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支持(精选7篇)
压力支持 篇1
近年来, 社会发展迅速, 生活节奏加快, 年青一代压力愈增。其中, 人口爆炸, 一份极难得的好工作, 高额的房价和物价, 使得年轻一代在传统要求的“成家立业”面前望而却步。对于硕士研究生这一特殊人群而言, 拥有较高的学历, 加上传统印象里文质彬彬、知书达理的人格魅力, 在婚恋市场里应该是处于绝对优势的“香饽饽”。可事实并未如此, 反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女硕士研究生的婚恋压力更大。针对这个比较新颖的社会现象, 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探析。
一、婚恋压力的含义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禁婚令” (2005 年) 、“禁育令” (2007 年) 的相继解除, 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个人问题已提上日程, 婚恋大事不容忽视, 婚恋压力也随之而来。婚恋压力, 顾名思义, 包含了婚姻和恋爱两个方面。在心理学上, 婚恋压力这个概念尚无统一界定, 本文试图沿用腰秀平对恋爱压力的概念界定并加以修整, 认为婚恋压力是指, “在个体追求婚姻与爱情的过程中, 由于外部的客观环境或内部的心理冲突超出了个体的应对能力而使个体感到烦恼、痛苦、抑郁等的心理状态。”
二、硕士研究生婚恋需要的迫切性
1、社会学角度
硕士研究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建设者, 也承担着成立家庭的基本义务。常言道“成家立业”, 可见一个合适的伴侣, 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硕士生的这个年龄段正好是择偶的理想年龄, 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期, 可选择的范围将大大缩小, 难度也随之加大, 压力自然更大。
2、心理学角度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提出, 每个人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经历一种特有的心理社会困境, 即人生危机。若能成功度过这些人生危机, 会很好的促使人的健康发展, 维持一个满意的生活状态。而在硕士生这个年龄阶段, 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恰恰是通过获得亲密感来体验爱情的实现。
再从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角度分析, 一个人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到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个层面, 若不能很好的通过解决、突破来适当满足, 后面诸如认知、审美以及自我实现这些高层次的需要, 其实现过程很可能会艰难许多。
三、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如今, 在硕士研究生人群中, 婚恋压力已是不容忽视的新型压力。分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 具体如下:
1、学业、就业及经济压力的影响
硕士生的课程难度相对很大, 又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要求。如今许多硕士生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好工作,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 感受到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自然很大。因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伴侣。
硕士生的收入微薄, 许多人的日常花费甚至需要父母支持。经济条件的窘迫使得他们在追求婚姻和爱情的道路上, 出现更多的敏感体验和自卑情结。
2、个人因素
当代硕士生通常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男性同学迫切希望有一份稳定的依恋关系支持自己的事业, 女性同学则愈发意识到自己在婚恋市场上身价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急需一个稳定的家庭接纳自己, 找到自己“后半生的停靠岸”。相当数量的硕士生头顶都仿佛笼罩着光环, 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心理让人骑虎难下, 既想早点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又不愿放低身段, 充满了不符实际的个人期待和认知偏差。
3、家庭催促和同伴影响
时下许多大龄青年被冠上“避年族”、“恐归族”的称号, 都是因为体验到来自家庭催促的压力;而同龄人中大多事业有成, 家庭美满。朋友圈里时不时秀出的婚纱照、亲子照, 以及亲自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等都对自己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四、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分析硕士研究生的婚恋压力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多方面对个人所提供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帮助, 包括外在实际可见的支持和内在感受到的支持, 是一个人与社会亲密关系的体现。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广泛意义的社会支持和来自婚恋网站、大型相亲节目以及婚姻介绍中心等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支持。根据其作用和效果, 又分为有效缓解、积极正向的社会支持和加剧问题、消极负向社会支持。来自家庭方面 (包括父母和亲戚) 的负向社会支持, 大部分呈现出逼迫硕士生尽快成家的意愿。如果没有达成一致, 父母忧心, 交流时无法离开这一主题而引起不快, 这是普遍的、典型的“中国式逼婚”;而七大姑八大姨在表达关心之余甚至会嘲笑讥讽, 这给硕士生带来更多压力, 极不利于硕士生的健康发展。如果父母能够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的力量, 给他们更多的个人空间, 结果可能会好很多。
而学校, 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对学生的感情生活虽没有过度干扰, 却也鲜有引导学生爱情观的讲座或者举行一些大型的校园交友活动。身心和谐发展, 才能走的更高更远。这一点, 学校这个大团体就显得不够人性化和不负责任。其实, 学校应该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尤其是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婚恋心理压力进行适当干预和婚恋健康教育。
有需要就有市场。正是有了这么多“裸男”、“剩女”的出现,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婚恋网站、大型相亲节目和婚姻介绍中心的公众热度才会如此之火。这些有明确目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青一代的婚恋压力。然而, 网恋诈骗, 台上牵手台下分手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这样的社会支持依然存在很多缺陷, 需要加以完善, 使其更加系统化、正规化。
总之, 不论何种形式的社会支持, 如果都能以理解、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并通过恰当的行动去帮助他们, 便可以很大程度上促使他们顺利度过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
关于婚恋压力的研究已经展露头角, 但并不广泛和深入, 主要集中于高校教师、大学生、女性硕士研究生等人群, 对男性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较少。在分析对策和成因时, 尚无人用社会支持带来的影响结合分析。本研究尝试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 深入探讨婚恋压力。这不仅是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有益补充, 同时对于个人发展、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关注当代硕士研究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婚恋压力, 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比较新颖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并结合社会支持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和作用, 进而提出适当的建议, 以期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这一特定阶段的人生任务。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腰秀平.大学生恋爱压力测量工具及其发展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6:4.
[2]李瑾.研究生的焦虑现状调查及其对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8 (5) :95-101.
[3]翟新倩.高校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调查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2:18-27, 36-38.
[4]刘玲.高校女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和社会支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8 (4) :26-29.
[5]刘冲.焦虑背景下青年婚恋的“急”与“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7 (10) :103-106.
[6]罗渝川, 杜学元, 邓雪梅.未婚女研究生婚恋现状分析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9 (4) :507-509.
压力支持 篇2
近年来, 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 大学生如何从压力与挫折中得到发展和成长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我国心理学及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心理、学习动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保护机制、开发心理潜能, 从而促进其心身健康发展, 帮助学生建立摆脱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心理韧性 (resilience) [3]。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它充分重视个体及相关环境因素的潜在正性力量, 具有一定前瞻性与创造性, 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 从研究群体看, 国内外对心理韧性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大学生、疾残群体及其他边缘群体等[4,5,6,7]。医学生群体的研究[8,9]较少, 而针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心理韧性研究则尚属空白。
开展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对于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基本状况、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就业心态与提高其整体心理素质都具有积极意义。为此, 本研究以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解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韧性状况, 探讨其与就业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 为寻找提高医学生心理韧性的途径和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成都医学院为调查单位, 于2013年10~11月, 对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检验医学等七个专业的35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 剔除无效问卷24份, 获得有效问卷326份, 有效率93.14%。
1.2 测量工具
1.2.1 心理韧性问卷。
采用于肖楠和张建新 (2007) 修订的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10], 该量表有利于促进个体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 共25个项目, 包括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 (1代表“很不符合”, 5代表“非常符合”) , 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高。
1.2.2 社会支持问卷。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 (1986) 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11]。该量表有10个条目, 包括客观支持 (含3个条目) 、主观支持 (含4个条目) 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含3个条目) 。由于本研究中被试均为在校大学生, 故对量表中的一些内容作了修订, 如将“同事”改为“同学”, 将“配偶”改为“恋人”, 将“邻居”改为“室友”, 将“工作单位”改“学校”, 以贴切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现况。
1.2.3 就业压力问卷。
本研究采用杜天骄自编就业压力问卷[12]。该量表由42个题项组成, 分为七个维度:社会环境、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质、专业供求、岗位要求和就业指导, 采用五级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采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 对数据的录入进行双录入检验, 运用SPSS18.0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统计描述、相关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被试326人中, 男生126人, 占38.70%, 女生200人, 占61.30%, 男女性别比为1∶0.63, 具体见表1。
2.2 医学生心理韧性基本情况
2.2.1 医学生心理韧性整体水平。
在心理韧性量表的25个题项中, 被试心理韧性得分平均分为3.344, 说明医学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总体水平较高。根据心理韧性分数的整体分布来看, 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
2.2.2 医学生心理韧性的人口学统计分析。
分别以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家庭人均年收入为分组变量, 以心理韧性总分为因变量,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独生子女状况、学生干部情况四个变量的心理韧性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 男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女生, 学生干部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 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独生子女。但心理韧性分数在学生生源地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2)
2.3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
2.3.1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1) 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的相关分析。为了解就业压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本文将就业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韧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见,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 其中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和专业供求四个维度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较密切, 而岗位要求和就业指导两个维度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较弱。
(2) 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就业压力的比较。为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医学生就业压力大小的差异, 分别取心理韧性总得分高分端和低分端各30%的被试 (n=98) 作为组成高心理韧性组和低心理韧性组, 分别对这两组被试的就业压力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心理韧性水平不同的医学生在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和专业供求四个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心理韧性的水平较高的学生, 所感受到就业压力较越小。 (见表4)
2.3.2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1)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为了解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将心理韧性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 其中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较密切。 (见表5)
(2) 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为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的差异, 取心理韧性总得分高分端和低分端各30%的被试 (n=98) 组成作为高心理韧性组和低心理韧性组, 分别对这两组被试的社会支持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心理韧性水平不同的医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韧性的水平较高的一组, 其社会支持水平较高。 (见表6)
2.3.3 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为探讨医学生就业压力各维度和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 将就业压力的七个维度、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得分作为自变量、心理韧性总分作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养、专业供求等几个变量对心理韧性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 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对心理韧性水平存在促进作用, 而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和专业供求则对心理韧性存在负性作用。 (见表7)
3 讨论
3.1 医学生心理韧性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 医学生就业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较高, 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从人口学差异看, 男性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女性, 说明男性在面对就业时, 有更好地接受挑战、面对挫折的能力, 表现更加坚毅。这与周海明和张爱群[16]等人的研究相一致。但Hannah[13]和雷万胜[14]等人研究发现女性要比男性坚韧;而张卫青和金盛华[15]等人的研究则没发现心理韧性不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认为男性就业心理韧性高于女性, 除了与传统的社会角色的要求有关外, 可能与医学专业就业形势有关, 男生在就业上有性别优势, 并且更能理性看待事业发展的长期性。
本研究发现, 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独生子女, 学生干部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 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14], 这说明学生丰富的社会体验和人际交往让学生变得更加坚韧, 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而更具胜任力。而生源地和家庭年人均收入对心理韧性没有统计学差异, 这可能与城乡差异逐步缩小, 家庭整体经济水平提高, 以及大多数家庭更加注重孩子教育、让子女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有关。
3.2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存在密切关系, 其中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和专业供求四个维度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密切, 而岗位要求和就业指导两个维度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较弱。可见, 学校影响、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和专业供求是构成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方面, 而岗位要求和就业指导对就业压力影响较小。具体而言, 从学校影响看, 其知名度和成熟度可能会影响大学生被选择, 也影响学生就业的质量, 这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从家庭支持看, 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 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假如家庭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中, 靠个人自己的力量找到理想的工作相对不易, 同时父母对大学生就业给予较高的期望, 希望他们能找到好工作, 有好的未来, 这无疑增添了学生就业的压力;从个人素质看, 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能力等是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专业能力以外的综合素养, 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素质;假如在校学习中, 只关注课堂学习和书本学习, 不参加广泛社会实践和各种体验、经历各种挫折和挑战, 则更容易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从专业供求看, 可能与市场对相关专业需求有关, 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 历年的就业供求情况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 并对其胜任力有较高的要求这相对于对本科生来说, 市场需求降低, 就业难度增加, 压力自然增大。
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就业压力比较表明, 心理韧性的水平较高的学生其所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小。所以, 要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 首先要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 从新生入学开始, 即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个层面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家庭、认识社会, 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提升抗挫折的能力。
3.3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医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存在较密切关系, 其中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医学生在社会支持水平上也存在差异, 心理韧性水平越高, 社会支持水平也越高, 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17]。有研究显示[18], 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越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 反之则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如逃避、自责、幻想等。社会支持作为外部保护性因素, 对医学生积极面对逆境可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支持越多,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就越容易得到满足, 从而自然地培养出心理韧性特质。
压力支持 篇3
一、大学就业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
2011年2月22日, 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座谈会上,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堃指出: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 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专业和一些特殊群体是就业的难点。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 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现行就业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比较简单。高校毕业生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缺乏有机衔接, 就业统计和服务管理难度较大。
严峻的就业形势, 激烈的就业竞争, 滞后的就业管理与服务致使当代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种状况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就业。近年来, 就业心理压力不仅对毕业大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且发展到大一新生入学后就感受到这种压力, 从而影响其四年或三年的学习、生活, 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
应该说, 从填报高考志愿时, 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就已经有了初步的选择。在大学学习期间, 随着年级的增高, 大学生会越来越关心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自己所具备的就业能力等问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就业目标定位不准确, 过于理想化, 心理期望值过高等心理误区。相关的研究发现,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水平在大四年级上学期, 尤其是每年的10月至12月份最高。这是因为国内大多数高校会在每年的10、11、12月份组织筹办招聘会, 各企事业单位大多也会在这段时间对外公布招聘信息、组织面试、签订就业协议, 学校、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也密切关注着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受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影响, 此时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会更大, 受到的心理影响也会更大。而到临近毕业的五六月份, 多数大学生已经落实了单位, 还有一部分人在等待面试通知。其余的大学生即使还没有确定工作单位, 其心态至少在就业竞争过程中也逐渐趋于平和。因此, 高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应格外重视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时的就业心理压力问题。
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 不但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利影响, 还会影响到求职就业, 甚至将消极情绪蔓延至今后的家庭生活和其所从事的工作, 从而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的困扰, 我们应积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所谓社会支持, 是指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个体发展的力量或因素, 是使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联系所体验到的安慰、帮助或信息。一般包括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工具性支持和信息支持等四个方面。为了构建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体系, 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订促进大学生人才市场良性发展的相应法规, 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法律政策调控是就业市场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手段。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劳动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和办法, 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必须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问题;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 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实施就业援助, 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托底安置;要认真落实取消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的规定, 维护公平就业权利。
此外, 应建立大学生人才市场的中介组织并逐步完善大学生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 明确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提高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实际效果。
其次, 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媒体的作用。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今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 应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传播快、覆盖广、影响深刻的特点, 一方面, 加强就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并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 构建起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人才市场机构之间、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 采取灵活的措施, 开展就业教育, 使大学生们充分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 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掌握规划自己职业方向和目标的技巧, 从而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 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 适应现实社会, 实现职业理想。
总之, 各种社会媒体应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创办形式活泼新颖, 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 能真实、全面、及时传递大学生们所迫切需要的就业信息和知识的节目,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同时, 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效能感, 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信心, 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受。大学生要想实现理想就业, 除了社会关注、学校指导、家庭支持外, 他们自己也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大学四年中, 学生要早做准备, 提升自身素质;求职过程中要对自己合理定位, 对就业环境准确判断, 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面对困难要积极应对, 不能退缩逃避;利用合理的社会支持网络使自己的就业过程更加顺利。
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 激烈的就业竞争, 滞后的就业管理与服务, 致使当代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水平在大四年级上学期, 尤其是每年的10月至12月份最高。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的困扰, 我们应积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为此,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媒体的作用;大学生应提高自我效能感, 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宋专茂.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姜继红.高校毕业生就业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
[3]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蔡养泉, 田海花.8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 .
压力支持 篇4
“风投与政府的眼光总是一致的。仅谈电子商务的‘现在’没有多大意思,投资者着眼的都是未来。”京东商城西南大区某筹建人士对记者表示——关于“现在”:当当、卓越自1999年诞生至今没能实现盈亏平衡;京东商城年销售额近40亿元,仍盈利艰难。
关于未来,“目前大家都盯着长远的大蛋糕,都想依托产品线扩张降低边际成本,并赚取更多的流量。既然要不断地追加投资,那就意味着盈利周期一定会拉长,”国内民营家庭购物商城红孩子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同时,我们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电子商务‘国家队’的强烈挑战。”
国家队来了!
电子商务即将成立“国家队”的消息已被商务部证实。记者从3月16日该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商务部正在草拟一份关于《支持传统商业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文件,据知情人透露,该方案还将成立专项资金对大型传统零售企业如北京王府井、上海联华、西单商场等予以支持。
该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商务部当前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支持传统商业企业,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的结合,推动商业企业以网络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他同时表示,商务部将会在网络平台的支付手段、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给予传统商业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指导。
分析人士指出,此文件的出台是为配合商务部去年12月颁布的《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从某电子商务公司接近商务部人士处了解到,该《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面向消费者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建设交易商品丰富、服务内容多样的新型商业网站;加快发展面向消费者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传统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
样本: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的‘网购’工作从来没有停过,”该商场电子商务部部长张琳对记者表示。据了解,这家品牌年龄超过80岁的商场,从1998年就开始成立网购中心,而2001年建起的“igo5爱购物网站”更是当时国有大型商业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在线零售最早、最知名的品牌——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家拥有“传统零售业”背景的购物网站由王峻涛(老榕)出任CEO,此前,他曾发起成立8848网站,被媒体称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
关于igo5的经营状况,张琳介绍,从2009年6月新网站正式上线至2010年2月初,igo5网站开始实现盈利,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但相对于西单地面实体店单店一年12亿元的营收额来说仍显微不足道”。
张琳认为“没有库存压力”以及“通畅的供货渠道”是未来“国家队”能够实现盈利的主要因素,“最早igo5网站主要是自主经营,有一部分商品是自采。现在我们修正了这一做法,商品大部分来自西单商场内部供应商,供货渠道已经发生了变化”。据张琳介绍,西单商场实体店拥有数十万种商品、千余家供应商资源。
“与其它纯电子商务网站相比,西单商场地面实体店就是igo5网站随时可用的库房。没有库存压力也就不存在资金占压的问题,大大减轻了网站的管理和运营成本。另外,西单商场近80年的品牌优势和地面实体店几十万的会员,都为igo5网站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手心手背都是肉”
前述红孩子公司等“山大王”们已经感受到压力——虽然艾瑞咨询推出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2483.5亿元,其中以淘宝为首的民营网购集团军占了绝大多数的份额。
面对电子商务“国家队”即将大规模来袭,3月28日,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在“2010中国IT领袖峰会”上表示“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我看到网上有人撰文说电子商务从来都不应该有国家的基因,如果这样是做不成的。我也听马云说如果国家需要,把‘谁谁谁’送给国家。我觉得保持现状比较好,目前还是比较自由竞争的情况”。
马化腾所说“谁谁谁”,指的是“支付宝”。此前,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公开表示,“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支付宝,我想都不会想,会在1秒钟内把支付宝全部送给国家”。
“我感觉民营企业家有些过于敏感了,”中国社科院某副研究员表示,“首先,受到扶持的未必就能做得好。其次,仔细分析商务部的政策,我感觉国家考虑的是‘大思维’,零售类大型国企与外资企业相比,弱项在于对‘渠道’把控不严以及对流通成本控制不利,商务部要求前者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事实上,是想就‘渠道’的控制权与某些跨国零售业巨头展开争夺。从这个角度,政策本身并没有打压民营企业的意图。”
“我们会多出很多‘国字号’竞争对手,但政策并没有把民营企业‘边缘化’,”前述京东商城西南大区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国家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不我们的5亿政府贴息贷款从何而来?”
压力支持 篇5
最近有研究报道, 我国护士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发生率逐年增高, 护士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 导致护士对工作满意程度逐年下降[2,3]。长期以来, 国内多数护士反馈工作环境紧张, 其中急诊护士更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环境中, 相较其他科室护士, 急诊护士对工作满意程度显著偏低。最近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工作压力能影响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4]。但总体而言, 截止目前, 关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500例急诊护理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急诊护士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 拟为临床上采取更有针对性地措施来缓解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 提高急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而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义乌市中医医院、义乌市妇幼保健医院等三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 (35.66±9.76) 岁,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问卷397份, 剔除无效问卷13份, 最终有效问卷384份。问卷回收率79.4%, 有效率96.7%。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包括急诊护士工作压力量表、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及急诊护士工作社会支持表3份。工作压力表选用李益鸿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5], 该量表主要测量的是源自不同的工作压力, 包括工作任务本身的压力、工作环境的压力、工作节奏的压力、员工自身素质的压力等四个方面维度, 共20个题目, 本研究中整个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14, 说明有较高的信度。工作满意度量表借鉴谢永珍、赵京玲于2001年研究的《企业员工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模型》, 从两方面7个因素对员工满意度进行了解释[6], 该量表的信度为0.858, 信度较高。本研究选取的社会支持度表由我国学者肖水源制定, 包含10个条目, 分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各维度得分越高, 表明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7], 量表的信度为0.821, 信度较高。
1.3 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后, 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编码, 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对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变量及其各自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四个维度为:组织文化、工作要求、工作认可、工作成长;工作满意度的两个维度为:工作回报和工作氛围。结果可见,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中的组织文化压力、工作要求压力、工作认可压力、工作成长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和总量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当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强时, 其工作满意度就会减少;工作压力减弱时, 其工作满意度就会增大。具体见表1。
2.2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结果发现:急诊护士的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的各维度以及总量都存在较高负相关关系, 同时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的水平高低和其工作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提高急诊护士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其工作压力。具体见表2。
2.3 急诊护士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发现, 急诊护士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因此急诊护士社会支持率的高低影响着其工作的满意情况。具体见表3。
注:**: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注:**: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注:**: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3 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 急诊护士给予有效的社会支持以后, 其工作满意度明显增加。总的来说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 工作压力增大可以使得工作满意度减少。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工作压力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而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提高急诊护士的社会支持对缓解其工作压力有显著的效果。
研究中我们发现急诊护士工作节奏比较快, 要求有较高的反应速度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因此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工作压力相对较高。同时现在的医疗环境相对较差, 医患关系矛盾比较突出, 因此社会支持率低, 工作压力大, 导致其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满意度不提升, 社会支持率将更低, 工作压力会更大,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工作压力过大, 也会影响急诊护士的身体状态。对那些经常在紧张压力环境下工作的人来说, 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自己情绪化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态度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 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或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等[8]。目前, 工作压力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关注, 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9]。有报道说不同科室, 不同班次, 从事不同的护理目的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同[10], 因此急诊护士这一更加特殊的科室, 其工作满意度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11]。此外, 另有报道指出, 护士工作与家庭生活的矛盾和冲突, 同样对工作压力的加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2], 这在急诊护士中极其常见。
因此我们建议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应高度重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对其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 设法消除引起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因素, 如适当的增加晋升及深造的机会、改善工作环境等[13]。同时应充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急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从而增强急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14]。此外, 为急诊护士创造更多获得更多社会支持理解的机会, 比如医院经常开展文娱和体育集体活动, 为急诊护士提供一个人际交往平台, 促使急诊护士与其他人积极沟通, 更好利用现有的社会支持资源, 这对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缓解有重要意义, 进而提高急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专家认为, 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以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5]。因此也可以尝试采取按照责任大小、风险强弱、工作环境优劣等具体情况在报酬上拉开档次, 以充分调动急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总之通过各种积极的有效的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社会支持, 增强急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减轻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 从而提高急诊护士的护理质量, 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急诊护理工作中去。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士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急诊护士社会支持程度、工作压力大小及工作满意程度, 分别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论:急诊科护士社会支持率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 社会支持率越高, 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成负相关, 工作压力越大, 工作满意度越低;社会支持程度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 社会支持率越低急诊护士工作压力越大。结论:急诊护士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以及工作满意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可以通过提高对急诊护士社会支持, 减轻其工作压力, 从而来增强急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压力支持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法以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为样本,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疗管理干部等。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务人员一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简易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干预前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990份,回收问卷2523份,有效问卷2460份,回收率84.4%,问卷有效率97.5%。干预后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4份,有效问卷2701份,回收率95.1%,问卷有效率94.6%。选择其中2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为干预组,干预人群共1178人。
1.2 研究工具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SSRS)共10个条目,归因为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SCSQ)共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个维度,采用0-3四级评分(0=不采取、1=偶尔采取、2=有时采取、3=经常采取)。
1.3 资料处理和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3.0录入数据并复核,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独立样本秩合检验。
1.4 研究内容
1.4.1 对干预对象进行级别划分。
在前期对2460名医务人员SCL-90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工龄10~20年、年龄<40岁、初级职称者的心理压力更大,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其中,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感最强烈,心理问题也更突出,急诊次之,医疗管理部门压力感最轻[3]。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上,急诊和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支持及应对系统较差[4]。因此,本研究将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确定为一级干预对象进行重点干预,其他科室人员为二级对象进行普遍干预。
1.4.2 多维度全方位综合干预。
全体职工层面发放了《正确认识及应对压力》宣传手册;邀请心理学教授进行《情绪调节与心理减压》专题讲座,对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压力造成的焦虑、抑郁、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及应对压力的方法措施进行详细讲解。调查发现,多数医务人员躯体化症状明显,因此在进行压力管理时,除了进行心理疏导外,还对职工进行保健干预,如对全体员工健康体检;加强职业防护、职业损伤的预防与应对;针对体检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调适、减肥、慢性病管理等。本研究还注重发挥党、工、团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干预,增加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如要求各党支部、各分工会做到“五必访”,将人性化关怀和心理疏导认真、积极地落实在一线;组织音乐与健康讲座,开展丰富的职工体育健身及文化活动;党委还牵头成立志愿者协会,组织院内志愿者服务,以减轻门诊系统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优化就医服务,改善医患关系,并以志愿精神改善、净化医务人员心境。本研究干预前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1%的医务人员希望或较希望向组织倾诉。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数据上升至25.5%。干预组中监护组、年龄≤30岁组、女性组、护理组等愿意向组织倾诉的意向明显增加。
1.4.3 重点人群重点干预。
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作为一级干预对象,除了采取与上述普通人群采取相同的减压措施外,还实行了重点干预。聘请心理学教学团队对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压力管理团体心理培训;对有心理辅导动机或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或状态的人员,由专业医师进行心理疏导及合理药物干预治疗辅导;建立缓解压力的心理调节室,购置相关书籍和减压放松音乐;还通过团体拓展训练的方式强化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使参训者通过活动培养积极的心态、重审自我、挖掘自身潜力,从而提高整体凝聚力,激发工作激情。
2 结果
2.1 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比较分析
通过干预组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发现,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明本研究中采用的压力管理策略对医务人员的主观支持有一定影响。
2.2 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应对方式比较分析
干预组干预前后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明压力管理能促使医务人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3 讨论
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降低或减轻应激强度,使应激事件更易忍受。主观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支援,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2]。既往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显示却是心理的现实状态和体验,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到人的行为和发展”[5]。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在医疗管理工作中,我们更需要给予医务人员情感上的积极关注,关键是采用更有效的途径让医务人员能够感知到这种积极的情感关注或支持,这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与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人员进行积极地双向沟通。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从而对健康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一般指以进取、主动、活跃、向外为特征;消极应对一般以回避、被动、抑制、向内为特征。积极、消极应对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积极应对评分较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分低;而消极应对评分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评分也高;应对方式评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2]。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压力管理干预,能促使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这说明,从组织层面关心、帮助医务人员,采取心理调试、生理干预和组织支持,能够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应对技能,灵活应对各类生活事件,逐渐地以理性的认知来应对各类压力,提升了自身心理素质。因此,他们的应对方式越来越积极。
注:**P<0.01
注:**P<0.01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127-131.
[3]王香平,花蕾,白弘冬,等.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特征及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57-262.
[4]花蕾,王香平,白弘冬,等.医务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449-453.
压力支持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五年时间里, 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确诊患者病例70例, 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其中有男有45例, 女25例;患者年龄在21~75岁之间, 平均44.3岁。两组患者的上述自然资料, 没有统计学差异, 可以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都经过临床确诊。
1.2 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五年时间里, 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确诊患者病例70例, 其中35例接受了压力控制通气形式的肺复张治疗 (定义为A组) , 另外35例接受了压力支持通气形式的肺复张治疗 (定义为B组) 。分别对两组在进行复张前后的呼吸频率、耗氧指数进行测定并记录。
1.3 操作
1.3.1 PCV模式的肺复张
采用我院现有的呼吸机。使患者镇静, 肌肉充分松弛后, 对患者呼吸进行抑制, 调FiO2至60%, F设为每分钟10次, PC控制在15 cmH2O, PEEP控制在30 cmH2O, 持续治疗30s[2]。
1.3.2 PSV肺复张
除不必抑制患者呼吸和使其肌肉松弛外, 其他操作同上。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模式的治疗均能使患者的氧合发生明显的改善, 且PCV形式要优于PSV形式, 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具体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由于大量的肺泡发生塌陷现象, 明显减少了肺内的容积, 这是ARDS的最主要的病理和生理特征[3]。目前对于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肺复张治疗, 该疗法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4], 吸气时必须要对肺泡开放的临界压产生很好的克服效果是进行该治疗的关键, 并且持续的时间要足够长, 在通气的整个过程中, 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肺泡的塌陷进行防范。以达到使患者的氧合能够改善, 进而能够进行更好的治疗的目的[5]。
两种形式的RN都能对患者的氧合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主要原因为: ① RM通过高的气道压力, 使尽可能多萎陷肺泡发生复张, 增加中气体交换的肺泡参与数量和有效的肺容积, 同时使气体的分布得到明显改善, 使肺内分流有效减少, 通气/血流的比例得到明显改善。② RM在持续一段时间后, 对不同时间常数的肺泡开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并使气体交换的时间延长。③ 使肺泡出现周期性反复开闭, 进而导致剪切力出现损伤的现象有所减少, 避免表面活性物质发生丢失。④ 对肺间质液体向肺泡内的渗透现象起到抑制作用, 使肺水肿减少[6]。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 两种模式的治疗均能患者的氧合发生明显的改善, 且PCV形式要优于PSV形式。
综上所示, 采用采用压力控制通气 (PCV) 形式的肺复张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 其对氧合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压力支持通气 (PSV) 形式, 更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对采用压力控制通气 (PCV) 和压力支持通气 (PSV) 两种形式的肺复张 (RM) 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五年时间里, 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确诊患者病例70例, 其中35例接受了压力控制通气形式的肺复张治疗 (定义为A组) , 另外35例接受了压力支持通气形式的肺复张治疗 (定义为B组) 。分别对两组在进行复张前后的呼吸频率、耗氧指数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模式的治疗均能使患者的氧合发生明显的改善, 且PCV形式要优于PSV形式,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采用采用压力控制通气 (PCV) 形式的肺复张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 其对氧合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压力支持通气 (PSV) 形式, 更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压力控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肺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文献
[1]陈永铭, 杨毅, 邱海波, 等.肺保护与肺开放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血管外肺水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09) :34-36.
[2]张翔宇, 樊海蓉, 杨自建, 等.肺复张术在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患者的疗效观察.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02) :54-55.
[3]周晓芬, 于荣国, 龚书榕, 顾恩郁, 叶勇.呼气末正压通气递增肺复张法治疗创伤性湿肺15例.福建医药杂志, 2010, (01) :102.
[4]王晖, 赵晔, 陈晓红, 江晓玲, 代璐.肺复张手法与单纯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肺科杂志, 2009, (01) :179-180.
[5]焦光宇, 张晓晔, 刘春利, 高红, 何平.激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BALF及血清SP-A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5)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