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支持(精选12篇)
教育环境支持 篇1
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前所未有地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义, 使得民办教育又一次走到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
长期以来, 相对于公办教育, 民办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稳定发展公办教育的同时, 如何实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关键是要为民办教育的长远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近年来, 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发展民办教育、如何克服民办教育前进中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教育选择“多”, 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教育结构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的西安高新区, 从1995年“高新一中、一小、一幼”三校 (园) 的诞生, 经过15年的风风雨雨, 民办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无论是办学层次和条件, 还是在校生、教职工人数, 均逐年增长, 并且达到了历史的新水平, 到目前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教育结构, 民办、公办两翼并举, 多学段多体制, 素质教育、特色教育鲜明的西安高新教育模式。
截至2010年12月底, 西安高新区拥有各类学校 (园) 13所, 其中民办学校 (园) 10所, 分别是高新一中、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高新逸翠园学校、高新一小、高新二小、高新三小、高新四小、高新国际学校、高新一幼、高新四幼;公办学校3所, 分别是高新第二学校、高新三中、高新五小;在校生 (幼儿) 总人数2.4万余名, 其中民办学校在校生 (幼儿) 2.1万余名;专职教师1600余名, 其中民办学校1400余名。10所学校中, 高新一中是陕西省首批示范学校 (首批仅7所, 其他6所学校均是有50年办学历史以上的中学)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是省级民办初级中学规范化学校;高新一小是陕西省示范小学;高新二小是陕西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高新国际学校是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全省仅两所) ;高新一幼是陕西省示范幼儿园。
高新民办教育为高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首先, 高新区的民办教育有效地补充了区域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1991年, 西安高新区在西安的西南郊建立。有一张老照片展示了当时的高新区:稀疏的村落和黄土路边坑洼不平的农田里, 一片火热的建设场面。在这样的环境下, 如何留住投资者、创业者, 孩子的教育无疑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 高新区管委会号召企业投资办学, 创办高质量的学校。“高新一中、一小、一幼”为代表的高新民办教育由此产生, 并以灵活的机制快速崛起, 成为优质教育资源, 满足了这个区域创业者、投资者等高素质群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配套环境。
第二, 民办学校的灵活体制和机制为高新区创设公办学校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思路和模式, 使得高新区公办学校从建立之初就借鉴民办学校灵活的用人和管理机制, 以高起点起步。
第三, 民办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为高新区公办学校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如教育国际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等为公办学校进行了有效的试验, 也为日后高新区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 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思想认识“深”, 形成推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
政府的认识直接影响社会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态度和行为。15年来高新区发展民办教育最大的经验是不歧视, “扶持”加“监管”。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 一旦成立就会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其资源也就成为社会教育总资源的一部分。民办学校同样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与公办学校共同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所以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在高新区, 公办和民办最大的不同只是投资主体不同, 即公办由政府投资, 民办由社会投资。但只要是学校, 高新区在管理上是一致的, 在发展支持上是一致的。民办学校没有脱离政府紧密的扶持和严格的监管。
高新区始终把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大胆改革, 出台优惠政策, 解除了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实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步发展, 并切实为民办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高新区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政策扶持“优”, 营造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是倡导者和制度供给者。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法规,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有序、持久地流入教育领域;也可以通过法制建设和政策制定, 营造民办教育的宏观运行环境, 实施对民办学校行为的依法管理。关键是政府要真正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真心实意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2010年7月13~14日,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这里突出了两个字“平等”, 只要是办教育, 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 都享有同等权利。高新区就是以保证同等权利为核心, 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 构建了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建立了“管理指导规范、投融资保障有力、依法自主办学、监督考核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运行制度。一是在学校管理上, 坚持选好、用好校长, 管委会领导“三顾茅庐”, 请来了皎秋萍校长、王桂珍校长、方鸿霞园长等3位从西安市名校名园的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基础教育实践家去一片新天地担当主角。二是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一方面落实办学自主权, 将人事、财务和教学管理权限全部下放于校长;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和监督审计机制, 强化校长履行职责的规范化意识。事实证明, 有一个正确把握民办学校办学规律的、献身教育的校长是民办学校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 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权益, 加强民办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如我们接到家长反映有人在学校附近违规开设网吧后, 立即联合有关部门快速行动, 将其取缔。除此之外, 我们每年还组织2-4次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联合相关部门, 对学校周边治安、交通、文化、道路设施以及学校的安防体系、消防体系、校内食品质量进行联合执法。
第三, 在民办学校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发展上, 给予扶持, 教师对外交流、培训、出访等审批环节一路绿灯。截至目前, 区内已有10%的教师有国外交流和学习的经历。
第四, 把民办学校的发展纳入高新区教育发展总体格局。对学校的规划和建设给予帮助和支持。比如高新一中在示范校评估前, 硬件还达不到标准, 我们积极搭建平台, 进行社会化融资, 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硬件建设问题, 使得学校顺利通过评审。
第五, 构建了教育人事管理模式。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教师聘用制, 根据工作岗位和教学管理实际, 建立灵活的工资薪酬体系, 加大绩效工资的激励力度。实行校长任期制和年薪制, 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对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及时实施退出制度, 为高新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四、管理监督“精”, 保证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地发展
我们既要当好民办学校的“娘家”, 又要当好学校的“婆家”。
高新一中等10所学校 (园) 的资产都在西安高新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专门设立西安高新区民办学校理事会, 管理这10所学校 (园) 。
第一, 学校布局服从政府统一规划。民办学校虽然办学资金来自企业, 但在选择校址时, 投资者必须将设计方案报教育局、规划局批准, 符合规划布局方能建校, 以保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合理布局, 满足社区职工子女上学的需求。
第二, 严格校务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对这10所学校 (园) 的收费、预算等, 理事会都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监管。各校建立健全校产管理制度, 实行年度审计和校产清查。学校大宗采购和维修改造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 学校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率做到了100%。理事会要求各校健全校务公开制度, 审计部门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财务审计,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财务审计整改率100%, 这些机制确保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 加大教育管理检查力度。理事会引领各校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例如, 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教学活动, 为教师搭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多次修改教学评估制度;通过教代会确定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 制定青年岗位标兵评定制度等, 促进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同时, 理事会着力组织高层次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例如, 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 美国大波士顿创新教育培训中心的专家和教授三次来高新一中培训干部和教师, 2007年8月和2008年8月, 东南亚教育部长·区域语言培训中心和美国专家又先后为高新一中英语教师进行了体验式培训。
第四, 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西安市高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十分关心民办学校的发展, 关心教师的福利待遇, 规定西安高新区民办学校一律按照事业单位对待, 从而保证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医保、社保等福利待遇, 保证其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 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这就从政策上保证了民办学校良性健康的发展。
五、品牌打造“特”, 促进民办教育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民办学校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 不能光靠“等政策”, 而要积极探索如何“创特色”, 质量和特色是民办学校发展的根本。
从高新区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看, 以高新一中、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高新一小、高新一幼为代表的高新区民办学校, 在办学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与公办教育不同的新路。各校 (园) 将质量和特色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找到了适合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走上了精品化发展之路。
1. 办学理念出特色:探索富有鲜明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校伊始, 高新一中就确立了“创建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 提出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 并将这个理念切实落到了课程安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上。
首先, 加强与世界名校的国际交流, 给学生创造接受国外教育的机会。当大部分学校的海外访学还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中时, 高新一中的海外访学, 已转为“蹲点式”的深度体验。高新一中从1998年开始与美国布鲁克兰中学互派留学生, 半年的学习中, 双方“交换生”深入课堂, 深入家庭, 零距离接触, 直接感受东西方文化与思维的差异。现在这项留学活动已坚持了13年。双方学生都收获很大, 中国学生向美国学生学习, 更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校考入国际名牌大学的学生, 有50多名都有国际交流的经历。同样, 美国学生在华学习后, 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欣赏并学习中国学生的刻苦精神。他们回国考大学, 在中国交流的经历对他们帮助很大。高新一中与布鲁克兰中学交流的成功, 让美国塞格斯中学、夏伦中学等学校也纷纷与其结为姊妹学校。之后, 学校的国际交流又扩大到澳洲万吐纳中学、肯斯伍德中学、艾文荷中学, 也扩展到新加坡海星中学、丹绒加东女校。每年暑假, 高新一中还有300多名师生分赴澳洲、英国、新加坡、美国进行社会实践交流活动。
其次, 开办国际课程, 为学生在国内接受国外教育创造条件。西安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聚拢了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英才。他们中间有很多是外籍人士、“海归”人员, 多元的家庭背景构成教育需求的多元化, 这部分家庭对儿女的教育既有本土化的文化需求, 又希望孩子能融入西方文化。为适应这种需求, 2006年, 高新一中“国际高中课程”获准正式进入校园。学生在高新一中可直接申请升读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大学。目前毕业的三届学生中, 90%考入全球排名前100位的世界名校。面对市场需求, 高新一中没有急功近利, 在2010年招生火爆的形势下, 学校仍认真筛选生源。
高新一中“国际接轨、外语特色、创新实践、文理并重”的办学特色,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个复合的环境中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无论在高考还是在自主招生的选拔中都能凸显特色实力。15年来, 高新一中为国家培养了4600多名优秀高中生。从2006年至2010年, 学校连续5年出了7名陕西省高考“状元”, 仅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就有215人, 另外还有300多名学生从高中直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世界名校。
建校仅16年, 高新一中就已得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被清华大学列入首批A计划学校, 是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之一, 学校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森林湖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协议, 他们直接来高新一中招生, 这是他们对全球优质中学的一种奖励, 高新一中得到了分享。
2. 教学方式出特色:针对学生特点与需求打造本校教学特色
任何学校的特色发展都应该从学生出发, 源于学生的需求, 基于学生的特点。高新一中初中校区从2002年起就开始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索假期探究性作业新模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尝试分层教育和实行A、B、C分类作业, 使优秀生走向卓越, 使中等生通过努力走向优秀, 使学困生尽己所能不掉队。目前, 该校又加入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省中小学减负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研究”的行列, 将“分类布置作业与探究作业实验研究”作为子课题, 进行深入研究, 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这些特色做法使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为他们升入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2006年、2008年的新加坡中考状元, 都是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的公派留学生。学校的中考成绩在西安市名列前茅, 2005年、2007年、2008年的西安市中考“状元”, 也均是该校学生。
如今, 在秉承“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和保持“教育与国际接轨”办学特色的基础上, 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欲再次寻求新的突破。学校发现有一批尖子生在常规班级中因为“吃不饱”、“重复吃”而厌学。当时恰逢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全国已有一批名牌中学在进行超常教育的探索实验。在此背景下, 2010年5月, 该校启动“超常人才教育培养项目”。2010年9月, 在全体七年级新生中选拔了35名学生, 组成学校首届超常教育实验班。超常班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初中三年的全部课程, 还开设了学校自编的“增益课程”, 主要包括:成长课程、阅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自然体育课等等, 注重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 特别关注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 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实验班已加入国家级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3. 课程开发出特色: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新一小秉承“以生为本, 培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 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生”的办学理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前瞻性地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例如:他们进行了“低年级网络环境下的提前习作”实验, 收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成为了学校独具特色的专题研究亮点。又如:学校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国际学者的关注指导下, 发起成立“中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协会”, 开展“师生心理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的专题研究, 研发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高新一幼作为全国15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试点园之一, 以科学教育为特色, 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学;以民族文化教育为亮点, 引导幼儿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们探索开发园本课程, 以园为本, 广吸博纳, 深化办园特色的研究, 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为幼儿提供一个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学, 体验成功, 分享快乐。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办学校的迅猛发展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不可否认, 这给民办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民办学校如何在基础教育领域激烈的竞争中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西安高新区民办学校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我们始终突出一个“新”字, 即想方设法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 想方设法探索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改革创新是民办教育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的根本路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比较准确的定位。“各级政府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和育人模式, 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必须抓住这个机遇, 只有始终比别人早走一步, 早探索一步, 才能用鲜明的特色和优秀的品质实现与公办学校的错位发展, 才能继续打造民办教育品牌, 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服务国家, 回报社会。
教育环境支持 篇2
为幼儿创设支持性活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幼儿发展的条件,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但多年来。教师一直掌握环境创设的主动权,常常忽略幼儿的感受,忽略他们在活动环境中的学习与成长的权利。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活动环境。创设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活动环境。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齐写的题为《不.一百种是在那里》的诗中这样描绘:“孩子,是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思想,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孩子们去创造……”其实.幼儿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泯灭了孩子们的思想与创造,使他们的个性丧失原本具有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使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给孩子完整的感觉,恢复他们的快乐、富有个性的童年生活,落实幼儿作为文化享有者和创造者的权利。使他们积极参与自我发展和建构。例如:我班进行“可爱的家”主题活动时,我布置了一列火车,每节车厢里都有孩子们的全家福。孩子们看到照片时异常兴奋。陈诗拉着老师说:“这个是我,这个是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萧鹤说:“这个是我,这个是我姐姐。”第二天有的孩子手拉着手,一块儿看照片,璇璇说:“你知道吗?我爸爸妈妈都是医生,给人看病。”大航说:“我爸爸是警察,抓坏蛋。”过了几天,孩子们的话题更多了: “我和爸爸妈妈去看姥姥了。我们开车去公园了。这是我们在饭店里照的全家福,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爱我。”上述活动中,幼儿通过表达“直接经验”。不仅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表达效果又成为其他幼儿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来源。创设促进幼儿交往与互动的活动环境。和同伴的交往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手段。在交往过程中,不会存在语言的不可理解性.用一位心理学家的话说。幼儿具有这一年龄段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缺少同龄伙伴.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幼儿园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过去许多教师总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尽管冠以“某某活动”之名,可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教师就像导演,孩子就是演员。这种教学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幼儿间的交往与互动。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环境在促进幼儿之间交往与互动中的作用。以我班为例,只要是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三三两两地走到作品栏前,在那里不停地说些什么。作品都是孩子们亲手制作,各式各样。虽然有些作品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孩子们总是喜欢到这里来相互谈论。创设幼儿遵守隐性规则的活动环境。环境像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默默地发挥它特殊潜在的教育功能。通过环境暗示。可以避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的争执和矛盾。还可以提醒、指引幼儿采取合适的行动.如为了让幼儿有序地进行区域活动.将规划与活动程序相融合,设置了“进区一选区一操作一整理”的区域活动程序,在区域活动程序的基础上建立生动有趣的学习规则,使幼儿活动更有序、更投入、更主动,孩子们比以前学得更轻松、更愉快了,这些规则都是隐含在环境之中的。如在语言角中,给每一本书贴上形象生动的表示童话、科学、动物、植物等类别的小标记,引导幼儿对照标记选择书的类型;用线条把一本书围起来。形成一个“家”的图案,提示幼儿把书放回“家”。创设幼儿探索话动的活动环境。探索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探索活动认识自然与社会,在活动中培养理智、良好的人格等。由于幼儿心理的形象化、无意识的特点,他们对任何新颖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特别的关注,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与相对持久的探索活动。例如:自然角的植物种好了。老师把每个孩子的照片贴在表格式观察记录本上,挂在墙壁上,老师启发幼儿注意自然角的变化,答应把孩子的发现一一记录下来,许诺每记录一次.孩子的记录卡上会多一个小贴画。刚开始两天,孩子们急坏了,因为总没有什么变化,终于有一天。孔程跑过来对老师说:“老师,老师,我看见大蒜笑了。”我走过去一看。大蒜开始长蒜苗了,蒜苗还包在蒜皮里。把蒜皮撑开了。老师履行了诺言.马上把孔程的话记录在贴有他照片的表格里,并奖励他一个小贴画。不久,自然角来了许多双眼睛,盯着那些种有蒜苗和其他种子的小杯子。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又有新的发现:“大蒜长胡子了(大蒜的根),蒜苗绿了,蒜苗长高了,萝卜开花了……”自然角的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是很普遍的事,而有些老师不注意引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植物及其生长变化熟视无睹。我班老师把自然角“活化”成鲜活的支持性教育环境,采用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方式,孩子们的注意力十分专注,其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以说.环境创设能很好地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
(作者单位 山东滕州市实验幼儿因)
教育环境支持 篇3
人们渴望蓝天白云,向往生活在洁净优雅的环境里。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口增加、工业污染、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植被破坏等原因,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水污染、沙尘暴、雾霾、旱涝灾害、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有的物种灭绝。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就需要从中小学开始,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在他们的心中牢固树立起爱家爱国、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形成自觉的行动,积极参入到生态保护的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设计有创意的教学活动,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内心动力,把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行为、技能教育整合起来。
环境教学内容涉及水文、土壤、气候、植被等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比不上对地理、历史等课程感兴趣,更达不到对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的重视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环境教学中,课堂内容要更加直观生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环保意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教育教学,能较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1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对知识力求认识的心理倾向,是最活跃的情绪因素。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激发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有了兴趣就会勤奋,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探索问题的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一件事没有了兴趣,就会变得被动和应付了事。试想,强迫一个人做一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他会是多么的不情愿,即使强迫完成,他也是在敷衍,甚至要忍受内心的不满和痛苦。他不会在干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更不会主动地去探讨深层次的东西。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自觉地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并力求创新。环境教育知识富含激发学生的许多兴趣点,教法得当是很容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环境教育知识学习的兴趣是增强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兴趣,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环境教育知识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呈现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学生交流的平台、发言的平台、探讨的平台。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地把环保科学中的新知识、新发现、新动态以及热点事件呈现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从“厌学”到“好学”再到“乐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环境保护的意义”时,先放映影片:蓝天,白云,白雪皑皑的山峰,湛蓝深邃的大海,郁郁葱葱的森林,广袤葱绿的草原,能歌善舞的民族……声像并茂的视频,把学生的身心立刻带进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接着再放映风沙漫天、工厂烟筒浓烟滚滚、植被破坏造成的荒凉的沙漠、光秃秃的山顶,给学生以强烈直观的视觉冲击。教师一句提问“你希望生活在哪一种环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得到升华
环境教育也是对学生思想的情感教育,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使学生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认同态度。比如在“淡水污染”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等形式,模拟当地水质的变化过程:几十年前的碧水蓝天、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鸟语花香,到今天的工厂林立、浓烟滚滚、污水横流以及白色垃圾满地,造成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植被破坏,其后果是鱼儿没了,鸟儿少了,甚至人们的正常饮用水都受到了污染。让学生懂得这个不幸其实是由人类自己的污水排放行为给自己种下的祸根,如果发展工业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这种情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惨痛的,使学生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官对外界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大脑的综合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地对两种自然环境做出强烈对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立即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来美化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美丽家园。
3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探索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专题环保研究活动。从自身生活接触到的环境开始,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观察当地的河流、沟渠与十几年前相比,水量和生物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了解当地土壤、大气、植被等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触发学生孩提时美好的记忆,让学生写出切身的感受,使过去和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所看、所想、所思得到尽情的宣泄,以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加深认识,强化责任。
如有的学生写道:“还是我五六岁的时候,那时沟渠里潺潺流水,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玩,晶莹剔透的河虾在河边水草里欢快地蹦跳。蓝天下,麦田里斑鸠、柳燕儿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鸟儿欢快地唱着歌。我们挽起裤腿下河捉过鱼,撒开脚丫追过鸟儿……十几年过去了,今天再也看不到那条河里童年的记忆了:看不到游来游去的鱼儿了,看不到闪着金光、身体弯曲的河虾了。看到的是即便在夏天叶子也枯黄的河草,以及冒着气泡散发着臭气的河水。我们曾经见到的自然美景,随时随地会因为我们的不珍惜而离我们远去,有的或许是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保护大自然的壮美。”
学生的感受是如此的深刻,对比竟如此强烈。教师要不失时机捉住学生思想升华的瞬间,以切身的感受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环境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利用校园网、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共同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对策、责任,使学生切实有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励他们更主动地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并去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环境教学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既能加深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能使学生获得较多的参入、交流的机会,方便做到畅所欲言,使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更加方便。在环境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哪些是对自然的保护,哪些是对环境的破坏,引导学生思考:良好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好处?而不良的行为又会带来哪些不良的后果?引导学生检讨自己的行为,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环保卫士,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的习惯。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教育环境支持 篇4
1 Moodle支持下的我校教育实习环境的需求分析
就我校而言, 教育实习是毕业前的一次终结性的实习, 通常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 时间为一学期, 实习方式以分散实习为主, 以区域划分的方式分配实习带队指导老师 (即一个区域分配一个或两个带队老师) 。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对相关实习带队的走访, 了解到在师生沟通、资源共享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亟待解决。
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到, 师生交流沟通非常欠缺, 由于实习生人数众多, 且都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分散在本地或外地的各个学校, 大部分学生通过电话与老师联系, 一部分通过网络联系, 而有的学生直到实习结束, 几乎都没有与指导老师进行任何交流;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则相对频繁密集些, 但也只是个别的, 交流范围有局限;在教学资源方面, 54.72%的学生反映, 实习学校教学资源匮乏, 只有原始教材, 严格来说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而在教学反思方面, 只有11.32%的实习生表示平时会写实习日志, 并记录在笔记本或网络上。很多同学表示急需一个教育实习网站, 解决沟通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的问题。
从对实习带队老师的走访了解到,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学科优秀教学视频资料少, 学科大纲、教材、教辅资料少, 学习者分析类资料少;网络资源有限, 且利用率低;实习学生人数多而教师数量不够, 指导老师的指导与中小学实际衔接有差距, 师生沟通的时间、数量、质量不理想。
由此可见, 搭建一个教育实习的网络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而Moodle所具备的优势正好能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 界面简单、精巧, 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尽管它是一个课程管理软件, 但其灵活的课程管理功能、学习记录跟踪分析功能、资源管理功能、班级小组功能、论坛及双评价方式正好能满足于教育实习环境中的沟通与共享需求。一方面, 教师可通过该平台发布消息, 共享资源, 实施实习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平台获取老师提供的资源, 与老师和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一起完成经验总结, 教学反思及实习反思等, 能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提供充足的给养。
2 Moodle平台支持下的教育实习环境的设计
我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活动包括学科教学论、校外见习、校外实习和实习总结四个环节。基于Moodle的教育实习环境以Moodle平台为工具, 主要用于支持实习生在教育实习全过程中与各相关成员进行互动、沟通, 支持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师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支持指导老师评价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过程和成果, 支持师范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对教育实习过程的各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结合走访调查的实际, 该平台主要从“资源管理、交流管理、实习管理”三大模块 (如图1所示) 进行设计。
2.1 资源管理
2.1.1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学科资源、教学设计、课外拓展。学科资源中主要是一些实际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 实习学生能根据自己在实习中的实际资源需求, 在其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和素材;教学设计则主要是各科目的一些教材分析和教案范例, 能给刚步入讲台的实习生很好的指导与引领;课外拓展提供相对应的教学资源, 拓展实习生的实践和知识领域。
2.1.2 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主要包括学生作品、文献资源、网络课程。在学生作品中更多的是提供往届优秀实习生的作品和文章, 可供新一届的实习生参考学习;文献资源是将与专业和实习相关的文献资料, 最新最及时地发布于平台, 让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网络课程部分, 可以邀请各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参加, 老师可以控制课程的所有设置, 主要提供与本专业领域的相关性课程, 学生可以自己随时随地学习, 这样也能很好地解决实习与考研复习的冲突。
2.2 交流管理
在实习过程中,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尤其重要, 实习交流平台中主要设计了四种交流方式:论坛、聊天室、留言板、wiki。
论坛分为论坛类型和帖文管理, 在论坛类型中, 有多种类型的论坛供选择, 例如教师专用、课程新闻、全面开放和每日用户一话题等。每个帖子都带有作者的照片, 可以以嵌套、列表和树状的方式浏览话题。特别是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网络教学的特性, 利用论坛设置一些话题, 让学生结合话题进行自由地交流、学习, 同时还可以添加知识, 与他人一起分享知识。
聊天室能够支持平滑的、同步的文本交互, 指导老师和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进行顺畅的交流, 同时聊天窗口里包含个人图片, 支持URL、笑脸、嵌入HTML和图片等。在聊天室中, 所有的谈话都将被记录下来供日后查看, 方便日后的管理。
留言板则主要用于不同步的在线交流, 支持多人留言多人回复。
2.3 实习管理
实习管理主要包括实习日志、实习评价、作业提交、信息公示四大类。
实习日志包括阶段性日志和实习总结, 在阶段性日志中, 教师可以制定每提交一次日志的时间间隔, 设置日志公开, 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可浏览并进行评价。实习总结则规定上交的时间, 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
实习评价包括相互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学生可以对教师给定的内容进行相互的评价, 教师之间也可以对所指导的实习生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分阶段进行, 同时配合实习总评, 这样评价方式更加的科学合理。
作业提交:教师可以规定该作业的文件大小限制, 上交作业的时间限制, 学生在提交任何类型的作业时, 直接像发送邮件的附件那样简单操作就可以了。
信息公示主要用于公示一些实习新闻动态, 让学生及时的进行了解。
3 Moodle环境对我校教育实习的辅助与完善
(1) 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优化
Moodle平台可呈现方式多样的多媒体课程, 图文声像并茂, 知识点的呈现生动又灵活, 学习者易于接受与理解。教师上传的各种教育实习任务、课件、素材、辅助资料等, 为实习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 实习生可根据自身实习情况, 查缺补漏, 选择性学习或有针对性地拓展学习。另外该网络平台, 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很好的解决实习与考研的冲突问题, 给实习生提供更多便利, 实习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2) 有效改善教育实习的沟通问题
Moodle提供了一个面向对象 (SOA) 的空间——BBS、互动评价、聊天室、Blog、Wiki等, 实习生可以通过Moodle的这些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见解。在这里实习生可以对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产生争论, 在争论辩驳中理清自己的认识, 由于每个学生思索的角度不同, 感受不同, 因此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使他们在发挥个人独特的见解中达到“取长补短”的优化效果。在以投票、聊天、论坛等方式开展的互动式交流中, 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问题, 实习生更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得实习真正落到实处。
(3) 实习生能实现探讨性学习
基于网络运用的探讨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网络支持平台作为最基本的学习工具, 围绕不足展开探究学习活动。基于Moodle的探讨性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即提出不足、确定不足、展开探讨、浅析讨论和得出结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 经常会出现知识性不足的情况, 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支架或向导, 帮助他们更好地探讨不足, 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共享资源, 进一步对实习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补充,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4) 教育实习评价系统趋于完善
目前学校制订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 主要包括试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几个部分, 实习单位给实习生的评价大而化之, 很多指导老师给出满分或给实习生统一的分数, 随意性较强, 不切实际。在Moodle平台下, 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带有评价功能, 指导教师可以对实习生的实习活动进行全程跟踪, 了解熟悉实习生的实习情况, 有利于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时Moodle平台强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评与互评, 有利于评价的公平公正, 同时也有利于实习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要:从Moodle平台的教育优势出发, 建构基于Moodle平台的教育实习环境, 更好地实现实习生与实习指导老师间的沟通与交流, 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 让实习生能更有效更充分地参与到实习的全过程, 有效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Moodle平台,教育实习,实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牛琦.Moodle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构架[J].远程教育, 2009.1
[2]王美琼.构建基于Moodle的项目化教学平台[J].科技信息, 2009.33
[3]黄映玲, 张春珍.师范教育实习现状及规范化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13
幼儿园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5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成为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发展语言,不仅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发展心理,尤其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前提。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向。幼儿期的语言教育也成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不是让幼儿强记大量词汇,而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园是儿童规范语言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语言交流的最重要和最频繁的发生地。幼儿生活在幼儿园里,不可避免地要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语言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幼儿通过参与环境的活动才能更好掌握语言,在与环境互动中才能实现发展语言的目的。环境就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创设支持性的大语言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创设支持性语言环境,就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常规要求都有利于激发、支持幼儿语言发展的游戏和多种活动,对幼儿的各种要求和行为做出支持、反映,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教师是幼儿语言学习环境的支持者、建构者、协助者。
幼儿园支持性语言环境创设是全方位、立体化,具有和谐关系的一个整体结构,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的创设。立足幼儿长远发展,着眼提高幼儿语言整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最优发展。在具体操作中,处处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从物质语言环境、活动语言环境、心理语言环境以及交往语言环境几个方面创设支持性语言环境。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语言环境
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物质硬环境,为幼儿创设自主听录音、看动画的现代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物质设施;为幼儿创设各类听、说、读、练的语言区角环境;为幼儿创设富有情趣的各种语言适宜刺激。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得到语言的练习机会和迁移运用,生动激发个性,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得到语言的锻炼和发展。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建立园图书馆、设立图书角,汉字化的生活环境,幼儿小书房,在班级教室里进行环境美化,真正让幼儿园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同时投放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物品等适宜双向交流的多种开放性活动材料,让他们边探索边学习。如在语言区域环境创设中,我们重视图书的添置,为幼儿提供适合其水平的图画书、儿童刊物、卡片等,给幼儿读书、讲故事,让图书成为幼儿语言物生活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和感情。幼儿能从图书中感受到语言发展的“营养”,在学习欣赏文学语言同时,激发表达自己的愿望,发展其语言能力。
二、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语言环境
1、学科领域整合语言教育
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活动情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从而增长其见识,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主题综合教育中,我们不仅关注每周的语言教育活动,更重视在音乐、美术、计算、体育、科学等其它学科领域中整合语言领域目标。如小班学习5以内物体的点数时,可以让幼儿观察鱼缸里的鱼,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金鱼要干什么?孩子有的说:金鱼在吹泡泡;有的说:金鱼在游戏;有的说:金鱼在游来游去。在此基础上,让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几只金鱼。正在数数时,一名幼儿闭上眼睛,用肚脐眼对着鱼缸数金鱼,有些孩子好奇地跟着学。我看见了随机让幼儿闭上眼睛,用肚脐眼看看缸里有几条金鱼。小朋友都说看不见。于是,我又请孩子睁开眼睛数金鱼,数出了鱼缸里一共有5条鱼。我对孩子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外,并没有忽视孩子对用肚脐眼看金鱼的细节,从肚脐眼有什么用,引发了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提问特别积极,生成了许多新的主题。在幼儿生成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会提出许多个为什么,我便引发孩子自己去探索、交流、讨论、寻找答案,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又回答了许多个为什么,语言得到充分锻炼。这一过程不但在整合了计算、科学、语言等学科教育目标,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还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日常生活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语言发展的途径,主要还是渗透于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语言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我们应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语言教育途径,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支持性语言环境,让幼儿在最自然、最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发展语言。如进餐时,让幼儿说出餐具的名字、报上菜名;晨间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说说自己有什么新发现;上楼梯时,让幼儿说“上”与“下”,“高”与“低”等反义词。
渗透在日常活动和学科领域的语言教育十分随机,没有固定的教学过程和模式,需要教师在领域活动中注意观察和倾听幼儿的谈话,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相关住处进行较敏感的捕捉,了解幼儿的语言水平,语言要求、语言习惯,通过建立个案、分析、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设计相关的语言活动。
3、丰富幼儿生活内容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观察和倾听幼儿对话,捕捉幼儿语言发展契机。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观察接触自然,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增长知识。让幼儿多看、多听、多学、多说,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生活情境中注意倾听别人的言语,乐意与人交往。如我经常带幼儿走出校门去商店、公园、社区,从多种场合观察、体验、丰富和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增加学习和表达的愿望。春天来了,我带幼儿去找春天,让幼儿园描述看到的春天美好景色,人们的心情怎样?自己有什么感受、体验?以此丰富幼儿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语言环境
宽松和谐、充满爱心、支持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可以消除幼儿心理压力,使儿童进入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在幼儿获得充分被尊重,能接纳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有效调动让幼儿喜欢说、愿意说、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
1、为幼儿提供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是语言教育的关键。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为切入点,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成,启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支持和引导幼儿表达愿望,让幼儿畅所欲言。如孩子对超市里买东西咸兴趣,我在区域活动里设立“小星星超市”活动区,投放材料,启发幼儿以顾客与售货员阿姨的角色出现,用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孩子们可以再现生活情境,无拘无束地交谈,不断调整组织语言结构。如果扮演售货员阿姨的孩子对顾客不够热情,同伴会提出抗议:“售货员阿姨是笑着说话的,说话很热情。”于是,“售货员阿姨”尽力模仿热情地说话,热心地介绍产品。语言技巧在游戏交往中得到了实际锻炼和运用。
2、提倡敢说先于正确
幼儿的语言由于受其发展水平及理解水平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打击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敢说先于正确”,相信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越说越准确,越说越完整。另外,每个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不同,我们要全面看待幼儿。根据不同幼儿需要、兴趣,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
四、创设平等互动的交往语言环境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语言能力发展是一种不可抑制的人类特性。当幼儿想表达时,消极词汇变成积极词汇,发展语言成为可能。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是沟通交流的前提,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交往中得到时一步锻炼。
1、建构良好的师幼语言交往环境
在创设支持性环境中,教师与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开放的,互相分享、互相协作的。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平等交流者。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蹲下来,用真诚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细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给孩子不断地鼓励、支持,在交谈中建立浓厚的感情。孩子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没有压力无拘无束,有话就愿意说、敢说、喜欢说。如有一名小班新生,刚入园时不爱讲话,整天沉默寡言,需要什么就用动作表示,想喝茶就用手指指茶杯,想小便就双脚乱串,小脸通红。我在满足他需要的同时,耐心地与他交谈,像妈妈一样照顾他,孩子从亲近老师开始愿意说话,喜欢说话。
2、构建互动的同伴语言交往环境
《新纲要》指出:“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儿童之间的语言交流,具有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群体互动的优势。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同伴之间说话,引导幼儿扩展说话内容,让幼儿在同伴群体中互相了解、模仿、讨论、扩展。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学会表达,积极采纳,共同修正完善语言,建立一种轻松、积极、良好、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
在幼儿园创设支持性语言环境,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幼儿进行完整语言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在最自然,最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发展语言,促进认知、思维、社会化进程的共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4。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篇6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支持
作为一名基层的幼教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对人力资本必须进行激励。对教师的激励实际上就是给教师获取事业成功的机遇,它的本质就是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幼儿园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
1 更新观念,变教学管理为教学领导
传统教学管理侧重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和奖惩,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制约。近年来,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管理念和方式,教学领导在教学管理领域所引起的变革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教学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系统,通过规划教学发展远景、管理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督促学生进步、提供教学支持系统和发展教学文化等领导行为,达到民主与合作、开放与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动态过程"。教学领导是对传统教学管理的发展和改进,它克服了传统教学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更富于人本思想,因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它有着独特的意义。
作为管理者,应该热爱幼教事业,以自己的专业热情,教育思想激励教师,而且还必须是教学行家,不但要懂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还要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这样才能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个体与群体素质的提高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个个优秀的个体组成的,教师个体与群体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教师个体素质决定群体素质的高低,是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又是决定幼儿园的兴衰成败。
2.1 以培养骨干教师为切入点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少数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如参加"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培训","教育大讲坛"等。通过学习再回到园内承担公开教学研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达到快速提高的效果,以点带面,在促进教师个体提高的同时带动教师群体的提高。
2.2 注重教育经验反思关注幼儿教师的个体教育经验,因为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幼儿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每一次教育的过程就是一次独特的经历,幼儿教师对自我实践经验的反思、感悟,总结和提升,正是生成和提高自己教育智慧的途径,并能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2.3 重视园本培训的教育效果园本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手段。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心理健康"、"游戏"、"三生教育"等既贴近教师实际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专题培训。通过听、读、写、议、考等形式,采用"理论--实践--反思--实践--理论"的模式,充分利用了专家的资源优势,指导优势,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4 加强教科研制度化建设完善教科研制度,研训结合、研管结合。注重集体研究,研究过程中明确了研究方向,优化了活动方案,避免了研究活动的盲目,在做中学,在做中改,在做中得。体现团队伍精神,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和专家理论指导优势,大家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并把这一形式辐射到幼儿园的其它工作,提升了全园教师的合作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3 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3.1 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举行各种活动和竞赛,为每个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给一个宽松的环境,搭一个表现的舞台,定一个攀登的目标,指一条成功的途径,留一条成长的轨迹。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注重给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通过参与教育实践与研究,更新了思想与观念,学习新的手段与方法,发展新的知识与能力。教师们相互观摩同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资料后再相互讨论、相互借鉴,这同时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过程。
3.2 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发展性评价和机制。合理的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不合理的奖惩评价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应注意发展教师的特长,帮助教师确立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这样能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显教师的自我价值,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应努力使教师对幼教工作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通过学习实践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幼
顺应幼儿特点,创设支持性环境 篇7
支持性的环境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装饰性的环境, 包括固定的、整体的、局限于园内的物理环境, 以及幼儿活动的空间、时间以及玩具投放等内容。支持性环境是一种多维度的环境, 既包括显性的物理环境, 即活动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等支持孩子的发展, 又包括隐性的心理环境, 即活动中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支持孩子的发展。支持性的环境能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 大胆探索, 充分地表达, 获得有益的经验。笔者以大班孩子的科学活动区为例,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来谈谈教师在创设支持性环境中的一些做法。
1. 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 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支持性环境
大班的幼儿具有爱问、好学、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等特点, 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较以前有了较强的提高, 所以他们有能力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因此, 我给大班孩子创设了探索性的支持环境, 供孩子进行探索、创造, 发展孩子的能力。在科学区中提供有趣、丰富、可操作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 在进行区角活动“沉与浮”时, 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例如易拉罐、铅笔、玩具、磁铁、小碗等, 让幼儿想办法尝试将沉在水底的东西浮上来, 让浮的东西又沉下去。在进行“会跳舞的乌龟”的活动时, 我给孩子提供了电筒, 还有乌龟、金鱼、小鸟、蝴蝶等各种的动物的图片, 让幼儿想办法让这些小动物跳起舞来。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更加容易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2. 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 创设具有生活性的支持性环境
生活即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 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我在科学区角材料的设置上打破局限, 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真正做到生活化, 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环境, 让孩子觉得亲切, 引起孩子探究的欲望, 使幼儿能轻松愉快地探索, 同时也让幼儿明白科学探索并不遥远, 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 在科学区角中我为孩子提供了磁铁、放大镜、电筒、电池、电线、小灯泡等材料, 师生一起动手做出的变废为宝的作品, 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潜望镜, 巧手父母制作的电动玩具, 还有大家一起搜罗的各种纸张等, 甚至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沙子、石子、瓶子也都成了实验的宝贝。研究磁铁时, 我提供了铁夹娃娃跳舞, 幼儿可以先在泥工板上试验, 如果觉得不过瘾还可以到桌子、黑板上试验, 空间更为广阔, 幼儿的探索更自由, 可以畅快淋漓地尝试, 而不是做做样子。幼儿在生活化的环境中非常轻松, 能自发地思考, 发挥想象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科学角活动真正融入了孩子的生活中。
3. 顺应幼儿的个体差异, 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支持性环境
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 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和条件, 这也是《纲要》中所提倡的。因此, 教师要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 为孩子创设有层次性的环境,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
科学活动是幼儿在操作中将科学的核心概念转化为本体经验的过程。区域活动中, 我允许个体存在速度、精确度上的差异, 允许先操作完的幼儿尝试更深层次的探索, 而不是对所有幼儿都要求一致, 给孩子更广的反思消化的空间。例如, 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一些不同的圆珠笔供幼儿进行拆装, 当有的孩子已经完成了拆装任务后, 我就允许这些孩子再选一支自己喜欢的圆珠笔探索, 进行拆装活动;而对于暂时没有完成的孩子, 我也没有急着催促他们, 而是给他们时间, 允许他们继续探索。
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支持性环境, 需要教师给孩子提供有梯度的材料, 供孩子操作, 适合孩子不同的能力差异, 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例如, 在活动中我给孩子准备了不同长度的纸条, 相同的水桶, 让幼儿尝试用这些不同长度的纸条将水桶拎起来。这些不同的纸条, 给了孩子不同的挑战, 有的孩子能用半张报纸拎起桶来, 有的孩子则能用四分之一的报纸把桶拎起来。有了教师给孩子准备的有梯度的材料, 孩子探究的兴趣更浓了, 而且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 顺应幼儿的阶段目标,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支持性环境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当我们在设计支持性环境的时候也要考虑幼儿发展的阶段目标并适当超前。在科学活动中不管是一个情景、一个冲突还是一个问题都要引导孩子做不同的尝试和理解,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当适时捕捉孩子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调整, 从而让孩子在环境中持续动态发展。例如, 在准备大班科学活动区里的“认识空隙”的活动时, 我给孩子准备了花生、核桃、米、杯子, 让幼儿把这三种东西全部装进杯子里。当时就有许多孩子认为装不下, 此时教师引导孩子明白凡事要进行实践, 装不装得下, 要实践过才知道。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 孩子们个个信心满满, 跃跃欲试。又如, 在“纸条力量大”的活动中, 当幼儿尝试用纸条把一桶水拎起来后, 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孩子说:“你能用更小的纸条把这桶水拎起来吗?”有了这一挑战, 孩子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去了。
高校教学信息化环境支持研究 篇8
一、环境支持概念
教学信息化环境支持是指使高校教学实现信息化的一切环境支持因素, 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硬环境、软环境、潜环境。其中, 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 软环境主要包括各种系统平台以及教学资源建设, 潜环境则主要是针对教学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 教学信息化环境支持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合理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等环境要素为教学提供信息化的支持与服务, 从而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教学效率。
二、环境支持系统主要内容
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个完整的环境支持体系,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环境、教学资源环境、教学人员环境、政策与制度环境、组织与机构环境等五个要素。由于这五个要素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础, 涵盖了教学信息化资源、设施、人员等各个方面, 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 本文认为, 只有从这五个方面不断提高支持水平, 才能实现高校教学的信息化。
组织与机构环境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实施和领导部门, 没有组织清晰、分工明确的教学信息化的机构, 教学信息化就会陷入权责不清的局面, 教学信息化也将成为空谈。同时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机构可以根据本校情况, 制定适合本校进行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制度和标准, 从而为高校信息化的环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
政策与制度是高校教学信息化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有了指导高校进行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标准, 高校才能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有了激励和督促高校进行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相关制度, 才能更好地调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从而保障教学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我们可以制定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 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以及资源共享利用的制度和机制, 激励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一系列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从而促进基础设施、资源、教学人员环境的信息化。
基础设施环境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是先进教育技术和手段的载体, 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条件, 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 教学资源也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的, 没有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 就没有网络教学资源, 因此只有具备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环境才有条件谈教学信息化。
教学资源环境是高校教学信息化最重要的部分, 其建设要求有先进的基础设施环境作基础, 反过来又促进了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教学人员作为教学资源的中间消费者, 在利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 又将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从而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教学资源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 同时, 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重要成果比如课件和课程视频等, 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从而供教师和学生们共享和利用。
三、硬件要素分析
(一) 信息化教学设备。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前提, 信息化设备的拥有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信息化设备包括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扫描仪、录像机、投影仪等,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由这些各种信息传播媒体及配套的运作软件组成的媒体化教学设施, 如多媒体教室、虚拟实验室、微格教室、语音实验室等功能性教室, 是实现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基础。
(二) 校园网建设。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 校园网站门户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信息服务项目的丰富成为各高校校园网改进的方向。远程教育也是校园网站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之一, 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络而对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全方位的www、Internet支持成为各高校的普遍追求, 在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下, 一方面, 学习者以自主学习的方式灵活自由地安排学习;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实时的交流等。而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和完善, 扩大了网络的覆盖范围, 促进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建设。因此, 无线网络的发展成为高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 信息网络技术与安全
要保证校园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构建一个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十分必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 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无处不在, 物理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使用者自身因素以及宣传教育因素等均有可能使得校园网存在不安全隐患, 在校园网建设中, 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有安全认证问题、管理信息安全问题、数据传输安全问题、防病毒攻击问题、存储安全管理问题等。
四、软件要素分析
(一) 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指高校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的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系统, 涵盖管理信息化系统、学生信息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等诸方面, 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 建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信息中心等系统。
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 高校教学管理能够有效地对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不同的身份权限实现教学信息的查询与管理, 避免了传统教学管理中层层传达造成的时间差, 极大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中的数据模型可以将教学计划、学生信息、考试成绩、评价等教学信息按照数据模型进行有效的管理, 并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二) 网络教学平台。
是高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信息交流平台, 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一个网络教学平台通常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 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
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支持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教师引导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管理功能以及强大的在线备课、网上教学、组织答疑和在线阅卷等功能, 教师可以完全自主管理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组织学生答疑、进行在线测试, 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 网络教学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基于课程的各种学习工具, 包括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课程问卷、教学邮箱、学习笔记、在线测试等。网络教学平台内嵌的主题教学模块, 能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及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此外,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一些个性化的实用工具以及教学过程跟踪模块, 能够为师生的交流以及学校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提供依据。
(三) 数字化教学资源。
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 利用这些素材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师提供大量优秀网络课程, 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课程进行专业学习, 远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用图形和动画形式表示出来, 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活跃。良好的数字化资源环境能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大量的资源, 更好的实现教学信息化提供了资源支持, 而数字化环境构建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收集足够的、质量高的资源以及如何使收集到的资源更好的为师生共享利用。因此, 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是创建数字化资源库的两大难题。在教学信息化资源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明确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内容, 并且规范这些内容, 开放资源, 积极进行资源整合。
五、潜件要素分析
(一) 信息化政策制度。
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建设既需要政府部门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 也需要学校领导的积极响应和重视, 在学校内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既要做到加大资金, 重视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又要规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成立相应的管理与评估体系, 推动学校的教学信息化进程。
(二) 信息化的教学人员。
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方法运用的能力影响到整个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教师必备的信息素养及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技能,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等, 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最终目的的前提和中介。国内部分学校设立教学促进中心, 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教学促进中心是高校为使其在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上实现最优而建立的研究性服务机构。通过其对高等教学规律、数字化学习、教学质量评估、人才发展素养、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的研究, 为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教师教学提供质量评价及课程规划设计方面的支持, 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课程, 并为全体师生提供有效的教学环境及优质资源, 以促进组织内知识的分享及高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整体提高。J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教学信息化环境支持的概念, 并对环境支持系统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重新构建了环境支持系统内容模型, 然后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环境支持系统的各关键要素。本文认为, 只有将技术层面与策略层面的支持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 系统组织, 才能创设更好的教学信息化环境, 从而更好地为教学信息化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校教学,信息化,环境支持,政策制度
参考文献
[1].贾空寒.图书馆信息化支撑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 .
[2].张婷婷.关于现代信息化系统在高校教学管理应用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9) .
企业员工培训中环境支持体系研究 篇9
一、公司高层领导的支持
公司高层领导的支持对培训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往往决定组织关于培训与开发的政策, 这些政策影响到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还是强有力的角色模型, 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和影响力。培训部门要注意吸引高层对教育培训的兴趣, 应为高层领导提供关于培训规划的开始和结果的资料, 并为他们提供培训与开发的机会, 使公司高层相信, 培训部门是帮助组织有效完成任务的战略性工具。
二、培训系统的组织保证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培训制度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发展和深化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开放式、法制化、规范化的新型企业培训制度。现代企业培训制度能够直接作用于培训体系以及各种培训活动。培训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任务, 这项工作首先要突出培训对象的重点, 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其次要注重质量, 培训系统的各环节要完善优化, 形成良性的闭合回路;第三, 企业培训要注重实效, 提高素质, 能够在人员素质、产品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体现出来。
企业要建立“先培训, 后上岗”、“先培训, 后任职”的管理制度, 例如建立有关岗位资格制度, 让某些各必须具有一定学历或培训后达到要求才有资格上岗;建立关键岗位的准入制度, 使在这些岗位的员工都经过培训, 达到各培训的标准后在进入岗位;建立职位准升制度, 每一位员工在升迁或岗位变换时, 都应进行新岗位适应性培训, 使其真正具备新岗位所要求的技能。
另外, 还要建立相应的岗位工资制度, 将培训和岗位工资结合起来, 凡是经过培训达到某一岗位等级标准的, 将其工资升至该岗位起点工资标准;建立考核制度, 使培训制度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建立有关培训的奖惩制度和证书制度等培训制度。总之归为一点就是从机制和制度上, 保证培训的效果, 保证员工和组织绩效。
2. 建立人力资源部领导下的专门培训机构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管理的需求, 公司应组建在人力资源部下具体分管培训的管理部门, 具体负责对公司的整个人力资源培训, 培训机构的主要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 认清当前公司战略与员工培训的关系, 清晰整个培训的工作流程, 制定出符合公司实际需求的培训战略, 同时, 要善于发现公司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不断进行调整。培训机构的管理者还要与公司的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培训部门的其他管理人员要做好工作分工,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要求, 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 获得组织内成员的支持
(1) 员工的支持:将要成为受训者的员工, 在培训是重要的参与者, 获得他们的支持非常重要。在培训, 培训者应尽可能多的与潜在的受训者交流, 受训者对工作和培训的热情不但使培训意义明显, 而且也会转换成受训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2) 主管人员的支持:主管人员对培训的支持同样重要, 因为只有主管人员确信培训规划的有效性并且同意后, 部门员工才能参加培训, 因而主管人员的意愿和激励对培训意义重大。员工培训结束后, 还可以通过主管人员了解部门员工培训的效果, 如员工技能是否有所提高, 绩效是否得以改善, 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 为下一步的培训提供信息基础。
(3) 经理人员的支持:经理人员应该参与培训过程, 他们决定了培训政策, 是影响培训环境的一项重要因素。经理人员比起其他任何人员, 本身就是更应该更多参加培训的人, 因为他们既要保证自己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领先的地位, 又要保证在复杂的管理领域具有先进性。
三、提高培训者的素质
培训者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承担各种培训任务的个人和集团, 它包括培训部门的领导、培训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师。培训者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培训的质量, 也关系到新的培训体系是否正常有效地运转。因此提高培训者素质, 使培训者具备应有的知识能力使新的培训体系非常主要的支持条件。要本着“培训者先培训”的原则,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使培训者的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了搞好培训者素质的提高, 必须做好下面几项工作:第一, 学历达标培训:培训者一般应具备某专业的大专、本科学历, 还应具备教育专业相应的知识。对于未达到规定学历的在岗人员, 要送入相关专业高校进行学历培训, 以取得学历证书和具备应有的知识能力;第二, 岗位职务培训:实行“先培训, 后上岗”的制度, 保证上岗人员素质。对现在的在岗人员优先进行现代培训理论知识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第三, 自学实践提高:要制定计划, 采取措施, 创造条件, 支持培训者自学、互教互学、以老带新等, 把培训实践工作和培训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员工培训中的环境支持体系是企业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为企业的员工培训提供制度、组织、经费、学习与工作环境等方面支持与保障, 它是企业员工培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摘要:员工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怎样建立一个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培训的环境支持体系, 就成为企业培训中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从公司高层对培训的支持、培训的组织保证与培训者素质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企业培训中的环境支持体系问题, 指导企业做好企业员工培训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员工培训,环境支持体系,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教育环境支持 篇10
(一) 总体经济形势增速减缓, 形势比较严峻
今年一季度, 我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发展参数都呈现了下滑速度增快的趋势, 全国GDP增加只有8.4%, 这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8.9%, 经济需求仍继续回落。近三年来, 央企利润首次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低5.2%、约三成制造业上市公司裁员。
而广东比全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更趋严峻。一季度, 广东GDP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2%, 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比全国增幅低1.2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一季度减少7.3个百分点, 拉低GDP增幅0.1个百分点。广东工业企业生产明显放缓,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 同比减少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另外,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6%。
(二) 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 增速都在减缓, 进出口的增长大幅下滑, 现在所依赖的只有消费和政府投资, 实际上只有一架半在动
今年, 我国经济增速仍在持续回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在继续放缓, 另外, 进出口的增长幅度缓慢, 我国第一季度总的进出口总值只有8593.7亿美元, 同比只增长了7.3%, 远不如前几年百分之十几的快速增长。
一季度, 广东经济增幅同比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31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幅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 消费增幅明显回落。进出口总值20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只有4.3%, 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进出口的增长出现大幅滑坡;其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86.31亿元, 同比增长只有13.6%, 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据广东统计局信息网数据表明,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 广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个百分点, 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 仅高于北京和上海。从以表1可知, 广东的投资增长率低于东部主要省份。
(三) 社会资本投资的总量减少, 现在投资主要依赖政府投资
由于自2008年以来, 国际金融债务危机的持续, 全球陷入通胀周期性危机和经济疲软的大趋势中, 受其影响中国经济从2011年中期开始就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社会各界投资者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减少了对资本投资。在国内, 出现社会资本投资总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相对收缩, 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倾斜支持转向抑制投机, 使社会对房地产的投资在减少;而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对消费需求产生下拉的影响, 这也使得社会的消费生产投资产生减少的趋势;2011年政府采取了控制流动性, 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基本政策, 限制了社会各界获取资本投资的额度;但是, 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仍然要加大政府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
(四) 企业主要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政府为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宏观政策的影响, 企业为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敢大胆的从事投资, 而是处于互相观望的状态。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 广东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共完成投资1486.31亿元, 增幅比1-2月回落9.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 若除去房地产开发, 民间投资则下降2.8%。
二、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特殊意义
在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下,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要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 这具有了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作用, 在经济转型期具有发挥好社会保障的作用
现代流通是包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 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 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 是引导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新型流通,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流通。因此, 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程度则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观测表, 是实现市场经济运行和消费与需求不断上升的助推器。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成为21世纪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现代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促进我国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 进而更大程度的促进广东省外贸业发展
当今世界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国际化、信息化、资本化、低碳化”, 这就会促进我国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流通方式、管理方法, 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增强国内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而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 流通业的国际化改革有利于促进其外贸业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流通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广东省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 要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体系, 促进流通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流通业的全面升级转型, 根据既定的目标、主线、动力和路径加快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 目标——提升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打造流通强省
广东是一个流通大省, 流通总量大, 但它“重制造, 轻流通”, 不算一个流通强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广东省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458.4亿元, 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如下图表2可知, 广东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全国其他流通量大的省份高, 但是增长率却低于其他各省。要使广东流通业提高增长率的幅度, 就可发挥其外贸优势, 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将其打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流通大省和强省。
(二) 主线——转变流通发展方式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即将传统的流通业转为现代型, 不仅对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艺及标准转为现代化, 也要将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观念、流通结构和人员素质转为现代化。
比如:广东经济增长较快, 但消费量偏低, 就可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另外, 省内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缺少本地龙头流通企业的支持, 除了华润万家就没有大型的零售企业来支撑流通业的发展, 则可通过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兴起。
(三) 动力——改革创新
现代流通业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现代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流通业, 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了流通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 只有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使现代流通业不断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流通业的改革创新不仅表现在要重视商品与服务形式、业务流程的创新, 还更要注重体制和模式的创新。
(四) 路径——商贸流通网络化、物流平台智能化、城市配送一体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流通转型低碳化
广东是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国际化大省份, 省内各城市内部、城际之间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为现代化流通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
1、商贸流通网络化。
广东商贸业发达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有条件在商贸流通中普遍应用宽带网络, 建立服务网站、网络中心和信息站以方便人们查询和发布商务流通信息。
2、物流平台智能化。
目前建立的绝大多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只发挥了物流信息网的作用, 只解决了车货信息不对称的基本问题, 诚信问题、信息真实性、时效性问题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物流平台的智能化, 促进广东智慧物流的发展。
3、城市配送一体化。
城市配送一体化系统既是在城市范围内将具有一定联系和规划又相互区别的城市配送网络系统、运营系统、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连接, 根据客户的要求实现城市末端物流集成化和规模化运作的职能。
4、资本运作国际化。
广东不仅要吸引国内大量投资者的涌入, 也要关注国外投资者的亲睐, 并抓住机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金融互动窗口, 鼓励企业去海外市场融资和投资。
5、流通转型低碳化。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物流的推广, 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将会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和新产业的崛起, 则低碳化道路成为发展现代流通业的一种趋势。
四、对流通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支持措施
从现代流通业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思路的角度来看, 现有的财政税收体系对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作用还非常欠缺, 必须大力加大财政税收对广东省现代流通业的支持力度。
(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 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根据流通业发展的实际、财力状况以及对其发展提出的措施, 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有利于支持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现代化发展。
1、整合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适当扩大资金规模, 扩大以奖代补、贴息的支持力度。
对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和鼓励, 对中小流通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大型流通企业跨区跨国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与我省产业关联度高的省内重点展会、流通领域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等予以重点支持。
2、全面扩大对农村流通业的财政投入, 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力度。
农产品联系着民生与经济问题, 农产品流通业的顺利发展不仅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能刺激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农产品流通平台是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和流通服务的统一体, 它以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涉及市场和信息、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经营, 以及市场检测和检疫等系列问题为己任。那么, 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和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编制专门财政预算和投入计划。
要促进省内各城市流通业的发展, 城市配送一体化则可发挥推动作用。目前, 虽然广东省城市配送一体化的建立还未形成, 但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而资金是体系建立的重要源泉之一, 所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来加快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4、对形成以核心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广东物流园区网络体系的建立提供财政支持。
广东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形成各类不同的物流园区, 但是物流发展总体滞后, 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合作缺乏, 物流业的效益和质量并不那么理想, 物流成本偏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通业的发展。所以, 广东可以在已有核心物流园区 (比如:广州林安物流园) 的核心区域范围选择一批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以它为中心来构建城市物流园的网络系统, 并对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
5、加强财政对信用担保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1) 加大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扶持流通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分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也是解决流通业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等的建立, 也需要担保制度的完善, 所以要形成规范的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就需要财政作为支撑, 加强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从而为流通企业扩大投资力度, 加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加大对流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流通业市场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要以诚信体系的建立为基础。诚信体系包括诚信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社会各类信用活动及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流通领域要建设和完善这些体系内容需要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来提供支持, 鼓励诚信度高的流通企业。
(二) 扩大税收的支持力度
税收政策有利于政府利用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协调各种经济利益, 调节分配关系。要促进流通业的发展, 实行适当的税收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增加对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的物流园区的税收支持。
由于燃油费的不断增加、过桥费用过高、园区用地成本高、园区税收种类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物流园区的经营成本较高, 使物流园区没有更多的精力联合起来发展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试点、规范园区税收制度等来鼓励省内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的形成, 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2、对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物流平台智能建设、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流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流通企业低碳投入五大流通载体建设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各种经济平台的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对流通业五大载体提供税收支持, 加强资金鼓励, 有利于加快各大载体建立的进程, 从而也加快传统流通业转向现代流通业的步伐。
3、大力推动新型流通业态税收优惠体系建设。
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必须纳入大流通的发展之中, 形成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新格局, 做到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和相互促进。城乡之间双向流通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农村流通设施的建设, 政府需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参考文献
[1]何燕.现代流通理论内涵的认识[J].商场现代化, 2010, (25)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走智能化道路[EB/OL].http://info.10000l 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1042690010
教育环境支持 篇11
关键词:空间;决策;GIS;DSS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n Water Environment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ian Liqiu
(Computer College of Sheny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University,Shenyang110021,China)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the present DSS has not already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 which various industries solve the complicated problem.SDSS,the tendency of GIS and DSS integrity is now emphasized more and more worldly.Benxi LiaoNing is as the experimental unit,builds the main function interface of making-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and realizes the management in water circumstance.
KeyWords:Spatial;Decision;GIS;DSS
一、系统总体结构
面向问题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通常以提供及时的辅助决策方案为各层次决策服务为宗旨。本溪水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以本溪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服务于两坝区间的水环境保护,辅助决策者解决水污染控制进而实现水环境保护的决策问题。
二、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用来进行重大水环境政策实施和调整的决策。为区域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定量的数据。提供实施某一政策的结果对比,可清楚地看出实施政策的影响。为完成以上任务,系統提供了预测、模拟、优化、分析和管理等五大功能。
(一)预测功能:执行模型库系统模拟模型可预测出本溪区域未来不同年份以及各年份丰、平、枯三期的水环境状况;
(二)模拟功能:执行模型库系统模拟模型可模拟计算出本溪区域不同水平年水量水质状况;
(三)优化功能:执行水污染优化分析模型可得出本溪水功能分区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参数组合条件下的水污染优化控制方案;
(四)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执行优化分析模型,结果可用GIS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工具如电子图形、动态地图、三维地图、表格和计算工具等来进行结果分析比较,辅助方案选择。
(五)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提供了空间数据输入、结果查询、检索、输出、更新、报表、图形显示等功能。
三、可视化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人机交互系统是SDSS与水环境决策者之的交互界面,决策者通过人机交互系统的人机界面,采用窗口技术、光标定位技术、菜单驱动技术、鼠标驱动技术等输入必要的控制信息(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数据信息(用于模型计算),同时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以可视化方式(如电子地图、动态地图等)向用户显示运行情况以及最后结果。
在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环境决策管理人员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特点,因此,系统要做到不仅提示详尽、对话内容全面、含义清晰、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情况,而且均以信息条、图形等可视化的方式提供给操作者。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决策问题的求解,并以美观清晰的图形、报表或文字形式把结果反馈给决策者。
模型库系统由模型库管理系统和模型库两部分组成,模型库系统的结构设计
见图1。
四、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
SDSS系统的核心空间数据包括1:10000本溪地形图产品、环境专题图以及矿区施工图。SDSS系统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外部的由Access RDBMS生成和管理的公共数据库,和内部的由MapInfo生成和管理的专题属性库。
五、系统开发
(一)模型库开发。模型库由模型字典库和对应的模型文件库所组成。
(二)空间数据库系统开发。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含行政境界、水系、道路等要素)和污染源、环境质量监测点、水环境功能区、保护区等环境专题图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专题图。
(三)可视化人机界面开发。在人机界面开发时充分考虑界面的整体效果,对屏幕布局、显示内容、符号选用、颜色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细心的选择。
以上系统地介绍了水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基本功能、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比较合理,决策者可以通过图形、下拉式菜单等对数据、模型及模型参数等进行调用、设置和修改。
参考文献: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6,1
[2]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1
[3]胡鹏,黄杏元,华一新.地理信息系统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
教育环境支持 篇12
1.1 地理位置概况
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淡水资源总量为每年3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34.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84亿立方米,两者重复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自2014年起,其海事局管辖海域新增4600多平方公里。成为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同时大连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也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1.2 海洋环境现状
由于大连市的海洋环境资料有限,而其与黄海、渤海相接,故着重以大连市环渤海黄海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加强,路源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多,造成海域污染日趋严重,海洋环境日益恶化。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就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由于大连市与渤海和黄海相接,可见其海洋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数据显示,近几年大连市近岸海域污染形势相当严峻。全市约50%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2012年大连市近岸海域海水质量一般。按照监测站位计算数据(如图1、图2所示),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海水站位比例为39.7%,较2011年上升18.3%;符合三类水质标准海水站位比例为26.3%,较201 1年下降6.2%;符合四类水质标准海水站位比例为5.8%,较2011年下降18.2%;劣于四类水质标准海水站位比例为28.2%,较2011年上升6.1%。受强降水影响,劣于四类水质站位增多。劣于四类水质海域主要分布在大连湾、青堆子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数据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2012年大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数据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2012年大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分析图1和图2可知,虽然大连市符合二类水质的站位比例相对较高,但劣于四类水质和三类水质的站位仍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和2011年相比,2012年虽然二类水质有明显良好的上升趋势,但劣于四类水质的比例也在不断地攀升,三类水质和四类水质的站位也在呈现下降的状态。由此可见,大连市的海洋水质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因此,大连市的海洋环境污染相对复杂。
同时,调查显示市30个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及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有15个排污口向所在海域超标排放污水,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50%。在所监测排污口中,凌水河重点排污口的入海污水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最大,一般排污口中营城子工业园区排污口的入海污水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最大。监测结果表明,凌水河入海口邻近海域已受到严重污染[1]。
1.3 环境问题综述
综合上述,无论是从海水质量还是海水中的排放物来看,大连市的海洋环境现状并不乐观。分析可知,当前大连的海洋水质较差,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多,并且存在一些潜在的海洋环境问题。但就目前来看,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海洋环境的水质污染等方面。因此采取适当的海洋环境保护是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
2 海洋环境存在的问题
总地来看,目前大连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渤海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大连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黄海次之。污染和损害大连市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和重金属污染等[2]。
3 环境治理与过程中金融支持之间的问题综述
为治理海洋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有一定的金融支持。但是现阶段我国对海洋环境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是相当地薄弱。综合黄海渤海地区和大连实地金融投资与海洋环保指标的定量评价结果,表现出以下问题。
(1)资金虽然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保障,但是现阶段的海洋环境保护的现实中,各种形式的资金投入与海洋环境情况并未表现出较强的纽带关系,金融支持在直接增强海洋环境承载力的功能上存在一定限度的路径阻碍,海洋环保中金融支持的效果有待改善。
(2)无论政府投资型还是企业投资型金融模式,资金投入作用于海洋环境系统均体现为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年的海洋环保资金投入并不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直接迅速的影响。政府或者企业的海洋环保投资存在时滞性。但不同类型的资金投入作用于海洋环保时滞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对于海洋环境检测等固定资产占比例较高,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项目投资,海洋污染治理投资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时滞期较短。
(3)无论政府支持型还是企业支持型海洋环保投融资模式,滞后期的海洋环境指标对当期资金投入量的预测能力较弱,过去年份的海洋环境综合评价状况对其决策参考价值很小。从另外角度来说,投资主体在考虑海洋环保经费投入量时,决策者的资金投放计划和投资额度尚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一个明确的投放标准和规律性的资金筹资规划。
(4)与政府投资对海洋环境的微弱影响相比,企业投资因其资金投放领域的狭窄性,以及缺乏海洋环保系统不同项目间的整体协调性等,其作用效果更加不理想[3]。
4 金融支持对策与治理效果展望
海洋环境保护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在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在增加人们对其规律的认知难度的同时,也直接决定了海洋环境的治理和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之中,海洋环境的富足和海洋环保产业的资金瓶颈并存,资本如何形成已经成为海洋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约束力量。
那么,如何将海洋环境资源潜在的优势转化为海洋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动力,并加快形成良性的资本和资本利用循环机制成了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海洋环境问题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特别是在大连市,其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金融投资中凸显的资金利用明显不畅通,具有明显的时滞性以及资金筹划与协调问题,并非单纯地依靠资金注入就能一蹴而就,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对该方面的资金供给的缺失,资金循环的周期过长以及没有形成一套的金融支持体系。因此,造成该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存在明显的缺陷。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4.1 建立蓝色信贷体系
蓝色信贷就是要围绕着蓝色经济开展信贷服务业务,并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其重点就在于严格控制那些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积极地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例如:海洋环保、海洋生物、海洋技术等新兴的海洋环保企业。增加海洋环保产业的信贷投入比例,提高海洋环保开发的中长期贷款额度,形成良好的信贷机制。特别要增加对海洋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此来缓解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和研发的资金不足的压力。
4.2 探索海洋环保金融相关的金融衍生品
在地区经济活跃、资金充裕、区域内业务创新和跨区业务发展动力都较强的城市和地区,可以在海洋金融创新方面进行探索,紧紧抓住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优势、特征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创新产品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有效管理。例如:金融期权。海洋环保企业公开发行金融期权,期权标的3年以下最为合适。近海海洋环保指标在规定数值以下,公司可以承诺以实现流通的票面价格到期回收该期权。当然,期权的相关数值的设定需要经过仔细的核算,确定该环保指标与企业经济效益有必然的联系。此外,公司因此可以发行针对某项经济技术研发相关的风险债券。
为了改善海洋环境,技术研发和技术装备是必不可少的。二级技术的研发和技术装备的成果需要应用于相关企业而产生收益,以此为基础,对风险投资人发行风险债券,在一定的时期内一项技术成果能成功,则由此产生的收益中的较高比例用于补偿投资者。而一旦技术研发和技术装备不成功,则风险投资的成本将血本无归。依托企业这样的一个运作载体实现融资的目的。这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具有经济头脑的人研制出来更多更实用的与海洋环保有关的金融衍生工具。
4.3 以政策为导向,建立环保产业相关的金融机构
为更好地促进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应当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金融支持和风险控制为目的的海洋环保金融机构。现阶段应尽快建立政策性环保产业信用担保机构和政策性环保银行。
(1)建立信用担保机构
建立政策性环保产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环保产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可以调动商业性金融对环保产业信贷融资的积极性。环保产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件可以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以政府为主要的牵头人,市场化运作。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出资为主,市场筹资为辅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突出环保产业导向,按照市场的具体规律运作,但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秉承着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
二是混合组建,市场化运作。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和其他专业性商业担保公司为主要的共同出资人。同时还吸收其他市场主体投资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它具有(下转P180)(上接P168)商业担保和信用担保的双重特征,实行合作经营。先有政府根据政策标准和市场原则保荐担保对象,然后由商业担保公司按市场化要求进行担保。这种模式的担保机构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把追求自身的效益放在首位。
这两种模式下,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政府财力的支撑作用和其组织协调作用,也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担保机构权、责、利的有效统一也可以较好地解决出资人和代理人的问题,使更多的环保企业从中受益。
(2)建立环保银行
借鉴发达国家环保银行的经验,建立政策性环保银行。政策性环保银行主要是配合政府的环保产业政策,为专门的国家环保产业提供资金上的资助,保障国家环境政策的执行和环保项目的实施。
其主要以政府注资和政府资本为主,可以允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注资,也可以考虑国家环保基金会控股,各省环保基金会、环保基金公司、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参股。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除了政府财政资金外,还要注意提高其融资能力,扩大融资渠道,发行债券(国家债券、海洋环境债券)、借款(国外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的优惠信贷等)等。政策性环保银行应当根据其特定的业务章程,具有一定的市场理性,谨慎地选择支持对象,甄别贷款项目,更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性资金的边际效率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小鱼.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出现问题及解决路径[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李明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