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摄影

2024-06-07

床旁摄影(精选6篇)

床旁摄影 篇1

CR系统即电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因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技术, 能将模拟的影像信息转换为数字化影像信息, 加快了数字化信息处理进程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丰富了医学影像的内容, 实现了数字化。根据CR系统的曝光宽容度大, 图像清晰度高, 后处理功能强等特点。我们对1000例危重病人 (不能随意搬动及手术中急需检查的患者) 运用CR系统进行床旁摄影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患者, 男623例, 女377例, 年龄7~86岁 (平均47岁) 。CR床旁摄影胸片489张, 四肢片265张, 盆腔143张, 脊柱103张。

2.2 设备

采用德国AGFA计算机处理系统 (含登记工作站, CR扫描主机, 影像后处理工作站, 激光胶片打印机, 激光报告打印机) , 美国GE公司R—500型500 mA X线机。

1.3 方法

CR使用的是IP板, 其摄影步骤同传统屏片组合摄影。CR的曝光条件:胸部正位75 kV、侧位90 kV, 均200 mA, 时间正位0.30 s、侧位0.65 s。盆腔前后位70 kV, 200 mA, 0.7 s。脊柱正位80 kV、侧位90 kV, 均200 mA, 正位0.8 s、侧位1.25 s。四肢70 kV, 30 mAs。影像质量评价依据 (医学影像枝术质量标准) 的有关规定, 按影像清晰度、对比度、良好的影像锐利度、照片伪影及诊断要求程度等综合评定分出甲级、 乙级和废片。

2 结果

根据医学影像枝术质量的评片标准:本组1000例CR照片中甲级片960张, 甲片率达96%;乙级片38张, 占3.8%;废片2张, 占0.2%。其中1例为患者体位摆放不恰当, 另1例是曝光条件太高, IP板信息丢失。

3 讨论

3.1 数字化信息是新世纪医疗服务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必然需求。在医疗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 数字化影像将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CR系统最具备的特点是可为床旁X线摄影提供稳定高质量影像。传统屏胶联合X线床旁摄影片影响图象质量的人为因素众多, 不易控制, 一旦摄影完成, 其影像质量较难改善, 返照率高。CR系统成像解决了这一难题, 从根本上体现出移动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优越性。

3.2 CR是采用IP板具有移动性, 可以随身带到任何科室为患者做床旁摄影, 再将IP板上的影像信息经激光扫描成为数字信息, 自动传输至CR影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之后输出高质量和高清晰度的CR影像。

3.3 在临床工作中, 根据具体病情诊断之需要, 数字化CR影像不同于传统的X线照片, 它是多种处理技术, 如谐调处理, 空间频率处理, 时间减影, 能量减影, 体层伪影抑制, 动态范围控制等。具有多种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并能一次完成, 如病灶的放大, 影像增强, 边缘增强, 黑白反转, 影像对比, 灰阶与窗位处理, 病灶大小的测量, 局部的放大等, 可使组织结构, 病变形态更容易显出, 更能提高显示病灶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3.4 CR摄影条件低, 为传统X线摄影的1/2—2/3, 可使被检者的受照剂量明显下降, CR影像的动态范围较大, 即其曝光系统宽容度较常规系统大, 密度分辨率也远远高于常规的屏胶系统。

3.5 CR摄片条件的宽容度大, 即使X线曝光技术条件错误, 也可通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进行弥补, 可免除照射不足或过度造成的影像不清晰, 避免重复检查.从而得到高质量图像。

3.6 CR系统的另一大特点是不但能为床旁X线摄影提供稳定的高质量高清晰度影像, 而且还能大大降低重拍率, 减少病人X线受线量及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它改变了传统X线摄影工作程序, 减少了技术人员进暗室处理, 对号归片及胶片归档管理等环节上的繁琐工作, 由电脑操作取代了传统的人力操作, 明显降低了工作强度, 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7 CR系统可以通过改变曲线斜率来改变影像的对比度, 通过移动曲线的位置改变影像的学学密度, 而获得含有不同信息的照片, 如处理外伤患者同时有肺部挫伤和肋骨骨折, CR系统可以通过后处理的调节同时获得肺部与肋骨的影像, 减少了曝光次数, 显示的信息易为诊断医师阅读、理解, 且质量更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为及时救治危重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8 CR系统的使用可数字化存储, 可并入网络系统, 可节省部分胶片, 也可节约片库占有空间及经费。实现了影像数字化存贮和数据库管理, 有利于查询和比较, 实现了资源共享。

总之, 由于影像技术数字化在不断的演变中, CR系统可作为一种全新的X线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 它能及时、准确地为患者诊断与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影像资料, 其卓越的性能与数字化影像特征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云亭, 袁津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2-48.

[2]黄勇.CR系统在床边摄影中的临床应用[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 4 (2) .

[3]邝锦锋, 等.CR系统在床边摄影的探讨[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 3:26-27.

[4]孙峰, 方方, 等.计算摄影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 15 (11) :1016.

[5]徐跃, 梁碧玲.医学影像设备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0-120.

床旁摄影 篇2

CR是用IP板作为载体, 经X线照射后, 曝光后的成像板在阅读器内被红色激光扫描, 再经光电倍增管以数字影像方式存储, 再经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最终形成影像。CR系统主要由影像板、影像阅读器、影像处理工作站、影像存储系统组成, 与传统X线机器配合使用, 操作简单, 成像速度快, 提高了工作效率。优点: (1) CR系统能提高危重急诊床边摄影的成功率。床边摄影的主要对象是危重急诊患者、牵引不易搬动者及复合性外伤、术后患者等。传统X线床边摄影,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影像质量难以保证, 摄片形成过程中的重照率高, 而CR在危急患者床边摄影过程中用IP板作为成像的载体, 因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宽容度, 并有高于常规胶片系统的密度分辨率, 加之计算机丰富的后处理功能, 所以大大提高了床边摄影的成功率。 (2) 减少曝光量, 减少动态模糊, 减少X线辐射量, 提高了照片质量。 (3) 不受部位厚薄的限制, 曝光条件均可由CR后处理来调整, 满足诊断要求。床旁摄片患者大多病情复杂, 而所用的设备多为中小型X线机, 故摄影所用参数有明显的限制, 而CR的投照条件宽容度较大, 选用合适的mAs后, 只需适当提高kV值并通过影像调节处理可得到理想化影像, 降低重拍率[1]。 (4) 在后处理过程中根据病情诊断的需求, 还可做影像边缘增强处理, 改变不同的密度来提高诊断水平。CR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X线成像设备, 大大改善了胸部成像的显示能力, 能清楚地显示肺段以上气管、支气管、纵隔、心影以及膈顶、肋膈角界限, 减少了漏诊率,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诊断疾病的范围。同时CR系统摄片也应注意:不能过度减少照射剂量, 否则易造成量子噪声而降低图像质量。床旁摄片需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 注意保护好IP板, 避免人为损坏。另外必须注意避免一张IP板的重复摄影或张冠李戴, 造成误诊。 (5) 实现图像的数字化存储和传输。 (6) 放射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增强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在工作中技术员直接接触患者, 因此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重复摄片, 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增加工作量, 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优质的医学影像照片, 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床旁摄影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同年12月本院DR床旁机拍摄的胸部图像1000份,患者年龄1 d~91岁,平均56.5岁,其中男性465例,女性535例,另抽取2009年1月至12月床旁CR摄影系统所拍的胸部图像1000份,年龄1.5 d~95岁,平均58.5岁,其中男性477例,女性523例,对两者图像质量进行对比探讨。

1.2 使用设备

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为日本岛津MUX-100DJ型;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采用日本岛津移动式X线机MUX-10J型,其他设备有Kodak Direct view CR 950扫描仪IP板及图像后处理工作站,Kodak Dry view8900型激光打印机。

1.3 评价方法

所有床旁胸部图像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技师和2名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读片评定。两组床旁胸部图像质量分析比较采用优、良、差3个等级,对比度清晰,无伪影,完全满足诊断要求为优质图像;对比度较清晰或稍有伪影,但不影响诊断要求为良质图像;对比度差或伪影明显以及体位因素造成图像不全等,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为劣质图像。两组患者接受X射线剂量比较,主要通过摄影的管电压(k V)和管电流率(m As)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床旁DR、CR两种摄影方法的胸部图像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摄影方法的曝光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床旁DR与CR系统所摄的两组胸部图像质量统计结果见表1。

2.2 辐射剂量

床旁DR与CR摄影检查患者接受X线剂量统计结果见表2。

3 讨论

床旁DR系统与CR系统都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图像,并根据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信息都可以存放于光盘或磁盘,便于查找,也为临床远程会诊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患者赢得了诊疗时间。在床旁胸部摄影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如患者的年龄、胖瘦、病情以及放射技师的投照技术水平等,任何一种因素变化都会引起图像质量的改变,无论DR、CR摄影都存在这些影响,但是由于成像转换方式各自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及临床应用价值。CR无需改变现有设备且费用较低、使用灵活;DR比CR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动态范围和质量子检出效率(DQE)、信噪比(SNR)、调制传递函数(MTF)、更低X线照射量、更快速度,大大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2]。

床旁DR系统比CR系统有着明显的优势:a)床旁DR系统操作方便,即时成像。它配有显示器,曝光完成后数秒钟即呈现图像,为临床医师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初步诊断,对危重患者或手术患者的诊治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即时发现劣质图像可即时纠正。而床旁CR系统成像过程较复杂,IP板曝光后,要插入激光扫描仪读取信息后,才能转换成图像。发现劣质图像后须重照,增加工作量;b)DR系统的图像对比度清晰,本组劣质图像率为零。DR摄影系统是当平板探测器接受X线照射后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直接成像,不存在光学散射引起的模糊,避免电信号的丢失和噪音的增加[3],图像质量明显高于CR系统。本研究中,1000份床旁DR胸部图像,合格率100%,可避免重拍;而床旁CR系统图像生成环节较多,图像存在光学散射模糊和伪影生成,图像质量明显低于DR系统,并且摄影技师采用的参数或患者体位情况造成劣质图像需重拍,所以避免不了重拍;c)床旁DR系统,患者接受射线剂量低。DR摄影的曝光参数明显小于CR摄影,这是因为DR能即时成像,X线量子转换率高,曝光剂量明显降低,并且DR系统的曝光宽容度较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曝光剂量[4];d)避免图像和患者信息错乱现象。因为CR系统中IP板可多次使用,且成像扫描系统和X线机分离,很容易出现图像与患者信息错乱现象;而DR系统是将事先每个患者信息存入,摄影时再按患者信息调出,所以不存在图像和患者信息错乱现象。

总之,床旁DR和CR摄影系统既存在着共同点,又有着明显的差别,DR系统较CR系统有着明显的优势。它不仅给临床即时提供了初步诊治依据,还提供了高质量图像,提高了诊断水平,避免了重拍,减轻了放射工作人员的负荷,同时又降低了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5]。所以,放射科的床旁X线检查,随着科技的进步,DR系统将成为主流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摘要:目的 通过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系统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系统胸部摄影图像质量的对比分析,探讨床旁DR摄影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拍摄的DR床旁X线胸片1000份和既往CR床旁X线胸片1000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床旁DR摄影的应用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图像质量,明显减少了放射技师的工作量,同时还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结论 床旁DR胸部摄影比CR胸部摄影有着明显的优势,对手术患者和危重患者的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床旁投照射影,数字化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李黎明.CR与DR床旁摄片的比较[J].中国医疗设备,2009,16(1):93-94.

[2]甘泉,刘冬明,殷瑞根,等.CR与DR性能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16(2):90-91.

[3]陈进良,凌阳,陈晓林,等.CR与DR临床应用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5):762-763.

[4]陈勇.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6-37.

床旁摄影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新生儿CCU患儿的116例床旁CR胸片, 其中男67例, 女49例;年龄1~3 d;早产儿79例, 足月儿35例, 过期产儿2例;单胎113例, 双胎2例, 三胞胎1例;顺产87例, 剖宫产29例;生后1 h内出现症状56例, 2~6 h出现症状42例, 12h内出现症状2例;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 呼气性呻吟, 呈进行性加重, 出现三凹征、鼻翼煽动及紫绀等;心肺听诊:呼吸音减低62例, 肺部湿罗音34例, 2例心脏听诊有杂音, 心肺听诊无异常18例。

1.2仪器与设备

岛津移动式X光机, AGFA CR系统, 10×12 IP板, AGFA5503干式激光相机, 10×12胶片。

1.3方法

该组患儿均摄取仰卧位胸片, 头部用沙袋固定, 上下肢压迫固定, 非投照部位进行防护遮盖。曝光条件:55~60 KV, 1.8~2.2 mAs, 距离80~100 cm。

2结果

该组116例患儿中, 阴性15例, 阳性病例有: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 胸片表现: (1) 两侧肺野透亮度减低75例, 其中“磨玻璃”样改变54例, 白肺21例; (2) 两侧肺野细颗粒影54例, 分布于两下肺野19例, 分布于全肺野35例; (3) 支气管充气征51例。胸片分级:Ⅰ级12例, Ⅱ级24例 (图1) , Ⅲ级18例, Ⅳ21例 (图2) 。 (2) 吸入性肺炎13例, 其中羊水吸入4例 (图3) , 胎粪吸入9例 (图4) , 胸片表现:两下肺斑片影5例, 全肺粗颗粒状及斑片状影8例。湿肺综合征11例, 胸片表现:肺纹理均增粗模糊, 肺野透亮度减低3例, 两下肺野片状阴影8例, 合并水平裂增厚及肋膈角变钝5例。 (3) 先天性心脏病2例, 胸片均表现为心影增大, 占据大部肺野。

根据床旁CR胸片提供的结果, 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均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固尔苏) 及吸氧或机械通气, 12 h后复查床旁胸片均明显改善。吸入性肺炎患儿给予消炎、叩背、吸痰及左侧卧位, 经复查患儿症状及肺部炎症均明显好转。

3讨论

床旁CR摄影技术是传统X线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影像技术, 可对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调节, 不仅降低了床旁X线摄影的条件及新生儿辐射剂量, 而且还提高了图像质量。在新生儿床旁摄影中, 患儿大多数是阳性患者, 经常有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变等, 就是在CR系统正常的曝光条件下, 也不一定能很好显示以上病变的特征, 但经空间频率处理后能够得到很好的显示[1]。

床旁CR胸部摄影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床旁CR胸片发现异常, 可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本组病例根据床旁CR胸片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 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给予固尔苏及机械通气等处理, 12 h后复查胸片, 症状及肺部病变明显好转。

在充分认识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中重要应用价值的同时, 也应了解床旁CR胸部摄影的局限性, CCU患儿为仰卧前后位投照, 照片的距离和角度不同于后前位胸片, 患儿不能控制呼吸, 存在曝光时间较长、监护设施的干扰及散射等不足, 此外, 床旁摄片应注意散射线累及邻近患儿。应清楚认识床旁摄片的这些限制[2]。因此要求儿科设置专门投照室, 并对患儿做好射线防护。通过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后处理, 本组病例中, 100%的摄片能满足诊断要求。

综上所述, 床旁CR摄影方便、快捷、诊断准确, 尤其对于CCU中的危重患儿, 及时投照, 对临床医生调整诊治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从而能更好的减少其死亡率, 提高生存率。因此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中的应用有重要临床价值, 应作为常规检查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r Radiography, CR) 在新生儿C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16例新生儿CCU患儿的116例床旁CR胸片表现, 并加以总结。结果 全部床旁CR胸片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其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5例, 吸入性肺炎13例, 湿肺综合征11例, 先天性心脏病2例, 阴性15例。结论 床旁CR胸部摄影在新生儿CCU患儿疾病诊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作为常规检查之一。

关键词:新生儿,床旁CR摄影,胸部,CCU

参考文献

[1]邱模良, 郑彩霞.CR系统在新生儿床边胸部摄影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9) :135.

床旁摄影 篇5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以检测效率高,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清晰,图像对比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高,图像的处理、存储和传输快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1]。目前,应用于普通X线摄影的平板探测器因构成的材料不同分为非晶硒平板探测器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作为DR系统的核心部件[2],它的发展成为数字化摄影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无线平板探测器与普通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工作中的应用对比,探讨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175 张床旁胸片,175 名患者均选择2012 年5 月至2013 年4 月期间ICU住院需重复检查的患者。首次检查选择有线平板探测器进行采集图像,复查时选择无线平板探测器进行采集图像。

1.2 成像设备

选择新医科技公司生产的无线平板探测器作为成像的载体,该探测器以无线信号形式传输信息,便于信号接收处理[3]。其材料为硫氧化钆/非晶硅涂层;探测器尺寸:35 cm×43 cm,像素尺寸:140μm×140μm,成像矩阵:2 560×3 072,采集精度为14 bit。普通平板探测器是与西门子MOBILETTXP Digital移动DR相匹配且两者凭借一根连接线连接。有线平板探测器的材料为碘化铯/非晶硅涂层;探测器尺寸:35 cm×43 cm,像素尺寸:143μm×143μm,成像矩阵:3 000×3 000,采集精度为14 bit。以该西门子MOBILETTXP Digital移动DR作为这2种探测器的X线源,摄影条件均采用胸部程序预设的条件:管电压66 k V,曝光量2 m As,摄影距离为90 cm,摄影时均不使用滤线栅。2种探测器采集的图像均传输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进行评价。

1.3实验方法对比

选取一个高度为19 cm,直径为21 cm的圆柱体水膜,以西门子MOBILETTXP Digital移动DR作为X线源,分别以有线平板探测器和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该水膜的图像(如图1 所示)。摄影距离均为90 cm,摄影条件:管电压66 k V,曝光量2 m As。通过2 种探测器采集的图像对比可看出,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噪声较大,信噪比较低;而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信噪比较高,影像比较清晰。

(a)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膜体图像(b)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膜体图像注:(a)图的噪声较大;(b)图的信噪比高,图像质量优于(a)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2 种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 张X线照片通过PACS进行图像放大及窗宽窗位调节等后处理,然后经过3 名高年资医生进行诊断,确认2 次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如图2 所示)。3 名高年资医生利用双盲法对2 种探测器采集的图像根据解剖结构影像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标准评分,评分等级及记录标准为:甲级片(体位标准,图像质量清晰,可明确诊断)、乙级片(体位不标准,图像质量一般,可供诊断)、丙级片(体位不标准,图像质量差,可勉强诊断)、废片(体位不标准,图像质量差,无法达到诊断要求)[4]。

(a)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b)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注:同一患者在不同复查时间分别从有线平板探测器和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a)图的图像较模糊,对比度较差;(b)图的图像较为清晰,对比度与信噪比都优于(a)图

2结果

2.1图像质量

2 种探测器采集的175 张胸片经过后处理后,由3 名高年资医生采用双盲法严格按照X线评片标准对图像进行照片质量评价。评价结果为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占93.1%,乙级片占6.9%,无丙级片及废片;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的甲级片占81.1%,乙级片占15.4%,丙级片占3.5%,无废片。经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由表1 可看出,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优片率高于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

2.2 2 种探测器采集图像出现非甲级片原因分析

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出现乙级片的原因主要是体位不正,进行体位设计时存在不合理因素,本组统计占75%;出现中心线偏移的主要原因为病房的操作空间有限,设备移动不便,本组统计占25%。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出现的乙级片、丙级片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因患者体态过瘦或过胖使用的摄影条件不佳,本组统计占21.2%。经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124),详见表2。

由表2 可看出,2 种探测器采集的非甲级片的图像中,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比率低于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

3 讨论

根据闪烁晶体涂层材料的不同,将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分为碘化铯涂层和硫氧化钆涂层2 种[5]。闪烁晶体涂层的材料和工艺可以影响X线转换成可见光的能力,并且对量子检测效率(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DQE)产生影响。由于碘化铯晶体将X线转换成可见光的能力比硫氧化钆强,因此将碘化铯晶体加工成针状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化X线的能力,并减少散射光子,但成本比较高,价格较为昂贵[6];使用硫氧化钆做涂层的探测器转换X线为可见光的能力不如碘化铯涂层高,但是成像速度快,性能稳定,成本较低。

3.1 成像质量

我院引进的无线平板探测器主要材料为硫氧化钆/非晶硅,利用智能感应技术,在X线发出100 μs内,由探测器自动感应采集图像信息,采集图像信号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具有图像采集信号丢失少的优势;而传统移动DR需要探测器与X线机做同步曝光连接,图像采集时容易受到探测器与主机之间的连接线干扰而造成图像失真甚至接收不到图像信号而无法成像。而且无线平板探测器由于自身卓越的噪声信号传输特性,在DR系统中实时成像和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的成像特点,使其所得的图像具有清晰、细腻和对比度高等特点,图像甲级片率显著提高[7,8]。

3.2 无线平板探测器的临床应用

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每日需要进行床旁检查的患者量多,工作量大。DR无线平板探测器的投入使用,不仅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检查的辐射剂量,而且提高了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9]。DR无线平板探测器最大的特点是灵活、可移动,成像时间短,仅需2.5 s即可预览图像,并且可以与任意X线机搭配使用,做到一机多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不方便行动的患者,在患者被检部位不方便移动的情况下,只需调整探测器的位置和X线机球管的角度,使射线能垂直射入被检部位和探测器。这样既能很好地完成患者的检查,又能减少图像的失真,保证了图像的质量,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尤其在ICU病房进行床边照相时,患者身上各类插管较多,传统的平板探测器是利用连接线与床边X线机相连,经常出现连接线与患者身上的插管接触或者连接线长度不够等诸多问题,造成很多不便,而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就可以在工作中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无线平板探测器是目前DR技术的最新发展,临床应用的硫氧化钆涂层无线平板探测器配合了Wi-Fi、内部CPU控制、图像采集处理重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保障了成像质量[10],并使临床操作更加简便,因此在床旁X线摄影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py,DR)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依照X线的照片评分标准利用双盲法对X线照片进行质量分类,并统计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结果:2种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中,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93.1%,乙级片率为6.9%,无丙级片及废片;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81.1%,乙级片率为15.4%,丙级片率为3.5%,无废片。结论:DR无线平板探测器所采集的图像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更有利于提高床旁检查的图像质量。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无线平板探测器,非晶硅,图像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鑫,李松,李福林.X射线摄影技术数字化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3):73-76,79.

[2]黄邻彬,褚晓阳,林盛才.DR平板探测器的应用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2):175-176.

[3]高大志,朱星喜,陈炜.基于无线平板探测器技术的基层医院放射科数字化改造[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5):40-43.

[4]赵文前,岳莉,任勇刚,等.移动DR和CR床旁胸部摄影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6):466-467.

[5]徐晶,夏秀杰.CARESTREAM DRX-1暗盒式无线探测器床旁摄影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8):60-63.

[6]闻建民,张志田.两种平板探测器成像系统在泌尿系造影中的对比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3,28(5):580-583.

[7]吴慧钊,丁芳芳,曹磊,等.硫氧化钆涂层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小儿四肢X线摄影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36(3):347-349.

[8]胡熙芳,胡明,马金瑞.直接数字化影像(DR)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8,5(11):68-69.

[9]吴慧钊,张泽坤,吴文娟,等.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X线摄影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7):1 034-1 035.

床旁摄影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当中选取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床旁摄影检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中, 男35例, 女20例, 年龄1~70岁, 平均年龄 (41.3±9.7) 岁;观察组中, 男34例, 女21例, 年龄1~72岁, 平均年龄 (42.3±10.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平片进行胸部床旁摄影。观察组采用CR胸部床旁摄影:选择CR系统处理机和移动式床边X线机对患者进行胸部床旁摄影。使胸部卧位电压保持在50~55 k V, 电流在30 m A, 投照时间0.4~0.6 s, 焦片距离100~120 cm。最后由3名专业技师和2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对两组的影像片进行审阅。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

以图像的质量、诊断符合率为观察指标。

1.3.2图像质量评价标准[2]

甲级:灵敏度高, 对极弱信号都能够有效捕捉, 线性条件好, 空间分辨率高;乙级:灵敏度、空间分辨率较高, 能够较清晰、细致的显示影像层析;废片:灵敏度、空间分辨率低, 不能清晰的显示影像层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拍片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

根据胸部床旁摄影得出, 对照组中有28例为肺部炎症, 11例为胸腔积液, 7例为肺结核, 3例为气管插管, 6例为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伴心功能不全。而根据病理证实 (肺部炎症、肺结核只有漏诊, 无误诊;胸腔积液、气管插管、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仅有误诊, 无漏诊) , 对照组中有34例为肺部炎症,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9.1%;7例为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7%;10例为肺结核,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5%;1例为气管插管,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4%;3例为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5%。观察组中根据胸部床旁摄影得出, 有30例为肺部炎症, 10例为胸腔积液, 5例为肺结核, 2例为气管插管, 8例为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而根据临床诊断及病理证实 (肺部炎症、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仅有漏诊, 无误诊;胸腔积液仅有误诊, 无漏诊) , 对照组中有31例为肺部炎症,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2%;8例为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4%;5例为肺结核,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2例为气管插管,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9例为风心病伴心功能不全, 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2%。观察组各项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CR技术主要通过一个可以反复读取的成像板 (IP板) 来替代传统的胶片或增感屏, 在曝光后, IP板上生成潜影。然后将IP板放入CR扫描仪, 用激光束对IP板进行扫描, 读取信息, 经模/数转换后生成数字影像[3]。相比于传统的X线摄影检查, 计算机X线摄影 (CR) 能够使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直接转换成数字信息, 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清晰度。在使用CR给患者进行X线拍摄时所用剂量要比传统X线摄影的剂量要小, 且IP板能够灵活的放置, 从而方便行动不便的危急重患者。

采用CR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胸部床旁摄影, 能够根据所需图像对比度、宽容度、锐利度等进行适当调整, 且图像的任意角度可反转及旋转, 能够对病变的角度及大小进行调整[4], 从而可以清晰的显示骨折线, 气管、血管等纵隔结构以及结石、气腹及肠腔积液等病变。此外, CR系统还具有众多影像后处理技术, 只需曝光一次就能对不同部位的影像进行检查, 从而减少了检查的次数, 为抢救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 CR胸部床旁摄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 图片质量高, 能够为抢救室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 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及抢救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 (CR) 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10例危急重症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平片进行胸部床旁摄影, 观察组采用CR胸部床旁摄影, 对比分析两组的拍片质量及临床诊断率。结果 观察组甲级片52例 (94.5%) , 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8例 (69.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各项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胸部床旁摄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 图片质量高, 能够为抢救室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 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及抢救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

参考文献

[1]冯靖涛, 张遣, 贾俐聪.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影像技术, 2011, 2 (2) :52-54.

[2]李鸣鸣.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临床应用探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2) :179-180.

[3]郭成明, 赵首清, 郝文丽.CR在危急重症患者胸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42) :215.

上一篇:务贸易发展研究下一篇:环境视觉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