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法(精选10篇)
混合式学习法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式学习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校2013级289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组, 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法;选取2012级28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法。学期末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90.31%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法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认为提高课程学习效率的达82.70%, 认为激发护理伦理学学习兴趣的达79.93%, 82.36%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法有助于培养伦理道德思辨能力。两组学生护理伦理学教学满意度与课程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伦理道德思辨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法,护理伦理学,教学满意度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道德现象、揭示道德发展规律的应用学科, 是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核心课程之一, 使学生学习分析伦理问题的理论、原则与方法, 培养伦理思辨能力、伦理决策能力[1]。护理伦理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加案例教学模式, 但该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没有接触临床实践, 对临床案例缺乏认识, 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不高;讨论学时少, 学生多, 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伦理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混合式学习是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 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本研究尝试将混合式学习法应用于护理伦理学教学中,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3—7月, 整群选取某校护理学专业2013级四年制本科生289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27人, 女生262人, 年龄19~24岁, 平均 (21.5±4.5) 岁, 采用混合式学习法。整群选取2012级五年制护理本科生285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生24人, 女生261人, 年龄21~25岁, 平均 (22.5±5.5) 岁, 采用常规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法。护理伦理学开设于三年级上学期, 共24学时, 其中理论18学时, 实践6学时, 教材采用姜小鹰主编的第一版《护理伦理学》。两组在授课教师、学时、案例教学、课外辅导、试卷难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混合式学习法。开课前两周召开教研室会议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公布课程改革方案与具体做法:线上线下相结合, 师生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相长。实施方案: (1) 学校教务处网络课程在线平台 (线上) :教师根据对护理伦理学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分析, 设计教学活动、收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分配学习任务、划分学习小组、制订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微课、教学课件PPT和试题库、经典案例。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平台布置作业、在线答疑与辅导。学生课前在网络课程在线平台上就遇到的问题与教师交流, 也可通过E-mail、QQ、微博和微信等进行交流。课程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详细记录遇到的伦理问题, 通过与学习小组同学、教师交流解决或在课中提出, 课堂讨论。 (2) 师生课堂模块 (线下)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促进知识内化, 其作用是引导和启发, 大部分时间用于听取学生学习汇报、答疑、问题讨论和深化, 少部分时间用于讲授学习重点、难点和前沿知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师生交流, 对于教学难、重点善于进行启发和引导, 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已基本理解课程知识, 课堂上主要是进行知识内化。学生向教师汇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情况和其他问题, 也可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 或就某一知识点进行讨论、深化学习。课下鼓励学生阅读护理伦理学相关书籍、期刊, 就感兴趣的问题、解决问题思路和策略写出总结和体会。
1.2.2 对照组
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法。每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 每组8~10人, 组长负责讨论案例, 形成小组结论, 实践课上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小组结论。结合学生讨论情况, 教师作案例总结发言, 引导学生应用伦理道德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伦理问题, 逐渐提高学生伦理评价与伦理决策能力。
1.3 效果评价
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 就学生对护理伦理学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效果评价自编问卷。问卷由3部分组成: (1) 对护理伦理学课程的认识, 对护理论理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评价; (2) 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伦理道德思维和能力的评价; (3) 两组学生对护理伦理学教学的满意度、建议和期望。护理伦理学课程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发放问卷,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以无记名方式填写, 发放问卷574份, 回收有效问卷574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和率表示, 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研究组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法的评价 (见表1)
2.2 两组学生护理伦理学教学满意度比较 (见表2)
注:χ2=17.416, P<0.05
2.3 两组学生护理伦理学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基本原理为指导, 以护理道德为研究对象, 探究护理实践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是护理学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混合式学习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是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媒介、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综合。混合式学习是一个联系的过程, 核心是对特定学习内容以适合教学内容传输和学生学习的技术手段来呈现, 在此过程中运用合适的学习与教学方式[3]。
3.1 混合式学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伦理道德思辨能力
表1显示, 研究组90.31%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认为能提高课程学习效率的达82.70%, 认为能激发护理伦理学学习兴趣的达79.93%, 82.36%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有助于培养伦理道德思辨能力。混合式学习形式灵活, 线上线下相结合, 课内课外相结合, 师生密切合作, 针对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共同讨论解决策略,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伦理道德思辨能力[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遇到的疑问随时在线求助或网络查询, 不仅能提高学习自主性, 还能给教师留出充足的时间不断改进, 推动混合式学习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
3.2 提高护理伦理学教学满意度
表2显示, 研究组学生教学满意率达92.73%, 对照组满意率为87.5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17.416, P<0.05) 。目前护理伦理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法, 学生多, 讨论时间少, 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伦理道德思辨能力, 也不利于其个性化发展。本研究尝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法,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收集教学资源, 利用学校教务处网络课程在线平台, 让小组成员线上学习、课下讨论, 引导学生学习伦理学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 提出问题, 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形成对策。同时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指导学生, 尊重生命、尊严和隐私,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5]。混合式学习法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教学过程从课上延伸至课下, 课下学习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场所, 而是知识深化和技能训练的平台, 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混合式学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课堂参与度,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伦理问题时的决策能力。
3.3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提高
表3显示, 两组学生护理伦理学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χ2=23.652, P<0.05) 。混合式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而且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方法教与教学目标, 促进师生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6]。护理伦理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人为本, 关怀照顾”精神, 促使学生识别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正确解决护理伦理问题, 同时兼顾服务对象利益化最大[7], 培养对伦理问题的评判反思能力、伦理思辨能力。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 在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和主题演讲等教学活动中, 发展个性和专业素质, 成为自主学习的受益者。
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法, 强调学生对伦理问题的思辨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决策性,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专业发展规划能力[8], 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伦理困境的历史现状和解决策略, 启发学生思考现实伦理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思考和发现伦理学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 调动学习积极性、自主性, 培养伦理道德思辨和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护理伦理学课程注重临床伦理实践教学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 (3) :310-312.
[2]王云翠, 周慧芳.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 (5) :75-76.
[3]殷海燕, 王爱红.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23) :76-78.
[4]张凤英.《护理伦理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 (1) :90-93.
[5]习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5, 14 (3) :25-32.
[6]徐鑫, 李丹.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 30 (12) :20-21.
[7]侯胜田.基于慕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 (5) :815-818.
[8]蔡东阁.刘海莉.妇产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6, 34 (1) :50-51.
混合式学习法 篇2
关键词:框图等效法;混合溶液;质子守恒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问题是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的难点和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围绕离子浓度的讨论。近五年该内容在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率几乎100%,其中涉及到运用质子守恒解决的试题高达14次,尤其是江苏高考化学卷自08年至今,每年都考质子守恒的应用,且难度逐年递增。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要求:必须牢固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及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知识,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使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此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关于这部分知识的解题方法,常规的是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大守恒的应用学生需要准确地掌握,其中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是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般采用物料守恒式和电荷守恒式叠加导出,处理的过程较为繁琐。为寻求更为简单的方法,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得知:
2009年吴芳老师、2012年刘文兵老师分别用图示法书写了单一溶液NaHCO3溶液的质子守恒式[1~2]。
2013年,林飞、戴浩老师结合图示法探讨出了0.1 mol/L HAc和0.1 mol/L NaAc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3]。
图示法解决单一溶液、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比较简单,林飞等老师[4]所列举的示例均为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未提到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方法。
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找到了能够简单、清晰地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的方法。
例3 ( 2014年湖北省八校春季联考理综试卷12题)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省略A、B、C)
将①式和②式联立,消去c(Na+)后,整理得到质子守恒式。不难看出,利用上述方法解决此问题,物料守恒式的书写难度较大,容易出错,①式和②式联立处理过程较为繁琐。
小结:通过该方法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较为简单,不需要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兴趣,激发了思维,也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该方法书写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不仅适用于单一溶液、浓度相等的混合溶液,也适用于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
参考文献:
[1]吴芳,肖继.全析质子守恒[J].中学化学,2009,(10):11.
[2]刘文兵,韩善芳.以图导思、意明题简——图示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42~43.
[3][4]林飞,戴洁.用图示法解决混合溶液中质子守恒题[J].化学教学,2013,(1):65~66.
[5]曾应超.用组分分离法书写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J].化学教学,2013,(5):70~71.
摘要:为了能使学生从容地面对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结合框图等效法提出了如何书写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旨在把质子守恒式变得直观化,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框图等效法;混合溶液;质子守恒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问题是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的难点和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围绕离子浓度的讨论。近五年该内容在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率几乎100%,其中涉及到运用质子守恒解决的试题高达14次,尤其是江苏高考化学卷自08年至今,每年都考质子守恒的应用,且难度逐年递增。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要求:必须牢固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及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知识,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使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此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关于这部分知识的解题方法,常规的是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大守恒的应用学生需要准确地掌握,其中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是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般采用物料守恒式和电荷守恒式叠加导出,处理的过程较为繁琐。为寻求更为简单的方法,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得知:
2009年吴芳老师、2012年刘文兵老师分别用图示法书写了单一溶液NaHCO3溶液的质子守恒式[1~2]。
2013年,林飞、戴浩老师结合图示法探讨出了0.1 mol/L HAc和0.1 mol/L NaAc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3]。
图示法解决单一溶液、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比较简单,林飞等老师[4]所列举的示例均为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未提到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方法。
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找到了能够简单、清晰地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的方法。
例3 ( 2014年湖北省八校春季联考理综试卷12题)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省略A、B、C)
将①式和②式联立,消去c(Na+)后,整理得到质子守恒式。不难看出,利用上述方法解决此问题,物料守恒式的书写难度较大,容易出错,①式和②式联立处理过程较为繁琐。
小结:通过该方法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较为简单,不需要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兴趣,激发了思维,也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该方法书写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不仅适用于单一溶液、浓度相等的混合溶液,也适用于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
参考文献:
[1]吴芳,肖继.全析质子守恒[J].中学化学,2009,(10):11.
[2]刘文兵,韩善芳.以图导思、意明题简——图示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42~43.
[3][4]林飞,戴洁.用图示法解决混合溶液中质子守恒题[J].化学教学,2013,(1):65~66.
[5]曾应超.用组分分离法书写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J].化学教学,2013,(5):70~71.
摘要:为了能使学生从容地面对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结合框图等效法提出了如何书写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旨在把质子守恒式变得直观化,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框图等效法;混合溶液;质子守恒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问题是历年高考化学试卷中的难点和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围绕离子浓度的讨论。近五年该内容在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率几乎100%,其中涉及到运用质子守恒解决的试题高达14次,尤其是江苏高考化学卷自08年至今,每年都考质子守恒的应用,且难度逐年递增。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要求:必须牢固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及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知识,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使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此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关于这部分知识的解题方法,常规的是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大守恒的应用学生需要准确地掌握,其中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是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般采用物料守恒式和电荷守恒式叠加导出,处理的过程较为繁琐。为寻求更为简单的方法,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得知:
2009年吴芳老师、2012年刘文兵老师分别用图示法书写了单一溶液NaHCO3溶液的质子守恒式[1~2]。
2013年,林飞、戴浩老师结合图示法探讨出了0.1 mol/L HAc和0.1 mol/L NaAc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3]。
图示法解决单一溶液、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比较简单,林飞等老师[4]所列举的示例均为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未提到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方法。
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找到了能够简单、清晰地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的方法。
例3 ( 2014年湖北省八校春季联考理综试卷12题)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省略A、B、C)
将①式和②式联立,消去c(Na+)后,整理得到质子守恒式。不难看出,利用上述方法解决此问题,物料守恒式的书写难度较大,容易出错,①式和②式联立处理过程较为繁琐。
小结:通过该方法解决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问题较为简单,不需要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兴趣,激发了思维,也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该方法书写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不仅适用于单一溶液、浓度相等的混合溶液,也适用于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
参考文献:
[1]吴芳,肖继.全析质子守恒[J].中学化学,2009,(10):11.
[2]刘文兵,韩善芳.以图导思、意明题简——图示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42~43.
[3][4]林飞,戴洁.用图示法解决混合溶液中质子守恒题[J].化学教学,2013,(1):65~66.
混合式学习法 篇3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新闻视听说,PBL,形成性评估
进入互联网+时代, 移动网络技术已经“无缝式”地融入日常生活, 教育必然要进化为“互联网+教育”。 大学生作为对新技术最热切接受的群体, 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方方面面都带有时代的特征。 教育者如何引导这些教育领域新兴的变化, 使之有益于教学是当务之急。
在技术进度比人类运用技术的能力超前的当下, 局限于课堂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范式处于绝对地位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网络化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地发展, 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的推广, 大学生直接通过网络获取资源信息主动性学习成为必然, 教师不再理所当然地承担信息资源提供者与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角色; 学习逐渐由课内的正规学习环境拓展到课外的非正规学习环境, 教学发生的地点、形式、内容, 以及学生、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如何整合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 如何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所在的课程组, 结合课程特点, 以促学为目标, 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混合式学习 (blended learning) 。
一、混合式学习之定义 (blended learning)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E-learning的浪潮席卷教育界。 许多人预测它能改革甚至代替传统教育, 也有人担心它代替传统教育而使大量教师失业。 时至今日, 我们已经可以肯定E-learning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中传统的面对面 (face-to-face) 教学的学习方式。 教育界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 并试图用一种“传统面对面的教学”与 “E-learning”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结合传统面对面的教学与E-learning的优势改善教学。
国外学者从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角度来定义混合式学习方式。 有学者认为最简单最直接的定义就是面对面课堂学习和线上学习 (不同时期表现为Distance education/E-learning/Online learning/Web-based learning) 混合的教学方式 (如Michael & Frank, 2002; Thorne, 2003; Voos, 2003; Taradi et. al., 2005) 。 有学者认为, 在这种简单的形式的混合中, 强调促学目标和教师角色的变化, 如Hofmann认为混合学习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思想, 即教学设计人员将一个学习过程分为许多的模块, 然后决定用最好的媒体将这些模块呈现给学习者。Singh和Reed提出了关于 “ 混合学习” 的5R之说, 也就是要在“合适的”的时间为 “合适的”人采用 “合适的”学习技术和为适应“合适的”学习风格而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绩。这个可以认为是混合学习理论的核心。 最好的媒体就是用合适的媒体承载学习过程, 有些学习模块可能适合面对面的教师教学, 有些模块可能适合学生自主网络学习, 有些模块可能适合混合式的结合面对面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 决定采用何种形式何种媒体, 取决于教学设计人员 (可能是教师) , 这就体现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控制、监督作用;而在面对面教学环节中, 教师发挥监督、组织作用;在网络自主学习环节中, 学生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 教师负责设计任务, 验收学习效果。 所有这些选择都是为了通过“最好”的媒体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Drisoll则认为混合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的技术的结合或混合”, 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的结合, 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具任务的结合, 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
国内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关注优势整合和促学目标的实现。 何克抗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就是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李克东认为, 混合式学习的“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 (face to face) 教学和在线 (Online) 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 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 他认为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思想包括:其过程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 其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其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二、混合式学习方式之“混合”
1.混合更是整合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one-on-one tutoring mode) 是最理想化的学习模式, 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课堂教学。 而互联网+的环境下, 网络学习为实现大规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基于能力的近似于“一对一”的学习创造了可能, 但单纯的网络学习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退学率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奉行“双主理念”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保证了学习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发挥学习自主性, 对自身进步的归属感, 以及指引学习的后续能力, 成就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能力。
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 新旧两种范式建立“ 混合式学习” 的二元统一, 学习理论的混合、 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和学习方式的混合, 不是学习法的简单混合, 而是优势有机整合。 面对面教学的精髓在于互动,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网络学习的精髓在于学习个性化与自主化。 混合式学习正是在对学习、课程、教师等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学习范式, 是两种不同的学习范式得到内在的统一, 而不是简单的迁移, 因此, 混合式学习法既重视课堂互动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终身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
2.混合的多维度
具体来说, 混合式学习中的“混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混合: (1) 学习理论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需要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 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 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 (2) 学习资源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资源来自于不同的媒介, 可以来源于印刷品、光盘、磁带、手机、互联网等。 通过混合这些资源, 学习者可以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3) 学习环境的混合:由于混合式学习混合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和E-learning, 因此学习者不但可以在真实的教室、图书馆等物流环境中进行学习, 而且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 (4) 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可以是上课听教师讲解, 可以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 (5) 学习风格的混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各种学习体验, 最终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的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整合主要包括: (1) 学习理论的混合:新闻视听说课程自建立以来一直倡导交际法教学原理, 十多年来一直使用基于任务教学法 (TBL/task-based learning) 模式, 通过新闻事件关注社会现象, 将听说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随着英语教育界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的认可, 以及网络自主学习因素的加入, 课程理念又发展为基于项目的教学法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 模式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同时为了强化过程性学习的效果, 课程组又引进了课堂形成性评估。 (2) 学习资源的混合:课程资源多样化, 来自课本、光盘、课程网页版资源、校园网blackboard系统和CAI系统、互联网, 学生通过电脑、手机、Pad等多种媒体获取多种资源, 完成听说和扩展学习等不同学习任务, 完成学习项目。 (3) 学习环境的混合:混合了课堂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 学生在真实教室内学习、在图书馆学习、 在学习小组选择的任何环境下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 (4) 学习方式的混合:混合了教师讲课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 (5) 学习风格的混合:通过多种学习活动, 如听新闻、网络资源搜索、田野调查、网络问卷调查等实现学习目标。
从学习方式看, 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的混合式学习的维度主要包括: (1) 混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在线学习包括校园网和互联网资源的使用, 离线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学习小组的学习; (2) 混合自定步调学习和协作学习: (3) 混合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学生学习目的是通过英语新闻作为媒介, 了解社会现象, 同时关注分析探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4) 混合特定的学习材料与灵活的学习材料: 混合教师设计安排的教材和校园网的资源和互联网及学生调查研究所得的灵活学习资源; (5) 混合 “完成项目”与“学习语言”。
三、混合学习模式
1.Barnum & Paarmann模式
Barnum和Parrmann提出了一个包含四个阶段的混合学习的模式 (转自李克东, 赵建华, 2004) :
(1) 基于Web的传输, 将学习材料放到Web上, 学习者根据他们的需要随时进入Web页浏览这些材料。 页面上包括专家的联系信息, 如果学习者遇到问题或者他们想深入探讨, 可以随时联系相关专家。 此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习, 并且能够增强独立性和自我信心。
(2) 面对面加工, 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有利于加深学习者与教师的深入理解。
(3) 形成一定的产品, 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定的、有形的产品。 通常包括三条途径:首先在有教师指导的面对面期间之后, 学生应该将有关学习心得、作业、练习等记录下来, 并将初稿同教师、辅导者、学习伙伴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 发布写作纲要, 供小组成员和教师观看, 并相互之间进行反馈, 如进行评论等。 最后, 完成作业的最后版本, 并将其发布在网页上、发送给教师及同学。
(4) 协作扩展学习。 学生组成一定小组, 通常每组包括为2-3人。 这些小组保持每个月聚集一次, 时间为1~2个小时, 以分享彼此的经历、感想与心得, 其他时间小组成员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学习社区保持联系。
2.新闻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
在上述Barnum & Paarmann模型的基础上, 我们作为课程设计者, 结合新闻视听说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 将新闻视听说课程的学习过程分为:熟悉新闻话题、听取相关新闻、完成相关社会事件的知识构建、 展示对相关主题新闻事件的认知、 扩展相关社会事件的深层次思考与听说技能的扩展学习, 共六个模块的学习任务, 并设计了最适合的媒体完成上述六个模块, 建立了适合本课程学习者的混合式学习模型:
(1) 基于web的传输。 教师在校园网blackboard系统内发布视听任务和相关的调查任务。 学习者在校园网blackboard上完成课前视听任务, 并在该平台上互相交流视听的成果;学习者根据教师布置的调查任务, 进行在线的资料收集和学习, 为课堂展示和讨论做好收集信息和发展观点的准备。 学习者在CAI平台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后视听说练习, 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2) 每周两个学时的面对面课堂教学, 学生展示课前网络学习的成果, 分享成功经验, 通过形成性评价 (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的形式深化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学习者的理解, 进一步发展观点和构建知识。
(3)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完成以下任务:①每周针对一个社会事件完成一个社会问题的报告和展示。 学生将有关学习心得、作业、练习等记录下来 (有专门的本子, 用于课堂形成性评估) , 并将初稿同教师、学习小组成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以网络档案袋portfolio形式) 。 ②每学期自行完成一则新闻视频拍摄、制作, 并参加全校的新闻视频制作展示大赛。教师在过程中参与选题的讨论, 以及初赛复赛作品的评估。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形成性评估反馈, 最后合作完成作业的最后版本参赛。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 三场比赛都给学生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每年优胜作品入选课程网上组品选, 发布上网作为示范作品给所有学习者观摩学习。
(4) 课堂内外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协作扩展学习, 每组4-8人。 小组每周在一起学习至少三个时间段约三小时, 包括课前资料收集、完成调查研究、准备课堂展示、课堂内课堂展示、课堂讨论、同伴评估等形式的小组学习模式, 以及课后扩展性学习和成果展示和交流。 小组交流有面对面交流和网络平台如论坛、qq群、微信群和blackboard系统界面等。
3.新闻视听说混合式学习的初步效果
混合式教学法切合笔者所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普遍较高、学习英语积极性高的特点, 混合式学习法可以解放教师, 不用在课堂满堂灌语言知识, 而是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式学习法赋权于学生, 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学习, 最大限度地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实行以来, 学习者和教师普遍反应积极, 学生感觉学习得更有质量更有效率, 教师反映学生的成果展示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教学效果乐观。
四、结语
本文主要提出了引入混合式学习的方式, 混合课堂面对面教学和在线网络自主学习, 能够更好地实现PBL教学法和课堂形成性评估所期待的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促学的目标, 将课堂内外的教与学以最优最适合的方式配置, 进行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的教学, 阶段性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也有一些困惑和待完善的地方, 比如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有质量的研究问题和学习项目, 如何在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的、 操作性强的针对个体学习者的形成性评估等,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实践和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2]Driscoll, M.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Learning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Z].2002.
[4]Harriman, G.What is blended learning?E-Learning Resources.http://www.grayharriman.com/blended_learning.htm (accessed on 11/15/2013) , 2004.
[5]Hofmann, J.Blended Learning Case Study.2001 (online) available from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1/apr2001/hofman.html
[6]Michael, E.W., Frank, J.T.:Bulletproof Instructional Design:A Model for Blended Learning.USDLA Journal 16 (5) (2002)
[9]Thorne, K.Blended Learning:How to Integrate Online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 Kogan Page, London:2003.
[10]Voos, R.Blended learning:What is it and where might i take us? (2003) , 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view/v2n1blended1.htm
[1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
混合式学习法 篇4
摘 要:小组是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联接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的纽带。文章对混合式学习下的小组学习进行了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小组结构设计、小组任务设计、小组活动设计和小组评价设计等,并以《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为载体,进行了小组学习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小组学习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34-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重点谈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
混合式学习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较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明显优势。[7]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前提是学习集体的组成,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小组是重要的学习集体,无论是课上汇报还是课下讨论都与小组分不开。
二、混合式学习下的小组学习
1.混合式学习
所谓blending learning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综合起来, [2]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为不同学习风格的人提供支撑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3]混合式学习利用现有的学校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2.混合式学习中的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将传统的大班教学通过分组转变为小班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一对多关系转换为助教团队和学生的多对多关系。[4]学生首先利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解决,小组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反馈到平台上,再由教师进行解答。线下包括课上和课下,课上小组汇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小组协作学习;课下由每个小组的助教带领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小组学习的功能有: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促进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培养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8]
三、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学习设计
1.学习小组成员结构设计
学习小组成员结构对小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小组成员结构设计包括:组长的选拔更换,小组成员的组合,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
组长的选拔:组长作为小组的活动组织者,将直接影响小组的表现,[5]可根据教师制定的组长标准进行竞选。组员能力相当的小组可采用组长轮流制。
组员的划分:在分组时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知识水平、学习风格、综合能力各因素差异,[9] 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到一组,组内成员相互学习影响。在学生自由分组之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微调整。
组员的任务分工:组员的任务分工不仅要结合组员特点,还要结合具体情景和学生特点。为使学生全面发展,每次小组活动角色应根据需要尽量变换,组员角色主要为:组织者、主持者、记录者、汇报者、补充者和参与者。
下面以实践时第二组同学为例,具体见表1。
2.小组学习任务设计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学习以任务为驱动,整个课程学习中,每周会布置相应的小组任务,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任务是小组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小组的一项重要指标。小组任务的完成质量客观反映出小组课下花费的时间精力、小组成员整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相互间的协作能力。小组任务是根据课程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设定的,通常是综合性的任务,任务要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分享。
下面我们以学习office软件时的小组任务为例,见表2。
3.小组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知识分为知识型、技能型和能力型,学习活动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设计也不同。针对知识型内容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针对技能型知识,小组学生会被“放置”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学习;针对能力型的知识一般是在课下小组学习中完成,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活动设计示例如表3所示。
4.小组学习评价设计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通常采用过程性评价、[6]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结合。其评价对象不仅是个人还有小组,小组评价更注重小组的成长,其评价工具采用电子档案袋、问卷、自测量表和观察量表。评价方式依据评价主体分为三类: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
四、实践应用与效果研究
1.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践应用
根据以上设计,对云南师范大学本科一年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实践研究,实践时间为一学期,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分为课上(课堂、机房)。以下为一个以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如表4)。
2.效果分析
在实践应用的一个学期中,我们使用过程性评价、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学习效果:
(1)小组学习课下花费时间:从图1中可以看出初期调查时小组学习时间大多集中在1个小时内,但是后期中大部分花费时间为1-3小时,可见小组从初期的被动学习转变到后期的主动学习。
(2)小组学习态度:从图2中可以看出初期调查时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小组学习,但是后期调查时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小组学习的方式。
(3)小组作品展示:图3是小组成员简历;图4是主题电子小报制作;图5是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4)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ZXX:每次小组学习都会学到很多,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讨论学习,收获了一批好朋友。
LW:小组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共同解决不会的疑惑,老师在课堂上直接与大家进行问题的解决,讲授与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很好,能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ZQL:我觉得这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特别好,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束语
根据实践效果可以看出小组学习的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经过设计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同样有明显效果。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和集中学习搭建了小组学习平台,在个性化的今天团队合作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3]黄荣怀,周跃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4-13.
[4]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5]郭宁.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10.
[6]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7]彭邵东.混合式协作学习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指标界定及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98.
[8]柳力文.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0).
[9]武希迎.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电声系统》课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3).
[10]解筱杉,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9-14.
浅谈荀子的混合法思想 篇5
一、荀子的“混合法”思想
(一) “成文法”和“判例法”并重
荀子所主张的“混合法”包括两个部分, 即“成文法”和“判例法”。先秦儒家主张“判例法”, 要求“议事以制, 不为刑辟”;法家与儒家不同, 它要求法令必须“布之于百姓”, 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主张“成文法”。荀子认为“成文法”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但是它也存在局限性, 法律不能包揽无遗, 必然存在缺陷, 也就是所谓的“有治人, 无治法。”由于“成文法”缺陷的存在, 因此需要“判例法”对其进行补充, 从而来弥补“成文法”带来的不足。因此, 荀子主张“有法者以法行, 无法者以类举”。 (1)
(二) 德刑并重, 隆礼重法
儒家主张“德主刑辅”, “德”、“刑”要一起使用, 并没有否认刑罚的作用, 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更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 轻视法律在治理国家、防止犯罪方面起到的作用”。“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有格。” (2) 先秦儒家过分强调人性、道德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 没有采用积极的手段去抑制犯罪。法家主张“以法为本”, 首先要求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 然后以法律为根据, 正确的运用赏和罚, 鼓励、诱使人民从事耕、战, 从而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但是法家过分强调了人性中“趋利避害”的一面, 完全否认了教化在预防犯罪方面起到的作用。到了后期, 先秦法家的刑罚观走向极端, 主张“以刑去刑”, 夸大了刑罚的威力。
儒家思想的一大弊端就是对“刑”的相对忽略。而法家思想正好与儒家相反, 过分相信“法”的作用, 甚至主张“以刑去刑”, 从而相对忽略了道德的作用 (法家并没有完全否定教化的作用, 还是主张要对人民进行守法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同于儒家的教化, 因为儒家强调人民应该遵守的是宗法伦理道德规范) 。荀子的礼法统一说就很好的克服了这一问题。与孟子主张重德轻刑, 重礼轻法不同, 荀子主张德刑并重, 隆礼重法。
荀子对孔孟之“礼”以及法家之“法”进行了改造, 使之有机结合了起来。重“礼”但不轻“法”。荀子是“性恶论”先行者, 正因为荀子认为人性的这种不信任因素的存在, 所以并不盲目地相信所谓的“道德万能”, 而是主张人性虽恶, 但是可以“化性起伪”, 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人为) 也”。这样, 荀子一方面提倡要用教化来改变人性的“恶”, 另一方面又认为, 由于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因此需要“明分使群”。要达到所谓的“明分使群”, 就需要“化性起伪”, 不光运用礼仪, 还需要有法律、国家。因此, 荀子的礼法统一说就很好的克服了孔、孟学说以及法家学说的片面性, 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混合法”的历史实践
西汉年间, “混合法”开始得到重视,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春秋决狱”的广泛使用。“春秋决狱”肇始于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年间的一位大儒, 当时西汉的司法官员在遇到疑难案件时会向董仲舒请教, 久而久之董仲舒在这个过程中就总结出了一套审理案件的原则, 这些规则被后人统称为是“春秋决狱”。所谓“春秋决狱”就是指在遇到义关伦常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或者虽有明文规定但是有碍伦常的疑难案件, 则引用儒家经典中所记载的古老判例或某项司法原则对案件做出判决。 (3) “春秋决狱”与其说是用儒家的经典来改造当时过于严苛的法律, 不如说是恢复了一种古已有之的法律形式———“判例法”。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已经距离汉高祖颁布《九章律》有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也已经由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术”———无为而治转化为有为“独尊儒术”的“大德小刑”、“德主刑辅”。时代发生变化就要求法律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这样在不改变律典的情况下, 引用案例、原则来断案就是最好的选择。统治者可以根据刑事政策的不同而对同一案件做出不同的处理, 从而更好地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三、“混合法”出现的历史原因分析
“成文法”和“判例法”的混用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自春秋末年郑国的“铸刑鼎”以来, 公布成文法典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秦始皇采用法家学说统一六国, 将法家学术作为治国之本。秦朝整个法律体系几乎都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建立的, 强调万物“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 (4) 。法律体系的完善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物极必反, 让后人给秦朝法律的评价是———“秦法繁于秋荼, 而网密于凝脂” (5) , 秦朝的法网严密乃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之罕见。虽然秦朝成文法典已经相当严密, 但在秦朝治理过程中, 有一种称之为“廷行事”的法律形式被广泛使用。“廷行事”的实质就是“判例法”, 当“成文法”出现漏洞时, 它被当成处理案件的依据。立法者不可能事无巨细, 也不可能提前预知法律的变换, 因此“成文法”的滞后性以及疏漏性不可避免, 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适用是历史的必然。成文法典存在的固有缺漏, 是“混合法”出现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 中国古代强调“祖宗成命不可更改”,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颁行《大明律》时曾言:“令子孙守之。群臣有稍议更改, 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社会形势不断发生变化, 要求法律也应进行适当调整, 固守祖法的后果便是无法可用。在“以孝治国”和无法可用的双重逼迫下, 统治者做出了妥协, 即在不改动律文的情况下创立其他的法律形式如令, 或者是直接适用像“比”这样的案例集在来处理案件。既不违背祖训, 不会担上不孝的罪名, 又可以灵活的处理案件, 使之适应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
四、荀子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法制进程的借鉴意义
清末修律中, 以沈家本为代表的一代法律家主张罪刑法定 (成文法) , 反对援引比附。在这场运动中, 沈家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法律形式向大陆法系靠拢。但是这些法律家却在无意间既否定了英美法系的合理性, 同时又否定了中国固有的“判例法”传统。现代中国重“成文法”, 轻“判例法”可以说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成文法”的作用之一就是明确量刑的标准, 以达到普遍正义。但是为了能在具体的案件中实现个别正义, 就必须要给予法官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往往我们可以看到, 法条在对于法律后果的规定上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 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故意杀人罪判处的刑罚可以从有期徒刑三年到死刑。刑期的幅度很大, 法律进行这样的规定是希望能在个案中维护个别正义, 但无形之中给了法官过多的自由裁量权。这样可能导致有些案件在情节相似的情况下, 由于审理案件的法官不同, 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大陆法系的学者认为“判例法”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 会导致处理案件的弹性过大, 因此不主张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判例。“判例法”和“成文法”均有其固有的缺陷, 并且这些缺陷难以弥补, 只有当两者合起来使用时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由“成文法”来对各种法律行为以及事件做一个大的、笼统的规定, 再用判例来处理一些性质及情节类似的案件, 使相似的案件得到相似的处理, 让法律的适用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
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是一个相对轻视判例作用的国家。在现代中国的法制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就有部分是因为忽视了判例的作用而导致的。比如许霆案, 许霆利用ATM机的缺陷恶意取款, 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上诉至广东省高院, 高院发回重审, 2008年2月22日, 案件在广州中院审, 3月31日, 案件再次开庭审理, 最后许霆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将原判刑期大大缩短。而与许霆案情节类似的云南省何鹏案, 何鹏因在ATM机上从余额只有10块钱的农行卡中取出了42.97万元, 最后以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两个案子情况、性质类似, 但判决结果截然不同。一个无期一个却是有期徒刑三年, 这难免会让人感觉到法律的不公正, 对法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 同时还影响了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如果判例能够被正式的纳入国家的基本法律渊源, 使相似的案件能得到相似的处理, 增加当事人对法律的认同感, 树立法律的神圣性和权威性。
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法系,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其中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和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在法律适用方面各有利弊。“成文法”由于其固有的滞后性, 无法及时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而“判例法”虽然法律的使用相对灵活, 但是由于案例太多导致规则太多, 法律规则相当的繁复, 普通的民众根本无法清楚的了解法律的适用, 再者, 规则的繁复导致规则与规则之间往往容易发生矛盾, 冲突规则的处理也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另外, 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过于灵活, 有时还会冠以法律理念这种模糊的字眼, 颇有点不受规则约束的意思, 这些问题都是“判例法”难以克服的缺陷。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英美法系国家开始纷纷制定“成文法”, 而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审判中适当的运用判例, “判例法”和“成文法”的相互配合使用,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从前些年开始, 最高人民法院开始摘录出一些典型的案件, 将它们汇编成书, 指导地方法院审理案件。这些案例汇编的出现是对单一适用“成文法”而造成的一些问题的一个补救, 也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荀子主张的“混合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但荀子的思想在犯罪预防方面主张德、刑两手抓, 法律适用方面, 主张“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 还有关于人性方面的论述等等, 都是值得后人好好研究和学习的。
摘要:先秦儒家在战国时期分为许多流派, 大家最为熟知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思孟一派, 这一派被认为是儒家各派的正统, 是孔丘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后人把孟子与孔子并称为“两圣”。另一派则是以荀况为代表, 他对孔丘思想做了较大的变革, 荀子实际上是儒、法合流, 礼法统一的先行者。但是长期以来, 荀子的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故本文着重谈论荀子思想对中国法律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混合法”,荀子,中国法律传统
参考文献
①荀子·王制[0].
②论语·为政[0].
③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M].法律出版社, 2004.
混合式学习法 篇6
随着便携式电子仪器设备、数字移动终端、电动力机车等电子技术装备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一些负载用电子设备的投入使用, 由于其具有峰值功率高但平均功率低的特点, 因此在峰值期间, 需要电源提供较大的电流输出。广泛使用的蓄电池具有功率密度小、充放电慢等缺点, 如果要满足大电流输出的需求, 需要蓄电池具有很大的容量, 这会增加设备负载, 同时大电流放电也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影响。超级电容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 具有快速充放电、循环使用寿命长、功率密度大、工作环境适应性强、安全无毒等优点, 这些优点非常适用于脉动性负载, 但其能量密度低, 无法取代传统蓄电池来独立给负载进行供电。目前常见的是将蓄电池能量密度大、超级电容功率密度大等特点结合, 设计一种混合电源来提高电源峰值输出功率、减少电源体积质量投入应用。
然而单模块的混合电源额定电压为3.2V, 无法满足高电压设备的输出需求, 因此需要将这种混合电源进行串并联, 来满足设备的供电需求。而组合电源中单体的过度充放电则会降低电源组使用寿命, 甚至可能会发生爆炸威胁设备安全。造成单体电源过度充放电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源组内各单体电源间的容量差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均衡充电, 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均衡充电电路拓扑的设计, 另一部分是对均衡控制策略的研究。关于对均衡充电电路拓扑的设计, 主要有电阻放电均衡法、开关电容法、开关电感法、DC/DC法、多绕组变压器法等。目前常用的均衡法主要存在均衡时间长、缺乏普适性等问题, 同时采用基于电池外压一致性来判据均衡存在不稳定性等因素。如何快速高效的对电源组内单体电源均衡充电, 是目前业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项目从超级电容入手, 以四个混合电源串联为研究对象, 基于DC/DC法, 利用开关矩阵, 采用多平衡充电复合设计思路, 提出交叉充电设计理念, 设计一种电源管理系统, 建立相关充放电数学模型, 提出一种快速充电方法,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二、常用均衡充电方法介绍
如图1所示, 常用的均衡充电方法可以依据能量损耗分为能耗型和非能耗型, 其中能耗型均衡是通过在电源组中各单体电源两端分别并联分流电阻, 通过分流电阻对容量高的单体电池进行放电, 直至所有单体电池容量在同一水平。这种电路设计简单, 成本低, 但分流电阻会一直处在工作状态, 将单体电源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消耗掉, 一般适用于能量充足、散热良好的场合。本项目主要就非耗散型均衡电路进行研究, 常见的非能耗型均衡电路有多绕组变压器法、开关电容法、开关矩阵串并联转换充电法、DC/DC法, 其原理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上述各种方法的优缺比较见表1。
常见的DC/DC有升压型、降压型和升降压型三种, 考虑到适用范围, 本文选取了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升降压电路原理如图5所示, 既可以作为降压电路来使用, 又可以做为升压电路来使用, 其中L为电感, D为单向导通二极管, C为电容, T为功率管, 当T的控制端输入整脉冲电压时, T正向导通, 为零时截止。功率管导通阶段, 由于D的存在, 输入电流通过T和L后返回, 此时VL=Vi, 电感电流逐步增大。当到t1时刻, T断开, 输入电压Vi与后端断开, L的电流经过负载后通过D返回, 同时电容C上的电流也通过负载返回负端。电感电流逐步减少, 电压反向, 电感作为能量源, 此时电感电压VL=Vo。
功率管导通阶段, 电感电流:
功率管关断阶段, 电感电流:
根据电流平衡原理:
其中D=t1/T为占空比。
从上述可以看出,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比值可以通过输入方波的占空比进行调节, 即依据输入电压的变化, 通过控制DC/DC电路控制端的方波输入, 实现输出电压恒定。
DC/DC充电法的原理如图6所示, 是利用DC/DC模块并联充电单体来进行恒压充电, 当电源单体电压低于其额定值时进行充电, 监测到其电压值达到额定电压时关闭该DC/DC模块。该方法系统电源可以同时对各个电源单体进行充电, 精度高, 损耗少, 充电速度快, 但是由于DC/DC模块的数量与电源单体数量相等, 当电源单体串联数量较多时, 整个电路系统会变得非常庞大、复杂, 成本也变得比较高。
三、一种改进新型的均衡充电电路设计
对比上述几种均衡充电电路, 针对其优缺点, 设计一种以FPGA为核心, 基于开关矩阵和DC/DC组合的新型的均衡充电电路, 这种电路仅采用一个DC/DC模块, 通过开关矩阵进行循环充电。由于采用一个DC/DC模块保证了均衡充电的精确性, 同时电路成本也有所降低, 但这种方法受开关矩阵工作限制, 不适用于过多的电容充电, 如果需要对多个超级电容充电, 则可以将其分组采用该方法, 然后组间采用并联模式进行均衡充电。
该系统原理如图7所示, 其中左侧为充电模块, 右侧为监控模块。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FPGA对DC/DC模块进行波形控制, 变压后输出对各个单体电源进行充电, 充电目标由FPGA控制开关矩阵进行选择。开关矩阵由SW1、SW2、SW3、SW4单刀四置开关和一个单刀开关SW5组成, 充电时, 首先将SW5断开, 当四个四置开关均至1位置时, DC/DC模块将对单体电源1进行充电。同理可以分别对单体电源2、3、4进行充电, 充电完毕后四个四置开关断开, SW5闭合。FPGA通过AD1实时监控充电电流, 并依据采样值对DC/DC模块和开关网络进行控制。在充电过程中, 系统实时监测电源单体电压, 监测值通过光耦将数据耦合到AD2, 采样后送至FPGA分析, 来控制开关矩阵, 分别对单体电源模块1、2、3、4充电。
四、针对超级电容的打断法充电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充电方式多采用“先恒流后恒压”的两段式充电方式, 该方法可以避免尖峰电流对单体电源和DC/DC电路的冲击, 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第一阶段采用恒流方式, 单体电源电压随着时间的逐步升高, 当单体电源电压达到一定值后, 转入恒压模式, 充电电流逐步降低, 直至充满。本项目就第一阶段充电过程进行分段处理, 采用打断方式进行充电, 既保护了单体电源中的超级电容, 对充电时间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具体工作原理如下:FPGA通过A/D采样系统电压电流, 当电流值过大时, 则FPGA芯片关闭DC/DC模块的控制端几个周期, 此时DC/DC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 则充电电流迅速下降, 超级电容器单体电压值不再上升, 然后FPGA芯片打开开关, 继续对PWM端进行控制, 这样就可以维持充电电流基本恒定, 当电源单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后, 充电方式改为恒压充电, 即将DC/DC模块PWM控制端的方波占空比固定, 直至单体电源充电到额定电压, 完成对该电源单体的充电电, 然后切换开关位置, 对下一个电源模块块充电。
根据充电方法, FPGA的控制流程如图图8所示, 系统启动时, 所有开关均置1的的位置对超级电容器C1进行充电控制, DDC/DC电路的PWM端采用占空比D=d的波形形进行充电, 当检测到充电电流偏大时, 关关闭PWM端, 此时D=0, 充电电流下降, 当当充电电流I下降至所要求电流以下时打开开PWM端的控制继续进行D=d的充电模式式, 直至超级电容器C1的电压值已充至要求求值, 然后采用恒压的方式进行充电即D为为固定值充电至其额定电压, 然后转换开关关至下一个超级电容器单体, 如此轮循, 最最后完成对整个超级电容器组的均衡充电电。
五、总结与分析
本项目综合几种均衡充电方法, 提出一一种基于开关矩阵和DC/DC的均衡充电系统统, 根据设计的充电系统建立相关模型, 充电过程中采用间断式充电方法, 保证单体电源中的超级电容工作在额定电流范围内, 充电过程仿真如图9所示。
项目以四节maxwell的BCAP0350超级电容为充电单体样本, 其额定电压为2.7V, 额定容量为350F。采用该方法充电, 均衡完成后, 四个电容器单体电压值如表1所示, 同组最大单体误差为0.07V, 基本达到了均衡充电目的。
从本项目仿真及验证效果来看, 采用了DC/DC+开关矩阵模式, 减少了直流转换模块, 增加了开关矩阵网络, 当电源组中电源单体数目增加时, 开关矩阵的复杂度会成本增加。本项目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与单体数目较少的工作环境, 针对单体数目较多的情况, 可以采用多组并联的方式进行。如何平衡组内单体充电时间与单体成组数目, 是下一个阶段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戴咏喜, 徐冲, 刘以建.应用于脉冲负载的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 2011 (04) :12-14.
[2]刘君, 宋俊锋, 李岩松.混合电源及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C].秦皇岛: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 2011.
[3]董博, 李永东.HANYehui蓄电池容量均衡方法概述[C].武汉:第五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 2011.4.
[4]邱斌斌.磷酸铁锂电池组均衡充电及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 2013.
[5]徐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充电方法研究和均衡充电模块的设计[D].重庆大学, 2010.
[6]封世领, 刘强, 李志强.基于FPGA的超级电容器均衡充电电路设计与实现[J].电源技术, 2011 (05) :540-542.
[7]陈超, 谢瑞, 何湘宁.电动汽车车载锂电池分段充电策略研究[J].机电工程, 2011 (07) :887-890, 900.
[8]孙晓磊, 张全柱, 邓永红, 马红梅.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智能充电关键技术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02) :85-89.
[9]杨子龙, 王环, 彭燕昌, 许洪华.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太阳能路灯系统设计[J].可再生能源, 2009 (02) :59-61.
混合式学习法 篇7
1 材料
1.1 仪器
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UVD170U紫外检测器, Chromeleon液相色谱工作站。Sartorius BP615电子天平:德国。250H型超声波清洗机: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2 药材
人参与泽泻购于湖北省中药材公司, 经湖北中医学院中药检定教研室陈科力教授鉴定为人参Panax ginsen C.A.Mey.和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1.3 试剂
乙腈 (色谱纯) :美国TEDIA。甲醇 (色谱纯) :天津市协和昊鹏色谱科技有限公司。磷酸 (分析纯) :武汉化学试剂厂。水为纯净水。人参皂苷Rg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0704-200012。人参皂苷Rb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0703-200221。
2 提取工艺研究
2.1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
以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为指标, 选用L9 (34) 正交试验表进行实验, 对工艺中的乙醇浓度 (A) 、回流次数 (B) 、回流时间 (C) 和乙醇用量 (D) 4因素进行考察, 每因素各取3个水平。正交试验的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按处方要求称取一定量的人参和泽泻以L9 (34) 正交试验表所列条件进行样品的提取, 每个试验号平行操作3次。提取液水浴浓缩, 减压干燥至恒重。取相当于人参药材1g的提取浸膏粉末, 精密称定,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三氯甲烷回流3小时, 弃去三氯甲烷液, 药渣挥干溶剂, 连同滤纸筒移入100ml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50ml, 密塞, 放置过夜, 超声处理 (250W, 50KHz) 30分钟, 滤过, 弃去初滤液,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 置蒸发皿中蒸干, 残渣加甲醇溶解, 并转移至5ml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供试品溶液。
另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对照品, 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g10.48mg和人参皂苷Rb10.52mg的对照品溶液, 摇匀, 即得。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
2.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ngelent SB-C18柱 (4.6mm×250mm, 5μm) ;流动相:乙腈 (B) -0.1%磷酸溶液 (A) 梯度洗脱 (0~9分钟, B的浓度为24.5%;9~10分钟, B的浓度由24.5%升至33%;10~25分钟, B的浓度为33%;25~26分钟, B的浓度由33%升至55%;26~31分钟, B的浓度为55%;31~32分钟, B的浓度由55%降至24.5%) , 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2、4、6、8、10μl分别进样, 以进样量为横坐标, 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经计算其回归方程为:Y=2.7205X+1.4331, r=0.9998, 表明在0.96~4.8μg范围内人参皂苷Rg1进样量与峰面积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吸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溶液2、4、6、8、10μl分别进样, 以进样量为横坐标, 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为:Y=2.0935X+0.7550, r=0.9996, 表明在1.04~5.2μg范围内人参皂苷Rb1进样量与峰面积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3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计算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 结果见表2。
2.4 实验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 见表3。
F0.01 (2, 2) =99.00, F0.05 (2, 2) =19.00
表2和表3的实验结果表明, 将回流次数 (B) 当作误差所在列, 乙醇浓度 (A) 、回流时间 (C) 和乙醇用量 (D) 对于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总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 A>C>D。在A因素中, A3>A2>A1, 故选择A3水平;在C因素中, C2>C1>C3, 故选择C2水平;在D因素中, D2>D3>D1, 故选择D2水平。所以最佳工艺为A3B2C2D2, 即每次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 回流时间为90分钟。
3 结论
按处方要求称取药材, 按照上述优化提取工艺进行提取, 重复进行3次平行实验, 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总含量平均值为5.2608mg/g, 与正交试验最大值5.1979mg/g接近, 表明经优化的工艺具有可行性且重现性较好。
另只称取人参药材10g, 照上述优化提取工艺 (每次加300ml70%乙醇) 进行提取, 重复进行3次平行实验, 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总含量平均值为3.9827mg/g, 表明泽泻与人参混合提取似乎会促进人参皂苷的溶出, 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考察。
摘要:目的:优选人参泽泻混合提取的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总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优选。结果: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回流时间对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合理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用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 提取时间为每次1.5小时。
关键词:人参/分离和提纯,泽泻/分离和提纯,工艺学, 制药
参考文献
[1]张玲, 单卫华, 梁瑞雪, 等.人参提取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0, 11 (9) :777.
[2]张崇禧, 郑友兰, 张春红, 等.不同方法提取人参总皂苷工艺的优化研究.人参研究, 2003, 15 (4) :5.
[3]桂双英, 周亚球.正交试验法优选人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10) :591.
[4]白秀云, 王伟明, 白海玉, 等.人参汤颗粒剂提取工艺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 13 (3) :205.
混合式学习法 篇8
为了方便地获得符合要求的沥青,沥青使用单位常购买不同组分分布或品牌的石油沥青进行调和。由于每种沥青均呈各自相对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当 2 种不同的胶体体系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胶体平衡体系时,其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原有各自体系的差异程度;此外,2 种沥青调和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不是调和前各沥青性能指标的线性相加。鉴于此,本工作通过选择 2 种组分分布差异较大的沥青和 2 种组分分布差异较小的沥青分别进行调和,研究调和后沥青的性能与调和沥青组分的关系及随调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指导沥青用户合理选择沥青及调和工艺进行调和生产。
1 实验部分(1)
1.1原材料
国产沥青 A,进口沥青 B 和 C。其主要物性列于表 1,四组分分布(质量分数)列于表 2。
* 单位为 0.1mm,下同。
注:IC 为 w(饱和分+沥青质)/w(芳香分+胶质)×100%。丁苯橡胶(SBS)改性沥青中,IC 是表征沥青与 SBS 相容性的重要参数,当 IC 值为 26%~32% 时,SBS 与该沥青相容性较好。
1.2分析测试
表 3 列出了实验所用分析仪器及其测试项目和方法。
1.3样品制备
分别取适量沥青 A 与 B,按 1︰1(质量比)混合,在 130℃,60r/min的速度下搅拌,得到不同搅拌时间(5,10,30,60,120min)的样品,依次编号为 AB 1,AB 2,AB 3,AB 4,AB 5,并将其中搅拌 120min 后的样品放入 100℃ 烘箱中静置 24h,得到样品编号为 AB 6。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将沥青 B 与 C 混合制样,所得样品依次编号为BC 1,BC 2,BC 3,BC 4,BC 5,BC 6。
2结果与讨论
2.1原料沥青的性质分析
由 25℃ 针入度参数可见(表 1),沥青 A 与 沥青 C 较相近,但是从表征沥青感温性的 PI 值来看,沥青 A 与沥青 B,C 存在很大差异。此外,就薄膜烘箱试验前的 10℃ 延度值而言,沥青 A 仅为 7.6cm,而另外 2 种均大于 100cm。根据胶体理论,沥青 A 性质接近于凝胶型沥青,而沥青 C 与溶胶型沥青性能相近,沥青 B 则是典型的溶凝胶型沥青。
由表 2 可见,与沥青 B,C 相比较,沥青 A 的芳香分质量分数较小,沥青质质量分数较大;此外,沥青 A 的 IC 值也远大于另外二者,表明沥青 A 偏硬,而沥青 B,C 则偏软。
2.2调和沥青的性质分析
2.2.1软化点
图 1 示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软化点的变化情况。
○—AB 系列调和沥青;□—BC 系列调和沥青(样品 7 的参数值为 2 种原料沥青相应参数的线性相加值,下同)
由图 1 可见,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调和沥青的软化点基本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且 BC 系列调和沥青的软化点波动幅度较 AB 系列调和沥青小,前者的软化点在较短的搅拌时间内就能接近相对应原料沥青的软化点线性相加值。3 种原料沥青中,沥青 B 的软化点最低(47.6℃),而其值比 AB 系列调和沥青的最高软化点还大,与 BC 系列调和沥青的最高软化点接近。
由于软化点表征沥青的高温稳定性,2 种沥青按相同质量比调和后,调和沥青的软化点比任何一种沥青还低,这就表明调和破坏了 2 种沥青的胶体体系,且在一定时间内不稳定;组分相差越大的 2 种沥青调和,所得调和沥青的胶体体系越容易不稳定。这是因为胶体结构理论[8]认为沥青是胶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以沥青质为核心吸附部分胶质而形成的胶束,并分散在芳烃、饱和烃组成的分散介质中。2 种不同性质的胶体体系混合后,在没有达到新的稳定胶体体系前,混合体系是非常不稳定的,同时还有相互稀释、破坏原有稳定体系的现象,从而导致调和沥青的性能出现较大变化。
2.2.2针入度
图 2 示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在不同温度(15,25,30℃)下的针入度的变化情况。
AB 系列调和沥青:○—15℃;△—25℃;□—30℃;BC 系列调和沥青:●—15℃;▲—25℃;■—30℃
由图 2 可见,随搅拌时间的延长,AB 系列混合沥青各温度下的针入度变化幅度较大,而 BC 系列混合沥青则较小。针入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沥青稠度的大小,其值越大表明沥青越稀。可见,组分差别较大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较原料沥青明显变稀;组分相近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针入度变化很小,但总体上还是略呈变稀趋势。
2.2.3PI 值
图 3 示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 PI 值的变化情况。
○—AB 系列调和沥青;□—BC 系列调和沥青
由图 3 可见,组分差异较大的沥青 A,B 调和后,随搅拌时间的延长,PI 值基本呈上升趋势,最小为-1.54,最大为-0.62,比任何 1 种原料沥青的 PI 值都小,更远小于 2 种原料沥青 PI 值的线性相加值;组分差异较小的沥青 B,C 混合后,随搅拌时间的延长,PI 值波动幅度较小,最小为 -1.22,最大为 -0.88,比任何 1 种原料沥青的 PI 值都小,但大于 2 种原料沥青 PI 值的线性相加值。可见,2 种沥青混合后,致使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提高(PI 值越大表明沥青的感温性越小);且原料沥青的组分差异越大,调和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越高。
2.2.4延度
表 4 列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延度(10℃)的变化情况。
由表 4 可见,沥青 A,B 调和后,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调和沥青的延度基本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但均比沥青 A 的延度大,却远低于沥青 B 的延度,也低于 2 种原料沥青延度的线性相加值;沥青 B,C 调和后,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调和沥青的延度值波动较大,最小值为 43.9cm,且 BC 1,BC 3,BC 6 均大于 100.0cm,与 2 种原料沥青延度的线性相加值差别较小。可见,组分差异越大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延度较小;而四组分比较接近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延度变化不大。
2.2.5运动黏度
图 4 示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运动黏度(135℃)的变化情况。
○—AB 系列调和沥青;□—BC 系列调和沥青
由图 4 可见,AB,BC 系列调和沥青的运动黏度均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当搅拌 30min 后,黏度趋于稳定;且组分差异较小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黏度大于组分差异大的调和沥青。
2.2.6车辙因子
图 5 示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车辙因子(G*/sin δ)的变化情况。
AB 系列调和沥青:○—58℃;△—64℃;BC 系列调和沥青:●—58℃;▲—64℃
由图 5 可见,随搅拌时间的延长,AB 系列调和沥青车辙因子的波动幅度较大,表明调和沥青的胶体体系不稳定;而 BC 系列调和沥青车辙因子的波动幅度则较小,说明其胶体体系相对比较稳定;且相同条件下,BC 系列调和沥青的车辙因子均比 AB 系列调和沥青的大。这表明组分差异较大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车辙因子较组分差异较小的 2 种沥青调和后低。
2.2.7老化性能
表 5 列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经 TFOT 老化试验后的性能参数。可见,组分差异较大的沥青 A,B 调和后,调和沥青经 TFOT 老化试验后的针入度(25℃)和延度(10℃)均大于 2 种原料沥青经 TFOT 老化试验后相应的线性相加值(见表 1),其针入度比(25℃)则低于后者;而组分差异较小的沥青 B,C 调和后,调和沥青经 TFOT 老化试验后的针入度(25℃)、延度(10℃)、针入度比(25℃)均小于 2 种原料沥青经 TFOT 老化试验后相应的线性相加值(见表 1)。
2.2.8四组分分析
表 6 列出了所制备调和沥青的四组分分布(质量分数)情况。
由表 6 可见,组分差异较大的沥青 A,B 调和后,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调和沥青的四组分变化较大,且与原料沥青 A 和 B 相应的线性相加值相比,调和沥青的饱和分很低、芳香分较高、胶质较低、沥青质较高、Ic 值接近;组分差异较小的沥青 B,C调和后,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调和沥青的四组分变化较小,且与原料沥青 B 和 C 相应的线性相加值相比,除芳香分很低外,其他 3 种组分均有所提高,Ic 值变化较小。可见,组分差异较大的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四组分随搅拌时间的延长变化较大,而组分差异较小的 2 种沥青调和,则变化较小。
3结论
a.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发生较大变化,其变化幅度与原料沥青间的组分差异密切相关,组分差异越明显,调和沥青的性能变化越显著。
b. 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调和沥青的性能指标呈接近 2 种原料沥青相应线性相加值的趋势,且组分差异越大的 2 种沥青调和后,其达到性能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
c. 2 种沥青的调和是 2 个胶体体系融为一体形成 1 个新的胶体体系的过程,新胶体体系稳定前,较 2 种原胶体体系呈变稀的趋势。表现在调和沥青的针入度与原料沥青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软化点则比原料沥青的最小值还低。
d. 2 种沥青调和后,调和沥青的四组分并非原料沥青的相应线性相加值,而是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惠敏.石油沥青产品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17-118.
[2]郭庆举,窦仁菊,廖克俭.氧化-调和法研制重交通道路沥青[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6,24(2):112-114.
[3]宋涛,王仁辉.沙轻减渣与油浆丁脱沥青制备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研究[J].石油沥青,1998,12(4):37-42.
[4]王永刚,廖克俭,闫锋,等.用调和法再生废旧沥青[J].化工科技,2003,11(2):22-24.
[5]王永刚,廖克俭,闫锋,等.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沥青调和中的应[J].辽宁化工,2003,32(5):223-225.
[6]肖振东,李瑜生,王素蓉.用调合法从管输原油生产道路沥青[J].金陵石油化工,1990,8(3):46-50.
[7]邹异红,陈守明,陈伟三.棒状薄层色谱分析仪检测沥青四组分试验方法研究[J].石油沥青,2009,23(6):17-21.
混合式学习法 篇9
【关键词】缚扎固定法;混合痔;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7-01
混合痔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之一,该病直肠上、下静脉丛及其吻合支均扩张,主要表现为便血、瘙痒以及痔的脱垂等[1],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混合痔的治疗方法不外乎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较多,本文选择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混合痔患者行缚扎固定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混合痔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痔诊治暂行标准》[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组修订)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1岁,平均(38.7±5.2)岁。
1.2治疗方法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缚扎固定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①局麻,肛内消毒;②充分扩肛,行肛检以探查动脉;③用可吸收线(2/0或3/0)“8”字缝扎动脉,将脱出的痔核回纳至其正常的解剖位置;④于齿线上0.3-0.5厘米处从痔核一侧进针,贴肌层沿痔核另一侧出针,行“8”字缝扎;⑤将痔核继续向上按压,从距齿状线1.5厘米处再次沿第(4)步行“8”字缝扎;⑥将复方角菜酸酯钠纳肛以保护肠粘膜;⑦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疗效判定参照潘金娥等[3]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以痊愈和好转总称为有效。痊愈:行肛诊示痔核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无痔核脱出、便血、疼痛等症状;好转:行肛诊示痔核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行肛诊示痔核未缩小甚或较前增大,临床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行缚扎固定法治疗的48例混合痔患者最长住院时间7天,最短住院时间3天,平均住院时间(5.01±1.7)天;48例患者经缚扎固定法治疗后,痊愈40例,占总例数的83.33%,好转8例,占总例数的16.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外痔水肿,给予对症处理后,水肿消退,痊愈出院。
3讨论
混合痔又称里外痔,是临床上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该病虽然不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其临床症状明显,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而成的静脉团块,其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外痔部分形成了一个整体。该病的病因主要有习惯性便秘、腹内压增高、直肠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长期的饮酒以及刺激性的饮食等,临床上该病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保守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而其中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混合痔患者的20%[4]。但外科手术治疗又因手术创伤以及出血、疼痛等,在临床上很难进行。本研究观察分析了缚扎固定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48例混合痔患者中,最长住院时间7天,最短时间为3天,平均住院时间(5.01±1.7)天;4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40例,占总例数的83.33%,好转8例,占总例数的16.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外痔水肿,给予对症处理后,水肿消退,痊愈出院。
缚扎固定法起源于祖国传统医学的“缠缚疗法”[5],早期主要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慢性溃疡的治疗,其机理是通过缠缚下肢从而压迫下肢表浅的曲张静脉,促使血液从深部静脉返回,从而达到恢复患处血供、促进创口愈合的目的。而缚扎固定法是通过阻断痔核部分血供,减轻血液淤积,从而使痔体萎缩,进而减轻外痔的临床症状,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形成了小血栓,以及缚扎固定法所有的可吸收线作为一种异物刺激,二者均可以加重炎性反应使组织粘连,进而对痔脱垂的固定进行强化,黏膜的纤维化则可以减少出血。此外,本方法仅在局部组织留有微小针眼以及可吸收线,创伤小、出血少,能够更容易的为患者所接受。
总而言之,混合痔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应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缚扎固定法在治疗混合痔方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为广大患者所接纳,在临床上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江宁东,沈德海,张倩妮.结扎环吊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66-68.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7(5):41-56.
[3]潘金娥,唐先富,姬偃修.吸注套扎疗法与缚扎固定法治疗混合痔临床分析[B].海南医学院院报,2012,18(4):519-520,523.
[4]张东铭.痔病诊治标准之我见(兼评痔的几个概念问题)[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0,6(3):40-43.
混合式学习法 篇10
1 特征参数的混合方差优化加权系数法
本系统实验取16阶倒谱系数作为研究对象, 做了以下几组实验: (1) 同一说话人在不同时期说同样的话时的倒谱系数变化; (2) 同一说话人说不同话时的倒谱系数变化; (3) 不同说话人说同样话时的倒谱系数变化; (4) 不同说话人在说不同话时的倒谱系数变化。如图1所示是各组实验的各阶倒谱系数的变化图。
图1中, (a) 、 (b) 、 (c) 为说话人甲“说话”一词在不同时候的倒谱各阶系数分布; (d) 图为说话人甲“美丽”一词的倒谱各阶系数分布; (e) 、 (f) 分别为说话人乙“说话”、“录音”一词的倒谱各阶系数分布。
从大量实验中可以看出: (1) 同一说话人在说不同的话时, 各阶倒谱系数的变化幅度是不同的。变化幅度越小, 则认为该阶倒谱系数的顽健性越好;反之则认为顽健性越差。因为各阶倒谱系数顽健性的差异, 所以为了提高整体语音特征参数的顽健性, 就必须加大顽健性好的阶数的权值, 同时相应地降低顽健性差的阶数的权值。经过这样的处理, 就可以使同一说话人在特征空间差别变小, 即使得类内距离减小。 (2) 同样, 不同人在说同一句话时, 各阶倒谱系数的变化幅度也是不同的。变化幅度越大越利于突出特征, 提高说话人辨别的精度;反之则弱化特征, 降低识别精度。为了使不同说话人在特征空间的差别变大, 即使得类间距离增大, 需要依照变化幅度的不同对倒谱各阶系数进行加权。变化幅度大的, 就加大该阶倒谱系数的权值, 否则降低权值。
类内和类间对各阶倒谱系数所加的权值是不同的, 有些倒谱阶系数对减少类内 (类间) 距离的贡献大些, 但是对扩大类间 (类内) 的距离贡献却很小。因此综合考虑二者的影响, 对两种加权值做乘法, 将积作为对应阶倒谱系数的最后权值。具体类内及类间权值的确定按下面的方法进行。
2 类内权值的确定
特征矢量各维的方差为:
式 (1) 中M为特征矢量的个数, 则整体平均方差为:
式 (2) 中Wik=0表示忽略特征的第k维参数, 故有Wik>0的约束。这里可以将约束表示为:
式 (3) 中c为正常数, 可以设c为1。则优化Wik的问题变为在上式约束下的使F最小的问题。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解此线性规划问题, 由上述的目标函数式和约束得到无约束的目标函数:
解此无约束优化问题, 可得最佳的权系数为:
式 (5) 中,
Wik为每一特征矢量对应阶数k所加的权重, 它与第i帧中第k维特征参数的方差成反比, 与Gi (帧特征参数均方差) 成正比。很显然, 方差越大, 则权重越小, 反之越大。
3 类间权值的确定
为了增大类间距离, 这里对特征参数的各阶进行加权, 其方法如下:
设xi是第i阶特征参数, 对它进行变换yi=wixi, 其中:
式 (7) 中, N是说话人总数, m是特征向量的个数, T为特征参数的阶数。σni是第n个说话人的第i阶特征参数的标准差。L2mni表示第m个说话人和第n个说话人的第i阶特征参数分布之间重叠的一种度量, 这种方法近似为正态分布。L2mn i由下式给出:
其中µni是第n个说话人第I阶特征参数的均值, εi是一个正常数, 它是根据第I阶特征参数的分布而选取的。图2表示了Lmn i的情况。
4 实验
实验共录制了50个说话人的话音, 25男25女。话音在普通实验室环境下录制, 麦克风的音量在半刻度以上。按照日常说话习惯录音, 没有特殊要求, 内容不限。每个人录制两段话, 前一段话10s用于训练模型, 另外10s用于测试语音。采用频率为22050Hz, 量化位数为16位。
实验结果如表1。
5 结语
实验证明, 采用语音特征参数的混合方差优化加权系数法, 较好地补偿了不同时期说话人自身特征的变化而带来的语音特征参数的时变性, 可提高了语音特征参数的顽健性和系统的识别精度。
摘要:针对语音特征参数受说话人说话内容的不同、年龄、病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带来的说话人识别精度的降低, 本文提出了特征参数的混合方差优化加权系数法, 经大量实验和研究证明, 该方法能够提高语音特征参数的顽健性, 提高了说话人识别的精度。
关键词:语音特征参数,混合方差,加权系数法
参考文献
[1]王炳锡.语音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出版社, 2001.
[2]易克初, 田斌, 付强.语音信号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
[3]边肇祺, 张学工.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朱民雄, 闻新, 黄健群, 等.计算机语音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5] (美) L.R.拉宾纳, B.戈尔德.史令启[译].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4.
【混合式学习法】推荐阅读:
混合法05-24
混合式学习模式09-03
混合式学习方法10-10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05-13
混合学习研究08-29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06-16
华师混合式教学课程课堂学习指南06-16
数模混合式10-18
混合式教学08-24
混合式探究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