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伦理

2024-08-23

工作伦理(共12篇)

工作伦理 篇1

很多人认为工程只是工科学生可能涉及的专业方向, 是工程师们需要关注的工作, 但实际上它不是一个封闭和纯技术的活动, 而牵涉到方方面面。以前些年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中出现的问题为例, 输油管道的工程就涉及材料、能源、土建、电力、管理、经济、交通等各个方面。如果在设计施工时综合考虑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等方面的风险与责任、公共福祉与责任, 那么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降低。

现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人类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要求都与工程伦理教育息息相关[1]。重大责任落在未来工程师身上, 对于现在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是否得当和效果如何决定着未来工程师的工程伦理道德素质, 也决定着工程给人类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难。

1. 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

1.1 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及基本内容。

工程伦理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解释, 在英文中可以engineering ethics和ethics in engineering表述。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不仅要使工科学生和工程师明确认识到工程活动与伦理密切相关, 也不仅是使他们能够辨别出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解决工程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的能力[2]。现在国内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涉及三个基本维度:技术、利益与责任[3]。多名学者认为工科学生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保护人的生命摆在一切价值的首位;培养将要面对工程决策、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科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眼光[4]。

1.2 国内外高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情况分析。

世界各国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 20世纪70年代起, 美国开始讨论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我国工程国际化程度加大, 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 但却比较忽视工程伦理教育。按照文献资料显示当代中国工程伦理的研究从1984年开始[5], 200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 对工程教育进行了研究。一些本科院校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清华大学开设工程伦理课,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开始工程伦理研究与教学[6,7]。山东大学在生物、医学方面进行伦理课程研究与讲授, 可以追溯到1981年原山东医科大学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 当时主要是对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但是, 工程伦理课程却在2011年才以选修课形式出现。

1.3 目前工程伦理教学和活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在受到多元文化和功利主义严重影响和冲击下, 工程群体存在价值观混乱的现象[4]。如何从价值理性、选择理性和实践理性三个向度提高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工科学生群体的价值体系和伦理精神发生改变, 现在发生的“地沟油”、“毒奶粉”事件等, 是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失败和工科学生道德沦丧、价值错位的例证[1,4]。网络环境下, “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的教育, 相互冲突的理论已经严重影响工科学生面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判断时自我应如何去做。

但是现有工程教育过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科研意识的养成, 疏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1,8]。现在工科大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等。工程伦理类课程在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涉及, 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大学期间的课程, 没有专门的伦理类课程设置。而现在“两课”教师讲授的课程没有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两课课程体系中。其中思想教育课一般授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一般是辅导员或其他老师。他们大部分没有工科背景, 单纯从理论方面无法说服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等于工程伦理教育, 爱国教育不等于工程伦理教育。单独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教育模块的高校很少[6,7], 且班级授课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案例分析法在各个教学环节应用较多, “工程两难教学法”是采用比较多的培养策略方法。

2. 工程伦理的认知及认可程度调研分析

工程伦理是一种调节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对工程师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而工程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基于此, 本文主要从新入校大学生对于工程伦理教育和工程文化教育的认可与认知程度进行调研, 从而对高校实施工程伦理教育可行性进行分析。

2.1 样本的选择及调研方法。

本文选取S大学某校区的一二年级学生为样本, 调研数据共300份有效问卷, 其中网络答卷150份, 纸质答卷150份。该校区文理工学科均有, 比较具有代表性。调研主题:新生入校教育中的工程伦理与工程文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调研目的:进行整体调研, 横向对比, 比较接触过工程伦理教育与未接受过该教育的同学之间的差异。

2.2 样本调研数据分析。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男生70%, 基本与实际人数比例相近。一定比例的文科及理科学生也作为调研对象, 以利于学科门类之间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认知的对比。样本数据分析如下:

2.2.1 对工程伦理及教育的基本认识

93%的同学表示没有接触过工程伦理。反映出中学及高校阶段对工程伦理知识灌输的不重视。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方面, 被调查对象认为它是工程道德55%, 工作态度28%, 工程构造11%, 即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工程道德”即代表工程伦理。调查表明, 学生对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等存在模糊认识。

实际上, 工程伦理不仅涉及工程与技术, 还涉及工程与社会。在大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工程伦理的前提下, 半数以上人对工程伦理存在潜意识的认识。虽然工程伦理是一种道德规范, 但是与“工作态度”、“工程构造”息息相关。高校在开展工程伦理课程之前会得到学生潜意识的认同, 难度上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调查数据反映出教育中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严重缺失。事实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工程伦理的评判情况, 但个人对此了解较少。因此, 高校在工程伦理与文化教育方面还需加大关注度。

2.2.2 对工程灾难的伦理评判态度

对因工程伦理缺失而发生灾难的态度, 大部分人认为是工程师的道德缺失问题, 相对较少的人归咎于企业、政府、学校。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灾难认定的关注点集中在个体, 而非集体, 认为这是一种个体行为。但是, 如果仅把责任归咎于工程师本身的话, 那么社会影响力就会被大家忽视掉, 而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和道德水准恰恰是这一切的根源。

在假设调查对象为一名工程师, 则调查对象们认为“企业监督”、“工作人员态度”、“工程师伦理道德”在工程灾难中均承担较大责任, 其中企业监督问题39%, 工作人员态度问题26%, 工程师伦理道德问题36%。说明同学对于事故灾难的伦理评判态度还是非常理性的, 不会且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面。但企业监督问题占比重较大说明现在经济发展中“官本位”思想的严重性, 个人主人翁意识还有待加强。

2.2.3 工程伦理教育谁来关注

在“谁将负责推动工程伦理进行”的问题上, 被调研对象认为政府46%专业团队26%, 学校13%, 自己14%。对“高校有无必要开设相关课程”及“工程伦理教育是否能有效提升工程人员社会形象”问题中, 82%认为是。可以看出政府在重大决策和社会重大事件关注方面在群众心目中是非常正面的力量代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 高校教育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因此, 高校一方面必须加强工程伦理课程的设置, 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工程伦理相关的活动。

3. 积极推行工程伦理教育

3.1 加强高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引导。

3.1.1 工程伦理教育的必然性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高校教育将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由知识考察、技能达成转向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5]。借鉴国外经验, 积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做。调研发现, 学生对于工程伦理教育认识和认知的贫乏。通过工程伦理教育, 可改变学生伦理意识、责任意识淡漠的局面, 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增加学生对职业行为标注的理解, 在个人职业规划中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同时协助学生改进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判断能力。通过“两难”问题的讨论, 教会学生掌握应对负责局面的方法。

3.1.2 转变教育工作者、学生的思想认知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未来建设的主流, 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要双面发展。要打破现行高校的授课体制是不可行的, 但在授课过程和举办活动中逐步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其中却是可行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工程伦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工作者本身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理念的树立, 对工程伦理知识进行学习, 并且掌握工程伦理教育可以采用集中方法。在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要加强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一个学生拥有健全人格不代表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 必须在思想认知上树立工程伦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观念。

3.1.3 注意工程伦理教育的活动导向

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合理结合, 有的学者提出对于理工类大学而言, 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9]。工程伦理教育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师的责任, 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 同样可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主题上进行引导, 探索工程伦理与非技术课程整合[10], 将专业活动引入工程伦理教育机制, 时刻将伦理教育灌输其中。如形势政策课讲授就业方面的情况, 完全可以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成两难问题,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 提高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品质。另外, 可鼓励具有工科背景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开设相关课程, 较为全面地传授基础知识。

3.2 借鉴经验, 积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3.2.1 工程伦理教育方式多样化发展

现有工程教育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科研意识养成,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错位[5], 所以开设的课程中极少提到工程伦理教育内容, 单独开课的高校较少。工程伦理教育可以采用教育讲座树立素质概念、专业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培养素质、通过专题研讨进行实例研究、通过学生实践具体探讨在工作中的伦理章程等多种方式进行[11]。单独开课和融入式课程各有特色[1]。在开设的课程中可以进行嵌入式教育, 将案例分析引入其中。采用“工程两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多维度、多因素、全过程和全方位剖析课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这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将更容易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2.2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

目前, 各高校本科学生的课业学习还是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轻实践活动的锻炼。现在各国工程伦理界关注实践的工程伦理教育方法-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侧重点是培养解决伦理问题所需的技能。建议工程伦理教育加强实践环节锻炼, 如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 加大学生对于实习期间遇到的案例进行讨论、调研, 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如铸造专业学生在工厂中遇到的铸件浇注温度是靠师傅经验估计或粗略测量, 但提供给客户的浇注温度记录表却非常详细[11]) , 也可以作为工程伦理活动的一部分。

4. 结语

作为培养工程师的基地与摇篮, 高校工程教育在教学设计和学科课程结构、日常实践活动中, 能否引入工程伦理教育, 积极发展工科学生的价值理性是教育行业日益关注的问题, 工程伦理教育问题正处在逐步摸索和实践过程中。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要积极开拓适合本国国情的工程伦理教育方式, 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要:工程恶性事件不断出现, 反映出工程伦理道德的严重缺失。本文就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国内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进行探讨, 通过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学生认知状态分析, 认为与未来工程紧密相关的在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 同时提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应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育,认知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于建军.困境与走向:对我国工程教育现存问题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6) :114-146.

[2]陈大柔, 郭慧云, 丛杭青.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8) :32-37.

[3]朱海林.技术伦理、利益伦理与责任伦理[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 (6) :61-64.

[4]赵云红.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三种理性向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10) :43-46.

[5]王永伟, 徐飞.当代中国工程伦理研究的态势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5) :45-50.

[6]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5) :37-39, 48.

[7]仲伟佳, 丛杭青.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4) :33-37.

[8]段新明.工程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1) :28-31.

[9]李庆云.工程伦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53-54.

[10]王冬梅, 王柏峰.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2) :40-44.

[11]傅骏, 蔺虹宾, 谢学林.高职铸造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探讨[J].铸造技术, 2012 (9) :1094-1096.

工作伦理 篇2

西方社会工作学家洛温伯格和多戈夫提出的伦理原则的优先顺序:

1、保护生命,二、平等与差别平等,三、自主和自由,四、最少伤害,五、生活质量,六、隐私和保密,七、真诚原则。[2]社会工作者雷默同时针对社会工作中所遇到的伦理困境也提出了四点指导原则:

一、生存第一原则;

二、生存权优于自由原则;

三、自由优于幸福原则;

四、个人由于团体原则。[3]这两项伦理筛选原则非常有助于我们在实践工作解决具体的伦理困境,值得借鉴。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自己的自己的一些伦理筛选指导原则以供参考:

一、生存第一原则: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任何权利都不能危及生命、健康。

社会工作者遇到案主的行为危及案主本人或他人的生命、健康时,一定要以保护生命原则为最优先,例如案主XiDu,危害生命和健康,此时保密原则打破。

二、法律规范优于道德情感:在禁毒社会工作中更多的涉及法律问题,法与情的碰撞时时发生。但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任何道德情感是不能逾越法律。三,社会公共利益优于案主个人利益: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和谐同样是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且在中国的道德文化范畴内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二、结束语

价值观念和伦理冲突是十分复杂的,禁毒社会工者面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冲突时要以专业价值理念来判断所遇到的问题,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在实践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总结经验,才能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参考书目:

1、《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张乐天、徐玲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Ralph Dolgoff、Frank M.Loewenberg、Donna Hamington著,隋玉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工作伦理 篇3

【关键词】伦理困境:对策;辅导员;高校

一、前言

辅導员要求学生至辅导室进行咨询,但学生不愿意前来交谈,是否该尊重学生的意愿?家长或法院要求调阅辅导纪录,是否该提供?辅导人员如何同时扮演好多种角色?学生谈话的内容涉及相关法律,是否该强制通报?辅导人员遇到问题时可找谁督导?以上都是辅导人员在学校经常面临的伦理议题,面对咨询对象的未成年特性,辅导伦理在应用上有其困难与疑义。近年来,关于学生辅导的伦理议题逐渐受到重视,辅导人员也因为难以寻求伦理议题的咨询与督导,因此,本文来探讨学生辅导工作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对伦理困境的协助,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学生辅导实务工作上的伦理困境

学生辅导人员包含直接辅导人员和协同辅导人员,只要是参与学生辅导工作的人,都是学生辅导人员。

在学校范围,教育学生是主要的功能,但由于学生的需求除了知识的给予,在心理与人际问题方面都需要辅导的介入。近年来由于师生关系及学生问题日益复杂化,故在教育部的推广政策之下,各级学校机构普遍设立心理辅导室,配置辅导教师,以落实咨询辅导的角色功能,但是当辅导人员进入校园提供咨询服务时却面临许多的伦理两难困境,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伦理议题充斥整个咨询与辅导历程。从相关研究中发现辅导人员最常面临的伦理困境有:保密议题、知情同意困境、多重关系定位问题、通报与维持专业关系的两难及专业督导人力缺乏,因此本文聚焦在此五项困境,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叙述如下:

1保密议题的伦理困境

保密议题一直是咨询伦理的重要议题,学生辅导人员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审慎评估学生个人资料保密程度、信息透露与信息沟通限制,共同维护学生的隐私权。在咨询关系中,保密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本要素,学生必须要信任辅导人员,始能在咨询关系中进行有意义及真诚的对话。然而并非所有情境都能清楚的判断,实务上仍有许多模糊的地带,如何兼顾咨询对象的最佳利益考量与法律上的责任,是保密议题的主要伦理困境。

此外,辅导人员必须与学校其他系统合作,共同服务学生的需求,然而这些系统人员很多并未经过咨询专业伦理的训练,因此在与其他行政单位、老师等合作时如何兼顾保密责任?在没有办法控制其他非专业人员的行径之下如何兼顾保密原则?成为保密议题的另一个伦理困境。

2知情同意的伦理困境

知情同意系指咨询对象在接受咨询服务时,对于咨询的目的、内涵、纪录保存、信息揭露程度等范围,在清楚的认知下同意接受服务。

对学校辅导人员而言,要兼顾父母的知情权利及学生在咨询所拥有的自主权利,时常是冲突及困难的。如果学生不愿意接受辅导,辅导人员就可以不管吗?面对学校例行性大规模的心理测验或班级辅导,学生若不想参与,可以吗?

此外,辅导人员所面对的咨询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在实务上,若每项辅导工作都必须取得未成年人咨询对象和家长的知情同意,将导致许多辅导工作滞碍难行,更导致学校行政与专业伦理之间的冲突。

因此,辅导人员进行学生辅导相关工作时,宜先使学生了解其目的与内涵,及可能的获益或限制;若学生为未成年或无能力做决定者,学生辅导人员应考量其最佳利益,并尊重父母或监护人的合法监护权。因此知的权利对象主要为学生,学生辅导人员对于家长或监护人亦需尊重其合法监护权,并适时提供信息及征求其意见。

3多重关系的角色定位问题

多重关系是指在进行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中,除了咨询关系之外,同时或连续还扮演其他两种以上的角色,另有与咨询不同的关系。

辅导人员除了从事学生辅导工作,还有可能同时是授课教师,或兼任行政工作,身兼多职,其角色多元化与复杂化,造成辅导人员往往扮演两种以上的角色,与咨询对象的互动存在着多重关系。不同的角色在专业责任与义务上的规范不尽相同,面对咨询对象时,辅导人员到底要扮演何种角色?不同角色之间如何转换?多重关系是否会造成角色界限关系混淆、影响辅导效果?此外,辅导人员在需要配合学校政策,考量学校整体利益情况下,实难单纯站在”咨询师一当事人”的关系脉络下来思考。

因此,学生辅导人员不得与学生发生逾越师生伦理,有损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且应避免因角色重叠、关系混淆不清或界限不清而对学生造成伤害;而避免伤害方式包括厘清角色任务或关系界限、主动向专业人员咨询、接受督导等。然而,目前的困境是在学校范围,辅导人员扮演多种角色与咨询对象产生多重关系难以避免,当辅导人员为了避免伤害需要向同侪或专业人员谘询或接受督导时,在专业辅导人力配置及督导人力不足的情况实在难以寻求资源。

4强制通报与维持专业关系的两难

目前教育部为了协助各学校办理相关法律所要求的通报,订有各级学校及幼儿园通报儿童少年保护、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注意事项及通报人身份资料保密措施。因此辅导人员对于相关法律的规定,必须充分的了解。为此,学生辅导人员应就法律规定,进行通报与后续处理,若专业判断与法律规定相冲突时,宜寻求督导或咨询,谋求解决之道。但学生辅导人员来自各不同领域,未必均受过相关通报的专业知识训练,是否皆能充分的了解法规的内容及通报的规定?在专业督导人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如何谋求专业咨询解决实务疑惑?通报时,如何做到咨询对象隐私权的维护?通报后,如何继续与咨询对象建立关系?这些都可能是辅导人员会面临的困扰。

5专业督导人力缺乏

学生辅导人员督导与咨询角色的伦理议题,规范督导人员应具备辅导工作及督导相关知识,且应熟悉并遵行与学生辅导工作相关的法规与专业伦理。但实际上,学校目前并无督导相关知识的培训课程,当辅导人员遭遇到伦理困境时,很难找到具备这些知识的督导协助。

目前学校缺乏具备督导相关知识与资格的人员,主管机关亦未订定督导的资格标准,面对复杂多元的学生问题,在无督导咨询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辅导人员在专业上的困境。

三、结论与建议

笔者建议二点需要尽快处理的议题,期待辅导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伦理知识,了解其伦理责任,并有足够的督导资源,能解决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1积极推动学生辅导人员的伦理教育

学生辅导人员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未必都接受过相关伦理教育,相关法律仅规定辅导教师、专业辅导人员和教师每年需接受辅导知识学习,但无规定其他学生辅导人员需接受相关的学习,亦无明定需接受伦理教育课程。期待相关法规能够订定推动伦理教育课程,让所有的学生辅导人员有充分的伦理知识,以避免违反专业伦理的行为出现。

2制定专业督导的培训与认定标准

社会工作的伦理与社会工作方法 篇4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工作, 而社区工作就是其中的一种。同时, 社区工作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社区工作是一项事业, 同时社区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在工作过程中更讲求艺术, 所以它也是一门艺术。在社区工作中, 工作者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整个社区的居民。工作者应该在工作中讲求专业技巧,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有效解决、处理社区事务, 协调居民的人际关系, 进而保证社区的和谐、健康的状态, 促进社区能实现良性的发展。所以说, 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 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必须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此外, 社区工作还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必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具体的工作中能踏踏实实, 爱岗敬业。除了有这种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外, 社区工作者对事物的发展还应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能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能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 其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也必不可少。所以说, 社区工作者也是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 他们应该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制定专业性的伦理守则, 通过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进行检验。

1 社会责任感

社区工作者要对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对自己的应用职责也是如此。而每个社区个体, 他们的困弱状况可能是各异的, 但是他们也有生存和社交的权利, 他们也有自尊, 他们也有自我实现需要。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 应该能正视这些问题, 真切的落实为他们的服务, 能够有效的对需要帮助的个体或是目标提供相应的帮助, 能真正的解决一些社区问题, 实现对社会的正能量, 同时也使社区各个方面得到改善, 或是获得应有的福利等。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注重个人小利, 或是注重小团体利益等, 以公谋私。社会工作者在向受助者提供救助时, 在这样的特殊的服务过程中不应该收取其费用, 而是对其进行义务帮助。同时, 社区工作也应该是一项“非营利”性事业, 其主要经费源于政府资助, 或是来源于私人捐助, 而这些经费也必须用于公共福利, 或是用于基础建设等。社区工作者应该有崇高的理想, 为社会做最更多的实事, 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2 平民意识

社区工作项目的确定也都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般都要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同时, 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应该把自己当做是社区的一员, 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 要实现工作中的平等。一般来说, 社区工作都是以社区参与为其基本原则。通过工作能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 能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工作的介入, 有效帮助其解决问题;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 推动社区发展。还要走“群众路线”, 这样社区工作才有发展动力, 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也可以说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民主意识。

3 知识基础

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 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 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 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 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 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 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 (如公共行政学) 、社会学 (如组织社会学) 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 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 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 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 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4 沟通技巧

社区工作者如果能掌握语言艺术或是运用技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社区工作走向成功。此外, 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社区成员对工作者的信任, 进而与社区组织有效融入, 实现合作。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是最为基本的角色要求。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 他们要能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有效沟通和协调, 同时也要与社区成员进行相互学习, 展开工作等。这都需要社区工作者能有语言运用技巧和很好的沟通能力, 此外还应该充分掌握工作伙伴、对象的一些实际情况, 如年龄、职业等等, 这样也方便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对其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实现社区工作目标。

5 组织能力

社区工作也被称为“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通过对运居民的组织和动员, 进而实现社区工作目标。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关计划方案, 之后协调专门机构、整合社区想的团体或机构等, 有效利用一切资源来满足社区需要, 最终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特征就是要积极发掘、组织、协调与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工作者对各种资源都应该熟悉, 并能将各种有利要素进行组合。对社区工作中“供应”与“需求”进行协调和平衡。此外, 社区工作者的组织能力还表现在社会调查、行政管理以及为组织具体专业活动等方面。

6 职业伦理

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伦理由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身规范所规定。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权威机构都制订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Codeof Ethics) 或职业道德守则。Durkhein (译为涂尔干或迪尔凯姆) 将伦理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伦理;另一种则适于特定团体。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属于第二种, 人们称其为专业或职业伦理。专业伦理至少有4种功能:

(1) 指明该专业的核心价值观, 并为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提供具体规范和标准;

(2) 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某些职责冲突或伦理矛盾时, 能够遵循专业伦理守则, 维护专业的原则;

(3) 为社会公众提供理解社会工作专业职责的伦理标准;

(4) 提供一套评价或衡量系统, 评判专业工作的优劣, 尤其用于裁决专业界中的不道德行为。

社会工作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社工”。他们主要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 也是一种专业技术人员。

工作伦理 篇5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在应对青少年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从20世纪初开始,青少年社会工作逐渐地走向了专业化道路。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爱好需求,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专业方法,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服务活动。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一)、相关概念和内涵

1.社会工作伦理

中国学者罗肖泉认为“社会工作伦理是作为应用伦理学分支的职业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社会工作职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工作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也为评判社会工作从业者的道德规范提供依据” [1]。

2.伦理困境

Frederic G.Reamer曾给伦理困境下过一个定义:“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 [2] 简单来说,伦理困境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种道德上难以取舍和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

1、保密与知情权的冲突

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案主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但是,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中,因为青少年在认知、理解及情绪与行为控制方面尚未成熟,并且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有监护权与知情权,所以社工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会面临保密原则与青少年案主家长的监护权与知情权之间的冲突。

案例:在仪征司法所对犯罪青少年做评估时,被访者M对我们说,虽然家长不让他和社会上的一些人再来往,可是他认为那些人对他好,把他当成兄弟,因而并没有与他们断绝往来,希望我们保密。当时我很纠结,假设我替他保密,他出了意外怎么办?再次被教唆犯罪怎么办?并且父母和学校对他们的情况有知情权,我们也不能擅自解决。(被访者M)

2、案主自决与社工干预的.冲突

社会工作实践中强调社会工作者尽力鼓励服务对象自我决定,目的是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使服务对象在自助中成长和变化。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形下,由于生理、心理和其他原因,某些服务对象可能没有能力作决定,难以对自身的处境做出清晰的判断,需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来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当案主是青少年时,由于他们社会经验匮乏,社会阅历尚浅,学校是他们家庭以外第二大社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中国根深蒂固的家长决定制和“孝”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社工会遇到学校、家长的决定与青少年自我决定产生的冲突,或因案主的部分能力受限而完全由学校和家长做决定,使案主自决原则受到挑战。

3、专业关系与私人关系的冲突

案例:在仪征司法所做评估时,一位被访者如是说:“你们以后还来吗?有些话不是很愿意和父母说,能和你们这样聊一聊我觉得很开心。”(被访者L)

青少年叛逆的特点使他们难以接受简单而又生硬的关系建立,因此,社工与青少年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往往都是通过与之建立友好的“朋友”关系来实现的,这种“朋友”关系更容易给案主带来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是当案主开始依赖于这样一种“朋友”关系时,专业关系将受到挑战。可见,在特定情境下,社工遵守伦理守则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且既不能死板地恪守专业关系,也不能一直以“朋友”关系取代专业关系,以免与案主产生私人情感或利益纠葛,违背专业伦理。

4、案主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

“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是增进当事人的福祉。”这是NASW伦理守则中做出的明确规定[3]。案主利益是社会工作者最优先考虑的事,然而,社会工作者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由于工作上的要求与限制,社工有时不知如何在自己和案主的利益中取舍,如何在其他人或政府的利益中如何取舍,更不知如何去尽量减少由此冲突导致的不利影响和后果。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尽量减少由于利益冲突导致的不利影响和后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抉择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又具有典型性,但本土社工对于伦理困境的认识并不充分,在应对伦理困境时也没有统一的原则。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社工对伦理困境的应对能力主要与是否受过专业伦理教育、社工自身经验与知识储备、督导机制是否完善有关。

以下是当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中面临伦理抉择时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社会工作伦理教育。

虽然社会工作伦理是社工实务的重要基础,但事实上,它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却受到了忽视。社会工作是一门“道术并重”的专业,在专业教育中不可以仅重视专业服务的技巧传授,还要强化学生对于专业伦理的认识。而且,社会工作伦理教育不能只是点到为止,更应该有对伦理议题的深刻探讨和在专业实习中对于伦理价值观的强调。为此可以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机构中聘请专家学者,教导学生和一线社工专业伦理的相关知识,并能将理论与实践二者做适当的转化。

(二)、寻找资源,获得支持

社工在实践中陷入伦理困境时,常常由于自身工作经验的限制,难以凭一己之力做出最恰当的伦理抉择。而如果有实务经验丰富的督导的指点和帮助,社工团队的协作探讨,社工机构的背后支持,往往能将伦理困境中各方冲突分析得更为清晰、透彻,这也有助于社工做出更恰当的伦理抉择。

(三)、加强社工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总结。

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线社工大多非常年轻。青少年社工经验尚不充足,因而处理伦理困境时会更为棘手。经验不足与专业知识不扎实,往往会导致社工身处伦理困境而不自知,合理应对更无从谈起。因此,一线社工也应当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多做探讨和反思,以提升服务能力。

(四)、完善督导机制。

督导是社工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也能够协助社工更好地应对伦理困境。然而,由于目前社工行业发展的限制、社工人才的缺失,督导工作有时会被忽视或者没有充分地开展。所以,应该培养社工机构督导人才、运用资源联络资深社工并建立完善的督导机制,这将有助于社工有效地做出合理的伦理抉择。

结语

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教育,加强社会工作者自身知识储备,不断坚持并完善督导机制或许是解决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之道。如此就能减少因为处理不当导致案主受到伤害,进而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7.

[2] Frederic G.Reamer.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台北:洪叶文化有限公司,:97.

工作伦理 篇6

关键词:宁养服务;双重身份;伦理困境;反思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29-01

近年来,医务社会工作不断发展,开始能够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癌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这种方式即为宁养社会工作。它通过资源整合,与医生和患者家属沟通,关注到癌症患者不同层面的需求。然而,在服务过程中,由社会文化、制度、权力以及政策差异会带来临诸多的伦理困境。这种伦理困境是在社工服务过程中,因为个体、问题、资源、情景等因素导致的专业核心价值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此,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虑,面临着价值抉择。

一、伦理困境的概念

1999年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1996)修订委员会主席Frederic.G.Reamer(1999)曾给伦理困境下过定义:“所谓伦理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和义务发生互相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将爱之要优先考量。[1]” Frank Loe wen berg 和Ralph Dol goff也明确指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 当一个从业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诸如公正与平等、服务效用与效率或能力与平等。[2]”

二、伦理困境遵循原则

多戈夫等提出了伦理决策次序,依次为“保护生命、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全面地公开信息”。[3]罗肖泉提出伦理抉择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道德优先性原则,在同样符合道德标准的两种情况之间作选择,还必须考虑责任和义务、利益和正当性的优先权问题。[4]谢莒莎提出社会工作伦理抉择的五项原则:自主性;无害性;获益性;公正性;诚实性。[5]

以上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伦理困境原则为社会工作者的伦理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依据,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一成不变地套用上述理论,可能会面临新的问题和困境,是无法全面有效地应对本土伦理困境的。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实践经验,对具体实务领域中的伦理困境进行探索分析,不但可以丰富本土实务领域研究,还能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反思,进一步完善理论建构,促进本土社会工作伦理抉择的发展与完善。

三、宁养服务中的双重身份引发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在宁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也是一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当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政策规章制度或行政命令要求他们从事不符合服务对象现状的情况时,社会工作者会陷入到双重身份带来的伦理困境。此时,社会工作者如果遵从机构价值,就会违反专业价值;如果遵守专业价值,就会违背机构价值。[6]

案例一:王某,于2009年确诊为宫颈癌,行子宫颈癌,行全切术,术后放化疗治疗,2014年12月出现腹部胀痛,便秘,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居家休养,家境困难,纳入宁养服务。2015年7月,因病情恶化去世,其家属张某因情绪过度不稳定,压力过大,有抑郁倾向,需要进行哀伤辅导。当医务社会工作者为张某提供哀伤辅导时,根据张某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为其提供精神支持,心灵抚慰和心理疏导。在服务过程中,由于耗时过长,且成效不够明显,那么出于经费、人力资源及劳务等方面的考虑,机构督导可能要求停止服务或将张某转介。

按照实际情况,医务社工应当忠诚于张某,继续跟进服务,保持与张某的联系,逐步帮助案主情绪恢复,生活步入平稳状态。但另一方面,社工做为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工作机构,以机构的规章制度、行政命令为自己工作的重心。若忠于服务对象,那么社工没有按照机构要求做事,很有可能面临解雇的风险。若忠于机构,那么社工没有遵循“助人自助”的理念,未真正帮助服务对象达到自助。

在这种情况下,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考虑服务对象实际情况的变化,分析若继续跟进,那么服务成果见效的时间长度和效度,并根据分析做出一份预测量表。此时,社工需要与督导进行沟通,一方面向督导汇报近期服务进度,并将预测量表递交,叙述服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与督导协商,机构能否帮助链接其他的资源为服务对象继续提供帮助。若督导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考虑,不支持继续服务,那么社工就需要及时与服务对象沟通,尽力在结案前为服务对象链接资源,以保证服务结束后服务对象不会产生被抛弃感,继续在其他资源协助下恢复情绪,舒缓压力。

四、结语

当前,有关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伦理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理论研究尚不成熟,许多伦理困境较难抉择。追求幸福、转化思维方式等还有许多具体到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细节的本土化修改,这些不同的方法对规范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工作伦理问题的解决都是有意义的。在具体伦理困境中,社会工作者根据具体情境综合考虑和运用,当然,不同具体服务领域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伦理困境和伦理抉择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不断审慎检视自己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用一个开放反思的专业态度思考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议题,充实社会工作伦理议题的框架建构,组建一个符合本土实际的伦理标准来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Frederic.G.Reame.包承恩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台北:洪业文化有限公司.2000:74

[2]Frank Loewenberg,Ralph Dolgoff.Ethical Decision for Social Practice.New York.F.E.Peacock.1988:44

[3]顾东辉.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困境与应对[J].中国社会导刊,2008,(9):25.

[4]罗肖泉,尹保华: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J].学术论坛,2003,(3):33-36.

[5]谢莒莎.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方式[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26-27

[6]李米换,靳晓芳.社会工作者“双重身份”的伦理困境解读——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6-40

工作伦理对财产越轨行为的影响 篇7

价值观可以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个体面对同一事情时所做出的反应不同。工作伦理作为一种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念, 具有忠诚组织、创新精神、遵从权威等特征[5]。研究表明, 工作伦理较高的个体能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做出符合道德约束的行为[6]。

鉴于此, 笔者将从工作伦理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抑制负面行为, 从而为员工财产越轨行为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 工作伦理和财产越轨综述和研究假设

1.1 财产越轨行为

Hollinger和Clark对越轨行为进行了结构划分, 即财产越轨和生产越轨, 并对财产越轨行为进行了阐释, 即员工蓄意损害组织财产的行为[7]。研究表明, 财产越轨行为表现为欺诈、浪费公物、破坏设备、滥用职权、收受回扣等[8]。

1.2 工作伦理与财产越轨行为

工作伦理的维度涉及内部控制、禁欲、努力工作、有道德感等[5]。Meriac指出, 高伦理的个体不会做出欺骗或撒谎行为[9]。因此提出假设, 工作伦理与财产越轨行为负相关。

2 工作伦理和财产越轨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问卷的调查工作从2012年12月起陆续展开。问卷采用亲自发放和请人发放2种方式来获取。共发放问卷772份, 有效收回691份, 问卷的回收率为89.5%。

2.2 变量的测量

工作伦理测量的采集方法采用了Mirel和Garrett开发的量表, 由19个题项组成, Cronbachα系数为0.78。财产越轨行为测量采用Robinson和Bennett编制的题项, 由6个题项组成, Cronbachα系数为0.84。

3 工作伦理和财产越轨研究结果

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工作伦理共提取4个因子, 相应的特征值为3.75, 1.40, 1.19, 1.07, 累积解释方差量49.42%。依次命名为“反休闲”“内控”“努力工作”和“禁欲”。

3.2 相关性分析

工作伦理与财产越轨行为负相关 (r=-0.24, p<0.01) 。其维度反休闲 (r=-0.15, p<0.01) , 努力工作 (r=-0.15, p<0.01) , 禁欲 (r=-0.29, p<0.01) 分别与财产越轨行为负相关, 初步验证了假设, 见表1。

3.3 假设检验

影响关系模型表明, 禁欲与财产越轨行为负相关 (β=-0.50, p<0.001) 。工作伦理与财产越轨行为负相关 (β=-0.25, p<0.001) 。

x2/df为2.66, RMSEA为0.04, TLI为0.89, CFI, GFI, AGFI的值分别为0.90, 0.94, 0.92,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4 结论

禁欲指个体能自我否定、苦行节约, 控制私欲而不放纵自己。如“钱来的容易, 花钱时会失去理性”等。因此管理者需将禁欲的内容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中, 从而对职场财产越轨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虽然笔者初步探究了工作伦理对财产越轨行为的影响, 但其内在作用机制还需完善。

参考文献

[1]Mcgurn M.Spotting Thieves Who Work Among US[J].Wan Wan street journal, 1988 (8) :16.

[2]Snyder N H, Blair K E, Amdt T.Breaking the bad habit behind time theft[J].Business, 1990, 40 (4) :31-33.

[3]Xu S, Wang Q.Content and construct of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in a Chinese context[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3, 41 (6) :921-932.

[4]Spector P E, Fox S, Penney L M.The dimensionality ofcounter-productivity:Are all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 created equal[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6, 68 (3) :446-460.

[5]Zhang S, Liu W, Liu X.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stant work ethic and Confucian dynamism:An empirical test in mainland China[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2, 106 (2) :243-252.

[6]Mudrack P E, Mason E S.The asceticism dimension of theprotestant work ethic:Shedding its status of invisibility[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40 (8) :2043-2070.

[7]Hollinger R C.Formal and Informal Social Controls of Employee Deviance[J].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982, 23 (3) :333-343.

[8]Robinson S L.A typology of deviantworkplace behaviors: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stud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 (2) :555-572.

关于构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思考 篇8

一、紧随当代核心价值体系

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要实现的目标,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构建要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背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党提倡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政策目标, 国家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倾向, 从而决定了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取向, 也关系着社会工作能否顺利协助政府实现美好社会景象的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体现了以人为本, 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恰好符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取向, 让我们更加坚信要以人的实际需要作为服务的出发点, 强调对人的尊重, 强调人人有平等权利享受社会赋予的福利, 不会因为个人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有所偏颇, 在公平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法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制定政策法律时应当特别考虑到社会当中的“最小受惠者”, 因此制定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要合乎政策法律要求和本土的伦理道德标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规定了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 这也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标准, 伦理守则作为指导社会工作者行为的指南, 只有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 才能发挥专业本身的效能, 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立足本土文化

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对集体的重视远远胜于个体,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国家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个人和集体利益面前, 个体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无条件服从和牺牲是无可争辩的选择。在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的束缚下, 个人总是作为集体中的一部分而存在, 群体中的个人地位和身份决定了个人的位置所在, 集体利益的维护要求个人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来确保。正如梁漱溟所说:“在中国的思想中, 所有传统的态度总是不承认个体的独立性, 而是把人认作‘依存者’”, 这种大同、和谐的思想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文化里, 家庭和国家永远是个人的庇护所, 过分强调了集体对于个人的作用, 长此以往个人容易对集体产生依赖性, 从而削弱了个体奋斗和创造的激情。虽然这与西方追求个人主义思潮和这种群体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文化不能用对错来判断, 它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相生的,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社会, 同样这种文化也会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模式。无论怎么样模式的社会工作只要能在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范围内, 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起正向的促进作用, 那么这种模式就是好的。对于全世界来说, 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 因此也不会有一套普适的社会工作模式。当然, 即使有普适的模式, 对每个国家来说也不一定适合。虽然我们对个人价值的重视程度与西方的差别较大, 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抛弃自己的优秀文化, 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构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是建立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之上的, 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 这种格局是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网, 人们喜欢以自己为圆心画一个社会圈子, 从内向外划分亲疏远近, 我们的社会制度执行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关系的远近”的人情关系。而西方社会把制度放在管理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认为唯有“铁的制度”是最有效的, 最公平的, 通过制度来管理国家约束个人, 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执行国家福利政策的一个原因。因此, 社会工作应在运用“以理服人”工作方法解决问题时, 需充分考虑本土“以情感人”的交往方式的影响。

三、融合西方文化

社会工作这种职业化的助人工作, 其发起源于西方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社会睦邻运动的助人理念, 这种理念原本是个体自发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需要, 西方国家把它列为一种利他的制度和职业来协助解决人与社会和环境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这种助人的行为打上了制度的烙印,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对从业者具有了强制性和约束力。一方面, 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通过社会制度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依靠相关制度的支撑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提供服务时, 需要专业的工作方法对案主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借助于相关社会制度的协助对案主提供帮助。从案主的角度来看, 他们寻求帮助首先相信的是制度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然后才认为社工有能力帮他们把制度转化为需要的资源。社工会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 而案主的困难得到缓解, 达到了双赢。另一方面, 社会工作者服务代表的不是个人的慈善之举, 而是社会福利制度, 这种社会福利制度是政府为增进案主的福祉提供的服务, 是一种政策性的行为。社会工作被列为一种社会制度, 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守则、方法、手段等一系类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其实也是源于社会制度的支撑。

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很大一部分是民政系统的行政工作,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的仅仅是助人的政策, 将这些政策转变为行动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还有待提升。因此, 从我国现状出发, 首先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原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把办事方法规范化专业化;其次要注重对新生代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吸纳, 为原有的民政工作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形成畅通的交流机制, 如老人带新人、新人教老人的互动学习模式, 这样能迅速转变民政工作的模式;最后要对一些伦理专家, 社会工作伦理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提出的见解仔细研究, 并认真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理论的效度, 从而及时对理论的应用情况反馈, 不断更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钟林, 黄晓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谢莒莎.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方式[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 2009 (6) .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工作伦理 篇9

工作伦理是一种员工的价值观, 喜欢工作本身, 相信努力工作会取得成功等积极的信念, 基于这种信念, 许多研究发现, 工作伦理高的员工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投入、建言行为等行为呈正相关, 与社会惰化、反生产力行为以及工作偏差行为呈负相关。基于这些研究发现, 企业倾向于招聘工作伦理高的员工。但是也有研究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对工作伦理和合作竞争态度进行研究, 发现工作伦理高的人倾向于采取竞争态度, 他们相信个人的努力, 但对于合作中需要两者共同努力, 协作创新, 对合作的成功产生疑虑。基于当下合作创新环境中, 工作伦理高的人是否愿意与同事合作, 资源共享, 也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新的方向。该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探讨工作伦理与员工合作倾向之间的关系。

1员工合作相关研究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相互配合, 以促成共同目标实现的心理过程。在组织中, 员工合作是基于对组织目标有共同的认识, 愿意与同事共同努力、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协力实现目标的意愿。在这合作过程中合作各方都是基于资源互补, 该研究侧重于员工的合作倾向, 对于合作与成功之间的信念。Mead在研究合作中, 强调参与者对于共同目标认可以及合作的合作动机, 而不是研究具体参与到某项合作行为的显性模式[2]。使用合作与竞争的概念来代表不同团体、不同模式的心理动机。绝大部分关于合作的研究偏重于个体、团队或组织, 为共同的利益以及目标在合作中相互影响逐步形成心理关系的过程或行为。但以往的合作都是基于静态的研究, Ring&Van de Ven将合作的定义进一步动态化, 包括了个体继续维持合作关系的意愿[3]。

作为企业提升创新的重要方式, 员工合作是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有效的合作下, 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员工之间的冲突[4]。在此基础上, Tjosvold提出了相互依赖模型, 并认为共同的愿景、文化的支持、平等性奖励机制会带来合作性的互动。后续研究中, 学者们陆续发现个人正面情感、公平性认知、互惠的规范、不确定性、个人对团队的认同、相互认同会不同程度影响合作行为。

2工作伦理相关研究

2.1工作伦理

马克斯·韦伯是第一个提出工作伦理的概念。费瑟在研究中指出工作伦理的特征为勤奋、节俭、禁欲主义和理性主义。巴哈施将工作伦理的3个核心特征归纳为:一是工作本身是目标, 希望获得物质奖赏;二是对工作满意并努力, 以自己高水平的工作技能为荣;三是对工作忠诚、服从、守时、勤奋。Mudrack和Mason将工作伦理定义为依附于工作的一种价值观念, 具有先天的“正确性亦或是廉直性”。工作伦理包括努力工作和禁欲, 他们倾向于持续努力奋斗, 忠诚地效力于组织, 接受高负荷的工作任务, 满意于自己的工作经历, 渴望成功。麦克莱兰将工作伦理引入到心理学, 提出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与同事竞争而不是合作。由高成就动机的成员组成的团队不大可能进行信息共享和相互指导, 而这种合作行为的缺乏导致团队整体绩效的下降。

2.2工作伦理的维度与测量

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工作伦理是一个多维度变量, 但对于维度的确定并不一致。Furnham将工作伦理划分为5个维度:独立于他人、禁欲主义、对休闲的态度、信奉宗教和道德、努力工作。Tang在研究中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工作伦理划分为内部控制、勤奋地工作、禁欲和反对娱乐。张苏串所采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努力工作是首善、成功出自勤奋、禁欲、内在控制这4个维度。

3工作伦理与员工合作倾向的关系

驱动理论指出人的行为会受到动机的驱动。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下, 麦克莱兰等人指出员工工作的动机主要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3种。成就动机是激发个体对成就感到自豪, 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动机, 权力动机是驱动个体影响和控制他人欲望的动机, 亲和动机是影响个体最关注与他人或群体关系的动机, 这3种动机由不同的需要引发, 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方向、水平和毅力, 从而实现自我的需求, 这背后也隐藏的是驱动员工实现动机的欲望。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高的人, 其合作倾向是不同的。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与同事竞争而不是合作。由高成就动机的成员组成的团队不大可能进行信息共享和相互指导, 而这种合作行为的缺乏导致团队整体绩效的下降, 亲和动机高的人喜欢被其他人喜爱和接受, 他们具有较高的合群动机, 努力寻求友爱, 喜欢合作性而非竞争性的环境, 渴望有高度相互理解的关系, 而权力动机高的人喜欢承担责任, 努力影响他人, 喜欢处于竞争的和重视地位的环境。工作伦理高的员工有更高的成就动机, 他们认为努力工作会取得成功, 并希望获得相应的物质需求, 那么基于前面的分析可知, 工作伦理中的成功出自勤奋的维度与员工的合作倾向是负相关。因此, 该研究认为成功出自勤奋与员工合作倾向关系呈负相关。

摘要:该研究试图探讨员工工作伦理与其合作倾向的关系, 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对工作伦理高的员工所受到的肯定提出了挑战, 得出结论是工作伦理对员工合作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 即具有较强工作伦理的个体不愿意进行合作行为。

关键词:工作伦理,员工合作,驱动理论,期望理论

参考文献

[1]Mead M.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primitive people[M].Boston:Beacon, 1976.

[2]Tjosvold D, Andrews I R, Jones H.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eriors and subordinates[J].Human Relations, 1983 (36) :1111-1124.

[3]Tjosvold D.Organizational test of goal linkage theor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ur, 1986 (7) :77-88.

商谈伦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篇10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高校辅导员具有着独特的工作特点, 这种独特的工作特点不仅来自于工作职责, 还来自于他们的工作对象———“80后”“90后”大学生。

1扮演良师益友的双重角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教育部第24号) ,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教育者与管理者, 这样双重的身份, 也赋予了高校辅导员之于大学生良师益友的双重角色, 他们是大学生的良师, 更是益友, 也只有同时扮演好了这两种角色, 高校辅导员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有效果。

2交流不可或缺, 形式日益多样

要做好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交流是前提与手段, 交流顺利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只有通过交流, 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 深入学生内心世界, 打开对话平台。而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现代化的通讯方式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不一定需要面对面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交流, 比如通过电话、短信、QQ、MSN、BBS、网络空间等, 都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3面对当代大学生, 工作难度增大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 崇尚自由, 他们已不是“惟 (师) 命是从”的一代, 在家庭里他们大部分被娇生惯养, 处于中心地位, 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而这种习惯也自然地被带到大学校园、带入寝室, 这也给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在校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分析

对于“80后”“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 许多教育者进行过深刻地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他们张扬个性, 崇尚自由, 但依赖性较强, 承受能力弱

“80后”特别是“90后”大学生, 他们敏感好奇、追求时尚, 他们几乎对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 自我意识更强, 坚信并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但是, 由于从小父母对他们的溺爱、包办过多, 相当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任性、依赖的心理, 环境适应能力差。而从小一帆风顺的他们, 心理脆弱, 缺乏挫折承受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章劲元说:“从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90后’大学生来看, 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支点上, 因为一点小事受挫, 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 挫折教育比较欠缺。”

2他们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 但利己主义严重, 集体意识薄弱

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评判事物的标准往往不同于父母和老师, 而且还会想方设法让父母和老师接受他们的评价标准。所以在较强的主体意识背后, 他们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 渴望父母和老师能够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平等地对待他们, 要求自己的人格能够得到尊重, 独立和平等意识已经渗入他们的心灵。但是, 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缺少关心他人、礼让他人的品质, 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利己主义严重、集体意识薄弱。

3他们思想解放, 但容易偏激和冲动

生长在信息爆炸时代, 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更为解放。他们对待问题积极思考, 甚至有强迫自己用成年人的思维思考问题的倾向。但由于他们接触社会较少, 价值观念还很不稳定, 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 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 情绪变化起伏较大, 在处理学业、生活、人际等方面容易出现偏激和冲动。当然, 这些性格特征也是相对来说的, 并不代表他们就完全缺乏责任意识。他们有着自己的行事风格和自己的理想抱负。

三商谈伦理的内涵

“商谈伦理学”这一概念是由西方的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来的, 它主要是针对在个体化的社会条件下, 当传统伦理规范受到挑战、个体价值冲突失衡时, 寻找如何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对话交往的有效性条件。因此, 商谈伦理也可以称之为多元化社会与多元化时代的伦理, 这一伦理学肯定社会的多元化现实, 承认个体价值追求的正当性。尽管哈贝马斯提出的商谈伦理在有些方面有其片面性, 但他始终坚持建立合理、理性的对话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商谈伦理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达成共识, 而在多元冲突的社会现实中, 分离、孤立的个体何以可能达成共识?他指出, 这种共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所有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基础之上的, 在实践话语当中, 只要实践符合所有参与者的利益, 就会获得所有成员的赞同, 这种赞同是达成共识的源泉, 当然赞同是建立在实践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而这种认知需要人们认同他人的生活方式;容忍陌生人及其他所有人, 包括他们的脾性和无法理解的行为;包容异己者, 不简单地将他们排斥在外。“只有采用他者的角色, 我们才能回到自身。”

商谈伦理建立在对个性和多元化的承认之上。商谈伦理的商谈亦即“你—我—他”主体间平等地对话, 每个人都将其主张和要求供其他人讨论, 尊重他人, 重视他人的权利, 言论自由地商讨。商谈伦理彻底告别了意识哲学的思维模式, 它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关于交往过程的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还指出, 当你参与一个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活动时, 就不可避免地承担有效性的约束:第一, 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 以便为他人理解;第二, 提供某种真实的陈述, 以便他人能共享知识;第三, 真诚地表达意向, 以便为他人接受;第四, 说出本身是正当的话语, 以便得到他人的认同。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正当性是对话和理解的先验要求, 是合理性交往对话需要的一般伦理原则。

四商谈伦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1应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80后”“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强, 他们不重视传统权威, 不迷信各种权势, 他们缺乏的正是与这个社会平等的对话, 让世界听听他们真实的声音。而商谈伦理正是主张主体间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密切接触者”,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理应树立起平等的师生观,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尊重差异首先是指辅导员在对待不同的思想认识时首先应表示理解, 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应当对任何学生产生歧视态度。

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对于辅导员来说, 重要的前提是自身必须做一个“真实的人”。即在与学生交往中, 他是可以被学生所感受与理解的人, 是和善的、善解人意的, 而不是冷漠的、教条的, 甚至带着假面具的。因为只有“可理解”“真实”“真诚”, 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受你, 才能真正地实现平等对话。

2建立对话式的师生交流模式

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便捷快速的交流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但却不能取代辅导员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因为面对面的交流具有情感上的真实性和互动性, 大量的深层次的思想工作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取得实效。

商谈伦理为我们提供的正是一种面对面的对话式的交流模式。在辅导员工作中, 与学生交流是了解学生心声的重要手段, 而对话正是有效的交流方式之一。对话式的师生交流模式建立在平等的平台上, 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 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分享的过程。基于此, 辅导员在与学生对话时, 不应居高临下, 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应充分给予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鼓励学生互动合作、沟通分享。

这种对话式的师生交流模式培养了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同时不仅能让辅导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还能使学生体会辅导员的初衷, 两者之间建立和睦的信任关系, 既有助于学生成长, 也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3设立积极的教育引导目标

基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之一———思想解放, 个性自由, 但容易偏激和冲动, 因此在与他们交流沟通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需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始终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通过对话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真诚交流思想, 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为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

平等并非没有原则, 对话并非没有方向, 设立积极的教育引导目标, 并与学生达成共识, 这是对辅导员商谈能力的考验。辅导员除本身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觉悟外, 还应将这一思想觉悟真实真诚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充分理解, 得到学生的赞同, 最后达成共识。而在这一过程中, 双方之间可理解的、真实的、真诚的的对话, 正是达到积极良好效果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 付德根,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2]薛华.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

[3]阳海音.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8) .

工作伦理 篇11

关键词: 翻译伦理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特色用语

一、引言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一年一度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中国政府前一年或五年的工作成果,并对来年或未来五年的工作做出总体部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生等多个方面,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和发展动态最权威的信息来源。因此,报告的翻译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存在不少中国特色用语,这些用语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在译语文化中很难找到对应项。如何使目的语读者了解报告中中国特色用语的内涵,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翻译是两种文化交流的媒介,涉及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对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处理,离不开伦理的指导。王大智认为,翻译活动的诸要素都具有社会伦理属性,伦理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本文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指导,分析数字缩略语、文化负载词、四字词及俗语等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伦理模式在中国特色用语翻译中的体现

切斯特曼(2001)提出翻译的五种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再现原作内容及原作者意图;服务伦理——完成与委托人协商后达成的要求;交际伦理——与“他者”进行交流;基于规范的伦理——满足目的语文化的期待和规范;承诺伦理——履行翻译的职业道德规范。该文是迄今为止对翻译伦理研究贡献最大的一篇杰作(骆贤凤,2009)。在翻译实践中,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译者不可能同时遵循上述五项模式,只能依具体情况,择一项或几项而从之。

例1.原文:加强“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治理。

译文:We strengthen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key watersheds of the Huai,Hai,and Liao rivers and Tai,Chao,and Dianchi lakes,and improved the control of wastewater,gases and residues from industry.

例2.原文:積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译文:We will make substantive progress in developing motor vehicles powered by new energy sources and in integrati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cable television networks,and the Internet.

分析:数字缩略语的大量使用是国内党政文献的一大特色,简洁、易读、易记,是汉语本族语者乐于接受的风格。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国外受众很可能不了解原文中的数字缩略语。译者在翻译时增添了相关信息,将“三河三湖”和“三网”的具体内容呈现给读者,帮助读者把握原文内涵,是交际伦理的体现。

例3.原文:……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译文:...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rice bag”(grain supply) and “vegetable basket”(non-staple food supply).

分析:“米袋子”和“菜篮子”都是中国特色用语,指粮食(如大米、小麦等)和副食品的生产与供应。此处,译者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策略,不仅保留了原文生动形象的风格,还以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了原文信息,是再现伦理与交际伦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4.原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

译文:We will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expenditures,maintain expenditures in some areas while reducing them in others,and spend our money where it counts the most.

分析:四字词语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简短精练,包含完整的意义。译者在翻译例句中的“有保有压”时,根据政策内容及原作者意图,将其内涵完整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符合交际伦理。另外,“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一俗语如若直译,必然会给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译者采取意译策略,以受众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原文内容,也是交际伦理的体现。

三、结语

译者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用语时多遵循交际伦理模式,以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达原文内涵,帮助读者把握原文信息,促进中国政府与国外受众交际活动的实现。可以看出,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渗透了译者对译文读者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的考量,是翻译伦理制约翻译行为的产物。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2).

[2]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9,(3):13-17.

工作伦理 篇12

一、道家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涵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第三章就分别指出了“无欲”、“无知”、“无为”三个概念,共同构成了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了解无为思想之前先要弄清“道”的含义。老子认为“道”是一种无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去探索的万物本质规律。如果用已有的经验或是理论去研究“道”,只能得出狭隘的“道”,不能反映出其万事万物本质同一性的一面。庄子曾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越楚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又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是构成人与物的最本质的东西,接近大道的蕴涵就越接近万物同构的认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老子认为“道”是一种本源,是万事万物之根本,认识“道”就需要回归到最初的混沌状态,即“一”。在《周易》中,“爻”(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最基本组成单位是“—”(阳爻)与“———”(阴爻),六爻相叠即是一“卦”,每一爻有两种变化,故有六十四卦。道家认为的“一”实质就是《周易》中爻的次级单位,它可以构成阳爻“—”也可以构成阴爻“———”。故“一”是万物的起源,是混沌、没有任何矛盾的状态,即老子所倡导的“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清净”可以排除杂念回归本源;而“守虚”便是一种内心的开放、谦虚。“朴”本义是指未加工的原木,老子借以说明自我本初的特性,要坚持认识真实的自我。“虚”本是虚空,老子强调“清静守虚”的习修方法能让内心达到虚无空旷,继而包容和接纳一切,在接纳一切的基础上认识和体悟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本与价值,悟出“道”性。

故而,“无知”才能排除主观上的偏见和理论局限,接纳、认识万物,而不是先入为主的予以一切事物之观点、印象,这是老子提倡的认知方法;“无欲”是整个悟“道”的出发点,“无欲”并不是使人如草木般,而是指无杂欲,无私欲,只有心内无物才能容纳万物,这是老子提倡的价值取向;“无为”是指不妄为,要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不随意干涉事物的发展,这包括不揣测、不假设、不带有偏见的认知,即“无知”,又要内心的清净即“无欲”,在具体的行为上不妄为,这是老子所提倡的行为取向。

二、无为思想与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老子的“无为”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无知”的认知法、“无欲”的价值观与“无为”的行为准则。这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知识、实务技巧的三大支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无知”的认知法

“无知”并不是指没有智慧,越有智慧的人往往越表现的“愚弱”,“愚弱”是一种谦卑,只有谦卑才能在认识上扫清刻板印象、主观偏见而接纳万事万物。这与社会工作者伦理中所要求的“接纳”原则一致。首先,无知是让人们不持有偏见去看待事物,任何有主观的认识都是带有偏见的,都具有理论上的局限性。“无知”的看待事物才能摒弃先入为主产生的印象、观念。其次,坚持“无知”的认知方法看待事物能使人们放弃主观的评价,抛除自己认知的标准,这样才能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再次,“无知”能使人自身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更能以局外者的身份看清问题的实质。最后,因为抱有“无知”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才能发现事物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独特性。

(二)“无欲”的价值观

“无欲”是指在与人交往中不应有太多的杂欲、私欲。社会是一个由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构成的结构共同体。每个个体在社会有机体的功能发挥和传输上都具有价值和作用。个体或是群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能有太多的功利私欲,群体的私欲涌现出来的往往是社会的严重越轨与失范,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譬如,法西斯集团抱着“征服世界”的野心,在历史上犯下了滔天罪恶。故“无欲”才能心静,心静才能安定。无欲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也是人们修为的一种良好品质,更是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吸收的一种本土性价值取向。

(三)“无为”的行为准则

“无为”作为一种处世方法,在后世与儒家文化糅合发展成为“中庸之道”。无为即不妄为,不在没有弄清事物本质的时候妄加行动,也不以个人意志随意干涉事物的发展,无为要求人们学会观察,不妄加评论和盲目的采取行动。这在认识事物上具有显性的影响作用,对事物的影响往往就体现在妄为上。上世纪60年代的“大跃进”便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我国经济生产的本质,从而掀起一阵浮夸风,最终损害的还是国家利益。所以,人们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处世上,观察到事物本质规律并顺应其规律而“为”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三、无为思想与社会工作微观伦理建构

作为旨在帮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建构自我与发展自我的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专业方法、技能使服务对象能够重建自助系统,增强个人能力,解决个人问题或是群体性社会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整合,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社会工作者在这一过程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面临着许多专业伦理守则。

“伦理”在我国传统社会早已有之,“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曰道也。”“理”则是关系的意思,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准或规范。专业伦理守则是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它通常由专业共同体(如专业协会)来制订,要求所有会员遵照执行。专业伦理是专业价值观在具体操作层面的体现,是由专业价值推导而来,为专业活动的展开提供规范。目前,我国大陆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建构并不完善,按照国际惯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应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第二,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第三,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第四,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伦理责任;第五,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第六,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亟需找到与本土文化有价值渊源的伦理守则,从而更好的发挥社会工作本土性的优势,在提供助人服务活动中充分挖掘出服务对象自身的潜能,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中道家的“无为”思想可以为我们在构建社会工作者面向服务对象这一微观层面提供启示:

(一)在面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时,社会工作者要持不批评的态度,即非批判原则。

老子强调的“无知”实质是一种认知方法,社会工作者摈弃自己本身的观点,从道家所谓“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种本源上看待事物,不评价问题的好坏与否,这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二)无偏见的看待服务对象。

面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及服务对象本身,社会工作者都要无偏见的接纳,尊重。如果社会工作者带着成见给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是不可能认识到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而给服务对象打“标签”、烙上“刻板印象”就更容易引起新的问题。老子强调“清静守虚”的习修方法能让内心达到虚无空旷,继而包容和接纳一切,在接纳一切的基础上认识和体悟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本与价值,这使社会工作者发现对服务对象的接纳与尊重是如此理所应当。

(三)从服务对象的立场看问题。

老子的思维大多以反向著称,从事物的另一面来推敲事物,如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社会工作者须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解读其问题与需求,即“同理心”和“人在情景中”。“同理心”是每个社会工作者都须具备的一种工作技巧,而“人在情境中”是我们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的最基本视角。注意在同服务对象互动中“同理心”的应用既有助于看清问题本质,也有助于拉近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距离。

(四)重视个人存的价值及独特性,发掘服务对象自身的潜能。

万事万物都生于“道”,“道”是世界的本源,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持有“无知”的态度才能充分的去挖掘每个事物的价值。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局外者的角度看清问题,发现服务对象自身的资源与能力,促进服务对象自身的改变,以达到自身问题的解决与和谐。

(五)不过度与服务对象接触。

保持一定专业距离有助于塑造社会工作者的权威,这便是老子不妄为的体现。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也说到与观众保持一定距离的印象整饰方法;保持与服务对象一定距离,能使社会工作者不受服务对象的影响,合理客观的提出相应服务。

(六)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

服务结束专业关系随之终止。这要求社会工作者能以“无欲”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服务对象。严格区分私人关系与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不能期望通过这一渠道谋取私利。

四、总结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专业伦理的建构,专业伦理又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性规范。但伦理与特定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无疑,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建构就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焦点。传统道家文化的核心是清静守虚、不妄为的无为思想。作为治国之术的“无为而治”思想,同样可以借鉴到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建构之中。本文将道家的无为思想梳理为三个维度:“无知”的认知法,“无欲的”价值观以及“无为”的行为准则。同时将无为思想所带给我们的方法启示或价值启示置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建构中,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找到社会工作在本土化中与本土性文化的微妙联系。同时也期望通过道家文化这一视角对专业社会工作进行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庄周.庄子[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26-80.

[2]李耳著,王弼注.老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39-50.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7.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7-98.

上一篇:电子类毕业论文下一篇:新时代的教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