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精选6篇)
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 篇1
一、云南彝族的生态伦理对现代消费观的启示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 支系较多, 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人口为502.8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0.94%; (1) 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 其分布的生态幅度十分广泛, 其中金沙江、元江与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较为集中, 绝大部分都居住在海拔1 500米以上的山区或半山区。从行政区域看, 主要集中分布在楚雄、宁蒗、巍山、南涧、禄劝、寻甸、路南、峨山、红河、元江、新平、景东、景谷、江城、普洱等民族自治州县。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乃至习惯法。尽管他们的出发点、目的不尽相同, 他们的哲学、宗教观点不同于我们理解的西方文化, 但它的确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与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的消费观相比, 彝族的消费方式具有可持续性。
1.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价值观。
现代科技的发展, 使人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 强调自然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和客体,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大都是建立在使自然遭到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云南彝族对人与环境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有着自身特有的价值。在彝族人的思想观念里, 自然是至高无上的, 特别是天、地、水、火等非生命的系统, 他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也会对人类造成灾难。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的支配下, 产生了对自然物的各种祭祀活动, 这些祭祀活动就是彝族先民讨好自然, 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例如在云南富宁等彝族村寨, 普遍流行对竹、杉树或栗树的崇拜, 有彝族从竹而生的传说。还有些彝族以松树和栗树为始祖, 这些彝族村寨一般都有一块神圣的山林, 每年定期到此举行祭祀、祈福活动。通过保持对自然生态的敬畏, 有效约束了人们有损自然的不良行为, 使自然生态始终保持在一种可自我恢复的平衡状态。
2. 善待自然的生态消费观。
在云南彝族的诗歌、神话和传说中, 都劝诫人们不要贪婪, 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生活在高山密林的云南彝族先民对山和森林有着极为特殊、复杂的感情, 由此而产生了许多对神山的禁忌, 如不能随意进入山神山, 不能砍山神山上的树, 不能在山神山里丢不洁之物;鸟类、野猪、岩羊、獐子等皆是山神豢养之物, 不能随意捕杀等等。山神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改变自然的欲望, 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生活在西南边疆的彝族, 形成了一套禁伐、禁猎的禁律, 不仅以习俗的形式, 甚至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方式, 体现了彝族的生态消费观。他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对自然的需求也很有限, 总是出于一种敬意来感谢大自然。
3. 绿色的生活方式。
同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的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相比, 与耗费大量自然资源, 追求享乐价值的诉求相比, 云南彝族的生活方式实用而简单, 淳朴而不张扬。人际关系的和谐纯真, 自然崇拜宗教观念下动植物受到的保护, 为现代工业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样本:简单、充实、节用, 不要贪婪, 对自然要心存感激和敬畏。从表层来看, 它表现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万物共存、较少破坏自然及野生动植物等等方面;从深层来看, 则是体现在人类如何处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 云南彝族的生活方式的确是一种合理的生存观, 理应成为现代科学生活方式的价值源泉, 它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限制了生产工具的进步对自然环境的灾难性污染和破坏, 另一方面这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二、消费主义的影响
1. 对价值伦理观的影响。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 作为企业借助广告等大众传媒手段而传播的意识形态, 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信用或信贷消费的出现, 花未来钱, 及时行乐和享受, 成为二战后西方大众消费者时髦的消费生活方式。幸福被等同于消费, 幸福的“大小”取决于物品的“大小”。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商品成为消费者展现某种社会关系, 向社会公众传递自我信息的窗口, 如身份认同、社会地位、个性表达等。商品消费被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生活目标的实现, 人生的意义简化为物欲的满足。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 体验到了生存、发展和享受这三个阶段的消费, 奢侈品消费和内需不足并存、小农社会消费观和后现代消费观并存, 多种矛盾盘根错节, 未来势必面临社会深层结构、文化价值观念等诸多新挑战。
2. 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消费社会, 商品被赋予了全新形象, 充分激发起人们的感觉联想和拥有欲望。满足需要的消费之外, 更有满足欲求的消费。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和偏好呈现出主观的、快速多变的特征。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一次性使用品的增加、用过就扔习惯的养成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加快, 形成了过度消费和浪费。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越来越多地把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 而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奢侈品被曲解为没有精神的极品物质, 一些年轻消费者超越自身实际、无节制地追逐名牌。
3. 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影响。
消费主义具有环境意义上的不可持续性, 它鼓励人们大量消费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却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是由商业集团的利益以及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各种商业文化和促销艺术形式推销给甚至强加给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存在对能源、材料、资源、技术以及劳动的高消耗, 通常对环境生态构成破坏。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现代物质消费模式的结果。正是这种消费主义模式, 它藐视“公正原则”和“自我实现原则”, 使得消费不仅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要, 反而使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公平问题日益显化。例如, 消费主义强调对消费时尚和流行产品的追逐, 从而导致了包装过度与广告成本飙升,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三、彝族生态伦理对现代消费观的启示
随着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对环境和能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 要求改变消费主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唯物史观认为, 理想的消费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 以人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为中心, 不断提高在满足人类需求的消费品、消费环境和消费生活中的文化含量, 不断提高消费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主义产生的问题, 仅从传统的生产环节入手解决是行不通的。目前, 无论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看, 还是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公平效率上看, 变革消费主义观念, 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观势在必行。
1. 建立以自然承载力为限度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是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消费观。消费是人类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和能量, 以满足自身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 同时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 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制约着消费水平的发展。自然界是维持和延续人类生命的前提, 又是人类追求更高发展和超越的基础。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必然会产生重大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 并进而对整个人类的长远生存和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生态消费观要求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 不能无限夸大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 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 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 正确对待自然, 将消费纳入到生态系统之内,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 不突破生态平衡所要求的质的限度, 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
2. 建立以消费公平为原则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要求人类代内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消费公平, 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 应该公平地分享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承担生态成本, 富裕者需求的满足不应限制中等收入者和贫困者需求的满足, 应该优先考虑贫困者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当代人自觉承担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与消费资源的责任。代际公平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与消费资源的责任, 多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想想, 为他们留下一片蓝天碧水。这就要求, 我们的消费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 这种消费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要给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 以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
3. 积极开展生态消费教育,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文明消费观。
将生态消费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教育、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乱消费、挥霍性消费、奢侈浪费, 而是鼓励居民改变过度节俭的消费方式, 通过正常的消费增加或带动产出。在正常消费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人为浪费或破坏。同时还可开展创建绿色政府活动, 发挥政府组织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的示范作用, 引导健康的消费观念。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促进消费主义文化产生并蔓延, 这种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和生态伦理意识对引导人们走出消费主义的困境, 构建新的可持续消费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彝族,生态伦理,消费主义,可持续消费
参考文献
[1]樊小贤.试论消费主义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4) .
[2]王爱红, 李委委.天物之忧:基于消费主义的设计批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9, (4) .
[3]王永莉.试论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2) .
[4]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
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 篇2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思考--以生态伦理学为视角
本文认为,生态伦理学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为人类更好地生存而做出的人对环境态度的一种价值选择.对自然价值的尊重并不意味着人以外的自然存在物具有人类同样的权利.从科学的角度看,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延续的`生存载体;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主体的一部分,人类将自然作为目的性内容本身倍加珍视实质上是对人性健康发展的关注.
作 者:魏良琼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62刊 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年,卷(期):21(3)分类号:B82-069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环境 伦理思考
雾霾问题引发的对生态伦理的思考 篇3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两部分组成,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霾则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人们常说的PM2.5则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这些颗粒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同时雾霾天气又进一步加剧PM2.5的集聚。雾霾带来的具体危害可分为两类。
(一)雾霾对人类个体的危害
雾霾缭绕看似人间仙境,然而却是蕴含着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微颗粒和20余种的有毒物质,这些颗粒和物质可通过呼吸系统到达人体内部,引发呼吸道、脑血管和鼻腔炎等多种疾病。2009年美国环保署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的致癌和基因毒性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免疫结构等。
(二)雾霾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重影响人的心情。雾霾的笼罩让人心情烦躁,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二是影响交通运行。大量的雾霾使光照严重不足,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的畅通,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生态伦理介入环境保护与治理雾霾的必要性
工业革命的繁荣带来的是经济迅猛增长和物质极大丰富,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一部分人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周围的环境日趋恶化,使人们开始反思并且逐步认识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在生态伦理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戈拉、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论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大自然只是被利用的工具。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另一种生态主义论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然界不仅仅是人利用的工具,同时有着不以人类存在的内在价值,并主张建立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价值观。
事实表明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态度,才是真正地将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达到完美的融合。雾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危害,则必须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态度,并且遵循以生态伦理为前提的生态学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
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在创造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不得不思考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关注环境问题。梁从诫先生在中国组织起数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其出发点同样是呼吁生态环境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历程碑的意义,兼顾人类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使人与自然达到融合发展。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十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由此,足以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三、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治理雾霾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综合治理雾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我们只有在顾及人本身利益的同时外延到环境利益,达到双重利益兼顾,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现如今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局面,从而全面彻底地治理雾霾天气。那么在雾霾治理中如何才能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呢?
(一)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论与生态主义论的关系
在实践中既不能片面强调以人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也不能片面主张建立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价值观,而忽视了人这个社会主体的存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论者是以人为中心理性地向外延伸,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遵循着利益平等原则。并且兼顾人类利益原则,将人类道德关怀延伸到非人类存在物。只有把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自觉运用于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协调统一,共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雾霾。
(二)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治理雾霾的关系
关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国际上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主张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即:先污染,后治理;另一种观点是停止发展论,主张强调保护环境,抑制经济发展。而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片面的。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首先是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治理雾霾而忽视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倒退。更不能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对日趋严重的雾霾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出现认为雾霾是经济发展必然产物,待经济极大发展了再实施治理不迟的错误认识。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坚持在正确生态伦理观的引领下,真正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必须正确处理立法治理与个人自律的关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于1989年12月公布施行,直至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法修订案,并于2015年1月1日实施新环保法。根治雾霾立法先行,完备的法律体系才是环境保护的可靠保障,真正依靠法律手段才能充分发挥环保的效力。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企业行业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环保法的规定,政府职能部门要抓好监管,只有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真正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环境问题从法律中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企业行业中得到坚实保障,让那些打擦边球牟利的不法之徒无处遁形,真正实现从不敢污染到不去污染的转变。
生态系统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质量在逐渐降低变差。如果持续下去,最终人类将把自己推到毁灭的边界线,而拯救自己的也只能是人类,只有正确的生态伦理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行为,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结果。
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 篇4
关键词:网络购物,网络消费,网络伦理
网络购物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在互联网上从事商品或服务零售业务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购物方式, 网络购物以其便捷、时尚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成为社会零售业的主流之一, 淘宝、当当、凡客、亚马逊等购物网站名词已进入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此外“团购”这个词在网购市场上刮起了一阵风暴, 甚至引发了整个网购市场的“大地震”, 同时还孕育出了一大批团购“达人”。网络购物在刺激人们追逐时尚、引导社会潮流的同时, 也伴随着诸多不和谐、不诚信的现象——假冒伪劣、网络诈骗、售后服务缺失、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 引发了不少网络消费伦理问题, 严重制约了网络购物的正常发展。
一、网络消费的内涵及特征
消费, 一般是指个体消费, 是个体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和劳资的过程。网络消费则是人们通过网络而实现的其自身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满足过程。本文中出现的网络消费是狭义上的纯网络购物行为, 并不包括网上购买无形资源的消费行为。与传统消费相比, 网络消费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快捷性和方便性
网络消费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而实现的消费活动, 消费者只要简单地在购物网站页面输入所需商品的关键字, 各种信息、价格、种类以及式样的商品就会出现在购物网站页面上, 只要将自己中意的商品加入购物车, 最后进行支付便完成此次消费。这样的消费形式因不拘泥于时空限制, 不但节约了购物时间成本, 而且避免了传统购物必须出行的麻烦, 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轻松、自由、丰富的消费平台, 实现了足不出户、轻松购物。对于生活节奏快而无暇上街购物的人们, 网络消费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备受其喜爱。
2、自主性和个体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 网络消费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最感兴趣的商铺进行浏览、比较和选择, 往往能够买到在实体店里买不到的商品。因此, 网络消费选择的空间更大, 范围更广, 也更能彰显个性。正是因为网络消费的自主性和个体化, 使网络消费日益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方式。
3、多样性和引诱性
在网络知识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下, 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技能和网络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都可以在任何网点内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商品花样繁多、应有尽有, 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商品通过过度渲染的广告语被加以宣传, 往往让消费者深受诱惑, 觉得“过了这个村, 便没有那个店”, “非买不可”, 进而沉溺于网络消费。
二、网络消费引发的伦理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信息, 到2011年12月, 我国网购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人, 较上年底增长20.8%, 显示出网络购物持续增长的潜力。网购用户规模扩大的同时, 网络消费投诉也持续上升。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西安消协等全国21省市消协发布的网络消费安全研究报告显示, 2011年上半年全国网络消费投诉共有5530件, 其中不履行合同义务占35%, 实物与宣传不符占18%, 单方变更合同11%, 不履行三包义务10%, 拖延处理或维修10%。概括而言, 目前网络消费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宣传与实物差距大、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格式合同有待规范、物流配送问题频出、售后服务争议、货款支付中可能存在风险以及消费者信息安全风险等。这表明, 在网上购物这一新生事物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法律监管的空白之处。只有从伦理的角度去探讨网络消费的伦理规范, 对网络消费行为做出正确的伦理评价, 才能防止和矫正网络消费中出现的种种畸形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更好地发挥网络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违背诚信的伦理问题
(1) 网上欺诈与虚假商业广告。有些商家利用网络购物监管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大行虚假广告和欺诈之道, 他们往往打着“跳楼价”“超值大奖等你拿”等旗号吸引消费者, 有的团购网站先提高原价再打折, 造成令人心动的团购超低价, 还有的将不得出售的商家赠券当成团购商品卖给消费者。此外, 在网络钓鱼的骗局中, 受骗者付款后, 骗子往往会声称要达到一定量才发货, 胁迫买家继续付款, 而买方一旦按其要求付款后便人间蒸发。
(2) 商品及服务与店家描述相差甚远。网上购物最大的弱点是在虚拟的空间进行。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 无法亲眼看到和触摸到商品实物, 只能通过阅读网站上的网页获取相关信息, 而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均是由网络经营者以文字和图片提供。消费者看到的只是一张或几张有关商品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很难准确判断商品的质量。卖家经常将不符合本商品的图片放在站点上误导消费者, 或是将他人的商业图片复制到自己站点里, 造成产品实际效果与广告宣传不符, 有些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说明甚至会夸大其辞, 弄虚作假。因此, 相对实体店购物, 网上购物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一旦纠纷产生, 店家往往推脱责任, 认为是消费者拍下商品时不够慎重造成。
(3) 评价体系不可信, 买方利用评价讹诈卖方。国内各购物网站的评价体系存在共同缺陷——过于简单和笼统。只简单地分为“好评”、“中评”“差评”和“店铺动态评分”四个方面, 不能充分、全面地体现消费者对商品及服务各方面的评价。有些网上商铺为确保信用度保持在某个上限, 十分介意消费者的评价, 而有些消费者便利用商家这种心理故意在收到毫无问题的商品情况下声称自己购买到货损商品, 来讹诈卖方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
2、违背责任的伦理问题
(1) 交货延迟及付款后不能按期收到货物。网络购物时, 买家时常遇到在卖家承诺付款后发货期限内没有收到发货信息以及交货延迟等问题。这说明卖家言而无信, 无法真实地将发货、交货信息传达给消费者。时常在交货期限内无法兑现承诺, 让消费者无奈等待, 而付款后收取不到货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 不合理的买卖条款以及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一些网站拍及注意购买条款。
5、推行一系列践行网络消费美德的主题活动
网络营销方和监管部门可以联手不定期地打造以网络消费美德为主题的活动, 例如“绿色网络消费行动”, “美德网上行”等, 其宗旨在于倡导良好的网络消费风尚, 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推崇具有美德的网络消费行为。此外, 还可以将中国传统的道德风俗和文化植入于网络消费理念中, 注重网络交易中的伦理情感。
总之, 网络消费伦理道德作为网络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它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网络交易环境的净化, 光靠法律手段的监管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网络伦理道德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实现网络消费的良性运作, 构建和谐的网络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银端.网络伦理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姚建.消费认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张建华.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01) .
[4]易加斌, 纪淑娴.基于畅体验的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1 (21) .
雾霾问题引发的对生态伦理的思考 篇5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两部分组成,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而霾则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人们常说的PM2.5则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 这些颗粒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同时雾霾天气又进一步加剧PM2.5的集聚。雾霾带来的具体危害可分为两类。
(一) 雾霾对人类个体的危害
雾霾缭绕看似人间仙境, 然而却是蕴含着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微颗粒和20余种的有毒物质, 这些颗粒和物质可通过呼吸系统到达人体内部, 引发呼吸道、脑血管和鼻腔炎等多种疾病。2009年美国环保署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 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的致癌和基因毒性物质, 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免疫结构等。
(二) 雾霾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重影响人的心情。雾霾的笼罩让人心情烦躁, 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二是影响交通运行。大量的雾霾使光照严重不足, 降低能见度, 影响交通的畅通, 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生态伦理介入环境保护与治理雾霾的必要性
工业革命的繁荣带来的是经济迅猛增长和物质极大丰富, 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 一部分人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经济的高速发展, 周围的环境日趋恶化, 使人们开始反思并且逐步认识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在生态伦理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以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戈拉、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论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一切从人出发, 以人为中心, 大自然只是被利用的工具。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另一种生态主义论者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自然界不仅仅是人利用的工具, 同时有着不以人类存在的内在价值, 并主张建立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价值观。
事实表明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确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态度, 才是真正地将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达到完美的融合。雾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危害, 则必须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态度, 并且遵循以生态伦理为前提的生态学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
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类在创造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不得不思考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关注环境问题。梁从诫先生在中国组织起数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其出发点同样是呼吁生态环境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历程碑的意义, 兼顾人类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 使人与自然达到融合发展。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从十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由此, 足以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要求我们,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三、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治理雾霾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也是我们综合治理雾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我们只有在顾及人本身利益的同时外延到环境利益, 达到双重利益兼顾, 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现如今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局面, 从而全面彻底地治理雾霾天气。那么在雾霾治理中如何才能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呢?
(一) 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论与生态主义论的关系
在实践中既不能片面强调以人为中心, 从而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 也不能片面主张建立以自然生态为尺度的价值观, 而忽视了人这个社会主体的存在,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论者是以人为中心理性地向外延伸,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并遵循着利益平等原则。并且兼顾人类利益原则, 将人类道德关怀延伸到非人类存在物。只有把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自觉运用于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中,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协调统一, 共赢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雾霾。
(二) 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治理雾霾的关系
关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国际上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主张先发展经济, 再治理环境, 即:先污染, 后治理;另一种观点是停止发展论, 主张强调保护环境, 抑制经济发展。而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片面的。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 首先是处理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不能片面强调治理雾霾而忽视经济的发展, 甚至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倒退。更不能片面强调发展经济, 对日趋严重的雾霾视而不见, 置之不理, 甚至出现认为雾霾是经济发展必然产物, 待经济极大发展了再实施治理不迟的错误认识。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 坚持在正确生态伦理观的引领下, 真正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 必须正确处理立法治理与个人自律的关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于1989年12月公布施行, 直至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法修订案, 并于2015年1月1日实施新环保法。根治雾霾立法先行, 完备的法律体系才是环境保护的可靠保障, 真正依靠法律手段才能充分发挥环保的效力。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 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亟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 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企业行业加强自律, 严格遵守环保法的规定, 政府职能部门要抓好监管, 只有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真正实现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促进环境问题从法律中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企业行业中得到坚实保障, 让那些打擦边球牟利的不法之徒无处遁形, 真正实现从不敢污染到不去污染的转变。
对三峡大坝生态伦理思考 篇6
关键词:三峡工程,生态伦理,公平
1992年4月3日,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2006年5月20日, 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工程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的建成, 有效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发电以及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但三峡大坝修建后也带来的生态问题,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谈到。1.水库淹没耕地, 移民和城镇迁建, 开辟新耕地和非农用地, 加剧本来就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 加剧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2.建库后, 库区水体流速减缓, 水体自净能力减弱, 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 将加重水体污染;3.将改变库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4.水库运行后, 因泥沙淤积将对回水影响地区的防洪不利;5.库区水面抬高加宽, 沿江部分文物古迹将被淹没, 三峡自然景观受到影响。
三峡大坝建立后, 虽然采取了很积极的治理措施, 但是, 根据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三峡环境监测公报中的监测结果表明, 库区植被在整体上仍处于退化状态。水库全部建成后, 三峡大坝成为了长江上游主干道最大也是中国最大的水库人工湿地, 由江变湖, 这样一来,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对三峡工程生态伦理学角度思考, 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生态伦理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人类生态学的兴起而产生的, 它以人与自然生态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 运用生态规律和原则, 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 确定和评价人们对待自然行为的伦理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科学。同时它还强调各国家、各民族、各不同利益体应当以人类的长远和整体利益为目标, 满足各自合理的、正当的需求。
首先, 自然界具有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性, 其体现在:任何物种都需要他者的帮助, 否则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吉尔伯特·怀特在他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一书中, 把自然当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研究, 自他之后, 整体论思想就成为了生态学的主流传统思想。在整体论思想中, 整个自然都被看作是一个惟一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正如达尔文所认为的那样, 没有一个个体有机物或物种能独立于其它生物群体而生活, 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动物对于它们联系的物种的利益也是很重要的。所以, 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而人类也内在地存在于这一整体之中, 保护自然物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三峡工程中所涉及的大量的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利益的损坏, 必然会通过大自然这一庞大的“网络”, 投射到人的身上, 造成我们自身利益的损坏。
其次, 应坚持公平性原则。一是, 人与自然物之间生存权利的平等。1915年, 阿尔贝特·施维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生命”不仅是人的生命, 也包括每一个生物的生命。敬畏生命的伦理认为人们在价值观上必须平等对待一切生命。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在于, 将人与自然物放在了同一高度上。生存是每个个体最基本的权利, 人作为自然整体中的一环, 享有生命被尊重、利益被维护的权利, 那么同属于自然整体的自然物, 其生命也理应与人一样享有应被尊重的权利。二是,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等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库区人民的利益。人人生而平等, 都有谋求自己利益的权利。三峡工程的修建, 在总体上无疑是有利于国家及人民的发展。然而, 在大多数人获得电力资源以及经济资本的同时, 大批的库区人民不得不迁出自己的居住地, 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再来是迁入地人民的利益。以自然环境来说, 每个区域环境都有其自在的承载力, 库区人民大量迁入后,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甚至打破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 使得原本就存在的人地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起来。对当地居民来说, 又何尝不是利益的损失。最后要考虑的是后代人的利益。水电站的寿命只有几十年, 而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永远的, 我们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行为利用了资源, 却要子孙后代为这个行为“买单”。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伦理学层面上, 体现的是一种公正的价值关系。生态公正要求们将生态价值和人类主体作为整体来对待和思考, 充分考虑自然的需要与生态承受能力。正如施维泽所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 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人发自内心地去善待生命, 尊重生命的价值, 保护自然的深刻根源和持久动力, 这也是人自身的一种对生命的内在伦理诉求。将道德关怀从人与人扩展到自然中去, 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一个共同体。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转变现有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放, 实现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推荐阅读:
贵州生态消费模式研究10-06
伦理视野中的生态文明06-20
伦理生态05-29
生态伦理意识06-17
宗教生态伦理观07-14
儒家生态伦理观09-11
消费营销策略思考06-11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08-15
浅谈生态伦理及其教育问题06-28
关于基层消费维权机构建设的几点思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