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多点形象思维

2024-07-01

新闻摄影多点形象思维(共3篇)

新闻摄影多点形象思维 篇1

瞬间思维是指在拍摄新闻对象时的创作灵感, 即把拍摄的信息含量、情感因素及摄影的基本功 (构图、用光、景深大小)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并按动快门。

进入信息时代,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快捷, 点一下鼠标, 就能找到相关资料, 更新换代数码相机又给摄影人带来了高效率的影像, 不再进暗房冲胶卷、洗照片, 即拍即看, 先进的数码设备也不用我们再考虑手动光圈与速度的配合, 只要按拍摄习惯设定, 就能替你完成清晰的影像。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 摄影人该做什么?那就是用最快、最短的瞬间思维, 拍出信息量大、有意境的新闻摄影作品。

通常说的触景生情, 就是你在近距离接触事物时瞬间思维产生的灵感, 唯有如此才会有光芒, 才会有杰作。譬如拍春天里的一棵百年大树, 拍摄者首先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反映出百年大树的特征, 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的作用、谁在养护它、它的枝叶有什么不同。采用什么样的构图、光线, 能把主题表现出来, 这些因素都要在瞬间思维中完成, 这需要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淀。这就是固定物体的瞬间思维。

著名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在创作时, 善于让模特在运动中扑捉人物真情流露的精彩瞬间, 他在观察事物变化时, 运用的就是瞬间思维从人物的细节、表情变化、行走的姿态中, 罗丹自己创作的作品形象定格在记忆中, 他的经典作品《思想者》表现出的真情流露, 从人物的姿态中带给人回味。因此,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不但要给人传递更多的最新信息及情感因素, 还要留下想象的空间。

面对大事件突发事件又如何运用瞬间思维呢?“小平, 您好”这幅摄影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国庆35周年摄影报道中的经典珍贵瞬间, 作者王东凭着职业的敏感, 在游行画面中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王东介绍说:那天学生游行队伍中突然出现一个横幅“小平, 您好”, 大学生们喊着、跳着, 这是学生们真实感情的流露。只几秒的功夫, 横幅转瞬即逝, 而作者的快速反应孕育出这一张有历史价值的照片。

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品《伟人周恩来》出自著名的意大利《时代》周刊摄影师乔治·洛蒂之手。1937年1月9日, 他随意大利外长访华, 与周总理会晤结束周总理即将离开时, 作者提出要为总理拍照的要求, 总理欣然接受, 短短的两分钟, 这位从来不用闪光灯的摄影师运用瞬间思维, 把想要表达的主题与相机的技术同步完成, 敏捷地拍下了两张底片, 其中一张就是世界摄影史上使用率创纪录的《伟人周恩来》。瞬间思维决定永恒的瞬间, 不仅能使作品的价值提升, 摄影人的声誉也会大大提高。

2003年齐齐哈尔市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芥子气中毒事件, 笔者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中毒最严重患者的病房。

由于患者切喉插管不能说话, 要通过手语告诉护士———一只洁白的护士之手 (带着透明的手套) 与一只中毒腐烂的手在一起交流, 刹那间瞬间思维产生了创作灵感, 画面上的两只手孕育了一幅好作品, 获得了当年全国网络最佳照片奖以及黑龙江报纸奖一等奖。这幅简洁的画面, 其丰富的新闻语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都是由瞬间思维的灵感迸发出来的, 堪称大事件中的小细节、大文章。

面对突发新闻, 记者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调试好手中的相机, 选择好站位, 等待时机按快门。2009年鹤岗矿难, 100多名矿工被困井下, 笔者赶7个小时的路程到达矿难现场时已是22时。现场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表情必须让你做出快速的判断, 准确捕捉细节流露出的精彩瞬间, 这时画面语言越丰富作品的魅力就会越高, 这就要深入现场以拍到独家新闻。重大的突发事件现场都戒备森严, 给拍摄增加了很大难度, 面对这种情况采访时更应沉着应对、机智勇敢。笔者趁把守警察不注意, 溜进矿井, 连闯三道斜井口铁门等待抢险人员, 拍摄下了井下抢险画面。但是, 现场瞬间思维形成很容易, 操作起来却很难, 本想通过遇难矿工带血的安全帽或矿灯做前景, 后面是抢险人员穿梭的身影, 可是由于井下空间极小、光线暗、又不能用闪光灯, 使这幅瞬间思维形成的画面成了遗憾。看来, 选择场地表现主题也很重要。法新社的记者把这一想法落实在了殡仪馆, 他昼夜蹲坑守候, 发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将带血的安全帽和矿灯扔在垃圾站, 于是巧妙地利用这两样物品表现出了遇难矿工的间接新闻语言, 拍摄到了很有意境、画现又不凄惨, 新闻性和艺术性很好融合的照片。

珍贵的、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瞬间产生的。事先策划、预知的采访主题与现场的真实场景是有很大区别的, 任何事物都在分分秒秒中变化, 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新的, 有效地运用瞬间思维, 会让你在变化中提炼有价值的元素、主题。

瞬间思维是没有固定的模式, 它只是在拍摄对象时, 摄影人运用瞬间思维和职业操守的快速反应。在新闻摄影中, 摄影人具备了瞬间思维的灵感, 优秀的作品才会诞生。今天是新闻, 明天就是历史, 在千变万化的实践中, 让更多的瞬间思维变成永恒瞬间, 就是记录历史最真实的一个个见证。■

(作者单位:黑龙江日报)

增强新闻摄影的“形象力” 篇2

要善于进行形象观察。英国著名摄影记者英勒·贝尔曾说:“新闻摄影记者的秘密, 即在于运用形象的观察力;一个摄影记者的经验和成功的程度, 也往往以此来衡量。”从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上看, 摄影记者就是要善于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 从现实生活中敏锐地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比如, 反映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的著名新闻照片《极度饥渴》, 就是对准一名黑人儿童紧紧抱住一个水龙头在拼命吮吸的场景, 构图极为简单, 但却是所有照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幅。因为人们从这个孩子的动作和表情上, 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场干旱天灾给成千上万的西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个生动的镜头, 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 足以震撼人心, 引人哀叹。

另外, 再比如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坤拍摄的新闻照片《9·23北京不眠之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照片内容是当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主办地为悉尼时, 在北京电视台“9·23北京之夜”直播现场人们或惊异、或希望、或迷惑的神情各异的一瞬。这是一张独家照片, 其拍摄的成功, 无疑得益于记者事先的现场观察。在当时的拍摄现场, 只有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可以在会场正面摄像, 所有的记者都被安排到二楼, 只能看到直播大厅众人的背影。刘占坤悄悄地勘察好地形, 甚至从哪个门冲到会场正面的距离最短都摸得一清二楚。当牵动亿万人心的一刻来到时, 他悄悄迅速地冲下楼, 灵活地蹿到会场正面, 非常冷静地拍下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摄影记者在进行采访时, 必须身临其境, 不但要像文字记者那样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采访, 了解来龙去脉, 而且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形象观察, 从繁杂的新闻场景中, 发现供揭示新闻本质的细节形象。可以说, 形象观察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 不可或缺。他们在采访中要善于处处小心、事事观察, 真正融于新闻情境之中。在进行形象观察的时候, 除了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环境的特色、时间的变化、地点的标志之外, 更要面对采访对象, 仔细观察其面貌、形体、动作、姿态直至性格和神情, 然后从中抓住最典型、最深刻、最感人的形象来。

要有形象的想象力。这里所指的想象, 不是幻想也不是虚构, 而是记者在摄影拍照过程中的联想和预测。比如有的摄影记者到纺织厂采访, 看到纺纱机上滚动的棉纱, 就想到了瀑布, 于是就采用慢速拍照, 把棉纱拍得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一般;看到赛车场上疾驰的机车, 就想到了闪电, 于是采用追随拍法, 把背景动化, 看起来犹如闪电掠过一样。特别是在现场采访, 在突然而短暂的时间内, 对所拍摄事物的形象的发展预测, 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看得到, 更要“想”得到。有时同样的对象, 有的记者抓到了好镜头, 有的记者却视而不见, 其关键就是看他们有没有把握事物联系的想象力。

在乌干达大干旱期间, 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一幅名为《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被德国的《星》、美国的《生活》、法国的《巴黎竞赛》等各大杂志广泛刊登。照片中一个乌干达孩子干瘪的小手放在一只白而肥硕的传教士的大手中, 孩子的手仿佛像一只瘦弱的小鸟的爪子或是从考古地带挖出的化石之类的东西, 而背景中的那只西方人的大手却保养得很好, 这样两只对比鲜明的手, 比任何解释都更有力量, 反映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罪恶和发达国家的自我谴责, 表达了深切呼唤人人伸出一双援助之手的深远意义。摄影记者调动和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小手就如同鸟爪, 可谓匠心独具, 这张照片用强烈对比的形象语言揭示了乌干达旱灾的恶果, 它给人们的视觉神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所以, 在新闻摄影过程中, 面对拍摄对象时, 要有条件反射一般的想象力。只有心中有所想、有所思, 才能在别人还无动于衷时, 先行一步抢到生动感人的形象, 拍下优秀的作品。当然这种想象不是脱离生活实际和事物本质的瞎想乱想, 而是建立在社会知识和生活积累基础之上的。

要有形象的判断力。新闻摄影采访, 往往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的, 所以新闻照片的瞬间形象, 往往又是在稍纵即逝中抓取的。因此, 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对新闻形象的判断力,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敏锐的新闻敏感和政治嗅觉。要能够在繁杂众多的新闻现场中, 在瞬息万变的突发情况下, 认清哪些是新闻事件的典型形象, 哪些是主流, 哪些是本质, 哪些是受众所关心的事物。要善于远观近察, 分辨秋毫, 当机立断地抓拍到所需要的镜头, 优柔寡断只能错失良机。

比如在荷兰, 当一次车祸发生时, 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都在场。德新社记者拍摄了一辆汽车撞到墙上, 穿楼而出的瞬间。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则是这辆汽车穿出楼后与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结果, 多数报纸采用了美联社的照片。因为美联社记者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汽车撞墙穿楼而出的情节, 还交代了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辆车相撞的结局, 信息含量更大。

形象的判断力, 取决于摄影者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性格特征和审美能力。可以说, 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 凝结着他的智慧、学识和才能。

要有形象的表现力。摄影采访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观察, 最终要表现在画面上, 同时必须不断研究提高形象的表达能力。著名作家老舍曾以《蛙声十里出清泉》为题, 请齐白石老人作画。这“蛙声”和“十里”都很难体现在画面上, 但齐白石老人巧妙地画了几只蝌蚪在清泉里游动, 虽然画面上没有一只青蛙 (虚) , 但是通过泉水和蝌蚪 (实) 的暗示, 我们似乎听到十里以外的蛙声了, 它很好地表达出了相似的意境, 这正是一种形象的表现力的体现。

一幅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象价值。而形象价值又必须通过能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含义、具有形象表现力的现场与人物的活动来体现。只有具有形象表现力的新闻照片, 才能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与对新闻事件的了解。而仅靠读了文字说明才知道照片内容的新闻照片是不成功的新闻照片, 因为它没有形象表现力, 不能从画面上给读者带来有用的信息。

所以形象的表现力就是要让形象说话, 生动的形象表现力是体现新闻图片价值的关键。相反, 没有形象语言的照片和画面, 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没有看头。比如对于一些会议报道, 是不是只能拍摄会议全景、大会场面、领导发言呢?当然, 有些规定的图片也确实需要拍, 但如果只拍摄这些就显得没有新意和过于平淡, 缺乏形象的表现力。有的记者另辟蹊径, 拍到某个单位代表在大会上睡觉的照片, 倒是给人印象深刻。与其他常规照片相比, 该照片内容新颖、形象鲜明、表现力强, 能引起人们思考当前一些会议不切实际、走过场的不良现状。

要有形象的冲击力。新闻照片与新闻稿相比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给受众展现可视形象, 而其传播效果的大小又取决于这一形象可以给受众带来多大的视觉冲击力, 与以上各条相比, 这一点可以说是新闻照片的最终目标。

《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的照片,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照片与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师生》相比, 其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显然要少得多。在《全校师生》中, 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像浓缩了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但是前一幅照片中, 却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 小姑娘的美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姑娘的大眼睛流露着天真、纯朴、执著和希望, 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 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 让你无法逃避。正因为如此, 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片的代表作, 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这样的新闻照片, 不需受众多加想象, 就能直接在受众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 产生心理共鸣。所以说, 形象的冲击力并不是指要刻意地运用一些招揽的表现手段和华丽的表面效果取悦于人, 而是要在如何提高照片内涵和感化读者内心世界方面下工夫, 从而对读者产生心灵上的撞击。

新闻摄影多点形象思维 篇3

关键词:简洁单纯,形象易读,视觉影响力,视觉干扰,视觉和谐

有些话之所以流传千年,关键就在于这些话简洁易懂、能够快速深入人心。最好的党报新闻摄影专版,往往也是那些简洁单纯、可以形象直达读者心底的版面,仿佛自然天成,看不出设计的痕迹。因为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紧张快速、信息量空前增大,党报新闻摄影专版只有做到形象易读,才能有效突出宣传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成为吸引读者阅读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每一次党报新闻摄影专版的设计,都是一次独特的、消除版面各种因素之间视觉干扰的、使版面走向简洁单纯的过程。因此,认识照片本身的视觉影响力、了解照片在不同环境不同状态下的视觉变化,成为党报新闻摄影编辑设计版面的前提。其次,视觉上的设计必须在消除内容干扰、突出主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消除版面中出现的各种干扰、化对立为统一和谐。第四,整合版面的视觉语言,凝聚升华主题,才能真正达到形象直观、快速传播的宣传目的。

一、前提条件:认识变化的照片视觉影响力

单幅照片的视觉影响力主要由这些因素构成:照片本身的朝向、运动趋势、明暗色调、画面内容、画面构图、情感冲击力等,而这些照片本身的视觉影响因素又与其位置摆放、尺寸大小及其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充分认识这一系列因素在版面中的视觉影响力与相互之间的不同作用,才能合理运用照片的视觉影响力,达到强化新闻宣传主题、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从而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快速了解党报的宣传要点。比如说:一张照片在报纸版面放多大才合适,一是取决于党报的宣传主题与不同编辑的视角,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视觉影响力。一般新闻摄影版的主打照片会有较大的位置,其它照片以读者能够轻松快速地了解照片内容为准来定其位置大小。比如一张挤满人的群体事件照片、或是一张细节丰富的全景照片,就不能太小,必须放大到读者能看清细节,才有助于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而一张只有脸部特写的照片,要是放大到与密密麻麻的人群照片一样大的话,就会有种堵在眼前的不适感产生。因为图片中有人物、尤其是有脸部特写的照片,视觉上分量显得重。如果要把一张人物脸部特写与一张全景照片摆在相邻的位置上,就得缩小脸部特写照片,才能保持视觉上的平衡。

二、基本保障:消除内容干扰突出主导思想

由于党报新闻摄影专版宣传的特点是主旋律突出、上级规定完成的报道任务多,也由于新闻摄影作品常常来之于偶然、突发瞬间的特性,决定了其新闻摄影作品要在抓住典型瞬间的同时,保有画面美的要素,往往不易做到。一期摄影专版10多幅作品中,能有二至三幅既有典型新闻性、画面又美的作品已属难得。因此,就要善于利用现有新闻摄影作品中固有的因素,充分运用照片编辑技巧,如:照片剪裁、删除照片中已有的文字内容(全版导言、文章、照片说明)等照片编辑的技巧,才能令照片更出彩、也更有效突出宣传主题。以2010年6月28日《福建日报》“摄影纵横”为例,在这期题为“暴雨中是母亲的关爱”的突发新闻摄影专版中,编辑剪裁了主打照片中左右两边的多余部分,同时把压角照片中左右与下半部分中的其它人物也剪去,这样,主打照片中母亲亲吻怀中婴儿的天然母爱得以突显,而右下角压角照片中武警人员双手托抱孩子的情形,则更集中地从内容上呼应、延伸了广义上的主题——母亲大爱。表达的不仅仅是灾害中母亲对于孩子的天然关爱,还表达了党政军民共同抗灾中体现出来的更宏大、更深层次的母爱。这个专版的图片说明删节了那些图片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版面前言也因照片、标题已清楚地阐明主题而省去了。而在2009年1月6日《福建日报》“摄影纵横”(温暖在冬季)版中,主打照片的文字说明原有莆田市委一个具体部门的领导名字,后改为有关部门人员为80岁老人送去慰问金的文字说明。意在弱化具体部门具体领导的行动,突出强调全省许多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人士,帮助生活上遭遇困难人员的爱心主题。其全版10张照片中有6张经过剪裁,才达到画面内容集中突出主题的版面要求。

三、关键因素:消除视觉干扰保持视觉和谐

消除视觉干扰就是去除视觉上彼此对立的因素、保持视觉上的和谐统一。视觉上化对立促和谐、需要考量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让照片与照片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作用。二是要合理安排主打照片与标题之间的朝向、位置与尺寸大小,选择摆放一幅能与主打照片、标题之间形成相互制衡呼应的压角照片,然后再去摆放其它的背景照片。三是考量照片与文字之间的轻重平衡关系,调整版面整体的一系列视觉影响因素,保持视觉上的和谐。

还以2010年6月28日《福建日报》“摄影纵横”为例,摆放该版左上角的主打照片内容为一位母亲在暴雨后的临时安置点里亲吻孩子,其图片略显长形、视觉中心向下向右,图片右边是竖排大标题“暴雨中是母亲的关爱”。与之形成呼应制衡关系的压角照片,内容为武警中队人员双手托抱孩子、连夜帮助村民转移的情形,其中武警人员双手托抱孩子的姿势、孩子的背影朝向,都令照片产生向上向后的运动态势,首先是与主打照片中母亲向右低头亲吻孩子的运动态势形成视觉上的呼应关联,从而使版面中的主要视线固守在版面中间,保持了视觉运动上的稳定。其次是两幅照片同为暗色调的背景,在版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形成全版视觉上分量最重、可以平衡轻重的作用。第三,主打照片为竖片、标题竖排与压角照片之横片形成对比的关系。第四,左下角的竖片与标题旁边4幅竖排的横片照片的关系,既对应了左下角竖向的态势、又呼应着压角照片横向的态势。如果说,竖向的主打照片、竖排的标题与扁平的横向压角照片之间的对比韵律,是这个版面的主旋律一重奏,那么,左下角的竖片与标题旁边4幅竖排的横片照片的关系,就是对应、呼应、重复主旋律的二重奏。而位于中间的三幅横片则相当于背景大合唱,有着丰富主旋律、稳定整体版面的作用。

四、突显照片的形象影响力

党报新闻摄影专版走向简洁单纯的编辑思路,不是内容上的简单重复、也不是视觉上的单调再现。在内容与视觉统一的基础上富有节奏和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视觉疲劳,突显照片的形象影响力。当新闻摄影编辑消除版面中的视觉干扰时,不能忘了,照片与照片之间形成的制衡稳定也好、对比统一也罢,一旦在视觉上越过某种界线,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2010年11月2日《福建日报》“摄影纵横”(共同参与)版中,其左面主打照片与右下角压角照片均为横片,只好在主打照片下方、压角照片上方摆2张照片形成竖向态势加以连接(2张照片右边与主打照片右边对齐、左边与压角照片对齐),如此一来,因2张主要照片均为横片引起的单调感、压角照片分量太轻(竖排标题也平衡不了的问题),由此化解大部分。只是由此形成稳定太过而出现的生硬板结之感,这时候就得让一些照片的排列松动一些、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大一些,才能使版面重显灵动。2009年1月6日《福建日报》“摄影纵横”(温暖在冬季)版中,全版10张照片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作者、不同部门,从不同的生活层面、不同的画面内容中凝聚为“温暖在冬季”的标题,并以200字的专版前言点出照片没有说完的社会大爱主题,使这一原本在每年年终岁首政府要做、媒体常宣传的话题,因其形象直观的简洁表达,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有时候,简洁单纯、形象易读的编辑思路更多地表现为专版主题的提炼升华之中。如:“温暖在冬季”版是在统一的主题内容中通过标题、前言的总结,形象表达丰富的外延含义。有时候,简洁单纯、形象易读的编辑思路侧重于化解现有照片的局限性带来的视觉干扰,如同“共同参与”版的编辑过程那样,则是在照片与照片之间形成的制衡稳定越过某种界线引发视觉障碍时,运用摄影编辑技巧去打破过于生硬的版面视觉效果。还有些时候,当新闻摄影专版是作为报纸的系列报道之一的版面来编排时,在其他版面已多方面、多角度报道过同一个大事件时,主题思想往往可以总结为一个标题。如同“暴雨中是母亲的关爱”版那样,因为其他版面已对暴雨起因、影响程度、社会各界如何共同抗灾的情景有了相关阐述,编排这一类型版面时就不要再来一段前言了。

如何在党报新闻摄影专版的编辑过程中做到简洁单纯、形象易读,并不意味着只要做到笔者提到的这些方面就可以了。笔者由于文章篇幅、自身的编辑思路所限,写下一些感悟供大家参考。笔者希望自己写下的东西能够给别人带来一点启发,因为笔者在从事党报新闻摄影专版的过程中,曾得到很多不相识、相识人员的启发和帮助。■

附件:

上一篇:分权管理下一篇:循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