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报道

2024-08-21

摄影报道(精选12篇)

摄影报道 篇1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在报纸上大量选用专题摄影报道就是一种有益的实践。专题摄影报道是现阶段逐渐引起受众注意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信息的要求。因此,加强对专题摄影理论上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专题摄影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将“专题”这样一个词,同摄影结合在一起,把被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加以反映,就不仅仅是某一事件或人物活动单一的纪实,而是较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或者着眼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题摄影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选用多幅照片来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揭示其社会意义的。由于一个专题摄影是由几张照片组成的,这些照片的组合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组成专题摄影的多幅照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内在联系;专题摄影中的几幅照片并不是一般地描绘事件的过程,而是要共同阐明主题,每一幅照片在表现主题思想上可能是不完整的,但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每组照片中,应该有一幅能充分体现主题思想的“点题”照片;文章和文字说明力求简洁,其格调应与专题摄影报道的主题思想及表现方式相适应。

美国《生活》杂志对该社摄影记者提出的8点要求,被公认为拍摄专题摄影的基本原则。第一,全景或者对主题带有介绍性的照片:通常是广角或者是从高角度观察的全景镜头。第二,中景:对一群人或者一些活动的描写。第三,近景:把镜头集中到专题中的某一个元素,如人物的手或者建筑物的细节。第四,肖像:或者是人物表情丰富处于情感高潮的面部特写,或者是人物处于他的生活环境中的照片。第五,关系照片:表现人物之间交流的照片,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第六,典型的瞬间:对于这个专题有概括意义的照片,包含许多专题的关键要素,通常也被称作决定性瞬间。第七,过程照片:包括开始、经过、结束,前后的比较。过程照片使专题有一种发展运作的感觉。第八,结束性的照片或者可以称作结尾,将故事引向结束。

专题摄影主题的确定。专题摄影的多幅照片具有多角度展示不同人的心态、神态、姿态,使之典型化,进一步开掘事件主题深度的优势。因此,专题摄影大多是对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新生活、新成就的深刻报道。拍摄主题直接决定摄影作品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主题选择得好,新闻摄影作品体现的信息容量才越大,新闻价值才越高。摄影主题反映的可以是时代的变迁和缩影,也可以是生活的一个瞬间。具体到某一事件,应是最具有象征性的,把典型性的瞬间凸显出来,通过画面形象表达记者的认知和情感。选择好一个主题后,要以百姓为主角,用平民化的视角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要根据所了解到的现场实际情况,预先构思好拍摄思路,有步骤地进行操作,全方位展现主题思想,展现主角人物的喜怒哀乐,细致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深入地反映出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结果。这样拍出的作品,视觉冲击力才够强,才富有新意,才能获得观者的共鸣,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专题摄影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专题类型的摄影报道是依靠照片所提供的形象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它不借助文章的串联,只用简洁的文字交代一下照片所不能表达的背景,就把主题思想阐述得清清楚楚。这种类型的专题摄影能充分发挥摄影的造型特点,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让“照片说话”的专题摄影。它既能很快抓住读者的心,又能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给人以启发和联想。第二种专题类型的摄影报道是图文并茂,这种类型的专题摄影往往需要通过文章来交代背景和一些情节,以及必要的新闻要素。如果离开了文章,就无法阐明整个主题。这类专题摄影报道要求记者不但要拍好照片,还要写好文章,文图并茂才能加强图片的感染力。

专题摄影的表现方法涉及主题的确定、题材的处理、对内容表述的形式,以及突出特点、抓细节等,要尽可能寻找更新的题材和更好的表现手法。要将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争做到瞬间、角度多样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以多样的摄影风格给读者带来更新鲜的视觉感。

专题摄影的取材。任何关注现实,反映社会热点、变化的内容都可以用专题形式表现。要求摄影者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拍摄对象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做好充分而详实的案头工作,随着拍摄进程,列出一个拍摄提纲。要达到专题摄影的深度,摄影者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被拍摄对象牵着鼻子走,要独立、冷静、平衡地去拍摄。专题摄影题材是十分广泛的。例如,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一些体现新观念、新思想、新风采的现实生活,以及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有传播价值的突发性事件,都可以成为专题摄影的题材。突发性事件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冲突激化时的表现,专题摄影报道能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以及事态的变化。比如2016年南方特大洪水的一组组展现正在发生的具有献身精神的英雄画卷,围绕军民团结一心抗洪抢险这一主题,活生生的场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起到了鼓舞人、教育人的宣传作用。

专题摄影要突出特点。在专题摄影报道中抓特点、表现特点,是重要的表现方法。所谓特点,是指最有代表意义的部分。专题摄影抓特点,包括抓时代特点,表现时代精神;抓人物特点,刻画人物个性;抓事件特点,体现社会意义。这些特点是通过照片形象来表现的,因此在取材上,不但要求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且要富于形象特色。

抓取情节、细节是专题摄影中不可缺少的表现方法。情节是阐述主题思想的过程,是人物活动的连续线,能加强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的感情色彩。没有情节的专题摄影是没有生气的,不会激发人的情感。实践证明,采用专题摄影报道不仅能使报纸的报道形式更加活泼多样,也增强了新闻摄影的报道深度。

摘要:专题摄影报道是现阶段逐渐开始引起受众注意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信息的要求。

关键词:专题摄影,新闻图片,摄影记者

参考文献

[1]骆飞.论专题摄影的突破与创新[J].军事记者,2004(11):34-35.

[2]李楠.专题摄影的几个基本点[J].数码摄影,2013(4):55-56.

摄影报道 篇2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迅速转型,在广大的中国农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农村发展对新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在一些领域,农村资金市场的“贫血”的状态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从2003年8月开始,针对农村信用社这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我国在8个省区展开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一场扭转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在中国农村金融中再塑“造血机制”的改革,正在迅速而坚定地展开。

2003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务川山区开始退耕还林,有点养殖经验的张泽贵,看准了当地牛肉市场价格不错,地方政府又出台了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多方筹钱盖起了牛圈、种起了料草,只要买来牛犊入圈,来年的收入似乎已经触手可及,真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但张泽贵七算八算就差3000块钱。

焦急的张泽贵,在向所有能想到的亲戚朋友伸手之后,不得不再次踏上山路,走向这方圆五十里之内唯一的金融机构,也是他目前唯一的希望——农村信用社。而在务川农村信用社,年底的清帐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对于信用社主任周其令来讲,今年的这笔帐叫他着实头疼。在务川这样的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存款规模偏小,连年亏损,农村信用社现在已经无钱可贷。周其令每天最不愿意作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就是面对前来贷款的农民。

(周张争执)张:你无论如何一定要贷给我。

周:实在是没办法。

周其令:农民急,我们更急。今年存款只有一个亿,加上央行的支农再贷款,我已经贷出去一个多亿,存贷比已经超过警戒线,还要应付存款支付,实在是没办法。

记者现场:对于正忙着致富奔小康的农民张泽贵来说,他现在最着急的是如何筹钱,而在务川这样相对偏远的地区,农村信用社已经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金融机构,他们无力满足千千万万个张泽贵们的需求。资金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当今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这也正是为什么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脚步如此急骤的原因。

贵州省副省长顾庆金:我们也着急呀!我们贵州有3000万的农民,有300万的贫困人口,农村金融有30亿元的资金缺口,一方面本身贫困地区存款就很小,加上农信社历史包袱重,自身经营不完善,无力给农民贷款,随着四大行撤出农村,农信社几乎成为农村金融支持的唯一机构。

就在农民张泽贵和农信社主任周其令都在为资金而奔波的时候,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贵州省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此次改革试点中第一家省联社——贵州省联社正式挂牌。紧接着贵州省联社的挂牌,中央财政对于贵州农信社的14.39亿扶持资金迅速到位,而贵州省政府也宣布从省财政中拨款4000万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困扰着数百万象张泽贵一样的农民的资金问题,有望在近期迅速缓解。

记者现场: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的成立,意味着过去贵州分散的、1000多家农村信用社现在终于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他们将用2-3年的时间,在中央的支持下,消化不良资产,同时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而继贵州之后,重庆、江西等8个省市的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也正在展开。

这次改革国家将向农村信用社提供四大政策支持:

一、对亏损农信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而多制服保值贴补息给予补贴;

二、对西部地区试点的农信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央行发放专项再贷款或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信社的不良贷款。

四、在民间借贷较活跃的地方,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预计国家将向农村金融市场输血1500亿元。

【农村信用社改革报道之二】问诊产权机制 增强支农功能

目前我国所有发放的农业贷款中,有80%要依靠农村信用社。我国现有近3万5千家各自作为独立法人的农村信用社,而平均每家农信社的贷款规模只有两千多万。农信社到底是谁的,出了问题谁负责一直都在争议当中。长期以来农信社自身定位不明,直接导致其支农力量分散,经营效益低下。近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通过产权改革,在半年之内,我国农信社法人数量有望下降一半,单个农信社的支农功能将大大提高。这一增一减,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体制。

新春刚到,重庆市大足县农民的年货里就增加了一项——信用社的股票。这两天,县联社正在增资募股,不到3天就募集了股金2800多万元。

农民:信用社经营的比较好,把钱放在信用社比较放心。

而对于已经入股农信社的数千名农民来说,他们今年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名真正的股东。

农民:(信用社)每个月都要来给我们公布个账,我们都能当家做主了,我们入了股,也能放心了

大足县农信社联社理事长荣增富:现在的理事会大部分都是外部人,我们经营班子感到现在的压力特别大。

农信社扩股后,最先受益的就是养虾大户老陆,过去由于农信社资金不足而贷不到的款,最近终于到了位。

养虾户:非常感谢信用联社,我以后还要发展第二、第三期工程。

农民:(以前)我入了十块钱股,从来没听到什么信息,也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大足县信用联社理事长 荣增富:以前的理事会都是我们内部员工,开理事会的时候都是,举手的多、发言的少。很多事情都能很容易地通过,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

养虾户:(项目)基本上就瘫痪了,而且以前投入的五、六十万也全部打水漂了。

记者现场:从远离群众到贴近三农,从无力扶持到资金充沛,在短短一年内,重庆市的农村信用社就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而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就在于重庆市找准了信用社发展的症结——产权不清,并针对这一症结展开了统一法人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重庆市农信联社理事长袁明杰:(过去)信用社既不是国家的、也不象集体的,也不是农民的,这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不强。

过去重庆市有大大小小的信用社法人743个,农信社的股本金来源于50年代组建时每个农民最多几元钱的社员股,一方面单个农信社本小利薄,一方面由于社员大会和理事会形同虚设,导致农信社管理不顺、经营不善。

重庆市农信联社理事长袁明杰:我们重庆通过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现在我们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是股民的。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重庆市将信用社的法人从743个整合为39个。法人减少了,增强的是资金实力,整合后的信用社广泛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入股,不到半年,股本金就翻了两番。在资金实力大大增强的同时,管理也更为科学。在当地,农民股东每月都会收到经营月报和征求意见表,在大足县联社新理事会的首次会议上,由外部理事占多数的新理事会否决了三笔关联贷款,过去信用社内部人“一言堂”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经过改革,2003年重庆市农信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比年初净增17亿元,超过了前两年增量的总和。

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 主任张功平:这次改革的重点,根据各省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成立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统一法人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试点。今年第二季度,我们要对改革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争取下半年在全国其他省市推开改革。

记者现场:由于我国农村存在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因此这次改革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由8个试点省市各自提交方案,分头实行。这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在推行这项改革时采取的是审慎务实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农信社改革本身的艰巨性。要做好支农服务这篇大文章,仅仅靠农信社一家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但农信社的改革必将为未来农村建立多层次、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信用社改革报道之三】面向市场化 重塑农村金融体系

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相对于城市来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给人的印象也更多是经营水平不高,效益相对低下,但在两年前就已经率先改革的江苏,农村相对匮乏的资金市场恰恰为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产权明晰,经营灵活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正在迅速成长,在部分地区,一个良性的金融市场架构已经初见端倪。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全面开始,重塑我国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记者现场:这里是江苏张家港,在这条不到一百米的街道上有7家银行开设了网点,而在张家港这样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就有二十几家中外资银行在这里开展业务,其中成长最快的却是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张家港农村信用社,2001年底在率先进行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改组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仅仅两年过去,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存款比组建前增加了40亿,增幅为76%,贷款增加了33亿,几乎比组建前翻了一翻。而不良资产仅为2%,这样的资产水平即使在国际上都可以说是十分优秀,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快速成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常熟,与张家港同期改制的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同样增长很快,在不良资产仅为2%的情况下,改制两年存款增加62亿,超过了改制前6年的增长总和。

龚炳根(农民):当初贷款20万养100头猪,现在贷款1000万,年产生猪6万头,鱼500万斤都靠农信社支持。

徐卫东(农民):应该说我们一同成长。

张家港市委书记曹福龙:它来自于张家港的农村,对张家港农业经济的发展、混合经济的发展情况非常清楚。

由于网点遍布最基层的乡镇,决策距离短而且灵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完全本地化、市场化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面对当地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服务中拥有了许多人所不能及的优势,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东渡服装集团总经理徐卫民:农村商业银行,在时间、效率上非常高,它能够保证我们资金的到位。

近日,由银监会召集的,各省政府、农信社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座谈会在苏州召开,进一步研究推进改革的细节问题。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仍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为主,同时按照谨慎推进,先试点后展开的原则,如果改革推进顺利,在今明两年,将有多达数十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获准成立,在这些银行中允许外资参股的方案也在讨论之中。

江苏省联社理事长王晨曦:到年底,我们有56家创造符合申报合作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基本条件,三年内有71家达到组建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基本条件

王芯克:做有想法的摄影报道 篇3

您拍摄的专题屡屡获奖,平时是否经常有意识地拍摄专题?

是的,我认为专题有几个好处:1、确定一个专题后,就需要经常去拍。这是一种工作之余的调节,让我的生活非常充实。2、随着不断深入拍摄,逐渐对这个题材、领域熟悉起来,比常人要懂得多。比如我拍了十多年钱塘江潮,对潮水的习性、规律有了了解。到后来闻着江风,就能分辨潮水是大还是小。作为一个记者,拍摄专题不应该只是短期行为。有的人拍专题,预先构思几个画面,很快就拍完,有时可能比长期拍要漂亮。但我不是这样,获奖还是次要,更重要的是追求生活阅历的丰富。从去年开始我拍了一年的高铁,也是基于我拍道口、火车的基础。3、为我拍摄新的专题积累经验、技术。比如一组专题完成后,我除了对这领域有更多了解,拍摄中的视角、观察和想法对我拍下一组片子(哪怕题材毫不相干)很有帮助。

您是怎样自学摄影的?

我想大家都差不多。一开始是拍留念照、生活照。我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拍到最后总想是否可以拍得更好,之后再看书、找圈子交流。现在我们认为摄影班的层次很低,但当年我就是从杭州摄影班出来的,学过以后的确不一样。培训班参加多了后就有了交流的圈子。那时候我是杭州市供销社下属一个单位的团委书记。1988年自学大专毕业后,我有了业余时间去搞摄影。

当记者是从哪一年开始?

1988年前我曾经到媒体应聘,那时是考文字记者,没有考上。1993年前后浙江报业发生了大的转变,很多报纸开始改版扩版,需要大量人才来充实新闻队伍。原有的周报改日报,日报扩版,新的报纸涌现……在应聘工人日报的时候,我的《道口》专题已经拍了多年,在国内、香港都专版发表过。编委会看到专题当场就拍板录取我了。当时我有两个专题一直在做——《道口》和《水乡》。水乡主要是乌镇,一有空就去拍;道口在我家边上,我天天去。当时并没有所谓专题的观念,每天拍着,逐渐发现比以前的好,就把以前的淘汰掉。一些朋友看到后说可以作为组照发表,于是我整理好投出去,结果香港《摄影画报》用好几个页码刊登,让我感到很激动。《水乡》专题则是在《中国记者》上发表过。

做记者后我发现,照片是否珍贵,取决于是否有典型的时代元素,否则拍得再早价值也不高。我当时没有要记录时代特征的想法,所以很多片子特定的元素不够强。《道口》我是纯粹的记录,道口拆掉后我理解了。现在回头看,我的作品得到评价最高的还是《道口》,因为已经消失,拿出来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拍《道口》最初是因为有个朋友的太太在那里遭遇车祸,我希望从注意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拍摄一些危险动作、不安全因素。

当记者后您拍的专题有哪些?

每年9月份的钱塘江潮是杭州特有的景观,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以前我骑自行车到钱塘江拍摄,拍江潮的人很少,杭州基本上只有我一人。海宁那时候有人拍,但他们是从记录钱江潮的壮观、气势的角度,而那时我已经是一名记者,懂得记录中要有观点,我是把潮水和人放在一起拍摄,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前是骑自行车到钱塘江边,现在有汽车了,我会经常去海宁拍摄。自从在国际上得奖后,2001年开始很多人去。原来搞摄影的人不去的。圈子里跟风的人多,然而潮水不好拍,有的人去了两三次拍不到就不再去了。

《砖窑》我拍了5年。嘉兴的窑在历史上很繁荣,清代最兴盛的时候有千座窑,嘉兴被称为砖窑王国,烧出来的砖80%都运往上海。嘉兴有一句话:“上海变高楼,嘉兴变洼地”。后来由于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政府开始禁止砖窑,砖窑逐渐萎缩了。当我去拍摄时那里清代古窑还有十来座,政府要拆,可是文物保护部门反对,我是针对这个话题去采访。现在嘉兴留下了4到6座清代古窑。这组作品获得了很多奖,但我觉得记录更重要,现在一有想法、有空我仍然会去拍。

您拍摄的都是身边常见的事物,能说一下自己是如何选择拍摄主题的吗?

从接触摄影到现在,除了新闻采访有时去外地,更多的时候我还是着力于把身边的东西拍好。因为不熟悉的东西拍不好、做不深。昨天我到建德拍摄了一个渔民。建德附近是新安江大坝,这个季节江面常起雾,很漂亮,现在不少渔民驾船穿梭在江面上,为摄影人当模特。那里出来的画面很漂亮,经常在世界各地获奖,每天都会吸引上百名摄影师拍摄。渔民做模特收取一定的费用,他们慢慢地就不捕鱼,去当专职模特了。这绝对是沙龙摄影,但是摄影记者的眼光会有所不同,我关注的是渔民的日常生活。白天去时人山人海,天黑时人就走光了,而我则留下来拍摄渔民老头在船上吃饭喝酒。

如何将工作与创作结合起来?

我的原则是先满足新闻工作的需要,创作是第二位。当然工作和创作结合在一起会更好。在平时的拍摄中,我不主张短期行为,绝不能拍过一两天后就忘掉,而应该有延伸,对采访对象持续关注。比如,前一阵杭州有地方搞拆迁,一个老太太跟树合影。她说这棵树是她18岁嫁过来时种的,现在她80岁了,舍不得这棵树。这就有了延伸,关心的人就会多了。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感而发,自己都不下功夫的稿子,怎么可能获得读者的关注?记者应该去做一些有想法的报道。所谓延伸就是拍摄者的思想要融进报道里。

《青年时报》现在有多少摄影记者?

目前是7个。我们报社以年轻人居多,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学新闻或摄影专业的。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以前不同,明显比早两三年的管用,他们的外语和电脑水平都很好,掌握的技能、理论要比原来的大学生强。大学也在做调整。随着就业分配出现问题,教师们的压力也很大。我们老一辈的人在理论方面比较缺失,而年轻人在理论、新事物的掌握上比我们好,这样也是一种互补。

在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突发事件,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人都知道这是新闻,而生活中细微感人的不一定有人能发现。这就是职业记者的优势所在,要学会深挖,发现普通人所不能发现或者没有能力拿下的东西。其实不是对记者的要求变高了,记者本来就应该这样。现在许多媒体记者捧着铁饭碗,照片拍不好也不会下岗,缺乏一种自觉。我想记者还是应该有一些危机感。

摄影师简介

石油企业报环境类摄影报道初探 篇4

关键词:环境,摄影,报道,角度

笔者这里所探讨的环境类摄影报道, 说的是大环境, 既指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企业环境、生产环境等宏观方面, 也指采油环境、作业环境、施工环境、工作环境等微观方面。采访拍摄宏观环境类摄影报道, 一定要站在油田企业行使社会责任的高度, 注重主题的把控和背景的表现, 要求新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采访拍摄微观环境类摄影报道, 一定要站在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高度, 注重全景、中景、近景的有机结合, 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从“关注”的角度入手

作为一名企业报摄影记者就应该始终用摄影镜头反映油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场景、新成就和新举措。大家知道, 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必须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实现, 所以摄影记者应该是油田企业环境保护的见证者、关注者和宣传者。 这些年, 笔者从关注的“角度”入手, 不论是到内蒙锡林郭勒草原腹地的二连油田采访, 还是到山西沁水地区的华北油田煤层气田采访, 镜头在聚焦员工拼搏风采的同时, 始终聚焦环境保护的新做法、 新动态和新景致。

所谓关注,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关注油田在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的新举措和新亮点。

2从“监督”的角度着眼

笔者在拍摄报道油田企业环境题材时, 既注重油气单位勘探开发和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拍摄改善施工环境的场景;又注重美丽矿区的文化环境, 拍摄维护矿区环境的情景。摄影镜头不仅要从宏观上, 反映油城大的环境、反映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要从微观上, 反映施工单位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如何维护改善环境的, 在这里不妨戴一副有色眼镜。

一是定格油田矿区。这些年, 笔者随着华北油田公司致力于美丽矿区建设的坚实脚步, 聚焦永丰园、定格会战道、讴歌新变化, 一方面颂扬油城的软件建设和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讴歌矿区环境方面的硬件建设和环境建设。

会战道拓宽改造后, 居民的出行变得便利、油城的品位变得高雅, 然而, 随着大量生意人的涌入, 一些不文明习惯比比皆是,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等, 会战道的环境令人堪忧, 同时, 也加大了会战道保洁员工的劳动强度。

于是, 笔者就萌发了以《“红马甲”的呼唤》为题, 运用专题摄影的形式, 呼吁人们热爱油城环境, 树立环境意识, 尊重劳动成果。实际拍摄中, 笔者通过抓拍、跟拍和偷拍等手段, 真实反映了会战道保洁工的辛勤劳动、深刻鞭挞了极少数居民的不文明行为, 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所谓监督,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监督”油田矿区那些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格格不入的不和谐音符。

二是定格开发新区。每年, 笔者每到一线采访, 摄影镜头始终对准刚刚投入勘探开发的新探区, 始终对准油田企业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举措, 始终对准新区开发与环境建设同设计、 同施工、同使用的新成就。

2011年初春, 地震队正在任丘城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这是自会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记者在采访时, 没有像以往镜头始终对准施工场面, 而是独辟蹊径, 确立了“油地一家亲”这样一个和谐施工的主题, 选取了夜间施工、文明施工、油地互助、关爱孕妇等几个情节, 以《油地一家亲, 咚咚听‘春雷’》为题, 在报刊发表后, 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所谓监督,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监督”油田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过程中一些需要改进、改善的地方。

3从“客观”的角度切入

其实, 不论是摄影报道油田企业周边的社会环境, 还是聚焦定格油田施工场地的生产环境, 都必须遵循客观报道的宗旨, 既不能故意拔高, 人云亦云, 又不能藏着掖着, 唯唯诺诺, 一定要始终坚持真实报道、正面报道和持续报道, 唱响油田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进行曲。

一是反映社会环境。按照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的要求, 油田企业更加注重行使社会责任, 环境建设坚持与当地政府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 努力构建和谐油田、和谐矿区, 随着油田矿区环境的改善, 油地居民都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变化。

2009年初, 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希望工程, 华北油田从上到下慷慨解囊, 尽自己微薄之力。当时, 位于河北省献县临沂乡东尹官村是贫困农村, 全村没有一户像样的房子, 偷油盗电之风在这个村比较严重。当村民得到华北油田要为他们村兴建希望小学的消息后, 一时间, 全村竟然没有一家再去油田偷油盗电, 风气有了显著的好转。从那时起, 笔者就经常利用前往采油小站采访的机会, 一是用镜头关注希望小学的建设, 二是用镜头监督村民的行为, 既拍摄了不少建设、建成和开学后的一些趣事, 也拍摄了村民帮助采油站服务的好事, 并拍摄了《孩子们的希望》新闻图片。

所谓客观,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真实、客观地反映油田企业行使社会责任方面的新动向和新成就。

二是反映开发新区。石油人足迹在遍及黄土高坡、沙漠腹地、大漠戈壁等生态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比较脆弱的探区、地区和区块, 实施勘探开发的同时, 十分注意戈壁、沙漠和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卓有成效的好做法、好举措, 或恢复原有地貌植被, 或防止污染液排放, 或保护水土流失, 达到保护环境之目的。

2010年夏天, 笔者远赴正在黄土高坡的长庆油田闯市场的华北石油项目部采访, 转遍陕甘宁地区的庆城、志丹、西峰、靖边、乌审旗等井队施工现场, 深切感受到所有井队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都特别强, 他们珍惜黄土塬和毛乌素的生态环境, 不论是施工废料, 还是生活垃圾都实行定点堆放、定期运走, 表现出来中石油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次, 正好赶上井队正在往泥浆池铺设防渗漏帆布, 如何表现才能更好, 笔者环顾四周, 快步爬到井架二层平台, 抓取了井队员工齐心协力呵护环境的新闻图片《黄土塬上环保曲》, 远处连绵起伏的黄土塬衬托出井队员工矫健的身姿, 也交代了黄土高坡脆弱的生态地理环境, 场面宏大而动人。

五年级庆典报道报道 篇5

2015—2016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庆典展示圆满结束 2016年6月29日上午9时,海师附小五年级全体师生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秀出我的精彩——五年级期末庆典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我们爱阅读、我们爱运动、我们爱艺术。尽管不大的阶梯教室容纳我们五年级近三百号人显得有些拥挤,但因为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观看表演,整个活动又显得那么秩序井然。参加活动的同学精神焕发,一个个环节进行得有条不紊,节目更是精彩纷呈:充满节奏感的跳绳,激烈的转呼啦圈,声情并茂的诗朗诵,行云流水般的舞蹈,悠扬动听的各类器乐,刚柔并济的武术,惟妙惟肖的英语舞台剧„„真让同学们应接不暇。本次活动最为突出的是五(1)班的宋乐威同学表演的武术了。当强劲有力的背景音乐响起,宋乐威身着红色武术服,瘦小精干的身影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几个高难度的前滚翻更是博得了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五(3)班的三人吉他弹奏《童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郁浩博、屈嘉何、朱睿涵三人各手持一把吉他,放开了动听的歌喉,那熟悉的旋律引起了台下小伙伴的齐声应和,欢快的歌声伴着淡淡的吉他声久久围绕着整个阶梯教室。

摄影比赛很“不摄影” 篇6

就像现在的许多考试一样,按照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这样模子选拔出来的学生不见得都是优秀的学生,相反许多有能力、有潜质的学生被考试卡掉了。同样道理,摄影比赛选出来的作品是那些能规规矩矩按照规则完成“考卷”的摄影师的作品。然而,摄影的魅力却在于创新、反规则,在于摄影师个性的张扬和表达。

我爱摄影,但我心中的摄影与摄影比赛要求的摄影完全是两码事。还是那句话,摄影比赛中的摄影其实很“不摄影”,最起码不是我心目中的摄影。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还比较关注摄影比赛。记得那时候得奖的作品就是一些“好人好事”之类的题材。好象要想获奖就必须得符合点什么……但是要把这一条作为摄影比赛的最重要的标准就会使摄影比赛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尽管我也仔细研究过比赛规则,而且尽力按比赛规则的要求努力过,但总因为拿不出符合要求的作品而与各种比赛失之交臂。

后来,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并且以摄影为职业,随着对摄影认识的逐渐深入,慢慢地对参加比赛失去了兴趣。

与“不摄影”相对的是“很摄影”,就是指摄影当中最本质的、最核心的东西。就像一句老话说的:“干什么工作都可以是艺术家,但就看是不是有天分。”比如,一场体育比赛中,有许多摄影记者都在拍摄。比赛结束,大家回各自报社发稿、交活,任务算完成了。但这里面有人的照片会让读者记住很长时间,甚至当人们连这场比赛的时间、参加比赛的体育明星、是谁获胜都忘记了,但还能记住这张照片。这就是一幅“很摄影”的照片。比如史密斯给《生活》杂志拍的史怀哲医生的故事,现在这个故事已经被人遗忘了,但是这组照片却永远流传下来。就像希斯廷的天顶画,当时画家是为表现创世纪而画的,是宣传品,现在剩下的是绘画、是艺术品。

一幅摄影作品,除去它的一些目的性的因素后看看还能剩下什么,如果什么都没有了,它就没什么价值,如果还剩下很多让人回味、让人记住的东西,它就是很有价值的作品,我叫它“很摄影”。

“很摄影”和比赛本身显得矛盾。如果要“很摄影”常常就没有比赛的感觉,如果是比赛的也就常常谈不上“很摄影”,因为“很摄影”是不能比的。韦斯顿的作品确实好,也很抽象,但要把它们放在“景物组”或“风光组”里面去比赛就很奇怪。

各抒己见

首先,摄影比赛和其他比赛一样,是某一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摄影比赛的出现至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摄影技术与艺术的进步发展。摄影比赛的意义在于交流。通过比赛这一形式,将各地的图片迅速汇集到一起,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不难发现,参加进摄影比赛的人也许在摄影人当中不是大部分,但是关注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的人却太多太多,甚至很多非摄影人士。为什么呢?原因很多,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这一捷径找到创作的窍门和灵感;人们可以从这里浓缩性地了解到当前摄影界的状况;人们还可以获得超乎摄影本身的感受。

目前在中国,特别是网络普及以后,摄影比赛更是层出不穷,今后,全国的摄影人和组织者应该共同努力,建立普及性与权威性并存的比赛市场。即使各种级别和类型的摄影比赛繁荣热闹,还要建立一两个权威性的比赛。

杨玉辉(蜂鸟摄影网执行总监)

付羽 职业摄影师,以拍产品为主。除了商业上的拍摄,他也在业余时间里拍一些自己喜欢的所谓“创作”,比如风土人情、花卉小品、高山大川等。付羽也喜欢进暗房,自己做黑白片,他说那是摄影中最有趣的部分。

付羽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发表、是否在富丽堂皇的展厅里供大伙瞻仰,但喜欢有几个知己的朋友在一起聊聊自己的照片,提提意见。现在好了,有了网络,他把自己闲暇时拍的照片贴在网上,然后和关心他作品的网友们交流一下。

试论摄影报道转型中的主题创新 篇7

笔者在盐阜大众报社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 近年来注重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创新, 有了自己的实践体会。那就是, 地市党报摄影报道必须紧紧围绕地方中心工作, 重视组织实施主题报道, 追求主题创新, 实现内容出彩, 这样才能巩固确立新闻摄影在现代融合传播中的地位。

一、聚焦区域发展新亮点

转型中的摄影报道, 促使摄影记者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采访, 聚焦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 感知社会生活新变化, 不断培养提高新闻敏感, 并将自己的观察和观点更好地融入新闻照片。盐阜大众报是盐城市委机关报, 其摄影报道首要任务就是紧扣全市中心工作, 发现并展示区域发展新举措新亮点。近几年来, 我将镜头对准全市重点推进实施的绿色发展、沿海开发、新特产业等重大战略, 在报纸头版连续推出专题摄影报道。每一组报道都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策划, 拍摄鲜活画面, 点击工作亮点, 配以精炼文字, 实现报道内容好看出彩, 大大提升了新闻摄影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绿色发展是盐城着力打造的发展名片, 自然是我们新闻摄影报道聚焦的重点领域。市里将环保产业列为重点重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门规划建设环保科技城。为展示这一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 我专门采访拍摄了《探访环保产业园》摄影报道, 通过镜头引领读者走进园区龙头企业, 探访技术人员研发生产工业环保除尘器车间, 呈现节能减排产品产销两旺的火热场景;走进初具规模的“环保小镇”, 传递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理念。

作为快速崛起的我国东部沿海汽车城, 盐城拥有与韩国合资的整车制造公司, 汽车产业是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 是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引擎。我除了跟踪拍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三个工厂相继建成并不断壮大的镜头, 还注意通过报道汽车城里具体的人和事, 增强报道的可看性、吸引力。我在《汽车城里的大学生》摄影报道中写道:“昨天, 在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生产车间, 几位大学生技术员正在商讨整车品质现场管理。孙莹、张旭都是本地人, 而白宇新、孙大龙来自吉林省, 他们都是去年大学毕业后慕名到盐城应聘, 成为该公司的行政、生产管理人员。他们高兴地告诉记者:‘盐城有这么好的汽车产业, 给大学生们创造了就业新平台, 公司效益好、待遇好, 我们满意这份工作。’”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经济洼地”的盐城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从2009年6月开始, 紧随这一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的步伐, 我每年都深入盐城沿海开发一线, 用镜头记录港口建设运营、城镇规划建设、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最新进程, 追踪报道火热的开发场景和默默奉献的开发建设者。在组织《聚焦沿海开发》系列图文报道时, 我先后花了十多天时间, 跑遍沿海五个县 (市) , 拍摄了关于港口、港城和临港产业“三港联动”的现场图片, 形象反映了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取得的新进展新气象。我还特别关注沿海重大产业发展新成果, 先后拍摄了沿海风力光伏发电、海洋生物产业、现代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等方面的新闻图片, 立体展现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协调推进的沿海发展新画卷。

二、见证城乡面貌新变化

影记者应该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能敏锐感知城乡面貌新变化, 及时呈现时代的进步变迁。

城市发展是让人感受变化最直接的领域。解决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盐龙湖工程, 是盐城市重点打造的城建民生实事工程,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建理念, 受到市民高度关注。从该项目建设之初, 我就一直进行关注报道, 在主体工程正式启用之际, 我拍摄了《盐龙湖水清又甜》专题报道, 通过蓄水库、核心区、预处理区三张组合图片展示了工程项目全景, 主打图中的湖水碧波荡漾、引人关注。工程正式投运当日, 我又组织推出了包括市领导从出水龙头捧水饮用、工作人员检测水质、市民家庭淘米洗菜等数幅图片构成的整版报道, 全方位反映这一惠民工程投运情况和市民的欣喜之情。在日常工作中, 我还特别关注市区水环境整治、小区绿化、后街巷道改造、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 组织实施相关专题报道, 见证记录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新貌。

盐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 农业发展、农村巨变、农民致富, 也是挖掘地方新闻的富矿。我经常深入村间田头, 用镜头探知“三农”领域的新变化。盐城市将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秀美乡村列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工作, 采取了强有力推进措施。2010年夏天, 我了解到大丰市农村环境建设方面有独特做法, 便专程赶到该市新丰镇采访拍摄。刊出的《大丰新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图文组合报道这样描述:大丰市新丰镇实施集镇和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不断改善全镇经济发展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先后在镇主干道全部放置了新式美观的垃圾箱, 新建垃圾池300多个, 建起垃圾压缩中转站, 还配备200名保洁员, 对居民集中区实行保洁服务。该报道以小见大, 导向鲜明, 对改善美化农村环境具有指导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 我拍摄了《国家级生态村——东南村见闻》。主图说明为:记者走进亭湖区盐东镇东南村, 只见连片的一幢幢农家别墅现代气派, 花圃苗木丰茂苍翠, 乡村水泥道路宽敞整洁, 河塘沟渠碧波荡漾, 统一配置的垃圾桶排列路旁……自然和谐的田园美景, 清新文明的乡风, 使东南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农民幸福家园, 并率先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两幅配图内容分别是:该村投资1亿元建设驿龙湾生态园, 成为居民的休闲驿站;东南村重点实施乡村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美化等八项工程, 使村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三幅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新鲜内容的画面, 向读者报道了这个全市排头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最近几年, 我还策划组织了关于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经营等方面的专题报道, 多角度展示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农村建设新貌和新型农民的风采。

三、记录基层生活新鲜事

作为地方党报的摄影记者, 要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群众, 聚焦百姓生活。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 他们的快乐和期盼, 都是需要我们摄影记者关注的内容。在采访工作中, 我始终将基层作为新闻的源头, 努力在基层一线和百姓生活中发现新闻事件、捕捉动人瞬间。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城市最受关注的民生实事, 建设情况如何, 得益的是哪些家庭, 他们的感受怎样, 值得摄影记者去形象化记录报道。在拍摄《喜圆安居梦》专题图文报道时, 我来到市区一个保障房安置小区, 走进两户普通人家——

场景一:惠民工程得民心, 百姓喜圆安居梦。记者走进市区源缘安置小区, 映入眼帘的是环境宜人、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小区。该安置小区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共可解决1490个城镇住房困难户和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难题。

场景二:刚入住小区半年多的退休职工蔡万全、周桂茹老夫妻俩, 正在宽敞明亮的新家忙着做午饭。老夫妻俩和儿子、儿媳原都是众想集团工人, 原先一家6口四代同堂居住46平方米的房子。去年, 他家享受到政府经济适用房, 成为该小区首批入住户, 一家人住上了配有煤气管道、太阳能热水器的91.8平方米新楼房。老夫妻俩高兴地说:“能住上这么大这么好的楼房, 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场景三:在市化纤厂下岗、身患重病的城镇低保无房户丁红和女儿一直租房住了8年, 她于今年1月住上了装潢一新的48平方米廉租房, 配有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丁红有了好心情, 特意买来插花装饰新居。

摄影记者背上相机走进居民小区, 直接与普通市民面对面交流, 才能真切了解他们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情感, 使摄影报道有血有肉, 生动鲜活。

摄影报道一旦见人见事, 就会大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喜迎新中国60周年国庆之际, 我参与策划并拍摄了《盐城汽车城一名普通女工新婚感恩之旅》专题报道。当时在组织迎国庆报道时, 我们了解到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女工刘晓庆和在盐城电信公司工作的严强峰这对新人, 在新婚蜜月期间要携双方父母、祖父母开展一次蜜月感恩之旅。我们随后进行了联系, 并连续几天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在他们的旅行线路上, 我们选定了5个重点场景, 透过视觉画面结合文字描述, 反映这对新人所生活的城市在城市建设、沿海开发、交通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业务发展等方面发生的喜人变化。报道循着一对新人的感恩足迹, 探寻两个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工作的变化轨迹, 折射反映出家国共命运、同欢庆的深刻主题。实践证明, 摄影镜头对准普通百姓, 照样能够担负起重大主题报道的责任, 产生一图胜千言、入眼入心的传播效果。

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一次变革 篇8

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

灾难性新闻事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 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典型的灾难性新闻事件。灾难性新闻事件包含重要的新闻价值及其背后所蕴涵的重大主题。

曾经获得1986年普利策新闻大奖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的《奥马伊拉的痛苦》, 是灾难性新闻事件的优秀摄影作品。1985年11月13日,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 山上的积雪被融化, 夹杂着泥石顺坡而下, 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 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在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赶到现场采访, 他在一个废墟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名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倒塌下来的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 救护人员一时也难以将她救出, 她的脊椎已被砸伤, 人被没颈的泥水浸泡着, 福尼尔在用照相机摄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庞的同时, 不时地同她攀谈。因为他懂得, 这样做会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援人员赶到时, 她在泥浆里已经浸泡60个小时了, 她的心脏已十分衰弱, 最后终于停止了跳动。这张最有意义的照片记录了小女孩被死神召唤去的瞬间:双手泡得肿胀, 眼神暗淡, 丧失了生命的光辉, 小女孩在泥石流中苦苦挣扎60个小时, 她抗争着、愤怒着。作者回忆说:“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死去时的内心感受!”

灾难是令人悲伤的, 但我们从照片中看到了小女孩的顽强, 那求生的眼神永远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由此引发出读者对人生的哀怨伤惋, 对不幸遭遇的痛彻询问, 同时也激发人们珍惜生命, 善待生活。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灾难程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程度如实的报道, 表现人类是怎样与灾难进行抗争, 从而战胜灾难的。

灾情就是命令

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偶发性、不可预料的特点, 对采访拍摄造成了特殊困难, 同时也向摄影记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 电视及网络的强势是足以让每一位手拿相机的记者感到力不从心的。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快讯。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播出第一条新闻。网络和电视24小时全方位多角度向全世界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现场报道, 这让平面媒体感到望尘莫及, 对摄影记者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灾情就是命令!《大河报》先后派出6名摄影记者赶赴灾区实地报道。

拍摄突发事件, 尤其是拍摄突发灾难性新闻事件的照片是对记者素质与能力的最全面的检验。快速反应能力、机智、敏捷是完成突发事件拍摄的保证。纯粹记录式的照片已打动不了读者, 人们渴望看到真实、生动, 激励全国人民奋力抗争的画面, 这就需要作品能够传递和表达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按照常规进行采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特殊时期就要用特殊手段。我们的记者有的变成了“军人”, 有的变成了“消防战士”, 还有的变成了“特警”, 分别乘着军列、警车出发了……他们吃干粮, 睡帐篷, 在余震不断、通讯不畅、交通不便的艰难险境下, 先后到达了北川、广元、都江堰、汉旺、什邡、映秀等地, 冒着生命危险, 拍摄了大量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新闻照片,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首先明确理性的报道思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这次报道的主题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任何灾难事故中, 人的安危是最为重要的。温总理指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所以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是救人。正如《大河报》记者白周峰所说:对灾区的报道不应该是“惨”, 需要表现出来的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信念和勇气!他在都江堰拍摄救援人员搜救时的场景时, 突出了救援官兵的急切心情和神态, 着力表现齐心协力挽救生命的动人场面。《大河报》记者陈晓东跟随“铁军”身背几十斤重的照相器材, 走了3个小时的水路, 拍摄解放军战士运送救援物质的场景。记者杜小伟赶赴灾区时, 正是堰塞湖蓄水最多的日子, 绵阳几乎成空城。他和同事各持一部对讲机, 时刻保持联系, 直到放水前夜才离开。孩子从废墟中重生, 老人在残壁下救出, 每一次按动快门都表达了人性关怀, 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记录了中国人的精神!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距离战火不够近。”记者深入一线, 与灾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记者许俊文在采访手记中这样写道:“余震来的时候, 听到脚底下刺耳的轰鸣声, 看到房顶上坠落的瓦砾, 所有人都乱跑, 我也害怕, 可是我的职责就是记录下这可怕的瞬间, 像军人一样冲在战场的最前沿!”

非常时期, 特殊处理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 不但让摄影记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检验, 同时对编辑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版面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读者在注视着:不能一味地报道悲痛、哀伤和泪水, 而是要用最快速的信息、最真实的画面, 给人们带来感动和力量!后方编辑每天要收到前方记者传回的数量十分庞大的抗震救灾文字稿件和新闻图片, 怎么办?编前会上, 经值班总编和各版编辑统一思想:非常时期, 特殊处理!编辑部门打破常规连续几天停掉其他版面, 停掉一切广告, 报头变黑, 一版将前方传回的被埋地下124小时的幸存者获救照片由彩色变成黑白, 头版与24版打通, 中间编排摄影专版, 用大版面彰显摄影魅力, 增强视觉冲击力。用感人的瞬间直接穿入读者的心脑, 让读者及时看到中国人民面对天灾, 众志成城, 举国倾力, 战胜灾难的精彩画面。

延续近一个月的抗震救灾报道, 从生命大营救到爱心奉献、重建家园, 我们的报纸始终与灾区人民心相连。笔者看到国外媒体在评价中国抗震救灾报道时这样写道:面对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新闻媒体在整个报道过程中采取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方式。美国《纽约时报》称:信息铺天盖地, 高级官员和救援人员快速作出反应, 这与中国以前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论报道摄影的题材选择 篇9

关键词:报道摄影,题材,选择

报道摄影, 亦称作专题摄影、专题照片、成组照片 (组照) 、图片故事或系列照片, 是摄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人们之间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有趣的摄影成果之一。报道摄影是通过多幅照片来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 真实、形象、令人信服地讲述一个故事, 通过辅助的文字, 以人们视觉阅读的方式完成故事主题的叙述。它能够比较全面、概括、深入地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 能够细致、深刻的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它是画报、报纸和杂志甚至电视、电影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简称“报道”。所以, 一组成功的报道摄影图片, 报道题材的选择就尤为关键。

一、报道摄影的定义

中国摄影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将国外新闻摄影 (news photography、press photography) 、媒介摄影 (media photography) 、报道摄影 (photo-reportage、photojournalism) 这些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词笼统地译为新闻摄影, 并且用新闻学所定义的新闻摄影 (news photography) 来界定, 造成中国摄影师在报道摄影和新闻摄影实践中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和困惑, 也使中外新闻摄影交流产生了不必要的障碍。

报道摄影其实就是图片故事, 用照片来讲故事。随着摄影在媒体上更为广泛地采用, 大量难以为上述定义所界定的摄影形式出现在在报刊的版面上, 如报刊的专题报道 (photo essay) 和图片故事 (picture story) , 版面上单张非新闻的特写报道, 在摄影室里使用模特、道具拍摄刊登与报刊的汽车版、时装版、美食版和家居版上的类似广告的图片, 在杂志封面上出现的摄影插图 (illustrations photography) 等。实际上, 这些摄影报道都是模仿国外媒体在多年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图片传播形式。

二、报道摄影题材选择的重要性

一幅成功的作品, 首先要有好的题材。好的题材, 应该是主题鲜明, 视觉形象突出, 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与精神共鸣。

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WPP) (“荷赛奖”) 中多位中国摄影师获奖, 其中杭州日报摄影师陈庆港拍摄关于汶川地震题材“走出北川”获得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图片说明为“2008年5月14日, 士兵在中国四川北川县参加地震救援”。《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拍摄关于汶川地震题材“废墟中的新生活”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同样2008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奥运年, 更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中国成功举办世界瞩目的奥运会, 是世界对中国的肯定。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拍摄的作品《柔道——血染赛场》获得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的组照《北京电视上的奥运会》, 以独到的视角, 获得体育专题类组照金奖。这一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 中国的摄影师大获全胜, 夺取了三个金奖, 两个银奖和一个铜奖。作品都可以看出题材选择的重要性。好的题材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联想。题材的选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

三、报道摄影题材如何选择

辨别什么是可以报道的题材, 哪些可以作专题报道。作为从事报道摄影的影像工作者,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去掉没有形象性, 不适合做摄影报道的题材。

如一些会议报道, 会议报道常常是没有形象的, 这个会议和那个会议看起来都一样, 程式可能也都一样。不过在会议上可以拍一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公众人物, 这些图片可能是市场需要的, 是读者感兴趣的。在摄影报道中还有一个至理名言:去拍人们谈论的事, 而不是拍谈论事的人。

2、用宏观与微观的双重视角来判断所拍摄的内容有没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背影和意义。

比如国内多起暴力拆迁事件, 是因为执法部门管制问题, 还是因为建筑商违规操作;经济纠纷中是因为个人因素, 还是社会因素;民工拿不到工资是因为民工与工头之间的问题, 还是因开发商这样的利益集团所导致的……新闻后面的内容决定了所拍摄图片的价值。

3、要对即将发生的事件, 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敏感

意识, 对最终的影像要有预先想象, 事件发生的现场气氛、反应事件特定情节或人物的特定神情, 并且提前构思图片中的元素, 哪些是真实的, 有生命力的, 主题突出、视觉冲击力大。

报道摄影是纪实的, 再现新闻事实本质的纵横断面, 它依靠发现的视点来组成拍摄内容, 依靠表现手法达到视觉目的和效果。“发现与表现”在成功作品中二者缺一不可。要深刻了解新闻事件的全面背景, 洞悉社会现象的本源, 才能进被摄对象的内心世界, 摄影工作者纵然有再好的基本功, 也无法捕捉到真实动人的瞬间。也许你也能客观记录下某一事件的发生过程, 但是你却无法准确充分地记录事件的本质, 这也就是专题摄影的基本要求了不仅仅记录事件本身, 还要揭示事件的本质。报道题材决定着新闻的价值, 但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只能实事求是地把握它、认识它, 而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夸大或缩小它。作为一个摄影工作者, 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能及时发现新闻, 捕捉新闻。

浅析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 篇10

关键词: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差别

1 引言

新闻摄影是一种为平面大众传播媒体而制作的图片, 从其诞生开始就与纪实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早期的新闻摄影图片, 大部分都是从纪实摄影处获得。同样的, 新闻摄影也在实际工作中担负着历史文献记录的重任, 二者的作品也常常互相转换, 在各种有关摄影的史学与评论之中,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通常被当做是同样一个摄影流派或者类别被叙述或评论。本次研究就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切入点, 以期更加理性清晰地对待与了解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

2 纪实摄影与新闻的定义

2.1 纪实摄影

(1) 纪实摄影的含义。纪实摄影指的是人们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或者是对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开展的纪实性摄影工作。其内在价值在于用客观真实的摄影记录下社会发展的当时状况, 使其能够成为对后人有价值的图像资料, 与此同时, 加入进作品拍摄者对自然、对人文、对社会的关注与情怀, 从而对历史的传承与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

(2) 纪实摄影的特点。一是真实性。纪实摄影要记录真实的形象, 不能够对要记录的对象有任何的夸大或者歪曲。二是社会性。指的是借助对拍摄对象所表示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的客观现实做反映与记录,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具有社会评价特征的摄影活动, 表达是其主要的意义。纪实摄影的作品一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社会现行的情况之上, 重点关注选材和社会价值, 从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与理解。

2.2 新闻摄影

(1) 新闻摄影的含义。新闻摄影指的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录, 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这与其他的一些门派的摄影作品略有差异, 新闻照片需要取材于新闻事件出现的现场或者是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播新闻信息。

(2) 新闻摄影的特点。一是真实性。新闻摄影的核心生命力就是真实性, 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原则其实就是揭示事物最真实的主题, 其不是虚构、捏造的, 是和实际事物相匹配的客观事实。摄像需要能够抓住一件事物的本质状态的典型瞬间, 从而反映一件事物的真实面貌。摄影对象也需要选择真实客观的事物与事件, 不能够是摆拍或者是事先彩排过的, 除此之外, 图片上配的文字也需要是对这件客观事物进行客观描述。二是新闻性。新闻摄影需要从关注重大事件、重视独家新闻、攻破大难度题材、重视时效性报道这几个层面出发[2]。第三, 形象性:借助摄影作品的吸引力与强有力的感染力, 让观众从照片中就能感受到喷薄而出的震撼效果。

3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差异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性质极为相似,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摄影形式, 彼此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3.1 价值追求层面

新闻摄影在于向读者表达正在发生的或者发展的新闻事实, 让人们即时地了解到正在发展的客观事实。新闻摄影最主要的价值就是新闻性与时效性。但是纪实摄影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个较长历史过程中的, 具有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的事物, 其摄影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现今或者是未来事物的高度重视, 其最主要的价值不是新闻性和时效性。

3.2 牵涉范围层面

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不仅仅是有时效性的人物或者是事物, 还需要依照读者群的不同要求, 选择不同的角度切入点。纪实摄影相比于新闻摄影, 其包含的范围要大的多, 有可能会反映一些人们漠视或者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从取材的角度分析, 新闻摄影重点选择的是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但是社会纪实摄影的重点则放在了客观直接地将社会生活暴露在人们的面前, 展示的是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一面[3]。

3.3 消费时段层面

新闻摄影的保存时间通常都很短, 也许过了这个时段这个作品就毫无价值了。但是纪实摄影就像是“醇酒”, 经历的时间越长, 其价值越大, 在这方面文献类纪实摄影的表现愈加突出。

3.4 操作流程层面

新闻摄影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多人一同帮助才能够完成, 经过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版面编辑、美术编辑、总编辑等人一同作用之后才会出现在报刊版面之上, 但是纪实摄影通常一个人就能够完成, 一个人选题, 一个人研究, 一个人拍摄, 受到外界影响较小。

3.5 表达内容层面

从二者的表达内容上分析, 纪实摄影作品属于摄影家对社会以及时代长时间记录观察而产生的作品, 这种作品的主观色彩相对明显。新闻摄影只是对一件事物的发生过程或者典型的发生瞬间做记录, 客观性是其核心内容。因此, 因为限制性因素较少, 纪实摄影能够为摄影家带去更多的时间去对作品做思考与研究, 可是与之相对应的, 纪实摄影对一部作品的内涵有更高的要求, 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是包含了作者对这个时代敏锐的洞察力的, 但是新闻摄影完全不需要有这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任伟.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关系的粗浅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10) .

[2]熊国成, 罗艺.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差异[J].新闻摄影, 2010, (14) .

摄影作为质疑摄影的手段 篇11

在哈苏摄影奖的颁奖仪式上同时进行的是他的新书《自然的摄影与摄影的本质》(The Photography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y)的发布。摄影评论家杰弗里·巴钦(Geoffrey Batchen)在为此书所写的前言中首先介绍了一个2005年在英语中新出现的词汇:感实性(truthiness)。它最早是在一档美国的电视栏目中由喜剧演员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发明的,根据他的解释,“感实性表示你希望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事实本身是什么样的”(truthiness is what you want the facts to be, as opposed to what the facts are)。于是所谓的感实性本身也就是一个谎言,一个观者、听众自愿相信的谎言,而作为谎言的创造者,则更多的将它作为一个玩笑,一个用谎言来揭示真实的严肃玩笑。封库贝尔塔就是一个讲述这种严肃玩笑的高手。在他的创作生涯当中,封库贝尔塔以摄影为他的主要手段,配合文字、档案、实物,将真实和虚构混杂在一起,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无论是他照片中的花卉、动物、山川、星空、宇航员、教授,无一例外都是伪造出来的。而伪造这些所使用的媒介恰恰是最容易使人信服于事实的摄影。抛开每一系列的作品内容本身,它们的概念始终贯穿着封库贝尔塔对于摄影的哲学思考,也即,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信任摄影?而摄影又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能够构建真实?

封库贝尔塔最早的一个系列作品叫做《植物标本》(Herbarium),整个系列的照片都以一种模仿20世纪初著名的植物摄影师卡尔·布洛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的拍摄方式来呈现,白色背景前的植物都有着强烈的几何造型,但是每株植物奇特的外形特征又让人觉得似乎不像是地球上的生物。关于这些植物的照片从何而来,在霍坦西奥·维尔度普拉多(HortensioVerdeprado)博士的游记中他是这样写的:他一直对一种叫做尸体花(corpse flower)的植物非常感兴趣,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花,它有几米高,比人还要宽,花本身很稀有,外加授粉过程很困难,因此仅存不多。这花的名字则来源于其特殊的味道,像腐烂尸体似的气味。当他得知洪都拉斯一家植物馆保存的尸体花即将绽放时,他马上订下机票前往洪都拉斯,但却由于飞机延误错过了花期。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保管尸体花植物园园的工作人员带他参观了花园中另一些更奇异的花卉,这就是照片中所记录下的那些植物。不过如果我们再次仔细观察这些植物,就会发现一些不太协调的地方,一株名为卡拉斯卡(Calarasca)的植物其实是由百合花,松果和包装纸拼合在一起的,其他植物亦是如此,是自然产物与人工废品的结合。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会不禁反问,这篇故事里的其他部分还有多少是真实的?事实上,尸体花是确有其物的,文章中人和尸体花合影的照片也是真实的,而自此之后的部分就都是虚构的了。如果说作品只由照片组成而没有这篇报道性质的文章,那么观者意识到植物的奇怪之后就很难将照片中的植物认为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照片可以保证在过去的某一时刻这一“物体”出现在了相机前并被记录了下来,但是照片本身并不能告诉观者这一物体“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需要文字来进行补充,于是文字在“欺骗”观众的过程中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而且整个作品中的每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博士”,在学术性上有了保障;照片模仿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的拍摄方式,对摄影史稍有了解的观众能够马上联想到,黑白照片又有效地掩盖了各种“垃圾材料”的特征;每株植物都有一个拉丁文的名字,也符合植物学的命名系统。这些“细节”都是文化和社会对真实的定义所形成的传统,观众带着文化潜意识进行观看会自然而然地认同它们的真实性。人们相信的实际上是他们愿意相信的事物,而封库贝尔塔的目的则是刺穿人们的信仰(faith),把传统上用来界定真实的手段一一破坏。

这种做法在封库贝尔塔几年之后的作品《动物志》(Fauna)中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彼得·艾默新豪芬(Peter Ameisenhaufen)的动物学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寻找各种奇怪的动物,将它们记录并捕捉下来制作成标本。这些动物包括身上长绒毛的鱼,用两只手捕鱼的贝壳,长有12条腿长达1米多的蛇,猴身鸟翅并且有独角的生物,还有能够跟人类交流的上身是狒狒下身是马的动物。不过这位悲剧的动物学家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他在1955年独自开车出去旅行时失踪了,他的车停在了海岸悬崖旁,但他的遗体一直没有被找到。在他留下的档案里,“证据”不仅是动物的照片,还有田野调查绘制的动物草图,详尽的生理行为特征描述,动物的标本陈列室,甚至动物的X光扫描图,似乎一个隐秘的动物世界展现在了人们眼前。凭常识判断,我们可以立刻说出这些动物全部都是伪造的,从来都不存在的,但悖论在于,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逻辑上的办法“证伪”。这些奇怪的生物有可能来自外星,也有可能是某次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基因突变,无论是哪种情况,原因都是不可考证的,于是就让它们成为了无法证伪的存在。如果说单看照片还可以怀疑照片本身是伪造的话,封库贝尔塔在展览时把所有的动物标本,骨骼模型,田野草图,记录照片一起展示出来,完全是一种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布展模式。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曾提出,决定一件艺术品是否为艺术品的判断依据是展示它的语境,也即,当它在博物馆中展出时也就确立了它的艺术品身份。如果把这句话里面的艺术品换为真实性正好可以用来解释封库贝尔塔的作品,当照片本身的真实性可能受到质疑的时候,博物馆充当了它真实性的担保人。这也把在植物标本中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质疑更进一步推到了对公共机构的质疑上。endprint

实际上,植物标本与动物志这两个系列的作品都是封库贝尔塔和他的好友佩雷·伏特米盖拉(Pere Formiguera)合作完成的。最早封库贝尔塔完成植物标本后有出版商找到他想要将这些照片集结出版,他则找来同是摄影师佩雷来为他写一篇介绍文章。佩雷没有选择将文章写成传统的分析评论,而是虚构了一个故事引出这些照片,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坦西奥(HortensioVerdeprado)博士的游记。这种虚实相间的作品形式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让他们决定继续以这种方式合作创作下一个作品,也就是动物志。不过这一次他们走得更远,展览中不仅包括照片,更添加了实体的动物标本,田野调查文本,记录视频,还有采集的声音等等。这也体现了封库贝尔塔对于摄影的一贯反思,通常摄影(或者说照片)都被认为是介于真实和图像之间的一扇窗户,它是不带感情色彩的透明玻璃(植物标本的呈现形式);通过这种展览作品的方式他将这层窗户打破,让观众在意识到窗户存在的同时也能够切身触碰和体验图像背后的事物,于是图片脱离了单纯的指称性,化为具体的存在。

在接下来的一个作品《苏联人造卫星》(Sputnik)中封库贝尔塔又把质疑的矛头转向了政府档案。一份解密的前苏联文件显示,他们曾经发射过一艘名为Soyuz 2的载人飞船,宇航员是伊万·依斯塔柯尼科夫(Ivan Istochnikov),飞船上还有一只太空狗克洛卡(Kloka)。这艘飞船的任务是与另一艘飞船在太空接轨,可是在即将进行对接时,宇航与和太空狗却突然消失了,留下一个飞在太空中的酒瓶给人留下无数疑惑。在和美国的太空竞赛中苏联视此为重大事故,为防止有人发现此次任务的失败,政府将一切有关宇航员的信息抹除,并将他的家人流放。直到信息解密,人们才重新发现这位宇航员的存在。与动物志类似,这个作品也以博物馆装置的形式出现,里面有Istochnikov和苏联群众握手的照片,有和军官的合影(事故发生后合影中的Istochnikov被抹去),有结婚照,有上飞船前演讲的照片,还有他曾经穿过的制服以及他使用过的物品。所有证据都显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宇航员。

可实际上,宇航员是封库贝尔塔自己扮演的,照片都是摆拍的,Istochnikov其实就是封库贝尔塔的俄语翻译。是什么使得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了?首先是照片,作为确凿的见证,而且照片在事故后被篡改也符合人们心中苏联的作风;然后是文字,一个看似不可考证的故事,苏联的秘密文件,就算看完后心中怀疑这是伪造的故事,但还是禁不住会想,也许真的是苏联隐藏了事实。封库贝尔塔一方面在嘲讽这种《一九八四》老大哥式的政治宣传模式,另一方面他的目标则在于挑战人们对于档案—尤其是照片在档案中的地位的信任。更为有趣的是,有一些日本和西班牙的流行歌曲专门讲述这个故事,2012年发行的一部西班牙科幻电影的灵感也来源于此,更有甚者,一档专门讨论神秘事件的电视节目“Cuarto Milenio”完全相信了封库贝尔塔的故事,并且请来专家进行分析,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位失踪的宇航员很有可能是被外星生命劫持走了!对此豪尔赫·瓦根斯伯格(Jorge Wagensberg)评论道,封库贝尔塔让“你只能对怀疑本身抱有信念”(You can only have faith in doubt)。

封库贝尔塔其他和这种模式类似的作品还有《塞壬》(Sirens),在里面他说自己受到《国家地质》(National Geologic)这本杂志的邀请去进行一次报道拍摄,报道的内容是几块酷似传说中的人鱼的化石。这些化石最早由让·丰塔纳(Jean Fontana)在20世纪中叶发现,化石有类似人的头颅,手臂的骨骼,最重要的是一条特别大的尾巴。由于发现时还没有碳14测量化石年代的技术,这些化石被人们认为是人鱼存在的证据。直到后来人们经过测量发现,头骨和身上的骨骼不属于一个年代,是有人伪造放上去的,人鱼的存在于是再度成为传说。这里在故事的结尾他就将谎言的谜底揭穿反而让故事当中虚构的部分显得无关紧要。另一个作品《解构奥萨玛》(Deconstructing Osama)中他写道,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让人们的视线尽快从悲伤与废墟中转移出来,他们伪造了一个邪恶的恐怖主义领导者—奥萨玛·本·拉登。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各种媒体中的本·拉登形象其实是一个阿富汗的蹩脚演员穆罕默德·本·尤瑟夫(Muhammad ben Youssuf),在此之前他只出演过一些不入流的电视剧和阿拉伯语电影,而所有视频都是在美国伪造阿波罗登月视频的取景地拍摄的(电影《钢铁侠3》的剧情与此有相似之处)。2006年卡塔尔的一家新闻机构Al-Zur的记者从一些照片中发现,恐怖主义的真正幕后黑手是一个名叫 Dr. Fasqiyta-UlJunat(封库贝尔塔扮演)的人。但是,谁又知道这位 Dr. Fasqiyta-UlJunat不是美国政府放出的又一个障眼法呢?再一次,封库贝尔塔故事中的不可证实性让观众体会到了何谓“感实性”:我们每日所听所看的新闻,其实都是用图像来代替“事实”的,所谓事实都只是我们愿意相信的。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品的创作方式主要依赖于拍摄照片,体现了封库贝尔塔创造信息的一面,那么在另一方面,他对于处理信息也有着深入的探索。在2012年的连州摄影节的讲座上他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在一个图片信息泛滥的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生产者,而艺术家的任务就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生产者,而应该在现有的图片资源中进行选择和重构,让观众在已有的被忽略的照片中重新发现意义。挪用(appropriate)是处理信息的最直接的方式,也即通过选择的过程加入艺术家本身的观点,对信息进行个人化的阐释。这样的方式在数字时代之前就存在,比如从20世纪初一直流行到现在的拼贴画(collage),在没有电脑的时代拼贴画主要靠手工拼贴,网络和各种软件让collage变得更容易,也能够包含更多的信息量。封库贝尔塔的作品《谷歌拼图》(Googlegrams)就是他对于信息输出的一次尝试,他使用的原始照片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历史照片或者新闻照片,拼成这些照片所用的素材则是使用相关的关键词在谷歌里面进行搜索,比如他拼的尼埃普斯(Niepce)拍的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用的搜索词就是“photo”,拼的9·11事件的照片用的搜索词就是“Yahvé”(耶和华)和“Al·là”(阿拉)。封库贝尔塔的拼贴画由一张照片(不是自己的照片)到许多照片的拼贴,网络在这里一方面扮演了数据库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搜索选出来的照片来自不同的作者,最终拼合而成的照片也就是一张集体创作的作品,是网络自己所形成的一幅“肖像”,因此可以把他的创作方式看作是类似镜子的效果,让信息自己为自己说话。endprint

网络让信息自己将自己呈现出来,而信息更可以自己制造信息。在封库贝尔塔的作品《没有记忆的风景》(Landscape without Memory)中,一系列美丽的风景照片呈现在观众眼前,它们既像是旅游胜地出售的明信片,又透露着一种科幻小说中因为环境破坏而导致的荒芜景象。这些照片的标题许多来自绘画大师的名字,塞尚(Cezanne),达利(Dali),蒙德里安(Mondrian);也有不少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风光摄影师,奥沙利文(OSullivan),沃特金斯(Watkins),芬顿(Fenton);还有的则有着奇怪的名字,比如身体风景(Bodyscape)。这些逼真又超现实的风光照片其实并不能称为“照片”,它们都是封库贝尔塔用软件制作出来的。这个软件本来是为军方开发,能够将扫描的地图通过三维建模制作出一张模拟的实景图片,不过封库贝尔塔输入的“原始数据”并不是地图,而是绘画作品,风光照片,甚至他自己身体局部的扫描图片。复制和临摹是艺术史中最古老的传统之一,而使用机器程序复制数据转换出来的图像则既非艺术又非自然,它是两者的拟像。当计算机程序“制造”风景时,它所使用的算法和数据库是根据“真实”的风光照片建立的,于是无论输入的数据内容是什么,输出的图像都是风景照片的“原型”。信息自己制造出了信息,如果把输出的图像再次作为输入,那么得到的信息依然是风景原型,于是信息也就进入了循环。风景本身是没有记忆的,但多年的文化因素使得人们对于风景画和风景照片赋予了许多含义,封库贝尔塔为照片所取的标题一方面指向风景的无记忆,另一方面,他在这组作品中用以制造风景的信息也是没有记忆的。在这里,他把矛头指向了照片—尤其是风景照片所附带的文化属性。

摄影报道 篇12

2012年初, 五年一届的哈尔滨市党代会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市人大、政协会议分别于1月13日至16日, 1月16至20日举行。

“三会”的密集召开, 单就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来说, 就是为哈尔滨市属新闻媒体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现会议报道手法的大舞台, 为此研究一下这一时期会议报道的典型案例, 对各媒体创新会议报道工作不无裨益。这期间的会议报道有如下典型特征:

一、精准化指向, 个性化呈现

精准化, 指的是报道内容的准确性, 同时也是会议报道要牢记的第一要义之一。这里, 既要求对会议精神过程等环节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的报道, 也要求对会议精神的准确把握, 尤其要突出重点,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里, 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统筹安排、合理调度, 按节目功能做有效的区隔, 形成会议报道的合力, 形成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又步调一致的会议报道宣传格局。

从大的方面讲, 哈尔滨电视台新闻中心、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837新闻频率节目做得大气, 有权威性, 是“三会”报道的正规军;哈尔滨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生活频道、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的节目注重在“巧”字上做足功夫, 是“三会”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哈尔滨新闻/我们这五年》、837的《报告说给百姓听》、经济台的《972城市搜索》、生活频道的《都市发现/2012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等, 都是让人过目 (耳) 不忘的好节目, 这些节目各有所长、各补所短, 融在一起, 相得益彰, 完成了这首“三会”报道的大合唱。

二、立体化编播, 全方位展开

立体化编播要求的是广播电视节目在会议报道上的丰富性, 对节目 (专栏) 设置而言, 要求的是具有针对会议的不同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消息、会议解读、人物专访、广播电视实况直播、微博互动、电话连线、专家评论等) 、各层面的节目 (专栏) 相配合、时效性新闻的实时会议报道、民生新闻的积极跟进、多形态相关节目的围绕会议的积极展示,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会议宣传上全方位展开了对会议的报道。

哈尔滨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节目安排是这方面的好典型。以《哈尔滨新闻》为依托, 组织了《我们这五年》的专题片, 开设了《党代会专栏》、《两会专栏》, 配之以会议全程播报、专题直播、特别宣传片、高清播放等多种形式, 节目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调动了现在所能调动的一切电视手段, 真正为受众打造了“三会”的一场视觉盛宴, 向老百姓传达了会议最前沿的声音、最新的政治话题、最热点的社会问题, 这些做法, 突破了以往会议报道形式单一、被动传达的窠臼, 节目呈现得完整立体而有新意, 套用广告语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入耳入眼方能入心。

三、创新化创意, 贴近化表达

广播电视是一种传播性极强的传播手段, 各媒体之间的相互借鉴造成了节目的同质化日益严重, 如何在借鉴成功节目基础上坚持创新, 做到创新化创意, 独树一帜, 舍我其谁, 这是有相当难度的。

这里, 风行多年的广播电视民生新闻有着得天独厚的创新优势。在会议报道中, 民生新闻可以做到三突破:即政治议题平民化的突破, 理性主题感性化的突破, 重大问题轻松化的突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会议精神和报道议题的准确而深刻的把握, 否则就有可能变形和走样。具体落实到每一条新闻报道中, 可以在“三多”上下功夫, 即节目要多说代表委员想说的话, 多说受众想听的话, 多说社会所关注的话, 这些需要通过大量深入细致和扎实的采访才能达到, 不能联想发挥, 切忌主观臆断, 要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热点话题等深入报道, 快速反应、快速出击, 找到找准新鲜亮点, 做好会议的鲜活报道。

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的《972老张微博》在“两会”期间, 就代表委员提出提案, 建议在《老张微博》中进行点评, 并选取部分市民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点评播出, 这种传媒人与受众的有效沟通形成良性互动, 媒体人主动拥抱自媒体、云媒体时代潮流的意识和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哈尔滨电视台新闻中心的8集专题片《我们这五年》, 通过8个普通市民5年生活变化看城市的进步, 小人物、大时代、小切口、大主题, 有历史的纵深、有现实的美好。这些报道不再有会议报道常见的一副正襟危坐的板面孔, 代之以群众的白话、小人物的身边事、鲜活的故事, 熟悉又可信, 贴近而亲切。

总之,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 不能搞单兵作战, 要充分发挥集团优势, 细致规划, 统筹运作, 这样的会议报道才会有个好的传播效果。■

上一篇:谷氨酸浓度下一篇:差距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