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对策

2024-07-01

伦理对策(共12篇)

伦理对策 篇1

1 生态伦理概述

1.1 生态伦理内涵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生态环境或自然界与人类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上述关系所决定,人类为自己长远的存在、发展利益,必须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形成一种和谐的同步发展关系;为达到上述目的,人类必须协调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这就是生态伦理的本质。

1.2 国内外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存在大量的生态伦理文明思想:①“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道与人道相通不二;以追求和谐为最高的价值目标。②尊重生命万物的伦理观。中国传统易学认为人不仅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生命,维护万物的存在。列子认为:“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1]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合”表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2]。

西方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包括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两部分,其根本观念就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或其某部分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人类应当尊重、关怀、保护它们存在或生存的权利。具体而言,西方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有如下几点:自然界或其某部分有某种共同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们有其内在价值或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或价值决定了它们应当拥有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为此,人类应当尊重、关怀、保护它们的存在、生存和发展。

由上文可以看出,东西方已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思想冲淡了人类的生态伦理观,导致了大量生态伦理问题的出现。

2 生态伦理问题及原因

2.1 生态伦理问题

2.1.1 人口非线性的增加导致“人口爆炸”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人口问题是其中的首要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呈非线性急剧增长,“人口爆炸”的出现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公元前6000年,全世界人口不超过1000万人;公元元年为2.5亿人;1600年为5亿人;1830年为10亿人;1930年为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200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世界人口现状报告表明世界人口已突破67亿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已达到了70亿人。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如按目前45年的人口倍增期计算,1990年世界人口为53.2亿人,到2035 年增长至106.4亿人,2080年达到212.8亿人,800年后世界人口可达千万亿的天文数字[3]。根据世界淡水资源和食物资源的调查估计,全球能养活人数极限为100亿人,而保持最佳生态环境的人口应控制在50亿人以内。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十分严峻[4,4]。

2.1.2 资源与能源危机

(1)淡水资源危机。

覆盖地球表面70%的水中,只有2.53%是淡水,其中仅有10%的淡水能为人类所利用。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处于缺水状态[5],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一个无法获得安全的淡水,总人数超过10亿人。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到202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将面临巨大的供水压力,到21世纪中叶,世界上3/4的人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

(2)耕地资源危机。

地球上可耕地仅占陆地表面积的8%。由于土地沙漠化和非农业化占地,全世界每年损失500万~700万hm2耕地。2010年11月20日,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发布《低碳发展与土地复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掘、塌陷、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废弃的土地约达2亿亩,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全国土地复垦率仅为15%左右。这些被破坏的土地7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多数还是土地质量很好的基本农田。

(3)矿藏资源匮乏与能源短缺。

从地球上主要矿物资源的储藏量和开采速度来看,现在石油可开采剩余年数为40年,天然气为60年左右,银、铜、铅为30~40年。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能源中,90%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的发展,矿藏资源消耗量剧增,能源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6]。

2.1.3 环境污染严重

首先是水污染。其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产生的水污染等。我国有58座城市的地表水严重污染,饮用水质下降,占全国水资源36%的长江带有数十种污染物质,甚至一些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导致了一些疾病和人体遗传物质突变。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为6000亿~7000亿t,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灌溉农田,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天然水体中的鱼类与其他水生生物由于水污染而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淡水渔场和海水养殖业也因水污染而使鱼的产量减少。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7]。

其次是大气污染。其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意外灾害等。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颗粒物约5亿t,而且吸附着许多有毒有害的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大气污染及其形成的酸雨含有各种致病和致癌物质,使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对广大地区的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8]。

2.1.4 生态平衡被破坏

(1)草场退化与森林锐减。

全球森林占陆地的面积从工业革命前的55%减少到现在的25%。现在全球的森林消亡速度惊人,每年以1800~2000万hm2的速度减少,每分钟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36个足球场。根据专家的估计,由于林地面积不断萎缩,全球森林的吸碳能力比50年前减少了20%。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业采伐、农业扩张、采矿、人工林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我国近20多年来的森林面积减少23.1%。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大约只有14%,不及世界平均覆盖率31%的一半[9]。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由于水涝灾害,全球每年有1/5的耕地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和数千万吨的肥料。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达50亿t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0万km2。全球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受沙漠化威胁的面积已占陆地面积的35%,遍及15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每年以5~7万km2的速度大幅度蔓延。我国土壤沙漠化问题也十分严峻,北方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3.4万km2,占我国北方地区面积的10%。

2.1.5 全球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随着近50年人类活动、工业生产所排出的CO2的增多,温室效应的加强,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据预测,2050年中国气温将升高1.2~2.3℃,海平面将上升20~60cm,届时我国珠江三角洲沿岸一些地区可能被淹没。全球变暖还可能降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据作物生态学家估计,正常温度每升高1℃,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就要降低10%[10]。

(2)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等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后使紫外线长驱直入,损伤人类的免疫系统,破坏农业生产,破坏海洋食物链,破坏微生物净化淡水的能力。南极的臭氧层空洞,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在一个世纪里就已被破坏了60%。

(3)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百年来,地球上的动植物遭到浩劫,在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消失,现在以每天100~200多种的速度在消失。我国有10多种珍稀动物已基本灭绝和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所以全球物种加速灭绝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除上述全球问题以外,还有酸雨、垃圾成灾等许多生态问题。

2.1.6 各国在环境的利益和责任分担上的不平等加重了生态伦理问题

(1)在环境利益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如在能源的消费量上,据计算一个美国人每年的能源消费如果都换算成石油的话是7918kg,而一个中国人为684kg,一个印度人为270kg。即一个美国人消费能源量约是中国人的11.5倍,印度人的30倍。

(2)各国之间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公平。

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获利多且污染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事实并非如此。据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有3/4来自发达国家,而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15%,其人均排放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水平。从排放总量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国,占世界总量的1/4,是中国的两倍。按理美国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但是美国却对应对全球温暖化对策采取消极甚至反对的态度,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11]。

2.2 生态伦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人口爆炸是导致世界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基本原因。近50多年来全球人口的大规模急剧增加,必然使粮食、土地、森林、淡水、能源等的消耗急剧增长,造成地球生态圈负荷的紧张,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工、农业的发展,必然加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造成水土的污染,尤其是有毒化工废水和重金属对水土的污染。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和化工产品的大量应用,使农业变成“高投入,高产出”,造成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和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

(3)城市化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城市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等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城市排出的各种大量气体和颗粒物,不仅使城市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增高,而且还使城市的云量、雾量和降雨量也都增高,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及排水设施,使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态系统失调,影响到碳、氧等物质的循环。

(4)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结构;另一方面,科技也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当人们对科技成果的客观作用估计不全面或将一些高新技术用于军事目的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如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炸死了30多万人,受害总人数达50多万人,战后受核辐射影响而死亡的有3万多人。

上述原因仅仅是生态伦理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及与支持这种发展模式的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树立生态伦理观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18]。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在清醒认识其原因的前提下,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要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念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应该协调发展。人类必须确立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念,认识到自然界是个有机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护,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爱护。现代生态科学表明,保护地球现有的动植物群落的完整、稳定,是保护地球上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能力,保证物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维护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上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人类只有保证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生存和发展,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3.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环境和资源问题,说到底是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离开人口控制而就经济抓经济或就环境抓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人类必须控制自身的生产,实行少生、优生、优育的政策。

3.3 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

必须辩证的对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其带来的弊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要强调“绿色科技观”,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务必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把科学技术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下,减轻科技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19]。

3.4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当抓好发展经济。这是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无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任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逐步消除贫困和愚昧,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应当把生态平衡的保护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20]。

3.5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生态伦理意识

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广大公民不断提高生态伦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态度提高到道德的高度,来思考和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自觉地规范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每个成员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3.6 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承担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只有全世界通力合作,采取适当措施,才能克服这种危机。为此,国际官方和非官方组织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有关维护生态平衡的国际法规,以协调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尽力减少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对于生态平衡的不良影响。

国际组织应当在现有公约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公正的国际公约,并付诸实施。一方面,要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全球生态恶化的有区分的责任,并据此确定相应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时,也要考虑各国不同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决不能用一把尺度来衡量。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伦理问题逐步凸现,人类对生态坏境的较高要求与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对这一矛盾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伦理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生态伦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伦理问题,原因,对策

伦理对策 篇2

口辛建华

应用写作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应用写作并不像单纯的文学创作那样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人伦道德之上的一种具有规范性和束缚力的写作。应用写作在伦理上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人道性的特点,在结构上有着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上要求简洁精练,多用消极修辞手法,更多关注段、句、词、字及标点等。

目前,在应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伦理的缺失现象,对写作者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制约作用。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观的写作伦理在应用写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写作伦理缺失的只要表现

客观性是指在应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调查、取证、分析,掌握好言辞分寸,写出具有创意性的文章。但是,因为应用写作有固定的模式,这会使应用写作丧失自己的独到之处,缺乏新意,以致出现河南开封、漯河两地官员讲话稿雷同事件,闹出了要在开封“构建平安漯河”的天大笑话。这充分暴露了目前应用写作中存在着不尊重客观事实、缺乏实地考证、生搬硬套等系列问题。

客观性的缺失还体现在应用写作文章的假、长、空上。假,即夸大其辞、言不由衷、歌功颂德、文过饰非,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在2010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对部分领导干部讲话存在长、空、假的现象提出批评。这种现象在新闻、科研、广告等领域亦较为突出。

有人为了在网上获得点击率牟取暴利,或为了某些政治目的而制造假新闻,再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媒体到处散发、传播,扰乱人们的视听,影响人们的判断,破坏社会的稳定。如外国媒体报道的“拉萨3-14打砸抢杀事件”就是严重失实的新闻。一向被认为神圣的学术领域,写作道德的缺失也在日渐加剧。“天下文章一大抄”就是针对目前学术界科技论文写作道德失范的形象概括。有的直接抄原文、抄观点、抄论据,有的直接粘贴组合成文或组成“杂揉体”。虚假广告中,征婚广告表现更为突出,女性没有不温柔、漂亮的,个个都大方、肤白、家境优;男方没有不英俊、潇洒的,个个都成熟、稳健、车房俱备。化妆品广告中,岁月轮回时光倒转、婴儿般的肌肤,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比比皆是。

长,指在应用写作中,写作者有意无意地对文章或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难怪百姓形容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成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

近年来,人们常用“文山会海”一词来形容政府机关文件长、会议多的现状。凡开会必发言,凡发言必长篇大论,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体现讲话者的水平。本来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情,硬要短话长说;本来一二千字就可讲透的文稿,硬要洋洋万言。老话、空话、套话、大话、废话甚至假话比比皆是,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台上貌似激情飞扬、口若悬河,实则不知所云;台下看似认真、掌声不断,实则昏昏欲睡。

空,指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大同小异、语言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涉及实际工作也不回答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

不论起草何种文稿,都打开电脑搜索类似的文章,不管是否合适先套用再说;写作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道路没有不曲折的、团结没有不紧密的、结尾没有不奋斗的。无论写作主题是什么,都采用在某某的领导下、某某的关怀下、某某的帮助下的套路,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到处做人情、拉关系、吹捧领导,严重违背了应用写作的基本原则。

公正性是指写作者在对待应用文施受双方的态度上,不论是对上级机关、下级机关还是弱势群体,都应保持公平、合理的态度。人道性是指应用写作者应从人道主义出发,惩恶扬善,保障人民的利益。

应用写作公正性、人道性的缺失体现在写作者对待应用文施受双方的不同态度上。施事者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受事者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写作者或迫于上级部门的压力,或受相关利益的驱使,起草公文时有失公允,将群众利益置于一旁,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应用写作的公正性、人道性原则。

应用写作的公正性、人道性缺失在招聘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年龄有具体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对相貌、性别、身高、工作经验等的要求则有失公正,也缺少人性化。由此,女大学生不得不去做双眼皮、隆鼻、丰胸手术;政法学院的高材生因身高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法院门外;在校生为获得实践经验不得不从事一些发放宣传单等和自己学业毫无关系的劳动强度超大的工作,浪费了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

因此,从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所颁布的规章、条例、办法、制度等在力求公正的同时,应更多体现人性化的一面。

二、写作伦理缺失的危害

写作伦理道德是应用写作者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善恶观念、价值以及判断标准、行为规范等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的总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浮躁、功利、实用等心态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写作伦理的严重缺失。

假新闻误导舆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视社会公德、践踏人道主义本质的行为。学术腐败现象严重污染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天空,降低了科技人员的道德水平,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在广告中任意夸大产品的作用,掩盖产品质量的不达标,把消费者带人误区,促使消费者盲目购买,从而获得巨大利润,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用写作中的假、长、空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减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针对伦理缺失所采取的对策

针对应用写作中存在的伦理缺失问题,我们要加强应用写作的道德建设,树立应用写作的道德新风,培养写作者的道德意识。

(一)加强应用写作者的道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应用写作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写作者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写作者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任务,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以致产生了一定的“道德”问题。因此,要摒除把应用写作当作完任务或是视“抄袭”为普遍正当行为的不正确思想,树立为社会而写作、对人民负责的正确的道德观念。

文章由人而作、因情而生,文学创作需要情感,应用写作也需要情感。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真欲望,没有浓烈的道德情感,就无法写出反映客观事实的好新闻;政府机关写作人员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就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或建议;企事业单位的撰文者,如果没有对市场的透彻了解,缺乏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就不可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方案与策略。培养应用写作兴趣,提升应用写作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再以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来引导、规范应用写作,是进一步深化正确写作意识的必经之路。

(二)结合法律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缺失

以道德情感来引导、规范写作,是通过人为的、自觉的行为来加强应用写作道德建设、培养应用写作意识的。在道德情感失去作用的情况下,有必要借助法律的力量,即通过强制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缺失。

在国家治理中,强调法治和德治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目前,为了遏制因道德失范而对行业造成的危害,医疗、建筑、饮食卫生等行业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道德法规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针对学术界的“抄袭之风”、“造假之风”,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法律手段,严厉打击,还应用写作一片宁静的天空。

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对目前我国各行业中存在的不足、漏洞,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各行业必须按国家的具体要求,明确本行业的行为规范,对知法犯法、知假造假者采取法律手段予以严惩。

(三)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倡应用写作短、实、新的文风

创新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抛开旧的,创造出新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写作者要摒弃头脑中已形成的惯性思维模式,大胆运用创新思维理论,即在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直觉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创新思维方法,提炼与深化主题思想,大大提高应用写作的效率。

为改进会风文风,缩减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务院办公厅就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如压缩文件篇幅和精简简报字数等。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应用写作文风要“短、实、新”。国务院的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明确地表明了当前应用写作的趋势是短而精。

短,即文章内容要少而精。文章并非越长越好,特别是应用文,要还原它讲求实效、简洁明了的本质特征。

实,即尊重客观事实,做实在事。应用文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就要客观、全面,要指出现象,更要体现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讲求实事求是,而不能夸大成绩、掩饰问题,既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也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

新,即要求主题深刻、富有新意,同时作者要能根据社会现状和政府规定做出相应的阐释。这就要求写作者勇于打破固定的写作模式,探索新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及时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并能很好地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思考问题上,要角度新、理念新;在解决问题上,要思路新、举措新;在写作内容上,要材料新、语言新,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总之,应用写作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对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危害不可估量。这一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率先垂范,遵守写作伦理中的客观性、公正性、人道性,把树立写作新风、加强写作道德建设、强化写作者道德观念放在首位,并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失范,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现象一定能得到遏制。

现代消费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 篇3

一、现代消费的伦理困境

1. 扭曲的消费观及其危害。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人由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人体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幸福的本质应该体现为个人的生存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好,是不断地追求又不断地获得的一种生活過程,一种生活状态。但人们从现代消费中得到的“幸福”却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比身边的人或过去消费得更多的基础上的。人们倾向于认为,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好像只有多赚钱、多消费,才能生活幸福。这样,在消费者社会中,人们感到这个物质充足的世界莫名其妙的空虚,越是在高消费中麻痹自己,越是感到高消费后的空虚,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心理疾病和社会灾祸。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穷无尽的需求却能在精神王国中实现,在物质王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一切行为都只能是可悲的挣扎,是徒劳的,最终人将会被欲望追逐得越加疲惫,不知幸福为何物。

2. 非理性消费蔓延,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人的需求,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需求。人的需要不只是满足自身生理的需要,而是要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合理的消费形式因为体现了消费的真正涵义,能够使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发展其聪明和才智,并使消费沿着个性化、多样化轨迹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片面追求个人享受的非理性消费呈泛滥之势,在对待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消费层次上,消费结构呈不平衡状态: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过大,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过小;用于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性消费比重过大,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文化性消费比重过小。而在精神文化消费中,人们注重娱乐、享受和消遣性消费,忽视发展性和智能性消费,同时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低级庸俗的东西。这种异化消费形式下的人,在扭曲的消费价值观引导下已不能够正视自身真正的需要,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3. 人与人的社会危机。在现代消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为表面彼此独立、自主,内里竞争、冲突的关系。极力与邻里、同事攀比而产生的自负和挫折感,难以持续的对经济增长的无限制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不是和谐,而是冲突。所以,在消费主义的笼罩下,消费成了现代人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标志和人生意义的唯一源泉,人际关系被简化为商家、顾客与消费者的关系,彼此在消费竞争中疲于奔命,失去了天伦之乐、邻里之情、夫妇之爱等多维度的人际关系与情感。

另外,我国目前的消费差距过于悬殊,一部分人在消费异化中体验高消费、符号消费所带来的尊荣,出则奔驰宝马,食则海味山珍,住则别墅豪宅……与这种高消费相比,社会上却也有一部分人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倍感压力,他们在为御寒的衣物、果腹的食物等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忙碌。而且,某些人的高消费是以占用其他人的资源为前提的,甚至有些人的高消费和物质享受是以牺牲其他人的健康为代价的。过于悬殊的消费差距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加剧了人与人的社会危机。

4. 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而且加大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极大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在消费社会,“物”就是霸主,人与物的关系就是消费和占有,日常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其消费性和个体欲望的满足感,这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消费观念主导下,人们为消费而消费,不断淘汰款式陈旧而性能良好的物品,不断追逐时髦,追求舒适,时尚消费、一次性消费、过度包装消费泛滥。诸如金属、玻璃、塑料和纸张等物质资料,经常是用过一次就扔掉,筵席桌上的菜肴价格正以超指数规律增长,同时大半的美食也被抛弃。很多消费品的包装,己经几近主客不分的地步。这种讲排场、摆阔气、赶时髦成为了一些人的生活准则。大量浪费资源和污染坏境,结果废弃物污染超标,发展、消费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挥霍、浪费使自然惨遭毁灭性破坏,温室效应、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摆脱消费困境的可行性措施

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政策仍是以各种经济手段刺激消费需求。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异化消费现象在中国就会不断扩大,由其引发的伦理问题、社会危机也就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会演化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以引导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措施以解决由消费所引起的伦理困境及社会危机。

1. 重视媒体的导向功能,提高媒体自觉意识。各种媒体在消费主义扩散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广告,为了迎合消费主义的口味,现代广告除了告知物品的自然效用以外,更多的是强调物品的象征意义,如消费“哈根达斯”雪糕不是消费雪糕本身,而是消费媒体广告“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中体现的文化意义。广告使商品不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成为一连串的象征符号。广告等媒体灌输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引起消费者对于财富和地位的幻想,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这里被严重弱化了,而符号意义却被无限夸大。因此,要摆脱消费困境,离不开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为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政府应该规范媒体的行为,制订相关政策,要求媒体不得引导消费者进行奢靡的消费,鼓励媒体进行可持续消费和环保方面的宣传,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可持续消费的公益广告宣传等等。媒体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媒体不应该在消费主义的传播中推波助澜,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抵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消费主义让人异化而失去自我,那么媒体就应该帮助消费者重新找回自我,鼓励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出发,自觉抵制对社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消费活动,主动消费绿色环保的商品。媒体应该扮演维护社会公义的角色,监督生产者是否有罔顾环境的承受能力,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监督消费者是否有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消费行为,监督同行是否有引导消费者进行不健康消费的行为等等。

2. 重视对消费者的消费教育,形成“自主性消费”主体。现代消费中的消费主体都在潜移默化地被非自主性消费控制。非自主性消费就是消费行为并非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诱导或强迫,正因为行为本身是非自主的,因此就不存在幸福感和责任意识。因为“任何真正的需要满足都有助于个人的改进、巩固和健康发展。”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对资源的无限循环的消耗,但生活质量却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必须放弃这种既对人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意义又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消极的、非自主性的消费方式,倡导积极的、自主性的消费。

“自主性消费”是指以自主需要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消费。自主消费并不只是通过外在的刺激达到被动的满足,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在自主性消费中,消费品的刺激能够激发人的自我活动,使人的内在力量得到展示、品格得到不断提升。出于自主性消费是一种能使自主性得以增强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拥有高度的自我控制与责任意识,能考虑到其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的承受度是否适应的问题。通过自主性消费所达到的自我实现是精神性的,它虽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消耗,但心理能量的激发和展示只需要很少的物质资源,因而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非物质性一面。在这种消费中,不一定有很多金钱,但高度的自我发展以及从精神、自然、艺术中赢得的满足与充实构成了一种新的富裕的体现。

3. 重视精神文化消费,倡导精简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使人们真正彻底地摆脱消费困境,最有效的途径是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建立一种精简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当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才能克服以不断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来填补精神需求的状况。

精神文化消费是一种在物质需求之外,更多地要求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学习、健康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以及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它既可以开发人的智慧和能力,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愉悦生活,开拓胸襟,更有利于培养人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把人格从功利型的“单向度”或“经济人”中拯救出来,实现人格的升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精简的生活方式不受物役,精神自在,朴素简单,尽量减少奢侈和浪费,放慢生活节奏,享受心灵安定,从而真正提高生命质量。这种生活方式与“拼命工作,拼命享受”的现行流行生活方式相对立。作为自然主义者的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沉静的生活方式。梭罗在瓦尔登湖附近的果园和树林里无拘无束地、愉快地游荡了几十年,他有大量的时间享受自然的变迁,心灵的沉静。精简的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物欲享受,是比过度消费,忙碌生活更丰富、更高级的生活方式。它不仅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保护生态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的需要——人不只是有物质享受的需要,人更有精神上的追求与享受。当人具有一定的基本生活水平之后,这种重视精神消费的消费方式,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品位,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崇尚精神价值的精简生活,是一种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4. 坚持公正消费,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公正是普遍的伦理范畴, 在消费行为中同样也是适用的。消费公正是指每个人在行使自己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消费和整个社会消费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为前提;他人和社会消费权益的实现也要为个人消费权益的实现创造条件。消费行为的公正问题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公正、人与人的公正。一是人对自然的公正消费。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生物链, 我们人类就是其中的一个链节, 人类无法脱离地球的整个环境而生存, 所以人类对自然、生物的消费应有一定的约束, 而不是无限的, 一旦消费的上限超过了地球生态链所能承受的极限, 人类也就走到了尽头。尊重自然的权利,维护自然的利益,实際上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公正关系的必然要求。二是人与人的公正消费。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公正消费是指追求较好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每一个人都应该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应由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及其后代的生存和消费。目前,富人过度消费,穷人被迫消费不足,这种消费格局是不可持续的,是不公平的消费格局。要扭转这一局面,从伦理角度,应公正和平等地分配资源。同时,我们要考虑代际的合理安排,顾及下一代人、下几代人的消费需要,即公平分享自然资源,分享无污染的自然空间,不可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粮。必须坚决反对消费主义的无限制的开发自然、掠夺自然。

参考文献:

[1] 戴茂堂,江畅.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行政伦理失范及治理对策 篇4

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以社会主义行政道德的规范、原则、要求为标准, 大体上可以把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归纳为如下几种:1.权力寻租行为频繁发生。权力寻租又称“权力设租”, 是指政府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利用行政权力为部门窃取公共资源, 为自身谋取私利, 侵害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本部门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个别行政人员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将市场的交换原则带入行政管理过程中, 利用手中权力索取高额回报, 满足个人私欲的膨胀需要, 如卖官鬻爵、公职人员开公司等现象的屡禁不止便是权力寻租行为的典型表现。2.虚报浮夸现象较为盛行。部分行政人员高高在上, 对于群众的冷暖疾苦不管不问, 却全心钻研自己的升官发财之道。“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是近年来一些行政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成绩等现象的真实写照。3.不作为现象的存在。在现实中表现为个别行政人员玩忽职守, 大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或者随意决策、办事缺乏程序等。个别行政人员的不作为行为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感, 严重破坏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一)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

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 这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也给我们遗留下了不少负面文化。譬如“官本位”思想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既阻碍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也使行政伦理建设出现困境。官本位思想导致一些行政人员缺乏公仆意识, 特权思想严重, 利用手中的权力搞特殊化, 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也使得官僚主义作风很盛行。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 但由于官职带来的特殊待遇, 难免会滋生某些干部的特权思想, 为行政人员的道德伦理在权力面前的沦丧提供了温床。

(二) 行政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行政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导致我国行政人员伦理失范的客观条件之一。行政人员享有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 我国当前虽然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但与现实发展的需要相比, 还是很滞后。由于我国的人事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用人权掌握在少数领导手里, 缺乏强有力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使得一些行政人员利用公权谋取私利, 导致权力寻租等违法行为的出现, 从而使行政伦理失范的破坏作用越来越严重, 给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常开展, 因此必须加大对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与制约力度。

(三) 行政人员正当利益实现机制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益完善, 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质也必然要在行政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但是目前为止, 我国对行政人员的正当利益实现主要还是以精神激励为主, 相对忽视物质激励, 随着行政人员自利性的充分激发和传统道德激励功能的渐微, 缺乏物质激励基础的道德激励逐渐失去其往昔的强大威力。行政人员的最大资源和优势就是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 在制度不完善的社会转型期, 这就很容易以不正当的方式在行政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由此导致一系列行政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

三、行政伦理失范治理对策的探索

(一) 提高行政主体自身的行政伦理修养

行政伦理修养, 主要是指行政主体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 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 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 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 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行政人员自身的素质才是解决行政伦理失范的根本途径, 具体方法有: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化行政人员摒除传统的官本位观念, 树立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服务行政的思想理念。2.大力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取向和科学的行政伦理观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3.立足于通过教育和职业性社会化过程来培养和强化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 使他们将积极的行政伦理观内化为个人的信念, 将责任的“他律”转化为“自律”。通过上述方法不断提高行政人员责任意识, 使行政人员站在道德的立场上, 以谋取公众利益为己任, 弘扬崇高的从政道德, 形成“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良好的公共行政风气。

(二) 建立健全行政伦理建设的运行机制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行政伦理建设包括建立健全激励、考核和监督等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对于有效防治行政伦理失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纵观世界, 以法规化形式规范行政人员伦理行为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应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自己的行政伦理责任制度体系, 把行政伦理责任的理念, 融入到公务员立法与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与实践中, 用完善的行政伦理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概率。

1.健全行政人员激励机制

行政伦理建设的激励机制是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引导、激发和调控的活动和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各级行政人员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实践社会确定的道德规范体系, 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第一, 物质激励。行政人员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存在物, 他们也有自己的物质需要。物质激励应该针对不同行政人员的具体需要来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二, 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相对于物质激励而存在的, 通过对人的行为加以肯定,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来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努力发现、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 以此来加强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教育。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既是我国政府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健全行政人员考核机制

健全考核机制是行政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行政伦理建设的考核机制是通过考核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彰显出来的道德状况, 对行政人员进行相应的奖惩, 从而达到提高行政人员道德水平的目的。行政伦理建设的考核机制必须严格兑现考核结果, 打开干部能上能下的通道, 使考核评价作用延伸到干部队伍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完善的人事考核机制能使考评绩效与实际绩效高度重合, 不仅能激励行政人员坚持正确的努力方向, 而且能激发出其工作潜能。

3.健全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健全监督机制是规范行政权力运用, 提高行政伦理水平的需要。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权力运行和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是有效遏止行政人员伦理失范的关键, 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必须对权力实施、运行的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并使之规范化、法制化。法治的意义在于使制度和法规能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真正持久的效力, 其约束力是永恒的, 不会因行政人员职位的改变或行政人员个人意志的转移而失效, 这样就保证了一套稳定的预防机制顺利运行, 体现了法律的权威地位。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实现法治与德治并重, 可以有效地预防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从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的方式上看, 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组织的监督, 包括立法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 、司法监督 (公、检、法等部门的监督) 、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 监察部门的监督) 、党的监督 (党组织的纪检委的监督) ;二是社会监督, 包括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行政伦理建设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 在塑造行政人员的负责任行为的过程中, 公众参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社会公众利益表达作为对行政人员行为责任或道德品质的一种特殊的评价和调控方式是纠正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的监督工具。

摘要:近年来,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使一些行政人员滋长了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苗头, 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腐败之风蔓延, 导致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行政伦理失范对公共管理事业的正义性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它使政府丧失群众的支持, 行政效率低下, 最终使行政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客观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克服种种行政伦理失范现象。

关键词:行政人员,伦理失范,行政伦理

参考文献

[1]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建华.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6.

[3]刘祖云.行政伦理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伦理对策 篇5

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大学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新形势下,有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导致伦理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摆在所有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类型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仍有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主要有以下类型:

1.公德意识缺乏

公德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和公共财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公德意识缺乏。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课堂上手机铃声响起、图书馆自习室占座、买饭不排队、“课桌文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宿舍“长流水”、教室“长明灯”等现象比较普遍。

2.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道德规范。生活阅历相对较少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了解诚信品质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因诚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恶意拖欠学费、欠贷不还、制造虚假履历、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屡屡在校园里出现。

3.信仰迷惘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将其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未来、社会、职业、生活充满向往。也有少数大学生信仰模糊,他们的信仰明显地呈现出多元性、波动性、盲目性、模仿性和迷信性等特点。在大学校园里,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球星、影星、歌星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少数大学生对各种充满迷信色彩的宗教、文化十分热衷。

4.自我意识过强,包容性较差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包容即宽容、大度。少数大学生强烈关注自我,有较强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总是从自我的角度、标准去认识、评价和行动,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者考虑问题和做事都从“我”出发,不能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分析。一些大学生自以为是,过分追求个人发展,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沉醉于个人或几个人的小圈子里,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同意见,人际关系不和谐。

5.道德品质下滑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德性”。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当前,大学生总体道德品质是好的,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基本道德认识比较清楚。这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但仍有少数学生道德品质下滑,出现了盗窃、打架、聚众斗殴和持械伤人等事件,甚至出现了投毒等恶性事件。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的成因

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的凸现,表面上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实际上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为了让高校伦理道德教育工作能有的放矢,就要追根溯源,透过现象,找出内在原因。

1.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冲击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以及以互联网和数字通信工具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渠道的普及,信息交流空间进一步扩大,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成几何级数上升。一方面,他们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开放,能跳出传统视野,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社会经验,文化选择能力薄弱,批判鉴别能力不强,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些不良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趁虚而入,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宋小红老师说上帝已经死了,我们就不用受到上帝的束缚,我们要求人性的解放,自由·····

2.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项空前庞大而又无比复杂的社会工程,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进步三方面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所导致的多种利益矛盾,必然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复杂的局面。这一切都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一方面以极强的责任感,浓厚的忧患意识和日益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思考着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金钱、权力、名誉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腐败的滋生、社会上的不公平等现象给大学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3.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冲击

网络的开放性引发道德价值取向紊乱,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首先,由于大学生识别能力偏弱,面对网络呈现的诸多不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道德文化等极易产生迷惘。其次,网络的虚拟性减弱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导致部分大学生人格扭曲。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往是间接的“人机交往”,容易摒弃道德约束和规范要求,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这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人格异化。其三,网络的自由性弱化了道德责任感,导致大学生个人主义滋长。在网络这个“自由”的社会里,外在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法律法规对人的行为的制约与惩戒力度不足,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自由意识泛滥,甚至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术高超的表现。

4.独生子女的缺点

目前大学生群体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由于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许多人身上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缺点。他们依附性强,自理能力差,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延长,对于大学新的环境感到束手无策,焦虑不安。他们在人际交往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乐于交往,但另一方面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嫉妒、感情易冲动的不良特征。他们群体观念淡薄,协作意识差,行动上往往不能顾全大局。他们由于经济条件有明显的优越性,在生活上不够勤俭节约。他们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一方面表现为充满自信,思想活跃,另一方面又经不起挫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差。

5.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存在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德育因其内容单薄、方式陈旧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捉襟见肘;过于偏重说教的教育方式使高校在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略显吃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事实上的偏差,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的现象。综合评价体系中智育成绩的高低成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部分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适应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与智力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三、提高大学生伦理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伦理道德的缺失,必然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将可能导致社会公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必须对此现象进行干预。干预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就是对缺失成因的消解。要消解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参与和配合,真正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伦理道德教育新局面。

1.推进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胡锦涛主席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建立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高校要推进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明确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判断标准和基本要求。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品质;引导学生杜绝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行为。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内化大学生提升自身伦理道德素质的需求,养成良好的伦理道德品质,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

2.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生到大学来,不仅仅是来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感受一种文化熏陶。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生活在一种环境中,耳濡目染,日久天长,人们就会熏陶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高校必须构建高雅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炼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一是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形象”教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陶冶他们的情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形成求真、求善、求实的积极心态。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三是要树立一批大学生个人和集体先进典型,集中凝练当前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使教育更有说服力,更具导向性,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大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内容

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提升伦理道德素质。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利用社会上的有利因素和校内教育相结合,来抵消或消除校内外的消极因素。不同的道德情境可以激活、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开展社会调研、社区服务、智力扶贫、勤工俭学、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融合道德理论,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有着大量鲜活的素材和实例,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到的心理感受和道德体验,从而深化责任感、使命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等道德素质,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人格。

4.抓好诚信品德教育,培养责任意识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要充分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通过开展“明礼•诚信”、“诚实守信,快乐人生”等主题教育,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要改善高校的育人环境,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学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高校应规范学校的活动,把“诚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高校还应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伦理道德认知上教给学生诚信,还要帮助学生用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逐步将诚信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助学贷款、倡导诚信考试等具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诚信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5.做好网络思想教育,规范网上行为

学生评价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6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评价中,人们普遍注重追求学生评价的科学化,而对于学生评价的伦理问题却关注得很少,所以导致学生评价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违背伦理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舞弊、欺骗行为屡禁不止;对学生划分等级,以分取人;负面评价学生引起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漠视学生自尊,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等。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学生评价中存在的有悖伦理的学生评价问题,提出有助于学生评价的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评价;学生评价;伦理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0009-03

学生评价是现代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学生评价作为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评价制度的建立,最初是本着社会公正、人尽其材,促进个人发展的宗旨。但是,在现阶段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许多有悖于伦理的学生评价,其给学生个体的发展、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如学生评价中不恰当地强调、机械地重视分数的作用。导致了社会上的“学历主义”、“分数主义”现象泛滥。给教育事业造成了损害;“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学校教育难以克服的顽疾,孩子们从迈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便落入学生评价这个“无情的筛子”之中,被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这样作出的成绩评定与性质判定,带给孩子的将是影响其一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象。长此下去,他们就逐渐失去自信、自强,失去发展自己的最宝贵的精神支柱,失去童年的快乐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

“伦理”一词最早见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伦理”表示有关道德理论的意思。本文主要指处理人们之间不同的关系以及所应当遵循的各种道理或规则。把“伦理”的概念引入学生评价中,主要是将理论伦理学所提供的伦理原理,用于评判学生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行为的对与错,去评判各种学生评价制度、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及其应用方式的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目的是为了在评价中尊重学生,保障学生在评价中的合法性和主体地位。全美生物与行为研究人类被试保护委员会提出了三条适用于学生评价的伦理原则——仁慈、尊重和正义,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测验,一要遵守把学生当做人来尊重的原则;二要避免用可能导致给学生贴带贬义的标签、羞辱学生、嘲弄学生之类的方式来使用测验;三要体现真实性,反对舞弊,保护正直诚实的学生,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四要尊重学生的隐私。

一、学生评价中存在有悖伦理的问题

(一)舞弊、欺骗行为屡禁不止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学历主义”、“分数主义”盛行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有许多有悖伦理的评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教师为了荣誉或利益存在考前透题,监考不严,批卷不公,登分作假等舞弊现象。二是学生考试抄袭作弊现象普遍。在学校特别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作弊现象,由于过分强调分数,导致了学生以分数为对象的“偶像崇拜”,从而使得许多学生为了分数不惜违反学校考试纪律铤而走险。表现在考场中。许多同学夹带纸条,学习资料等。

(二)对学生划分等级,以分取人

许多孩子们从迈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他们便落人学生评价这个“无情的筛子”之中,每次考试成绩,他们都被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得到优、良成绩的同学自然欢天喜地,这意味着他们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从而也会相应的得到教师更多的照顾和关爱;而分数低的学生自然就成了“差生,是没有前途与希望的,因而给予冷落、讥讽与歧视,有些教师还明示学习好的学生不要和成绩差的学生搅和在一起,要与他们划清界限,使分数低的学生抬不起头来,从而使所谓的“差生”产生受挫、情绪不安的现象,情绪低落,产生不安和自责。此外,每年被升学教育淘汰下来的“失败者”失去了良好的师资条件和学习环境,成为遭人轻视的群体,这样作出的成绩评定与性质判定,带给孩子的是将影响其一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象。

(三)负面评价学生引起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生评价具有传导、反馈学生学习成果的功能,它能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产生触动。负面的评价如批评、惩罚、落后的名次等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情绪低落、不自信、意志薄弱、害怕见到老师、课堂上不敢发言等心理疾病。

(四)漠视学生自尊,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

一些教师无事实根据、轻率地对学生下“智力有问题”、“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负面评价,随意地把“学业失败者”、“天资愚笨”、“性情懒惰”乃至“品质低劣”的标签贴在某位学生身上,扭曲学生的自我意象。还有些老师动辄对学生冷嘲热讽和漫骂,上课时,有些学生反应快一些,抢着说话,有的教师张口就说:“瞧你聪明的,怎么当不了爱因斯坦?”,“数你聪明,没人把你当哑巴!”。若是学生反映迟钝,就说:“榆木脑瓜,连牛都学会了,你怎么就不开窍?”“你吃了猪脑啦?”。有些教师看见学生上课打磕睡,骂学生是懒虫,懒骨头,甚至懒猪,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来,骂学生是笨蛋、蠢货等等。

二、崇“善”的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的伦理追求

“善”是对肯定性的道德价值的概括,包括真、善、美三个条件:

(一)“真”的条件

判断一个评价是否合理,首先看它是否为“真”,而“真”的条件是指它对评价客体中所包含的事实的把握必须是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而且在评价过程中,不存在其他为了某种目的而产生人为的改变;反之如果一个评价关于评价客体及评价中所包含的其他事实的信息是不真实的,不符合实际的,那么这个评价就必然不能称之为合理的评价,亦即不“真”,如前文所提到的考试舞弊欺骗行为等。

(二)“善”的条件

“善”的条件就是教育天然地要求关注人的发展,以人性关怀、人性美善为基础。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当一种评价所引导的行为符合人类所追求的进步的目标,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它就是合理的。只有在“善”的学生评价的导向调节之下,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显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为了使下一代有人类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动力、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和创造欲望,素质教育呼唤“善”的学生评价,时代呼唤“善”的学生评价。

(三)“美”的条件

“美”是一种道德价值目标和伦理评判尺度,是指评价视角、参照客体和评价标准与评价目的具有逻辑自洽性、和谐性。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和谐一致性。评价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作为评价主体应该给予被评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注重伦理的学生评价改革策略

注重伦理的学生评价改革其核心理念便是要为学生评价注入应有的德性因素,去找回原先评价中失落的人,对学生的人文关照要始终贯彻在评价改革的各个环节当中。

(一)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最终价值取向

学生评价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只见“分数”不见“人”做法,要把学生看成是存在的个人,评价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构建全面的评价内容体系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与教育发展的功能与目标相一致的。我们要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评价对象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全面关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未来发展上的问题与偏颇。我们强调要从德智体等各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量化评价方式和质性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量化评价如书面测验和考试等适用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但所获得的数据必须得到解释才能有实际意义。反之如果对数字不能做出科学解释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得到错误的反馈信息。而质性评价如学生成长档案袋、情境测验和行为观察等能描述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学生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不易量化的领域。这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优势,也各自存在不足,在实践中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既知道自己的优势又清楚自己的不足,既知道学习的结果又了解学习的过程,既知道学习方面的表现又清楚其他方面的发展。对学业水平欠佳的学生来讲也会因在其他方面的被肯定而不至于丧失信心,对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讲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寻找不足,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健全多元化评价标准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智能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每个因素在智能结构中同等重要。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不存在孰好孰坏之分,只有在哪个方面是优势,哪个方面是劣势之别。因此,必须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得到肯定,发现自己,全面评价自己,增强自信,找到发展方向,自身潜能也会得到重视、肯定和培养。

(五)创新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保护学生尊严

2005年10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第12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理(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动是在草案中增加了“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评价结果进行处理时,我们要尊重评价对象的隐私。

(六)提高评价者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学生评价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也是主要参与的主体之一,因此教师在实现学生评价伦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德的核心包含着对学生真诚的爱。只有对学生有着真诚的爱,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研究,去寻找并抓住学生身上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去评价学生,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的长处和成绩被认可,学生就会感到乐趣,进而树立和增强自信心,从而使师生关系融合,达到在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所以,为了保证评价伦理的实现,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网络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网络伦理规范是存在于网络化社会的虚拟化、自由化和全球化基础之上的。然而, 由于网络主体的隐匿性、不确定性和即时性, 网络主体不知责任人是谁, 就可能会造成其逃脱惩罚和制裁, 从而使网络伦理规范成为一纸空文, 没有实际功效。网民一般都不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做事原则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 自律意识降低。加上网络社会自身的特性, 每个网络社会中的成员都以匿名形式和符号形式出现, 这就带来了现实伦理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 上网者的网络行为始终不能及时得到网络规范的引导和约束, 也不能对网络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或制约, 网络伦理由此陷入了困境。

一网络伦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与之相伴的网络问题也层出不穷, 这也强迫我们必须要面对网络伦理问题。只有更加深刻细致地剖析网络伦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才能从根源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 网络的虚拟情景导致人格扭曲

虽然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 但是传统社会的交往相对于网络社会要狭窄得多。上网者若是沉溺于虚幻情景, 可能就会模糊了计算机上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 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上网者在现实中刻意模仿虚拟世界, 不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 导致道德缺失。

2 网络伦理中的“自律性”陷入困境

由于网络社会中存在较少干预性和较多自主性, 面对网络时, 大部分行为是无人监控的, 比如商业诈骗、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制造大量的垃圾邮件, 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以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 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 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 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将他人作品据为己有。网络使人的社会责任感弱化, 人际关系淡化, 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 一些上网者的选择就无法用伦理来控制。

3网络社会中的道德约束力下降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对立的, 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 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在一定意义上而言, 传统社会中人们交往的对象大都是熟悉的人, 如亲戚、朋友、邻里、同事等等, 依靠熟人的监督, 慑于社会舆论、法律等手段的强大力量, 传统道德伦理规范是能得到比较好的维护的, 但是一旦进入网络社会, 那种由熟人、舆论等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监督机制就很容易缺失甚至崩溃, 人与人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 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 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 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 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 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 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 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4网络中道德评价标准的模糊化

网络环境没有纪律约束, 同时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逃避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网络摆脱了传统社会的控制和监控, 传统社会的道德约束力减弱, 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模糊化使上网者对一些行为的判断失去准则。比如黑客与窃贼的道德评价对比就可以说明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 黑客有些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的小偷, 黑客非法闯入他人计算机系统, 他们不时在别人的电脑系统中游荡, 有时盗取别人有用信息, 有时甚至大搞系统破坏。但是, 人们对于小偷是恨之入骨, 而对于黑客, 人们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甚至是崇拜、渴望成为黑客。因为崇拜黑客的技术能力就不顾黑客行为的非正义性, 更有人是羡慕黑客的破坏力, 这实在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二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网络伦理的主体建设

人是网络伦理的主体, 也是实施网络伦理主体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人在网络中存在着两种身份, 既是网络技术的掌握者、研制者, 同时也是网络技术的使用者。这二者都是网络伦理主体建设的重点。

对于网络研制者而言, 要求具备较深的专业性知识、经验, 还应保证他们技术队伍的多层次性、多学科性。掌握网络伦理的相关知识, 在技术开发中可以有效运用。网络伦理的主体建设为网络技术研制者明确了方向, 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此外, 通过网络伦理的主体建设, 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网络社会公民的内在道德品质, 从而保证了网络社会的有序与和谐发展。

对于网络使用者来说, 由于他们的复杂性、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 要加强各方面的教育。首先, 通过对网络使用者进行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 使其在网络社会生活中也要知法懂法, 依法办事, 优化网络管理, 让法律的硬约束和道德的软约束发挥协调互补的作用。其次, 需要加大对不成熟主体的保护和教育力度。由于在网络社会中青少年网络用户存在自我保护意识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法律法规掌握程度不够、伦理道德遵守意识薄弱等因素, 因此这类网络主体要重点教育, 要强化网络伦理意识, 通过这种意识的培养可以使网民在上网时能够自觉地遵守网络传播道德和法律, 使其能够抵御来自各个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 要更多地提供和培养网络内容、服务、网页、邮件、平台、检索等各个方面的从业者和专业人员, 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网络伦理主体建设的重点。

2加强网络伦理的内容建设

网络伦理的内容建设, 包括网络社会的文化建设、网络环境生态化建设、网络技术伦理化建设等方面。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随着网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 网民素质的逐步提高, 网络社会成为一个虚拟的现实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我们应该注重其内部的文化建设, 包括在网络社会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慎独”融入网民的自律性中, 加强对网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更好地发挥网络伦理的价值。

网络环境和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一样, 需要有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 这个网络系统需要所有网民共同维护。爱护网络环境, 保持网络环境的清新、绿色, 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环境, 这也是网络伦理内容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技术的开发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上, 技术的创新应以发挥网络伦理的价值为前提, 如果网络技术本身就存在伦理的约束力, 那么网络技术就可以走出异化的阴影。所以, 网络伦理的内容建设还应该从网络技术的开发着手。

3 加强网络行为的规范建设

网络行为的规范是一个从自律到自觉的过程, 因而要积极引导网络民众尤其是未成年人自觉地遵守网络伦理规范, 提高自律性。网络对于未成年人而言, 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一些不良信息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的复杂性容易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现扭曲;它的隐蔽性将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被侵害事件增多;它的虚拟性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不足, 造成未成年人的非人性化倾向。学校应当把网络伦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将网络伦理教育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促使他们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 自觉遵守网络伦理道德,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文明上网。

4 加强网络执法力度, 健全网络法制

网络环境是一个法律与道德并存的环境, 要求法治与德治并施, 健全网络法制是网络伦理构建的强有力的外力保障。网络伦理的法制建设就是在制定网络社会的法律制度时要考虑伦理的因素, 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约束规范。通过网络伦理的法制建设, 将各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 使人们在法制的约束下活动于网络这个虚拟社会, 从而强制规范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我国在2005年颁布并实施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该规定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网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依法管理互联网提供了法律基础, 成为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我国还要在培养立法、司法、执法部门的专业人才和加强网络传播准则、规范的全民教育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与实际工作, 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网络伦理的效用。

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网络范围的跨越时空性决定了网络伦理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网络不应该是无条件地, 而应该是有条件地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 而这种有条件性除了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外, 更应该让上网的人们自觉自愿遵守某种伦理规范的要求, 接受良心的监督。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伦理问题, 加强对网民的行为教育,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使其在享受网络的同时减少网络对其的负面影响。既要加强培训引导, 提高网民的网络伦理素养, 又要加强教育疏导, 强化网络伦理意识;既要加快教育类网站的建设, 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 又要加强网络管理, 发挥社会综合教育效应;既要重视对网络大众进行心理教育, 培养其健康的网络人格, 又要力争建立以政府为指导, 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力量, 整个社会都参与的全面的网络伦理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全国互联网信息中心[R].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1.

[2]赵晖.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源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

[3]郭亮.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 (10) .

[4]DavidB.Whittier.网络伦理教育与网络心理[J].周梦雅, 译.理论与争鸣:中国电化教育, 2012 (3) .

[5]李娟, 吕世臣.论网络伦理的构建[M].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护理伦理学教学体会及对策 篇8

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的基础,是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护理道德情感是护理人员的内心道德世界在情感层面上的反应和表现,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情感能够提高他们的护理道德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从而有利于护理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护理伦理学不仅是护生在今后工作中用到的重要工具,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伦理学绵绵不绝的文明。培养护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应当培养他们的护理道德情感,使之主动参与到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中,获得新知。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会找到怎样将其学好的方法。求知的内在动力是兴趣,作为一名护理伦理学教师,作者认为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至关重要且任重道远。如何使护理道德的培养贯穿于伦理教学,如何有效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使护理伦理学为护生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导向,以下是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体会及相关对策。

1 明确护理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外延

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对护理道德情感有准确的把握。18世纪的亚当·斯密和大卫·休漠都以情感作为其伦理思想的基础,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情感的培养应以情感为起点,而后发展秩序,以美德作为最终归宿[3]。现在护理伦理学中,对护理道德情感的定义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权利尊重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患者、对护理事业的真挚热爱。我国学者认为,在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时,要从认知、生理和表达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把握[4],这样有助于使护生较为深刻理解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进而促进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达到“个体生命的舒展与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之间动态的平衡”[5]。

在这种前提下,应当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中,对护生明确护理道德情感的作用方式。首先,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护生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的需要和价值体现的前提条件,护理道德情感应当成为“有意图”的情感,它应当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一种规则。其次,护理道德情感的出现也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快乐、感恩、同情、愤怒等情绪体验会在生理层面稳定、持久、深刻和内隐地存在于护生今后工作的伦理判断、伦理决策和伦理行动中。最后,在经历“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景评价、移情共鸣和反映选择”[6]等内在机制调节后,护生会以语言、行为、表情等表达来处理他们所遇见的各种护理伦理学问题,即护理道德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护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理解了护理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会帮助护生在护理伦理学的学习过程及护理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发展和培养自身的护理道德情感。

2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模式

由于护生缺乏直接的护理工作实践经验,对护理道德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导致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其道德观处在一种尚未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状态中。因此,护生的道德情感具有动态稳定,内隐与外显兼具,功利与道义并存的特点。

在国内外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情境濡染模式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道德情感培养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对道德情感的唤起,以及唤起后理性与群体的认同支撑。而情感的产生都需要依赖于相应的情境[7]。因此,情境濡染模式就是,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激发道德情感,鼓励学生自主的道德行为选择。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正反比较,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情境濡染的过程设置包括创设情境、同伴讨论、角色模拟、体验感悟四个环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设情境,鼓动道德情感体验,启发道德智慧,并通过多次的螺旋反复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在讲授“临床护理伦理”这一护理章节时,我们在课堂向学生模拟了如下伦理案例:接诊室同时来了3个急诊病人,医生说需要做手术,护士按接诊程序给病人做术前准备。但同手术室联系后,手术室告知只能去两个。那么剩下的这个病人怎么办?试着制定出护士的解决办法,护士遇到了什么伦理学问题?本案例中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案,具体让谁留下来都有各自的理由。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正反比较,对伦理学中的经济原则、先来后到原则、家庭角色原则、科研价值原则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对在今后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所面对的伦理学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

3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人文需要

“崇礼乐,赞化育”,是以“化”为用的人文培养。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化”字,“化”者,内外融通,不免不强,自然流成之谓也。任启运《礼记章句》中称:“盖其为教,优游和顺,使人默化而不知”,朱熹也把这种育人功夫称之为“化”,“涵育熏陶,俟其自化”(《孟子集注》卷4),使受教育者如同“静对春风感形化”(《朱子学归》卷23),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子小学集解·小学书题》)。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需要,这是道德情感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而情感则通过人文精神的塑造得以开发与升华。道德情感的培养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塑造人文情感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人文培养可以陶冶护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审美能力,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容易被人所忽略,而这种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提高护生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味并以此来约束他们在护理临床实践的行为,尽量接近并达到“仁爱慈善、公正诚实、审慎认真、勇于进取、廉洁正派”的境界。培养护生的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等护理道德情感,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语言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护理各课程的教育,如基础护理技能的操作,护理理论中的美学等;也可寓于课余生活中,如画作、书籍、音乐的欣赏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教师的言行都可对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环境要求

由于护理工作琐碎、繁重、服务性强, 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活护理内容,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对这些工作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护理,就是打针、发药、铺床、倒便盆, 是“伺候”人的工作。社会偏见的影响, 致使一些护生不敢正视自己的专业, 还有少数学生纯粹是因父母的安排而就读于护理专业, 她们对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缺乏兴趣。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除了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说明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护理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以及护理事业的光辉前景,还应当注重护理道德情感的多方合作。

多方合作针对的是护理道德情感培育过程中的力量运用。“道德”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其中的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大环境。在护理道德情感培育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多方参与力量需要纵横联合,既借力又不过于偏重,以免护理伦理教育的实效因为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丧失而打折扣。护理道德情感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学校、家庭、医院、社会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中的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以护理伦理的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作为主要实现途径。家庭在力量的提供上主要是助力作用,使护生获取情感支撑。医院、社会可以通过各种临床护理实践活动达到道德情感培养的目的。护生道德情感培养多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经验,也需要创新。

5 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应该营造出积极的舆论导向

环境影响在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而舆论通过宣传教育营造出来的氛围对道德情感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护理道德情感在护生本人或者小范围的护生群体内获得认同,而后通过各种媒介包括互联网,广播等扩大情感共鸣的范围,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氛围。事例一: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年轻护士为拯救一个高三学生的生命捐献了自己的骨髓,这位护士需要在血液干细胞采集室躺上整整两天,全身血液在透析机里作上万次的循环,每天耗费5个多小时,才能采集到足够受体需要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采集到以后,将保存在冰冻容器内,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医务人员乘飞机送到白血病患者身边,然后输入患者体内[8]。事例二:南方医科大学开展的造口和慢性伤口护理等专科化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地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和医疗界同仁的认可和赞誉。这体现了目前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使护理品牌逐渐成为医院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提升了护理专业的学术地位[9]。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高效滚动,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形象,使更多的护生增强了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护理伦理学的教育手段在长期的实践中渐变,从以前的以说教为主,变为多种方式的共同着力,从以前的护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对护生积极性的调动[10]。

6 结语

将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贯穿于护理伦理教学的全过程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 也是一个护理伦理学教师的职责。在伦理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注重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使其养成在不同的情境下,自觉依照医学伦理学的原则辩证地处理学习及工作中问题的习惯。护理伦理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教育护生自觉履行其道德义务和道德行为, 尚需多方合作, 持之以恒, 方有成效[11]。

摘要: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的基础,是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情感能够提高他们的护理道德认知水平,使之能够主动参与到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中,并在工作中选择符合护理伦理的言行。基于对护理道德情感应在伦理教学中贯穿的认知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等问题,本文从护理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外延、培养模式、人文、环境要求及舆论导向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体会及相关对策,提出护理伦理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尚需多方合作,持之以恒,方有成效。

关键词:护理,道德情感,护理伦理学,教学体会,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桂云,郭琦,郭楠.医学伦理学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94-96.

[2]李本富,李曦.医学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4-136.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3):57-60.

[5]郑红.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4.

[6][德]舍勒.爱的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

[7]赵士辉.国外高校应用伦理学的教育及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05-107.

[8]华西都市报.女护士捐骨髓拯救北京学生[EB].http://news.sohu.com/20051020/n227253054.shtml

[9]曾伟红.开展慢性伤口专科护理的实践[EB].http://www.sdrmyy.com/nurs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4.

[10]张灿.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4):367-370.

医院管理伦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篇9

1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医院管理与医院管理伦理的关系

医院管理是医院依照医院工作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对医院系统内各相关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医院管理伦理以医院管理者为核心, 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道德关系, 特别是研究与医院有关的人际道德关系, 并从中引申出有关医院管理伦理的各种原则、规范、范畴等要求。现代医院管理既要以患者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又要坚持医疗公平、公正、合理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医院管理伦理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医院管理者只有遵循具有自身特征的伦理实施管理, 才能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管理领域社会关系的反映, 是医院管理者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行为准则, 也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医院管理的客观要求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医院管理中的许多规定、规范等要求, 通过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传递下来, 经过总结与概括, 不断升华到医院管理伦理层面上, 成为医院管理人员调整道德关系的准则, 从而推动医院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1.2医院管理伦理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1.2.1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各项管理的基础。坚持办院方向是保证医院一切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医院管理伦理认为医院改革和发展应该立足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有效地防病治病, 尊重患者的权利, 维护和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 卫生资源的开发使用, 医院发展战略、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的调整, 医疗服务项目的增减和收费标准等, 必须首先作出伦理学判断, 以保证医院工作和医院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如果管理者道德不高, 见利忘义, 不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就会把医院发展引向歧途。1.2.2医院管理伦理可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任何管理都必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否则管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追求管理的效率价值的时候, 本身就包含着对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活动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正当与不正当、应当与不应当、合理与不合理的争论以及伦理评价。医院管理伦理涉及医院管理伦理的各种原则、规范, 不仅可以为医院管理人员确立行为准则, 使医院管理人员都在医院管理规范的准则下约束自己的管理行为, 促使医院管理者通过自身的高尚品格和有序、高效的管理,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 使医务人员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 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1.2.3医院管理伦理能够为医院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为了使医院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管理者往往使医院管理伦理和社会伦理相适应, 使医院内部和外部建立一致的伦理关系而保持与社会的协调。当医院管理伦理与社会伦理相一致时, 既有利于医院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赢得社会各组织、社会公众及媒体的支持, 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 提高社会地位, 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 医院对管理伦理的重视及是否按管理伦理行事对医务人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医院讲求社会伦理, 公平地对待职工, 尊重职工的人格和权利, 对职工负责, 就会增强他们对医院的信任感、责任感、归属感,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互利、互助、和睦共处的亲密关系。因此, 医院管理伦理是促进个人、医院、社会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法宝”和动力源泉。

2当前医院管理伦理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2.1管理者的既有伦理观念不能适应伦理思想发展需要的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 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 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 医院管理者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先进的伦理道德作为指导。先进的医院管理伦理能够为管理的变革做足准备, 论证管理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 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念, 从思想理论上阐明改革的重要意义, 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但有些医院管理者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医学模式上, 医学伦理思想只有美德论、生命神圣论、义务论, 对公益论、生命价值论、生命质量论知之甚少。这样的伦理观念已不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不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医院管理必须紧密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改革与经营实践来进行调整。

2.2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的矛盾

由于现代医学人文教育薄弱和传统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仍起着主导作用, 因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普遍存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2方面情感体验的缺乏, 管理者在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 尚未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缺乏个性化管理及对被管理者心理过程的分析, 容易形成因事议事、治标难治本的管理局面。同时, 管理者比较重视经济、技术管理, 缺乏医德管理意识, 一旦发生事故, 也都是从经济上、技术上去寻找原因, 很少或者不善于从伦理角度进行反思。因而在强化规章制度约束与情感投入、人文关怀与心理激励缺位等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 医务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

2.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协调的矛盾

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体现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疗服务不同于一般商业服务的特殊性, 决定了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 在政府投入不到位情况下, 要承担筹集资金的职能, 因而在经营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和盈利性的一面。由此可见, 医院要生存和发展, 既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抛开社会效益, 也不能只求社会效益而放弃自身利益。没有自身利益, 医院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就不可能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社会效益就成为无源之水。医院如果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会加重患者的负担, 造成社会公众的不满, 将会因丧失社会效益而陷入经济困境[1]。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 是医院管理伦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2.4医院管理伦理缺失造成的医患矛盾

现行医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 造成医疗实践中普遍缺乏人文精神, 常常表现为医疗行为缺陷, 如对工作缺乏责任心,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对患者缺乏同情心, 服务态度不佳, 语言生硬等。同时, 一些医学工作者以生物医学观点来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 缺乏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 只重视各种仪器、实验室检查及躯体检查所得到的诊断结果, 单纯应用药物或手术疗法, 忽略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要, 不愿与患者接触和交流, 把患者置于被动接受治疗的位置。而患者有要求在医疗过程中实现个人自主医疗的权利。这与患者自主选择医疗方案、建立平等医患关系的要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立, 从而产生了医患矛盾甚至纠纷。这些矛盾引起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不满, 也造成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紧张心理, 影响了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进而对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3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的思考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既包括物的因素, 也包括人的因素。具有思想意识的人是管理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是管理诸要素中惟一活的要素。无论技术如何发达, 都无法取代人的地位, 技术越发达, 人越重要[2]。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 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因此, 医院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用管理伦理塑造医务人员,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一方面以患者为本, 就是在医院管理的过程中, 从维护患者的正当利益出发, 把满足患者合理医疗保健需要、促进患者的健康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中心。另一方面以职工为本, 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给每个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和展示才能的舞台, 围绕着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医院的一切管理活动。

3.2注重培养和提升医院管理者的伦理素养

良好的医德和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 也是医院管理的职能和医学发展的保障。首先, 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做到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 注重医务技巧、技能的培训, 坚持医疗服务的伦理原则, 始终将医德建设放在医院管理的首要位置。管理者只有把医院管理与伦理有机结合, 才能提高医疗质量。其次, 管理者良好的道德素质是赢得感召力和吸引力的精神动力。“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管理者只有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学习管理知识和医学伦理理论, 加强自身修养, 才能给全体职工作出榜样, 保证医院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3]。最后, 医院管理者要树立人文的职业意识和管理意识。不仅要重视经济管理、业务技术管理, 而且要加强人文建设, 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道德情操, 履行美德义务、对行为结果理性预测和行为自律的能力, 使被管理者充分感受人文关怀和情感激励, 形成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

3.3切实加强管理伦理建设

医院的性质和宗旨等决定了在医院管理中不仅需要规章制度的“硬”约束, 更需要伦理的“软”约束。医院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伦理渗透于医院工作的全过程。规章制度是医院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 也是伦理原则的体现。用制度来体现管理伦理原则, 让管理伦理原则来指导医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建立融伦理原则于一体、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是依法行医和以德治院相统一的要求和体现, 是道德自律与他律的互补[4]。

3.4注重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在医院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伦理学问题, 如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权利和利益的冲突, 医院人事、分配制度调整等, 都涉及伦理导向和选择。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和开展工作, 既可以为这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伦理学咨询, 为医院决策发挥政策研究与参谋作用, 确保医院重大决策符合伦理原则,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又可以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指导医务人员对伦理难题进行正确的决策, 从而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及医院与社会间的伦理、法律纠纷, 有利于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院管理伦理,医学伦理,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袁俊平, 谷桂菊.医学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郑志春.医院管理中的伦理因素分析[J].经济师, 2003, (1) :139~140.

[3]罗永忠.和谐医院建设的伦理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 :5~8.

中国企业营销伦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10

(一) 企业营销伦理的含义

企业营销伦理是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所应具有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市场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 通过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来实现赢利目的的经济活动, 交换关系则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这种交换关系虽然在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但本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顾客打交道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并表现为一定的行为, 然而企业的这种方式和行为是否道德必须要经受社会公众的评价, 营销伦理就为这种评价提供了标准。企业实施市场营销的直接目的在于赢利和发展, 而对利润和发展的追求需要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才能实现。这种协调受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事实上, 营销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广告促销以及目标市场选择等, 无不体现一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任何一项营销活动都包含技术性和道德性两方面的内容, 相应地对它的评价也应当将经济指标和道德标准结合起来。因此, 市场营销活动是内在地包含着伦理道德意义的活动。西方国家伦理界对营销道德的判断存在两大理论。一是功利论, 主要以营销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它的道德合理性。如果某一营销行为能为社会大多数人带来福利, 该行为就是道德的, 否则就是有问题的或不道德的;二是道义论, 主要从营销活动的动机来评判其是否道德。

(二) 企业营销伦理的重要性

首先, 高尚的伦理道德是促进市场营销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任何营销活动都是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活动, 同时也是体现人的思想素质的活动。与人为善, 诚心服务的才是企业真正的出路。

其次, 良好的伦理道德是实现市场营销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保证, 营销人员并不是纯经济活动的“经济人”, 而应该是“道德人”与“经济人”内在结合的“全面人”。人的伦理道德素质高低以及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的协调状态, 将直接响物质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和程度。由此可见, 良好的伦理道德精神是实现市场营销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保证。

最后, 伦理道德是调节市场营销活动内在的特殊方式。从调节范围上看, 伦理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行政广泛得多, 在营销活动中还有许多法律、行政手段囊括不到的领域, 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规范。要真正保证市场营销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 除了法律、行政手段以外, 还必须靠竞争者良好的道德自律。

二、中国企业营销伦理缺失的表现

(一) 不合乎伦理的产品策略

作为4P之一的“Product”可以说是市场营销手段的主要内容, 提高产品的质量, 增加产品的特色, 对产品花样品种进行更新是营销行为惯用的方法。但是仅凭这些方式还远远不够, 就产品而言, 市场还有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产品应该包含“伦理”的内容。

总部设在瑞士的雀巢公司是世界范围内的大型企业集团, 婴儿喂养品是雀巢公司较晚推出的产品, 它主要以牛奶为原料, 使用对象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儿, 该产品推出以后, 在发展中国家的婴儿喂养品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迅速从10%增加到50%, 但它由此引起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 就有人怀疑婴儿奶粉生产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婴儿高死亡率负有重要责任, 其主要理由是严重的质检问题。当时生产该奶粉的汤加拉公司经检查发现, 用来将液体牛奶转化为奶粉的喷雾干燥器有裂缝, 并查明此种污染物所含细菌是沙门菌的一种变异体, 可导致严重的肠胃炎。但是, 雀巢公司并没有将这个秘密通报国家卫生保健部, 而是试图不中断生产, 只是对设备进行消毒, 但是发现细菌仍然存在。

(二) 制定不合乎伦理的销售策略

突出表现在广告的不真实上。很多产品的广告词违背了广告真实性的原则, 对消费者起到了很大的误导效果。在销售这一职业中, 也许再没有比“道德”问题更困扰人了, 在商界要保持高水准的经营, 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通常情况下, 市场所供应的产品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就迫使销售人员不断地寻求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这种为了寻求竞争优势所做出的努力就会带有违反伦理道德准则的意图。再加上商务活动要涉及更多的更复杂的员工和客户关系, 这就使得商务活动变得更像“人际商务”, 一些本来合乎道德准则的价值观的产生基础也逐渐失去其重要性。与此同时, 社会责任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大多数销售人员都能遵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但是仍然存在无数的事件涉及部分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优化中国企业营销伦理的途径

(一) 企业应自觉遵守营销伦理

发展企业营销伦理, 是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一环, 也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因此它对整体社会应有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换言之, 企业之存在以社会之存在为条件, 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念上, 而不要建立在企业家的权利观念上。有关企业对外的伦理, 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产品优质, 货真价实。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这是企业营销应有的道德责任, 因为产品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也影响企业本身的声誉。所以, 应该把产品质量的好坏作为营销伦理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其道德意义是:不能隐瞒产品的质量。事实上, 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会有好有坏, 问题在于如何对待?如果隐瞒产品质量, 甚至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 这就违反营销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 就应公开承担责任, 并不断改进质量。与此同时, 在确定商品价格时, 还应该做到价格合理, 货真价实。产品价格是商品营销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因为它最直接体现营销主客体的物质利益关系,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营销道德要求商品价格与价值大致相符, 按质论价明码标价, 取得合理利润。在现实生活中, 不时出现违反营销道德的变相涨价, 囤积居奇, 哄抬物价, 随意涨价, 贱买贵卖, 斤两不足, 尺码不准, 凡此种种, 都是既背经济规律, 又违反营销道德的行为, 我们应在价格方面加强营销伦理道德教育。

2. 清正廉洁, 公私分明。

市场营销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社会的行为。因此, 营销人员必须从整个社会利益出发、维护社会和企业整体利益, 做到清正廉洁、公私公明。营销人员经常单独外出或少数结伴活动, 涉及的业务常常是成批的货物和巨额的资金。能否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 正确对待回扣行为, 做到清正廉洁、公私分明,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营销活动中, 存在着的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 既害自己又害他人。不应把这些缺德行为视为“能说会道”、“精明能干”。还有一些人公私不分, 损公肥私, 中饱私囊, 更是背离营销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 我们应该对营销人员进行经常性职业道德教育, 坚待走“正门”, 抵制走“后门”, 不询私情, 提倡秉公办事。

3. 诚实守信, 信守合同。

诚实守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体现某种社会关系。在营销活动中, 如果不按原来承诺的计划办事, 就会影响营销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在订合同时更要注意诚实守信。营销合同是交易双方相互承担经济责任的具有法律效力和道德义务的法律文件。合同一经签订, 双方必须信守, 不能随便违反, 更不能把它变成加大筹码、谋取私利的工具。合同双方的当事人, 对各自企业和职工都担负着重大的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因此, 必须认真严肃地对待。合同内容要完备, 法律、道德责任要明确, 切忌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合同双方必须认真贯彻平等互利、等价交换原则, 对违反合同者, 除了要承担法律、经济的责任外, 还必须予以道德上的遣责。

4. 文明经商, 热情待客。

在营销活动中, 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经常和广大顾客打交道, 所以提高销售人员文明经商、以礼待客的职业道德水平, 显得十分重要。一个称职的销售员, 除了应根据顾客要求, 完成一些最起码的工作 (如回答顾客的问题, 展示商品、量尺寸、称分量、包装等) 外, 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热情接待, 讲究礼貌、百问不烦, 百取不厌, 主动介绍商品, 细心帮助挑选, 尊重顾客意愿, 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气氛, 使广大顾客心情舒畅, 感受到良好人际关系的温馨, 切实体验“购物就是享受”, “顾客就是上帝”的滋味。

(二) 企业应把营销伦理提上日程

市场经济确定的社会动机与目的, 就是试图为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 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 这就是市场经济产生的道德必然性之所在。效率原本是个经济学范畴, 是资源有限前提下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市场经济推出一系列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迥然不同的道德内容, 但注重效率的全新的道德内容却是必然的, 不可逆转的。

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商业交换领域的伦理无序或伦理失控现象深深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权力寻租等集团腐败行为疯狂地侵吞国家与民众的财产, 权钱交易甚至到了黑色经济相互依赖的地步;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恶性竞争势力通过贸易壁垒或商业专营盘剥下层民众的利益而不断膨胀, 造成社会经济结构畸形化、消费萎缩、内需疲软、商业信用危机呈现普遍化的情况, 并与政治、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信用危机形成互动, 造成交换流通的巨额成本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企业营销伦理将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当前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夹击的激烈市场竞争中, 道德的市场行为是唯一出路。市场在强烈地呼唤营销伦理。

参考文献

[1]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史忠义.道德伦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3]毛瑞锋.市场营销呼唤伦理道德[J].现代企业, 2003, (3) .

伦理对策 篇11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缺位;对策

引言

教育管理伦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是管理学、教育学以及伦理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随着人们对道德价值和伦理标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管理伦理已逐渐成为管理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80 年代,我国对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开始取得良好成效,相关话题在各种相关的教育伦理文献之中越来越常见,独立的教育管理伦理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逐步成形。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发展迅速,同时取得了很多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一、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

(一)不能均衡对不同问题的研究深度

目前我国对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话题较集中,只在少数的几个核心问题上如教育政策、学校管理伦理以及制度伦理等进行了深入的认识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视角。但是对于整个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领域来说,研究话题过于集中,冷门问题如教育管理中的关系伦理和行为伦理、伦理监督和责任机制等容易受到忽视,此外,教育管理中的伦理评价等也有待人们进行关注和研究。造成对不同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不能对这些冷门话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可借鉴的相关理论资源,或者是因为缺少对这些话题的原创性研究。

(二)实证研究程度较薄弱

从研究范式和取向上看,当前对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理论多、实践少;论说多、验证少;应然层面多,实然研究少等等,可以概括成实证研究程度较薄弱。笔者认为,薄弱的实证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证性研究方法不多;二是现有的实践问题研究或现实问题研究较少。目前,我国大多数对于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是思辨式研究,还只停留在理论的论证阶段。研究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教育管理凸显伦理道德的必要性;伦理的内在依据和学理基础;伦理应具备的标准等。只有少数的研究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的。经过调查,如何将抽象、概括的教育管理伦理概念具体化、明确化,如何将其转化为可观测、量化、分析的指标,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就当前形式来看,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失对教育政策的公信力有着严重的影响,这在公众参与的缺失上表现的尤为显著。公众的有效参与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公正制定教育政策方案的基本前提就是公众将自身的利益需求充分表达出来。然而我国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的缺失、公众参与教育政策的渠道不广泛以及公众参与的不平衡性。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地域、行业和阶层上存在巨大差别。在大中型城市中,由于城市各项工作的先进性,以及城市居民的文化程度较高、信息接收范围较广等原因,使人们具有较高的参与意识;相反的,大多数工人和农民的参与意识则明显偏低。

二、关于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缺位的相应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研究框架

实现教育管理伦理的学科化和体系化的基本前提就是完善的教育管理伦理研究框架,此外,明确的、成熟的研究框架还对教育管理伦理的道德实践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理性指引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教育管理伦理研究上还远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学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构建一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完善的研究框架要从最基础开始,首先要确定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然后从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界定基本概念、澄清核心问题等逐步展开,不断推进和深化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促进为教育管理伦理的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二)加强理论研究,指导伦理实践

作为教育政策伦理实践的理性指引力量,国外学者对教育管理伦理的相关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有利于提高教育政策的实践道德水平的探索和研究。然而相对之下,在我国教育政策伦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要从根本上加强理论建设和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进行逐步深化,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伦理学科体系,为指导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和理性引导。

(三)完善公众参与政策,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作为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教育管理伦理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如何使公众的意志得到充分反映、使公众参与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提起注意:一是扩大公众参与范围,丰富公众参与渠道。可以从多个角度如阶层、职业以及地域等选择代表参与到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于带有两难伦理特征的问题,可以通过信访、民意调查、听证会、新闻媒体和网络微博等多种渠道使公众的参与得到保障,从而达到广泛征求民意的目的。二是完善公众参与政策,创设公共对话机制。公众参与政策的完善需要政府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将教育信息定期在公众中公开公布,使公众都能平等的参与到教育政策的制定和监督中。在一定程度上,公众参与政策的完善还需要多层次的对话与利益表达平台的构建,例如听证会,从而有助于公众和政府之间能够充分交流意见并得到及时协调。

结语

教育管理伦理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教育政策的道德价值取向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教育政策的效果和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在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中还存在明显的缺位,如何对教育管理伦理开展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如何构建和完善科学的研究框架、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伦理学科体系,如何理性的指导理论实践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教育管理伦理的重视程度,为科学、合理、先进的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郅庭瑾.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5-9.

网络伦理的道德困境与对策浅析 篇12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在欣喜网络社会带给人类福祉之余, 也会发现原有的社会规范一时还无力应对网络浪潮带来的冲击,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危害社会的网络伦理道德失范行为。因此, 通过网络技术、法律措施及道德教育, 启发和唤醒网络主体的道德自觉性, 进而形成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 对于网络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伦理道德的理解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而伦理则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所谓网络伦理道德, 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网络伦理道德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而相应作出的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细化和充实, 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道德规范。然而,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约束、没有政府的地方, 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 享有绝对的自由和民主, 这就造成了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一系列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行为诸如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上侵权、网络沉溺等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二、网络伦理道德失范行为分析

1、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

(1) 侵权行为盛行

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侵权行为, 不仅不易被发现, 而且影响范围极大。例如一个计算机软件, 只要在网上以明码发布, 别人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引用其中的全部或部分, 有的甚至保留其思路用另外一种语言重写, 然后就可以把程序编译成二进制文件出售出去。

(2) 侵犯隐私行为盛行

信息时代环境下, 人们的个人资料都是以一定的字符方式存储在计算机或手机上的, 一旦计算机或手机信息失窃, 个人隐私信息就会外泄。同时, 出卖、转让或泄漏网民个人资料的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资料可能包括网民的通讯地址、电子信箱地址、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

(3) 计算机病毒盛行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 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细地拷贝或有修改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 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某种故障甚至使其完全瘫痪。网络伦理道德失范行为通过恶意编码违背他人意愿在他人的计算机上安装程序或篡改他人计算机上的设置, 向网民传播计算机病毒, 强行更改用户浏览器的起始页面浏览器图标栏上公司信息, 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

2、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是, 网络特点的开放性严重弱化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力。互联网络上无中心、无限制、无最终的管理者, 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较之现实空间思想和行为享有更大的自由, 自由地进出网络, 自由地选择信息, 自由地发布信息。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 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这样网上人们是否遵从道德规范, 也不易察觉和监督, 传统道德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控制效用。同时, 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 而形同虚设。

二是, 网络行为的虚拟性加剧了道德情感冷漠是。网络虚拟性是指网络上旅游、参观等行为, 只是通过网络技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并非是真实地存在。由于虚拟的世界是多元化的, 无规则性的, 派生的, 从而引发了伦理问题产生可能, 并提供繁殖个人主义的温床。加之网络的虚拟性,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 “理直气壮”地撒谎, 以至于人们在网上真假难辨, 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三是, 网络法律和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使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有了可乘之机。迄今为止, 因特网上尚无全球统一的网络规范, 有的只是一些地区性、行业性法规。在我国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 伦理道德, 社会制约等方面法规的研究都存在滞后现象, 这就使网民在网络空间上陷入到无法可依、无规范可循的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三、预防和抑制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措施

遏制网络中不道德行为的方案有很多, 可以从技术方面、法律方面、教育方面来建立有效的解决途径。

1、技术措施

尽快研制出低成本、易普及的网络技术监控系统, 通过这种系统及时发现、制止和清除不规范、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场所的管理, 尤其是要加强对商业性服务的网络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设置网络警察。网络警察的职责就是打击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活动。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和跟踪, 尽可能对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制止, 使破坏和损失降至最低。而对已成事实的网络犯罪行为主体进行追捕并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 (2) 加强网络信息控制, 有效防止信息污染和病毒破坏。用具有过滤功能的路由器控制国际互联网出入口, 使一切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利的有害信息不能进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上。针对病毒的日益猖狂, 我们要在病毒检测、病毒清除、病毒免疫和病毒预防等方面增强对反病毒技术的开发。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反病毒技术, 应包括预防和杀毒两方面:一是在机器或磁盘未染毒之前,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感染。二是在确认机器或磁盘已被染毒后, 应坚决将其清除。

2、法律措施

法律的出台往往滞后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法律出现真空, 才会有了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因此, 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不道德行为, 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是当务之急。 (1) 通过立法, 将各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 使人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 什么是禁止做的, 从而强制规范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 (2) 通过立法, 加强对网络场所的法制管理。尤其是对商业性服务的网络管理, 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和检查, 及时清理有害信息网站。一方面, 加强各个网站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各个网站的管理者有责任维护好其管辖网站的网络环境, 对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罚。另一方面, 组建网络管理组织, 提高网络执法队伍的管理、执法水平。 (3) 加强立法的时效性。立法的时间上要适时跟进, 在具体立法上要注意准确性、针对性、整体的协调性,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价值观, 使广大公众不断提升道德自律水平, 最终杜绝不道德的网络行为。

3、教育方面

人是有意识的主体, 同时人也是伦理规范的主体。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树立网民的道德意识, 强化网络道德, 约束自己不正当的网络行为。一方面, 我国在大力强调和推进计算机技能教育的同时, 还应该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实施。我们可以将网络伦理作为学校基础教育课程, 或列为德育课的必备内容。此外, 还可以将入网规定为一种资格, 为获取此资格, 行为主体必须将伦理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 培养其网络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另一方面, 要挺进世界网络文化阵地,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建设内容十分丰富, 它既是我们今天进行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材料来源, 也是我们加强网络社会中的网络道德建设的思想宝库。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使伦理道德思想深入人心, 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 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

总结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迅猛发展, 违反伦理道德准则的行为、事件亦会愈演愈烈。在这种环境下, 仅用道德约束网民的行为远远不够。要建立完善法律体系, 加强网络管理技术的研发, 使网络社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学敬:《论信息时代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理论建设》, 2005, (06) 。

上一篇:基础乐理教材下一篇:商务英语信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