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2024-10-10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精选12篇)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篇1

经济发展最终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轨迹, 主要取决于人类的实践观念与行为方式。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 不仅是对传统经济方式的反思, 也是对当代经济的指导。它是指在生态能力的承受范围内, 将生态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最终实现人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 需要人们对其哲学意蕴进行深入了解, 即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来, 我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 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经济的哲学审视

生态经济在哲学本质上是指和谐经济。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和谐, 为此,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发展在哲学视域中是指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存在, 对立性在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可提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 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追求当代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 就是要不断认识与实践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这一矛盾。人类不能一味追寻经济效益而肆意破坏生态系统, 也不能只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放弃经济效益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 人类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发生一定的碰撞。尤其是工业文明后, 从人类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求中不难发现, 每一次经济的发展都会要人类为此付出惨重的生态代价。当人类发现这一问题转身关注生态问题的时候却发现, 工业文明下的多数产业已经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当人类开始着手解决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时, 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势必会影响到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 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还不能足以让多数的工业企业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这无疑会对当代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为此,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很难实现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统一的。从本质上看,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可以共同发展的。经济价值是生态价值的一种物质体现, 人类发展经济, 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的最终归宿, 人类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能在自然界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发展经济, 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 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也需要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逐步解决生态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目的和解决途径是相通的, 两者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制度逻辑

经济发展轨迹取决于人类的实践观念和方式, 人类的实践观念与方式则取决于制度及制度安排。马克思曾指出, 人类不恰当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进一步说, 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类不恰当的实践方式?经过多年的研究, 经济学家给出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失效。

建国初期, 我国为快速发展经济, 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传统的“先污染, 后治理;先开发, 后保护”的观念和生态经济制度上的缺失是生态经济难以全面实行的主要原因。生态经济制度上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的经济制度的不均衡。

之前我国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就是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这种的统计方法忽略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面, 是一种不全面考虑生态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致使人们单纯的考虑经济的增长, 忽视了对自然资源能源的利用限度和对环境的保护, 最终造成生态危机。

2. 尚未建立生态化市场体制。

生态化的市场体制需要人们用生态理性考虑人与自然关系并做出相关经济行为, 利用价格来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消耗算进生态费用中, 这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容易建设生态文明。但是,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从价格上来看, 还没能真正反映出人类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定价偏低, 企业对资源产生了严重依赖, 很多企业尚未把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算进预算成本, 这没能对企业的生产决策起到引导作用。

3. 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进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但是,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健全, 很多生态保护者的权益与经济效益依然无法得到保障。国家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的标准主要以政府的支付能力为准则, 生态补偿的行动很难落实到个人, 等等。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补偿机制, 生态经济的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被人们普遍接受。

4. 道德文化制度薄弱。

在我国, 对生态保护的监督主要还是事后监督, 这必然有诸多弊端, 很多产业对生态的破坏是不可修复的, 生态一旦破坏, 事后监督也于事无补了。正式制度下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但是能不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已经是否在实践中考虑到后代的利益, 在很大程度上都掺杂着人们自己主观意识, 这类主观意识是以人类的道德标准为外在表现的。多数人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 通常习惯选择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损害后代人利益的行为。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总习惯性认为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微不足道的, 而且总将生态治理与保护看作由政府包揽的, 在日常生活中还未形成全面的道德规范, 生态道德文化制度相对薄弱。

三、生态经济的制度路径

如何在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 不再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 而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 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制度建设在生态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随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环境。

1. 完善法律制度。

当前, 我国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有一定数量,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些法律法规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完善现行的生态、经济法律法规对于我们发展生态经济来说是一项必须执行的任务。首先, 要着手新的立法。为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 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凸显人类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证明效应,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次,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现行法律中, 对损害生态环境有明确规定, 但是由于制裁的力度不够, 还不能引起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视。并且, 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 为此, 需要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能力, 有权执行依法限期治理, 查封, 冻结, 关停企业等措施。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处罚额度, 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能力, 用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强制违法者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 加强司法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其审判权和检察权”。根据十八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不断加强司法的公正性, 切实保障好生态损坏的受害者和受损人的权益, 推进司法的公开和公正,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2. 形成道德文化制度。

正式制度下的法律法规对人类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非制度下的道德文化,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经济行为, 把生态经济潜移默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 增强环境保护的软实力也同样重要。生态经济道德上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道德, 它所强调的公平是经济公平与生态公平的统一, 希望以生态最小的损失来换取经济更大的公平。将生态经济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价值观, 强化企业的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 把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做典型处理。同时, 在生态经济道德的指导下, 还要培育公民的环境保护、生态公益意识, 从个人做起, 个人影响集体, 集体带动个人, 共同弘扬生态经济道德, 形成生态经济道德文化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为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生态经济的建设中, 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态环境立法、逐步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为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为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同时, 生态经济的建设也离不开哲学的关照, 尤其是生态哲学, 要实现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走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积极构建循环经济, 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摘要:自20世纪后期以来, 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的和解,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发展。纵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 想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转变观念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对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中, 除了必须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广义的科学探讨外, 还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 从观念到行动,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形态, 生态经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生态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刘元强.生态经济的哲学透视[D].新疆大学, 2007 (06)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 2012.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篇2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基础,并提出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战略体系.

作 者:陈朝宗  作者单位:福建行政学院,科研处,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 分类号:B031:F290 关键词:城市   生态化战略   哲学基础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25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届五中全会,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水平”的战略决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发展,并作出了科学的决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敬畏”、“膜拜”。到了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时,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统治”。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毁林开荒,围湖围海造田,肆意地排放废水、废气。人们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地方片面追求GDP,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主要靠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创造1万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2.5倍。此外,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和污染频发。人们在事实和惨痛的教训面前,意识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意识到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关系。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审时度势、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之举,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必然要求。

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尊重规律的客观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长江特大洪灾、南方冻雨、西南的特大干旱、北方的暴雪雾霾、海南广西的超强台风、广西贺州贺江的铟污染等灾害的发生,正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时违背自然规律,遭到规律惩罚的体现。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我们作为能动的行为者作用于世界,靠的是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没有人能违背万有引力定律,也没有人能违背电的、营养的或心理的规律。”人们在实践中,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我们党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客观要求。

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联系观的体现。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个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中心,为其它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是灵魂,为其它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建设是条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可见,五大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坚持五大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顺利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而言,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2.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3.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让群众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吃上健康安全的食物。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如西部地区在引进投资项目时,必须计算环境成本,不能为了一时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接纳落后产业的转移;广大农村地区要注意农作物废弃物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建设美丽乡村。

5.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当下生态哲学的思考 篇4

关键词:生态系统,哲学

一、当下生态

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包括生物与自然环境构成的所有因素, 在这个统一整体里, 生物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类为了便于理解和传授知识, 将完整的生态系统划分出生物圈, 又根据需要创新出各种生态学, 制造出许多的概念。然而, 当下生态并非学术语言的简单堆积, 而是指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现实自然环境, 这才是研究当下生态哲学的物质基础。

(一) 生态环境的恶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想得到耕地,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称为荒芜不毛至地。”当下,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单独的污染都会产生巨大的衍生影响, 以水和大气污染为例:地球上水循环、大气循环可以将零散、单独的污染扩散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在这场生态危机背景下, 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单一污染并非只产生一种恶果, 某一污染的加重, 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的失衡, 甚至死亡, 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整体崩坍。因此, 在这样的实情下, 如何发挥人类反思的智慧, 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指明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二) 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种是地球自身的恢复功能, 另一种是人们根据自然规律, 逐步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前者的恢复, 需要几百、几千, 甚至更久时间的修复, 而后者人类只能模仿自然系统, 为动植物提供条件, 减少人类干扰的弥补方法。

1980 年Cairns主编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一书出版以来才开始的。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 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生态改良, 发展至今主要是指通过人工方法, 按照自然规律, 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的基础是自然界具备修复能力, 一旦这一基础丧失, 人类是无法短期内实现生态恢复, 势必造成生物灭亡。即使不出现突发事件, 人类破坏的速度超过修复速度, 长远看来势必造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 研究生态哲学应以固定前提的基础上, 应考虑时间的因素, 考虑到这一预设前提丧失情况下的哲学思考。

二、当下生态危机下的哲学思考

哲学诞生于人类思索自然的本质, 先哲提出各种起源说, 试图理解自然, 这一时期的哲学体现着人类被迫屈服于自然;随着苏格拉底对人的发现, 人类进入了努力征服自然的阶段, 这一时期哲学界的斗争波澜壮阔;目前生态哲学是在人类承受自然惩罚的阶段, 这一时期用自然规律找寻人类价值, 是当下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狭义生态哲学的角度, 试图理解当下生态危机下的哲学思考。

(一) 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时期, 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普遍联系的整体, 形成朴素的认识观念, 关于世界构成有“阴阳五行说”“元气说”等, 并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精髓, 儒释道等各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古代生态自然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 自第一批哲学家开始, 就在不停的假设有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总结了这种自然观:“自然首要和根本的意义是, 在作为自身的自身之内具有运动本原的事物的实体, 质料由于能够接受这种东西而被称为自然, 生成和生长由于其运动源于它而被称为自然。”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学说, 其前提仍是有个唯一的主宰。

(二) 近现代思潮下生态哲学

在马克思看来, 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以单纯的人道主义或单纯的自然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都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超越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 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使人道主义充分发展以至包含了自然主义的全部合理思想, 上升为一种自然人道主义。中国思想史里没有寻求唯一的原初目标, 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将自然视为对立面去改造, 直到改造自然成功的西方文明入侵, 中国文人才意识到自然要改造。

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是生态学世界观, 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 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生态哲学的方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方法论, 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只有坚持使用这一工具, 才能真正地发展生态哲学。

注释

1 百度百科生态修复词条: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

2 孙涛.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阐析[J].临汾: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41-45.

3 赵名宇.文艺复兴以来自然观的历史演变[J].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 2008.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篇5

目前,全国已有近半数的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创建工作.实践证明,生态省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手段,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态省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起到重要的资源调控作用,从而推动生态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阐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途径,并结合生态省建设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作 者:马立新 姜文谦 孙楠 Ma Lixin Jiang Wenqian Sun Nan 作者单位:马立新,Ma Lixin(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姜文谦,Jiang Wenqian(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孙楠,Sun Nan(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自然平衡的人生哲学 篇6

地点/山大国学堂

整理/本刊编辑部

心平健康学是王中平创立的,其核心内容是围绕着自然力和平衡论来讲解的。它以自然力为核心,以平衡论为主导,来研究人和万事万物的关系。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形的自然力,在协调着所有的平衡,而且和每个人都发生作用,包括在我们的思想上和表现上。例如我们害羞会脸红、吓一跳脸白、悲伤时流泪,这些都可以用心平健康学的理论和现实结合来说明,我们任何一种心情状态,自然力都会将体内的气血转换成各种定向的结果。

自然力对各种事物的平衡控制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横向平衡;一类是纵向平衡。在很多事物发展中,横向和纵向是相互平衡的。为使我们理解方便和运用灵活,我把它分成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自然力横向平衡方式

从一般人容易理解的角度讲,就是现在对现在的平衡。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平衡或几个方面的平衡;还有两个事物或几个事物之间的平衡。对于家庭来说,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平衡。在单位是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平衡。大到对全世界都在进行平衡,这种平衡随时对我们做出反应。

比如人吃饭时,当吃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饱的感觉,说明到此已经适度了,再继续往下吃,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来进行平衡。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在吃饭的问题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当我们想达到某一个目标时,如果我们想得太好了,干得太急了,就像饭吃多了这种不良的结果一样,迫使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多吃点,认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如果家长的心理不平静,带有欲望,孩子就会用少吃或不爱吃来平衡。

在社会上、单位里、自然界中,都在维持着这种平衡。一方面对于亢奋的人要进行平衡,对另一方面消极不进的人也要进行平衡。当我们理解了自然力的平衡关系之后,才能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为我们今后生活的轻松和防病治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自然力纵向平衡方式

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物和所得到的结果,是对我们过去的说法、想法和做法的平衡,也有一类是对未来的平衡。用整体观把现在、过去和未来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基本平衡关系叫作纵向平衡方式。当然纵向平衡是多方面的,返回来想一下同样的环境和条件,因为人的思维逻辑不一样,其结果也有很大差异。

就拿人的婚姻来说,有些人当年找对象时,吹过牛,心理很不平衡,非要找这样的或找那样的,最终不能如愿以偿。表面上阴差阳错是偶然的,但实际上是必然的。有的人很冷静的根据自己的条件,通过努力找到了理想的人,这也是自然力的平衡。也有些人心情亢奋,即使找到了理想的人,自然力也会用悲惨的结果来平衡你的亢奋。

实际上任何一个事物出现与发展,并不在于它本身的好与坏,而是我们怎样理解与对待,不是走两个极端。就拿钱来说,我们当年对钱存了很多信号,如越穷越光荣,对奖金挂帅、物质刺激的批判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天的商品社会里,没钱办不了事,想挣大钱,为钱玩命,这些结果也是自然力对当年不平心情的一种平衡。我们要通过社会上这些现象,联想到我们自己,把当年存的信号分解掉。

自然力良性平衡的三个条件:坦然、自然、适度。我们研究自然力,理解自然力,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是为了我们在生活中活得更轻松、自在,使那些恶性的平衡转向良性的平衡。

坦然:是我们在做各种事物中心平的程度。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应该成功的事竟然不成功。我们所说的应该,一般是指需要而言,也就是办这样的事是自然的。如果心理不平衡、太急切和存有其他杂乱的心情,那么这件事的结果必然是失败。并不是想当然的事就一定成功,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不坦然。如果有人给他人帮忙,有不平的心理,急于求成,那么你越帮人家越忙。这也是因为自己不坦然,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果你给别人平静地帮,无怨无悔地帮,对人对己都有益,这才是自然力的良性平衡。

自然: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当我们改变不了它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应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不要苛求外在条件。如自然界里冬天的冷、夏天的热等很多现象,我们不能改变季节,但我们可以锻炼自己,使自己具备耐热、抗冷的能力。

适度:可以叫火候。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不冷不热叫适度。在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人、因事、因地、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人们希望家庭和谐、婚姻美满,在家庭里总想以自己对对方的好,换回对方对自己的好。如果火候掌握的不好,对方会感到反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让对方多吃点东西,多穿点衣服没有错,但好心过了,对方就会感到不舒服,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不管对方,就会使对方感觉到凄凉,导致家庭的矛盾。所以我们要理解对方,了解自己,掌握火候,不要总是站在自己是好心的论点上看待问题。即使是好心,如不掌握火候,也能引起不良的结果。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中,如果我们不理解自然力和平衡论的微妙关系,一念之差对人、对事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人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体现了平衡论自古以来的应用和君子之道合二为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准则。

对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哲学基础,生产和消费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到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 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这就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 并具体提出了要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中来的要求。据相关的统计资料分析, 经多年努力,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状况是局部有好转的趋势, 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 生态问题非常严峻。如何扭转当前被动应付的局面,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景象, 不仅是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有必要对其根源及其发展, 以及需要破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

一、中华传统的自然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

虽然工业文明在中华民族起步的比较晚, 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 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 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以农业文明为发端的中华文明,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中心的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其生态观的核心, 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虽然儒家思想以人为本, 但是在“天人合一”的观念的支配下, 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 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的思想, 并把这种思想通过家庭、社会进一步扩展到自然, 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孔子曾把对待动物的态度看成是一致道德问题, 孟子更主张天人相通, 人性就是天性, 强调要爱护自然之物。我们在儒家经典的论述中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其内涵, 如《中庸》“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能深刻的体悟到以尽心知性而知天, 主张“天人合一”, 其本质是“主客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仁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爱物。

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其生态观的核心, 其崇尚的是自然主义, 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人要尊重自然规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时, 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 把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始源, 其生养万物, 运化万物, 推动并参与万物的流行变化。人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够生存和发展。道家所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追求超越物欲, 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的魅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我们现在提出的环境友好观念相一致, 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吻合。

佛教“万物平等”的思想是其生态观的核心, 其最终目标是在爱护万物中求得解脱。《涅盘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如来常住无有变异。”认为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 又包含他物, 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这充分体现了佛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 也包含着一种助人即是助己的思想。在佛家看来万物都是有佛性的、平等的, 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因此, 佛教信奉众生平等, 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 把生态伦理作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把生态实践作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

二、生态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

随着人类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与自然始终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如何解决矛盾, 实现两者之间某种程度的和谐与动态平衡, 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的一个重大认识问题, 也是古今中外众多哲人热衷探求的一大哲学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通过对生态整体论、生态价值论和生态道德论的进一步认识, 提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1) 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整体论的世界观的体现, 蕴涵着普遍联系的观点。生态整体论认为,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的自然整体,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共同体, 人类的生存发展, 离不开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与动态平衡。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普遍联系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生态文明提出人类持久生存和繁荣的重要基础是必须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实现生态文明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生态文明是在生态整体论的世界观基础上, 以普遍联系的哲学思维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不同国家、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把人作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协调并进, 而不是人的单一、片面的发展, 提出人的自身利益与自然利益是高度吻合、内在统一的。这一理念的提出, 对人类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推动人类变革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2) 生态文明是生态平等论的价值观的体现。法国哲学家施韦兹在《文明的哲学:文明与伦理》书中, 明确地提出用平等的观点来探究自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把对自然价值的认识从其自身领域延伸到了所有生命范畴, 彻底摆脱了以人类中心论对人类关于自然价值认知的束缚。这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所表达的“一切生物, 包括植物、动物、人类, 都有内在目的, 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精神是一致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价值主要就是生态平等, 生态平等论超越了目的论的人类中心论, 它摒弃了极端人类中心论观点, 以一种平等的观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用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和资源, 而是把自然与人类当做一样的物质来看待, 即把追求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这种具有合理的利用资源, 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稳定性的生态平等的思想, 是人类通过对自身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全新反思而得到的升华, 体现了人类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挑战和超越, 实现了人类关于自然价值的新认知。

3) 生态文明体现了生态和谐论的道德观。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人以什么行为方式和态度对待自然界, 自然界就会以什么方式来回馈人类, 自然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及自身利益, 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所形成的道德价值关系。生态道德观的核心是强调以道德精神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重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促进人与自然生态和谐。这种观念就超越了传统的对道德范畴的认识, 颠覆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原有概念, 对道德调节的范围有了新的概括, 道德适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征服和驾驭自然的观念向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转变。生态道德观改变了人们的利益观, 在拓宽了人类对道德范畴认知的基础上, 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不再只关注自身利益, 而是把自身利益作为自然界的整体利益的一部分来关注, 人肩负着保护自然的神圣使命。生态文明理念, 是对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 是以一种新的角度对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 在道德行为上为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保障。

三、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是对生产和消费关系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合理有效的利用分配自然资源, 保证人类持续永恒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性, 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无论是对不可再生的或是可再生的资源都是适用的。生活资料是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基础, 人的自然与社会的两种属性决定了人类在生存、享受和发展时需要不同的需求, 人类的需求存在着多样性和无限性, 一个需要满足了之后, 就会产生新的需要, 人这种需要的欲望是无限的, 在得到了既得利益的时候总是想着再多得一些, 并且越多越好。对于好的东西—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们都想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拥有最多。因此, 这种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便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社会矛盾, 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是解决对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自然资源的分配问题不仅体现在当代人之间需要调整资源分配, 而且还涉及到不同代人之间的一种代际关系, 这就要求人类不仅要在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 必须也要对子孙后代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 和人人都有平等的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应当共享环境收益和共担环境风险的义务是生态文明应有之义。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生态水工学的哲学思考 篇8

关键词:生态水工学,哲学,生态文明

1生态水工学基本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和旅游等诸多方面对于保障社会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些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在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同时却对生态系统具有双重的影响。因此, 有必要对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反思, 使其可持续化, 生态化。基于以上背景, 水利水电工程学者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学 (简称生态水工学) 学这一概念。董哲仁认为:“生态水利工程学 (eco-hydraulic enginnering) 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 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1]而在1993年, 美国科学院所主办的生态工程研讨会上根据Mitsch的建议, 把“生态工程学”定义为:“人类社会与其自然环境相结合, 以达到双方受益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问题[1]。

2人类对河流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文明, 是伴随着对水资源利用开发而发展的。早在几千年前, 人类就开始了对水的利用与治理。而近100年以来,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同时, 也对天然河流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非工程措施影响

伴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 人类制造的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越来越多, 而这些污水中的绝大部分都流入了河流、湖泊等水体。最终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灾难。其次, 由于人类对湖泊等的围垦, 改变了岸边的生态环境, 使原有的水域面积缩小, 致使河湖生态系统退化。此外, 大量的毁林开荒加剧了水土流失, 使得河流的含沙量增高, 进而引发了河床抬升, 河口三角洲变更。这同样也改变了河流天然形态。

2.2 工程措施影响

至今, 全世界大约有60%的河流经过人工改造。而这样的改造也对河流原有的自然面貌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①大坝的修建使流动的河水变成了相对静止的湖水, 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还增加了水体的蒸发量。②由于库区流速的变缓, 导致泥沙及营养物质的沉积, 不仅使上游河床升高, 还使库区水体表面出现水华现象。③由于水库对径流的调节, 改变了自然的丰枯变化, 使年内径流趋于均一化, 洪峰减小或消失。一方面, 这改变了水中生物原有的脉冲式的周期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 这也会使泛洪区因失去洪水及其携带的营养物质而造成生态功能退化。④由于人类对天然河流的“渠道化”, 改变了河流原有的蜿蜒、深浅相间、急缓流交替的天然格局, 改变了水体中生物的生存环境, 使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⑤由于河床表面的硬质化, 岸边植物失去其生存环境, 同样会引发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3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历程

在欧洲, 由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兴建后,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下降, 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恶化。至20世纪50年代, 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 形成了河流治理的自然工程理论, 随后开展的一系列包括“鲑鱼——2000计划”在内的国际研究计划[1], 为生态治理提出了很多经验技术。而在1990年, 日本的建设省河川总局也向全国发出了《有关推进〈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的通知。这些研究计划以及工程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使该学科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恢复规模由山区的小型河流发展到了大型河流。而且恢复理念也从最初的单一的水质恢复发展到了以流域为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

3.2 存在的不足

虽然生态水利工程学在近五十年来发展迅速,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 但是该学科仍然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①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而人类对环境的要求也在随之变化。并且, 生态环境是人的主观感受, 虽然能将其数字化, 但也是模糊的。此外, 由于生态工程涉及涵盖了多个学科, 涉及范围广。所以, 很难对河流及其工程进行客观、综合、准确地评估。②由于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生物种群以及人文环境,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具有“多样性”。它的建设不像传统水利工程一样, 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再加上工程经验的缺乏,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理论框架还需进一步完善。③工程目标不明确。河流生态被破坏, 应该改善, 但是究竟要改善到什么程度,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而这一定论的缺失, 正是生态水利工程发展及推广的最大障碍。

4从哲学角度分析生态水利工程

4.1 生态水利工程与“天地人”三才

哲学虽然不是工学, 但却是自然科学的前身, 其本身也包含了自然科学。因此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生态水利工程, 虽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却能在宏观上得到重要的指导。

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工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它自身是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的, 是变化的, 并且将会在环境中达到一种动态的稳定, 这也就是“易”。《系辞》道:“易之为书, 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 有地道焉, 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而要想使生态水利工程, 也应该兼得“三才”。

首先, “天道”可认为是自然运行的道理, 也就是说应解决技术问题。而生态水利工程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 一个工程的建设涵盖了水利工程学、力学、水文、生物、环境、气象、人文、自然演变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是建立在这些学科的发展上的。所以说, 生态水利工程的评估方法、设计施工以及恢复目标也应该随这些学科的发展而动态变化。

而“地道”则可认为是其所属的环境, 也就是说生态水利工程应与其所在地的气候、生物、环境相适宜。

至于“人道”, 则可认为生态水利工程应该符合当下社会对待自然的观念, 而这也是水利工程与生态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经济、文明。经济是实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说, 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才能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来推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而当生态水利工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样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至于文明, 则是生态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生长环境。社会文明程度高了, 生态水利工程才会被重视, 得以发展。反之, 即便有先进、成熟的生态工程也会被逐渐遗弃。

4.2 生态水利工程与社会经济、文明之间的矛盾

生态水利工程与社会经济、文明之间矛盾的焦点则是工程目标, 因为工程的目标决定着工程的经济投入以及建成后对社会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多表现在经济和文明方面。所以一个合理的, 符合当前技术、经济、文明的目标能直接影响到生态水利工程未来的顺利发展, 甚至影响到它的存亡。而这也符合着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哲学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 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当前学术界对于目标主要有着以下表述[1]:①完全恢复 (full restoration, Cairns, 1991) :“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②修复 (rehabilitation) :“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③创造 (creatio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2) :“开发一个原来不存在的新的河流生态系统, 形成新的河流地貌和河流生物群落”。④自然化 (naturalization, Rhoads and Herricks, 1990) :“在承认人类对于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的同时, 强调要保护自然环境质量, 通过河流地貌及生态多样性的恢复, 达到建设一个具有河流地貌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动态稳定的、可以自我调节的河流系统。”

显然, 这四种目标表示着四种不同的对待自然的态度, 也代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一些学者对于“完全恢复”和“创造”提出了质疑:“完全恢复”太过于强调水利工程的缺点, 没有正视这些工程的防洪作用、经济效益, 以及在生态上的一些正面作用;另外, 对于大多数河流来说, 由于资料的缺乏, 要弄清河流被干扰前的状态是十分困难的[1]。而“创造”则不符合当前的技术背景以及经济条件, 也就是不得“天时”。

至于“修复”和“自然化”, 从哲学上来看, 是“合乎理性”的, 也是当前欧洲和日本在河流恢复实践上所倾向的。因为这样的目标规划, 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功能, 所以只需要一些少量的、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 而这也正好与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程度相协调。比如在日本进行多自然河流治理时, 最主要的工程理念就是给“生物一个生长环境”, 必要时再修建人工浮岛, 或种植柳树等植物。

但是, 这几个目标都只注重于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却没有特别重视人这一主要因素, 也就是没有完全把握“人道”。从生态水利工程的实践上看, 很多工程的建设仅仅局限于生态修复, 但人与工程的互动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日本的多自然型河流治理中, 工程多着眼于将河流恢复到自然状态, 却没有建设便于当地居民亲近河流的设施。也就是说, 在河流生态系统中, “人”这一因素被独立出来了。

人是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者, 也是它的使用者, 甚至有可能参与到这个工程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中。自古以来, 人类行为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例子就有很多, 比如在南方水资源充足的地区, 由农民开垦出了大量的水田。而这一浅水环境则使螺类, 以及克氏螯虾 (俗称小龙虾) 大量繁殖。此外, 在一些山区废弃的公路上, 白天由于日照, 路面温度会高于土壤温度, 而这也吸引了很多冷血动物在上面晒太阳。因而, 合理地考虑人类活动, 让人类参与到河流生态系统中, 形成一种新的、非完全自然型的生态系统才是更实际的。

因而, 在规划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 应适当考虑人类因素。而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使工程更加“亲民”。比如在修建城市生态水利工程时, 可适当修建游道和亲水平台, 让市民亲近自然, 而这也能使市民在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形成生态意识。②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可以在恢复生态的同时, 使工程具有自然河流所不具有的能力, 比如更强的净化能力、养殖能力等, 这能让工程更加适宜于人类社会。③应当意识到,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科学技术也是发展的, 而生态工程自生也是会随时间而生长的。因此应当将三者有机结合, 根据不同的人文背景、科技条件来规划建造工程, 使之更加符合对应的历史阶段。比如,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当下被否定的“创造”这一河流生态恢复目标也许在未来就会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规律,协调发展,人类自由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这对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

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体, 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每一部分不能孤立存在, 与整体分离。若部分脱离了整体, 不仅丧失其自身的功能, 而且还会破坏整体的和谐与完美。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兰菲说:“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 (要素) 的总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 但是这种相互联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这种宇宙网络是有生命的, 它在不断地运动、生长和变化。”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是固有的,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存在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 并贯彻始终;每一事物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事物的性质不同, 联系的形式各异。事物通过联系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共同调控整个系统的运作, 以保持系统平衡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克思说:“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可见,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当然不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 也不能把人类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因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因素。”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本质上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 在实践基础上, 使人与自然形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系统论认为, 整体的价值优于其中任何一部分, 整体的重要性高于其中任何一部分, 任何一部分的利益都要服从整体利益, 任何一部分的运行都要以不破坏整体秩序为限度。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因此,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 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人和其他生物及自然物应受到同等的对待和尊重。在这里没有优劣之分, 他们都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人顺应自然的同时, 还具有能动的改变自然的能力, 但并不能以此证明人比其他生物优越, 而是自然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分工差异。正如人与阳光、水、空气相比谁优越, 如果说人为至贵, 那么没有阳光、水、空气恐怕人类压根就不会存在。可见, 人的“自然本质”和自然界的“属人本质”辩证统一的关系, 只有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念, 人类的行为才能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二、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 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 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 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在受到外来干扰时, 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自然界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 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 形成了固有的秩序和稳定状态, 彼此被整合到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之中, 建立了内部调控机制和制约机制, 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自发调节机制, 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从生态系统本身看, 包含多种因素, 具有不同层次, 发挥着不同功能和作用, 具有运动变化的特征。生态系统本身的运动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则向前发展, 不断优化自身, 用一种生命形式代替另一种生命形式, 既表现为阶段上的相对稳定性, 又表现为质的飞跃。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引起维持系统平衡的内部要素在数量、种类、结构上等发生变化, 那么原有的平衡将被打破, 由于生态系统本身固有的趋向稳定、平衡的特性, 会依靠自身调控机制的作用, 使生态系统恢复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自然界以其惊人的智慧发展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 成为一切生命有机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的一种调节装置, 这种特性称为动态平衡, 也给各种生态体系带来了显著的能力, 使之能够减少吸收和排斥外来的污染物体。”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 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 从而形成新的平衡。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以致循环往复, 是自然界的演化规律。生态系统的这种进化存在着一种创造性, 它以我们还没充分认识、充分理解的机制, 形成了一切生物物种与生命的过程。而这些生态系统有多少能够继续运行下去, 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 又有内部因素的作用。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 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超出了维持生命活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 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内部秩序, 就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紊乱, 甚至严重失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求利行为, 使得人们疯狂地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利用、征服、统治自然, 企图使自然界成为服从于人类有用性的奴隶。这就彻底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技术固然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但技术永远也不能把人类从对自然的依存中解脱出来, 而只是转变了这种依存的方式和特性;它使人类从某些对自然的依存中解脱出来, 但是马上又建立起一些新的依存关系。通常, 如果一个物种与其周围环境过于不适应, 那么该物种就会自然灭绝, 而生态系统则会延续下去。人类的行为一旦超出生态系统的阈限, 生态系统就会丧失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 就会衰退、甚至崩溃。事实上, 今天地球上许多物种的消亡人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使得物种加快灭绝, 其速度恐怕是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速度的上千倍, 如果以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 自然多样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物种之间相互依存达成的平衡状态, 将会连续不断地遭到破坏, 物种的进化功能将会被彻底摧毁。

人类本身是大自然之子,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界所具有的能动性, 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它不是无条件的;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是有极限的, 它不是无限的。人类的生存、发展、解放和自由都应该从自然界、自然规律、生态平衡中去寻找答案。

三、人类自由是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诞生以前, 地球就早已存在, 并为人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地球养育了人类, 且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生命主宰。虽然人类在自然的进化中出现是近晚的事情, 但与其他生命相比,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改变是异常迅速的。这是不是意味着, 人类超越了自然, 可以不受自然的制约呢?事实上, 无论是人类的诞生, 还是诞生以后的演化发展, 都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诞生、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在它之前自然进化创造的生命维持条件。”如果说人类可以超越自然, 不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可以任意役使自然、驾驭自然, 那么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则完全是多余的, 这显然不符合自然的法则, 也是与历史和现实相背的。人类作为有智能、有意志的动物, 能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对自然施加影响, 并打上人类的烙印, 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事实。但是,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 是在接受规律制约的前提之下, 借助其能动性, 对自然所做的适度改变, 并非是无限的, 这种改变必须以不破坏人类未来生存之根基为限度。

从历史与现实中看, 人类为了本身的利益, 似乎可以任意夺取, 不顾一切地向自然大规模进军, 不惜破坏各种生态资源, 完全忽视了生态规律的制约作用, 结果数年之后、几十年之后或百年之后, 遗患无穷, 人类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生活于自然之中, 无疑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然而这并不是对人类潜能的抑制与约束, 而是要求人类行为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 以避免自然的惩罚。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我们作为能动的行为者作用于世界, 靠的是利用自然规律, 而不是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没有人能违背万有引力定律, 也没有人能违背电的、营养的或心理的规律。”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 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

海德格尔指出:“当我们把自然及其事物作为‘客体’来对待时, 我们所注重的只是一种强制性、榨取性的意义。我们强迫自然提供知识和能量, 却没有耐心倾听自然以及生活、隐蔽于其中的东西的声音, 没有为它们提供一个栖身场所。我们命令、剥削、肢解自然, 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对象、‘客体’会反对我们, 它们会以一种辩证的方式反过来惩罚我们。我们背弃了自然, 我们也就失去了家园”。从表面上看, 人类可以无限地改造自然, 然而实质上却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不受自然约束、违背自然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愚蠢的, 是对自由的背叛。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的:“支配自然唯一可能的方式是遵从自然。”可见, 我们不能摆脱自然的限制, 就如同我们不能脱离人性的限制。人类的活动既有自由的一面, 又有不自由的一面, 而且只有在服从自然规律的同时, 调控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开发活动, 人类的自由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

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价值观。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 在经历了古代的“崇拜”、“敬畏”, 近代的“征服”、“统治”之后, 必须向“平等和谐”的心态转变。自然界是人类的平等伙伴, 人类要尊重其应有的价值和权利。罗尔斯顿认为, 自然界存在着相互交叉的14种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哲学和宗教价值、生命支撑价值、遗传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统一性和多样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等。自然界生态系统价值的多样性为人类自由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人类的自由发展是全面的、多元的。对自然界的多元价值的理性认知, 可以避免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其他价值。人类的自由幸福建立在同自然的协调发展之上, 人类的价值需求与其他生命的价值存在有着高度一致性。人类只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价值理念, 才能在行为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人类自由。既然人类自由与自然规律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人类自由就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中去实现, 应该记住的是:“我们对自然、对和自然的关系所做的任何削弱, 其结果不可避免地等于是削弱了自己。”这就给人类的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 即以维持生态平衡为出发点, 既不绝对被动地顺应自然, 也不傲慢地向自然发号施令。保持生态平衡既是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 也是人类的重要责任之一, 而且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 没有生物的多样性, 就谈不上生态平衡问题。在坚持“益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原则基础上, 确立和维护人与其他生命在自然秩序中的合理关系, 主动地适应、补偿、调整和完善自然界及其过程, 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保持自然界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利用, 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由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灌耕编译.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2]池田大作, 贝恰.二十一世纪的警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

中国生态农业的哲学思考 篇10

(一)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意识依赖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并不是消极被动, 它一经产生, 就对物质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这种作用是通过认识对实践的指导来实现的。实行生态农业, 才更加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是认识的目的。我国生态农业历经20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具有了比较丰富的实践, 生态农业新道路是对这些实践经验的升华。

唯物辩证法承认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 认为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 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 不能仅仅从正面或者反面做分析, 否则就片面了。必须承认, 我国的生态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严峻的问题, 全面地推广实施生态农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 实施生态农业, 是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作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生态农业是一定阶段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产物, 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 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也必然随着对农业的认识存在的变化而发展。

农业发展形势的现实表明, 原来的传统农业、旧的农业范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 生态农业的新道路就是现代农业发展条件不断严峻下的社会意识发展, 属于新的范式。

二、实行生态农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能动地作用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 事物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包括了联系和发展两大原则,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 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和结果等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认识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思想基础, 开拓新道路提供了根本指南。实行生态农业的实践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性。

(一) 共性与个性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 个性离不开共性, 个性也有自己的特点。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农业历史性转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只有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 具体说就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历史性转变相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概言之, 农业发展的普遍性、共性存在于历史性转变的特殊性、个性之中, 历史性转变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性、共性。历史性转变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传统农业方式必须转变成生态农业, 在转变中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把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生态农业新道路的发展。

(二)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既对立又同一。一切矛盾着的事物, 互相联系着, 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生态农业本质上是对立统一体, 不能绝对地把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静止地、机械地对立起来,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贯通、相互影响, 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三)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辩证本性, 这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物质世界的事物, 具有普遍联系的本性,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态农业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就普遍联系的观点看,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哲学范畴, 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 而必须透过现象, 把握本质。

(四) 内外因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生态农业要立足自身、立足国情这个内因, 学习和借鉴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经验和做法,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内因是变化根据,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也要求我们, 对国际生态农业经验要坚持“拿来主义”, 而不能照抄照搬, 搞克隆主义、复制主义, 也决不能搞洋教条。中国生态农业新道路一定要坚持并自觉运用内因决定论这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指导, 不断独立自主地开拓前进。

(五)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全局是由局部构成, 局部是全局的一个部分、一个发展阶段, 没有局部就没有全局。全局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 而是统率局部, 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就要统筹兼顾。

综上所述, 生态农业就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环保历史性转变, 在转变中改革, 在改革中继承, 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实践, 在实践中协调, 在协调中发展, 有所作为,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会按唯物辩证法办事, 下大力气协调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 不断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三、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下, 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的世界观。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并在中国生态农业的实践中坚持它、丰富它、发展它。

(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人民主体性的具体体现。生态农业工作始终要心中想着老百姓, 服务人民群众, 发展依靠人民群众。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定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主要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的制约。农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现阶段, 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最关键的是协调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在实践中探索生态农业的新道路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 实践是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主要环节, 是探索生态农业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既具有认识论意义, 又具有世界观意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高于认识, 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探索生态农业新道路。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有一种时不我待、奋发有为、奋起直追的精神, 勇于变革、敢于创新, 就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改革创新, 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更足的干劲, 努力探索中国生态农业新道路。

(三) 建设生态文明, 统筹人与自然关系, 积极探索中国生态农业新道路。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尖锐,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迫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中重要的一条, 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这个代价过大的问题要靠建设生态文明解决, 体现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进程中。

人类历史就是文明进化的历史。农耕文明时期人类主要处于敬畏自然、依赖自然, 同时改造自然的时期。总体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科学技术不发达, 社会经济发展总量小、层次低, 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还很强, 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还是协调的。工业文明以来,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由畏惧、依赖向无视、主宰转变, 无视自然生态规律, 盲目征服自然、榨取自然, 急功近利成为社会主流, 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之, 生态农业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是极具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意蕴。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 人类的认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规律。进一步说, 人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由低级到高级, 由浅入深, 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地发展的。由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 就是在实践、认识的辩证发展的具体过程中, 不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循环往复, 每一次循环都递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使我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因此, 实行生态农业是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生态农业,哲学社会科学,唯物辩证法

参考文献

[1].彭安绪.对生态农业的哲学思考[J].农村经济, 1987

[2].陈士平.生态农业之系统观[J].农村生态环境, 1987

[3].费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4].陶志英, 葛刚.论生态农业的意义[J].科技信息, 2009

[5].罗顺元.中国生态农业的哲学底蕴[J].未来与发展, 2009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思考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制度建设;发展性;和谐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0-02

人类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追崇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又离不开现实问题的推动。现代工业文明追崇的工具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加剧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通过自身的劳动与实践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是与野蛮相对的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文明时代又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如今正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以后,随着铁器的运用,人类逐步摆脱对自然的一种完全依赖,逐步获得了相对独立生存的状态。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并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一种与自然界完全独立的存在,而是认为自己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还是主导思想[1]。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工业文明带给人类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机器制造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主体性张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无处不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尖锐的二元对立。自然仿佛成为人类满足私欲的资源库和垃圾场。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升温等生态危机集中显现,自然界开始了对人类的惩罚和报复。

为了缓解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在解构工业文明范式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即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更是人类基于自身实践与反思,对未来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缔造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不乏早期的生态启蒙思想。无论是先秦时期儒家所倡导的“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还是到后来宋代理学家王阳明主张的“万物一体之仁”、“天人合一”、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传统生态伦理观都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因此,生态文明的提出是顺应现代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生态本性的理性回归,也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某种批判和反思;它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建立了生态伦理实践的有效路径,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提出。传统的生态掠夺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已不在为世人所接受,人类已经开始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论的深刻内涵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平衡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索和建立既具有普遍指导性又考虑到区域特殊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正确把握住生态文明的内在发展性与和谐性的本质特征应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关注的议题。

(一)坚持生态文明的内在发展性与和谐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根本

与传统工业文明立足于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哲学的机械世界观范式相比,生态文明立足于生态哲学的整体世界观、有机论世界观。生态哲学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主张人、自然都是生态系统内的主体,都具有各自的价值,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的产业生产模式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反复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通过科技的提升、循环利用能力的挖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文明这种内在的和谐性与发展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集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实事求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理念,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出路、创造了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彻底摒弃传统的、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在本质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建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制度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开展离不开体制制度的不断建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有效契合不仅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成败,也关乎着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完善与创新发展的实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全面合理的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并逐步形成“多位一体”的生态建设管理模式。政府在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要有效地利用市场、社会、媒体、学界、企业、公众等要素的参与。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贯彻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积极发挥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支持和引导绿色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和NGO组织;媒体要努力配合生态建设政策要求,既要宣传好政策的相关内容,更要秉持社会责任感和媒体道德要求,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加大人才培养、研发先进科学技术、增强理论实践创新需要学界发挥其巨大的优势,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理念和人才支持;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改变生产方式、减少污染排放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压力;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既是实现公民民主权利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政府不仅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氛围,更要为公众参与提供良好的参与途径和保障。政府可尝试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管理资金,积极协调与各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权责明晰,逐步完善适合地区实际的生态管理模式。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路径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短短五年时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性地融入到“四位一体”建设当中,形成了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明确指出的是,生态建设的提出并不仅仅是单纯地与其他“四个建设”的某种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将生态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生态建设融入和贯穿到经济建设中,要求我们建立以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态经济体系。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建设融入和贯穿到政治建设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扩大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美化人民居住环境,使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要求我们要重视和关注民生,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公平;要努力建立一个政府廉洁、百姓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融合要求我们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营造生态保护社会氛围,牢固树立社会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事业,鼓励和支持生态理论、生态科技的研究、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创造力,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3]。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相处的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新篇章、新任务,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在坚持把握上述“三个原则”的基础之上,更要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应该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面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姿.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J].理论视野,2012,(2).

[2]张慕,贺庆棠,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篇12

一、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科学技术、行政手段、制度、文化等的支持和保障, 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依托。教育是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成为最活跃的结构要素之一, 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 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始终是以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的改造及影响, 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 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 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教育, 已经历史地与文明联系在一起, 因而特定的文明对教育有特定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建筑在教育、知识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是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的文明。这一文明实现了对文明理念的发展, 因而也要求传播文明的教育也要实现教育理念的发展, 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危机, 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生态人”的历史重任。而生态意识的确立、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离不开生态教育。基于此, 生态教育的理念及科学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生态教育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 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2]。生态教育的宗旨是传播生态知识, 树立和谐意识, 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亲生态人口, 实现亲生态人口规模的最大化, 最终则是为了促进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3]。可见, 生态教育正是基于人类“重新思考今天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使这个世界摆脱最陈旧的信念和错误的观念”[4]的基础上, 将“生态”这一调节人与自然矛盾的理念融入教育, 既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更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预期具备或达到的素质决定教育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和谐发展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 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和谐发展的人。而只有生态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和谐发展、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 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和自然使命相适应的水平。这样, 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人”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而能够支持生态文明的“生态人”, 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生态优先的有机系统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方式;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以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行为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引发了人类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基于这一背景下的教育需要实现全面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目标, 积极作用于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演进, 这是教育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教育必须先行。通过生态教育, 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生态教育理应贯穿于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甚至要延伸到整个社会教育的各层面, 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教育, 培养社会公众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模式等,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二、生态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生态干预的能力日益增强, 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态危机说到底是场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人类要认识环境、了解生态、获得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防止生态危机的知识和技能, 就必须借助教育手段。在这一体认下, 生态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应运而生。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标志着生态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自此之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教科文组织在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不仅对生态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更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生态教育, 制订国际生态教育培训计划, 推动生态教育在世界各地区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生态问题,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设立专门机构、采取经济和立法及技术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中, 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国较早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项内容。美国最早把生态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普及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许多高校都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开设的生态环境研究课程门类也比较齐全, 包括“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四大类课程[5]。

我国生态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中小学开始实施正规生态教育, 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开办了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然而传统的生态教育仅仅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专业领域中, 针对非生态专业的公共基础生态教育, 则到了80年代以后才在少数综合性大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到90年代随着国家教委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中,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才重视起来。从1997年开始, 清华大学首创在博士研究生中开设《可持续发展引论》的选修课, 1998年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同年, 清华大学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开始尝试建立面向全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了如《环境伦理学》、《环境风险分析》、《工业生态学》等课程, 在当时引领了全国高校建设绿色大学的风气之先。2000年以后, 随着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开展, 我国高校纷纷加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力度, 相继增加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 对生态教育和教学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推动高校生态教育逐渐向深入发展。

从世界各国生态教育的实施现状看, 生态教育已突破了传统“知识本位”的功能束缚, 不仅局限在使人们认知生态知识, 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道德观, 养成人们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因此生态教育成为最有效且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

三、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有60多所高校设有环境保护专业,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同时生态、环保等教育内容也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

1. 教学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文、理、工等学科的划分, 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这种体制和局面至今未能有较大的变动和突破, 从而造成单科独居的局面。这种学科划分体制导致生态教育仍然局限在生态学的专业圈囿而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不利于生态学公共课程教育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使得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增大。

2. 学科划分和指导思想的局限。

长期以来, 生态学在学科群中的地位颇有争议。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环境科学远比生态学范围要大, 应用更广泛, 生态学应归属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划分方法正是目前教育部学科群的划分依据。因而生态学作为高校选修课鲜为人知。然而根据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 它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而人仅仅是生物界中上百万种物种之一, 因此生态学所描述的基本生态知识和原理比环境科学更清晰明了, 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也比环境科学更广泛, 因此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不应凌驾于生态学之上, 同时将环境科学划入生态学中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抛弃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 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去客观公正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真正消除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3. 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

首先, 在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理科学科, 很难在文科、工科学生中进行讲授, 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 致使生态学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所突破。事实上, 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深奥的模型、公式和系统性理论, 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栩栩如生的例子表达得浅显易懂, 不论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另一方面, 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高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也密切相关。目前, 少数对生态学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都在试图打“生态牌”, 动辄就冠上一个“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时髦术语作为口号进行宣传, 而实践中却采取反生态的作为, 使“生态”仅仅变成一种噱头、一种姿态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这无疑降低和削弱了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 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生态学是一门无师自通的“豆腐科学”的怪现象。

4. 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制约。

具有广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是开展生态教育的一个基础保障, 我们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但仅仅依赖这些来实施生态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 我国承担生态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不多, 而且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 因此, 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要么囿于生态伦理、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局限, 要么缺乏必需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再加上我国尚无类似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和相关培训机构, 导致高校教师很难接受有关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 这更加彰显了高校生态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

由于教育部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高校非生态专业、生物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使得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大。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分量、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等都只占很小的比例, 生态学课程无法成为必修和公共的专门课程, 因此, 我国生态教育难以形成规模, 更没法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氛围。再加上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种企业领导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在考察政绩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 从而形成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亟待深入完善。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绝非单纯的生态学、经济学等技术层面的操演, 更主要的, 它是文化层面即人类价值世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7]。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价值观的塑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校的生态教育不应仅涉及生态学、环境保护等生态知识的普及, 还应致力于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的培养;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专业的任务, 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 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 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 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教育支撑,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02) .

[2]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02) .

[3]苏宝梅.培养亲生态人口与和谐教育的使命[J].理论学刊, 2005 (06) .

[4]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63.

[5]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2) .

[6]文传浩, 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 2001 (05) .

上一篇:气象仪器下一篇:乡村改革进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