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共7篇)
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篇1
一、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
(一) 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演进
1.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9年的15849.2元, 扣除物价上涨指数, 按可比价计算的增长幅度为888.3%, 年均递增7.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9年的4938元, 按可比价计算的增长幅度为671.3%, 年均递增6.81%。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序为13位,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序为17位;至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序为第9位, 位序前移4位,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排序为第15位, 位序前移2位。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带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在平均数下掩盖了一些收入差距, 而且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农牧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为170元, 是农牧民纯收入比重的1.3倍;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为508元, 是农牧民纯收入比重的0.79倍, 差距缩小了;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为3091元, 是农牧民纯收入比重的1.52倍, 差距又反复扩大;至2009年, 已扩大到10911.2元, 是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2.21倍。
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各自内部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2000年, 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为9178.54元, 高收入户是低收入户收入的4.64倍;至2009年, 收入差距扩大为38015.56元, 高收入户是低收入户收入的6.81倍。2000-2009年, 农牧民高收入户 (最高三个等级) 比重由26.13%扩大到31.99%, 低收入户 (最低三个等级) 的比重由18.12%扩大为20.44%。由此可知, 2000-2009年, 高、低收入者的比重增加了, 中等 (中间四个等级) 收入者比重反而减少了, 贫富分化有加剧趋势。对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进行五组不等距分析, 接近平均收入水平的占20%左右, 20%高收入者平均收入比20%较高收入者高出13846.37元, 其它四个等级的收入者平均收入差距在4000-5000元之间, 说明我区高收入者与中低等收入者的收入差距已经较大, 贫富分化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从自治区各盟市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看, 200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阿拉善盟, 最低的乌兰察布市与最高的呼和浩特市差距为1380.32元, 相差0.33倍;至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前3位的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三市, 最低者 (兴安盟) 与最高者 (包头市) 相差12838元, 差距扩大到1.25倍;2000年,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高的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 最低的赤峰市与最高的包头市相比差距为864.58元, 相差0.51倍;至2009年,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低者 (兴安盟) 与最高者 (乌海市) 的差距为4825元, 差距扩大到1.42倍。“呼包鄂”三市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呼和浩特市还比全区最低者兴安盟高4401元, 高出1.29倍。这主要是由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引起的。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乌海市, 主要原因是乌海市的农牧民人口少, 人均值高。
(二) 内蒙古居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
1.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分析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1990-2009年, 工薪收入占的比重由75.24%降为71.01%, 降低4.23个百分点, 相应地, 个体经营者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分别提高9.57、1.35、7.03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 城镇居民收入向多元化发展, 但工薪收入目前仍然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分析
统计年鉴中的农牧民收入按来源分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及财产性收入三部分。2000-2009年, 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由82.96%降为66.38%, 相应地, 工资性收入由14.11%提高至18.24%, 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由2.93%提高至15.39%。由此可知, 虽然经营性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随着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收入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其他来源的收入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3. 城镇和农村收入结构变动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的收入均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城镇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薪收入, 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表现出相反的变化态势: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比重逐渐降低, 在农牧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却逐渐提高;经营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在农牧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却逐渐降低。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表现出相同的变化态势, 均为逐渐提高。
虽然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不断改善, 但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中, 工薪收入仍是主要收入, 财产性收入、转移性等收入所占比重较低;农牧民收入结构中, 经营性收入是主要收入, 财产性收入、转移性等收入所占比重也较低。要通过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项目的比重, 缩小与主要收入项目之间的差距。
(三) 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及西部省 (区市) 比较
1. 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虽然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的排序位次前移了, 但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全国水平低1325.46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水平低215.37元。
2. 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与西部其他省区的比较
进入新世纪后, 尤其是“十一五”期间, 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速较快。至2009年, 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西部区均居第1位;其中, 城镇居民收入比西部第2位 (重庆市) 、平均水平、最低水平 (甘肃省) 分别高100.52、1635.72、3919.41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西部第2位 (重庆市) 、平均水平、最低水平 (甘肃) 分别高459.45、1149.44、1957.7元。
(四) 消费水平变化映射出的内蒙古居民收入演变过程
近年来, 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购买力增强, 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消费领域扩大, 消费质量进一步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1985-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提高了18倍, 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11倍。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1985-1995年处在补偿型消费需求猛增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提高了,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48.3和46.1之间, 农牧民恩格尔在63.0和59.2之间;1995-2007年, 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 这一时期城乡居民生存资料的主体消费地位逐渐向发展和享受资料转变,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牧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了15.9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2008年因受金融危机和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区城乡居民家庭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 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 分别回升了2.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2009年, 全区经济企稳回升, 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随着我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主要耐用品趋于饱和, 向多层面、高档次方向发展, 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汽车消费出现了新亮点, 移动通讯、电脑等几大热点商品增势强劲, 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和汽车2009年比2008年分别增长了15.98和18.28个百分点。农牧民耐用消费品的结构档次低且不合理, 部分常用耐用品消费趋于饱和呈下降之势, 如2009年农牧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02.33台, 其中彩电97.48台, 基本趋于饱和;其他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逐年递增但普及率低, 如农牧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照相机只有36.99台、54.85台、22.67台、2.52台, 增长空间较大。
二、内蒙古居民收入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 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1978至2009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7.67%和6.81%, 而同期全区GDP年均递增12.29%,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 这种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 2002-2009年GDP年均增长19.2%, 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 两者差距为7.2个百分点, 比“九五”时期扩大5.7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4%, 与GDP增速的差距为9.8个百分点, 比“九五”时期扩大了7.1个百分点。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形势, 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方式属于投资拉动型, 科技含量较高的投资累积形成了大量的优质资产, 促使内蒙古整个经济生产中, 资本或资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对大于活劳动或劳动力;宏观角度考虑, 在市场经济各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大小获得收益的原则下, 强势资本代替了劳动, 减少了劳动力的总需求, 致使分配结构失衡, 劳动力的收入份额相对较低, 扩展到微观经济领域, 表现为就业岗位少, 就业供求矛盾突出, 就业人员的工资和待遇低, 而且工资谈判能力弱, 形成“强资本高回报, 弱劳动低收入”的分配格局。二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 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偏大, 而企业和个人所占的份额较小,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小, 扩展到微观经济领域, 直接影响了个人的工薪收入、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水平。三是经济转型过程中, 体制改革还不彻底, 市场经济还不发达, 原有的个人收入决定机制被打破, 新的收入机制和制度尚未健全,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体的收入保障制度不完善或无法全部落实, 致使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四是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收入水平。我区有46.6%的人口分布在乡村, 农牧区的现代农牧业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 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传统的个体经营发展方式, 经济效益较低, 致使农牧民的收入增幅小;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整体规模增速较快, 但仍属于初级发展阶段, 附加值和效益也较低, 工人的工资收入并没有大幅度提高, 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此外,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 差距更大,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涓滴效应”有滞后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欠合理、收入分配机制和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二) 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均有一定的提高, 但不同群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幅度有一定的差距。1991年至2001年,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为7.31%,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为5.24%, 相差2.07个百分点;2002-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1.56%,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79%, 增速差距拉大, 相差2.77个百分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较农村发达, 城市就业人口数量大, 农村牧区居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于二产和三产要低, 带动就业能力也较弱;二是农村牧区的社保、医疗等社会事业较落后,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较差, 增加了生活成本, 减少了农牧民的间接收入。
(三) 居民收入总体分布格局不合理
从2009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看, 平均数以下的多于60%, 平均数以上的少于40%, 整体分布呈底部大、中上部相对小的非正态分布格局。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656.36元, 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的占11.52%, 5000元以上的占38.26%, 8000元以上的占16.3%, 而4000元以下的占50.22%。可知, 分布格局也属于底部大、中上部相对小的非正态分布格局, 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分布格局尚未形成。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 落实和完善现行的增收政策
各级财政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二次分配职能, 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落实各项惠民补贴直接增加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完善工资和社保等制度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财政在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同时, 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特别是要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农村“五保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补助标准。争取国家养老保险试点, 与保险和金融公司深度合作, 引入市场机制, 多渠道筹措养老资金, 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同时, 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失业保险等保障项目, 统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
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各级财政要加大支农支出增长速度, 保证支农支出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 统筹使用支农资金, 一方面落实种粮补贴、农牧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等多项惠农惠牧补贴, 增加农牧民的转移性收入;另一方面合理分配和整合使用现代农业发展专项、中低产田改造、农牧业产业化专项、扶贫开发等资金,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提高农牧民的经营性收入。此外, 要制定允许农牧民通过土地、草牧场、林权流转等途径增加的财产性收入。
适度提高企业职工工资。财政要联合劳动就业、工会、监察等部门督促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确保职工工资的适度增长;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尤其要加快建立建筑等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逐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诚信制度, 保护工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利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逐步消除行业垄断, 既要防止垄断行业与平均劳动生产率不相对称的高收入, 又要防止非营利性行业因政府投入不足造成的低收入。要调节因体制等原因造成的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管理, 合理控制企业经营者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逐渐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待遇。在严格兑现国家增资政策的同时, 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状况, 逐步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地方性津、补贴, 加快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步伐, 建立工资激励机制, 提高工作人员收入水平。
(二) 大力支持就业和创业工程
财政会同发改委、税务局、金融、经信委等相关部门, 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 制定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扶持农畜产品加工、轻纺、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 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 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 并随经济发展情况继续提高。加快费改税步伐, 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部门要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专项资金的投入, 金融部门要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业务, 并设定阶段性的最低比重要求, 各相关部门要从建立融资平台、担保信用体系等方面入手, 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促进内蒙古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升级发展, 解决地方就业困难的难题。鼓励下岗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市和农村新增的无业和待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 为私营、个体经济创造低门槛、宽领域、非歧视、高质量的发展环境。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 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逐步实现无“零就业”家庭。支持并规范发展就业中介组织, 为就业再就业提供高效的、规范化的服务。
(三) 大力支持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可以降低城乡居民的生活成本, 间接提高收入水平。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要突出支持事关重大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 虽然各级财政逐渐加大对社保项目的投入, 但与社会保障的实际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财政要积极探索建立社保投入随经济增长协同增加的长效机制。合理优化支出结构, 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社保预算、资金来源和基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逐步解决扩大覆盖面、提高标准、健全保障项目等问题。加快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养老保险、城镇和农村牧区低保等制度。财政要会同发改委、规划建设、金融等部门联合采取过硬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将房价坚决控制在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协调和老百姓承受范围之内, 同时要加快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创新投入和融资机制, 缓解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 帮助学前教育走出困境, 扶持职业教育、民族教育, 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此外, 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四)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是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要任务。改革过程中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 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人财产;二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三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四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主要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五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有效控制超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过高收入;六要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 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力度;七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八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规范灰色收入。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
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篇2
食品101 钟智原 2010196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了。
一、原因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异常严峻,但很长时期以来,学界认为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来解释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倒U假说”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的,他提出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最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而通过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的阶段划分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了缩小一扩大一缩小一扩大这样的一个过程,和该理论是相违背的,说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无法单纯的用经济增长来解释,它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2“剪刀差”的作用;3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二、影响
2.1正面影响
(1)一定时期内能使我国经济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长足进步,比如 改革开放后打“破大锅饭”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实把我国的现代化。(2)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聚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2.2负面影响
(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而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激活农村广大消费市场,可导致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而这又影响了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难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3)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难以提高,这也决定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缺乏真正的支撑。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 的收入水平。
三、对策
3.1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从总体上讲,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3.2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首先,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并建立政府指导下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机制。3.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如果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所在。
3.4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人群的扶助力度。结语:
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篇3
1 加快经济增长:大幅度提高郑州市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决定于收入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收入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则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郑州市居民收入水平将增长0.6625%, 其中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将增长0.6282%, 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增长0.676%。郑州市居民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较低的重要原因, 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过低、GDP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过低。尽管如此, 至少从理论上讲,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仍是大幅度提高郑州市居民收入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
首先, 在合理的范围内要争取达到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理由是当前郑州市面临有利于实现经济GDP快速增长的三大重大历史机遇:其一,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危机通常是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极好时机,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蕴含着全球资本大流动、产业空间布局大整合、产业组织结构大调整, 郑州市面临乘势大发展成为新兴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其二,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主导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第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郑州市面临通过积极承接产业大转移赢得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其三, 河南省正在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正强力推进郑汴新区建设、打造中原城市群核心增长极, 郑州市面临通过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城市首位度的重大历史机遇。
不仅如此, 郑州市还拥有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其一, 郑州市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没有改变,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其二, 经过30余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郑州市已经具备了争取一个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物质技术与制度基础。因此, 郑州市要把各个方面的主要精力引导到转型升级上来,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争取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三化”协调发展:大幅度提高郑州市居民收入的基本战略
其一, 对于发展中经济来说, 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业部门, 非农家庭的收入水平大大高于农业家庭的收入, 通过工业化推动非农业部门在地区经济与就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对于郑州市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仍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 实证研究表明, 失业与城市贫困有着很强的相互关系, 也是城市贫困增加的新因素。大幅度提高郑州市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减少和消除郑州市的城市贫困, 加快工业化为城镇低收入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乃是不可替代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 郑州市农民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使纯收入快速增长并赶超发达省份中心城市农民并不现实,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非农业收入已成为推动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来源, 因此, 大幅度郑州市农民的收入, 最终还必须依靠继续加快工业化、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或城镇就业。实证分析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郑州市的工业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增加5.19%。
其二, 实证分析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郑州市的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增加7.37%。郑州市城镇化对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经济增长与工业化, 是与其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这也决定着郑州市应将加快城镇化作为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紧抓好。当前,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要突出强调城镇化“广度”和“深度”。强调城镇化的“广度”, 就是在更加积极地推进乡村城市化的同时, 更加突出强调人口城市化。强调城镇化的“深度”, 就是积极化解“半城市化”。所谓“半城市化”, 是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水平已相当高, 但城市社会、管理和文化系统相互脱节、缺乏整合。它主要表现为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多数农民, 处在流动性的短期就业当中, 缺乏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大量农民已经在城市聚集, 但他们却享受不到充分的公共服务, 他们还不能在城市里真正定居下来, 成为市民。这导致农村的农民数量不能够真正“减少”, 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增长极其缓慢, “提低”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
其三, 农业收入在郑州市农民收入构成中仍占主导地位, 在加快“减少农民”步伐的同时, 只有通过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才能真正将郑州市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和城镇居民相当的水平。郑州市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是: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龙头带动, 突出特色;完善机制, 稳步提高。围绕上述思路, 必须统筹规划, 明确工作重点, 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改革与发展的力度: (1) 因地制宜, 确立支柱产业。 (2) 着重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3) 建立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农科教支撑体系。 (4) 排除体制障碍, 加强宏观调控。
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推动力, 信息化是城镇化后续动力;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对于郑州市来讲, 要以把新区打造成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为契机, 推动全市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实现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目标。
3 提高“两个比重”:大幅度提高郑州市居民收入的关键任务
据2008年9月至11月对郑州市10个社区的实证调查分析, 发现郑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处于全国较低水平。而且, 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其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解释郑州市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低下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 在强调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决定作用的同时, 必须按照“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原则,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使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3.1初次分配必须改变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格局, 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初次分配是指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企业内部进行分配, 即与再生产直接相关的企业利润、政府税收收入和劳动者报酬等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在当前包括郑州市在内的我国初次分配领域, 存在“企业利润侵蚀劳动者的工资”和“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的比重”。因此, 改变初次分配这种不合理格局的努力方向:一是减少企业利润, 二是减少政府税收收入, 三是相应增加劳动者报酬。
3.2再分配领域强调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第一, 扩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郑州市应当尽快加快建立与完善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以政府保障为主体, 城乡一体、保障项目齐全、保障待遇合理、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 确保离退休金及时足额发放, 保证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的正常增长。第三, 增加对居民的直接货币性补贴, 改变居民生活补贴方式, 探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新途径。
摘要: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河南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保证郑州市现有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 对促进河南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保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路径、方向、任务和措施四个方面指出了郑州市应该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本文认为提高郑州居民收入, 加快经济增长是根本途径、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基本方向、提高“两个比重”是关键任务、缩小收入差距是必要措施。
关键词:郑州市,居民收入,提高
参考文献
[1]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篇4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的趋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78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140元,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9, 64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可支配收入15, 78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11, 020元, 差额扩大了1, 374元,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3.315∶1。此外, 2007年、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 也体现出一增一减的剪刀差。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7.2%,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2.2%, 加快1.8个百分点, 2008年比上年增长14.5%, 实际增长8.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4%,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9.5%, 加快2.1个百分点, 2008年比上年增长15%。2009年上半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 667元。其中, 人均可支配收入8, 856元, 同比增长9.8%,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1.2%。相比之下, 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 733元, 增长8.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1%, 相比城镇落后了3.1个百分点。对比2007年、2008年的数据,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乡的收入差距有多大。 (图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 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 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 , 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 为1.86∶1, 1994年达到顶峰, 为2.86∶1, 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 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 2002年达到3.11∶1, 2003年扩大到3.23∶1, 而200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15∶1。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5, 781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上升到4, 761元, 很明显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 并且差距逐年拉大。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总体趋势是在不断地扩大。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存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是不太可能的。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表面上看, 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低于城镇居民, 实际上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是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政府政策等因素分不开的。
(一) 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是引起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现代经济学中,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先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1955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倒U假设”: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我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阶段, 处在倒U曲线的前阶段, 收入差距不可避免的扩大。
(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也是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为了实现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这种分配制度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 允许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样, 由于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和竞争环境以及个人天赋的差异, 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个人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十年代后, 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农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几十年来逐渐固化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两个经济单元, 两种发展水平”的格局。作为二元经济结构象征的二元户籍制, 是维护城乡利益格局的一项基本制度, 它使城乡居民在身份待遇上存在一系列严重差别, 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
(四)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几个方面, 旨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 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能够享受, 而私有企业、乡镇企业的员工却很少享受。这不利于缩小现存的居民收入差距, 反而拉大了收入差距。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应该承认, 近年来, 为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已做了很多努力, 如农业税的取消、各种农副产品补贴的发放以及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等, 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仍然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 采取举措提高低收入户的收入。
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是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各级党和政府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户的收入, 缩小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
(二) 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资本,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 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再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上, 确保就业和再就业目标的实现。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鼓励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就业, 从而使更多人民群众通过创业提高收入水平。
(三) 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之基, 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必须增强广大群众社会保障意识,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户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关注民生。
着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关注弱势群体, 体现民意, 强化有关扩大就业、增加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制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使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四、小结
目前,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 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中的主力军和最大的受益群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这毫无疑问会损害广大农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本身就违背了和谐社会的目的。近几年来, 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以提高农民收入, 如减免农业税, 直接发放农业补贴和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但是, 到目前为止,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转变。所以, 继续研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并探索解决途径, 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本文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先国, 高怿.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约束[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篇5
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1 纵向差距
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1980年—2006年间, 随着经济的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的477.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 绝对额增长11281.9元, 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1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 绝对额增长3395.7元, 增长了大约18.75倍, 相对于城镇来说, 增长明显缓慢得多。
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 我们发现, 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间, 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 增长了大约28.54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0倍上升到2005年的3.28倍, 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 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 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 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 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1.2 横向差距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计算。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 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 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 两个省 (市) 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03。同时, 我们可以发现, 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包括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海南、河北十省市, 其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小, 平均为2.6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 包括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十二个省市,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六省, 收入比为3.03, 介于东西部之间。
1.3 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80—2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2005、2006年数据是笔者根据2006、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提供的数据, 使用常用的收入分配五分法分别计算得出。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806增加到2006年的0.3214, 扩大了77.96%, 农村从1978年的0.2124增加到2006年的0.3561, 扩大了67.66%, 而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298增加到了0.47, 也扩大了57.72%。从数值上看, 我国早在1987年就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国城镇及农村的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的扩大。
2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政策建议
2.1 发展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市场农业和二三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传授科学技术和增产门路, 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外, 还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
2.2 统一城乡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和现代税收政策, 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一城乡税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统一城乡财政加大农业投入, 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 逐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支持的力度, 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并逐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2.3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 使得社会保障待遇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因此, 应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围, 特别是在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 要积极探索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以排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2.4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各种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 改变不合理的制度设置, 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具体而言, 对于农村来说, 应该缩减基层组织的冗员, 规范农村税费, 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企业来说, 要探索职工绩效和劳动分红等模式, 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科技骨干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同时, 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 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 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 着重从纵向差距, 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李锦.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解析与矫正[J].知识经济2008, (9) .
[2]陈云.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及“十一五”趋势分析[J].经济经纬, 2008, (3) .
[3]张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8, (9) .
[4]王敏玉.缩小收入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5]牛苏林.和谐发展要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J].学习论坛, 2007, (10) .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篇6
1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1.1 湖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 比上年增长9.0%,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湖南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70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9.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 排名第11位。
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湖南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 增长11.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
1.2 湖南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湖南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22元, 比上年增长10.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70元, 比上年增长9.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其中:工资性收入14662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9.0%, 经营净收入3567元, 增长9.6%, 转移净收入5713元, 增长8.7%, 财产净收入2629元, 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 增长11.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其中:工资性收入4088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1.3%, 经营净收入3639元, 增长11.8%, 转移净收入2168元, 增长10.0%, 财产净收入166元, 增长26.7%。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比例由上年的2.80∶1缩小为2.64∶1。
2014年湖南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从高低收入群体来看, 高收入组 (按五等份收入分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99元, 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2元, 高低收入比由上年的9.38∶1缩小到9.02∶1。城乡居民收入额逐年拉近, 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已连续五年下降, 由2009年的3.07∶1缩小为2014年的2.64∶1。
本文图表数据来源: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3 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014年, 长株潭地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40元, 湘南地区 (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永州市) 为16366元, 湘西地区 (包括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市) 为10867元。可见, 长株潭地区居民收入是湘南地区的1.59倍、湘西地区的2.4倍, 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分析
2.1 自然条件和个人能力的差异———发展起点不平等
自然资源、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和个人能力等因素的不同, 导致湖南省各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距, 从而引起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上的差距。
(1) 自然资源差距。
湖南省的湘西北武陵山区、湘西雪峰山区、湘南南岭山区和湘东大围、罗霄山区均属我省的贫困山区, 这些地区土地贫瘠, 资源稀缺, 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人均收入低, 区域经济发展迟缓。
(2) 区位差距。
大量事实已经证明, 外商投资的数量与居民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相同的区位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就湖南省各市州层次而言, 经济规模、市场容量、累积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融资能力、工业化水平、全球化水平和良好的地理区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科技发展能力、信息化发展程度、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状况和城市化水平对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作用则不明显。就区位优势而言, 全省投资环境可分为四个等级:长沙为第一等, 株洲、湘潭、郴州和岳阳为第二等, 常德、衡阳和娄底为第三等, 益阳、永州、怀化、自治州、张家界和邵阳为第四等。
(3) 个人能力差距。
劳动者的个人能力决定其收入的高低, 而个人能力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决定的。尽管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丰富, 但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并不高。湖南省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在农村人口中, 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占46.61%, 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口占38.78%。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种, 收入明显低于城市劳动力, 这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2.2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机会不平等
(1) 经济总量的差距。
2014年, 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7048.46亿元, 其中长株潭地区为11555.87亿元, 占比42.72%。湘南地区 (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永州市) 为5568.07亿元, 占比20.59%;大湘西地区 (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和娄底市) 为4520.56亿元, 占比16.71%。2014年, 湖南省人均GDP为40429.49元, 长沙市人均GDP最高, 为108355.86元, 永州市人均GDP为24404.69元, 邵阳市人均GDP最低, 为17521.39元。可见, 经济总量越大, 给当地带来的就业岗位也越多, 当地居民增加收入的机会也就越多。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总量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2) 产业水平的差距。
产业水平与居民收入密切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 农业天然属于弱势产业, 加上湖南省农业发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导致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虽有所增长但不够稳定。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 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第二, 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 导致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农民增产不增收;第三,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抗灾能力不强, 也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
2.3 城乡二元体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根本成因
(1)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分治的格局, 使农村居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诸如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国民待遇”。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造成农村居民进城务工遭遇就业歧视, 造成农民工收入偏低, 无法做到与城市居民同工同酬。
(2) 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
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是将收入由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居民, 这种制度将资源主要配置到城市大中型国有企业中, 工业的发展导致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 而农村资金的流出削弱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阻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3) 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性。
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垄断,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经过国家征收, 由国家在土地一级市场上统一出让。但是, 地方政府以相对较低的补偿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后, 以市场价格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出让, 出让的价格远远高于对农民的补偿, 这导致大量由土地产生的财富从农村流入城市, 农民无法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此外, 土地制度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但“集体”是指乡、村、村民小组的哪一级却不甚明确, 一旦土地出让, 失地农民的权益难以确保。
3 构建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并举, 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1) 实施“湖南省进城务工农民入户计划”。
经典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 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工业化进程, 分享工业化成果, 这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城乡居民总体收入的战略性举措。早在2003年, 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取消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并提出, 大、中城市应放宽政策, 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 让农民工切实享受到市民待遇。《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 (2014-2020年) 》也提出全省所有城镇原则上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到2020年, 新增城镇户籍人口580万左右, 逐步减少湖南省农业人口比重。
(2)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消除劳动力转移的素质障碍。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 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 使个人收入得以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 世界银行通过测算得出, 农民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 其收入至少提高15%。职业技术教育是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因此, 湖南省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湘南、湘西等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本省户籍在岗农民工,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进城就业技能, 消除劳动力转移的素质障碍。
(3) 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农业产业具有弱质性产业的特点, 既要承受自然风险, 又要承受市场风险,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农业产业实施了补贴政策。有数据显示, 美国农民收入的40%来自农业补贴, 而我国不到4%。因此, 湖南省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强化政府支农职能, 切实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直补等政策, 建立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制度, 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2 以促进公平共享为导向, 建立健全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机制体制
(1) 强化二次分配调节功能, 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体制。
首先, 完善预算和税收管理, 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为导向的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 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次, 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不足和效率低下为重点, 探索建立符合湖南农村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第三,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建设, 确保湖南城乡居民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权利平等。
(2)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分类管理办法, 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功能, 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2014年, 湖南省根据国务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精神, 积极稳妥地提出全面放开中心镇、小城镇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 还应取消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系列歧视性规定。
(3)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首先, 改革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 扩大县级政府的管理权限, 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城市向基层农村延伸;其次, 完善财政支农保障体制, 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 调整政府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使用结构, 大幅度提高用于“三农”的比例;最后, 还要强化基层政府涉农职能建设。
3.3 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 清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障碍, 加快建设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其次,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第三,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管,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湖南省自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11年同步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 统一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 更好地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至此, 湖南省已经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此外, 湖南还应积极探索城乡老年津贴制度和落实省内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政策。
(3)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全面提高统筹层次, 不断提高医疗待遇, 适当降低自付比例。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比率, 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 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和补偿封顶线, 逐步建立大病统筹的医疗制度, 缩小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差距。
3.4 调整政策, 找准位置, 努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1)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
区域发展的适度非均衡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共有的现象。对于湖南这个中部省份而言, 我们不仅需要“长株潭一体化”和“3+5经济圈”, 也需要“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大湘南”。要想缩小各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省委、省政府就应牢固树立协调发展, 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 在政策、资金等对中西部及湘南地区的优势工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改善其经济发展的环境。
(2) 找准各地区的区位优势, 形成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对于在地理区位、发展基础等方面缺乏优势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实行相对优势战略是它们理想的选择。以湘南地区的衡阳市、永州市和郴州市为例, 相对于长株潭而言, 既没有政治上和政策上的优势, 也没有经济上的优势, 但我们更靠近珠三角, 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可以作为珠三角的大后方和后花园, 提供劳动力、资源、旅游和其他配套的服务;还可以成为连接长株潭与珠三角的桥梁, 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排头兵。湘南地区工业的发展, 不能是珠三角工业发展的重复, 而是他们的延伸;不能是长株潭等地区经济发展的复制, 而是他们的发展。因此, 湘南地区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大力发展适合湘南地区特色的工业、能源、旅游等产业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曾国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2]莫震.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研究[M].深圳: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
[3]彭腾.论缩小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 (1) .
[4]邹君, 陈淑珍.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地区对比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 (4) .
[5]温桂荣.基于缩小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 (1) .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 并且这种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纵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分析, 可以从中看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
1.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别大。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33.6元, 而城镇居民为343.6元, 而到了2011年农村人均收入为6977元, 但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却达到了21810元, 由此可见虽然实施改革开放提高了居民的人均收入, 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却有了明显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但是就社会公平角度出发,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2.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居民的消费能力取决于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换句话说居民的消费能力越高, 居民的人均收入就越高, 相反则反之。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资金大约为3993.45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264.45元, 他们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为8271.1元, 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差距也直接体现了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质量的差距, 以农村居民生病住院消费为例, 虽然农村地区普遍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但是相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言, 其补偿比例过低结果出现了有病不敢治的畸形现象。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1. 初次分配造成的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帕累托定律, 即重要的部分往往那个只会占到一小部分, 但是其地位非常的重要, 因此受该定律的影响, 使得市场很难有效的公平调节劳务和商品的合理关系。同时受到我国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就存在失效和公平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居民之间在身份上存在差别, 这种差别直接导致农村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比如户籍上的限制, 使得在城镇就业的居民没有办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利益, 结果造成他们的基本权益没有办法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同。相比城镇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要更早, 但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持续性, 结果导致农村经济的后续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
2. 自然和历史原因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首先自然条件奠定了农村和城镇的差异。城镇的生存条件相比农村生存条件要优异的多, 其不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而且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纵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只要自然条件优异的地方都属于城镇范畴, 而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多数属于农村范畴;其次工业化生存方式的出现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 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为了构建现代化国家, 国家加快了工业现代化发展, 为此国家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了城市工业方向, 受此影响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再次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整合造成城乡隔离。为了发展工业, 国家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 比如过去的农业税, 使得农民的负担要远远高于城镇居民;最后建国以来工农业产品实施行政定价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在过去我国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方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据相关数据统计, 在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期间, 我国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的资金高达811亿元, 由此可见因为行政价格的因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我国财政支持的不足。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但是从总量上分析,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根据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分析, 在农业发展中期, 农业投资率值应该接近或者超过1:0, 但是截止到2002年我国农业投资比重在0.2以下, 由此可见我国财政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资金是严重缺乏的;另一方面农村信贷支持严重不足也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是受到传统政策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用于农业发展的信贷体系还不完善, 虽然近两年我国明确了农村土地可以流转、可以用于抵押贷款等政策, 但是其远远不能达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对策
1. 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统筹城乡发展, 强化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相互联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必然,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实施“多给、少取、放活”的政策, 促进资源流向乡村。当然统筹城乡发展并不是一味的向城市索取, 而是要通过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发挥其职能, 成为推动城乡发展的主体。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实现, 比如依靠行政手段实现社会的第二次分配, 同时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决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 尤其是要合理解决地区差异的问题, 比如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 在此方面要尤为侧重;最后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忽视粮食安全。由于当前注重经济发展, 尤其是农村地区为了发展经济, 忽视了粮食安全, 比如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 很多耕地处于荒废状态, 这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因此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要侧重对粮食的安全保护。
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比如通过新建公路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完善农村交通, 而且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就业, 因此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关于农村民生的基础设施工程, 比如水利灌溉、农村道路建设等工程, 并且要将这些建设项目纳入到公共财政中;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比如提高农村师资队伍, 定期对农村教师进行在岗培训, 新建功能完善的校园等基础设施;三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环境, 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3. 加强宏观调控, 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首先改革土地经营制度, 明晰土地所有权。土地制度是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焦点, 虽然家庭联产承包制明确了土地的经营权, 但是并没有将所有权划分清楚, 因此要进行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明确农民享受的权利, 为此国家明确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可以流转的制度, 使得农民的权利更加扩大;其次完善农村财政和金融机制, 支持农业发展。建立有效支农财政体制, 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并且要尽快出台投资法,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种子工程”、畜牧良种、优质饲料、区域化优质农产品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退耕还林等方面的支持;最后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机制,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建立价格保护政策等措施, 采取农产品保护价和支持价大力增加对农业的补贴, 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参考文献
[1]陈云.王浩.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3年01期
[2]温涛, 王小华, 宜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化与区域差异——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 2012年11期
【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荐阅读:
今年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380提高08-01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通知06-01
提高农民收入10-01
论如何提高农民收入06-01
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若干方法08-11
流量支持10-18
税收支持06-06
支持方式06-11
支持治疗06-18
支持作用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