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浓度

2024-08-21

谷氨酸浓度(共7篇)

谷氨酸浓度 篇1

脑卒中是世界3大致死性疾病之一, 现已成为我国居民最常见的病死病因。脑梗死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占脑卒中的60%~80%,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约75%存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后遗症, 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及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病残率非常重要[1]。临床对于脑梗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 常用溶栓、保护神经、脱水等药物以抑制血肿形成, 减轻神经细胞损伤[2]。臭氧自体血回输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机制尚不清楚, 且高浓度的臭氧还具有一定毒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研究就臭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41~64岁、平均 (59±3) 岁, 其中轻度47例, 中度15例, 重度12例;梗死病灶位于左侧40例, 右侧34例;位于基底节区43例, 放射冠区24例, 其他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 (4.8±0.5) h, 活动溶栓治疗55例, 院前急救49例。根据入院顺序, 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均经CT、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确诊; (2) 病程<3 d; (3) 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 (1) 合并脑外伤、脑肿瘤、血液疾病; (2) 严重器质性疾病; (3) 参与过其他研究; (4) 存在臭氧治疗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臭氧进行治疗, 抽取静脉血100 ml, 与臭氧 (47μg/mg) 按照1:1比例混合, 5~10 min完成, 臭氧化血液后15 min内回输至患者体内, 1次/d, 10次/疗程。分别于治疗第1、7、14天, 晨起取患者肘静脉血4 ml, 置入EDTA标本采集管, 4℃下以3000 rpm离心10 min (离心半径为12.4 cm) , 保存于-20℃冰箱中, 分批送检,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谷氨酸浓度水平。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清谷氨酸水平及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对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价, 包括意识、水平凝视、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状态, 总分40分, 分值越高, 表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NIHSS评分下降90%;显效:NIHSS评分下降46%~89%;有效:NIHSS评分下降18%~45%;无效:NIHSS评分下降<18%, 或病死。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清谷氨酸水平比较

治疗第1天,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谷氨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第7、14天,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低于第1、7天, 且第7、14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第7天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谷氨酸水平高于第1、14天及同时期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2。以NIHSS评分变化幅度为y, 以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值为x, 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 观察组相关系数为0.67, P=0.00, 对照组相关系数为0.43, P=0.03, 第14天, 观察组相关系数为0.51, P=0.01, 对照组相关系数为0.41, P=0.06。第7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幅度 (y) 与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值 (x) 存在相关性。

注:与第1天比较, *P<0.05;与第7天比较, **P<0.05;与观察组比较, △P<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 是指颅内或颅外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及时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 引发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致使局部脑组织代谢需要与血液供应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密切相关。脑梗死所致缺氧性改变, 可在一定时间内使梗死区域周围血流下降, 若长时间得不到恢复, 可引起神经组织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细胞膜去极化, 导致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异常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 急性脑梗死时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异常升高,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其可激活细胞蛋白酶、磷脂酶或过氧化系统, 产生蛋白水解和各种氧自由基, 损伤神经组织, 形成“瀑布样”级联效用。而血清谷氨酸释放与局部聚集是脑缺血损伤造成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因素[3]。

臭氧减轻脑损伤可分为直接或间接两种途径, 臭氧可改善脑膜表面电子排序, 提高红细胞穿透毛细血管能力及脑组织缺氧饱和度, 抑制缺氧所致水肿, 减轻脑损伤;其还可激活2, 3-二磷酸甘油酸 (2, 3-DPG) , 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气, 提高ATP产量, 挽救受损脑细胞, 激活谷胱甘肽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清除自由基, 保护脑组织。姚勇等[4]研究显示, 经臭氧治疗后, 脑缺血患者颅内梗死区域面积缩小。Valacchi G等[5]研究证实, 臭氧可提高小鼠皮肤伤愈能力, 提示臭氧确实可直接加速细胞损伤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第1、7、14天, 两组患者血清谷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在第1~7天内仍呈上升趋势;应用臭氧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第7天血清谷氨酸水平上升不显著, 第7、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臭氧可有效抑制疾病进展,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对神经元的损伤, 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需注意的是, 研究中第7天观察组NIHSS评分变化幅度与以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值存在相关性, 提示随着时间延长, 血清谷氨酸毒性在神经功能缺损中的作用越来越弱, 故臭氧可起到的疗效也可能不断削弱, 臭氧治疗宜早不宜晚, 血清谷氨酸可作为臭氧治疗适应证筛查及疗效的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 臭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增进疗效, 血清谷氨酸浓度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臭氧治疗早期血清谷氨酸浓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成正比。

参考文献

[1]卢晓航, 黄晓新.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2) :175-176.

[2]吴振宏, 韦英海, 陆望.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不同阶段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31 (6) :984-985.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8-49

[4]姚勇, 李新民, 赵美臣, 等.臭氧治疗脑缺血半暗带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J].实用医药杂志, 2011, 28 (9) :783-784.

[5]Valacchi G, Lim Y, Belmonte G, et al.Travagli V:Ozonated sesame oil enhances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SKH1 mice[J].Wound Repair Regen, 2011 (19) :107-115.

谷氨酸浓度 篇2

学习记忆是认知、思维等人类各种高级脑活动的功能基础,一直以来人们对学习记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众所周知,海马是哺乳类动物完成学习记忆活动的关键结构,而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学习记忆形成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海马部位的LTP也被认为和记忆有关。不少研究表明,学习记忆中有LTP样的突触效应变化[1],而且其幅度和维持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存在平行关系[2]。目前认为,LTP的产生与维持需要突触前及突触后成分的共同参与,其形成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去激活突触后膜的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1-D-asparate,NMDA)受体,NMDA受体被激活以后,通道开放引起Ca2+内流,细胞内Ca2+升高,继而触发了一系列与Ca2+有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激活第二信使,改变膜的性质,导致LTP的产生;LTP的长时间维持可能是由于突触后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某些逆行信使物质(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碳、花生四烯酸)反过来作用于突触前膜,使之维持高水平的递质释放,持续激活NMDA受体所导致的。有关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表明NMDA受体在学习和记忆中起重要作用,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可以使小鼠学习记忆出现障碍[3]。这些报道虽然阐述了LTP、学习记忆与NMDA受体之间的关系,但是LTP与谷氨酸递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为离体海马脑片上的研究,即便是在体研究也很少将学习记忆行为、LTP的形成和神经递质的实时变化结合起来探讨学习记忆机制。因此,我们建立了在清醒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过程中,同步实时监测LTP形成及海马区细胞外液中神经递质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动物行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已经证明,随着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出现习得性LTP的产生和消失,而且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ta met,Glu)浓度也出现相应的升高和降低。为了进一步探讨NMDA受体在活体清醒条件下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中,应用NMDA受体阻断剂MK-801,观察其对自由活动大鼠海马DG区习得性LTP、细胞外液中Glu水平及行为学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Wistar系雄性大鼠24只,体重(200±20)g,由延边大学医学院动物科提供。大鼠用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麻醉,固定于立体脑定位仪上,参照Paxinos和Watson图谱,将紧密粘在一起的记录电极(绝缘镍铬合金丝,直径0.1 mm,尖端阻抗1~3 MΩ)与透析探针外套管(外径0.7 mm,内径0.5 mm)垂直固定于一侧海马高于DG区1.5 mm的位置,其定位坐标为:AP 3.1~3.3 mm;L/R 1.9~2.1mm;H 3.4~3.6 mm。刺激电极(绝缘镍铬合金丝,直径0.1 mm,两尖端上下相距0.5 mm)埋植于与记录电极在同侧的内嗅区穿通纤维(perforant path,PP)上,定位坐标为:AP 6.8~7.0 mm;L/R 4.0~4.2mm;H 5.0~5.5 mm。参考电极用小螺丝钉固定在头骨上。按定位参数埋入电极后,再上下微移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选取用固定刺激强度能记录到最大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的部位,然后用牙托粉固定。经外套管插入微量透析探针,探针超出套管1.5 mm,其前端有外径0.2 mm的乙酸纤维素半透膜(Terumo,Japan),可滤过物质分子量小于50 000的物质。供注药用的直径0.1 mm的微量注射管与透析探针紧密粘在一起。记录电极与微量透析探针的进入位置见模式图(见图1)。术后将大鼠置于实验箱(长30 cm,宽30 cm,高35 cm)内饲养,待动物状态恢复后进行实验。此箱既可以饲养动物,又可以直接进行实验,有利于减少清醒动物的环境应激。

1.1 实验分组及程序

动物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8只。对照1组:不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往海马DG区微量注射Ringer液(1μL),并实时测定局部Glu的浓度。实验1组,同样在不进行条件反射训练的条件下,往海马DG区微量注射MK-801 1μL/min(Sigma公司,用Ringer液配成浓度为60μmol/L的溶液),并测定局部Glu的浓度。对照2组:先进行条件反射的建立训练,当大鼠达到学会标准后,随即进行实验性消退,即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每天训练前海马DG区微量注射1μL的Ringer液。实验2组:实验方法同对照2组,只是每次训练前海马DG区微量注射60μmol/L的MK-801 1μL。对照2组和实验2组的测定指标是动物行为正确反应率、PS幅值及海马DG区局部细胞外液中Glu的浓度。

1.2 大鼠跳台主动回避反射实验

以红灯为条件刺激、脚掌电刺激为非条件刺激来形成条件反射。实验开始前先将大鼠放入光电刺激箱内(改良ZH-500型小鼠光电刺激仪,安徽淮北延华生物仪器有限公司制)的平台上熟悉环境5min。然后,将大鼠置于光电刺激箱底部铜栅上(此时铜棒不带电),以红灯亮先出现5 s作为信号,然后结合大鼠脚掌电击(最长10 s,刺激强度40m V)。大鼠在信号出现期上平台为正确反应。每实验日进行20次训练,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为20~30 s,训练作业所需时间20~30 min。以连续测试10次中有9次出现正确反应为学会标准,只有1次出现正确反应为行为消退标准。

1.3 DG区细胞外液的微量透析和Glu浓度的测定

在大鼠清醒、安静状态下进行脑部微量透析实验和电生理实验。微量透析探针连接微量泵,以1.5μL/min的速度灌流Ringer液(147mM Na Cl,4m M KCl,2.3 m M Ca Cl2,pH 6.5)90 min后,开始经样本收集器收集样本。第1次训练前连续收集3个样本,以它们的氨基酸浓度平均值作为基线值100%。样本中的氨基酸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系统(HPLC-ECD-300,Eicom,Japan)测定[4]。

1.4 药物注射和P S的检测

药物注射是在每实验日训练前进行,海马DG区内微量注射MK-801溶液或Ringer液1μL,注射时程1.0~1.5 min,滞留1 min。注药后立即进行PS检测3~5 min和收集透析样本30 min。

PS检测是在动物安静、可自由活动的状态下进行的。用单个方波刺激PP,波宽0.1 ms,刺激强度固定(选取引起最大PS效应强度的1/2~1/3)。以DG区颗粒细胞层记录的PS幅值作为LTP形成的指标,电位经叠加10次进行分析,见图2。电刺激和PS幅值测定均使用BL-420S生物功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

1.5 组织学鉴定

实验完毕后,动物静脉注射过量麻醉药处死,取脑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3 d后做冷冻切片、中性红染色,鉴定电极与微量透析探针是否进入正确部位(未进入DG区者不进入数据的统计)。

1.6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数据的统计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rism3.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MK-801对海马DG区Glu浓度和突触效应的影响

对照1组和实验1组注药前海马DG区Glu浓度分别为(1.39±0.40)Μ和(1.39±0.57)Μ,两组间Glu基础浓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将注射前海马DG区的Glu浓度作为100%,换算得每例样本的Glu浓度变化百分数。

2.1.1 MK-801对海马DG区Glu浓度的影响

对照1组海马DG区注射Ringer液后,DG区Glu浓度与注射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见图3。实验1组注射MK-801(60μmol/L)后,DG区Glu浓度在注药后20 min下降到最低水平(P<0.01),其后逐渐恢复,在给药50 min后恢复到注药前水平,见图3。

2.1.2 MK-801对海马DG区突触效应的影响

对照1组PS幅值在注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注射MK-801后,由刺激PP而诱发的DG区的PS幅值下降,给药后第20 min PS幅值下降至最低水平(与给药前相比P<0.01),其后逐渐恢复,给药50 min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见附表。

注:覮与给药前相比,P<0.01

2.2 MK-801对习得性LTP形成过程中的海马DG区Glu浓度和突触效应的影响

2.2.1 MK-801对习得性LTP形成过程中的海马DG区Glu浓度的影响

每实验日于注药后在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内进行行为训练。在条件反射建立中,对照2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Glu浓度随行为训练而增大,自开始训练至3、4 d大鼠条件行为正确反应率达90%以上时达最高水平,为开始训练前的(275.19±11.17)%(P<0.001,见图4A)。实验2组训练3 d后,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Glu浓度仅为开始训练前的(130.12±12.16)%,明显少于同一时间的对照2组Glu变化量;实验2组于训练7 d后,条件行为正确反应率才达到90%以上,而此时的Glu含量为(180.12±13.18)%,其增加幅值和对照2组达到条件反射形成标准时的Glu增加幅度相比明显低(P<0.01,见图4A,B)。

动物条件反射形成后,对照2组大鼠在进行实验性消退时,需3、4 d达到消退标准,训练次数为(50.5±8.8)次,而此时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Glu浓度也下降到开始训练前水平(P>0.05),与实验性消退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2组大鼠在实验性消退时只需2、3 d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Glu浓度下降到开始训练前水平,而且行为达到消退标准。

2.2.2 MK-801对习得性LTP形成过程中的突触效应的影响

对照2组大鼠海马DG区的PS幅值随行为训练而增大。自开始训练至3、4 d大鼠条件行为正确反应率达90%以上时PS幅值已增至最高水平,为开始训练前的(251.56±20.78)%(P<0.001,见图4A);实验2组PS增大幅度缓慢,训练3 d后,PS值仅增大至(120.41±20.52)%,当训练至第7天大鼠条件行为正确反应率达90%以上时也仅增至(165.41±21.05)%,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1,见图4B),表明MK-801延缓了习得性LTP的形成。

动物条件反射形成后,对照2组大鼠在进行实验性消退时,需3、4 d海马DG区PS幅值降至训练前的(104.80±18.05)%(P>0.05),与实验性消退前的P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2组大鼠在实验性消退时只需2、3 d海马DG区PS幅值降至训练开始前的(102.50±21.15)%,见图4B。可见,MK-801加速了习得性LTP的消退过程。

条件发射的建立过程中,实验2组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训练次数为(140.5±11.6)次,而对照2组只有(75.1±8.8)次,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实验性消退过程中,实验2组达到消退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30.5±10.3)次]明显少于对照2组[(50.5±8.8)次](P<0.01)。以上的结果表明海马DG区微量注射MK-801明显抑制条件反射的建立,加快条件反射的实验性消退。值得注意的是在条件反射形成和消退的过程中,PS幅值和Glu浓度的变化与MK-801的这种对行为正确反应率的作用基本同步,见图4B。

3 讨论

海马与人类的学习记忆关系密切,且海马的传入纤维与海马的内部环路主要形成3个兴奋性单突触联系通路,因此,海马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被广泛地利用在脑的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中。LTP作为突触可塑性的一种形式,它在海马的诱导和保持与有些学习记忆行为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5]。一般认为LTP的形成和维持是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联合作用而实现的,而且已有很多研究证明海马DG区的LTP的形成由谷氨酸和NMDA受体所介导[6]。虽然有很多报道阐述了学习记忆与海马LTP间的关系、LTP形成机制中谷氨酸和N MDA受体的作用等问题,但这些研究多数为海马脑片的离体实验[7],而且联系学习记忆行为和LTP的在体实验也并没有把细胞外液中的神经递质变化融合进去全面地分析LTP与学习记忆形成的具体机制。鉴于此,本研究建立了观察动物的学习记忆行为和LTP形成的同时,同步实时测定海马特定区域细胞外液中的某种神经递质的实验平台,在大鼠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研究了NMDA受体参与海马DG区习得性LTP形成的部分机制。本实验结果显示海马DG区局部注射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对Glu的释放和突触传递有抑制作用。1988年JH CONNICK等人[8]提出NMDA受体阻断剂对大鼠的海马脑片上的Glu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此报道与本实验结果有些不相符,此种差异很可能是因为实验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JH CONNICK等人的实验是在离体海马脑片上进行的,而本实验是在清醒动物整体水平上进行的,因整体实验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很多,所以可能出现与离体实验不一致的结果。

目前认为海马各区的NMDA受体依赖性LTP的产生机制是:突触前膜释放Glu,通过激活NMDA受体允许Ca2+进入突触后膜,继而触发一系列与Ca2+有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改变膜的性质,触发并产生LTP。REYMANN等在海马脑片实验中发现,强直刺激后不同时期(甚至在强直刺激后8 h)用DL-APV阻断NMDA受体,可明显减低甚至阻抑CA1区锥体细胞的PS和EPSPs(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9]。又有文献报道,用NMDA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APV能显著地抑制学习过程中海马CA3区习得性LTP的形成,而且阻断NMDA受体后,尽管继续进行巩固训练,已形成的习得性LTP仍不能保持。这些实验表明NMDA受体参与海马的强直性或习得性LTP的生成和维持。本实验以红灯为条件刺激、足部电刺激为非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并以PS为指标在DG区观察了此过程中习得性LTP的形成,发现用非竞争性阻断剂MK-801阻断NMDA受体作用时,条件反射建立时的PS幅值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且相应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时间也明显延迟。本实验结果在动物整体清醒条件下进一步支持和证明NMDA受体参与海马DG区习得性LTP的产生过程的观点。

有资料表明,大鼠离体海马DG区突触反复受到刺激可引起突触前膜的Glu释放增加,突触传递效能也加强,这与LTP和学习行为密切相关[10]。采用NMDA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进行的大量行为学研究数据提示,NMDA受体与动物多种学习记忆行为模式均密切相关[11],又有文献报道,在老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Glu含量降低,同时NMDA受体数量也显著减少,这些变化与LTP减弱呈正相关[12]。本实验的结果和上述报道基本一致,即本实验结果显示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中,海马DG区Glu浓度随之明显升高和降低,用MK-801阻断DG区NMDA受体后Glu浓度增加缓慢,且难于形成条件反射,表明Glu可能通过NMDA受体参与大鼠主动逃避行为记忆的形成过程。

LTP的产生和维持也需要突触前成分的参与,即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的持续增加是LTP维持所必需的,海马脑片的实验表明,NMDA受体的激活可促进突触后膜产生一氧化氮(NO),后者作为逆行信使作用于突触前膜,促进前膜的递质释放[13]。到目前为止,有关逆行信使的实验都是海马脑片上进行的,还没有在整体实验中直接测定局部的神经递质浓度来证实逆行信使作用的实验。在本实验中,作者直接实时测定了海马DG区Glu的浓度,结果显示不仅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可使DG区Glu的增加变得缓慢,而且不进行条件反射训练的情况下,单纯注射MK-801可使突触前膜释放的Glu明显减少,Glu的此变化也伴随着PS幅值的相应变化。本实验结果证明,NMDA受体部分通过调节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来参与习得性LTP的形成过程。但是,有关NMDA受体怎么调节突触前膜递质释放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谷氨酸浓度 篇3

同型半胱氨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已获得广泛关注, 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报道已有许多[1]。而高同型半胱氨酸在脑小动脉病发展中的作用的探索较少,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白质高信号的关系。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在该科住院脑血管病病人352例的临床资料, 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脑血管病病人352例, 伴血压增高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 mmHg) 或已服用降压药;伴血糖增高 (随时血糖≥12 mmol/lh或糖化血红蛋白A1C≤6.5%) 或已用降糖药物。高血压性脑病、脑动脉炎及毒物所致的脑血管病排除。继发于肾功能不全 (血浆肌酐>1.5 mg/dL) 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排除。

1.2 白质区高信号的评价方法

病人均行1.5T颅脑MRI扫描, 在Flair序列冠状位上来评价白质高信号。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量化分析由完全不知道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MRI室主任完成。参照与侧脑室的关系, 大脑半球白质高信号分4个部分评价:位于侧脑室前角、侧脑室体部、侧脑室三角区和侧脑室后角, 采用4分制:0:无高信号;1:点状、小片状高信号;2:衬在侧脑室边的高信号;3、超过侧脑室旁结节带或融合的高信号。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卵圆中心区的每一个部分单独评估, 然后计算总和, 可能的分数在0~48之间, >17为严重的白质高信号。

病人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检验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为3个区间 (≤7.437.44~10.25, >10.25 umol/L) 来探讨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3个区间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白质高信号评分得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协变量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用罗辑回归分析。

2 结果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中间浓度及高浓度区间的患者较低浓度区间的患者年纪大。糖尿病、高血压、高密度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在同型半胱氨酸3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通过单变量分析, 白质高信号最高评分在同型半胱氨酸高浓度区间, 中位数为16, 四分区间12~21, 其次评分在中等浓度区间, 中位数13, 四分区间8.5~19, 最低评分在低浓度区间, 中位数为12, 四分区间8~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5) 。严重的白质高信号在3个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区间有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05) , 高浓度区间发生率为45.3%, 中等浓度区间发生率为29.1%, 低浓度区间发生率为28.8%, 见表1。

注:HDL-C:高密度胆固醇;LDL-C:低密度胆固醇;WMH:白质高信号;SV-WMH:严重的白质高信号。

3 讨论

该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大脑白质损害有密切联系, 浓度超过10.25 umol/L, 如该研究高浓度区间, 严重的白质高信号发生是低浓度的2倍。

白质区高信号预示脑小动脉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白质区高信号的关系可能与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体内体外试验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其机制:增加氧化应激反应[2],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损伤, 血管平滑肌增值损伤和激活凝血途径[3]。而且, 进一步观察到脑血管病人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更易使脑小动脉受累。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要高。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比发生大血管源性的脑梗塞更具预测性, 这一系列的研究证据支持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的脑白质改变在脑小血管病中的重要角色。

该研究结果显示当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超过10.25 umol/L时, 白质区高信号的严重程度显著增加。这与美国心脏病与卒中协会定义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致的[4], 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0 umol/L。同时, 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也预示了认知功能受损,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超过11.0 umol/L与记忆力下降相关。据文献报道, 一项社区多中心4年随访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超过10 umol/L, 发生血管事件和血管源性死亡的风险增加。综合资料, 即使是中度升高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可导致系统性的和大脑的血管性疾病, 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该研究也有不足, 病人没有进行神经精神方面的评价, 因此不能明确地确定白质高信号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5]。其次, 因为叶酸与维生素B12的缺乏也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 但不能测定病人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 也就不能明确它们对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综上, 该研究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是脑白质损害的危险因素, 即使是浓度中等升高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能显著增加大脑小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因此, 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以减轻大脑小动脉病变, 今后将进一步研究, 是否可以减轻神经精神障碍。

参考文献

[1]黄建敏, 简崇东, 唐雄林, 等.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 (3) :249-251.

[2]孙庆利, 樊东升, 沈扬, 等.高龄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 (11) :16.

[3]薛蓉, 王冬梅, 陈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梗死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机制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7, 40 (11) :43-45.

[4]Wong A, Mok V, Fan YH, Lam WW,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sas-sociated with volumetric white matter change in patients with small ves-sel disease[J].J Neurol, 2006, 253 (4) :441-447.

谷氨酸浓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35例于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 设为观察组, 其中男83例, 女52例, 年龄45~80岁, 平均 (63.52±10.21) 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经头颅CT或MRI确诊, 并严格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 (0~15分) 组62例、中型 (16~30分) 组45例和重型 (31~45分) 组28例。选择135例于门诊体检科进行健康检查的中老年人, 设为对照组, 其中男79例, 女56例, 年龄40~75岁, 平均 (57.73±10.26) 岁。两组对象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 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且两周内均未服用B族维生素及影响Hcy代谢的药物。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观察组于入院第2天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 对照组于体检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所有样本置于EDTA抗凝管中, 交检验科检测。检测仪器为美国雅培公司SXYSM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Hcy检测试剂盒,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正常值范围为3~15μmol/L。同时检测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血浆Hcy浓度以及TC、TG和LDL-C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两组间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观察组血浆Hcy浓度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 且血浆Hcy浓度在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形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Hcy是正常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含硫氨基酸, 主要来源于蛋氨酸脱甲基反应。而脑梗死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就是动脉内膜胆固醇沉积和脂肪变性, 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伴纤维组织增生。首次建立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关系出现是在1969年由Mecully提出的高浓度血浆Hcy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理论, 其后, 倾向于该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2]。

注:三组血浆Hcy浓度比较, P<0.01

Hcy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生近血管疾病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 公认的可能机制是Hcy浓度升高致内皮细胞的损伤、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促进凝血及伴有低纤溶活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 (P<0.05) , 而在观察组内部, 随着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增高, 血浆Hcy浓度在轻、中、重三组患者中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 (P<0.01) , 这进一步证实了Mecully所提出的理论, 且与国内许多作者的报道是一致的[3]。而对于Hcy与血脂的关系, 虽然观察组TC、TG和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也只能提示脑梗死患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TC、TG和LDL-C升高有关, 并不能说明Hcy与血脂呈正相关, 因为许多相关文献报道认为Hcy与TC、TG和LDL-C等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4,5,6]。但国外也有某些研究揭示在血浆Hcy浓度升高的同时, 还伴有高水平的TC、TG、LDL-C和VLDL-C以及低水平的HDL-C[7], 这有待以后做更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 血浆Hcy浓度在脑梗死患者群中明显增高, 且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病风险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Charalambos A, Alexios S A, Dimitris T, et al.Homocysteine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from folate fortification to the recent clinical trials[J].European Heart J, 2009, 30 (10) :6-15.

[2]Mccully K S.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arteriosclerosis:historical perspective[J].Clin Chem Lab Med, 2005, 43 (10) :980-986.

[3]方玉才, 邢小中, 蒋洪平, 等.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J].检验医学, 2008, 23 (2) :190-192.

[4]王荔, 连霞, 韩彦青, 等.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疾病学杂志, 2006, 13 (3) :166-168.

[5]李青.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6 (1) :29-30.

[6]曾鸿, 江显萍, 吴大鸿, 等.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8) :93-94.

谷氨酸浓度 篇5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循环酶法

近十几年来,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是心血管疾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子。Hcy的水平即使轻微增加, 也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2~3) 倍[1]。但Hcy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本研究通过临床总结, 探讨不同水平高血压与Hcy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176例为我院门诊就诊病人, 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1级病人 (1级组) 50例, 无并发症,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 (49±5) 岁。高血压2级病人 (2级组) 50例, 无并发症, 男27例, 女23例, 年龄 (52±3) 岁。高血压3级病人 (3级组) 76例, 无并发症者20例, 合并心肌梗死25例, 合并肾功能不全8例, 合并脑梗死8例, 合并心力衰竭者15例, 男43例, 女33例, 年龄 (57±6) 岁。另设对照组50名, 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男30名, 女20名, 年龄 (45±7) 岁, 均无心脑血管疾病, 肾功能正常。

1.2 检测方法 仪器采用C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为循环酶法 Hcy试剂盒 (北京九强金斯尔公司提供) , 所有病人于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 离心后取血清上机检测。在我院检验科进行, 由检验科质控人员进行质控。正常值4 μmol/L ~15 μmol/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各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各组Hcy水平比较 (见表2)

对照组中高Hcy者5例 (10%) , 高血压1级高Hcy者12例 (24%) , 高血压2级高Hcy者10例 (20%) , 高血压3级高Hcy者38例 (50%) , 虽然高血压1级、2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者增多, 但血清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高血压3级组血清HCY水平与对照组、1级组、2级组相比显著增高 (P<0.01) 。

3 讨 论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水平越高, 对机体各脏器 (主要为心、脑、肾) 的影响也越大。近几十年来, Hcy水平升高被认为是与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的[2]。本研究资料显示, 高血压1级、2级病人Hcy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级高血压组较对照组和无并发症的1级、2级高血压组Hcy水平有显著变化。从而推测Hcy可能对评估高血压的病情进展、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意义。Coban等[3]研究发现, 血Hcy浓度>18 μmol/L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几乎可增加3倍。

Hcy是甲硫氨酸 (蛋氨酸) 代谢的中间产物, 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Hcy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已经等同于高脂血症和吸烟, 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等产生协同作用[4]。目前认为Hcy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 促进LDL的氧化及泡沫细胞的生成, 引起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并抑制内皮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表达, 所以也把它称为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性氨基酸。本临床研究中高血压3级病人Hcy的升高, 进一步证实高血压存在血管损害、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Hcy对心血管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上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①Hcy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氧自由基及过氧化物, 削弱血管内皮NO的生物活性而导致内皮损害[5];②促使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 加速LDL-C的自身氧化修饰, 削弱HDL-C的保护作用, 而氧化的LDL-C能影响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 而导致内皮的功能进一步受损, 动脉内皮损伤, 同时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 致使血管壁增厚、闭塞性血管病发生[6];③增加血小板凝血恶烷产生, 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血因子Ⅴ活性, 促进凝血, 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6];④使平滑肌细胞内周期mRN和los癌基因表达增加, 诱导静止细胞进入分裂期, 促进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 血管内膜增厚;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并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提高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7];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联, 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能促进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在高糖血症的环境下, 同型半胱氨酸破坏内皮细胞, 使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降低, 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失调, 使血细胞易于黏附、聚集, 内皮细胞的促凝功能增强, 抗凝和纤溶功能降低, 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的疾病[8]。

高血压既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同时也常常和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 Hcy水平越高, 高血压的危险级别越高, 并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在临床工作中Hcy水平变化情况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维生素B6及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合成甲硫氨酸的辅酶, 它们的缺乏可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因此, 补充这些营养因子可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可能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发生及发展起到预防作用。还有学者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 尤其是阿司匹林长期治疗, 可以改变病人Hcy浓度并减缓死亡的发生[4]。具体补充营养因子及一些药物治疗能否改变患者的Hcy浓度, 并减缓死亡的发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左薇薇, 李劲涛.同型半胱氨酸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 5 (9) :879-881.

[2]Lengyel S, Katona E, Zatik J, et al.The impact of serum homocys-teine on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normotensive, white-coat andsustained hypertensive adolescents[J].Blood Press, 2011, 4.

[3]Coban E, Ozdoan M, ErmigC.Plasma levels of homocysteine inpatients with white-coat hypertension[J].Int J Clin Pract, 2004, 58 (11) :997-999.

[4]Poduri A, Kaur J, Thakur JS, et al.Effect of ACE inhibitors andbeta-blockers on homocysteine level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um Hypertens, 2008, 22 (4) :289-294.

[5]顾雪村.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1) :1-5.

[6]王宏利, 樊东升, 沈扬, 等.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5, 44 (4) :258-261.

[7]Sung F, Siow Y.Homocysteine stimulates monocyte ehemotaxistowards enothelial cells[J].Atheroselerosis, 2000, 151:172.

谷氨酸浓度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其Hcy浓度在20~30μmol/L,共132例,其中男81例,女51例,平均年龄62.6岁。排除标准:TIA、心源性脑栓塞、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病史、近期应用抗癫痫药及叶酸、B族维生素、叶酸拮抗剂等影响叶酸代谢的药物。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早晨空腹采静脉血4 m L检测Hcy浓度,入选病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和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叶酸组46例、复合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叶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每天1次口服,复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维生素B6片10 mg、甲钴胺片0.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Hcy浓度。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伴随疾病比较: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治疗前、后三组Hcy浓度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叶酸组、复合组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Hcy浓度均有下降,三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Hcy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叶酸组与对照组比较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复合组与对照组比较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叶酸组与复合组比较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临床研究指出,排除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肥胖)后,Hcy升高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4]。高Hcy的治疗可有助于解决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及致残率。

已有研究表明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是Hcy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补充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的Hcy水平。但目前关于干预方案、量效关系、干预效果及方式有不同的建议[3,5,6]。研究叶酸单药及叶酸与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差异,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卫生经济学效果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叶酸单药降低Hcy浓度效果与叶酸和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使用降低Hcy浓度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在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干预时,应选择叶酸单药服用以减少服药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同时可节约费用。唯本研究未检测维生素B12浓度,且时间较短,需继续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孔灵芝,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

[2]Homocysteine studies Collaboration.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ameta-analysis[J].JAMA,2002,288(16):2015-2022.

[3]职瑾,裴纪文,段斌,等.不同剂量叶酸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6):381.

[4]宫海东.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795-796.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2):579-619.

谷氨酸浓度 篇7

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25例,其Hcy浓度20~30μmol/L,其中男69例,女56例,平均年龄64.8岁。排除标准:TIA、心源性脑栓塞、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病史、近期应用抗癫痫药及叶酸、B族维生素、叶酸拮抗剂等影响叶酸代谢的药物。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早晨空腹采静脉血4 m L,检测Hcy浓度,入选病例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再次抽血检测维生素B12浓度(实验室正常值100~300pg/m L)。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和伴随疾病高血压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1次/d口服,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Hcy浓度和维生素B12浓度。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Hcy浓度比较:治疗前两组血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Hcy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后两组维生素B12浓度无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近年来,研究证实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可损害内皮细胞、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促进血栓形成等。同时,有研究表明Hcy水平升高和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Hcy通过抑制体内内源性硫化氢的生成活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产生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及血管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过程。Hcy水平升高是我国人群除年龄、血压水平外脑卒中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2]。

已有研究表明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是Hcy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补充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的Hcy水平。但目前关于干预方案、量效关系、干预效果及方式有不同的建议[1,3,4]。研究叶酸单药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卫生经济学效果提供依据。最近发布的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推荐应用小剂量叶酸单药治疗高Hcy血症[2]。

本研究每天应用5 mg叶酸单药可有效降低血Hcy浓度,虽比指南推荐量高出很多[2],但并未引起血维生素B12浓度的下降,且规格5 mg叶酸价格便宜,市场销售广,容易购得。因此,在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干预时,选择叶酸单药服用以减少服药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同时可节约费用。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观察项目较少,需继续随访观察,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职瑾,裴纪文,段斌,等.不同剂量叶酸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6):381.

[2]李建平,卢新政,霍勇,等.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2):123-126.

[3]宫海东.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795-796.

上一篇:成本管理的佳能下一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