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收入

2024-10-01

提高农民收入(共12篇)

提高农民收入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对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进一步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

关键词:农民收入变化特征,纯收入,农民增收,新疆农民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 是一个多民族聚积的地区。2009年末全区总人口2158.63万人, 其中, 乡村人口1298.42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15%。自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温饱问题彻底解决, 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19元增加到2010年的4642.67元, 增加了38倍, 平均每年增加141元。本文将在对新疆农民增收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提高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93年。该时期新疆农民收入处于稳步较快增长阶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加到778元, 增加了658元, 增长6.5倍, 年平均增长13.3%。

第二阶段:1994—1997年。这期间, 新疆农民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78元增加到1505元, 增加了727元, 增长近两倍, 年平均增长18.0%。

第三阶段:1998—2000年。这几年间, 新疆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减慢, 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8.0%。总体来看处于徘徊不前、增收困难阶段。

第四阶段:2001—2010年。进入21世纪, 新疆农民收入又进入了恢复性稳步增长阶段。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达到4642.67元, 比2000年增加3024.59元, 增长1.87倍。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01元, 新疆当年在全国的排名为第24位。

二、新疆农民收入变化主要特征

总体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民收入变化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 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来自家庭经营收入

统计数据表明:1985年新疆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43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7.0%, 2010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649.98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61%, 比1985年增长9.64倍,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下降了8.39个百分点, 而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2832.8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仅为47.8%。可以看出, 农村经济在适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新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跟不上全国, 逐渐拉大了收入差距。

(二) 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第一产业收入, 增收渠道单一

统计数据表明:1985年新疆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319元,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93.1%, 2010年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为3311.77元,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90.73%,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只下降了2.3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为2331.01元, 占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82.29%。

(三) 农民继续增收难度加大, 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 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低

统计数据表明:1985年新疆农民工资性收入4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 2010年新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56.26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45%, 比1985年增长12.9倍, 所占比重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则由1985年的72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431.05元, 增长了32.8倍。1985年新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全国的54.9%, 2010年新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全国的22.88%。2010年新疆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为338.21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8%, 比1985年提高了1.28百分点, 但只有全国水平的56.2%。同期全国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为601.79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17%。

(四) 农民收入呈增长趋势, 但与全国的差距及城乡差距均在扩大

首先, 与全国的差距在扩大。数据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民收入一直低于全国水平, 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17元, 2010年为5919.09元, 而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为3883.1元, 2010年为4642.67元, 其差额分别为1270.07元和1276.42元。其次, 城乡差距在扩大。2010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421.59元,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当年扩大到3.32:1, 超过了改革初期1978年的2.68:l。

(五) 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对收入的增长贡献远远超过了实物收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促进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商品率的提高又促进了农民收入中现金收入比重的逐步加大。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新疆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8.3%, 2010年现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85.36%, 2010年比1990年提高了27.06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7088.76元, 新疆为7517.22元, 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六) 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低与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

据新疆农村住户调查资料, 2007年, 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组,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432元, 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为2765元, 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654元,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698元, 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5.7倍、5.8倍、7.3倍和6.0倍。同时, 随着整个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 高文化程度的户数在农户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2010年, 农村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4.1%, 比1985年增加了3.6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占7.5%, 比1985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占49.5%, 比1985年增加了30.5个百分点;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8%, 比1985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 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收入越高。

(七) 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 国家逐步取消农业税, 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同时国家还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地膜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的稳农、惠农补贴政策, 极大地调动了新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分析

(一) 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007年,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为70.9198万人, 占农村总就业人员的16.68%, 而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以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为主。可见, 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 也是农村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快新疆当地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此外, 发展二、三产业必须以新疆当地资源为基础, 立足于农副产品的深加工, 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提高农产品的增值能力。不断提高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比重, 使其成为新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展销会、农展会和农技110、农民信箱等信息平台, 加强产销对接、市场流通、市场空间拓展, 积极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 加快农产品商贸流通, 促进新疆农民增收。

(三)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

如前所述, 新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2010年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重高达88.3%。显然, 受教育年限短、技能水平偏低是导致新疆农民转移就业难、工资低的主导性因素, 要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 就必须加大对新疆农民的培训力度。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完善多层次的技能培训体系, 丰富培训内容,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非技能综合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新疆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融入现代文明的能力。除此之外, 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大力发展订单式培训, 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新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培训,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成为新疆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坚力量。

(四) 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 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政府应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坚决把过高的化肥、种子、农用柴油等农资和农业用电、机械作业价格降下来, 减少农民的负担。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政策, 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大中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 正确认识新疆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特征, 努力探索增加新疆农民收入的路径, 对确保新疆农民增收,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改革开放三十年新疆城乡人民生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黄明风.对新疆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 2007, (06) .

[3]韩永贵.改革开放30年新疆农民收入变化及对策建议[J].新疆财经, 2009, (06) .

[4]历年: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历年:新疆调查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提高农民收入 篇2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中国各地的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收入低,农民负担重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城乡协调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民 负担 收入 经济 发展

前言:党的16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齐奔富裕之路。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陪衬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缓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变得尤为突出。

一、农民负担和收入现状

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中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市”所无法回避的挑战。随着三农问题提出,农村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慢,农民负担重,收入低等现状。

(一)农民负担的现状分析 1.农民合理负担呈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1990―1994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同期负担年均增长15.4%,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1995-1998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未扣除价格因素),同期负担的年均增长6.4%,负担增幅低于收入4.7个百分点,负担呈相对减轻趋势。1998年农民负担出现回落,连续多年的扩张势头得到初步抑制,比上年减少了1.2%。若按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的口径计算,1998年农民人均税后负担为68.77元,比上年减少1.73元,减少了2.5%。

2.农民不合理负担越来越重

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则越来越沉重。据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计表明,1991年能够统计到的农民支出的行政性事业费高达17.7亿元,各种罚款23.1亿元,集资摊派41亿元,其他社会负担38.1亿元。上述各项合计,人均13.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5%。但是地方调查结果表明,不合理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大大超过农业部的统计结果。有关数据表明,不合理负担远远超过了中央规定的5%的警戒线。

(二)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呈现以下几个发展态势:

1.农民的收入构成及收入来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农民靠传统的种养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被打破。农、牧、渔及非农产 业收入等都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农民收入增加,但增长幅度趋小。据国家统计局 2009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02 年和2003年我国农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9%和6.0%,到 2004年环比增长率高达12%,2005年和2006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和10%,表明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趋小,增长速度减慢。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市场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的有力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相对于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增长快而言,农民群体的收入量及增长幅度都受到限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下面的一些数据是对于这一状况的有力说明: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则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 ;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 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

二、农民负担重,收入低的原因

近年来,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地方出现负增长,致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对此,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更要找出原因。

(一)现行体制不完善,加重了农民负担 我国虽然对农村体制及法制进行了多次修改,但仍不完善,表现在多方面:

1.财政体制的不完善。1994 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规范了中央和地方 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是,从发展农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角度讲,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加重了农民的税外负担。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成为我国财政体系中的最基层环节,乡镇开始有了自己的收支活动。但是,从财权来看,乡镇财政只享受着范围极其狭小的财力分配权,却在履行着占全国人口 62%的广大农村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的职责。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全国 90%的乡镇都存在着巨大的财政缺口,为弥补这个缺口,乡镇政府借助种种名义向农民伸手,将其中的一部分支出转嫁给农民。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为适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我国建立了乡镇一级政府,并在乡级政府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的政社分设并不彻底。不少地区在村一级还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即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均由一班人承担。政府对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的过多干预,强化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农产品收益不稳定,而乡镇企业效益滑坡,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造成农民的税费负担能力下降。

(二)社会发展带给农民负担的新问题

1.教育产业化的兴起,成了农民发展致富的新负担。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农民都把成为文化人作为平生最大目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也在农民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把考大学升大学看作是比结婚生子都光宗耀祖的事,所以也穷其力想让下一代成为大学生,这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兴起,大学学费以及名目繁多的杂费成为考上大学的农民孩子及家长心头上的一座大山,高昂的学费成为阻挡大学梦的绊脚石,很多付不起学费的穷人孩子因而与大学无缘。即使凭全家所有力量勉强读完大学,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在考验着这些大学生。投入与产出能成正比吗,上大学花的钱能在什么时候挣回来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正在折磨着穷苦农民以及农民的孩子,也终将加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

2.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创新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农民自身水平及见识的局限,在地方政府的高压政策下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甚至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色彩。曾经在农村地区如火如荼的村办企业由于交通不便,分布零散,资源整合力度差和地方政府的严重剥削,基本都消失殆尽,这给渴望发家致富的农民以沉重打击。目前,广大落后地区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3.工业快速发展,城市的迅猛扩张,农田占用,农民安置不力。在城市规模快速发展的今天,原先处于城郊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一般这些地方的农民会获得相应得补偿如提供住房和补贴等,然而这些补偿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直接由农民得到,除此之外,即使有 相应补贴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后劲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主要靠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实际上这种增收只是一部分农民增收,大部分农民增收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农村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降低。

3.农民收入低,政府财力不足,直接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这种不足的投入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包括物质及其他非物质的投入,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造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抗灾防病害能力逐渐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4.收入差距拉大。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达到0.43,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以甘肃和湖北两省为例,2000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酒泉地区为3315元,最低的陇南地区为956元,两者之比为3.47:1;2001年湖北20%的高收入农户集中了31%的纯收入,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43元,而20%的低收入户只占有10%的总收入,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77元,高低收入比高达4.31:1。

三、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标本兼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矛盾归根到底都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从总体而言,农民负担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的是低收入农民。就地区而言,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部农业省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加大农民负担来调节社区经济分配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运作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公共产品的成本通常主要有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来支付,农民的直接负担相对较轻。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负担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2.改革税费制度,理顺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基本前提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低税赋,高负担”的状况,因此,必须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在认真清理整顿现行各种收费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税收、规费、使用费等综合考虑,依不同的资金性质、特点,使其各行其道,从而规范政府资金的分配,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各种资金,理顺财政体制和相关分配关系。完善农业税收政策,加大征管力度,加强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农业所需公共物品和调节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税外规费征收制度,加 大征管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推广农村集体提留的预决算制度、负担卡监督制度和定向审计制度。对统筹提留实行“费改税”,可采用收取农业税附加的办法来筹集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资金,规范乡村两级的政府行为。这项改革与农业税制改革配合起来,可切实减轻低收入农户的负担,从而达到经济有效。实行“费改税”后,使农村公益事业费和集体提留同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和范围性,有利于缓解干群关系,降低收费成本。

3.改革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 必须精简机构,裁减超编人员,压缩经费,从根本上控制“需求”。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分离。要加强对乡镇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实行“源头控制”,规范收费行为,统一收费立项权管理。统一票据管理,使乡镇预算外资金的源头管理规范有序。要健全和统一乡镇财务制度,科学、合理、规范地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

4.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保证

必须提高认识,严格贯彻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法令和政策,严禁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严禁要农民额外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对于执行减负法规、法令和政策不得力,不能确保一方平安的负责人,要做必要的组织调整;对于随意加重农民负担,造成严重结果的负责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把减负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政策落到实处。有人提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应该从同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建立自上而下的 垂直管理体制,实行条条管理,从而保证其切实履行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等执法职能。

5.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政治素质较低,对政策了解较少,对国家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还缺乏自觉性和足够的勇气。因此要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农民负担卡的发放工作,让农民知道哪些是合理的负担及合理负担项目、金额、比例。同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宣传工具要大力宣传、报道那些坚持原则、敢于同违反负担政策行为作斗争,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勇气,自觉抵制不合理负担。

6.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对农民来讲,所谓廉洁,就是干部在涉农服务中,不吃、拿、卡、要,不图名不图利,该给农民的钱和物,不折不扣的给农民,该给农民办的事应尽快尽力的办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的花费达几千亿元,如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上,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市、乡、村都要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加大力度精减机构,分离富余人员。

7.农民要自觉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农民由于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在选种、耕作、施肥、使用农药等方面要么重复投资,要么投资不到位,造成投入产出比少,收益低,增加了农民负担。可以具体组织村级开办图书馆,让农民多读科技书籍,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让科学种田的方法通过有效的途径传给农民。同时,对农民自身来说,应该自觉学习现代的农 业科学技术,杜绝和减少浪费,以达到自我减负的目的。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方法。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会随之提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1.鼓励发展“三高”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经营收入(1)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业的规模生产

加大农业投入,贯彻落实有关农业农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比重和产品品质。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防护措施,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障畜产品安全。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工商业投资农场品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生产加工基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农业积极效益。

(3)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瞄准国内外先进又适宜农村资源条件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引进和笑话吸收。同时建立和完 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质量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民增收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宣传本地农产品优势,加强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农产品加工业。

(2)加大对农产品生加工产业的投入,对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3)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农产品原材料,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推广,建立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3.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激励农民自主创业

(1)积极引进外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培育本地种养大户,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有效促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促使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显著的提高。

(2)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降低进城和就业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竞争有序、高效公平的开放劳动力市场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总结: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体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能够有效的促进解决城乡差距。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保证的国家正常运行的基础,更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中之重,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只有认真落实好三农政策才能够真正切实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易赟,梁飞;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研究;湖北财税;2003年12期 [2] 刘豆山;《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经济师;2003年02期

[3] 钟甫宁;《增加农民收入与调整经济结构》;农村经济;2004年03期 [4] 陈璐璇;《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措施》;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提高农民收入 篇3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F22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76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1.1文化素质偏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文盲,但是从整体来看,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高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可谓少之又少,这对于现代企业用工来讲,已经很难满足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的运作已从过去的单纯体力型转向专业型、技能型,过低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运作,造成一方面企业急需用工却无工可用,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却无法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的原因相对复杂,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另一方面是地理原因,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工作条件落后,在教育方面,无论是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明显不足,另外国家在农村教育投入上还比较欠缺。

1.2二元经济制度,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直以来,我国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制度,这种二元经济模式最终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产生,使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而乡村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的状态,很多地方的经济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发展日趋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而乡村基本原地踏步,同时造成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停留在土地耕作上,但是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土地面积的减少,土地所需的劳动力也日渐减少,而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工作技能仅限于体力劳动层面,难于适应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节奏。另外,二元制社会的发展,导致各种制度都把城市和农村隔离开来,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土地等方面都使得城市优于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想真正转移到城市中来,需要面临的问题很多,多数农民工进程就如同候鸟一样,四处漂泊,在城市中多数如同过客,难以找到归属感,想要以城市为家,完全融入城市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积极性。

1.3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社会越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就会越强,但第二、第三产业在优化升级过程中,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型、技术型的劳动力才能在第二、第三产业的浪潮中生存下来,传统的体力型劳动力会越发窘困,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出现企业用工难以满足,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却又无法转移的矛盾。再有随着第二、第三产业优化升级,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高科技生产工艺加上现代化和科学管理,第二产业发展向资本型、技术密集型发展,而第三产业也日趋网络化、信息化,对于传统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弱,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呈明显不足的态势,这也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

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2.1按照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政府部门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使农民工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这样一方面提升农民工的技术水平,以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的扶持相结合,政府为培训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农民工培训方面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提高农民工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也要对其自身的利益给予保障。另外,也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于一些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给以大力的支持,进行信息、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帮扶和引导。

2.2深化经济社会制度改革

我国的二元制城乡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和乡村隔离成两个世界,户籍制度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屏障,一个农村户口就使农民工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农民工进入城市,始终是无根的浮萍,在各个方面都面临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要深化户籍制改革,使得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别无二致,在就业、就学、社会福利、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保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2.3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使农民工就近就业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但在整体发展水平上,还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城镇多数都处于乡村的附近,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很多便利之处,可以实现就地转移劳动力的目标。同时要考虑把城市化和农村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既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对外转移,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根据农村实际,鼓励发展多种经营,通过特色农业、特色乡村旅游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轉移。

参考文献

[1]刁学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曾梅芳.二元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J].广西广播大学学报,2007,(3).

提高农民收入 篇4

一、鼓励支持发展畜牧业, 实现粮食转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必须常抓不懈, 把粮食安全放在现代化农业的首位。要想保证粮食安全, 就必须保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就必须逐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使农民在种粮中得到实惠。虽然国家近几年来每年都在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和增加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款, 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收入, 仅靠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是不够的, 各级政府还必须采取多项措施, 进行粮食和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 增加其产值, 变补“血”为造“血”, 这样才能实现农民种粮收入可持续发展。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是要对当地的粮食加工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根据实际情况, 实行一定的减税或免税政策, 也可以给予享受招商引资企业政策, 促进他们收购加工粮食的积极性。二是鼓励发展养殖业, 实现相对的奖励政策, 谁养殖的多, 就给谁包括物资、资金和精神上的奖励, 鼓励一些大型的养殖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 促进饲料企业多收购粮食进行饲料加工, 这样由于养殖发展了就会促进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转化的粮食就会更多, 粮食价格也就会水涨船高。三是有关部门应建立粮食奖励基金, 作为农民卖粮的奖金, 就如同国家的粮食直补一样, 农民每出售一斤粮食, 就给予一定的奖金。

二、支持农民建长期储粮设施, 使粮食增值

长期以来, 昌图县农民在秋季玉米收获后, 都是在自家院内平一个场院进行露天堆放, 没有一个固定的储藏场所, 不利于长期储藏。在造成一定的损失的同时, 也不利于晾干降水, 有时由于入冬后雨雪过多, 还常造成轻微的焐堆和霉烂现象发生, 更谈不上长期储藏了, 一般都是在春节前出售光全部粮食。有关部门应出台一些政策, 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鼓励农民在自家院内建一些固定的穗储粮降水仓库, 穗储优点是既有利于降水, 又可长期储存。在秋收时将玉米进行整穗储藏, 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民在陆地堆放的损失, 又可保障粮食质量, 使农民卖粮有一个缓冲期, 可进行长期穗储, 待市场价格最高时, 再进行出售, 在解决农民储粮问题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收入。

三、采取科学有效技术, 抓好秸秆加工转化,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篇5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问题,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当前,农村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全国有农民8亿多人,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为5000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民人均收入很低;同时,还有3957万贫困人口,他们的人均收入还更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别也较大,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而就长汀县来说,总人口50多万,农业人口占90%,农民人均收入5356元,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结合长汀县实际,分析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薄弱,条件差,农民增收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二是农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城镇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发展。

如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1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首先,要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新农合、新农保”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惠民政策,真正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深化改革各种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基本前提。加强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轻装上阵”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加强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和“六大员”队伍建设,推动农业“五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探索成立乡镇银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创业的资金“瓶颈”。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完善土地流转体制,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土地承包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坚持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业化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引进一些有实力、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引导传统农业向规模化发展,2推进农业产业化。如,长汀县依托闽台合作远山现代农业精品园,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引进食品加工企业“盼盼”集团,带动了全县的槟榔芋、马铃薯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发展;做大做强 “远山生猪”和“远山河田鸡”等地方特色品牌产品,走“基地、品牌、市场”的路子,帮助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通过重点带动、全面发展的方式,拓宽村企联建新路子,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积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如,河田镇等地成片、规模种植优质水稻,提高水稻种植的产出效益;如馆前镇、濯田镇等乡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引导烟农适度规模种植;红山等乡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油茶产业,引导农民向山上发展,成片种植油茶;古城、铁长、庵杰等乡镇,扶持种植优质竹业产业,并向竹木深加工业发展,提高竹农的经营效益;策武乡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在南溪、南坑等村建立了银杏、水蜜桃等“农业观光园”,发展现代农业模式。

第三,要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拓展增收空间。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优势,结合当地区域、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带动小城镇建设步伐,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一是依托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大招商引资,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乡镇工业。如,有国省道、高速公路优势的河田镇、涂坊镇等,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机械加工、纺织等产业,让农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仅南

3益集团河田分厂1家企业,就吸纳农民工近千人,月工资达1500-2000元。二是加快村镇规划修编,加强小城镇内部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城镇卫生保洁,打造生态文明集镇,推进城镇化进程。三是以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农村商贸、市场、旅游、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更多机会。如,庵杰乡利用“龙门”风景区,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羊牯乡、四都镇则挖掘“龙华山”“归龙山”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四都镇上福村、红寮村农民,仅此就增加人均收入800元;南山镇中复村,利用与连城县交界的地理优势,发展边贸流通,市场相当繁荣和活跃,吸引了周边的河田、涂坊和连城宣和、朋口等地商贩云集,每月逢三、八的墟天,其交易额不亚于一个两、三万人口的乡镇。

第四,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面貌,真正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加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通电通水、烟基工程、造福工程、人饮工程、竹山便道等建设,增加农业基础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强化封山育林,完善防灾减灾系统,全面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如,通行政村、自然村的道路畅通,降低了农民运送物资的成本,农产品能更快速地流向市场,农民的隐性收入得到大大提高。如,通过建立完善“预警到乡、预案

4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夯实农村展基础。

第五,要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稳定。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稳定、民生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的安居乐业。通过积极发展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项社会事业,实现种田免税了、上学免费了、就业解决了、看病有保障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有了,农民负担没有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收入无形中也就增加了,这也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大力开展农业劳动力培训,多培训农村适用技术,促进农民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项目;大力培训符合当地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的实用技术,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把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新农合、新农保、低保等覆盖范围。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使农村享受与城市相同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扶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基本满足农村的医疗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阅览室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收入 篇6

农民收入和消费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农民收入变动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7元,收入增加额3453.4元。

(二)农民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在迅猛增长。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6年的43%。

(三)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变动分析

1、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即农民消费水平随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2、农民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比较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并未得到应用、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耕作方式的原始等原因,农业的收入在相对减少。今后,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借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外的合作进而带动二、三产业快速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必将有新的突破性增长。

3、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水平随之提高,今后表现为食品消费比重继续下降,即恩格尔系数将逐渐下降,而农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用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性支出上升。

二、我国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原因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意识不足

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结构特点是:大路产品多,精细产品少;农药残留产品多,无公害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因此,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国内消费的升级和国际市场需求。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许多地方仍习惯性认为只要蔬菜、果树的面积上去了,品种优化了,就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是,今天的市场已不是产品短缺时代,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品的优质化程度、产品的加工转化、产品营销等问题,农业效益的实现要向加工、贸易方向延伸。

(二)农村劳动力过剩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人口总数中,农民占绝对多数。据统计,“户籍农民”约占七成多,绝对数在8亿以上;“职业农民”至少有三成,绝对数在4亿以上。因此,矛盾突现在农民多而耕地少,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仍有2亿多个劳动力是多余的,陷于隐性失业。同时,耕地递减、人口递增的背离趋势还在发展,使农村劳动力的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经营理念

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树立科技意识,引进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生态农产品。

(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

1、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刺激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要求。要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关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同时,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陈柳钦.产业发展与城市化[OC].www.zisi.net。.

[3]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曾庆学.“三农”问题的思考[J].时代观点.2006(10).

(作者简介:孟晓虹(1982—)女,汉族,河北涿州人,学士,助教,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杨 念(1981—)女,汉族,四川营山人,学士,助教,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篇7

1 山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现状

1.1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据相关统计,2006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 58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0%,比1990年增长2.1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63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902.9元,城乡收入相差5 313.3元。

1.2 消费市场比例

2006年山西省城乡人口比例为39.6:60.4,与消费总量比例82.8:17.2相比严重倒置,说明山西省城乡商品供求结构的失衡。2006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80%,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2006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84.8亿元,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过少,只有36.3%。2006年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72%,比全国低0.12%。

2 制约农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民的收入直接决定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农村市场需求状况。目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的销售和劳务收入。近年来,由于粮、棉、油、禽等农产品价格略有下降,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城市下岗职工较多,使农民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2.2 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及市场体系不健全

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及市场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有赖于新型业态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等问题严重,既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不能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自来水等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城镇,城乡用电同网不同价导致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三是农村缺乏有效的服务组织。商品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使得农民对购买耐用消费品顾虑重重,消费热情受到抑制。四是农村消费信贷环境欠佳。农民无论是生产贷款还是生活借(贷)款都难以从正规渠道取得,而民间高利贷又使低收入农民望而却步,使他们几乎不可能进行大额消费。

2.3 医疗与教育费用超前增长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社会公共服务价格的提升,推动了农民被动性消费的增加。1997年以来,在八大消费项目中,增长较快的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主要是因为医疗费和服务费的攀升以及学生学杂费的高位运行所致,其增长带有一定的被动性。据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平均每个村民的医疗保健费用和文化教育支出合计为319.47元,比1997年增长26.6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40%,占全部消费额的17.70%。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上升,农民有病医不起、农村适龄儿童有学上不起等现象依然较严重。

2.4 适合农村特点的消费产品较少

我国消费品市场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品种千姿百态,但适合农民消费层次、农民文化水平的商品却很少。这种局面导致许多农民有钱无处花,有钱不愿花。具体表现在:一是质优价廉,适合农村生活消费的产品较少。多数商家把农村视为推销城市积压商品的场所。二是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产品较少。农副产品加工和存贮设备、农业生产和运输机械等方面适合农业生产的产品太少,无法激发农民的消费需求。三是能刺激农民进一步消费的标志性产品没有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为“老三件”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引起农民购买欲望的场面没有再现。此外,一些产品售后服务的水平也抑制农民的消费需求。

2.5 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过大也不利于消费增长

据统计,2005年山西省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为1:2.5,到2006年下降到1:2.1,城乡收入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仍是农民的2.1倍,再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城乡实际收入比率在1:4左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但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而且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对策

3.1 发展农村经济及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只有依靠增加农产品产量,依靠外延型扩张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消费,带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一是必须调整农产品的结构,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要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二是必须改革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把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家庭经营逐渐成为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通过示范性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民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三是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机,在农田水利、道路修建、电网等建设中,多搞以工代赈,相对增加农民收入。

3.2 扩张性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

长期以来,农村缺少公共产品的供应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民自身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分配不公。因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财政支持的力度,主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几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但直接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投资偏低,因此,要加大对要农村道路、桥梁、排污、自来水等设施投资力度。有些项目可直接利用农村资源和农村劳动力,减少中间环节。这样既可改善农村交通、卫生和生活条件,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非农经济。

3.3 高度重视农村市场及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相比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目前,城市市场已接近饱和,发展的余地相对较小;而农村市场正处于需求旺盛、快速增长的时期,到处充满着发展的机遇。所以必须拓展农村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现有的国有商业、供销部门,要适应农村市场的改革,改变经营观念。工业企业也应在农村设立商业网点,扩大企业销售网的覆盖面,全面搞活农村市场流通,让工业品能够灵活顺畅地进入农村市场。

3.4 提高农民消费意识及更新农民消费观念

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不仅要提高衣、食、住、行的质量,还要提高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改变消费观念,抛弃一些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农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是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观念上的一种反映,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环境下形成的。而现代消费观念和习惯又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要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根本的途径是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农民才会逐渐抛弃狭隘、保守的思想意识,才会接受新事物,树立新的消费观念。

3.5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分析 篇8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我国, 农业是弱势产业, 但同时,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民更是占全国总人口的很大部分, 因此,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随着改革重心转向城市, 农民收入增长呈现速度放慢的趋势,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一方面会降低农民的购买力, 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国内总需求, 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的健康运行, 因此分析农民收入增长变慢的原因, 提出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显得十分重要。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资收入, 是指农民受雇于单位或者个人, 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收入。第二类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即指农民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管理和筹划获得的收入。第三类是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作为金融资产或其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 将其资金或者有形非生产性资产提供给其他组织或机构, 作为回报从中获得的收入;而转移性收入一般是指农民在再分配中所得到的所有收入。而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分析中, 笔者发现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现代农业发展不足, 农民增收难。近年来, 我国很多地区都比较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没有形成特色的产业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仍不规范, 难以充分满足农民的需要。

第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使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数量,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的土地制度存在农户地权不稳定、产权不清晰等内在缺陷。而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居民与居住地之间呈现相对固定化的关系, 抬高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门槛,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第三, 政府对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与建设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相比较而言的, 相对于城镇地区较为完善的公共领域建设, 农村地区存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发展不到位等问题,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四,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都比较差, 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 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较低,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不仅使农民缺乏创新精神, 减少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 而且不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从而导致农民增收难。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造成农民收入增收困难的几方面因素, 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 可以从以下几点建议入手:

第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只有发展富民产业, 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 才可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 全面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升农业整体素质以及综合效益, 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二, 改革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及依附在其上的社会福利制度, 打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界限, 推动劳动力资源在城乡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了农户的小规模经营, 不利于土地的适度集中经营, 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改革土地制度,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 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 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第三,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加快推广农业生产的现代技术, 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水平。其次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维护农民的生存平等, 稳定农村的社会秩序。同时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与整治农村环境, 确立农村桥梁、道路、饮用水和卫生等公共品供给体制, 促进农村的发展,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探讨 篇9

一般来讲, 居民收入来源可分为工资性收入 (比如工资) , 经营性收入 (比如商业买卖行为收入) 、转移性收入 (比如养老金) 和财产性收入。通常, 工资性收入可以维持日常生计, 转移性收入可以降低未来养老风险, 经营性收入可以较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准, 而财产性收入则是不断开发个人财富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在《物权法》通过的同时, 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第一次将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

历来, 我国政策提法均是针对提高我国居民动态财产——年收入, 而忽略了居民的静态财产。但是, 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绝大部分是居民的静态财产。提高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提高居民的财产, 这是比提高收入水平更高的目标。因为, 只有收入的节余, 才可能形成财产, 从而形成财产性收入。

(2) 为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打下基础。

过去, 我国一直将劳动视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方式, 从而忽视甚至打击了资金、技术、管理等非劳动因素对社会财富的影响, 财产性收入和“不劳而获”和“剥削”划上了等号,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极端的做法。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表明居民家庭通过已经拥有的财产而不是通过直接的劳动就可以获得收入。比如存款利息、房屋租金、股票和基金投资收益和房产收入等。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还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 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 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特点

(1) 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绝对数过于低下, 这显示提高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任务艰巨而复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最大的一年2006年也只有100.5元, 这距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很大。

(2) 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绝对数虽低, 可是增长稳定, 增幅有波动。从表中可以看出, 从1997年到2006年, 我国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从1997年的23.61元增长到2006年的100.5元, 十年间增加了76.89元, 增长了3.26倍。但是中间增长幅度出现波动, 增长幅度较小的年份是1999年和2001年, 分别增长了1.18元和1.95元。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是2003年, 增长了15.07元。

(3) 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较小, 但是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当年纯收入的比重较小。都在3%以下, 比重最大的一年2006年也只有2.8%.可以看出, 财产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当中并不占有主要的地位。可是这并不表明, 财产性收入不重要, 相反, 根据国际经验, 财产性收入一般占居民当年纯收入当中的30%左右。在美国, 国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比是40%, 有90%以上的美国人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而在我国, 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仅在2%左右, 有约1.3亿户、只占全国总人口10%的中国人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可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将持续保持不断增加的趋势。

(4) 增长速度大于纯收入增长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 1997至2006年间, 我国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大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2006年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率为12.05%, 而纯收入增长率只有10.2%。这反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的贡献变大, 说明农民财产性收入正在成为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来源。

3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和策略

(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目前, 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在纯收入的占比极其低下, 同时也意味着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增加财产性收入, 首先要有财产。只有加快经济发展, 老百姓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 才可能把更多的收入转化成财富, 才可能增加财产性收入。

(2) 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保障农民的合法财产。虽然近年来, 我国在基础性的立法取得较大的进步。如2004年3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将宪法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宪法修正案。2007年10月, 《物权法》正式施行。但是, 《物权法》的司法解释还没有出台。新宪法条案也存在瑕疵,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很可能因为“恶法”而被剥夺。但是, 随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有关财产权的法律应尽快完善。

(3) 增强农民的投资理念。不可否认, 总体而言,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通过投资来获得财产性收入。因此, 为了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急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加大理财的教育力度, 采取灵活多样, 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各种投资致富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 使农民对现代投资理财有信心, 从而对风险和收益有更深刻的认识。

(4) 增加农民基于土地的财产性收入,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产权制度。按照现有的制度, 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民仅有不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 而土地占有权和处分权都归属集体所有。目前, 非均衡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进入了不可持续的地步。农村大面积的抛荒耕地就是其明显的表现。不完善的土地制度还导致了政府的制度性寻租行为。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可谓势在必行, 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投资入股或者通过土地换取城市居民的身份。

(5) 增加农民基于房屋的财产性收入, 培育和规范农村房产租赁和买卖市场。住房是最主要的有形非生产性资产, 但由于宅基地所有权虚置、有关法律存在空白、基层政府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的存在, 使农民房屋产权虚化, 城镇居民不能到农村地区买卖房屋, 导致房产租赁和买卖市场的落后, 农民的闲置住房不能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因此, 为增加农民来自房屋的财产性收入, 应该坚决贯彻落实《物权法》, 以及出台一系列保护农民房屋产权的法律法规, 建立房屋租赁市场的指导制度, 加快房屋租赁市场的市场化, 允许房屋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租赁、抵押, 为房屋所有者提供多种渠道的财产性收入。

(6) 增加农民基于资金的财产性收入,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建立健全的农村投资体系。我国的农村金融业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支持明显不足, 资本市场落后及投资体系不发达, 交易手段落后, 现代化的有价证券交易系统还不能延伸到农村乡镇。农民基于资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存款的利息, 而银行存款的利息几乎是各种投资手段收益率最低的一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这就是意味着要拓宽农村的投资渠道, 为农民的财产进入资本市场以及其衍生市场创造条件, 积极开发出适合农民的金融产品, 如降低股票的每笔最小成交数, 降低基金的每笔开户数, 政府通过多种优惠条件鼓励证券公司将营业部开到农村乡镇, 开展农村的保险市场, 黄金市场以及收藏品市场的推广以及适合农民的国债品种。

4 结语

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极易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 因为富人的财产多, 所以导致其财产性收入也相应非常高, 而穷人的财产少, 则其财产性收入少。目前, 我国基于财产的基尼系数远远大于收入的基尼系数。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可以降低社会的贫富差距, 增加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 缩小财产性收入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还可以降低基尼系数,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摘要:财产性收入是公民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通过思考提出财产性收入的意义, 同时通过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特点的思考, 认为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偏低, 区域之间差距大, 农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偏少, 以此提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多种方法。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财产,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陈静萍, 曹洪滔.论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J].北方经济, 2008, (4) .

[2]杨文静.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农场经济管理, 2006, (1) .

[3]骆祚炎.农村居民家庭财产及其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提高常州农民收入水平的结构途径 篇10

和全国及其江苏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较,常州农民的收入不但水平比较高而且增长速度也比较快。2006年,常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是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38和2.23倍。与2000年相比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 253元增加到3 587元,增长了59.2%;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 595元增加到5 813元,增长了61.7%;而常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 429元增加到8 001元,增长了80.7%。也就是说,这6年常州农民的收入在绝对数较高的基础上取得了比全国和江苏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的增长。但和全国其它先进地区相比较,常州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是有着较大的潜力,本文对此作些粗浅探讨。

1 向山东、浙江、特别是苏州学习,着力提高常州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

1.1 面对地少人多的现实,常州要坚定地走减少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从长远来看,在常州这个寸土寸金的发达地区,就是要通过蔬菜、水果、花卉、园艺提高土地产出,同时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无锡阳山镇改水稻为水蜜桃种植,2004年农民收入7 580元,其中七成以上来自水蜜桃。无锡滨湖区农民杨裕兴种60亩菊萄,纯收入超过30万元,亩均获益超过5 000元。一产家庭经营可以成为农民增收的源泉。

1.2 在提高二产家庭经营收入方面要扶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工业,走自主创业之路

扶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工业,走自主创业之路,是形成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一种农民增收途径。目前苏州农民自主创业已初步形成气候,并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农村特色的农民自主创业之路。原来有传统工业、手工业的地方,农民发展工业企业和家庭工业,形成一镇一品特色。如太仓市磺汪镇原有化纤加弹业的基础,前几年镇党委发动能人带头,带动农民发展化纤加弹生产,目前全镇上规模的加弹厂有1 652家,员工1万多人,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0 228元。常州原来有传统工业、手工业的地方,也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工业企业和家庭工业,形成一镇一品特色。

1.3 在提高三产家庭经营收入上可以走发展旅游服务业和物业服务业之路

常州应当向苏州学习,在风景旅游景区周围一些村的农民可以向旅游服务业发展。苏州各地农村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号召,千方百计发掘本地区山水人文优势,使农村旅游业有了新的突破。据统计,2006年接待游客2 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25亿元。吴中区利用本地山水人文优势和特色农业优势,发展环太湖山水风光游、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西山明月湾、涵村坞茶园、东山古尚锦茶坊等一个个旅游项目先后在太湖边冒出,最近又开出集美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越溪旺山生态农庄、东山陆巷沙滩山船餐、三山岛和明月湾“农家乐”等多个大型生态旅游休闲项目,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的发展空间。

2 向苏州和昆山学习,着力提高常州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2.1 构建城乡统一的农民就业机制,大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本领

苏州在构建城乡统一的农民就业机制中,有几项制度建设深受农民欢迎,值得常州学习借鉴。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管理机构、劳动力有形市场和信息网络。过去劳动部门、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只管城镇劳力,不管农村劳力,为适应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从2004年起,明确规定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具有涵盖城乡劳动就业的管理职能,并在乡镇一级普遍新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职业介绍所,在村一级设置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协管员;对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农村劳力,凡有就业意愿的,都可在劳动部门领取与城镇劳力同样的就业登记证;市、县(市)、区劳动部门举办的劳务市场,向所有持证的城乡劳动力开放,一视同仁,竟争就业。二是政府出钱为农民买岗位。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作为城乡统一劳动政策的补充,政府对农民就业落实了一些特殊政策。如吴江市作出规定,凡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超过企业员工总数10%,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的企业,由政府给予奖励,补贴社保费的50%;凡单位70%的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政府按员工数给予岗位补贴;职业中介机构成功介绍本地劳动力就业一年以上的,按介绍劳动力数量,政府给予奖励。又如,昆山市专门拨出3 00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用于技能培训、采购就业岗位等2 000万元,负责对四残人员家庭、低保农民家庭、零就业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 200元的农村贫困户家庭和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有序地安排到政府采购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使他们各得其所,取得一定的工资性收入。目前,该市有95%农户至少有1人在非农企业就业。三是建立免费职业培训制度。在培训中加强对本地农村劳力转变就业观念教育和提高就业技能。据统计,2005年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10万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2万多人次。常熟市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培训服务网络,遍布全市228个村和社区。该市新港镇共培训失地农民4 321人,从缝纫、电脑、维修、烹饪、毛衫设计等培训班结业后,有75%的学员应聘就业。四是建立村厂挂钩劳务合作制度。一般的做法是,企业在所在村租厂房或在征用土地签订协议时,由当地政府与企业协商,确定一定比例的本地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如太仓市沙溪镇已有30多家企业安排本地劳动力占职工总数20%以上。也有的企业为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安排本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家庭经济困难的劳力,从事企业门卫、保洁、食堂辅工、绿化养护等工作。这种由政府出面帮助农民就业的新机制,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有序流动、充分就业,为农民增加稳定的收入创造了条件。

2.2 规范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分配原则。目前,苏南乡镇企业的经营实绩与分配严重脱节。比如,无锡市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在增加,但工资收入占销售收入和利税的比例却逐年下降。从2000年到2005年,无锡市乡镇工业的销售收入增了1.56倍,创造利税增了1.60倍,职工人均创营业收入增了81.1%、创利税增83.3%,而亿元销售收入工资含量下降28.9%,亿元利税工资含量下降30.0%。五年来,无锡市乡镇企业职工创造剩余价值的绝大部分为经营者占有,如依照2000年职工人均创税同比例得到工资推算,2004年,无锡市乡镇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可达16 107元,比现有水平高4 827元[1]。常州也是如此:2006年,常州市农村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比2000年增长300%、384.3%、611.2%;农村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603%、472%、634%。但是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是增长了102%。现在是到了改变职工产出持续增加,收入比例持续下降现状的时候了。在2007年年初正式启动实施的《“富裕常州”建设纲要及三年行动计划》中讲到要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工资指导,完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时,提出要建立完善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提高而增长的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每年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全市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12%以上,严禁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继续加大对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工作力度,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成为多数企业决定工资分配的主要方式。如果这些措施能完全实施到位,无疑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常州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3 向深圳和昆山学习,着力提高常州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按照深圳的经验,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靠发展集体经济,江阴华西村的发展更是说明了这一点。2003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9%,上缴税收超过3亿元。村有集体财产30多亿元,中心村人均超百万元。这是华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当年超6 000美元的坚实基础。到了2006年,华西村实现的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0 000美元以上,这同样是靠集体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同时,发展个私创业经济也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比如,2003年华西村就拥有私人资本5亿多元,人均30多万元。所以,提高常州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样可以两条腿走路:长远来看,要靠大力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来大幅度地提高常州农民的集体性财产性收入(目前常州农民的人均集体性资产只有3 000多元,而深圳是人均20万元,常州要大幅度提高农民的集体性财产收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来看,发展个私创业经济则是增加常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不二法门。在这方面,昆山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近年来,昆山市农民投资性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农民来自创业性、经营性、股息和红利、物业性的投资性纯收入人均为1 453元,比2005年和2004年分别增加333元、637元,增长29.7%、78.1%,年均增长33.4%,占纯收入比重为15.4%,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2007年1—6月,农民来自这四方面的投资性现金收入人均为1 452元,同比增加332元,增长29.6%,占现金收入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14.5%上升今年的16.5%,其中:创业性现金收入人均为211元,同比增加31元,增长17.2%;经营性现金收入人均为516元,同比增加144元,增长38.9%;股息和红利收入人均为69元,同比增加26元,增长61.0%;物业性收入人均为454元,同比增加71元,增长18.7%。

4 向苏州学习,着力提高常州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2006年全国农民的老保、医保、低保参与率分别约为12%、50%和75%。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常州的情况要好得多,2006年常州农民的医保参与率是98%,2007年上半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3%,超过年度目标1.3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居民参保人数达202.25万人。而低保覆盖面达到了100%,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等工作均在积极有序推进中。但是和苏州比,常州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苏州现在所达到的水准将是常州今后几年努力奋斗的方向。目前苏州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实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原有的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则实行社会养老补贴制度[2]。据统计,2006年苏州市农村劳动力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达到180万人,覆盖率达91.70%,全市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和社会养老补贴的农民达到80万人,覆盖率99%(常州只是提出到2011年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06年全市共发放老年农民养老金7.7亿元。建立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结合的基金筹集机制,按参保对象每月100元左右的标准缴付基金,其中各市(区)和镇财政投入50%,个人投入50%,经济实力强的村,集体还补助一块。四年来,全市共积累基金25亿元。据统计,苏州全市纳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有90万人,已积累基金25亿元。目前男60周岁、女55周岁的农民,每月可领取200元以上不等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全市农村生活困难的农民有49 526人,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系统。2006年政府投入保障资金6 013万元,比上年增加525万元,增长9.6%。困难农民年人均获得政府低保金1215元。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覆盖所有村96%的农村人口,2006年人均保险基金140元(常州刚超过100元),昆山市还率先实行了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全市统筹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特困医疗救助三项基金。“大病补充医疗基金”农民也可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每人每年最多可报20万元的待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原来参保者人均200元提高到了260元,市镇两级财政各负担90元,村级集体负担20元,农民负担60元。

参考文献

[1]朱铭.无锡农民的增收空间[J].上海农村经济,2006(4):31.

农民收入消费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农民;收入;消费;现状;引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01-1

1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既反映农民的生产水平,又反映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改善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市多年来的农经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农民收入来源构成情况及变动趋势大体上有如下特点:

农民家庭全年总收入水平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3年农民总收入增长速度突然大幅度地翻倍增长,这主要是我国农村自2003年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013年农民家庭总收入前三位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家庭经营收入虽然依旧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所占比重却在2013年开始减少,而农民外出打工和其他非借贷性收入所占比重却显著增长;农民从政府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在近几年来直线上扬。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进行的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低保户补助等政策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經济效益;农民纯收入水平在总体上逐年增长的同时,也呈现由高向低移动分布的变化特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430元到2013年的6205元,增长了近15倍,农民的纯收入是呈递增趋势。这是从数量上说,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村已涌现了一批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户。同时,农民收水平高的户数在不断增多,并且所占收入比重在大幅度地提高,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户在逐年减少,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小;农民收入中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农村总收入中出售农产品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主要反映了生产收入中商品化的程度,农民出售的产品越多,说明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农民的现金收入也增多,从而直接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刺激了农民的消费水平。

2 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变化情况

农民家庭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完善,消费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全年生活消费支出金额和实物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具体特点如下:

2.1 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当农民收入在2003年接近3000元时,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并且文化生活服务支出首次超过了食品支出。

2.2 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出现了变化

随着农民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顺序也由最初的食品、衣着、燃料、住房、用品,变为现在的食品、用品、衣着、燃料、住房。虽然食品仍占居第一位,但所占当年人均生活消费水平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也说明,农民消费生活总体上虽然具有温饱型的特征,但是食品支出下降,质量却有所改善。

2.3 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保险、交通、通讯巨幅增长

在2003年后,农民消费领域比1987年扩大了不少,保险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等都同时出现了。尤其是2013年这两项支出更是突飞猛进。

2.4 部分农民家庭耐用品消费仅为了满足精神消费

农民近年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在逐步增加,但不少农民家庭购买了耐用消费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是为了给人看,例如有农民买了冰箱以后并不开通使用,是因为使用的成本很高。

2.5 文教生活服务支出增加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增长,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应下降,为何文化支出却大幅上升?多年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是物价上涨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农民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上大学、参加技术专业培训的农村青年越来越多。

3 促进农民消费合理化的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的增减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两大支点。

3.2 引导农民合理消费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方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已成为农民的一项难以摆脱的经济负担,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摒弃铺张浪费等陋习,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文化生活消费支出。

3.3 引导农民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积累的关系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使农民增加对储蓄的认识,以便增加储蓄,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

3.4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通过城镇连锁店和超市下乡方便广大农民购物,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消费兴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让农民放心消费。

提高农民收入 篇12

一、农村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农民纯收入有所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经历了三次突破, 1996年突破1000元, 由1978年的133元增加到1165元, 2005年突破2000元达到2052元,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 当年净增385元, 增量与速度均创历史新高, 呈现增速加快的良好势头。但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4140元相比,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89%, 仍有很大差距。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1. 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陕西属农业省份,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目前县域经济仍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短腿”。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 县域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2006年全国评比的2000多个县不含市辖区, 按相同口径分析, 陕西应为83个县 (市) 。据此测算, 陕西83个县 (市) 2006年平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别仅为2005年全国县域平均指标的51.8%、86.1%、48.3%和70.2%。

2. 农村产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低, 难以对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

目前, 陕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龙头企业和综合性批发市场的发展不足, 阻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制约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 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农业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不足。农产品不能通过加工和流通增值, 仅能以原材料的形式输出, 农民难以分享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二是引导不足。由于农村单家独户式的小规模经营, 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能力弱, 更不具备研究和开发市场新产品的能力, 缺乏产业化组织的引导, 农民在结构调整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容易造成产品积压、价格下跌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三是龙头企业、优势品种不突出。陕西省目前缺乏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大的龙头企业, 农产品缺少能叫响的优质品牌。四是地方特色产品特而不优, 优而不强, 难以形成增收合力。

3. 城镇化进程低, 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就陕西省来说, 小城镇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如:发展缓慢、性质相似、基础设施“小而全”、城镇建设无特点、缺乏地方主导产业等等。农村城镇化水平低, 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差, 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 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陕西省的城乡人口比例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调整任务还很重。据有关部门统计, 陕西省2003年共有小城镇862个, 镇均人口为2.25万人, 人口规模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4万人。

三、对农民增收的建议

1. 突出特色,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强县富民。

2003年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竞相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同全国相比还存在着县域经济发展总量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县域间发展不平衡、多数县域财政拮据、县域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在发展思路上要突出特色, 把特色真正做强;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建设“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 增强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 从而带动陕西农民收入的增长。

2.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根本途径是对农村的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也就是要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转变成为更有效率和效益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 改变农村生产力低,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使农民真正实现致富。具体为: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要充分利用陕西省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的优势, 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农产品支柱产业, 并将其做精做大, 以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二是推广良种, 增加农产品产出的质和量;三是稳定农产品价格。在“无农不稳”和“谷贱伤农”之间寻求平衡点, 尽可能增加农民源于农业经营的纯收入;四是控制农资价格。防止农资价格的上涨导致惠农政策和补贴执行效果打折扣;五是必须建立长远规划,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

首先政府要尽快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由于农民进城要以放弃土地的高成本为代价, 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资产的收益, 而且是就业和养老的社会保障。因此, 要允许农民把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财产权带进城, 同时, 政府应保护其从转租出去的土地上获得收益的权力。这样既可使农民增收, 而且可使土地向种植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 形成规模经营。其次, 要加快城镇户口管理制度改革, 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于有稳定收入、职业和居住场所的流动人口登记本地常住户口, 取消就业的歧视限制性政策, 促进农民的流动, 进城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 揭示了陕西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 同时指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将严重影响陕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解决该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为此, 本文提出了有关陕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若干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减负,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赵滨:对陕西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及发展方向的探讨[J].理论导刊, 2000, (10)

上一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下一篇:埋弧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