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角

2024-07-07

伦理视角(精选12篇)

伦理视角 篇1

何者为“第四者”?“兴趣、观念相近或欣赏对方某一方面的男女, 以不破坏对方婚姻家庭为前提, 以不干预对方工作、生活为基础, 不以金钱交易为条件, 不谋求合法的家庭地位, 仅以精神和肉体享受为目的的婚外性行为, 因不同于一般的嫖娼卖淫和谋求地位取而代之的第三者, 故称之为‘第四者’”。“第四者”不求名分, 不谋独有, 奉行“你的家庭圆满, 我的家庭圆满, 我们两还得圆满”的口号。“第四者”中也不乏有这样上乘的感情:“有爱无性的精神恋爱”, 他们双方保持着距离, 拥有着默契、惦念, 他们之间无所不谈, 有灵无欲, 有情而无性。这种“柏拉图式”的情感是两性情感的一种升华, 发生在高素质人群中, 需要有很好的控制力和理性的把握。 (本文着重探讨发生性行为的情况)

1“第四者”现象中的“性”善恶的伦理思考

一切的善行都是在善恶中做出的选择, 恶行也同样。所以, 一个人无论是行善还是作恶都已经把自由意志的能动选择作为前提条件肯定下来。这就揭示出, 对善恶的自由选择的意志是一切善恶之所以成为善恶的根源。事实也是如此, 如果人注定为善, 就不存在真正的善;如果注定为恶, 那就不必对恶人进行惩罚。人们往往都是从“性”角度来否定“第四者”存在及对婚姻家庭的潜在威胁。没有情感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它将导致人格的分裂并最终会将人们性活动完全变成一种机械活动。“性是人格的一部分, 它是人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但是它不是人格本身, 也能在人格之外存在。”一种婚姻没有情感作为基础而发生在其中的性行为, 人们也会认为是道德的;而性行为只要发生在婚姻之外都是不道德的, 哪怕这种行为有感情作为基础。婚姻是情感结合的表现形式。虚情假意发生在婚内, 恐怕不能说就是善的, 而真情实意发生在婚外, 恐怕也不能说一定就是恶的。显然, 不可简单的去下断言。

2“第四者”现象出现的伦理分析

“第四者”现象产生的根源有很多, 归纳诸学者的观点如下:他们认为与时下社会大环境, 人们的心态, 文化观念和个人因素等有关。将从以下几方面做伦理分析:

2.1“第四者”出现的经济伦理根因。

从婚姻家庭的发展进程来看, 农业家庭婚姻以及性关系是非常确定的, 情感及性活动就只在夫妻间展开。正如社会学家莱因哈德·西德尔所说:“与一婚姻配偶共同管理家庭共同体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经济最重要的限制条件似乎决定了与一个可能的婚姻对象以及性爱, 性行为等全部交往活动。如果将农民的性生活同他们的‘家户经济’的限定性分离开想单独估价他们的性生活, 那只会把研究引入迷途。”很明显, 在农业家庭形态下, 夫妻双方的情感和性行为决定于家庭经济的管理, 情感和性行为地位次之。

当市民家庭形态产生后, 情况有所转变。在市民家庭形态下, 那种经济上的理智考虑, 不再占有优先地位, 一种新的价值观产生。人们开始注重内心的精神生活, 信奉个人的“可发展性”, 在婚姻生活中, 身份地位为个性所代替。

从农业家庭到市民家庭, 家庭生活的中心发生了变化, 爱情与性从从属于家庭经济管理到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婚姻所承载的经济生产职能转变为情感交流与性爱交流创造条件。当婚姻不能充分发挥这种职能, 人们在婚姻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追求情感的满足与性的满足就会冲破婚姻的规范形式, 情感与性从婚内走向婚外, 这就成为了可能。

2.2 时间和物质基础的富余。

当人们的精力不再主要耗费到物质生产时, 就有了剩余闲暇时间, 出现了精力富余, 这种富余的精力直接转化到生活的休闲和享受情感中, 闲暇时间使人们可能多的追求与享受情感生活, 而这种生活的界限不仅在家庭生活和婚姻范围内。对外的社会交往等需要的对象转移成为婚外某位异性, 这就使“第四者”成为可能。

2.3 日常生活机械性的压迫。

日常生活并不总是诗情画意的, 相反, 机械的重复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人性中的不安分, 寻求刺激, 渴望冒险, 是对机械性生活的直接反抗, 而逃避与梦幻是对机械生活的消极反应。机械生活对诗情画意生活的消解促使人们在情感与性享受中获得满足, 并成为逃避日常生活压力的通道。

人既是一种理性的存在, 也是一种情绪的存在。追求情感生活, 享受快乐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我们这个时代, 富余的精力不再耗费在各种各样纷至沓来的社会政治运动中, 然而以“第四者”的形式展现, 对婚姻的稳定对家庭的经营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意义上, 这种富余生命力, 成为家庭与婚姻制度的破坏性力量。也是在这种意义上, 社会要求对“第四者”性行为进行规范, 规范的目的是使婚外性行为尽可能少发生, 让可能多的爱情和性事都在婚姻框架内进行。

3 面对现实我们如何行事

尽管“第四者”以不破坏对方婚姻家庭为前提, “不以金钱交易为条件”“不谋求合法的家庭地位”, “仅以精神和肉体享受为目的”, 但是一旦涉及到婚外的性行为, 人们都会愤怒和敏感。因为它直接威胁到我们倾力构筑的家庭。若要有效避免“第四者”婚外性行为的发生。就要从维护婚姻的本质, 增强婚姻的活力, 提高夫妻间相处的艺术做起。黑格尔认为:“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这里的婚姻伦理方面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在恩爱, 信任和个人整个实存的共同性”。可见, 婚姻不仅仅以爱为基础, 它包含爱, 但并不仅限于爱。“婚姻规范包含责任, 义务及理性的克制, 对家庭成员利益的关怀等等”。 (而“第四者”们僭越了这些, 直接实现了情感的需要和性的满足等)

假如“第四者”现象在社会某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不可能以强制手段来消灭这种现象, 而“第四者”又拒绝婚姻的规范内容, 那么如何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假如我们认为生命力的富余是“第四者”现象发生的一个因素, 则可以提出另一种规范, 这种规范就是引导, 使富余的生命力成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 让这种生命力得到转化和升华。

富余生命力的转化和升华形式有很多:创造性的劳动、科学、艺术、审美活动, 以及文明健康的娱乐休闲等等。这些也是人们自由自觉的活动形式, 表现了人特有的类特征。

情感生活及性爱享受是人的机能, 是人的生命力的表征, 但富余的生命力并不止于两性情感和性生活这一形式, 而是将两性情感生活和性生活必须与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相关联。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生殖等等, 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 如果加以抽象, 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这些机能只有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更多样化的形式相联系的条件下, 才会造就出合理文明的生活方式, 才会增进人生意义的丰富性。

摘要:当代社会, 富余的精力不再耗费在各种各样纷至沓来的社会政治运动中, 然而以“第四者”的形式展现, 对婚姻的稳定对家庭的经营提出了挑战。探讨了“性”及“第四者”中性行为的伦理性, 及“第四者”现象出现的经济伦理根因和时间和物质基础的富余、日常生活机械性的压迫的伦理成因。

关键词:性,伦理,第四者

伦理视角 篇2

试论德治的政治伦理视角

政治与道德或法律与伦理,都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元素,他们共同构成社会和国家生存与生长的规范基础和理想目标.作为社会政治治理的基本规范,法治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具有作为社会国家治理方式的基础地位,而德治是政治的合道德性或伦理合理性,这是民主法制基础上的`道德正当性诉求.德治与法治的内在价值关系应当是相互配应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资源互补关系.这种政治伦理理念应当成为现代民主社会条件下的以德治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作 者:陈军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006刊 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年,卷(期):14(6)分类号:B82.051关键词:德治 政治伦理视角 德治与法治互补

浅析物价上涨的经济伦理学视角 篇3

关键词:物价上涨 经济伦理

一、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自然成本升高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投资推动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加快的同时,导致了对能源、原材料及相关物质的需求的增加,但从供给的方面来看,能源、原材料及相关的物质受地理等自然因素影响较深,生产周期较长,弹性较小,故该类物质需求的增加会造成相应产品价格的上涨。

(二)货币供应量过多

截止2012年1月27日,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0447亿美元,相当于投入到市场大量的人民币。在过去几年货币超发很明显,为了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我国投入巨资“救市”。2009年除投入4万亿财政资金外,还增加了9.6万亿信贷资金,其数额之大几乎超过了上年新增贷款额5万亿元的1倍;2010年又继续新增贷款7.95万亿元,虽比上年少增1.65万亿元,但仍超过2008年新增5万亿的59%。如此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三)国际因素影响

国际市场中,石油与黄金以美元为标准计价,美元不断地贬值,使得石油与黄金的价格不断升高,从而导致了其他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今天是地球村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市场的波动必然影响着我国国内市场的安定。

二、物价上涨关于经济伦理问题的体现

物价上涨影响十分广泛,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影响。物价上涨,对于一些行业和群体来说是好事,他们从中有利可图,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不是好事,他们会因此有所损失。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物价上涨产生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不仅涉及普通老百姓,同样也涉及个企业和政府机关。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体现了多种经济伦理问题。

(一)生产伦理

物价上涨,不论哪个行业哪个产品物价上涨,都会刺激该产业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其生产效率的发展。但生产伦理要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一味的追求高利润,会盲目地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所以,从物价上涨中可以看出当前效率与公平还是一对不容忽视的矛盾,急待我们解决。这就是物价上涨过程中出现的生产伦理的主要体现。

(二)交换伦理

市场经济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则是等价交换,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伦理关系。物价上涨与否都应该遵守等价交换这个规则。一分价钱一分货与公平交换是交换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粮食、石油等商品由于供应原因,价格提高以获得原有收入,而其他未出现供应不足等问题的产品,或所受影响很小的产业与产品也相继抬高物价,为了趁火打劫以求更高的利润,如此的交换已失去了公平性。这就是物价上涨过程中出现的交换伦理的主要体现。

应反对此类不公平行为,禁止并打击这种不公平行为,要鼓励公平的企业和产品,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鼓励,相关部门还可进行一些实际上的鼓励,如給予补贴。

(三)分配伦理

由于每个劳动者的性别、年龄、学历、体力、特长等方面的素质各不相同,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给予完全相同的分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部分人被鼓励着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其他人后富,可长期发展下来,先富的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上涨对富人的影响不大,甚至对一些本身是生产者的富人来说正是好的机遇,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则是负担日益加重,生活日益拮据。这就是物价上涨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伦理的主要表现。

要解决这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不仅要从政策上进行调控,更要通过市场进行引导。国家对处于弱势的行业要进行政策上的保护,对弱势的群体要给予切实的关注。

(四)消费伦理

目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从表面来看似乎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民的消费能力,但是,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其他行业的产品也跟着涨价,甚至上涨幅度超过了农产品的幅度。上游的产品价格带动下游的产品价格上涨更加猛烈,城镇中低层收入人群以及农民的消费反而增加了更加多的压力,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雪上加霜。这就是物价上涨过程中出现的消费伦理的主要体现。

解决该消费伦理问题的关键是缩小贫富差距,合理宏观调控。人的物质需求是必须的,我们要满足,但要张弛有度,尤其是对于富有的消费者来说,要合理健康的消费,不能仅仅追求物质需求,还应注重精神需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

(五)企业伦理

近期,不乏某个行业联合涨价,虽然政府采取某些措施将其抑制下去了,但这种类似的现象在各地区各行业反复出现。这些企业趁火打劫、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力,不仅是违法的行为,更是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从眼前来看,收到影响的是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收到严重损失的是企业自身,他们失去了多年以来所树立的良好的信誉,将自己积累已久的品牌价值一扫而空。这就是物价上涨过程中出现的企业伦理的主要体现。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这一重要地位不允许其违背伦理道德,遵循企业的直接道德与规范,不仅仅可以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总结

总之,物价上涨不仅仅体现的是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还体现着大量的经济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既是眼前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依靠法律、依靠市场是无法得到完善解决的,它还需要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支撑。

参考文献:

[1]乔法容.经济伦理学[R].人民出版社,2004

[2]汪丁丁.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R].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伦理视角 篇4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伦理学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来。每一个教育子系统都有他的特殊性,其存在的问题也不近相同,那么对于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问题该如何定位,只有通过合理定位,才能对其实施合理可行对策,促进健康稳固发展。

1、学校体育管理中伦理学定位

1.1、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形态

世界上关于伦理学的形态,大致可以划分为:描述性伦理学(即伦理学史)、规范伦理学(即提供行为准则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即分析伦理对话的语言与逻辑的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等4中基本类型。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又有许多,包括经济,管理等等。从这一层面来讲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视角应该属于应用伦理学形态。

1.2、学校体育管理中伦理学应用

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问题应该是在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个人的、制度的行为以及事件,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纷争。所以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学问题包括有部分的和体系的,是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已经存在的,造成伦理纷争的个人的或者制度上的行为以及事件。

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学校体育管理者为了一定学校体育中的目的,对有关学校体育活动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调节和监督。它是一级教研室实施体育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伦理视角下的学校体育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在遵循管理的原则和先进的管理思想过程中不外乎预防和对策。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伦理视角中学校体育管理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以伦理理论为依据来加强管理,是一个可逆的动态过程。

2.1、以社会道德的伦理观来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

首先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伦理观的促进体现在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调整,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社会时代的鲜名词。另外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学校运动队的管理,以“比赛第一”的管理理念到科学的训练,大量的科研为之服务,来促进科学的发展。

2.2、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的出现不外乎是一对或者是几对矛盾体的产生,可能是单一的亦可能是交叉混合。矛盾体的产生过程有着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现象,本质是揭露出了矛盾体自身的问题所在,而现象暴漏了道德的缺失与内在价值观的偏差,揭示人性倒退与社会进步的反差。是对学校体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出项的问题善与恶观念,功利主义的实际评价与反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中现于两个正义原则之中,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强调实现教育公平主要责任在于政府,同时要发动全社会共同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

罗尔斯认为,公平正义体现于两个原则之中:一、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二、社会和竞技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不仅体现着公平还有人性的正义,正义是人所具有在自在因素,公平似乎是在比较之外所产生的伦理价值,然而这两个因素的所在正体现了复杂社会的合理调解。

其实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不外乎于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又或是其他人性道德缺失的恶果,关键是通过深邃的瞳孔来挖掘内在的影响因素来进行道德价值观的塑造,掌握人性价值纯美的法杖,促进和谐发展。

3、结论

在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以道德伦理观念指导整个管理过程的进行,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对管理过程中矛盾伦理问题进行总结,塑造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合理有效的处理问题,指导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也促进后奥运时代学校体育健康稳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士辉,应用伦理学与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J].2003,18(4):68.

[2]潘少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3]昌利娜,伦理学视野下农村学前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农村教育,2011,(9).

伦理视角 篇5

这学期我选修了《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这门选修课,选修课是通过尔雅通识课平台方式授课,演讲师是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原理组副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外语课组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专家韦正翔教授。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然而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幸福观都各有千秋。韦正翔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和多年生活经验,从西方伦理学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什么是幸福,幸福与伦理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又是什么,而我们的社会体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它与幸福存在何种关系,我们如何理解理性的幸福,秩序与幸福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平时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这门课中韦正翔教授都给了很透彻、很深刻的见解。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让我对一直困扰我的几个问题有了深刻地了解,解脱了我的一些迷惑。

什么是幸福?大家对幸福的定义大概是: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亦是韦正翔教授所说的幸福是来自对内心欲望的满足。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幸福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他们认为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也就是说我们感到愉快时也就是幸福了。这些阐述让我们明白幸福很简单,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像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幸福不光顾自己。

我们的社会体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社会体系、社会关系等决定了我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我们处的环境对我们的幸福观也有很大影响。例如:一个穷人,对他来说吃上一顿大餐或许就是莫大的幸福,但对于个富翁来说这就不算一个幸福。同样对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下层人士来说他就羡慕共产主义的幸福。这就是韦正翔教授所说的社会体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幸福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既表现为人们的一种内心主观感受,也包含着人们的生存体验和生活评价。因此,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促进人们对幸福正确理解和把握,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幸福不仅使自身问题而且还牵连到伦理学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应具有内在的价值标准,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而且包括精神层面,二者缺一不可。单纯的物质享乐或精神愉悦,都是对幸福涵义的片面理解。幸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幸福和快乐作为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关键概念,内涵各异,而又互相关联,常常容易混淆使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快乐和幸福的构成多维性、目的终极性、人格道德性、人生意义性、动力持续性的角度着手,深入研究并阐述幸福和快乐之间的界线和联系,进而尝试分别给出幸福和快乐的概念和特征界定。社会主义为实现幸福提供了制度保障,个人幸福只能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理性幸福观,究竟如何理解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如何获得幸福,或者说用什么样的幸福观感悟幸福,韦正翔教授给我们解读了这几个问题。

一、满足需要与心灵感悟幸福观是人对幸福的基本看法或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不同阶级、不同人具有不同的幸福观。在当代我国社会所要树立和倡导的主流幸福观,应该是理性幸福观,即从现实出发,以理性调控情欲,主观需要与客观实际条件相统一、幸福目标与实现手段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幸福观。理性理解幸福是树立理性幸福观的前提,是拥有幸福的基础。

韦正翔教授在带领我们解读幸福的同时,她还为我们展示许多西方哲人,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纳和康德等的幸福观。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幸福多种多样韦正翔教授在阐释幸福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引领我们学习,层层深入,让我们对幸福有了深层的理解,让我们受益颇丰。

我上了这门选修课让我理解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幸福需要用心发现和体验

用心体会好好珍惜身边的幸福,这是我对这门课的体会。

伦理视角 篇6

【关键词】伦理学 课程教学改革 人文关怀 大学生

《伦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源远流长,内容贴实,原理深沉,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高校伦理学教学成绩喜人,但也普遍存在忽视以学生为本位和主体的教学基本问题。对大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重视,是《伦理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以及获得的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一、教学理念改革:树立人道主义

《伦理学》课程改革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人文关怀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提升。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正如康德所指出:“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以人为目的”是人道主义的教学核心理念,在《伦理学》课程改革中,应具体转化为“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目的是使大学生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因素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也是《伦理学》课程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首先,强调突破传统课程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分歧。要求在个体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以两者的平衡和整合为课程实践寻求稳定的价值基础,把个体的发展作为课程价值取向的核心。其次,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完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展现为:其一,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以“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为根本,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其二,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代之以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要目的的人性化的人文关怀教学新理念,关注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的思想形成。雅斯贝尔斯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精神成长”的基础就在于人道关怀,发展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最后,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唤醒、发挥和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使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得以体现。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符合学生的主体性

柏拉图说过:“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传统师者本位教学,以说教的方法,填鸭式灌输和生搬硬套的理论讲授为主,导致课程缺乏实效性。要改变这种现实状况,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一,在教育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课堂安排尽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摒弃“满堂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传授、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例如,备课时多设计布置学生自学任务、课堂讨论、拟订讨论形式、播放历史记录片等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第二,在课堂教学方法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强调操作、考察、调查等“多重感官学习”,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另外,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的现代教学手段,将学生带进形象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第三,合理安排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走出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到社会中进行社会考察,体查国情,了解民意,思考世界,使其理性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优化注重教材“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这是社会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教材组稿、选取和整合中都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和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以“新颖性、时代性、人文性”为主线,编写既符合大学生知识和身心发展需要又紧密贴近社会人才要求的科学教材资料。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切合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和及时更新、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关系改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高低情绪。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人文关怀的实现的教学关系改革之根本。

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教师有爱心才能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学生也才能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与指导——“亲其师、信其道”。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让自己步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师生关系,《伦理学》教学就会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应具备严谨的教学作风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喜爱。

其次,要求学生自觉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品质。“国将兴,必尊师而重教。”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更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主动的学习氛围。

总之,以学生为本位进行教学,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赋予教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才能使《伦理学》真正成为“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教学是关注人的教学”的充满人文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0.

[2]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6.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伦理视角 篇7

体育伦理是体育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从事竞技运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是存在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工作者、体育运动参与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中各种道德和规范的总结和概括,是人与人之间在竞技运动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顺次和道理。建立一个高尚的体育伦理关系能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使人性得到完美健康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社会文化活动,其文化性和社会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虽不像劳动那样直接创造物质产品,产生使用价值,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精神财富,并在商业社会间接创造出越来越巨大的物质财富。现代体育已经具备了全面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身体价值的功能,它已经全面卷进了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利益的冲突。伦理道德就是在这种价值与利益的矛盾冲突中为体育存在提供根据,因为伦理道德是调解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当代体育必然要接受人类自身更多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当人们判断它是否“应当”,如何“正当”,以及谴责“不当”行为时,它就进入了伦理学的考量视域。

体育伦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体育道德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体育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即体育伦理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体育伦理学学科授业者和体育伦理学学科知识传授对象。一般地讲,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应包括知识核、知识壳、知识幔三个部分。知识核是体育伦理学学科建设的核心部分,如体育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定义、范畴、原则、规范等;知识壳是体育伦理学重点部分,如体育伦理学的专著、论文登;知识幔是体育伦理学的相关部分,如体育伦理学方面的读物、故事和电视电影等。体育伦理学授业者指体育伦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职教师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体育伦理学知识传授对象一般包括体育伦理学专业学生、竞技体育从业者和社会体育从业者。

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育伦理构成

2.1 高校体育教育继承了我国传统体育伦理的精髓

2.1.1“身心并育,道德先行”的高校体育教育伦理

“中国从出现体育思想起,就主张身心一体,即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整体;以后在锻炼方法上又主张身心结合,即锻炼肉体与锻炼精神相结合”。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学,更是充分认识和把握着“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这一基本观念,强调“严于自守”、“苦行清修”、注重内省、培养自身清高、崇尚人格的品质。这种“修身”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发展目标中更注重精神心思一方的成效。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武术,更是一贯强调“练武先修德”,注重道德在炼身中的指导作用。

道德修养、身体修养与高校体育教育修养紧密联系。所以,有人说:“不能读书,不能治生者,必不可谓之学;而但能读书,当能治生者,亦必不可谓之学。唯其志于学者,则必能读书,必能治生”今日之高等教育强调德智体等多方全面发展,尤其注意体育过程中德与智的任务与意义,可以说高校体育是对这种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1.2“立足现实,讲求事功”的高校体育教育伦理

高校体育教育在中国传统体育背景下,揉和了复杂的传统文化,以沟通和反映世俗中的人际关系,从而达成由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层拓展推进的目标。这种体育教育丝毫不能离开现实而独立存在发展,只有立足现实,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中,把个体的小“德”与国家社会的大“德”相融会才能求得与传统文化的协同统一,共同繁荣。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与态度,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向世界展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毛泽东在写作《体育之研究》一文时,也毫不犹豫开章昭示:“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同这种关注现实,积极人世的精神相呼应,高校体育教育又以事功为目的。主要表现在,对个人而言,这种事功主要是通过身心兼修达到或“仁”或“圣”的目标;站到社会中,则是要在扩大了的家族、社会、国家中建功立业。因而无论是高校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其教育理念都是以立足现实,发扬精神,为国效力为目的。

2.1.3“注重和谐,协调发展”的高校体育教育伦理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至今还保持有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观念。我国传统体育伦理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亦即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个体身上即是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现在个体之间则是强调自觉的相互学习,促进协调合作。尤其是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和谐”是实施教育过程中关键的部分所在。因此,高等体育教育同样吸取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并且充分吻合了党中央的号召,注重教育和人的共同和谐发展。

2.2 高校体育教育具有现代体育伦理的时代性特征

2.2.1 尊重社会现实的高校体育教育伦理

现代社会的特征有城市化、工业化、合理化、分化、专业化、科层化、流动性、全球化等;而以往社会的特征是:阶级和阶层明显,分化程度低,农村和农业比重高,特别是家庭和教会等传统机制居统治地位。在农业为主的前现代社会中,基本价值观的取向主要植根于传统和制度性宗教,而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中,价值观愈来愈多地以个人自主权、自身利益和个人爱好为依据。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上升,人们对传统社会和宗教公共机构的依赖程度下降。在当代中国,由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等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整个社会同时经历着三个转型:一是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原始积累时代及自由竞争时代的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三是从原先已经形成严密体系的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向既合乎市场经济通则又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新经济体系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注定带来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步的。高校教育是培养新时代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受教育者思想开放、超前、热情、奔放,教育理念同样也应该适用社会现实,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中,能够尊重现实,开拓进取,不断为社会主义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2.2.2 尊重理论现实的高校体育教育伦理

张怀承教授认为:“当历史的发展由一种社会形态跃进为另一种形态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原有的伦理道德无法调节这些新的关系,更不能够给人们提供对现实生活解释的价值工具和精神支撑,于是必然会出现与新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形成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尽管新的伦理道德并不总是随着社会的更替而立即产生,但社会形态的更替迟早会促进伦理道德的变革。这就是伦理道德的转型……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转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它集中地反映了伦理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近代伦理道德的产生就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和历史性飞跃,其实质可以概括为消解道德原则上的绝对主义,摈弃形而上的道德本体和解构道德标准上的整体价值。”实际上,这种转型是正在进行时态,因为自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还远远没有完成。

高校体育教育尊重社会现实,遵循“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中国有着人文或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但这种‘人本’更多的是指个人的心性修炼,文化素养,而不是自由平等的精神”。以人为本,是将体育道德立本于人,强调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现实利益和需要的满足;高校体育教育尊重社会现实,强调“集体主义”的教育模式。社会主义道德所讲的集体,是“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集体”,是一种“自由人联合体”或者“自由劳动者的互助合作”,具有组织的有序性、利益的一致性和义务的双向性等特征,因此是“真实的集体”。而传统道德所指的“集体”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是在社会分裂为对立阶级的利益基础上,统治阶级利益集团特殊利益的代名称;高校体育教育尊重社会现实,尊重“崇尚个人”与“建构总体”相统一的伦理道德。当代社会的崇尚个人并不与建构总体的基本的伦理道德相互矛盾。高校体育教育即强调个性的发挥,同时强调集体,以提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体育过程中的教导原则。即满足个性发挥适应社会发展,又注重团结进取,继承优良传统。

2.2.3 尊重体育现实的高校体育教育伦理

当代中国体育正在融人第二次体育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科学化、大众化、职业化等等,表明现代体育在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同时,体育也在向绿色体育、科技体育和人文体育发展,当代体育孕育和创造着自己的新内容。原来的体育伦理道德面临着新的问题,旧伦理规范没有甚至无法解释新的体育道德要求。

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刘吉曾经在对我国体育运动员的精神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华体育精神”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祖国至上,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科学求实,艰苦奋斗。而将体育道德主要概括为:敬业奉献,公平竞争,争取先进,积极参与,文明礼让,胜不骄败不馁。

当代高校体育教育既总结实施了当代体育道德规范,同时也完善引领了现代体育伦理。通过对现实体育伦理观念中存在的真空、冲突和虚置问题进行补充、完善,以直观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为当代社会体育伦理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3 高校体育教育吸取了奥林匹克体育伦理的精神

2.3.1 高校体育教育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伦理精神

高校体育教育充分吸收了奥林匹克运动,讲究“费厄泼赖”精神,强调在公平的原则下竞争,承认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说保证竞争过程中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证竞赛结果的平等。高校体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应本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潜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荣,这正是驱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也是社会契约公共秩序准则。

2.3.2 高校体育教育体现了和平共处的奥林匹克伦理精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创办到现在,也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但在短短的100多年中,对人类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召唤力。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将使它的和平理想转化成真正的和平力量,传输给全世界人民,包括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奥运会章程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精神方面教育青年,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友谊和和平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各种活动和比赛中随处可见,团结友谊、和平共处的现象,为原本高尚的大学环境增加了更多的人文气息。

2.3.3 高校体育教育体现了社会正义的奥林匹克伦理精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存在于一定的时代,受到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与社会文化具有一致性。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环境中存在,自然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可以说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为此,奥林匹克运动蕴含了社会文化的“公共秩序”,“公共秩序”表达为一种社会结构方式。什么样的公共秩序值得高校体育教育去追求?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恰恰蕴含着这种社会正义的基本原则。

2.3.4 高校体育教育体现了人类理性的奥林匹克伦理精神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类理性精神不是简单地追求逻辑秩序的价值标准,所追求的是一种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目标合乎情理的行动”,并以此作为衡量行动的基准。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所规定的“团结、友谊、和平、进步,合乎人类的根本愿望和未来走向。另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还借助批判的理性精神来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摒弃自身内部的不合理因素和一些非理性行为,如缩减规棋,加强反兴奋剂力度,打击暴力活动等。现代奥林匹克的宗旨和理性批判精神和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标准相吻合。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承办国以开放的心灵,不断寻求一种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既能满足人类走向“更快、更高、更强”的愿望,又能达到“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目标,这正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范含的人类理性精神的内核,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所在。

3 结语

尽管体育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但是对这一领域的专门研究却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应有的注意。学术界对体育伦理研究的忽略,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的实际操作。近年来大量的体育伦理问题在体育界频繁出现,甚至上升至法律问题,如赛风赛纪、球迷行为、赛场暴力、兴奋剂问题、操作赌球等,已经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大学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更要通过研究和教育提高伦理道德意识,为将来教育和影响更广泛的人群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杨春莉.试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伦理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7173.

[2]蒋晓丽,夏思永.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5):4749.

[3]龚坚,蒋至兰.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得基本文化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113.

[4]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分析[J].理论月刊,1986(7):5658.

[5]任海.论体育伦理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7(6):16.

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生态休闲探讨 篇8

关键词:生态休闲,生态伦理,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 信息化及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使各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缩短了人类生产生活需品的时间, 拉长了人类的自由时间。在我国, 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 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5天工作周制及三个节日长假制度, 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经济能力和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用于休闲, 并且开始发展高品味、高层次、高质量的健康、向上、轻松、从容的生态休闲。对于生态休闲的定义和生态休闲的本质问题, 尽管目前也有学者提出, 但很少有人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深入地研究。生态休闲是建立在休闲的基础之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融入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或者可以说,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 暂时放弃人类特有的、以人类为主体的观念, 接受自然和感受自然环境, 使身心处于“无为”或零度心态的状态。生态休闲的实质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态环境的体验, 作为休闲的一种特殊形式。

1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

生态休闲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休闲、绿色休闲、原生态休闲, 同时也是一种高质量休闲。因此, 生态休闲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维护自然环境, 保护生态平衡, 兼顾休闲相关利益群体。伦理属性是生态休闲的本质属性, 这一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生态休闲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 生态休闲作为大众休闲的更高级形式出现, 所反映的是对传统大众休闲批判反思的结果。人的休闲活动有着多种价值取向, 诸如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为价值取向, 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为价值取向, 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价值取向, 以追求享乐为价值取向等。但只有建立在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的休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休闲。杰弗瑞·戈比曾把人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为我们的时代, 为我们的社会重新定义休闲”的基本方面。那么, 人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自由发展的条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尤其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资源消耗, 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困境的今天, 保护环境, 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协调, 就越来越成为人们满足休闲需要, 提升休闲质量, 并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生态伦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指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休闲中的道德价值意义。

其次, 生态休闲概念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描述性的事实如何的概念, 而是一个应该如何的伦理概念, 这是生态休闲与其他休闲形式如艺术欣赏、聊天谈心、旅游、娱乐、购物、园艺、阅读、健身锻炼等传统概念的重要的区别。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休闲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自中国古代, 休闲就“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推崇静观、独处等宁静的状态”。但中国古代休闲对人与自然交流与融合的追求, 与今天可持续休闲方式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追求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追求修身养性, “人依木而休, 使精神的休整和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 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而后者则是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 是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 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自觉要求。

最后, 生态休闲是对传统休闲的道德修复, 或者说是休闲者和休闲利益相关者义务和责任的追加。在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的急速变迁中, 影响休闲质量的诸因素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置换, 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使自然环境因素在休闲质量结构中的地位突出。休闲的可持续伦理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 为人们认识休闲质量, 确定追求高质量的休闲目标, 评价并规范休闲行为, 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我们应该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生态价值、存在性价值, 即在维护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多样性与不断优化中的作用。这种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 在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 依靠自身创造出来的, 它对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存续、演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正确定位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上, 可持续伦理进一步要求人们珍惜和爱护地球上的生物, 尊重并维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因此, 人类必须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协调出发, 自觉承担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 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义务;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界, 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的生态责任。

2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持

生态伦理的道德观念体系包含和谐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消费观, 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它对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培养人类对后代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观有引导作用。因此, 生态伦理道德观对生态休闲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1生态伦理包含的和谐自然观有利于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生态伦理的和谐自然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 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 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破坏大自然, 浪费自然资源, 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们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 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

生态休闲提倡回归自然, 因为人类的生存从物质到精神都离不开自然, 而今天的人离自然越来越远。在无知和贪婪之下, 人拼命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 造成资源匮乏, 生态退化, 环境恶化, 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化。大自然中体现生命力的“绿色”正在丧失, 环境意识觉醒的人们渴望到原始优雅的自然中, 享受生命的绿色之美, 绿色化。杰弗瑞·戈比认为, “从美学的角度上看, 如果空气更加清新, 树木不再被砍作木柴, 机动车和大货车不再制造大量的噪音和尾气, 环境不再因为人类的能源消费而发生大的变动, 那么社会休闲活动的质量将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的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在回归自然、涵咏自然中体悟宇宙之道和人生至境。近年来不断呈现的农家游、郊区游等生态休闲形式, 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即便是一些现代人造新景观, 也都在不同程度地着意营造人与自然相谐的环境和氛围。例如上海郊区最大的旅游度假区太阳岛, 高尔夫球场、室外网球场、田园式度假村等一流的休闲娱乐设施, 与鲜花、绿树、流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因此, 休闲者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 尊重大自然的价值, 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确立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调节功能, 合理协调旅游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使休闲活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进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2.2生态伦理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建立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承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系统的规律性, 摒弃以往那种只顾产出、不顾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方式, 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 要顾及“限制”因素, 即“发展”的概念中蕴含着制约因素。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通过指导使人为干预自觉地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

生态休闲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现, 强调整体和全面的理念, 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中, 人们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维, 即人与人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前与未来的协调。休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注人、关注人的祖辈传流的历史文化, 也关注人类未来的走向, 人们应该增加对休闲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理解, 加强生态意识和伦理观念, 建立起对休闲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休闲管理者以整个地区协调的区域规划为基础, 对休闲地区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在保护当地厚重的自然遗产和优美的人文景观的基础上, 适度发展休闲资源, 保持休闲地的绿色生机;同时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 自觉将游客限制在承载范围内。因此, 管理者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经济社会问题, 还要关心生态环境问题, 即要实现该地区的生态化发展。此外管理者还应注重培养游客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 爱护大自然, 保护生态美, 使生态休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生态伦理的生态消费观有利于树立生态休闲的生态消费观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 消费问题很少被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来加以重视。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 人们充分意识到, 正是由于在消费问题上缺少规范和约束, 才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 提倡合理的、健康的消费是生态休闲环境伦理的重要规范内容。

生态休闲作为一种消费行为, 既有物质消费的内容, 又有精神文化消费的内容。生态休闲提倡合理、健康的消费, 反对奢侈浪费:一是以精神消费为主, 适当辅以物质消费活动。在生态休闲中, 参与该项活动的人群主要以获得生态感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境界为目的, 因此其消费活动主要把满足精神需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要与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相适应;二是生态休闲者在参加生态休闲消费活动时, 不应把这种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的爱好, 进而尽情地大肆消费或奢侈浪费, 而应遵守“绿色”消费的行为准则, 将生态休闲视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手段, 努力使休闲消费行为不破坏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真正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

总之, 生态休闲必须建立在生态伦理道德的基础上, 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要求休闲的参与者包括开发者、经营者与休闲者都能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 共同开发其内涵的、丰厚的道德底蕴, 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 :59-64.

[3]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 :59.

婚姻家庭伦理视角下的《简·爱》 篇9

关键词:《简·爱》,婚姻家庭伦理,基督教

《简·爱》从1847年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闻名、经久不衰的女性小说之一。其在20世纪初期对中国女性起到了类似开启民智这样的重大作用,因为中国女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压制下,苦难深重且找不到文化思想出路。简·爱这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无疑立刻成为受压迫女性的代言人。多少女性被简·爱的这番话所震撼:“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是平等的———因我们是平等的。”中国女性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慢慢走出了“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番话造成的心理困境、人格压抑。但是很多读者只欣赏《简·爱》的前半部分而不喜欢其后半部分,因为简·爱在斗争取得胜利时在教堂的结婚仪式上逃跑了,放弃了她与罗切斯特真正的爱情,流浪他乡,独饮苦酒。简·爱好像变了,不再具有小说前半部分所描写的抗争性格,要不是老天有眼,安排罗之疯妻死于火灾,简·爱就不会得到美满的人生真正的爱情。

一、敢于斗争、反抗的新女性简·爱哪里去了?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小说《简·爱》中塑造了一个有强烈抗争意识的女性———简·爱。简·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女性。虽然她从小失去父母,是弱势群体的一员,但她性格中的抗争精神并没有消失。童年时她反抗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反抗冷酷自私的舅妈里德太太;少年时她反抗慈善学校道貌岸然的布洛克尔·赫斯特教士;青年时与以英格拉姆小姐为代表的上流社会抗争,但是她以自尊自强的性格、智慧热情的气质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并步入教堂结婚时,却一反常态地逃跑了。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爱情,只因发现罗切斯特有一疯妻。读者很纳闷:虽然罗切斯特有欺骗简·爱之嫌,但罗切斯特对简·爱的真情是不争的事实,她为何在爱情上要草草收兵呢?

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有理论上的解答,使《简·爱》这部名著头上的光环逐步消退,尤其在改革开放自由竞争的21世纪,青年人处在生活节奏太快又善恶难辨的快餐文化时代里,婚姻十分自由。流览网上的简·爱贴吧,你会发现这样的评论贴子:“简·爱在感情上的翻腾无非是发现了罗切斯特已婚,她本人只能做情妇而得不到合法妻子的地位,若按某种说教,她在思想上还未突破资产阶级婚姻神圣性的正统观念。”还有人认为:“如果当时简·爱不离开罗切斯特,或者和她一起走,想必他们早已过上快乐的日子,不必浪费青春岁月,不必让彼此苦苦生活在无尽思念之中。”这些看法无疑是代表了今天一些年轻人的思想———自私又现实。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解读简·爱的行为思想,势必造成读者们对作家的写作意图及能力的继续误解,削弱这部经典著作的现实主义影响。

二、《简·爱》的家庭婚姻观的来源

不同的文化承载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思想观念导致不同的传统习俗。20世纪初,当中国人第一次从电影、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看到西方人婚礼上庄严的宣誓是非常震惊的,圣坛前牧师问新人:“×××,你愿意娶她为妻(嫁她为妻)吗?并在她(他)疾病时、年老时都照顾她(他)一生吗?”这对新人要彼此回答“是的”,婚礼才有效。无论城乡、贫富都是如此,这种形式对中国人是新奇的,不可理解的。因为从本质上讲西方人的婚誓是人和神之间立下的,不硬要父母同意(当然父母同意是最好的)和媒人作证。而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婚姻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的,和神无关,拜天地只是形式,拜父母才是内容,夫妻对拜也不表示必须发誓厮守终生,只要父母同意就可以离婚,丈夫愿意就可以取妾。东西方不同的婚姻传统来源于不同文化中的伦理观。伦理学属哲学范畴,它是研究人类的社会道德现象的一个领域。但是不要忘记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工具,描写社会存在的道德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从伦理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简·爱》,才能获得更合理的诠释,达到对作品更全面的欣赏。中国人的家庭婚姻伦理观念来自“儒,道,佛”三种不同的思想,而西方人的家庭婚姻伦理观来自三个基本相同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生长在英国,英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已有千年历史,所以,查考基督教文化是解读《简·爱》家庭婚姻伦理观念的必然途径。

三、欧洲中世纪主流文化中的婚姻观

基督教文化按其历史传承,既是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之结合,亦是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载体。

基督教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婚姻伦理的文化,在基督教的婚姻观中,首先教导人们婚姻就是宇宙的主宰神所设立的,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记载,当神看到自己所创造的第一个男人———亚当独居时,就主动关心他,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为其配偶,帮助他。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异性结合,二人结为一体,即灵魂与肉体的合一。这种结合是一生之久,不可分开,因此基督教不主张离婚,正如《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强调的,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是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可见神视婚姻为一个盟约关系,盟约之极,无悔之诺。所以基督教教导人们“婚姻,人人都当尊重”。这种理念与中国俗语中“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婚”有些相似。

以上是基督教文化中婚姻家庭伦理观念早期形成的简略介绍,可以说由于对神的尊重,人们尊重婚约,并视之为不可违背的誓约。所以在基督教文化启蒙和教育下的欧洲一直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连统治者也不例外。各教区很少有离婚现象,对中世纪社会的安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家庭是任何社会型态的最小单位,家庭的和睦稳定是社会治安的重要前提,这也是目前我国人民的共识。

四、《简·爱》作者的世界观形成的背景

大约4世纪时,基督教就已经传入不列颠诸岛,7世纪初英国基督教会正式建立,基督教被奉为国教。中世纪时英国教会得到空前发展。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实行宗教改革,成立独立的民族教会,《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父亲是英国北部约克郡一个圣公会的穷牧师,青年时毕业于剑桥圣约翰学院,学识很渊博。1821年当夫人因肺癌去世后,他就亲自教孩子们读书,给他们讲故事,这些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正面的影响,也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受到了丰富的思想滋养,造就了重知识、轻财富,重人格、轻门第的不卑不亢个性,长辈的思想也点点滴滴渗透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心田,为其日后创作《简·爱》打下了基础。并且从《简·爱》中人们的确可以看出作者的信仰倾向。“上帝啊,在他的仁慈中,赐给可怜的孤儿保护、安慰、希望!上帝啊,你是可怜孤儿的朋友。”这是简·爱小时候读书听到女仆唱的歌。这也许是生活中夏洛蒂·勃朗特的长辈给她唱过的歌,深深地融入到她的思想和血液之中,而后来从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让人心动,并给予弱势群体以希望。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小简·爱和海伦的一段对话中窥见夏洛蒂思想成长的片段。

“有些人给我不公平的惩罚,那我就不能不反抗,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有些人疼我,我就爱他,或者是我觉得该受惩罚的时候,我就甘心情愿地受惩罚。”

“异教徒和野蛮的民族才信这样的道理,基督徒和文明民族却不承认。”“怎么?我不懂。”“最能克服憎恨的不是暴力,最能医治创伤的也不是复仇。”“那是什么?”“念念新约,看看基督是怎么说的———你们的仇敌要爱他们,诅咒你们的要为他们祝福,恨你们的,凌辱你们的要待他们好。”

这段对话多么像真实的生活中的父女交谈,孩子们有疑问,长辈们耐心引导。

五、《简·爱》作者婚姻伦理观念在作品之中的表现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有本能,更有思想。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生活又写出不同的文学作品,要想真正了解并欣赏世界级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就必须超越读者本身所知的文化局限,尽可能地站在与作者相同的背景,以人性的态度来分析作品。但是我们今天有些读者不是以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一个建立等级并维护不平等关系的文化传统)就是以才形成百年之久的无神论思潮(崇尚平等、自由、博爱,却无永恒文化根源和秩序规范)的眼光来读《简·爱》,就不免产生疑问:简·爱不是一个追求爱情的敢说敢斗的智慧女性吗?她为何不跟罗切斯特远走高飞呢?她为何不劝说罗彻斯特冲破宗教条例的束缚而大胆与疯妻离婚呢?其实我们不要误解作者的写作能力。夏洛蒂作为一个有个性有丰富想象力的女作家,并非不能写出一个大胆冲破传统观念的简·爱,就如同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琳娜或者鲁迅笔下的子君。但是这种设想违背了作家的家庭婚姻伦理观。事实上夏洛蒂并不是全盘否定基督教文化的思想,她只是批评其中人为的错误部分,比如男女不平等,弱势群体受歧视等。只要读者细心,就不难从小说中的情节中发现作家的婚姻观与基督教文化中伦理思想的一致性。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走进教堂举行婚礼时,书中这样写道:仪式开始了,婚姻的目的解释过了,接着牧师跨前一步,微微俯向罗切斯特,说:“我要求并且责令你们二人———因为一切心里可怕的秘密都要宣布出来的那个可怕的审判日,你们是要答话的———如果你们中间的一个人知道有什么障碍,使你们不能合法地结为夫妇,那就现在自己坦白,因为你们要相信,凡是不经过上帝的圣言允许而结合的,都不是由上帝结合的,他们的婚姻也就是不合法的。”牧师的这番话似乎很严厉,似乎不太合喜庆婚礼的气氛,但却完全透露出基督教婚姻的神圣性和庄严,完全合乎英国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作者笔下的简·爱绝不是像今天某些赶时髦的女性那样,只是喜欢教堂婚庆这种古朴、庄严简单的形式而走进教堂的,而是怀着诚实虔敬的心带着对美满婚姻的期盼走进教堂的。罗切斯特明白重婚的罪恶是可怕的,当婚礼因有证人宣布存在障碍而停止举行时,罗切斯特的内心世界再也承受不住长久的折磨而大发牢骚,他说:“重婚是个丑恶的字眼!———然而,我决意要成为一个重婚者;命运用策略胜过了我;或者说天命阻止了我———也许是后面一个。现在,我并不是比魔鬼好;而且,正像那儿的牧师要对我说的,毫无疑问,应该受到上帝严酷的审判———甚至受不灭火和不死的蛆的折磨。”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借着她笔下男女主人公的言词、行为表达了她自己的伦理思考。她对婚誓的重视、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也在下面简·爱真相大白以后的内心活动中展露无遗:“我看着我的爱情,……它在我的心里颤抖,……它再也不能转向罗切斯特,因为忠诚已给摧残,信任已给毁灭,……在他的观念中已经不再有纯洁无垢的真实这个特性;我必须离开他。”简·爱怀着复杂而痛苦的心情离开桑菲尔德府。这一举动不但为自己赢得了女人的尊严,而且避免了罗切斯特犯重婚罪,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舍己行为维护了当时英国社会认可的正确的婚姻伦理观念,即一夫一妻制,在客观上就起到了保护弱者(罗切斯特之疯妻)的作用,这也是上帝在创世之初设立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美意之一:病人和孩子、老人和女人在任何社会中都被视为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强势群体自觉的保护和尊重。作家笔下的简·爱虽然是又穷又弱的小女子,却义无反顾地坚持原则并劝导罗切斯特说:“先生,你对你那位不幸的太太太狠心了,你谈起她的时候,怀着憎恨———怀着复仇的厌恶心理。那是残忍的———她发疯是没办法的事。”一个弱女子有这样的博爱情怀实属难得,这种高尚无私的美德不正是我们受现代正统教育的人所要追求的吗?这种博爱情怀不正是今天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吗?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徳国哲学家康徳的这段经典语录道出了一切深爱人类之士的关注重点———内心的道德法则。人内心世界的道德法则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活中人品流露的基础,也能体现一群人或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家庭伦理道德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体验和表达的生活内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新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对《简·爱》中体现出的家庭婚姻伦理观的深入探索,不仅给当代人引出了又一片思想园地,而且使《简·爱》这部名著的挖掘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2]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

[3]卓新平.基督教文化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5.

[4]杨凤贤.论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5.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蜗居》 篇10

《蜗居》讲述了主人公海萍与丈夫苏淳一直住在租来的10平米小屋里, 由于不堪忍受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决心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然而经济拮据的海萍夫妇省吃俭用仍无法筹齐首付。苏淳迫于海萍的压力, 借了6万块钱高利贷。妹妹海藻为了帮助几近绝望和崩溃的姐姐向男朋友小贝借钱, 却被小贝拒绝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海藻接受了对她心生怜爱的有妇之夫宋思明的帮助, 借到了钱, 却也不可自拔地与宋思明纠缠在了一起。宋思明的多情不仅葬送了自己, 而且伤透了家人, 更让海藻不断挣扎在人性善恶的边缘, 最终违背社会伦理, 失去了小贝, 失去了孩子, 甚至是做母亲的机会。故事以悲剧结尾, 姐妹二人为迫于生存而不断膨胀的欲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发人自省。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 自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提出来以后, 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该批评方法以其独特的批评视角与原创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王宁、刘建军、邹建军、张杰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 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文学伦理学批评主要指的是一种以文学为批评对象的研究方法或者是一种思维方法, 它主要研究伦理视角下的文学, 以及与文学有关的种种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在避免“理论的空洞化”, 强调批评的社会道德责任, 以及注重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等方面, 作出了很大贡献, 对我国的中外文学批评与研究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方法论探索。

“文学伦理学批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可以让文学批评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让文学批评为理解文学服务, 尽可能公正地评价已经成为经典的、历史的或存在的文学”。[2]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给读者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口, 可以解决其他文学批评方法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从伦理的角度探究作品所反映的问题, 必然会联系当时的创作背景或者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从而使作品分析更加透彻也更加客观。笔者旨在分析《蜗居》表现出来的当今浮华社会众多诱惑下人们的伦理道德倾向,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客观地评价作品。文学伦理学批评虽然不可能按照我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干预文学的创作, 但至少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一种必须的道德要求。

三、对《蜗居》的文学伦理学分析

1. 房奴———本性与物性的冲突。

一座城市表面的繁华背后是无数人的平庸, 要想真正地融入它, 变成它的一分子, 首先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这座城市的建筑———家。小说主人公海萍像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 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里, 加入了“准房奴”的行列。然而在当今这个房价飙升的时代,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小说通过海萍夫妇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辛酸向读者展示了当今社会房奴们在现实和理想冲突下的烦恼、困惑和无奈。

海藻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清纯的女孩子, 因为姐姐要买房, 海藻向宋思明借钱, 慢慢走得越来越近。最后海藻放弃了小贝选择了宋思明, 不知不觉地依赖起奢侈生活的腐蚀和激情四射的诱惑, 直到无法自拔地伤害爱人、背弃承诺。郭海藻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小女孩变为一个无助堕落的小情人, 再蜕变为一个伤痕累累的单身母亲, 人性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小说《蜗居》在写“住房”这个话题的时候写得非常严峻。“蜗居”实际上有潜在的两个意义, 一个是居所的蜗居, 一个是心灵的蜗居。在物质社会, 我们需要很多东西满足现实生活, 但当我们用各种手段去强求得到某些东西时, 最后可能会失去心灵的家园。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本性与物性》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惑易其方, 大惑易其性。”在如今这样一个浮华的世界, 面对众多的诱惑, 人们常常会迷失方向, 甚至是改变其本原。作品通过海藻, 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物质诱惑面前丢失本性, 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标准, 最终为之付出惨重代价的悲剧, 发人深思。

2. 亲情, 异化的爱情———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

海藻本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子:大学毕业, 年轻靓丽, 在男友小贝的细心呵护下享受着简单的甜蜜小幸福;然而和普通女孩子一样, 海藻也熟知各大品牌, 向往美好生活, 却迫于现实的无奈。由于姐姐海萍的坚持, 父母才违反计划生育让海藻来到这个世界, 加上姐姐从小给予她的胜过父母的关爱, 海藻对姐姐充满感激, 姐妹之间的亲情在海藻眼里胜过一切。海藻为了帮助几近绝望和崩溃的姐姐, 接受了宋思明的帮助。当海藻从宋思明那里拿走给姐姐应急的钱时, 她心理平衡了, 交易来得如此简单坦然, 双方各取所需。海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因为她这样做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虚荣, 更是为帮助姐姐摆脱窘境。姐妹情夹杂着婚外情, 让海藻越来越迷失在人性善恶的边缘。宋思明不失时机地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海藻身边, 这个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成熟儒雅、呼风唤雨的气质足以让任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叹服, 何况是年轻的海藻。虚荣也好、依赖也罢, 海藻开始慢慢迷恋于这种水中月、镜中花般的关系, 最后甘心去当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 甚至愿意当未婚妈妈去报答宋思明。宋思明对海藻的爱是真心的, 他到死都认为海藻的第一次是属于他的, 他极力地尽义务帮助海藻, 甚至最后留给她一大笔钱让她和孩子去美国。他们之间这种异化的爱情是道德伦理和婚姻伦理丧失的结果。然而和海萍夫妇为代表的“房奴一族”的辛酸对比, 他们的爱情似乎是幸福美好的。小说中宋思明和海藻的激情戏毫不避讳, 但这并不是作品的卖点, 原本香艳的情节在读者看来, 充满了煎熬和痛楚。《蜗居》无论是小说还是后来被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 都会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意义?

聂珍钊教授认为:“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并非对立,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伦理价值是第一位的, 审美价值是第二位的, 只有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文学的审美价值才有意义。”[3]《蜗居》在一些城市被禁播, 有人认为作品一味强调所谓的真实和本能, 不教人分辨好坏善恶, 颠倒了社会伦理中的善恶关系, 扭曲了人的价值观。聂教授指出:“我们不该将客观存在的美同审美混为一谈。”审美是文学批评的一部分, 丑恶的形象虽然不是美, 但是对丑恶形象进行评价和批评却是审美。[3]“美”与“审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是客观的, 审美是主观的。文学也同样如此。美的价值需要通过审美去发现, 去欣赏, 去评价。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的主体不同, 对美的评价有可能不同, 这涉及审美主体的道德情感、道德经验、道德观念、道德倾向、道德判断等问题。在海藻这个人物身上, 有人看到的是姐妹情深, 海藻为了帮助姐姐, 迫于无奈, 向宋思明求助, 最终迷失了方向, 这一切都源于她善良纯真的本性;然而更多人看到的是海藻和宋思明违背悖社会伦理和婚姻伦理的异化的爱情, 作品中许多赤裸裸的香艳的情节和暧昧的话语引来不少公愤。

3. 悲剧———文学作品的目的:为伦理服务。

文学创作应该有益于善而不能有益于恶, 作品的伦理价值在于文学要有益于人的情感净化并引导人向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关于悲剧的定义强调了文学的伦理道德功能, 指出悲剧通过摹仿而“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4]陶冶性情, 净化灵魂, 这既是悲剧要达到的效果, 又是悲剧的伦理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 文学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为了伦理道德的目的。文学与艺术美的欣赏并不是文学艺术的主要目的, 而是为其道德目的服务的”。[5]《蜗居》的结尾让读者读来心里隐隐作痛, 有人为海藻感到惋惜,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 没有人去告诉她该如何选择, 导致她慢慢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她和宋思明的爱情结局是悲惨的。小说将结尾塑造成一个悲剧最终是回归到为伦理服务: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包括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是生活很现实, 当我们想通过捷径去强求时, 亲情、爱情等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就都会离我们而去, 在疯狂追求物质的同时, 我们失去的是自己的本性。《蜗居》是一个把实际生活摊给大家看的戏, 观众可以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回顾、思考。这正是电视剧《蜗居》热播的原因。它是一部直逼现实生活的戏, 在上海, 很多人, 尤其是外地人, 几乎都有过毕业后租房、找工作、奋斗几年然后买房的经历, 期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也失去了不少东西, 这些生活的烦恼、困惑都能在《蜗居》中看到影子。作品并没有丢失社会伦理标准, 而是从一个客观真实的审美角度带着读者和观众一起去反思, 去思考。“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对于现实社会道德现象的描写、评论和思考, 甚至文学被用于某种伦理道德的载体, 以实现某种教诲的目的。”[6]

四、结语

邹建军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是中国学者根据中西文学中的伦理学事实和中外文学批评实践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对我们的文学批评与实践来说的确是一种新的观念与方法, 它本身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因此它可以大大加强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8]聂珍钊教授认为:“文学作品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教人从作品塑造的模范典型和提供经验教训中从善求美, 教人分好坏、辨善恶。这就是伦理价值。”笔者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小说《蜗居》反映出来的物性和本性的矛盾、社会伦理及婚姻伦理的丧失, 探究该作品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 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摘要:六六小说《蜗居》以“房”为题, 叙述了一个房价飙升时期发生在一对姐妹之间的故事。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蜗居》进行分析, 客观地解读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人本性和物性、异化的爱情, 探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

关键词:《蜗居》,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六六.蜗居.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2]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1) .

[3]黄开红.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访聂珍钊教授[J].学习与探索, 2006, (5) .

[4]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5]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 2006, (2) .

[6]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 2004, (5)

[7]张杰, 刘增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 2007, (3) .

伦理视角 篇11

生态主义伦理观在小说中的另一体现就是对父权制的批判,在父权文化体系中,女性一直充当被奴役被压迫地位,深受男性的控制与统治,而生态主义则反对这种压迫性的男权主义,反对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简·爱毫无疑问正是这样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对父权制批判的女性形象。表兄约翰·里德欺侮她,虐待她,不是一周三两次,也不是一天一两回,而是经常如此,弄得她每根神经都怕他。因为面对他的恐吓和欺侮她无处哭诉。向我们展现出女性在父权制压迫下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状况与毫无地位可言的卑微处境。在罗沃德时,布罗克赫斯特让女孩们喝烧焦的粥,烂土豆和臭肉,连饥饿本身也厌恶它来,当坦普尔小姐给她们提供面包奶酪时,还冠冕堂皇地告诉坦普尔小姐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女孩们拒绝骄奢纵欲的习惯,养成刻苦耐劳善于忍耐严于克己的习惯。在他看来,“当你不是把烧焦的粥,而是把面包和奶酪放进孩子们嘴里的时候,你也许是在喂她们邪恶的肉体,而你却没有想到,你在使她们不朽的灵魂挨饿。”虚伪而道貌岸然的他打着为主效劳的幌子,披着慈善的外衣,他认为他的使命是节制这些姑娘的肉欲,教导她们衣着要谦卑克制,不梳辫子,不穿贵重衣服。到后来导致了简·爱患了斑疹伤寒热以及她的密友海伦的死亡。在痛苦之后,她渴求一个充满着希望与忧烦、刺激与兴奋的世界,她想要追求人生的真谛和冒各种的风险,她拒绝悲哀,听天由命的样子,这也是她女性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而最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的当属简·爱与罗切斯特两人之间纠葛缠绵的爱情故事中她所体现出来的。然而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两人初次见面时他“僵硬勉强,不耐烦又一本正经是一种行为古怪又合乎礼仪”,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简·爱,摆高架子,这也是父权制的思想下鲜明的表现,而后来他被简·爱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并向她求婚则体现出生态女性主义的偏向指引性。尽管罗切斯特先生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简·爱,但是简·爱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感情。幸福似乎已经超越了阶级的差距,而单单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个体之间都能追求与获得的。这就挑战了父权制的权威也打破了男性统治的枷锁。在米尔科特时,罗切斯特先生硬要拉着她在五颜六色的店铺中巡行,挑选的总是那些“色泽亮丽,富丽堂皇的”丝绸缎子金袍子银帽子,他想使简·爱像花圃一样耀眼。然而他却不知道在简·爱看来,她绝不能忍受罗切斯特先生把她打扮成像玩偶一样,或者像第二个达那厄那样坐着,每天让金雨撒遍全身。她有她自己的底线,当肉体与灵魂抗拒诱惑时,法规与准则是不可破坏的。她选择“依靠原有的想法和以往的决心岿然不动地站在那里”。她坚信只有两个相互平等的灵魂才能构成一份爱情,而不是凭着血肉之躯或习俗常规。简·爱她本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女权主义者,拥有着独立的思想意识,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一把重锤砸向了父权制的枷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立意识让她要求只有罗切斯特先生的精神与他平等的时候,她才答应嫁给他。这为她后来的婚姻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她将尊严视为人与东西的最重要差别,这也是生态主义伦理观所推崇的,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简·爱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追求人身自由与人性尊严,不妄自菲薄,放低姿态谄媚阿谀奉承,独立自主,这是她这个形象的具体闪光点,也是反抗父权制彰显女性自身价值的利刃。

不得不说,夏洛蒂勃朗特在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想到并实践为女性争取平等是让人惊艳的。相较于其他爱情题材的小说,简·爱在思想上的厚度几乎是其他同类作品难以望其项背的。作者对以男性主义为核心的男权社会和父权制度进行批判,推崇女性主义,崇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人类与人类之间和谐稳定相处,消除男女不平等与性别歧视的有色屏障,要求女性自我觉醒,构建平等社会的伟大理想。

伦理视角 篇12

(一) 政府会计制度存在伦理缺位

制度伦理缺位是指民主与法治、自由与权力、责任与服务、正义与公平等伦理精神没有充分体现在制度安排中, 致使制度的某些伦理要求和道德规范缺位, 导致制度的伦理缺失。会计系统中伦理问题的存在, 主要来自于社会行为所引起的利益冲突, 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价值观层面的矛盾与对立。纵观整个社会, 会计的影响涉及到社会正义、财务分配、政治意识形态与环境退化的基本问题。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以“预算遵从”为导向,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对预算会计体系进行了修订, 然而这种修订缺少伦理框架作为支撑, 忽视了责任、正义、公平、服务、效率等伦理精神, 致使政府会计制度出现伦理缺位。

(二) 政府会计制度存在伦理越位

伦理越位是指利益相关者各自的伦理价值观念不同, 一些利益相关者把他的伦理价值强加到其他利益相关者身上, 在一些政府与私人合营的项目中也是这样。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 因为交易成本和外部性的存在, 社会公众往往放弃自己的权利, 再加上缺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致使准则的利益偏向一部分人。会计准则以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为目标, 而社会的公平、合理是合理分配的依据, 不合理的制定程序会影响到公正、公平的实现。由于缺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法定的“应遵程序”, 政府会计制度难免存在伦理越位的现象, 并且当其他利益相关者希望能够在准则制定中增加话语权, 因为伦理价值观不一致, 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矛盾。预算会计体系对信息使用者的定位比较模糊, 主要体现为内部使用者, 这是因为, 一方面, 政府官员具有“经济人”的属性, 有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另一方面, 政府官员是政府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具有“社会人”的属性, 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属性的割裂使得政府官员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性行为, 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背离, 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 制度之间的伦理存在冲突和不协调的现象

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会引发制度之间的冲突或互补效应, 伦理存在于各项制度之间, 使各项制度相互制约并共同发展。当前政府会计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比如《预算法》和《会计法》都与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存在一定的冲突之处, 其中《会计法》对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基本上没有阐述, 《预算法》明确提到不允许地方发行债券, 而政府具有扩大职能和支出的冲动, 因而只能借助隐藏负债和或有负债的积累等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大量借款, 由于这部分资金是在预算体系外进行周转, 所以缺少财政监督, 造成财政风险不断积累。

(四) 制度伦理的异化

制度异化是指制度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对立, 把制度的目的和手段颠倒, 割裂制度的本意, 扭曲制度的本质, 致使制度阻碍人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 预算和会计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会计系统要披露预算编制和执行各个环节的信息源, 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统一的, 然而《会计法》和《预算法》之间缺乏一种有机联系, 政府预算只是政府会计核算的一个方面, 在长期的实践中, 把会计看作是政府预算的附属产物, 忽视政府财务状况和预算绩效, 不能全面反映财政风险, 制度伦理的异化进一步扭曲信息, 对政府决策产生消极影响。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推动下, 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然而评价体系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 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五) 制度伦理链条不和谐

制度伦理强调只有整个制度链条有机结合, 才有助于减少不同层级制度伦理链条的摩擦成本。在我国多层级的政府框架中, 各级政府如何在集权和分权的基础上, 保持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是制度伦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分税制改革以后, 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 不考虑财力和预算法的限制, 借助地方投融资平台大量借款, 使得财政风险不断积累。一旦风险爆发, 上一级政府会鼎力相助, 致使财政风险最终由上一级财政承担, 这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大量的非正式收入和借款游离于财政体制之外, 因为缺少会计监督, 致使制度伦理链条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二、基于制度伦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

(一) 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修订, 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 政府会计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持, 目前应当从共性的伦理框架对与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修订。首先, 对《会计法》进行修订, 政府会计和报告的功能是跟踪政府预算信息, 因为商业模式不适用于对政府预算信息的跟踪, 可以把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适度分离, 在《会计法》中明确政府会计的目标, 增加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内容, 并且增加财务状况和财务绩效等方面的信息。其次, 对《预算法》进行修订, 在《预算法》中应当体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会计和预算两者同时进行改革, 在会计和预算之间建立制度伦理关系, 减少冲突, 这样才有助于确保预算和财务报告的各项数据更加透明, 进而履行政治上的受托功能, 除此之外, 还要完善政府财务信息的监督、审计、信息公开、政府官员考核等一系列法规建设, 从而有助于整顿政府会计改革的法律环境。

(二) 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完善准则制定程序

公正是制度伦理的核心规范, 制度公正是指社会各阶层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社会分配过程中的合理确认, 所以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问题成为政府制度伦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冲突时, 一些政府官员可能存在自利交易行为, 他们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设租和寻租, 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以“人权为本”来确定政府会计准则的目标和内容, 严防制度改革中的不公平与不公正, 充分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保障整个社会秩序的公平与公正。应遵程序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是重要的, 因而, 在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应遵程序”, 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 确保会计准则的公平与合理, 改变长期以来在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中强调结果理性, 而忽略了程序理性, 最终引发一系列弊端。

(三) 以财政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积极防范风险

制度的正义作为社会制度的目标, 是一定阶段伦理价值的体现, 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目标, 因而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要强调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估当年的收入是否足以支付当年所提供的服务, 未来的纳税人是否需要承担政府以前提供的服务。当前应当对政府会计的负债要素进行重新定义, 确保将以前隐藏的或有负债尽快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借助有效的监管手段来管理这些风险, 确保债务的可持续性, 对于难以量化的推定负债和比较敏感的养老金负债等, 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办法逐步推进, 进而来反映政府真实的财政状况, 减少预算的软约束问题, 保障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防范风险。

(四) 构建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双轨制运行机制, 强化政府的绩效考评

制度伦理强调公平与效率, 要真正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构建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 有效评价政府支出的效率, 对政府的绩效考核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安排, 良性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为支撑, 会计政策既包括对政府财务会计的衡量, 还包括对政府所代表的效率的衡量, 因此应当建立政府成本会计体系, 把政府财务会计、政府预算会计、政府成本会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建立以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轨运行机制, 在政府财务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 这样既能够为政府的宏观预算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还能够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 进而从多维的视角去考核政府的预算绩效。

(五) 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公正是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基础, 是制度伦理的核心规范。财务信息系统是资源分配的主要手段, “善”的伦理能够确保减少资源的浪费, 防范舞弊和贪污及预防对政府资源的低效使用, 提高政府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有助于增加人民对政府官员财政道德的信心。财政透明度的核心原则是明确职责、公开预算程序、方便公众获取信息、确保数据真实性等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部门自身利益的一种权衡, 我国的政务公开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提升财政透明度, 增加预算编制、执行、报告过程中的开放性, 满足政府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六) 政府会计改革应逐步有序推进

制度变迁是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再调整过程, 变迁成本的分配问题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体现, 政府会计改革应当在充分考虑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基础上, 考虑其伦理价值取向, 借鉴国外丰富的经验, 分析准则的技术复杂性, 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和价值取向, 规划改革的总体思路, 采用逐步有序推进的模式, 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减少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供给成本, 确保社会公共利益。

三、结论和建议

政府制度伦理存在于政府制度的形成、运行、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中。制度正义是政府制度伦理的组成部分, 它包括政府制度的正义性和政府正义理念的制度化。政府制度正义是政府制度公平和政府制度效率的统一, 为了实现政府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系统对政府行为进行核算, 因而要求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其伦理属性, 把“善”的伦理观念融入到政府会计准则中,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中把制度伦理纳入研究视角, 利用会计准则缓解代理成本, 限制政府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制度伦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 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修订, 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以财政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积极防范风险, 构建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双轨制运行机制, 强化政府的绩效考评, 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逐步有序的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骏, 应益华.制度伦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J].会计研究, 2012 (1) .

[2]路军伟, 殷红.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与分析模型[J].会计研究, 2012 (2) .

[3]成小云.寻求政府会计改革的稳定形式[J].会计研究, 2012 (3) .

上一篇:学生处分下一篇:实现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