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伦理

2024-08-22

规范伦理(共10篇)

规范伦理 篇1

一、市场竞争的类型

市场竞争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即企业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相互争胜的活动。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市场竞争可分为以下类型:(1)资源竞争。企业经营需要大量资源,企业需要从资源的供应者手中竞争获取所需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仅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如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材料,还包括人才、资金、能源等资源;(2)顾客竞争。从狭义上来说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指的就是顾客竞争,对于大多数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中的企业来说,争取到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3)信息竞争。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由于信息获取和解释的困难,信息常常是稀缺和不对称的,企业间的信息竞争也愈演愈烈。

二、市场竞争中多发的伦理问题

1、混淆行为。

市场混淆行为是指不正当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利用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作出误导性标示,使其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和服务相混淆,从而造成或者足以造成顾客误认误购的行为。常见的混淆行为包括有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所特有的或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仿冒他人的企业名称等;

2、诋毁行为。

诋毁竞争对手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经营主体, 为了达到其各种目的, 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信息, 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使其无法参与正常市场交易活动, 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 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行为。诋毁行为的普遍做法又分为故意制造事实和直接捏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两种。

3、虚假宣传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虚假宣传行为是指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另第五条中规定的“经营者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产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虚假表示行为由于同样对于公众的认知具有误导作用,也可视作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信息在实践中集中在商品信息和价格信息方面。

4、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故意在一定的细分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以低于商品成本的价格出售某种商品,以挤垮对手,造成自己长期独占市场的行为。

5、限制竞争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迫使或者诱使分销商或消费者购买其商品,从而将其他经营者公排除在公平地市场竞争之外的行为。常见做法有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如某些经营者利用其依法具有的独占地位强制用户或消费者购买、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公关或者通过商业贿赂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等。

三、不道德竞争行为的危害

不道德竞争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危害:首先不道德竞争行为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正当利益,包括经营权实现的障碍、经济利益的损失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其次不道德竞争行为还会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如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使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有时还会危害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第三,不道德竞争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最后,不道德竞争行为还会对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市场竞争的伦理规范

正是由于不道德竞争行为具有以上诸多危害,可谓损人最终亦不能利己,因此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如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有力保障,对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管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法律法规一经颁布短时间内不易修改,相比之下道德约束作为一种自发约束,具有灵活机动,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我们应该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管并重,并倡导诸如以下的竞争伦理规范:

1、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竞争伦理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求规则的公平,即市场要为参与竞争的不同企业提供公平的政策、条件和环境,使得这些企业能够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更重要的要保证结果的公平,这里结果的公平不是说相互竞争的企业获得相同的结果,而是指公平的规则要有内部效度,使得优者胜、劣者汰,体现出不同经营效果的差异;

2、诚信戒欺。

诚信戒欺是竞争伦理的灵魂,要求企业一是要对顾客诚信戒欺,向顾客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二是要求企业对社会包括竞争对手诚信戒欺,比如依法披露有关企业的真实信息等;

3、平等自愿。

平等自愿是竞争伦理的根本原则,即企业可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合理决策。平等自愿要求企业不能以违法或者不道德的方式干涉其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强迫其他企业作出违背自身意志的决策和行为。

4、互惠互利。

互惠互利既是竞争伦理的内在要求,又是竞争伦理的必然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有互惠互利的双赢思维,这样我们会建立更为和谐的市场环境,而和谐的市场环境又会反馈给大家更多的利益。

5、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

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是指在我国长期的市场活动中形成的商业惯例和行为规范,如“生意不成情意在”等,这些商业道德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对于今天也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炳富, 周祖城.企业伦理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2]、倪愫襄.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

规范伦理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涉及人的医学研究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规范我院伦理审查体系的管理,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伦理审查和研究活动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2010),《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2004),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200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管理规范》(2010),以及ICH GCP、《赫尔辛基宣言》、CIOMS《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2002》等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

第三条 所有我院承担的、以及在我院内实施的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包括利用可辨认身份的人体材料或数据的医学研究,应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伦理审查申请/报告。

第四条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伦理审查体系的组织领导。医院职能管理部门,伦理委员会和办公室,临床专业科室和研究人员应履行伦理审查体系的相关职责,分工协作,保护受试者。

第二章 医院职能部门 第五条 研究项目的管理 科技处的职责:

本院所有涉及人的医学研究科研课题均应经科技处立项审核,并批准同意。

科研课题在立项审核、研究合同/任务书审签盖章环节,确认已经提交了初始伦理审查申请,并告知研究者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才能启动。

对科研课题的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提交伦理审查、获取受试者知情同意的情况。

科研课题结题要求归档伦理审查的批件/意见、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发现科研课题的研究没有经过伦理审查批准、没有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则中止该项研究,并不允许利用所获得的所有数据。论文发表的审核应确认论文内容是否属于研究,是否得到伦理审查的批准。

负责研究人员资格管理,要求所有研究人员必须经过GCP和受试者保护的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不能申报和承担研究项目。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的职责:

所有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均应经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审核,并批准同意。

临床试验项目启动会前审核确认该项目获得伦理委员会批件。

在医院网站设置临床试验项目招募信息公告栏。

临床试验项目要求归档伦理审查的批件/意见、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发现临床试验项目没有经过伦理审查批准、没有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则要求主要研究者向伦理委员会提交违背方案报告,必要时中止该项研究,并不允许利用所获得的所有数据。

负责研究人员的资格管理,要求所有研究人员必须经过GCP和受试者保护的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不能承担和参加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

人事处的职责:

研究资格的人事管理。职称晋升所提交的涉及人的医学研究的课题、论文、奖励均应得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第六条 研究利益冲突管理 研究利益冲突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制定研究利益冲突管理政策。

负责对伦理委员会委员和研究者的研究利益冲突日常监管。

每年向全体会议提交年度报告(应作必要修订以保护隐私权信息),并公之于众。

医院监察室的职责:

负责对医院管理者的研究利益冲突日常监管。

受理和处理伦理委员会委员在伦理审查工作中受到不当影响的报告。

对违反研究利益冲突政策者以及科研学术道德失范者的调查与处理。第七条 研究合同管理

主要研究者/课题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研究合同的起草。

提交管理部门审核。签署合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研究管理部门的职责:

科技处负责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核。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负责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立项审核。审计处的职责:

负责对临床试验合同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者的职责:

负责审签合同。第八条 研究经费管理 财务处的职责:

研究经费统一归口计财处管理。

按研究项目分别建帐,并按照项目合同/协议的经费科目列支。执行医院统一的审核报销程序。审计处的职责:

负责研究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第九条 研究培训的管理 科技处的职责:

编制临床科研课题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与预算。

审批年度培训计划,审核培训经费预算并报计财处批准,组织院内培训。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的职责:

编制临床试验项目研究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与预算。教育处的职责:

组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训中列入GCP和受试者保护的培训。组织医疗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安排院内GCP和受试者保护的培训。医务处的职责

组织青年医师培训,在培训中列入GCP和受试者保护的内容。第十条 质量管理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医院院长和分管副院长兼任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协调与临床研究和伦理审查相关部门的管理。协调临床研究的医疗与研究条件和能力的建设。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办公室的职责: 办公室工作隶属分管副院长领导。

制定年度质量改进计划,设定质量改进目标,定义质量、效率、效力改进措施。每年底对年度系统质量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主持质量管理工作例会,协调相关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和伦理委员会的管理制度与操作程序的合规性,以及各部门执行的一致性。

审核临床研究平台和伦理审查平台相关部门的制度与操作规程,评估其一致性。需要时,负责邀请伦理审查体系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律师等讨论决定:

涉及人的医学研究科研课题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涉及人的医学研究伦理审查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

如果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的伦理审查相关规则不一致,按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选择适用规则;同级法的特定规范竞合情况下,采用目的解释方法和合规性(国际公认的原则,如ICH GCP)解释方法选择适用的规则。

年度例行检查临床研究平台和伦理审查平台相关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和伦理委员会对法律、法规和指南的依从性,对组织机构政策/规章制度、程序的依从性,以及各相关部门受试者保护工作的质量。反馈检查评估结果。对质量改进报告进行跟踪评估。必要时建议修订相关制度与操作程序。

评估对受试者、社区的研究宣教工作。受理对伦理委员会决定的申诉或其它诉求。

组织安排实验室、伦理审查体系/伦理委员会接受第三方的质量评估或认证。

第三章 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一条 伦理审查

伦理委员会的职责:

对所提交的涉及人的医学研究项目进行科学性、伦理合理性审查。审查研究项目所有研究人员均具有相应的研究资格,没有经过GCP和受试者保护培训的人员不能批准其承担和参加研究项目。第十二条 伦理审查的管理 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

审核所提交审查的项目是否属于研究,是否属于伦理审查的范围。审核所提交的项目是否属于免除伦理审查的范围。伦理审查批件/意见传达至申办者、主要研究者、科技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编制委员与秘书的年度培训计划与预算。

在医院网站公布本机构伦理委员会组成信息与联系方式,伦理审查的程序,批准研究的标准。

在医院网站设置“受试者之家”栏目,包括研究及研究伦理的科普知识,受试者抱怨等内容。

在医院网站设置“伦理审查体系”栏目。

第四章 临床专业科室和研究人员 第十三条 研究设计 主要研究者的职责:

按照专业科学原则和风险最小化原则组织设计研究方案。临床专业科室的职责:

对于伦理委员会主任或委员建议需要先提交同行专家进行科学性审查的项目,负责组织(或提请科技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科学性审查,重点审查研究设计是否合理并能产生预期的知识。专家审查意见和审查记录由主要研究者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参考。

第十四条 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 主要研究者的职责:

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应具有主治医师或其以上的职称。负责提交临床研究项目的立项评估。参与临床研究项目的合同洽谈与签署。负责提交伦理审查申请/报告。

按照医疗机构利益冲突政策,公开任何与临床研究项目相关的经济利益。

负责组织临床研究研究队伍,明确各研究岗位的职责分工并授权。协助组织临床研究开始前的培训。

负责组织临床研究的实施,并对研究保持适当的监管。

本中心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在获知后15日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临床试验发生死亡,应在获知后7日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为避免研究对受试者的即刻危险而偏离方案,应在30天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在收到申办者关于临床试验的最新安全信息报告后,应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暂停或终止研究,应在7日内向申办者、伦理委员会、机构研究管理部门报告。

负责接受监查/稽查或检查,制定改进计划。

审核临床试验项目的总结报告,参加相关的答辩工作。负责组织临床研究项目文件档案的管理。研究者的职责

按照医疗机构利益冲突政策,公开任何与临床研究项目相关的经济利益。

负责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招募受试者。负责获取受试者参加研究的知情同意。

负责及时回应受试者的疑问、抱怨和要求;研究过程中发生影响试验风险/受益的事件、试验流程的修正或提前中止临床试验时,应及时告知受试者。

遵循法规和指南,遵循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方案开展研究工作。负责观察记录受试者的医疗信息和研究数据,按方案规定使用试验药物或试验医疗器械。

负责做出与临床研究相关的医疗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本中心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在获知后15日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临床试验发生死亡,应在获知后7日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为避免研究对受试者的即刻危险而偏离方案,应在30天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接受临床研究项目的监查/稽查; 做好临床研究项目文件档案的管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管理规范在医院网站公布,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以壁报形式公布,列入伦理审查体系相关人员培训的内容。

第十六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研究:是指一个系统性的活动,包括设计、测试和评估,旨在形成或有助于形成可普遍应用的知识。不论是否因其他目的而实施或得到资助的活动,根据本政策,符合该定义的活动均构成研究。例如,一些示范项目和服务计划也可包括研究活动。常规医疗质量或疾病发病率的监测与评估,医疗病例个案报告等活动不属于研究。

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规范及其他 篇3

关键词:美国图书馆协会 伦理 纽约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9.712;B82-05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013-0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de of Ethics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Other Related Statements

Zhang Hongyun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Mid Manhattan World Languages Collection)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ree statements from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Code of Ethics; Library Bill of Rights, and the Freedom to Read.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s "Ethics and Conflicts Policy for Employees," and elaborates on eight examples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extracts fundamental values of the three ALA statem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ethical statement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guide for all professional library staff development.

Key words: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ethics;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NYPL)

CLC number:G259.712;B82-059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013-05

伦理又称为道德哲学,原本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我们常常评论事务的好坏,对错,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这些判断有的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有的是根据个人心中的自我认定。这种自我认定的标准尺度便是所谓的伦理。

职业伦理是专业人员心中的天平,任何行为,即使不犯法律,但若不符合心中天平的准则而有所不为。一个社会由众多不同的行业所构成,法律固然明确的规范了最低的权责界限,但法律权责的目的在于防堵不法事情的发生或惩处失职犯错的人员,并不在于提高每个行业成员的积极敬业精神,也不能促使行业成员在其职能范围内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职业伦理不仅能够培养从业人员扩充本职范围内的知识,还能培养使用该知识时所应有的态度,不断提高职业水平,纠正从业人员心理偏差,面对两难的情况下,知所取舍,以避免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的发生。

在美国,专业组织多有职业伦理的表述,在网站上可以查阅。如美国医学协会,[1 ]美国律师协会。[2 ]即使以图书馆组织来说,各种不同的专业图书馆协会都有他们自己拟定的伦理规范,如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3 ]本文只介绍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伦理规范(Code of Ethics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4 ]

为了使读者对美国图书馆界的伦理精神有多方面的了解,本文除了介绍美国图馆协会的伦理规范外, 另外加上了“图书馆人权法案” 及“阅读自由宣言”,这些都出自美国图书馆协会,可与伦理规范一并参考。最后一部分举例说明纽约公共图书馆中的有关馆员在利益冲突方面的规定。

1 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规范”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伦理规范文件是在1997年公布的,并在2008增补修正。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图书馆专业掌控资讯的选择,保存,整理,散布。在一个植基于知的公民社会(Informed Citizenry)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专注于知识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及传布资讯的自由。图书馆从业人员有义务将知识与思想传递到未来的世代。

(1)我们提供读者最高品质的服务,包括以适切的、有组织的资料来源,公平的服务政策,公平的取阅原则提供服务。并且以准确有礼而不带偏见的服务态度回答所有的咨询。

(2)我们坚决支持知识自由的原则,并抗拒所有对图书馆收藏进行检审的任何努力。

(3)我们保护图书馆使用者的隐私秘密,尊重读者所寻找或已取得的资讯,或读者询问过、借出、取得传递过的所有材料。

(4)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并倡导在资讯使用者与产权拥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5)我们尊重,并且公平,诚恳地对待我们的工作同僚。并提倡提供保障所有员工权利福利的工作环境。

(6)我们不利用读者、同事、或所属工作单位以谋取我们私人利益。

(7)我们清楚区分个人信念与专业职责,绝不以一己之私念而干扰工作单位公平提供资讯的目标。

(8)我们努力在专业领域内追求卓越,鼓励专业发展,不断追求提高我们的知识技能,,并培养有志于图馆专业发展的同僚。

负责参考咨询(Reference)的图书管理员心中必须存有“最高品质的服务”概念。所提供给读者的答案一定是准确而不带偏见的,而且在态度上是礼貌的。

“尊重知识自由”的意思是尊重不同作者的意见。同一主题可能有正反两方全然不同的看法,譬如在美国堕胎、死刑都是争议多年的议题。图书馆收藏应兼容并蓄,不应偏袒任何一方。抗拒“检审制度”(Censorship)就是保障言论意见自由的具体表现。

我们都知道美国极其重视个人隐私权,未经其人同意,不得将其个人资料公诸于世。读者所使用的图书材料,包括书籍、资料库(数据库)、所询问过的问题、此皆属于个人隐私范围之内。图书馆绝对不可向他人透露,这是图书馆员的专业义务(Professional Obligation)。举例来说,一位影视红星来图书馆寻找个人疾病方面的书籍资料,而帮其寻找资料的图书馆员的爱人正好是某大报社影剧版的记者。图书馆伦理将遭到独家新闻的挑战。

这几年来相信大家对“知识产权”一词并不陌生。图书馆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应当与时俱进,在知识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扮演桥梁的角色。譬如:影印书中的两三页作为参考,这是公平使用,但若为了省下买书的花费,整本书影印后使用,这便侵害了著作者的产权(版权)了。

在图书馆里读者询问的问题种类繁多,图书馆员应彼此尊重个人所长,培养团队精神。一个人不可能娴熟于各种各类的问题,需要互相帮助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我们不在工作岗位上谋取个人的私利,也不利用我们的职位谋取利益。这是职业操守的问题。在图书馆业务上如何避免利益冲突的问题,我们在下面将以事例举证。

若有图书馆员其个人极其推崇某一经济学派的理论,但面对询问经济理论的读者,其不能只推销其个人所娴熟崇拜的经济理论,而漠视其他学派,不供应或不选购其他学派理论的书籍文章。个人的信念要与专业职责区分清楚。

时下科技进步快速,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知识技能赶上时代,以提供读者最新最快最有效的服务。

在美国,一般而言拥有图书馆硕士学位的为图书管理员; 但很多大学图书馆要求图书管理员至少要有一个图书馆管理学位再加上另一个硕士学位。若大学毕业拥有学士学位在图书馆工作,在职业分级上属于另一个级别。第八条指的是鼓励培养年轻同仁往图书馆专业上发展。

除了图书馆伦理规范外,美国图书馆协会还有别的声明与伦理观念彼此呼应,息息相关。如“图书馆人权法案”。

2 美国图书馆人权法案(Library Bill of Rights)

这里首先要声明的是虽然题为“人权法案”,仿佛政治意味甚为浓厚,但此处的“法案”一词只能解读为图书馆从业人员为发展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共识原则。它并非法律条文,对任何图书馆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功效。虽说不具法律功效,但有很多图书馆以此声明为图书发展(Collection Development)的理论基础。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成人及青少年图书发展原则,皆本于此声明之精神。

美国图书馆协会确认所有的图书馆都是资料讯息及理念的讨论平台。所有的图书馆服务应以下列基本政策为其指导:

(1)图书馆中所有的书籍及非书籍资料皆为满足当地社区的阅读兴趣、资讯求取、才智启蒙而设。不应将不同的种族、背景、或持有不同观点的著作排除在外。

(2)图书馆收藏应涵盖对当今或历史事件的全面观点。不应因党派或教条禁制而消灭藏书。

(3)图书馆应挑战检审制度,以负起提供资讯启迪民智的责任。

(4)图书馆应与各方人士合作以抗拒对言论自由及理念自由的限制。

(5)人们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应因种族、年纪、背景或观点而被剥夺。

(6)图书馆的展览空间及会议场所应对公众开放。不论申请使用者的信仰、身份、或其所属的单位组织,皆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1948年6月18日采行。 1961年2月2日补充。 1980年1月23日增添“年纪”词条。 1996年1月23日美国图书馆协会再度确认。

有人认为“Library Bill of Rights” 应译为“图书馆人权宣言”,它的确有宣言(declaration, statement)的意思,但“人权法案”在中文翻译里已成固定译法,故此处还是从俗。

这里要稍加解释的是图书馆对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一律平等对待,绝不允许歧视任何宗教团体。但一般公共图书馆以非宗教收藏为主(Secular Collection)并不收集各种宣传教义的书籍。图书馆的会议场所或表演厅堂可出借给平民团体使用(可能要付租金),但一般说来并不出借给宗教团体做为宗教活动之用。

在这“法案”里多次提到公平,开放,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检审制度(Censorship)。这些观点在“伦理规范”与“阅读自由”中多次出现,彼此呼应。故在此不再重复解释。

有一点须附带说明,前面已提到这“人权法案”乃是从业人员的理想与共识,并没有法律效力。 2001 年911恐怖袭击后不久,美国布什总统签署了“爱国者法案”(Patriot Act)其中有关图书馆的部分规定政府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得以检查个人过去使用图书馆的资料。此法案在图书馆界引起了很大的震撼。纽约公共图书馆针对此法一直到2009年三月仍然有一备忘录,规定若员工被政府相关单位要求交出读者个人资料时,须即刻通知上级领导,由图书馆律师顾问出面处理该项要求。由此可看出美国图书馆界对于保护读者个人的隐私权是不遗余力的。

3 阅读自由 (The Freedom to Read Statement)

《阅读自由》声明最早是在195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与出版商同业协会共同年会所发表的,所以文中多以图书管理员与出版商并称。最后一次增补修订在2004年[5 ]。该项声明的发表正值美国处于麦卡锡主义恐共时代(McCarthyism)。①声明的内容表示图书馆界及出版界对彼时高压清洗政策的反抗。

(1)出版商及图书管理员应尽可能让多方面意见言论同时存在,包括那些非正统的、非时下流行的、或被认为对多数人有危险的言论与意见。因为多样性的意见言论是对社会大众有益的。

(2)出版商,图书馆员及书商不需要完全认同其所供应书籍中的观点。若其按照自我的政治、道德、或美学标准而决定书籍的出版及流通与否,这将与公众利益相冲突。

(3)出版商或图书馆员若因作者个人的背景或政治立场而禁止公众取阅其著作,这将对公众利益做成损害。

(4)我们社会不容许有下列现象:努力地强迫他人阅读的口味;将成年人的阅读范围禁制在一般认为是青少年的阅读材料之内;抑制作者在美学表现上的努力。

(5)强迫读者接受为作品所贴上的标签或其作者是叛逆危险的,这种做法违反公共利益。

(6)做为人民阅读自由的守护神,出版商与图书馆员有责任对抗所有个人或团体企图强加其阅读标准或口味于一般公众。也要对抗政府减少或禁止人民取得应得的公共信息。

(7)出版商及图书馆员有责任借着提供丰富读者思想质量及提高读者意见品质的书籍,使读者了解阅读自由的完全含义。行使这种积极性的责任,出版商及图书馆员将展示好的作品以回应所谓的不好的作品,展示好的观念以回应一般认为不好的观念。

开创性的思想总是新的,与现有的相冲突。诉诸于文字出版之后一定会遭到保守卫道人士的抨击,并企图消灭。一个开放的社会需要有不同思想同时存在以供大家评比选择。强制压抑不同的意见出版流传只会导致社会的僵化,有害于民主社会的发展。

出版商与图书馆员是知识流通的管道,不应以管道的好恶影响到知识的本质,也不应以其人而废其言。我们不能以作者过去的背景立场而论断其作品的好坏。

我们不以道德或是政治的眼光限制文学家与艺术家在美学上的追求与表现。给作品或作家贴上某种标签,或强迫读者接受其标签是违反阅读自由的。

第七点需要做些特别说明。前面几条再三强调阅读自由反对检审,但是否图书馆员在选择书籍上完全没有意见呢?第七点提到了图书馆员的“积极性责任”,这就是说虽然图书馆容许各家不同的意见,但图书馆员有责任选择好书好的意见以对应所谓的不好的书不好的意见,而不是将图书馆员自认为不好的书彻底消灭不予保存,那样便犯了检审的错误了。

这里再补充一点,虽然不同的意见可以并存,但事实必须是正确的。譬如如果有本书声称约翰甘乃迪领导美国打赢了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事实的错误,无关不同的意见。负责任的图书馆员不应该采购这种有事实错误的书籍。不同的意见与准确的叙述是两回事。

4 纽约公共图书馆利益冲突八例

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网页上,也有工作伦理的规定, 举其纲要大概有下列几个方面:①遵守市法,州法,联邦法及一切图书馆之伦理规范;②忠于图书馆职责;③避免利益冲突及其实施细则;④图馆物资使用;⑤图馆之外工作所得;⑥在图书馆外参与义务,政治活动,及专业组织等活动;⑦产权归属问题;⑧工作秘密;⑨私人收藏;⑩赠礼;伦理规章的解释权在于图书馆而不在于员工;此文件一定要分发给新进员工。若有所修改,则应晓喻所有员工。此十二项条文中,特别是第三项,牵涉到法律程序,繁复且琐碎。我选了附录中“利益冲突的八个例子”及其解释条文。读者看了这八个例子,便大略可以知道前面所说的重点了。

案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家人所拥有的公司欲投标图书馆工程

分析:这种情况违反利益冲突原则。图馆工作人员可有两样选择:①劝其家人放弃投标该项工程;②预先告知馆方投标人与其关系。如果当事人选择预先通知馆方,则馆方将以书面决定或建议通知当事人如何处理该项冲突。在接到图馆书面通知允许投标之前,其家人不得投标。

案例二:图书馆工作人员请包图书馆工程的建筑商修缮其自家住屋

分析:这有可能构成利益冲突。建筑商很可能投桃报李,你给我图馆工程的好处,我帮你修缮你的住屋做为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①不雇用与图书馆有工程合约的建筑商修缮其自屋;②书面通知馆方欲雇请该建筑商修其自家房屋之事,待馆方依法考量后以书面告知其决定。

案例三:图书馆最近获得一批作家个人材料,尚未整理公布于公众。图书馆员利用该材料撰写作家之传记

分析:因为该项材料尚未公布于公众,图书馆员显有利用职务之便取得他人 所无法取得的材料,这是不公平的。

案例四: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里,图书馆员接受厂商邀宴,而该厂商目前与图书馆有商业往来或正准备与图书馆做生意

分析:在多数的情况下图书馆员可以接受书商在图书馆年会期间的午餐或晚餐的邀请或参加书商在年会中支持的文化性活动。只要这些餐饮活动被视为可以抵税的正式商业行为,而且这些邀宴活动不得有损于图书馆员的价值判断。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美国图书馆年会每年夏季冬季各举行一次。夏季的年会规模甚大,可能有上千商家参与展出商品。冬季年会的规模较小,多数为图馆协会下属组织单位中的行政工作者参与。年会中,商家寻找商机,而图馆也同样寻找适合自己图馆的产品,双向互利。多数商家提供书袋原子笔小纪念品等赠送给大家。有的商家提供早餐,邀请很多图书馆员参加。在用餐交谈时,商家可了解图书馆的需要,同时也介绍其公司的产品及服务项目。有的大公司甚至租用大型巴士在年会期间来往接送会众于各旅馆间。这些都属于商业开销,公司年度报税的时候,可以从盈利中抵税。这就是上面所说“合法可以抵税的正式商业行为”。

案例五:图书馆中的十七世纪法文善本书专家是否可以通知私人藏书家即将举行的法文善本书拍卖会,并提供对拍卖书籍的意见

分析:受雇于图书馆有忠于图书馆的责任,工作上应以图书馆之利益为优先考虑,而不是私人利益。在这个例子里,该善本书专家应向上级领导报告该项拍卖会及其拍卖品的价值。由上级决定是否参与标购。如果图书馆决定参加标购,则该专家不应告知其他私人收藏家拍卖会的举行以防竞标。如果图书馆决定不参加拍卖会,则善本书专家可以通知其他收藏家参与竞标。

案例六:出版商委托图书馆员做学术性的研究或邀请图书馆员参与写书计划

分析:任何职务以外的工作皆不属于图书馆的工作,但馆外职务不应在馆内工作时间进行也不应以图书馆资源做为私用。如果图书馆员为图书馆进行学术研究或参与写作,这种研究与写作属于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自然其可以利用在图书馆的工作时间与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料。这种情况下的研究与写作成果,也就是智慧产权,属于图书馆的。若有金钱收入,也属于图书馆所有,因为图书馆已经付与图书馆员正常薪水从事该项工作。

案例七:图书馆职员在工作时间内向同事推销公益摸奖彩券

分析:在美国社会常见有人在工作场所推销公益活动的彩券或糖果,募集来的金钱多数是为了公益,如学校的特别活动等等,不是为私人赚钱。在工作时间不得从事这种活动,但经由单位领导同意后,可在休息时间或午餐时间从事这种募款活动。

案例八:有机构团体邀请图书馆内的专家演讲,该项演讲有金钱酬劳,并赋予车马费,旅馆费餐费等以供开销

分析: 如果图书馆同意该专家从事演讲活动,则该项演讲属于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该专家可以用图书馆的时间从事该项工作。因图书馆已赋予该专家正常薪水,所以演讲的酬劳当属于图书馆,除非图书馆事先另有明文规定。如果该项演讲不是图书馆所同意或指派,而是该专家自己职业外的工作,那么该专家不得利用上班时间预备演讲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该专家可以自己保留演讲的酬劳,不用上缴给图书馆。不论是图书馆指派或非图书馆指派的演讲,专家皆可以收取车马费,旅馆费及餐费,除非:①该机构团体目前与图书馆正进行或企图进行一笔生意;②报酬的价值可能被认为影响到专家的专业判断或图书馆的声誉。

5 结语

上面介绍了一系列有关图书馆员的伦理规范。特别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环环相扣的三个声明(Statements),使读者对美国图书馆界对其从业人员道德精神上的要求有一大概的了解。我们大概可以从这三篇声明中提取出美国图馆伦理的核心价值:(1)平等的观念:万民皆平等不分种族,宗教,财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皆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也都是图书馆员服务的对象;(2)追求卓越:与一般本企业相同,图书馆员也当追求在其服务范围内的卓越贡献;(3)知识自由。尊重知识产权,维护知识使用权;(4)民主,言论自由。接纳各方意见,不以一己之好恶,阻止他人意见之发表或限制他人阅读之方向;(5)反抗检审制度;(6)绝对尊重个人隐私权。

这些内容,也代表了一个民主社会的精神所在。在美国,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完全体现了美国式的民主精神。 在国际图联的网站上,可以查到世界多数国家的图书馆伦理规范[6 ]虽然国情不同,各国图书馆仍致力于做为图书馆专业发展基础的伦理建设。在美国图书馆学系里,据我所知图书馆伦理并没有单独成为一门课,而是在入门课中,教授鼓励学生们讨论伦理议题。一般图书馆,在新进图书馆员在职训练的时候,常常强调伦理观念的培养。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讲习课中,更要求学员们在阅读完所有的伦理规范的文件后,要上缴签名文件,以示知悉所有规定。

如果国内图书馆界目前尚无统一的图书馆伦理规范,希望国内图书馆界专家同仁,能在不久的将来,制定出一份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规范,广在出版界及图书馆界推广流传,进而将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AMA Medical Ethics[EB/OL].[2009-10-23].http://www.ama-assn.org/ama/pub/physician-resources/medical-ethics/code-medical-ethics.shtml.

[2]ABA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Model Rule of Professional Conduct[EB/OL].[2009-10-23].http://www.abanet.org/cpr/mrpc/mrpc_toc.html.

[3]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w Libraries. Ethical Principles[EB/OL].[2009-10-23].http://www.aallnet.org/about

/policy_ethics.asp.

[4]Code of Ethics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EB/OL].[2009-10-23].http://www.ala.org/ala/aboutala/office

s/oif/statementspols/codeofethics/codeethics.cfm.

[5]The Freedom to Read Statement[EB/OL].[2009-10-23].http://www.ala.org/ala/aboutala/offices/oif/statementspols/ftrstatement/freedomreadstatement.cfm.

[6]IFLA[EB/OL].[2009-10-23].http://www.ifla.org/en/faife/professional-codes-of-ethics-for-librarians.

评民族调查中的伦理规范 篇4

一、民族调查的伦理内容

直到今天民族调查中伦理学的应用基本上还是一个相当笼统的概念。现代意义的伦理规范是最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兴盛起来的哲学学科。民族调查的伦理规范试图通过诸如医学、经济、政治、生态、科技及道德等不同方面内容对现场调查过程中涌现出的紧迫伦理道德问题, 提出有说服力的行之有效的解答。

首先, 道德规范是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的第一规范。民族调查是一项文化的研究, 大多以异文化和跨文化为研究对象。调查者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约束, 要求以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他者文化震撼带来的不适, 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德有何用”的问题;二是“德为谁用”的问题。调查者应用伦理规范在调查过程之中是对前者比较重视的, 对后者却有所忽视。把伦理道德原则作为“普渡众生”的法宝, 认为其普适性神乎其神, 是非常危险的。任何道德原则或规范当其作为一种理论预设时总是对人人都有用的, 但当其作为一种现实操作时对有些人有些事是无用的。

其次, 法律规范是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的有效规范。现场调查中的法律伦理其目标在于使伦理要求在相应的社会机制中得以实现。一般而言, 调查者作为公民需要遵守法律,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则是最基本的道德。相对于道德, 法律具有明确、时效、强制性的约束力与制裁力的特点, 而道德则不然, 它必须依靠有效的法律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民族调查现场相当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 民族调查意味着做大规模的科学实验。端正的科学态度、真实的调查记录与数据是每一个参与者进行科学调查工作的最低要求。道德与法律的规范纵横于一切人类学领域, 希冀一套完美的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地、有效地应用于民族学研究。

二、民族调查的伦理规范的应用

杨教授曾在书中这样要求调查者:“在民族地区做社会调查, 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民族团结政策。对于民族的风俗习惯, 一切禁忌和宗教信仰, 必须尊重, 严肃对待。还要大家制定出共同遵守的行动守则。守则的具体内容, 要因民族、地区、时间的不同有区别, 不能千篇一律。但有些基本要求, 是应一致遵守的。”

这个原则的要求, 当然是很正确的。但是若考虑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千差万别, 要执行这些基本的伦理规范, 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调查触及整个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 即使按共同的行为守则行事, 仍不免发生预想不到的事情。因此, 人人遵守又行之有效的伦理规范和行动准则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避免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的高调行事。我国长期以来, 以施政调查代替民族调查, 很多调查者养成了一种不良情绪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来辅助少数民族发展的功臣, 是党和政府派来送温暖的代言人, 理所应当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尊敬和礼遇。这种想法很可笑, 无论什么形式的调查者, 仅仅是做科学研究, 或者针对施政提供依据而已。少数民族获得更多是权利最终依赖于国家政策, 而不是调查者个人的努力。民族调查者只是被调查社区暂住人。德国民族学家鲍克兰女士的发言深刻剖析了这一问题, 她40年代末在坡乡做调查时说:“我很同情你们的处境, 我可以做你们的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但要改变你们的现状我没有这份能力。我仅是一个普通的外籍教师, 我最多只能免费给你们上外语课。其它的事情你们不应当希望我去做, 更不能指望我去做好。”

第二, 避免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的冲动行事。民族调查者缓解了文化震撼带来的不适, 与调查对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容易迸发想多帮助被调查者的冲动, 本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民族调查中却触犯了一条不能容忍的禁令。调查者的工作是资料收集和研究, 不是被调查者的仲裁人。事实上, 调查者能做的服务内容极其有限, 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往来。如果社区的习惯势力妨碍调查活动, 调查者应该采取回避的态度, 而不是对该社区的现实指手画脚, 更不能把自己作为一方势力的代表去改正某一种观念。对于被调查社区的实质性服务, 需要在调查报告完成以后。调查者的感情与现实的冲突有时比想象得更加残酷。

民族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真实的资料用于科学研究, 但是资料的存在往往与具体的人、集团行为和利益休戚相关。资料的收集涉及被调查社区的方方面面, 伦理规则的应用指导调查者客观顺利完成研究计划。

三、遵循伦理规范与民族调查实施的关系

伦理规范与现代社会的民族调查的关系, 一直是民族学界关注的热点, 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对于伦理规范如何实现作用, 如何能够真正融入民族调查之中, 理论界见仁见智。

遵循伦理规范是否会阻碍民族调查的实施呢?苛细繁冗的要求和约束是否会影响调查研究的正确性呢?答案是一定不会。就本质而言, 一切社会方法的应用都是一个有机组成的部分, 绝对超自然超社会的研究与调查是不存在的。由于历史、宗教、习俗和文化等原因, 民族调查实施还是受到一定的约束, 但是这些原因并不会妨碍调查结果的形成, 更不会使研究任务偏离事实。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者只能对其中的一个部分或者几个部分进行透彻研究, 其他部分未触及到或者涉及不深, 同样可以通过整体状况做出概论。调查的盲点与认识文化的死角是不相重合的, 真正的盲点与死角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 往往忽视它的存在, 不能有效感知与认识。

伦理规范的生态整体性, 决定了其的实际存在理由和生存功能。伦理学规范作为关于人类生态整体的学问, 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 才可能在调查研究中为人们提供行动规范与方式, 引导、激励人们创造、实现幸福。伦理学规范借助于已有的科学知识, 构建与民族调查研究体系, 表述了遵循伦理规范是良好的促进调查的手段、途径、方法。同时也令民族学的应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民族学通过这样的要求和渠道为少数民族调查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为汉族地区的现代化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锋.民族调查通论[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6.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规范伦理 篇5

对于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科学家们还在探路。但在某些“专家”的建议下,急于治病的患者也想提前享用这一“未来技术”。于是,无所不能的干细胞“急吼吼”冲上了病床,危险和乱象接踵而来。

在昨天举行的第48期院士沙龙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透露,我国首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伦理规范》已进入国家卫生部的审批程序,不久后将正式出台。

干细胞治疗陷入“灰色地带”

在神经损伤、器官修复等领域,万能的干细胞被寄予厚望。我国对于干细胞研究一直持鼓励态度,目前,所有试验仅限于研究范围,至今未对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其他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发放通行证。

病急乱投医,“神奇的干细胞疗法”不断吸引着病患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小白鼠”。“眼下,一些机构开展的所谓‘干细胞疗法’,正处于科学与不科学、规范与不规范的‘灰色地带’。”受卫生部委托,沈铭贤和一批知名伦理学家于2009年至2010年对国内的干细胞治疗现状进行了调研。

混乱的现状着实让专家们捏了把汗:一些人打着干细胞治疗的旗号,吹嘘炒作,声称“干细胞就是干什么都行的细胞”,甚至夸大疗效,用有效率达90%之类的数据吸引患者;某些机构不做研究,或以研究为名,将未经科学家评审和伦理审查的技术匆忙应用于临床,并收取高额费用。

“疯狂的干细胞”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自然》、《经济学家》杂志对此先后发表评论,《自然•生物技术》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干细胞综合征”。

严格区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对于尖端生物技术,普通患者很难判断真伪,评估风险,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必要的法规才能保障患者权益。

沈铭贤透露,即将出台的《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伦理规范》将继续支持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并以严格区分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为前提。也就是说,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属于研究范畴,不应向患者收费;临床应用则须经有关部门的行政审批。

事实上,患者对于“新技术”的追捧,干细胞并非第一次。从“开颅戒毒”到“人工心脏植入”,再到前阵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肖氏反射弧手术”,“新技术”对患者造成的种种伤害,从某种程度上看,都是由于从研究通往应用的道路上操之过急所致。

沈铭贤认为,严格区分研究与应用,对于医学新技术的规范发展具有普遍意义。“肖氏反射弧技术找到了一个新通路,从科学探索角度看,也许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它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转化医学兴起凸现伦理重要性

与伦理学家所持的“谨慎推广”态度相比,倡导“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转化医学”,恰恰是要跨越新技术的应用鸿沟。作为一种没有终点的良性循环,转化医学是一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过程,这意味着它将更直接、更频繁地面对类似“干细胞”的发展之惑。

“如果把伦理比作一座桥,有了这座桥,从研究到临床会顺畅许多;若没有这座桥,研究可能就到不了临床,或者要走冤枉路,甚至步入歧途。”沈铭贤表示,转化医学的兴起凸现了伦理规范的不可或缺性,让医学伦理研究成为每位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无法回避的问题。

2009年3月,奥巴马甫一上任,就为美国的干细胞研究“松绑”;此前,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了一项干细胞临床试验。沈铭贤将这一系列举动看作是美国政府成功策划的一次“抢跑”——所有试验和研究都是公开的,谁做、做什么、用多少时间,都由FDA公布;这不仅有力推动了干细胞研究向临床的转化,也为将来占領可能的市场布下了棋子。不可否认,伦理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试论公益广告的规范伦理价值 篇6

一、公益广告的产生和发展

(一) 公益广告的含义

自公益广告在中国诞生以来, 其定义一直是业界专家探讨的焦点。

“公益广告, 是指经媒体发布、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它旨在传播某种公益观念, 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公益行为, 进而促进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1]

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有以下几点不同: (1) 商业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多为有形的产品和劳务, 而公益广告所传播以及倡导的主要是对社会公众有益的观念和行为; (2) 商业广告的诉求是加强人们现有的行为模式, 说服人们去购买某种品牌的商品, 并促使其产生偏爱;公益广告的诉求则是为了试图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鼓励人们为整个社会或个人的长远利益去停止某种不良行为, 改而采取积极的、有利于社会愿望的行为。所以, 商业广告是说服性的, 公益广告是提倡性的。 (3) 商业广告是以广告主营利为目的, 公益广告则是谋求社会性、公共性效果, 要使每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受益。

近几年学界提出了“大公益广告”的概念, 将公益广告分为三类:一是无商业动机的公益广告。二是准公益广告, 即冠以赞助者名称的公益广告。三是较有争议的样式, 指带有公益成分的商业广告。

(二) 公益广告的发展和现状

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 道德在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类的生活中一定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则, 这些规则使人类生活得以可能, 这些规则称为道德规则。

在国外, 公益广告是从伦理学角度反观社会发展的产物。1941年美国为呼吁人们承担战时的社会责任而成立了广告理事会组织, 并催生出了“公益广告”这种独特的道德教育形式, 公益广告也凸显其伦理价值。

公益广告在国外最早见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电视网。随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开始制作公益广告。现在欧美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发布的, 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一些大公司在公益广告的发布上也显现了其地位, 他们在注重商业广告发布的同时, 看到了公益广告在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方面的积极意义。

在我国, 公益广告经历了由社会政治导向性向公众服务导向性转变, 在内容、形式上由单一性到多元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一些地方媒体零星发布一些公益广告, 内容大多是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友爱互助等传统伦理和美德。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是以1986年的电视广告“节约用水”为标志。自1996年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全社会的公益广告进行统筹规划。发展到现在, 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道路、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已十分常见。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 在媒体中电视广告发展是最快的。现在, 全国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电视台, 都留出了公益广告的播出时间。

二、从罗斯的义务论角度看公益广告的规范伦理价值

公益广告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 帮助人们认识规范, 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 促使人们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规范伦理学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行为规范和生活指南。它的任务在于说明人们遵从何种道德标准, 才是道德上的善。在元伦理学出现以前, 规范伦理学一直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形式。在规范伦理学中, 义务论与后果主义相对应。义务论又分为以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一元论和以罗斯为代表的多元论。罗斯之前的伦理学理论如康德主义和后果主义所提出的道德标准都是一元的。然而, 无论康德的绝对义务论, 还是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准则, 都有无法解决的例外。

义务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行为义务论, 一种是规则义务论。大多数的义务论者采纳规则义务论的理论, 规则义务论者认为人们在作出道德判断时利用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罗斯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来发现及应用道德规则。道德规则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这些道德规则是无法证明的, 但只要通过反思, 任何正常人就能发现这些道德规则是自明的。二是道德规则不能被归纳为一个原则, 是“多元的”, 即它具有不可还原性。道德生活中统一不出一个最高的原则。罗斯认为, “在原则上讲, 没有理由预期, 任何成为我们义务的行动都是出于同一种理由的。”“而如果经过反思, 我发现这两种理由都不可还原成对方。”[2]

罗斯提出的多元义务包括诚信的义务、赔偿的义务、感恩的义务、公正的义务、行善的义务、自我完善的义务、不伤害的义务。罗斯的这七种“显见义务”并不是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的, 也无法通过逻辑论证得出, 而是靠某种类似直觉的领悟, 是建立在人们的反思以及理性的基础上的。“显见义务”指的是人们日常中的普通的常识性义务。罗斯是从这些普通的常识性义务中归纳出这七种不可被还原的“显见义务”。在实际生活中, 哪种显见义务或哪几种显见义务成为我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即“实际义务”, 靠的是实际情形。而公益广告正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贴近人们生活的形式培养人们的常识性义务, 让人们明晰常识性的道德规则, 从而践行规则。

公益广告所宣扬的道德准则及规范并不是唯一的、一元的, 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如公益广告《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心在一起》《真诚沟通——献血生命的延续》所诉求的道德观念是行善的初始义务。在广告《心在一起》中, 一连串的助人行为带来人们温暖的感受。罗斯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人, 能使他人变得更加善良、更加高兴时, 我们就有一个显见的理由去帮助他人。如公益广告《诚信恒久远, 国富伴民安》《诚实守信, 从我做起》《守着的是一份诚信》倡导诚信, 凸显诚信的这一显见义务。罗斯认为如果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出了某个承诺, 那就有义务去遵守这个承诺。再如一些倡导廉洁的公益广告词“大事小事秉公办事, 大节小节守廉为节”突出了人们有公正这一显见义务。罗斯认为“如果某人获得了他所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而我处于可以纠正这种不公正的情况, 那我就有一个初始义务去行动。或者说, 如果我有能力去防止不公正的利益的分配, 那我就有这样一个初始义务去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一般, 政府官员、立法等机构可以防止不公正的利益分配, 因此, 公正这一显见义务可以给他们提供行为的初始理由。”[3]

而这些“显见义务”并不能统一为一个最高原则, 如功利主义的效用原则。相比起一元论, 多元的显见义务反而更能贴近现实的道德生活, 会起到更显著的现实作用。公益广告所宣扬或倡导的观念不是一元的, 更接近罗斯最初提出的多元初始义务。

三、从斯密的同情理论看公益广告的规范伦理价值

在规范伦理学涉及的各种问题中, “是”与“应当”的关系无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最初是由休谟提出的。道德问题上的理性主义者, 如苏格拉底和洛克等人, 都认为人的理性天生就有辨别对错的能力。斯密认为, 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 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人们何以有德, 以及为何赞同一类行为和品质或反对另一类行为和品质, 其根源在于人性中的同情的特质。他认为, 某个人无论怎么自私, 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存在关心别人的本性, 尽管他看到别人幸福只感到高兴以外, 别无所得。斯密认为这种本性就是同情。斯密的同情指的是旁观者在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当事人的立场, 考虑他会产生的情绪。斯密后来又说到, 他所说的“同情”确切来说, 是用来表示人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斯密认为, 同情或同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把人们同感的感情是否一致作为评价行为是否合宜的标准。道德原则是一种“共同的感觉”, 这种感觉经过后天习惯的强化而逐渐成为一种规范, 被人们所认可。“我们对他人行为不断的观察会不知不觉地引导我们为自己订立关于什么事情适宜和应该做或什么事情不适宜或不应该做的某些一般准则。”[4]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 人们会意识到, 有些行为会引起愤怒, 看到其他人也有憎恶和不满的情绪, 会强化这种感觉, 就会自然把这些行为归类为被禁止的行为。另一方面, 一些行为引起我们的赞同, 同时也受到其他人的称赞, 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巩固认为是正确的行为。我们也因此而订立一条规则, 这类行为是正确的。

公益广告《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中演绎了一个小女孩在获得奖状后热切地希望爸爸回来和爸爸一起分享, 这将唤起父母的共情, 能想象得到孩子希望父母多陪陪他们的心情。在公益广告《同升一面旗, 共爱一个家》中通过共同升旗这一行为将大家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引起共鸣。在《观影关闭手机》的公益广告中一位看电影时打电话的男士遭到周围人不满的评价, 广告最后打出广告语:“每一位看电影时关闭手机的人, 你们都太酷了。”观影时打电话这一行为引起周围人不满的情绪, 这一情绪强化了观看该公益广告人们的感觉, 人们自然会将该行为归类为禁止的行为。在《关心别人快乐自己》的公益广告中一男士在跑步锻炼的路上不断地帮助别人, 受到周围人的赞许与肯定。观看这一广告的受众通过同感自然能感觉出助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公益广告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规范, 使人们更确信何种行为是善的, 何种行为是恶的。培养人们正确的规则意识, 从而更自觉的践行社会规范。公益广告在引导个人行为规范和宣传公共生活规则方面具有明显的意义。

个体行为中包括规范与失范两种行为, 对于个体而言有时很难作出明确判断, 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规范的, 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社会公德的。公益广告以一定的媒介方式为受众示范正确的行为方式, 为更好地达到引导个体行为规范的目的。如公益广告词:“保护知识产权, 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争当文明驶者, 莫做违章醉人”等。在公益广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中, 马大姐介绍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 并举例了北京一年通过可回收分类能节约的纸张, 相当于560万棵大树, 该广告通过正确的行为示范引导人们在今后垃圾倾倒时要注意分类。

社会公共生活规则, 也叫社会公德, 公益广告如《跳跳蛙公益广告》系列篇宣传在公共场合不占用消防急行道、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文明用餐、旅游地不随意攀爬等社会公德。公益广告《请勿占道堆放杂物——麦兜篇》宣传公共用地勿站道堆放杂物。公益广告《遵守规则安全出行》《平安回家团圆中国》《请您在开车时放下手机》等倡导遵守交通规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系列篇宣传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不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公益广告《预防甲流公益广告兔子篇》《预防甲流公益广告甲流篇》《预防甲流公益广告饮食篇》等, 宣传在公共场所如何做到不传播甲流病毒的行为常识。

将公益广告纳入规范伦理的视角, 从规范认知进行道德教育, 帮助人们认识规范, 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 从而自觉践行规范。

参考文献

[1]苏士梅.广告伦理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1]苏士梅.广告伦理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戴维·罗斯 (著) , 林南 (译) .正当与善[M].上海译文出版, 2008.[2]戴维·罗斯 (著) , 林南 (译) .正当与善[M].上海译文出版, 2008.

[3]Stephen Darwall.Philosophical Ethics[M].Westview Press, 1998.[3]Stephen Darwall.Philosophical Ethics[M].Westview Press, 1998.

规范伦理 篇7

一、默顿规范解读

默顿作为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在1937年的《科学和社会秩序》一文中, 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精神特质”这一概念, 认为“包含在科学的精神特质中的各种情操表现为学术诚实、正直、有组织的怀疑、不谋利性、非个人性等”[1]。1942年, 默顿在《关于科学和民主的一个评论》中, 阐释了“科学的精神特质”一词, 之后又先后提出了“科学的规范结构”和科学的四个基本规范。“科学的规范结构”包括科学价值和科学规范两个部分。默顿认为科学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有自己的价值,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其目标是追求真理, 其中透视出科学的价值目标中的两个要素, 即“原创性”和“客观性”。默顿所说的“科学的制度性目标是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1]也体现了这一点, 其中“扩展”意味着创新, “证实”意味着客观。客观性要求科学家追求正确的知识, 反对抄袭, 原创性要求科学家发展真理, 对于知识展现强烈的好奇, 避免学术的停滞不前。两者共同贯穿了科学活动的始终, 既反对为创新而创新, 又反对片面的创新, 构成了科学的价值底线。

科学规范方面, 默顿指出“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2], 一般被称之为“CUDOS”规范。

(一) 普遍主义。普遍主义是关于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以及科学界的准入资格的规范。它首先强调要以实证性的普遍标准来评价科学成果, 科学成果的正确与否应该用逻辑的标准来证明, 而不能因为提出者的个人或社会属性而反驳, 也不能因为提出者的地位和等级就做出不同的评价, 也就是说, 科学的真理性不因科学家的身份而改变, 评价真理的标准适用于每一个科学家。此外, 科学界的准入资格也是平等的, 不能因为种族、信仰等原因将有才能的人拒之门外, 应该依据才能来看待一个科学家而非别的外在条件。

(二) 公有主义。公有主义首先要求无偿使用并且禁止保密, 反对将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家的私有财产。科学家们的私下交流和没有被发表的数据都无足轻重, 只有将他们的科学成果公布于众, 才能认为他在科学领域里作出了贡献。而这些科学成果以及支撑它的所有证据, 都应该向全社会公开。同时, 社会赋予科学家的是公有主义的另一方面, 即尊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在无偿使用的同时注明出处。科学家在一个重大发现接受发表之前, 期刊编辑和媒体记者应当保持沉默, 科学家这段时间中对数据的保密是被允许的。

(三) 非谋利性。非谋利性下科学家的立场的中立的, 科学家不能用它来达到自己的隐性目的, 也就是说科学家在其作品中应当将自己对于现实的暗示最小化。科学家追求的是对纯科学作出贡献, 这就将学术界与生活界相互分离, 但默顿并不是要无视科学的功利价值, 而是认为应当首先重视科学的“内在价值”即真理性, 至于其实用性, 会随着真理的发现随之而来, 不必舍本逐末刻意追求。

(四) 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是指科学家们在工作时, 不能完全依赖自己的个人判断, 独创研究可能无法让所有人信服。这里的“怀疑”与哲学上的怀疑论有相通之处, 但也存在本质不同, 主张的是依据逻辑对权威保持怀疑的态度, 要求“按照经验和逻辑的标准把判断暂时悬置和对信念进行公正的审视”[1], 科学论文只有经过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性审查才会被学界承认。这种怀疑主义是“有组织的”, 这是怀疑主义在制度上的界定, 有一套特定的组织程序, 而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个人行为。科学家对于同行及他自身的批评并非尖锐而不容置疑的, 应当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对科学家的工作进行有见地的批评。

二、科学规范语境变迁

默顿的科学观是理想主义的, 他所处的学院科学即小科学时代使他将科学生产与社会生产分开, 要求科学家将自己与自己的研究展现给世界, 而这一切与社会因素无关。二战后, 科学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最典型的就是大科学的崛起。“所谓大科学, 是指由国家或社会出面组织的服从于国家和社会目标的大规模、高投入的科学技术活动。”[3]这时的目标就已经不仅仅是默顿所提出的“扩展被证实的知识”了, 科学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进入应用领域。进入后学院科学时期, 齐曼在默顿科学规范的基础上, 将科学定位在了日常生活中, 认为科学只是普通人根据常识所进行的理性活动, 这种自然主义科学观视角与默顿的科学观形成了鲜明对比。向后学院科学转向的过程中, 产业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 产业科学和学院科学作为科学的两大系统彼此紧密相连, 产业科学被认为是学院科学的对立面, 两者在技术与管理上相似, 在社会目标上却有显著区别。

公有主义规范中, 科学知识是公共财产, 并且在发表前需要得到专家们的审查, 而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科学性”标准, 在接受冗长检验时, 专家们极有可能被经验主义所影响, 忽视了他们专业兴趣之外的事物。另外, 对于科学成果的观察是个体性的, 但作为代表整个科学共同体的观察者个人, 必须剥除其主观因素。但在人文科学, 如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 这一点很难达成, 观察者需要保持谨慎中立, 而此类科学大多需要怀有不同观点的人做出的不同解释。普遍主义在科学中也很难做到, 例如医学领域中很多科学成果是由一个偶然发现引起的, 此类发现极少具有普遍性的兴趣, 也无法在与其他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时提供大量的累计信息。普遍主义在几乎所有学科中都很难形成理论形式, 在某些学科中, 甚至研究员的性别也有关系。科学家们在专业领域中坚持一种特定的理论范式, 这种专业性会与普遍主义形成落差, 尽管在科学世界观的调剂下, 这种不协调也并不总能解决。

“大科学具有大规模、高投入、组织复杂化、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点”。[4]参与研究的人员增多且构成趋于多样化, 不完全是纯粹的科学家, 很多高校教师、技术人员以及辅助人员都会参与到研究项目中来。此时的科学研究需要大量项目资金, 仅靠科学家本身无力支撑, 需要政府或大型企业的支持, 当经费成为科研活动的基础时, 科学家们不得不走入社会展开激烈竞争, 努力与赞助者搞好关系。这就与默顿规范中的“非谋利性”相悖, 参与研究的人无法不计私利地进行科学活动, 巨额的经费压力也给科学家带来了挑战。在后学院时代, 默顿的“CU-DOS”规范逐渐消解, 取而代之的是齐曼的“PLACE”规范, 即归属性的、局部性的、权威性的、定向性的和专门性的。

(一) 归属性的。归属性的与公有主义相对, 公有主义中科学家的知识产权属于科学家个人, 而在产业科学中, 科学家被雇主雇佣, 受合同契约的束缚, 无法自主公开其研究成果, 必须顺应公司的要求, 产权归公司所有。“后学院科学具有典型的科学上保密、顺从公司和政治利益的特征。”[4]

(二) 局部性的。局部性的是指在后学院时代, 科学知识更多是在应用方面发展, 实用主义要求研究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焦点,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定位方向, 通过研究该问题的周围领域来获得进展。有时, 追求特定部分的理解比填补全面知识的不足更有效果。

(三) 权威性的。权威性的是指管理上的权威, 科学家们被公司雇佣, 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实践性的目的接受管理。经费、合同、雇佣关系等等, 都代表着科学家们服务于企业, 雇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他们雇佣了科学家, 使科学家们在研究领域中作出巨大贡献。

(四) 定向性的。定向性的是指给科学研究规定方向, 使其对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更加具有针对性, 科学家不会对无关问题进行不必要的探索, 这显然有别于学院科学中对于公共知识追求, 但无疑令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更加心无旁骛。定向性更加注重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五) 专门性的。专门性下, 科学家被企业雇用, 通过不断锤炼自己的实践技能成为专门的技术人员, 在与他人合作中完成目标, 科学成果不再是个人的知识产出, 而是一个系统中专门人员合作的成果。

三、科学伦理规范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 科学家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 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 他们不仅会受到各种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也要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 对于科学研究除了应当担负的科学责任外, 社会责任也应当被纳入考虑, 成为科学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家从事研究的目标可以定义为“为科学而科学”, 科学本身并不存在善恶, 所以科学家也无需为其研究的科学成果所导致的社会后果负责。科研成果被发现有不利影响, 承担责任的人也应该是发起研究的组织或决策者, 科学家本人承担的不过是科学体制内施加的科学责任, 而非社会责任。而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发展, 科学、社会、经济、政治逐步一体化, 知识的价值对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 一旦科学成果不加考查应用于社会, 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不可估量。例如转基因技术、克隆人、核能源的研究, 科学家必须在研究之前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有明确定位, 盲目对新技术开发利用, 很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无法预计的后果, 这种后果或许并不在当代有所体现, 及至两、三代人之后, 想要挽救却无力回天。因此, 科学家的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应当对自己的研究负责, 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科学家应该毫无保留投入到自己的科学研究中, 尽职尽责对待自己的工作, 将知识、技术传达给全社会, 以追求知识的真理性为己任。二是科学家应该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对于会面向社会的研究, 在研究之前就预估好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状况, 对自己的研究有充分的认识, 当此科学成果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德时, 承担相应的责任。

科学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原则, 当今社会中国学术界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 抄袭、剽窃、代笔等等行为频频发生, 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科学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亟待解决。科学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应当是科学活动在社会层面上的伦理扩展, 科学与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刘大椿教授认为, “由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性两条原则, 构建了一种兼顾科学建制和全社会的目标的开放的规范框架。”[5]客观公正性要求在科学活动中避免偏见, 将公平和客观统一起来。科学家由于对不当利益的追求, 导致了许多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伪科学的传播就是其中一例。如今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中, 各种养生运势、风水占卜、气象观测等等文章打着科学的幌子, 使科学成为现代迷信的工具, 蒙蔽没有分辨能力的中老年人, 损害着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形象。科学进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时代, 但无论如何, 科学家应保持初心不变, 急功近利不是科学的追求, 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对知识的拓展是不明智的。科学家对待研究数据应当保持客观, 公正分析其所蕴含的意义, 审慎公开测试数据, 减少公众的疑惑和误解的同时对知识的正确传播负责。公众利益优先性认为科学是一项能够增加人类共有幸福的可持续性活动。一项科学活动可以预见会对人类生存环境或是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那么这项活动就是不道德的, 政府应当将它暂时或永久禁止。例如克隆技术, 虽然科学家已在多种动物上成功实验, 此种技术也在医学界造成巨大反响, 能够运用于器官移植方面, 拯救无数病人的生命。但一旦克隆技术大量投入市场, 那么克隆人是否具有基本人权, 当他发展成有思维的人的时候, 他就不再是工具一般的物品, 那么整个世界将会一片混乱, 而这种混乱人类无法解决。普通群众或许没有专业领域的高深知识, 但他们有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决定权, 科学家不能代替全部公民做决定, 所以需要他们全面公正传播知识,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同时, 当企业或政府想要控制资源, 损害公众利益的时候, 科学家们有义务打破知识垄断, 向群众以及全体社会公民发出警报。公正客观性原则与公众利益优先性原则应当在科学家的科学实践中不断深化, 并逐渐内化为科学家自身职业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建科学建制与社会目标的规范框架。

从默顿的“CUDOS”规范到齐曼的“PLACE”规范再到如今的科学伦理规范, 在复杂的科学形势下, 伦理精神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高科技所带来的风险是个人力量无法克服的, 工具理性无法代替伦理精神, 伦理是科学的内在维度, 而科学的进步也不断拓宽着伦理的视角。

摘要:科学规范是科学家的行动指南, 它告诉科学家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默顿作为第一位系统提出和阐述科学规范的科学家, 曾先后提出“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科学的规范性结构”这两个概念, 开启了人们对于科学规范的探索。之后齐曼基于后学院科学的时代背景, 对默顿规范进行重新描绘, 形成了自己的范式。科学发展至今, 科学技术与社会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科学规范向伦理规范的转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默顿,科学规范,科学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1]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51, 365, 376

[2]Merton, Robert K.The Sociology of Scienc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科学社会学[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270

[3]徐梦秋, 欧阳锋.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批评与默顿学派的回应[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9

[4]张燕.从CUDOS到PLACE---约翰·齐曼后学院科学范式述评[J].阴山学刊, 2009, 4

规范伦理 篇8

一、翻译伦理概述

伦理是指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作用于翻译行业,就指的是翻译职责道德规范。它用于约束翻译工作者的行为,使翻译工作是基于客观及公正的基础之上。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翻译后的文章要准确无误的表达原文含义,不允许出现文意上的偏差,即使是稍微夸大原文句意,那也属于违背翻译伦理的行为。2.翻译工作属于服务行为,所以翻译伦理中也包括服务伦理理念。3.翻译工作是基于语言及文化不相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它的伦理也包含语言文化的交流。4.职业道德伦理,该伦理是基于翻译职业的道德,如没经过客户同意不允许把原文或翻译文给其他人借阅。总之,翻译伦理是翻译职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科技翻译标准

虽然现今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全面的科技翻译标准,但基于翻译职业伦理视角来观察科技翻译,并结合过去阶段中科技翻译实践活动,可以把科技翻译标准总结为以下几点:1.翻译要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原文表达的含义,在语句逻辑上也要和原文一致,尤其是科技概念上,不能和原文存在偏差。2.简单明了,在不影响翻译文意思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代入过多的修饰词,尤其是原文没有提到的修饰词。3.翻译文要符合一定规范。如不同国家的科技术语也有很多不相同之处,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来,如果按照的是国家标准,应该注明。

三、翻译职业伦理视角下科技翻译规范性研究

1. 遵循单义性原则。

单义性原则指的是在科技翻译过程中,对应某一概念的只能用一种术语来表达,并且一个术语也只能是单单表达一种概念。科技翻译遵循这种原则可有效避免对原文概念错误表达或模糊表达。一方面,在翻译含义量比较多的词汇时,必须要结合翻译文的专业领域。如carrier一词,就有几种译名,如搬运工、递送员。但出现在不同专业或不同词汇中,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医学方面,这一词汇就表达带菌体的意思。再如bearing一词,普通生活中指的是方位的意思,而作用于机械专业中,就表达轴承。所以,翻译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译文专业。另一方面,在同种专业的译文中,某一词汇翻译来的译名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horn,在同一专业中,即可以表达喇叭,又可以表达号角。但词汇译名的统一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科技翻译中,想要观察单义性原则还需要所有科技翻译人员的共同努力。

总之,科技翻译遵循单义性原则,需要使译文属于概念和原文属于概念表示同一种含义,及在概念上的对等。翻译人员必须客观的对原文专业概念有着清楚地认知,了解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在翻译完成之后,还要把翻译术语和原文术语进行对比,再确认不存在偏差之后,才算完成该术语的翻译。

2. 遵循简洁性原则。

遵循简洁性原则是科技翻译的规范之一。一方面,翻译用词不宜太过复杂,复杂的语言形式会加大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本身科技文献的目的是传输科技知识,而并非是要求读者去欣赏该文献,所以,在准确无误的表达文献概念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从而避免读者曲解文章含义或阅读困难。另一方面,在把科技文献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根据我国汉语用词习惯以及构词方式,把原文中很长的科技术语给转化为能够被读者理解的简单汉式术语,从而方便读者阅读。

3. 遵循规范性原则。

科技翻译还需要遵循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国际、国家的翻译规范,不能凭借翻译人员的主观意识来进行翻译。如在出现科技新概念术语时,并且这个外文术语表达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固定的词组表达,就需要翻译人员参考本国的汉语构词规范以及国际上统一遵循的命名规范来进行构词。这种翻译成果就不会影响对原文概念的传达,并符合我国汉语的用词习惯。如在翻译Greenhouse effect一词时,有些翻译人员则会翻译成温室影响,而符合我国汉语结构和用词习惯的规范翻译应该是温室效应。再如parttime researcher,如果不按照汉语习惯和构词特点,就会翻译成部分时间研究员,而正确翻译应该为兼职研究员。

四、总结

想要改善过去阶段中科技翻译不准确、不清晰等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全面的科技翻译规范。科技翻译和其他类型的翻译大致相同,所以翻译伦理也适用于科技翻译中。基于翻译伦理视角,科技翻译应该遵循单义性、简洁性、规范性这三个原则。只有遵循这几点原则,才能使翻译人员准确无误的把原文所表达的含义、概念翻译出来,并使读者轻松的读懂文章内容。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类专业学者交流日益密切,对科技翻译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这种背景下,科技翻译的规范性越来越受到翻译行业的重视。本文首先概述了翻译伦理,其次思考了科技翻译应该遵循的标准,然后通过翻译职业伦理视角研究了科技翻译的规范性,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翻译,伦理,科技,规范

参考文献

[1]涂兵兰.翻译伦理:翻译研究新途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158-161.

规范伦理 篇9

实践证明, 尤其体现在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环境条件下, 工作目标的实现仅有制度性的保障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没有执行者的思想道德上的保障这种保障仍要落空。管理驱动就是要通过政策、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来管理图书馆事务, 实现管理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管理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管理驱动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具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图书馆伦理规范的管理价值

伦理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主要是规范人的行为, 管理的法规制度不仅是制度要素, 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从行为规范的意义看, 规范制度对人的行为约束诉诸的主要是强制与威慑, 而不是个人的内心信念, 存在明显的不足。伦理则正好相反。任何一种规范如果没有内心的认同, 就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法规制度等管理驱动要达到人的内心认同, 必须有伦的因素起作用。因此, 图书馆的工作秩序不可能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

伦理规范虽然也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同样是维护和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但它和法规制度驱动不同, 它的实施不是依靠某种强制性手段, 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 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图书馆人员的道德觉悟, 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说服力主要是指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加人们的荣辱观念, 从而使人们在内心中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劝导力就是通过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增加人们的道德责任感, 使人们认识到如果一个人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或违反了社会的道德要求, 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公众的批评, 并可能导致事业的挫折和失败。

权力性、经验性、技巧性的管理可以在短期内对馆员进行强制性操作, 也可以在局部和某一时段内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对于服务和工作态度却难以得到端正, 因而不能保证人们勤奋工作的持久性。伦理管理就是要淡化权力观念, 强化为馆员、为读者的服务职能, 才能树立和确立读者在图书馆至高无上的地位。管理者的人格道德力量, 是图书馆管理最为直接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的互动

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积压有自己的特点, 同是约束人们行为、调控社会关系和活动的方式。二者既在内容上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又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还在实施中相互凭借、相互支撑。

(一) 管理驱动是伦理规范的有力保证

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是建立在共同的经济关系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就决定了二者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也是一致的。切实保障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以及三者之间正确结合, 是管理驱动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以反映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为中心, 集体主义又是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伦理规范的适用范围虽然比管理驱动要广泛, 但力度却不及管理驱动。管理驱动为伦理规范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越完善, 对伦理规范的支持就越有力量, 伦理规范也就越有保障。管理驱动通过法规的形式对伦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予以确认, 使这一部分最重要的要求和原则不仅成为伦理责任而且成为法律义务。如果没有法律对人的行为的基本约束, 没有法律建立的基本社会秩序, 那么伦理就无法也无力对一些属于管理驱动范围的行为进行调控, 也无从建立伦理秩序。

(二) 伦理规范是管理驱动实施的重要条件

我们在肯定管理驱动的同时, 也应看到伦理规范的积极意义。伦理规范是管理驱动的有效补充和得力助手, 良好的伦理素质是管理驱动的基础。凡是管理驱动触及的领域伦理规范都可以干预, 而管理驱动触及不到的领域, 伦理规范也可能干预。从方式和手段上看, 管理驱动是一种“硬”手段, 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而伦理规范则是一种“软”手段, 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伦理规范为管理驱动创造条件, 人们的伦理道德水平越高, 社会风气越好, 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越强, 维持和支持管理驱动的自觉性就越高。从管理者角度上看, 也需要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 方能秉公执法, 做到平等公正。

(三) 现代管理的发展日趋伦理化

虽然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在规范内容和实现方式有明显不同, 但它们却在图书馆管理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图书馆的管理驱动必须与其职业伦理要求相适应。随着伦理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必然影响着管理制度的发展。图书馆组织对其重要的职业伦理要求总是会以制度化形成强制驱动。图书馆管理驱动和伦理都是以图书馆活动为基础的, 都是用以调整图书馆活动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共同的职能是将人们的行为纳入到一定的限度内, 维持图书馆良好的运行秩序。制度化管理侧重从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调整, 由行为进而观察其动机, 不调整人们付诸行为的思想活动;而伦理道德首先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 在思想上树立道德观念, 然后通过内心的选择和决定而付诸行为。

三、图书馆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的整合

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总是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由此造成了相互间的矛盾冲突, 从而与社会、与图书馆组织所要求的秩序相背离。为了把图书馆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纳入组织需要的秩序范围之内, 以保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不得不按照一定的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种规范约束中, 必须把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相结合。即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构图书馆组织和驱动图书馆成员的行为标准;另一方面又通过情感、教育、文化等伦理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内在的调整和舆论约束。

(一) 从思想上深入领会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相结合的思想, 全面和充分地认识二者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 图书馆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的论题, 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并得到了众多管理学者的认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进程的加快, 信息技术前进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 人文伦理的偏转和道德规范的失衡就会凸现出来。图书馆在管理改革中权力意识、功利主义观念的强化和凸现这一新的现象的出现是值得注意的。由于在定编设岗中的不民主现象和岗位评价考核体系的模糊性、弹性和任意性, 这个竞争的起点就没有平等和公正, 这种图书馆管理实践的结果, 就丧失了公平公正的伦理标准, 其结果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泡沫繁荣的景象出现, 不可能得到应得的效率和效益, 甚至导致管理实践的负效应。在这种前提下, 再一旦缺乏伦理约束, 人的实践活动和管理活动就必然出现盲动, 只会加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 损害了馆员扎实勤奋工作的意愿和动力, 助长了工作无责任性的倾向。他们在不违章、不违纪的前提下, 可以游刃有余地“打发”工作, 且会出现泡沫效率、泡沫政绩、泡沫数据,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图书馆工作的凝聚力、原创力、亲和力。还有本单位同层次中收入距离的拉大, 工作分配的不公正, 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等, 都会使馆员和管理者的鸿沟加大, 导致馆员思想的失衡。

(二) 在建立管理驱动体系的同时, 形成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体系

在图书馆法治环境建设的平台上考虑图书馆员的伦理建设, 体现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相结合的思想。伦理建设高于法律又源于法律, 伦理规范的引导和法律规范的约束结合起来、协调起来, 最终才能形成保障事业发展的良好的法治环境。首先, 实行部分伦理规范法制化。为了更好发挥伦理规范的功能, 有必要适当地引进硬的约束机制, 将部分伦理规范法制化, 促进人们伦理意识的形成, 伦理行为习惯的培养, 以便最终达到伦理道德理想的实现。国家和组织有责任利用公共权力对伦理规范加以保证和实施。人的伦理规范的形成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外力的强制驱动。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中, 注意它们的伦理基础, 并且应当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到管理驱动中。其次, 强制度建设, 使伦理规范落到实处。制度建设包括立法、执行、监督、奖惩和修订等过程。制度建设的好坏却直接影响着伦理建设和伦理规范的顺利进行。除了规定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等技术层面的内容外, 应着重处理好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制度约束与文化引导、制度约束与馆员能动性、制度与读者、公正性与激励性、图书馆的目标与馆员的个人追求、追求的理念、目标与实际馆员状况和工作现状等之间的关系。可见,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化的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种潜能制度来调动馆员的积极性。通过馆员对制度的认同, 实现馆员潜能的释放。

(三) 正确发挥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的价值, 实现二者功能的有效整合

在图书馆现实工作中, 既要看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的一致性和相互作用, 又要看到它们之本质相互区别, 这样才不会将道德性问题与原则性问题相混淆, 把本来属于由伦理规范的问题当作原则性来处理, 上纲上线, 误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将原则性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对待, 息事宁人, 助长员工的个人主义的滋生。图书馆管理者应看到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间的界限, 密切注意管理活动中的细节, 把握违规行为和非伦理行为之间的转换条件。

总之, 只有在理论上分清管理驱动和伦理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 才能更好结合管理者的管理功能, 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图书馆伦理规范的管理价值, 指出了在图书馆工作中管理驱动与伦理规范互动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管理创新,图书馆伦理,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林靖.图书馆管理中的主体、客体及制度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4.

规范伦理 篇10

一、法律规范中的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

伦理因素是法律规范所追求善的社会理想, 但它并不表现于法律规范的外在形式, 而是法律规范的内在目标。因为法的本质是善的一种具体表达, 而这种善应来源于人的先天的理性和对现实经验的自我反思之中, 或者这两种观念结合的结果。善的概念属于伦理体系的范畴,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每一种技艺与研究, 同样地, 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在古罗马法中, 罗马法学家同样有类似法与善的关系的结论, 例如《法学汇编》,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十一页 (保罗) :我们可以就不同的几个意义而谈法律:一个意义下的法律, 就是我们称之为永远公正与善的东西的那种法律, 那就是自然法。[2]在罗马法的理论中, 认为在善与自然法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对应联系。因此法的本质所体现的善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而且这种伦理性与自然法的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证因素是法律为追求善的理想所采用的现实手段或方式。法的理想是善, 但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现实的具体方式才能达到。凯尔森认为, 法律是社会组织所特有的一种技术[3]既然法律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工具为社会所独有, 那么其产生必然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基于各种需要, 组成了社会;人类基于更高理想的追求, 创造了各种规则, 如法律, 习惯, 道德等。这些规则源于社会的需要, 并且是用来保证一种满意的生活方式。[4]法律作为规则的一种必定具有规则的基本的特点, 所以法律也是基于社会的需要产生, 也是基于人的需要。那么法律必然具有现实性的特点, 同时法律作为实现需要的方式, 也必然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不然人类就无法实现需要。

二、法律规范中的两种因素在辩证逻辑下的理解

人类最常用的思维逻辑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形式逻辑, 一种是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主要是演绎逻辑, 其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演绎逻辑系统。[5]另一个是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主要形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 辩证法为人类提供了深入研究世界的本质提供有力的思维工具。如果说形式逻辑主要是对事物的表面形式的分析的方法, 那么辩证逻辑就是对事物的实质内涵的深入研究的工具。

由于法律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的秩序的工具, 并通过有序的社会实现一种善的理想。而人类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实现对有序社会的维持, 法律规范对人的各种类型行为作最基本的规定, 以保证社会的有序性。法律规范含有善的伦理性因素, 并以此作为其目标。但是对于目标的实现必须采用一种现实的手段方式, 而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实证性的因素。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作为理想与现实, 目标与手段并存在法律规范中。因此如果对法律规范的构成因素进行辩证逻辑的分析, 以现实与理想为标准, 把法律规范视作由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的组成的, 而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就成为法律规范中的一对矛盾体, 成为构成法律规范的辩证逻辑构成部分。

三、伦理因素和实证因素存在于具体法律规范举例

在我国《物权法》:第三十七条侵害物权, 造成权利人损害的, 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这本条文包含了一个法律规范, 这条法律规范明确了物权人的权利在收到侵害时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予以救济。首先, 这一法律规范是在《物权法》总则的原则下建立的规范符合第七条物权的取得和行使, 应当遵守法律, 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这条基本原则。其次, 这条规范体现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公共物权利益的保护的基本精神, 而这种精神则是社会的基本伦理理念。最后, 法律规范的这种保护是为了追求一种尊重他人, 不能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理想。即便是在现实中, 这种侵害他人的物权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但也无法否认法律规范的目标就是追求一种相互尊重的伦理理想。同样的在《合同法》中: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 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这一法律规范体现的伦理因素是个人的意志的自由, 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的自由。不仅在民法中在其他法律规范中也同样存在伦理因素。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不得再自行移送。本条是禁止第二次移送管辖的规定, 这几乎是一条存技术性的规定。通过这种仅能移送一次的强制性规定, 使得法院管辖机构不能相互推诿。采用的实证方式是, 采用禁止二次移送的具体方式限制法院移送案件的权限。这样具体手段是一种现实且看地见的方式予以表现的。自然这条技术性规范也包含着伦理因素——为了提高司法效率, 保证正义的最大实现。因此这种规范不仅体现了实证因素的基本特征, 而且背后也表明了技术性规范追求的法律理想——伦理因素, 一种追求司法正义, 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的目的。

四、辩证逻辑下的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解释的理论优势

辩证逻辑解释法律规范构成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能够直接阐明法律规范的实质与内容。辩证逻辑在解释法律规范时主要从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这两个方面予以解释。伦理方面可直接说明法律规范的立法目的, 它直接表明立法者制定法律规范时, 希望通过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实现法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达到法律的社会理想状态。社会的理想状态就是法律规范的本质对现实的抽象理性的期待。这些法律深层次的内容, 通过伦理因素展现出来。实证因素体现法律规范的技术, 直接说明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这些具体的内容可能是法律规范的全部形式, 也可能是部分形式, 但是它却体现了法律如何通过现实的具体方式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法律规范的具体方式则能够为人们理解掌握运用, 方便法律规范的实施。因此在辩证逻辑的视野下, 其对法律规范的解释能够通过伦理与实证因素全面的展现法律的全部本质内涵。 (2) 解释的灵活性。与形式逻辑的不同, 辩证逻辑没有固定的解释模式分析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而是运用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对其内容符合社会现实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因为辩证逻辑在分析法律规范时, 直接进行的是理性辩证分析, 通过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深入到规范的本质深处, 进而挖掘隐藏在法律规范背后的伦理因素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种分析发现法律规范的目的, 采用的灵活性实证性的方式手段。辩证逻辑解释方法还可以通过对伦理因素的开放式理解来实现对实证因素的灵活运用, 进而在运用法律规范时就可以依据其伦理因素的内涵的开阔性灵活执法。总之, 辩证逻辑的思维模式在理解法律的逻辑构成时, 不会拘泥于僵化的框架, 而是更加灵活地适应现实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

五、结论

以辩证法的逻辑规则来分析法律规范, 能够分析法律本身的实质。这种分析的方式得出的结论与形式逻辑下的结论是不相同的, 形式逻辑基本上是采用纯形式的方式, 解释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这种结论只能够体现法律的形式上的组成, 无法直接解读其内在的本质, 而辩证逻辑则可以直接解释。虽然两种逻辑规则解释法律规范各有不同, 但是如果采用辩证法来界定法律内涵, 认为法律规范是伦理与实证的有机结合, 进而得出法律本身也是伦理与实证的有机结合。那么法律就不会仅侧重伦理性或者实证性, 而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摘要:辩证法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 可以成为思考法律规范构成地思维工具。在法律规范中存在伦理因素, 那么与之对应的便是实证因素。实证因素时法律规范追求伦理理想的而采用的现实的方式或者手段。由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结合构成的法律规范的解释不同于形式逻辑下的对法律规范构成解释的理论, 但是二者完全可以同时运用到对法律规范的解释中, 以寻求对法律规范的最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伦理因素,实证因素,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 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3, 1:3.

[2][意大利]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M].李日章, 梁捷, 王利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8:24.

[3][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22.

[4][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24.

上一篇:产品销售额下一篇:科学技术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