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的教育

2024-10-09

环境伦理的教育(精选7篇)

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1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在积极向前发展的同时,却给大自然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痕:大气污染、淡水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物破坏、垃圾的处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等等。形成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由于人类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的,而环保意识薄弱和缺乏环境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积极有效开展环境教育对我国环境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生态伦理思想起源于西方工业革命的早期,工业革命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但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则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直接产物,并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发展。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一些人组织发起了西方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奠定了生态伦理学诞生的思实践基础。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梭罗和缪尔。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著有《瓦尔登湖》,享誉全球。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爱的共同体”,不存在等级高低之分。他反对把人类凌驾于一切自然物,认为人类没有支配其他自然物的权利。缪尔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同梭罗一样提倡“共同体”主张,认为人类与一切自然物平等,人类没有理由驾驭其他自然物,其他自然物也没有理由服从于人类。缪尔反对人类暴虐自然,指出人类非但不能破坏自然,反而要承担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梭罗与缪尔代表的是以自然为中心的“非人类中心论”。在当时的西方,还出现了与梭罗和缪尔爱护自然的思想相对立的,以玛什和平肖为主要代表的强调对资源的“明智利用”的思想。玛什认为资源是不可以无限使用的,如果人类对自然不加节制的索取,最终人类会自取灭亡。平肖注重资源的利用尤其是森林资源的利用,他提出,保护自然是为了明智地利用资源,而不是放弃利用。玛什与平肖代表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论”。生态伦理思想就是依靠这种“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分歧,贯穿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并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0 世纪初到中叶,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的环境出现了很大问题,从而产生了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也导致了生态伦理学的诞生。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生态伦理学的创立的标志性作品。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者。他发展了梭罗和缪尔的“共同体”思想。他发表了一文,名为《大地伦理学》1。在该文中明确提出了大地伦理学的概念,并将所有自然物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道德体系,标志着生态伦理学学科的正式形成。

20 世纪中叶至今,是西方生态伦理学飞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对资源的不节制使用,加剧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西方开启了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使生态伦理学得到全面发展。多种观点形成了多种派系,主要以“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两个方面,围绕人类保护自然的伦理依据究竟是什么这一生态伦理的基本问题展开讨论。不同派系的思想不但促进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

二、从生态伦理角度看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现状

德尼·古莱在《发展伦理学》中指出,“大自然必须受到保护,否则我们人类将灭亡。对大自然的一个最大威胁———对大自然再生力量不可挽回的破坏———来自发展。正是这种‘发展’也是使千百万人永远处于‘不发达’的主要罪犯。消灭不发达的任务与保卫大自然有同样的紧迫性。发展伦理必须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而环境伦理必须参与发展政策的制定。”但他认为,这二者之间的调和还是有很大困难的。这样的困难造成了发展和保护自然相对立的局面。德尼·古莱提出发展和保护环境不是相互对立的,他认为,如果我们人类只为了发展而忽略了对自然的保护,那我们就永远不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达,那就是不发达,对自然的不保护也会成为阻止人类社会发展走向发达的罪魁祸首。2 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发展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上,而是应该让二者相辅相成,要让公平、自由和对大自然的尊重都能“相对化”。这种相对化是指三者中谁都不能离开另外两者,只有三者中一者关系到其他两者的时候才能确定并规划它的正确界线。德尼·古莱一再强调发展与保护环境要同时进行,我们既不应该为了一味的发展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也不能一味的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要遵守大自然的所有规则,就要屈服于它。如果人类为了尊重大自然而牺牲,如古时人们迷信鬼神而进行残忍的生祭、海祭,这时就要以人类性命为重,因为追求最大限度的人类的生存是人类追寻美好生活、社会走向发达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现如今,人类为了发展,太过于注重经济发达和科技发达,反而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致使环境遭受严重的的破坏,如果我们再不把精力放在保护环境上,那我们人类很有可能会为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而付出沉痛的代价。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可以看出环境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而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更加有责任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但从调查可看出,我们大学生对于环境方面的保护意识还是有待提高的。本人5 月份针对在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展开了关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调查,通过两种渠道发放问卷,一种是网络问卷调查,一种是直接在高校中发放问卷。其中,线上不限,线下问卷发放500 份。线上得到问卷684 份,有效684 份;线下问卷500 份,有效486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环境良好的大学生群体中,有85.71%的人正确选择了植树节的日期,这客观说明了大学生对于环保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涉及到环保的具体细节时,我们却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很正确的环保行为,有49.52%的人选择了有时会按垃圾分类去处理废物,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时间就顺手把垃圾扔掉了。在废电池处理方面,有48.57%的答卷者选择了直接扔在垃圾桶里。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 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所以把一节节废旧电池说成是“污染小炸弹”一点也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大学生为图方便或者知识盲区,就直接扔垃圾桶里,实际上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只有1%的人从不使用塑料袋,塑料袋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必需品,这也从社会现实的情况上体现了环保的艰巨性。有83.81%的同学看到水龙头没关,会主动把它关掉。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是有的,并对此意识有一定的落实动力,但是这些问题涉及的情况是做起来比较容易的,做与不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关于环保方面的素质。在对于环保自觉性的调查中,大部分人都是偶尔捡过图书馆的纸条,这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的环保理念和素质有一定程度,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这种思想还远远不够,仍然任重而道远。自习室关灯同样也反映了这个道理。在购物环保的话题上,41.9%的答卷者选择了无所谓,同样体现出环保意识不够的问题,而对于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问题,让人有很多人表达了反对的意见,证明确实不环保的东西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也占着一定的市场。调查报告同样表示出在校园通常会碰到的环境问题,有49.52%的答卷者表示是一次性用品,而且有82.86%答卷者表示自己做过的破坏环境的事情是使用了一次性筷子。这就充分体现了环保与一次性用品两者之间非常尖锐的现实矛盾。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查报告中列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45.71%的人最赞成人应该顺应自然来谋求幸福的观点,36.19%的人最赞成人应该利用自然来谋求幸福的观点……这些态度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了大学生对于自然有好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心,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与实际情况时,还是会先考虑自身处境,以采取对自己保护较大或者相对有利的做法。在主要责任的部分,37.14%的答卷者认为个人应该负主要责任,另有约1/5 的答卷者觉得政府、企业、时代都是相关因素。在大学生与环境的相关内容中,大学生认为个人是具有很大作用的,并且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环境热情的缺乏,因而还是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掘。

三、加强环境教育的措施

美国的亨格福特曾这样解释过环境教育的目的:环境教育旨在帮助公民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并成为愿意以个人或集体的力量推动和维系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东太平很的富有能力和恒心的公民。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教育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教育不普及。如何在高校中开展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坚持环境保护知识与德育教育并行

大学期间,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课程少之又少,甚至根本不开设。开设必修课,增加大学生接触环境保护的机会,提高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对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2.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坚持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对环境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践,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不断进行宣传,利用国家规定节日开展各种环保活动,积极把保护环境的意识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参加各种义工活动,也不乏为增强保护环境意识的好办法。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提倡正确的消费观,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了要在高校积极开展环境知识普及,全面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挑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重要的一项价值原则之外,仍需要督促国家加强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3.培训具有高水平环境意识的教师团队,全方位构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体系

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高校中要具有开展环境教育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高校教师除了要具有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知识外,还需进行环境教育知识方面的培训,学习具体的环境保护方面系统知识,再通过实践在学生面前起积极带头作用,全面构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体系,让环境保护意识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生活全部,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之中。

4.构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奖励体制,积极开展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相应活动

全国或者地方政府举行大型保护环境活动,并设有金额不等的奖金体制,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并开动脑筋,构想环境保护蓝图。达到大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并付诸实践的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当代的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与素质,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细节中去的时候,还是缺乏一定的活跃性与积极性。作为国家的核心力量,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在保护环境上一马当先,树立榜样。

摘要: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为生态伦理学的诞生奠定思想实践基础,两次世界大战及各国的工业化道路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与破坏,生态伦理学诞生并飞速发展。如今,生态伦理学是我们保护自然的风向标。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行为落实不到位。环境教育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政府应加快构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奖励体制;学校应着力培训具有高水平环境意识的教师团队并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应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已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伦理,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傅华.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评述(上、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2

[2](美)纳什、杨通进.大自然的权利[M].山东:青岛出版社,1999

[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侯文蕙.: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C].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9

[5]德尼·古莱/美国高铦,温平,李继红.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

[6]李兴.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研究[M].河北:河北大学,2014-05

[7]杜亮.国外绿色教育简述:思想与实践[J].教育学报,2011(6)

[8]李铁英.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2

21世纪初,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了20世纪20项最著名的工程成就,包括电气化、汽车、飞机、给排水系统、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与制冷、高速公路、宇航、因特网、家用电器、核技术和新材料,等等。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工程,如铁路工程、通信工程,它们缩短了人们时空上的距离,使交流变得快捷和方便;而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的同时还可以灌溉、发电。工程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它也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的自然环境。随着工程技术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大型工程项目的不断涌现,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与生态破坏问题也愈加凸显。20世3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的全球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使人类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人们开始审视以往对待自然的方式,并引发了关于环境伦理观的大讨论。同时,一种新的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并成为研究热点。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在工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工程的实施主体—工程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相应的环境道德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那么,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使之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拥有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是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1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圈。

环境广义上就是指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它包括岩石圈、土圈、水圈以及生物圈。环境为工程系统提供一切物质资源,如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同时,环境又是承载工程活动的产品和副产品(如“三废”)的主要场所。环境与工程作为两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它们时刻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这样一种互动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互动方式:一种是良性的互动方式,即工程系统的输人一输出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造成环境的破坏,良好的环境为工程系统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条件;另一种是恶性互动方式,即在工程系统的输人一输出过程中,环境被严重地损害和掠夺,被损害的环境反过来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表明,在工程与环境的`互动发展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工程活动主体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航空工程的先驱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教授曾说过,“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来的世界”。工程师在现代工程活动中始终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是现代工程活动的核心,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操作都是由技术人员即工程师去完成的。换言之,工程师是工程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实施者和监督者。美国学者维西林和冈恩也认为,“工程师与其他职业不一样,其直接涉及环境的保护。无论什么工程,工程师都是做事的人。建造一座水坝需要许多专业人员的技能,如会计师、律师和地质学家,但却是工程师实际建造了水坝。正因为如此,工程师对环境负有特殊的责任。”这种特殊的责任也就是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

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3

一、中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简析

1.环境基础知识薄弱

样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少环境基本知识,如在调查中认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学生占21.4%(表1),说明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27.7%的学生认为可再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说明其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23.0%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修复,夸大科技作用,不明确科学技术需要结合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2.环境伦理素养缺乏

环境伦理知识是环境伦理态度的基础,更是环境伦理行为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环境伦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表2)。如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只有78.8%,其中15.2%的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观点不明确;8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力,12.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环境权力;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权力的学生仅占85.4%,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学生占7.9%;认为人类没有权力减少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的学生占46.8%。

环境伦理态度对环境伦理行为的终极表现起决定性作用,也是体现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参数。样卷显示74.9%的学生认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过度使用是提前使用下一代人的资源”,9.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1)。说明部分学生对资源代际公平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当前利益,违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对全球资源现状、资源与人类关系及自然环境各要素内部关系缺乏基本认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弱化环境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如10.8%的学生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表2)。

3.资源危机和环保行为意识淡薄

样卷显示只有35.3%的学生做过家庭节水调查活动,并能做到节约用水(表2)。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若污染和浪费严重,其循环周期超过其可再生速度,就会引起水资源危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质危机,节约用水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垃圾和大多数资源一样,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二次资源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但调查显示只有29.2%的学生分类丢垃圾,而41.3%的学生从未做过垃圾分类,同样,17.7%的学生在超市购物会经常购买购物袋,不能做到购物袋重复利用。样卷显示只有13.0%的学生看到校园里践踏草坪行为会及时制止, 60.9%的学生发现河流正在被工厂污染会给环保局打电话(表2)。以上数据表明部分中学生环保行为欠缺,即使有环境保护行为,也只停留在浅层意识,对社会及个人成长没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现状简析

1.教师对中学环境教育总体方向不明确

调查显示21.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试行)指南》(表3);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伦理知识充足。目前中学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由于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没有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调查中有63.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培训。

2.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对环境教育渗透不够

调查表明中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虽然科学详尽,但部分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实际,如仅有14.8%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材是中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环境伦理教育渗透方面,地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环境限制,仅有55.3%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偶尔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的作品;同时63.6%的教师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有提升到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3.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但只有40.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渗透,能够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教师仅占34.1%,能做到经常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作品的教师仅占15.2%。

4.学校对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但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具有环保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过以下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从没”、“学校不组织”、“非常想去,可是没时间”等。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培养方式,不但体现于教师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能够经常做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批评的学校仅占58.0%;只有9.0%的学校能做到经常聘请专家开办讲座,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的学校仅占9.6%。

三、中学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道德只有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其存在才有意义。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环境在其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个人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环境伦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的环境伦理教育对一个人环境伦理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中学环境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基本环境伦理素养不够,未能针对学生进行环境伦理常规教育;学校对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把成绩作为任课教师工作业绩的惟一衡量标准,严重影响任课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积极性;由于课时限制,任课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渗透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缺少环境伦理教育环节;学校对环境伦理教育宣传不够,未能引用重要环境节日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认识。学校教育是公民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公民环境道德的培养必须从根源做起,只有从学生时代强化其环境道德素养培养,公民的整体环境素质才会提高,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其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入手:①以中小学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据实际教学环境,适当增加适合学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行养成教育,并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②定期指派中学骨干教师参加有关环境伦理教育实施方案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本校相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扩大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范围。③通过校规、班规等相关条例对学生不良环境行为予以约束,并为学生建成长记录袋,对其环境保护行为实行定性、定量的过程性评价,必要时公开评价,其结果作为期末评优、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的标准,以激励其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④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做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并播放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危害相关视频,创设教育情境,增强家长、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⑤定期举行有关环保课外实践活动,使其纳入校本课程或乡土地理教学的必修环节,强化学生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⑥鼓励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环境伦理教育渗透,形成教学意识和习惯,并注意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为了解四川省中学环境教育现状,本文选取800名初、高中生和100名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样卷方式针对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教师的环境伦理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环境教育的渗透以及学校环境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以访谈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校正。学生样卷发放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97.5%,有效样卷90.6%;教师样卷发放100份,回收88份,回收率88%,有效样卷100%。

一、中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简析

1.环境基础知识薄弱

样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少环境基本知识,如在调查中认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学生占21.4%(表1),说明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27.7%的学生认为可再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说明其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23.0%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修复,夸大科技作用,不明确科学技术需要结合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2.环境伦理素养缺乏

环境伦理知识是环境伦理态度的基础,更是环境伦理行为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环境伦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表2)。如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只有78.8%,其中15.2%的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观点不明确;8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力,12.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环境权力;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权力的学生仅占85.4%,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学生占7.9%;认为人类没有权力减少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的学生占46.8%。

环境伦理态度对环境伦理行为的终极表现起决定性作用,也是体现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参数。样卷显示74.9%的学生认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过度使用是提前使用下一代人的资源”,9.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1)。说明部分学生对资源代际公平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当前利益,违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对全球资源现状、资源与人类关系及自然环境各要素内部关系缺乏基本认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弱化环境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如10.8%的学生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表2)。

3.资源危机和环保行为意识淡薄

样卷显示只有35.3%的学生做过家庭节水调查活动,并能做到节约用水(表2)。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若污染和浪费严重,其循环周期超过其可再生速度,就会引起水资源危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质危机,节约用水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垃圾和大多数资源一样,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二次资源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但调查显示只有29.2%的学生分类丢垃圾,而41.3%的学生从未做过垃圾分类,同样,17.7%的学生在超市购物会经常购买购物袋,不能做到购物袋重复利用。样卷显示只有13.0%的学生看到校园里践踏草坪行为会及时制止, 60.9%的学生发现河流正在被工厂污染会给环保局打电话(表2)。以上数据表明部分中学生环保行为欠缺,即使有环境保护行为,也只停留在浅层意识,对社会及个人成长没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现状简析

1.教师对中学环境教育总体方向不明确

调查显示21.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试行)指南》(表3);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伦理知识充足。目前中学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由于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没有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调查中有63.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培训。

2.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对环境教育渗透不够

调查表明中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虽然科学详尽,但部分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实际,如仅有14.8%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材是中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环境伦理教育渗透方面,地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环境限制,仅有55.3%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偶尔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的作品;同时63.6%的教师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有提升到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3.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但只有40.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渗透,能够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教师仅占34.1%,能做到经常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作品的教师仅占15.2%。

4.学校对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但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具有环保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过以下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从没”、“学校不组织”、“非常想去,可是没时间”等。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培养方式,不但体现于教师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能够经常做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批评的学校仅占58.0%;只有9.0%的学校能做到经常聘请专家开办讲座,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的学校仅占9.6%。

三、中学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道德只有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其存在才有意义。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环境在其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个人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环境伦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阶段的环境伦理教育对一个人环境伦理素养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中学环境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基本环境伦理素养不够,未能针对学生进行环境伦理常规教育;学校对学生环境伦理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把成绩作为任课教师工作业绩的惟一衡量标准,严重影响任课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积极性;由于课时限制,任课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渗透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缺少环境伦理教育环节;学校对环境伦理教育宣传不够,未能引用重要环境节日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认识。学校教育是公民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公民环境道德的培养必须从根源做起,只有从学生时代强化其环境道德素养培养,公民的整体环境素质才会提高,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其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入手:①以中小学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据实际教学环境,适当增加适合学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行养成教育,并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②定期指派中学骨干教师参加有关环境伦理教育实施方案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本校相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扩大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范围。③通过校规、班规等相关条例对学生不良环境行为予以约束,并为学生建成长记录袋,对其环境保护行为实行定性、定量的过程性评价,必要时公开评价,其结果作为期末评优、评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的标准,以激励其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④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做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并播放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危害相关视频,创设教育情境,增强家长、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⑤定期举行有关环保课外实践活动,使其纳入校本课程或乡土地理教学的必修环节,强化学生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⑥鼓励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环境伦理教育渗透,形成教学意识和习惯,并注意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为了解四川省中学环境教育现状,本文选取800名初、高中生和100名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样卷方式针对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教师的环境伦理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环境教育的渗透以及学校环境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以访谈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校正。学生样卷发放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97.5%,有效样卷90.6%;教师样卷发放100份,回收88份,回收率88%,有效样卷100%。

一、中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简析

1.环境基础知识薄弱

样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缺少环境基本知识,如在调查中认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学生占21.4%(表1),说明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人类对环境的作用;27.7%的学生认为可再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说明其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23.0%的学生认为随着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以修复,夸大科技作用,不明确科学技术需要结合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2.环境伦理素养缺乏

环境伦理知识是环境伦理态度的基础,更是环境伦理行为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环境伦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表2)。如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只有78.8%,其中15.2%的学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观点不明确;8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权力,12.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环境权力;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权力的学生仅占85.4%,持完全否定态度的学生占7.9%;认为人类没有权力减少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的学生占46.8%。

环境伦理态度对环境伦理行为的终极表现起决定性作用,也是体现环境伦理素养的重要参数。样卷显示74.9%的学生认为“人们对环境资源过度使用是提前使用下一代人的资源”,9.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1)。说明部分学生对资源代际公平认识不到位,只考虑当前利益,违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对全球资源现状、资源与人类关系及自然环境各要素内部关系缺乏基本认知。还有极个别学生弱化环境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如10.8%的学生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人类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表2)。

3.资源危机和环保行为意识淡薄

样卷显示只有35.3%的学生做过家庭节水调查活动,并能做到节约用水(表2)。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再生资源,若污染和浪费严重,其循环周期超过其可再生速度,就会引起水资源危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水质危机,节约用水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生活垃圾和大多数资源一样,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成二次资源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但调查显示只有29.2%的学生分类丢垃圾,而41.3%的学生从未做过垃圾分类,同样,17.7%的学生在超市购物会经常购买购物袋,不能做到购物袋重复利用。样卷显示只有13.0%的学生看到校园里践踏草坪行为会及时制止, 60.9%的学生发现河流正在被工厂污染会给环保局打电话(表2)。以上数据表明部分中学生环保行为欠缺,即使有环境保护行为,也只停留在浅层意识,对社会及个人成长没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环境伦理教育现状简析

1.教师对中学环境教育总体方向不明确

调查显示21.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试行)指南》(表3);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伦理知识充足。目前中学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成绩,由于工作环境压力,教师没有精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但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调查中有63.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培训。

2.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对环境教育渗透不够

调查表明中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虽然科学详尽,但部分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实际,如仅有14.8%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内容符合教学实际情况。教材是中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资源,在环境伦理教育渗透方面,地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环境限制,仅有55.3%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偶尔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的作品;同时63.6%的教师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有提升到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3.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不足

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但只有40.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伦理教育渗透,能够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教师仅占34.1%,能做到经常鼓励学生设计反映环保主题作品的教师仅占15.2%。

4.学校对环境教育关注较少

学生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但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具有环保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过以下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从没”、“学校不组织”、“非常想去,可是没时间”等。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培养方式,不但体现于教师地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调查显示能够经常做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批评的学校仅占58.0%;只有9.0%的学校能做到经常聘请专家开办讲座,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的学校仅占9.6%。

三、中学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4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与自然交互作用和不断演

化的历史。其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大致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且其节奏在逐步加快和紧张。第一, 受制于自然的童年阶段。这一阶段从蒙昧时代开始, 大约经历了上万年;第二, 主宰自然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从文艺复兴开始, 通过几次动力技术革命, 大约持续了几百年;三是致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成年阶段。这一阶段从上世纪中叶开始, 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与第一阶段相适应的人的伦理情感是一种自卫性的恐惧和憎恨。人们在与自然界进行交往时, 尤其是对待那些野兽种群, 唯恐遭受伤害而避之不及。与第二阶段相适应的人的伦理情感则是一种自傲式的自信、贪图和热衷。人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不断深入大自然的腹部, 驯服和奴役着众多生物种群为其服务, 以主人翁和胜利者的姿态, 肆意妄为。众所周知, 从19世纪到20世纪, 人类集中的创造和发明, 足以摧毁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种。关键在于, 科技的这种威力, 使其成为继上帝之后人的一种新的信仰支柱———“知识就是力量”和“人定胜天”的系列理念, 已经深入到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人与环境方面, 我们同样演绎着第二阶段后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成功运用了市场经济, 使得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 不可否认,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 同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 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还存在效率不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中国GDP约占世界5%, 但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 占世界25%至40%”。迄今为止, 许多人还缺乏应有的思想和观念的准备:一方面是物质欲望在不断膨胀, 另一方面, 却不知怎样来满足这些不断膨胀的欲望。

于是, 许多人便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对大千世界采取了两种极端的方式:一边是大肆地践踏和掠夺, 一边却是过度地“热爱和亲近”。有的人为了一己利益, 置明文法规于不顾, 疯狂掘采矿藏, 大肆砍伐森林, 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也有的人一味盲目地亲近大自然, 诸如:想方设法觅食野生动物, 与豺狼虎豹游戏拍照。然而, 其共同点仍是自私、愚昧和无知的缘故。前者是自私加愚昧, 因为他们破坏了生态的平衡, 最终还是祸及其自身;后者与其说是对自然的热爱, 不如说是另一种自怜或自私的表现, 其实质仍然是那种膨胀起来的占有欲、支配欲的作祟。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被随意践踏。

二、当今中小学环境伦理教育问题管窥

对当前各学校开展的环境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从伦理和道德角度审视, 问题不容忽视。

学校通过设立与环境相关的课程、环保讲座、辩论赛、征文等形式传授环境和环保知识。在实践教育层面上, 一方面是学校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较好地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参观考察, 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一系列环境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观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综合分析许多开展环境教育的学校的情况看, 他们的教育方式多集中在较为单一的环境知识教育和环境危机教育上, 缺乏必要深入和系统的环境伦理与道德的教育引导。

缺乏道德渗透的环境知识教育虽然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和环保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技能、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观念, 但由于道德教育的缺乏或力度不够, 没有使学生在其精神世界中接受环境道德的教化, 环境道德观没有得到较好的树立或培养。在集中性、系统性、正规性为特征的学校教育环境中, 学生能较好地接受环境教育, 一旦脱离了学校环境, 由于缺乏集中、系统的环境教育的组织和开展, 加上社会利益多元、复杂化的影响, 学生先前接受的环保观念很容易被冲解和弱化, 环境知识和环保知识技能也不能或较好地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当中。

通过现实事例及危害告诫人们为了健康与生存要保护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示作用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深入剖析“危机教育”, 它实质上是一种受功利理性和实用理性支配的利益选择形式, 人们关心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直接动机是环境问题和危机造成了人类生存危机或对人们健康造成了损害, 是不得不采取的行为, 是对功利的一种取舍。但由于环境破坏与保护对个人的利益影响呈现相对的“非直观性、非即时性、非直接性”的特点, 使“环境危机”很难得到众多人的深入感知和接受。

如果在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比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单一地开展知识教育和危机教育, 会导致一些学校开展“绿色教育”往往停留在学生环保知识的传授和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等形式层面上。忽视学生的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 会导致学生形成“我们要保护环境、要爱护动物、不要乱扔垃圾、不要破坏草坪”等简单的“要或者不要”的认知教育, 却缺乏“为什么要”和“为什么不要”的道德追问和道德情感的积淀, 一旦离开特定的环境, 先前的环保认知很容易被消解。

三、对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伦理教育的构想

改善人与环境关系的品质, 便必须重新探讨人类对环境的价值观, 建立新的环境伦理。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教育者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模式, 即在种种与环境有关的活动中自觉选择保护环境的行为。国际自然保育联盟 (IUCN) 于1972年召开的国际环境保育与教育教师训练课程会议中, 建议环境教育应融合下列教学方法: (1) 在环境中教学 (Teaching in Environment) , 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中并亲身去观察环境问题。 (2) 教导认识环境 (Teaching about Environment) , 除让学生自行观察、记录外, 教师应指导其进行环境分析与比较。 (3) 为环境而教学 (Teaching for the Environment) , 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教学主体,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及评价。受其启发, 在目前学校开展的环境道德教育实践中, 我们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 强化STS教育使之成为STSN教育, 以增强“自然” (Nature) 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因为在STS教育创始过程中, 人类社会尚没有遇到像今天一样的环境恶化问题。所以, 将“科学、技术、社会”并列为统一的体系, 强调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是适当的。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度引起注意的人类环境问题, 其实是自然生态的整体恶化问题。所以, 作为第一性的“自然”范畴必须重返教育内容和体系之中。目前, 许多中等学校除了STS教育 (有的称为综合理科) 之外, 在理科教育中还相继增设了“化学与环境”、“生物与环境”、“地理与环境”等章节, 应该说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 在科技与社会教育中, 必须突出“自然”的应有地位, 大约50亿年的地球演化的历史与众生万物生存和繁衍的规律, 值得人们重新理解和思考。作为基础教育包括科普工作, 不仅应该强化人们的科技和环保意识, 而且还要关注它的理论源渊, 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技伦理或环境伦理的科学价值观教育。

第二, 强化间距伦理为标志的环境道德教育, 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越加紧张的关系。受到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的压力, 以及现代生物中心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今天人们的环境意识已得到普遍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除了人类自身, 各种生物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得以保障的前提。然而, 仅仅提倡人与动物的平等理念, 作为口号还是不够的。试想, 在一个实力极不均衡的条件下, 如何保证人与其它种类之间的平等生存和发展?还必须寻求道德方法论的支持。古语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虽然我们倡导“万物一体”和“天人合一”, 但并不等于不论种类和差异, 不讲距离和分寸, 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共生共荣”。既然是不同的种类, 我们就应该分门别类, 有所选择, 保持必要的距离感, 以使各种各类各司其职和各得其所, 这样才能做到互不侵犯与相互支持。尤其是那些野生动物, 适应了特殊的生态环境, 与人的性情差别很大, 我们绝不能一味追求与其同歌共舞而亲密无间。

第三,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全球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不是孤立的, 它们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相互之间, 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之间, 同样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 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引导学生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获得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关于环境的知识, 另一方面, 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同时, 应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 增强忧患意识, 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

[萧成勇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科学系201701]

环境伦理与普遍伦理 篇5

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化背景中环境伦理与普遍伦理的价值旨趣,探讨了环境伦理成为普遍伦理的可能性以及在普遍伦理视野中如何建构环境伦理的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人类共主体形式的`逐渐形成和底线伦理的规划,有可能使环境伦理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普遍伦理;反过来,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环境伦理则应该立足于人类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基础,在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伦理规范中形成共识,努力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环境伦理,以回应全球性普遍伦理的挑战.

作 者:胡建 陈国跃 作者单位:胡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310012)

陈国跃(中共衢州市委党校,324000)

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6

摘 要:环境伦理与环境法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环境伦理对于环境法治建设各方面的影响,阐述环境伦理对于构建环境法治体系的重要性,提出环境法治建设的改革意见

关键词:环境伦理;环境法治;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曾指出:“法律与道德这一主题引起人们注意许多不同的问题。其中有:道德观念影响法律制度和受法律制度影响的途径和方式;道德概念和原则是否应进入一个适当的法律定义中;法律的道德强制;批判法律制度的道德理性原则和我们默许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法律的正当性来源。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一般到特殊,环境伦理学对环境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伦理观念的变化将对环境法产生重要影响。

一、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

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伦理学诞生于近代西方,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从社会角度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加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是环境伦理学得以产生的根本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八大公害为标志的西方社会危机是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直接诱因;现代社会普遍的精神危机是环境伦理学的心理基础。从文化的角度看,以科技主义、理性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是环境伦理学得以滋生的文化根源;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环境伦理学顺应了当代西方伦理学由原始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复归的潮流,体现了生态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渗透、融合趋势。在环境伦理学诞生之后,各种各样的环境伦理观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于环境伦理学界,各自阐述自身的观点和理论,都试图通过自身理论的研究来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观点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人类社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核战争威胁等种种困境和危机,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其中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可持续发 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环境伦理奠定了环境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

倫理学的善恶观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来源之一。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的名言:“因为人性的缺陷,所以需要宪法;因为人性的优点,所以宪法才有可能实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人有性恶的一面,必须立法来限制;但因为人有性善的一面,才能成就一个法治的社会;一个缺乏伦理道德支撑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法治的,伦理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才会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和认可。环境法治的建设有赖于道德秩序的形成,而环境伦理的产生,即是在为环境法治建设构建稳固的社会基础,形成规范的社会道德秩序,从而形成稳固的环境法治秩序。如果环境法不能反映和体现社会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伦理价值,就不能得到民众的有效承认和服从,难以得到普遍遵守。

三、环境伦理修正环境法治的目标和价值

环境伦理观念的发展促进了法律的生态化变革,催生了环境立法。在环境伦理观的影响下,环境法的演变和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从单一以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发展到以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为目的、又发展到以共同保护人类世代间利益和生态利益为目的的历史发展阶段。环境发至体系是中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但又因其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的法律体系,因此环境法治更多的关注与社会的环境价值观,让公众的价值观在立法活动中得以体现,环境伦理的进步也推动环境法治所包含的价值观,从最初的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的基本原则从以污染治理为中心到后来的以保护为主,都体现了环境法治伴随着环境伦理不断修正的过程。

伦理思想上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行为规范的改变。人类在思想观念上的每一次飞跃,都促使了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认识发生新的转变,从而影响到法律的改变,可以说,人类环境伦理观的改变是环境法兴起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以环境伦理观为基础,已经出现了新的环境法律思想,它正在影响着现代的环境立法。环境伦理和环境法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一方面,环境伦理的发展推动着环境法治的变革和完善,另一方面,环境法治建设将环境伦理的价值内化为普世的社会规范。

中国的环境法需要一场全面的变革,这场变革要求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法律生态化的理念作为出发点,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刻的反思,对现行环境法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理论上的创新。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环境伦理为法理基础,确立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确认环境资源享有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增设尊重其他生命物种生存权利的规定等,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为了保护人类和生态的共同利益而重新建构中国环境法的体系。

参考文献:

[1]韩德培,陈汉光.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3.

[3]汪劲.伦理观念的擅变对现代环境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现代法学,2002,(2):129.

[4]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41.

作者简介:

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7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环境污染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湖南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基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编号14WTC38)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环境伦理学是以环境保护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认为所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人类有义务尊重生态系统平衡。它是在生态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情况下诞生的。人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人的需求猛烈增长,造成了对生物圈的过度冲击,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自然界的危机,也孕育着或已经引起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生态问题对人类利益的严重威胁迫使人们探索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以达到使人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环境污染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环境问题。由于生物工程、无土栽培、工厂化管理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不再是无利可图的产业。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与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具有不相容性,即农业巨大的负外部性,使得目前农业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虽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农业活动所提供的农产品、景观、休闲场地等,但是农业的污染问题也使得都市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农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水体和土壤污染源,不仅退化了农业生态系统,危害农业安全,也通过水和食品污染损害到居民健康,成为危害民族素质的公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小农户生产形态使农业环境污染管控处于困境,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必将进一步凸显。为此,我国政府近几年来开始高度重视以农业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环境问题,并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特别强调“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先后制定多项法律法规规范农业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界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从而把农业环境污染管控提高到战略高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指出,我国农业的出路在发展现代农业,并殷切嘱托湖南要发挥传统农业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突破。从这个角度上说对湖南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环境伦理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微观作用机理和管控政策体系,从本质上认识了农业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加重的社会经济规律,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宏观把握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耦合关系之后,将农户作为基本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农户生产经营以及技术应用等主要行为的环境污染效应,揭示农户行为与农业环境污染的本质关系,进而分析如何优化农户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来探求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突破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调整政策的可行性,建构农业环境污染管控政策以期优化农户行为,从而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双赢”目的。

2.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逻辑分析与举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农业环境污染的特征与中国环境污染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共性的研究与个案的解剖相结合,坚持从普遍到特殊,再从特殊到普遍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分析农户意识与行为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我国农户意识及行为均不利于农业环境污染减排;还通过建构农户行为模型分析农业政策的环境污染效应,发现我国部分农业政策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加重,需要将农业环境目标纳入政策目标体系中,从而调整农业政策;

3.主要观点,作者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以环境伦理学的视角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农业环境污染与宏观经济发展、农户经济行为的作用机理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的管控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索。分析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管控现状,并建构湖南农业环境污染管控体系。提出“共同负担为主,污染者负担为辅”的财政分担方式,“以经济激励为主,行政管制为辅”的管控方式、“生态补偿和生态税费相结合”的管控手段、“以源头治理为主,末端治理为辅”的管控模式,以及“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管控措施。有机生态农业是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利用禽畜饲养场产生的各种粪便,有效遏制养殖业环境污染,减轻农业长期以来滥施农药和过度使用化肥而造成的水源和土壤污染和地力衰竭。此外,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业环境污染管控框架和政策建议,如:优化农户行为能够减轻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效应;以经济激励为主要手段构建农业环境污染管控体系;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整合农业政策等。

4.拟解决的问题,

(1)作者尝试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分析农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如:经济发展对农业环境污染具有恶化与改善双重影响;经济发展—农业环境污染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农业环境污染特征。课题同样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分析农户意识与行为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我国农户意识及行为均不利于农业环境污染减排;课题还通过建构农户行为模型分析农业政策的环境污染效应,发现我国部分农业政策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加重,需要将农业环境目标纳入政策目标体系中,从而调整农业政策;此外,课题组将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业环境污染管控框架和政策建议,如:用环境伦理学规范农户行为能够减轻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效应;以经济激励为主要手段构建农业环境污染管控体系;整合农业政策等。

(2)作者采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实证检验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污染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污染的“倒U型”特征。利用回归方法分析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特征对农业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利用“CVM”条件评估方法,分析农户农业环境污染意识与支付意愿。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可靠的研究结论,如:农业环境污染与人均GDP处于同步上升阶段;农户环境污染意识与兼业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的关系。理论研究方面:经济发展和农业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模型来阐述。

从环境伦理学视角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尤其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实际进行的研究,分析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管控现状,并建构湖南农业环境污染管控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以达到使人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年),2007.

[2]林宏程、李先维:农业污染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生态经济,2009(9)

[3]林宏程:基于生态环境恢复改善的视角探讨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J].广东农业科学,2011(13)

[4]刘英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三方博弈及对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14)

上一篇:X线电视下一篇:几何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