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心得(精选8篇)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1
学习混合式培训模式心得
混合模式克服了课堂教学模式和远程培训模式的缺点,使它们的优点互补.是培训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解混合模式是培训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解决了多年来在培训中存在的资金大量不足,时间与地点受限,培训时间与教学时间冲突等许多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这种研修模式给我的启发是要不断地集思广益更新研修模式,让教师受益更多。首先,我们的教师培训形式要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培训期间要解决培训人员的后顾之忧,把培训形式落到实处,培训内容要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不能空空而谈。第二,培训评估环节,它关系到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要想使培训评估结果发挥积极作用,就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考核并重。首先在培训起始阶段就应该公开本次培训评估的内容,明确考核标准,使参加评估的人员能够有标准可以遵照,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该标准;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由评估人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适时公布过程性评价的相关数据,比如人员的出勤情况、参加讨论的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等;最后要安排结果考核,促进大家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当然如果能够配合相关的政策性鼓励和制约,效果会更好。第三,可以建立学员学习情况自我评估报告电子表,此表包括学员个人信息、自我评价等,并列举出自己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在处理课内外资源方面,有哪些成功的探索,积累了哪些课程资源;自己在课程实施中的优势与劣势;近期内,在提升个人课程实施能力方面,您
想集中解决哪些问题?未来中希望在课堂教学的哪些方面得到帮助?把培训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相信我们的培训会更有时效性。第四,对于评估优秀人员进行多渠道的表彰和鼓励。比如,对优秀学员发以证书,对勤奋学员给予适当加分,这样会对学员的积极性有所推动。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2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依靠教师知识讲解,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这种教学过程一般具有良好的结构,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习者轻松维持学习活动。但是,学生在此种环境下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不利于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此种环境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内化知识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给予个性化的辅助。
在线教育环境中,学习者借助一些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完全由学习者主导,具有一定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但是,这种学习很难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容易使学习者半途而废,且情感交流不充分,不利于学习者健康人格的塑造。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在对传统教学和在线教育的利与弊进行反思后所提出来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1 混合学习模式
混合学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面授教学,二是在线学习。这两部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面授教学可以是在教室里进行的一次讲座,也可以是在现场进行的观摩和实地讲解,面授教学要突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更加适合重难点问题讲解、学生作品展示互评,非常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内化吸收。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关系在于,在线学习受面授教学主导,在线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延长了教学时间,对面授教学起到支持辅助作用。虽然在线学习不受时间限制,但是学生与教师的隔离使得部分学习者难以控制学习进程,教师无法很好地引导学习的进行,故教师一般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分享一些有用资源,包括重难点知识、拓展知识等,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并且教师也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相关消息与通知,帮助学习者为下次深度学习做好准备。如果面授课堂空间较小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的讨论、作品展示活动等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进行。
2 实施混合学习的挑战
在实施混合学习时,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能力都会对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教师教学掌控能力
混合学习模式延长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教学计划,但这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规划好面授教学,还要引导学习者进行在线教学,在保留自身课堂主导性地位的同时,发挥学习者主体性地位的优势。例如,教师需要对学生者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在课堂上讲授大部分学习者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但是在“求同”的同时也要“存异”,教师需要对不同学习者进行不同的学习辅导,帮助学习者认清自身学习状况,引导学习者查漏补缺。混合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参与度高低、效果好坏与教师的学习活动策划能力和控制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2 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支持下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并评估自身学习状况。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能够有效利用一些积极因素优化学习过程。混合学习模式中,网络自主在线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者不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可以说,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是混合学习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网络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在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的一个强大的外界支持,但同时也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按照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只有这样,混合学习模式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3 学习者网络协作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是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一群学习小组,为了达到学习目标,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协作学习有利于学习者构建有意义的知识,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传统的面授教学中,教师能够直接控制学习者协作学习的过程,给予有效指导,防止学习者的讨论偏离主题或者有效避免不利于团队协作的言论。网络协作学习(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WBCL)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协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2]。混合学习模式中,网络协作学习一般发生在在线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互进行监控,适当予以帮助。但是网络协作学习也是由学习者主动发起的,学习者如果不能有效通过由计算机相关技术搭建的协作平台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合作学习,那么学习者在在线学习中将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学习过程中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交流与人文关怀。并且,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也无法立刻获知,从而影响学习者的知识构建。
3 混合学习模式实施要点
结合到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点与缺点,本文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实施要点。
3.1 充分考虑学习者
教育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如何培养人,如何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关注的根本。混合学习模式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混合学习模式的核心是在关爱学习者的基础上,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混合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教学行为都是为学习者服务的。混合学习模式自提出后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有学习者认为混合学习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3]。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负担问题,保证教学过程的适度结构化,根据学生的时间来制定面授教学持续时间和在线学习持续时间,并且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习者轻松维持学习活动。
3.2 明确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混合学习由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组成。但是,如何处理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的。面授教学可以使学习者更加清楚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知识,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学习者数量多、知识基础不一、认知风格不一;在线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建构相关知识,减少学习者在学科知识方面的差异,提高面授教学效率,但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在线学习的难掌控性。混合学习实施中并没有固定安排是先面授教学还是先在线学习,此安排过程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且是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的。就如Osguthorpe&Graham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使用混合学习的目的是找出介于在线学习中取得知识和面对面人类互动中而取得知识的平衡点[4]。
3.3 发挥技术在学习中的支持作用
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接收知识,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发生。目前,如何将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中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学习者学习风格不同,对技术媒体的适应度也不同,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毕竟技术只是学习过程中的支持工具。教师应该利用技术实现情感陶冶和启发诱导、知识构建与人生体悟,还原人文教育中的教育意义,而不是让学习过程变得过分程序化与机械化[5]。
3.4 强调面授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多种为互联网而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但是面授教育的重要性依然不能忽视。面授教育可以完成从教师传递知识到学习者接受知识并且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系列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所带来的情感效应是互联网远远不能及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谢舒潇,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8):44-47.
[3]王竹立.如何看待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负担增加[J].现代教育技术,2009(5):25-29.
[4]RUSSELL T OSGUTHORPE,CHARLES R GRAHAM.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3,4(3):227-233.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3
关键词:混合学习;混合培训;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2001年开始,混合培训成为教育技术界和培训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E-Learning的概念迅速传播开来,通过近十几年的实践,人们发现E-Learning虽然本身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它同样具有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只有少数课程教学或培训课程可适用完全在线学习,大多数学习、培训环境还是由课堂、网络同步和异步传递等组成。
当前,各行业的培训机构都在自行探索更优化的培训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由于培训方式各有不同,培训质量和效果也参差不齐。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培训的形式较为单一。其次,忽略受训者自身特点,缺乏针对性。再次,大多数培训课程内容太多,培训时间太短,导致受训者难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网络培训迅速的发展,新技术为培训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曾经一度有人认为网络培训将完全取代传统面授培训,但实践表明,网络培训同样也存在着缺陷,如培训教师与受训者之间、受训者之间缺少情感交流等,而这些缺陷是可以用传统课堂面授来弥补的。本文基于混合学习的思想和理论,试图通过将传统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进行有机地整合,取其两者的优势,构建混合培训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培训的绩效。
二、混合培训的概念及国内外混合培训现状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原意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应用各种基于教室的学习形式外还结合其他多种学习方式,例如传统学习方式与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相结合等。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的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再片面强调网络学习环境而忽视课堂教学,不再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仅仅注意网上资源的利用而忽视其他传统媒体的利用。综合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的观点,混合学习可归纳总结为有机整合传统教学与E-learning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员需要及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传播媒体,采取同步和非同步教学的方式,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动性,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的优化学习方式。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提出的混合培训模式吸取了传统的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的优势和特点,并将二者有机地整合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混合培训是指将课堂培训与在线培训有机结合,根据培训内容选择相对应的培训形式。课堂培训是指在传统教师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培训,在线培训是指在网络中进行培训。课堂培训和在线培训是密不可分的,有些在线培训的内容还需要在课堂培训中进行答疑、讨论或辅导等。培训中受训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指导教师的讲授与辅导的有机结合,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当国内外很多行业还致力于E-learning的应用研究时,部分行业已开始探寻混合培训的发展了,如美国国家气象局与美国大气研究大学联合会的气象教育培训项目COMET、欧盟的合作培训项目EUMETCAL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等。近年来,由于美国气象事业规模的扩大,气象部门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量剧增,提供高质量、便捷的员工培训迫在眉睫。因此,COMET精心策划了混合培训的教学方式,整合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资源,研发并放在其网站向学员免费开放许多贴近气象业务需求的在线课程包,导入网上答疑、交流论坛,不断创新开发出的高质量和大数量的气象人员职业发展培训课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开设多门在线同步培训系列讲座课程,采用E-learning考试系统,使学员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活动,同时,COMET定期举办结合在线培训的气象水文面授培训,在先进的预报实验室指导学员应用最新预报产品。EUMETCAL在气象教育培训领域以其合作与共享的理念独树一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运用混合培训模式举办多期气象业务与管理方面的国际培训班,以面授培训为主,同时通过在线同步共享澳大利亚气象局培训中心的面授培训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混合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指导思想
混合培训模式的构建必须考虑到一定的指导原则,因为若不遵循适用原则或原理,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一,要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知识背景与特征,针对此开发或购买学习内容,明确考核和评估方式,然后让学员通过E-learning~习一些基础知识,进一步通过面对面交流来获取更高级的、需要讨论或者需要言传身教的知识。
第二,培训设计师和指导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训的设计者应将一个培训过程分成许多的模块,然后再去决定用最好的媒体将这些呈现给学习者。受训者应该采取更为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混合培训的环境中,受训者既能通过传统的课堂学习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又能在家里或是办公室里等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在线学习,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受训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二)混合培训模式的构建
1培训前期准备
(1)培训需求分析
对参加培训的受训者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初步设定通过培训后受训者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课程、课程内容、选取合适的媒体和教学方式等。另外,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员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和自身特点等不同会有个人特殊的需求,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和不同水平的受训者分别考虑,采取不同的培训手段和方式呈现培训内容,力求弹性培训,使每一个受训者都能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2)构建混合培训环境
混合培训的资源分为面对面讲授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面对面讲授课堂是传统的教学课堂,目前大部分培训机构中使用的课堂是多媒体讲授式教室和多媒体交互式教室,前者包括了计算机、投影、实物展台等现代化设备,教师讲课使用多媒体单机或网络课件;后者区别于前者的特征是这里的指导教师和受训者均一人一台计算机,可以实现边讲解边练习。
在线培训是混合培训中重要的一部分,选择在线培训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培训成功的关键。网络的功能对于教学来说不仅仅只是教学内容的发布,还应该是支持教学交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
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课程个性化定制工具和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为学员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在线自测、在线资源浏览等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作业考试系统等实现多方面的教学交互。另外,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支持教师在线设计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以此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网络教学平台为学员提供自主构建知识的环境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确定培训目标后,选择和编制合适的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和计划,是实施培训的重中之重。培训内容的选择范围包括课堂培训内容和网络培训内容,由于受训者对培训的期望和要求都存在差异,因此,除了设计一套基本的培训内容外,还要根据不同受训者的不同要求,结合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跟受训者一起制定符合受训者特点的个性化内容。在培训中,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受训者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如案例法、实践课、实地参观等。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受训者自身的特点会出现许多变化,因此培训内容要尽量避免固定死板的设计方法,使培训可根据外界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保障培训顺利进行。网络在线培训的跨时空、超链接等特点就为弹性的培训设计提供了可能。
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内容和计划后进入培训实施阶段前,要对培训教师和受训学员进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他课件演示工具或交互工具等的教学环境进行使用培训,使培训教师和学员熟悉教学环境,排除技术障碍,为培训实施奠定基础。在培训课程开始之前应将整个培训计划及各个阶段的计划细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公布,以使学员做好准备并做好个人学习计划与安排。
2混合培训的实施
(1)课堂培训
面对面课堂讲授可以促进师生、学员之间的交流。通过课堂面授,指导老师将讲授培训内容中的面试课程,并对网络课程中某些学员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面对面的讲授能从多感官上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助于学员的记忆和理解。另外,某些技能的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演示将使学员更容易掌握并运用于实际中。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网络课程上的热门议题讨论等能激发学员的兴趣,这是鼓励和维持学员持续在网络上参与培训课程学习和讨论的有效措施。成功的课堂讨论和交流,通过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培养学员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不仅使学员“解惑”,也能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在线培训
网络培训课程资源是一个个视频、音频、动画、图形、文本等多种类型或复合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将培训内容生动的呈现给学员,使学员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随时在线调整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
网络培训有很好的异步交互性,课堂上的讨论可以继续延伸到网络上来深入讨论,由于交流时间不受限制,参加讨论的学员可以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学员们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交流,能把问题全面深刻的分析清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员更容易将知识点掌握牢固,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混合培训结果测评
对受训者培训项目进行评价,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培训评价体系,也是混合培训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评价不仅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保证评价的顺利进行,而且要以评促学,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受训者既能学到知识,又尽量减少受训者的考核压力,保证培训评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课堂考试测评
指导老师可以对当堂或前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测试,培训中的测试结果将反馈给教师和学员,使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掌握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学员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加强学习。培训后的考试测评可以和培训前期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作为检测培训效果优劣的依据之一。
(2)在线教学评价
学员学习评价的实施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试题资源库、系统统计分析等来完成。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随即抽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试题组成自测试卷来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学员可采用匿名方式为教师打分、采用提议的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评价,以此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
(3)问卷调查法进行综合评价
在课堂上发放调查问卷或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调查问卷,从培训各个方面、各个实施阶段、环节进行评价,关注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知识结构、层次、个人能力的改变及其学员所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力求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中找出培训缺陷所在,为完善下一次的培训做好准备。
四、结语
混合培训不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法,而是传统的面授培训和在线培训优势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任何一种培训方式都有其优缺点,综合其长处弃其短处的培训模式会更有效地提高培训效率,混合培训模式还需要不断地经受实践的检验而完善,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混合培训模式也将会呈螺旋式发展。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4
1 引言
随着新型教学平台的建立,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MOOC)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都在逐渐发生改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战略部署中强调:开展在线公开课程建设,应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任务。《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也提出: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是今后高等学校改革的新方向。而混合式学习模式就是实现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两种模式有效融合的一种学习策略,因此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2 混合式学习
2.1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混合式学习”一词来源于英文的“Blended Learning”或“Hybrid Learning”。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中外学者一直争议不断(Kerres and de Witt, ; Oliver and Trigwell, ;Sharpe et al. ; MacDonald, 2006; Sharma and Barrett, )。比较公认的定义是Krause,提出的,他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策略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实现教学和学习环境不同方式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教学技术与面对面课堂交流两种教学形式相融合的优点”。因此,混合式学习是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有效地整合到课程设计中,颠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学习模式进行混合,重新设计,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中选出最有效的学习模式。“混合”这一行为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经验,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并协助教师实现有效的课程和教学管理。
2.2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征
混合式学习模式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混合,实现了传统课堂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网络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双优势,具有其独特的教育科学性。首先,教学结构重新整合。教学结构的要素由原来的“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变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更加突出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其次,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的知识传递方式被“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所取代,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下学生通过自学材料、观看视频、讨论问题等形式实现知识的传递,而课上则通过教师答疑、作业研讨、成果汇报等形式成为知识内化吸收的场所。此外,实时的反馈与评价也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征之一,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与评价,前者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后者是为了验证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效果,以便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设计与方案加以修正。
3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3.1 前端分析
在对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等进行具体的设计之前,必须先对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即前端分析,以便确定所授课程是否适合开展混合式学习。前端分析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分析;混合式学习的环境分析。前端分析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研究。其中对学习者的分析主要从学习者特征、学习者动机和期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三个方面,共对四个专业的大一新生发放调查问卷123份,回收123份。大学英语的学习者主要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据调查发现,曾经参与过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比例为94.6%,只有很少数的学生没有网络课程学习的经历,而且几乎全部学生都有协作学习的经历、认为自己有能力从网络获得和处理信息,支持课堂小组讨论和网络互动,希望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其中91.2%的学生愿意尝试混合式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的设定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确立,学习内容主要有由线上自主学习的内容加上线下课堂讲授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翻转课堂,其中线上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视频观看、课件学习、单元练习和测试、论坛讨论与线上交流等;课堂讲授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讲授、解惑答疑、小组协作下的课堂活动等。而学习目标除了传统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之外,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目标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个目标与学生的需求不谋而合,有75.3%的学生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重视能力的培养。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线上学习和课堂授课相结合,对硬件环境的建设要求相对较高,比如:我院现具有能满足混合式学习的硬件:多媒体录播室、Blackboard学习的平台、凌极数字语言实验室。
3.2 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方案
混合式学习是面授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何克抗于提出,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因此,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在自测自评、互动交流等活动中强化语言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研讨、师生互动,习题练习等教学活动,解决自主学习中遗留的问题,实现课堂部分的翻转,形成以单元话题为中心的书面或者口头的内容总结报告。
以大学英语学习为例,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分为:课前准备、在线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综合评价。课前准备主要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与难点,查找搜集教学相关材料,制作课件与视频,分析学生特征,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分组。在线学习和课堂活动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学生在线观看课件与视频,完成习题练习,进行自我测试,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和论坛讨论,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语言知识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还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创建的教学活动,例如协作研讨、提问答疑、总结报告、演讲辩论、情境对话、角色扮演、专题写作等,从而实现学生英语知识的自主建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有效验证,不仅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创新性思维等能力,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实施的重点就是教师须及时提供一定的指导、反馈与综合评价。
3.3 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实践
大学英语为本院一二年级必修课,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第二版)作为教材,下面以Book 4 Unit 10 How to Cultivate EQ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第一课时: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教室进行自主学习和文献查找。观看视频引出研讨问题(5 分钟)Is EQ the hot ticketfor success? 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材料(15分钟);形成个人书面报告(30分钟)。
第二课时: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教室进行小组协作交流研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报告信息(15分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口头报告(20分钟);个人自评与小组互评(10分钟);总结(5分钟)。
第三课时:利用Blackboard学习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分析(15分钟);课文内容、语言点答疑(10分钟);重点词汇短语强化(15分钟);内容总结(10分钟)。
第四课时:利用Blackboard学习的平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教师讲解、小组课堂讨论与自测自评。重要句型分析(15分钟);长难句翻译(10分钟);个人自测自评(10分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总结(10分钟);课后任务布置(5分钟)。
第五课时+第六课时:在教室检测学习成果、组织课堂活动——辩论。测试检测自学情况(20分钟);准备辩论赛(10分钟)辩题Which one is critical to one’s success EQ or IQ? 搜集辩论材料和常用辩论术语(20分钟);开展辩论(35分钟);组员想对方辩友提问(5分钟);学生评委打分和教师总结评价(10分钟)。
4 建议及展望
总裁执行模式学习心得 篇5
10月29—11月1日,公司组织了部分管理人员参加了青岛即墨 “总裁执行模式”管理课程培训,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感触颇深,但留给我们作为一名管理者更多的是思考:
为什么企业有明确的方向,全员却没有推动组织的力量?
为什么大部分人总是做了而不是做到,这一步之差到底源自哪里?
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
为什么挑选的执行人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执行中看似有措施,却总是有折扣,不能执行到底?
为什么屡屡执行不力,是制度、文化,抑或是人员的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如何让结果提前,自我却能退后?
如何引发更多更大的团队贡献?
如何避免更多更大的团队损失?
如何有效解除执行的障碍?
如何彻底杜绝执行的借口?
如何使领导者再也不累,能真正地解放出来,让企业重生?
„„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这场大学毕业以后的重要一课,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总裁执行模式核心价值观:商业人格、结果导向、客户价值
优秀的企业是一个优秀的交换平台——企业和员工的付出和收获都是双向的。投资责任收获独立,投资帮助收获依赖。管理的焦点就是结果,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以结果为导向: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销售业务部门,都应该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以企业人独有的商业人格展开生产经营与管理,以结果导向产出有价值的结果,任何一个员工或者企业都必须以结果才能交换到相应的报酬及利润。
(二)总裁执行模式的六大模块:结果、责任、措施、检查、激励、改进
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执行及执行力:执行,就是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而执行力则是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能力。我们的工作要如何做才算是执行力强的表现呢?首先,一个工作目标(流程)执行前要定结果、明责任、定措施;其次,执行中要形成监督检查的机制,时时纠偏;最后,执行后要根据完成的结果对执行者进行即时激励,对不足地方及时总结和改进。
(三)结果是一种“满足了客户价值”的产出
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是结果,仅仅是假象,越是巨大,越是浪费。工作中的结果一定是具备有时间、有价值、可考核的三要素。而结果往往存在有三种假象:态度、职责、任务。对待工作的态度再好,即使是不辞劳苦、拼命加班,但没有创造出具备结果定义的三要素的结果,那么态度≠结果;同样履行了职责也≠结果,因为职责是对工作范围和边界的抽象概括,没有结果意识,职责就是一纸空文;另外完成了任务也≠结果,完成任务是对程序、过程负责,而收获结果是对价值、目的负责。
心态问题,不愿意做出结果。
认识问题,不懂得什么是结果。
方法问题,不知道怎么做结果。
能力问题,做不成结果。
结果管理的9大要点:3+3+3
结果的3个假象:态度不等于结果,职责不等于结果,任务不等于结果。
结果定义3要素:有时间、有价值、可考核。
做结果的3种思维:底线思维、外包思维、镜子思维。
结果管理的2个工具:日结果、日计划工具,周结果、周计划工具。
(四)要培养我们的三种思维:底线思维、外包思维、镜子思维
“底线思维”就是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做底线。我们做制定的流程及绩效考核等需要按合格员工的标准去制订,而并非按照一名优秀员工的标准去制订,否则制定出来的流程或者是绩效考核可以说大部分员工都做不到,那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就失去了真正管理上的意
义。虽然我们是底线思维,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以“外包思维”去要求员工,所谓“外包思维”就是就将某一项工作或目标外包给企业以外的外包公司去完成,那我们企业完全可以从“外包思维”出发,来设计执行标准;而“镜子思维”则是将最真实、最原始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千万不能做一面什么都反映不出来的凹凸不平,界面不洁净的镜子,同样也不能做一面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的镶嵌着美丽花边镜框的镜子。
(五)明白了责任定律:稀释定律、跳动定律
“稀释定律”:指当责任有多人承担之后,责任就相对减少,而人越多,责任就越少,典型的事故“三个和尚”,所以责任只有在一对一的情况之下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跳动定律”:责任像一只“猴子”,喜欢跳来跳去,在不知不觉当中经常发生转移,因为每个人的本性中始终在重复着一个主题:回避风险!比如,经常有下属将遇到的问题向上汇报并要求上级解决的时候,下属身上的“猴子”就无形转移到上级头上了。做好了下属的功劳,没有做好就是领导的问题了!
(六)责任下移四步:明确责任、选责任人、责任承诺、责任管控
管理者要学会管理责任,要使责任不被稀释,不发生转移,那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责任,结合公司实际制定职位说明书,明确本职位的价值和主要产出;其次,要选对人才能做对事,有执行力的人,必定是具备坚守承诺、结果导向、决不放弃三个素质的人,任何事情都没有假如;再次,要做到书面化、公众化、数据化、合理化以及视觉化;最后,要管控好责任,锁定责任,让责任始终在下属肩上。做教练,指导下属,给予原则性指导,多给方向、原则,少给方法、方案。做检查,让下属主动汇报。
对于非常规工作,要擅长利用YAYC工具。
(七)制订措施四步:紧扣结果、自下而上、后备方案、关键节点
目标要得以实现,就必须将目标转化为关键行动措施,如果没有制定,那完成目标就是一句空话!制订措施分四步走:第一步,紧扣结果。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和结果,在制定所有措施时候必须紧扣其结果,要不然就会偏离方向和目标;第二步,自下而上。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是自上而下的分解,但制定相关措施则是自下而上才能切合实际,保证完成目标;第三步,后备方案。我们在制定措施时候一定要有后备方案,万一此方法及措施行不通该如何是好,是否有后备方案供选择,如:奥运会李宁点燃火炬这一目标,就制定了多项后备方案,以防止出现如在空中火炬掉了怎么办,李宁举不动了怎么办,轨道车突然“罢工”了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我们奥运总导演张艺谋全部都有后备方案,保证万无一失;第四步,关键节点。主要是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关键点,可以是以时间为节点,也可以是以工序或者步骤为节点,其主要目的都是要保证每一个节点的准确,才能保证最终目标(结果)得以实现。
措施管理的有效工具:头脑风暴法。
(八)检查是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
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是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对结果的跟踪就是检查。越相信谁,就越检查谁;越检查谁,就越相信谁;越重视谁,越检查谁,因为这才是对所用之人的负责,也只有这样你的团队及员工才能真正的成长!不要相信别人信誓旦旦的承诺,只相信已经发生的事实,只关心正在发生的事实和数据。监督检查的首要功能就是避免犯错,而不是犯错后追究责任,所以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一定是预防犯错,而不是事后追究责任。
(九)执行好绩效制度
激励!每个公司都有这样、那样的激励或者说是绩效制度,但收到的效果好与不好呢?正如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八小时工作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职责完成的结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公司的奖惩制度是执行中最锋利的双刃剑,好的制度可以使差的员工变好,而差的制度则可以使好的员工变坏!而激励需要遵循以下六大原则:一是即时激励;二是黑白分明;三是奖得心花怒放,罚得胆颤心惊;四是放大关键行为,形成集体记忆;五是奖励自下而上,惩罚自上而下;六是奖励公司给予,惩罚自己拟定。
汇聚执行模式学习心得(范文) 篇6
大家下午好!
5月4日~5月6日,我和XXX、XXX、XXX、XXX、XXX一行六人,参加了汇聚国际教育集团在杭州桐庐举办的执行模式培训课程。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感触颇深,使我对企业管理上遇到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借今天这个机会带大家做个简短的分享。
先讲点开场白。为什么国民党的军队打不过共产党的军队?从指挥作战能力来说:国民党军队的将领都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而共产党军队可以说是草莽英雄。再从武器装备来说“国军是清一色美式装备,飞机加大炮。而共军则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军队冲锋时,军官如何做?兄弟们给我上!共产党军队冲锋时,干部如何做?兄弟们跟我冲!
这就是带动的作用。领导要做好执行的标杆,执行的命脉:带动。带动是打造组织执行的第一生产力。
老板带动干部;干部带动群众;老群众带动年轻群众。也就是领导带动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带动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带动基层员工;老员工带动新员工。只有这样,文化得以传承,制度得以执行。中国传统:百善孝为先
案例:一位贤惠的妈妈帮奶奶打洗脚水,并亲自为奶奶洗脚。小孩打水给妈妈洗脚。“言传身教”的力量
制度执行的五大死穴
一、领导制度
二、弹性制度
三、朝夕制度
四、繁琐制度
五、模糊制度
领导制度
领导说了算的一种制度形式。
缺憾:制度缺乏神圣性,犹如一纸空文,领导可以遵守它,也可随意废除它。 神圣的制度:教规 军规 党魂 比赛规则
制度如何才能进入神圣的通道,被员工所认同、遵守?
让员工进入敬畏的通道,老板身先带动,以身作则;领导身先带动;员工身先带动,人人以身作则。
为什么制度没有神圣性?为什么团队对规则没有敬畏感?核心的原因是领导的权力已经大过了制度的威力。在很多的企业中,不是制度说了算,而是领导说了算,很多人不是看制度的规则,而是看领导的脸色。大多数的情况是领导大于制度。如果在企业一个领导的权力大,制度的威力就会变小。如果领导的权力变小,制度的威力就相应变大。所有世界最顶尖的企业一定是制度的威力大于领导的权力。比总裁早到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曾发现他的员工经常迟到,扣工资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总裁想了一个办法,他每天第一个到公司去上班,然后就在门口进行迎宾。那些迟到的人员看到总裁到门口欢迎自己上班,发誓明天不再迟到,那些早到的员工看到总裁比自己都早,明天一定要比总裁到的早。渐渐地,所有那些早到的和迟到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决定,就是要比总裁早到,这样延伸下去,总裁就是最后一个来上班的了。
身先足以率人,律己方能服人。如果你不身先又不律己,怎么能够服人,怎么让人能够产生对制度的敬重呢?所以有很多的企业,会出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员工迟到他抠住不放,领导迟到却往往找一堆的理由和借口不予处罚。
有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会说:“我跟我的员工不一样,他们每天晚上下班就走了,有时候我要应酬客户,往往通宵达旦,所以早上我就要晚来一会儿。”我说,你晚上弄到凌晨四点,你的员工都没看见,你早上迟到了或者没有到场,你的员工全都看见了。常州世华公司的高管每个礼拜一早上,总监以上的人全部到公司,站在楼底下进行“迎亲”(迎接同仁上班)。每当礼拜五,所有的高管在“送亲”。他们总是礼拜一最早的人,礼拜五最后走的人。不要小看了这个动作,不妨在你的公司尝试一下,假设每个礼拜一,总经理、总裁、董事长都在门口迎接员工上班,员工是什么感觉?礼拜五的晚上,董事长、总裁、总经理欢送他们下班,离开你的企业,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相信这种感觉会非常美好!
把手机扔进水盆
在企业中,领导经常要求产品不打折,结果找到领导最后却打折了;很多领导要求下属开会期间不允许接打电话,结果开会期间领导接了电话,有些领导一边拿着电话,一边说:“对不起,我这个电话比较重要。”这样一来,你的执行威力、制度威力就永远出不来。
我有一个建议,设定一个制度,以后每次开会,在正前方放一个洗脸盆,里面盛满水,谁手机响起,直接把那个手机扔进洗脸盆。在制度执行的第一天,早上的时候,你就跟太太说:“太太,今天早上我九点开会,您九点十分给我打电话,如果没有听到我的回答,您听到水声,恭喜您,配合成功。”
这样,下一次你再开会,把洗脸盆往那里一放,你就不用提醒大家关手机,他一看到洗脸盆,就赶紧给手机关掉了。你这一次损失掉一个手机,未来避免的损失可能是几百部、几千部、几万部手机所创造的价值,所带来的收益。
淡化了领导就强化了制度
领导权力大,制度的威力就小;领导权力小,制度的威力就大。领导的权力与制度的威力成反比。所以你弱化了领导,就强化了制度;你强化了领导,就弱化了制度。
所以为什么在很多的企业中,老板在就有执行力,老板不在就没有了执行力,因为很多人无视制度,只看重老板。如果一个企业想从人治到法治,而让法治产生威力,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淡化领导的威信,即强化制度的威信;弱化领导的权力,即强化制度的威力。只有这样,未来你的公司才会通过硬性的制度,省时省力、快速有效地拿到你想要的成果。
弹性制度
技术工程师违规抽烟的故事。 如何处理?
不罚,在高素质人才心中,彻底失去威信。而威信是老板经营企业的命脉。 老板不敢拿下,证明对其有依赖心。对他依赖越大,他就越有优越感;对他依赖越小,他就越有危机感。
故老板最大的死穴就是对某岗位产生了依赖性。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在重要岗位上建立岗位储备机制,培养若干个储备人才。让他们没有干部的名,没有干部的利,先做干部的事。
重点结论:作为经理人的您,无论能力有多强,永远不要背叛、威胁、要胁您的老板。
案例:韩信之死、年羹尧被灭九族
如何打造团队
首要条件:打造一支立场一致的团队 用人必须用安全的人,立场一致是关键。 孙子兵法:
兵道即权道,赏一人,而使万人悦者,赏之;杀一人,而使三军震者,杀之。
如何对待“首恶”、“首善”
能人中的首善,要大肆表彰是;首善不表彰,正气无法弘扬; 能人中的首恶,要坚决拿下,首恶不拿下将会滋生众恶;
拿下能人中的首恶,比拿下100个普通员工更具有执行的杀伤力。 举例:
毛泽东如何对待老井岗,他的救命恩人:黄克功 蒋介石如何对待战功显赫、自己的爱徒:张灵甫
繁琐制度
制度执行12字真经:
制度推行,简单先行,分批执行。日企5S管理到1S管理 具体操作:
1、每人写出三条执行不力的制度;
2、找出公认的执行不力的伪制度,视为军规;
3、编写属于自己企业或者部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层层复制,上下宣贯。 执行标准:
A、100%的条文知晓率; B、100%的员工知晓率。
模糊制度
管理最忌讳的是语文化,执行最忌讳的是形容词。管理是严谨的数学游戏。 具体操作:
1、成立制度委员会,负责起草制度、审核制度、优化制度、补充制度并承担制度的第一执行责任和义务。
2、制度委员会的组成:老板、股东团队、核心管理团队、员工代表团队。
3、宣誓成立。
如何打造执行型团队 利益共同体 立场共同体 梦想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 行为共同体
立场共同体
公司有没有统一人心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谁最听您的话?谁最像你组织的人。 价值观的吻合,拥有志同道合的人,就是组织最需要的人。(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留下来的人)
汇聚一个分公司总经理不愿意拿身份证作为登记注册企业法人代表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公司是一个染缸,所有人都要染成同一种颜色。 举例:IBM:蓝色血液
麦当劳:番茄浆血液
案例:背人跑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最高时速达500公里/小时的 江湖上流传一句话: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你是如何理解的。
只有价值观吻合,绩效达标的,重用;价值观吻合,绩效不达标的,培训使用。
执行模式的六个步骤
一、锁定执行人
二、明确成果与期限
三、制定措施
四、建立检查程序
五、即时奖惩
六、达成共识并承诺
承诺的三大关键与四大原则
1、成果内容承诺
2、达成期限承诺
3、自罚措施承诺 A、书面法 B、公众化 C、数据化 D、合理化
合理化的四个底线: ①、不触犯法律
②、不影响企业形象③、不违反社会公德④、不侮辱商业人格
即时奖惩 马总的烦恼
马总喜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王鹏负责,原因是王鹏不但责任心强,而且工作能力不错,平时表现比别人都好,但最近马总听说许多同事对王鹏有意见,原因是王鹏经常 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并认为无人能替代他完成那些的事情。
马总不想让员工的关系变槽糕,但也不愿意到王鹏的士气受挫,真可谓不知所措。 原理一:
无论奖惩都在约定的第一时间坚决兑现,并且要大张旗鼓才能引爆执行力。 案例:吃瓜子 奖惩的八字真经:
奖要及时,罚不过夜 原理二:
光奖物质,不奖精神,会导致团队,唯利是图; 光奖精神,不奖物质,会导致团队缺乏狼性。 原理四: 奖励自下而上 惩罚自上而下
才能形成上下一致的团队向心力 原理五:
奖要舍得,罚要狠心 奖最忌讳舍不得 罚最忌讳不狠心 奖要奖得心发怒放 罚要罚得心惊胆战 原理六:
奖励必须是团队最有诱惑力的,惩罚必须是团队最为痛苦的,通过奖励诱使进步;通过惩罚迫使成长,双向驱动才能保证执行的最大力量。 奖励必须了解需求,惩罚前必须做痛苦指数了解。 奖励的重点是荣誉;惩罚的重点是耻辱。
放大榜样,使其开成集体的荣誉记忆;放大痛苦,使其形成集体的耻辱记忆。
建立检查程序
原理:人们永远不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故检查力就是执行力。 检查可以让坏人变好,不检查可以让好人变坏。 案例:香港的廉政公署、新加坡的反贪局
检查的战略思维 我越相信谁,我就检查谁 我越检查谁,我就越相信谁
凡是不被老板经常检查的,就是被边缘化的;凡是被老板时刻检查的,就是越重视的。
越是成熟的老板,就越检查核心、身边的人才。 老板要花80%的时间检查20%的核心人才身上 所以老板的最大战略就是将亲近的人变成安全的人。
锁定执行人
歹徒在大街上杀人是否容易成功? 人多力量大,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成立?
责任在人多的环境当中,会像化学溶剂一样被稀释,人越多,个人责任感下降,心态越复杂,导致执行力缺失。 责任÷2=0
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混合式学习,行动研究
1 研究背景
信息时代,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交流、工作和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是当今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它势必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 革新现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听力是人们日常交流活动的核心 (Morley, 1984;Rost, 1990) , 是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一个主要渠道 (Krashen, 1981) , 但语言习得过程中却又容易被人忽略 (Feyten, 1991)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 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从而有利于开展国际交流。
当前笔者所执教的学校仍采取面对面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听力课多采用的是单一的“三部式”教学法, 即先放听力音频——核对练习答案——再放听力音频直至学生完全明白。师生间缺乏交流沟通, 课堂没有生气。加上听力训练本身的紧张性、繁琐性, 学生很容易疲劳。长此以往, 教师和学生对听力课都失去了兴趣, 彼此的积极性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仍处于中心地位, 学生并没有多少机会对所听材料进行思考或者质疑,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生个体的潜能也鲜有发挥的余地。笔者从事了近七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在所带的三届学生中, 听力一直是大多数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中的薄弱环节。对于缺乏输入的外语学习者而言, 听力能力的低下严重影响了他们口语、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
如何改进目前的听力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呢?在语言学习中心的自主性听力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如何发挥“支架”角色?本论文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出发,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二语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等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在线学习和PBL的优势与特点, 构建了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1) 在分析传统的听力学习模式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二语学习策略及自主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构建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 提出具体的操作流程。
(2) 对构建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展开行动研究, 搜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等数据。
(3)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反思等方式分析、评价行动研究成效, 总结听力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易产生的问题, 提出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拟采用实验前测、前测问卷调查、访谈、后测问卷调查、实验后测。第一轮行动研究之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分别进行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 旨在确定两个班的差异和了解其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问卷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在每轮实验结束的前一周都对实验组进行随机访谈, 问题主要是关于学习者的听力学习效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在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分别进行听力测试和问卷调查, 通过数据对比印证实验假设, 检验行动研究的效果。
2.3 主要研究方式
(1)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 了解国内外对于英语听力理解的研究状况;形成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本印象。
(2) 问卷调查法:每轮行动研究之后对学生进行听力学习情况调查, 以期了解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成效。
(3) 访谈法:在每轮行动研究结束后都选取实验班的学生代表, 召开小型的座谈会, 笔者记录谈话内容并整理谈话材料, 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搜集建议, 进而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标
本研究结合了网络自主学习、PBL与面对面的听力课堂教学, 对我校2011级本科学生进行听力学习策略培训, 旨在通过实践, 对理论研究阶段提出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加以修正和改善。
3.2 研究计划
3.3 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设计
英语听力课程主要是对学习者进行听力基础技能训练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外研社) 。而这种技能决不仅仅是听的能力, 它包含了分析与综合、记忆与概括、预测与推理等能力, 融合了词汇和语法、语音和语调、历史与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依赖于有限的教师讲授和一定范围的听力材料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整合了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 使得教学形式更为直观、教学内容更具感染力, 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语言学习素材, 学习的兴趣会大大增加。而英语语言学习中心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并全天候开放, 在这里学生能够作为学习的主人, 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技能能够全面提升, 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这为听力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本研究中, 笔者将实验班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流程图设计如下:
该模式依托我校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 混合了自主学习、策略培训等学习方式, 每种模式都涵盖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 最后还针对几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展开综合评价, 来验证基于语言学习中心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技能教学模式的效果, 以便于改进教学策略, 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经验支持。
在行动研究开始前, 教师首先跟实验班的学生阐明听力课的学习方式:面对面讲授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 让学生明白两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均会被评价;然后让学生学习英语听力技能培养策略的基础理论, 包括英语语言中心环境下的英语听力学习的定义、特征、学习流程等, 从理论上对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模式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4 研究过程
4.1. 第一轮行动
由于是初次在教学中展开这样的尝试, 学生有可能对这种听力学习方法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拟对学习者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及时督促, 帮助学习者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听力学习中去。在时机成熟后, 教师及时抽身“隐退”, 以使学习者尽快摆脱教师这一“支架”。研究时间:2013年9月5日至2014年1月8日。
在本轮研究中, 笔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向实验班的学生介绍了听力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其中在每一项认知策略的学习中, 均按照展示 (向学生交代要训练的策略) ——示范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可以了解策略的具体操作, 也可以了解策略的作用) ——训练 (一般是从控制练习到半控制练习, 到自由练习, 从单一策略训练到策略综合运用) ——评估 (每一训练阶段都有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根据评估情况提供进一步的训练) 这一流程对他们进行显性的培训。
培训结束时, 教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进行了听力测试, 采用的是2011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 试卷测试结果如下:
表4.1第一轮听力后测结果
在2014年1月6日, 笔者对实验班选择了6名学生 (按成绩优、良、差分别2名) 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感受、策略使用的频数与量数、语言水平提高的幅度等。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模式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和较强的参与热情;在本阶段的听力学习中, 学生基本能够较快适应并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还不是特别熟悉语言学习中心环境下听力学习的主要流程, 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地规划和利用时间。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引导的问题去搜索整理资料, 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待着重培养。一些学生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
4.2 第二轮行动
本轮研究中, 笔者重新选择了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2012级麻醉班级作为实验组, 2011级临本2班作为对照组。上一轮行动研究结束时2012级麻醉班已经作了听力测试, 这里我就直接采用了同样的试卷对2012级临本2班进行了听力前测, 经过科学分析, 结果显示两个班级的学生听力水平相当。试卷测试结果如下:
表4.3第二轮听力前测结果
在本轮研究中, 笔者一方面着重培养实验班学生的自主性听力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也向他们介绍一些听力学习策略:预测策略、边听边做记录策略、推断策略、选择性注意策略等。
首先, 教师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真实听力水平, 正确定位自己的听力技能, 并客观地制订学习计划。从学生的学习计划中, 笔者发现:他们不能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 有些学习者虽然在学习计划中提到每天要花多长时间来进行听力训练, 但具体听什么内容却不清楚;学习计划不太合理或缺乏实用性, 不能有效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 操作起来存在难度或者不现实。但这些学习计划中也体现了积极的方面, 如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渴望、意识到了听力学习的重要性。
然后, 教师对学习者展开自主性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对“考察——计划——监管——自主——合作——坚持”六个步骤的认知和理解。培训活动主要安排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 每两周一次, 每次两课时。考虑到多数学习者的学习计划不合理, 笔者在课后抽时间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 设定学习目标, 修改并完善学习计划。
在本轮研究结束时, 教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进行了听力测试, 采用的是2011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 试卷测试结果如下:
表4.5第二轮听力后测结果
在本阶段的实践活动中, 笔者着重观察了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学习任务的安排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反思记录和学生访谈, 笔者发现学习者对本研究的开展逐渐熟悉, 学习的主动性加强, 对教师的听力教学目的与要求更加明确, 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也更加熟练。但部分学习者对活动结束后反思的主动性亦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在组织听力学习活动、监控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加强。
经过第二轮的策略培训活动, 学生们对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 他们普遍表示自己搜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听力学习的质量也有了提高。教师能更加自如地运用培养策略, 但仍有以下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 需进一步增强学习计划和时间的有效控制;
(2) 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控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加强;
(3) 学习过程如何进行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评价。
5 研究结论
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这三大策略的保障下, 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两轮行动研究中, 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展, 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第二轮行动中, 通过总结第一轮行动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策略培训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经过八周的教学实践,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对主要的英语听力策略掌握情况良好, 并能在实际的听力测试中熟练应用, 这是对修订后策略的充分肯定。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教材、图书、杂志及网络等多种形式的系统的分级、分类英语学习资源, 以人机对话的形式与画面人物对话, 或为画面配音等等, 大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输入语料刺激着学生的感官, 模拟真实的全英语生活环境, 加大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 促使他们将吸收到的大量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 达到了最有效的自主学习, 不仅是听力技能, 甚至口语、阅读、写作技能都得到提高, 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以激发。通过反复的练习, 学习者能够将输入的内容较准确地输出, 语言交流能力也大大提升。
由于笔者的时间和知识有限,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 样本的容量较小, 行动研究的时间较短, 笔者的策略培训经验不足, 因此策略培训的效果仅限于被实验的对象。如果实验的对象更多, 样本的容量更大, 培训的时间更长一些, 加上笔者研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数据的结果可能会更令人信服。其次, 策略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 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 更需要学生在课内及课外学习时运用这些策略。如果学生不坚持, 实验效果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
基于上述的不足, 在今后的研究中, 笔者将对以下问题进行重点深入的研究:
(1) 优化培养策略。深入研究课程标准,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使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教师和学生。
(2) 充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挖掘、组织和管理语言学习中心及网络的优势资源, 最大化发挥其效用, 促进听力自主学习的深入发展。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8
【摘 要】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移动校园网络环境已经初见端倪,这为依托移动设备的微型学习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微课、慕课等“微”教学模式也在全国大范围兴起。传统学习形态、方式、时间、地点以及教学应用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本文顺应趋势通过多种教学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比较,微课在国内外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结合移动学习引导下的微课发展趋势分析,归纳出适合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微课教学模式,以期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下在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移动学习;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2
1.引言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移动校园网络环境已经初见端倪,这为依托移动设备的微型学习提供了便利。传统学习形态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知识传授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时间、地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变化以及教学应用模式多元化趋势必将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系统的全面更新和调整。
在这样背景下,为了适应移动时代的需求,而产生的继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之后,基于移动网络和无线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信息的新型学习方式,可作为面授教学的辅助形式,为在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而正巧同样依托网络教育而兴起的微课、慕课从技术上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一种恰当的内容表达形式。
所以本文基于移动学习应用并结合微课教学的应用方式对在校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多种教学模式分析比较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教育行业的变革,教学模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目前主流的教学模式包括:探究式、翻转课堂、基于Moodle的混合式、移动式。我们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模式的分析比较,总结其优缺点,设计出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移动化教学模式,具体分析如下表1。
3.微课在国内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依托这类技术的微课、慕课等“微”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学习方式具有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以及创新精神的特性,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经过演化发展成为目前国际教育界的主导思想。而我国的微课、慕课教学应用任然处于起步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要分析国内外微课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微课有机和移动学习融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具体分析如下表2。
表2 微课教学应用模式分析
教学阶段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微课技术微课内涵表现
国内处于模仿性阶段模仿实体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以展示性的“传递—接受”方式为主以PPT、电子教科书、单播式视频为主以课程核心内容分模块组织课例、试题素材等教学资源视频
国外处于混合式阶段“主导—主体”“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的混合教学思想以混合式学习为指导,以翻转课堂微基本应用模式以网络化的交互式动画与视频为主,强调反馈、虚拟实验、3D技术基于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应用过程,增加教学任务、活动和互动、评论反馈等教学活动环节
未来移动化阶段基于“无所不在的学习”教育思想探究式、混合式、移动式多种学习模式的融合快捷式设计技术、模块化、视频化、微型化、3D模拟、跨平台移动化通过移动网络表现的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4.基于“面授+移动”的混合式微课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本研究以《多媒体交互艺术设计》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为了顺应移动学习和微课的发展趋势,以及结合国内高职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相关专业重视制作能力,但又缺少相关设计理论知识支撑,课时量有限的教育现状,综合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将移动学习作为课堂面授教学的辅助形式进行移动混合式微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如下。
(1)教学模式设计
打破教授、点评式的教学模式,设计出基于“移动+面授”的混合式微课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将移动微课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360度环绕着面授课堂进行立体教学(如下图1)。
(2)微课内涵表现的扩充
根据“移动+面授”的混合式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微课内涵扩大至通过移动网络表现的对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并且微课形式将扩充至QQ、微信、邮件、图片,微视频等微形式。其创新优势在于资源多样、情境真实;更短小精悍;半结构化、易于扩充;交互性,移动性强。
(3)移动微课教学活动实践研究
将移动微课嵌入到多媒体交互艺术设计课程模块中,并且全过程贯串“无所不在的学习”理念,进行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实践,具体实践如下图2。最后可将研究成果灵活的推广于高校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微课与慕课设计初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2]赵国栋.微课与慕课设计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
[3]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4]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5]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9.9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a492570100bqcr.html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推荐阅读:
混合式学习模式09-03
混合学习研究08-29
混合式学习法07-01
混合式学习方法10-10
华师混合式教学课程课堂学习指南06-16
设计模式的混合应用09-28
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05-25
多媒体混合式教学模式论文05-19
混合式教学心得体会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