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

2024-07-15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精选10篇)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 篇1

前言:由于我们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很受人们的欢迎, 所以我们要了解生态型住宅小区, 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合适人类居住的地方, 才能够使得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更好得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探讨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从而知道我们这种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一些什么, 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进行设计小区的时候更加顺利。

1.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

现代生态型住宅是我们最理想的住宅, 因为这种住宅环境优美, 对于人体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人类最想要的住宅。所以现代生态型住宅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 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了。但是这种住宅在建筑的时候要花费很长的资金, 所以人们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很多, 这也是这种住宅现在发展的一个阻碍。要是能解决这种问题的话, 这种住宅在以后的发展会更好, 但是要想解决这种住宅的施工花费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因为这种住宅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气好, 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方面上要花费很多的金钱来净化空气。

2.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优点

2.1 结构简单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结构比较简单, 这样就显得住宅很干净, 我们住在这里也会干净很舒服。由于在现代生态型小区中, 一般都是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或者花草, 最重要的是一般都不会存在一些产生污染物的仪器。还有我们在建筑现代生态型小区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不用花上很多的时间去设计周围的结构, 一般都是对于植物进行种植就可以。还有这种住宅的环境设计不用太多的原材料, 只有一些植物就可以了, 所以说这种住宅小区结构简单。

2.2 环境优美

一般不管是什么人都想要住在一些环境优美的地区, 对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来说, 这种住宅小区符合我们生活的需求, 让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舒服。由于在这种住宅里面都是一些植物, 植物对于环境有净化作用, 所以在这种住宅子小区中环境特别优美, 并且空气新鲜, 特别适合人类的养生。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住宅从外面看是绿油油的, 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还有绿色可以保护眼睛, 这样可以减少一些近视的概率。在现代生态型小区中, 因为存在着自动净化空气的植物, 所以在这种住宅小区中环境都很优美, 这也是它很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2.3 居住舒服

由于现代生态型小区中存在着很多的优点, 所以人们在这种住宅小区中住的很舒服。不仅是因为环境优美, 我们在这个小区中生活很舒服, 还有更重要的是由于这里空气好, 所以我经常不回出现各种疾病, 比如说我们因为空气质量差, 所以我们经常会患上一些呼吸类的疾病, 还有一些哮喘疾病。由于在这种住宅小区中很少会存在这些疾病, 这也使得我们在这里生活的很舒服。还有就是在这个生态型的住宅中, 还有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不仅仅在住的舒服方面, 还有就是生态型小区是一种很好的休闲的地方。

3.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设计规划中的问题

3.1 不合实际

我们现在由于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生态型住宅就成为了我们最关住的住宅, 使得很多的设计师在这个方面上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对于生态型小区的规划与设计都得到设计师的重视。所以现在对于生态型小区的各种设计都有, 不管是多么理想化。但是虽然对于现代生态系小区的规划越来越重视了, 但是还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于生态型小区的设计规划来说, 这些规划图不和实际, 一般的设计图都是一些欺骗居民的。因为由于现在我们对于这种住宅的渴望, 所以一些设计师就针对于这个就做了一些很理想的设计图, 这样可以吸引到居民的注意力, 所以说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存在的问题就是设计与规划不和实际。

3.2 缺少人才

虽然现在我们都想要住宅生态型的住宅小区里, 人们也特别注重这种小区的发展。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工程的发展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 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 我们的生态型小区就会得到发展。但是对于现代生态型小区的发展中, 缺少人才就成为了这个工程发展的阻力, 没有了人才, 那么就没有好的设计图, 这样我们无法设计出我们想要的生态型小区, 这样生态型小区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今后要想更好的发展生态型小区, 那么先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3.3 花费太多

现代生态型小区虽然说是我们最理想的一种住宅, 但是在我们现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住不起生态型住宅。由于这种住宅一般都是一些很富裕的人才可以住上的, 一般的普通老百姓都不可能住宅生态型住宅中。

4.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设计规划解决措施

4.1 规划设计图

对于一些不合实际的设计图来说, 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设计师完成设计图的时候, 应该要经过很多程序的审查, 最后确定合格了才可以再现实生活中使用。对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来说, 要想有我能理想的设计图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得到运用, 那么就要花费很大的功力和资金。对于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设计图, 公司应该要有专门的审查机构才可以, 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还要有一些实践的检验才可以,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样才能够出现一个符合实际的设计图。

4.2 加强教育, 培养人才

不管是在那个公司或者是企业中,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对于现代生态型小区设计师的培养就显得很重要了, 因为只要有了优秀的设计师了, 才可以设计出我们想要的住宅, 并且可以设计出很舒服的住宅小区。对于现代生态型小区设计师的培养不是一般简单的事情, 因为设计是一个灵感的问题。所以说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话, 是要花很长时间的, 并且对于这个的培训最重要的是应该要他们经常参观一下优秀的建筑, 还有一些美丽的景点, 这样才可以对于他们的设计灵感有一定的帮助。

4.3 实际和理论相结合

在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理论在实践上很难应用, 这样就导致我们一些理论的设计图无法再现实的生活中得到应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生态型住宅小区中, 我们应该都要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理论上学到的知识才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要想让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想结合, 那么就要求我设计师要对于实践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 要经常要参与实践的项目, 我们要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 应该要根据这个理论知识来研究实践的项目, 这样就可以才能使得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结语:

随意我们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现代生态型小区越来越受到别人的关注。但是随之也有很多的问题, 为了能够让这种住宅更好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深一步的了解这种住宅, 这样我们建设这种住宅时遇到问题时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增加了, 我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仅是对于住宅的美观有要求, 还要对于住宅的质量也要重视。然而现代生态型住宅的发展越来越好, 因为这种住宅类型刚好有这些功能。所以对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生态型,规划设计,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李维信, 《四川灌县青城山风景区寺庙建筑》, 建筑史论文集第五集清华大学建筑系编五.2011:234-369

[2]齐铉, 《试论形成苏州园林艺术风格与布局手法的几个问题》, 建筑史论文集, 第一集清华大学建筑系编一.2013:258

[3]郭黛姮, 徐伯安,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 建筑史论文集, 第三集清华大学建筑系编三.2013:127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 篇2

关键词:生态住宅;室内空间;可持续发展

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所处时间最长的空间,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住宅空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设计理念的引入则把住宅设计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和境界。生态设计也可以称为绿色设计,主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设计,其中包括无空间污染、无视觉污染、无光污染、无设计语言污染等。将生态设计理念引入住宅设计中所形成的生态住宅则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对住宅的影响涉及室内、室外两个方面。生态设计的原则具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五点:1)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因素,自然资源及其“周围”的因素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3)充分利用自然光。4)注重自然通风。5)用自然要素改善周围小气候。

我们现在使用的住宅是从过去的以区位优势为主导和以项目基本配套为主要卖点的两个重要阶段转变而来的,主要以环境为作为卖点,因而生态住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人们对“生态住宅”的意识常会走入“楼盘+绿化、以草代树+豪宅、小区内有假山+流水等=生态住宅”这种误区。事实上,生态住宅应遵循“节能、节水、低污染、优质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内涵包括三大主题:第一是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与影响。第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三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与山水住宅、园林住宅等概念不同,生态住宅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高形势。其核心是考虑住宅对人体健康和舒适的影响以及在建筑物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生态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方面。

将生态设计理念引入住宅设计中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可是随着现代化社会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日益显露,引发出种种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引导,将有可能成为破坏环境的“死角”。这里仅以目前国内的住宅设计现状来看,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们常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而忽视了居住区内部景观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或者华而不实,不能符合地域环境及人们各方面需要的居住区景观频频出现。例如,在住宅区内设置的休息椅,人们通常只注重美观而忽视了它本身材质的选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常在东北可以看到不锈钢材质的座椅,无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在炎热的夏季它都是一个摆设而已。

(2)住宅虽然使人们摆脱了旧的庭院,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与大自然的接触明显减少了。住宅室内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联系也在被人们忽视,人们常常喜欢孤立地看待住宅室内空间,忽视住宅室内设计中对自然光的运用以及设计与自然通风的结合、生态建筑材料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绿化景观在家居室内设计中的创造等问题。

(3)住宅空间规划不合理常常也会成为破坏环境的因素。在室内,现在许多家庭喜欢在住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拆墙、砌墙以及开窗等,随意组合空间,破坏了房屋的整体结构,有的甚至导致住宅房屋开裂或者变形,不仅对于建筑本身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它产生的危险性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违背了生态住宅健康、美观及舒适性的原则。

(4)空气、声、光等方面的污染在现代住宅设计中也经常被人们忽视。对自然光的不合理利用直接导致能源的浪费,室内装修所带来的灰尘、气味及非可再生建筑垃圾成为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污染源,对于含有苯及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建材的不合理运用都能够直接影响环境及人的关系。

(5)人们一味地追求时尚、气派,在住宅室内外设计中使用不恰当的装饰元素,不仅破坏了室内空间效果,影响了居住者的心理环境,也直接违背了生态设计理念。

在严峻的现实下,我们如何能实现人们所期待的“生态住宅”,如何实现住宅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呢?严峻的现实呼唤绿色住宅、生态住宅。营造符合人们生理及心理需求的生态住宅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如何创造为人们提供高质量、低维护、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的“生态住宅”。

深圳泰格公寓是将生态设计理念运用到住宅设计中,形成“生态住宅”的典型案例,它是中国第一个获得LEED绿色建筑认证银奖的项目。它在绿色、节能、环保等方面也起到

了住宅设计的典范。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高品质、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是泰格公寓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泰格公寓是为来深圳投资的各家中外知名企业的高级雇员及家属提供的高档的居住场所,它保留了原有场地及周边原有绿地的功能和形态,对原有树木、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自身围合型的布局形成中心庭院,闹中取静。泰格公寓将小区的单纯的平面绿化延展为屋顶绿化和每户的平台绿化和出挑花槽形成的立体绿化,绿化上了房,通过减少热岛效应,有效改善局部生态环境。防止施工中造成地毯、吊顶和石膏板墙等形成二次污染。挥发性材料施工和装修过程中全部采用低挥发性的黏合剂、密封剂、涂料、油漆、地毯、合成木材,减少有气味、有潜在刺激性和有害气体量,保证安装人员健康和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泰格公寓的案例告诉我们生态住宅无论形式及使用功能如何变化,都要遵循以人为本、节约的设计原则,通过对空间布局、绿色家具的使用、对自然要素的充分利用等途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优美、洁净的生活环境。“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和奥运会的精神一样,绿色、人文、科技已经在逐步成为当代设计者们追求形式之外最重要的方面,将生态设计理念应用到住宅室内设计中,使住宅本身得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与环境,也正印证了生态住宅的内涵:以人为本;高品质、低能耗、低排放;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人、自然、建筑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孙玉文.室内设计中的灵魂[J].孝感学院学报,2009(1).

[2] 胡建新,林武生.绿色建筑和谐家园——招商泰格公寓节能设计[J].建筑学报,2007(4).

[3] 吴雄.论室内家居生态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5).

[4] 徐淑芸.从泰格公寓看绿色建筑规划[J].建设科技,2004(12).

[5] 葛胜.浅谈绿色生态住宅[J].山西建筑,2007(4).

[6] 胡建新,林武生.打造南国绿色建筑[J].建设科技,2006(14).

[7] 李慧秋.浅议绿色生态住宅[J].当代建设,2002(3).

[8] 曾东.谈现代绿色居住环境[J].南方建筑,2006(2).

浅谈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社会得以快速的发展, 由于在经济、环境和能源发展问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了使各方面得以协调的发展, 国家分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从而引导未来住宅应向生态住宅的方向发展。生态住宅设计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住宅室内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 所以需要各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 从而确保能够设计出优质、高效的生态住宅。

1 发展现代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1.1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战略, 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即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 所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 才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支持。现代生态住宅建筑的提出, 是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和和谐的环境中, 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1.2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总能耗当中, 住宅建设的能耗还是占据较大的比例, 这不利于节能目标的实现, 所以建设生态住宅, 通过对项目用地进行合理规划, 建筑体系的科学化, 从而提高土的使用率, 增加建筑的容积率和使用寿命, 而对于建筑材料, 生态住宅所需要的都是节能型材料和可再生资源, 所以对于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进行淘汰, 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

1.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生态住宅的建设, 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健康、美观的要求, 由于生态住宅是建立在保护环境美好的前提下的, 所以居民区的废弃物可以做到再生和循环利用, 尽量做到零排放和零污染, 充分减少了居住环境受污染的几率。生态住宅利用自然的原材料, 避免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们的伤害, 可以使人们居住环境更为舒适和安全。

2 生态住宅设计要点

2.1 住宅区风环境设计

风环境是生态住宅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长期以来在进行住宅设计时, 设计人员往往考虑更多的是住宅平面的功能、美观和空间利用设计, 而对于风环境对人的影响考虑的较少, 这就导致在风速较大时, 人们要受到风的侵袭, 而当夏天天气炎热时, 室内通风不畅, 不利于居住的舒适度要求。所以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 需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及高密度建筑群中的风环境所对人带来的影响。确保室外具有良好的风环境, 使人们居住的更为舒适。

2.2 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居住区热岛现象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 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到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 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 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加重污染, 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及水景设置, 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 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生态住宅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率, 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绿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林地在改善室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 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绿地浇灌上, 可谓得不偿失。

在绿化系统设计中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 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 要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二是设计中要以人为本。

2.3 日照、遮阳与采光

建筑的自然采光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冬季, 对自然采光更有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遮挡问题, 遮挡主要来自于建筑外型所导致的建筑围护结构实质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会对建筑物的热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需要在设计时对于建筑的凹凸变化进行注意。

3 现代生态住宅的建设设计方案

3.1 建筑山墙节能处理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小区地形特点, 住宅西山墙较多, 因此如何解决西晒问题是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比如某办公建筑的主入口为西向,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西晒成为建筑生态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西晒, 采用缓冲层的概念设计, 即在西向主入口处建立一面大尺度的防晒墙, 这是一面与建筑完全脱开的混凝土实墙。在炎热季节, 可以最大限度地遮挡西晒的直射阳光。同时, 防晒墙与建筑主体之间宽达4.5m的空隙具有较强的拔风作用, 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互动。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 建筑师仿照“双层表皮”原理, 在西外墙上做构架处理, 即从每层圈梁上挑梁与从地面升起的柱一起形成一道西外墙构架, 在每层构架上设置连梁, 沿梁柱构架种植爬藤类植物, 可形成西山墙的一道绿色屏障。该绿色屏障与西墙之间又形成通风井, 这加强了西外墙的散热性能, 并且可以从立柱侧为构架上的爬藤植物浇水。这种应用在住宅中的“双层表皮”做法造价较低, 既降低了夏季热辐射对西墙的影响, 又改善了室内热环境, 美化了建筑。

3.2 建筑外墙保温

建筑外墙需要做成节能墙体, 即内保温墙体和外保温墙体。长期以来, 内保温节能墙体应用的范围较广, 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内保温墙体极易形成冷桥现象, 影响了保温性能, 同时由于内保温是在室内墙面进行的, 不仅占有室内的空间面积, 而且内墙面发生虚鼓时也不利于二次装修的进行。所以目前的建筑进行保温墙体选择时, 通常都会利用外保温墙体, 尽管外保温墙体在经济性方面不如内保温墙体, 但其有效的规避了所有内保温墙体的不足之处, 具有较好的热效率, 而且无论是新建设房屋还是节能改造建筑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性能上更为优越。

3.3 水资源循环

水环境建设是现代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环境在住宅小区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住宅内要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 以供给合格的用水和及时通畅的排水, 住宅小区内要有室外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大面积的绿地及区内道路也需要用水来养护与浇洒。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住宅小区优美、清洁、舒适的重要物质条件。其中, 雨水回收利用是水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节约水资源、补充地下水、改善小区环境的途径之一。

3.4 太阳能利用

目前各种清洁能源开始发展起来, 而且也开始进行广泛的应用。这其中最为成熟的当属于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热水技术、太阳房、太阳能光辅发电等, 目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技术还不完善, 处于起步阶段, 而太阳能热水技术已最进入成熟阶段, 所以在住宅设计时, 可以在屋面统筹上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考虑, 避免出现二次投入的问题。

4 结束语

现代生态住宅的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也是人类住宅的发展趋势, 所以在设计时要具备以健康环保、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思想, 从而在设计上确保生态住宅更能满足人们宜居的需要, 实现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摘要: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增加, 生态住宅的理念得以提出, 这必将成为我国现代住宅发展的趋势。文章从发展现代生态住宅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生态住宅设计的要点, 并进一步对现代生态住宅的建设设计方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立红.绿色住宅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徐廷希.生态住宅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住宅科技, 1991 (12) .

浅析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 篇4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技术

1.生态型住宅建筑的涵义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在有一些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这些建筑基本不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而是在节约经济的条件下达到原生态的目的,但这类建筑虽然具有生态化的特点,但其达不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也缺乏可持续性,所以不适宜普遍性,另外,不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也不符合可持续的生态观。所以,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将现在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建筑设计当中,从而达到普适性,通常称为“适宜技术”。生态建筑需要“适宜技术”的设计手段来实现,适宜即是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因此我们可以基本的居住环境要求出发,得用适宜技术,再结合当时环境的特点,而设计出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从而使生态建设设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也是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趋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传统的技术进行改造或是采用选择的技术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来实现,或时直接进行实验研究,从而直接为适宜技术服务,达到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过程。

2.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2.1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2.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2.3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3.现代生态住宅的建筑建设设计方案

住宅设计生态化主要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外围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3.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3.3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①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并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降低“热岛”作用、改善住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3.4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地理与气侯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对住区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进行建筑群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分析,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3.5外围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外围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日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

3.6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声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

4结语

总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桓小红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职业2009年第09期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 篇5

一、生态型住宅的定义

生态型住宅也可以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以及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态型住宅小区是集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各种自然资源利用有效、环境优美舒适、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破坏或生态失衡影响小等诸多优点于一体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一个人工复合系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生态住宅小区所面临的两大课题。

二、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设计原则

1. 合理利用不同的地理条件

生态型建筑在选址时应尽量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与周边的环境做到和谐共处, 对沼泽、周边交通问题、地表的科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进行统一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地形和地貌。为了能使住宅环境显得更加自然, 在土方的使用上, 也是尽可能少的使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是1936年美国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在这座建筑上, 室内空间自由延伸, 相互穿插, 内外空间也互相结合, 在生态住宅领域里, 堪称典范。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设计也体现了受我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 住宅建筑选址时要选择背山面水、座北朝南的龙脉, 这就是我国古代朴素生态思想的一个体现。

2. 选择合适的生态植物

生态住宅在选择生态植物时, 主要以本地生长的植物为主, 适当地选择一些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来改善住宅小区内的植物结构。对于自然生态结构的布置, 要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的科学搭配, 要创造出“一年四季各不同”的景观效果。

3. 做到节能减排

在能源使用上, 生态住宅小区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情况, 合理地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这些绿色能源。对于常规能源的使用, 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优化配置。水源的利用上, 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套系统, 在室内, 设立污水净化和再利用系统, 用于清洁室内卫生;在室外设计雨水收集和处理的中水系统;在水景工程上, 要将室内和室外的两种净水系统放在一起考虑。节约土地方面则要做到合理的规划土地, 采用立体的建筑体系, 改善土地的使用功能, 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土地资源。

4. 保护利用环境, 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环境特点相结合

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 在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基础上, 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可持续性, 使建筑在充满自然活力的同时, 也有了一些历史人文气息。在建造的过程中, 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废气排放、废弃物的污染等问题。

5. 垃圾的处理

这项工作虽然不属于住宅建设的内容, 但它是环保和住宅物业的管理工作之一。垃圾的处理可分为收集和处理两大方面, 在收集上要着重体现“谁污染谁治理, 谁排放谁付费”的问责制原则, 处置垃圾时则要按照“垃圾的种类”、“垃圾是否有害”、“垃圾的回收利用”这三点原则来进行垃圾处理。

三、我国生态住宅的现状

生态住宅的核心是绿色生态住宅, 对此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原则》中, 我国首次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以及建设生态小区的内涵与技术原则。提出了在建筑过程中关于能源、水、电、气、热环境及绿化、废弃物处理等9项国家性定量指标。

“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提出后, 立刻就得到了国内的环保主义者响应, 并与生态住宅的倡导者们一同致力于“绿色生态住宅”的评定标准和推广。截至目前, 国内约有200多个楼盘按照“绿色生态住宅”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建造和装修。其中以著名的北京万国城改造项目最为出名。

我国政府在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之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化住宅的优惠政策。“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健康住宅”的理念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房地产企业也将目光投到了“绿色生态住宅”上, 而购房者买房指标也从以前的优先考虑“交通位置好”、“商业圈内”等一系列的物质条件, 转变成以住宅小区内的绿化情况作为判断小区优劣的重要指标。这从广度上, 推广了生态住宅小区, 不仅给我国的房地产事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一份贡献。

四、我国发展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1. 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在当代, 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当代社会的主旋律,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生态环境的质量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生态化的城市就应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工作氛围。

2. 生态化住宅增加了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生态化住宅也是房地产项目的一种, 每年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 随着生态化住宅的提出, 传统的占地面积大、资源消耗多的房地产项目的竞争力远远不如生态化住宅小区项目, 生态化住宅小区虽然在初期建设成本上过高, 但是建成之后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 生态化住宅小区的出现将会吸引许多房地产商的投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配了民间流动资金,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提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精神水平也有了相应的进步。人们对已有的生活居住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住宅区的绿化问题、住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生态化住宅的出现正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五、现代生态化住宅的发展前景

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生态化住宅建设起步较晚, 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因为我国环境与其它发达国家的环境截然不同, 所以在建筑节能这方面, 与同属于同地形同气候的国家相比, 我国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大约是其他国家的3倍左右;在绿色设计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技术研究方面, 我国也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生态型住宅建筑在能源的使用上, 要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再生资源, 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及雨水收集系统, 在资源利用上做到全方位的节能减排。在建筑材料上, 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大量采用再生材料, 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石膏墙、再生骨料、工业废渣等;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 近几年在国内也涌现出了不少生态型建筑的典范, 例如国内著名的皖南民居, 宁波五龙潭山野间的山居酒店, 上海的佘山国家旅游公园, 上海的手动生态样板楼等等, 这些生态建筑很好的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 做到了建筑的生态化。再如新疆昌吉世纪花园, 它是集生态、环保、高科技、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世纪花园”, 广泛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规划设计超前性、先导性与高起点、高标准相结合, 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住宅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 它在具备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技术的同时, 与新疆特有的地形和地貌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也大大提升了世纪花园小区的生活品质, 促进西部住宅建设产业化进程。

六、结语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 篇6

对于生态型住宅建筑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 笔者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住宅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 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 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 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再次就是在住宅的建筑精神上既要体现时代性, 也要反映地域的历史与人文环境。

2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 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 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基本特征如下:

⑴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 改善景观, 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 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 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⑵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 (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 , 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⑶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 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 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 既满足使用舒适度, 又节省能源。

⑷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 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 尽可能保护好, 根据不同情况, 力求回收利用, 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 使用先进技术, 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 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 节省建筑造价。

因此, 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3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一般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型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 清洁的空气, 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 ;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 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 (包括节约土地, 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 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 。又要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 (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 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 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以人为本,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 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 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但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 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 改善室内环境品质, 提高舒适度, 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 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3.2 使用洁净能源, 降低能耗, 保护自然资源及绿色生态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 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 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 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 (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 , 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 以最低的资源, 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3 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 废物再生利用, 水循环使用, 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 使用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扩大代用、再生利用材料资料, 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有用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条文, 以利推广。

3.4 保护利用环境, 尊重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相结合

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 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 保持绿色空间, 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 使建筑空间布局充满活力。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3.5 整体优先, 全寿命设计

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 经济性应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 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 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 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发展智能建筑, 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3.6 保护生态系统调控城市气候

创建舒适健康、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活追求。这要求设计及规划采取合理的城市结构与绿地系统布局, 考虑建筑通风与遮阳, 控制污染, 合理处理与建筑相关的垃圾及工业废弃物, 广种乔木并用当地杂草绿化 (节约水资源) 改善城市气候, 铺地尽量用可渗透性地砖, 以利于水和植物的生长。

4 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 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 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受具体地形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制约, 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设计师应以生态观的角度, 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相融。自然环境是生态型住宅建筑的背景与组成因素, 因此在住宅的选址方位上要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状况, 依势而建。其实在建筑选址上,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 风水理论便有了体系阐述, 它强调建筑所处环境的好坏对人的生活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具体思考如下:

4.1 加强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结构与材料的生态设计

对于生态住宅建筑的空间结构与材料运用方面应尽量运用下面几种生态设计方法:

一是生态住宅建筑空间中的少量化设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与技术条件对材料及其它组成部件最大限度的利用, 以减少物质与能量消耗。如在结构造型上以采用简约风格为主, 从而减少复杂造型结构造成的材料物质消耗。另外建筑所用材料的本土化也减少了材料长途运输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二是生态住宅中资源再利用化设计。住宅建筑空间中的装饰与结构部件应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与运用实现其可拆卸、可替换、可重新组装, 以此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三是生态住宅中流动空间的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进步, 使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与改造打开建筑传统的封闭围合面, 使室内外通透一体化, 也可以通过这些面的开合设计使空间产生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

四是生态环保型与天然材料的运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由于生产的洁净化和产品的生态化使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更新的旧材料也易于降解与转化并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土是组成物质世界中最基础的一种, 不论是对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来说, 土既是作为结构的基础又是一种提供支撑的源泉。土的物理和化学特征使得它成为被动式气候设计的一种非常好的起点。基于它良好的热惰性作用, 用泥土或石头为建筑材料实现的住宅建筑体, 通过减弱热量的传导从而使室内达到湿热平衡。

讲到光, 我们的设计师善于利用人工照明, 以至于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的存在。阳光是所有有机物的能量来源, 同时心理健康和感觉也离不开阳光的作用。在我国传统的乡土建筑中, 太阳方位是人们布置居所的指导因素。在西方公元前36年Varro就认识到面向东南的山坡是建别墅的理想位置。建筑玻璃框架部分面向东、南两面, 可得到充足的日照, 挡土墙、卧室上的庭院、室内地面与石质场地在冬季晴天能够直接接受阳光辐射, 太阳能以热量形式存储在石材质中, 并辐射出来给房间加温, 结构材料上合理的遮阳与通风设计也能够在夏季提供清凉的场所。

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在悠久的园林与建筑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媒介可以利用其固有的性质降温, 具有增强环境象征意义和愉悦感官的功能, 还可以创造诸如宁静、运动、声音、光亮等艺术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 可通过人工设计, 将高地的溪流水源引导经过住宅建筑的玻璃屋顶, 薄薄的水层沿东面的泻水屋檐泻下形成水幕, 通过流水渠迂入江水中, 循环的水层减弱了较强的辐射热, 光影班驳的折射光使空间内弥漫着自然的绿, 流水声与鸟语花香共同在这里创造动态自然居住环境。

4.2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应表现出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 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获取与满足状况较其它类型建筑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生态型住宅建筑还应表现出相应的精神生态内涵。

生态型住宅建筑的生态内涵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型住宅建筑要表现出它的时代性。在历史时序的标轴上, 不同时期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存在差异, 住宅建筑的物质形态也应与时序中其应处的点段同步, 以满足居者实际的供需关系。时代性体现着生态住宅建筑的精神与发展。再次, 现代住宅应体现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 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所决定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我们应在地区传统中寻根, 发掘有关“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 使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地域化, 地域住宅建筑现代化, 使居者在精神上获得亲切感。生态型住宅建筑在注重其现代特征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溶入, 建筑空间的流通性、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作风、家具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书画印章等造型饰物的象征性等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永恒特色。因此, 现代住宅建筑的生态性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反映, 地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 文化是其建筑内涵的品位。

5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住宅建筑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 生态型住宅建筑更应如此, 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 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 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董位, 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绿色建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现代绿色生态畜牧小区建设浅析 篇7

1科学论证

最好成立一个由有关专家学者 (畜牧饲养、动物疫病防控、环境保护、地理气候、土木建筑等专业的专家学者) 组成的小区建设规划论证小组, 负责小区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和布局等。

2应用现代饲养技术

小区内实现“四统一”, 即品种统一、饲养 (管理技术) 统一、防病 (技术) 统一和市场 (畜禽产品价格) 统一。

2.1生态饲养模式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尤其是实际地理环境和场内饲养规模、管理水平, 科学地利用当地环境把饲养业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的生物食物链式的良性环状生产模式。根据当地具体地理环境和场内情况可选择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2.1.1旱田生物链循环式

饲养场排泄物 (粪尿) —沼气池—发酵去毒增效优质粪肥—施用到大田—丰产粮食作饲料—饲喂畜禽;沼气还可用于照明、取暖, 节约能源、消除污染。

2.1.2水田生物链循环式

饲养场排泄物 (粪尿) —入水生植物 (如水葫芦) 养殖池—再入养鱼 (或虾、蟹、甲鱼等) 池或水田 (放养鱼、蟹等) ;水生植物 (如水葫芦) 作为饲养场的青绿饲料。

2.1.3场内残余能量饲料再利用式

饲养场粪便 (如适度水分的鸡粪) —干燥脱臭处理—按比例添加到猪饲料中—猪粪尿, 如2.1.1和2.1.2处理。

2.1.4微生态介入式

饲养场采用“微生态多菌群生物制剂”, 能够使粪便无臭 (改善舍内空气质量) 、畜禽生长加速 (产奶、产蛋、产肉增高, 提高饲料报酬, 降低饲养成本) 、抗病力增强 (提高成活率) 。

2.2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

2.2.1饲料安全

使用无公害性添加剂和药物, 采用大公司著名品牌饲料产品。

2.2.2饲养技术科学

采用现代饲养新技术, 为畜禽创造最佳的生存外环境、合理的温湿度、科学光照、清新的空气质量等。例如, 采用生态饲养技术—生态食物链饲养模式, 即种植业和饲养业良性结合;北方冬季塑料日光大棚饲养技术, 节能降耗。制定科学的饲养规范, 饲料要求、饲养技术要求、生产管理要求等要建立详细、科学的生产记录。

2.2.3畜禽品种优良

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适应性广, 最好采用已经适应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畜禽, 不可盲目引种。

2.2.4从业人员管理科学

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防病技术

建立完备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硬件———小区自有的实验室, 即疫病防控检测/监测诊断中心;软件———拟定科学可行的疫病防控规范, 计划免疫程序和防疫条例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

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动物传染病, 而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关键“硬件”就是预防性动物生物制品———疫苗, 其次是治疗性药品 (抗生素、化药和中药) 和消毒类药品。而药品的质量, 也就是药品安全是小区动物疫病得以有效防控的关键环节。

3.1药品安全

3.1.1预防用药品的质量保证

选用SPF/GMP化生物制品 (疫苗、血清等) , 并科学使用。SPF鸡及蛋已成为一种标准实验动物材料, 并且是生物制品行业标准的生产原料。 (1) SPF动物制备的疫苗不携带垂直传染的各种致病病原体 (病毒、细菌等) , 使用SPF疫苗可避免因制苗动物原料携带病毒或细菌而导致所生产的生物制品的内污染, 即疫病传播; (2) SPF动物原料制备的疫苗质量稳定; (3) SPF动物原料制造的疫苗效价高, 免疫保护效果确实稳定。利用SPF原料在GMP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方可保证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产品安全。

3.1.2生物药品科学应用

包括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冷链接续 (冷库、冷藏车、冰箱、冰瓶;疫苗接种用具———注射器、气雾器) 与疫苗使用阶段的质量保证 (包括保证保存运输科学性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免疫质量的科学使用方法等) 。

免疫防控宏观对策:以免疫监测为科学依据, 以弱毒活苗 (为主) 与灭活疫苗 (为辅) 作为“免疫硬件”, 以首免和加免为主线, 以母源、补白、调整、应急免疫等为辅线, 以多联与群体免疫为方向, 以免疫质量评价技术为标准, 以期全面提高畜禽传染病的整体免疫防控水平。

总原则: (1) 母抗求均, 后代群体抗体整齐均一; (2) 首免求早, 求早———尽力缩短免疫空白期;前防———采用活苗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接种, 以便建立黏膜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3) 加免求高, 死、活苗联合免疫——建立黏膜和循环群体高效价抗体的两道防线; (4) 调整科学, 死苗调整; (5) 应急求快, 发生免疫失败时用产生免疫快捷的活疫苗或抗体制剂早期应用; (6) 科学配合, 各个疫病在免疫时要做到互不干扰, 最好互相加强。

综上所述, 如想使疫苗免疫获得成功, 必须做到“四好”, 即好疫苗、好运输、好保存、好使用。治疗性和消毒类药品也必须保证其质量 (不使用“三无”产品) 和科学使用, 以保证小区动物疫病防控的药品安全。

3.2提高疫病定性诊断水平

随时把握当地当时动物疫病流行、临症及病变特点, 注意鉴别诊断, 彻底改变“肉眼定性”的确诊模式,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诊断学的角度看, 临症与病变只能作为建立“临床印象诊断”的参考依据, 而“临床印象诊断”尚处于“疑似性推断”的初级水平, 即怀疑可能是某病, 但无确切的依据, 欲想“最终确诊”, 则必须通过病原分离鉴定、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验手段方可作出。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 建议小区可开展推广普及HI抗体 (新城疫与禽流感) 检测 (监测) 诊断技术。

3.3科学治疗 (科学用药) 原则

优质高效、科学用药、减残除耐———减少药物残留和尽量消除病原菌的耐药性 (抗生素、化药等) 。

3.3.1科学择药

以药敏试验选择数种敏感药物待用。

3.3.2交替用药

取数种敏感药物交替使用, 每种药物使用时间不要超过1周。

3.3.3剂量适度

药量首次加倍, 以后常量。

3.3.4程序科学

先一线后二线——先使用常用的一线药物, 后应用二线新特药。

3.3.5时机科学

药物早期应用 (可以预防投药) 。

3.3.6时间 (疗程) 科学

疗程根据病情确定, 待确切治愈后停药。

3.3.7联合用药

抗生素、化药、中药 (或中西复合制剂) 、微生态制剂等科学配合应用。

3.4饲养小区参考防疫措施

为了保证畜禽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特制定如下参考性防疫措施。

3.4.1严防外毒

3.4.1.1防毒入门

在小区门卫处设专用消毒室 (棚顶装杀菌灯, 地面设消毒池) 、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外来人员, 尤其是从事畜禽饲养、疫病防治、生物制药等易带毒人员, 必须在门卫消毒室消毒池充分消毒处理并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小区。所有进入小区的运输设施, 包括小区自用运输车辆, 必须对车体进行全面喷雾消毒, 通过门口的消毒池后方可入内。小区内所有工作人员的自用代步工具 (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 必须停放在小区外专用停车场, 严禁进入小区。

3.4.1.2防毒入畜 (禽) 舍

未经小区有关管理人员许可, 任何人不得私自允许区外人员, 尤其是从事畜禽饲养、疫病防治、生物制药等易带毒人员, 进入饲养舍;各个饲养舍门前必须设有入舍消毒池。

3.4.1.3食品限定

严禁将各类食品, 尤其是肉、蛋、奶及其相关食品等, 带入小区;小区内食堂所有动物类食品严禁外购, 应该由小区内自繁自养解决。

3.4.1.4灭鼠除蚊蝇

小区内长期坚持定期灭鼠, 春夏季节饲养舍可设置纱门纱窗。

3.4.1.5动物限定

小区严禁饲养猫、狗及其他动物, 并防止这些动物进入小区;场内饲养的动物品种最好坚持自繁自养, 如确需引种, 则引入的畜禽必须在小区外的隔离区隔离饲养1~1.5个月, 方可进入小区。

3.4.2严防区内散毒

3.4.2.1人员、工具限定

病料检验人员在接触病料期间, 直接参与的有关人员原则上不能进入饲养舍, 以防散毒。除工作需要外, 所有饲养人员一律严禁互相串舍。各饲养舍工具专用, 严禁互相串用。

3.4.2.2改善小环境

做好小区内的绿化, 植树种草, 使小区内无裸露的土地, 以降尘杀毒。

3.4.3降低区内病原密度

3.4.3.1处理好区内动物排泄物 (粪尿最好进行沼气发酵) 和病死动物尸体 (焚烧或消毒后置入专用水泥尸坑) 。

3.4.3.2定期消毒包括空舍消毒和带畜禽消毒。全区每周进行一次大范围消毒, 如遇疫情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1) 空舍消毒:空圈舍清水冲刷后, 用2%的火碱消毒,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空舍2周后再进畜禽。 (2) 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冲冼干净, 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相同。 (3) 母畜的消毒:可用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 孵化室消毒:生产消毒 (可选择能够带畜禽消毒的消毒药物进行) 和定期全面停产消毒相结合。停产消毒程序是先用水彻底清洗孵化室和孵化器, 然后用甲醛熏蒸消毒。

3.4.4提高饲养动物的抗病力

3.4.4.1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

全价饲养, 科学管理。

3.4.4.2科学免疫

科学择苗、科学确定免疫时机、科学监测动态, 保证群体免疫质量 (保持免疫动物群体的高抗体水平和高整齐度) 。

3.4.4.3科学诊断、治疗与用药

及时认症、准确定性、及时治疗, 药敏择药、交替用药 (尽力防止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

4保证饲养环境安全

4.1物理安全

畜禽舍避免高温、高湿、强光照、核辐射等。

4.2化学安全

防止工农业废水、废气、废料污染饲养场水源、空气与饲料。

4.3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微生物 (病毒、细菌、寄生虫) 的传入和散播。

浅析我国现代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篇8

1 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和功能

1.1 生态住宅小区所具有的特点

随着人们的逐句理念的不断转变, 除了对住宅的健康性和舒适度的要求外, 还增加了对住宅小区生态环境效益的要求因此在对住宅小区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因素的分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提升绿化程度

住宅小区内的花草种植的覆盖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小区内的整体绿化程度, 真正意义上的住宅小区环境绿化是指生态环境学、建筑学、地理学、美学、水资源学、园林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 通过上述学科的科学合理的整合, 实施对小区的设计与规划, 从而实现人居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共存。

1.1.2 降低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建筑工程是一项对土地资源消耗较大的项目, 为在最小的土地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加大对建筑材料选择的重视力度, 通过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的使用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效果。

1.1.3 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建筑设计人员索要考虑的内容, 也是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一项重点环节,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 对水资源的收集循环的利用率也普遍不高, 一旦水资源干枯将危机万物生命。因此,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加大对水资源的节约力度, 不仅为万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 更符合现代生态小区建设的宗旨。

1.1.4 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在对建筑住宅设计中应将建筑生态理念引入其中, 以满足生态小区建设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特征的稳定性。在生态小区中存在着的两种生态系统分别是生态循环系统与生态能源系统, 为使得两项系统能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应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加大对太阳能的收集于利用, 以节约电能等资源的损耗, 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1.1.5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在生态小区中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一方面有利于各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生态住宅小区自身的生态价值。

1.2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规划的价值体现

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更有利于在本地区小范围内进行环境调节, 降低环境污染, 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2.1 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物种、遗传等的方面。为维护并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发展, 在生态小区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与城市整体的协调一致, 更应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使生态住宅小区的存在既有助于降低城市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分散, 又要促进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 为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1.2.2 气候调节, 降低污染物排放

在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规划中, 应提高建筑整体空间的利用率, 例如可以在阳台、墙面等空间上种植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益的植物, 一方面提高了小区整体的绿化覆盖面积, 另一方面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 从而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与湿度、调节气候作用;此外, 绿色植物的种植有利于人们调整心理压力, 享受赋予审美感受的健康舒适的生活。

2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

在快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中, 我们不难发现刚劲混凝土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中建设材料的主流趋势, 但是这些建筑材料本身却散发大量的甲醛等有效气体, 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人们在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更多的关注于建筑的“健康”。因此, 在人们的这种心理趋势下, 生态住宅建设、绿色环保小区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小区住宅的设计理念也正逐步由自然清新的建设取代钢筋水泥的构造。

2.1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 在进行建设活动中不断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而导致了环境系统的失衡, 随之自然环境因为人类的破坏而改变了其原来的协调性, 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状态被打破, 人类的健康生存受到了挑战。因此, 人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要将人类活动与保护生态环境统一起来, 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的同时, 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促进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住宅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一项重要作用与功能, 其作用的发挥与关键性资源消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 应将整体布局、空间利用、绿化覆盖、环保节能等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建设的出发点和实现目标。

2.3 自然再造环境

有些建筑单位对生态住宅存在思想偏差, 他们把生态住宅理解为人造自然环境, 这样利用人工打造的生态住宅并不能从实际中解决生态环境状况。怎样让整个小区具备自然再造功能是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点, 通过人文环境将自然环境融入其中互相共存, 因此, 设计者常常会利用自然的地理环境, 把活水引入到小区内创造自然的再造功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 生态住宅是结合了不同的科学技术, 它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应按照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 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才相互合作, 把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其他与生态住宅相关的学科综合运用起来, 对技术、经济、环境、能源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 系统地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生态住宅, 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滔, 李启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中国的发展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2 (1) .

[2]姚学用, 刘玲.生态建筑设计的初步探讨[J].山西建筑, 2007 (11) .

[3]陈铁.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建筑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8) .

[4]石玉亮.生态建筑的环保与设计[J].福建建材, 2007 (1) .

[5]杜广如, 张娜, 李娜.浅谈生态建筑及其设计[J].山西建筑, 2005 (22) .

广东生态小区建设研究 篇9

关键词:广东;生态小区;建设;研究

1.广东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广东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小区开发不断涌现,但部分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未能以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作为小区建设的出发点,导致小区建设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

(1)未能因地制宜的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2)小区内交通系统混乱,车行道、人行道分布不合理,人车不分流。停车问题较多,停车区域不明确,居民车辆乱放影响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3)缺乏居民休闲交流区域,日常娱乐休闲场所及设施严重不足,缺乏为老人以及儿童提供的活动空间。配套服务设施不全,不便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4)住宅内部空间划分及搭配不合理,影响生活品质。

(5)绿地品质差,绿化单一,景观节点较少,植被破坏严重,景观观赏与休闲区没有结合在一起。

以上小区规划与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深思,长此下去,人、社会、生态环境等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高度。

2.生态小区建设的概述

生态小区,是通过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将小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小区内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多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小区生态系统内部有次序地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以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的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生态小区作为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是我国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

3.优秀案例情况分析及处理方法

某项目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处三江汇聚点,环境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1)该项目用地周边三公里范围内均为丘陵地带,覆盖着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自然环境资源极优。项目东北面的江面宽度200-250米左右,江水清澈,河鲜产量丰富。项目内地形起伏变化大,基地内有多处天然湖面及田地、山地、山谷、水渠。如何在现状地形上实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处理方法:合理保留现状地形及利用现状资源,使开发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达到原生态景观资源最大化利用。因此保留项目原有地貌,利用部分水面,引山谷中四条天然山泉汇聚于绿岛核心周围,形成以天然活水为主题的水景观道,构成社区的景观构架。

(2)地块东北侧的江和江滩公园提供了良好的景观资源,是小区的主要景观资源之一,地块的部分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对其景观价值的利用要最大化。西南面的山丘是次要景观资源,可作为居住区的景观背景。在此基础上,作为居住用地,如何从景观资源、噪音干扰及用地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合理布局?

处理方法:以用地等级为依据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结合南面山谷和“核心绿岛”及其周边的地势平坦区域塑造最高端产品区——低层住宅区,低层住宅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地形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有效减少土方量,另一方面使建筑和山体有机结合。山体建筑利用标高关系,使得户户有景,视线开阔。

(3)由于小区规模庞大,且用地承盆地形态,中间平坦还伴有小丘和水体,周边随山势起伏较大。如何在利用用地内部资源进行”造景”、形成小区内部的核心景观的同时兼顾交通、完善娱乐配套设施则是另外一个难点。

处理方法:出于交通和景观上的考虑,引入“景观链”的概念,把诗意的、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的景观元素江景--城市景观轴--绿岛核心--景观带--组团景观节点--山景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景观系统。除有美景之外,中心景观区周边还设有多处可供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公建区探入社区主景观中,起景观共享及展示作用,为居民的步行之旅提供多种活动的可能性,使景观链真正成为一个可观、可游、可用的景观系统,也使整个住宅区完全融入到生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大环境中。

(4)除以上几个角度的分析与处理外,该项目在出入口布置、户型设计、建筑材料运用等方面均能本着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的理念出发,精心打造,最终使该项目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宜居小区。

4.生态小区规划与建设的原则或建议

(1)合理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工厂和住宅所替代,我国的土地资源日趋减少,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产业的畸形发展,制约着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住宅小区的规划用地应该:

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2)停车场布置因地制宜,可架空或入地,即多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节约用地。

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控制建造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

(2)合理定位各結构功能

利用小区交通路网和绿化带将小区合理划分为用地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商业区和绿化休闲区,分区明确,联系便捷,形成以绿化休闲区为核心的家园模式。小区内的空间设计包括从公共到私密应形成多层次性的、完整的空间序列。同时,还需注重处理好各个交接处的呼应与延伸,从而较好地完成引导作用。尽量使空间集合与节点相依相成,使规划结构完整、严密。

(3)规划手法应创新

普通住宅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同时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居住空间设计应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灵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4)其他方面

结合项目实际,采用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环保材料及新工艺、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等渠道的综合运用,对生态小区的规划与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广东小区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技术与生态学理念相结合的生态策略,同时应注意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整体生态设计等原则,通过高质量的绿化园林、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合理的资源优化利用等手段,建立住宅小区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保证居民居住的自然性和舒适性,从而实现生态小区与人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欣元.略论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129-130

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 篇10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热环境系统构建,保温隔热性能,指标评价

人是温血动物,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需要可接受的适合于生存的温度环境。尽管可以依靠衣服、居室、采暖或制冷设备来进行防御,人体也有着较强的热调节系统功能,适应冷热变换范围相当宽,但感觉舒适的范围却较窄,一般既不感觉冷也不感觉热的环境温度大约为15~25摄氏度。随着房产业进步和居住者观念更新,人们向往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青睐集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为一体的绿化生态住宅小区。对于生态小区的规范,国家建设部结合我国国情,并参照世界各国的相关做法,编制和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提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能源、水、气、声、光、热环境和绿化、废弃物管理与处理,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等九个系统的指标和标准。本文在此仅就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构建和指标评价作一初探和浅析。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及其热环境系统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由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国内外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因而对其涵义众说纷纭,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为此,笔者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和归纳探索,认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规划合理的全方位生态工程,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和人文等方式相互耦合,运用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使其系统内部进行有序的循环转换,达到高效节能低耗,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以及环境清洁优美、居住舒适健康,且结构合理和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它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大环境的概念;二是能源、资源、生态的综合概念;三是节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健康的概念。

热环境作为构成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一大系统,是为满足居住者对热舒适需求服务的。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等综合物理因素构成。热舒适是居住者对热环境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这种舒适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对生态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理解,《导则》中作出一个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它是指采用符合节能、环保、卫生、安全原则的住宅供暖、空调技术,使室内热环境达到一定的温、湿度,并能根据气候条件和居住功能的变化进行调节,满足人体健康、舒适要求的室内热环境系统。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构建

生态小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热环境质量必然受到城市环境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制约。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武汉、重庆等长江流域的15个省市自治区均属夏热冬冷的热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不仅夏季日长,高温日多,令人闷热难受,而且冬季日照率低,室内无烤火,处处寒气逼人,严重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舒适度,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小区热环境质量状况。

生态小区的热环境系统构建,本着节能原则,先从住宅建筑的设计建造抓起,提高各部位的保温隔热性能,并采用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来改善建筑室内的热环境。

1、生态小区住宅建筑的热环境建设

(1)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围护结构是构成和分隔室内、室外两个空间及热环境的分界面。若围护结构密闭性差,其保温隔热性能就低,若提高了围护结构的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加强墙体防潮处理,就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确保建筑节能。

从节能、环保、卫生、安全角度,太阳能建筑以其独有的围护结构和供热方式,使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得以提高。在冬季一天中的某些时间段内甚至会高于室内空气温度。与之相比,完全依靠常规能量采暖的普通建筑,冬季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均低于室内气温;在相同室温下,太阳能建筑中的人显然比常规建筑中能量采暖的人感觉更温暖。即使太阳能建筑未达到室内18℃的气温,也同样能达到人体热舒适度。

(2)提高屋面的热工性能

在建筑中,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固然重要,而屋面的保温能力同样不可忽视。我国南方夏季日照时间长,且太阳辐射强度大,屋顶外的空气综合温度达到60-80℃,顶层室内温度往往也比下一层要高2~4℃,可见屋顶的隔热性能对抵抗夏季室外热波的作用至关重要。

①隔热屋顶。在屋顶构造中设置隔热层,有效阻挡了屋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导,迫使屋面温度升高,以增大屋面与环境空气的温差,使其有利于屋面,而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往空中散发。又称升温隔热。这种屋面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

②通风隔热屋顶。屋顶最外层是遮阳板,下带通风空气间层,遮阳板拦截了直接照射到屋顶的全部太阳辐射热,并通过遮阳板与空气接触的上下两个表面把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转移到空气中随风带走。风速越大,带走的热量就越多,隔热效果也越好。

③蓄水隔热屋顶。水的比热大,1公斤水的温度升高1℃,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1千卡的热量;使1公斤水完成汽化会耗去539千卡热量。因此,蓄水屋面不仅能降低屋面内外表面温度。也为屋面种植、养殖和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净化空气、美化小区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

④种植隔热屋顶。利用屋面攀缘植物或种植,能在遮挡太阳辐射热的同时还吸收热量用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把照射到屋顶的太阳辐射热转化成植物的生物能量和空气的有益成分,实现太阳辐射热的资源性转化。该屋面温度变化较小。

以上四项屋面的隔热节能措施中,隔热屋顶和通风隔热屋顶都是把照射到屋顶的太阳辐射热转向空中,借大气对流把热空气带走。如果没有外界的风,仅靠局部空气的自然对流,必然会使空气温度升高,造成室外热环境恶化,同时也使流向室内的热量增多。故而此两种措施适用于夏季风大的地区。种植隔热屋顶恰好相反,因屋顶植土不能太厚,植物扎根远不如地面,所以屋顶种植只适于弱风环境和夏季风小的地区。

(3)加强窗户的热工特性

窗户作为建筑围护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位,其热工特性同样令人关注。由于窗的传热系数高,隔热能力差,加上太阳辐射量大,玻璃窗得热量比墙体的单位面积高许多,其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成。为此,《导则》要求住宅外窗要有良好的气密性,其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检测办法》中规定的气密性Ⅱ级;同时,住宅外窗还应有适度的的保温性能,其等级应符合《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等级分级及其检测办法》的规定,严寒地区不低于Ⅱ级,寒冷地区不低于Ⅲ级,其它地区不低于Ⅳ级;并且,住宅外窗应安装双层玻璃,酌情适用中空玻璃、隔热玻璃和反热玻璃,减少能耗“热散失”,提高隔热、降噪效能,据调查对比,使用此类玻璃的有效节能率较之一般单层玻璃要高出30%。

夏季往往是太阳辐射强,窗户得热最多的时候,应结合建筑构件,适当采取各种遮阳措施。按开窗方位,构件遮阳在东、西向,可采用综合式遮阳;南向可采用水平遮阳。按气候特征,绿化遮阳可采用阔叶乔木,同时满足夏季遮阳和冬季日照要求。

在住宅建筑中,除了围护结构、屋面、窗户外,《导则》还要求对分户隔墙及楼板作保温隔热处理。这样就比较完整地增强了整个建筑的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2、生态小区室内热环境系统的改善

《导则》中设计出生态小区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标准: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夏季空调的室内温度保持在22≤~27℃之间;室内垂直温差要小于4℃;室内的供暖、空调设备噪声不得大于30dB。要达到这些热舒适标准,改善室内环境,主要利用自然调节和人工使用设备调节两种方式。

(1)自然调节

《导则》要求生态小区的住宅采暖、空调及热水供给、集中采暖系统和分户独立式采暖系统的热源均应尽量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如有废热资源可供使用,宜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1

①充分享受日照。

日照具有强烈的热效应,在寒冷的气候下给人以温暖,是重要热源补充。同时亦能促进花草树木生长,为人们提供美好的小区环境。因而在小区住宅布局中宜注意朝向,改变单纯按日照间距南北向行列式排列,而依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享受日照。如住宅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的布置;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布置。

应该说,南北向住宅中南面整天有日照,很理想,但北面居室却终年不见阳光;而东西向住宅虽然有缺点,西面房间夏天很晒,但冬天可两面收阳,也有好的方面。还有,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不仅能扩大建房面积,还可加大南北向住宅的间距,形成庭院式的室外空间。但在东西向住宅和南北向住宅拼接时,必须考虑两楼接收日照的程度和相互遮挡的关系。东西向住宅虽说遮挡了部分南向居室的午后日照,但庭院内冬季可不受寒风的侵袭,改善了小区小气候。

②自然通风降温。

炎热季节中良好的通风如同寒冷季节中的日照一样重要,生态小区的建筑布局要为自然通风环境提供条件。

过梳法。一般来说,敞开的空间比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好;点式住宅比条式住宅通风效果好。夏季风吹进点式住宅时如同过梳一般,将居室和庭院内的热空气带走。

导流法。把小区的室外空间组织成一个系统,将区内主要道路设计成主通风道,沿通风廊道流向各个住宅组团,然后再从组团内庭院空间分流到住宅。

③种植绿化调温。

据调查,南向房间温度较高且绿化少,宜在建筑南侧种植高大落叶树种,或周边设置种植槽或遮阳构架,配合藤条植物组成垂直绿化体系,依靠植物生命的周期变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以保证冬季最大程度的光利用和夏季极佳的遮阳效果。小区宜增加绿化、植被、水体应用,铺地选择热反射系数较小的草皮砖等材料。据测定,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3~5℃,而冬季的草坪却能增温6~6.5℃。

(2)设备调节

当自然调节仍无法满足要求时,室内将依赖空调等设备的调节来达到热舒适。《导则》要求生态小区推广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集中采暖系统应实现分室温度调节、实施分户热计量和设置智能计量收费系统;分户系统采用燃气作为热源时,应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局部空气污染;利用热泵机组采暖时,应考虑辅助热源,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采用电采暖系统时,宜利用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并考虑集中空调余热的回收利用;还应将户式中央空调的新风进口远离污染源;对于室外机宜隐蔽安装,固定牢靠,并采取遮阳、防雨措施,而不影响冷凝器排风。

当今,随着家用空调的普及,体现出一机两用,达温迅速,调节方便等优点,但也显露出室内人的头部温度过高而脚部寒冷,以及有吹风感等不理想之处。经测试,空调房间在房间辐射温度、垂直温度梯度和气流速度三个方面均不如集中供暖房间的热舒适环境。而集中供暖房间的辐射温度值接近空气温度,有助于温暖感。这也是在相同的空气温度下,集中供暖房间比空调房间更暖和的原因。冬季的室温值并非越高越好,能设置较低的温度却达到相同效果,这对人的热舒适感、节约能源和获得良好室内空气品质均为有益。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指标评价

生态小区热环境系统的构建结果如何,须进行相应的科学指标评价。

1、选用相对科学的因子比较评价

对环境质量评定时,首先确定的是评价因子。而面对多因子的环境质量指数评价,运用加权求和综合指数不失为一个科学之法。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关键将确定权值。经过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诸多常用的权值确定方法分析比较后,在此决定选用专家评分法。它由评分者对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估后,直接计算出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数值,经归一化后得出权值系数。有个经典的试验说明,一般人难以胜任同时进行超过7个不同因子之间重要程度的比较和判断,而最能出色胜任两个因子之间的差异比较。专家评分法正是凭借这可靠而有效的“两两比较法”,每次从n个因子中选择两个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并设定:i因子与j因子相比,极其重要记为9,很重要记为7,重要记为5,稍重要记为3,同等重要记为1;稍次要记为1/3;次要记为1/5;很次要记为1/7;极其次要记为1/9,其中间值分别由8、6、4、2、1/2,1/4,1/6,1/8来标度。

融合《导则》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本文确定生态小区热环境系统的评价因子为五项,(见下表)。

其中各因子权重的确定是通过建立因子比较矩阵来实现的,本文采用和积法求解各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以及进行一致性检验。是采用专家评分法来对其权重及综合指数进行评判的。

最大特征值:

一致性指标

根据一致性检验法则,当评价因子数为4项时,C.I./0.90<0.1即可认定该评价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在本评价矩阵中,推得其权重系数[0.300,0.300,0.063,0.063,0.274]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2、选用相对合理的评价等级划分

在等级评价中,如何才能更趋合理呢?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 8-19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一级标准为30mg/L,二级标准为150mg/L。而某个项目当时的实测值为40mg/L,其情况远好于二级标准,数据距离一级标准较近,可照常规,该项目是属二级标准的。这样的等级划分无疑不尽合理,这时若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则显得更为全面和客观。

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L.A.Zadeh教授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模糊集合理论,其定义为:设给定论域U,U上的一个模糊子集A,对于任意元素x∈U,都能确定一个函数μA(x)∈[0,1],用以表示x属于A的程度。μA(x)称为x对A的隶属度函数。

本文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划定生态小区热环境评价体系的等级,每项因子的基础指数为1。对于因子A1和A2,在规定温度范围外,温度每超出范围1度,其指数减0.1;在规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接近中间温度1度,其指数加0.1。对于因子A3和A4,在规定湿度范围外,湿度每超出范围5%,其指数减0.1;在规定湿度范围内,温度每接近中间湿度5%,其指数加0.1。A5的指数采用实际值除以标准值所得的数值(称为“标准相对值”)。

首先,假设一个生态小区的热环境体系,其每项因子恰好达标,所得结果为:

其次,假设一个生态小区的热环境体系,其每项因子做到最好(A5项的最佳值暂以2计),所得结果为:

根据以上两数值,可以构建出热环境评价体系的“分级隶属度”函数表:

3、应用相对合理的指标评价实例

上一篇:入侵检测系统概述下一篇:数据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