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支持钢板

2024-10-16

普通支持钢板(共7篇)

普通支持钢板 篇1

胫骨平台位置较为表浅,也是负重的主要结构, 易遭受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损伤,因此,胫骨平台骨折是高能量所致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1]。胫骨平台为松质骨,位于关节内,受外力致伤后伤势多严重, 主要为骨折端粉碎和关节面塌陷,除此之外多伴发血管、韧带、半月板不同程度的损伤[2,3]。发生骨折后的软骨面难以恢复光滑,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及致残率的关键,有助于患肢功能恢复[4]。文章对我科近年收治的72例行普通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按治疗方法选取。72例分为锁定钢板(锁定钢板组)与普通支持钢板(普通钢板组)。 患者术前均经三大常规检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 CT平扫,有需要的行MRI检查[5]。锁定钢板组39例, 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2 ~ 54岁,平均36.7±5.4岁;Schatzker分型,Ⅳ型12例,Ⅴ型14例,Ⅵ型11例。普通钢板组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0 ~ 59岁,平均37.1±5.7岁; Schatzker分型,Ⅳ型10例,Ⅴ型15例,Ⅵ型1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chatzker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全麻,大腿采用止血带,采用正中切口或者前外侧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翻开半月板,充分显露胫骨平台关节面后,清理关节腔内淤血和碎骨片, 尽量使关节面恢复平整,缺损的平台骨用自体骨碎片填充,在视野良好的情况下修复平台骨塌陷的部分, 确保胫骨轴线恢复。在X线机透视下,取得满意的关节面复位情况下选用恰当的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术中减少骨膜剥离并避免骨折块游离。普通支持钢板组手术步骤与锁定钢板组相同,手术时撬拔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部分使折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尽力使关节面恢复平整,再用普通支持钢板联用空心钉固定[6]。

1.3术后处理

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12 ~ 16d,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规接受抗炎、脱水、镇痛及预防感染[7]。术后早期积极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防止骨折部位发生粘连,改善预后效果[8]。

1.4观察指标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骨折端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解剖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以HSS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 ~ 23个月,平均17.8个月。

1.5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excel录入整理,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如果方差齐,采用LSD(最小显著差异法);如果方差不齐, 则采用Dunnett' s T3法,以 α=0.05作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手术一般情况

表1可见: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锁定钢板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普通钢板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治疗效果

表2可见: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解剖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明显优于普通钢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SS功能评分均增加,锁定钢板组总评分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普通钢板组比较,*P<0.05。

3讨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往往伤势较重,损伤软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差,高能量引起的胫骨平台骨折后期容易遗留骨关节炎改变或关节稳定性差等问题[9],并且手术难度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尤为重要。锁定钢板疗法可以减少接骨板与骨面的接触面积,能尽量保留损伤部位骨膜血运,锁定钢板的单边固定方法可以减少对软组织剥离损伤[10],且固定效果良好,使骨块和内固定物不容易发生松动,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11]。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重点为保证软骨面光滑和骨折面完整性。锁定钢板疗法对患者原有组织影响小,对患者组织的恢复能力破坏少[12]。胫骨平台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其骨膜的血运,以及周围组织的营养支持作用,锁定钢板疗法在恢复胫骨平台结构的同时有效保护原有附属组织,为患肢的恢复提供基础支持[13]。在本项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肢愈合时间比普通支持钢板固定的患肢骨折愈合时间短(90.42d<121.71d),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支持钢板的治疗(2.56%<12.12%)。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容易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不稳等,这与术中关节面对合不佳,术后没有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有关[14,15]。 此外,准确掌握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术中做到最佳解剖复位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17,18]。

综上所述,与普通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有明显优势,创伤小,并发症率低,患者术后HSS评分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摘要:目的:比较普通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骨科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锁定钢板39例固定,普通支持钢板固定的33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解剖复位率等观察指标,术后骨折端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HS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为17.8个月(12~2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定钢板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负重时间均优于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HSS评分高于普通钢板组。结论 :对于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固定可提供更为稳固的支持,有效防止膝关节力线改变和骨折再移位,且可使患肢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好,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和疗效均值得肯定。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普通支持钢板

普通支持钢板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 年4 月~2014 年7 月收治的60 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18∶12,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59岁, 平均年龄 (37.8±7.5) 岁;其中闭合性骨折19 例, 开放性骨折11 例;4 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 2 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 3 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6 例, 摔伤8 例, 运动损伤6 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0∶10, 年龄最小27 岁, 最大58 岁, 平均年龄 (38.2±7.3) 岁;其中闭合性骨折21 例, 开放性骨折9 例;2 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 1 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 4 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7 例, 摔伤9 例, 运动损伤4 例。60 例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 确诊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原理和手术方法, 获得其同意与配合, 并签署手术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研究开始前为每例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观察其各项生命指标, 予以甘露醇、七叶皂苷钠[2]消肿, 肿胀严重者予以跟骨结节骨牵引, 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应先进行清创, 缝合后予以抗炎治疗。为每例患者建立独立系统的档案资料, 做好详细记录。

1. 2. 1 对照组采用普通支持钢板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 观察骨折部位, 选择合适的切口, 游离皮下组织, 显露骨折端, 撬拨使得胫骨平台关节面恢复, 必要时取自体髂骨植骨, 使关节面平整, 然后置入支持钢板, 依次进行钻孔、测深、攻丝, 将螺钉拧入。C臂透视下骨折固定满意后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常规置管引流[3]。

1. 2. 2 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肿胀消退后, 行持续硬膜外麻醉, 根据患者骨折部位选择正中切口、外侧切口或内侧切口, 先将劈裂骨折向外翻转, 显露塌陷骨折片, 使用骨膜起子抬起塌陷骨折块复位, 如果复位后骨缺损较大, 则取自体髂骨植入, 使关节面平整。然后置入锁定钢板, 内侧平台用T型或L型锁定钢板, 外侧平台用高尔夫锁定钢板, 钢板贴近胫骨后, 依次进行钻孔、测深, 拧入自攻锁钉[4]。其余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抗生素治疗5~7 d, 并根据恢复情况进行康复锻炼。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 并对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率、6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同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分为优、良、差;优:治疗后, 屈膝角度≥ 130°;良:治疗后, 屈膝角度90°~129°;差:治疗后, 屈膝角度<90°。

统计两组优良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6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观察组的优良率、解剖复位率分别为90.0% (27/30) 、96.67% (29/30) , 对照组的优良率、解剖复位率分别为70.0% (21/30) 、93.33% (28/30)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解剖复位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 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面为胫骨平台, 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由于胫骨平台内侧、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 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 其上有交叉韧带附着, 所以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会伴有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可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高处坠落时足先着地, 加速度使体重的力向下传导, 共同作用于膝部, 由于侧方倒地产生扭转力, 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外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 活动受限, 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 本文中主要采用了普通支持钢板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 普通支持钢板复位效果较为确切, 费用较低, 但是塑形较为困难, 无法进行微创操作, 对于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 不利于保护软组织。而锁定钢板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材料, 其装置带有螺纹孔, 这些孔在带有螺纹头的螺纹钉拧入后, 钢板就成为一种角度固定装置, 可同时具有锁定和非锁定孔, 以供不同螺钉拧入。钢板的固定不再依靠骨摩擦力来实现连接, 而是完全依靠钢板自身的交锁结构来实现。钢板与骨头表面可以留有一定的间隙, 消除了钢板与骨重压接触的不良作用, 极大改善了血运和骨膜的生长和恢复。此外, 锁定钢板还具有内支架的功能结构, 对骨膜不产生压力, 从而保护了骨膜的血运, 在手术技术上可以满足微创操作的要求, 很好的保护骨折局部的血运, 进而避免植骨操作。内固定支架弹性固定, 在载荷存在的情况下, 能有效保持骨折处的稳定性, 支撑关节面, 利于骨折愈合。同时通过外置的导向器将螺钉经皮拧入骨折处锁定, 使得固定效果良好[5]。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锁定钢板的观察组与使用普通支持钢板的对照组手术时间、解剖复位率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6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更具优势, 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减轻其经济负担, 缩短康复时间,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普通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支持钢板治疗, 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 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手术时间、解剖复位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显著, 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支持钢板,锁定钢板,胫骨平台骨折

参考文献

[1]顾梦臻, 梁朝革, 王奕, 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 (10) :229.

[2]徐华, 蔡宇, 李文成, 等.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1) :2554-2556.

[3]谭海涛, 张朝跃, 曾跃林, 等.支持钢板、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医学临床研究, 2014, 31 (5) :966-969.

[4]胡训久, 葛绍勇, 李传和, 等.锁定钢板与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医药前沿, 2013, 3 (28) :175-176.

普通支持钢板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58例中男83例,女75例,年龄20~65岁,平均38.2岁。骨折均为单侧,其中右侧70例,左侧88例。骨折原因:交通伤100例,摔伤20例,砸伤68例。按AO骨折分类法分类:B型90例(B1型20例、B2型45例、B3型25例),C型68例(C1型30例,C2型19例,C3型19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前4例有桡神经损伤症状。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 h~3 d,住院时间平均8.5 d,术后随访时间为0.5~3年。

1.2 手术方法

手术分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及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普通钢板组78例,均取前外侧直切口,于肱二头肌外侧缘进入,经肱肌纵行剖开,显露肱骨中段,将钢板置于肱骨的外侧。锁定钢板组80例均采用上臂前外侧双切口,行有限切开、间接复位。近侧切口位于肩峰前缘下方,纵向切开三角肌远端,远侧切口取肱二头肌外侧缘,找到肱二头肌与肱肌间隙,将肱二头肌牵向内侧,显露肱肌前面,纵行劈开肱肌,再肱肌下面紧贴肱骨前方潜行分离,建立肌肉下、骨膜上隧道,同样在三角肌下面建立隧道与远端会师,大部分应用间接复位技术整复肱骨骨折并行临时维持复位。将钢板向前适当扭转塑形,利用顺行插入接骨板技术将LCP钢板植入,使之远端置于肱骨远端偏前面,在插入LCP钢板后,分别于近端和远端用一枚加压螺钉临时固定,同时可起到间接复位的作用,经C形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端复位良好后,用锁定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以三角巾悬吊患肢。术前lh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静脉滴注抗生素7d预防感染。上臂局部冰敷,早期活动手指及腕关节。2周后行患肢肩、肘关节功能锻炼,注意每天须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至少2次,但不能持物负重。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将骨折8个月内愈合视为一种情况,除此以外的均为其他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超过8个月和内固定物失效等),见表1。

注:锁定钢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钢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肱骨干骨折手术虽均为钢板固定,但固定理念及固定技术却不同。

普通加压钢板(如DCP或LC-DCP)通过在钢板上偏心利用螺钉或使用结合起来的加压装置沿着骨骼的长轴对骨折处进行加压。这种情况仅对简单的横断骨折或短斜行骨折起作用,然而当一块笔直的钢板置于笔直的骨骼上时,会在钢板下方的皮质产生压力,而在对侧皮质产生轻微的张力,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如对钢板进行预弯,使之在骨折部位钢板与骨骼之间存在间隙,可以在两侧皮质均产生加压作用的稳定固定,钢板置于张力侧从而发挥张力带的作用。此时当骨骼受到负荷时,钢板可将张力转化为对侧皮质的压力,从而达到绝对稳定[3],形成骨折处一期愈合。然而,LCP锁定钢板采用的是MIPPO技术,即在骨折线近远两侧各作小切口,为有效保护骨折区软组织及其血供,尽量不直接暴露骨折区,更不剥离骨折处骨膜,在C臂X线机监视下间接复位,于两切口间所做的肌肉下隧道插入接骨板,分别于两切口处直视下拧入螺丝钉,完成接骨板的固定[5],它与LC-DCP相似,但有结合孔,光滑的动力加压单位允许拧入传统螺钉,使钢板具有DCP或LC-DCP的作用,带螺纹部分的结合孔在拧入锁定螺钉后,钢板与螺钉达到机械结合。对于粉碎性骨折,LCP可以作为标准的桥接钢板使用,即全部螺钉孔均使用锁定螺钉,此时钢板对骨骼皮质无加压作用,其原理相当于内固定支架,此时钢板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即弹性固定[6]。

3.2 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物失效仍是此两种固定技术都面对的实际问题。

显然LCP骨折不愈合的几率和内固定失效的比率较普通钢板均明显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质处原发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严重,加之在行普通钢板固定时,手术剥离软组织及显露骨折处骨膜范围广泛。手术本身进一步增加软组织损伤,骨膜的剥离使本来就已经缺血的骨折端失去了更多的血运,有如雪上加霜,因此,在使用DCP或LC-DCP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显露,除骨折端2~3 mm范围,其它部分只要推开手术需要的即可,想各种办法,在手术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保护骨膜,减少软组织的损伤,尽最大可能不完全游离粉碎性骨折块,从而保留一定的血供[7]。(2)选择普通钢板固定时钢板长度偏短,未能达到钢板长度与骨折部骨干直径之比,使内固定范围不足,钢板应有足够长度,两端螺钉固定至少包括6层正常皮质,以获得足够的固定强度[8]。(3)内固定器械使用不恰当或器械本身不配套。螺钉与钻头的不配套,钻头过大易导致螺钉松动、滑脱,或者钻孔后未经丝锥攻丝的骨孔,在螺钉拧人时易破坏钉道周围的骨质,导致术后骨坏死或骨吸收的发生[9],从而退钉,导致内固定失效;采用DCP钢板时未用导钻、拉力螺钉,或应用拉力螺钉技术时,钻滑动孔时方法不正确,可使内固定的作用明显降低甚至失效;或者螺钉打入骨折线处,在未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也起到阻碍骨折愈合的作用,或者反复更换螺钉,使原有的钉孔逐渐变大,或者螺钉过短,未能穿透对侧骨皮质,这样都大大降低了其原有的骨把持力,极易造成拔钉,内固定失效。(4)高能量损伤所致的粉碎性骨折有骨质缺损而未行必要的植骨时,同样可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因此,对于高能量所致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在妥善、可靠内固定的基础上,建议同时尽可能行一期植骨[10],以促进骨折愈合。(5)DCP或LC-DCP塑形欠佳时,复位或加压固定后钢板与肱骨间仍留有缝隙[11],钢板无法完全通过其与骨质或与螺钉的摩擦力起到预想的稳定固定,从而达不到骨折处的一期愈合,这样在骨折愈合和钢板疲劳的赛跑中,极容易造成钢板疲劳性弯曲或折断,从而导致内固定失效。但是,在临床观察中LCP钢板固定的肱骨干骨折同样有不愈合和内固定失效的现象存在,存在必有原因,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1)植入锁定螺钉时因未用套筒,导致锁定螺钉未能正确锁定,随后松动退出,失去固定作用;(2)术者未能正确理解其理念,未能做到长钢板,少螺钉,高跨度,违反了LCP钢板使用原则;(3)固定时外侧皮质对位良好,而内侧皮质没有足够的支撑,从而长期的处于巨大的应力状态下,易导致LCP钢板在螺钉孔处的断裂;(4)在已置入部分锁定螺钉的状态下,再通过普通螺钉使钢板与骨面强行靠拢,会使该普通螺钉与邻近的锁定螺钉之间产生持续的异常应力,最终导致钢板疲劳性断裂。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正确掌握MIPPO技术,正确的理解其理念,使用得当,不违反原则,锁定钢板较既往的普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分析如下:(1)保留了普通钢板(如DCP或LC-DCP)优点。使用锁定钢板的同时可以使用普通加压螺钉。(2)克服了普通钢板的缺点,正所谓“内固定支架”,使钢板与骨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最大限度减少骨膜破坏,最大可能的保护骨折端的血供,且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在取出LCP钢板的患者中往往可发现在钢板下方有骨痂形成,克服了DCP或LC-DCP的应力遮挡导致的局部的骨质疏松,降低了拆除内固定后再骨折的风险。(3)锁定螺钉具有非常好的骨把持力:普通加压钢板是利用摩擦力来实现骨折端固定作用的,稳定性依赖骨本身的质地。然而当骨质条件差时(如骨质疏松患者),普通螺钉把持力显然不足,易造成螺钉松动或拔钉,而由于锁定钢板的螺钉与钢板上螺纹的是锚合在一起的,从而使钢板、螺钉、骨折块成为一个整体,发挥LCP的内固定支架作用,增加骨折处整体的稳定性,达到弹性固定,便于患者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4)钢板塑形要求较普通钢板低。后者要求精确塑形,从而达到理想加压稳定固定,而锁定钢板不需要精确塑形,使用间接复位方法(骨质复位程度往往不如DCP或LC-DCP复位精确)。但在进行LCP内固定时,术者遵循MIPPO技术同时要十分熟悉桡神经的解剖位置,避免造成其医源性损伤。而且锁定钢板在应用时也有其与普通钢板使用时明显的不同之处,我们具体体会是:其钢板跨度应足够长,复杂骨折长度的约2~3倍以上;置入的螺钉应避免过密,避免造成应力集中,造成钢板断裂;其螺钉与螺钉孔的比值,复杂骨折约小于等于0.5~0.4,且在桥接固定时,骨折周围应留出3~4个螺钉孔,以获得最大的应力分散区,当固定骨质疏松骨折作为内固定支架式时,可在螺孔之间轻度弯曲,改变各螺钉方向避免一致,提高抗拔出力。

综上所述,针对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比较肱骨干骨折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肱骨干骨折患者158例,分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锁定钢板组愈合率明显高于普通钢板组。结论 在治疗肱骨干(除简单骨折外)锁定钢板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钢板组。

普通支持钢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 随机的分为两组, RP组39例患者, 男21例, 女18例, 年龄为25~68岁, 平均年龄为 (39.5±2.7) 岁。患者为闭合性Edinburgh 2B型骨折, 其中伤后的时间为8~48 h, 平均时间为16.3±1.2 h) 。而LCP组患者39例, 男19例, 女20例, 年龄为24~69岁, 平均年龄为 (38.3±3.7) 岁。患者为闭合性Edinburgh 2B型骨折, 伤后的时间为7~48 h, 平均时间为 (14.5±2.2) h。

1.2 方法

将收治的78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 其中RP组39例患者主要采取普通重建钢板进行治疗, 而LCP组患者主要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 然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一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Constant评分等情况。

1.3 疗效评定

骨折愈合:再生骨跨越骨折的间隙。延迟愈合:在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下, 患者的创伤后在24周后出现的骨愈合。短缩:胸部前后位的X线片上显示患侧比健侧缩短为1 cm以上。畸形愈合:患者的患侧与健侧成明显的成角。骨不连:患者在骨折后的8个月影像学的显示还存在完整的骨折间隙;并采用Constant肩关节的评分进行评估患者在术后的6个月与1年的肩关节的功能[2,3,4,5,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 其中LCP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以及愈合时间和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RP组的治疗情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通过观察, 其中RP组中出现有6例延迟愈合和3例皮肤刺激以及2例固定失败情况, 而LCP组出现4例皮肤刺激和2例内置物移位的情况, 没有出现延迟愈合和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发生,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锁骨出现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一般是由交通伤和摔伤等直接或者间接的暴力所导致的。一般锁骨的中段出现骨折较多, 其治疗也是比较复杂, 目前治疗的方法有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重建钢板2种方法比较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7,8]。

通过该次的实验表明, 使用LCP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治疗手术时间和痊愈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比RP治疗的少, 而且其固定的更加稳固, 符合生物的力学特点, 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9]。

参考文献

[1]盛永华, 赵伟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J].广东医学, 2007, 28 (1) :133-134.

[2]陈关林, 姜志强, 刘付明, 等.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 (8) :30-31.

[3]罗远健, 黄德征, 陆禹严, 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例分析[J].华夏医学, 2009, 22 (6) :110-111.

[4]窦文杰.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临床医学, 2008, 28 (7) :62-63.

[5]张旭坤, 李成材.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 2008, 27 (11) :25-26.

[6]李长红, 宋建华.重建钢板治疗成人锁骨骨折[J].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6, 4 (2) :46.

[7]陈奋勇, 宋建榕, 莫家栋, 等.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6例[J].福建医药杂志, 2008, 30 (6) :52-54.

[8]李玉成.重建钢板在锁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2) :157.

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9例中, 男41例, 女28例;年龄19~64岁, 平均36.7岁。左侧45例, 右侧24例。按AO分型:C1型33例, C2型25例, C3型11例。致伤原因:交通伤51例, 坠落伤15例, 压砸伤3例:闭合性骨折52例, 开放性骨折17例。

1.2 术前准备

开放性骨折伤口<3cm者, 先行伤口清创缝合;>3cm者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已清创缝合者, 全部行胫骨结节骨牵引4~11d, 待病情稳定、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后行手术。

1.3 手术方法

采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取大腿下端外侧纵切口, 直视下首先复位股骨髁间冠状面骨折, 用2~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 再复位髁间骨折, 使骨折变成髁上骨折。选择合适长度的髁支持钢板, 复位时保持膝关节5°外翻角, 以维持力线, 依次固定螺钉, 冠状面骨折多可经过钢板远端三角形分布螺孔固定牢固, 骨质缺损者给予髂骨植骨。

1.4 术后处理

术后均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切口均留置负压引流管引流24~48h, 术后7~10d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7d开始CPM锻炼。

2 结果

69例患者均获6~26个月随访, 平均14个月, 全部骨性愈合。术后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1]疗效评定标准:优48例, 良15例, 可5例, 差2例, 优良率91.3%。

3 结论

股骨远端是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股骨远端向两侧和后方扩大形成内、外侧股骨髁, 中间以髁间窝相隔, 两髁的关节面向前逐渐变平, 前方连合, 形成一矢状面的浅凹, 与髌骨相关节。内、外侧股骨髁在矢状面、冠状面上均成凸形, 内、外侧股骨髁前后长轴互不平行面向后分开, 内侧轴较外侧轴更明显, 并与关节面横轴呈120°交角。解剖形态复杂, 因此在遭受高能量损伤后容易造成严重的粉碎骨折。骨片大小不等, 甚至骨缺损。加上腓肠肌内、外侧头拉力作用, 骨折远端向后移位,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和治疗效果。传统牵引或石膏不仅治疗时间长, 也不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易造成伸膝装置粘连, 常出现股四头肌萎缩、膝内外翻、旋转、短缩畸形、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2]多数学者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强调良好的复位和早期坚强的内固定, 以便早期锻炼, 防止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内固定器材的材料及设计不断更新, 各种内固定物都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因此, 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髁支持钢板与股骨远端结构相似, 分左右型, 钢板远端三角形设计及螺孔呈三角形分布, 可拧入多枚松质骨加压螺钉, 使固定呈三维固定, 对髁部的骨折块都可以进行固定, 加强了内固定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且手术操作对髁部骨质损伤小。髁支持钢板的特殊外形设计使其适应所有类型的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各方位选用固定螺钉, 其高强度力学材料和牢固结构可防止螺钉在干骺部不能克服剪力或弯曲应力, 使固定部位承受较大应力并提供轴向支持作用, 是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最佳的内固定选择[3]。

术中可以先将涉及关节面的骨折解剖复位, 临时用克氏针固定, 对于髁上粉碎严重的骨折不要求解剖复位, 其手术要点是恢复股骨的长度, 同时纠正旋转畸形。对于髁部和内侧皮质有明显骨质缺损的要坚决植骨填充。注意要保持膝关节的正常外翻角。髁支持钢板固定稳定牢固, 可以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有效防止关节囊等软组织纤维化和挛缩, 防止膝关节强直,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骨折愈合。

股骨髁部的高能量损伤易造成骨缺损, 术前要有植骨的准备, 尤其是内侧骨缺损时, 因内侧无钢板支撑, 故明显增加钢板的应力, 易发生膝内翻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 需植骨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发挥其骨诱导及支撑固定的双重作用。

笔者认为, 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 容易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 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是此类操作一定要规范合理, 以达到恢复股骨髁关节面的解剖结构, 恢复下肢力线及下肢长度这3个最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Merchan R, Maestu PR, Blanco RP.Blade-Plating of closed displaced sup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femur with the AO system[J].Trauma, 1992, 32 (3) :174.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13.

普通支持钢板 篇6

关键词:支持钢板,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股骨远端C型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多呈粉碎性,稳定性差,且波及关节面,治疗上极为困难。目前多以手术内固定为主。笔者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该类骨折28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4岁。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1例,高处坠落伤4例,压砸伤3例。骨折按AO分类:C1型4例,C2型11例,C3型13例。合并伤:颅脑伤2例。腹腔内出血1例。其它部位骨折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侧副韧带损伤1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并发症,对伤口开放者先予清创缝合后行胫骨结节骨牵引。闭合性骨折在入院后即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待3~14d肿胀消退,病情稳定后开始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

手术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股骨远端外侧切口,向下绕髌骨外缘至胫骨结节。按层切开,将髌骨向内翻,暴露髁部,观察骨折及移位情况。清除关节腔内积血,直视下将髁部骨折片解剖复位。注意要尽量使关节面完整、关滑。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再将股骨干与髁部复位,恢复股骨远端正常解剖形态及轴线。用股骨髁支持钢板置于股骨远端外侧及髁部,并使其帖附自然。髁部拧入松质骨螺钉固定,近端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注意钢板头部及松质骨螺钉不要进入关节腔内。对有髁部骨质缺损者取髂骨植骨。若合并韧带损伤,予对应修复,常规负压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7d,负压引流2d后拔除。根据患者骨折粉碎程度、内固定稳定情况及其他合并伤情况指导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对2例合并膝部韧带损伤者行石膏托外固定6周,然后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其它患者均在术后第3天使用CPM功能锻炼。并依据患者全身情况,X光情况决定扶拐渐负重行走。

2 结果

本组患者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5个月。28例骨折均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周~14个月,平均16周。随访期间无骨不连,无钢板松动,断裂及膝内外翻情况。按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4%。

3 讨论

股骨远端是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解剖结构复杂,髁部皮质薄、髓腔大。受到高能量暴力后,髁部多呈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可改变下肢负重力线及损伤关节面,保守治疗因骨折复位不理想,且需长期外固定限制患肢的功能锻炼,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以及膝内外翻畸形等,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故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2]。手术内固定物主要分以钢板为基础的偏心型固定和以髓内钉为基础的中心型固定二大类。从理论上讲,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学功能,若能在闭合下完成复位,不损伤骨折部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但该类骨折多呈粉碎性,闭合复位很困难,常需切开复位。手术置钉时需经膝关节,增加了关节内损伤,关节内感染,以及术后关节内粘连的可能性,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而且对股骨髁冠状位骨折或粉碎骨折,髓内钉就难以达到有效的固定了[3]。对延伸至峡部骨折,关节面严重粉碎的AOC3型骨折,伴有内外侧髁皮质崩脱的骨折等已被列为逆行髓内钉禁忌[4]。钢板类应用较多,但早期采用的普通钢板、“T”型钢板、角钢板等固定效果不佳,现已少用或不用。动力髁螺钉(DCS)虽可使髁间骨折块加压,能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但对骨质疏松或髁间严重粉碎性特别是有冠状面粉碎的骨折,髁螺钉也很难起加压作用,且置入髁螺钉扩孔时需去除部分松质骨,易造成髁螺钉松动,退出,固定不牢等情况;当髁部骨折线距关节面<3cm,DCS也无法将骨折块固定。

股骨髁支持钢板分左右二型,按股骨远端解剖形状设计,与股骨远端外侧形态和生理弧度一致。钢板置入后与股骨外髁及髁上股骨外侧贴附良好,术中不需塑形,其远端支持部呈弧形支撑股骨外髁,可安装多枚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十分简便,只要恢复股骨形态即可安装,可以应用于股骨运端各型骨折。

本组病例中,C1型4例骨折线位置偏低,用DCS难获牢固的固定,而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却较容易,只要将关节面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再按A型骨折固定方法置入钢板、螺钉即可。对粉碎性的C2,C3型尤其是C3型,因骨折块粉碎细小,再加上松质骨压缩,骨质缺损等情况,术中复位后需植骨及多角度固定,而股骨髁支持钢板远端支持部呈弧型的设计特点,能很好解决此问题。术中先用克氏针将骨折复位固定,对骨质缺损或骨折区间隙过大者取髂骨植入,通过钢板髁部依骨折情况从不同方向拧入松质骨螺钉。螺钉尽可能一次性拧入,以免反复多次更改螺钉位置而降低对骨折块的抓持力。由于松质骨螺钉以不同方向拧入,髁部能多方向固定,关节面骨折嵌合良好,骨折端互相加压,有较强把持力,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膝关节活动锻炼。术后正确积极的CPM锻练,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防止关节囊等软组织纤维化,挛缩,股四头肌粘连,关节强直,僵硬,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等并发症;还可增加局部循环,促进肿胀消退,加速骨折愈合[5]。

近年来,AO微创内固定系统(L1SS)的出现,其钢板的形状适合绝大多部分股骨髁,将支持钢板与交锁髓内钉的优点集于一体,前景被看好。但L1SS系统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在钢板固定前骨折必须复位,钢板只是维持骨折复位的位置,不能将此位置进一步矫正;牵开器恢复骨的长度时易致股骨外翻;微创下安装钢板有时钢板位置偏后,加重股骨外翻,故股骨外翻畸形并不少见。另钢板必须放置在股骨干的中央,螺钉和骨皮质成90度角,这样才能获得最大把持力,但钢板是在透视下安装,钢板可能和股骨干方向不一致,这使单皮质螺钉的固定非常困难[6]。在复杂性膝关节周围骨折或必须植骨者则需扩大切口,仍有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的并发症[7]。而且其价格贵昂,也制约了其应用。

总之,股骨髁支持钢板设计合理,对治疗股骨远端粉碎的C2,C3型及骨折线偏低的C1型骨折具有优势,其手术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Schatizker J,Fractures of the distal femur revisited[J].C1in Orthop,1998,(347):43~56.

[2]许伟华,杨述华,杜清远,等.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385~387.

[3]董启榕,芳永涛,徐又佳,等.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方的选择[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852~854.

[4]吴克俭,侯树勋.骨科实用固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01~1244.

[5]蓝旭,刘许梅,葛宝丰,等.持续被动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的微创循环研究[J].微循环杂志,2001,11:16~17.

[6]Joseph Schatzker,Marvin Tile编,彭阿欣译.骨折手术治疗原理[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1~331.

普通支持钢板 篇7

关键词: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会同时造成胫骨平台损以及膝关节内附属结构的损伤, 传统的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会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也增加关节面塌陷的风险[1]。多轴锁定钢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内固定材料, 能够实现角稳定性和轴向稳定性, 并通过Raft排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骨折局部的力学强度。在下列研究中, 我们分析了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9例, 女11例;平均年龄45.52±6.34岁。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3例;平均年龄44.95±5.9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摆放平卧位并在大腿根部绑扎止血带, 而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观察组患者做膝关节正中切口, 沿半月板下缘切开关节囊显露骨折部位, 清理碎骨以及损伤的软组织, 而后进行手法复位, C臂机确认复位良好后置入钢板并打入多轴锁定螺钉;对照组患者做膝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 同样膝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入路, 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方法进行手法复位, 而后在胫骨平台的内侧和外侧分别置入解剖钢板, 打入螺钉。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后9、12个月时, 采用AK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并使用标准量角器测量膝关节主动活动的角度, 同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胫骨平台关节面发生塌陷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X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9个月、12个月时, 观察组患者的AKSS评分、膝最大角度和屈膝最大角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术后关节面塌陷情况比较

术后9、12个月时, 观察组患者发生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的例数分别为1、2例, 对照组患者发生胫骨平台塌陷的例数分别为5、9例;经卡方检验, 观察组患者发生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的例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外伤类型, 直接作用于膝关节的内翻或者外翻暴力、轴向压缩暴力等均会造成胫骨平台受到损伤并发生骨折[2]。该股这类型属于关节内骨折, 当外界暴力的能量较高时, 不仅会造成胫骨平台发生塌陷、劈裂, 还会造成膝关节内韧带、半月板等附属结构发生损伤。Schatzker V和VI型胫骨平台骨折较为复杂, 属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范畴, 关节面的破坏程度较重, 治疗较为困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会同时造成外侧和内侧关节面的损伤, 外侧关节面多发生塌陷和粉碎, 内侧关节面多发生整体向后移位[3]。因此, 在治疗时, 需要同时对关节面的内侧和外侧进行固定。解剖钢板是临床上治疗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材料, 用于长骨骨折时能够取得理想的固定效果;但在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时, 受到固定材料塑形能力较差的限制, 钢板无法与胫骨平台严密贴合, 钢板与骨膜之间持续摩擦会影响骨折的愈合以及断端的力学强度, 同时也增加了胫骨平台塌陷的发生风险。

锁定钢板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内固定材料, 锁定钢板与锁定螺钉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固定和支撑体系, 可以同时实现角稳定性和轴向稳定性, 使胫骨平台关节面获得足够强度的支撑并保证关节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4]。多轴锁定钢板在传统锁定钢板的基础上加入了Raft排钉技术, 能够提高胫骨平台局部的力学强度, 降低内固定后发生胫骨平台塌陷的风险。近年来, 国内已有学者报道了多轴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积极疗效。在本研究中, 我们从膝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首先, 由量表评分和活动度测量来比较膝关节功能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AKSS评分、膝最大角度和屈膝最大角度均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第二, 多轴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固定强度大的特点, 能够避免胫骨平台塌陷的发生, 通过随访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预防胫骨平台塌陷的发生。

综合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 整体疗效优于普通解剖钢板。

参考文献

[1]邵锋, 宋君涛, 卢绪章, 等.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4) :44-47.

[2]周志华, 王修卓, 杨新.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3) :1646-1647.

[3]吴容见.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J].右江医学, 2014, 42 (1) :21-24.

上一篇:小学高段学生下一篇:活性反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