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支持

2024-07-01

循环支持(精选9篇)

循环支持 篇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遵循资源利用减量化、产品再使用和废弃物再循环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研究较早,早期形成了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如产业共生理论、清洁生产理论、零排放理论、逆生产理论等。然而,这些理论主要是直接针对在生产领域中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的。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关注和强调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的新领域,诸如,如何通过创新金融组织、创新金融评估体系、开发环境金融产品、完善金融产品结构等措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好的融资环境,以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各国的国情不同,选择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目前,国外已经付诸实践的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杜邦——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日本——循环型社会模式、德国——回收再利用体系等四种模式。

从社会经济背景和目标看,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是已经处于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后,由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时,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等目标出发所寻求的一个综合解决途径。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消费水平仍然偏低,向工业化快速转变过程中,资源短缺和压缩型、复合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时,将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经济利益与技术障碍,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的成本与收益矛盾,若即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那么由于再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比购买新原料的价格更高所导致的价格障碍就会阻碍循环经济模式的顺利实施。既然短时期内我国还不能在生产领域中直接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扭转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金融支持来鼓励绿色信贷、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来确立和选择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

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要将循环经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微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这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具体相关性如下:

(一)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特性决定了金融政策倾斜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效益型,投资收益率将大大超过传统产业的收益率。但是,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的探索和推广处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工程的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性。面对潜在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循环经济技术投资和项目建设望而却步。与此同时,循环经济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这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易受到仿冒、窃取等不法行为的侵害,使投资成本明显大于投资收益,出现“市场失灵”,单靠市场自发力量吸引的投资就会不足。因此,对循环经济加大金融支持,不仅需要包括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的有效参与,还需要在国家的合理规划、长期投入的基础上,辅以不断完善的信贷市场、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加强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形成各个资金提供者各司其职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循环经济投资的多阶段特征决定其融资主体多元化需求

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是分为多阶段的,由于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金融价值不同,对投融资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研究开发阶段以科技研究的方式投入,如在基础理论环节,多以国家资助的方式投入;在由基础理论向技术转化的环节,其投融资方式是以国家开发资金与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或个人投入为主的投资方式;在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环节,以及由科技成果创新出新企业的环节中,往往以风险投融资方式为主;而在产业化中后期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化阶段,往往以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证券融资及商业信贷的方式构成投融资一体化,实现完整的循环经济投融资过程。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特征决定其融资方式多样性需求

在企业层次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最需要对其技术改造或新型生态技术生产项目辅以资金支持,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都比较复杂多样,可以通过长期资本市场、短期债券市场或银行信贷市场融资。在产业园区层次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含社会效益,也包含企业效益,因此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一揽子金融工程设计上,更强调将不同投资人与多种金融工具有机结合,共同支持循环经济的产业组合、产业升级和政府发展规划。在城市和区域层次上,由于一般企业不具有独立承揽城市、区域项目规划所需的技术能力,无力承担循环经济系统设计和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规模,而且此层次上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因此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辅以多方参与的项目融资,才能达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推动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较快发展。

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针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特性和投资特征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本文重点从建立支持循环经济金融环境、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和金融资源创新等几个方面,尝试性地提出以下相应的金融支持对策,以寻求能够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一)金融支持环境建设

有效整合金融资源、组成由人民银行牵头、银监局、商业银行、农信社、保险、证券等参加的循环经济金融服务办公室,承担循环经济金融支持规划,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金融形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建立经济综合部门产业指导信息定期发布和项目推荐制度,把握循环区企业经营和投资方向,实施有效的调整;人民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信贷资金流向,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结构,为基础性强、投资期较长的绿色产业、分解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利用等环节提供资金保证。

(二)政策性金融支持

政策性银行可以直接投入政策性资金支持具体循环经济项目,还可以以贴息、担保方式吸引商业银行从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扩大“乘数效应”。国家开发银行要压缩阵线,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循环经济区域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应根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政策导向,将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从单一职能向支持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又难以支持的领域和项目转移。

(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

加快信贷体制、贷款授权授信制度和信贷考核办法的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融资的管理机制,简化管理流程,提高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制定优惠的信贷政策,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商业银行应根据循环经济从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到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金融特征,选准信贷投放重点,优先支持缓解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环境污染状况、降低资源消耗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循环经济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给予有效支持,对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在评估审贷、贷款到位、还款期限、贷款发放范围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

对循环经济发展及生产特色产品需要金额巨大的项目,积极组织“银团贷款”予以支持,助推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起点高、经济效益好的大型循环经济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四)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

一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注重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改革邮政储蓄业务,允许外部资本进入,巩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市场化改革,将留在县及县以下的“壳”连同资产负债进行剥离,通过出售吸引民间资本或外资进入,也鼓励股份制银行通过此方式进入县域银行领域,形成合作制、股份制、民营、外资等多种形式共存的县域金融体系。

(五)开发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创新工具

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建设,从长期来看有较好盈利模式的特点。从融资管理上说,这系统建设项目,涉及专业知识比较多,环节多,难度大,作为主要面对单个项目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适应。另外,系统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大,一个金融机构难以提供大量有效资金。循环经济产业基金可以利用其开放融资、共担风险的优势,面向社会筹集大量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建设。

构建绿色抵押等银行类金融产品及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我国银行可以把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因素等纳入其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价程序,环境报告从会计报表的边缘内容变成主流内容。在一般情况下,环保企业可凭借其“绿色”即可获得绿色抵押贷款。并给予有良好环境记录的客户更多优惠。

开发循环经济资产证券化产品。首先,不论是企业的资源回收利用、节能降耗生产,还是“环境生态工业园”及绿色产业的发展,都能直接或问接地体现为会计效益,并能够相应地带来一定现金流,具备了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资产和现金流基础。其次,证券化资产提供流动性,能有效分散并转移信用风险,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推广,资产证券化以后,投资者投资的对象不再是循环经济的具体项目,而是以“项目资产包”产生的现金流为依托的证券化资产,能够创造充分的流动性,克服循环经济项目投资的“套牢”效应,并且把投资风险分散化了。

发展适合循环经济的金融衍生工具。美国已推行了巨灾债券(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风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保险公司不愿承担此类风险。巨灾风险证券化成为将巨灾保险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消除了政府直接承受环境污染等巨灾赔偿资金的负担;天气衍生品,天气的不确定性给天气敏感行业,如石油和能源业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利用天气衍生品对天气风险进行控制;排放减少信用,排污单位通过治理污染,其实际排污量低于允许排污量,该排污单位可以向主管机构申请排放减少信用(等于实际排污量与允许排污量之间的差额)。

总之,高效的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是循环经济得以建立和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国金融业应该善于捕捉投资机会,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环境,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对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摘要: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特性和投资特征决定其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和基础条件差异,分析探讨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如何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环境的建设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支持,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邱承金.银行业应发挥四个作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8,(03)

[2]、陈贵钧.关于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8,(18)

[3]、许江萍.将循环经济进行到底[J].中国科技投资,2008,(09)

[4]、李世友.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困惑[J].中国经济周刊,2008,(34)

[5]、邓楠主编.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8

循环支持 篇2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部署,全省地税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挥地方税收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激励和扶持作用,为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目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税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理应发挥好其经济杠杆的作用,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全省各级地税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实践“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全面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应有成效。下一步,全省各级地税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系统上下的思想认识,凝聚系统上下的集体智慧,发挥系统上下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切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整合税收政策资源,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我们在认真研究税收政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发挥税收扶持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从鼓励资源节约降耗,促进高效利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清洁生产;鼓励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三个方面梳理了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10个城市、20个园区和300家企业,要作为工作重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在提高运用税收政策手段扶持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对国家已出台的循环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力

度,积极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按照税收政策的调控取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在不违背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努力给循环经济创业、投资、发展以更大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发展。

三、整合纳税服务资源,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继续大力推行网上办税、同城通办等现代化、简便快捷的税款征收方式,打造信息化支撑的、无时空界限的立体式纳税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减少办税环节,简化办税流程,归并简化各种办税表单、手续,努力拓展纳税人免费取得各种纳税表单的渠道。三是全面落实纳税服务承诺制,实行限期、限时、即时服务。进一步完善“前台受理、后台支持”的办税机制,因地制宜地调整基层征管机构和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设置,提高办税能力。四是突出重点,提高效能。对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城市、园区和企业,努力做到手续从简、审批从快、期限从宽、优惠从高,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五是深化、细化税收宣传服务。充分利用网络、“12366”语音服务系统、新闻媒体等多种载体,加强日常税收政策、税收征管措施的宣传咨询服务。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税收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税收氛围。

四、依法治税,规范管理,为循环经济发展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地方税收法治环境。一是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法律法规和上级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没有设定行政审批的事项,各级地税机关一律不得随意设定审批;已经取消的审批项目,要全面及时告知纳税人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开展纳税辅导、纳税评估工作。辅导纳税人对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准确计算应纳税款;通过纳税评估,提醒纳税人可能存在的涉税问题,并促其通过自查方式主动补缴税款;采用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税收稽查工作方式,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避免因违法而增加纳税成本。三是依法严厉查处偷逃税行为。严厉打击偷税违法行为,依法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建立公平的税收秩序。四是健全完善税务行政救济制度。保持税务行政复议等畅通的税务行政救济渠道,有效发挥行政复议等解纠机制的作用。五

是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干预纳税人正常经营和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税收违法行为。

循环支持 篇3

关键词:心理咨询;团体督导;朋辈循环支持法;投射

一、引言

心理咨询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与美国相比,我国心理咨询业起步晚得多。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矛盾冲突增加,人们对增进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本世纪初,我国从事该专业的人数估计只有几千人。自2003年1月18日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以来,全国各地从事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人员可能有万人以上。到2007年9月止,中国心理咨询师队伍已壮大到12万人。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预测,心理咨询师在本世纪将成为十大热门职业之一。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说法: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这样看来,全国大约需要一百三十多万心理咨询师。

在美国,每百万人口中,便有550名心理服务人员在服务,在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50-100名,但在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4名心理学咨询服务人员。而这2.4名人员也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与督导。

我国亟需大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个好的咨询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还要经过自我体验和细致的案例督导,但目前国内督导体系尚不健全。据中国心理学会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督导师共107人,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如何在当前状况下,最大程度促进咨询师学习和成长是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英国咨询与治疗协会(BACP)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咨询的“伦理和执业规范”明确规定:咨询师在从事咨询职业前必须获得相应的能力水准,必须维持经常的专业进展,同时必须接受常规的督导。

督导(supercision)的目的是提升个人和专业成长、咨询师的能力、增强咨询师技能、案例概念化、职业认同发展(Agnew et al.,2000;Crutchfield&Borders,1997)和增强自信和自我指导能力(Benshoff&Paisley,1996)。

朋辈督导(peer supervision)是通过该督导过程,受训l咨询师以他们的关系和专业技能互相帮助,使彼此成为更有效和有技能的助人者(Cruchfield&Borders,1997)。

督导体系是指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必须经过督导师的严格评估和修正,以保证治疗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目前我国咨询行业的情况来看,真正能做到督导按程序进行的专业机构凤毛麟角,有的咨询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有的机构在督导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让老一期学员“督导”新一期学员。甚至有的机构根本没有督导,对咨询师进行“散养”,任其发展。

目前心理咨询师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限制在于有资质的督导师很少,咨询师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较难得到指导,因而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经常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或和朋辈交流一下以求安慰。

另一个问题是在督导的过程中,报个案的咨询师经常会受到伤害,被公众督导的报个案的咨询师的感受往往是“被解剖,鲜血淋淋地躺在那里等待审视。”

分析这些伤害的来源,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报个案的咨询师感觉到自己被分析,感觉到说话的人“不理解真实情况,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评论。”所有这些,源于听个案的人说的话是源于其内心对听到的话进行加工后的图像的表达,但当他/她表达的时候,却又认为他/她所勾画出来的图像是真实的,就是报个案的咨询师所描述的情况。其实听个案的咨询师更多带有自己的“投射”却没觉察到,而将自己投射出来的东西强加在报个案的咨询师身上,从而伤害到报个案的咨询师。

如果在督导过程中屏蔽掉“投射”,就可以降低“伤害”的出现。经过几年探索,我们探索出了“朋辈循环支持法”的督导形式。在当前督导资源短缺。需求大于供给,咨询师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起到了非常大的资源整合作用。

二、朋辈循环支持法的过程

1.朋辈督导的目标及设置

目标:聚焦报个案的咨询师的困惑,整合资源加以应对。分清个人成长与专业成长,报个案的咨询师可以自主选择个人成长还是专业成长。

基本设置:时间每次2.5小时。参与人员有主持人,报个案咨询师,朋辈咨询师(人数8-20人)。

理论依据: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情景学习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什么”“如何学”和“如何用”的分离状态。

2.朋辈循环支持法的步骤

第一步,咨询师介绍个案。咨询师用十分钟介绍来访者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师的感受、觉察、反移情。

第二步,朋辈咨询师表达听完个案介绍后的第一感受。这时主持人需要把握,控制主题围绕着感受层面。这个阶段朋辈咨询师容易偏离主题,容易走到对个案的分析,或者对报个案咨询师的分析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主持人要及时温和地打断,把话题拉回主线,要分清感受和分析,而且是朋辈咨询师自己的感受,不是对报个案咨询师的共情,也不是对来访者的共情。“你说得很好,我可以感觉出你对个案的理解,可是,我们现在要谈的是大家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说一下你听了这个个案之后的感受么?”“我觉得来访者很孤独。”“是的,没错,我想你感受到了来访者的感受,那么你感受到了他的孤獨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我很难过。”“是的。”

nlc202309020024

第三步,听个案的咨询师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想继续了解的地方可以提问,报个案的咨询师先不回答,全部问完之后,咨询师自主选择回答问题。

第四步,报个案咨询师回答问题。

第五步,“如果你是来访者,你觉得你希望通过咨询获得什么呢?”这个阶段要把握的是,每个朋辈咨询师都要把自己想象成来访者,而不再是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主持人要密切关注每个朋辈咨询师是否是以来访者的语气来表达的,要以第一人称来表达。“这个来访者缺乏安全感,他来到咨询室只是因为他需要增强自己的安全感。”变成“我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我需要一个人,一个空间来增强我的安全感。”“我想找个好妈妈。”这样的方式可以强化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为后续对个案的解读打下基础。

第六步,“如果你是咨询师,你觉得在你和这个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个阶段每位咨询师依然用第一人称表述,杜绝投射现象带来的伤害。一个新的学习团体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不用第一人称,而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表达,变成对报个案咨询师所作干预的分析和建议;或者从咨询师工作的角度作一些通用的评论,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会感觉不亲近,感觉对方不是咨询师,而是督导师,这经常会让报个案的咨询师感觉尴尬。例如,“咨询师要更多地理解来访者的情感,这个来访者在建立关系上很困难,缺乏对人的信任,所以咨询师在这个阶段要更接纳来访者,无论来访者说什么、做什么,咨询师都要做一个好的容器。”主持人在这个时候要进行干预,“听上去,你对容器的理解很深入,而且表达得非常到位,可是我听了之后,感觉脑海里的你不是咨询师,而是督导师,你是否可以用咨询师的身份把刚才的话表达出来呢?”“好的。我觉得与他建立关系挺困难的。”“所以,如果你是咨询师,你觉得最大的困难在于和来访者建立关系?”“是的。”

第七步,报个案的咨询师扮演来访者,选择一位或两位咨询师进行角色扮演,时间为五到十分钟。

第八步,大家表达对角色扮演的感受。这个时候主持人要把握原则,是表达感受,而不是评价和分析。要注意保护扮演个案咨询师的那个咨询师。

第九步,大家表达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感受。督导结束。

三、讨论

两年的正式实践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团体成员表示学会了感受自己,表达感受,也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理解了来访者。通过讨论实现了观点的碰撞,在案例概念化以及干预技术层面收获也很大,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迈出了一大步。

1.朋辈督导有效的原因

心理咨询师接受督导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和专业的成长,职业能力(Kern,1996)和技能的強化、案例概念化、职业认同(Agnew et al.,2000),提升自信和自我指导(Benshoff&Paisley,1996)。朋辈们会使用同样的语言,也有相似的技能水平(Borders,1991),朋辈督导可以使成员更有归属感和学习的动机。朋辈循环支持法的督导通过营造安全、信任、相互支持的气氛,使得朋辈咨询师可以自由表达,分享面对个案时的不同观点,进行自我暴露来相互支持,这种真实使得咨询师可以通过“使用自己”来学习。

2.与专家督导的不同

朋辈督导是通过使用咨询师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专业技能来互相帮助,提升彼此的效能和技能(Crutchfield&Borders,1997),而专家督导则是通过使用自身的权威和专业知识来进行督导,且督导专家不一定随时可以找到。朋辈督导降低了对专家的依赖性,增强了同行之间的相互依赖(WiIbur,Robe,s-Wilbur,Hart,Morris,&Betz,1994)。朋辈咨询师通过对自身技能水平的觉察,也进一步发展了咨询和督导的技能(Benshoff&Paisley,1996)。在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整合资源,运用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方面,朋辈督导有优于专家督导的优势。

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朋辈循环支持法是一种团体督导的形式,团体动力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朋辈循环支持法中团体氛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主持人在何种层面上起着团体领导者的作用,团体氛围的建立与主持人的风格有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将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循环支持 篇4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国经济已经领先世界开始复苏,在新格局下,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动调整路径,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旋律。

200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加速趋势。首先,经济增长的总体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2009年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4%,而GDP同比增长6.1%,反映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同比降低2.89%。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27个百分点。六大能源消费较高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次,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回收利用能量1935万吨标准煤,回收利用率为2.25%。最后,投资结构中,节能减排项目增幅较大。2008年11月,国家紧急部署的1000亿元用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新增中央投资中,约200亿元是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今年1—5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15亿元、23042亿元和29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29.1%和34.9%。如果我们把第一、第三产业作为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产业,把第二产业作为相对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显然,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

以上数据表明,能源消费总体回升、单位GDP能耗下降,中国投资结构正经历巨大转折,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拉动力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一国的金融越发达,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循环经济要大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好的支持。

绿色金融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金融功能的服务范畴,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进行融合,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也是金融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十一五”期间,仅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4000亿元,中央财政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金融力量的支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因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 (Reduce, Recycle, 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

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及自然风险。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手段的支持。

同时,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其发展过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绿色金融手段的有效支持。

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2、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决定其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特征导致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在企业层面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最需要对其技术改造或新型生态技术生产项目辅以资金支持,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都比较复杂多样。在产业园区层面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涵社会效益,也包涵企业效益,因此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一揽子金融工程设计上,更强调将不同投资人与多种金融工具有机结合,共同支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产业组合、产业升级和政府发展规划。在社会层面上,由于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才能达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分析

1、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金融政策亟待出台

高科技、节能型企业一般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暂不明朗,而且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出于对防范信贷风险或获取短期效益的考虑,银行大多对上述行业采取了谨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不仅授信总量少,而且利率上浮高、担保条件苛刻。截止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出台以低利率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政策,没有建立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绿色投资基金,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局限于加大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授信等通用式做法,没有制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性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专项优惠措施。

2、金融服务短期行为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

高耗资源产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金融对高科技、低耗能经济支持不足。无论是社会化的大循环经济,还是具体的产业单循环经济,要实现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来启动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导致企业“短贷长用”,潜在金融风险加剧,另一方面企业挤占流动资金,影响企业优势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仅如此,支持循环经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严重缺位,未成立专职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法人地方金融机构,且绿色金融产品单一,对循环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

3、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尽管我国政府允许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过去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很少有政府之外的资金投资于循环经济项目。我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社会财力的支持。由于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不得不优先保证基本职能的需要,从而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出现资金匮乏的局面。

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上市公司稀少,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难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企业商业信用不畅,造成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债券等间接融资工具量小面窄。

四、构建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体系

1、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目前,现有的金融制度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是制约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一种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

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要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制度;要与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度方向一致;要有利于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具体实施;贯彻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明确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

2、完善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为了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上市审批要把绿色因素考虑在内,在同等条件下,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绿色产业优先上市。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今后亦可尝试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再次,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200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95%,而2008年同期仅为89%,信贷占融资的比重在全年必将突破95%。最后,成立绿色基金。绿色基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热心环保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以及污染者支付的环境污染费用成本等。筹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环境保护项目,奖励对环保事业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保的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或购买环保型企业的债券、有价证券和一些股票为基金增值,也直接或间接支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经营的环保型企业,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担保机制

首先,在担保机构的组建上,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政府单位出资建立。实行政府担保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时的信用担保。其次,在担保运作过程中,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信用担保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提高担保的灵活性,即可提供一笔贷款的全部担保,也可对抵押不足的部分进行部分担保。最后,在相关政策上,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应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吸引大商业银行、大公司、大财团的资金支持,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担保机构,不断充实循环经济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支持循环经济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框架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国家出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第二,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3R”为原则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转型,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第三,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商业银行的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支持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存在专业性强、风险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支持循环经济的营业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倾斜,降低面对循环经济生产的资金经营成本。

总之,在当代全球经济中,金融作为各种生产要素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融通的载体,金融活动的独特运行规律及其有效支持,对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发达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有绿色金融的服务驱动,必将推动循环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摘要: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对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金融,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韩宁:构建中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机制[J].中外企业家, 2006 (12) .

[2]张然斌、刘武辉、欧阳强:论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和谐金融环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8) .

[3]刘力: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绿色金融体系构建[J].海南金融, 2008 (10) .

[4]齐美东: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探析[J].税务与经济, 2008 (1) .

循环支持 篇5

1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

重度鼠药中毒17例, 其中11例呼吸、心跳骤停, 经复苏成功, 6例呼吸微弱、心音遥远, 6例彻底洗胃, 9例未能及时洗胃 (因我科条件限制, 未能剖腹洗胃) ;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 4例呼吸微弱, 2例呼吸、心跳骤停经复苏成功;一氧化碳中毒7例, 均发生呼吸微弱;其他急性中毒7例, 均发生呼吸微弱;溺淹致呼吸、心跳骤停2例, 复苏成功;其他危重症13例, 1例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 12例呼吸微弱。

1.2 方法

呼吸、心跳骤停16例, 发现后及时行心肺复苏术, 成功后及时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 全部采用多功能呼吸机间歇正压通气 (IPPV) 控制呼吸, 自主呼吸恢复后改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呼吸微弱者36例, 12例经气管插管间歇指令通气 (IMV) , 24例鼻洞给氧经同步间歇给氧 (SIMV) 。

2结果

18例抢救30~48min无效死亡;6例患者采用IPPV通气40min~24h自主呼吸恢复, 维持2~36h;34例采用SIMV及IMV维持呼吸40min~5d。40例撤机后意识恢复时间30min~48h。24例患者完全恢复, 其中1例遗留精神分裂, 8例遗留轻度大脑反应迟钝, 10例抢救12~24h后呼吸恢复, 因经济困难而自动出院, 32例随防3个月均健康生活。

3讨论

患者心肺功能正常, 但因创伤、中毒、溺淹、电击等意外事件, 使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初期 (4min内) 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90%, 而复苏后维持有效的呼吸、循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紧急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时保持气道通畅、建立呼吸支持的可靠方法, 越早成功率越高; (2) 加强呼吸支持可促使机体耗氧减少, 促进脑复苏; (3) 采用IPPV、IMV及SIMV等呼吸支持治疗, 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及生存质量, 为洗胃、解毒等治疗赢得了抢救时机,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者, 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每延长患者1min生命, 即为后期综合治疗赢得1min的抢救时机。

收稿日期2011-10-14

循环支持 篇6

关键词:沿海城市,循环经济,支持体系

循环经济作为全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中国在科学发展观下寻找集约型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选择空间。

一、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本世纪前20年,多数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将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沿海城市工业经济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沿海城市工业经济必须求一条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集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沿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是实现沿海城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支撑入手,形成一整套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为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向前发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宏观支持体系与微观支持体系两个部分。

(一)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支持体系

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提出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支持体系,该体系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政策支持体系、法律支持体系、市场支持体系、技术支持体系、资源供给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各支持体系的内涵说明如下:

1.政策支持体系。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可以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管理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消费政策和教育政策八个方面加以引导,从而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2.法律支持体系。该法律体系的框架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第二层次为综合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第三层次为专门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此外,还有相关循环经济法律作补充。

3.市场支持体系。循环经济的市场支撑体系应包括五种机制:政府导向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产业政策机制、绿色消费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4.技术支持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综合利用技术、区域循环经济信息技术。

5.资源供给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水资源供给体系、土地资源供给体系、能源供给体系、森林资源供给体系、矿产资源供给体系、海洋资源供给体系、气候资源供给体系。

6.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循环经济除了物质流、能量流之外,还有信息流。政府应利用现有的宽带网络建立信息交换系统,使得信息流动畅通。重点做好政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建立一个经济开发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络系统,构成各单位部门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

(二)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支持体系

沿海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支持系统包括:水(给水、节水、排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人居环境系统、信息化系统、防灾系统。

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主要物质支撑系统的实施策略

(一)实现城市水环境健康化的方法与途径

1. 制定城镇水系统规划。

作好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合理选择城镇供水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分析城镇规划区内的各类用水需求,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及确定水源地、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设施发展目标及建设布局。

2. 加强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具有水量集中、相对稳定的优势,是城市水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是节水的重要举措。

3. 着力构建节水型城市。

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是建设健康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途径。

4. 提高城镇水系统防灾减灾能力。

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性能,是以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依据水系生态循环的原理统筹规划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增强城镇水系统的整体性、适配性、扩展性和应急能力,提高系统抗御外部干扰的稳定性。

5.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水环境的优化。

推广一些经济适用、简易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针对水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状况,应加速研发推广以膜过滤和反渗透技术为代表的水深度处理工艺、微污染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以及有关生态无害化净水药剂等等。

6. 积极引人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优化城镇水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二)促进城市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提高节能意识,大力推广节能措施。飞速增长的城市能源消耗挑战着城市和国家的能源供应能力,城市应成为节约能源的主战场。与农村相比,城市更有条件通过大力推广节能汽车、节能建筑、节能工业设备实现节能,率先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2.加强替代能源技术的研发,因地制宜地推广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虽然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不会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但车用替代燃料、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技术在城市中大有用于之地,大规模推广可降低未来中国对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这种稀缺能源的依赖。

3.加强城市能源统计的基础工作。可靠、权威的统计数据是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城市相关部门能定期公布官方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能量平衡的统计数据,为指导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基础信息保障。

(三)构筑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建立一个层次分明的道路系统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的需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发展模式应选择为:建立数量充足、高效率、层次分明的城市道路系统、健全配套设施建设和建立多元化的交通建设投资体系。

2.逐步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现代城市交通是由多种交通方式组合而成的多元化、复杂化的结构。中国城市交通结构的发展模式应选择为:积极引导步行交通、适度发展自行车交通、合理控制小汽车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研制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

3.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模式。城市交通的发展不单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交通结构也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的交通管理,这样才能做到各方面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国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模式应选择为:建立健全交通管理体制、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引进和开发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

(四)培育城市生态园林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置于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都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质地形等特点,以原有树林、绿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山丘、坡地、水旁、沟谷等自然地型地貌,尽可能地少占农田,少消耗人力、物力,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做到内外协调、综合统一、全面合理。

2.远近结合,突出特色。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实力、施工条件、项目的轻重缓急,制定长远目标,作出近期安排,使规划能逐步而连续地得到实施。在城市里,应先普及绿化,扩大绿地覆盖面,再逐步提高绿化质量与绿化水平,向花园式城市发展。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城市在规划时,应将园林绿地的环保、防灾、娱乐、教育等等综合考虑,安排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绿地应均衡、协调地分布,使服务功能趋向合理,满足大家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靳小钊.沿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推进层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8-120.

[2]赵国杰,宫靖,毕伟.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04-507.

[3]刘润芳.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11):273.

[4]吴大华.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07,(8):21-23.

[5]王圣宏.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J].学术交流,2006,(4):74-76.

循环支持 篇7

一、煤炭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 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计算利润, 以利润为重点进行业绩考核, 使煤炭企业经营决策者追求短期利益, 而不顾长远利益

煤炭企业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 会计分期假设是为了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情况, 人为地将企业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相等的较短时间段落, 据以结算账目, 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结果是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依据, 经济指标高了, 业绩显著, 就会被提拔重用。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必然为短期利益着想, 而不顾长远利益;追求经济效益, 不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它追求长远利益, 要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 煤炭企业现行会计核算体系采用货币计量假设, 只记录那些能以货币计量和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 而对环境因素很少反映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计量假设的基本含义是, 统一的货币单位是会计工作中最好的计量尺度, 要求经济业务的处理以货币作为量度来加以确认。煤炭企业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以货币计量假设为前提, 只承认那些能以货币计量和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 即仅对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付费, 对环境资源耗用程度反映模糊, 甚至忽略。从整体看, 则导致利润虚增, 并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换取当前利益的做法。

(三) 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 只考虑生产成本, 而对资源成本, 环境污染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确认计量记录少, 很少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

目前, 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是1991年由原能源部结合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总体上说, 基本上反映的是制造成本, 将成本项目分为“原材料、工资、职工福利费、电力、折旧费、井巷工程基金、维简费、修理费、地面塌陷赔偿费和其他支出”等十项分别进行核算。这种会计核算办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 对于企业成本只计算人造成本, 造成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客观上, 鼓励企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 获取本企业利益而忽视企业的社会环境效益。而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时, 更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企业转产成本, 致使许多煤炭企业在资源枯竭之后没有能力进行转产

国有煤炭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 包袱沉重。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 会使煤矿周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但随着资源的枯竭, 也必然会面临企业转移或转产的问题。从发展地区循环经济的角度讲, 应当鼓励煤炭企业及时转产, 使煤炭工业兴盛时期形成的工业基础进一步扩大, 在资源逐步枯竭的过程中发展壮大非煤工业, 使当地经济得以循环发展。但目前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企业转产成本, 致使许多煤炭企业在资源枯竭之后没有能力进行转产, 影响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一) 改革对经营决策者业绩的考核办法

将利润为重点的业绩考核办法, 改为综合评分法, 也就是选择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指标分别打分, 然后进行加权综合评分。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可选择总资产报酬率、全员效率、社会贡献率、非煤产品利税比例、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等;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可选择采储比、矿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员工平均受教育水平、员工子女入学率、人均住宅面积、人口就业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等;反映环境效益的指标可选择废气、烟尘排放达标率、废水排放达标率、土地复垦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综合治理达标率等。根据综合评分来考核经营决策者的业绩, 可以避免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润, 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另外, 通过合理计算和反映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益, 激励管理者自觉地按循环经济的要求来进行经营。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益可以通过与以前年度的比较来分析, 如原料的减少;水、电、燃料等资源能源用量的减少;资源循环、废物循环利用而引起的废弃物减少、成本下降;避免了对周边居民的水质补偿费和保险金等;新型环保产品可能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环保教育活动提高了员工素质等。

(二) 改货币计量为货币计量为主, 实物计量为辅的多重计量

对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尽量采用货币计量, 对难以用货币计量的, 可辅以实物计量或指标计量, 特别是对资源的耗费及对环境的影响至少在会计报表附注或说明里要进行较详尽的披露。资源耗费方面应重点披露矿区地质储量、可采储量、自矿井投产开始计算累计开采量、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指标, 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重点披露土地复垦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综合治理达标率等指标。

(三) 扩大煤炭企业成本核算范围

1. 煤炭资源消耗成本

改革开放后, 煤炭企业开采前必须购买矿业权、开采后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按现行的煤炭采矿权评估方法, 吨煤资源的采矿权只有0.3~0.9元, 加上开采后所交纳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远低于煤炭资源的实际价值。为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必须对各类煤矿已占有的资源进行评估确认, 基本上按煤炭资源获利能力的大小确定评估价格的高低。国有煤炭企业和非国有煤炭企业可以按照评估价格由煤炭企业支付探矿权、采矿权转让费或增加国家资本金、国家持股份额。新建煤炭企业必须用市场手段 (招标拍卖等) 获取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通过煤炭资源的市场化, 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向充分竞争性行业转变, 同时可以有效地规范我国煤炭产品的成本核算。

2. 环境保护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包括煤炭企业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投资和运转费用, 投资部分又可分为设备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等, 包括: (1) 为减低环境负荷直接投入的成本:防止污染 (水体、土地, 大气等) 的成本;节约能源, 节省资源等的成本;减少废弃物、循环使用废弃物 (如煤矸石、洗煤水等) 的成本。 (2) 为减低环境负荷投人的间接成本 (管理成本)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系统的建立与维持;环境负荷的监视与测定。 (3) 使产品在使用和废弃时环境负荷减低的成本:制品的循环回收再商品化变更设计追加的成本。 (4) 研究开发成本:为减低环境负荷而进行的研究开发。 (5) 社会活动成本:绿化美化景观;支援当地居民的环保活动;制作环境状况公报等。 (6) 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成本:对土地污染, 自然环境破坏的恢复;与环境有关的保证金、罚金、诉讼费等;支付与环境有关的税费等。

国家可以强制企业在成本中提取环境保护成本, 具体金额由各地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状况按照销售收入或产量的一定比例确定, 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置“环境保护成本”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按月提取时, 借记“管理费用———环境保护成本”, 贷记“环境保护成本”。当发生上述成本时, 借记“环境保护成本”, 贷记“银行存款”等。为治理和保护环境而购入设备时, 借记“固定资产一环境保护设备”, 贷记“银行存款”等, 同时借记“环境保护成本”, 贷记“累计折旧”, 所购设备做好备查登记, 不再提取折旧。

3. 企业转产成本

国家可以强制煤炭生产企业在管理费用中提取转产资金, 按每吨5~10元的标准。提取的资金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 到煤炭资源枯竭时解决企业转产所需。按月提取时, 借记“管理费用———企业转产成本”, 贷记“资本公积———企业转产资金”, 同时, 将相等金额的银行存款转入专户管理, 借记“专项存款———企业转产资金”, 贷记“银行存款———一般账户”。当企业新上转产项目时, 可以动用专户资金, 借记“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 贷记“专项存款———企业转产资金”。

总之, 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 应该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摘要:在煤炭企业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 存在着以利润为重点进行业绩考核, 对环境资源耗用程度反映模糊, 对资源成本、环境污染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确认计量少, 没有考虑企业转产成本等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应采取改革对经营决策者业绩的考核办法, 改货币计量以货币计量为主, 实物计量为辅的多重计量方法, 强制煤炭生产企业在管理费用中提取转产资金等措施, 以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促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核算体系,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常建华.煤炭企业会计核算[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02.

[2]李殿育.煤焦企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5-10.

[3]陈轶群.新编工业企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08.

循环支持 篇8

一、我国现行环境税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已实施的环境税费政策和税收措施, 基本上采取的是“奖限结合”的办法, 其存在不少问题。

1. 我国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税制的绿化度, 即环境税费总量占税收总量与环境的收费总量之和的比例, 2000年为10.24%, 2001年为9.18%, 2002年为9.16%, 而我国环境税费总额2002年为1778.32亿元, 比2000年增长了19.28%, 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制约了环境税制的作用力度, 助长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和谐。

2. 现行环境税费措施调节力度不够。

环境税费政策措施的实施, 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环境保护行为施加一定的经济奖罚, 但由于现行政策中为贯彻环境保护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调节面窄, 调节深度不够, 如很多税收制度主要以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 即减税、免税政策来体现对环境保护的税收调节, 往往影响税收措施的作用力度。

3. 现行环境税费政策种类繁多, 执行标准难统一。

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和措施, 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税收政策上的激励, 但从具体的税费种类来看, 税费种类过多,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 在标准尺度的把握上往往很难统一, 容易导致征收过程中随意性加大, 无法有效地发挥现有的环保税费政策的优势, 从而直接影响环保税费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体系

在立法设计过程中遵循依法治税的原则, 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 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

1. 完善现有税种

(1) 改革增值税, 体现环保理念。利用增值税支持节能产业发展方面, 可以借鉴国家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 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 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

(2) 增强资源税的环保功能。通过改革资源税, 禁止地方对矿产资源的滥开滥挖和企业对资源的大量耗费, 使资源走上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轨道。一是扩大征收范围。二要强调资源税的特殊性、惩罚性。三是资源税的征收应发展为事前行为。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3) 调整高能耗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关税税率, 以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煤炭及焦炭、电解铝、磷矿等国内紧缺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 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 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 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 以强制出口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规定的义务。

(4) 调整现行消费税政策。一是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二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 设计差别税率以鼓励清洁环保产品的使用, 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5) 调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政策。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 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 可按适当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 对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 实行差别征收。

(6) 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 (1) 鼓励节能产品生产和开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一是建议对专门从事节能产品生产和非专门从事节能产品生产的企业生产经营节能产品取得的所得,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 (2) 促进节能产品使用和消费的所得税优惠措施:一是建议对企业为达到国家规定的能耗标准进行节能改造而购置的节能产品, 按其产品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从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二是对企业用于资源节约型、再利用型和清洁生产型产品的关键设备, 可适当缩短折旧年限或实行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三是对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可减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 开征新税种

(1) 开征环境保护税。可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 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环境费税综合政策体系, 促进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开征燃油税。开征燃油税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而且可以使技术先进、耗油量少的车主导市场, 有助于形成更理性的汽车消费习惯, 使各地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主力军作用, 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 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 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

(3) 开征碳税。从长期来看, 采用碳税, 或者与能源税相结合的碳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采用碳税会实现较好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 同时对经济影响有限。考虑征收碳税可能会促进我国一些新兴行业发展, 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促进我国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 进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此外, 财政、金融、价格政策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等, 都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性问题。因此, 国家财政在支出方面, 应关注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投入,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财税政策支持。在对税收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循环支持 篇9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经济, 低消耗、多产值, 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银行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未来。

2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2.1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方面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面, 纵观世界循环经济的特点, 大致有3种模式 (图1) 。

德国双向系统Duales System Deutschland, 简称DSD, 也称为绿点公司, 即是根据本法令于当年成立的专项从事废弃物回收公司。DSD回收范围限于销售包装废弃物, 在德国每年使用的包装废弃物组成中, 销售包装占48.4% (生活包装及商业垃圾包装) 、运输包装占26.8%、多用途包装占14.7%、商业和工业包装占8.7%、家庭用包装占0.8%、有害包装0.4%, DSD负责回收的是所占比例最大一块的废弃包装。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 以这4个企业为核心, 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 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 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 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日本居民在街上如果一时找不着垃圾桶, 就把垃圾带回家扔掉。吸烟会带上一个便携缸或到指定吸烟处吸烟。在公共场所遛狗一定带着垃圾袋, 瓶子扔掉前都要将商标撕掉, 利于瓶子回收。

2.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在我国, 循环经济从一种理念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历时仅有几年时间。循环经济推行如此之迅速, 一个主要原因在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4个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是, 中国经济面临着城市化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并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就业压力巨大、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 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现出来。到2020年, 只有实现以GDP衡量的单位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总量降低到2000年水平的1/4以下, 生态环境的产出效率提高到2000年水平的4倍以上, 才能保证生态环境有所好转。

3 国内外银行支持循环经济的作为

目前, 发达国家银行已经把环境因素, 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报告已经从会计报表的边缘内容变成主流内容, 绿色会计报表得到大量的应用。一些著名银行给环保经济诸多优惠, 走在前列的银行有: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德意志州立银行等 (表1) 。

从表1中不难看出各大银行的绿色环保理念, 倡导用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坚持有保有控, 将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与控制信贷规模节奏、支持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以及节能减排和支持生态环保项目、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和扩大消费信贷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加大对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最大限度地将信贷资金投入循环经济相关的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和项目。按照宏观调控和监管要求, 把好信贷准入关。同时, 各银行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将该项工作具体纳入本行考核和问责体系。

4 政府在银行、循环经济中二者关系的思考

银行支持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宣传引导, 政府部门要在银行与循环经济两者之间搭建起桥梁。政府在考核评价银行的过程中, 仅以经济指标为主, 并未将环保绩效纳入其中, 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绿色产业投资风险难控, 回报预期不稳定。政府要给与政策优惠, 降低金融风险。节能环保项目普遍建设周期较长, 短期内不能进入投资回报期。中小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绿色融资难。有数据显示, 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而中小企业往往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环保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等方面普遍面临融资难题。绿色信贷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家经济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 做实绿色信贷政策, 发挥绿色信贷对转方式、调结构、促环保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1) 在银行与循环经济之间建立一定的市场机制,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 政府既是环保市场秩序的规范者和维护者, 又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因为环保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有赖于政府的强力推进, 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也需要靠政府来完善,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产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机制等更需要政府去建立和完善。

(2) 政府在银行与循环经济之间发挥指导功能, 主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模式, 不仅有利于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 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实现环保产业的蛙跳式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实行末端控制、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环境服务四大类型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 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增强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降低银行投资风险。

(3) 政府在银行与循环经济之间建立驱动机制。政府为捍卫公共环境利益而制定的环境法律以及有关政策;政府对公共环境事业的投入;环境企业的成本-效益驱动;社会大众对更高生活质量追求而形成的消费驱动。同时鼓励银行在公共建设中发挥作用, 同时, 为银行的发展提供驱动。

(4) 政府在银行与循环经济之间加大引导撮合, 政府应将环保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即战略性产业加以培育。同时引导银行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撮合银行支持公益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美丽社会, 以及美丽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5 结语

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但它离不开银行支持, 金融部门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考量, 作为政府的职能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罗斯福在1933年论及新政时强调银行, 不仅要恢复信用, 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而且, 要面向未来, 革除我们制度中的弊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而且要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摘要:指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经济, 低消耗、多产值, 目的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探讨了银行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银行支持,政府作为

参考文献

[1]王灵梅, 张金屯.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工业中的作用[J].环境保护, 2003 (6) .

上一篇:新闻摄影多点形象思维下一篇:混合式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