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教育

2024-07-11

新闻摄影教育(精选12篇)

新闻摄影教育 篇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摄影, 以其特有的功能, 越来越受到媒介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新闻摄影这种报道方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不管是报纸还是网络。然而, 新闻摄影教育的欠缺, 使新闻摄影后继乏人。在传统的新闻教育体系中, 新闻摄影的位置很低;在课程设置上, 只注重摄影技术教育, 缺少新闻摄影理论知识的传授等等问题。

一、新闻摄影高等教育总体状况不好, 新闻摄影专业

的稀缺满足不了读图时代对高素质专业新闻摄影人才的大量需求

我国高等新闻摄影教育的形式基本上都只是在高校中设立新闻摄影课, 新闻摄影这项专门的学科在新闻系或摄影系中只是一门辅助性课程。新闻传播业对摄影专门人才--尤其是图片编辑和摄影总监的需求在增加, 但我国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却只有艺术类的摄影专业, 而没有新闻摄影。到目前为止, 只有中国人民大学设立过的新闻摄影专业, 培养过新闻摄影的专门人才。其他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400多个院系 (专业) , 不仅没有专门的新闻摄影专业方向, 《新闻摄影》课程也是应付着上, 或请退休老摄影记者, 或请学校其他院系搞摄影的老师来讲摄影技术;不少学校因为没有人而无法开设《新闻摄影》课程。目前,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 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 《新闻摄影》只是上述四个本科专业"专业课程"中的一门, 课时只有54个到72个学时左右, 教学内容包括摄影技术和新闻摄影理论两个部分。而据了解, 在发达国家, 摄影院校、各门类的摄影专业则非常多, 充分保证了社会对各种摄影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新闻摄影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手段老化, 教学模式、教材落后, 课程设置不合理

图书市场上出售的《新闻摄影学》、《新闻摄影技艺》、《新闻摄影教程》等书籍, 其真正意义上谈新闻摄影内容的只有一章四节, 其它便是普通摄影技法、感光材料图表等。这些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图像时代对新闻摄影的要求, 这就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实际工作能力较差, 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新闻摄影工作的要求, 教育和实践严重脱节。在大多数学校的新闻系尤其是摄影系的课程中, 新闻摄影理论所占的比重还是非常少, 大多数还是在学传统的新闻摄影理论技术, 而对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新闻摄影规律、新闻图片的编辑等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及相关学科如美学、哲学等知之甚少。学生在理论和视觉美感、创造力上以及对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和把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新闻敏感性, 写作能力等都明显不足。

三、师资不足严重影响了新闻摄影教育的健康正常发展

新闻摄影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学力量的薄弱必定影响新闻摄影教育的质量。高校中真正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身就是摄影家) 又有丰富的理论积累的新闻摄影教师少之又少, 不成队伍, 半路出家, 自身能力差, 脱离实际。如创办于1964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是我国创办最早、办的最好的新闻摄影专业, 它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个时期 (十年动乱期间停办) 培养了司马小萌、赵伟、欧阳杰及黄文、王瑶、孙京涛、陈远忠、赵彤杰等一批新闻摄影界的杰出人才, 他们给中国新闻摄影界注入了强劲的新鲜活力, 使人大新闻摄影专业因他们而一度成为全国新闻摄影教育的成功典范和楷模。然而随着萧绪珊、徐国兴等几位老教授的退休, 人大新闻学院摄影专业开始走向低谷, 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新闻摄影专业苦苦维持。

从事摄影教育的人员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系统的专业学习。缺少教育学和人文知识、艺术、哲学方面的学习。许多人是直接从摄影从业人员或从其它专业稍经培训, 转到教育岗位上来的。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的研究能力不强, 知识素养不高, 发展的后劲也不足。

四、摄影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教学设备的陈旧缺

乏, 使教学多流于课堂教学的形式, 缺少动手的机会, 许多学生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技法的训练

计算机、相机、暗房、扫描仪、甚至数码设备等都严重不足, 即使有, 设备的使用率也很低。摄影教育的环境不适应学生的需要, 欠缺一种艺术文化创造氛围。且与外界的联系薄弱, 学生的视野范围窄。

五、对新闻摄影教育的认识不足, 也影响了新闻摄影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新闻摄影教育界, 除了少数几位新闻摄影老师偶尔发出几声呐喊之外, 那些掌握新闻传播教育话语权的领导者重视程度不够, 几乎没有为新闻摄影教育说过什么鼓励的话, 更别提什么实际的支持了!有些新闻、艺术专业院校出于对学生以后找工作的考虑不太重视新闻摄影教育, 他们认为新闻摄影这个专业适应范围比较窄, 他们最关心的是学生学完之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认为目前专门从事新闻摄影的人, 尽管其中的许多人没有经过系统、完整的新闻摄影专业的训练, 只要他们有一定的功底, 要学也比较容易, 因此, 如果让学生把在学校有限的一些时间都用在新闻摄影方面, 那么他的其它专业必定相对弱一些, 如果找不到工作, 就比较麻烦。

网络时代的新闻摄影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的新闻摄影教育模式与观念更是有待更新和转型。我们应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 从我国新闻摄影的实践出发, 把新闻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划分出来。采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改革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 促进新闻摄影实践的改革创新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摘要: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与摄影相结合的产物, 是新闻事件的现场纪实, 是以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我们正处在一个“读图时代”。“读图”说到底是受众要读新闻信息之图。高质量的新闻图像能够“一图胜千言”, 能够满足现代快节奏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中国没有正规、系统的高等新闻摄影教育模式。高等新闻摄影教育遭遇不少困境和问题, 新闻摄影人才欠匮乏, 新闻摄影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新闻摄影教育体系不完善, 教学水平落后等。但是原有的摄影教育系统对新时代的需要, 有着明显的不适应。新时代的摄影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越来越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读图时代,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教育,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新闻研究》、《新闻记者》、《新闻战线》、《新闻摄影》、《新闻知识》、《新闻实践》

[2].盛希贵《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尴尬与前景--兼论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改革》 

[3].谢琳:《网络传播与新闻摄影教育》、《网络环境与人文关怀在新闻摄影教学中的交互渗透》

[4].张梦新叶琼丰:《网络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新闻摄影教育 篇2

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吸引人的眼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若想做到一个好的摄影家,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前提。新闻自考专业开设的新闻摄影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教材,涵盖了扎实的摄影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才能结合实际进行操作。以往,很多学员都为没有找到正确、快捷、轻松的学习技巧而感到无所适从。

在这里李克教授根据从事自考新闻教育工作的多年实践经验,向我们讲述如何学习摄影的技巧。

首先,从学习方法入手。

1.制定科学的考试计划。

国家在每年的一月和十月都会开设新闻摄影的考试,本质上学员们有充分的时间备考。

2.全面掌握教材,选择合适的习题。

课程分为技术部分和理论部分两大章节,至少要熟读5遍以上,要做到仔细、全面。自考涉及的范围很广,但都离不开课本内容,反复做练习加深记忆。

3.参加网上辅导。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网上或课外的一些辅导班,在自学的基础上加深对摄影的理解,能尽早通过考试。比如了解照相机常见模式的表示:

自动曝光――AE; 手动曝光――ME或M

自动对焦――AF; 手动对焦――MF

光圈优先式自动曝光――AV或A; 快门优先式自动曝光――TV或S

程度控制式自动曝光――P

4.详细的笔记。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参加自学考试的人员大部分都已经工作,对于记忆知识的能力显然没有上学那么强。特别是对于比较枯燥的纯理论摄影知识而言,详细而周密的笔记是最为关键的,记得牢固就会熟练,考试时必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记忆方法入手。

1.时间记忆法。比如摄影艺术的发展:1839年3月,“摄影术”首次出现;同年8月,在法国“达盖尔摄影术”诞生;19世纪中叶,摄影技术传入中国;1927年10月10日,我国第一本摄影美学著作《半农谈影》在北京出版。

延伸的.记忆必能加深印象。

2.交流记忆法。平时可以与一起学习的朋友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交流,采用讨论法,提问法,抢答法,从而加深了理解。

3.绘画记忆法。勾画出一个框架,像食物链一般延伸下去。比如摄影是什么?如何曝光?曝光和景深的关系?等等相关联的问题。

最后,自信的心态和清晰的思路。

1.不要把考试当作一种手段,而应该怀抱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2.认清考试的重要性,因为一年只有两次,尽量做到一次考过。

3.热爱生活,把摄影当成兴趣爱好运用于实践中。

4.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好的摄影素材来源于生活。

5.多与人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北京自考热线

★ 自考英语的学习技巧

★ 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习的九大技巧

★ 自考公共课的技巧

★ 应聘技巧:制作个人简历九大禁忌

★ 自考专升本学习方式

★ 自考:各类题型考场答题技巧

★ 自考冲刺复习考试必胜技巧

★ 书法学习技巧

★ WIN技巧:教你如何去除电子邮件类病毒的九大技巧

新闻摄影”侃谈 篇3

藉此时机,我们编辑部也邀请了几位“十佳”和“提名”。《武汉晚报》邱焰有采访任务在“茶座”召开前赶回了武汉;《中国日报》徐京星在颁奖会后立即返回了香港;卢北峰本已答应前来,但报社的工作又让他错过了一次“神侃”的机会;新华社军分社的李刚也因故未能光临,于是本来想办得隆重一点的“座谈会”,后来只能成为“小聚”了——这些排除万难,参加本期茶座的记者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的后起之秀柴继军、原《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已转投《北京青年报》的程铁良,还有从广州赶来的《新快报》的两大“名记”宋布军和李洁军。本刊编辑王大莉、那日松、吴砚华也参加了座谈

话题还是从“ 十佳评选”开始——

程铁良:我觉得有些人对评选出来的“十佳记者”有一点误解。一出去,就有人说,呦,你是“十佳记者”。实际上,他往往忽略了前面的几个字“1998年度”,包括以前的“什么什么年度”。所以说“十佳记者”只能代表这个主办单位评选的一个年度的“十佳记者”。这和各行各业每年评选出来的先进工作者是一个道理。所以说也没有必要把“十佳记者”这个荣誉看得多么光芒四射。

主持人:就你们这个职业摄影记者的圈子而言,你们觉得评出来的这些人是不是确实比较出色呢?还是有更好的没有评出来,或是有的人有好作品但是没有参加?

宋布军:有可能有的人没送,从后面参赛者的名单就能看出来。但是,评出来的这十个人应该说还是可以的吧。

程铁良:从参赛的人选当中评出来的这些“十佳摄影记者”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今年参加评选的摄影记者是97位,你想,全国有多少个摄影记者?有很多记者都没有送稿,有可能没送稿的记者当中就有高水平的。

主持人:铁良,你是以《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参加“十佳”评选的,不过你现在已经身在《北京青年报》了,谈谈你怎么从“中青报”这种“大报”跑到“北青报”这种“小报”去了?

程铁良:有的人说我是从高处向低处走,“中青报”是大报,“北青报”是地方报,前几天听说“北青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你说它是大报还是小报?我想换一种思路和环境,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式。“北青报”的操作空间也相对大一些。

李洁军:报纸市场化现在已经非常普通了,就不存在中央大报和地方小报的问题。老宋就经常对我们说,没有小报纸只有小记者。你自己就把自己看成小报纸、小记者,那你永远也走不出去。比如,北京的新闻,我们照样来做。

程铁良:市场化的趋势不可挡。

主持人:“北青报”反映的内容很贴近百姓生活。

程铁良:对。我们的总编辑给我们的定向是两个贴近:一个是贴近生活,一个是贴近百姓。所以图像表现的也是这些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我拍了三个在四川大凉山志愿服务的姑娘,这三个姑娘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和台湾,她们在那里教书,已经四年了,当时我给这组照片起的题目叫“世界有爱”。到主编那儿就枪毙掉了,说不行,这题目太虚,太宏观,必须起一个实实在在的题目。后来,就起了一个叫“大凉山里来了志愿者”。所以很多题目就非常口语化,通俗化。

主持人:这种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的新闻事件,可能很多摄影爱好者更容易捕捉到。

程铁良:实际上有些爱好者如果对他在技术上稍微训练以后,就可以拍到好照片了。“北青报”在选择图片时有一个特点:你能把这个事件记录下来就可以了。比如这个地方着火了。可记者没能赶到,那你把这事完整地拍下来了,拍摄技巧也许不精道,没关系,你的片子第二天就能上报。

李洁军:有过这样一件事:一栋大楼失火,一个读者在第一时间拍到了,而且拍得非常好,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报纸,他给我们热线打电话,热线就呼我,我说,你立刻让这个读者把胶卷送过来,我给他冲洗,给他报销路费,另外我还给他胶卷,还给他开稿费。这读者一听,很高兴,打个的就来了。我马上冲洗,照片出来了,我留下照片,底片还给他,并且报销了路费,给了他三个胶卷,并告诉他,稿费照开,一张照片开三百。

很多摄影爱好者没有这种意识,但是有人就长期被报纸熏陶得有这个意识。

宋布军:对于一个爱好者来说,他首先应该热爱生活,理解生活,这样才能对他周围的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拍得更好一点。

柴继军:说到贴近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深的问题。纯粹的爱好要比职业摄影师对摄影看得更神圣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他的功利色彩少。摄影记者摄影是为了工作,是任务。国外好多人拍照片,我看好多是在一种特别自由的状态,完全是一种娱乐,为了享受或表达一种观点。这种状态特别难得,至少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这种气候。前些天我到“少年报”看他们的比赛照片,我觉得特别雷同,很少有让大人看得吃惊的照片,或绝对是孩子眼里的照片。贴近生活,要有贴近生活的心态。一拍照片就想我拍这张照片要得什么什么奖。这不行。

在相机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技术已不是问题。还是心态问题。包括摄影记者,拍的时候也会想得奖,因为得了奖对自己评职称什么的很有好处,这种功利思想不好消除。“北青报”有的时候照片是挺绝的,我记得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叫“星期五”的西餐厅,这个餐厅做西餐是很有名的,有一天,它旁边开了一个叫“星期六”的餐厅,记者就把这两个餐厅拍下来了,我觉得这张照片就挺可爱的。

程铁良:“北青报”的摄影记者,有一个特点是用一种百姓的眼光看待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感觉到要肩负着国家的责任和重托的这种重负感它更多的是利用摄影的手段来看待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到《北京青年报》一个月,和在《中国青年报》相比,我在干活上还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都是青年报,都在拍照片。干活还是干同样的活,我觉得有几点不一样,一个是“北青报”它所使用的照片指向性不是很强,它对一个事件的各个角度的拍摄都需要。在“中青报”时我可能就会想,我拍这张照片是能上第一版呢还是上第二版,如果不好就二版了,再弄不好就“毙菜”(完蛋)了。还有,就是我拍的稿子都有文字记者为它起好名字写好新闻稿,因为采访时一般都是两个人同时进行的。

李洁军:这点我比你就累多了,我既要全方位地拍照片又要采访,然后要给两家报纸发稿,因为我们是报业集团,文字来不及就电话发稿,不论在哪儿,当日发生的新闻事件当日就得发。

主持人:这种又拍又写的状态不影响你拍摄么?

李洁军:不影响,我觉得在不断地拍照片就是在不断地观察现场,不断地记录现场,拿出本来记,一个标语的口号,挽联上写的什么都要记下来。“北青报”的做法已经是一种操作,是报纸杂志电视化的一个流程,但它跟电视还不一样,电视画面过去就过去了,大图片的报纸第二天就出来了,读者可以细细揣摩。

程铁良:还有一个不一样就是“北青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系统。专门聘请了一个调查公司,专门调查“北青报”的版面,我们的摄影版也在其列,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是阅读率。阅读指数一低,马上就得研究调整。

宋布军:调查出来的阅读指数和你们对自己照片的感觉总是一致的么?读者的眼光和你们是同等的么?

程铁良:和我们自己的感觉基本一样。如果我们自己觉得这个月照片不怎么好,阅读指数准下来。我们的目的就是为读者。“北青报”非常注重“版相”,就是版面的面貌形象。除了文章和图片要好,版相也要好。读者买了报纸并不是马上就读,他会先看版相,哪版的版相好,就读哪版。色彩搭配、黑白的对比要强调。

主持人:走到职业摄影这一步了,还想参加比赛么?

李洁军:没想过,没时间。新闻摄影走向职业化就培养了一群“报虫”。天天围绕报纸干活,拍照片。职业化进程,真的形成了“两大革命阵容”。搞艺术、搞沙龙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了。我现在再看那些风光摄影的片子,拍得简直是太棒了,但我觉得我们现在离这些远得不得了。但是看看我们的职业化进程走得也非常好。我们已经很职业了,就是一切为了版面,一切为了报纸。

主持人:这也是一种乐趣吧!

宋布军:说实在的,一年365天,天天要出报纸,天天要拍照片,但是,真正能让你特别兴奋、特别激动的场面并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很平常的,甚至是很没劲的新闻,但是你作为职业摄影记者,你必须把它拍好。你就是干这个的,报纸要用照片,你就得拿出画面很好的照片来。

程铁良:作为摄影记者。他最希望的是能把他拍的照片发出去,这是他幸福所在。突发性事件并不是常有,尤其是灾难性的,我们做记者的也不愿见到。但在平时,你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所以,我们培养很多“线人”,这些“线人”就是在最基层工作的人。他们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们都会给他奖励。这也和稿酬的多少有关,原来稿酬很低,人家也不愿意做,现在就不一样了。《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一个版的照片,1000到2000元,你想想,这是什么动力。

李洁军:利用一切关系,不放过任何机会。广州有个记者曾试图签证到南斯拉夫,但没能通过。

新闻摄影教育 篇4

一、新闻摄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相关设置不合理。

课时偏少。《新闻摄影》与《摄影技术基础》这类课程不同, 除了讲解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种技术外, 还要与新闻紧密结合, 讲解不同新闻体裁的拍摄、文字说明的写作、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与法律问题等。实验学时有限, 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摄影的各种技术。

考核方式较单一。作为必修课, 一般是理论考试70%+实验20%+考勤10%。对于大多数理论类的课程, 这种考核方式设置较合理, 但是对于摄影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笔试只能反映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期末成绩并不一定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拍摄技术。

课程设置的学期不合理。每个学校该课程设置的学期不一样。我们当前版本的教学大纲将这门课程设置在大四上学期, 因为大四学生都比较忙, 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时间在课下拍照片, 提高摄影技巧。

2. 教学资源较匮乏

照相机数量有限, 更新换代慢。一批照相机往往经过几届学生使用, 有时设备已经陈旧落后, 不能成为学生拍照的好帮手。而且做实验时学生分组, 不是每个同学都有足够的机会拿着照相机尽情拍照。

教师资源有限, 不同教师擅长的方面不同。有擅长理论的, 有擅长拍摄实务的。

教材内容较单一, 配套资源不足。一般来说, 新闻摄影的理论和实务介绍的比较多的教材, 摄影技术方面介绍的不够详细, 缺少一些照片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而且有些案例比较陈旧。有些教材摄影技术方面介绍的比较全面细致, 但又缺少新闻摄影理论和实践操作的介绍。而且多数教材一般都没有相应的配套资源, 比如多媒体课件, 网站。

3.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传递-接受”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各方面的知识, 学生接受知识, 做好笔记。这种方式可以高效率地传递知识, 但是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

缺少对学生作品的反馈。学生拍完照片作为作业交上来算实验成绩, 教师打完分数存档。整个过程缺少对学生作品的反馈。没有及时的反馈学生就不知如何改进。

新闻意识不够, 缺少实践。新闻摄影拍摄的照片主要是为了报道新闻事件, 传递新闻信息。但是现在学生只是拍摄完照片, 完成技术方面的操作, 基本没有用于新闻实践。

现有的新闻摄影实践课程,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普遍采取演示教学和模拟训练的方式。课堂教学基本只能在教室或者实验室进行, 而模拟训练由于受到学时和课堂时间限制, 基本上也只能在实验室或者学校以及学校附近进行①。

二、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的思考

1. 合理设置课程

适当增加学时, 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介绍新闻摄影基本理论、拍摄实务以及摄影技术等知识。此外, 实验学时的比重也需要增加, 因为最终摄影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还得看实践的情况。

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期末笔试成绩占一定比例, 通过答题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学生对摄影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平时成绩比重大一些, 侧重于对摄影实践能力的考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然后通过自评、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客观地给出分数。可以让学生撰写小论文, 就他所拍摄的作品谈一谈摄影方面的心得或者对摄影某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时间, 让他们自己结合拍摄的作品讲解一个小知识点, 根据表现给出分数。

学期设置靠前一些。摄影学习, 基本不可以零基础开始学习。所以, 可以在大一、大二设置《新闻摄影》课程。因为摄影操作性比较强, 需要学生在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不断实践, 才能熟练掌握技术。相对来说, 大一大二时学生的时间较为充裕, 而且热衷于学校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实践学到的摄影知识, 对拍摄照片有很高的热情, 乐于参与到各种实践当中。

2. 提供多种学习资源

增加照相机的数量,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拍照。购买设备时, 尽量购买当前比较流行的、经典的、耐用的设备, 好用的器材能够让学生得心应手地发挥。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其他的辅助设备, 比如用来冲洗胶片的暗房、用于室内摄影的影棚、用于影片的后期处理加工的计算机机房等。

配备教学梯队, 并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每名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 有擅长的方面, 有薄弱的方面, 如果能配备一个合理的教学梯队, 教师之间能够取长补短, 完善自己薄弱的方面, 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提高自身能力。在假期时, 可以给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 短时间内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完善教材, 提供配套资源。更新教材实例。对于技术部分, 建议多增加些图片、照片, 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点。提供相关配套资源。比如提供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网站资源, 不仅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 还能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3. 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讲完某个知识点, 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 课下完成, 课上交流。比如, 讲完“景深”, 可以让学生课下每人拍摄一组不同景深效果的照片, 课上进行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 还能开拓视野, 了解身边的同学是怎样拍摄照片的。每次任务之后, 可以让同学们评选出最佳作品,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及时对学生作品给予反馈。反馈在教学中非常重要, 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效果, 对学习的不足及时补救。对于实验课, 学生交完实验报告和作品后, 教师及时批改, 之后可以把成绩和评语反馈给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到哪里需要改进。平时在课上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及时作出点评, 同学们也可以讨论。

通过MOOC、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学习。现在MOOC非常流行,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能够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通过在线观看视频的方式, 既能够看到老师的影像, 屏幕上也会打出老师说话的文字, 帮助学生记笔记。而且还可以和老师进行互动答疑。关键是在宿舍中就可以听知名大学教师的讲课, 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学习完毕之后, 提交作业通过考核之后, 能够获得证书, 证明你学习过这门课程并顺利通过。网络上也有许多视频公开课资源。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 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这样的方式, 知识的讲解在课下完成, 课上时间可以充分进行讨论、交流, 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4.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运用知识, 掌握摄影技能。比如利用传媒学院丰富的资源, 学校的新闻制作中心挂靠在传媒学院, 可以让同学们参与到新闻制作中心的日常工作中, 从事新闻报道, 拍摄新闻照片。可以与地区的媒体合作, 让学生们去实习。深入实际去了解新闻是如何采访、如何拍摄的。

以学科专业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性的相关比赛也不失为另一种有效手段。人文知识竞赛、“最美校园”摄影大赛、微电影艺术节、DV短片比赛、“小小记者”大赛、学术科技展, 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甚至相关指导老师在与他人的比拼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对专业知识及人文感悟的新的认识②。

结语

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方法,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更多的方式改进新闻摄影的教学, 培养合格的新闻摄影人才。

注释

11曹健敏.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新闻摄影实践教学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 (5)

新闻摄影学心得 篇5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感觉。可是自己的水平很有限。这学期的双学位选课时得知有李世雄老师的摄影课,我很激动,终于有机会接触正规的摄影学习。通过上课的学习,开始了解相机的运用,光与影的合作,光圈和速度的配合,同一个画面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及角度,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原来摄影的学问这么大。

上课的时候,我认真听讲,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幅照片都那么精美,触人心玄。欣赏老师所拍的照片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就是在学习摄影。在课堂上学习过之后,我开始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地练习,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理论在实践中却不容易做到。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与此同时,还要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感谢新闻摄影感谢教导了我们一学期的李老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实践的可爱的人是你们让这个学期的课生动是你们让摄影不仅仅是摄影也感谢那些不配合我们实践的人们,是你们让我们得到的不只是新闻摄影知识让我们了解工作的艰苦社会的残酷,是你们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奋斗的精神和继续下去的动力。短暂的课程结束了,我会继续实践,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不断在摄影的道路上前进。

张煜晨

受众认知与新闻摄影 篇6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特点 认知过程 新闻摄影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区,该学科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于60年代,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信息学,其实质是把人看成类似于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主张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类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在面对外界的信息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对可观察的外显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新闻摄影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方针被逐步认可,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也得到发展,但是国内摄影理论研究尚未成熟,论文专著的内容大都停留在感性经验的认识和实践操作的说明,使得新闻摄影的研究停留在技术的层面,缺乏理论的指导。而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因此心理学介入新闻摄影传播研究是必然的。传播活动中的某些心理现象可直接应用心理学已有的理论去解释。而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殊形式——新闻摄影传播中的传受者心理活动过程也当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①

一、受者的认知过程(见图1)

1、注意的选择

受者对外界的客观刺激的认知过程和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外界客观刺激物是新闻摄影图片及文字说明。在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是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的形式作用于受者的感官。根据主体的需要和媒介刺激的物理特性(是否吸引人),受者从信息流中选择了少量的信息,这些被受者注意的信息以过滤的方式或者衰减的方式进入中心通路。②过滤方式是对外界的信息选择注意的一种方式,比如青年女性对时装模特报道的图片全神贯注,而对篮球明星报道图片毫无察觉;衰减方式则是指受者在同时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信息,对某一种信息的关注更为强烈,而对另一种信息的关注则是比较微弱。上述无论哪一种方式,在一定的时间里,只有少量的信息被受者选择加工。

2、对信息的表征

“表征(representation)”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内有研究者译成“再现”或“表述”。“在一般心理学上,表征是指将外在的现实世界转化为心理事件的历程”③。认知心理学认为客观世界给予的是物理符号,只有外界信息被转化为心理符号时,才能被人脑加工处理。表征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过程则是在表征的基础上产生的行为。也就是说某种信息只有被受众顺利和正确地表征,才能让受众接收到信息,理解信息,而后才能会有接受这个行为的产生。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④。人们对图片的表征相对于文字来说,不容易产生偏差。这就是为什么一副不配文字说明的国外新闻图片,照样可以被我国的受众理解。新闻摄影是一种国际语言,它没有对受众文化水平、地域范围的限制⑤,但是对于那些主题模棱两可的图片,文字说明对于受众对图片的理解确是十分重要的。

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作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因此,刺激和被试当前的心理状态,这二者共同决定着被试作出什么反应。”⑥图片信息被表征后,就会进入信息的加工阶段。为了理解当前的信息,受者需要从以往的记忆存储结构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将之提取到短时记忆里,使其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以帮助认识主体来加工当前的信息。当今大众媒介就是利用受众记忆认知的这一特性,在相同传播时间内增大信息含量,以信息整合的方式增强传播效果。在传播领域内,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简洁明晰的解释,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理解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使信息成为受众所熟悉的一部分,以此提高受众短时记忆的效果。

3、思维的调节和控制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客观的反映,对其他的心理活动起到统领、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4、行为输出

受者在理解接受媒介信息以后,付诸于行动,这就是受者的行为输出。

二、受者的认知特点

1、受者认知的主动性

“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作品是单一的,而审美判断却可以因人而异。在传播领域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在相同的信息刺激下,不同心理的受众会做出不同的认知反应。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研究的发展,受众的主体意识已逐步被挖掘出来。目前在传播界已形成定论: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已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有选择的媒介内容的使用者。从心理层面讲,这一转变主要源于对受众认知能力的研究和发现。传播学家施拉姆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受众参与传播尤如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多的令受众满意的饭菜(讯息),至于受众爱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爱好。也就是说,受众使用媒介完全是基于自身的需求,受众对媒介的积极参与使用制约着整个传播过程。

2、受者认知的被动性

受者认识的被动性(即依赖性)是指受者认知来源和认知范围的局限性。虽然受众有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但受众认知结构是媒介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理系统的产物,而所有信息都是大众媒介既定的,构成受众认知来源的信息最终无法逾越大众媒介所建构的“媒介现实”。也就是说,受众有选择信息的主动性,但主动性的范围是依赖于大众媒介的。

在大众传播史中,曾经先后出现过强调传者为中心而忽略受众主观能动性的“魔弹论”,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的“有限效果论”,他们都能反映传者和受者在传播轨迹中的作用,但是他们都带有片面性。只有辩证统一地看待受者主动性和被动性地认知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受众的心理,掌握大众传播的规律。

三、受众的认知特点对媒介传播的反作用

研究受众认知过程和特点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认知心理学这一中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媒介信息影响下的受众心理如何外化为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并最终引起社会的变化。

1、受众认知过程要求媒介努力吸引受众注意力

受众的认知过程首先是选择注意,这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进入传播市场,什么样的信息能被受众选择注意,进而被顺利表征进行信息加工,最终产生行为输出?这都是新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华盛顿邮报》的图片编辑艾尔伯特把图片分为四个档次:(1)信息含量;(2)形象价值;(3)情感因素;(4)亲切感。这种评估方法,简单明了,不仅是图片编辑们工作的诀窍,也是任何进入图片解读评价的有效途径。新闻图片相比较文字更容易被受众顺利地表征,但是对于主题模棱两可的图片需要必要的文字说明。

2、受众认知的主动性要求媒介注重受众的自主意识

目前,传播手段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受众对媒体的使用,对接收、理解媒体所表达信息时的认知参与度和自主意识也不断增强。受众对同一信息源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这就要求媒介走分众化、小众化路线,对不同职业,年龄,区域,收入,文化程度的人传播不同的内容,或者以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播相同的内容。

3、受众认知的被动性和“议程设置”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指人们生活在由新闻媒介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新闻媒介也许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如何判断和思考,但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思考什么、关心什么。现代人已日益浸润在媒介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无意地营造出来的媒介现实,是媒介拟态环境。这就要求媒介要利用这种作用,为公众创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但是其强调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观点对于理解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还是有一定理论意义的。□

参考文献

①②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45、147

③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55

④吴建,徐沛:《新闻摄影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

⑤李培林:《当代新闻摄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6

⑥[美]司马贺,荆其诚,张厚粲 译:《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

(作者: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浅析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 篇7

1. 新闻摄影的含义

当今人们所提及的新闻摄影一般包括广义的新闻摄影和狭义的新闻摄影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上来说,新闻摄影是指一切用摄影那个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用照相机拍摄图片;二是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片;三是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影片。狭义的新闻摄影是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编写《新闻摄影学概论》一书时曾给出过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

2. 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具有三大基本特性:新闻性、真实性和形象性。

(1)新闻性。新闻摄影要从重视重大题材、重视独家新闻、用于攻破难度大的题材、重视报道的时效性这四个方面来把握。

(2)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内涵是所揭示的真实的主题,而不是虚构、主观臆造的和脱离实际的,这就要求拍摄的对象必须真实,事实真实;摄像应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瞬间,总体真实;摄影对象自然真实,不能是实现安排或预先排演过的;另外文字说明也要准确真实。

(3)形象性。通过摄影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2.新闻摄影的价值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的主题集新闻性、真实性、时效性、直接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与一身,能将新闻主题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新闻摄影常讲视觉冲击力,摄影师应该把镜头对准社会生活中真正打动人心的层面,每一张图片都给读者一次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机会,每一次的阅览后能够反复在脑海中萦绕,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就是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基本素质和终极追求就是写真,写真就是新闻摄影价值的本质。

二、纪实摄影

1. 纪实摄影的内涵

摄影自诞生以来已有170余年的历史,在摄影这条历史长河中,不论时光如何变化,不管摄影师们对摄影的着重点在于哪些种类,纪实性作为摄影的根本属性,其地位从未被动摇过。卡蒂尔·布列松曾说过:“在所有表现方法中,摄影是唯一的能把转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一种手段。”摄影自诞生时起便具有了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响,因此,纪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属性。然而在摄影发展的早期,纪实性并没有得到摄影家们的认可,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形象性的报道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摄影纪实真实生活的基本作用。

纪实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类别,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给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取决于摄影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纪实摄影作品不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2. 纪实摄影的特点

(1)真实性。纪实摄影记录对象的真实形象,不能有夸大、歪曲。

(2)社会性。社会性是通过对拍摄对象所代表的社会关系的记录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摄影是社会评价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特征。纪实摄影作品关注社会现行,注重选材的社会价值,以促进改良社会为目标,流露着摄影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思考。

三、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联系

提到联系,必然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相通点和差异处。作为摄影的两个类别,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现实中不是这样,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往往同时出现在一个作品当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也有必要从这两个摄影类别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点,以便能够使两者能够更加紧密和谐地运用在一起。纪实摄影注重社会、历史价值,新闻摄影注重新闻价值,两种摄影表达形式都充分发挥摄影手段的科学纪实性和形象纪实性、瞬间纪实性的特点来寻求对事物的精确记录。

(1)纪实摄影都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某一事物、人物在某一特定时空状态下的自然形象作出的记录。记录手法的忠实性、真实性的品质,对于纪实摄影具有和新闻摄影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其生命和根本。

(2)二者都运用“精确记录方法”,充分发挥摄影手段的科学纪实性、形象及时性和瞬间纪实性的特点,一次寻求对事物的精确记录,呈现细节,力求图像和自然景象完全一致。

(3)二者均通过所拍摄的图片表达一种认识和理解,传递一种信息,并试图通过这种表达和传递依法他人思考引起他人的裁决,从而实现认同和分享的目的。

两者虽然都具有真实性、艺术性、社会性等基本共同点,但差异也十分明显。

首先,时效性的差异。新闻摄影的时效性是指新闻图片在到达受众前,应尽可能地争取时间。然而,纪实摄影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性和科研就行,历史是不会过时的。纪实摄影代替了人类以文字和绘画等形式记录历史的方式,使得历史更为直观和形象。与新闻影响不同,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充当纪实摄影的题材,只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的材料才能作为历史记录下来。一张没有经过修饰的纪实摄影也许在当时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或者轰动,但对后人来说,那也许就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碎片。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摄影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作品,事件是“现在进行时”,而纪实摄影是“静止”的,时间是“过去时”。

另外,艺术性差异。不可否认,不论是新闻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具有艺术性。但是,两者艺术性的深入度不尽相同。新闻摄影的艺术性首先根植于新闻性。新闻摄影师的首要任务是把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这个影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摄影的内涵决定了新闻性的决定作用,甚至可以放弃艺术性的要求。一副重大突发事件的图片,如果因为拍摄技术上有缺陷,仍可以发行,因为事件是重大的。新闻性是前提是基础,艺术表现力是为新闻性服务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才给艺术提供了空间。但纪实摄影相对于新闻摄影来说,艺术性更强一些。由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时间更为宽松,使得摄影师在主题选择、换面构图、视点选择、光线选取等方面更为考究,纪实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全面地发挥。纪实摄影是直接取现实生活的原型进行创作,以摄影家眼睛延伸的镜头来透视社会、自然,卡蒂尔·布列松可以寻找的“决定性瞬间”就是把时机与情境的最佳结合点拉近,尽量把这两点结合成一个时刻。

新闻摄影教育 篇8

笔者在讲授“影像语言”课程之构图一章时, 为检测学生对摄影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给学生展示了中外新闻摄影史上两张著名的照片:一张是齐观山的《斗地主》;另一张是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的《胜利之吻》。

针对《斗地主》这幅摄影作品, 有学生说老贫农是画面主体, 因为从作品主题来看是表现农民翻身做主, 并且老贫农是正面角度、实像;也有学生说地主是画面主体, 因为地主在画面中占据较大的面积, 而且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他的身上, 摄影师想通过人物视线来引导我们关注画面主体;还有学生认为老贫农和地主二者共同构成画面主体, 因为斗地主这一活动包含斗与被斗双方, 缺乏任何一方都无法说明内容和表达主题。至于问到谁是陪体, 有的学生认为地主是陪体, 有的学生认为地主和后面围观的农民都是陪体;在认为地主是画面主体的学生中, 对陪体的看法也与前面类似, 有认为老贫农是陪体的, 也有认为所有农民都是陪体的。

针对《胜利之吻》这幅摄影作品, 大多数学生认为水兵和女护士是画面主体, 因为他俩紧紧抱在一起, 而且在画面中成为视觉中心, 其他人物的视线也在引导我们关注这对男女。但也有学生受《斗地主》这幅作品讨论的影响, 认为水兵是画面主体。他们认为从画面形式来看, 《胜利之吻》和《斗地主》有很大的相似性:画面中较突出的两个人物都是以一个正面一个侧面的形式呈现, 他们或进行语言交流, 或进行身体接触, 而且其他人物都处于围观状态。既然《斗地主》中老贫农是画面主体, 那么《胜利之吻》中水兵也应该是画面主体。至于谁是陪体, 不同的学生也是观点各异。有学生认为街道上的行人是陪体, 但也有学生认为该画面没有陪体, 街道上的行人是环境的一个要素, 与背景中的建筑共同构成环境。

二、新闻摄影作品构图实体元素的学术探讨

学生讨论中的众说纷纭和莫衷一是, 既与他们对新闻摄影作品主体、陪体和环境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关, 也与学者们对摄影构图主体、陪体和环境的概念界定含糊不清有关。

笔者查阅大量摄影类文献资料, 发现学者们将摄影构图实体元素划分为二大派系。一派是采用二分法, 即把摄影构图实体元素划分为主体与陪体 (或宾体) 。例如, 《摄影辞典》中对主体的解释是:“在摄影画面上, 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物体, 称为‘主体’……一般来说, 在一个画面上, 主体只能有一个, 其余的称为陪体 (宾体) 。”[1]在《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一书中, 作者卜新章认为, 陪体“是画面中用来陪衬主体的所有事物形象和空白, 是画面中除了主体之外的一切前景、背景、环境和空白”。[2]

另一派采用三分法, 即把摄影构图实体元素划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例如, 吴印咸的《摄影构图》一书专列“主体、陪体与环境的处理”一章并指出, “一幅完整的摄影画面, 一般都是由主体、陪体和环境等各个部分组成。主体, 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 集中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陪体, 是用来烘托主体, 使主体更加突出、鲜明;画面的其它部分则是环境”。[3]李兴国在其《摄影构图艺术》的“画面构图”章节中也指出, “组成一幅画面有如下几个因素:主体、陪体、环境 (前景和背景) 、空白等”。[4]

“二分法”派与“三分法”派中所指的陪体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从概念界定来看, “二分法”派中的陪体都涉及前景和背景, 这显然更接近于“三分法”派中的环境, 但从论述内容以及列举例子来看, 又涉及“三分法”派中的陪体。正是由于“二分法”派中陪体概念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使他们在论述陪体时游离在“三分法”派所指的陪体与环境概念之间。学者康大荃可能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 于是在两年后主编的另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摄影构图学》中就采用了“三分法”, 他指出“摄影画面的形象构成因素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层次”。[5]但“三分法”派对于一些概念的界定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针对新闻摄影, 笔者认为“三分法”较为合适。因为新闻摄影通常是对某一事件或情节的记录, 特别是对于场面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复杂的情况, “二分法”对照片的分析显得不够全面深入, 于是有必要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程度依次划分为三个要素:主体、陪体、环境。主体是一幅画面最重要的表现对象, 是主题思想的重要载体, 也是画面的视觉结构中心。换句话说, 从画面内容来看, 主体是最重要的信息传达者;从画面主题来看, 主体是最能表达主题的人或物;从构图结构和观众的视觉心理来看, 主体是画面的视觉结构中心。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是重要性仅次于主体的人或物。在内容上, 陪体与主体共同构成事件或情节, 往往与主体形成视线、语言上的交流或肢体上的接触。如果缺乏陪体的信息, 观众就不能准确地理解甚至根本无法看懂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在主题上, 陪体辅助主体共同揭示画面主题, 如果缺乏陪体, 观众便不能准确地理解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画面主题。在结构上, 陪体与主体形成或左右或上下或前后等视觉上的对比或呼应态势, 或围绕在主体周围。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就好比影视剧中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一样。环境是相对于主体和陪体而言的, 是主体和陪体周围所处的人物或景物, 其重要性通常弱于陪体。环境在画面中主要起到为事件、情节交代时间、地点等因素, 或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等, 对理解画面内容和主题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其结构多处于主体与陪体的前后或周围。于是,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实体元素依其重要性形成金字塔格局:主体、陪体、环境。

三、新闻摄影作品构图实体元素的实践指导

画面主题的主观性以及画面形式的复杂性, 使得我们辨析画面的主体、陪体和环境仍然十分困难。笔者在此为大家提供辨析新闻摄影作品主体、陪体和环境的经验和技巧, 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新闻摄影实践。由于每一幅新闻摄影作品都是由特定的内容、形式和主题三个要素组成, 因此对画面构图实体元素的辨析也只能从这些要素入手。对画面主体、陪体和环境的辨析可分“两步走”:第一步, 用一句话概括画面所提供的主要事件或情节, 与主要事件或情节相关的人或物即为画面中的主体和陪体, 其余人物或景物则为环境;第二步, 在主体和陪体中, 综合分析被摄对象的景别、角度、虚实、影调、色调等画面形式, 并结合照片主题, 画面中最突出、最想表现的对象即为主体。如果他们势均力敌、不分伯仲, 且共同起到表现主题的作用, 那么他们都是主体, 即画面没有陪体。我们运用以上方法解答前面遗留下的问题。

齐观山的《斗地主》中, 我们用一句话概括画面情节:北京郊区土改会中, 一位老贫农正在批斗地主。因此, 那个老贫农和地主是画面表现对象, 背景中的农民、树和建筑是环境。从画面表现形式看, 虽然地主占据画面较大面积, 但处于侧面角度、边缘位置, 被虚化处理, 而老贫农处于正面角度、黄金分割线位置, 镜头也聚焦在他身上, 联系照片主题, 表现新中国农民翻身做主, 所以老贫农是画面主体, 地主是陪体。

弗雷德·艾森施泰特的《胜利之吻》中, 我们用一句话概括画面情节:二战胜利后, 水兵与女护士热情拥吻。因此, 水兵和女护士是画面表现对象, 其他人群和建筑构成画面的环境。从画面表现形式看, 水兵与女护士紧紧拥抱在一起, 二者都处于镜头焦距中, 并且不分伯仲, 联系照片主题, 表现的是二战胜利后人民的喜悦之情, 所以二者都是主体。

以上方法概括而言就是:第一步, 从画面内容分析哪些属于被表现的对象——主体和陪体, 哪些属于对象周围的环境;第二步, 从画面形式并结合画面主题分析谁是主体, 谁是陪体。“两步法”不论是用来辨析新闻摄影作品的主体、陪体和环境, 还是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和安排主体、陪体和环境, 都显示了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新闻摄影构图的实体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划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 它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格局。在画面主体、陪体和环境的辨析与摄影实践中, 可提供“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 从画面内容分析哪些属于被表现的对象——主体和陪体, 哪些属于对象周围的环境;第二步, 从画面形式并结合画面主题分析谁是主体, 谁是陪体。

关键词:新闻摄影,构图,元素,金字塔

参考文献

[1]林梦星, 刘建福, 陈纯, 陈扬坤.摄影辞典[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1988:175.

[2]卜新章.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63.

[3]吴印咸.摄影构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29.

[4]李兴国.摄影构图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2-46.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篇9

《新闻学大辞典》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是:“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采用摄影科学的手段选择正在发生或发现的典型事实进行有说明的照片报道。”颜志刚在《对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中也说:“利用摄影术、用画面的形式, 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纪实 (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 , 这就是新闻摄影的特性, 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定义。”相比较其他对新闻摄影的定义, 这两种新闻摄影定义则更突出了“选择”和“形象”两个词汇。如何能够更形象地选择拍摄新闻, 让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 让受众更易懂, 成为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首要任务。

为了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公正性, 在进行新闻摄影拍摄时, 新闻摄影者必须充分尊重被摄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摄影记者不能出于主观愿望去打断或改变被摄事物的发展进程, 而只能作为一个目击者, 在客观事物的进行和发展过程中进行客观、公正的目击式记录。

其实, 新闻摄影的生产一直以典型的“我在场”而个性凸显地自我存在着, 总有一个主体在场、在看、在聚焦。因此, 摄影者在将新闻事件的形象元素摄入到相机中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囊括其中。其次, 因为新闻照片是截取整个新闻事件的片段瞬间, 而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截取的这一主观动作本就是摄影者在做, 所以新闻照片当中势必会包含有摄影者的思想。再者,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同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应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报道虽是以真实的现实作为基础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摄影作品不能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处理。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正是因为合理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 才得以加强和突出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如果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仅仅以“新闻摄影术” (死板地以新闻摄影的定义为指标进行新闻摄影拍摄) 为拍摄准则, 是完全不行的, 因为这种制作新闻照片的手段现在看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受众的品位。因此, 在照片中加入一些不改变新闻本身的创意, 能够帮助、启发、引导读者去领悟照片深层次的形和意, 发挥新闻照片形有意而意无穷的魅力。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 如果摄影者只是一个摄影机器, 即使他拍出来的照片无可指责, 这种新闻图片也没有任何的形象价值, 也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新闻照片本身是具有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的, 摄影者必须具有到纷繁的生活当中寻找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形象价值的能力。新闻摄影是有创意的, 不是物品的简单堆砌, 它虽然被赋予记录真实的职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照片都必须循规蹈矩地按部就班。一幅完美的新闻照片, 就是一篇能够挖掘到拍摄对象内心世界的思想论文。而这个挖掘的工具就是“新闻摄影者的创意思想”。因此我们需要新闻摄影者的创意。

但是, 创意并非创新, 我们需要的不是大刀阔斧地对新闻摄影进行改革, 而是完美地深入到每一个新闻事件的精彩片段当中, 跨越其中的“缺口” (新闻摄影报道的切入点) 并加以想象而得到对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完整再现, 让读者在阅读主题的同时理解到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一来, 以决定性时刻为书写特色的新闻摄影就在碎片的基础上建构了一次震颤。并且因为是片段, 新闻摄影不受完整故事性的限制, 随意撷取其中“精彩”段落的做法被视为完全合乎反映真实的要求。所以, 对这个片段加以想象并进行创新成为一种必要的过程。罗兰·巴特称之为影像衍生义, 即由观者认知体系中语意符号系统对影像赋予符号性意义, 也就是借助“观者”之手“赋予”影像一个意义。李晓洁在《新闻摄影的智慧及其命名》中也说:“愈是‘刺目点’明显的新闻摄影, 就愈是有这样的由气息笼罩全局的机制, 一种本雅明笔下的‘灵韵’统筹影像空间从而干预整体意义生产的状况。”新闻摄影正需要这种“灵韵”, 使它能从整个真实而又朦胧的新闻事件中挑出可以独挑大梁笼罩全局的“刺目点”。

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它是新闻摄影工作者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张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是思想性、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思想性寓于新闻性之中, 新闻性体现思想性, 艺术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性和新闻性。如何才能运用自己的创意“灵韵”寻找到“刺目点”, 将这3个方面自然而和谐地融会在画面中成为新闻摄影者需要跨越的思维鸿沟。

摄影家侯登科先生有一句既实在又“解馋”的话——照片不要拍得太聪明, 而应该拍出智慧。新闻摄影在记录客观世界时不是随心所欲的, 不能够太夸张。虽然创意思想可以运用, 但是同其他造型艺术相比, 它又受到新闻规律的制约, 必须遵循真人、真事、真场景的真实性原则, 进行现场直观可视的实地拍摄, 来不得半点虚假。创意只能运用在表现形式上, 以作为新闻摄影在表现手法上的补充, 从而获得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完美统一的新闻照片。

何谓创意摄影?“在认知的基础上, 在深谙生活的前提下, 对主观理念创造性的形象创造, 这些可视的形象不仅有怪异的形式, 而且有新领队显示的感悟, 前所未有的世间无有, 人们称其为创意摄影。”那么, 新闻摄影的创意方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3种方法:1.打破常规, 叛逆传统。跳出传统这个围城, 拓宽眼界, 不受“新闻摄影术”的约束。2.抓住灵感, 拓宽思维。灵感是一闪而过的机遇, 抓住这样一个瞬间就获得了成功的一半, 然而成功的另一半在于摄影者后期对照片的见解和认知。3.跳出“庐山”, 创造新生。避开以往的旧思路, 用求新的手法进行创作。想法独特新颖的照片更具有容易抓住读者眼球的视觉冲击力。

新闻摄影记者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新闻摄影创意能力呢?

首先, 摄影记者应该培养自己的新闻嗅觉和敏感, 创新新闻摄影思维方式, 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新闻价值, 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要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思考, 要刻苦地学习摄影技术技巧, 长期地深入生活。只有这样, 摄影记者才能拥有细致的观察力和过硬的捕捉瞬间形象的能力。

其次, 提高记者的认知能力是最重要的, 而记者的认知能力又多由记者的经验所决定, 所以如何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经验值才是最根本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 它是“深谙生活的前提”, 也是获取新闻摄影创意最有效的方法。经验是从每一次的新闻摄影当中积累的直觉, 它可以在无形当中指导摄影者的行动, 使摄影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现场动态, 有效地对现场形象进行记录;亦可以练就摄影者敏锐的观察能力, 对现场进行大致的估计和预测, 提前准备。

摄影记者对生活现象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就是所谓的实践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认识的过程, 第一步, 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 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 是对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的阶段。”因此, 摄影记者深入生活的时间越长, 对现实生活观察得越细致, 掌握的感性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助于使自己的认识逐渐地深化、系统、全面。

其实, 不管是“历经经验之后的撷取”, 还是瞬间形成的“金点子”, 都需要摄影者成熟的思考。新闻摄影并不是用相机摄取影像的过程, 而是摄影师用某种思维方式认识感知事物的过程。经验的直觉是摄影者获取新闻形象价值的外壳, 而成熟的思考才是新闻事件内在灵魂的抓手。而对于瞬间的“金点子”来说, 摄影者必须具备成熟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成功地抓取到典型性瞬间。

总之, 新闻摄影者应该提升自己两方面的能力:经验的积累能力和经常思考的能力。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学习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耐心, 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磨炼自己。

参考文献

[1].李晓洁:《新闻摄影的智慧及其命名》, 《新闻大学》, 2008 (1) 。

[2].彭湘蓉:《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 《新闻知识》, 2005 (11) 。

[3].郑之:《浅谈静物摄影创作》, 《中国摄影家》, 2009 (2) 。

新闻摄影的大众互动 篇10

但是, 新闻摄影反映的对象, 只能是正在发生、发展着的新闻事件, 稍纵即逝, 过时不候。而我国媒体还没有完备的新闻摄影机构和队伍, 仅仅依靠有限的专职摄影记者, 尽管以一当十, 仍然无济于事;即便每位文字记者都配备照相机, 人数也还是有限。面对着每天大量发生的新闻事件, 新闻记者疲于奔命, 也难免顾此失彼。通讯员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来源, 然而, 有限的通讯员队伍已难适应时代的发展, 且有的通讯员缺少主动意识和新闻敏感。

想要鲜活、丰富的新闻图片吗?不妨倡导大众互动。

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 六年来长盛不衰, 其中一个成功经验, 就是对群众互动不设门槛。栏目有一组24小时开通的受众热线, 平均每天有千余条信息, 即便百里挑一, 也能提炼出10条鲜活的新闻。如果每一个媒体, 都能如此这般广开门路发动受众, 鼓励每一个现场当事者, 拿起手中的手机、照相机, 拍摄鲜活的画面, 将大大拓展新闻图片的来源。

一、新闻摄影大众互动的优势

变盲点为热点。大众的参与, 使顺风耳、千里眼从美好愿望成为现实。一些至今还没有被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 有赖于大众互动, 可以变盲点为热点。

变事后采访为现场目击。记者纵有三头六臂, 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 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真相, 只能依靠滞后采访寻找当事人。而目击者主动提供信息, 其真实性和说服力不言而喻。

变“走过路过”为“不再错过”。当事者有切身体验的各种困难、困惑和社会矛盾, 民众的呼声, 以及应对举措, 包括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变化, 利用媒体的平台, 及时疏导、化解、推广, 媒体就不会常常“错过”。

二、导入群众性新闻摄影的互动机制

敞开大门, 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媒体的热线电话、热线手机、电子信箱, 包括新闻图片投稿的绿色通道, 时时公之于众。

内设通联机制, 信息共享, 对自然来稿建档立案。

建立保障体系。通过跟踪追访、论证, 力求三个确保:确保自发来稿的真实性;确保有效性;确保纳入法制轨道。

现场——摄影记者的新闻生命 篇11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接受的主要方式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报纸的卖点,就体现在对图片的重视上。要想有些可读性强、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提升壮大报纸的信息传播功能,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去跑、去发现、去捕捉第一时效的新闻,因为新闻摄影是一个现场行为,离开现场的一切摄影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徒劳。

1995年10月15日下午1点多钟,从报社的热线电话中得知:郑州市南顺城街一建筑工地,发生一起幼女坠洞事件。一个一岁半的幼女李恒跟随来郑打工的父母在工地上玩耍时,不慎坠入一个直径不足40厘米的桩基洞内,小李恒被卡在8米深的洞中间,急待救援。来不及多想,我抓起摄影包,骑上自行车飞奔事发地点。到了现场,救援工作刚刚开始,调来的挖土机几乎与我同时到达。我用两台相机(尼康F5和90X)抓拍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救援人员趴在洞口向洞内输送氧气,呼唤孩子的名字;挖土机挖侧洞时,救援人员轻轻说慢点、慢点,别震着孩子;在杂乱中我爬到居民阳台上拍摄全景;坠洞幼女的父亲瘫坐在地上无奈地流着眼泪。一切对主题具有衬托作用的副题画面,我尽全力摄入镜头。这时我已清楚了这个事件的分量,它是对政府和社会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当幼女李恒被数百名公安民警、市政工人、医务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抢救、托出洞口那一刻,我的两台相机快门频点,因为我知道孩子被救出的那一刻是这一事件的主题画面,一定要拍得精彩。第二天,《大河报》发表和全国各大报刊转载都是用的小李恒被托出洞口一瞬间、围观群众热烈鼓掌的那一张图片作主题画面。后来,这组照片获得了全国新闻摄影赛突发新闻类金奖。这一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河报》初创阶段的读者基础,摄影功不可没。说到这起突发事件的背后故事,还有一个细节挺感人:拍完照片,直至把小李恒送往医院,并获悉孩子脱离危险,我和文字记者才灰头土脸地返回报社。激动难捺的我,强压心情,先进暗房冲出胶卷,一看底片,厚薄正好,影像不错,我一个箭步冲出暗房,在报社的走廊里放开嗓子大叫一声,惊得同事纷纷跑出了办公室。后来,我把照片做出来,拿给总编们看,大家都很激动。当晚,编辑把版面排好,效果不错。几位老总高兴地回家里拿了好烟好酒,就在我们热线值班室,老总和我们几位记者、编辑痛饮了几杯。那是对一起成功新闻报道的赞赏和肯定。

《幼女坠洞遇险获救》的成功报道,也让报社和同事们检验了我的摄影水平。当时,报社领导说,一件成功报道和一次获奖,不能证明一个记者的能力,看你来年如何展示了。我知道这是领导在鞭策记者再接再厉,多拍好照片,我不敢有丝毫怠慢。摄影的现场特性,决定了摄影记者必须勤奋和吃苦。不勤奋不努力不吃苦,不奔波不思考,别说获得让人叫好的精彩图片,就是一般图片的影像语言也无法向读者传递。要冲、要抢、要舍得脸皮,有时还要不顾一切,包括生命在内。

1996年12月18日,一个腰缠爆炸物、手持引爆器,挟持郑州国棉五厂幼儿园28名幼儿和两名教师的歹徒,被女警王玉荣贴身三枪击毙倒地之后,爆炸物还没排除,第一个冲进现场的摄影记者是我。当时挟持现场枪烟弥漫,一片混乱,警察纷纷往外抱孩子,被击毙的歹徒还躺在地上抽搐。事后,看了电视画面的同事和朋友劝我:更生啊,可不敢那么冒险了,如果当时爆炸物爆炸,你和那些幼儿、警察就都没命了。说真心话,事后想想也真后怕,可当时在现场真的没有多想,只想拍到精彩的画面,当时在现场,摄影记者几十名,长“枪”短“炮”,谁也不比谁的装备差。这时拼的就是胆量、勇气和智慧。看你如何临危不惧,看你如何乱中取胜,出奇出新的图像就在混乱中定格,关键时刻锁定精彩瞬间,毫不犹豫释放快门。另外,对这一《挟持28名幼儿的歹徒被当场击毙》的图片成功拍摄,还得益于我长期报道公安题材与公安人员熟悉,有些甚至成了好朋友。当时,一大帮摄影记者被公安人员挡在不能目击现场的外围,我到现场后,与当时的现场公安指挥商量,出于长期的破案报道配合和信任,他让我趴到与人质现场最近的一间小屋内与公安人员一起待命。枪声一响,我与公安民警冲进现场拍完照片出来,那帮眼巴巴的同行才赶到现场开拍。

机遇给了我这些新闻事件,但机遇之中如何把握好每一幅视觉语言丰富的影像,是摄影记者要为之修炼的硬功夫。对此,我是坚信不移的。摄影需要的是投入,忘我地投入,特别是新闻摄影,甚至需要毕生的付出和努力,没有对新闻摄影的痴心痴情作铺垫,很难拍出感人至深的好照片,这是我对新闻摄影执著的认识,也是最基本的理解。新闻摄影来不得半点虚假,它需要用纯朴的感情去修饰,用真实的事件去张扬。

对新闻摄影,我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的激情和感动,但这的确是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有了激情和感动,年龄就不是阻挡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障碍和屏障。

1995年,因拍南北交通大动脉107国道大塞车,我想穿过沟底上到立交桥上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当跳到沟底一脚未站稳崴了踝关节,当时脚底向左,我坐下把脚扳了回来,心想没事站起来时,又成了脚底向左,疼痛难忍,被人抬出来送往医院。这就是新闻摄影的激情所使。

1997年,郑州西郊一窑场挖土的工地塌方,3名民工被埋,数十名110公安、巡警和两台推土机在现场抢救。现场采访时,我欲穿过塌方沟底去拍照,当我跑到中间时,一批土塌下来,将我掩埋得只剩头和高举起的相机,巡警把我扒了出来。这不仅是新闻摄影的激情,更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所使。

采访路边装卸工背水泥,为了感受背水泥的滋味,我背过水泥,当一袋水泥扛上肩头,从袋子里渗出来的水泥粉末像水银一样顺着脖子一下子流到脚跟,那感觉是难言的“恐怖”!

采访黄河滩淤堤工,一年四季跟踪拍摄,与淤堤工一起吃住在荒芜人烟的黄河野滩;半夜起来拍他们守护输浆口、打浆;和他们一起过元旦,喝两块钱一瓶的低劣白酒抗寒;下着大雪与淤堤工步行几十里到城区买烟;没有电视、报纸,没有一切与外界传递的信息,想家人想得掉泪时,陪他们一起给老婆孩子写信;和他们一起吃大锅面条,一起下池干打浆工作。淤堤工的生活我断断续续体验了一年,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被寒风吹裂皮肤,都感受、也感动了,好照片也拍出来了,尽管最后发出来的仅仅是那么几张,可我为能够用镜头记录民生而感到欣慰。

我出了两本画册,一本叫《目击》,一本叫《现场》,所有的“目击”和“现场”,都是纯新闻进行时的真实再现。我竭力反对摆拍,新闻进行的真实记录尊重事实、遵守客观规律是我摄影的生命力量,就此历练能力和技术,就此积淀文化和思想,就此把握影像和人生, 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不能禁锢健康思维的发展和前进。

“历险、激动、危险、挑战、担心、难堪”就是记者职业的最好描绘,这也是新闻摄影记者必须谨记、必须具备,方能成功的注脚!

新闻摄影的价值标准 篇12

关键词:新闻摄影,自身品格,批评标准,价值标准

近年来, 在报刊的版面上, 新闻图片的数量越来越多, 画幅越来越大, 位置也越来越显著, 表明新闻摄影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新闻摄影已不再是文字新闻的附属, 不再是装饰版面的点缀, 或填空补缺的配角。新闻摄影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形式。摄影新闻不同于文字新闻和广播电视新闻, 它利用视觉形象报道新闻, 是一种适宜各种文化层次读者的大众传播媒体。不少新闻工作者已经注意到, 读者面对报刊杂志, 首先注目的是显著位置上的大幅新闻照片和说明文字。然后浏览标题, 最后才是选读文章。一张报纸如果使用内容新形式美、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 更能吸引读者, 更能诱使他们心甘情愿地“障慨解囊”。

新闻摄影的视觉形象直观、纪实、新鲜和生动, 具有真实性, 现场性和现实性,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比文字新闻更具有佐证性和说服力。成功的新闻摄影, 不仅能让读者“目睹”新闻事件, 明白其真象, 还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甚至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 触发历史性的转折和社会性的变革。

新闻摄影, 是以摄影为手段, 与文字相配合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摄影新闻呈现为两种形态;一是配合文字新闻, 是文字新闻的补充和佐证;二是以新闻图片为主, 辅以说明文字。从新闻学的角度看, 新闻摄影是一种有别于文字新闻和广播电视新闻的摄影新闻。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 是一种有别于艺术摄影、社会纪实摄影及实用摄影的摄影体裁。鉴于认识新闻的不同视角及摄影新闻的不同应用形态, 鉴于它的新闻属性与摄影特征, 新闻的价值尺度也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立足于摄影新闻, 必然看重其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效性等新闻属性;如果立足于新闻摄影, 必然注重其形象的个性、纪实性及典型的瞬间性等摄影特征。如果立足于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介, 对新闻摄影的把握不能仅仅停在形式美这个层面上, 还必然深入到社会效益这个层面上, 考察其新闻价值和历史价值。

新闻摄影批评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一种品格评估和价值评估, 存在特定的批评标准。从总体上看, 新闻摄影批评包括两个方面的尺度:自身品格的鉴定尺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尺度。

1 自身品格的批评标准

新闻摄影必须具备新闻性、真实性和瞬间典型性。

1.1 新闻性

新闻摄影的新闻性特征体现为新鲜性, 新闻摄影只有用最快的传播时效和用新鲜纪实的画面向读者诉说最新事件和最新动态, 满足读者未知、欲知和应知的求新欲望, 才具备了新闻性。

1.2 真实性

新闻摄影, 作为摄影新闻必须真实。这是一切新闻传播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灵魂, 主要表现为:

首先, 反映的事件必须真实, 容不得半点虚假, 必须杜绝制造“新闻”或“新闻”炒作。

其次, 必须触及事件的本质, 揭示事件的规律和表现事件的特征。社会现实是复杂的, 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美与丑、个性与共性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的。新闻摄影只有从偶然现象和非本质现象中析离出本质现象, 才具有本质的真实性。那些“会议发言”、“形式剪彩”、“庆典宴会”、“会见合影”等程式化的新闻图片是谈不上本质真实的。这种应付读者的新闻摄影必然为读者所厌烦。

第三, 手法必须真实, 只有用纪实的手法反映客观事实, 才能做到真实客观。所谓“纪实手法”, 即利用摄影技术的纪实功能, 去记录新闻事件, 使摄影新闻具有逼真感、现场感和纪实感。纪实手法要求新闻摄影严格遵守现场拍摄的原则。干涉、扮演、摆拍、重拍或补拍只会给摄影新闻蒙上虚假的阴影, 降低可信度和丧失佐证性。

第四, 态度必须客观。客观性是真实的体现, 客观态度表现为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尊重客观事实。夸张、掩饰只会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 使摄影新闻丧失真实感。新闻摄影的真实是真实性和真实感的统一。

2 社会效应的评价标准

2.1 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摄影价值优劣的根本尺度, 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本质属性揭示的深度, 新闻信息量的大小、新闻切入点的新意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等。一幅新闻照片“信息量的划、”取决于它带给读者多少他们关注的重要信息。“切人点的新意”指审视社会现象的视角。在新闻真实性和客观陛的基础上, 打破常规的方式去反映现实, 才能拍摄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时代脉搏”指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特色。只有那些反映时代热点的新闻摄影, 富有新意的摄影新闻, 才能吸引广大读者, 实现和完成新闻价值。

2.2 新闻摄影的历史价值

上一篇: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问题下一篇:教师的倾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