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摄影记者

2024-08-12

企业摄影记者(共7篇)

企业摄影记者 篇1

众所周知, 煤炭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 作为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要经常深入井下采访, 这样才能捕捉到矿工在工作面的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由于井下的作业环境是完全黑暗的, 工人是依靠矿灯进行作业的, 摄影记者要想拍摄到好的新闻照片, 就必需使用自带的闪光灯, 但闪光灯在瞬间释放时产生的高温, 在高沼气矿井中是十分危险的。所以, 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摄影记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煤矿安全常识和专用的摄影技术, 否则其危险性不亚于工人的违规作业。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在井下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作为一名在煤炭企业报工作十多年的记者, 我简单谈一谈自己多年来下井采访所积累的经验。

带好自救器、甲烷 (又称瓦斯) 检测仪

入井前, 换上作服后, 煤矿的工作人员会让你带上矿灯和井下自救器。这是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所要求的, 入井人员必须携带矿灯和井下自救器和检测仪。

平时, 记者会经常采访到矿上开展的“新矿工安全培训大课”的活动。那么, 作为一名煤矿记者在你完成采访任务后, 就要考虑到煤矿的特殊性, 放下自己的记者身份, 认真听一下培训老师所讲的煤矿安全常识、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这对你将来深入井下采访会受益非浅的。

自救器是在矿井发生灾难事故时使用的。灾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炭等, 这时自救器能为你提供40分钟的化学氧气, 不会使人吸入有害气体, 并能帮助你顺利脱离灾害现场。随着矿井安全投入不断加强, 矿井发生灾难事故的几率越来越小, 但也不能放松对自我的保护意识, 更不要因为自救器的重量重, 佩带后采访时有些不便就放弃不带。其实, 这点重量相对于自身的安全和工作不算什么, “安全为天”这一煤矿安全生产的宗旨, 不只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写在报纸上进行宣传的, 更应体现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

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是一种能够在井下快速检测出甲烷 (井下称为瓦斯)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仪器。在入井前, 矿上的工作人员都会配带, 虽然没有哪一条规则要求摄影记者要携带。但由于摄影记者使用照材, 多数都不是矿井所要求的防爆器材, 带上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后, 能让摄影记者在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快速检测出瓦斯浓度, 方便拍摄工作。当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检测出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1%时, 摄影记者就要马上关闭相机、闪光灯的电源。闪光灯在释放时容易产生高温, 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 这时要听从工作面瓦检员的要求, 并迅速同井下的工人们撤离到安全地域。现在各矿井的井下工作面都实行了“先抽后采、不抽不采、应抽尽抽”的瓦斯治理方针, 加大了瓦斯治理力度, 降低了瓦斯危害性, 但摄影记者在进入工作面前, 还是要向当班的瓦检员询问工作面的瓦斯浓度, 要做到自身安全和他人的安全万无一失。

细心观察采、掘工作面顶板和支柱

在进入采、掘工作面后, 摄影记者这时不要马上拍摄新闻图片, 要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 看下掘进工作面顶板是否有松动, 支护是否已经打好、打到位, 要多留心头上和脚下, 要听当班瓦检员说的工作面的各种变化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再开始工作。

一些摄影记者、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摄影记者, 一到井下会马上被工人们的工作场景所感染, 一心投入到自己的摄影工作中, 而忽视了对采场周围变化的观察, 往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薄煤层采煤工作面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 我在井下采访时经常用手检测一下, 看看液压支柱是否有压力不足的现象, 如果发现压力不足时, 马上离开, 同时告知当班工人及时处理。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工作面的底板是否湿滑, 薄煤层采煤工作面高度有的不足1米, 在工作面内只能蹲着前行, 手要把牢、脚要踩实, 本人在一次采访中, 没能注意到这点, 在工作面内滑出近10米远, 最后撞到液压支柱上才停了下来, 造成左则肋骨碰伤, 休息半个月后, 才能正常工作。

在掘进工作面, 每天当班的工人们在进入工作面时, 都会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敲帮问顶”, 就是拿着长把工具对工作面顶板、两帮进行敲击, 用这种方法把松动的石块敲击下来, 以确保安全生产。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柱在长期使用中, 个别液压支柱会出现失效和倒柱现象, 在行走时用手扶支柱时, 要注意这个情况, 采煤工作面倾角大的情况下, 工人们都在液压支柱上绑上防倒绳。记者在拍摄时尽量不要用手或身体去扶、靠支柱, 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保护好摄影器材和被摄影人

摄影记者在进入井下时, 一定要为摄影器材做好防潮、防尘的保护, 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空气中水分、粉尘比重高, 这些水分、粉尘都非常细小, 很容易钻入摄影器材中, 在镜头、取景器、感光元件上留下难以清除的粉尘, 为保护好自己手中心爱的摄影设备, 在入井前要用毛巾把相机包裹严实, 如果能用保鲜膜包裹相机将能有效地起到防尘的作用。在拍摄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自己周围的环境, 也不要把被摄影人置于危险环境, 在采煤工作面拍摄时, 不能便于自己的拍摄方便让工人在没有支护的地域作业, 摄影记者要让工人到安全的地方, 再开展拍摄工作。

以上就是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井下摄影工作记者的一点心得体会, 不足之处希望广大煤炭企业从事摄影工作的记者给予批评指点。

企业摄影记者 篇2

关键词:全民摄影,新媒体技术,摄影记者,转型分析

随着手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媒体技术逐渐登上摄影行业的舞台。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摄影,改变了传统摄影的桎梏。新媒体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全民摄影状况。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挑战,促使摄影记者开始转型。摄影记者的转型,可以为摄影行业带来巨大改变,让摄影行业可以更上一个台阶[1]。

一、新媒体环境下摄影的特征

1、传播者不再具有中心地位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传播者不再具有中心化地位。在全民摄影的环境下,每一位摄影者不仅能够成为摄影人员,还可以承担传播者的身份。摄影信息的传播决定权通常会在传播者的手中。在传统的摄影媒体中,传播者通常会是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传播,具有集中化、中心化的特征。而在当下,手机及互联网络的应用,让传播途径变得多样化,传播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大降低了摄氧信息传播的门槛,让信息传播成为大众化传播,让摄影技术成为大众化技术,大大降低了传统传播者的中心地位。

2、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趋向融合化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已经能够将纸质、广播、电视等多种传媒方式融合在一起进行传播。在传统的传媒环境中,通常不允许各个传媒渠道进行信息分享和沟通、协作[2]。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则有明显不同,传媒中介的融合性是当代传媒行业的重要特点。其中,在传媒行业中担当先锋的摄影记者也受到影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摄影记者在进行采访或其他工作时,可以采用多样的渠道进行摄影信息传播,将视频、图片、文字有序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多样性,是摄影行业中的重大进步。

二、全民摄影环境下摄影记者的转型分析

1、摄影记者专业技术的转型

在传统摄影记者工作中,摄影设备通常只能由公司提供,都是统一配备的,而在全民摄影背景下,摄影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摄影需求,选择更加专业的摄影设备。采用适当的摄影设备显著提升摄影记者的摄影水平[3]。对于过去难以拍摄或者危险系数过大的摄影场景,可以利用无人机设备进行拍摄,改变传统的摄影方法。如: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拍摄,让观众能够光看到更加全面的的开幕仪式。尤其是当节目展现出造型时,从空中进行俯视拍摄能更好的将节目展现出来,达到预期的表演目的。当摄影记者完成现代化摄影方式转型,提升摄影技术时,可以让摄影内容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

2、摄影记者应当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

传统摄影记者只能通过电视、广播或者报纸媒介进行摄影信息传播,极大的局限了摄影信息的传播地位。在全民摄影环境中,摄影记者可以摆脱传统摄影媒介的束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中,可供选择的传播媒介很多,可以根据大众喜好进行传播,提升传播效率。新媒体技术平台为摄影记者进行摄影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一种优质转型。如,王天定采用微博平台将未发行的摄影作品进行传播,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在2014年12月,王天定还曾以“微博@河南”为主题进行了巡回展出,得到广大网民的支持。由此可见,采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成为摄影记者转型的一种新模式,大大降低了传统模式对摄影记者的约束。

3、进行视觉化图片拍摄

摄影记者在进行拍摄时,与普通民众的摄影不同,转型为视觉化图片拍摄。在拍摄工作中,不仅能够拍摄出视频、照片,还能够将图表、文字等内容添加进去。摄影记者的这一转变,让观众可以接收到更多视觉化图片信息,切身感受到图片所带给观众的内容。如:2015年8月,澎湃新闻发布招聘信息,其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将不再招聘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团队需要的是全能型的“影像新闻记者”或“视觉记者”,要求新成员必须具备拍照片、拍摄视频、剪辑视频以及写稿能力。可见,摄影记者只有完成转型工作,才能保障摄影工作的质量,确保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摄影内容的需求。

三、结束语

在全民摄影的背景之下,摄影记者能够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进行转变,从传统的摄影工作中转变为更为高级的摄影工作[4]。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摄影记者可以进行视觉化图片拍摄、高像素拍摄等不同方式拍摄。而目前,由于我国的普通群众已经能够进行自由拍摄与拍摄信息传播,为了图像出专业摄影记者的不同之处,转型已经成为摄影记者的重要任务。在全民摄影环境中,充分完成转型的摄影记者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避免成为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摄影人员。当摄影记者完成转型后,就可以提升摄影技术,拍摄出更多更精致的视频与图片,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中钦.全民摄影环境下专业摄影记者的转型[J].新闻记者,2015,08(12):70-74.

[2]陈暐.摄影记者提升专业技能策略分析[J].中国报业,2015,15(26):74-75.

[3]余轶群,陆芳荫.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J].视听,2014,07(13):104-106.

谈摄影记者的“勤” 篇3

一、坚守职业道德

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准则与职业道德,摄影记者同样不例外。首先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单位的各项有关法规和制度,严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对于先进的技术、经验,要大力地宣传与传播,对于个别丑恶的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去揭露与批评,以唤起民众的支持。但对于批评报道,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度”,绝不要造成失衡的状态。当然这些批评报道都要在单位、有关部门的监控之下。如2009年,我们一行在本市某县采访回来途中,恰好遇见一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将一小孩压成重伤。我们迅速将小孩送往最近的县医院救治,由于种种原因,该县交通管理部门和医疗部门拒绝我们请求支援的要求,并且还在电话里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但我们还是抢救小孩为紧,尽可能快地将小孩送到了医院。为了鞭挞这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一行连续三天在重庆日报上报道了三篇有关小孩伤情的新闻及对有关部门批评稿件,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有关部门也迅速进行了调查与处理,大大提高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坚守职业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很难,但只要你严于律己,就能抵制各种诱惑,否则你就会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前几年,山西一煤矿发生严重事故,死亡惨重,而前去参访的记者,虽然有许多中央级媒体的记者,但他们没有能抵制住金钱的诱惑,拿了该煤矿送与的“封口费”,帮着煤老板说假话、办错事,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还有一些人借一些单位或个别领导的错,前去敲诈,被暴露后受到有关部门处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的思想道德把关不严,贪图金钱享受,以致落得应有下场。因此,要顶的住利益的诱惑,坚守职业道德做一位合格的记者。

二、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

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经常深入基层,“三进三同”,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从中发现新闻,挖掘先进的思想与理念。因为记者在上面往往看不到、听不到基层的声音与成绩和问题。比如,你来到某一个县,虽然该县有关部门积极地为你提供新闻线索,但他们所了解的东西并不都是全面的,甚至是很片面的。如我在2004年来到我酉阳南腰界乡采访,虽然说在有关单位在介绍当地的经济状况时,说比较艰苦,但我到了这里才真正感觉到这里的经济条件的确很差。南腰界是我市少有的“红区”(当年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之一地处酉阳偏远地带。地理位置极其偏僻,交通非常不畅,特别是这里的几所村小学校舍,几乎都是危房,并且四面透风,入冬后,学生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们渴求知识、希望改变目前的现状的目光后,我的心被他们所震撼。于是一组组反映该地区村小落后的校舍组照出现在重庆日报上,呼吁大家更多地关心老区的孩子。虽然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有关政策、资金,但几年过去了有一所村小迟迟没有建设,虽然我几次电话询问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基本建成了,但两年后我又一次回访,看到的情况依然如旧。在我们的再三追踪和关注下,直到去年才真正得到了改变,所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己要深入基层,才能全面掌握各种情况。

三、要有职业敏感性

摄影记者不但自己要有起码扎实的摄影基本功,而且还要有职业的敏感性与眼光。因为你走下基层所看到的任何事物,对于你来说,可能都是非常新鲜的和感兴趣的,这就要你迅速作出自己在新闻价值上的判断,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一个视觉疲劳的现象,也就是长期看到的东西,都不会觉得他(它)的价值,而在外人看到后才觉得他的可贵。所以说,你的眼光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而不要局限于眼前,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2011年我在本市一偏远县采访,看到当地政府为帮助本地山区农民致富,广泛引进种植了一种名叫菊苣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问他们这个种来干什么,他们告诉我,这个草种来可以养鸡、养猪、养牛、养兔等,好处很多,动物都很爱吃,并且该草象“牛皮菜”一样可以只剥叶子,让草主干持续生长。对于这样一种可以多年采摘用于饲养牲畜的植物,当时我想如果让我市各区县都进行推广的话,那将是多好的事情,它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养鸡、鸭、牛、猪等的饲料成本,并且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收益。于是我将这一先进种植经验报纸报道了出去,随即来了很多询问电话,要求提供该植物的详情,说明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得到农民兄弟的认可。虽然说象这样的植物在当地他们眼里虽然好,但也不知道它的推广价值,试想一下,如果将这一植物推广至全市,那将对我市的农业产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深入基层,那么你就不可能及时地发现新闻、报道先进经验。

2005年秋收季节里我在梁平县准备采访一农民一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路过乡政府时,看到一农户正在乡政府院坝里晾晒刚收获的稻谷。一般说来,作为基层政府场地是不能用来晾晒物品的,但当时这里的情况是,刚进入稻谷收获季节时,但每天都是阴雨绵绵,农民看着田里成熟的庄稼却收不回来,心里特别着急。这不,刚刚太阳出来了两天,农民就迫不及待地将稻谷抢收回来。由于众多的稻谷抢收回来,没有更多的地方晾晒,所以乡政府也腾出了院坝供农民使用。新闻的敏感性让我及时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线索,于是我迅速作出反应,《稻谷晒进了乡政府》图片新闻报道第二天就见诸报纸。去年,我在本市最偏远的一个县采访公路建设,该县有关建设单位的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带着我前往公路建设最艰苦、危险的路段采访。在途中,我一边观察公路沿线的环境,一边观看公路建设的情况。在经过一山沟时,我突然看见公路正在我前方的头上,而背景却是重重的大山和漂浮的白云,我立即叫停汽车,拍下了这一反映出公路穿越高山的壮景。见报后,获得好评。虽然该画面没有陡峭的峡谷和工人艰苦施工的场面,但它同样反映出该公路建设的艰苦程度。

2011年我到江津区采访一农民新居建设的新闻,到了该新村后,与当地农民交谈,询问他们今后生产的打算,他们却说我们准备到XX公司去养海鱼,我一听,说准备到沿海打工吗?他们却说不是,就在我们这里养海水鱼,我一听,这是一个新鲜事,内地养海水鱼,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随着深入的采访,一张内地养海水鱼的新闻图片见诸报端,引起了多方商家和群众的关注。干一行、爱一行,做到摄影记者这个职业,就要将它干好,要养成职业敏感性,也就是在任何时候头脑里都要有这根弦。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从这方面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四、要善于交朋友

企业摄影记者 篇4

从2006年开始, 王斌就走进小巷茶肆, 深入乡村院坝, 关注川剧这一传统地方戏剧的命运, 拍摄了川剧变脸吐火等绝技, 拍摄了川剧艺人的失落与坚守, 还有观众的不了之情。从《乡戏》联想到传统摄影与川剧的处境有点相似, 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摄影需使用胶卷准确曝光, 然后冲洗制作, 是一门非常复杂的技术活。今天, 数码摄影结束了传统摄影 (胶片) 的时代, 迎来了全新的全民摄影 (数码) 时代。人人拿着手机或卡片机, 轻而易举地拍下画面。数码摄影让摄影记者技术优势不复存在。

目前国内不少报纸图片稿的主要来源早已不是摄影记者, 而是图片库、通讯社和微博。比如, “7·23”动车事故发生后4分钟, 旅客第一条求救微博及图片已出现在网上, 半小时以后最敬业的记者才闻讯匆匆出发。摄影记者的活动空间在萎缩, 摄影记者图片的采用量在下降。

图片编辑, 版面编辑越来越识货, 他们选用最好的图片, 不会过多考虑是否为本报记者所拍, 记者拍啥报纸用啥也成为过去时。

面对困境, 王斌带了一个好头。他从事摄影20余年, 镜头大多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 记录身边悄悄发生的变化, 拍摄了《一个人的篮球》、《沱江大污染》、《补习》、《川剧之困》等一系列好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实录, 更是他对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他相信越是平淡的、“渐变”的, 越能历练摄影师的眼力。

全民摄影时代摄影记者拍什么?我认为多挖“渐变”, 少等突发。《乡戏》这类“渐变”的、深挖的新闻更见记者功力。

浅谈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 篇5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纸质媒介也渐入“读题”、“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对新闻摄影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 拍出有更高新闻价值和丰富信息含量的典型瞬间?我认为, 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新闻素质, 增强他们的新闻意识, 是极其重要的。

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 集中体现在他们的工作成果———照片上, 照片既要反映出新近发生的, 具有全新意识的事实内容, 又要有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 所以说, 摄影新闻比文字新闻对记者的要求更高。文字新闻可以将新闻事实从头至尾叙述清楚, 而新闻摄影是将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浓缩在一个画面里。它比文字新闻更形象、更直接、更鲜明、更生动, 因而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正因为这样, 新闻摄影更强调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意识。新闻事实是稍纵即逝的, 不可重复的, 新闻摄影所拍摄的新闻事实只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新闻摄影的这种个性特征, 要求摄影记者必须随时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 善于在紧急状态下抓拍新闻。

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 还体现在对各种新闻题材、新闻事实进行概括、提炼、取舍、选择上。新闻活动的主体是人, 是人民群众,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 在不同的记者手中, 拍出的照片、所处的角度都不一样。一张好的新闻照片, 无不是记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体现。我们都曾经看到过一些面孔呆板、内容平淡的新闻照片, 仅仅在文字说明上道出了新闻事实, 而画面形象却没有表现出事实的主要情节和瞬间形态。这样的照片, 严格说来算不得新闻照片, 充其量也就是版面上的点缀物, 或是文字报道的图解。原因就在于有些记者新闻意识淡化, 不善于发现新闻, 习惯于补拍或摆拍新闻, 因而不能产生真实的力量;会议照片亦如此, 大家普遍感到这类照片呆板, 没有新意。其实, 会议往往是产生新闻线索的地方, 记者只要深入采访, 寻找报道角度, 会议新闻也可以拍的比较生动一些的;现实生活里, 大量还是那些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以及人们生活等动态新闻, 而这些新闻的表象都是很平常的。一个新闻意识强的记者, 总是能透过表象, 敏锐地发现其内在的新闻价值, 拍出反映该事物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新闻图片。新闻记者如果没有这种以微见著的敏锐观察力, 许多有价值的新闻就会从身边滑过去, 以至追悔莫及。

如何增强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呢?首先要增强记者意识、职业意识。记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以传递信息为主要任务的, 应该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在事实与事件的汪洋大海中, 迅速而准确地识别新闻和捕捉新闻, 及时拍下那些一闪即逝的新闻瞬间。对新闻照片来说, 新闻内容是最重要的, 那些真实记录了生活的典型瞬间的新闻照片, 即使在拍摄技巧方面有某些不足, 也是瑕不掩瑜。

摄影记者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 锻炼抓拍的本领。有相当多的照片, 只有平面感, 没有立体感;只有静态感, 没有动态感。照片大多只是摄取了生活中平静的一瞬, 而不是激流中的浪花。新闻摄影是用画面来传递信息, 画面是事物发展到关键时刻的场面, 读者能够通过它知道在此前发生了什么, 此后又会是如何, 有一种“立体”的感觉, 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抓不住这个关键时刻, 拍出来的照片必然缺少事物的说服力, 这是许多照片平淡无奇的原因。

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 是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不深入现场, 下去走马观花, 绝对抓不住精彩瞬间。所以说, 一个有作为的摄影记者总是在生活的基层跑。职业的重任和特点, 要求他们必须腿勤、手勤, 在摄影实践中练就抓拍的过硬本领。

新闻摄影记者的拍摄角度探析 篇6

一、拍摄角度种类

1、水平方向拍摄角度

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把新闻对象作为镜头中心, 以水平面为基准, 从不同方位选择拍摄角度, 有正面拍摄、侧面拍摄、背面拍摄和斜面拍摄。正面拍摄的新闻图片给人的感觉是稳重, 能够直接表现新闻主题, 一般进行人物专题新闻拍摄时选择正面拍摄, 这样可以完整表现人物外貌和特征。对需要捕捉动态瞬间的新闻画面, 比如体育新闻抓拍运动员的瞬间运动姿态, 选择侧面拍摄角度,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读者产生共鸣。通常情况下, 选择侧面角度拍摄新闻画面可以清楚展现新闻对象与其他物体的位置, 不仅可以强调新闻主题, 还能够给人形成相互交流的感觉。选择背面拍摄角度能够使拍摄对象的正面情况带有神秘感, 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同时, 背面拍摄角度的选择, 更能体现新闻事件的主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记者在选择背面拍摄角度时, 要特别注意运用拍摄技巧, 刻画出充满表现力的线条。斜面拍摄角度吸收了正面、侧面、背面拍摄角度的优点, 能够拍摄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图片。新闻摄影记者如果合理选择斜面拍摄, 不仅能突出拍摄对象的立体感, 而且视觉效果也更加形象。斜面拍摄能够体现新闻内容的主次关系, 让读者最先感知新闻主题。

2、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

新闻摄影中选择垂直角度拍摄, 指的是通过改变照相机和新闻对象的相对高度选择拍摄角度。对于静止的拍摄对象, 会产生平角、仰角、俯角三种不同的效果。平角度拍摄就是照相机和被拍摄对象对于同一个水平角度上, 平角度拍摄的新闻画面最接近人眼观察的图像, 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图像。仰角度拍摄的新闻画面, 会给读者仰视的效果, 在选择仰角度拍摄时, 要始终保证地平面在画面下方, 以此体现新闻对象的主要面貌, 同时为了让拍摄出的画面更加纯净, 要把与新闻主题相关但又不十分重要的背景物放在画面下方。仰角度拍摄时要注意把握新闻对象的主客体关系, 以更好突出新闻的主题思想。俯角度拍摄是将照相机放在高于被拍摄对象的角度, 通常用于拍摄大场面新闻图片, 例如大型活动、晚会等, 能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新闻摄影记者的角度创新

1、角度创新依托于内容创新

摄影艺术典型化与新闻摄影采访的主要途径就是选择。这里所说的选择包括题材、光线、角度、时机等方面。角度的选择是决定画面形象的重要环节。虽然说角度决定着新闻照片的基本形式, 但是我们却不能仅仅从形式上考虑选择角度, 我们应该从照片所表现的内容为出发点, 应该通过记者对新闻内容、新闻价值的判断去选择角度, 因此, 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追求角度创新时首先要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创新。角度创新从内容出发, 落脚于画面形象, 用完美的形象体现充实、新颖的新闻内容。

2、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

新闻摄影记者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 要有对摄影角度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通过观察判断发现选择新的摄影角度, 在稍纵即逝的场景里, 新闻摄影记者要有当机立断、反应敏捷的能力。记者要具备这种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只靠现场的应变是不够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积累, 而是经过长期的摄影实践、思想修养、新闻修养的成果, 反映的是记者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所以, 摄影记者在平常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形象观察角度的习惯, 从取景框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的习惯, 用“三只眼睛”看世界。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摄影记者的头脑中积累起来, 一旦记者在新闻现场选择新闻拍摄角度时, 平常的积累就会“活”起来, 无形中帮助记者正确判断选择拍摄角度。

3、合理选择多角度拍摄

不同的拍摄角度, 排出的图片有很大不同。拍摄角读的选择直接影响画面的结构。举个例子, 在同一距离、相同高度、选用同样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 如采用仰角、俯角、平角三种角度拍摄, 即使画面前后的景物都没有变化, 拍摄画面拍出的内容就不相同了。如果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拍摄, 即使在同一距离, 选择用平角、仰角、俯角三种角度拍摄, 会发现前景、后景的变化非常大。所以, 照相机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选择不同, 产生出的画面效果也有很大差别。镜头角度的高低, 直接改变画面水平线以及空间深度。所以, 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 尽可能对被拍摄对象选择多种角度, 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充满视觉刺激的效果, 提高新闻摄影的拍摄质量, 记者在新闻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 实时变换拍摄角度, 能提高拍摄质量, 获得最佳的拍着效果。

三、结束语

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超强的观察力, 不断在自己的摄影实践中总结经验与不足,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在进行新闻摄影拍摄时灵活运用拍摄角度, 通过合理的选择拍摄角度, 拍摄出优秀的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黄裕南.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J].新闻导刊.2006 (05)

[2]刘波.新闻图片、职业操守与媒介公信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04)

[3]李厉.浅谈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J].新闻界.2006 (03)

[4]李雪萍.挖掘新闻摄影背后的语言[J].新闻传播.2009 (01)

受众对摄影记者角色认知的错位 篇7

面对雨中道路上的水坑, 柳涛应该站在水坑边提醒路人还是应该拍摄路人摔倒的照片警醒社会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面对秃鹰和小女孩, 凯文·卡特应该帮助小女孩摆脱困境还是应该拍摄《饥饿的小女孩》呼吁社会改变这个小女孩和更多小女孩乃至全人类所有缺衣少食者的命运, 涉及新闻记者的职责这一新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在新闻现场, 摄影记者是记者还是人?在强调应该是记者或者应该首先是记者的人看来, 凯文·卡特和柳涛不仅没有错, 而且应该成为记者的榜样;强调应该是人或者应该首先是人的人认为, 凯文·卡特和柳涛只顾拍照不思救人应该遭受唾弃和批判。学者在讨论柳涛事件和凯文·卡特事件的时候, 更多着眼于受众对摄影记者角色认知的错位。如果想改变受众怀揣着对柳涛和凯文·卡特是记者是人的不同认知各执一词的现状, 从摄影的特性着眼, 探讨它对受众认知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角色的影响, 具有积极意义。

新闻摄影对现场的依赖容易使受众忽视摄影记者的职业角色。目前媒体使用的报道手段有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四种, 其中, 现场录音之外的声音报道和文字报道类似, 电影报道、电视报道和网络视频构成的视频报道与图片摄影同族同宗。因此, 阐述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从文字和图片摄影两种报道方式的对比分析入手。文字记者和图片摄影记者的新闻报道同样应该来自新闻现场。但是, 文字记者在写作报道的时候, 可以远离新闻现场, 可以依靠自己对事件的新闻价值的认识和事件细节的回忆来进行, 这一特点使没有到过新闻现场的文字记者也可以通过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完成对新闻现场的叙述和描写, 而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在新闻现场完成。因此, 真实感强和现场感强构成了图片报道的基本特征。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中说:“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 唯独在摄影中, 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1) 安德烈·巴赞认为, 摄影之外的“一切艺术”都是客观存在经过创作者主观作用之后的产物, 唯独摄影, 在客观存在和作品之间只有一个物质的介质照相机, 没有人脑的主观。安德烈·巴赞所说的“一切艺术”包括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 也包括以文字为载体文字报道。安德烈·巴赞论述中忽略了摄影者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 他本质地指出了摄影对客观存在的依赖。这一理论至今依然指引着我们正确认识摄影以及电影电视的本质。受众对文字报道与图片报道特性的理解, 使得他们在阅读文字报道的时候, 即使阅读那些现场感强烈的描写性段落, 也不会忘记记者的角色, 他们会理智地把文字记者置身于新闻事件之外, 不把记者掺搅到新闻事件当中。例如, 人们在阅读邱少云的报道时, 并不要求记者去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 在阅读董存瑞的报道时, 并不责怪记者没有帮助董存瑞安放炸药包。图片报道在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时候, 画面向受众传递了摄影记者“在现场”的信息, 如记者的报道是“正在进行时”还是“过去时”, 记者与新闻现场的距离, 记者与新闻事件主人翁的空间关系等。阅读图片报道的时候, 这些信息提醒着受众记者就在现场。假如报道的是“正在进行时”, 假如记者的帮助能够改变新闻事件中人物的命运, 受众很容易按照人性观和道德观的支配希望记者以人的角色参与事件当中, 以促使新闻事件产生符合自己愿望的结果, 而图片报道本身又往往证明此时记者正置身于事件之外, 在拍照片, 因此, 受众对摄影记者的不理解就会产生。2000年7月9日, 《羊城晚报》报道了广东省电白县由犯罪团伙组织的利用传呼机在高考时进行舞弊的事件, (2) 与此同时, 湖南经济电视台报道了湖南省嘉禾县一中的高考舞弊案, (3) 结果, 网络上不少人指责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应该放弃拍摄, 及时制止舞弊行为, 但是, 没有受众指责《羊城晚报》的文字记者。

画面说话的局限性影响了受众对图片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扮演角色的全面认识。图片报道依靠摄影记者抓取新闻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 这些瞬间对新闻事件信息的传达是不完整的, 这一瞬间的前因后果等其他信息, 只有依靠文字说明和受众的推测来完成。记者拍摄媒体编发新闻照片的时候, 无论单幅还是组照, 都会着眼于新闻事件本身信息的最大化, 不会用画面和版面来传达记者拍摄这些照片前后的其他信息, 受众无法全面了解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表现。因此, 在新闻现场, 摄影记者即使二者兼顾, 做到了记者和人两种角色的完美把握, 他们也同样会遭到非议。凯文·卡特在拍摄小女孩的时候, 秃鹰并没有伤害那个小女孩, 拍摄结束后, 他撵走了秃鹰, 看着小女孩平安无事之后才离开现场。柳涛拍摄“雨中骑车人摔跤”之前, 并不知道水坑的具体位置, 他无法阻止骑车人掉进水坑。拍完照片, 柳涛冒雨跑到建筑工地找到一个木牌摆在水坑边, 提醒路人。凯文·卡特和柳涛在新闻现场, 履行了记者的职责, 也尽到了社会人的义务, 但是, 受众从照片及文字说明上看不到凯文·卡特和柳涛记者角色之外的行动信息, 因此, 凯文·卡特和柳涛成了众矢之的。2006年发生的李科事件可以从另一方面证明我们的判断。2006年7月18日, 重庆市摄影爱好者李科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个游泳者被江水吞没的三张照片, 受众指责李科没有放下相机给110打电话的多, 指责李科没有直接抢救溺水者的少, 因为那三张照片的附载信息如视角、前景等告诉受众李科距离溺水者较远, 无法直接施救。

图片报道的震撼力激发了受众对表现主体更加强烈的关注, 导致了受众对摄影记者非理智的苛求。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曾经指出:“新闻摄影机比任何报纸工具或技术更需要对大众的恐慌与愤慨负责。” (4) 比尔·伯尼论述的是以新闻摄影机为手段的电影电视报道能够产生比报纸更大的社会轰动。他的话同样可以说明图片报道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因为图片和电影电视血缘相同。与电影报道和电视报道不同的是, 图片报道总是定格了新闻事件中最能凸显主题的画面, 无限放大了受众对这一画面的感受时间, 而且它又给受众认识新闻事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受众往往会在画面的指引下掺搅着自己的主观认识去揣测新闻事件的原因和结局。这些特征给图片报道带来了两种后果, 一是它比包括电影和电视在内的所有报道形式都能够更加强烈地触动受众的心灵, 二是它更容易激发受众非理智的主观情绪。因此, 当新闻事件得到外力的帮助能够改变结局时, 当新闻事件的主人翁得到外力的帮助能够改变命运时, 受众首先会希望画面证明正身处现场的摄影记者成为期望中的帮助者。这时候, 受众不会因为认同记者的角色而容忍摄影记者“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再者, 既使认知了摄影记者的记者角色, 受众会按照人性的观念和道德标准要求记者成为帮助者, 受众还会因为认知了记者的角色而加大对其承担义务的期望。凯文·卡特和柳涛的遭遇都证明了这一点。

注释

1 安德烈·巴赞[法]:《电影是什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页。

2 《羊城晚报》2000年7月9日。

3 《北京青年报》2000年7月10日。

上一篇:工厂厂房下一篇:江苏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