 d, 实施过程中有变异者, 在变异情况登记表上作记录并作变异分析。出院后由CPDT进行效果评价。

1.2.2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日、手术等候日、住院费用, 评估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病人对医护的工作满意度。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表为自制问卷表, 表中包括对手术后咳嗽排痰方法、减轻伤口疼痛的方法、术前术后的饮食要求、手术后的体位与活动要求等10个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 每项内容分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种答案, 分别计3分、2分、1分, 总分为30分, 术后第4天由专人指导病人填写。得分越高, 说明病人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越好。②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表为自制调查表, 从洗漱、进食、活动、如厕4个方面评价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得分越高, 说明病人的自理能力恢复越早, 由专人每日对病人进行评分。③自制病人对医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告知服务情况、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16项内容。出院前由病人或病人家属填写后统计满意率。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正态资料采用t检验, 计量非正态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手术病人观察组的住院日、等候手术日、住院费用 (除外内植物材料费用)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P<0.05) ;健康知识掌握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病人满意率也比对照组提高4.65%。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可实施的临床疾病诊疗标准, 并具有确定的法规性质, 也就是说, 它是预先制订的诊疗过程具体实施的“医嘱”, 执行者必须严格执行[5]。例如, 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 病情达到何种程度, 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在这种模式下,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 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 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医疗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医疗护理计划目标, 主动参与医疗护理过程, 达到了医患双方相互促进、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为了保证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 在整个临床路径的实施中一是强调职责, 医生、护士、药师以及相关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职责;二是强调过程, 将医疗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分解, 按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控制;三是强调流程, 选择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 制订完善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变异分析等可行性措施;四是强调实施中的责任制, 表格病案、标准化过程、简化记录、按时间排序、变异分析以及各类人员签字负责;五是强调总结和持续质量改进。

以病人为中心, 由现行的多个部门面向病人的部门性医疗服务模式向由多个部门共同面向病人的整体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团队医疗概念的转变。这种整体医疗护理模式是使病人的整个住院过程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无缝隙过程, 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 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把各个医疗、护理、药理、医技、营养和管理等的无缝隙过程, 整合在一起, 将多个部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面向病人服务。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住院日、手术等候日、住院费用 (除外内植物材料费用) 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也证实了CP可以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和等候手术时间, 降低了住院费用[6]。同时, 病人在掌握健康知识和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临床路径的推行符合国家卫生改革的需要, 让老百姓以低廉的费用享受优质的服务, 符合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 可使医院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7]。

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能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同, 如果没有医生临床路径表, 各医生凭个人的知识、能力工作, 其医疗计划和医疗活动不一定是最优且最有利于病人。临床路径表体现了该病种在治疗上的先进性、科学性, 以此表来规范医疗行为, 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护理临床路径亦能弥补护士相互间的护理技术水平差异, 更好地主动配合医生工作, 提高计划工作的能力;病人有了临床路径表, 增强了病人参与治疗及康复的主动性[8]。国外临床路径模式中, 并无病人临床路径表, 本研究中增加了病人临床路径表, 病人主动参与了治疗和护理, 促进了病人术后生活自理的恢复。由于医生、护士、病人都按临床综合路径所确定的时间、顺序和要求工作, 使医疗质量得到提高。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模式, 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日、手术等候日、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日、手术等候日、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手术病人, 可减少住院日, 降低住院费用, 有利于病人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 促进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临床路径,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

参考文献

[1]杜绍敏, 翟云起, 张桂荣, 等.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与展望[J].当代医学, 2009, 15 (1) :22-23.

[2]韩彩欣, 曹志辉, 高仕军, 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临床路径研制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3) :463-464.

[3]郑焕金, 杨柳.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及问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 11 (12) :1052-1053.

[4]孙川, 石志成, 王立, 等.临床路径在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15 (1) :1-3.

[5]淦细红, 金文姬, 徐云云, 等.骨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SWOT分析[J].护理学报, 2008, 15 (6) :48-50.

[6]杨红苑.关于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的探讨[J].现代医院, 2009, 9 (2) :100-101.

[7]陈力, 蒋文弟.医院成本控制与临床路径[J].重庆医学, 2009, 38 (1) :19-20.

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 男60例, 女20例;年龄14岁~76岁, 平均年龄 (35±2.6) 岁;其中胫腓骨出现多段骨折有58例, 有软组织损伤的粉碎性骨折患者22例;开放性骨折42例, 闭合性骨折3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50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手术治疗后患者均接受全方位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观察体征

按照医嘱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后的常规护理, 具体操作为保持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 将受伤肢体水平抬高约30°, 之后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 观察血运、脚趾活动以及呼吸状况等, 及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有无出现血管损伤、神经损伤, 手术肢体有无肿胀、张力性水疱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有骨筋膜室综合征, 则术后护士要更加严密地观察患者足趾的颜色、感知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保持各留置管道通畅情况, 防止发生脱落、扭曲等问题, 定时记录引流液色、量、质。注意观察伤口处的敷料有无渗湿, 若被浸湿则要进行及时的清理更换, 如果伤口出现较多渗血或者有血性液体引流过多, 则要注意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等指标, 对不良症状作出快速反应。

2.2 心理护理

因为胫腓骨骨折发病紧急, 肢体功能障碍和强烈的疼痛让患者易于产生恐惧、焦虑和紧张的心理, 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从对患者理解、体谅、同情的角度出发, 争取用周到的护理来缩短患者的病程, 为患者早日康复做出努力。

2.3 清洁护理

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求就是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特别是对胫腓骨进行内部固定的手术, 更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 护士要做好床单位的整洁, 发现敷料出现疑似污染就要及时更换, 保持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 严密观察切口渗血状况以及体温变化。对于采用外部石膏固定的患者, 应在石膏边缘部位的皮肤进行软垫防护, 避免发生压疮。在手术治疗后1 d, 将患者的肢体抬高, 留意肢体血运情况以及有无肿胀发生, 避免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现。应允许患者进行必要的暴露, 但前提条件是不让患者着凉, 加快通风能够促进石膏的风干固定。若天气寒冷, 则应使用电烤箱等, 但要避免烫伤发生。患者若有皮肤破损或者进行了皮肤移植手术, 需要做好伤口部位的保温。护士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指导进行腿部肌肉锻炼, 保持石膏管内肌肉功能, 特殊患者例如幼儿、儿童及老年人要防止出现尿粪污染石膏[1]。

2.4 饮食护理

胫腓骨手术后不论年龄老少、男性女性, 都需禁止饮酒、食用辛辣食物, 以避免伤口被刺激引发感染。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钙质、蛋白质等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鱼类、奶类、蛋类、排骨汤等, 可以促进伤口部位的愈合速度。禁止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服用钙片, 因为骨折发生后, 骨折端会有钙质释放, 同时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 会引起体内废用性脱钙的发生, 血液中游离钙含量明显增多;如果此时再服用钙片就会抑制胃酸分泌, 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问题, 抑制对营养的吸收, 反而增加了患者发生结石的概率。

2.5 功能锻炼

手术后要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一般在术后3 d就可以自行完成受伤肢体的肌肉舒张收缩运动。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运, 加快骨骼愈合, 防止受伤肢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术后5 d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踝关节、膝关节活动[2], 但是下床行走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考虑到不同的固定器械会有不同的强度, 对于受伤骨骼的稳定程度也各不相同, 进行运动的时候, 下肢负重不可过大, 需循序渐进, 使骨骼能够稳步恢复。

骨骼肌肉的恢复锻炼应以被动运动为主, 护士要做好指导工作, 同患者进行良好的配合。运动前, 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鼓励、开导, 进行必要的准备, 不可因有疼痛感而不进行恢复锻炼。在指导患者进行肌肉锻炼的时候, 需谨防出现由于肌肉萎缩导致的脱位, 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疼痛和不适。

2.6 预防并发症护理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偶尔会有泌尿系结石、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出现, 护士要做好相关因素的预防, 指导患者调节饮食, 多食用水果、蔬菜, 多喝水, 平时做好翻身,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在搬动患者身体时禁止手术部位受力。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定期做按摩或运动, 提醒患者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 平时多用热水擦拭,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如厕时要注意不可过于用力, 同时也要防止便器划伤皮肤。

2.7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 直至骨骼完全愈合后方可停药;日常活动使用扶拐, 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范围;放松心情,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营养均衡, 补充富含钙质食物[3]。

3 结果

80例患者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时, 未发现有不良症状出现。

4 讨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一般治疗时间较长, 久卧在床会产生心理情绪上的波动, 并导致并发症发生。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科学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功能锻炼, 能有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蒲小利.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7) :160.

[2]李花月.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7) :169.

上一篇:龟背竹和珊瑚豆的作文下一篇:用断章取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