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2024-08-11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共9篇)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核论文

论文小组组长王鹭学号10070333论文小组成员万婵娟学号10070332

王雪梅学号10070334

魏兴源学号10070335

肖凤学号10070336

周勇辉学号10070349

吐鲁那衣·尼加特学号10070331论 文 题 目《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与方法》

系别、班级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10史(3)指 导教 师吴长根

2012年 3月 6 日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 也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提

高农民收入就应当走农村工业化、农村信息化、农业无税化的道路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关键词: 农民增收;经济;减少农民数量;农村教育

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 年的134 元,提高到1997 年的2090 元,,农民收入获得空前增长。但是近几年来,出现了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减缓的趋势,1997 年增幅为4.6%,比上年减少4.4 个百分点;1998 年为4.3%,又比上年减少0.3 个百分点;1999 年继续减少到3.8%, 而到了2000 年则进一步下降为2.1%。①农民收入增幅的持续下降表明, 当前农民增收面临新的挑战。纵所周知, 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 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基本任务, 是我扩大我国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有效增长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需要, 也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而针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持续放缓, 增加农民收入却又具有如此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分析了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虽有增长,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农民收入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同时也有农民自身主观上的原因。

1、城乡经济体制不完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从社会结构来看,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制约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我国经济近30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增收减负为主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但是,相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农村的改革已经相对滞后。放权让利、帮困扶贫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面貌,也难以从根本上打破根深蒂固的小农经营方式和经营观念。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优质产品所占比例小;二是农业区域结构趋于雷同,区域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三是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则更少。

3、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素质较低:由于目前我国这一代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低,导致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4、信息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市场拓展速度缓慢。由于受长期自然经济的束缚、影响,除发达地区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他们还没有能够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待农产品的生产。仍然是仅仅依

靠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也局限于政府收购,直接造成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偏低。同时,由于农副产品自身具有保鲜期短、容易腐烂变质等特点,许多农副产品的销售半径都比较小。对我国广大农民而言,他们还缺乏必要的市场意识和市场信息,只是根据经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缺乏从全国大市场宏观考虑的意识。销售渠道狭窄、市场拓展速度缓慢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解决措施

1、实现农村工业化,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 截至2002 年底, 中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 占农村劳动力的27%, 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人民币8200 亿元, 中国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人民币850 元,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③乡镇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农民增收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 只要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 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就能够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使农民增收致富。同时, 乡镇企业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它在农业产业化的很多环节都能有所作为, 尤其是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时候。这些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它们可以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 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机制。它们的发展壮大, 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扩大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而且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并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 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乡镇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带动力量, 也是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2、大力促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有100 万人, 有4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要促进农民向新型劳动者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手段难以奏效。信息化除了提供市场信息、普及养殖和种植等农业科技知识外,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信息化无论是技术、产业还是应用的发展, 都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当前还不能把计算机网络作为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主要方式的原因, 因为广大农民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掌握还是空白,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同时,农业信息化需要信息产业界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协作, 鼓励和促进农村电话、电视、电脑三网结合, 企业要研发适合农村现状的信息产品, 让

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 信息服务企业要大力开展农村生产经营者切实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从现状来看, 信息产业可以说是一个最原始的产业, 仍然受着计划经济对传统体制的束缚, 这是信息产业难以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难以推广到农村去的原因。必须要看到不仅仅农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如果农民能够采用信息技术, 对于信息产业的推动也是惊人的。

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信息是关键。针对我国农村跟农民的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实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及时的让他们掌握一些国家政策、农业方面的信息,这必将对我国农民的收入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3、实现农业的无税化, 全面取消我国的农业税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的征收对象是凡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从1949 年至2003 年, 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3945.66 亿元;农业特产税从1983 年开征到2003 年, 累计征收了1366.25 亿元。④可以说农业税是中国农民的伟大贡献, 它有力的支撑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但同时, 它也严重的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纯粹靠种地来致富奔小康是不现实的, 必须有其它的辅助出路。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一家几亩甚至十几亩地的状况是不可能完全通过种粮来致富的, 这一点不仅农民知道, 每一级政府官员和决策者们心里也有杆称。减免农业税是在减少农民负担方面最容易取得突破的一个方面。因此,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 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的现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5 年5 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做出/ 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的决定是非常正确跟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的。要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切实的取消我国对农民征收的农业税。

4、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少农民数量

长期以来, 由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被自身消费, 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必然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有限的耕地只能生产有限的农产品, 一个人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 绝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使它的价值增值, 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而在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生产率只能得到相应的低收入;二是商品率低。一户几亩地的产出除自给外, 作为商品出售的份额已经很小。而近, 亿农民可用于出售的商品总量又受到只有3 亿多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的制约, 不能及时、完全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而且还会因农产品的相对剩余使农产品贬值,甚至使部分产品失去价值。也就是说, 农民收入的增长, 不但受到小规模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低生产率

和低商品率的制约, 而且受到消费空间狭小的制约, 这是我国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和发达国家农民的根本原因。而要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双重制约, 办法只能是减少农民的数量。只有减少农民, 将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改变农业生产的小农生产方式,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才能增加非农消费群体, 扩展农产品的消费空间, 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效益,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12亿多人口,约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农业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俗话说“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生动的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⑤农业发展现状和现代化水平,是社会安定和国家独立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不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国家与民心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工农关系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要条件。

1、农民增收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是农业大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每个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投入水平,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因为,农民收入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支出,而这两项支出均为支出法计算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GDP增长速度。

两者之所以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因为:

1、农民收入通过生活消费影响农村市场,农村市场状况影响着需求,最终影响到GDP增长。

2、农民收入决定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支出,农村支出增加引起农产品产出作为国民总产出的组成部分,它的增长将直接导致GDP增长。⑥

2、农民持续增收是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乃至全国居民总消费水平的保证。

投资、生产、交换、消费是一个周期的经济活动的完整过程,相互之间密不可分。自1998年以来,政府就扩大内需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第一,增加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第二,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第三,努力增加出口。但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中,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从长远来看,必定是消费。而我国消费市场可分为农村消费市场和城市消费市场。在这当中占总人口70%以上左右的农村居民只占总消费的40%还不到,占总人口30%的城市居民只占总消费的60%以上。⑦所以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来扩的消费和生产,使国内市场变得更大更广。

3、农民增收有利于稳定国家政治

古人流传一句“官逼民反”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农民起义而覆灭。经济的发展是社会所必要的一个过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那就的以经济为基础,现在我过经济这块蛋糕已经做大了,那就得把蛋糕分配的均匀实现社会公平。在现阶段我国分配不均很突出,农民自建国来就默默地奉献而现在分配却非常之少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虽然没有民声载道但近些年一些极端事件频频发生于我们身边,这从某方面反映了这一问题。加大国家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更安心的为社会做贡献,使国家政治环境更加稳定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农民增收有利更好的让人们群众相信和信任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政策和支持党工作。

我国是农民人口数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增加农民收入,就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建设,起到双向促进作用。进而,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①夏永祥 赵文娟《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与结构调整》.中国农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5月

②陆学艺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③宋圭武《中国乡村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10月

④朱向东《农村经济调查研究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年12月

⑤国晓丽《农民增收路径的分析与探讨 》载《小城镇建设》,2004年6月

⑥蒋满元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以河北省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⑦朱伟民《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6月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篇2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我国, 农业是弱势产业, 但同时,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民更是占全国总人口的很大部分, 因此,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随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 农民收入增长呈现速度放慢的趋势,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一方面会降低农民的购买力, 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国内总需求, 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的健康运行, 因此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变慢的原因, 提出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显得十分重要。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资收入, 是指农民受雇于单位或者个人, 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收入。第二类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即指农民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管理和筹划获得的收入。第三类是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作为金融资产或其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 将其资金或者有形非生产性资产提供给其他组织或机构, 作为回报从中获得的收入;而转移性收入一般是指农民在再分配中所得到的所有收入。而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分析中, 笔者发现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现代农业发展不足, 农民增收难。近年来, 我国很多地区都比较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没有形成特色的产业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仍不规范, 难以充分满足农民的需要。

第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使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的土地制度存在农户地权不稳定、产权不清晰等内在缺陷。而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居民与居住地之间呈现相对固定化的关系, 抬高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门槛,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第三, 政府对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与建设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相比较而言的, 相对于城镇地区较为完善的公共领域建设, 农村地区存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发展不到位等问题,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四,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都比较差, 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 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较低,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不仅使农民缺乏创新精神, 减少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 而且不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从而导致农民增收难。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造成农民收入增收困难的几方面因素, 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可以从以下几点建议入手:

第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只有发展富民产业, 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 才可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 全面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升农业整体素质以及综合效益, 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二, 改革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及依附在其上的社会福利制度, 打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界限, 推动劳动力资源在城乡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了农户的小规模经营, 不利于土地的适度集中经营, 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改革土地制度,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 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三,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加快推广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 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水平。其次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维护农民的生存平等, 稳定农村的社会秩序。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与整治农村环境, 确立农村桥梁、道路、饮用水和卫生等公共品供给体制, 促进农村的发展,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篇3

农民收入和消费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农民收入变动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7元,收入增加额3453.4元。

(二)农民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在迅猛增长。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6年的43%。

(三)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变动分析

1、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即农民消费水平随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2、农民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比较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并未得到应用、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耕作方式的原始等原因,农业的收入在相对减少。今后,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借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外的合作进而带动二、三产业快速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必将有新的突破性增长。

3、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水平随之提高,今后表现为食品消费比重继续下降,即恩格尔系数将逐渐下降,而农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用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性支出上升。

二、我国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原因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意识不足

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结构特点是:大路产品多,精细产品少;农药残留产品多,无公害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因此,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国内消费的升级和国际市场需求。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许多地方仍习惯性认为只要蔬菜、果树的面积上去了,品种优化了,就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是,今天的市场已不是产品短缺时代,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品的优质化程度、产品的加工转化、产品营销等问题,农业效益的实现要向加工、贸易方向延伸。

(二)农村劳动力过剩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人口总数中,农民占绝对多数。据统计,“户籍农民”约占七成多,绝对数在8亿以上;“职业农民”至少有三成,绝对数在4亿以上。因此,矛盾突现在农民多而耕地少,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仍有2亿多个劳动力是多余的,陷于隐性失业。同时,耕地递减、人口递增的背离趋势还在发展,使农村劳动力的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经营理念

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树立科技意识,引进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生态农产品。

(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

1、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刺激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要求。要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关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同时,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陈柳钦.产业发展与城市化[OC].www.zisi.net。.

[3]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曾庆学.“三农”问题的思考[J].时代观点.2006(10).

(作者简介:孟晓虹(1982—)女,汉族,河北涿州人,学士,助教,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杨 念(1981—)女,汉族,四川营山人,学士,助教,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篇4

失地农民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等全面铺开 ,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迅速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按照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 250—300万亩 ,到2020年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 1亿人。所以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日益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如果不及时解决 ,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 ,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为此,我专门走访了甘镇的三个城郊村,就如何增加失地农民的收入做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失地农民现状

1、生活水平较低 ,难以维持长远生计。以甘旗卡村为例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甘旗卡村被征收集体土地2300亩。落实到位的征地补偿和安臵补助费为1499.5元/人。2007年政府征地以来,甘旗卡村村民有110位超养老保险期限村民享受到了旗政府发放的每月300月的生活补助款。330位村民享受到了由个人和政府平均分摊养老保险金的优惠政策。如此计算农民每失去 1亩土地的补偿费用不会超过3088元,仅相当于2011年甘镇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仅能维持 1年左右的生活。而相对于土地预期收益而言 ,郊区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一般在4000元左右 ,按土地承包期30年计算 ,其预期收益为12万元 ,扣除已承包年份也在7万左右 ,征地补偿标准太低 ,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根据对征地农户的调查 ,约有46%的农户被征地后收入下降。

2、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失地农民就业难 ,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 ,也是现行征地安臵政策导致的结果。首先 ,-1-

农民的土地被征用 ,意味着失去了他们原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 ,世代相传的生产方式也随之不得不抛弃 ,而到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他们则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个方面 ,上述三大就业弱势 ,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 ,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即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失地农民 ,一旦企业合同期满或精简人员,这部分人员往往首当其冲被裁减。

二、造成失地农民收入下降的原因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因 ,不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而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

1、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那么谁来行使土地的所有权权能 ,如果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么是虚构 ,要么不存在;如果由村民委员会行使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 ,不拥有法律规定的法人代表权;如果由村民行使 ,村民在土地所有权权能上没有得到量化 ,也无法行使土地所有权权能。这就使得村民委员会成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理人 ,从而造成村民委员会任意调整土地、乱上项目、任意扩大机动地等问题。同时也出现了在征地时农民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处分权 ,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利益得不到充分保证。

2、法律规定不完备 ,导致征地权运用的不规范。《宪法》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里的土地 ,显然指集体所有的土地。而《土地管理法》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就意味着因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即使其使用土地的目的并非为“公共利益”,也必须申请使用

政府征为国有后的原农村集体所有土地 ,与《宪法》的规定有出入。由于法律规定上的矛盾 ,在征地实践中就难免不出现土地征用权的滥用问题 ,一些商业性项目用地也必须由政府低价统征后高价转卖给开发商 ,对农民的合法利益造成侵害。

3、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够科学合理。依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费即征用土地补偿费 ,为该土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 6—10倍;安臵补助费为该土地被征用前 3年平价年产值的 4—6倍。这种土地补偿标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合理和适用的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不合理。原因是城市土地(除划拨)及其它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已采取市场机制进行配臵 ,而惟独农村集体土地还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配给制和补偿。农民不仅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也失去进入城市生存的保障资金。

三、增加失地农民收入的措施

农民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存手段 ,土地被征用后 ,就失去了未来生产、生存的保障。在征地过程中 ,虽然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开始考虑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但要将失地农民真正纳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需要突破现行制度框架 ,更需要解决就业机会短缺和财力有限等现实困难 ,显然 ,在统筹考虑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前提下 ,要走出一条现实之路 ,必须从实际出发 ,提出明确可行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1、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是寻找政府、征用地主体、失地农民之间的最佳利益联结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一是逐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土地征用补偿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 ,应该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测算能领到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参照 ,将现行补偿标准提高。政府要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

场 ,适当降低税、费 ,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在统一征地中逐步推行土地“片区综合价”。坚持市场化方向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按地段、地类等将城市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区片 ,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 ,在统一征地时 ,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三是研究实施分类征占补偿办法。兼顾国家、市场征占主体和农民利益 :(1)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由国家统征后拨付 ,但国家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2)对准公益性项目用地 ,如有收益权的高速公路、标准厂房、各类商品市场、污水及自来水厂等 ,除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外 ,还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平等协商谈判 ,让农民在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益 ,避免土地被“买断式”征占;发展项目用地 ,引入谈判机制 ,允许集体土地逐步进入一级市场或一级半市场 ,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 ,逐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四是为集体经济组织保留部分财产。在征地过程中应划出或臵换部分土地、资产 ,由集体经济组织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 ,兴办二、三产业 ,发展集体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并为以后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过渡创造条件。五是加快“城中村”农民建房制度的配套改革。以“城中村”连片改造和建设村民公寓为契机 ,按城市功能分区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 ,将城市整体规划与村一级管理体制协调起来 ,打破行政村的界限 ,采取组团式集中连片与局部分散相结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在地域上相对集中、新转居人员与老市民混居的具有规模效益的功能小区。

2、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为了最大限度规避政府目前低成本征地、延臵社会高风险的问题 ,在目前农村社保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其具体作法是 :不再向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费 ,而是核定农转非人员 ,将费用拨到社保部门设立的“安臵费”专户 ,由社保部

门与被征地农民签定安臵协议 ,对符合缴纳社会保险统筹费条件的被征地农民 ,为其设立社会保险个人帐户 ,达到退休年龄的 ,按月发放养老金。如果政府财力有限 ,可借鉴我国台湾向征地农民发放土地债券等形式支付 ,等以后土地有收益再分阶段向农民个人帐户注入资金。

3、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对进入城镇的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保障 ,包括四部分 :一是失地农民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失地农民的子女入学应与城镇居民的子女一视同仁 ,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赋予的所有权利。二是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教育培训 ,首先应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其次是各级政府应拨出专款 ,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 ,以党校、职工校、乡镇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 ,建立培训基地 ,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 ,开展免费培训。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 ,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4、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应按照市场化原则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一是要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破除“等、靠、要”思想 ,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 ,积极自动参与市场化就业。鼓励、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 ,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应享受城镇下岗人员自谋职业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对开展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 ,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二是鼓励征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失地农民 ,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 ,应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三是建立以县、镇两级劳动力市场为中心 ,以街道、乡镇劳动力管理服务站为网点的就业服务网络。打破城乡壁垒和所有制界限 ,取消对土地被征用劳动力在城镇

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 ,变“户籍门槛”为“素质门槛”。

提高农民收入的财政支持政策选择 篇5

何平均 罗光强

摘要:财政应积极调整支农政策的重点,完善支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切实促进和保证农民增加收入。

关键词:财政政策:“三农”问题;农民增收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增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完善财政体制。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机制存在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如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农重点不突出等,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完善财政政策机制,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从目前财政支农的现状看,财政支出的效率相当低下。以农产品政策补贴支出(其中主要是粮食价格补贴和粮食风险基金等)为例,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的实惠不足国家财政支出的50%.因此,要切实将增加农民收入落到实处,必须理顺和完善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确保支农资金收到实效。一是理顺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目前支农资金分散,管理多头,政出多门,效益不高。为此,必须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明确财政管理各项支农资金的主体地位,设立隶属于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农资金管理机构,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资金统归其管理,集中使用,形成财政支农的强大优势,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调整支出结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60%至70%左右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在农业建设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较小;在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或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三是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效率。主要是应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将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50%以基数加因素的办法下到省级,以增强省级支农的调控能力,降低基层向中央财政申报一般项目的机率。另一方面,省对基层的项目直接到县,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同时给予县级充分的项目申报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另外,应构建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要从项目申报开始,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参与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中去,编制项目全程报告,对其进行跟踪问效,保证支农资金落到实处。

二、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必须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等,形成优势互补结构,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财政部门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在政策方面,配合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出台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基地和大户,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个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鼓励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产生聚合效应,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巩固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在资金方面,多方面筹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刺激银行信贷、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并引导资金流向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支持目标产业的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在配套服务方面,积极支持农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鼓励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和农业专家,为农产品品种改良提供技术保证,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铺平道路。

三、加大财政调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是弱质产业,投资收益率低。吸引资金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客观上要求国家特别是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对其进行支持和保护。一是财政部门要切实将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业和搞好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明确财政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位置。由于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户,所以,财政着力解决的是农户、企业和市场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为此,财政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项目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光靠财政支持显然不能满足其需要。财政应充分动员和引导企业、集体、农民、银行信贷、外资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注入,并鼓励承包经营、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为农业产业化奠定雄厚的基础。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环境,完善税收调节机制。以农业产业化的总体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农业产业化的激励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要在鼓励农民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与做法,实施对农业部门流转税额的税收调节,这样,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农民可将其增加的实际负担通过价格机制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改变现行优惠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状况,通过税率、税基、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进一步挖掘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的潜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税收管理和服务。按照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税法公告制度,抓好税收政策服务。

四、调整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机制,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和保障

完善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机制主要有:一是适当调整投入方向。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项目,县域范围内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很有限,难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全国性、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性差。因此,要注意加强配套设施和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投资体制。多年来,很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明确投资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人,以目前的情况看,财政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应是责无旁贷。其次,应按受益范围和项目等级进行职责划分,凡属全局性、根本性和综合性的跨区域项目都应由中央政府负责,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一些地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再次,要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由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管理,合理分担,使农业基础设施发挥长效作用。

五、加大农业科技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加大农业科技、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将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增加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财政的重点之一。应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增加对科技成果推广与运用的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尤其是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各部门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出口加工区同其他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协调发展。

(三)拓展出口加工区功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口加工区作为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按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求,出口加工区应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加工制造功能。包括设立研发机构、加工制造企业。二是采购、配送、仓储等物流功能。包括设立仓储、物流、运输企业和专业采购中心、配送中心企业。三是售后服务功能。包括制造企业的售后服务和专业的售后服务企业,主要是产品的测试、返修和零配件供给等。四是国际贸易功能。主要设立国际贸易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等。经营功能扩大后,允许入区注册的企业范围应相应扩大,从原来只允许入区经营加工制造企业、仓储企业、配套运输企业,应扩大至允许设计研发机构、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贸易、综合物流、专业销售、售后服务等企业入区经营,并扩大加工制造企业经营范围,允许产品和零配件的采购及销售。

(四)完善海关监管,推行贸易便利化。一是简化加工贸易备案手续。尽管出口加工区企业的加工贸易已实行电子备案,但备案手续仍繁琐,数据共享和转换功能不强,应发挥出口加工区围网监管的优势,进一步简化备案手续。对诚信守法企业,变海关备案审核制为企业申报制,规范企业备案申报行为,明确企业法律责任。二是简化核销程序。在加工贸易核销方面,应实现海关与企业联网,避免双重监管造成的资源浪费。海关对电子账册数据的获得方式应由“提取式”变为“企业申报式”,强调企业对申报内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而将海关的职能转变为通过事后稽查等手段规范企业的申报行为。三是简化通关程序。在H2000海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中,为出口加工区设立专门的便捷通关程序,真正实现“备案制”管理;以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为基础,与外贸、外汇、银行、税务等部门实行联网,充分利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独立数据源进行交叉稽核、相互印证,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在确保海关监控有效的同时,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五)进一步发挥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要简化出口退税的程序和手续,平衡产品内销、外发加工等问题上的区内外政策,鼓励区内外企业间的经济协作,消除抑制产业链延长的政策性障碍。

参考文献:

[1]何炳权,陈裕海。保税监管区域和场所整合改革研究[J].海关研究,2006,(1)。

[2]钱建中,薛晓星等。论出口加工区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先行区的可行性与相关对策[J].海关研究,2005,(3)。

[3]朱剑冰,董 瑾。我国出口加工区建设问题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中国海关学会出口加工区分会调研组。上海、江苏两地出口加工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海关研究,2004,(4)。

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篇6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

4.6%,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只增长了1.8%。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明显抑制了农村消费增长,近几年,“三农”问题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总以“一号文件”形式,制订各种措施,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扶植力度,才使农民问题有了较大的改观。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于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多高于国际市场,要靠国家提高农产品价格来促进农民增收显然已不可能。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应从以下多个方面考虑:

一、扩大劳务输出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较多,但目前比较有效、比较有潜力的途径是提高农民劳务收入。一是多年的农民外出务工实践证明;二是劳务需求仍有市场;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从有关资料也可看出,前几年农民收入新增部分中劳务收入呈上升趋势,家庭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近些年来,在中西部的农村,从实际的农村现状看,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盖房规格较高的农户,大多是有1—2个家庭成员在外务工,其劳务收入较为可观。从国家的发展看,我国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空间仍然很大,如农田基本建设、大型水利建设仍然不足,交通条

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房地产开发市场较好等,这就必然导致将有一大批社会公共工程陆续投建,劳工需求量也将因之扩大。因此,我们政府特别是县(区)、镇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应抓住机遇,积极做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扩大活劳动投入,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教育为基础

人口素质是就业的基本要素,而素质是靠教育提高的,教育能扩大劳动者的视野,扩展劳动者的活动范围和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并适应现代化的用工要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相对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现已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内在的根源。加入WTO后,这一劣势更加明显,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只有通过实施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促使农民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扩展农民的就业门路,才能完成农村剩余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减少农业人口,从根本上促使农民增收。在实施农村教育时,一是应加强对务农农民的农业应用技术教育,办好职业技术院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应加强对务工农民的相关技术培训,增大在城镇的就业率。三是应解决农民接受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的费用问题。

三、以科技为先导

科学就是生产力,这是实践已证明了的真理。搞好“三农”工作,必须要有科技的投入。21世纪,世界农业将向基因农业、精密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工厂化农业、生态农业、太空农业和超级农业方向发展,因而,我国农业应与时俱进,创造出适合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①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科技投入目标定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产品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农业发展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增加农产品产量,以此缓解供求矛盾,对农业科研的目标,长期定位在提高产量上。现而今,这种数量型、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模式已很难再有大的作为。因此,改变着眼点,把科研的方向转到“高产、优质、高效”上来是农业的当务之急。②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有计划地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先进工艺及农业机械等,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③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应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通过政策宣传,激励有关科技人员直接进入生产经营领域,领办经营实体,开展有偿服务,促进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经营的联合。

四、以市场为枢纽

要改变目前我国农村商品生产的规模较小、农产品交易方式简单而原始、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流通不畅、市场利益流失、农民创收的主渠道堵塞等状况,只有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才能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疏通农民增收的渠道,山东寿光的蔬菜基地就是很好的先例,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使农产品结构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要求政府

想方设法促使产地销售市场的形成,并使其成为集散面广、辐射能力强的现代化市场。同时,应依法加强市场管理,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无阻,支持和扶持农民专业运销联合体、合作经营组织和个体营销大户参与流通、创办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和销售队伍,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五、以农业产业化为组织经营形式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农村经济管理组织形式,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多数地区的多数农民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我们在市级以一表一副为主的种植模式。因此,应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契约关系或产权关系,结成同风险、同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分工协作,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要像仰化镇润隆集团那样,利用集约经营,搞好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有股份合作制、公司+农户、市场+农户、市场+公司+农户、农民协会+农户等,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要选择优秀的项目、龙头企业和强有力的领导群体,三者缺一不可。

六、重视研究农民增收新的“动力源”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问题 篇7

中国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农民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融入城市文明的过程,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过程。简要地说,农民工指具有农村户籍、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并拥有劳动能力、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他们虽然成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从工作或劳动性质看成了工人,但从户籍关系看,他们仍然是农民。农民工这一概念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农民进行职业和身份转化的制度性约束和身份性困境。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民收入问题则是其中的首要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解决: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1.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2.提高资金的使用监管力度和使用效率,财政支农应重点加强农村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等项目,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3.加强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二)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1.构建宏观激励约束机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营造融资环境,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基础服务体系建设。

2.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改善资本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构建农村“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融资格局,重视金融组织的多样性。如发展农村村镇银行、涉农小额贷款公司、借款担保公司等。

4.积极引导民间融资。民间融资长期以来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金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民间融资的各种影响,提高对民间融资的监测力、应对力。

(三)加强社会招商引资力度

1.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完善投资政策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建立农村投资风险基金及风险补偿机制,尽量降低农村投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投资收益率,对民间投资加强引导和监督,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业对资金的吸引力。农业基础设施越完善,对农业投资的吸引力就越大,只有改善农村水利、通讯、交通等环境,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

3.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政策,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率。加快培育特色产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发展,建立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大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农村农业服务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统计方法 篇8

一、农村住户调查简介

农民收入的统计是通过“农村住户调查”来完成的。“农村住户调查”是通过对农村居民家庭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的调查,全面反映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实现小康和摆脱贫困的进程进行监测,为各级政府制定农村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基础数据。

国际上开展“住户调查”已有很长的历史,我国农村开展住户调查始于1954年,在1954年至1977年间,该调查曾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两次中断,1977年该调查再次恢复。198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成立以后,农村住户调查获得了长足发展,调查方法、调查内容逐渐与国际接轨,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一)“纯收入”指标的定义

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中,“纯收入”指标的应用起始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在收益分配统计中,“纯收入”指的是农村经济总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后的余额部分,这个余额部分也叫“收益”。“纯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个人分配所得叫“农村居民所得”,指的是当年的农村经济纯收入减去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后的剩余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村居民所得。这个指标的口径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就是农民初次分配得到的收入。

在开展农村住户调查中,初期的“纯收入”概念与“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中的概念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现行农村住户调查“纯收入”指标的口径有所调整,主要是包含了部分再分配的收入。“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

总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二)计算方法

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的工作流程是,首先,由县级农调队将农户每月记的帐录入计算机,按季度(或按月)上报省农调队,年底由省农调队将全年的原始数据上报农调总队,省农调队和农调总队同时用国家统计局开发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省和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个计算过程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全国是完全统一的,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从计算公式看,农民纯收入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是,由于农民收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现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实物收入,现金收入好计算,调查结果是多少就是多少,复杂的是实物收入。由于实物收入没有经过市场,因此,必须采取一个客观、准确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其价值量,才能正确反映农民收入水平。在确保原始调查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计算实物收入的价值量成为准确计算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

在现行的农村住户调查中规定,实物收入的计算方法是将农户当年生产的农产品产量扣除出售部分,分品种作价后计算得出。对各品种农产品的作价执行的是与市场挂钩的原则,即以农民在市场出售农产品的价格为基础,粮食、肉类打九折,其他农产品打八五折。如果在下年出售了上年的结余农产品,根据出售价格与上年实物作价的高低,将出售结余农产品的损益计入下年收入。

对农作物副产品计算收入的原则是,只有用于生产和生活或明确用于出售的农作物副产品才计算收入,用于生产的农作物副产品在计算收入的同时也要计入生产费用中。农作物副产品作价计算收入的方法,原则上按实物折算收入的作价方法执行。

(三)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的一些指标与定义

农民既是一个消费单位又是一个生产单位,既有生活消费支出又有生产投入,既有现金收入也有实物收入。由于收入是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反映,因此,为了准确反映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调查方案和分析中设计了较多的概念。主要有:总收入、纯收入、现金收入、实物收入、现金纯收入、实物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等。

1.总收入

总收入是调查期内全部收入的总和,其中未扣除为获得收入所发生的支出(生产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总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总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划分,总收入中包含两部分:实物总收入和现金总收入。

(1)工资性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和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按收入来源渠道划分为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如干部、教师收入)、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收入和从其他单位劳动得到的收入。

(2)家庭经营总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按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收入、林业收入、牧业收入等(共分为十个行业和其他)。

(3)财产性收入:指拥有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农村住户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

(4)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但不包括无偿得到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

(5)现金总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期内得到的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总和。

(6)实物总收入:指的是农户当年生产的各种农产品总量扣除出售部分,按一定的价格计算得到的总收入。

2.纯收入

和总收入一样,纯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分为现金纯收入和实物纯收入。

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与总收入中的定义和口径完全一样。

(1)家庭经营纯收入:指的是家庭经营总收入相应地扣除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支出后的收入总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按行业又可分为农业纯收入、林业纯收入、牧业纯收入等(共分为十个行业和其他)。

(2)现金纯收入:指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现金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现金费用支出后的收入总和。“现金纯收入”是“纯收入”中已经“变现”的部分,反映的是在当年“纯收入”中,农民对外进行商品交换的现实支付能力。

(3)实物纯收入: “纯收入”减去“现金纯收入”就是“实物纯收入”。

3.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分配的概念。由农民生产活动的净收益和再分配净收益构成。也是通过总收入计算得到。

计算公式: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

按收入来源划分,与总收入和纯收入一样也可划分为四个部分,但名称略有不同,部分指标的口径也不一样,四个部分分别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与总收入和纯收入中的定义与口径完全一样;家庭经营净收入等同于家庭经营纯收入。

(1)财产性净收入:指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其内获得的财产性总收入扣除为获得财产性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

(2)转移性净收入:指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其内获得的转移性总收入减去调查期内住户和住户成员的转移性支出(再分配支出)后的收入。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 篇9

2013年02月05日 20:15 中国政府网

我有话说(7人参与)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205/201514511683.shtml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 〔2013〕 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过程中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时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务院

2013年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每十年翻一番,家庭财产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总体相适应的。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彻底取消农业税,大幅增加涉农补贴,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持续提高,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同时,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有待优化。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阶段性特征,也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等直接相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一些领域分配不公问题,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劳动与资本、城市与农村、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关系,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区域之间发展条件差异大,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还在深入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过程中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二、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主要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

——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明显提升。

三、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提升劳动者获取收入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机制。

3.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大力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税费减免和公益性岗位、岗位培训、社会保险、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借鉴推广公务员招考的办法,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4.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职工带薪最短培训时间。新增财政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向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认证体系,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5.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研究发布部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到2015年,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逐步解决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过低的问题。落实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研究出台劳务派遣规定等配套规章,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

6.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企业高管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综合考虑当期业绩和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对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对非国有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大会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

7.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优化工资结构,降低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抓紧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实施方案。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8.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允许和鼓励品牌、创意等参与收入分配。

9.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益。严格规范银行收费行为。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

10.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期间在现有比例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11.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水等公共资源出让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防止通过不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四、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改革个人所得税,完善财产税,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

12.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13.加大促进教育公平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普通本科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补助。切实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当地中考、高考问题。

14.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取消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

15.改革完善房地产税等。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制度,逐步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细化住房交易差别化税收政策,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合理调整部分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将部分高档娱乐消费和高档奢侈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

16.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十二五”期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健全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

17.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待遇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十二五”期末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达到75%以上,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支付比例的差距。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逐步增加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8.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十二五”期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按质量标准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000万户以上,实现全国游牧民定居目标。

19.加强对困难群体救助和帮扶。健全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孤儿集中供养,建立其他困境儿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20.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培育慈善组织,简化公益慈善组织的审批程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举办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公益事业。落实并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扣除。加强慈善组织监督管理。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和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1.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产品(5.88,0.00,0.00%)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促进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22.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新增农业补贴向粮农和种粮大户倾斜。完善林业、牧业和渔业扶持政策。逐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适当提高保费补贴比例,进一步细化和稳步扩大农村金融奖补政策。

23.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民分享流转收益。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征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24.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大幅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时期,对240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按照人均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扶贫标准,到2015年扶贫对象减少8000万人左右。

25.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公开透明的各类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六、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反腐力度,加强信息公开,实行社会监督,加强基础工作,提升技术保障,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6.加快收入分配相关领域立法。研究出台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扶贫开发、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集体协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转移支付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完善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税收征管、房产税等方面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完善财产法律保护制度,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

27.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将拖欠工资问题突出的领域和容易发生拖欠的行业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完善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的差别化工资保证金缴纳办法。落实清偿欠薪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制、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制度、保障工资支付属地政府负责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28.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各种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行为,抓紧出台规范改革性补贴的实施意见。加强事业单位创收管理,规范科研课题和研发项目经费管理使用,严格公务招待费审批和核算等制度规定。严格控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人员职务消费,规范车辆配备和使用、业务招待、考察培训等职务消费项目和标准,职务消费接受职工民主监督,相关账目要公开透明。

29.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全面落实《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的规定,对隐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通过抽查、核查,及时纠正,严肃处理。继续规范领导干部离职、辞职或退(离)休后的个人从业行为,严格按照有关程序、条件和要求办理兼职任职审批事项。

30.严格规范非税收入。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继续推进费改税,进一步清理整顿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项目,收费项目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31.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围绕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管理,堵住获取非法收入的漏洞。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逃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严厉查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行为。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加强反洗钱工作和资本外逃监控。

32.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大力推进薪酬支付工资化、货币化、电子化,加快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推广持卡消费,规范现金管理。完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发票管理和财务报销制度,全面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制度。整合公安、民政、社保、住房、银行、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完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城乡住户收支调查一体化制度。

七、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33.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日常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监督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4.突出重点,强化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与国有企业、行政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相关重点领域改革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时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鼓励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上一篇:建筑节能改造分析下一篇:水产养殖业可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