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伦理

2024-07-30

教育伦理(精选12篇)

教育伦理 篇1

一直以来, 高等学校都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方面下大功夫, 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等伦理素质因素的培养。那么, 职业伦理素质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是否有着重要的影响呢?

通过走访大量用人单位, 笔者发现, 现代企业的用人理念正在由专业素质向综合素质转变,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 同时还要求员工具有遵纪守法、诚信可靠、爱岗敬业、善于合作等较高的伦理品质。高等学校在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 密切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开展大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 是必须和必要的, 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条新途径。

一、职业伦理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何谓伦理?伦理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所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1】伦理是一种反映共同需要、经过社会认可后的规范。由此可以推知, 职业伦理就是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职业伦理是基于大学生作为“准职场人”在未来社会工作活动中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职业伦理作为一种看不见的软约束力, 是社会对其工作者基于社会责任而提出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愿望, 它要求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 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 都应该时刻遵守社会所达成的伦理共识, 例如:诚实守信、沟通合作、互帮互助、开拓创新等等。

职业伦理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 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职业伦理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倘若没有强大的伦理作行为导航, 一个人即使有强大的工作能力也有可能被各种利益诱惑而步入泥潭, 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足以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 职业伦理可以细化到各行各业的岗位中, 奠定经济良性运行的秩序基础, 从而带动就业发展。职业伦理集中体现了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道德风范, 这种精神力量能挖掘出一个人的巨大潜力, 激励人们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带动就业发展。例如:有学者在探究德国以宝马、奔驰为代表的德国汽车制造业之所以能闻名世界时, 就指出这样的一个因素:德国人出于对宗教的虔诚而工作, 他们工作踏实, 很少跳槽, 认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只要是上帝所安排的, 都是神圣的, 一定要将它做好。德国人这种职业伦理造就了“德国制造”成了世界精良产品的代言。【2】相反, 一旦职业伦理缺失, 就会增加经济成本、降低速度, 从而影响就业面的扩大。

二、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的职业伦理缺失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以及择业的过程中, 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缺乏诚信意识和爱岗敬业的意识, 职业伦理明显缺失。

(一) 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职业定位功利化

当前, 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变得纷繁复杂, 人们的心态普遍浮躁。大学生受到社会世俗观和拜金主义的影响, 在面临就业选择的时候, 普遍存在重视待遇、忽略需求, 扎堆儿大城市、不愿下基层, 关注个人发展, 轻视社会责任等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主的心态, 甚至有很多大学毕业生, 为了获得较高的待遇, 放弃了理想和兴趣, 以自我为中心, 逃避社会责任, 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的发展。

(二) 随意毁约, 诚信就业意识淡薄

实行了双向选择以来, 各高校都将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毕业生落实工作的基本形式。当前,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大学生存在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的现象, 在就业协议的履行过程中, 不讲诚信, 缺乏基本的契约精神, 甚至“脚踏几只船”, 同时与几家单位签约, 极大的浪费了就业机会, 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此外, 大学生入职后, 频繁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增加了单位的招聘成本, 还影响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三) 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社会责任心不强

爱岗敬业精神是个体在职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宝贵的职业品质, 它是一个人的职业追求、职业态度的具体体现。爱岗敬业体现着一个人对职业认识的高度, 是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基础, 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曾经对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600家用人单位做过调查, 结果发现:“敬业精神”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 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高居第一。【3】由此可见, 当前大学生的敬业意识缺乏, 不愿意吃苦,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不愿意到基层, 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就业, 社会责任心不强。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 是高等学校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 通过讲授理论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引导、构建、提升大学生的伦理素养, 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健康的职业人格。世界著名高校耶鲁大学的校长雷文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教育学生能给予社会更多的承诺, 达到更大的目标, 是一所好大学应具备的社会责任”。【4】大学生是职场中的精英群体,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受到的职业伦理教育是其职业素养组成的重要部分, 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 加强高等学校的职业伦理教育, 有着特殊的意义价值。

(一) 符合现代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同时也是关注伦理道德的社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 应该不仅仅只具备优秀的职业技能素质, 同时, 也应该拥有良好的职业伦理素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应该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诚实可信,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道德观, 能够坚定的遵守职业道德操守, 能够正确地分配和使用责、权、利, 能够自觉地抵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加强职业伦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职业伦理意识,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把他们养成既具备专业技能, 又有良好伦理素质的合格的职业人, 有利于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 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二)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观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是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的道德标准, 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是人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职业精神。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后备军。在全社会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 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不仅有利于将诚实守信贯穿于大学的学习生涯, 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社会职业中坚定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信念不动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有利于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 各高校都意识到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 是高校最根本的生命线。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在当今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激烈的求职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各行各业不仅仅只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和职业技能, 更看重他们是否具备诚实守信、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等良好的职业伦理品质。因此, 高等学校如果能够加强学生的伦理教育, 按照全面发展的思路来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就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满足现代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 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 高等教育时期是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最佳时期

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培养职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入手, 让他们形成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职业道德素质, 做一名文明的职业劳动者。伦理道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由一个由认知到内化的过程。如果一个大学生, 在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中仅仅学到了专业课程, 而没有从伦理的视角对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职业伦理有深入的体会, 则他所受到的教育一定是残缺的。这种教学结构中的残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致命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年龄阶段上就有接受教育引导的主观需求。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理论讲授、专业技能提升、轻实践教学、轻职业道德培育的现象, 如果能改变这种不良局面, 对学生的职业伦理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使其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观念, 步入行业之前就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素养, 这无疑是为中国未来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保障。

四、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

伦理教育, 既是一种感觉经验教育, 也是一种实践理性认知和判断教育, 更是一种实践理性行动教育和实做教育。【5】职业伦理教育应该遵循这一规律, 并将致力于其伦理精神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中。高校职业伦理教育还应当结合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律和专业自身的特点, 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入手, 结合经典伦理案例, 加强实践教学, 帮助学生真正树立起牢固的职业伦理道德观念,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 是一定的社会主导的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特殊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功发展的保证, 是一个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变化:盲目地夸大自我价值, 将职业生涯取得成功的标准单纯的定义于金钱的现象, 认为只要赚到了钱就实现了人生价值, 为了赚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忽略了职业道德建设。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道德知识, 培养职业道德精神, 体验职业道德情感, 实践职业道德行为, 通过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来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着重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立足基本国情和基本的就业形势, 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他们正确看待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坚持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背信弃义为耻;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生中, 牢记“诚信”二字, 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管理、诚信发展, 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 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 引导他们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

专业精神是指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在社会工作中, 应按照社会公众的福祉要求, 更多地强调社会责任而非自身权利。当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国出现了行政伦理急需改进、商业伦理恶化、科技伦理滑坡、医学伦理堕落等职业伦理严重缺失的现象, 培育和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非常必要。在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过程中, 向学生宣传和灌输专业精神, 引导学生摒弃权术以及不道德的竞争, 在未来从事经济活动中更多的关注公众幸福, 在岗位上做到公平、信誉、公利, 敢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坚定地遵守职业道德操守。

五、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教学形式

(一) 将经典案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多种形式灌输职业伦理观念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内容与具体的职业现实联系起来, 在讲授专业课时, 选取一些真实的、经典的、实用性强的案例, 对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伦理观念有很好的帮助。例如, 在金融专业, 学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部分时, 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出现的金融案件, 引导学生理解银行信用文化的理念。在讲证券投资时, 结合有内幕消息的“垃圾股”、涉及武器制造、环境污染等“罪恶股”, 使学生认识到由于金融伦理缺失对金融投资乃至全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和学习, 可以接触到与具体工作实践有关的伦理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为其职业伦理观念的形成作好铺垫,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素质方面改善影响社会经济持续良性运转的生态环境。

(二)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 对毕业生进行职场行为规范引导

伦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伦理认知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使从业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职场前的最后一个求学阶段, 也是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 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职场行为进行规范的引导, 将为他们的求职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高等学校通过安排实习、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深入企业内部, 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并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企业文化、运作方式等职场常识, 分清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从而提高学生对职场的认知水平, 增强对伦理理论的领悟力。同时, 有助于学生把伦理规范与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最终形成认真负责、踏实工作、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职场品质, 达到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顺利过渡职场的目的。

大学生在迈入职场前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并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精神, 将职业伦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中, 认清形势, 摆正心态, 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 就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

六、结语

职业伦理素质体现在个人层面上是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 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则影响着我国经济良性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促进大学生职业伦理素质提高的途径多样,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权, 抓住大学时期这个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素质塑造的关键时期, 自觉担当起培育大学生职业伦理素质的重任。在职业伦理教育的过程中, 遵循行为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方面, 利用思政课和专业课全面系统地将伦理知识传授给大学生, 并引导大学生对责任、正义、诚信、敬业等基本的职业伦理常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 通过就业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伦理知识, 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内在的职业道德素养, 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职业习惯, 方能达到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承宗.伦理学视野下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研究财经[J].理论与实践, 2008 (5) :1.

[2]赵晓.职业精神伦理建设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J].群言, 2006 (1) :29.

[3]任江林.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和弘扬[J].人才开发, 2006 (1) :32.

[4]理查德·雷文.大学工作[M].王芳等译.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11.

[5]唐代兴.情感·认知·行动:伦理教育方法体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1) :1.

[6]陈文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13.

教育伦理 篇2

序 言

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认识到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和培养民主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这些目标的根本,在于保障学和教的自由,并且确保所有的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工作者接受这种职责,以恪守最高的伦理标准。

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过程固有责任之重大,渴望同事、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的尊重和信任,勉力从事,藉以取得并保持最高程度的伦理品行。《教育专业伦理规范》表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抱负,并提供据以判断品行的标准。

对违反本规范任何条款的纠正措施,应仅由全国教育协会和/或其分会制订;本规范的任何条款,都不得以全国教育协会或其分会特别规定之外的任何形式强加推行。

原则一:对学生的义务

教育工作者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有价值而又有效率的社会成员。所以,教育工作者为激发探究的精神、知识和理解力的获得以及对有价值的目标深思熟虑的构想而工作。

在履行对学生的义务时,教育工作者—— 1.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行动。2.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3.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教材。

4.必须作出合理的努力保护学生,使其免受有害于学习或者健康和安全之环境的影响。5.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

6.不得以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原有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念、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或者性别取向的为由,不公正地:

(1)排斥任一学生参与任何课程;(2)剥夺任一学生的任何利益;(3)给予任一学生以任何有利条件。7.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谋取私利。

8.如非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漏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学生的信息。

原则二:对本专业的义务

公众赋予教育专业以信赖和责任,以冀其怀有专业服务的最高理想。教育专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和国民,基于这种信念,教育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促进鼓励运用专业判断力的风气,争取条件以吸引值得信赖者步入教育生涯,并且帮助阻止不合格者从事教育专业。

在履行对本专业的义务时,教育工作者——

1.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作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有关的重要事实。

2.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

3.不得帮助明知在品格、教育或其它有关品质上不合格者进入本专业。4.不得在有关某一专业职位候选人的资格的陈述上故意弄虚作假。5.不得在未经准许的教学实践中帮助非教育工作者。

6.如非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同事的信息。

7.不得故意作有关同事的虚假的或恶意的陈述。

8.不得接受任何可能损害或影响专业决定或行动的赠馈、礼品或恩惠。

浅析环境伦理的教育 篇3

【关键词】环境意识 环境伦理 教育

一、环境意识与环境伦理教育

环境意识即是生态意识,在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中,环境意识一词产生,对于学术界来说,环境意识没有统一的定义,它是一种意识,一种关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形态,环境意识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知识要素、环境伦理意识要素等,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环境伦理意识,可以这么说一国国民的环境伦理意识的高低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环境意识状况,由此可见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而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这样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强化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环境伦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所谓伦理,即是关乎道德,伦理学就是关乎道德的科学,而环境伦理教育就是在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基础上,将对环境保护的领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以此来保护环境。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环境领域,应用到环境保护之中,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一种伦理道德,成为融入人们血液中的一种意识。环境伦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环境伦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法宝,相对于解决环境伦理的办法的制定都要依靠环境伦理作为基础。环境伦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内在发展动力,在给生态环境带来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还有利于保证环境保护执行有力、监督有效;有利于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

三、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措施和内容

环境伦理教育是在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基础前提,摒弃了传统的落后的封建思想。环境伦理学认为人和自然或自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一)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措施

在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强化人们的环境伦理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那么应该怎么样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呢?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动摇,要摒弃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观念,将人与自然环境视为同一系统,重视环境对人类的作用,树立起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道德观念。

②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遵守环境保护道德的原则。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为以后做打算。

③构建环境伦理的道德规范。发挥环境伦理道德模范的优秀带头作用,使每个人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

(1)资源观

地球的承载力是限的,地球的资源价值也是有限的,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来说地球既存的自然价值量是有限的,虽然现在地球资源的数量很丰富,但是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地球的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那一天,而且地球资源的再生是以一定的自然物为载体,比如说煤的形成,是以数万年前的花草树木为原型,经过数万年的变质才形成的。然后是自然资源的生成能力,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相当的脆弱。所以我们要摒弃地球资源无限论的想法,树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观。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地球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包括现代人和后代人,包括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种族。因为是共同的财富,就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或者地区以任何名义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建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可持续的发展含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战略,一个目标,一种理念 。它的实现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配合,还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重要是依靠环境伦理的道德力量,依靠扎根于人们内心的信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伦理的重要内容,正如有些环境学者提出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迫切需要借助伦理道德的力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实现人地和谐。

四、结语

由此可见,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伦理教学的重要性。数千年来,人类与自然间无伦理关系之信念已经开始瓦解。今后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伦理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当下,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文佳,柯金良译. 我们共同的未来. 台湾地球日出版社,1992.

[2]杨冠政. 人类环境伦理信念的演进. 环境教育季刊,1996.

[3]杨冠政.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教育季刊,1996.

教育伦理 篇4

一、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概况

(一)诊所法律教育的概念以及价值

一般认为,诊所法律教育源自美国。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早期研究诊所教育的学者将其译作“临床式法学教育”,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仿效医学院诊所教育而产生的,在医学院就读的学生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从事临床实习,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当法学教育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时,法学院借用了“诊所”的名称,产生了“法律诊所”这一法学领域特有的名称;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2]这类似医学院的临床实习,都是从实践中致力于培养律师在完成专业教育时所应具有的法律意识、立场、技能及职责的法学教育。[3]

诊所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技能,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学习法律,在法律实践中获得法律的创造性思维,最终造就既具备法律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又具备法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4]因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围绕其价值构造而展开。具体言之,诊所法律教育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其内在价值是以实践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关系,积累经验教训,并且在法律实务中激发新视角、新观点,这是诊所法律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诊所法律教育以人为本、以公众利益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必然效果;[5]其外在价值主要是促使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促使法律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二)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法学教育的国际交流,诊所法律教育迅速对外传播。1999年,福特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法律诊所教育课程的研讨会,会后福特基金会向全国高校发出《关于参加福特基金会召开的拟在中国法律院系中开展法律诊所教育课程会议的报告》。[6]2000年,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等国内7所高等院校开始引入诊所法律教育[7],标志着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在中国拉开了序幕。随着上海交通大学在2012年成为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在我国共有145所高校法学院开设了法律诊所项目。[8]

诊所法律教育项目在中国稳步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其实践与研究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诊所法律教育,其教学成果也逐步被得到肯定,诊所法律教育已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同。

中国诊所法律教育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在中国的高校中富有成效地推广,如何使该项目获得更高程度和更广泛认同的,如何筹建项目建设的经费等一系列问题到目前还是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是,我们相信这一符合社会发展的法学教育方法的生命力,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二、法律职业伦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教育现状

(一)法律职业伦理概念

要了解法律职业伦理的概念,有必要先阐述职业伦理之界定。职业伦理,也可以称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是某种职业或专业的从业人员以伦理自然律为基础,根据本行业的专业知识,经过逻辑推演而形成的。有职业的产生,就必然有职业伦理的要求。职业伦理是随着职业的出现而产生和逐步发展的,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法国著名伦理学家爱弥尔·涂尔干对职业道德有过如下论述:“职业道德的每个分支都是职业群体的产物,那么它们必然带有群体的性质。一般而言,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群体的结构越牢固,适用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就越多,群体统摄其成员的权威就越大。群体越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个体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越频繁,这些联系越频繁、越亲密,观念和情感的交流就越多,舆论也越容易扩散并覆盖更多的事物。……所以我们可以说,职业道德越发达,它们的作用越先进,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越合理”。[9]恩格斯也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0],其所指的各个行业的道德也就是各行业的职业伦理。

法律职业伦理亦是法律这一职业与一般的伦理道德相结合的产物。简言之,法律职业伦理指从事法律职业活动的主体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11]换句话说,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2]

(二)法律职业伦理之重要性

法律职业伦理对于法律职业的形成和法律职业的良性发展乃至一国的法治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化的必要条件

孙笑侠教授将伯尔曼在《法律与革命》一书中论述的西方法律传统10个特征与一般职业的特征及法律职业的要求相结合,概括出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标志:(1)法律职业或法律家的技能以系统的法律学问和专门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并不间断地培训、学习和进取;(2)法律家共同体内部传承法律职业伦理,从而维系着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以及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3)法律职业或法律家专职从事法律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或自治性;(4)加入这个共同体必将受到认真考查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如律师资格的取得。[13]从法律职业发展史来看,是否存在法律职业伦理被认为是法律职业产生、存在与否的标志之一。因而,可以说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化的必要条件。

2.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才的要件

早在民国时期,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14]“讲到法律人才,我认为至少要有三个要件:(1)要有法律学问,(2)要有社会常识,(3)要有法律道德。只有法律学问而缺少了社会常识,那是满腹不合时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不能算做法律人才;有了法律学问,社会常识,而缺少了法律道德,那就不免流为腐化恶化的官僚政客,亦不能算作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法律道德和社会常识,三者具备,然后可称为法律人才。”[15]“一个人的人格或道德若是不好、那么他的学问或技术愈高,愈会损害社大。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16]

3. 法律职业伦理对法律实施和社会正义维护起重要作用

对一个法治国家而言,仅仅有法律是远远不够,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圣经》也说:“我们知道法律体现着正义,但这也要人能正确的运用它。”也即是依法治国必须具备一大批献身法律的法律人。而法律一方面是法律人的要件,另一方面能更好的指导法律人正确的运用法律。

(三)我国法学教育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现状

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一直为我国的法律教育所忽视,我们只是依赖于一般的政治和德育教育。现阶段,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一席之地。这种情形与法学知识性教育的成效相比形成极大反差。当今中国法学教育中最缺乏的不是一般法学知识的教育,而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教育。[17]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其现实表现为:第一,法学教学目标缺少职业道德要求;第二,法律职业道德学科地位不明确;第三,师资力量极度薄弱;第四,教学方法单一。[18]有学者分析指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9],一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二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态度或情感教育的独特性使得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难以有效地开展。

三、诊所法律教育下法律职业伦理培养机理

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在《法律教育》中论述道:“所以关于法律伦理的科目,是法律学校课程中所不可缺少的。我们对于学法律的学生,倘再不顾到他们道德的修养,那无异替国家社会造就一班饿虎。所以对这一点应特别注意。”[20]法学教育要注重职业技能及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法律职业伦理在法律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学界形成了上述共识,但时至今日,在中国法学教育实践中,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路径。

随着法律诊所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以及本土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看到了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新希望。诊所法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法律职业伦理息息相关。一方面,法律诊所教育的产生原因之一就是原针对学院式的法律教育对律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无能为力。水门事件发生后,美国律师协会的法学教育与律师资格审核部门要求,必须在所有由该协会批准的法学院中展开职业责任教育,正是借着这一势头,法律诊所教育在美国法学院中逐渐普及。另一方面职业伦理培养又是法律诊所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所在。法律诊所教育下有其独特的法律职业伦理培养机理。美国学者波顿格尔认为,法律诊所教育中“职业责任问题是其核心内容。”[21]

(一)法律职业主体的可塑性与法律职业伦理的相对稳定性

法律职业伦理是否可教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观点如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或者智慧,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22]而英国哲学家赖尔则认为美德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内容是态度的学习。

在这里我借鉴我国学者房文翠老师的观点,法学教育之于法律职业伦理意义方面,法学教育不应只传授知识和专门的技术,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悉尼·辛普森认为,仅仅向学生传授律师业的传统是不够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他含蓄地指出,现代学徒制度并不能教授良好的道德作风。“如果法律人就是一项职业的话,必须采取一些手段向学生灌输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这是一种职业的精髓。”[23]应当说:“重塑道德感的希望主要在于法学院。”[24]这是因为法律职业主体的法学院教育是其从事法律职业的必要准备,而法律职业伦理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承前自后的阶段,其发展状况,直接受到其以前人生阶段发展的影响,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他们成年和老年时期的发展,影响到今后的成才过程。当法律职业主体还处在大学时期,也即当他们还是青年时期,这时候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其认知水平提高,自主意识增强,可塑性较强,良好的引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职业伦理属于道德范畴,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征,这将对法律职业主体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二)诊所法律教育之法律援助与道德情操培养

诊所法律教育的产生与法律援助关系密切,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促进诊所法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贫民法律援助活动。[25]美国法学院学生进行公益服务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参加以课程为基础的诊所项目;另一种是参加独立项目。两者中,与教学相配套的法律援助诊所形式更为常见。[26]中国从美国引入诊所法律教育以后,也与法律援助结合在一起。我国高校法律援助起步早于诊所法律教育,但在引进诊所法律教育后,法律援助在诊所法律教育多元价值体系中又占据了枢纽地位。[27]

法律援助的对象是需要采用法律救济,但又无力支付诉讼费和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简言之就是困难群体。诊所教育下,法学院学生通过参与法律援助,在帮助困难群体上对其职业伦理培养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亚当斯密将同情作为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他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28]由此可以知,诊所法律教育下,法科学生对困难群体的援助所体现出的同情触及到了道德世界的最深处。

同时,他还论述道:“无论是心灵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是比愉快更具有刺激性的感情。虽然我们对痛苦的同情远远不如受难者自然感受到的痛苦强烈,但是它同我们对快乐的同情相比,通常更为生动鲜明……后者更接近于天生的、原始的快乐之情。”[29]而法律诊所教育下,学生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正是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实际介入案件,这种同情远比学习案例或者看卷宗等经院式学习强烈的多。这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法律职业的价值。同时为弱势群体办案和伸张正义,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从而塑造高尚情操。以此为基石而发展的道德情操将会是一种持久的,内化的,也即由此产生的法律职业伦理体验最为持久。

(三)知行合一,人心升华

法律职业伦理作为道德范畴,不应是虚幻的说辞,而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体现和证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有效的实践,法律人的品格和境界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当然,某些法律职业人在其学习期间,也许终其一生都还不一定知道:法不仅是生活之需,而且也是一种精神;法律学术,不仅是一门手艺,而且也是一种陶冶价值;不能说这是对立的:严肃者,法术,轻快者,艺术;也有些法律学术,它们本身也是轻快的艺术,是法学经典作家所写的法律节日(庆典)之书,人们读这些书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陶冶身心。”[30]人本法律观告诉我们,人心至贵,法律必然关心人心。法律之道即生存之道,生存之道即人心之道。人不能没有心,要想有一颗正义之心、权利之心、强国之心、治国之心,就必须通过实践将所习得的法科知识、理念切实转化为法律行动、制度,没有这种实践化的环节支撑,想得再美再好法科教育都会最终失败。[31]实践是衡测人心的科学标尺,也是升华人心的有效器具。[32]

经院式法学院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岸上学习游泳的阶段。但若不到真实的案件中像律师那样操作和演练,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和掌握法律职业的真经。诊所式的课程是把真实案件中的法律、事实、人际、经济、政策、道德、传统等各种问题摆到学生的面前,这对于学生真正理解社会正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33]诊所法律教育则通过努力寻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接受实践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司法系统的实务工作及其所需要进行的改革,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服务社会的热情。[34]

四、诊所法律教育中职业伦理教育建议

因为道德具有抽象性和多元化的特征,道德教育无疑是比较难上的一课。加之中国法学院教育轻视职业伦理教育的传统,法律职业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对此问题,不少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有学者提出要从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培养,规范法律职业者的从业资格,提高从业门槛;提升法律职业者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强社会法治文化的普及和渗透;强化对法律职业者的执业监督,建立违反职业伦理的矫正机制等方面来解决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35]这些策略无疑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具体到诊所法律教育中,要改善我国职业伦理缺失的问题,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能力教育与伦理教育并重

纵观中国的法学教育,一直以来以“经院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对法学院学生的培养,往往只重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即使在法律诊所教育引进以后,也往往只重视职业能力而漠视职业伦理。职业能力要求和伦理要求要做到两条腿走路,不偏废其一,就得改变目前这种局面。对于职业伦理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德育教育来代替,也不能仅仅采用独立的、集中的课堂教学法来完成。

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将能力教育与伦理教育并重,要从根本上重视伦理教育。落实到诊所教育,就是要将职业伦理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学教育院校应该开专门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并规定相应的学分和考察制度。

要在诊所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有意识的安排职业伦理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职业伦理在法律诊所教育中的权重,这样就可以将法律职业伦理融入各个不同的部门法中。同时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其道德认知的内化,即法律职业情感和态度的养成。将职业伦理以外在的形式注入法律诊所教育是诊所教育中职业伦理教育的第一步,而在我国,这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有德之师的有心之教

道德行为学习不仅强调从直接经验中学习,从亲身体验中学习,也重视从观察模仿中学习,从情境摹拟中学习。父母、老师、位高者或公众人物等权威性群体也是对个体产生巨大影响的潜在榜样。一定程度上,儿童将父母和老师看作是“道德发挥约束力的社会化代理人”[36],他们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即把父母、老师的言行视为社会道德的标准,这种权威性成为他们遵守道德规范的力量源泉。在青年时期,虽然其自主性前所未有的增强,相应的这种模仿学习有所下降,但依然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自我与社会角色认同上的矛盾极易把青年推入一个尴尬期,这时候的道德发展需要得到积极的引导。作为法学院职业伦理教育的引导者,法学院的老师对法律人的法律职业伦理影响不可谓不大。

发达国家法学院的教师都具有突出的社会地位,他们除了在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外,一般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道德人品上更是堪称社会楷模。我国大部分的法学教师直接从学生中来,讲授纯粹的理论架构游刃有余,但因本身甚少涉足实践领域,缺乏实践经验,由他们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注重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实在是勉为其难。更有甚者,有老师在课堂传授一些明显违背法律职业伦理的知识。因此,法律诊所教育选择老师之时,必须是选择那些德才兼备的老师,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另外,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职业伦理的教育。诊所老师要充当“领路人”角色,通过言传身教的符合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将法律技巧、职业伦理等,潜移默化而非灌输到学生心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全方位的、持续性的,教师本身即是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目标,因此老师的选择不得不慎重,老师的引导不得不尽责。另外,诊所教师的师资应该多元化,适当的聘请有专长的教师临时授课,以及聘请法官、检察官等讲座或授课,其所授内容职业伦理部分应该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教育,其考评结果对教育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法律伦理属于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内涵,在考核方式,评价指标上不能简单的用试卷测试,用分数来衡量。这就容易导致难以掌握学生的法律伦理的培养状况。而且,一个人的职业伦理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修炼,这个考核是历时性的、连续性的,不依赖于特定时间点上的成绩,也不依赖于个案的成败得失,而是看重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学生在这方面的收获多少、品质优劣也就比较难以判断。

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能对学生的职业伦理培养起导向作用,能有效促进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向有序、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诊所法律教育职业伦理评估体系构建中要明确评估指标,制定科学的评估程序。职业伦理教育评估内容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过程评估;二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效果评估。

五、结语

法治社会的建立,不仅仅是法律体系的建立,更需要践行的法律人。而法律人的培养则依赖于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一个合格的法律人不应该仅仅具备法律知识和机能,更应该具有独特理性的法律职业伦理。

虽然我国注重道德建设,但是,法律职业伦理的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能保证每个法律人都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无疑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是法律的起点和目标。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都应该加以利用。诊所法律教育正是这种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说法律诊所教育在中国是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一条救赎之道。

摘要:法律职业伦理是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所应具备的特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该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上有着其独特的机理,大力开展法律诊所教育既是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也是一条救赎之道。教育可以塑造人,诊所教育有利于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而法律职业伦理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诊所法律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公益心,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诊所教育实践可以使人之心灵得到升华。法律诊所教育应坚持能力教育与伦理教育并重,建立德才兼备的诊所师资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育伦理 篇5

腾飞吧!祖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自豪。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学生通过讲解、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照片等方式,介绍家里老人小时候的苦难生活。

5.小结: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解放前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1.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2)小结:新中国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正向小康水平迈进。

2.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了解祖国的变化。

过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的经济发展是直接相关的,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的发展。

(板书:今天)

(1)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板书:农业)

教师、学生共同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教师小结: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耕作技术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也猛增,我们看到金色田野里收割机正收获着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硕果。

(2)展示工业的发展变化

过渡:农业的变化这么大,工业生产更是日新月异。大家一起看看我国钢铁、煤炭、石油、发电量的变化。

(板书:工业)

出示一组数据:(具体数据见扩展资料)

算一算:1949年,我国钢产量不到16万吨,1996年达到1亿吨,约是1949年的几倍? 问: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大幅度提高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小结:工业生产飞速发展

3.从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

(1)过渡:我国工农业有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也有很大发展。

(板书:体育)

(2)问:你知道在旧中国,中国人被诬蔑为什么吗?你又知道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体育健儿打破多少项世界纪录?获得多少世界冠军吗?

(3)读一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一段。

(4)问:每当你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时,特别是当大家得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5)小结:我国在近年来,体育事业上取得巨大成绩,使外国人不敢小看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强者。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体育事业将会大步前进。”

4.从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1)过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3)小结: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辛勤劳动,创造出伟大成就,使祖国腾飞。

三、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

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明天繁荣富强)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板书课题:十二 腾飞吧!祖国)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十二 腾飞吧!祖国

明天繁荣富强

今天

农业、工业、体育、科技

教育伦理思维需要多视角 篇6

与国内很多教育专著不同的是,本书在探讨伦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不向读者灌输某种理论,也不刻意阐述自己主张的理论,而是向读者不断地展现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的看法、依据和内在逻辑。不仅引领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不断暗示读者:没有绝对真理!

本书在分析教育伦理问题时重点介绍了两种伦理观:一是效果论,二是非效果论。

效果论认为,行为的对与错要依据行为的结果来加以判断。行为的选择,要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所谓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是在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时,那种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好或者最大收益的选择,则为最好的或最优的选择。何谓“好”,不同的价值观又有不同的标准。在效果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认为享乐或者幸福即为“好”。而享乐主义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则是功利主义,这是效果论中一种很重要的流派。功利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社会政策的制定应该依据“为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原则。在考量或选择某项决定时必须考虑每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在运用效果论分析伦理问题的时候,指出了这种伦理观的两大问题:一是结果性信息在行为发生前是很难获得的,各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有时候无法进行“好”与“不好”的比较,而且,要对所有相关者的结果性利益进行累计判断,更是难乎其难!第二个问题——也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是:依据效果论所得出的结论,有时是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比如,效果论可能会支持这样的行为:十个痞子可以虐待一个人,因为十个痞子的快乐总量超过一个人的痛苦。而这样的结论显然是十分荒唐的。

非效果论撇开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平等尊重每个人为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定律,用康德的核心道德定律来表述就是“绝对命令”——“行为只依据那些既符合你的意愿又同时可能成为普遍原则的公理”。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个人作为有绝对内在价值的存在,我们的行为要尊重每个道德主体的价值。“平等尊重原则”包含以下三个辅助性观念:(1)“要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就是说,不能把人看作是我们达成个人目的的工具。(2)我们必须把人看作是“自由的、理性的、有责任的道德行为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尊重他们选择的自由。(3)人与人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他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每个人都被赋予同等的基本权利,人人都享有相等的机会。但是,这一伦理观也有不足:(1)一个人很难确定他所愿意的行为是否能成为普遍的行为规则。(2)行为与情境是紧密关联的,而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很难来确定普遍行为规则、道德原则。

以上两种伦理观为我们思考伦理问题或进行伦理抉择提供了不同的思维工具,它们各有利弊。这就提醒我们,在思考教育伦理问题或进行教育抉择的时候,要有多个视角。审视我们的教育思维,我感觉还比较狭隘。我们往往循着一种思路去思考教育问题,在论及自己信奉的理论时,只言其是,不道其非。更不可取的是,我们常常把某一理论置于一种真空情境中,很少考虑理论成立的具体条件、理论适用的特殊情境。就总体而言,中国教育实践在伦理取向上所奉行的主要是效果论。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以片面的终端结果——升学率、进入好的高一级学校的人数和比例、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的。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也主要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硬性指标的。而对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充分地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充分地尊重了每个学生主体,则关注不够。与教育实践不同的是,教育理论界在教育伦理上的主要取向是非效果论,强调“平等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等。但是,理论界的伦理主张并没有成为广大教育实践者的自觉行为。我感觉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一元化的伦理思维不符合中国实际。以效果论为主导的中国教育实践根深蒂固,它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基础。我们在倡导非效果论的同时,也要看到效果论的合理因素。(2)理论界在推崇“平等尊重每一个人”的思想时,把一切都抽象了,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没有关注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水平。例如,“平等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这里的人必须是有能力、负责任的道德主体。能力是对抉择负责的先决条件。对缺乏道德主体性的人不能完全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尊重自由的程度与自由诉求者的成熟度密切相关。

教育必须重视多视角的伦理慎思,要积极推行“公开且不受操纵的伦理对话”

在伦理道德方面,人们的观念常常出现分歧,有时甚至出现很强烈的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分歧和冲突?《教学伦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有益指导。该书值得借鉴的建议是:要进行“公开且不受操纵的对话”。其要点是:所有相关的当事人都要参与讨论;讨论还必须做到无人受到强制、受到灌输,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心底的声音”;参与讨论者是人人平等的;决议应该完全公开,不能排斥任何观点;最后,通过这样的对话所做出的决议应该能实现“互惠目标”。决议中的个体参与者应该能够并且愿意设身处地地为参与讨论的其他人着想,不仅要从自己的视角,还要从各种可能的视角出发来得出一些合理的结论。

这种“公开且不受操纵的对话”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首先是“共同体价值”。这种对话能够使共同体得以巩固,能够增强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进取心,并因此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其次是“理性价值”。这种对话实际是伦理反省、伦理慎思的过程,人们在分享彼此的见解的时候,各自的反省都可以得到改善。它在本质上是促进人们多角度思考伦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审视中国的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这种“公开且不受操纵的对话”是非常欠缺的。在学校决策过程中,一些学校管理者很少为师生创造公开而平等的对话平台,师生们很少有机会就有关伦理性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绝大部分决策由权威决定。师生所能做的就是执行决定。这种频繁使用权威的状况,使师生对学校目标及各种决议和规定缺乏内在的认同感,对共同体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忠诚,在工作中也就无法做到尽职尽责。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共同体的退化。

这本著作在写作上也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它将两难案例、情境辩论、概念讨论、理性分析、方法论反思等内容有机结合的结构方式,具有诱人思考的独特魅力,很值得我们著述时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我推荐的三本书

1.《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该书汇集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思想既生动又深刻,闪烁着永恒的智慧之光,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吴康宁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收录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界领军人物吴康宁教授的多篇演讲。该书对教育问题不仅有“应该怎么样”的直面解答,而且有“为什么这样”和“还可能怎么样”的反思和追问,充分彰显了逻辑的力量和理性的魅力。

3.《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工程伦理教育工作认知状态探析 篇7

现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人类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要求都与工程伦理教育息息相关[1]。重大责任落在未来工程师身上, 对于现在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是否得当和效果如何决定着未来工程师的工程伦理道德素质, 也决定着工程给人类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难。

1. 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

1.1 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及基本内容。

工程伦理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解释, 在英文中可以engineering ethics和ethics in engineering表述。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不仅要使工科学生和工程师明确认识到工程活动与伦理密切相关, 也不仅是使他们能够辨别出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解决工程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的能力[2]。现在国内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涉及三个基本维度:技术、利益与责任[3]。多名学者认为工科学生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保护人的生命摆在一切价值的首位;培养将要面对工程决策、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科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眼光[4]。

1.2 国内外高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情况分析。

世界各国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 20世纪70年代起, 美国开始讨论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我国工程国际化程度加大, 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 但却比较忽视工程伦理教育。按照文献资料显示当代中国工程伦理的研究从1984年开始[5], 200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 对工程教育进行了研究。一些本科院校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清华大学开设工程伦理课,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开始工程伦理研究与教学[6,7]。山东大学在生物、医学方面进行伦理课程研究与讲授, 可以追溯到1981年原山东医科大学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 当时主要是对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但是, 工程伦理课程却在2011年才以选修课形式出现。

1.3 目前工程伦理教学和活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在受到多元文化和功利主义严重影响和冲击下, 工程群体存在价值观混乱的现象[4]。如何从价值理性、选择理性和实践理性三个向度提高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工科学生群体的价值体系和伦理精神发生改变, 现在发生的“地沟油”、“毒奶粉”事件等, 是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失败和工科学生道德沦丧、价值错位的例证[1,4]。网络环境下, “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的教育, 相互冲突的理论已经严重影响工科学生面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判断时自我应如何去做。

但是现有工程教育过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科研意识的养成, 疏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1,8]。现在工科大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等。工程伦理类课程在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涉及, 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大学期间的课程, 没有专门的伦理类课程设置。而现在“两课”教师讲授的课程没有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两课课程体系中。其中思想教育课一般授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一般是辅导员或其他老师。他们大部分没有工科背景, 单纯从理论方面无法说服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等于工程伦理教育, 爱国教育不等于工程伦理教育。单独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教育模块的高校很少[6,7], 且班级授课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案例分析法在各个教学环节应用较多, “工程两难教学法”是采用比较多的培养策略方法。

2. 工程伦理的认知及认可程度调研分析

工程伦理是一种调节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对工程师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而工程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基于此, 本文主要从新入校大学生对于工程伦理教育和工程文化教育的认可与认知程度进行调研, 从而对高校实施工程伦理教育可行性进行分析。

2.1 样本的选择及调研方法。

本文选取S大学某校区的一二年级学生为样本, 调研数据共300份有效问卷, 其中网络答卷150份, 纸质答卷150份。该校区文理工学科均有, 比较具有代表性。调研主题:新生入校教育中的工程伦理与工程文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调研目的:进行整体调研, 横向对比, 比较接触过工程伦理教育与未接受过该教育的同学之间的差异。

2.2 样本调研数据分析。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男生70%, 基本与实际人数比例相近。一定比例的文科及理科学生也作为调研对象, 以利于学科门类之间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认知的对比。样本数据分析如下:

2.2.1 对工程伦理及教育的基本认识

93%的同学表示没有接触过工程伦理。反映出中学及高校阶段对工程伦理知识灌输的不重视。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方面, 被调查对象认为它是工程道德55%, 工作态度28%, 工程构造11%, 即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工程道德”即代表工程伦理。调查表明, 学生对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等存在模糊认识。

实际上, 工程伦理不仅涉及工程与技术, 还涉及工程与社会。在大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工程伦理的前提下, 半数以上人对工程伦理存在潜意识的认识。虽然工程伦理是一种道德规范, 但是与“工作态度”、“工程构造”息息相关。高校在开展工程伦理课程之前会得到学生潜意识的认同, 难度上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调查数据反映出教育中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严重缺失。事实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工程伦理的评判情况, 但个人对此了解较少。因此, 高校在工程伦理与文化教育方面还需加大关注度。

2.2.2 对工程灾难的伦理评判态度

对因工程伦理缺失而发生灾难的态度, 大部分人认为是工程师的道德缺失问题, 相对较少的人归咎于企业、政府、学校。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灾难认定的关注点集中在个体, 而非集体, 认为这是一种个体行为。但是, 如果仅把责任归咎于工程师本身的话, 那么社会影响力就会被大家忽视掉, 而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和道德水准恰恰是这一切的根源。

在假设调查对象为一名工程师, 则调查对象们认为“企业监督”、“工作人员态度”、“工程师伦理道德”在工程灾难中均承担较大责任, 其中企业监督问题39%, 工作人员态度问题26%, 工程师伦理道德问题36%。说明同学对于事故灾难的伦理评判态度还是非常理性的, 不会且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面。但企业监督问题占比重较大说明现在经济发展中“官本位”思想的严重性, 个人主人翁意识还有待加强。

2.2.3 工程伦理教育谁来关注

在“谁将负责推动工程伦理进行”的问题上, 被调研对象认为政府46%专业团队26%, 学校13%, 自己14%。对“高校有无必要开设相关课程”及“工程伦理教育是否能有效提升工程人员社会形象”问题中, 82%认为是。可以看出政府在重大决策和社会重大事件关注方面在群众心目中是非常正面的力量代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 高校教育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因此, 高校一方面必须加强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置, 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工程伦理相关的活动。

3. 积极推行工程伦理教育

3.1 加强高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引导。

3.1.1 工程伦理教育的必然性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高校教育将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由知识考察、技能达成转向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5]。借鉴国外经验, 积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做。调研发现, 学生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认识和认知的贫乏。通过工程伦理教育, 可改变学生伦理意识、责任意识淡漠的局面, 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增加学生对职业行为标注的理解, 在个人职业规划中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同时协助学生改进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判断能力。通过“两难”问题的讨论, 教会学生掌握应对负责局面的方法。

3.1.2 转变教育工作者、学生的思想认知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未来建设的主流, 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要双面发展。要打破现行高校的授课体制是不可行的, 但在授课过程和举办活动中逐步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其中却是可行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工程伦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工作者本身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理念的树立, 对工程伦理知识进行学习, 并且掌握工程伦理教育可以采用集中方法。在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要加强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一个学生拥有健全人格不代表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 必须在思想认知上树立工程伦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观念。

3.1.3 注意工程伦理教育的活动导向

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合理结合, 有的学者提出对于理工类大学而言, 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9]。工程伦理教育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师的责任, 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 同样可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主题上进行引导, 探索工程伦理与非技术课程整合[10], 将专业活动引入工程伦理教育机制, 时刻将伦理教育灌输其中。如形势政策课讲授就业方面的情况, 完全可以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成两难问题,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 提高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品质。另外, 可鼓励具有工科背景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开设相关课程, 较为全面地传授基础知识。

3.2 借鉴经验, 积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3.2.1 工程伦理教育方式多样化发展

现有工程教育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科研意识养成,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错位[5], 所以开设的课程中极少提到工程伦理教育内容, 单独开课的高校较少。工程伦理教育可以采用教育讲座树立素质概念、专业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培养素质、通过专题研讨进行实例研究、通过学生实践具体探讨在工作中的伦理章程等多种方式进行[11]。单独开课和融入式课程各有特色[1]。在开设的课程中可以进行嵌入式教育, 将案例分析引入其中。采用“工程两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多维度、多因素、全过程和全方位剖析课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这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将更容易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2.2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

目前, 各高校本科学生的课业学习还是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轻实践活动的锻炼。现在各国工程伦理界关注实践的工程伦理教育方法-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侧重点是培养解决伦理问题所需的技能。建议工程伦理教育加强实践环节锻炼, 如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 加大学生对于实习期间遇到的案例进行讨论、调研, 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如铸造专业学生在工厂中遇到的铸件浇注温度是靠师傅经验估计或粗略测量, 但提供给客户的浇注温度记录表却非常详细[11]) , 也可以作为工程伦理活动的一部分。

4. 结语

作为培养工程师的基地与摇篮, 高校工程教育在教学设计和学科课程结构、日常实践活动中, 能否引入工程伦理教育, 积极发展工科学生的价值理性是教育行业日益关注的问题, 工程伦理教育问题正处在逐步摸索和实践过程中。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要积极开拓适合本国国情的工程伦理教育方式, 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要:工程恶性事件不断出现, 反映出工程伦理道德的严重缺失。本文就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国内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进行探讨, 通过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学生认知状态分析, 认为与未来工程紧密相关的在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 同时提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应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育,认知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于建军.困境与走向:对我国工程教育现存问题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6) :114-146.

[2]陈大柔, 郭慧云, 丛杭青.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8) :32-37.

[3]朱海林.技术伦理、利益伦理与责任伦理[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 (6) :61-64.

[4]赵云红.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三种理性向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10) :43-46.

[5]王永伟, 徐飞.当代中国工程伦理研究的态势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5) :45-50.

[6]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5) :37-39, 48.

[7]仲伟佳, 丛杭青.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4) :33-37.

[8]段新明.工程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1) :28-31.

[9]李庆云.工程伦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53-54.

[10]王冬梅, 王柏峰.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2) :40-44.

我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实践探析 篇8

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专业领域中涉及更多的高科技应用,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产生了新的道德挑战,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出现了许多用普通道德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 由于专业行为和专业主体的“不可替代性”,使专业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商业伦理学在西方引起众多学者以及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美国工商经营活动中欺诈行为日益泛滥,如行贿受贿、垄断价格、商业欺诈、环境污染等,种种丑行被披露出来”[1],这些都促使西方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伦理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各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大,许多专业领域中的伦理缺失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事故频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传统的以群己关系和自我修养为中心的伦理观已经不能解决由现代科技活动产生的很多现实伦理问题,“代价论”的伦理态度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帮助他们认同专业的内在价值,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能够规范自己的专业行为,对可能出现的伦理难题有所了解、思考和警觉,当面对专业伦理冲突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和“应该怎样做”。

二、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现状

(一)专业与专业伦理的内涵

在专业社会学的领域,“专业被看成一个富有历史、 文化含义而又变化的概念,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2],专业是“运用特殊技能和知识,为社会或个人提供服务,以促进人类幸福生活的行业”[3]。专业人员由于掌握专门知识、熟悉专门技能,为那些无法自己满足需求的人服务,所以专业人员的服务具有特殊的责任或义务,他们“需要接受和分担对他们工作的责任,做到适当关注,富有想象力地预见危险,自觉地尽可能地监控项目,并且提醒他人注意危险,以便使他们对风险做出知情同意”[4]。专业人员的这种责任,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专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和专业地位。专业人员的表现只有符合社会的公共期待,达到专业者应有的道德标准,公众才会对该专业或专业人员建立起信任的态度,才会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住进楼房而不必担心它会坍塌,相信律师会为自己伸张正义,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因此,专业人员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伦理素质。所谓专业伦理,是指“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一套一致认可的伦理标准”[5],是 “社会中所有牵涉专业角色与专业行为的哲理思想、价值体系、原则与标准”[6]。专业人员只有掌握了专业的内在价值,才能够自觉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并对专业行为进行道德考虑和可能的违规惩处有所认识。

与专业伦理接近的概念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普通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对从业者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强调从业者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和内化,是对从业者的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等。德国哲学家谢林指出,道德只是针对个人的规范要求,而且只要求个人达到人格的完美。 伦理则强调社会关系和群体规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行为应当如何的理由所做的抽象的、理性的反思和考问, 力图要得出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道德的提升[7]。专业伦理主要由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规范等要素构成,专业人员不仅要遵循专业伦理规范,更要关注与专业行为相关的伦理问题。应该说,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困境的关注,是专业伦理有别于一般职业道德的关键。

(二)高校专业伦理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伦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对我国70所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8],当前国内一些大学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伦理教育课程,如将“工程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司法伦理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就整体而言,开设专业伦理教育课程的学校还很少,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停留在既有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上,而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对职业的一般规范性要求和作为未来从业者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更要认识到专业所肩负的伦理责任, 要将专业价值观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以实现对专业行为的自我控制,所以应该把专业伦理教育视作专业发展和专业精神提升的一种需要。

三、专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学取向

道德判断像其他判断一样,总是可以做出解释的, 伦理理论就是关于道德的综合视角,它为做出道德选择和解决道德难题提供了识别、组织和整合道德理由的综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就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某种伦理取向来实现其伦理价值,使大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认识到专业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将这种考量置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毕竟,基于理性思考的行为遵行才更有自觉性和约束力。

沈清松先生在谈及专业伦理教育时提到了三种相关的伦理学理论,效益论伦理、义务论伦理和德行论伦理[9]。效益论也称为功利主义,它认为区别一件事情的善恶依据,在于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并使大多数人能够获利。义务论伦理认为人们应该不为任何目的、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个人的道德自律性还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如法律或法规。德行论伦理强调人应该发挥其本身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三个伦理理论相互补充和相互丰富,它们对专业伦理教育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

一般说来,效益论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伦理思想。 一些功利主义者认为快乐是唯一的内在善,“快乐是人存在的目的”[10]。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趋向于效益的最大化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强调赢利性、市场可行性、时机和投资能力,就是为获得最大物质利益的“快乐”;对工程师强调技术的可行性、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把公众的安全、 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其理论基础大体上也是效益论, 因为这是一种涉及“造福于人”的快乐。应该说,效益论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可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使“快乐”处于“物所带来的愉悦”这个层面上,从而难以看到专业工作的内在价值,导致道德失范和伦理价值在社会生活中遭到贬抑。

因此,在效益论专业伦理教育的基础上,需要运用义务论伦理加以提升,教育学生认识和学习专业伦理规范,强调应自律地遵守规范。例如,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劳动环境是否安全、卫生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这些都是出自义务论的要求。义务伦理学家康德认为只有为道德义务本身而做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道德义务是“绝对律令”。例如,“要诚实”是道德———不是因为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而是因为诚实是我们的义务。但是由于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道德理由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而造成道德困境,例如,“保护无辜的生命”比“不撒谎”更为急迫地涉及对人的尊重。在纯粹由义务建立起来的秩序里,人们可能是遵守规则的,但却是缺少美德的,这是义务论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困境。哲学家罗斯认为,当与更紧迫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有某些可允许的例外的义务。他指出人们必须简单、 仔细反思特定情况,依据所有事实权衡所有有关义务, 努力得出一个好的判断[11]。因此,一个杰出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自由和创造的精神,不只是自律地遵守义务,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充满实践智慧的人,这种智慧是一种美德,是需要学习和经验的。这种精神正与德行论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德行论伦理学一方面注重人本来具有的良好能力的卓越化,例如公益心(仁慈、公正)、职业胜任(能力、创造性)、人格完整(自律、正直等),另一方面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例如忠诚、尊重合法权威等等。弗罗曼最强调的两种美德是胜任和忠诚,他认为专业人士要“尽心尽职”地实现客户和雇主的期待。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美德是实践智慧,即道德上好的判断,道德美德使人们通过理性的积极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或快乐的生活)而实现自我,获得幸福。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透过专业实践工作将外在的专业伦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美德,培养学生不仅以“专业者”的身份更是以一位“有德之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因为“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做一个具备德性的专业人员,并不必然是件违背人生或是充满痛苦的事情,相反,由于实践德行可以兼顾个人卓越的情形下促成人生的整体目的,所以实践德性应该是件愉悦自然的行为”[12]。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整体转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德行论专业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也是高校应该加强的。

四、践行专业伦理教育的策略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专业伦理教育的课程,其原因有很多,例如,受“技术工具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技术只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使专业教育步入“技术化”的误区;专业伦理学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交叉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专业伦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等。虽然专业伦理教育的实施面临着各种困境, 但我们还是应该多途径和多层面积极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采用理论教学和专业渗透教学结合的方法

理论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首要环节,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规划,单独开设一门专业伦理课程, 集中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以及阅读相关书籍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文献查询所学专业的发展史,了解本专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发展前景,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伦理章程和专业伦理著作,了解专业领域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和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遭遇的伦理问题。如果在现有的课程计划中增设新的课程比较困难,可以选择一些公共必修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增加专业伦理教育专题,将一般的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应用到专业领域涉及的伦理议题上。例如,将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追求效益与提高公众的福祉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道德敏感。这种将公共课和具体专业相结合的方式,需要哲学或伦理学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开发。因此做好课程整合,加强资源共享,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将是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任何一个专业都会引发各自独特的伦理问题,专业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伦理教育,促进专业伦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例如,将专业伦理问题融入专业导论、专业实训等环节中,或者将专业领域中的各种功能命题转化为伦理命题并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体验和认同,认识到实践中的价值和伦理问题以什么方式存在,形成判断的能力和习惯,这种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专业伦理教育的方法,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和责任感,还要求教师有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恰当地将伦理问题融入专业教学中。

(二)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学生如果没有对专业活动自主参与和深刻体验,专业伦理教育就很容易成为与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无关的一种 “虚化活动”。专业伦理教育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让学生了解专业技术标准,同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和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指导教师要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否则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一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哲学或伦理学教授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从价值和伦理角度分析专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伦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这种“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及专业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能够意识到在未来实践职业责任时会遇到来自包括自身利益欲望在内的各种挑战,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独立人格,还需要具备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建构研究 篇9

关键词:伦理学,体育伦理,体育教育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以迅猛的趋势向前发展。然而, 由于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体育领域也滋生了一系列不道德的现象, 并在不断地蔓延。在这种情况下, 适应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立足于当今我国体育的现实, 遵循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 建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已成为理论界的一项伟大使命。

体育伦理教育是指以体育 (指身体活动) 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体育伦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要素的视角来看, 它是体育伦理意识、体育伦理关系和体育伦理活动的有机统一;从体育伦理教育主体层次的视角来看, 它可以划分宏观体育伦理教育、中观体育伦理教育和微观体育伦理教育三个层面。体育伦理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与激励学生等方面。

二、中外体育伦理教育发展史考

在西方, 早期的体育伦理从属于体育哲学。“然而, 早期的体育哲学研究与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和美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 其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体育哲学的知识体系中, 体育伦理主要属于价值论形态知识, 包括:体育的伦理论述与形而上学论述的关系;体育的特殊精神功能在于工作差异背景下的体育道德形态;在体育中人类基因辅助的道德含意;以及体育中的公平公正等。这种情况使得西方的体育伦理既关注基础理论的探讨与建构, 又特别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批判, 以应用促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当代西方体育伦理的研究一方面使得自己具备了独立的形态, 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而进入专业院校课堂;另一方面, 又反过来使得自己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姿态, 突破对自我的反思, 与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与市场学以及生物与技术运用等学科领域的体育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了体育伦理研究的视野, 增强了成果应用之针对性与实际价值。实际上, 当代国际体育已不是相对独立的具体活动形态, 而是一种综合性文化, 需要体育伦理融入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当中。

中国, 作为一个德治传统国家, 在古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体育伦理文化。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主要是以“武德”和养生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的, “身心并育, 道德先行”, “武”会友, “礼”“让”为要, “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 这些体育伦理思想散见于历史上各类著述之中, 中国人在认识自然及人类生命时, 从来就没有把天单独、唯一地视为人类生命的生存本体, 他们在“天地者, 生之本也”, “始生也者, 天也”的观念背后, 还涌动着“养成之者, 人也”的生命保存和发展意识。因此, 传统体育既讲究“顺天”, 又提倡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积极改造身心, 求得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体育总体上站到了生命哲学的高度同时把握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并将二者相互贯通, 显示出中国生命哲学的博大精深。

三、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

体育本身就蕴涵着教育与激励。体育的娱乐性、教育性、规则性和竞争性或挑战性等本质属性决定着体育具有教育与激励功能。为学校所设计的体育具有最为明确的教育与激励性, 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德育常常是通过“必修”体育表现和发挥功能, 青少年的伦理意识常常因为体育活动与游戏而启蒙, 体育伦理关系常常因为体育活动而巩固, 体育伦理道德习惯因活动而得以内化;为社会所设计的体育以一种相对自然的方式教育和激励着社会大众, 其社会文化环境性的作用极其具有亲和力, 人类文明社会常常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体育道德相互融合, 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社会大众, 社会体育中所表现的伦理道德常常就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体育伦理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运动等所设计的体育及体育伦理, 常常是以“竞争”和“榜样”的力量发挥着教育与激励功能。

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是在体育实践中得以发挥的, 它既是理想而又立足于现实, 最易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也是在多种激烈的冲突与挑战下进行的, 它常常使得活动者的人性本来面目大白于天下, “应当”与“不应当”都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有明确的内容和方向, 它既以理想的“应当”为参照, 又与现实的“榜样” (包括对手) 相比较, 个人和团体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以及境界的高下优劣之分, 一目了然。由于现代体育活动的广泛性及其影响的深远性, 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发挥作用的范围非常之广, 影响也非常深远。从个人的角度看, 体育永远是个人精神风尚展示的最佳场所;从民族国家来看, 体育与民族的命运, 民族的解放和民族的振兴有着天然血肉般的联系, 体育的精神风尚就是民族国家精神风尚的优秀代表和最佳伦理道德教育与激励资源;从全人类来看, 体育伦理文化精神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世界的伦理精神, 在当代世界, 我们谈“全球伦理”而不涉及体育伦理, 其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

四、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建构的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 当代中国体育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 我国有关体育教育的研究在不断加强, 逐渐深入到体育的各个方面, 如体制与机制、伦理与法制、教育与训练、经营与管理、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结构与功能特征、市场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等。从纵向发展来看, 毋庸置疑, 我国体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然而, 从横向上看, 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质量与速度等要求相对照, 依然存在较大落差;与国际先进的当代体育文化相比, 多方差距十分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证实了我国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毫无选择地被置于大社会中, 与其他领域一样艰难地发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而且它逻辑地反映着体育人文研究的相对滞后。因此, 处在建设与发展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体育与社会主义市场规范相互契合之问题尤其不能脱离我们研究的视阈。“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的建构”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 既考虑周全, 又意蕴深远。然而, 它们既未得到完整深刻之阐述, 也没有得到具体完整之落实。本文就当代中国体育伦理 (结合法律) 建构进行研究, 旨在既探求中国体育良性发展之道, 又发掘和展现其深远意义。具体说来, 其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体育规范体系。以往我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育科技领域, 较少涉及体育伦理和法制规范。而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的良性发展, 首先必须树立市场主体的规范意识, 并把它同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宏观管理以及现代的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 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只有科技、法制与伦理三位一体协同建构, 才能形成完整而良性运行的体育体系。

第二, 有助于对体育文化的扬弃。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 也是人类一种能动的活动方式。因此, 为了保证中国体育规范化发展, 我们必须在研究和借鉴西方行之有效之市场方法的同时, 努力学习唯物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理性精神。由此可见, 中国体育规范化过程, 必然是我们对中外体育文化的扬弃过程, 尤其是一种中西融合基础上的体育伦理与法制文化创新过程。

第三, 有助于对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发展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析与辩护。目前,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未完全建立起来, 新旧体制的摩擦仍很严重, 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 往往容易错误地归结到市场经济之上。体育伦理与法制规范化发展之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贫乏, 一时又难以做出透彻解析并进行有力辩护, 这势必要影响到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民的信念与决心。对当代我国体育伦理之研究与合理建构, 其目的就在于对我国体育市场的合理性进行理论的解析与辩护, 为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万俊人.普世伦理的正义及其对功利价值的优先性.湘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4.

教育伦理 篇10

学习, 是我们为师者应做的、必做的一件事。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事物, 拓宽我们的视野无疑比闭门造车来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但是, 学习什么?怎么学习?2010年热点解码, 我们将一起在借鉴中创新, 在追寻中创造。本期解码, 首先让我们从在山东召开的“2009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峰论坛”上交流得到的台北的新教材《资讯素养与伦理》着手分析, 故事式教学, 希望对提高学科的亲和力有一些启发。

网络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随之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心智尚未成熟, 对人际关系及道德、法律认知水平不高的小学生, 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 更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 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和有效规避网络风险, 以适应网络环境和需要, 已经成为各国教育人士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

最近, 看到台北市编撰的《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 其编写风格之新, 投入成本之大, 重视程度之高, 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分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其中小学版教材共十个单元 (见右表) , 以6位小学生与计算机教师为角色人物, 透过实际的案例说明, 来探讨事件的始末和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与伦理规范, 养成健康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每一单元都是透过一个情感故事与技术相关联, 如第六单元 (平平与安安——网路谣言与霸凌) 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学校举行“穿越时空网络e少年”作文比赛, 班里要选出一位同学的作品参赛, 在老师公布成绩前, 大家都在揣测谁将代表班级参赛。

布洛:一定是伟柏啦!平常他作文都是最高分的。

沃德:不一定喔!因为网络作文跟一般作文不大一样, 像我就差点写不出来。

米迪:管他的, 反正不是我。

伊妹:不要讲话了, 老师要公布了!

徐老师:这次要代表本班参加比赛的小朋友是——佩琪同学… …

随着名单的公布,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不断… …

沃德:怎么不是伟柏?

伊妹:佩琪本来就不错啊!

……

名单公布的当晚, 大家的电子信箱内都收到这样一封信, 还有一张佩琪身穿比基尼泳装的照片。比赛应该是要公平的, 可是有人作弊拿到好成绩, 我们还要跟她作朋友吗?

佩琪知道这件事后, 难过地趴在桌上哭泣……

问题讨论:可以利用电子邮件, 发送涉及诽谤他人的字句或不雅图片吗?

第三天, 徐老师查出了发送邮件的同学, 原来是沃德对于伟柏不能代表班级参赛, 觉得有些失落, 就想给班上的同学写写邮件, 发泄一下怨气。

上课时, 徐老师跟小朋友进行讨论。

米迪:老师, 我的邮件上看不到谁寄的, 您怎么会知道?

徐老师将米迪的问题转给班上同学来讨论:利用隐蔽或是他人的计算机发送邮件, 别人就不知道是谁了吗?

本单元用故事性、趣味性的呈现方式,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式的问题讨论, 让学生在经历头脑风暴之后, 能够彼此分享相关议题的见闻与经验, 逐步揭露技术的本质, 并从中学习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道德规范。

我国大陆地区没有专门的信息素养与伦理教材, 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伦理教育一直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有些教材对此体现得并不明显, 即使有也是直白的叙述, 更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 影响了教育效果。一直以来, 有很多教师还没有扭转由计算机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 仍然在进行着就软件学软件、就技术讲操作的教学方式, 没有搞清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没有搞清楚信息素养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存在对素养与伦理教育的严重缺失, 偏离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向。导致学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文件被别的同学肆意删除或修改;论坛中经常出现不文明或不健康的语言, 甚至出现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事件。学生缺乏正确地获取与运用信息的价值观, 不懂得如何负责任地进行信息活动, 以致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信息素养与伦理方面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目标, 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价值所在。我们运用什么平台、学习什么软件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地搜集、处理、运用信息, 选择恰当的工具去进行相应的信息活动, 安全、负责地使用网络资源, 这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核心和本源。

快慢分班与教育伦理 篇11

面对这一教育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追问,从伦理的角度加以审视,认识快慢班的危害。

一、快慢分班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学校都对分快慢班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学生有认知差异,每个班都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在混合编班的情况下,教学只能以中等生为依据,结果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进”。快班慢班的区分,有利于分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因材施教,使优等生“吃饱”、“吃好”,差生“吃得进”、“消化得了”。其实。对照一下实际,我们就会明白。

第一,为什么没有升学考试压力的小学分快班、慢班的做法较少?为什么快班慢班的做法多发生在有升学考试压力的初中、高中?为什么在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的地区快班慢班的做法比较盛行?

第二,分班之后,快班受到充分甚至过度的重视,而慢班则往往受到有意无意的慢待、忽视、甚至遗忘,成为牺牲品,这更说明分班不是为了因材施教。

第三,分班依据的是考试总成绩。一个学生的总成绩很好,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各科都好。反过来,一个学生总成绩不算好。但也并不意味着其某些科目不好。对总成绩好而某科不好的学生来说,将其分入快班,对那不好的科目来说,无法因材施教;对某些科目好,而总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将其分入慢班,显然也无法对学得好的科目进行因材施教。

说白了,因材施教只是借口,分快班慢班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关于这一点,我想每个有快慢班做法的学校,其校长和老师都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要分快慢班,就是将那些有升学希望的学生集中在快班进行考试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这些学生的考试潜能,以更多地考上名校,为学校挣得名声、名望。至于那些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对不起,为了不影响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只能隔离开来,编入慢班,安全送他们毕业即可。

二、快慢分班的标准问题

学校在快慢分班的过程中所依据的都是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分班,“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表面上看比以家长的身份、钱财为标准分班来得公平、道德,其实不然。

纸笔测试不能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惟一依据。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主要智能是多元的,智力测验也只能相对地测量出人的一部分智能,而另外一些智能无法用纸笔测验方式来衡量。在教育中存在着“测试主义”偏见,即只重视可以测量出来的能力而忽略不能测量出来的能力。我们学校的考试试卷还不是加德纳所批评的智力测验,虽然可以考出学生的部分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但主要还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能力的检验。也就是说,学生考试的分数,不用说其他智能,就连学生的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的基本状况都无法反映出来,怎么能作为区分学生发展水平高低的惟一依据呢?以一个并不可靠的、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考试分数作为将学生分入快班和慢班的标准,注定要造成许多“冤假错案”,这不是缺德的做法吗?

且不说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能够准确地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即使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准确测试学生发展水平的标准,我们在分快慢班的时候同样会面对道德上的指责。人的发展有个体差异,有人早慧,也有人“大器晚成”,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开窍”稍晚而被打入另册(慢班),并由此扼杀了其发展希望和美好前景,我们的学校是不是应该感到内疚?尤其是在小学,孩子们的发展多数尚未定型。粗暴地对其进行归类分等,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三、快慢分班的伦理逻辑

从教育伦理学的要求出发,如果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落后了,学校和老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使他们尽快地赶上来。救助“弱者”是一基本的社会伦理原则,也是一项基本的教育伦理要求。快慢分班的做法则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遵循的是“损不足以补有余”的逻辑。我们的学校原来不是这样的,在升学之风刮得没有这么激烈的年代里,老师最关心、费力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现在倒好,学校和老师专心为那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锦上添花”,干脆将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编入慢班,明摆着放弃他们,更别说“雪中送炭”!

社会上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损不足以补有余”的事情屡屡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缺乏权利意识,政府的不作为等等。但我们不要忘了,这里面也有学校教育的“功劳”。学校在快慢分班时遵循的就是“损不足以补有余”的逻辑,长期在这种逻辑下生活的学生,耳濡目染,无论是快班学生,还是慢班学生,慢慢都可能将这种逻辑位移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上,成为一种定见,养成心理习惯。

四、“打入另册”的伤害

对分人慢班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种“倭化”。个人用言语的方式贬低他人,将他人视为另类是语言倭化;通过制度安排等方式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并区别对待,就是一种制度化的倭化。个人用语言倭化他人,反映的是个人的品德问题,一个机构用制度倭化他人,反映的则是这个机构、制度本身的德性问题。

以并不合理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将一部分学生分入慢班,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被打人另册。被贴上了“笨蛋”、差生的标签。这种标签对学生心理的伤害那是不言而喻的,分入慢班,就如过去时代在脸上刻上了标记的“犯人”,或者说是被贴上标签的“次品”,对心灵尚未成熟的学生的伤害有多大?难过、羞愧、没脸见人等等词汇已经不足描述。

但更残酷的是,这种伤害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时时刻刻,持续不断的,直到走出校门,甚至走出也不是终点。有一次我在一所中学听课,任课教师课上得很好,但她不自信,不知道我们这些所谓专家是如何看的,刚下课就当着学生的面向我们解释:这个班的学生不配合。要是在实验班上就好了。学生都听到了老师的话,有几个表情怪怪的。有几个学生甚至翻起了白眼。有快慢班的地方,这样的暗示与提醒总在发生。分入慢班,等于是在这些学生心里割了一刀。总是暗示和提醒,等于是不断往伤口上撒盐,不让伤口愈合,这样的教育,道德吗?

五、“娇宠”的危险

如果说分人慢班是“打入另册”,那分入快班,就是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娇宠”了。快班的学生在学校里备受重视,普遍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被忽视的学生不同,他们自我评价的“气球”被吹得饱饱的。正因为是饱饱的,却容易爆裂。很多被学校和老师宠着的学生慢慢会形成一种只会成功、不会失败的心理。一旦情况不如自己所愿,脆弱的内心就承受不了,“气球”就要爆炸。长时间生活在竞争、比较的环境中。这些学生的优越感往往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比较之中的。一旦这种比较发生了逆转,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很多在中学优越惯了的尖子生。到大学之后发现高手如林,自己不过是普通的一员,因而失落,无法接受,就精神抑郁,甚至轻生自杀。这充分说明这些被娇宠坏了的学生内心是多么不堪一击。

另外,快班学生的优越感也是建立在与慢班学生的对比中的,如果不让慢班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优越。那满足感就会打折。所以很多快班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优越感和对慢班学生的不屑。而这些态度在强化慢班学生自卑的同时,也激发了慢班学生的反感和对抗,进而毒化了校园生活的人际和谐。

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篇12

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 我国独生子女群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 他们引发了众多独特的社会现象, 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 孩子一直占据着家庭的重要位置, 而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中, 孩子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最最核心。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在如此长的历史时间中存在, 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他们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 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流。我国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与以往世代非常不同的行为和特点, 这些差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凸显, 包括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劳资关系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 本来就是“四有”中“有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很难想象, 一个家庭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人, 能称得上和谐的人、人格至善的人, 能称得上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所建立的家庭, 其道德水平及其向下一代所灌输的道德观念如何也可想而知。因此, 从大学的本性和职能出发, 大学的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 不注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的高等教育决不是成功的教育。

一、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性需要

(一)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2010年, 我国首次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8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20%, 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达到2500多万。我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1”的家庭结构, 已经使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4.1%受访者忧虑照顾父母力不从心。如何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 赡养老人主要靠社会, 靠国家;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国情却是养老仍需靠儿女, 儿女若不尽孝, 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然而“80后”、“90后”却存在着“孝亲”教育的缺失状态。

近几年, 特别是随着独占性和较强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 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状况令人担忧。每年新生入学, 学生家长总是小包拎、大包扛, 忙前忙后地办理各种手续, 而学生们却在一旁逍遥清闲, 稍有不顺心之处便向父母大发雷霆。有的大学生将信封提前写好地址、贴足邮票, 定期将空信封寄回家中报平安。大学生毫不讳言地称其家书普遍等于“催款电报+问候语”。如果以上还是个别现象的话, 大学生家书愈写愈短、愈写愈少却是普遍现象。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 从自我出发, 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 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他们的心里, 觉得父母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当然的, 极少会为父母考虑, 有的甚至蛮横霸道, 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甚至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对父母心生怨恨。“啃老族”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其在大学期间, 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 满足自己超前消费, 在参加工作甚至成家立业后, 还要不断伸手向父母要钱, 大学生冷淡家书、疏远亲情, 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伦理道德, 令人深思。

(二) 越来越多的婚姻家庭危机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婚姻两性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80后”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有着独特表征: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 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尊自恋、自我为中心, 总习惯于得到, 总希望被关注。同时, 他们任性、怕吃苦, 独立性和承受力较弱。于是, 当独生子邂逅独生女, 稍有矛盾冲突便很容易出现情感危机。在两会上, 尚少华委员特别提案关注“‘80后’婚姻状况”。她说:“很多‘80后’夫妻结婚仅1年, 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打得不可开交, 直至闹离婚。‘双独’家庭往往缺少宽容, 婚后又缺乏对婚姻磨合和耐心, 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80后”独生子女对于自身的症结往往不能自觉。他们常常标榜:只有先爱自己, 才有资格去爱别人。由于他们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 独立面对感情的时候缺乏安全感。他们敏感的脆弱如同婴孩, 需要很多的爱, 需要对方付出很多精力去照顾。稍不如意, 便冒出“你怎么都不关心我”、“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之类的抱怨。这一切都是爱情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没人想在这场战争之中认输, 因为他们骄傲的个性, 不能承受任何否定。

马克思认为, 除了家庭之外, 没有一种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如此敏感, 能够如此明显地反映社会历史进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 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做出反应、产生影响。它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 并且是社会第一环境, 同时它还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在家庭内部, 率先培养训练着人的社会化进程, 为个人的社会化积极准备条件、辅设有效轨道。同时, 由于家庭具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双重内涵, 就使得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突出。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 不仅事关个人幸福与发展, 是个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 而且事关社会稳定, 是社会的“减压阀”。“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 现在大部分都已结婚生子, 他们在婚姻家庭当中也存在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 双独子女春节回谁家过年, 当“80后”媳妇遭遇“50后”的婆婆, 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 家务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干等。这些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矛盾已渐渐显露, 那么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讲, 他们将来步入婚姻殿堂之后, 也必然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 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避免婚姻危机的出现也成理应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阵地, 积极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在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 中, 是社会整体道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爱人及人, 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的人, 一般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道德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定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但是, 由于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问题, 不少学校在教学实践上依然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 大学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 里面也有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 但也只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传授, 对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意义却不甚关心。在有限的道德课上, 更多的也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而对孝敬父母、如何看待爱情、婚姻等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也蜻蜓点水, 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不足, 虽然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表现并不明显, 但在今后其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将会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从而影响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因此, 高校在今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主动将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赋予其较为突出的地位, 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同时, 应该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 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只有增强联系, 形成合力, 才能使家庭、学校都成为大学生接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 积极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上一篇:智慧体育下一篇:融租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