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摄影记者

2024-07-18

专业摄影记者(精选12篇)

专业摄影记者 篇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报纸对新闻照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用图片表达读者关注的社会热点, 较之用文字表达, 既有自己的优势, 又有自己的弱处。那么, 图片如何扬己之长, 补己之短, 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新闻摄影的策划越来越受到各媒体的重视。新闻摄影的策划, 就是按着一定的报道目的和原则, 对摄影报道的题材、体裁、报道角度、拍摄手法、报道时机、照片编排做出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以期达到最佳的报道效果。

一、新闻摄影策划的思路

1. 常规报道策划有新意

每年的常规报道都少不了图片新闻, 要想让图片每年不重复, 不落入俗套, 就得讲究策划。2005年春节前夕, 笔者跟踪采访劳动监察部门为四川民工讨要工钱, 通过事先了解事件经过, 做精心策划, 拍摄了大量真实的现场新闻图片, 并及时在《鸡西日报》一版发表了一组图片报道“讨回欠薪, 返乡度佳节”, 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由此促使了多起拖欠民工工钱的事件得到顺利解决。

2. 重大报道策划有气势

重大的会议、纪念活动和新闻事件, 很多是可以预见的。在采访前, 哪些多拍, 哪些少拍, 哪些不拍, 需要事先纵观全局, 按新闻摄影规律策划好, 这样才能拍摄到气势宏大的图片, 制作出有创意的图片版面。如:2001年虎林市数万市民涌向街头, 挥泪送别因勇斗杀人凶犯而英勇牺牲的民警朱洪福。当时, 笔者通过快速构思精心策划, 拍下了群众、学生、民警、干部等挥泪送英雄的情景, 通过《泪洒长街悼英雄》这一组真实感人、有时效现场感的图片, 表达了人民爱戴英雄、怀念英雄的内容以及思想内涵。这组新闻图片在《鸡西日报》一版以三分之二的版面刊发, 稿件在2002年获黑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新闻图片被新华社发通稿, 被《法制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十二家主流媒体刊发。

3. 深度报道策划出精品

报道热点问题、敏感事件, 往往涉及众多领域, 需多人合作完成。为使报道有深度, 又避免惹出事端, 拍摄之前以及拍摄过程中都必须进行策划。如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 要想拍摄到好的情节画面, 好的人物故事, 没有策划肯定不成。

4. 突发事件、灾害性事件报道策划注重瞬间

突发事件、灾害性事件不容易遇到, 遇到了没有把握好的事件时常发生。在这样的报道中, 只要时间允许, 尽可能组织“大兵团”作战, 几个摄影记者在一起合作, 边拍摄边策划画面, 长短镜头结合, 内外相互呼应, 精彩瞬间很容易捕捉到。

二、让新闻图片成为重点宣传内容的主角

新闻摄影要想在报纸上改变配角地位, 必须争取主动, 拍出有创意、有鲜活生命力的新闻图片来。党报的摄影记者, 搞策划、拍好片, 大前提都必须是讲政治。摄影报道的策划, 首先就要在主旋律上做文章。

1. 化文字报道的强项为摄影报道的优势, 真正做到“图文并重”。

2008年鸡西日报在“改革开放30年”成就报道中, 摄影部一改惯例, 主动请缨, 以摄影报道开辟独立专栏, 在社里批准后就精心策划, 设计报道计划时, 着眼点从大到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 小到身边的人和事, 新闻图片报道《吃、穿、住、行看变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社会反映较好。

2. 在常规化的报道上多动脑筋, 使新闻图片多出新意, 增强其形象冲击力。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报道, 容易形成模式化。我们就在这个难题上下功夫, 让它一年有个新变化。2008年春节我们摄影记者深入到了节日放弃休息的环卫工人中间, 把镜头对准了“宁可自己累, 换来万家洁”的环卫工人。以他们的劳动辛苦和无私奉献, 反衬人们幸福团圆的来之不易。如此的形象教育, 既高扬了主旋律, 却又没有硬性灌输之嫌, 摄影报道的效果直观生动地体现出来。

三、集中优势兵力让摄影报道在重大题材上出彩

1. 对重大题材全力抓住抓好。

有的报道可以注意场景画面的新意, 但重大的报道一定要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 既要搞好策划, 通过事先调查, 初步设计后, 注意抓住突发新闻, 还要搞好后期制作。最重要的是要从始至终都要具有精品意识, 才能多拍, 拍出强势;才能拍好, 成为精品。

2. 对形象感强的报道应该集中优势兵力, 全力以赴去抓好, 使摄影报道光彩四射。

四、发挥摄影报道的逼真、生动的特性, 搞好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党报宣传的重要内容。摄影报道因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决定, 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就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因此, 我们摄影记者也就有意搞些策划, 发挥摄影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2008年4月, 鸡西市发生多起由酒后驾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我们摄影记者及时跟随交警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严厉打击酒后驾车行动”, 摄影记者通过与交警配合, 现场抓住了一个个司机酒后驾车的典型, 为其曝光。当名为《整治“脱缰野马”》的图片报道发表后, 以其及时性、准确性及不可推翻性, 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

五、与版面编辑打好配合, 体现策划意图突出新闻图片的强势

如果没有版面编辑的配合, 摄影往往将功亏一篑。我们在抓好摄影记者素质的提高、增强策划、多出精品的同时, 也不能忘记和编辑互相沟通, 共同提高。

首先是策划时与编辑取得共识。每当有报道计划时, 我们要抓住时机向编辑讲述自己的意图以及相关的技术处理方法, 努力想办法让他们支持摄影记者的新颖构思, 开拓他们的视野, 大胆地支持新的构图及发表时的新颖排版模式, 从而使有些新的素材或新的图片报道形式不被扼杀于摇篮中。

我们还应向编辑们宣传一些图片的发排艺术, 争取他们为我们的新闻图片的说明多加工, 为图片的合理剪裁多费心思, 还要努力使新闻图片抢占新闻的制高点。重要的题材、较强形象冲击力的图片能发大、发头条。摄影记者在自己努力的同时, 还要争取编辑们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使新闻摄影在本报有很广阔的用武之地。■

专业摄影记者 篇2

影展具体事项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辅导员:

你们好!

新闻中心记者团于4月5日——5月6日开展首届摄影大赛暨首届摄影展,为展示各二级学院的风采,本次活动将特别设有学院展示区,具体事项如下:

1、十七个二级学院分别以学院的名义向记者团上交5份摄影

作品(按不同主题),内容为各二级学院记者站组织、参与的学院活动,以及学院开展的特色活动的一系列照片,并附上一小段文字说明;

2、作品在4月23日前发到邮箱:,注明学

院、负责人联系方式;

3、5月5——6日,记者团将在黎灿大厅展出本次大赛的获奖作

品,届时十七个二级学院的作品将接受全校师生的投票,评选出三个学院风采奖,颁发锦旗和奖品;

4、各二级学院在5——6日可以开展宣传活动,为学院展区提

高人气。

本次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摄影作品的平台,希望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积极动员全院学生,为展示学院风采出一份力!

新闻中心记者团

现场——摄影记者的新闻生命 篇3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接受的主要方式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报纸的卖点,就体现在对图片的重视上。要想有些可读性强、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提升壮大报纸的信息传播功能,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去跑、去发现、去捕捉第一时效的新闻,因为新闻摄影是一个现场行为,离开现场的一切摄影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徒劳。

1995年10月15日下午1点多钟,从报社的热线电话中得知:郑州市南顺城街一建筑工地,发生一起幼女坠洞事件。一个一岁半的幼女李恒跟随来郑打工的父母在工地上玩耍时,不慎坠入一个直径不足40厘米的桩基洞内,小李恒被卡在8米深的洞中间,急待救援。来不及多想,我抓起摄影包,骑上自行车飞奔事发地点。到了现场,救援工作刚刚开始,调来的挖土机几乎与我同时到达。我用两台相机(尼康F5和90X)抓拍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救援人员趴在洞口向洞内输送氧气,呼唤孩子的名字;挖土机挖侧洞时,救援人员轻轻说慢点、慢点,别震着孩子;在杂乱中我爬到居民阳台上拍摄全景;坠洞幼女的父亲瘫坐在地上无奈地流着眼泪。一切对主题具有衬托作用的副题画面,我尽全力摄入镜头。这时我已清楚了这个事件的分量,它是对政府和社会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当幼女李恒被数百名公安民警、市政工人、医务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抢救、托出洞口那一刻,我的两台相机快门频点,因为我知道孩子被救出的那一刻是这一事件的主题画面,一定要拍得精彩。第二天,《大河报》发表和全国各大报刊转载都是用的小李恒被托出洞口一瞬间、围观群众热烈鼓掌的那一张图片作主题画面。后来,这组照片获得了全国新闻摄影赛突发新闻类金奖。这一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河报》初创阶段的读者基础,摄影功不可没。说到这起突发事件的背后故事,还有一个细节挺感人:拍完照片,直至把小李恒送往医院,并获悉孩子脱离危险,我和文字记者才灰头土脸地返回报社。激动难捺的我,强压心情,先进暗房冲出胶卷,一看底片,厚薄正好,影像不错,我一个箭步冲出暗房,在报社的走廊里放开嗓子大叫一声,惊得同事纷纷跑出了办公室。后来,我把照片做出来,拿给总编们看,大家都很激动。当晚,编辑把版面排好,效果不错。几位老总高兴地回家里拿了好烟好酒,就在我们热线值班室,老总和我们几位记者、编辑痛饮了几杯。那是对一起成功新闻报道的赞赏和肯定。

《幼女坠洞遇险获救》的成功报道,也让报社和同事们检验了我的摄影水平。当时,报社领导说,一件成功报道和一次获奖,不能证明一个记者的能力,看你来年如何展示了。我知道这是领导在鞭策记者再接再厉,多拍好照片,我不敢有丝毫怠慢。摄影的现场特性,决定了摄影记者必须勤奋和吃苦。不勤奋不努力不吃苦,不奔波不思考,别说获得让人叫好的精彩图片,就是一般图片的影像语言也无法向读者传递。要冲、要抢、要舍得脸皮,有时还要不顾一切,包括生命在内。

1996年12月18日,一个腰缠爆炸物、手持引爆器,挟持郑州国棉五厂幼儿园28名幼儿和两名教师的歹徒,被女警王玉荣贴身三枪击毙倒地之后,爆炸物还没排除,第一个冲进现场的摄影记者是我。当时挟持现场枪烟弥漫,一片混乱,警察纷纷往外抱孩子,被击毙的歹徒还躺在地上抽搐。事后,看了电视画面的同事和朋友劝我:更生啊,可不敢那么冒险了,如果当时爆炸物爆炸,你和那些幼儿、警察就都没命了。说真心话,事后想想也真后怕,可当时在现场真的没有多想,只想拍到精彩的画面,当时在现场,摄影记者几十名,长“枪”短“炮”,谁也不比谁的装备差。这时拼的就是胆量、勇气和智慧。看你如何临危不惧,看你如何乱中取胜,出奇出新的图像就在混乱中定格,关键时刻锁定精彩瞬间,毫不犹豫释放快门。另外,对这一《挟持28名幼儿的歹徒被当场击毙》的图片成功拍摄,还得益于我长期报道公安题材与公安人员熟悉,有些甚至成了好朋友。当时,一大帮摄影记者被公安人员挡在不能目击现场的外围,我到现场后,与当时的现场公安指挥商量,出于长期的破案报道配合和信任,他让我趴到与人质现场最近的一间小屋内与公安人员一起待命。枪声一响,我与公安民警冲进现场拍完照片出来,那帮眼巴巴的同行才赶到现场开拍。

机遇给了我这些新闻事件,但机遇之中如何把握好每一幅视觉语言丰富的影像,是摄影记者要为之修炼的硬功夫。对此,我是坚信不移的。摄影需要的是投入,忘我地投入,特别是新闻摄影,甚至需要毕生的付出和努力,没有对新闻摄影的痴心痴情作铺垫,很难拍出感人至深的好照片,这是我对新闻摄影执著的认识,也是最基本的理解。新闻摄影来不得半点虚假,它需要用纯朴的感情去修饰,用真实的事件去张扬。

对新闻摄影,我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的激情和感动,但这的确是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有了激情和感动,年龄就不是阻挡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障碍和屏障。

1995年,因拍南北交通大动脉107国道大塞车,我想穿过沟底上到立交桥上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当跳到沟底一脚未站稳崴了踝关节,当时脚底向左,我坐下把脚扳了回来,心想没事站起来时,又成了脚底向左,疼痛难忍,被人抬出来送往医院。这就是新闻摄影的激情所使。

1997年,郑州西郊一窑场挖土的工地塌方,3名民工被埋,数十名110公安、巡警和两台推土机在现场抢救。现场采访时,我欲穿过塌方沟底去拍照,当我跑到中间时,一批土塌下来,将我掩埋得只剩头和高举起的相机,巡警把我扒了出来。这不仅是新闻摄影的激情,更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所使。

采访路边装卸工背水泥,为了感受背水泥的滋味,我背过水泥,当一袋水泥扛上肩头,从袋子里渗出来的水泥粉末像水银一样顺着脖子一下子流到脚跟,那感觉是难言的“恐怖”!

采访黄河滩淤堤工,一年四季跟踪拍摄,与淤堤工一起吃住在荒芜人烟的黄河野滩;半夜起来拍他们守护输浆口、打浆;和他们一起过元旦,喝两块钱一瓶的低劣白酒抗寒;下着大雪与淤堤工步行几十里到城区买烟;没有电视、报纸,没有一切与外界传递的信息,想家人想得掉泪时,陪他们一起给老婆孩子写信;和他们一起吃大锅面条,一起下池干打浆工作。淤堤工的生活我断断续续体验了一年,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被寒风吹裂皮肤,都感受、也感动了,好照片也拍出来了,尽管最后发出来的仅仅是那么几张,可我为能够用镜头记录民生而感到欣慰。

我出了两本画册,一本叫《目击》,一本叫《现场》,所有的“目击”和“现场”,都是纯新闻进行时的真实再现。我竭力反对摆拍,新闻进行的真实记录尊重事实、遵守客观规律是我摄影的生命力量,就此历练能力和技术,就此积淀文化和思想,就此把握影像和人生, 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不能禁锢健康思维的发展和前进。

“历险、激动、危险、挑战、担心、难堪”就是记者职业的最好描绘,这也是新闻摄影记者必须谨记、必须具备,方能成功的注脚!

谈摄影记者的“勤” 篇4

一、坚守职业道德

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准则与职业道德,摄影记者同样不例外。首先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单位的各项有关法规和制度,严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对于先进的技术、经验,要大力地宣传与传播,对于个别丑恶的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去揭露与批评,以唤起民众的支持。但对于批评报道,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度”,绝不要造成失衡的状态。当然这些批评报道都要在单位、有关部门的监控之下。如2009年,我们一行在本市某县采访回来途中,恰好遇见一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将一小孩压成重伤。我们迅速将小孩送往最近的县医院救治,由于种种原因,该县交通管理部门和医疗部门拒绝我们请求支援的要求,并且还在电话里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但我们还是抢救小孩为紧,尽可能快地将小孩送到了医院。为了鞭挞这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一行连续三天在重庆日报上报道了三篇有关小孩伤情的新闻及对有关部门批评稿件,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有关部门也迅速进行了调查与处理,大大提高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坚守职业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很难,但只要你严于律己,就能抵制各种诱惑,否则你就会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前几年,山西一煤矿发生严重事故,死亡惨重,而前去参访的记者,虽然有许多中央级媒体的记者,但他们没有能抵制住金钱的诱惑,拿了该煤矿送与的“封口费”,帮着煤老板说假话、办错事,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还有一些人借一些单位或个别领导的错,前去敲诈,被暴露后受到有关部门处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的思想道德把关不严,贪图金钱享受,以致落得应有下场。因此,要顶的住利益的诱惑,坚守职业道德做一位合格的记者。

二、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

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就要经常深入基层,“三进三同”,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从中发现新闻,挖掘先进的思想与理念。因为记者在上面往往看不到、听不到基层的声音与成绩和问题。比如,你来到某一个县,虽然该县有关部门积极地为你提供新闻线索,但他们所了解的东西并不都是全面的,甚至是很片面的。如我在2004年来到我酉阳南腰界乡采访,虽然说在有关单位在介绍当地的经济状况时,说比较艰苦,但我到了这里才真正感觉到这里的经济条件的确很差。南腰界是我市少有的“红区”(当年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之一地处酉阳偏远地带。地理位置极其偏僻,交通非常不畅,特别是这里的几所村小学校舍,几乎都是危房,并且四面透风,入冬后,学生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们渴求知识、希望改变目前的现状的目光后,我的心被他们所震撼。于是一组组反映该地区村小落后的校舍组照出现在重庆日报上,呼吁大家更多地关心老区的孩子。虽然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有关政策、资金,但几年过去了有一所村小迟迟没有建设,虽然我几次电话询问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基本建成了,但两年后我又一次回访,看到的情况依然如旧。在我们的再三追踪和关注下,直到去年才真正得到了改变,所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己要深入基层,才能全面掌握各种情况。

三、要有职业敏感性

摄影记者不但自己要有起码扎实的摄影基本功,而且还要有职业的敏感性与眼光。因为你走下基层所看到的任何事物,对于你来说,可能都是非常新鲜的和感兴趣的,这就要你迅速作出自己在新闻价值上的判断,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一个视觉疲劳的现象,也就是长期看到的东西,都不会觉得他(它)的价值,而在外人看到后才觉得他的可贵。所以说,你的眼光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而不要局限于眼前,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2011年我在本市一偏远县采访,看到当地政府为帮助本地山区农民致富,广泛引进种植了一种名叫菊苣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问他们这个种来干什么,他们告诉我,这个草种来可以养鸡、养猪、养牛、养兔等,好处很多,动物都很爱吃,并且该草象“牛皮菜”一样可以只剥叶子,让草主干持续生长。对于这样一种可以多年采摘用于饲养牲畜的植物,当时我想如果让我市各区县都进行推广的话,那将是多好的事情,它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养鸡、鸭、牛、猪等的饲料成本,并且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收益。于是我将这一先进种植经验报纸报道了出去,随即来了很多询问电话,要求提供该植物的详情,说明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得到农民兄弟的认可。虽然说象这样的植物在当地他们眼里虽然好,但也不知道它的推广价值,试想一下,如果将这一植物推广至全市,那将对我市的农业产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深入基层,那么你就不可能及时地发现新闻、报道先进经验。

2005年秋收季节里我在梁平县准备采访一农民一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路过乡政府时,看到一农户正在乡政府院坝里晾晒刚收获的稻谷。一般说来,作为基层政府场地是不能用来晾晒物品的,但当时这里的情况是,刚进入稻谷收获季节时,但每天都是阴雨绵绵,农民看着田里成熟的庄稼却收不回来,心里特别着急。这不,刚刚太阳出来了两天,农民就迫不及待地将稻谷抢收回来。由于众多的稻谷抢收回来,没有更多的地方晾晒,所以乡政府也腾出了院坝供农民使用。新闻的敏感性让我及时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线索,于是我迅速作出反应,《稻谷晒进了乡政府》图片新闻报道第二天就见诸报纸。去年,我在本市最偏远的一个县采访公路建设,该县有关建设单位的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带着我前往公路建设最艰苦、危险的路段采访。在途中,我一边观察公路沿线的环境,一边观看公路建设的情况。在经过一山沟时,我突然看见公路正在我前方的头上,而背景却是重重的大山和漂浮的白云,我立即叫停汽车,拍下了这一反映出公路穿越高山的壮景。见报后,获得好评。虽然该画面没有陡峭的峡谷和工人艰苦施工的场面,但它同样反映出该公路建设的艰苦程度。

2011年我到江津区采访一农民新居建设的新闻,到了该新村后,与当地农民交谈,询问他们今后生产的打算,他们却说我们准备到XX公司去养海鱼,我一听,说准备到沿海打工吗?他们却说不是,就在我们这里养海水鱼,我一听,这是一个新鲜事,内地养海水鱼,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随着深入的采访,一张内地养海水鱼的新闻图片见诸报端,引起了多方商家和群众的关注。干一行、爱一行,做到摄影记者这个职业,就要将它干好,要养成职业敏感性,也就是在任何时候头脑里都要有这根弦。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从这方面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四、要善于交朋友

摄影记者岗位应聘个人简历 篇5

男,应聘摄影记者类工作

(+86)138 0013 8000

service@ujianli.com

深圳市罗湖区XXXX街道XXX

教育经历

摄影 主修课程

(本科)XXXX大学 毕业时间:06/2013

美术基础、美术欣赏、照明技术、摄影技术摄像机与技巧、摄影构图、特技摄 影、非线性编辑、摄影造型、广告摄影等等 学积分和奖学金 GPA: 3.9/4.0

国家奖学金(专业排名第一)RMB 5,000 2012-2013 2010-2012 2011-2012

连续2年获得三等奖学金(班级排名前10)RMB 1,000

院优秀团干部(素拓成绩前10)技能证书

大学英语六级(CET6)日本语能力(JLPT)N2

MS Office办公套件、Photoshop, Dreamweaver

通过 通过 熟练使用

社会实践

实习图片编辑

《广州日报》 09/201206/2012

出席明星艺人的电影、唱片等发布会,采写活动并撰写宣传稿件

撰写徐佳莹专题方案,曾对杨宗纬、陈珊妮、徐佳莹等名人进行人物专访,上报20多新闻稿件

摄影作品

《夏日》见网址:http:// 《心的情》见网址:http:// 《徐佳莹:怎样在娱乐圈保持自我》

《XXX报》2012年第85期

校内活动经历

活动策划&内刊编辑

XXX大学樱妖屋社

07/2011-09/2009

联络校外日语教学机构定期组织“日本文化体验”及日语角活动 策划两次“学园祭”及“女仆咖啡屋‘活动 担任乔布大学“日本文化周闭幕式"主持人

社刊“妖屋志”的创刊责编,统筹专题策划,排版和美工

摄影记者转型,难点在哪? 篇6

“新媒体图片需求量大,但报纸刊发图片在变少。”

“最大的困难就是拍完没有条件及时发布。”

“最困难的是思路,最希望改变的是还是思想。”

“专职摄影记者在器材方面的优势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

以上是本刊在对摄影记者的调查中,谈到目前的职业困难时得到的部分答案。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这个时代,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摄影记者了,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不断挤压。于是,摄影记者转型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被业界关注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那么,摄影记者转型的难点在哪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从采访和调查中做的总结。

寻找传播平台

采访中,谈到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区别,我们听到最多的“工作机制不同”几个字,PC时代就已如此,到了移动端愈发明显。尤其是既在传统媒体工作过,又在网络媒体工作的人,会一直强调“工作思维”和“工作逻辑”的差异。

在传统媒体,摄影记者以照片作为自己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出去,它牵扯到工作量、绩效和考核,却并不牵扯到市场,也很少涉及读者反馈。今日头条前图片组负责人戈昊怡这样认为:“评价照片的标准是媒体内部标准,编辑签发后,刊登照片,而摄影记者对刊发的结果并不关心,也并不知道都有谁看了自己的照片,看照片的人是否满意。也有摄影记者会把照片卖给图片库,可是图片库同样也只是发布机构,摄影记者仍然难以得到反馈,无法了解为什么这些照片能够卖这么多钱,也不会有人一起讨论拍得怎么样。”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倒过来了。照片虽然可以更自由地刊发和传播,但读者的点击量成为图片产品价值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新浪网新闻中心图片主编翟红刚这样说:“原来在纸媒工作,主要是考虑图片的新闻价值和视觉价值,而互联网更考虑流量价值。通常流量较高的都是美女图,但最高的都是大事件,如果形成品牌栏目,流量也会很好。”

考虑流量价值后,用户需求而不是编辑喜好成了刊发照片的依据,甚至有时成了主要依据。也因为不同网络媒体平台的用户构成会有差异,用户需求逐渐成为了平台需求。

对新浪、网易、腾讯来说,《看见》《看客》《活着》分别是独家内容,在别的平台看不到,流量也很可观,于是他们都会把这些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加以传播,也会投入大量精力塑造品牌,培养和满足用户期待。但对今日头条来说,“这些内容是没有多少访问量的,因为今日头条的用户不关心这类内容。”

如此,对摄影记者来说,希望照片在网络中获得更多关注,不能再只关心照片拍得好或不好,要考虑用户喜好,也要考虑平台特点。

打破配图思维

虽然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多是“单打独斗”,看上去与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调查和采访发现,摄影记者如果想在这条路上转型,困惑比经验多得多。

最大的问题来自配图思维。“之前,很多摄影记者会把自己的工作等同于艺术创作,大多时候是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然后交给编辑。”在戈昊怡看来,这是摄影记者难以自媒体化的原因之一,“而文字记者和编辑更多是‘来料加工’,根据报道主旨来构思内容,按需求定制。”这样,文字报道的逻辑和方式会更适合主旨,编辑按照文字内容把握配图,摄影记者的主动性是不高的。

《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居杨在2015年底谈到,过度依赖文字记者,甘当“配图师傅”的摄影记者的路将越来越窄,摄影记者光靠勇敢冲到新闻现场,拍摄焦点清晰、曝光正确的图片也远远不够。翟红刚也这么看:“很明显,拍新闻配图的摄影记者以后会越来越少,可能很快就没了,因为随着摄影门槛的降低,就不再需要摄影记者给文字报道配图了。”而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大多数摄影记者的“独立”能力不够,选题、采访、文字表达,是很多人的弱项,“只拍照片肯定限制个人发展,这样来说,文字记者转型做自媒体相对比较容易。”

戈昊怡谈到这样一个例子,他曾在《京华时报》工作,听报社领导讲,报社的一位文字记者一年内通过CFP图片库卖出的照片比整个摄影部所有摄影记者加起来卖出的照片还多。他认为,这主要就是因为摄影记者的思路,多数停留在“只要图好看就行了”,而不去思考它到底要表达什么,以及怎么能通过文字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图片。“虽然对于摄影作品,文字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文字是沟通的渠道,如果只有视觉因素,就沟通不了。”

适应创新模式

“我们每天挖空心思做策划,目的是吸引别人来点击,但是从数据上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也留不住受众,这是最大的困惑,现在也没有答案。”新华网图片频道编辑陈竞超这样吐槽。事实上,互联网媒体从诞生起,就不断被新技术、新模式所改造。每次改造都伴随着新的阅读方式和媒介呈现形式的变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更快,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先进经验,都在摸索,也都有很多焦虑。” 腾讯网新闻资讯部策划组、图片组主编魏传举说。

互联网媒体一直处在“创新模式”,这也是它和传统媒体的显著不同。而适应这种模式,成为摄影记者面对新环境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有一种选择是继续拍摄图片故事,深度图片故事依然会被各类平台当做优质内容,但它对摄影者的要求更高。“以后这类摄影师的数量需求也不会太多,但越来越需要摄影师像调查记者一样挖掘重磅新闻。”翟红刚说。2015年,新浪图片有一组访问量和评论量都颇高的故事,叫《小广告背后的人》,从联系采访到拍摄完成,摄影师花费了三个月时间,“这组故事的难点在于采访,小广告背后的人大多涉嫌违法,采访风险高,而且也很难采访到,摄影师必须具备调查记者的素质,也要懂得运用新闻调查的方法。”

还有一种选择是努力适应多媒介融合工作,也就意味着摄影不那么重要了。《东方早报》副总编辑、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说:“你拍再好的照片,其实对网友来讲,观看2秒钟足矣,你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互联网最稀缺的是每个人的注意力。一张好照片在手机上能看多少次?看多长时间?能否让人反反复复去看?”他认为,当下状况是,人们分析和梳理的能力越来越弱,在获取视觉信息的同时还要直接获取观点,取代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我们说摄影记者必须要运用综合手段来做新闻。这看似是让摄影记者除了拍照还要会拍视频、写文本,其实都是新闻传播的辅助手段。”他还谈到,摄影记者要提高素养,提升视觉整体竞争力,也要学习运用现在最新的VR、GIF图、HTML5等新技术。

另外,在尚存技术和成本门槛的领域深耕也是一种选择。魏传举便认为,要避免同质竞争,“专业机构和专业摄影记者就应该去做高端专业化内容,比如亿像素图片、航拍、全景摄影。在移动端和社交平台上,大家对低质内容是能容忍的,也就意味着摄影记者可以被普通人取代,但是专业化内容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深度报道呼唤记者专业素养 篇7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 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1]。可以看出, “深度”重在追踪和探索, 贵在实质和意义。记者要出色地完成深度报道“追踪”和“探索”的任务, 圆满实现深度报道揭示“实质”和“意义”的要求, 就必须具备过人的专业素养, 这是“随手拍新闻”的公民记者所不具备的, 也是消息报道无法体现的。但一段时间以来, 众多报纸被连篇累牍的会议报道和家长里短的豆腐块消息充斥, 记者的专业素养几近被淡忘。面对深度报道的兴起, 作为纸媒人, 我们不仅要认真审视自家报社有几名记者能够写出优秀的深度报道, 更应该思索纸媒专业记者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从而为读者奉献更多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报道。这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纸媒面对严酷竞争提振士气、成功突围的生存之道。

一、打牢扎实的理论功底

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报道的深度。要有深刻的思想, 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面对错综纷繁的社会现象, 新闻记者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 并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做到举一反三, 准确观察社会动态, 预测走势, 未雨绸缪, 驾驭局面。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记者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诱惑, 做到“铁肩担道义”, 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尤其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深度报道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 往往在于其对时代精神的把握, 对新闻事件本质的揭露以及对人物心灵的挖掘。其独特的视角、全新的形式、深刻的内涵, 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特性, 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对新闻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了解欲望。而要做到这些, 就必须具备对宏观全局的掌控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在新闻实践中才能高瞻远瞩、见微知著, 准确把握事件的新闻价值, 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写出反映全局、反映规律、反映事物发展趋势, 并能打动人心, 具有震撼力的深度报道作品。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何平前些年采写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 着力描写了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报道有激情、有意境、有深度, 极富哲理色彩, 震撼了亿万读者的心。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很难写出这样的新闻精品。从何平的成长道路, 我们可以看出提高理论素养对年轻记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反观我们现在的新闻记者队伍, 普遍存在浮躁心态, 轻视理论学习, 或者说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 满足于一知半解。反映在新闻实践中, 则是作风浮漂, 满足于跑会议、抄简报, 或者在通讯员来稿上涂涂抹抹, 写出的新闻作品自然脱离生活、流于肤浅, 更谈不上震撼力。要打牢扎实的理论功底, 需要记者静下心来,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从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学习, 也要从党的文件会议精神中学习, 还要从社会实践中学习。要克服浮躁心态,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 就一定能够在深度报道中把握好主旋律, 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深度报道。

二、夯实过硬的采写技能

过硬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是记者的基本功, 也是深度报道记者应该具备的看家本领。

要深入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真相, 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新闻事件如实报道出来。就采访技巧来讲, 也不能局限于一般报道中的常规采访模式。在深度报道的采访过程中, 记者要靠腿去跑、靠眼去看、靠耳去听、靠嘴去问。既可以正面采访, 也可以侧面迂回;既可以当面交流, 也可以电话采访。要勤于跑、善观察、会倾听、巧提问。旁敲侧击, 刨根问底, 不一而足。此外, 资料的准备、座谈的组织以及隐性采访、体验式采访等多种方式都要能够灵活运用。面对采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 记者要有纯熟的应对技巧。总之, 如何能追踪到真相, 挖掘出真相, 实在是对记者日常采访技能的考验。

深度报道的写作, 应该算是最能考验记者写作功底的了。在深度报道的评判中, 有一条不成文的标准, 就是看能否讲好一个故事。一篇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 不仅需要有对事件本身的梳理和深挖, 更要有对新闻当事人心灵的探究, 故事中的“跌宕起伏”则更能彰显深度报道的独特魅力。因此, 一篇立体的、故事性强的深度报道, 在众多同质化、平面化的报道中绝对可以脱颖而出。长期以来, 纸质媒体的新闻多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消息大多呈现为豆腐块的就事说事, 通讯则缺乏深度, 靠“文笔”为生的记者写作能力却成了短板。深度报道中所体现的叙事性、逻辑性, 要求记者必须在报道的故事性和行文上下足功夫。2012年4月, 北京一女子在街上掉入一个塌陷的深坑, 不治去世。对此, 不少媒体按一般社会新闻进行了报道, 而《新京报》独树一帜, 以《突来的塌陷———沸腾的断点———记录坠入热力管道女子杨二敬生命最后的198个小时》, 报道通过对她的亲人、邻居的深入采访, 还原这个普通女子的平凡生活往事。因为那样一个惨烈的句号, 这样简单的平凡愈加珍贵。这个普通人的故事, 使这一社会新闻增加了厚度, 也加大了对事故问责的力度。读完, 让人有哀痛、有惋惜、有愤怒、有无奈, 这就是深度报道的魅力所在。

三、练就敏锐的“火眼金睛”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对记者的发现力概括为六个方面, 即“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 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苗头、新动向, 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2]。

如同寻宝者在深山荒野中找到一块发光的石头, 如果能够加以深度挖掘, 便能找到整座金矿。记者的发现力, 就是发现新闻金矿的“火眼金睛”。在分分秒秒爆炸式增长的海量同质化信息中, 记者要用“火眼金睛”来及时发现值得深挖的新闻点, 或是将普通的常态新闻做出新意和深意, 策划出不同的深度报道, 这样的能力, 就是每一位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都应该具有的专业素养之一。

“近年来, 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增加和扩容, 加之受到地域性的相对限制, 新闻同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新闻资源的共享性随之提高。在这种态势下, 哪家媒体能从有限的共享资源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独享’新闻, 它就会更具竞争力。这也是新闻策划的魅力所在。”[3]这里我们所说的选择和策划, 与普通的记者新闻敏感有所不同。选题的重大性和新闻的挖掘角度决定了新闻的价值, 决定了深度报道的影响力。记者在常规报道中发现、挖掘、策划出好的深度报道选题, 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就需要记者用心去观察。在采访中观察到某些细节, 其客观性远胜新闻当事人所说的话, 而且反映在报道中更具说服力。记者要有能力分析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 对复杂的问题或事物做出自己的独到分析, 要能观察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2007年广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少年杀母事件, 对此, 多数媒体报道都是局限于事件本身, 而《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少年杀母事件》却独树一帜, 对少年杀母的原因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记者历时4个月调查少年家庭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模式, 并通过细节呈现出底层生活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痛苦和内心的荒漠, 从而对这一新闻背后的新闻做了最真实的还原, 很有震撼力, 堪称深度报道的佳作。

四、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对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而言, 仅仅有“万金油”式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读者对深度报道的阅读需求和水准已然发生变化, 其专业化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相对专业的知识, 对某一个或某一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了解, 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以至“权威”, 这样才不至于写出“内行不愿看, 外行看不懂”的报道。

“在我们这个时代, 新闻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地表述客观事实, 因为公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式各样的信息。一篇好的新闻作品, 除了有好的题材、好的时机外, 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新闻工作者知识的积累。讲故事、重细节、求策划, 这些操作方式上的改变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却很难, 它从根本上反映出记者是否具备了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4]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决定一名记者能否在新闻事件中探寻出真相和本质。记者要善于学习, 要向书本学习, 孜孜不倦地学习各个门类的专业知识, 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天文、地理、互联网络、电商等等。当然, 知识的积累并不是全都来自书本, 记者也要在采访实践中学习, 在采访中提高, 不断积累知识。应该说, 一个优秀的专家型记者就是在采访实践中不断专业化的结果。要不耻下问, 虚心向自己的采访对象学习, 从各行各业的专家身上汲取对自己有用的营养, 不断用别人的知识来补充自己、提高自己。还有一种积累, 是采访素材的积累。我们平时的采访素材, 有时用过一次便丢弃了, 其实, 有些素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只不过我们当时很难意识到再次使用的节点在哪里, 但只要我们注意这些采访素材的积累, 也许在不经意间就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做专家型记者, 需要知识的积累, 还需要人脉资源的积累。应该发挥记者的优势,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更多层面的人际关系网。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 掌握信息、分析信息, 除了靠自身, 也要靠这样的关系网中的各类专家。在深度报道的采写实践中, 需要哪一方面的专业分析, 你就可以动用这个网络, “随手拈来”。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说, 人脉资源的积累, 也许不会逊色于知识的积累。

我国当代名记者、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在采写关于北京城市用水紧张问题的深度报道时, 不是单纯靠堆砌几组数字、描写几个现象, 而是从一连串“为什么”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向专家求教, 最终写出了专家说“准确”、百姓说“明白”的分析性深度报道。通过这组报道, 艾丰也因为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 被北京城建部门聘为顾问。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国土资源报高级记者赵凡, 无论报道哪个具体领域, 她都精心准备、深入钻研, 每年都能推出让业内人士称赞的专业性极强的深度报道。她的不少新闻作品, 都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专家和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的肯定, 很多专家学者主动和她探讨专业问题。

五、磨炼坚强的职业意志

近年来, 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入, 各种社会矛盾突显, 纸媒许多涉及民生问题的调查性报道也愈加引人关注。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 因其深刻性、深度性而往往被读者当作社会思潮的引领者, 每一篇报道的背后都凝结了记者、编辑的全方位思考, 其思想性不言而喻。当前, 在新闻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调查性报道尤为珍贵。

调查性报道的深度性, 是指事实的深度性和报道形式的深度性, 同时也是指调查本身的深度性。我国著名调查记者、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说过:“调查性报道, 是职业新闻记者通过独立、深入、细致、全面的侦查式、访问式调查, 所完成的一种揭露被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故意掩盖、损害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行为内幕的深度报道, 又称之为揭黑报道、揭发报道、揭丑报道、扒粪报道。”由此可见, 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过程是深度报道中最为艰苦的, 其对记者本身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是最高的, 甚至是对记者意志品质的磨炼和对记者职业信念的严峻考验。

与普通记者相比, 调查性深度报道记者采访环境更加危险和复杂。调查性报道记者外出采访时, 要采用化名、偷拍、偷录等暗访形式, 遇到揭黑性质的报道, 往往要面对采访对象各种阻挠、威逼利诱, 有时甚至危及生命。面对这些, 记者的专业素养体现在, 要以自己的坚强意志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在调查性报道中, 记者要坚持深入新闻现场采访, 这应该是刚性的要求。没有在事件现场的求证过程, 一般谈不上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要全面立体地呈现事实, 只有进行众多的采访与核实, 才能够尽可能地呈现出一个更加逼近真相的事实来。确保真相, 考验记者的意志和职业精神。近年来, 调查对象为阻挠记者采访而使用了种种手段, 但绝大多数记者以自己坚强的意志经受住了考验, 他们不怕威逼利诱, 坚守了新闻的公正。安阳晚报年轻的女记者张攀, 进入媒体时间并不长, 但她做调查性报道却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在采访中, 她遇到过跟踪, 遇到过威胁, 也曾被调查对象侮辱谩骂, 但她从不畏惧, 坚持奔跑在采访的路上, 先后写出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调查性报道。安阳市内黄县交通运输局一些人公然违规乱罚款, 车主只要缴纳1000元“罚款”, 即使不办营运证和从业资格证, 也能在内黄县境内畅通无阻。接到读者投诉, 张攀第一时间赶到内黄, 深入细致地展开采访, 迅速采写出了《“两证”不用办罚款保“平安”》的整版报道, 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报道见报当天, 内黄县交通运输局就成立调查组, 复查了2012年以来所有运政执法案件, 违规处罚案件全部撤除, 罚金退还车主, 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南振中.记者的发现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3]王新顺.打造精品新闻提升传播效果[J].新闻爱好者, 2012 (10) .

摄影记者如何做活图片新闻 篇8

1 新闻摄影的特点

1.1 新闻摄影的对象是新闻事实

所谓的新闻事实是最新的, 或者新发生, 或在事实的最新变化。新闻照片的两个特点:时效性和事新性。时效性强调在最近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实。事新性是事实或新鲜或有新的变化。因此, 新闻摄影本身是新闻。新闻事实是客观事实。所以摄影的时间、地点、事件或者人物必须真实的。

1.2 新闻摄影的形式是照片和文字的结合

新闻摄影也是摄影艺术形式中的一种体裁, 只不过以图片的形式来表达新闻, 而图片的第一位是具有新闻性, 艺术性排在第二位。图片与文字想结合, 从而构成了新闻摄影的特殊报道形式。无论是文字或图片, 都是记录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只不过新闻图片的表达方式与文字的表达有所不同。

同时, 也可以用新闻图片独立报道新闻, 不是填空、补白、美化版面, 而是要图文并重、图文相融、图文互补、图文成一体, 相得益彰, 这样的新闻报道更为真实具体。

1.3 新闻摄影的职能是形象化的报道新闻

新闻摄影的基本职能是报道新闻, 具体说是形象化地报道新闻。其形象化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图片可视影响的形象。图为新闻视觉图像, 具有新闻价值的图像, 真实生活的形象反映。第二, 图片真实生活的形象。新闻摄影是最真实, 最生动的记载, 要挖深, 形象化的表现时代。

2 图片新闻画面的形象

新闻摄影图片的形象, 新闻报道的图片, 必须有视觉冲击力, 情感震撼力, 引起注意和关注角度的美感力。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 对图片新闻有阅读好感是从接收图片形象开端的, 进而才会往阅读其文字说明或者报道。如果新闻图片原本没有吸引读者的视觉, 则很少有读者持续看其文字报道。

2.1 视觉冲击

一组成功的新闻图片除了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内容简洁外, 画面的形象也尤其的重要, 画面里如很优美, 又有情趣, 加上对读者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这样的新闻图片更受到读者的欢迎。如果新闻的内容很精彩, 但照片的构图或者影调平淡, 这就找不到新闻图片的“形象”, 更谈不上受众的喜好了。因此, 摄影记者在拍摄的时候, 不光要求图片的“形象”, 更要求关系到整张图片如建筑、风光、设备、各种场面的整体“形象”。把各关系“形象”找准后, 通过新闻摄影者的构思和拍摄后将产生新闻画面中的“形象”, 就是“新闻形象”。而图片形象的表现, 必须掌握光影、色彩、形状、质感等形式结构的知识和整体操作能力, 这是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

抓住最典型的报道对象, 就是摄影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抓住这一刻, 也就抓住了该新闻事件发展高潮瞬间的关键场面及气氛, 从而也是抓住了图片新闻的“点”, 即“视觉冲击点”。达到这样的新闻摄影的高度, 摄影出来的图片将给读者一种直观的冲击。因此, 对新闻图片是否有冲击力, 很多时候就看摄影记者是否找到新闻发生的“点”, 当然其技术也很关键。

2.2 情感要素

一般的新闻图片, 是通过记录过程和情景来表达事件中的情感, 包括特写, 其表达力最强, 能突出的表达出事件中的人或物的表情或动作某一个细节的特点。新闻图片可以直观, 生动地再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和事件的场景, 这可称为情境信息。情境信息新闻图片具有戏剧性元素, 它能使人兴奋焕发生命力, 能充分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 并通过“故事”的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其主要作用是强调新闻事件的内涵环境, 表现出一定的气氛。

好的新闻图片, 不仅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读者也因生动的画面而被感染。图片可以显示人物或者事件的外貌、举止, 也可以重现事故现场情节和气氛。从而唤起读者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情感, 提高沟通效果。

2.3 角度美感

美学与新闻摄影的关系可以说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总体影响个体, 个体作用与总体, 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 达到高度统一。图片新闻的美感在新闻报道领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新闻拍摄角度选择, 角度选择好后, 这对图片新闻的画面出美感是很重要的。一些常规的新闻摄影报道, 是死摆画面的再次出现, 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 要有专业精神, 加强自己的想法、新闻、艺术的修养, 这样当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报道题材时, 这才找准一个新视角, 才能做出具有美感的图片新闻报道。

3 新闻摄影的艺术技巧

在新闻摄影中, 技巧是特别重要的, 如何让图片“活”起来, 这就得在“动”练功夫, 而“动”即技巧, 通过技巧拍摄, 图片展现出来了动感。因此, 在摄影中要科学选用背景、事件角度、环境光线、表情等条件, 这样才能展现出图片的生动活泼。

3.1 题材细节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不是任何一个题材都能产生很好的摄影效果。所以, 选择好的题材是新闻摄影工作的一种技巧, 用独特的视角拍摄。从而才能达到展现事件的内容, 才能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在新闻摄影中要选取典型性的画面新闻主体, 以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作为场面, 题材选择好了, 拍摄出来将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 也更容易形成观众的共鸣高潮。所以, 题材的选择也是技巧中的一种。作为摄影记者, 在日常拍摄中应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观察生活中的新闻图片, 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发掘出具有传播效应的题材。另外, 如果遇到是同一题材新闻, 要用创新拍摄理念的双重完美。其次, 创新拍摄理念, 对于同一题材的新闻, 可以选取不同的拍摄视角, 创新拍摄理念和思考方式, 结合新闻的实际, 赋予事实以最真实的面目, 这也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3.2 环境细节

新闻性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新闻现场环境, 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开放、复杂、混乱、无序的局面, 作者摄影记者深入现场, 很难找到其图片新闻的点。事实上, 大环境有时可以加强读者的想象空间, 以帮助读者全面地感知和理解新闻事件。能反映事件特定的地点环境、社会现场的消息和时代特征, 通过这个新闻背景, 将产生更逼真的环境, 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历其事的现场感。

因此, 摄影记者不仅要关注新闻环境细节, 更要重视新闻环境中具体的“对象”和在特定事件环境中的“对象”反应和态度, 捕捉他的表情神态和行为举止, 反映在此环境中的内心世界, 引发读者对事件的思考。

3.3 事件情节

新闻照片, 不仅能够反映某些事件如何发生, 或者事件怎么发生的过程。拍摄纪录了新闻事件的特点, 或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回放事件的过程, 这往往受到读者的喜欢。图片记录不是一个孤立的片段, 可以记录事态的发展链, 凝固在“定格”效果被强调和放大, 读者可以想像从选定点在整个事件过程。

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 新闻事件情节总是不断的发展, 或高潮的瞬间或达到峰值, 过程还出现层出不穷的悬念, 引人入胜的情节, 强烈的现场感、生动的新闻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都吸引着读者的注意,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性质。作为摄影记者, 在此刻, 要全面的深入了解, 及时抓住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时刻, 把典型的、独特的、戏剧性的和意想不到的情节的新闻事件拍摄下来。

3.4 专业细节

作为摄影记者, 其新闻的摄影水平必须要专业, 职业道德对摄影图片也是很重要。要使摄影出来的照片吸引公众的眼球, 提升其传播效果, 那么对摄影记者不仅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拍摄视角和布景格局, 更要求用专业的角度和艺术的技巧, 如合理的使用长、短、广等镜头, 把原本看不清事物真实的东西给予特写, 通过专业的视角和镜头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和视差, 适当变换角度, 重新组合画面内容, 从而形成内容和画面之间的双重完美。采用专业的拍摄视角, 实现立意角度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赋予画面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带给读者焕然一新、别具一格的视觉感受。

3.5 抓拍细节

新闻摄影的抓拍不能干涉被摄对象的活动, 这抓拍与其他拍摄方法是一个基本的差异。对应于自然状态下的运动捕获, 捕获由于不干预的被摄者。无论被摄者的动作还是内心世界的表露, 都比较和谐, 照片看起来自然, 生动, 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和钝性错觉。抓拍从实际出发, 深入实际生活, 尊重生命, 尊重现实, 在现实中发现新闻。首先, 瞬间把握, 这个是每个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技能。在新闻采访现场中, 不同的时刻, 会形成不同的画面, 不同的图片会产生不同的吸引效果。新闻摄影虽然没有文字那样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 但新闻摄影捕捉事件发展的关键时刻, 最好的时刻, 读者可以感受到图画记录时所发生什么, 给人以联想与想象。其次, 抓拍的调焦。在新闻摄影调焦的清晰与否, 直接关系到新闻摄影的成功和失败。面对着稍纵即逝的瞬间形象, 能够迅速调焦清晰, 这是拍摄者的又一项基本功。

4 小结

总之, 图片新闻要有可视性、可读性, 使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相统一, 就把新闻图片与美学真实、全面、确切地结合起来, 这样的图片新闻报道才更加真实, 更加生动, 新闻摄影才能得以迅速发展。

摘要:镜头可以拍摄下客观世界的每一个变化, 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或“罄竹难书”的内容。作为摄影记者, 如何把图片新闻做出更有冲击力, 笔者就此先介绍新闻摄影的特点, 然后对新闻图片的形象与情感视觉冲击力及艺术技巧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地市级党报,摄影记者,图片新闻

参考文献

[1]张民生.试论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 .

[2]李响.新闻摄影需要创意.新闻爱好者, 2010 (8) .

[3]苗艳丽.新闻图片影响力研究.山东大学, 2008 (4) .

[4]吴方敏.新闻摄影拍摄手法浅析.新闻爱好者, 2011 (2) .

[5]胡瑛.浅谈新闻摄影的艺术技巧.青年文学家, 2011 (1) .

[6]郑雅良, 耿文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提升策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0 (2) .

[7]陈兆贤.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力.新闻前哨, 2011 (5) .

浅谈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 篇9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纸质媒介也渐入“读题”、“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对新闻摄影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 拍出有更高新闻价值和丰富信息含量的典型瞬间?我认为, 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新闻素质, 增强他们的新闻意识, 是极其重要的。

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 集中体现在他们的工作成果———照片上, 照片既要反映出新近发生的, 具有全新意识的事实内容, 又要有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 所以说, 摄影新闻比文字新闻对记者的要求更高。文字新闻可以将新闻事实从头至尾叙述清楚, 而新闻摄影是将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浓缩在一个画面里。它比文字新闻更形象、更直接、更鲜明、更生动, 因而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正因为这样, 新闻摄影更强调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意识。新闻事实是稍纵即逝的, 不可重复的, 新闻摄影所拍摄的新闻事实只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新闻摄影的这种个性特征, 要求摄影记者必须随时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 善于在紧急状态下抓拍新闻。

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 还体现在对各种新闻题材、新闻事实进行概括、提炼、取舍、选择上。新闻活动的主体是人, 是人民群众,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 在不同的记者手中, 拍出的照片、所处的角度都不一样。一张好的新闻照片, 无不是记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体现。我们都曾经看到过一些面孔呆板、内容平淡的新闻照片, 仅仅在文字说明上道出了新闻事实, 而画面形象却没有表现出事实的主要情节和瞬间形态。这样的照片, 严格说来算不得新闻照片, 充其量也就是版面上的点缀物, 或是文字报道的图解。原因就在于有些记者新闻意识淡化, 不善于发现新闻, 习惯于补拍或摆拍新闻, 因而不能产生真实的力量;会议照片亦如此, 大家普遍感到这类照片呆板, 没有新意。其实, 会议往往是产生新闻线索的地方, 记者只要深入采访, 寻找报道角度, 会议新闻也可以拍的比较生动一些的;现实生活里, 大量还是那些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以及人们生活等动态新闻, 而这些新闻的表象都是很平常的。一个新闻意识强的记者, 总是能透过表象, 敏锐地发现其内在的新闻价值, 拍出反映该事物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新闻图片。新闻记者如果没有这种以微见著的敏锐观察力, 许多有价值的新闻就会从身边滑过去, 以至追悔莫及。

如何增强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呢?首先要增强记者意识、职业意识。记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以传递信息为主要任务的, 应该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在事实与事件的汪洋大海中, 迅速而准确地识别新闻和捕捉新闻, 及时拍下那些一闪即逝的新闻瞬间。对新闻照片来说, 新闻内容是最重要的, 那些真实记录了生活的典型瞬间的新闻照片, 即使在拍摄技巧方面有某些不足, 也是瑕不掩瑜。

摄影记者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 锻炼抓拍的本领。有相当多的照片, 只有平面感, 没有立体感;只有静态感, 没有动态感。照片大多只是摄取了生活中平静的一瞬, 而不是激流中的浪花。新闻摄影是用画面来传递信息, 画面是事物发展到关键时刻的场面, 读者能够通过它知道在此前发生了什么, 此后又会是如何, 有一种“立体”的感觉, 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抓不住这个关键时刻, 拍出来的照片必然缺少事物的说服力, 这是许多照片平淡无奇的原因。

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 是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不深入现场, 下去走马观花, 绝对抓不住精彩瞬间。所以说, 一个有作为的摄影记者总是在生活的基层跑。职业的重任和特点, 要求他们必须腿勤、手勤, 在摄影实践中练就抓拍的过硬本领。

新闻摄影记者的拍摄角度探析 篇10

一、拍摄角度种类

1、水平方向拍摄角度

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把新闻对象作为镜头中心, 以水平面为基准, 从不同方位选择拍摄角度, 有正面拍摄、侧面拍摄、背面拍摄和斜面拍摄。正面拍摄的新闻图片给人的感觉是稳重, 能够直接表现新闻主题, 一般进行人物专题新闻拍摄时选择正面拍摄, 这样可以完整表现人物外貌和特征。对需要捕捉动态瞬间的新闻画面, 比如体育新闻抓拍运动员的瞬间运动姿态, 选择侧面拍摄角度,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读者产生共鸣。通常情况下, 选择侧面角度拍摄新闻画面可以清楚展现新闻对象与其他物体的位置, 不仅可以强调新闻主题, 还能够给人形成相互交流的感觉。选择背面拍摄角度能够使拍摄对象的正面情况带有神秘感, 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同时, 背面拍摄角度的选择, 更能体现新闻事件的主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记者在选择背面拍摄角度时, 要特别注意运用拍摄技巧, 刻画出充满表现力的线条。斜面拍摄角度吸收了正面、侧面、背面拍摄角度的优点, 能够拍摄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图片。新闻摄影记者如果合理选择斜面拍摄, 不仅能突出拍摄对象的立体感, 而且视觉效果也更加形象。斜面拍摄能够体现新闻内容的主次关系, 让读者最先感知新闻主题。

2、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

新闻摄影中选择垂直角度拍摄, 指的是通过改变照相机和新闻对象的相对高度选择拍摄角度。对于静止的拍摄对象, 会产生平角、仰角、俯角三种不同的效果。平角度拍摄就是照相机和被拍摄对象对于同一个水平角度上, 平角度拍摄的新闻画面最接近人眼观察的图像, 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图像。仰角度拍摄的新闻画面, 会给读者仰视的效果, 在选择仰角度拍摄时, 要始终保证地平面在画面下方, 以此体现新闻对象的主要面貌, 同时为了让拍摄出的画面更加纯净, 要把与新闻主题相关但又不十分重要的背景物放在画面下方。仰角度拍摄时要注意把握新闻对象的主客体关系, 以更好突出新闻的主题思想。俯角度拍摄是将照相机放在高于被拍摄对象的角度, 通常用于拍摄大场面新闻图片, 例如大型活动、晚会等, 能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新闻摄影记者的角度创新

1、角度创新依托于内容创新

摄影艺术典型化与新闻摄影采访的主要途径就是选择。这里所说的选择包括题材、光线、角度、时机等方面。角度的选择是决定画面形象的重要环节。虽然说角度决定着新闻照片的基本形式, 但是我们却不能仅仅从形式上考虑选择角度, 我们应该从照片所表现的内容为出发点, 应该通过记者对新闻内容、新闻价值的判断去选择角度, 因此, 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追求角度创新时首先要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创新。角度创新从内容出发, 落脚于画面形象, 用完美的形象体现充实、新颖的新闻内容。

2、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

新闻摄影记者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 要有对摄影角度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通过观察判断发现选择新的摄影角度, 在稍纵即逝的场景里, 新闻摄影记者要有当机立断、反应敏捷的能力。记者要具备这种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只靠现场的应变是不够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积累, 而是经过长期的摄影实践、思想修养、新闻修养的成果, 反映的是记者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所以, 摄影记者在平常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形象观察角度的习惯, 从取景框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的习惯, 用“三只眼睛”看世界。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摄影记者的头脑中积累起来, 一旦记者在新闻现场选择新闻拍摄角度时, 平常的积累就会“活”起来, 无形中帮助记者正确判断选择拍摄角度。

3、合理选择多角度拍摄

不同的拍摄角度, 排出的图片有很大不同。拍摄角读的选择直接影响画面的结构。举个例子, 在同一距离、相同高度、选用同样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 如采用仰角、俯角、平角三种角度拍摄, 即使画面前后的景物都没有变化, 拍摄画面拍出的内容就不相同了。如果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拍摄, 即使在同一距离, 选择用平角、仰角、俯角三种角度拍摄, 会发现前景、后景的变化非常大。所以, 照相机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选择不同, 产生出的画面效果也有很大差别。镜头角度的高低, 直接改变画面水平线以及空间深度。所以, 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 尽可能对被拍摄对象选择多种角度, 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充满视觉刺激的效果, 提高新闻摄影的拍摄质量, 记者在新闻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 实时变换拍摄角度, 能提高拍摄质量, 获得最佳的拍着效果。

三、结束语

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超强的观察力, 不断在自己的摄影实践中总结经验与不足,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在进行新闻摄影拍摄时灵活运用拍摄角度, 通过合理的选择拍摄角度, 拍摄出优秀的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黄裕南.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J].新闻导刊.2006 (05)

[2]刘波.新闻图片、职业操守与媒介公信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04)

[3]李厉.浅谈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J].新闻界.2006 (03)

[4]李雪萍.挖掘新闻摄影背后的语言[J].新闻传播.2009 (01)

时代发展对摄影记者的要求 篇11

关键词: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新闻摄影动态;数码时代

中图分类号:J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08-02

中国的媒体正发生着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从平面媒体向多媒体、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全面过度的大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摄影也避免不了这一挑战,新闻摄影同时也面临着网络传媒的迅速普及、全民数码摄影的大力普及等现实。 摄影记者不好干了,有些重要新闻图片被普通群众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了图片并大片幅刊登, 哪里发生了重大新闻事件,网络上普天盖地的相关图片,哪里还需要派摄影记者采访拍摄呢?摄影记者们正面临着新挑战,该如何应对?机遇何在?有些摄影记者认为:“狼来了!”及面临“狼多肉少”的危机等等。

我却认为: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认识,如何加强自身素质,才能完善自我职能,方能在职业竞争中, 坚强地生存与健康发展。

一、综合素质是职业生命

摄影记者是以拍摄的图片来报道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摄影记者用相机记录着历史, 其工作是以图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图片是一种特殊的形象语言,以直观的视觉凝炼的表现新闻事实的内容。摄影记者没能为报社提供好的新闻图片,有时拍摄的图片不被采用,有时见报效果一般,究其原因:是摄影记者没能突破和更新思维方式;没能突破拍摄风格和形式,摄影记者面临着如何提高综合素质的考验。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要有:“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兼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这些就是记者的职业的道德规范与业务素质标准。有人违背了记者职业道德规范,而毁掉了自己的记者职业。所以加强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成为记者如何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

政治、文化、业务、心理、身体素质等都可称为记者的综合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就是上述的职业道德的综合体现。文化素质,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知识。实践证明:政治素质必居首位;业务素质必不可少;文化素质必当俱备;心理素质必要充实;身体素质必需健康。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自身新闻摄影作品的水平高低,二者相辅相成。我通过学习、实践认为: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是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抓拍新闻图片的能力。新闻摄影有个基本流程:是理性认识、形象思维;技术操作协调统一的产物。要具备事前谋划的新闻策划与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意识。新闻图片被人为改动造假,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行为,也是摄影记者不可逾越的职业生命底线。摄影記者,要能将表现新闻价值、情感力量、现场气氛的图片展现给读者,使图片赋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才是真本领。10年前,自己参加了山西大学新闻专科、中国新闻学院新闻摄影、北京电影学院培训班等自学,有了点业务素质基础, 工作中才得心应手。

业务素质,在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中举足轻重。有道是:图片要生动,题材是关键。要拍出生动的新闻图片,必须具备题材、策划、立意、主题、抓拍意识。有人在获得事件后,决定是否去采访拍摄之前,往往只判断题材大小及价值高低,而此外还需判断该事件是否适合刊登图片报道,这需要具备新闻摄影的判断能力。因为新闻摄影运用的是形象思维,有着“一图值千言”的优势,但也有难以表达逻辑说理的短处,现实新闻事件中,有些新闻题材是不适合图片报道的;有些采访题材没有多大新闻价值和新意;有时对画面做了导演摆拍,违背了新闻摄影的原则,给人一种不真实感觉,都属于业务素质不高所致。新闻摄影是新闻与摄影的结合,同其它摄影门类一样,具有自身的特性与规律,但有一个共性是相同的,任何一幅新闻图片,都离不开摄影记者的思维活动,更新新闻摄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提高摄影记者业务素质和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

另外,在数码时代[2],摄影记者对数码业务素质进行补习充实是关键。2002年初,本报社为我们配了数码相机,开始了摄影转形学习,如今35岁的我,还在学习数码相机的技术应用、电脑剪辑图片、打字、上网传输等业务,反复探索,直到学会。初始,因相机图片没及时刻盘留存,拍照一张就删除旧图,慌乱中竟弄了个全部删除。我认为:摄影由银盐向数码转换中,不单是物质、材料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和思维方式的变更。掌握新理念,钻研新技术,丰富新闻摄影传播的内核。这是摄影记者应具备的新业务素质。

摄影记者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其职责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其工作辛苦、压力大,是“世界上十大危险职业”之一。在发生战乱的国家和地区,在有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抢险现场,摄影记者则挺身靠前,因为“拍得不够好,说明你靠得不够近”,如果“拍得还不够好,就是你还是不够细致”。这些都是世界新闻摄影名家所总结的经验,新闻摄影以图片反映新闻的特点,决定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性质,必需身临其境,深入现场,靠近被摄事物。摄影记者的辛苦在心理压力、体力不支、脑力透支表现的尤为突出。当新闻事件发生时,没有足够的体力或快捷的交通工具奔赴现场,晚到一步,时过境迁。可见,身体素质是摄影记者工作的基础之一,采访拍摄,往往是“上蹿下跳”,寻找最佳角度,或走或跑,或蹲或立,没有健康的身体则难以完成好使命。

近年来,“图文并重”使新闻摄影成为纸媒体不可替代的新闻主体。纸媒体在实践自身宗旨和方针过程中,强调了摄影记者新闻摄影的特殊作用,要提供独立的图片通迅、摄影专题等,来丰富内容和体裁,使“图文并重”超过“图文并茂”的境界,相继出现了“图文相融”、“图文相联”等新举措,使新闻摄影追求纪实和传情与视觉冲击力,张扬新闻摄影特性,构筑其独特的审美观,让其价值得以显现,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目前虽很少有定论,但究其上述系列论点,来个“窥一斑而见全豹”,已经一目了然,有章可循了。

三、摄影记者的生存条件

当今报业竞争十分激烈,报纸能否在某地生存发展,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方报纸的生存发展是由市场和读者裁定的。因为,读者对报纸要求愈来愈高,对报纸的选择标准是看这份报纸值不值得订阅和购买。读者的兴趣是广泛的,他们看重报纸的可读性、信息量。在强调摄影记者也应该有政治头脑的今天,报纸着重于考虑党的基本原则下,符合读者和市场的需求,这是地方报纸办报宗旨,也是考核记者能否胜任的尺度。随着报纸不断改版、扩版,新闻图片用量日益增多,对新闻图片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有时,图片不能满足版面和编辑要求,造成“供求”关系失衡,编辑则从网络摘取图片,出现诸多报纸图片雷同现象,特别是如今数码相机普及全民摄影热的时代, 还有拍照手机等, 遇到突发新闻事件,立拍现传,在网络广为传播,图片质量虽差于专业摄影记者,但属“孤品”,大幅刊用,动摇了摄影记者的地位,摄影记者没有具备耳聪目明、手勤、腿快的能力,令报社对摄影记者产生不满,招慕新生力量,让在位的摄影记者有了岗位危机感。

摄影记者的生存基本功,千头万绪, 归纳一条, 还是最终将图片表现的新闻价值、情感力量、现场气氛和谐统一地展现给读者,使图片产生抓人、感人的真实“镜头感”,还有令人难忘的“一图胜千言”的“摄影语言”[3]。因为,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仅能很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外部结构,给人美感,而且还能通过对外部的再现技法,去深化主题思想,透过本质,寓意情理,展示现象,起到作用,这是图片长于直观文字展示的优势。需要在拍摄技法中,灵活地运用特写式夸张、对比式夸张、变形式夸张等,指的是新闻摄影中的真实性夸张,是在完全没有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前提下,运用的技巧,去强化突出新闻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抓拍,就是举手就拍,不等被摄者发觉,精彩自然的表现瞬间定格镜中。可是,新闻天天有,不一定能碰上,就要求我們具备新闻摄影策划意识。所谓策划,即事情的谋划,有的放矢,方有收获。摄影记者都希望自己的图片见报,或者见报尺寸大些,实现其劳动价值,需用什么样的图片去打动编辑,版面需要什么样的图片,也是日常工作考虑的生存条件之一。实践得知:要用新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鲜题材画面打动编辑;熟练地运用新闻摄影规则所允许的,又不影响新闻事实性的技巧构图适应版面需求;充分灵活调动造型、角度等要素;形成系统创新手法;瞬间定格的好图片,成就图片画面魅力的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是摄影记者的生存发展的硬道理。

四、摄影记者的发展环境

现代报业的内部各种竞争,形成了生存大小环境,摄影记者只有自觉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向职业化、高精尖发展,才不会被淘汰。另外,团结、务实、进取的摄影记者群体,也是生存空间与环境的一个因素。此外,报社应当提供相应的发展外部环境,比如摄影图片的稿酬应高于文字,配备先进的数码摄影器材、笔记本电脑,为摄影记者提供人身保险等投资。报社还应为摄影记者创造学习条件,加强与外部学习交流。当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是一朝功成,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培训能达到目的,而是创造一种交流与提高的氛围,集思广义,提升理念,开阔视野,参加新闻摄影讲座培训,让摄影记者掌握更宽广的新闻摄影动态,自身综合素质也更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S].http: //www.china.com.cn/news/txt/2009-11/27/content_18968088.htm.

[2]钟洁雄,危丁明.数码时代的文化现象与出版[J].编辑学刊,2001(1).

探析公民记者新闻专业素养软肋 篇12

2007年的“最牛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许多非职业记者的公民所报道的事件开始成为新闻线索的源头。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也开始重视公民记者的重要性, 2009年, 《成都商报》推出了市民记者, 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搜狐网、人民网等大型网站也纷纷推出了公民记者网。公民记者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发展起来。但是, 在进一步实现了公民的传媒接近权的同时, 许多虚假、夸张的公民新闻也开始出现, 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在被报道出来时传得沸沸扬扬, 然而经过专业调查后发现系假新闻, 2008年的“四川橘子”事件最后也被证实为假新闻。自2010年微博盛行以来, 许多公民在遇到事件时随手一拍一传, 产生了一系列质量不佳的公民新闻。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虚假、夸张的公民新闻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非自身本职工作导致其约束力度小

(一) 非本职工作

由于传统媒体属于大众传播媒体, 所面对的受众非常广泛, 因此传统媒体机构具有权威性, 专业性, 必须保证所发布的信息属实, 一旦出现差错, 后果将不堪设想, 传统媒体在对记者的职业素养上有着非常严格的奖惩制度, 因此在此约束下, 职业记者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然而公民记者则不同, 他们不属于任何一家媒体, 除了法律与道德之外, 没有其他可以约束他们的东西, “市民记者不像专业记者那样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2]。因此, 许多公民记者都没有追求真相、挖掘事实的意识。如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在16日晚车祸发生后, 18日猫扑贴贴上就出现了关于这起事件的帖子, 除了详细描述当时的情况之外, 肇事者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引爆了网络, 网民针对这一句话衍生出了对“官二代”这一群体的批判, 但网上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河北大学保卫处处长对当事人李启铭有些印象, 问李启铭是不是李刚的儿子, 李启铭回答:“是, 我爸是李刚。”正是由于公民记者没有职业记者那样的制度约束, 才会在没有探求真相的情况下发布信息。

(二) 匿名发布信息

在传统媒体时期, 报纸和电视上的新闻都得署上作者的真实姓名, 记者和编辑都必须为他们所报道的内容负责。而Web2.0时代下公民新闻的发布平台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公民记者可以隐藏在手机、网络等工具后面, 因此许多没有经过证实的事情也会由于公民记者的这种“隐藏性”的心理而被发布出来, 造成一系列的恶劣影响。2010年3月27日, 浙江某网站论坛发布了一篇题为《强奸犯遇强烈抵抗生殖器折断而亡, 被奸女子被判有罪》的帖子, 帖子发出后立刻被大量转载, 传得沸沸扬扬, 直到后来河南洛阳洛龙区法院和检察院经调查后联合发出声明称网帖系杜撰, 真相才得以澄清。正是由于公民记者在论坛中的发布不需要真实姓名, 才导致了这条假新闻的出现。

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导致其专业度不高

与职业记者不同, 公民记者并非从事专门的新闻工作, 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新闻方面的理论知识, 不了解新闻价值要素, 也没有经历过专业记者的培训, 更没有获得信息的渠道。

(一) 缺乏专业的新闻理论

很多情况下, 公民记者所报道的是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 并且也没有探求整个事件的真相。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 他们一般只是简单地一拍、一传, 把自己当时所看到的东西简单地写出来, 但是往往有很多事情并非是人们眼前所看到的那样, 许多新闻是需要专业记者前期准备, 深度挖掘, 将线索一条一条地抽丝剥茧, 才能调查出事实的真相。况且在很多情况下, 公民记者也没有获得信息的渠道, 他们缺乏专业的采访渠道和技巧, 无法探究整个事实的真相。“CEO和政治人物可以拒绝一位市民记者的采访, 但他们绝不会拒绝回答《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对突发事件的提问”[3]。例如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 陈冠希、钟欣桐、张柏芝等明星的不雅照被意外获得照片的人传到了网上, 香港警方在第一时间介入, 并进行调查, 陆续拘捕了多名嫌疑犯。正是由于这些手持照片的人没有职业记者那样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导致了这样有伤风化的社会失范行为。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兴起, 许多公民记者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会选择用手机录像, 然后传到网上, 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就是许多公民记者的首选发布平台。在优酷上输入“车祸”二字, 出现的相关视频多达六十多页, 但是这些公民记者们只是记录下了发生这一惨景的一瞬间, 并没有去探求发生车祸的原因、避免车祸的措施, 甚至关于交通安全法规的问题等。缺乏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深厚的写作功底, 很少有公民记者能够在遇到事件时像职业记者那样层层深入, 探求真相。公民记者的非专业性和草根性导致了他们所报道的新闻大都价值不高, 一般来说, 他们所报道的公民新闻只能成为职业记者调查的新闻线索。

(二) 缺乏专业的写作技巧

与职业记者不同, 公民记者不是从事新闻行业, 他们自身的职业可能五花八门, 因此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过硬的写作技巧, 即使他们有调查事实真相的能力和精力, 也不一定能够完整而细致地将整个事件叙述出来, 更别说像职业记者那样拥有着设置悬念、营造波澜起伏的能力, 职业记者受过专业的培训, 在平时的工作中更是有着深厚的积累, 一件平常的新闻在他们笔下很有可能会“妙笔生花”, 变得趣味横生。公民记者则几乎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缺乏专业的写作技巧也是导致他们所报道的新闻质量不佳的原因。

三、凸显个性和自我导致“个人狂欢”

如果说Web2.0开始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 那Web3.0就是个性化、个人门户型的传播方式。“Web3.0提出一个新概念, 叫个人门户网站, 使传统门户的概念发生转义与模糊化, 并高举‘自我为中心’的旗帜”[4]。在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大环境下, 几乎不存在什么独家新闻, 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绞尽脑汁。而公民记者也一样追求“狂欢中的个性”, 并且与职业记者不同, 职业记者为了抓住更多的受众, 他们往往在不存在独家新闻的情况下努力地探究事件的深度, 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剖析, 从深度和广度上来吸引受众。而公民记者并没有职业记者这种报道事实、传递真相的严肃的责任, 他们为了在信息如此丰富的环境下凸显个性与自我, 往往会追求猎奇, 甚至杜撰。2007年10月3日, 一名叫周正龙的农民声称自己拍到了国家级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华南虎的照片, 10月12日, 陕西林业厅公布了他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然而随后, 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质疑, 并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2007年11月, 经过多方专家验证后得出结论, 周正龙所称拍到的华南虎不是真的, 此事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严重打击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损害了国家的形象, 非常不利于构建和谐、诚信社会。周正龙最开始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华南虎确实是自己亲手拍摄的, 然而最后在专家们有力的证据下被起诉并判刑, 这正是体现了Web3.0时代下网民追求其自我的凸显。

四、碎片化报道导致参差不齐与零散

公民记者所报道新闻是一种碎片化的报道, 这里的“碎片化”既是指时间上的碎片化, 也指空间上的碎片化。由于公民记者本身并非专业的新闻记者, 并没有专门的调查时间, 也没有一个固定完整的发布渠道, 因此其报道的新闻显得参差不齐。

(一) 报道时间的碎片化

公民记者并非以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为职业的记者, 他们有着各自固定的生活, 从事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对新闻的兴趣, 甚至一些公民记者只是恰好碰到了突发性事件而已, 他们匆匆记录, 不求质量, 发布完后又匆匆离去, 甚至第二天就忘记了昨天发生的这件事情。像被称作中国首位公民记者的周曙光对“最牛钉子户”那样耐心地追踪和报道的毕竟是极少数, 大多数公民记者所报道的新闻都是有头无尾, 参差不齐的。回到优酷上的“车祸”新闻, 大多数上传这些视频的公民记者都是恰好遇到了车祸, 便将其拍摄下来上传网络, 拍摄完之后便离开, 至于该车祸新闻后续如何, 衍生出的安全意识和交通问题, 在公民记者的生活中已被平日的正常生活代替, 因此, 碎片化时间的报道也导致了公民新闻的质量不佳。

(二) 报道空间的碎片化

过去传统媒体时期, 报纸、电视在报道新闻时通常会有一个完整的空间, 如报纸的一个版面、电视的一期节目等,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公民记者, 他们报道新闻所依赖的平台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2010年随着微博的兴起, 许多人把微博作为了公民新闻的发布平台, 而微博有着十分突出的碎片化特征, 140个字为主, 多一个字都不行, 即使是现在出现了长微博, 但受限的空间仍然很难使非专业记者说清楚一件复杂的事件。“公民新闻不再是‘5个W’要素齐全的完整新闻, 而是被割裂成片段的信息碎片, 新闻要素中的重点信息得到了强化, 其他方面的内容则被模糊和弱化。”[5]许多公民记者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 照一张照片, 配上几句140字以内简单的介绍便发到网上, 导致了一系列参差不齐的、零散的公民新闻的出现。

五、结语

公民记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非专业新闻报道者, 他们的出现更大程度上赋予了公民传媒接近权, 但是与此同时, 一些虚假、夸张、浅薄的公民新闻也大量出现, 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质量不佳的公民新闻的出现并非偶然, 而是和它们的报道者———公民记者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约束力度小、专业度不高、“自我狂欢”和碎片化报道都是导致公民新闻质量不高的缘故, 这些原因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为什么”的基础上去探求公民记者未来要走的漫漫长路。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 公民记者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进一步实现公民的传媒接近权的同时, 一大批虚假、夸张的公民新闻也随之出现, 给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恶劣影响。导致公民记者报道的新闻质量不佳的原因有很多, 并且相当复杂, 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公民记者,公民新闻,报道质量

注释

1[1][4]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88.

2[2][3]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0:47, 46.

上一篇:弊端应用下一篇:日语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