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生态

2024-05-29

伦理生态(共12篇)

伦理生态 篇1

摘要: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对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作了思考, 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态休闲,生态伦理,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 信息化及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使各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缩短了人类生产生活需品的时间, 拉长了人类的自由时间。在我国, 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 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5天工作周制及三个节日长假制度, 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经济能力和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用于休闲, 并且开始发展高品味、高层次、高质量的健康、向上、轻松、从容的生态休闲。对于生态休闲的定义和生态休闲的本质问题, 尽管目前也有学者提出, 但很少有人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深入地研究。生态休闲是建立在休闲的基础之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融入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或者可以说,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 暂时放弃人类特有的、以人类为主体的观念, 接受自然和感受自然环境, 使身心处于“无为”或零度心态的状态。生态休闲的实质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态环境的体验, 作为休闲的一种特殊形式。

1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

生态休闲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休闲、绿色休闲、原生态休闲, 同时也是一种高质量休闲。因此, 生态休闲应当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维护自然环境, 保护生态平衡, 兼顾休闲相关利益群体。伦理属性是生态休闲的本质属性, 这一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生态休闲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 生态休闲作为大众休闲的更高级形式出现, 所反映的是对传统大众休闲批判反思的结果。人的休闲活动有着多种价值取向, 诸如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为价值取向, 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为价值取向, 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价值取向, 以追求享乐为价值取向等。但只有建立在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的休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休闲。杰弗瑞·戈比曾把人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为我们的时代, 为我们的社会重新定义休闲”的基本方面。那么, 人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自由发展的条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尤其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资源消耗, 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困境的今天, 保护环境, 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协调, 就越来越成为人们满足休闲需要, 提升休闲质量, 并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生态伦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指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休闲中的道德价值意义。

其次, 生态休闲概念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描述性的事实如何的概念, 而是一个应该如何的伦理概念, 这是生态休闲与其他休闲形式如艺术欣赏、聊天谈心、旅游、娱乐、购物、园艺、阅读、健身锻炼等传统概念的重要的区别。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休闲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自中国古代, 休闲就“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推崇静观、独处等宁静的状态”。但中国古代休闲对人与自然交流与融合的追求, 与今天可持续休闲方式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追求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追求修身养性, “人依木而休, 使精神的休整和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 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而后者则是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 是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 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自觉要求。

最后, 生态休闲是对传统休闲的道德修复, 或者说是休闲者和休闲利益相关者义务和责任的追加。在社会迈向后工业阶段的急速变迁中, 影响休闲质量的诸因素发生了显著的结构置换, 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使自然环境因素在休闲质量结构中的地位突出。休闲的可持续伦理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 为人们认识休闲质量, 确定追求高质量的休闲目标, 评价并规范休闲行为, 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我们应该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生态价值、存在性价值, 即在维护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多样性与不断优化中的作用。这种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 在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 依靠自身创造出来的, 它对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存续、演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正确定位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上, 可持续伦理进一步要求人们珍惜和爱护地球上的生物, 尊重并维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因此, 人类必须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协调出发, 自觉承担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 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义务;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界, 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的生态责任。

2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持

生态伦理的道德观念体系包含和谐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消费观, 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它对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培养人类对后代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观有引导作用。因此, 生态伦理道德观对生态休闲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1生态伦理包含的和谐自然观有利于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生态伦理的和谐自然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 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 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破坏大自然, 浪费自然资源, 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们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 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

生态休闲提倡回归自然, 因为人类的生存从物质到精神都离不开自然, 而今天的人离自然越来越远。在无知和贪婪之下, 人拼命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 造成资源匮乏, 生态退化, 环境恶化, 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化。大自然中体现生命力的“绿色”正在丧失, 环境意识觉醒的人们渴望到原始优雅的自然中, 享受生命的绿色之美, 绿色化。杰弗瑞·戈比认为, “从美学的角度上看, 如果空气更加清新, 树木不再被砍作木柴, 机动车和大货车不再制造大量的噪音和尾气, 环境不再因为人类的能源消费而发生大的变动, 那么社会休闲活动的质量将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的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在回归自然、涵咏自然中体悟宇宙之道和人生至境。近年来不断呈现的农家游、郊区游等生态休闲形式, 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即便是一些现代人造新景观, 也都在不同程度地着意营造人与自然相谐的环境和氛围。例如上海郊区最大的旅游度假区太阳岛, 高尔夫球场、室外网球场、田园式度假村等一流的休闲娱乐设施, 与鲜花、绿树、流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因此, 休闲者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 尊重大自然的价值, 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确立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调节功能, 合理协调旅游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使休闲活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进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2.2生态伦理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建立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承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系统的规律性, 摒弃以往那种只顾产出、不顾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方式, 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 要顾及“限制”因素, 即“发展”的概念中蕴含着制约因素。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通过指导使人为干预自觉地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所许可的范围之内。

生态休闲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现, 强调整体和全面的理念, 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中, 人们应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维, 即人与人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前与未来的协调。休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注人、关注人的祖辈传流的历史文化, 也关注人类未来的走向, 人们应该增加对休闲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理解, 加强生态意识和伦理观念, 建立起对休闲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休闲管理者以整个地区协调的区域规划为基础, 对休闲地区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在保护当地厚重的自然遗产和优美的人文景观的基础上, 适度发展休闲资源, 保持休闲地的绿色生机;同时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 自觉将游客限制在承载范围内。因此, 管理者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经济社会问题, 还要关心生态环境问题, 即要实现该地区的生态化发展。此外管理者还应注重培养游客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 爱护大自然, 保护生态美, 使生态休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生态伦理的生态消费观有利于树立生态休闲的生态消费观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 消费问题很少被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来加以重视。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 人们充分意识到, 正是由于在消费问题上缺少规范和约束, 才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 提倡合理的、健康的消费是生态休闲环境伦理的重要规范内容。

生态休闲作为一种消费行为, 既有物质消费的内容, 又有精神文化消费的内容。生态休闲提倡合理、健康的消费, 反对奢侈浪费:一是以精神消费为主, 适当辅以物质消费活动。在生态休闲中, 参与该项活动的人群主要以获得生态感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境界为目的, 因此其消费活动主要把满足精神需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要与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相适应;二是生态休闲者在参加生态休闲消费活动时, 不应把这种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的爱好, 进而尽情地大肆消费或奢侈浪费, 而应遵守“绿色”消费的行为准则, 将生态休闲视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手段, 努力使休闲消费行为不破坏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真正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

总之, 生态休闲必须建立在生态伦理道德的基础上, 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要求休闲的参与者包括开发者、经营者与休闲者都能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 共同开发其内涵的、丰厚的道德底蕴, 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 :59-64.

[3]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 :59.

[5]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伦理生态 篇2

藏族生态伦理文化初探

藏族生态伦理文化起源于神话传说中的自然形成说,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许多禁忌观念和道德原则成为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其部落图腾信仰(崇拜)、部落法规、宗教义理和庞大的`神话体系及其禁忌观念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伦理原则,并最终上升为生态伦理文化而被藏民族视为改造自然的重要伦理法则。

作 者:洛加才让 作者单位:青海省民族师范学院,青海 共和 813000刊 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2“”(5)分类号:G03关键词:藏族 伦理 生态文化 初探

探讨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 篇3

首先,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以马克思的相关学说为指导思想。马克思的资本论,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生态不平衡必然出现反抗或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透过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映射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衡也要出现危机和革命。有鉴于此,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考察,如果说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考虑到自然生产力或承载力与人类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然生产关系与人类生产关系的矛盾,可以把我们今天的社会根本矛盾概括为生态公正与社会公正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本质问题,就在于地球的资源与家园的生态伦理冲突问题。

其次,绿色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基础。虽然有人认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印度教文明分别从强调生物的权利、反对穷奢极欲和浪费、保护自然资源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但那毕竟不是我们本土文化中的东西。这一点国外的学者与我们有同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中华文明。这不仅因为中华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的文明,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生态伦理思想以 “中”“和”“容”为普遍的伦理标准和基本的方法论原则,这也应当是今天我国绿色发展理论本土化建设,从“人与人社会关系和谐”类推到“人与万物关系和谐”的核心文化。

再次,绿色发展要广泛吸收和批判借鉴国外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成果。绿色发展是既尊重人又尊重其他生命的和谐发展。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物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由此绿色发展的伦理是生命共同体的伦理。要深入挖掘马克思有关“有机论”的学说,研究和借鉴苏联和东欧“有机宇宙论”的伦理理论,确立地球并不是宇宙过程中偶然的物质碰撞的堆积,而是一个朝向“产生生命的目的”不断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有机整合过程的思想。由此我们可以解释地球生命现象与人类现象的关系,以及“万物皆相互连接”“能流物复”不仅仅是事实,更是潜在着价值。要突破国外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的二元对立,要确立符合我国生态文明的生态伦理。

绿色发展是符合开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不仅要对人讲文明,更要对生态讲文明。生态是一切生命存在的状态,从伦理的视域考察,对生态讲文明就是要把那些与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相关联的生态纳入伦理考虑,确立相关的限制法律和伦理自觉的信念、原则和规范。因此,绿色发展与生态伦理研究的交叉点,即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应当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并作为研究内容:

第一,研究绿色发展中创新发展的生态伦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亟须从其他发展与绿色发展的伦理关系研究创新发展的生态伦理。一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生态伦理”。创新发展的生态伦理是在绿色发展的伦理轨道上梳理创新发展的观念、思想和方法,重整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结构,充分发挥生态化科学技术和生态化产业对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和制约作用,实现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的融合。二是必须坚持生态伦理的创新发展,走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根据我国国情,把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与我国传统儒释道的文化生态伦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应用创新的生态伦理研究。特别是把“统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核心问题,研究绿色化作为一种生态伦理尺度如何重整其他“四化”,阐释包括绿色化在内的“五化”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有鉴于此,创新发展的伦理是一种开放的生态伦理,有助于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事务,并积极利用国际社会的“清洁发展机制”,在借鉴全球绿色新政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的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伦理也是绿色发展的生态共享伦理,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的基础上,有助于科学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坚持可持续治理上的共有、共治、共享,实现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生态融合。

第二,构建绿色发展中城市、乡村和荒野生态伦理。我们提出建立的“绿色发展的城市”,这与智慧城市或生态城市不同,是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绿色发展的城市”。“绿色发展的城市”要运用大数据来为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服务。首先,绿色发展中城市生态伦理,既要考虑人居环境舒适,即城市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文化历史传统和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审美需要,也要考虑人居环境安全,即城市设计还要考虑排放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关系,景观设计不仅局限于审美,还在于选择吸附雾霾的植物配置。因此要研究绿色发展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生态伦理规范。其次,要在城市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相互依存和作用的框架中研究生产、消费、人口的绿色发展方式,确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简约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和再利用的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

构建绿色发展的乡村生态伦理,这种伦理是建立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为指导,研究和整理农村绿色发展的地方知识和本土经验,确立农村生产、生活的生态伦理,特别是粮食安全的生态伦理。

构建绿色发展的荒野生态伦理,要确立有机整体观,将我国全部国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伦理尺度,指导实施自然资源的明智利用以及保护、生态修复和防护工作。特别是在那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冲突的交界地带,按照生态功能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划定红线,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发挥生态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特别是要以“国家或省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或“某地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划界”为案例,研究并揭示国土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围绕区域间的资源开采、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研究生态公正与环境公正问题,以及区域间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要求。

第三,研究绿色发展中“整合区位论”的生态伦理限度。有学者认为:过去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空间结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现在,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必须将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在地理环境的连续性方面纳入伦理考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地理空间整合伦理规约,这是有道理的。地球无国界,地球是一个生态连续的超级有机体,因此任何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都是一国一地的区位发展,如果不经过全球生态有机整体论的伦理检验,即“整合区位论”的伦理检验,那么无论对一国一地多么和谐、多么生态那也是成问题的发展。因此应当确立全球伦理意识,坚持“一个地球”的观念,自觉地将我国陆海空的资源、能源开发与全球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统一起来,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伦理原则行事。

绿色发展本质上仍然是发展,不过不是非绿色发展,如何保证非绿色发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把绿色与发展结合的伦理即生态伦理方式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立论基础、评价的标准。研究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其终极关怀在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并适度地改造。

李长胜

LI CHANGSHENG

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篇4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

1 引言

近年来,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同时也是当前学界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从伦理角度上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更是当前学界的一大热点。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不断从伦理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然、对待自然, 以期发现克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2 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形成

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日益破坏, 而生态伦理就是在面对这些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以及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工业化在西方的加快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 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物质欲望的同时, 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恶果到20世纪60年代初便开始悄然萌发、蔓延并显现出了巨大的破坏性。与此同时, 20世纪50年代以后, 美国当代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在当时引起了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一些民间的环境组织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 其中有海德格尔对技术时代的剖析批判和对人类主体地位的反思、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等等。

20世纪6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环境保护运动。生态伦理以此为契机,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渐渐呈现出繁荣景象。

3 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3.1 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 (Eco-) -词是由海克尔创造的, 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是指家或人所处的环境。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 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

“伦理”一词, 也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是指风俗、习俗。在我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 通伦理者也。长期以来, 人们对伦理概念的界定, 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们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 却忽略了人类对自然的义务;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性, 却忽略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 因此人类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困境。所谓生态伦理, 就是对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重塑, 更加突出人类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情怀, 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3.2 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3.2.1 生态善恶原则

“善”与“恶”在伦理学的范畴中, 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生态的“善”, 即是指人们在生产, 生活和消费等一切行为中, 不破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的“恶”, 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损害人类共同利益。生态善恶伦理原则的确立,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约束了人们行为, 通过激发人们热爱自然, 爱护各种物种的道德情感, 把这种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升华为追求生态真善美的自觉行为和崇高境界。

3.2.2 生态整体和谐原则

在自然的大生态系统里, 丰富的生物种群, 包括人类自己特有的生态位, 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利益共同体。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只要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破坏达到一定程度, 都会导致整个有机体的失衡, 因此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系统的好坏是戚戚相关的。现在, 虽然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但是仍然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整体和谐的新型关系。

3.2.3 尊重自然价值、利用和开发自然的人道主义原则

地球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己经存在, 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发展着, 形成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自然万物在这一平衡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功能, 任意排挤只会给生态平衡带来损害。生态伦理学揭示出自然具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物也有它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以及发展权利, 同时要求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大自然, 以人道主义的原则对待大自然。

3.2.4 义利相统一原则

义利统一, 即是指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 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生态伦理就是调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它把道德扩展到了自然界中,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目的是实现人类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 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利益问题, 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长远利益, 倡导的是对合理利益的正当追求, 而不仅仅是为了自然利益, 更不是轻视或反对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

3.3 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研究方法

3.3.1 整体主义方法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 它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所以,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遵循整体主义的方法, 把人与自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 从部分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中, 全面的、综合性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3.3.2 价值分析方法

生态伦理学不是表层地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是深入研究人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哪些是善的、恶的, 哪些是公正的、不公正的, 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所谓价值分析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态度行为进行价值评判, 价值分析方法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3.3.3 辩证的方法

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生态伦理学是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研究, 环境范围内的道德关系一样也要受到辩证法一般规律的支配, 因此,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 也要遵循辩证法的规律, 在积极吸收合理的内容、批判不合理内容的基础上, 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

4 生态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

4.1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伦理的构建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 自然将给人类带来福祉, 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提供充分条件, 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人类以满足。以掠夺和征服自然为目的的发展, 历史与事实都已经证明了其必将得到恶劣的后果, 导致沙化、荒漠化、水士流失、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现象频出。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将严重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伦理强调”和谐”,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思想。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念, 转变错误的生态伦理观念, 与人和自然相对立的错误理念划清界限。缺乏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社会, 根本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即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必须同时追求政治、文化和生态的良性、稳定、健康发展, 协调好“五个文明”的关系,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社会发展在自然环境层面达到和谐,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既关注经济的发展, 也关注人的根本利益, 更关系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强调的是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建设、人口有序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持、环境开发等关键性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 生态伦理的构建,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3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人类中心主义”、掠夺式发展、枯竭型开发、粗放型发展, 这些落后的思想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个别地区甚至已经把自然生态毁灭殆尽。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资源储量受庞大的人口基数约束, 人均资源享有量与国际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我们必须转变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和支持的前提下, 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保持好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在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生态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发展行为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当今世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 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环境的持续恶化, 使得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激增, 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发展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错路”, 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前争取最大的平衡, 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禾.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评析[J].绿色科技, 2014 (2) .

[2]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何青.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3.

[4]徐卿.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5]宋佳怡.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6]邓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价值向度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 .

[7]周琦.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伦理与伦理对策[C]//.2013年全国哲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 2013.

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 篇5

作为生态伦理学的正义现就是以正义理论为基础去协调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使之保持均衡性、对应性.它包括人与人关系层面的人际正义,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正义及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正义.

作 者:刘湘溶 曾建平作者单位:刘湘溶(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l)

曾建平(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篇6

关键词: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观点,在我国古代就已提出。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荀子作为儒家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今天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一、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1.“天行有常”的生态价值观

荀子思想中的精华就是他的天人关系论,在荀子看来,“天”是自然之天,是自然界的指代,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固定规律的。“天”一向被人们当作神来崇拜,但是荀子把“天”当作按照自身规律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自然。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不受人主观意志的影响。既然自然界的存在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那么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盲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打破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那么人们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荀子认为人为的破坏才是最可怕的,他把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称之为“人袄”,指出“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这样就会出现“楛耕伤稼,枯耘伤岁”的结果。这些论述形成了他特有的生态伦理思想。

2.“强本而节用”的生态节用观

荀子提出了朴素的开源节流思想: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被当前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人类目前面对能源危机和资源日益枯竭,我们不得不关注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荀子在《富国》中写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的“节用”是指提倡“恭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正确的治理方法去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能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可能办糟。加强农业生产的同时又节约开支,人们就不会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自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人们就不容易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人们就不会遭受祸端。

荀子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是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尊重协调统一起来的。必须基于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上,人们才可以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

在《天论》中,荀子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在荀子看来,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动发展规律,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认为只要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这些自然规律,就能创造出新的事物。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荀子尊重自然的态度。他的反天命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激励人们不要被动地受制于自然,想要自然能够造福于人类,就应该能动地顺应自然的变化,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而有力地去改造自然。他的这些思想与今天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相同的。

二、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由于近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物质利益的同时,人类却逐渐地与自然分离并对立起来。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向大自然过度地索取,造成现在的全球生态环境持续迅速地恶化。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10亿人口生活在沙漠化和受干旱威胁的地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据有关资料记载,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亚太地区是荒漠化比较突出的一个地区,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据联合国估计,全球每年有近1300万公顷(约合3200万英亩)的森林被砍伐,相当于希腊或尼加拉瓜的国土面积。在近二十年中,全球每年砍伐森林2000多万公顷。大面积地砍伐森林,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1000倍。

这些只是全球性问题的个别实例,已经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不和谐。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与自然的关系。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在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两千多年前,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理论中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我们在前面所引用的荀子的论述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荀子能正确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更看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性。他的这些观念已经相当接近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了。荀子所论述的这些生态伦理观点倡导协调人天关系,倡导人们合理地对待自然资源,保证自然资源得到永续的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态理论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的仍有指导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三、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环境危机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还会影响后代人的生存,我们要给后代人留下一个可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找到理论依据,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论。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认识自然、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人类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资源过度“开采”会造成恶果。2015年9月,湖南省邵东县黄陂桥乡的三个村庄由于石膏矿采空,先后出现地表塌陷情况,多处坍塌犹如地震,其中一个村的17口水井更是一夜干涸。事实证明,人为活动的盲目性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增强节源意识

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增强节源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增强了这种意识,一些环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增强节源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兼顾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洪涝灾害、雾霾、沙尘暴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治理的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经超过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更不能用牺牲环境效益的办法使经济暂时得到较快发展;应当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而不应把两者割裂或对立起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协调地发展,除了要让人们正确认识生态伦理观念外,还必须要有相关政策约束。只有当人类能够理智而友善地对待自然界,并自觉控制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会走向和谐,从而实现生态伦理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新梅.浅谈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10(1).

[2]李佚聪.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8).

伦理生态 篇7

如同人际伦理明确了个人对待他人的道德规范,生态伦理指引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看待自然的态度,追求建立规范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包括对自然权利的认同、对自然的善与爱意以及人类自身使命的践行等方面。生存环境恶化的现代人,渴望从诗意盎然或喻意深邃的文学作品中,获得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行为指南。那些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敬畏自然、爱护生态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无疑对中国社会上广泛出现的亲近自然环境、倡导绿色生活、保护动物权利等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人们试图在现实中践行这些作品所倡导的精神时,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争议,热忱的生态环保行动与许多不同社会群体的冲突屡屡见诸媒体就是例证。这种情况因何产生?如果细细回顾那些激励和召唤了人们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它们在带来感动和启示的同时,其生态伦理也蕴含着困惑与矛盾,仍需要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来进行探索。

一、融入自然的“诗意的栖居”恍如梦境遥不可及。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及散文集《湘行散记》,一直被我国生态批评界推崇为重要代表作品,作品中描写了湘西水乡的自然美景,以及在自然怀抱中保持着古老生态和淳朴性情的乡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情境,人纯真的爱与自然宁静的美相互映衬,令面临生态危机之苦的现代人无限向往。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对《庄子》等中国古代经典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继承,对东方传统文化中和谐审美观的追求,以及对背离自然的贪婪、污秽的都市文明的批判。 中国文学研究者将其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以及王孟山等山水诗人吟咏自然的诗作相提并论, 凸显出了中国历史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自然情结和田园理想。 跨文化研究者则将它与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绿色经典《瓦尔登湖》以及《河上一周》相比较,表现出东西方哲人在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奴役、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理想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

沈从文的名作,以及上述与之相似的众多作品,都为现代人描绘了一个人类诗意地栖居于自然、与各种自然事物结为密友的梦境,但它们大都与社会现实有很大距离。正如陶渊明永远无法重返桃花源一样,沈从文也没有多少时间流连于湘西的偏僻水乡,他更多地生活在北平这样的大都市,而现代文明取代原始生活方式是无可替代的趋势,对此作家似乎无能为力、只能回避。大洋彼岸遥相呼应的梭罗也是如此, 他独自在湖畔林中进行生活实验,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原始而简朴的、全身心与自然沟通的理想生活方式,但美国学者布依尔指出,梭罗作为超验主义思想家,将自然万物视为上帝的化身,因而把自己所处的环境刻意美化成了纯洁的乐园, 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友人爱默生的资助,他是无法在山林中维系闲适生活的[1]。梭罗同样只能批判现代文明而无法阻止其对自然的改变。这种对原始生态的怀念和对现代文明的无奈,在中国的许多生态文学中都有所体现,作品中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似乎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寓言,对现代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参考意义。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源自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一种思想遗产,虽然对时下消解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确有启发意义,但也有其简单而偏颇的一面。有学者指出,《庄子》极力强调人与天地同一的自然属性,而忽视几乎所有的知识和秩序,其中包含着对文化价值的弃绝和对人类社会属性的消解,这种极端的理想虽有积极的因素,但永远不会实现[2]。其实这种观念甚至也消解了人类的部分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掌握了进化论的现代人更加容易理解:自然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生存斗争关系,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总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与自然力量的斗争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这种斗争关系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所以自然与人之间不可能套用人际伦理中亲人或挚友式的始终温柔体贴的关系,人类也不可能长期固守着原始生活方式而拒绝现代文明。回避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认为人只要凭借对性情的陶冶和对需求的简化就可以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当然不易构建起具有实践意义的全面的生态伦理。

二、回归自然的“狼的野性”抛弃人道令人不安

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吸收了更多的生态科学观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更加全面,但同时也显现出某些更加激进的倾向。姜戎的自传体小说《狼图腾》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学作品之一,它展示了内蒙草原上生态系统的精妙, 以及狼身上体现出的大自然的生态智慧,并对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表达出作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与前文提到的作品不同,姜戎既描述了自然美丽迷人的一面,也充分表现了自然严酷的一面,草原上的一切生命都从属于自然,它们在相互斗争和制约中生存,人、狼和其他一切生物都必须学习并服从自然规律,否则就被淘汰,而他们自身的一切诉求都必须服从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这种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具有深层生态学特征,赢得了环保爱好者的称赞。

但作者主张人要具有狼性的观点也引起了争议。在主人公陈阵看来,人应该像狼一样始终接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忍耐苦难煎熬和残酷斗争,而不改造和开发自然,因为任何改变原始生态的企图都只会导致灾难,他反对一切新的技术进入草原。对于那些不遵守原有法则的外来人口,陈阵认为他们危害了环境,应该被驱逐或淘汰,他对这些人的谋生诉求不屑一顾,却为他们遭到狼的袭击而叫好。书中,陈阵以对原始生态的维护效果为标杆,贬低农耕民族,以至于肯定游牧民族和航海民族对其进行的侵略和屠杀,观点之偏激令人惊愕。天津评论家龙行健的《狼图腾批判》一书指出,《狼图腾》以狼的野性践踏了人道精神,其血腥凶残使人毛骨悚然。德国汉学家顾彬则在接受采访时称《狼图腾》为法西斯主义,令他想起希特勒时代。这一评语也确有依据,因为纳粹德国曾是现代历史上最先全面贯彻生态保护政策的国家, 而它将历史上外来的吉普赛人、犹太人等视为污染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劣等种族,加以迫害和屠杀[3]。

当然,为维护生态环境而敌视人类同胞的思想并非这位陈阵所独有。胡发云的《老海失踪》和贾平凹的《怀念狼》等许多作品中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致力于生态保护的人所遭遇的矛盾而尴尬的伦理困境。究其根源,这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偏颇之处有关。美国生态学家和哲学家萨卡尔曾指出,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方面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它主张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人类需求无关,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权利平等,人类只应遵守自然法则而生存,无权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中其他部分的运行状态,但这意味着,人类将按照自然的生存竞争法则,凭借自己的全部能力与其他生物竞争,为自己赢得所需资源,而没有义务关怀其他生物的状况,因为任何伦理体系都首先建立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础上,而不是能力与义务对等,即任何人对自己无权干预和享用的事物都不负有道德上的关怀责任,但如此竞争的结果又必然是生态失衡,其他的自然法则将逐渐被破坏[4]。这一逻辑缺陷体现在实践中,就是人类仍未能明确对自然进行开发和施以监护的正当性及其衡量尺度,多数人无法清楚地看到承担生态保护义务与从中获得合理权益的对应关系,因而在处理人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时总是拿不出能被普遍接受的标准,陷于两难。少数激进的生态主义者不惜违背人道精神而与同类为敌,以致表现出反社会或法西斯的倾向,不可能有出路。所以,姜戎最终未能留住理想的草原,《狼图腾》以悲愤的叹息结局。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伦理的启示

不论是理想化的和谐共生,还是更现实的斗争与保卫, 几乎每个生态文学故事都以无奈结局,似乎映衬着现实社会中生态运动的艰辛,让读者感到伤感的同时,也对生态伦理愈加困惑。综观上述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故事都以原始生态为理想境界,同时以目前生态危机的真实情景为依据,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直接定义为破坏生态的行为,这样,只要人类要发展,就必然因改变原始生态而危害环境,而人类又无法停下发展的脚步,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题目。

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世界,以发展和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人具有认知能力和社会属性,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人也具备自然属性,所以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发展的一部分。自然的原始生态不会一成不变,而它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排除人类影响,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是必然的。人类具有高级认知能力, 在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同时,也必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由此可知,人类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未必就是罪过,给环境带来的变化未必就是危害,关键在于人类选择的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保持人和自然环境长期共同发展,避免严重的失衡和脱节,而发展方式的选择,则不是仅由人的情感或信念来决定的,而是要依据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顾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正是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指出:适宜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前提是不能超越自然条件的承受极限,否则将最终起到相反作用。在现代社会,资本的无限扩张和消费异化现象并非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却推动着人们凭借科学技术不断加快生产力发展,超出了生产力提升的自然限度,这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培育相应的文化生活,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5]。

当今的中国正朝这个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要改变单纯追求生产力的提升与扩张和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做法,以人的长期、全面发展为根本诉求,运用先进科技等各种手段,追求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让现代文明成为生态文明。可以想见, 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因现代文明而逐渐享有适度的舒适和便利,但不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损耗,以进步的科技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但不追求控制和掠夺。人类以友善、尊重而又包容差异的态度与自然相处,愉快地欣赏自然的美妙,以可再生的方式取用自然资源,并通过适时的干预帮助维护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平衡关系,那么此时的人们,应该不会有生态伦理方面的困惑了。

如果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推论,生态文学的作者们面对生态危机时产生的痛惜和急切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不必只将赞美和爱意留给原始的生态,而一味将愤恨和绝望投向现代文明,也应该发现和承认其中含有的正面因素,并对人类自省和创造的能力保持信心。人类在历史上曾无数次从灾难中学习,而后向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进。对自然的关爱、对自然权利的尊重,完全有可能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而今不论是在湘江水畔、内蒙草原还是在猴群寄居的山岭之间,人们都努力运用现代的理性重新修复和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模式转向合理发展方向的客观基础上,人类道德与爱的光芒终将照耀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读到更加动人的文学作品,它们将继续带人们神游于美丽的江边、湖畔、密林和草原,而在故事的结尾,和谐的歌声必将取代无奈的叹息, 新的生态伦理也将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文学代表作品以及部分相关的国外作品的解读,梳理了此类作品在生态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表述,并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其哲学内涵,指出了其面临的矛盾和困惑,继而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创新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学的解读与批评,为破解生态伦理的困局和促进生态文学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关键词:自然,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生态马克思主义

注释

1[1]Joel Myers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David Thoreau,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p174.

2[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0-35页。.

3[3]张旭春:《生态法西斯主义:生态批评的尴尬》,《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二期,62-71页。

4[4]Sahotra Sarkar,Bio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57-64.

伦理生态 篇8

一、生态伦理实现的优化机制设计原理和框架

在当前的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现实状态下, 分析生态伦理问题, 我们可以把握的四大要素就是:人, 自然, 科技, 伦理。在这里, 人是所有活动的主体, 如果要改变人与自然的不协调的局面, 主要的作用点应该落在人的因素上。而通过人与自然、科技和伦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实现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伦理的优化机制设计。如果说把现代科技实体比作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 那么伦理问题恰好就是这部机器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机器的运作, 而是为了防止机器超高速运作以至于伤害了机器本身。而制动系统也应该是机器的一部分, 是为整个机器服务的。伦理的作用就是体现在控制和调节方面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的机器和控制系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科技机器在为人类采掘丰富的物质资料上的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可以不停的转动, 无休止的为人类任劳任怨。然而, 机器毕竟是机器, 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 机器没有自主思维, 它无法分辨出什么是可以进行到底的, 什么必须适可而止。于是在机器为人们所使用的过程中, 它严重的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机器似乎有逃离人类控制的欲望。人类为了让机器不再过度破坏自然以至于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必须加强控制和调节, 这种控制不仅仅是控制机器,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调节人类开动机器获取资源的欲望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关系上做好整体把握。那么如何来设计这个控制机制呢?对于人来说, 需要有动力和引导体系。对于自然来说, 有保护和防御体系。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之间, 使用伦理控制来优化系统, 使之合理运行。

二、生态伦理实现的优化机制设计方案

任何具体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 而这里的优化机制设计试图在两种相关体系的共同作用下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 从我们使用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做出规制。也即从社会的因素来做出生态伦理问题的制度设计。第二, 从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作用中来实现。

从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对生态伦理问题的制度设计做出规划与方案:从个体层面来说, 作用于人的因素的引导体系。

首先, 是针对高新科学技术的主要实施者, 比如研究克隆技术的科学家, 研究核技术的科学家, 研究基因技术的科学家等。我们说科学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造福人类, 如果失去了这个核心, 科学的存在就是负功能的, 就是反人类的, 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类的敌人, 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对于科学家的控制和引导机制也就是以科学的目的和价值为参照标准的机制。

其次, 对于社会大众的个体而言, 学习和提升科学素质, 提升对于科学的认识, 提升伦理和道德素质, 是科学活动得到合理规范的重要领域。一个合理健全的制度体系理论上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体系。必须具有合理的自下而上的举报机制。也就是说一旦有科学活动损害了人的利益, 这里的人是集合的概念, 那么必须有个体提出然后形成一个反馈的渠道, 形成反对的力量。

从组织的层面来说,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政府、企业、科研团体和其他的民间组织, 其中民间组织主要是维权和自发性的非盈利组织。

第一, 对于政府来说, 他是这个主题里最大的庄家。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科学与伦理制约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平衡科学与伦理的关系。如果想弄明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的话, 只需要这样一个假设, 就是政府对于科学的事件不再过问, 也就是说政府的力量不再涉足这一领域, 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那样的话, 科学活动可以进行也可以不进行。悲观的看法是, 科学活动或者会中断, 或者研制的全是“杀人的武器”。政府在这里的作用就好像是大脑对于人身体的作用一样。政府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人来做出全盘的计划, 为科学与伦理之间的平衡做出依据。那么这里必须提到国外的做法, 就是科技领域的伦理委员会制度。伦理委员会可以说是有关科技和伦理问题里的专家系统, 他在我国应该是政府组织的一部分, 而且应该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检察院系统一样。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中央机关设置伦理审察委员会, 这是一级组织。然后在科研组织系统分级设立各级伦理审查委员会, 作为独立的审查部分, 专门针对具体的伦理问题做出政策审查和指导。伦理委员会需要有科学家、技术工作者、法律专家、伦理学家、以及社会观察者参与, 也就是说伦理委员会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多方面的专家智囊团, 这样可以使制定的政策更加全面。

第二, 企业、科研团体和其他的民间组织在应对生态伦理问题与科技的关系时是主要的社会力量, 也就是说他们既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力量, 生态伦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组织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企业是社会产品主要的生产者, 在生产的时候, 如果不注意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话, 那么生态环境就会遭到威胁。目前企业的生产应该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应之间达到平衡, 问题是如何达到合理的平衡呢?这就需要技术专家与伦理工作者在技术水平和伦理规范之间的边界问题上做出解说。对于科研团体来说, 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和技术活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伦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科研工作不能仅仅只是从科学成果上来做评判。民间组织尤其是以生态问题为主旨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森林保护的组织, 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具体的工作中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来看生态伦理问题, 同样需要作出具体的方案设计。首先我们来看看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三者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科技因素既是问题的起源又是整个问题的动因所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伦理问题, 科技的因素包括技术、科技产品、科技活动、科技成果等。具体到生态问题, 主要包括科技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污染, 木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气环境的改变, 海洋环境的改变等。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底蕴, 教育背景、风俗习惯, 科技素质等。伦理因素主要包括伦理道德、伦理问题、伦理制度、伦理条约等。再来看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伦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没有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没有伦理研究的必要。而文化可以说是科技与伦理问题的研究大环境。文化的区域性为科技和伦理造成了整体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1]段伟文, 科技伦理:从理论框架到实践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

浅析生态伦理问题及对策 篇9

1.1 生态伦理内涵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生态环境或自然界与人类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上述关系所决定,人类为自己长远的存在、发展利益,必须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形成一种和谐的同步发展关系;为达到上述目的,人类必须协调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这就是生态伦理的本质。

1.2 国内外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存在大量的生态伦理文明思想:①“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道与人道相通不二;以追求和谐为最高的价值目标。②尊重生命万物的伦理观。中国传统易学认为人不仅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生命,维护万物的存在。列子认为:“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1]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合”表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2]。

西方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包括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两部分,其根本观念就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或其某部分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人类应当尊重、关怀、保护它们存在或生存的权利。具体而言,西方生态伦理的基本观念有如下几点:自然界或其某部分有某种共同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们有其内在价值或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或价值决定了它们应当拥有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为此,人类应当尊重、关怀、保护它们的存在、生存和发展。

由上文可以看出,东西方已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思想冲淡了人类的生态伦理观,导致了大量生态伦理问题的出现。

2 生态伦理问题及原因

2.1 生态伦理问题

2.1.1 人口非线性的增加导致“人口爆炸”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人口问题是其中的首要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呈非线性急剧增长,“人口爆炸”的出现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公元前6000年,全世界人口不超过1000万人;公元元年为2.5亿人;1600年为5亿人;1830年为10亿人;1930年为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200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世界人口现状报告表明世界人口已突破67亿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已达到了70亿人。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如按目前45年的人口倍增期计算,1990年世界人口为53.2亿人,到2035 年增长至106.4亿人,2080年达到212.8亿人,800年后世界人口可达千万亿的天文数字[3]。根据世界淡水资源和食物资源的调查估计,全球能养活人数极限为100亿人,而保持最佳生态环境的人口应控制在50亿人以内。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十分严峻[4,4]。

2.1.2 资源与能源危机

(1)淡水资源危机。

覆盖地球表面70%的水中,只有2.53%是淡水,其中仅有10%的淡水能为人类所利用。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处于缺水状态[5],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一个无法获得安全的淡水,总人数超过10亿人。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到2025年,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将面临巨大的供水压力,到21世纪中叶,世界上3/4的人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

(2)耕地资源危机。

地球上可耕地仅占陆地表面积的8%。由于土地沙漠化和非农业化占地,全世界每年损失500万~700万hm2耕地。2010年11月20日,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发布《低碳发展与土地复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掘、塌陷、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废弃的土地约达2亿亩,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全国土地复垦率仅为15%左右。这些被破坏的土地7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多数还是土地质量很好的基本农田。

(3)矿藏资源匮乏与能源短缺。

从地球上主要矿物资源的储藏量和开采速度来看,现在石油可开采剩余年数为40年,天然气为60年左右,银、铜、铅为30~40年。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能源中,90%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的发展,矿藏资源消耗量剧增,能源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6]。

2.1.3 环境污染严重

首先是水污染。其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产生的水污染等。我国有58座城市的地表水严重污染,饮用水质下降,占全国水资源36%的长江带有数十种污染物质,甚至一些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导致了一些疾病和人体遗传物质突变。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为6000亿~7000亿t,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灌溉农田,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天然水体中的鱼类与其他水生生物由于水污染而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淡水渔场和海水养殖业也因水污染而使鱼的产量减少。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7]。

其次是大气污染。其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意外灾害等。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颗粒物约5亿t,而且吸附着许多有毒有害的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大气污染及其形成的酸雨含有各种致病和致癌物质,使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对广大地区的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8]。

2.1.4 生态平衡被破坏

(1)草场退化与森林锐减。

全球森林占陆地的面积从工业革命前的55%减少到现在的25%。现在全球的森林消亡速度惊人,每年以1800~2000万hm2的速度减少,每分钟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36个足球场。根据专家的估计,由于林地面积不断萎缩,全球森林的吸碳能力比50年前减少了20%。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业采伐、农业扩张、采矿、人工林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我国近20多年来的森林面积减少23.1%。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大约只有14%,不及世界平均覆盖率31%的一半[9]。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由于水涝灾害,全球每年有1/5的耕地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和数千万吨的肥料。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达50亿t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0万km2。全球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受沙漠化威胁的面积已占陆地面积的35%,遍及15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每年以5~7万km2的速度大幅度蔓延。我国土壤沙漠化问题也十分严峻,北方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3.4万km2,占我国北方地区面积的10%。

2.1.5 全球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随着近50年人类活动、工业生产所排出的CO2的增多,温室效应的加强,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据预测,2050年中国气温将升高1.2~2.3℃,海平面将上升20~60cm,届时我国珠江三角洲沿岸一些地区可能被淹没。全球变暖还可能降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据作物生态学家估计,正常温度每升高1℃,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就要降低10%[10]。

(2)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等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后使紫外线长驱直入,损伤人类的免疫系统,破坏农业生产,破坏海洋食物链,破坏微生物净化淡水的能力。南极的臭氧层空洞,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在一个世纪里就已被破坏了60%。

(3)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百年来,地球上的动植物遭到浩劫,在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消失,现在以每天100~200多种的速度在消失。我国有10多种珍稀动物已基本灭绝和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所以全球物种加速灭绝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除上述全球问题以外,还有酸雨、垃圾成灾等许多生态问题。

2.1.6 各国在环境的利益和责任分担上的不平等加重了生态伦理问题

(1)在环境利益上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如在能源的消费量上,据计算一个美国人每年的能源消费如果都换算成石油的话是7918kg,而一个中国人为684kg,一个印度人为270kg。即一个美国人消费能源量约是中国人的11.5倍,印度人的30倍。

(2)各国之间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公平。

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获利多且污染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事实并非如此。据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有3/4来自发达国家,而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15%,其人均排放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水平。从排放总量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国,占世界总量的1/4,是中国的两倍。按理美国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但是美国却对应对全球温暖化对策采取消极甚至反对的态度,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11]。

2.2 生态伦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人口爆炸是导致世界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基本原因。近50多年来全球人口的大规模急剧增加,必然使粮食、土地、森林、淡水、能源等的消耗急剧增长,造成地球生态圈负荷的紧张,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工、农业的发展,必然加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造成水土的污染,尤其是有毒化工废水和重金属对水土的污染。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和化工产品的大量应用,使农业变成“高投入,高产出”,造成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和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

(3)城市化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城市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等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城市排出的各种大量气体和颗粒物,不仅使城市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增高,而且还使城市的云量、雾量和降雨量也都增高,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及排水设施,使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态系统失调,影响到碳、氧等物质的循环。

(4)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结构;另一方面,科技也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当人们对科技成果的客观作用估计不全面或将一些高新技术用于军事目的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如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炸死了30多万人,受害总人数达50多万人,战后受核辐射影响而死亡的有3万多人。

上述原因仅仅是生态伦理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及与支持这种发展模式的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树立生态伦理观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18]。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在清醒认识其原因的前提下,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要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树立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念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应该协调发展。人类必须确立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念,认识到自然界是个有机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护,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爱护。现代生态科学表明,保护地球现有的动植物群落的完整、稳定,是保护地球上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能力,保证物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维护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上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人类只有保证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生存和发展,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3.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环境和资源问题,说到底是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离开人口控制而就经济抓经济或就环境抓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人类必须控制自身的生产,实行少生、优生、优育的政策。

3.3 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

必须辩证的对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其带来的弊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要强调“绿色科技观”,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务必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把科学技术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下,减轻科技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19]。

3.4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当抓好发展经济。这是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无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任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逐步消除贫困和愚昧,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应当把生态平衡的保护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20]。

3.5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生态伦理意识

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广大公民不断提高生态伦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态度提高到道德的高度,来思考和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自觉地规范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每个成员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3.6 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承担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只有全世界通力合作,采取适当措施,才能克服这种危机。为此,国际官方和非官方组织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有关维护生态平衡的国际法规,以协调不同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尽力减少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对于生态平衡的不良影响。

国际组织应当在现有公约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公正的国际公约,并付诸实施。一方面,要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全球生态恶化的有区分的责任,并据此确定相应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方案时,也要考虑各国不同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决不能用一把尺度来衡量。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伦理问题逐步凸现,人类对生态坏境的较高要求与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对这一矛盾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伦理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生态伦理问题的对策。

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审视 篇10

关键词:企业,生态伦理,价值,分析

企业生态伦理是关于企业与生态关系的道德研究。企业生态伦理又称为企业环境伦理, 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企业生态伦理拓宽了以往只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注重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企业的人际道德的企业伦理, 把对道德的关注延伸至人与自然之间, 即从企业社会伦理和人际伦理扩展到企业生态伦理, 把利益平等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分析企业生态伦理价值蕴含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企业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人类自然生态活动中一切涉及伦理性的方面构成了生态伦理的现实内容, 包括合理指导自然生态活动、保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对影响自然生态与生态平衡的重大活动进行科学决策以及人们保护自然生态与物种多样性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责任等。企业在进行与自然生态相关的活动中要突出为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保护自然资源, 实现生态平衡。要摒弃忽视自然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 构建起以“生命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为主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态伦理框架。因此要大力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让生态文化在企业扎根。企业生态伦理把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即从企业社会伦理和人际伦理扩展到企业生态伦理, 认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 主要看在发展中是否做到维持生态平衡, 实现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要强化企业生态管理, 大力培植绿色生产绿色营销文化。在环保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主轴的今天, 消费的核心特征——绿色, 决定了生产产品的绿色特质和环保特性。任何违背消费绿色主轴的生产行为, 最终都要受到惩罚, 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要注重绿色环保概念的自我实现, 生产过程的绿色监控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做好如何实现绿色生产, 如何在实现绿色生产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的课题。企业在营销中要做到绿色营销, 企业要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 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 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因为绿色营销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企业, 绿色营销是企业的营销活动, 绿色营销的策略主要是企业的一系列营销策略和方法构成的。通过绿色营销活动, 协调了企业利益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 使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至于对后代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 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对企业的环保行为加以道德约束,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强化企业社会生态责任观, 正确处理与生态关系方面的各种利益关系, 决不能以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去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作为一种处理企业与环境关系的伦理规范, 企业生态伦理的实质在于通过企业对生态平衡的关心, 对大自然的保护, 来反映企业对自身及其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与义务感, 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它要求企业在承担起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责任, 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生态伦理要求企业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促使企业经营朝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在进行决策时要用社会观点、长远观点和生态观点, 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以更好地协调企业、社会、后代和自然界的利益。在企业投入、产出的各个环节, 从原材料购买、产品开发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方面, 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保护环境, 把环境安全作为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战略的重要方面。要把采用生态技术和清洁工艺, 进行绿色生产, 生产绿色产品等企业生产行为, 提到道德规范的高度,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道德要求。

企业生态伦理与传统企业伦理道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价值优先于企业价值。为了使生态得到真正可靠的保护, 在处理企业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企业生态伦理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企业在制定生态政策的过程中, 必须处理好个人偏好价值、市场价格价值、个人善价值、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善价值、有机体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等价值关系。社会善价值, 就是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个人善价值代表的则是个人的利益。生态保护政策不仅触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而且主张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二是生态责任与经济责任并重。从本质上来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 既反映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 又是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在内的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过去企业只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范畴, 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客户、社区、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不仅对企业和职工承担责任, 而且要承担社会使命、生态使命, 对社会、对后代、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企业要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愿景提出, 并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 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 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 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企业生态伦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企业生态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把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这是企业管理进入绿色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管理不仅要从人出发, 进行尊重人的企业管理;而且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 进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企业管理。把企业生态伦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道德思考成为管理决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把企业生态伦理引入经营管理确实可以大大丰富和深化管理理论与实践, 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四是企业生态伦理具有更强的他律性和自律性。企业生态伦理无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 都不同于传统企业伦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伦理虽然也主张他律, 但核心是自觉和自省, 不是强制性的。由于生态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企业生态伦理不仅要得到鼓励, 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

二、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分析

1. 从社会价值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生态伦理说到底仍然是人的活动的合理性问题, 这种合理性所指涉的主要是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依然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因此企业生态伦理依然是一个社会现象或人文现象。人改造自然以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活动表面看来是指向自然的, 然而其结果却是双重的, 一是实质上的人对物的影响, 一是形式上的人对人的影响。其中后者便是伦理生态问题, 它通过人的观念和行为影响了他人和社会, 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模式, 因而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企业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要看到自然界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 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因此, 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 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 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2. 从企业价值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企业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良好社会形象, 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企业生态伦理的必然要求。企业生产必须把“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 充分考虑到环境卫生及环境生态的维持, 努力改善企业环保与发展的冲突关系, 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倡导生态伦理, 意味着企业树起了一面环保旗帜, 它一方面引导企业去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社会表明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 从而制造舆论声势, 扩大企业及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上得以立足的重要因素。企业要采取系列适当的步骤, 进行自我革新, 创建新型的绿色企业系统, 积极适应新的“绿色环境”, 从“绿色”着眼谋生存、求发展, 从而创造一个健康型、环保型的“绿色形象”。好的企业形象会帮助企业赢得顾客和市场, 并为企业各方面的运作打开方便之门, 它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如果注重环保, 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 就等于向公众宣布该企业是“对环境负责的企业”, 是“善待环境的企业”, 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的企业会在市场上、在公众心目中赢得独特的优势, 包括公司声誉的提升, 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员工士气的提高和生产率的改进, 获得更优秀的人才, 以及使员工有更大自己选择将来的自由, 等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个体发展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途径就是着力以存量资本带动增量资本, 从而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企业生态伦理化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功利的、伦理的关系的统一, 是精神关系和物质关系的统一, 是一个以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为核心的、融合人类多元价值的完整的深层次的价值体系。它不仅贯彻了人本生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 更是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全面关注和协调。

3. 从理论价值层面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能够提升企业生态

文明责任意识, 实行生态化生产方式, 有利于企业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必须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实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 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 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因此, 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也即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 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 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倡导企业生态伦理能够促进建立健全企业生态法制体系。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企业的不文明行为, 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 以制度规范企业经营性行为。企业要积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充分依靠科技手段, 发展循环经济,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4. 从实践价值层面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利于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生态伦理是一种双赢的明智之举。因为从长远来看, 企业主动关注环境、倡导环保行为, 有利于企业抓住机遇, 以一种新的先导的姿态应付对手的竞争, 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以新取胜, 最终能够获得相应的丰厚的利润回报;企业的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因有更高的质量或更好的功能, 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环保需求, 也就更能吸引顾客, 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也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因此绿色产品的制造者和营销者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前景。但从局部和短期来看, 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往往是有矛盾的, 企业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很难自觉地实现生态效益。市场机制下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第一驱动力, 外部不经济性的诱惑使企业有无视环境谋求私利的动机。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通过法制建设、经济手段和社会监督, 使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 推进企业生态伦理建设, 增强企业持续的获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琪:企业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1 (4)

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的伦理思考 篇11

一、透视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危机的深刻归因

1.学术动机不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反映动机。在市场经济的功利影响下,原本为创新学术成果,推进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这一纯正的学术动机也被功利化了,许多大学教师把学术研究看作是职称评聘的一个无奈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于是许多教师竭尽所能,使出浑身解数,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到处挂名,以求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而一旦职称到手后就搁船歇网了,“著书立说”也就成为历史了,学术研究动机的功利化昭然若揭。

2.学术自律不够。道德既是一种他律性规范,更主要是一种自律性规范,道德主体没有对自身的严格自律就很难有道德的行为,当然也包括学术上的道德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而来,一些人格不健全、缺乏自律的教师在价值取向上向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斜,而且随着各方面竞争的加剧,使得学术研究也走上了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道路。在学术道德和切身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见利忘义,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

3.学术监管不力。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致使一些教师能够钻法律的空子。尽管我国在《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学术道德有过一些规定,但往往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对于作假者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正是因为作假者受到制裁的非常少,无形之中助长了作假者的嚣张气焰,这也就是学术道德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的重要原因。

4.学术评价不公。所谓学术评价公平是指既要重视学术量的规模性,更要重视学术质的品位性。学术研究是一个复杂严谨、艰苦细致、厚积薄发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而许多大学在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审中主要是外在数量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内在质量上的要求,即便有要求也只是以所谓国家核心刊物来评价之,岂不知核心刊物本身的评价体系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了拯救自己的“学术生命”和教师生涯,为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少教师采取剪刀加糨糊或者移花接木的方法大肆进行“学术创作”。

5.学术刊物不善。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广大教师强烈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晋升职称的现实需要。应该说,绝大多数学术刊物学术态度严谨,为推动科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学术刊物”恰好利用了教师的这种需求,不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公正,不以学术质量和创新水平,而是以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著或成果是否发表或出版与否,以赢利为目的,大肆违规收取版面费,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二、正视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危机的负面效应

1.玷污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大学是学术的园地,大学教师是学术园地的辛勤耕耘者和守护者,由于学术道德失范而引起的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损害了学术的权威,制约了科学的进步,使本该受到人们尊重并为之奋斗的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荡然无存,学术的本来面目和价值被少数蛀虫践踏得体无完肤。而且,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严重侵害了科学研究领域,影响了学术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瓦解了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从而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纯洁性和科学性,破坏了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损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形象,降低了公众对学术共同体的信任度,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2.挫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尽管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不是发生在每个教师身上,但由于教师与教师原本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师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存在,在相互竞争中发展,他们总是在与其他教师的比较和竞争中来评价社会的公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当身边其他教师通过不正当手段而获得了“科研成果”并由于这些“科研成果”而顺利晋升职称职务时,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衡,原本纯洁和高尚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其学术研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进而怀疑自身潜心科研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产生对自己的学术生命的彻底否定,或许他们从此开始成为抄袭一族的成员了。

3.颠覆学生道德的基础性。大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诚实守信、表里如一等等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教师不仅要成为大学生学识的楷模,而且要成为大学生人格上的典范。而出现在大学校园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又会给学生以怎样的“典范作用”呢?教师能抄袭,为什么他们不能?习惯抄袭的老师还有什么资格来制止学生抄袭呢?教师学术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真理、公平、正义等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解与认同,甚至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自欺欺人的恶劣道德品质,动摇我们长期以来所倡导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甚至使大学生正在建造的道德大厦彻底倒塌。

4.消解社会道德的前进性。由于大学是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排头兵,在学术研究方面应该发挥着策源地和辐射源的重要作用。人们很容易将她的负面效应放大,使人们悲观地看待社会现实。如果他们把学术道德问题与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等现象串联起来考察,极容易消解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善良、真理和美好等道德观念,抑制了人们的道德追求,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学术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其他范畴一起并存,相互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学术研究领域里的道德实践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其他职业领域的道德实践,学术领域的不道德现象使人们在相互比较中丧失了其他领域道德诉求的愿望,也不利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完善。

三、加强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的综合治理

1.要进一步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来自于习惯,习惯来自于教育。建设优良的学术道德,教育是基础。近几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学术规范文件,为我们制订大学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少数大学建立了学术道德规范,许多大学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学术研究道德规范并将之推广开来。因此,要在全国大学中积极倡议,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事情应该这样做,什么事情应该那样做。同时,在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发挥道德教育和理论渗透的作用,倡导奉献社会、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精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促进学术研究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要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自律。停留在他律阶段的道德规范,无论人们怎样尽职地去遵循它,它终究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异己的力量,一切他律的道德规范都要转换为自律的道德规范。而在学术中实现这个转换,其关键环节是道德实践即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笔者赞同学术的重要性,赞同职称评定要看学术成果,但是更赞同教师要以德治学,反复实践。只有广大教师按照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科研,诚实学术,点点滴滴地感受学术道德规范的魅力,深刻认识学术道德对于学术研究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认识中不断实践,经过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从他律的外在约束转化为自律的约束,从社会的客观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道德需要,最终使他律性约束内化为自律性道德,成为自身思想道德体系中的永恒因素。

3.要进一步加大学术法制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术腐败不只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遏制学术腐败既要坚持德治也要坚持法治,要德法并举。在我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道德倡导的也是法律所允许的,法律禁止的也是道德所反对的。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法律,《著作权法》、《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都对此有过规定。在治理学术腐败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法制在一定程度上先行的原则,或者说在以法制推行道德的过程中发挥法律的更直接、更强劲的保证作用,也就是说体现法制力量的关键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法制的威慑作用。如果我们对学术腐败问题都能依法治理,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都令出法随,秉公执法,那么学术腐败者将被震慑而有所收敛直至停止不道德甚至腐败行为。同时,学术道德领域呼唤“王海”精神,作为被抄袭或被剽窃者,要大胆地站出来,敢于和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同错误或违法行径作斗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4. 要进一步严格学术刊物管理。首先,学术刊物在对论文作者提出“文责自负”的警示要求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编审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审稿经验和明辨真伪的能力,减少弄虚作假者由于故意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其次,学术刊物应该把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刊物的社会效应放在第一位,不带人情地公正处置稿件,发现问题稿件及时指出,并告知论文作者。第三,为所有论文投递者建立诚信档案,拒绝接受弄虚作假者以后投寄过来的任何稿件。这样又从另一个侧面增强了作者的自律意识。最后,可以考虑从技术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监控程序,坚持出版发表三审制度,积极探索和推广论文专家匿名评审制度,从出版与发表环节上堵塞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和抄袭剽窃的漏洞,从技术层面上预防和打击学术腐败。

5.要进一步规范学术评价体系。学术评价体系是教师学术研究的导航仪和风向标,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利于维护学术的权威、纯洁和科学,有利于形成有序、公平、合理的学术竞争机制。建构学术评价体系时要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尽量避免“短、频、快”的实用主义倾向,可考虑质量结合,以质为主。如在晋升教授职称中,首先要求所有论文必须是独著,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不研究而挂名得成果的不良现象。其次,所发表论文必须与自己所申报的专业完全吻合,这样可以避免申报数学专业的教师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轻松晋升。再次,在对受聘教师评审的过程中,也要采取校外专家匿名评审的方式进行,杜绝由于人情和关系产生的不公正。最后,可以考虑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评价体系,对于剽窃、抄袭、造假和拼凑数据作者,不计算其成果,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连续两年不得参评。

伦理生态 篇12

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人们认识到,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不仅要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类对自然界拥有轻率态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建立新型的生态伦理。

1 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

生态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生态环境危机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它的实质是人们对价值的取向。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更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之间各因素的连锁反应。由于人类盲目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从报效于人类而走向它的反面:对人类进行报复。

1.1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的

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阶段,保护环境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并有权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掌握和控制自然,甚至随心所欲地塑造自然,人对自身的理解基本是囿限于如何征服自然、超越自然,而不是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它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为目的,运用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陶醉在征服、改造、掠夺一个又一个自然物的胜利之中。结果导致了人口爆炸、过度消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的尖锐矛盾。当人类把自己作为大自然主人的时候,粗鄙的物质主义和庸俗的消费主义便显现出来,人们被当前的科技成果蒙住了双眼,产生了科学万能的思想与盲目的乐观主义,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解决。殊不知,当人类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抵御由于人类的贪欲而给地球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大自然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呢?因此,人类要想使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就必须首先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2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毁坏

人类从其本性来说是贪婪和不知足的,人类不断膨胀和增长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其生理上的需要,这种不可满足的需求是出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它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并无多少真正的意义。人类这种消费需求的不断膨胀和增长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生产扩大则依赖于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因此,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占有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造成了人对自然资源的毫无约束的开发,致使环境恶化,从而侵蚀和破坏了自身的生存基地。可见,正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膨胀和增长的消费需求而把自己推向了危险的境地,或者说,环境的破坏表明人们对资源的这种无节制的开发和占有,正在使人类自身逐渐丧失对生态的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因此,要解除生态危机,就可能而且必须从伦理道德这个更深层次的角度转变人们的消费道德观念,树立起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伦理观,用适度消费的道德观去取代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过度耗费的错误思想。

1.3 生态环境危机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恶果

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使社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于是人们就认为经济活动是无所不能的。但就在人们对之崇拜的过程中,这一偶像却也反过来愚弄了人类:正是经济活动本身带来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而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解决了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危机这样的新问题,而有的科学技术(如核装置)则是可以直接用来进行生态灭绝的。但是,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指望由它们本身自发地来解决的,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善或恶的问题,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创造和学习、积累的过程。这样,如果我们要用这一过程来解决全球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必须正确地引导和利用它们。

1.4 生态环境危机是由社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恶果,但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无过错,因此我们只能而且必须把灾难归罪于社会,归罪于社会在进行经济活动、在动用科学技术成果时所出现的错误、不负责任、愚昧无知以及其他的人为缺点,特别是我们的社会政治组织在管理上的失误和人们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缺乏。此外,绝大多数的科技成果转化都以功利为目标,有时甚至急功近利,不计后果。人们进行生产、开发,往往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极少考虑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把自然资源当作免费午餐进行浪费性消费。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并廉价出卖自己日益贫瘠的资源,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来一时的经济繁荣。这种杀鸡取卵、焚林而猎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2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生态伦理是基于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原理,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力图通过反思人类实践行为的负效应,确立人类行为实践的伦理原则及其规范。生态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生态与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制定处理生态的道德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所引起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权利问题,制定生态伦理规范,调节人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学领域中道德伦理范畴的意义,如生态学中善、恶、道德、不道德的意义等。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主要有:

(1)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人类热衷于科学技术,是缘于它能给人类增添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利于人类发展和历史进步,禁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误用。例如,发展核能技术,应该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来源;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应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发现新的可利用的资源;生物工程中破译人类基因图谱,应该有益于促进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延长人类的平均寿命。坚持科学技术应造福于人类,在生态环境伦理观上必须要求科学技术应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譬如,运用科学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2)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人和自然是处于系统联系之中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制约性和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能动性的统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性作用日益得到明显的体现,甚至超越了原始的“自然对人的先在决定性”。人类在这一统一性中占居了主导地位,人类中心论就是人类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体现,人类这种优越性似乎在某一段时间取得过胜利,但结果就会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结果又取消了”。[1]因此,我们在强调人的尊严时,也应维护其他生命形式的权利,以尊重自然的态度来取代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占有欲念,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伙伴关系。

(3)科学技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应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人的发展观,也是一种生态环境伦理观。这种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代与代之间公平的原则下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同时又在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意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所以,在实践中,人类决不能不顾自然界的承载限度而运用高科技的手段片面追求人和社会的单向发展,也不能不考虑为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四大困境:

一是个人的利益冲突。许多“个人”知道,环保技术与人类利益有一致的一面。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合理地利用自然,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这并不是人类的道德有多高尚,而是人类利益使然。“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但由于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作怪,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满足。要想发挥环保技术的最大效用,生态伦理必须被大众所理解和实践,使大多数人都能够克服自私和功利,建立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观念,使环境保护技术的生态伦理思考成为人们进行理性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是群体的利益冲突。首先,富人与穷人之间。环境保护技术不应只符合富人和特权阶层的利益和能力,而忽视大众,尤其是穷人的需要。保护环境,就要限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就要限制经济的发展,这对富人来说,必然会减少利润或享受,对穷人来说,也会减少就业机会,因而,环境保护技术是在富人享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穷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之间的博弈。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一旦环境保护触犯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就会受到他们的冷遇甚至反对。当其中一方表现出对环境保护技术的抵制时,又会导致信任的危机,引起更多的抵制。所以,贫穷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是生态伦理实践中的障碍。其次,企业家、政府、消费者之间。企业家们通常以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为目的,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无疑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减少了利润。许多企业家认为积极的自然保护主义者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限制增长,有时甚至造成失业。政府人员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倡导可持续的发展,限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又依赖于企业,要进行税收,以支出行政管理、公共设施、福利建设等各项费用。前者促使政府出台了环保法律,检查和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后者又使得政府默认了一条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消费者那里,除了少数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以外,多数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价值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满足,在环境保护技术的运用上,并不存在社会伦理的制约。

三是国家的利益冲突。早在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宣言中指出:“各国有按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自己资源的主权,并且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待环保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有着强烈的国家利益的冲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过度地消耗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自然资源,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向地球堆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发达国家是目前环境危机和生态伦理困境的直接责任者,理应为扼制技术负面价值承担更多的义务。应该说,发达国家由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更为先进的环保技术,因此更能承担起建立国际生态伦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需要发达国家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牺牲眼前的部分国家利益。事实上,环保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决不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的事情,只有借助国际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技术相关的安全、卫生、环境、可持续利用资源和人权等方面,建立公正的技术道德协商渠道和制度安排,才能在全球意义上实现技术与伦理的融通。当前,环保技术的国际合作已成为现实,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使合作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更大的困境。

四是代际利益与代际伦理。利益冲突的困境不仅来自代内利益公平和冲突,而且来自代际的利益公平与冲突。几乎每一次世界环境或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都作出了调节代际利益和建立代际伦理秩序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就指出了,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环保技术的广泛运用,应该是在代内伦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这也需要当代人建立起代际伦理的观念,能够考虑到后代人对环境的需要,牺牲部分眼前的利益和享受,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和环境。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不应等同于福利伦理。人们应该把自然界纳入社会伦理的视野中,把环保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变成伦理框架影响下的自觉行为。人类应该以对其他物种和自然产生最小的而不是最大的影响方式来生存和发展,或者说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应该放在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上,必须以损害环境最小为前提。经济社会中,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很难确保人们正确地对待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要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必须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中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启动人们内心的道德资源,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伦理秩序。[2]

因此,必须在全球范围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在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态度上和实践中扬善弃恶,营造起一个良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和重视生态伦理的习惯和风尚。重视生态伦理就是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树立“人是自然之友”的新观念,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伦理方面来看,就是要把人类的道德关系扩展到自然领域。善待环境,对自然环境负有道德责任,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征服和主宰的对象,而且是生物界共同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家园,是对自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对自己及子孙后代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当前,弘扬生态伦理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把物质生产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转到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用人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占有所造成的,而这种危机不光危及到生态平衡,也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也就有义务来想办法解除危机,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果说征服自然是人类的权利,那么,保护自然则是人类应尽的义务。我们应树立起对自然的义务感,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和交流,切实地负起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环境保护当作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的事情,当作我们对子孙后代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生命的责任与义务,并用这种义务感来偿还我们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

(2)要用人类对自然的自觉调节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自然界在其演化和进化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功能,在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情况下,自然本身能够自发地保持其生态的平衡。但是,人类长期的征服自然的活动已将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削弱甚至破坏了,而且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还将无止境地持续下去,而自然的这种已经遭到破坏并且还将被破坏的自发调节功能不可能自发地恢复,因此,要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生存基地,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既然在地球上处于上层的地位,那就有责任使自己成为生命洪流中的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发挥调节作用的保护性因素,以对自然的自觉调节来恢复自然的功能,使自然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这个世界混合系统中履行我们的调节和保护职责。

(3)用适度消费的道德观取代无节制耗费、过度消费的消费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使现代人免受污染的危害,为了给子孙后代保存有限的资源,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的道德观,以反对那种追求高消费、过度耗费的神话;应在全社会提倡节约之风,并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资源,以制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我们决不能仅考虑一己需要之满足,而应该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树立起既利用资源也保护资源,既维护自己的尊严也尊重别人的尊严,既维护人的尊严也尊重自然尊严的新型道德观,并据此来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4)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实行工业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食品;要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城乡建设必须保证环境质量;旅游业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要提倡节约资源、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等。在制定行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时,要体现以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7

上一篇: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下一篇:动画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