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构建

2024-07-01

伦理构建(共12篇)

伦理构建 篇1

刑事法官作为刑事司法体制的中心, 对于如何维护与贯彻法律之威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刑事法官的职业道德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之前的研究中, 往往只是对法官整体的职业道德现状与内涵进行了研究, 但是刑事法官本身却具有着与其他法官不同的特点,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法官道德构建。

一、刑事法官职业特点

(一) 裁判方式严苛单一

民商事法官面对的案件多数与财产有关, 其更多的可以采取调解的方式来处理, 这种审判方式是在确保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才做出的, 因此民商事法官的审判方式较为灵活。而反观刑事类案件, 虽然在2013年颁布的新《刑事诉讼法》中第277条规定了数种情节较轻、可以适用和解程序的情形, 但是此条款主要针对双方自愿和解的情况, 而与民商事案件上的调解并非完全相同, 其最终可能达到双方谅解的可能性较民商事案件较小。并且大部分案件都难以适用和解程序, 法官只能根据案件的事实和经过质证的证据以及刑法的规定对案件作出明确而非妥协性的裁决。刑法是裁判的唯一标准,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受到严格限制。刑事审判只能严格遵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按照程序进行每一阶段的审理。但严苛单一的裁判方式并非裁判程序的简单化, 而是通过“程序保障”最大限度的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最大限度的实现司法公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 裁判结果影响较大

刑事法官对案件做出的最终裁判需要有很强的精确性, 同样的案件, 就可能面对无罪与有罪, 此罪与彼罪, 重罪与轻罪等判决的不同。而在民商事案件中, 争议与纠纷的焦点莫过于财产, 此时, 原被告方在争取符合自身要求的赔偿之前往往还要做诉讼成本上的衡量, 以确定在案件胜诉之后自己所需要投入成本小于可能获得财产。但生命与人身自由对于个人而言往往比财产更为可贵, 所以刑事法官所执掌的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相对于民商事法官而言更为重要, 对个人的影响也更大。这就会致使一些犯罪嫌疑人和关系人会不计成本的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刑事法官的判断, 使得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有利于犯罪嫌疑人。

(三) 独立审判颇受阻力

与民商事案件不同, 刑事案件所引起的社会反映较大, 刑事法官所受到的社会舆论压力也随之增大。其中, 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案件大体有三类:其一是公务员案件, 多牵涉到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 对于这类案件, 社会公众往往期望对其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其二是近年来出现的带有弱势色彩的个人的刑事类案件, 这些个人在案件中的行为常被认为是无奈之举, 所以往往能博得同情;其三是近些年出现的以民间借贷为主的经济类形式案件。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不应再由刑法规制, 并对民间经济人物抱有较为同情的态度。但刑法的裁判标准是严厉的, 是完全凭借合法证据对案件进行法律上的还原。然而公众的反应在很多情况下是很强烈的, 容易形成群体式的意见。审理这类案件的刑事法官不免会受社会舆论及公众意见的影响, 在心理上往往自觉不自觉的期望自己的审判能够满足社会最普遍的舆论。这样在法律与社会舆论之间寻求平衡点, 并非易事。

二、刑事法官的职业伦理

(一) 独立公正

法官承载着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和人民法官最迫切的期待和要求。对于刑事法官而言, 最重要的职业伦理应当是独立与公正。而从上述分析来看, 刑事案件很可能受到来自于案件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公众的舆论, 这些舆论往往倾向于同情弱者;另一方面,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 要始终确保刑事法官能够尊重法律, 保持公正的心态, 对控辩双方秉持平衡的心态。独立审判, 公正裁决, 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永恒的追求。

(二) 廉洁奉公

刑事法官的判决对于个人十分重要, 但正是这样的“权力”很有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进行最大的“努力”来影响法官。这种影响可能包括人情、金钱等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 法官就要避免这些充满诱惑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普通的公务员或民商事法官受贿可能会使得一些人获得非法利益, 但并非都会触及刑法底线, 而刑事法官若不够廉洁, 则可能出现犯罪嫌疑人逃脱应有惩罚的结果。这种对法律底线赤裸裸的挑战的行为, 是有巨大危险性的。“公生明、廉生威”, 自古以来, 公正和廉洁就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没有廉洁就没有公正。刑事法官只有清廉如水, 才能永葆法官本色。

(三) 道高德重

“百行以德为先”, 对于优秀的刑事法官来说, 更是如此。一方面, 就当下法官职业的现状而言, 法官的收入并不高。与同年龄段的其他法律职业者相比, 法官的收入偏低, 易使其内心产生不平衡感。另一方面, 受外界各种因素, 如媒体, 舆论, 网络等的影响, 刑事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得不考虑“综合效果”, 这些“自由裁量”的过程在外界的影响下易使其偏离道德的轨道。法官的对于法律的信仰和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很大部分来自于内心。在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今天, 这种内心上对于法律的信仰显的更为重要。此时, 若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就难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更难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谨言慎行, 不尚空谈, 不求显赫, 刑事法官应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将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长期任务而坚持。

三、刑事法官的职业伦理构建

(一) 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近年来, 冤案错案的出现致使公众对于法官产生了不信任感, 这主要归因于法官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所谓职责, 就是指在承担所在职位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承担该项工作的责任。因此, 要加强刑事法官职业伦理的培养, 就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责任制度。对于那些因为案件的审判违背了刑事法官的职业伦理而做出错误判决的法官进行责任追究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刑事法官对自身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视。

(二) 加强刑事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今天, 这种内心上对于法律的信仰显的更为重要。现有的司法系统多有对法官进行培训, 这些培训主要集中在纯粹的道德教育上, 缺失了对法律信仰本身的教育, 这反而使得法官对法律内在道德伦理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 无法正确的应用到审判当中。所以在对法官所进行的教育中, 更加重视对于法律信仰本身上的教育, 完善教育内容, 把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 应当坚持对法律史学的教育, 读史使人明志, 对法史的学习可以使法官认识到法律的由来与渊源, 明白人类社会在刑事案件中对于公正与秩序的追求;另一方面, 应当加强对经典判例的学习, 为刑事案件的妥善处理积累足够的间接经验。

(三) 提高法官待遇

对法律职业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法官的待遇, 尤其是刑事法官的待遇相比于其他法律职业者而言并不丰厚。提高法官的待遇, 对于刑事法官职业道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待遇不仅仅是在生活上解决法官面临的现实问题, 更有利于减少法官内在的心理不平衡, 从而避免其在内心上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 如金钱、社会知名度等欲望的影响, 避免对那些可能影响审判公正因素的追求, 从而使得其能够更加坚定的维护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的尊严。

刑事法官在刑事司法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能否坚守正确的职业伦理, 对于司法制度的良好运行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要针对刑事法官本身所处的特殊环境, 确立正确的刑事法官职业伦理, 并建设完善的机制以促进其得到坚守。

参考文献

[1]刘东南.法官职业道德欠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警官论坛, 2009 (3) :34.

[2]刘世强.刑事法官司法态度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 2011 (3) :131.

伦理构建 篇2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和谐文化

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

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他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在孔子那里,道德出于人的内在情感;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他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应该既“爱亲”,又“泛爱众”。在这个意义_L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伦理道德是适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孝与德也被纳人孔子伦理思想“仁”的要求。孔子重视祭祖,但他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礼仪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进步而达到仁。

再一步来说,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孝梯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梯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梯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

二、孔子伦理思想解析

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和谐文化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和谐,在某个层面上说,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充满仁爱之心,以此来推动各方面和谐,从而实现文化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没有爱,也就无和谐可言。继承孔子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会使文化和谐更进一步。

孔子主张“诚信”。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今天加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文化也因此而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孔子的诚信思想,社会将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文化。

孔子主张的“孝梯”思想,对我们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需要用家庭伦理规范来建构。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孔子的“孝梯”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思想,对于建设新时期的家庭美德,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表现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他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自己意志:“为仁由己”,只要不懈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就使人成为了道德的主体。而建构和谐文化,同样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构建适应现代社会企业商业伦理 篇3

关键词:商业伦理;发展现状;商业伦理建设

一、商业伦理的含义及特点

1.商业伦理的含义。

伦理是指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商业伦理是指从事各类商业活动的行为主体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企业和企业中的个人在从事各类商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通俗地讲,商业伦理就是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伦理在商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2.商业伦理作为一种流通行业的伦理,具有自己的行业性特点。

(1)商业伦理有自己特殊的善恶标准和评价行为善恶的特殊方式。它必须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间提出适当的对策。商业伦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道德,它要求商业从业人员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商业伦理是一种特殊窗口行业伦理。商业服务业是直接面向顾客、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3)商业伦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首先,商业伦理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具体、更生动,往往通过制度、章程、守则、服徽商的商业伦理观研究务公约、保证、条例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商业这个特殊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其次,商业伦理往往与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直接相关。

二、商业伦理的发展及现状

1.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约束机制。

我国在国有企业管理者商业伦理约束立法方面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全面的针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商业伦理行为约束机制。面对国企管理者的不道德商业伦理行为,往往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完善的法规制度进行惩罚与约束。

2.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于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企业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则看得并不重要。有的认为,只要所有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就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2003年3月发生在安徽的毒奶粉事件,生产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没有看到该奶粉的经销许可证下就经营销售一些劣质奶粉,导致安徽出现多起脸肿、呕吐、头大、烂眼的婴儿,甚至出现婴儿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3.对商业伦理观念认识淡薄。

在企业目标的确定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经济目标,企业的经营与伦理道德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单纯地追求经济目标,就有可能不顾商业伦理问题,如现在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背信弃义、毁约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政府也对企业缺乏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调控,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将伦理问题置于企业决策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之外。

4.不注重企业经营伦理文化建设。

近年来,在对待企业经营伦理化建设问题上,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态势。一些知名大企业已开始注重企业伦理文化建设,而其他企业对商业伦理文化建设仍然重视不够。例如南京冠生园是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马失前蹄,用陈馅做月饼事情被曝光后,不但对消费者没有丝毫歉意,而且怒对媒体并振振有词说用陈馅做月饼是业内不公开的秘密。企业本身缺失了起码的伦理道德,缺失诚信,其结果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自身也难逃破产的厄运。

5.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发展。

我国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家崇尚以“仁”服人,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重视从人心的治理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却远不及相邻的韩国和日本,无论在日常生活礼仪,还是在工作文化交流中,都能看到儒学的影子,而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其中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制约力量,还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建设现代社会商业伦理的几点建议

1.推动商业伦理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中国在经济立法上的步伐明显加快,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和《价格法》等。这些经济法规对商业伦理的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加强商业伦理建设也必须结合这些法规进行,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经济立法体系还不尽完善,法律规定的操作性和具体性还有待改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有法不依”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中一个大问题。政府必须做好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清理工作,全面硬化法制环境。

2.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建设。

除了法律、制度建设之外,政府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伦理规范等形式来进行建设,这是商业伦理的确立与实施的内在动力。经济部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伦理道德教育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商业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重视本部门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可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教育和建设来展开。一方面,将商业伦理的原则和要求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在商业文化中充分表现出时代的道德风貌;另一方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采取普及法律知识的方法普及和强化商业伦理的社会教育,使商业伦理教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社会工程,提高全社会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

3.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而对于社会责任的评价有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在中国,尽管《经济观察报》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自2001以来“对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评选纳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素,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道德评价之先河。然而,目前对国内企业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仍然比较缺乏,建立科学、系统的企业道德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

4.构建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商业活动的求利动机以及利益对人性的诱惑,许多商业组织及个体有时缺乏应有的自律性。因此,当社会舆论、价值传统和内心信念等都对其伦理道德自律失去作用时,就只能依靠于社会对他们的外部监督来阻止和约束不合乎伦理标准的商业行为的出现,来进一步促成合乎伦理标准的商业行为。因此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关键作用,还要积极发挥广大民众监督的基础性作用。

结论

的确,确立商业诚信,决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社群的事情,而涉及到整个世界。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其伦理道德观显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一个国家;企业的伦理观不仅影响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面对其他重视企业伦理建设的现实,中国企业更应该通过商业伦理建设来提升自己的力。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今天的世界各国,无论是经济新兴国家,还是曾经的发达强国,需要平等地坐到一起谈判,共同商讨对付经济危机的方略,确立并维护普遍的评价标准和伦理准则,并且通过有权威的国际组织来监督,以便共同克服困难,应对危机,建立诚信和信心,为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明东.以晋商常家为个案探讨“儒商”商业伦理特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2]冯军.管理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王盈.美国商学院加强商业道德和伦理教育[M].世界教育信息出版社,2007.

[4]丁业震.儒家商业伦理思想对于构建现代商业文化的价值[M].职业时空出版社,2007.

刍议我国会计伦理体系的构建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行业,会计伦理体系

本质上讲,会计伦理是对现存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的根本反思,从而对会计行为及会计道德规范提供相关的改进对策。从实用性来看,会计伦理是一种专业伦理的同时,更是一种职业伦理,实则就是现代伦理学原理在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具体内容则展开了对会计环境、会计制度、会计行为的伦理研究。

一、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

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有其必要性,其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依赖于会计伦理作保障,会计人员解决伦理难题时依赖于会计伦理做依据,会计信息披露时依赖于会计伦理做基础。但结合实际情况,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呈现如下状态:

当前,我国会计伦理法制环境仍不健全,相关会计伦理法律法规相关欠缺,客观分析,会计伦理的实现更多地在于会计人员自觉自愿的执行,以及外在社会舆论及内在良心的监督,但相应的会计伦伦法制约束同样必要,而现阶段国内会计伦理法规制度不仅不健全,且缺少操作性与强制性,其相应地很难有效惩罚和追究那些违背会计伦理的行为;我国会计伦理体系框架仍未构建,和法律法规建设相比,会计伦理体系建设更加滞后,不仅因为会计工作自身技术属性及制度属性的原因,更因为会计伦理尚未被人们更加全面认识,所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相关会计伦理研究实在太少,进而会计伦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此外,会计人员自身伦理观念的淡薄也成为我国会计伦理体系欠缺的原因,会计人员伦理道德观念不强,很容易诱发一些违法违规现象,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完全不依据规章制度实施经济业务核算,导致伪造凭证、乱摊成本、隐瞒收入等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行为,此外,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同样会造成会计行为违背会计伦理要求;注册会计师也存在缺少伦理约束的现象,一些注册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弄虚作假,加剧会计工作诚信危机,对社会审计信誉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至于一些注册会计师只追求自身利益、漠视职业道德责任、与专业发展方向相悖、执业过程不规范等现象,更加重了会计伦理体系欠缺的程度。

二、我国会计伦理体系建设问题的成因

针对上述国内会计伦理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入探究其形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过于重视法律法规、轻视伦理道德,这是当前我国会计伦理建滞后的根源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以及某些上市企业造假现象的治理,都倚重于会计法律法规,这使得我国有力改革、修订并完善了现有会计法规,实现了国内会计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的接轨。但会计法规对会计行为的约束最大程度上属于硬约束,如果要达到会计行为合法合规合理的目的,仍然需要加入会计伦理软约束的成分,促进软硬约束力的相互补充和相得益彰。但现实情况是,在我国会计各级各类考试体系的建设,过于注重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应用,却很少涉及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现有会计环境存在较大漏洞,这使得会计伦理体系建设缺少相应的保障。会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都以会计环境为基础,从外部环境看,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在目前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会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相对公平的交易环境未能真正建立的情况下,企业会计伦理体系的实现势必面临着会计确认、计量及核算行为等方面的考验;从内部环境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客观现实,为会计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加之审计职能相对较弱,则会计不道德行为无形中被强化。

会计道德教育欠缺,这是会计伦理体系缺少强大基础的关键所在。会计道德教育应作为会计教育的关键内容而存在,一流的会计人才除了要掌握一流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具备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但当前国内会计道德教育难以跟随时代发展所需,从会计专业学生学校教育来看,会计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会计道德教育问题重重;从在职会计人员职业教育来看,用以指导企业会计工作者行为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教育体系仍旧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程度。

会计道德评价及监督机制缺乏,直接导致会计伦理建设缺少相应的生存和发展土壤。会计道德评价即对会计工作者会计道德行为展开的评定与判断,其主要评价会计人员之间以及社会对会计行为的看法,并且评价会计人员对自身行为的看法。事实上,早在2001年,我国上海、山东等地便已产生了会计诚信评价体系,但该体系的建设和探索仍不足以支撑会计道德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实现。当前,由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对自身财务状况实施独立审计,社会上会计师事务所也很少能够深入调查、审查企业会计信息真伪,这便很难真正实现监督职能,则会计道德评价及监督机制一时不建立,会计伦理体系建设则难以有效展开。

三、构建我国会计伦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我国会计伦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构建会计伦理体系。应该明确构建会计伦理体系的原则、基础以及会计伦理体系的具体构建,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会计伦理系统,规范会计行为。

实践会计伦理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在构建会计伦理体系过程中,我国企业应做到:

从目前我国会计职业的特点来看,会计伦理教育的框架可以由这样三个方面组成: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伦理教育;会计从业人员的伦理教育;公共执业会计师的后续伦理教育。

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伦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建立一套集会计理论、操作技能和会计伦理于一体的会计教材体系。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了解会计伦理在会计职业中的重要性,特别要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的道德困境及其选择的原则。再次,我们应该将会计伦理的原则及规范融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经济实际的了解,认识到会计职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另外,在课堂学习之余,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伦理知识的辨论大赛,激发培养学生对会计伦理知识的兴趣。

如何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伦理困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显然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获取资格证书时严格把关。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加强会计道德规范考试的内容,提高职业道德分值的比重,以强制的方式让这些欲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来强化学习会计职业相关的法律规章、职业道德规范,熟记相关的条文,使其以后在相关的岗位上,能知可为与不可为。其次,在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加强会计伦理教育并结合相应的考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认证。再次,成立相应的咨询委员会,由专业的法律人士、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金融学家和会计专家组成专业的咨询队伍,对会计的伦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执业会计师的伦理教育应该由二方共同协作来完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受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会计师本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重点在行业规范、执业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借鉴国际上执业会计师的行为操守准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执业守则,做好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的业务监督工作,提高行业的职业道德、执业质量和社会信誉,促进行业的健康规范,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受雇会计师事务所在对执业会计师业绩考评的同时也要对其职业道德进行考评,将会计伦理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刘爱平.财务会计伦理内涵、历史演进及其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4)

[2]李双.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自律——以会计信息失真为侧重[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02)

[3]沈辉.会计伦理研究文献回顾及启示[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9, (05)

[4]王双云.会计伦理问题域与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J].求索, 2010, (09)

[5]廖克勤.论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05)

[6]李冬.会计伦理何去何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引起的思考[J].绿色财会, 2010, (02)

伦理构建 篇5

一、尊重教师是在道德上要求

教师的前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方面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神圣职责;另一方面倡导“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给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和道德尊荣。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但是,当我们冷静审视当下教育职业生活的道德现状时,就会发现,一方面,社会基于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和全面发展社会新人的需要,对教师职业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某些社会道德舆论又片面地把教师仅仅当作“春蚕”、“蜡烛”、“园丁”,任意夸大教师的责任,而不把每个教师当作“人”给予尊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为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做出了可贵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工具理性、道德独断论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损害普通教师道德尊严的现象一直存在。

1.在教育职业活动的价值目标层面,存在把教师仅仅当作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纯粹工具的倾向,忽视教师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的目的价值。在教育职业活动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的目标之下,许多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就业率看作衡量教师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好坏或成败的唯一尺度。不少高校为追求学校排名制定不切实际的科研成果要求,以论文发表、项目科研为主要准绳将教师分为三六九等。此风盛行之下,教师不再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主人,而是沦为考试成绩、升学率、就业率、论文数量的奴婢,职业尊严受到深层的损害。

2.在教育职业活动的行政管理层面,存在把教师仅仅当作服从和监督对象的倾向,忽视教师在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活动中的自由和民主权利。最近两年,教育部针对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分别提出了“十条师德红线”和“八条师德戒律”。这些行政命令本意是好的,但在一些学校的师德建设实践中往往容易抬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把教师片面放在“严加管束”对象的地位,忽视了尊重教师师德进取的主体积极性,引起许多教师的反感与不满。

3.在社会舆论道德评价层面,存在过分拔高教师的道德责任的倾向,忽视教师作为社会职业人员的正当利益诉求。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培育青少年成长的“园丁”、辅助学生进步的“人梯”,这在强调教师的重要社会责任上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在复杂的教育利益冲突中,社会道德舆论仅仅强调教师的“蜡烛”、“园丁”、“人梯”的道德责任,无视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应有的正当权益,就会造成教师道德认知的片面和混乱,找不到职业道德自我进取的恰当起点。

4.在当前师德建设中,明确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家长”,恰恰没有倡导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同样应当“尊重教师”,造成教师的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失衡,使教师常常在教育事件的道德冲突中成为无辜的道德受害者。近年来,与一些地方的“医闹”借故围攻医院、伤害医生等不道德现象相类似,教育职业领域也出现了各种“道德怪状”,不久以前,我国相继发生令人心寒的暴力袭师事件。上海某高校一名大四女生因上课迟到40分钟受到教师的批评,竟然在课堂上当众将一杯热水泼向任课男教师,造成教师面部、颈部、肩部烫伤。吉林市船营区某小学女教师因批评了一位被称为“我们家少爷”的学生,竟在教室内遭到该男孩“七大姑八大姨”的群体谩骂、殴打。

如果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连起码的道德人格尊严都没有,何来教师师德建设的积极性?从教育伦理的视角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每个教师的师德水准,必须是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毫无疑问,社会对教师提出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职业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戒律,有利于广大教师明辨教育行为的是非善恶标准。这些师德规范或行为准则,借助社会舆论、制度管理的方式形成对教师行为的他律,有益于保障师德底线,提高师德水准。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教育劳动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师德建设首先要重视教师的自律。自律是他律的基础。而要促进教师的道德自律,必须依靠教师的师德建设主体积极性。从道德上要求一个人,首先要从道德上尊重一个人。世界各国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尊重教师是激励教师遵守师德的推动力。

二、“尊重教师”的教育伦理价值

首先,“尊重教师”之所以应当成为教育伦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从根本上说,是“尊重人”这一普遍的社会道德原则在教育活动领域中的重要体现和要求。尊重人是一种显见的德性和义务。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这些话含有尊重人,即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思想。尊重人也是西方社会的传统美德。在西方社会伦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黄金律”强调:你希望被人怎样对待,那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其核心思想也是尊重自己和他人。

当代学校伦理生态的反思与构建 篇6

关键词:学校伦理生态;制度德育;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1-0013-04

学校伦理生态又称学校教育生态的伦理价值性,或称学校教育的生态合理性,是微观的学校生态。学校伦理生态即学校范围内以伦理为原点,以教育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1]学校伦理生态强调学生自身、教师自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辈群体,学校制度规范、课堂教学,以及与校园人文设施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性而和谐状态,即一种理性人的理性生存样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伦理环境的大变化,当前的学校伦理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冲突。

一、当代学校伦理生态的审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速与深入,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频繁发生,而道德教育对此却颇显无力,出现了价值选择困惑、道德价值裂变、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用生态哲学的观点重新审视中国当代伦理环境,不难发现学校伦理生态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学校制度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学校交往生态、学校意识生态等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制度生态迷失,导致日益严重的形式化、功利化与专制化现象出现。“学校所强调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模范以及所开展的训练活动,是特地‘创作’出来的,它们只是学校的工作,而不是学生的生活。”[2]学校制度强调学习规范、行为纪律、分数排名等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意识与人格品性的比重少之又少。同时,教师与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活动的主体,未能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之中。学校对道德教育活动的响应,仅是表面化、口号式的提倡,并未从实际工作中着手,德育制度的落实、德育活动的开展更没有得以有效实施。在执行过程中,学校奉行以物待人的非人格化管理方式,将道德结果量化、外显,以管理代替育德,德育活动形式主义化,引发了学生自身原有道德素养与现实情境中失范的伦理制度规范之间的冲突。

其次,学校文化生态的功利性日趋加强,“重分轻德”“以分代德”的德智矛盾日益突出。学校文化生态只注重学生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智力的提高,却忽略了学生情感陶冶、品性人格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不少学校根本“没有把精神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3],校园精神文化在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失去效用,不能与自成一体的学校特色教学活动协调一致。同时,绝大多数学校着重强调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控制、导向,学生群体的凝聚,以及对客观生活、学习条件等物质方面的供给与补充,校园精神文化被简化为辅助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与实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全不在意校园文化在对学生品性、道德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与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学校交往文化的异化。走向功利化的学校制度之中,完整的精神人格被物质、功利抽空,只剩下类似人、物对应的“我—它”关系,师生、教师群体以及学生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功利。师生关系变成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师生关系中原有的情感逐渐淡化,权利义务关系变得混乱,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学生将教师当作与其对立的存在性对象,师生冲突频繁。在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的恶性竞争机制下,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变成勾心斗角的竞争关系,对功利的追求取代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学生为了争夺有限的奖励与荣誉,变得自私自利,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取代温暖互助的友谊,这必然导致学生在个性与道德发展方面产生异化。

最后,学校伦理意识生态的滞后,学校很少觉察到道德意识层面发展的重要性,故而较少以发展的观念指导教学工作,为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以及正确的道德判断的启发与指导,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当代中国经过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价值观正在经历从一元向一元与多元互动的转换过程,原有的“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至上主义”的价值观,逐渐被日益出现的多元化价值观念所取代。但学校并未依据社会实际进行有效调整,在观念上仍表现出冲突、传统的特点,忽略了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与学生所在的真实生活相去甚远。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在学校所受的道德教育的影响远不及在社会与家庭中所受到的道德熏陶。学校教育对价值多元化和伦理时代性的理解与实践不到位,制约学校意识生态建设的价值观取向,致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脱节。

综上可见,学校伦理生态在学校制度建设、人际交往、规范意识以及教学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项生态建设的理性、和谐发展。学校制度生态的形式化、专制化,文化生态的功利主义倾向,交往生态的冷漠与异化以及意识生态的深度滞后,严重阻碍了学校伦理环境的体系建设与系统发展,导致多项因素混乱与冲突。学生在这种功利、形式、冷漠、混乱的伦理环境中,自然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完善的个人品性,更无从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行动。

二、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育人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里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4]建设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就是要让学校的每种元素都成为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重要媒介。

所谓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是指学校内部的系统性、一致性的人文伦理环境,强调学校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交往生态、意识生态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旨在通过各要素间的良性循环,以平等交互的方式获得协调发展,从而生成和谐一致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德性、有德行的人。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不仅强调学校伦理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和谐运作,还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由此形成具有强大合力的伦理文化整体。“系统内部外部、主体客体间的有机统一,要素间彼此依赖、互促互利、主客互换、动态平衡”,[5]是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平衡理念。

nlc202309040339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作为目标一致、蕴涵伦理道义的人本生态系统,对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1.积极的情绪感染与激励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可以实现诸要素的伦理合力,对学生情感情绪的感染效果十分显著。无论是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还是积极向上、诚实正派的校风、班风建设,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感;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教师交往中的情感流露,以及人际交往中营造出的特有氛围,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自身优势,给学生以悉心的关怀与爱护,往往会成为学生情感共鸣的源泉,由此而产生和升华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学生是同伴交往的情感主体,他们通过主动交往,领悟人与人之间理解互助、真诚友爱的可贵,不断强化对自我、对他人的认同。这种和谐、友爱的人际生态,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归属感,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良好心态与理性的道德观念。

2.正确导向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正确导向效应,突出表现在学校氛围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功能上,主要通过心理暗示、言语导向、规范指引产生作用。从学校制度文化到意识精神活动,从集体规范到人际交往,学校伦理生态都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参考,给每个成员心理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并接受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学会理性思考。在校园里,如果从教师到寝室,从会场到餐厅,从室内到室外,到处都是文明健康、积极进取、道德理性的舆论宣传,传播的都是讲思想、纪律、规范、理性、向上的精神,那么,学生的思想行为就会被导向正确的方向上来,不仅学会学习,还将学会做“会学习的道德人”。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正是为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情感、能自主、会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教育氛围。

3.规范约束效应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无声的命令,这种命令隐藏在学生接触的人和事之中,渗透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之中,它能规范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尽管这些作用都以潜在的形式发生,但各要素的相互协作与渗透,仍会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产生暗示,促使学生规范并约束自身言行,取得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其中,伦理规范与道德制度就是约束学生言行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对伦理道德规范的学习与掌握。校风、班风是另外一种无形而有效的精神力量,它是综合反映师生科学文化素养、目标追求、治学精神以及行为风尚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风、班风,不仅能规范群体成员的言行举止,形成群体心理约束,还会促使成员形成共同“气氛”,生成集体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由学生自主、自愿融入自身观念之后,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从而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判断与选择能力。

舆论评价也是有效约束个体行为、培养学生道德理念的价值规范。个体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对学生言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道德认识上的变化,还可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反思,并以此调整自身言行。受到舆论支持、赞扬并引起自豪和荣誉感的行为,学生会乐于坚持和发挥。相反地,得不到舆论支持或受到舆论谴责并引起愧疚感的行为,学生会努力去克服和改正。

4.道德示范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表现在:首先,教师是学生的人格榜样、道德模范。教师以身作则,不仅提高角色威信,还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与渗透性。其次,同龄人的示范作用。由于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具有相近或一致的特点,因此,交往圈内获得奖励与褒扬的先进学生、个人事迹,就成为其他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此外,广泛渗透于校园、教材中的榜样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也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5.美感教育的渗透效应

物质环境、直观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人类思想、智慧与情感的物化表现,是彰显一定时代人类创造力与审美力的重要标志。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系统所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不仅为师生提供生活、学习空间,还超越了物质本身的特质,逐步演化为审美教育的载体。无论是学校雕塑绘画艺术,还是文艺长廊的浓厚人文气息,都能够让学生懂得美的价值,培养美的情感,丰富美的知识,追求美的境界,从而在“美的学习”中实现美德生活。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践行美的艺术,施展美的才华,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领悟人生真谛,洞察内心思想,以此来追求更多美好的事物。

三、建构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

正视冲突型伦理生态的种种问题,调整和改造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泛功利化关系,建设和谐型伦理生态,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实施人本化管理

道德规范与道德规则只有通过人的选择,才能真正发挥积极效应。有鉴于此,“学校纪律就无需涵盖整个学校生活。儿童的态度,儿童的举止,他们走路或背诵课文的方式,他们写作业或记笔记的方式,等等,都无需预先精确地规定。因为如果纪律这样扩充开来,就违背了真正纪律的旨趣,就像迷信与真正宗教的旨趣完全相反一样”。[6]

学校制度生态的完善,首先必须做到规范与制度的合理,必须彻底剔除管理中带有歧视性、压制性、惩罚性的规定和措施。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要和学校文化相适应,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也要摆脱形式化与简单化的痼疾。其次,学校制度建设需发扬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保障学生参与制订制度的权利,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制订制度,他们才会有深刻的行为体验,才会自觉自愿、主动遵守制度规范。

2.加强校园舆论文化环境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加强校园舆论文化建设,关键是强化学校“三风”,即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领导作风是“三风”之首,是关键。学校领导应提高自身修养,理性处事,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教风,也是影响学生言行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对学生具有表率作用,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作风,对学生也具示范效应。学风是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风气和氛围,学生不仅有序组成“学习团体”,还相互合作,建构公正的“道德团体”。优良的学风促使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成为道德的人。

nlc202309040339

3.建构尊重、理解、对话的人际交往方式

尊重、理解、对话的交往方式,能够实现师生、生生、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建设中,师生关系的改变尤为关键。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彰显着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理解则是构成双方共同行动的基础,同时,真正的理解又建立在彼此平等、双向交流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解,师生达成共同的愿景,认可并接纳共同的规范,实现人格与道德的真诚交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是要把学生作为精神整体来进行交往,尊重他的人格与自由,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就是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以朋友式的人格相遇去引导他、帮助他。[7]此外,师生交往要从传统的单向式主客体关系转化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要实现由管理者、训导者向指导者、咨询者的重心转变。

4.建立价值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主见、有思想、会创造的个体,就要在活动与交往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促进他们的自主建构。价值引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一是做好道德导师,为学生提供价值引导,通过实例教会学生自主判断,而不是将自己的选择强加给他们。二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学生不仅是规范与理念的学习者、遵从者,也是规范的创造者、执行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令他们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学会理性思考和选择。三是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合理的道德选择,并鼓励他们坚定道德信念、准则且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

[2]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4):23-27.

[3]杨宁.学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5.

[4]苏霍姆林斯基.帕弗雷什中学[M].//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53.

[5]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长春:吉林大学,2009.

[6][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9.

[7]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6.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构建护理管理中的伦理文化 篇7

1 加强护理管理中伦理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目前, 护理人员的素质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不相适应。随着对健康内涵认识的深化, 人们的健康观也发生了转变。不但希望患病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还希望医护人员能提供各种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 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保持自身心理、生理上的良好状态。在一些老的传染病仍持续存在并继续影响人们健康的情况下, 新的传染病, 如艾滋病增加较快。同时目前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逐渐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有学者估计, 有50%是由于人们所采取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 且这种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疾病占死亡的百分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人们健康保健需求的日益扩大给护士的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专业, 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人, 因此自诞生之日起, 护理从来就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 护理伦理文化始终贯穿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有意识地、主动地加强护理工作中伦理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不仅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而且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升医院乃至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 促进社会和谐, 都具有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临床护理中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

临床护理中的伦理文化, 主要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调节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同病人之间各种利益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基本内容可以用“德、技、美、情”来概括。

2.1 德——指政治品质, 道德修养

从临床护理中的伦理而言, 就是指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当“非典”肆虐的时候, 护理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 勇敢面对, 前赴后继, 最终战胜“非典”, 无愧为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叶欣等一批先进人物就是榜样, 是的旗帜, 他们把医学职业道德发挥到了极致。在传染病医院每天收治着各种传染病病人, 诸如各类肝炎、艾滋病、狂犬病等, 护理人员同样没有退却, 面对着被传染的危险, 尽心尽责地为病人服务, 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 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 用我们诚挚的爱去温暖那些遭受病痛的心, 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重获新生。

不可否认, 少数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尚未充分的认识, 甚至把护理工作仍然认为是“服侍人”的工作, 甚至自卑自贱, 不安心工作。其实护理工作是社会分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上的人都是在为别人的服务中享受别人为自己的服务, 因为服务对象是一些特别需要关爱、帮助的病人, 护理好这些病人不仅是护理人员的职责, 应尽的义务。只要我们尽心尽职, 就能赢得病人的尊敬, 赢得社会的尊重,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了一份力, 我们也会在病人的康复中获得快乐, 扫除自卑感, 获得成就感。目前, 个别护理人员还存在着“以貌取人”的不良倾向。从伦理学观点来说, 任何人都有生命权, 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位、财产等, 都同样具有享受社会为其服务, 特别是医疗护理的权利, 厚此薄彼显然不符合医学伦理道德, 尊重一切人, 关爱一切人, 才能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至于为了私利而特别关照, 甚至无原则地迁就某些人, 更是明显违背了职业道德, 应该坚决反对和摒弃。

2.2 技——护理技能的熟练和规范

这本身并不属于一个道德问题, 但是, 在临床护理中, 它对维护良好的医护人员形象和医院的信誉、提高护理质量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从而日益成为护理道德活动中的一个要素。在临床护理中究竟是以马虎随意、敷衍塞职的态度去对待病人, 还是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病人, 其后果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混”的工作态度, 它可能会给病人在精神上带来伤害, 治疗上造成痛苦, 严重的还会影响护理队伍的素质, 以及同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后者则以精益求精的技能来作为提高护理水平的动力, 努力为整个护理事业发展和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作出贡献, 成为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信赖的朋友, 受到社会的信服和尊重。在临床护理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一些年老或较胖的病人静脉较难注射, 有的刺几针以后还是难以找准, 给病人造成痛苦, 进而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产生了怀疑。因此, 应注意技术操作练习, 要求每个护士一定要达到标准。

2.3 美——美好的内心世界和仪表风范

在临床护理中, 护理人员的外表和内心世界都应该美, 不能对病人有欺骗、侮辱等行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厌其烦, 认真负责, 这属于心灵美;对于被服务对象, 要使用文明用语, 工作服也要干净整洁, 举止大方, 仪表端庄, 这些要求属于外表美。此外, 病房环境也要求有美感, 医疗设备应摆放整齐, 有条件还可以放些盆花、瓶花点缀, 食堂应注意营养搭配。总之, 当人们文化素质提高以后, 对美的要求更高了, 美也就成为护理伦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 美也是近代社会文明提高后, 对护理伦理提出的一个新规范。护理人员不同于宾馆服务员, 职业性质要求护士服饰整洁、仪表端庄, 给人可靠感。

2.4 情——友善的人际关系

护理人员既要做护理, 也要交朋友, 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交往频繁, 因此,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护理人员一个友爱的微笑, 一声诚挚的问候, 就能把人间的情意和温暖送到千千万万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庭中;相反, 护理人员一个倨傲的冷笑, 一声刻薄的嘲讽, 就可能使病人疾病加重, 或者丧失治疗的信心。不少深受病人欢迎和爱戴的护理人员, 并非因漂亮, 更不是因其不讲原则可曲意逢迎病人, 而是因其言行举止充满了人情味, 让人感到自然亲切, 可心可意。

3 小结

商业道德与伦理的缺失及其构建 篇8

关键词:商业伦理,伦理道德,商业伦理建设,企业道德规范

一、商业道德与伦理缺失的现实表现

商业道德与伦理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人处理与相关利益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良好原则。伦理道德在中国人思维中已经根深蒂固, 但就商业目前的状况来说还没有形成真正有约束力的伦理道德来规范商业的行为, 多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服务业卫生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广告商业欺诈问题、恶性竞争问题、偷税漏税问题、损害职工权益问题等等折射了现代商业伦理道德丧失的不堪局面。这些问题不能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巨大的伦理道德沦丧, 造成社会的经济秩序混乱, 阻碍经济发展。

二、商业道德与伦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人不讲诚信就不能立身安命, 企业违背商业道德, 也终是害人害己。坚定地恪守商业道德, 是企业立足市场、取信于民、塑造良好形象、增强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对这个基础, 只能不断夯实, 不可一时松动。

一些企业对商业道德置若罔闻, 对法律法规随意践踏。不把经营事业的目光放在“永续经营”上, 而着眼于“短线操作”, 然而, 多行不义必自毙, 当这些企业把商业道德抛到九霄云外时, 企业本身也失去了公众的信任, 市场会对它们进行公正、无情的道德审判, 并将它们淘汰出局, 万劫不复。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永远没有赢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 在美国、西欧、日本的一些先进的企业, 就已经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制度, 企业不再认为企业的竞争是赤裸裸的斗争, 不再认为打垮对手就是赢得了自己。这些认识, 促使企业改变旧有的经营观念, 把企业定位在追求利润与推动良性的社会变迁上, 使企业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 要同时兼顾企业伦理与企业的生存绝非不可能, 伦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有了它, 企业可以同时拥抱利润与灵魂。

三、商业道德与伦理目标及建设措施

圣雄甘地提出毁灭人类的“七宗罪”, 其中有一条就是“没有道德的商业”。有一个被欧美常用的治本工具被我国忽视了, 那就是商业伦理教育与培训。企业发生的种种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是表象, 深层次地反映出企业家与员工的道德必须要提升, 只有加强全体员工的道德伦理教育与培训, 企业在平时的经营管理中才能采取合理的商业伦理来决策和行动。因此,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 必须加强伦理建设。比如,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道德缺失行为的成本等。

1. 制定并执行企业伦理守则

伦理守则所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员工、顾客、股东、政府、社区、社会大众等的责任关系, 它同时包含公司的经营理念与道德理想, 如同一般人的座右铭, 多少可以反映公司的文化与行为、生存的基本意义和行为的基本方向。企业信奉的伦理守则应贯彻到经营决策的制定以及重要的企业行为中。在建立伦理法则的同时, 通过一系列的奖励、审核以及控制系统加以强化, 并对破坏伦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罚, 公司必须让大家都明白, 组织里决不容许违反伦理的行为。管理人员对违规者的默许, 将会严重破坏组织走向更具伦理气候的环境。

2. 设定伦理目标

企业伦理目标强调企业行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还必须具有伦理价值。企业目标制约下的行为不仅不能违背以法规形式体现出来的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 而且要进一步以伦理准则来约束自己, 主动实现道德自律。经营者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企业生存的根本意义是什么?企业的生存其实并不是一个目的, 而是一个手段, 是通过企业的生存, 求得顾客的满意。所以, 当一个企业非要用不伦理的手段才能生存的话, 它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 必须达到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的统一, 只有两者并举, 企业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3. 加强员工企业伦理教育

现在不少国外的大企业, 在员工的教育训练课程中, 邀请诗人、哲学家为员工上课, 目的就是希望员工能对身边的人与物有更高的敏感度, 帮助员工在道德思想和行为中注入强大个人意志, 防止破坏性的道德沦丧。企业也可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协助推动社会良性改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向心力, 激励员工士气, 同时也可提升个人的品质, 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会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敬业精神, 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这样, 道德伦理风范不再是企业必须维持的一个负担, 而是统治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因此, 企业应加强员工有关企业伦理教育, 注重培养反映企业价值观的态度观念、思考方式等, 让员工深刻了解到企业更高一层的使命。

4. 由上层开始推动伦理建设

事实上, 作为成功的企业, 应该是一个合乎高标准伦理的公司, 在劳资关系、尊重知识产权、遵守法令等企业文化上, 都有相当的进步;而成功企业中卓有成就、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 恰恰是最有资格提升社会伦理道德的人物。因此高层领导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赋予企业的指导价值观以生命, 建立一个支持各种道德行为的环境, 并在员工中灌输一种共同承担的责任感, 让员工体会到遵守伦理是企业积极生活的一面, 而不是权威强加于的限制条件。领导要敢于承诺, 敢于为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采取行动, 同时当道德义务存在冲突时, 敢于以身作则。如果绝大部分的企业领袖能充分认识并致力于提高企业伦理, 我们社会的人文精神、生活品质自然也就提高了。那时候, 我们的经营环境会大大改善, 产品的国际形象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企业也将得到他们应享的“回报”。

同时, 仅有企业的道德教育是不够的, 还要加强社会全体的公民德建设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从社会层上也要加强全体社会的道德体系建设。唯有这样, 市场经济才能够有序、有活力, 低成本、真和谐。

参考文献

关于构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思考 篇9

一、紧随当代核心价值体系

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要实现的目标,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构建要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背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党提倡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政策目标, 国家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倾向, 从而决定了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取向, 也关系着社会工作能否顺利协助政府实现美好社会景象的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体现了以人为本, 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恰好符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取向, 让我们更加坚信要以人的实际需要作为服务的出发点, 强调对人的尊重, 强调人人有平等权利享受社会赋予的福利, 不会因为个人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有所偏颇, 在公平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法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制定政策法律时应当特别考虑到社会当中的“最小受惠者”, 因此制定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要合乎政策法律要求和本土的伦理道德标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规定了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 这也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标准, 伦理守则作为指导社会工作者行为的指南, 只有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 才能发挥专业本身的效能, 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立足本土文化

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对集体的重视远远胜于个体,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国家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个人和集体利益面前, 个体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无条件服从和牺牲是无可争辩的选择。在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的束缚下, 个人总是作为集体中的一部分而存在, 群体中的个人地位和身份决定了个人的位置所在, 集体利益的维护要求个人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来确保。正如梁漱溟所说:“在中国的思想中, 所有传统的态度总是不承认个体的独立性, 而是把人认作‘依存者’”, 这种大同、和谐的思想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文化里, 家庭和国家永远是个人的庇护所, 过分强调了集体对于个人的作用, 长此以往个人容易对集体产生依赖性, 从而削弱了个体奋斗和创造的激情。虽然这与西方追求个人主义思潮和这种群体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文化不能用对错来判断, 它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相生的,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社会, 同样这种文化也会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模式。无论怎么样模式的社会工作只要能在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范围内, 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起正向的促进作用, 那么这种模式就是好的。对于全世界来说, 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 因此也不会有一套普适的社会工作模式。当然, 即使有普适的模式, 对每个国家来说也不一定适合。虽然我们对个人价值的重视程度与西方的差别较大, 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抛弃自己的优秀文化, 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构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是建立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之上的, 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 这种格局是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网, 人们喜欢以自己为圆心画一个社会圈子, 从内向外划分亲疏远近, 我们的社会制度执行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关系的远近”的人情关系。而西方社会把制度放在管理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认为唯有“铁的制度”是最有效的, 最公平的, 通过制度来管理国家约束个人, 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执行国家福利政策的一个原因。因此, 社会工作应在运用“以理服人”工作方法解决问题时, 需充分考虑本土“以情感人”的交往方式的影响。

三、融合西方文化

社会工作这种职业化的助人工作, 其发起源于西方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社会睦邻运动的助人理念, 这种理念原本是个体自发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需要, 西方国家把它列为一种利他的制度和职业来协助解决人与社会和环境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这种助人的行为打上了制度的烙印,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对从业者具有了强制性和约束力。一方面, 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通过社会制度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依靠相关制度的支撑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提供服务时, 需要专业的工作方法对案主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借助于相关社会制度的协助对案主提供帮助。从案主的角度来看, 他们寻求帮助首先相信的是制度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然后才认为社工有能力帮他们把制度转化为需要的资源。社工会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 而案主的困难得到缓解, 达到了双赢。另一方面, 社会工作者服务代表的不是个人的慈善之举, 而是社会福利制度, 这种社会福利制度是政府为增进案主的福祉提供的服务, 是一种政策性的行为。社会工作被列为一种社会制度, 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守则、方法、手段等一系类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其实也是源于社会制度的支撑。

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很大一部分是民政系统的行政工作,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的仅仅是助人的政策, 将这些政策转变为行动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还有待提升。因此, 从我国现状出发, 首先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原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把办事方法规范化专业化;其次要注重对新生代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吸纳, 为原有的民政工作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形成畅通的交流机制, 如老人带新人、新人教老人的互动学习模式, 这样能迅速转变民政工作的模式;最后要对一些伦理专家, 社会工作伦理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提出的见解仔细研究, 并认真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理论的效度, 从而及时对理论的应用情况反馈, 不断更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钟林, 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谢莒莎.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方式[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 2009 (6) .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论职业学校师生伦理关系的构建 篇10

一、当前师生伦理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 生 伦 理关 系 功 利 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突飞猛进,经济化浪潮的席卷, 影响了许多人的价值观,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同样影响校园里的师生伦理关系。为了考试过关,为了奖学金,为了入党,为了能够在找工作时给自己“加分”,有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在老师面前讨好卖乖。这种“上进”逾越了学生所应当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学业尊重、学业平等、学业诚实不复存在。《学记》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功利化的面前,如果一些老师不能遵守职业道德违背教育良心, 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将逐渐功利化,从而违背道德准则。

2.师 生 伦 理 关 系的 疏 离 化

职业学校大多数任课老师只管备好课、上好课,更有甚者,课都不好好上,更不谈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部分学生就是为了混文凭、混时间,以这样的出发点进入学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在学校里得过且过、自由散漫。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存在,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校风、学风,长此以往,渐渐老师也降低对学生的信任度。

二、师生伦理关系不和谐的因素

1.中 国 传统 师 生 观对师 生 伦 理关 系的 影响

战国时期荀子曾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 则法度存。”尊师重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国有一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的师道尊严不容侵犯,这样势必造成师生之间伦理关系的不平等, 学生只会对老师的话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而不会提出异议。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动,完全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按照个人经验对学生进行随机评价。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假思索地横加指责,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也不去弄清楚出错的原因。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追其原因,还是传统的师生观, 师道尊严赋予了教师过高的权威。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师生观仍然影响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2.社会 价值 观对师 生 伦 理关 系的 影响

尽管当前国家出台了许多资助职业学校的政策, 但是职业学校在我国仍然属于学生和家长们“无路可走”时才会选择的一条“后路”,整个社会对于职教生,甚至是职教老师都带着异样的眼光,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虽然我们不能说职教生就是“差生”,但是长久以来他们确实是班级当中的后进生。基于这种社会现状,学生自暴自弃,教师自我认知较低,感觉不能受到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尊重,在这种背景下职业学校的师生伦理关系尤其难处理。

三、构建和谐师生伦理关系

1.热 爱 学 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不应该仅仅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关心还应该体现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生活当中的领路人。 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付出一切,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中,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

2.教 育 公 平

教育公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一视同仁地对待, 公平地受到教育。前苏联赞可夫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一个班级里往往是又乖成绩又好的学生深受老师的喜爱,而那些成绩不好又爱调皮捣乱的学生大多不会有老师喜欢。我们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对学生因材施教。

3.多 给 学 生成 功 的体 验

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经历太多周围人的不认可,导致他们自尊心受到打击,大多不自信,对人对事态度消极,甚至是破罐子破摔。对于他们,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努力避免那些造成师生伦理关系不和谐的因素,用爱心、用公正之心温暖每一个学生, 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这样职业学校的师生伦理关系必然会真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摘要: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生伦理关系中目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构建好职业学校的师生伦理关系尤为重要。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诉求 篇11

关键词:政府诚信;和谐社会;伦理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44-02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社会成员诚信的支撑。政府是社会成员中最具权威性的组织,对整个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规制和引导作用。政府诚信不仅是社会诚信的基础,而且还应当是社会诚信的圭臬。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其中“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从伦理上说的。“公平”包括经济分配公平、政治生活上公平、社会生活上公平。“正义”是价值判断,认准了“正义”,勇于为正义而奋斗。“诚信”包括个人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诚信,重要的是政府诚信,它是整个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友爱”是指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对立基本消失以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应当是共存共生、互补互惠的关系。我们应当完善以“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体系。

政府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人际之间的和睦共处。这不仅要依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要通过道德建设来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使社会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政府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友爱品德,特别是政府成员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应主动担当起伦理信用的楷模,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政府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诚信建设,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滋生的土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不能做到依法行政,致使政策扭曲;有的地方腐败现象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公信力。诚信政府建设,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社会诚信道德水平的提升。

建立和谐社会,全社会的诚信体系至关重要,诚信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团体和自然人,也包括政府。政府失去诚信的行为比企业失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政府的诚信不是简单的经济信用和伦理信用问题,更主要的还是一个政治信用问题。政治信用关系到社会的信任、信仰乃至社会稳定。因此,社会的诚信首先是政府的诚信,它是社会诚信和谐的基石。当然,有些代表政府的官员的不诚信的行为,不全是主观愿望造成的,是因为个人的思想、素质、水平等条件制约,在决策时缺乏科学观,执行政策法规时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或是迫于现行干部考核体制,为了“生存”、“发展”,迎合上级部门的需要。

建设诚信社会应当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义,政府的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对政府和官员的诚信要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对那些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官员应依法追究责任,从严惩处,取信于民。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自身的诚信建设。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频频失信于民,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政府诚信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政府失信事件:1、安徽省某县政府在与农民房屋拆迁纠纷的行政诉讼中,为了胜诉竟然把伪造的政府文件作为证据提供给法庭;2、“华南虎照片事件”,当地有关部门成为坚决的“挺虎派”,凸显出政府诚信缺位、社会责任缺位。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政府诚信缺失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我们进入了社会改革的关键阶段,政府面临的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化的利益主体需要政府重新理顺和协调,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速。随着公民社会的形成和成熟,公民的合理利益诉求日益增多,政府政务日趋透明等这都需要政府注重诚信建设和政府行为的信用体制作为保证。

政府失信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没有摆正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位置。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仍受权力本位、官大于民的传统观念的支配,认为政府的权力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行使的。二是没有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冲突,常常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以致牺牲诚信,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三是没有准确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的关系。片面追求发展,而忽视科学、持续、协调发展,以致为所谓的“政绩”和“发展地方经济”,不负责任地盲干,乱承诺,甚至弄虚作假最终失信于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社会有赖于政府诚信的支撑。积极探索提高政府诚信的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一,政府公务员诚信的形成与培育。人类的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政府公务员的诚信水平是政府诚信的主体性保障。要提高公务员的诚信水平,要从三方面着手:(1)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伦理决策水平。现代性背景下的公共管理是极为复杂的,单纯的伦理准则无法给处于公共决策者地位的政府公务员提供决断支持。这就要求通过伦理委员会或其他的伦理培训,指导政府公务员将抽象的伦理准则运用具体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在实践中提升其伦理水平。(2)加强政府公务员诚信教育。按照麦金太尔的理解,诚信是与某种实践相联系的,正是因为拥有了某种德性并运用它,我们才可以获得某种实践的内在福利。诚信为我们追求实践的内部福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并使得我们摆脱外部的利益的诱惑。诚信是政府公务员的一种德性,是在长期公共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公共美德。公共节操的形成与涵厚化育可以促进政府公务员为公共利益事业奉献的信念,因而诚信的教育与培育是政府公务员负责任行为的内在动力。(3)弘扬正确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人的行为指南,价值观念与心理情感结合在一起,可以转化为信仰,构成了行为的真正内在动机。仁慈、正义感,爱国主义等道德情感与公共精神的结合是现代管理所必须的,政府必须将这些情感贯注在其价值观念中,弘扬公共精神与正义理念才可以真正担负起执政为民的责任。

第二,优化政府的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解决政府诚信及其实践的问题。制度的规范却比个人道德更具有稳定性,从制度上解决责任的问题主要解决这几个方面:(1)要明确职责。现代公共管理侧重于从工具理性,主要倾向结构的科学化,而对价值理性的关怀却是较少,突出运行效率,强调从上至下的控制,不利于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削弱了成员责任感并导致了官僚主义。建设责任型的政府要求即要强调组织的垂直控制,也要给各级党组织及政府公务员自主性。(2)加强协作安排。横向联系与垂直控制一样,都是现代公共组织机构高效运行所必须的。政府的责任多样性要求政府的制度安排便于横向联系,以加强各级组织与部门之间的协作,通过各级组织的协作最终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要求。(3)建立畅通的发表异议的渠道。政府作为一个政治性组织,要求公务员严格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无条件服从上级组织的要求。但在现代公共管理的复杂性条件下,应发挥政府公务员的积极性,允许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反应。所以在公务员制度的设计中,要求保障公务员合理发表意见的权利,铺设合理渠道让其发表异议。(4)强化民主制度的建设,扩大公务员决策参与,用程序正义保障各级政府公务员参与决策活动的权利。民主参与有利公务员理解党的政策调动其积极性。

第三,形成积极的政府诚信文化。政府诚信文化体现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体现在行政主体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这种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一种以风俗习惯表现出来的非制度性行为规则。要塑造积极的诚信文化,要解决好三个问题。(1)树立崇高的道德榜样。道德榜样作为一种伦理文化,他们是伦理的“神性”的象征,也是伦理的理想要求,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2)制订适宜的伦理准则。伦理准则与公务制度不一样,伦理准则是根据不同部门的公共服务的要求所制订的基本性的伦理规范,它可以通过职业伦理纲要的形式表现,也可以在特殊的单位内以部门的规章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3)确立合宜的道德信条。道德信条是组织的伦理精神在实践中的表达,它能够以生动活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表达组织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形象,为组织成员提供道德的指向。

第四,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现代性政治文明可以从内部对政府的行为进行限制,也可以表达为民众的政治要求,从外部对政府的行为进行限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要做到:(1)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范围。由于代理与委托制度的内在缺陷,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常态,委托人的机会主义可能会不利于其责任的履行。当公民在较大范围内参与政治活动,就能对政府的活动进行监督并控制,确保政府诚信的履行。(2)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行政。法治是对人民权利的保障,政府有责任推动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合理地限制政治权力的应用,并以法的形式强制推行政府诚信的要求,对不负责任的行为施以法律的惩治。

在现代化的条件下执政,客观上就要求政府不断强化诚信意识,真正保证执政为民,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所以探讨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以提升政治合法性,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良.社会诚信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魏听,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鄂振辉.我国政府诚信问题探究[J].法学论坛.2005(6):89-93

伦理构建 篇12

有目共睹,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圣贤风度、忠孝模范、善良品行、侠义行为的题材内容,在民间艺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广大民众不仅利用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传颂明君忠臣、贤哲勇士、能工巧匠或烈女孝子等功业显赫、德行超群的历史人物,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去创造一些切合其道德理想的至善人格形象。在“大禹治水”、“萧何月下追韩信”、“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孔融让梨”、“关公读春秋”、“穆桂英挂帅”、“包公断案”、“二十四孝”、“三娘教子”、“牛郎织女”、“一百零八将”、“孙悟空”、“阎王爷”等家喻户晓的传统题材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百姓诉诸艺术的丰富伦理蕴涵和鲜明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一系列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如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廉、耻、刚、正、勇、毅、孝、悌、中、和等,与老百姓趋利避害的人生利益诉求交融于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藉其通俗而生动的艺术表现,透入大众认知心理的深层,化作“善能造命”、“行仁子贵”、“和气生财”、“知足常乐”之类诚笃的凡间认识或朴素的文化自觉。在文明历史进程中,民间艺术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心相和、人与他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自然相和诸多和谐关系在民间社会的形成,或者说,它始终以尚群贵和的价值取向表达和贯彻着中华文化的“和合”价值观。

然而,值得特别重视的是,民间艺术对中华伦理社会化、共识化的促进作用,不仅取决于它的美学意义的静态本体和对它的审美观照,更取决于它介入相关民俗活动或直接构成民俗活动形态的动态性质和运动过程。现代审美认知一般只是专注于民间艺术物化形式所蕴涵的涉及伦理价值的观念成分,而不曾重视通过关系民间艺术的社会交往活动而切实体现在行为层面的践行功能。正是因为现今人们往往蔽障于这种现代审美认知,以致才会胶柱鼓瑟于民间艺术所表现的所谓“愚昧”、“迷信”的成分,并为这样的“糟粕观”而忽视甚至否定其中最为关键也最有价值的功能机制,即它在培养健康人格、造就生活意义、维系良好公共关系方面所具有的践行作用以及相应的精巧生态结构。由一家一板“龙身”连接而成的“板凳龙”,便是一个精巧的生态结构,尚群贵和的“和合”价值观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其中得到了最充分、最透彻的体现。作为“板凳龙”构成单元的“龙身”,是以普通板凳(两端预留便于彼此连接的圆孔)临时加载灯笼或其它彩扎造型装饰构成的。游龙时,每家出“龙身”一板,俟队伍巡游到门前便把自家的一板接上。如此这般,加入者不断,行游的队伍逐渐加长,浩浩荡荡,其壮观者可绵延数里。夜间的游行,灯彩点亮,宛若光灿辉煌的巨龙蜿蜒游动,在乡野大地上构成一道气势磅礴、声色壮丽的生动景观。不难设想,这种“群体行为艺术”的审美震撼力,会给指向人际和谐的伦理诉求带来怎样的教化效果和怎样的践行功效。

摄影/叶翠烟

摄影/西逸

民间艺术交融其中的民俗也是一个精巧的生态结构。它起源于劳动和生活,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符合人们生产、交往和娱乐的需要,有着便于解释问题、处理事务的常理、惯例、规则和程式,拥有包括符号、节日、庆典、仪式、禁忌、戒律在内的整套象征系统。这一切维护着谐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秩序、表达价值诉求的集体方式以及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的文化空间。大量的材料表明,在民俗的生态结构中,一种民间艺术形态以及它所牵涉或引发的系列活动形式,其动机总是关联着比审美要求远为宽泛和复杂的社会意义。河南浚县的泥塑“泥咕咕”便关系着一种祈子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当地都有盛大的庙会,届时,农妇往往整篮地购买泥玩具,她们知道归途中会有儿童尾随索讨,而一当孩子们唱起“给个咕咕鸡,生子又生孙”的童谣时,农妇们便获得了期待中的吉祥祝福,以至总是愉快地将“泥咕咕”分赠给尾追不舍的稚童们。于是欢声、笑语、哨音汇成一个欢快和融的游艺氛围,“咕咕鸡”的意义得到扩展和升华,成为人际交流和价值交换的特殊媒介。

交融于祭祀、祝祷、纪念、祈禳、敬仰、迎送等民俗活动,并以有着表情、象征、缅怀、祝愿、庆贺或儆戒意义的仪式、道具或礼物形式显发的民间艺术,不仅直接构成那些紧密关联一定节气、时令、气候、水土和人事的社会习俗的物化形态,而且通过约定俗成的社会共识直接发挥诸多超出美学范畴的积极社会作用。在中国民间千年流行的“鞭春”,是以鞭打泥塑“春牛”为高潮的一种艺术化的仪式,其中心目标在于“劝农”,即唤起民心合力,激发群众热情,将其导向“春牛”所象征的春天的农事活动。民间艺术的丰富社会价值不是以某种学科立场(如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或传播学的)解读出来的,而像舞龙灯所显示的,是民间艺术所具有并整合一体的实际功能。南北各地的龙灯道具,因地制宜,材质和形制千差万别,舞法、程式和民俗讲究也不尽相同,具有反映地域文化个性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每每成为人们把握社会归属和文化认同的依凭。实施集体性的舞龙活动,需要大伙共同参与并密切配合,这会强化乡社组织的协调机能和凝聚力,也能增强群众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性。舞龙的道具充满巧工匠心,极具形色之美,是表现社会意识形态和大众审美情趣的特别载体,加上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配合其中,以至声色并发、影响巨大。舞龙的队伍多要依俗行游乡里,并挨家挨户地巡访,唱着吉祥颂词为各家各户送去美好的祝福,情感交流和融自然。而且,各村各乡还会相互邀请对方去“闹龙”,舞龙灯成了加强村际交往、增进睦邻友好的有力手段。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划分而治的诸多功能,如组织、管理、协调、教化或宣传等等,在舞龙灯这种习俗化的民间艺术上高度地统一着。多样统一的价值和功能构成,使民间艺术具有非凡的整饬、教化作用,是民间文化敦睦人际、构建和谐的有效践行方式和运作机制。

今天,在举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和以“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价值核心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包括新农村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当会取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积极工作成果。文化保护终究是为了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从文化保护中认识到保护对象的重要价值,并使之与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积极的功用关系,那样的文化保护就难免疏离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若不能缘文化保护实践去开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蕴涵,把握和利用存在于文化基层和社会基层的民众智慧、民间经验和民俗机制,就无法真正做到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也无法切实做到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文化下乡”式的工作思路,以及“去村庄化”的实践取向,显然不足以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窃以为,正视和重视中国民间艺术的敦睦价值,可以开阔相关建设工作的思路,让交融于民俗的民间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目标人群下一篇:节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