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2024-06-30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共6篇)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1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生态科学形成了以有机论为特征,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这种生态思维方式富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哲学的整体转换意蕴,代表了人类在新的实践水平上对自身生存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种新的科学内省.具体表现为:从机器论到有机论的本体论转换;从还原论到复杂论的方法论超越;从支配论到协同论的价值更新.

作 者:王国聘 Wang Guo-pin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刊 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21(1)分类号:B82-058关键词:生态思维方式 有机论 复杂论 协同论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2

一、哲学观与哲学教育思维方式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研究已经改变了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教材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做法。很多学者意识到哲学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哲学观的变革。对哲学观问题即“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决定了“将哲学视作什么”,进而制约着哲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路径选择。

1. 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哲学观问题

“哲学是什么”关系到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史上每一个哲学家都会在不同的层面面对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构成了区分不同哲学理论的基本维度。在此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哲学是什么”是“全部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其他所有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 (1) 一般而言,这种哲学的自我理解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有学者将其总结为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存在意义说,人生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样式说、实践论说等八种。 (2) 而哲学的自我理解正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核心问题。

第一,作为理解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重要问题“将哲学视作什么”,从属于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的回答,受其指引与影响。这便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第二,对“将哲学视作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在哲学的自我理解中进行。而在具体的哲学教学中,这一问题则转化为怎样理解哲学与哲学教育对象的关系问题。由此观之,上述两个方面共同确立了哲学观问题在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形成中的核心地位。

2. 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多维理解

从教学观念的变革来理解哲学教育,可以认定哲学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要求不能将哲学教育和教学只理解为一种技术性的问题———哲学知识的传授,而应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将哲学教育理解为一种文化与价值对学生的个别作用过程。

从哲学的呈现方式看,便是教科书的编纂、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问题。当然,还包括现实教学场的构建问题。

二、“作为知识”和“作为价值”———理解哲学教育思维的两种方式

亚科·欣蒂卡(Jaakko Hintikka)曾说,“哲学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是,首先,推理和论证技能的传授,其次还是思想史的教学,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中找到其思想坐标”。 (3) 这一认识揭示了对哲学教育思维的理解可以有两个方面:第一,哲学教育是知识技能的传授;第二,哲学教育是价值观的塑造。从教育的过程来看,哲学教育并不是特定哲学观念的单向度显现。它包含着主体对价值的体认、对生命的感受等一系列活动。因此,把哲学与哲学教育“作为知识”还是“作为价值”,确实是理解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两个不同维度。

1.“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特点

“作为知识”的哲学理解是把哲学视作一种知识或知识体系。认为哲学是规律的综合这样一种哲学观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知识是人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所取得的认识成果,而哲学本身有其知识性的一面。这种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确定性。既然将哲学视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就要求它应当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客观反映,应当是不变的确定真理。否则知识的权威性将会受到挑战。

第二,单一性。事实上,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的理解,应当是多元化的。在多元理解中,哲学教育也应当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来。

第三,静态性。知识本身即具有确定性的倾向,这必然会将哲学这一“知识”视作是一种凝固不变的东西。这种凝固本身就使哲学的丰富理解打了折扣,将哲学视为静观和冥思的产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实践的产物。

应当指出,这种将哲学视作知识的哲学教育观念由来已久,也深刻影响了教育观念,它与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同样的背景。麦克·扬(M.Yong)就曾指出大多数社会学家都是将教育视为社会化特定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 (4) 这种观念背后站立的是冰冷的理性身影,使得哲学教育本身应当具有的面向人的亲切感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2. 从“作为知识”到“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理解转变

如前文所析,“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将哲学视为知识性的客观存在,未能使哲学的丰富内涵和功能显现出来,也使哲学教育的价值被遮蔽起来。这对哲学教育力图体现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哲学的特性表明,哲学从来不是一种冷冰冰的逻辑,而是熔铸着人类的理想、性念、情操和教养。” (5) 因而,哲学不应只是一种“作为知识”的存在,而应是面向人的充满了亲切感的“作为价值”的存在。

从哲学的本质上理解,哲学就是应当关注人的命运和幸福,这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取向,也体现了哲学的价值观特性。正是在这个角度上说,“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体现了哲学所含的丰富意义和哲学教育对学生的多元价值。

“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打破了“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观单一、确定和静态的倾向。在与人的交往、沟通中确立起来的哲学教育过程也便成了价值显现的过程与场所。这也是价值问题在当代社会得到特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理解的二重性及其整合

通过对“作为知识”和“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到哲学教育思维既有知识性取向的一面,同时又有价值性取向的一面。既有“物性的存在”倾向,又有“为人的存在”倾向。这是哲学教育思维的二重性的具体体现。因此,不能在“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与“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之间作一简单的评判和选择,全部否认“作为知识”的哲学认识论取向。要想克服这种思维方式的二重性,必须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整合。

三、“作为实践”———哲学教育新思维的确立及其价值

“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和“作为价值”的教学思维方式在理论层面会有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的争论。从哲学的自身理解来看,固然要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凝固不变的知识,但从哲学教学层面来看,从哲学教育的对象来看,特定的哲学精神总是要通过一定哲学论述体系体现出来,这种论述当然有知识性的一面。将哲学视作是一种价值观虽然凸显了哲学的价值功能和对哲学教育对象的意义,但丰富的哲学价值也有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单一化,成为特定意识形态的灌输。这种为人的价值遭遇单一化的趋向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加以认真关注和寻找答案。如何在事实与价值的分裂中找到这二者的弥合点,怎样来沟通“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和“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呢?“以哲学方式关注和把握现实人的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 (6) 这一论述启示我们需要树立起一种新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即“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来实现“作为知识”与“作为价值”的联结。

1.“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实质

首先,“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本质上体现了实践论的哲学观。哲学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哲学教育也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中展开的实践。哲学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描述现实,更要使人对现实有反思和批判。这是哲学特有的问题方式,只有如此才能使哲学理论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凸显了哲学教育的本质。哲学教育的对象和哲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获得了自身关于哲学的体验,建构起自己的哲学理解空间。

当然,“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并不是把纯粹的实践活动当做是哲学教育自身。“实践”并不是特指哲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践更是表达了哲学教育的进程和进程所包含的特殊意义。

2.“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价值

“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的确立,从根本上打破了“作为知识”与“作为价值”的二元选择难题,兼顾了哲学教育的二重性,使得人这一哲学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前所未有的得到了重视。具体来说,“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现了哲学自身理解即哲学观的变革。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观念从根本上确立了从实践的角度去看待哲学教育的角度。这种转变深深植根于哲学观的伟大变革之中,马克思曾说过:“抽象的理论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7)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论哲学观从根本上超越了前面论及的各种代表的哲学观。哲学教育只有从实践的人的存在入手,才可能深化哲学对人的意义、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实现了哲学教育中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的统一。哲学教育既包含着知识性的内容也包含着价值性的取向,各执一端的争执并不能达成共识。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并不是天然就是矛盾的,这二者的统一则只有在实践视野中得到解决。在“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中,哲学知识是在主体的相互作用中被建立起来的,是教师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其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到学生。这种影响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选择也主要是通过“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来达到的。这种哲学教育思维方式,既有可能超越单一“知识”取向所带来的凝固化倾向,又能有效地避免“价值”凝固所造成的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灌输,从而实现两者的真正统一与超越。

第三,凸显了哲学教育的主体维度。哲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掌握这一思想武器的对象不应当被视为有待教育和塑造的客体,而是主体性自我塑造的人,哲学是主体用来科学地把握世界、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实现的智慧。” (8) 这一主体向度的确立能够影响深层次的哲学教育观念,进而对哲学教育的方式、哲学教育的方法,哲学课堂的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变化。

综上所述,“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走向“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有着其现实的合理性和重大意义。但这种转变有可能造成的“知识”与“价值”各执一端的情况值得重视,二者的真正沟通还要依靠“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确立。从“作为知识”的哲学教育思维出发,可以确认哲学教育的知识性目标;从“作为价值”的哲学教育思维出发,可以确认哲学教育的价值观目标;而从“作为实践”的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出发,则会看到融汇了知识、价值、能力等各要素的哲学素质提高的目标。由哲学知识的传授到哲学能力的塑造最终形成哲学素质,这才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变革所具有的最终指向。

摘要:哲学观问题是回答“将哲学视作什么”这一体现哲学教育思维方式问题的核心。由此形成了哲学教育的不同思维方式。从“作为知识”转向“作为价值”是哲学教育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作为知识”,“作为价值”,“作为实践”,哲学教育,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27页

[2]我国学者孙正聿先生所做的概括, 虽然是一家之言, 但基本上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的哲学观论说, 有很大影响。参见孙正聿:《哲学通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32页

[3]亚科.欣蒂卡:《关于哲学的教育使命》, 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哲学家的休息》,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第204页

[4]麦克.扬:《未来的课程》, 谢维和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33页

[5]孙正聿:《哲学的目光》,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82页

[6]韩庆祥:《回到马克思哲学的本性的基地上探索哲学发展之路》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第1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74页

哲学思维方式总体演变初析 篇3

哲学思维方式总体演变初析

哲学的发展、不同哲学形态的衍生,都源于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目前对哲学发展的`总体性研究,多以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为尺度,把哲学总体划分为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方法论哲学的演化序列,而未涉及这种演变中所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性.必须对此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并发掘出其内在规律,明确实践思维方式的历史土壤、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立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作 者:马腾 MA Teng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重庆,400715刊 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L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4)分类号:B2关键词:哲学 思维方式 实践论 演变 存在

孟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管窥 篇4

孟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管窥

孟子的学说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其人生哲学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大影响.孟子从性善论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提出了理想人格和人生价值的学说,对民族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这份历史遗产进行评估,对我们建构一种新的人生哲学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作 者:陈永杰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063刊 名: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5)分类号:B222.5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理想人格 现代价值

现代生态思维方式的哲学价值 篇5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然而, 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人类文明要延续和发展, 应该对以往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改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 十八次代表大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这是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自觉。

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型的文明形态

在英文中, 文明 (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一词, 指的是“城市化”和“公民化”的意思, 后引申为“分工”“合作”, 就是指人们和睦地生活在“社会集团”中, 是先进的社会、文化发展状态和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环境关系规律, 不断自觉地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达到人与自然和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是人类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和谐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终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在通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关于自然、自然秩序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逐步由“敬天侍鬼”到“天人合一”再发展到近代社会“人是主宰和目的”的人类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也相继创造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辉煌, 但是, 其发展中过分的突出人类的中心地位和控制能力, 导致了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 最终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问题的反思, 对支撑工业文明的人类文化价值观的重新审视的结果, 是面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要求的文化自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不是人类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而是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自然价值的问题是这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分歧。

2 自然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自觉

“价值的本意是存在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自在自为的倾向性, 也包含着利用其他的存在物来维护和加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存在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自在自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认为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在整个近代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然而对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反思, 必然导致以自然价值为根基的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首先, 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来看, 人类在生存发展中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用。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 就必须和大自然产生交互关系, 即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关系,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发展。可以看出, 这本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然而传统的价值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来审视自然, 当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只是具有工具价值,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这种价值视阈的狭隘性和独断性逐步暴露出来。实质上, 大自然包含着自然和人类, 它们都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目的性。大自然无论从现象还是本质上看都是一个价值多元体, 具有多个中心, 而人类是众多价值中心之一。在这个价值体系中, 只不过人类是具有最高主体性的生灵, 他们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追求着、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其次, 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生态科学的发展来看, 无论是自然系统的整体存在和发展, 还是自然生命个体的生成、成长壮大和死亡的过程都具有自足性, 即具有自身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自然内在固有的这种自足性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根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无论是生命个体存在和发展还是自然系统整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在自为的, 这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恰恰是大自然以自身为目的的自主性的表现。在生态环境中, 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从个体生命角度来看它们都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系统, 这个系统按照特定的自然秩序进行自我维持、自我组织并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它们的生命活动是以自在自为形式展开的, 以自然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演进不需要它物作参照而自主地决定, 在自然遗传、生态进化史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演进。以这种方式既能自足的实现自己种的生存和繁衍, 又能向更高的组织水平进化, 这是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价值, 它们的存在不是以人类的存在为依据, 自然是自身目的的中心, 正是自然的自我目的性构成了自然的内在价值。

同时,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也以系统的方式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 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 存在于自然界的。”[2]

最后, 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工具价值的内在根据。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自然存在物以自身存在和发展为目的的自在自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自然生物而言就是生命利用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机理自主生长壮大的过程。马克思说:“自然界不是存在者, 而是生成者和消遣者。”[3]正是因为自然这种内在的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构成它们成为人类世界领域的“材料”, 即对人类具有工具价值。

3 生态文明社会必然要求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自觉

面对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生存困境, 社会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倡导和建构生态文明社会, 而对生态文明社会的认同和建构的哲学基础是环境哲学, 其核心是自然的价值问题。

首先, 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必须突破现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自然环境的恶化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结果。对自然内在价值认识的合理回归, 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价值前提和哲学基础。其次, 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必须在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 逐步确立生态系统和谐共生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 是一种社会品质。

总之, 在现代社会, 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工业文明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反思传统文化价值观, 确立生态文明理念,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当代人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自觉, 也是历史的必然。

摘要: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人类创造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是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人类具有内在价值, 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 对自然价值的回归是生态文明社会建立的价值根据和哲学支持。

关键词:自然内在价值,自觉,生态文明,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米江霞, 张海军.论自然的内在价值[J].河西学院学报, 2006.6.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 1984:305.

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篇6

刘海鸥(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刘海鸥,女,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博士后,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外国法律史。

摘 要: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天人合一”是传统的生态保护法律和实践的思想基础;生态道德教化在民众传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及生态法律的有效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值得今人借鉴。而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互动模式为现代环境保护法律渊源的多元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上一篇:小学教师教书育人总结下一篇:2024报名通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