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小区

2024-09-30

绿色生态小区(精选12篇)

绿色生态小区 篇1

在环境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 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本文, 笔者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 (简称洛阳石化) 河阳家园小区为例来阐述如何构建低碳节能型生态小区。

一、绿色生态小区的内涵

绿色生态小区, 是指在小区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和清洁能源以及高效绿地系统, 营造生态和谐的环境以增强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感, 包括小区的布局、绿化、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是低碳建筑。所谓低碳建筑, 是指在建筑材料、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效,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在绿色生态小区运行和管理过程中, 重点是绿地生态效益的提升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河阳家园小区的绿色生态建设

河阳家园小区是洛阳石化新开发的商住小区, 该小区有19栋多层住宅楼, 1栋综合楼, 占地总面积58 211m2, 住宅建筑面积102 548m2。该小区从设计、施工直至交付使用, 一直遵循绿色、节能的生态化理念, 主要体现在低碳节能建筑材料、清洁能源的使用及生态环境绿化等方面。

1. 充分采用低碳节能建筑材料。

(1) 建筑外墙保温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 经发泡剂发泡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封闭微孔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其表面密度为16~30kg/m3, 导热系数0.033~0.044W/ (m·k) , 吸水率小于0.1%, 隔音性能好、机械强度高, 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外墙保温材料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 能够保护主体结构, 延长建筑物寿命, 有效减小建筑结构热桥的影响。

(2) 建筑砌体采用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粉煤灰砖是以粉煤灰、石灰、石膏及细集料为原材料, 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搅拌、消化、轮碾、压制成型, 再经高压蒸汽养护制成的新型承重墙体材料。其厚度为240mm, 导热系数为0.56W/ (m·k) , 蓄热系数为8.01W/ (m2·k) 。经过热工计算, 墙主体传热系数为0.71W/ (m2·k) , 低于节能标准0.75W/ (m2·k) 。

(3) 采用节能门窗。不采暖楼梯间户门采用蜂窝夹板门, 它由边框和门板组成, 门板为夹芯结构, 由面材和芯材组成。芯材为纸制蜂窝结构, 边框、面材与芯材之间采用胶粘剂粘接。经计算, 其传热系数为2.51W/ (m2·k) , 低于标准规定的2.71W/ (m2·k) 。建筑外窗 (含阳台门透明部分) 采用塑料中空玻璃, 由于其内部气体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 不产生气流, 而空气的导热系数是玻璃导热系数的1/27, 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达到了降低辐射传热的目的。经计算, 中空玻璃建筑外窗传热系数为2.70W/ (m·k) , 低于标准规定的2.80W/ (m2·k) 。

(4) 屋顶外保温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外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形式。经过热工计算, 屋顶传热系数为0.55W/ (m2.k) , 低于标准规定的0.6W/ (m2·k) 。

2. 采用高效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可以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和人工再生水源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 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的转移, 将水体和地层蓄能作为冬、夏季的供暖热源和空调冷源。

河阳家园小区住宅楼生活热水的供应就采用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主要包括水源热泵空调机组、室外管网及室内空调系统。其中, 水源热泵空调机组3台, 最大制冷量5 766k W, 最大制热量6 555k W, 热水负荷2 032k W, 热水供应温度不低于50℃。选定的水源热泵空调机组具有许多优势:一是高效节能, 利用先进的“大温差、小流量”设计, 用水量比传统设计节省40%, 且制热能效比为4.6, 制冷能效比达5.6。二是清洁环保, 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中没有燃烧, 没有排烟污染, 没有废弃物产生。三是运行平稳, 水体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 机组冷热量没有衰减, 运行更可靠、稳定。四是节约投资, 一套系统能同时实现供冷和供热, 还可提供生活热水, 资金投入比传统方式节约1/3~2/3。

3. 广泛利用太阳能。

作为一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而且是地球上最直接、最清洁的能源。小区内使用的路灯、地埋灯、庭院灯、广场灯、草坪灯都利用太阳能提供电源, 而且所有的灯具中都加入了智能控制, 能在白天自动熄灯, 晚上自动亮灯。太阳能灯具为LED灯具, 低压运行、安全可靠, 节能, 无污染, 光控自动开关无需人工操作且电耗小。使用太阳能灯每年可为小区节省电能14 162k W·h。

4. 营造高效绿化系统。

按照规划, 小区绿化面积为19 495m2, 绿化率达到34.18%, 其空间格局采用银杏、大叶女贞、桂花等18个品种的乔、灌木和四季花草构成。小区停车位全部铺设草坪砖, 增加绿化面积和透水面积, 最大限度减少硬化面积。另外, 各公共区域均配置有完善、安全的休闲设施, 活动广场面积达2 800m2, 能充分满足业主户外活动需要。这样, 就形成了广场、中心花园、草坪、垂直绿化一体的绿化体系。

综上, 河阳家园小区通过采用低碳节能材料、高效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以及构建高效绿色景观系统, 使小区建筑的节能率达到65%以上, 初步实现了低碳节能型绿色生态小区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绿色生态小区 篇2

xx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把宝山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更强、城乡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滨江新区”的关键之年。加快实现区委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宝山新城的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社区环境管理与建设水平,使我们xx的小区环境更加优美、生活环境更加安逸、居民安居乐业。为此,我们xx居委会在努力争取创建“绿色社区”的同时,积极营造绿色环保意识。在这个方面开展了一糸列的具体工作,现就创建“绿色社区”的活动作一个总结。

一、组织落实目标明确

xx年底,我们密山二村经过平改坡的综合改造工程后,整

个小区的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不失时机的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以此为契机,促进小区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更好的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围绕中心,服务于民是我们居委会主要职责。因此,我们在今年年初,筹划以创建“绿色社区”为目标,并积极抓紧组织落实,制定创建计划,落实目标责任。以xx居委会主任苗民耀同志为执行领导小组组长的创建“绿色社区”执行小组,自成立开始起,积极推进小区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相继组建成立了小区护绿志愿者队、红领巾小分队、夕阳

红小分队,并明确联系人,担任“”绿色社区“”创建的具体工作和监督任务,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各类的环保活动。xx物业公司的xx同志,多次来到我们居委会,并亲临现场,指导协调我们的创建活动;xx街道办事处的精神文明办的xx同志,市政卫生科的xx同志、xx志也多次指导我们xx小区的创建工作,详细了解具体工作进展,解决在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xx环卫所在我们小区创建“绿色社区”的工作过程中,更是积极主动,及时清运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有力地配合工作,使我们小区居民深受鼓舞。有这样坚强的创建领导机构,有这样实力的环保卫士,我们x村的创建“绿色社区”的目标,有信心能够得到保证。

二、因地制宜强化环保

我们xx小区,是八十年代建造的老小区,与现在许多新小区无可比拟,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辖区内的商店,行业繁多,特别是餐饮行业,对小区居民影响较大。原邻近x路、x路的“正明饭店”,长期以来一直因油烟的排放受居民的反映和投诉,每年用于改造油烟排放设施的费用也花费不少,最为严重的是经常性造成下水道的堵塞,每逢下雨天积水无法排除,饭店里的油脂、油腻随着雨水飘浮,居民怨声连连。虽然饭店的排放设施不断改进,但效果甚微。我们居委会及时召集多方相关部门,对“正明饭店”进行环保方面的达准认定,通过多次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正明饭店”转换行业,经营服装生意。“正明饭店”的积极配合,也说明现在的广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它的行业转变,使原

绿色小区环境设计 篇3

关键词:绿色小区;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6-0141-02

1居住区的绿色环境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居住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其环境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没有绿色环境,就没有人类居住赖以生存的氧气。怎样创造一个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组团绿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规模绿化概念。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住房时开始强调一个新的尺度:景观环境,亦即住宅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是否和谐、是否绿意盎然、是否富有活力。这种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居住区绿色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也开始日益受到关注,小区环境设计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2绿色小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建筑离不开花木,花木相伴建筑。中外好的建筑莫不是如此。“建筑在绿色之中,绿色在建筑之中”,这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所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结合所追求的。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市民、最为居民所经常使用的环境空间。居住区绿地在生态、美学、心理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着明显作用。不仅美观,还可以平衡生态环境的需要,可使大气清新、降温湿润、防止尘污,它可调节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改善气候,并且防风等作用。此外,优美景观环境在起到赏心悦目效果的同时,还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惫,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居住区绿地不仅影响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还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和景观的质量。总之小区居住环境对绿色的要求,就是要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必须发展生态建筑这一理念。同时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搞好了,将对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和示范作用。

3绿色小区环境设计

3.1绿色小区的概念

“绿色小区”,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小区,简单地说就是通风换气、搞绿化、尽量用绿色资源和可循环再生资源。绿色小区也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绿色小区不仅与减少能源消耗有关,同时还涉及减少淡水消耗、降低材料及资源使用、减少废物、提高空气及灯光质量、处理及保留雨水用以补充地下水、恢复自然环境、减少依赖汽车等等的同类问题。

3.2绿色小区的特点

区在绿中,绿在区中。绿色小区的建筑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绿色小区的发展更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小区环境营造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为社会稳定提供基础。规划师、设计师、园林师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绿色小区以生态的观点,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互动发展。规划师、设计师、园林师必须了解和尊重当地的特定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特定的气候特点,特定的人文环境,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

绿色小区设计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建筑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废料及污染物。最大限度采用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

绿色小区环境设计应以建筑为主体。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室外构筑的设计都应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当它们的尺度、比例、色彩、质感、形体、风格等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形成有机的统一状态时,住宅的室外环境设计才能达到环境的整体和谐。

环境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本。室外环境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所有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齐全的使用功能,环境的布局要考虑人的方便与安全。

设计绿化小区时是优化室外空间的重要因素。住宅环境绿化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而形成绿地。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有两种:一种是构建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休闲环境的需要。另一种是创造自然环境,通过景观小品等手段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设施。

绿色小区居住外环境中还应有不可缺少的点缀。在居住区室外环境中,绝不能忽视景观小品的设置,如雕塑、水景、灯具、桌椅、凳、阶梯扶手、花架等,它们既给居住生活带来了便利,又给室外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情趣。

绿色小区环境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在遏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中,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来美化环境,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居住区绿地种植正是扩展了自然资源的范围。

小区绿地设计应从居民的安全、卫生、清洁、改善城市小气候出发,通过建设高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美观、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在现代居住小区设计中,一般而言,绿化比率应占30%,高档住宅区甚至高达50%。小区绿地中,植物景观是主体,树种的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原理,此外,根据小区绿化设计及建设实际情况,应注意如下问题:

单一草坪与植物群落在住宅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设并不科学,草坪相对群落而言,观赏性强、实用性弱。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来组成群落为绿化的基本单元。城市绿地中人工植物群落,应模拟自然,将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栽植在一起,营造适合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使光照、水分、养分、空气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随着季节变化,其姿态、叶色、花色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既有四季景观,又能加强生态效益。在经济方面,单一草坪的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藤、草组合绿地的3~5倍,而其发挥的生态效益则是同样面积复合群落的1/4。

具有高绿量的森林式的群落和开敞的赏心悦目的草坪是绿化环境的整体,草坪是由草本植物群落组成的,来源于自然界的大草原。刮“草坪风”不足取,决不等于强调种植乔木、构造植物群落就否定了草坪的功能,空旷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式园林群落在城市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是一幅有节奏有韵律的画面,应该因地制宜地在城市中并存。

现代绿色生态畜牧小区建设浅析 篇4

1科学论证

最好成立一个由有关专家学者 (畜牧饲养、动物疫病防控、环境保护、地理气候、土木建筑等专业的专家学者) 组成的小区建设规划论证小组, 负责小区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和布局等。

2应用现代饲养技术

小区内实现“四统一”, 即品种统一、饲养 (管理技术) 统一、防病 (技术) 统一和市场 (畜禽产品价格) 统一。

2.1生态饲养模式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尤其是实际地理环境和场内饲养规模、管理水平, 科学地利用当地环境把饲养业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的生物食物链式的良性环状生产模式。根据当地具体地理环境和场内情况可选择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2.1.1旱田生物链循环式

饲养场排泄物 (粪尿) —沼气池—发酵去毒增效优质粪肥—施用到大田—丰产粮食作饲料—饲喂畜禽;沼气还可用于照明、取暖, 节约能源、消除污染。

2.1.2水田生物链循环式

饲养场排泄物 (粪尿) —入水生植物 (如水葫芦) 养殖池—再入养鱼 (或虾、蟹、甲鱼等) 池或水田 (放养鱼、蟹等) ;水生植物 (如水葫芦) 作为饲养场的青绿饲料。

2.1.3场内残余能量饲料再利用式

饲养场粪便 (如适度水分的鸡粪) —干燥脱臭处理—按比例添加到猪饲料中—猪粪尿, 如2.1.1和2.1.2处理。

2.1.4微生态介入式

饲养场采用“微生态多菌群生物制剂”, 能够使粪便无臭 (改善舍内空气质量) 、畜禽生长加速 (产奶、产蛋、产肉增高, 提高饲料报酬, 降低饲养成本) 、抗病力增强 (提高成活率) 。

2.2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

2.2.1饲料安全

使用无公害性添加剂和药物, 采用大公司著名品牌饲料产品。

2.2.2饲养技术科学

采用现代饲养新技术, 为畜禽创造最佳的生存外环境、合理的温湿度、科学光照、清新的空气质量等。例如, 采用生态饲养技术—生态食物链饲养模式, 即种植业和饲养业良性结合;北方冬季塑料日光大棚饲养技术, 节能降耗。制定科学的饲养规范, 饲料要求、饲养技术要求、生产管理要求等要建立详细、科学的生产记录。

2.2.3畜禽品种优良

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适应性广, 最好采用已经适应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畜禽, 不可盲目引种。

2.2.4从业人员管理科学

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防病技术

建立完备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硬件———小区自有的实验室, 即疫病防控检测/监测诊断中心;软件———拟定科学可行的疫病防控规范, 计划免疫程序和防疫条例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

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动物传染病, 而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关键“硬件”就是预防性动物生物制品———疫苗, 其次是治疗性药品 (抗生素、化药和中药) 和消毒类药品。而药品的质量, 也就是药品安全是小区动物疫病得以有效防控的关键环节。

3.1药品安全

3.1.1预防用药品的质量保证

选用SPF/GMP化生物制品 (疫苗、血清等) , 并科学使用。SPF鸡及蛋已成为一种标准实验动物材料, 并且是生物制品行业标准的生产原料。 (1) SPF动物制备的疫苗不携带垂直传染的各种致病病原体 (病毒、细菌等) , 使用SPF疫苗可避免因制苗动物原料携带病毒或细菌而导致所生产的生物制品的内污染, 即疫病传播; (2) SPF动物原料制备的疫苗质量稳定; (3) SPF动物原料制造的疫苗效价高, 免疫保护效果确实稳定。利用SPF原料在GMP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方可保证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产品安全。

3.1.2生物药品科学应用

包括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冷链接续 (冷库、冷藏车、冰箱、冰瓶;疫苗接种用具———注射器、气雾器) 与疫苗使用阶段的质量保证 (包括保证保存运输科学性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免疫质量的科学使用方法等) 。

免疫防控宏观对策:以免疫监测为科学依据, 以弱毒活苗 (为主) 与灭活疫苗 (为辅) 作为“免疫硬件”, 以首免和加免为主线, 以母源、补白、调整、应急免疫等为辅线, 以多联与群体免疫为方向, 以免疫质量评价技术为标准, 以期全面提高畜禽传染病的整体免疫防控水平。

总原则: (1) 母抗求均, 后代群体抗体整齐均一; (2) 首免求早, 求早———尽力缩短免疫空白期;前防———采用活苗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接种, 以便建立黏膜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3) 加免求高, 死、活苗联合免疫——建立黏膜和循环群体高效价抗体的两道防线; (4) 调整科学, 死苗调整; (5) 应急求快, 发生免疫失败时用产生免疫快捷的活疫苗或抗体制剂早期应用; (6) 科学配合, 各个疫病在免疫时要做到互不干扰, 最好互相加强。

综上所述, 如想使疫苗免疫获得成功, 必须做到“四好”, 即好疫苗、好运输、好保存、好使用。治疗性和消毒类药品也必须保证其质量 (不使用“三无”产品) 和科学使用, 以保证小区动物疫病防控的药品安全。

3.2提高疫病定性诊断水平

随时把握当地当时动物疫病流行、临症及病变特点, 注意鉴别诊断, 彻底改变“肉眼定性”的确诊模式,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诊断学的角度看, 临症与病变只能作为建立“临床印象诊断”的参考依据, 而“临床印象诊断”尚处于“疑似性推断”的初级水平, 即怀疑可能是某病, 但无确切的依据, 欲想“最终确诊”, 则必须通过病原分离鉴定、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验手段方可作出。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 建议小区可开展推广普及HI抗体 (新城疫与禽流感) 检测 (监测) 诊断技术。

3.3科学治疗 (科学用药) 原则

优质高效、科学用药、减残除耐———减少药物残留和尽量消除病原菌的耐药性 (抗生素、化药等) 。

3.3.1科学择药

以药敏试验选择数种敏感药物待用。

3.3.2交替用药

取数种敏感药物交替使用, 每种药物使用时间不要超过1周。

3.3.3剂量适度

药量首次加倍, 以后常量。

3.3.4程序科学

先一线后二线——先使用常用的一线药物, 后应用二线新特药。

3.3.5时机科学

药物早期应用 (可以预防投药) 。

3.3.6时间 (疗程) 科学

疗程根据病情确定, 待确切治愈后停药。

3.3.7联合用药

抗生素、化药、中药 (或中西复合制剂) 、微生态制剂等科学配合应用。

3.4饲养小区参考防疫措施

为了保证畜禽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特制定如下参考性防疫措施。

3.4.1严防外毒

3.4.1.1防毒入门

在小区门卫处设专用消毒室 (棚顶装杀菌灯, 地面设消毒池) 、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外来人员, 尤其是从事畜禽饲养、疫病防治、生物制药等易带毒人员, 必须在门卫消毒室消毒池充分消毒处理并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小区。所有进入小区的运输设施, 包括小区自用运输车辆, 必须对车体进行全面喷雾消毒, 通过门口的消毒池后方可入内。小区内所有工作人员的自用代步工具 (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 必须停放在小区外专用停车场, 严禁进入小区。

3.4.1.2防毒入畜 (禽) 舍

未经小区有关管理人员许可, 任何人不得私自允许区外人员, 尤其是从事畜禽饲养、疫病防治、生物制药等易带毒人员, 进入饲养舍;各个饲养舍门前必须设有入舍消毒池。

3.4.1.3食品限定

严禁将各类食品, 尤其是肉、蛋、奶及其相关食品等, 带入小区;小区内食堂所有动物类食品严禁外购, 应该由小区内自繁自养解决。

3.4.1.4灭鼠除蚊蝇

小区内长期坚持定期灭鼠, 春夏季节饲养舍可设置纱门纱窗。

3.4.1.5动物限定

小区严禁饲养猫、狗及其他动物, 并防止这些动物进入小区;场内饲养的动物品种最好坚持自繁自养, 如确需引种, 则引入的畜禽必须在小区外的隔离区隔离饲养1~1.5个月, 方可进入小区。

3.4.2严防区内散毒

3.4.2.1人员、工具限定

病料检验人员在接触病料期间, 直接参与的有关人员原则上不能进入饲养舍, 以防散毒。除工作需要外, 所有饲养人员一律严禁互相串舍。各饲养舍工具专用, 严禁互相串用。

3.4.2.2改善小环境

做好小区内的绿化, 植树种草, 使小区内无裸露的土地, 以降尘杀毒。

3.4.3降低区内病原密度

3.4.3.1处理好区内动物排泄物 (粪尿最好进行沼气发酵) 和病死动物尸体 (焚烧或消毒后置入专用水泥尸坑) 。

3.4.3.2定期消毒包括空舍消毒和带畜禽消毒。全区每周进行一次大范围消毒, 如遇疫情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1) 空舍消毒:空圈舍清水冲刷后, 用2%的火碱消毒,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空舍2周后再进畜禽。 (2) 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冲冼干净, 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相同。 (3) 母畜的消毒:可用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 孵化室消毒:生产消毒 (可选择能够带畜禽消毒的消毒药物进行) 和定期全面停产消毒相结合。停产消毒程序是先用水彻底清洗孵化室和孵化器, 然后用甲醛熏蒸消毒。

3.4.4提高饲养动物的抗病力

3.4.4.1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

全价饲养, 科学管理。

3.4.4.2科学免疫

科学择苗、科学确定免疫时机、科学监测动态, 保证群体免疫质量 (保持免疫动物群体的高抗体水平和高整齐度) 。

3.4.4.3科学诊断、治疗与用药

及时认症、准确定性、及时治疗, 药敏择药、交替用药 (尽力防止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

4保证饲养环境安全

4.1物理安全

畜禽舍避免高温、高湿、强光照、核辐射等。

4.2化学安全

防止工农业废水、废气、废料污染饲养场水源、空气与饲料。

4.3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微生物 (病毒、细菌、寄生虫) 的传入和散播。

创建文明生态小区文明材料 篇5

――开平街道西新苑社区 西新苑社区坐落在开平新城新苑路以西,占地500多亩,有居民住宅楼66栋,别墅103栋,居民3209户,人口9156人。社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居民安居乐业,形成了“住在社区,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良好氛围。

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社区内三季花开,四季常绿,中心音乐喷泉花园占地40余亩,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各小区内亭廊掩映在绿影中,孩童嬉戏在花香里。小区卫生实现垃圾袋装化,做到日产日消。

二、居民安全保障有力。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安全警务站工作人员与片警经常深入居民宣传安全防范意识,由社区内30余名退休老党员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经常活动,从楼宇间到社区角落,从商业街到花园广场处处都有义务治安巡逻员的身影。与交警六大队协作大张旗鼓开展“交通安全进社区”活动,形成了“走文明路、做文明车、做文明唐山人”的良好氛围。

三、邻里和睦、风尚良好,完善治保民调组织,吸收20名有爱心的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调解员,发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及时上门进行调解。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提升居民的素质,倡导文明新风。

四、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有一个花园广场、三条健身路径、一个篮球场、一个门球场、一个乒乓球室,乒乓球室全天开放,社区指定专人定期对室内外文体设施进行检修。花园广场建有百米科普长廊,科普宣传栏60块,楼口科普角45块,社区有4块黑板报,由社区党员、社区居委会负责,每年出板报达70多期。社区现有西乐队、民乐队、扇舞队、腰鼓队、模特队、合唱队、太极队、秧歌队等文体队伍,达150多人。晨光中剑光扇影,星光下吹拉弹唱,文化活动丰

1富多彩。遇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演出,夏季组织舞会、彩色周末、秧歌健身等。每年组织文艺演出10场次以上,并经常组织书画展、棋牌比赛、知识竞赛等。

五、居民生活方便快捷,社区境内有两条商业街,服务设施充备。社区卫生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并经常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内孤寡残病特殊群体健全档案,进行定期走访制度。

基于城市住宅生态小区设计研究 篇6

人类生活的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人类住区的生态优化原则。然而当前社会对生态居住小区的认识却存在着种种误解,有人认为只要有大量的绿地就是生态小区,有人认为只要有充足阳光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居住社区就是生态居住社区。为了建设真正的生态居住小区,必须对其概念作一比较全面的解释。生态居住小区的本质是指尽量减小对自然伤害的居住小区,亦即在居住区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诸方面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1规划理念

1.1选址

首先,住区总体的规划选址要结合具体自然地貌,这主要表现在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格局和生物物种的尊重和关照,对住区地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发达国家在进行居住区选址时,常常会作环境影响评估(EIA),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就可以为建筑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的布置,提供宏观的环境数据信息,使其处于对环境生态系统压力和影响最小的位置,创造具有良好生态位的城市住区。其次,在选址时还必须考虑尽量使居住者能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国外学者已经把能否利用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衡量是否是生态居住社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在国外,一旦居民无法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必将迫使他们依赖于私人汽车,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2规划布局

“生态住区”特别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环境的尊重,而人的健康舒适感还体现在心理上。国外的设计师在规划时注重住区的空间形态,讲究多中高层的建筑配比,特别是人在其中的感受。人们在其中感到空间丰富,尺度宜人,环境设计实用精致。在公认的一些优秀的住区中,没有不顾朝向的围合和曲线,人们的家园在花草的掩映下,有高有底,各具表情,空间效果十分生动,但实际上每栋楼仍然整齐的排列,有很好的通风和日照。而国内的设计人员往往更追求气派和图案化平面形态,大面积的广场与草坪,有意的围合和花哨的表现图。充分利用地下、半地下空间,可以减少建筑占用的地面面积,使腾出的地面面积设计为公共绿地或住区广场等开放空间,从而达到节地和改善室外空间环境的目的。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结合多高层建筑的基础,开辟地下、半地下空间,可将地下空间与上部住宅主体统一设计施工,空间上常用作上部住宅主体功能相对应的停车建筑设备等;②利用住区集中绿地地面以下开发部分地下空间,如建设大型停车场、商场、文化娱乐空间等;③结合人工山水园林造景而设置地下、半地下空间,结合景观园林的造景,采用半掩土建筑形式,具有简化施工、降低造价的优点。

1.3绿化

建筑和绿化都是住区的重要组成要素。从生态角度出发,住区环境绿化设计的目标是对内创造舒适的住区微环境,对外架构人与自然的友好桥梁。住区绿地系统的布局应系统化、集约化,立体构建生态绿地系统,强调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势,联系住区中的居住、服务、交通、支撑系统。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从美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认识绿化、建设绿化,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是片面的、不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的生态作用,认识到植物是改善微观小气候、获得理想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绿化规划设计中,应该摒弃以前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过分重视建筑小品的传统,减少只有观赏价值的大面积不可进人的草坪,而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林地的遮荫作用调控环境温湿度,根据全年及夏天的主导风选择植栽的方式和植被种类,以获得夏季所需的穿堂风或阻挡冬季寒风。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通过绿色植物而改善局部小环境,为人们创造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屋顶花园也是生态居住社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屋顶花园可以使屋顶吸收较少的太阳能,同时却能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蒸发而向周围空气散发湿气,导致屋顶的降温,改变屋顶的小气候环境,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CO2,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局部环境.

2住宅户型设计

生态系统的理论是: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因此为了维持居住社区的稳定,住宅亦应该具有多样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群对于住宅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只有提供不同的户型才有可能满足不同购房者的需求,有的居住社区中甚至还考虑了租房者的使用要求,这样有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区结构。

住宅还是一种耐用消费品。随着时代的变化,住宅的使用功能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居住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多种可能性,甚至应当考虑到把住宅改变成大型公寓、小型公寓或办公室的可能性。即使是居住社区中的公共建筑也应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需求,如改变成居住建筑或零售店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大拆大建的现象,减少资源的浪费,才能使居住社區更具适应性,更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住宅总体布局时,要力争采用当地的最佳朝向,满足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要求,尽量不出现西向住宅和北向住宅,尽量使住户能通过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而形成较好的内部物理环境,减少使用空调的次数和时间,从而降低整个社区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标。同时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并运用轻易修复或替换的简便技术;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

在汉诺威市按照“植物生态建筑”建造了一个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即种植能维持生态平衡的大量植物,并使其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互为依存。住宅区内上下两层错落有致地分布了69套院落式住宅。楼房结构为砖木骨架,四壁用木材,朴实无华。居室里铺设的地毯用玉米皮或麦秆纺织品编织,沙发布大多为纯棉布料,家具多用不喷油漆的原木制成。小区内修建了绿色的“生态化公路”:道路两旁种植了高耸的林带和繁茂的花草用来防止空气污染和减少噪声;路面开有小孔,在小孔里种上绿草以免汽车碾压。由于绿草占到70%,大大减少了路面太阳光的反射。

3技术

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达到节能的目的。

(1)风的利用。设计中应当考虑创造利于热压和风压通风的条件,尽量满足住区内建筑的自然通风;风能应用技术主要为小型风能电能转换技术,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利用方式。

(2)合理开发太阳能。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未来住宅能源的利用方式,其应用包括两大方面:①太阳热能应用系统,即用太阳辐射热加热水,以供给建筑生活热水、采暖及制冷。②太阳能光电(PV)系统,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为建筑的供暖、空调、照明等功能要求提供清洁的能源。

(3)地热资源的利用。地热能不仅适用于单栋建筑,而且特别适用于像居住小区、工业区、农场等成片的建筑。利用地热能一方面既没有污染、对生态和环境有利;另一方面运作费用极低,只需进行初始投资回收的评估。

(4)节水与水循环。使用低用水量的部件或设备(如节水型的龙头、喷头和抽水马桶),甚至尝试使用无水型小便器和无水型马桶。在强调节水的同时,还应注意灰水的循环利用,灰水,也称中水,即指来自洗浴间、洗衣机、洗手池等处的水.这些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使用,可以用于冲刷厕所、洗刷车辆、清洁道路和浇灌绿地等。将停车场、广场、游戏场所等处的硬质不透水铺装改为植草砖等透水或半透水铺装,以便使雨水能渗入地层而成为地下水,保持城市的水体循环.

4结语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类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生态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专业人员一定要切实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贯彻于居住社区的规划与设计中,建成名副其实的适用于我国的生态居住社区.

参考文献:

[1]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探讨 篇7

1“生态小区”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生态住宅小区”的定义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组织住宅建筑室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无污染、生态平稳的建筑居住环境。所谓的“生态小区”,主要有三个要素,即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

2 生态小区的特点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首先要协调发展。生态小区内营造自然与人共生的人居环境,将自然融于小区,小区环境融于自然,使人们回归到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理想居住环境。生态小区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还要达到环境、人、建筑、自然的和谐,使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整体协调。其次,“生态小区”的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 m2以上。采用自然排水系统,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强调建筑基地的渗水保水能力及透水性能。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再次,要经济环保。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应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约能源。在小区建筑与景观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在小区内实行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

3 生态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生态小区景观的营造,应当符合舒适、高效、健康和美观的设计要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小区的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力求营造“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花木扶疏、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盎然”的人间仙境。营造一个富有特色的、环保的,又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景观设计自然多层次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生态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样不仅节约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能营造自然的景观,使空间有变化,有层次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其次,选择地域性植物树种,在园林绿化上尽量选择适宜生存的乡土植物为主。

3.2 小区内外环境立体化原则

运用“景观生态网络”的设计理念来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景观,赋予住宅小区景观空间的立体化、多样化和网络化。环境景观绿化上下交融,运用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多种植物造景手段,使小区内的休闲区绿化、道路绿化、阳台绿化、建筑前后绿化、车库入口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立体化布置;小区内部绿化与外部环境景观连接成绿色网络,内外景观交融,和谐过渡和延续,使得小区外部也成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小区围墙绿化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住宅小区环境。

3.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在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合理梳理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始终要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居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社会学、美学等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人与自然界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美感上对景观形象再造,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要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整体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情画意的小区景观。

3.4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性化空间是指能满足人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存空间。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小区景观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闲、运动和交流的环境空间。因此,小区景观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石缝和浅沟里寻找小动物;买菜回来的老人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小区绿化要依据人们的需求来设计。

4 生态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四大要素设计

生态小区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为地形、植物、建筑、水体。

4.1 地形———“因地制宜”打造缓坡景观地形

地形是小区景观设计的基础,是构成小区景观的骨架。在建筑过程中的平整土地,使得小区原地形通常遭到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是生态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英国对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世界各国设计师的广泛认可[3]。这就要求小区景观设计时在满足交通流线的基础上,尽量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原来的地形地貌,依坡而建,在景观设计中选用起伏的缓坡设计。

4.2 植物———“适地适树”丰富植物景观层次

在进行小区植物配置时考虑到植物的适地适树、功能要求、景观需求、经济要求,注重选用多样化的植物来营造舒适、美观的生态环境。首先,通过乔灌与地被草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采用各种形态,各种花色的树种、宿根地被植物、芳香植物配置成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构成多层次、多种类的复合结构,这种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既丰富了植物的层次与观赏性,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其次特别要注意“适地适树”原则,小区景观设计植物应用的尽量乡土化,作为骨干树种的乔木,以及丰富景观的花灌木,都要注意选用乡土树种。少量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这不仅能营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景观,也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减少后期养护作业,有利于降低成本。再次,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功能性,推广保健植物,提倡利用植物来隔声减噪、吸收废气、净化空气等等。

4.3 水体———“生态循环”梳理绿色景观水系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水是景观设计中最活跃的要素,极富表现力,水是小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是生命之源,水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丰富的营养能滋养周围的植物、鱼和其他野生物。离开了水就意味着失去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的世界。水能起到组织空间、明确游览路线、明确的方向感,并能协调小区内部环境的作用[5]。水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具有动的喧嚣,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产生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例如水池、喷泉、溪流及可接近的水域边界将组成参与性的动态景观,成为居民留恋的场所。另外,水边浓密的“垂直绿障”,水面铺满了绿萍,林中鸟声唧唧,坐临池畔,如入深山老林,水的空间营造了宁静、古拙的野趣[6]。在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设计中,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景观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使污水处理工艺与生态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是实现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理想途径,有利于促进小区良性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生态住宅小区污水处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4.4 建筑———“节能艺术”创造景观和谐整体

生态小区的建筑要符合环保、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的原则。在社区环境设计中,生态设计体现在展示自然,弱化建筑,提倡人和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筑风格与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尤为重要,优秀的建筑设计往往是一个小区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建筑就其特点而言,特别重视总体布局,满足功能的要求,满足景观构图的要求。在基址选择上,因地制宜,融于自然[7]。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融成和谐的整体,建筑的双重性是居住功能与艺术性,建筑的艺术性强调建筑造型的美观,色彩与周围环境和谐,还要极力追求美观。生态建筑还要探索、创新现代建筑中空间与环境的新意。生态设计很大部分体现在探索如何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和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等各种能源及各种新技术和设计理念。

总之,生态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在做小区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因势因时,充分考虑到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协调关系,在景观设计中综合的进行环境和生态分析,努力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空间,这也是21世纪赋予我们设计师的责任。因此,为了创造出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园,使得我们居住的家园环境、小区氛围更有诗情画意,研究与了解先进的生态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理念,对设计人员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向红.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王凯.居住区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3):52-53.

[3]于芳红.浅谈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J].石河子科技,2004(2):24-25.

[4]张安民.小区建设中园林布局的人本理念[J].高等建筑教育2,006(9):1-3.

[5]柳骅.水生植物造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25-127.

[6]车生泉,郑丽蓉.园林水景植物配置[J].园林2,004(9):89-91.

绿色生态小区 篇8

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等词汇已经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各方面建设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进一步提升中国国民的幸福感,建设生态环保小区已成为未来建设的大方向。本文将结合城市生态小区的含义、目前城市小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构建城市小区生态环保的方案三个方面来进行详尽分析和讨论,为以后的生态小区建设提供借鉴。

1 城市生态小区内涵和特点

1.1 城市生态小区内涵

城市生态小区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整个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中都要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进行。目前日益成熟的科学技术为构建生态小区提供了可能,成为这一设想的技术保障。通过合理的构想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完美融入自然环境,使人们生活在其中,既能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为居民提供理想的城市居住区。生态小区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到整个小区的空间合理布局,使得各个基础设施的设置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也要考虑合理的建筑成本,以减少居民生活负担。

1.2 城市生态小区特点

城市生态小区的构建是考虑到传统小区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构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提高居民舒适度的情况下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传统小区相比,生态小区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小区是以生态环保技术为基础,与传统小区只考虑小区建筑的经济利益相比,生态小区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能实现建筑商的经济效益又能保障小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1.2.2 整体性

传统小区是“一级一级”的构建模式,在整个小区建设前对于小区缺乏整体构想,而生态小区在整个小区建设之前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既要保障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性,也要评估小区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各方面[1]。

1.2.3 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小区的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产生的,在整个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中都要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进行。在生态小区的构建过程中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实现小区更长远发展。

2 目前城市小区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

2.1 中国传统小区发展情况

城市的发展步伐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整个城市的建设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居民由原来的分布各点的零散居住变成现在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的居住方式,整个城市供水也由原来的零散供水或各自取水的方式转变到由专门单位集中供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式也随着居住方式的变化发生了很多改变,例如供暖的分配和基础设施分布等。这种生活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为小区的居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便利,是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

2.2 中国小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原来传统城市小区的设计已经很难满足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问题突显了出来。由于目前私家车的增加,小区的停车位十分紧张,很多私家车没有停靠到固定位置,在小区内乱停车,这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通行。很多小区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很多方便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小区的景观受到很大程度地破坏,小区内部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很多小区出现了脏乱差现象。传统小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新型生态小区的作用就突显出来。

3 现代城市小区的生态环保方案

由于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传统小区的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所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十分必要。整个生态环保的方案必须要在其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整个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根据方案要针对周边原有小区进行合理规划和整治,以实现整个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生态环保理念建设绿色生态小区,在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小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将对于现代城市小区的生态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3.1 积极开展城市小区的绿色环保活动

整个生态环保小区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于小区居民的素质整体提升的过程,小区居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建设生态环保小区的关键,小区生态环境的维护离不开小区每个居民的自觉。需要以小区为单位,不定期举办以“构建生态环保小区”为主题的宣传和演讲活动,并且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定期举办一些居民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居民的积极参与性,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使居民认识到维护小区环境的重要性,使居民由被动保护环境到主动维护环境[3]。

3.2 在城市小区构建低碳环保的节能设备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几乎每户居民都有一辆私家车。由于整个小区车位有限,很多私家车不能停到指定区域,只能停靠到小区的一些其它区域,这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给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小区停车位进行合理设计,在原有车位基础上加设第二层车位,解决私家车停靠问题,并需要小区物业人员统计小区车辆,及时征收外来车辆停靠费,以保障小区道路顺畅。

小区能源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区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小区管道和布线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整个布设的方案,使方案做到科学合理,尽量做到节约小区空间和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流失,满足居民对于水电的需求,减少浪费,要做好对于这些设施的日常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率。

为了方便小区居民的日常的娱乐生活,需要为小区的居民提供娱乐和锻炼场地。这些生活娱乐设施的设定要考虑到不同小区的实际情况,在中低档的小区可以建设一个小型娱乐广场,并设置各种生活设置以供居民锻炼、下棋、聊天、散步等,在设计过程中要在节省空间的情况下保障各种的娱乐功能。在高档小区由于小区空间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和景观,建立一个小型公园的形式,并且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设立专门区域,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3.3 积极开展城市小区绿色项目

低碳环保是中国目前对于小区建设的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现小区大面积绿色植被覆盖。整个小区绿色项目的积极开展需要小区设计员实际考查目标小区,结合小区实际情况规划整体的植被覆盖[4]。比如为了提高小区植被的观赏性,可以适当在北方地区引进南方植物,需要选择一些易活、漂亮的植物来种植。除了实现植被的观赏性功能外,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需要,选择能够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植物,以提高小区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增加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对小区的归属感。

3.4 细化城市小区人口管理

由于中国城镇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外来打工人员在城市安家落户成为城市的一员,这样大量流动的人口无疑给城市小区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目前物业工作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对大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为了有效进行管理,应该细化城市小区人口管理,实时更新小区内每家每户的人口信息,建立详尽而真实的档案,并保障居民私人信息安全,需要加快统计人员的数量,不断完善小区的入住手续,以帮助对小区的有效管理。

3.5 构建绿色和谐的居民关系

由于目前小区构建形式落后,严重影响了小区邻里间的沟通和交流。一个小区的居民之间平时根本没有交流的机会,使得邻里之间的关系十分生疏。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邻里纠纷事件,这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符。为了促进邻里间和谐相处,需要小区管理人员组织小区集体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不断增进邻里关系,如举办小区象棋比赛、小区运动会等。

4 结语

在构建生态环保小区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需要小区管理者和建设者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理解建设生态小区的意义和标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采取合理和适当的方法实现小区生态和环保,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摘要:分析城市生态小区的内涵和特点,探讨目前中国城市小区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提出现代城市小区的生态环保方案,以期促进中国城市小区生态建设。

关键词:城市,小区,绿色,生态,环保

参考文献

[1]张秋芳.和谐城市的绿色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旬刊,2008(3):15-16.

[2]李忠.生态时代的城市绿色规划与绿色设计[J].中华建设,2012(12):21.

[3]郑文英,闫春华.小城镇的绿色规划[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z1):60-61.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 篇9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水资源缺乏, 水资源的匮乏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替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近年来, 雨水的综合利用逐步得到了发展, 为水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城市中可供利用开发的水资源不多, 而雨水这一自然降水, 正适合作为城市的新型水资源。以雨水综合利用为指导思想, 全面探讨雨水利用技术, 做好雨水的再利用工作。生态小区应利用该技术, 实现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提高生活质量。

2 雨水综合利用概述

2.1 背景

我国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降水丰富, 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2000亿m3, 雨水资源丰富, 净化后可满足生活用水中的洗车用水、绿化用水、道路除尘、消防用水等。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城市硬化地面的增多, 只有20%的雨水能回渗到地下, 80%却全部流走, 难以有效补充地下水, 影响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若是发生大规模降雨, 雨水在地面大量汇聚, 形成积水, 增加了市政排水的负担, 雨水综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生态小区内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利用, 雨水的综合利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2 城市化进程中引起的雨水问题

2.2.1 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造成不透水表面面积增加, 地面硬化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 地面硬化之后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急剧增加, 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地下水从降水中获得的补水量减少, 使得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 枯水期河流基流量也将相应减小。另一方面, 雨水入渗量减少还使土壤含水量减少, 热岛效应加剧, 水分蒸发量下降, 空气干燥,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2.2 城市洪涝灾害加剧

城市化发展导致不透水面积猛增, 洪峰流量增加, 洪峰变得尖瘦, 使暴雨洪峰流量迅速形成, 加大了河道防洪负担, 城市的交通路面频繁积水, 影响正常生活。对雨水管道排放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长, 使已有排水管沟、桥涵、河道等的过水能力“感到”不足, 以致引起城市低洼地、下游洪涝水泛滥。

2.2.3 雨水径流水污染严重

城市化的发展还加重了雨水径流污染程度, 特别是降雨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非常严重, 对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和径流污染控制, 初期径流的控制非常关键, 只要控制一定量的初期雨水, 就可有效地控制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物。

一般雨洪径流中的污染物来自三个方面:降水、土地表面和下水道系统。降水, 即降雨和降雪, 对径流污染物的贡献包括降水淋洗空气污染物的部分;地表污染物以各种形式积蓄在街道、阴沟和其它与排水系统直接相连接的不透水表面上;排水系统也对雨洪径流水质有影响, 主要有雨水口中的沉积物和合流制排水系统漫溢出的污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里, 废水和雨洪掺混在一起输送到受纳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2.3 生态小区内雨水利用意义

在生态小区内实行雨水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1) 能够增加雨水向地下水的供给量, 缓解地面沉降问题; (2) 对小区内的雨水就地利用, 能够减少地面雨水径流, 减少径流中携带的流入排水系统的污染物, 降低污染, 减少洪峰流量, 缓解防洪压力; (3) 可以与本小区内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 提供水源, 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3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3.1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生态小区雨水设计方案, 应与小区内其他给排水系统进行综合的水量平衡分析计算, 考虑采用雨水的污染控制、渗透、滞留和自然净化回用的方法, 而不采用径流雨水由雨水排水系统快速排出的方法。

3.2 雨水净化收集技术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会受到大气质量、污染物等的影响而发生水质变化,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雨水水质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 在进行雨水的净化收集时, 要针对路面和屋面等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法。

3.2.1 路面雨水收集技术

由于路面的地势地貌等环境比较复杂, 雨水降落到地面后所形成的地表径流中含有的泥沙和污染物往往比较多, 此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收集净化方法: (1) 利用下凹式绿地对雨水进行过滤和收集。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绿地和土壤的过滤和拦截作用, 在绿地内设置雨水口, 同时要保证绿地高程在路面高程以下, 雨水口的高程应当在绿地高程和路面高程之间。将路面的雨水收集在下凹式绿地中, 并进行蓄积和渗透, 多余的雨水可以经过上凸式雨水篦流入雨水蓄积管道中; (2) 对雨水的净化, 可以通过植草浅沟来进行雨水的净化。植草浅沟是一种有耐淹性植物的地表沟渠, 为了有效收集小区内的绿地径流和非透水性地表径流, 一般将其修建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该沟渠由于绿色植被的生长, 能够对流入的雨水进行植物吸附、渗透、过滤和生物降解等, 初步净化后的雨水再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能够更好的对雨水进行净化, 提高水质, 减少地表径流的污染。

使用该技术时要注意, 进行生态小区规划时要尽量扩大绿地覆盖面, 面积要大于建设用地;小区公园内的草坪、苗圃等要选用耐淹型的草种;合理规划绿地高程以达到最好的蓄渗效果;在雨水径流方面, 为了减少径流, 可以采用渗透性高的铺装材料, 人行道上可以采用透水性方砖、沥青路面及混凝土透水路面、步道下面设置回填砂土、砾料的渗井和渗沟, 在小区排水道周围修建渗透浅沟。

3.2.2 屋面雨水收集技术

相对于路面来说, 屋面受到外界的影响比较小, 在屋面上收集到的雨水水质较好, 污染程度低, p H值显示为中性, 不经软化处理便可以直接再次利用, 但是也存有一定的杂质含量较多的问题, 在生态小区, 为了提升水质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 铺设绿色屋面。绿色屋面对雨水中的杂质有一定的留滞作用, 能够减少降雨初期屋面的杂质对雨水的二次污染, 这种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植被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等, 在屋顶处铺设适当厚度的输水骨架和土壤后, 再选择浅根系的草本植物进行种植。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植被和土壤过滤、吸附的强大功能, 实现屋面雨水的截留蓄积和杂质过滤, 提高水质和屋面雨水的收集率, 同时还能提升小区的绿化率; (2) 应用智能雨水初期弃流设备。该设备由自动控制器、信号采集器及自动控制执行装置构成, 一般安放在屋外弃流雨水池内。该装置能够精确计算降雨量, 如果测定的降水量小于初期雨量, 该设备会将收集的雨水全部拦截在雨水池内, 然后雨水池内的初期雨水经过下面透水性土壤进行初步过滤, 排入大地以实现自然排空。反之, 测定的降水量大于初期雨量, 中后期雨水便会经过过滤装置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尽量使用瓦质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 屋顶材料以粘土、金属和混凝土材料混合最佳, 尽量避免使用含铅材料。屋面收集雨水的可生化性差, 生化方法效果不佳, 在处理时可采用物化方法。对于智能雨水初期弃流设备, 初期弃流后的雨水流入贮水池, 贮水池容量的大小应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来设置, 计算出强度公式和雨量曲线。

3.3 屋顶花园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的作用在于控制非点源污染、减少城市暴雨径流量和美化城市, 同时可以对积蓄的雨水进行预处理。该技术要求屋顶花园不漏水, 同时, 屋顶下水道应保持畅通, 可以在屋顶花园的水体和种植区内增加一些防水和排水措施。屋顶花园的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上层土壤和植被, 植被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类型、厚度, 土壤应当选择耐冲刷、空隙率高、密度小及利于植物生长的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

3.4 区内水景对雨水的综合利用

生态小区内应注重与自然的协调,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 回归自然, 生态小区内会修建大量的喷泉瀑布、小桥流水等景观。这些水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景观内的水若缺少流动性, 水质会极易恶化, 影响到水景的观赏功能。针对该问题, 可利用相关设备将初步净化的雨水排入景观河或景观湖内, 水池内可适当饲养昆虫和鱼类进行净化, 或者是安装机械净水设备, 可以有效保证水质。水景不仅能够净化、湿润空气, 改善小区内的气候, 蓄水池内的水还可以用于区内的绿化、消防、浇灌。进行水景设计时, 要尽量贴近草坪并铺设收集管, 这样更换的水可经收集管进入草坪, 满足灌溉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增强对雨水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 适当发挥生态小区雨水利的技术优势, 将其视为可大力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作, 为缓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在应用该技术时要注意, 必须坚持建设工作与保护工作协同发展, 利用生态小区内部的园林等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利用, 从而实现新环境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吴超, 郭晗.浅谈城市雨水综合利用[J].能源环境, 2014, 01:122.

[2]王晓军, 刘焱.住宅小区雨水回收利用方法探讨[J].江苏建筑, 2012:98~101.

[3]汪元元, 马东春, 王凤春.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体系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 8 (1) :95~96.

绿色生态小区 篇10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热环境系统构建,保温隔热性能,指标评价

人是温血动物,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需要可接受的适合于生存的温度环境。尽管可以依靠衣服、居室、采暖或制冷设备来进行防御,人体也有着较强的热调节系统功能,适应冷热变换范围相当宽,但感觉舒适的范围却较窄,一般既不感觉冷也不感觉热的环境温度大约为15~25摄氏度。随着房产业进步和居住者观念更新,人们向往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青睐集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为一体的绿化生态住宅小区。对于生态小区的规范,国家建设部结合我国国情,并参照世界各国的相关做法,编制和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提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能源、水、气、声、光、热环境和绿化、废弃物管理与处理,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等九个系统的指标和标准。本文在此仅就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构建和指标评价作一初探和浅析。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及其热环境系统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由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国内外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因而对其涵义众说纷纭,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为此,笔者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和归纳探索,认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规划合理的全方位生态工程,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和人文等方式相互耦合,运用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使其系统内部进行有序的循环转换,达到高效节能低耗,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以及环境清洁优美、居住舒适健康,且结构合理和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它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大环境的概念;二是能源、资源、生态的综合概念;三是节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健康的概念。

热环境作为构成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一大系统,是为满足居住者对热舒适需求服务的。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等综合物理因素构成。热舒适是居住者对热环境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这种舒适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对生态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理解,《导则》中作出一个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它是指采用符合节能、环保、卫生、安全原则的住宅供暖、空调技术,使室内热环境达到一定的温、湿度,并能根据气候条件和居住功能的变化进行调节,满足人体健康、舒适要求的室内热环境系统。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构建

生态小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热环境质量必然受到城市环境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制约。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武汉、重庆等长江流域的15个省市自治区均属夏热冬冷的热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不仅夏季日长,高温日多,令人闷热难受,而且冬季日照率低,室内无烤火,处处寒气逼人,严重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舒适度,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小区热环境质量状况。

生态小区的热环境系统构建,本着节能原则,先从住宅建筑的设计建造抓起,提高各部位的保温隔热性能,并采用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来改善建筑室内的热环境。

1、生态小区住宅建筑的热环境建设

(1)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围护结构是构成和分隔室内、室外两个空间及热环境的分界面。若围护结构密闭性差,其保温隔热性能就低,若提高了围护结构的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加强墙体防潮处理,就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确保建筑节能。

从节能、环保、卫生、安全角度,太阳能建筑以其独有的围护结构和供热方式,使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得以提高。在冬季一天中的某些时间段内甚至会高于室内空气温度。与之相比,完全依靠常规能量采暖的普通建筑,冬季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均低于室内气温;在相同室温下,太阳能建筑中的人显然比常规建筑中能量采暖的人感觉更温暖。即使太阳能建筑未达到室内18℃的气温,也同样能达到人体热舒适度。

(2)提高屋面的热工性能

在建筑中,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固然重要,而屋面的保温能力同样不可忽视。我国南方夏季日照时间长,且太阳辐射强度大,屋顶外的空气综合温度达到60-80℃,顶层室内温度往往也比下一层要高2~4℃,可见屋顶的隔热性能对抵抗夏季室外热波的作用至关重要。

①隔热屋顶。在屋顶构造中设置隔热层,有效阻挡了屋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导,迫使屋面温度升高,以增大屋面与环境空气的温差,使其有利于屋面,而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往空中散发。又称升温隔热。这种屋面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

②通风隔热屋顶。屋顶最外层是遮阳板,下带通风空气间层,遮阳板拦截了直接照射到屋顶的全部太阳辐射热,并通过遮阳板与空气接触的上下两个表面把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转移到空气中随风带走。风速越大,带走的热量就越多,隔热效果也越好。

③蓄水隔热屋顶。水的比热大,1公斤水的温度升高1℃,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1千卡的热量;使1公斤水完成汽化会耗去539千卡热量。因此,蓄水屋面不仅能降低屋面内外表面温度。也为屋面种植、养殖和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净化空气、美化小区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

④种植隔热屋顶。利用屋面攀缘植物或种植,能在遮挡太阳辐射热的同时还吸收热量用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把照射到屋顶的太阳辐射热转化成植物的生物能量和空气的有益成分,实现太阳辐射热的资源性转化。该屋面温度变化较小。

以上四项屋面的隔热节能措施中,隔热屋顶和通风隔热屋顶都是把照射到屋顶的太阳辐射热转向空中,借大气对流把热空气带走。如果没有外界的风,仅靠局部空气的自然对流,必然会使空气温度升高,造成室外热环境恶化,同时也使流向室内的热量增多。故而此两种措施适用于夏季风大的地区。种植隔热屋顶恰好相反,因屋顶植土不能太厚,植物扎根远不如地面,所以屋顶种植只适于弱风环境和夏季风小的地区。

(3)加强窗户的热工特性

窗户作为建筑围护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位,其热工特性同样令人关注。由于窗的传热系数高,隔热能力差,加上太阳辐射量大,玻璃窗得热量比墙体的单位面积高许多,其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成。为此,《导则》要求住宅外窗要有良好的气密性,其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检测办法》中规定的气密性Ⅱ级;同时,住宅外窗还应有适度的的保温性能,其等级应符合《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等级分级及其检测办法》的规定,严寒地区不低于Ⅱ级,寒冷地区不低于Ⅲ级,其它地区不低于Ⅳ级;并且,住宅外窗应安装双层玻璃,酌情适用中空玻璃、隔热玻璃和反热玻璃,减少能耗“热散失”,提高隔热、降噪效能,据调查对比,使用此类玻璃的有效节能率较之一般单层玻璃要高出30%。

夏季往往是太阳辐射强,窗户得热最多的时候,应结合建筑构件,适当采取各种遮阳措施。按开窗方位,构件遮阳在东、西向,可采用综合式遮阳;南向可采用水平遮阳。按气候特征,绿化遮阳可采用阔叶乔木,同时满足夏季遮阳和冬季日照要求。

在住宅建筑中,除了围护结构、屋面、窗户外,《导则》还要求对分户隔墙及楼板作保温隔热处理。这样就比较完整地增强了整个建筑的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2、生态小区室内热环境系统的改善

《导则》中设计出生态小区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标准: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夏季空调的室内温度保持在22≤~27℃之间;室内垂直温差要小于4℃;室内的供暖、空调设备噪声不得大于30dB。要达到这些热舒适标准,改善室内环境,主要利用自然调节和人工使用设备调节两种方式。

(1)自然调节

《导则》要求生态小区的住宅采暖、空调及热水供给、集中采暖系统和分户独立式采暖系统的热源均应尽量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如有废热资源可供使用,宜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1

①充分享受日照。

日照具有强烈的热效应,在寒冷的气候下给人以温暖,是重要热源补充。同时亦能促进花草树木生长,为人们提供美好的小区环境。因而在小区住宅布局中宜注意朝向,改变单纯按日照间距南北向行列式排列,而依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享受日照。如住宅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的布置;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布置。

应该说,南北向住宅中南面整天有日照,很理想,但北面居室却终年不见阳光;而东西向住宅虽然有缺点,西面房间夏天很晒,但冬天可两面收阳,也有好的方面。还有,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不仅能扩大建房面积,还可加大南北向住宅的间距,形成庭院式的室外空间。但在东西向住宅和南北向住宅拼接时,必须考虑两楼接收日照的程度和相互遮挡的关系。东西向住宅虽说遮挡了部分南向居室的午后日照,但庭院内冬季可不受寒风的侵袭,改善了小区小气候。

②自然通风降温。

炎热季节中良好的通风如同寒冷季节中的日照一样重要,生态小区的建筑布局要为自然通风环境提供条件。

过梳法。一般来说,敞开的空间比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好;点式住宅比条式住宅通风效果好。夏季风吹进点式住宅时如同过梳一般,将居室和庭院内的热空气带走。

导流法。把小区的室外空间组织成一个系统,将区内主要道路设计成主通风道,沿通风廊道流向各个住宅组团,然后再从组团内庭院空间分流到住宅。

③种植绿化调温。

据调查,南向房间温度较高且绿化少,宜在建筑南侧种植高大落叶树种,或周边设置种植槽或遮阳构架,配合藤条植物组成垂直绿化体系,依靠植物生命的周期变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以保证冬季最大程度的光利用和夏季极佳的遮阳效果。小区宜增加绿化、植被、水体应用,铺地选择热反射系数较小的草皮砖等材料。据测定,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3~5℃,而冬季的草坪却能增温6~6.5℃。

(2)设备调节

当自然调节仍无法满足要求时,室内将依赖空调等设备的调节来达到热舒适。《导则》要求生态小区推广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集中采暖系统应实现分室温度调节、实施分户热计量和设置智能计量收费系统;分户系统采用燃气作为热源时,应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局部空气污染;利用热泵机组采暖时,应考虑辅助热源,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采用电采暖系统时,宜利用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并考虑集中空调余热的回收利用;还应将户式中央空调的新风进口远离污染源;对于室外机宜隐蔽安装,固定牢靠,并采取遮阳、防雨措施,而不影响冷凝器排风。

当今,随着家用空调的普及,体现出一机两用,达温迅速,调节方便等优点,但也显露出室内人的头部温度过高而脚部寒冷,以及有吹风感等不理想之处。经测试,空调房间在房间辐射温度、垂直温度梯度和气流速度三个方面均不如集中供暖房间的热舒适环境。而集中供暖房间的辐射温度值接近空气温度,有助于温暖感。这也是在相同的空气温度下,集中供暖房间比空调房间更暖和的原因。冬季的室温值并非越高越好,能设置较低的温度却达到相同效果,这对人的热舒适感、节约能源和获得良好室内空气品质均为有益。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热环境系统的指标评价

生态小区热环境系统的构建结果如何,须进行相应的科学指标评价。

1、选用相对科学的因子比较评价

对环境质量评定时,首先确定的是评价因子。而面对多因子的环境质量指数评价,运用加权求和综合指数不失为一个科学之法。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关键将确定权值。经过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诸多常用的权值确定方法分析比较后,在此决定选用专家评分法。它由评分者对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估后,直接计算出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数值,经归一化后得出权值系数。有个经典的试验说明,一般人难以胜任同时进行超过7个不同因子之间重要程度的比较和判断,而最能出色胜任两个因子之间的差异比较。专家评分法正是凭借这可靠而有效的“两两比较法”,每次从n个因子中选择两个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并设定:i因子与j因子相比,极其重要记为9,很重要记为7,重要记为5,稍重要记为3,同等重要记为1;稍次要记为1/3;次要记为1/5;很次要记为1/7;极其次要记为1/9,其中间值分别由8、6、4、2、1/2,1/4,1/6,1/8来标度。

融合《导则》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本文确定生态小区热环境系统的评价因子为五项,(见下表)。

其中各因子权重的确定是通过建立因子比较矩阵来实现的,本文采用和积法求解各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以及进行一致性检验。是采用专家评分法来对其权重及综合指数进行评判的。

最大特征值:

一致性指标

根据一致性检验法则,当评价因子数为4项时,C.I./0.90<0.1即可认定该评价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在本评价矩阵中,推得其权重系数[0.300,0.300,0.063,0.063,0.274]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2、选用相对合理的评价等级划分

在等级评价中,如何才能更趋合理呢?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 8-19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一级标准为30mg/L,二级标准为150mg/L。而某个项目当时的实测值为40mg/L,其情况远好于二级标准,数据距离一级标准较近,可照常规,该项目是属二级标准的。这样的等级划分无疑不尽合理,这时若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则显得更为全面和客观。

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L.A.Zadeh教授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模糊集合理论,其定义为:设给定论域U,U上的一个模糊子集A,对于任意元素x∈U,都能确定一个函数μA(x)∈[0,1],用以表示x属于A的程度。μA(x)称为x对A的隶属度函数。

本文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划定生态小区热环境评价体系的等级,每项因子的基础指数为1。对于因子A1和A2,在规定温度范围外,温度每超出范围1度,其指数减0.1;在规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接近中间温度1度,其指数加0.1。对于因子A3和A4,在规定湿度范围外,湿度每超出范围5%,其指数减0.1;在规定湿度范围内,温度每接近中间湿度5%,其指数加0.1。A5的指数采用实际值除以标准值所得的数值(称为“标准相对值”)。

首先,假设一个生态小区的热环境体系,其每项因子恰好达标,所得结果为:

其次,假设一个生态小区的热环境体系,其每项因子做到最好(A5项的最佳值暂以2计),所得结果为:

根据以上两数值,可以构建出热环境评价体系的“分级隶属度”函数表:

3、应用相对合理的指标评价实例

《幸福小区》里的生态游戏场构建 篇11

一、家庭分工实行“家长责任制”

1.顺应需要组建家庭

在自发游戏中幼儿会和熟悉的同伴以妈妈、宝宝来相互称呼。这正是我们帮助幼儿在游戏中组建“家庭”的来源和依据。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幼儿组织相对固定的家庭,各家都有一个门牌号码,如位于三楼的大一班第五组的小朋友,他们就是“幸福小区”315室,各个家庭还可以以自己的喜好来命名,比如喜羊羊家、美羊羊家等。中大班游戏中的家庭可以是幼儿自定的某个小角落,挂上门牌号,另加几样他们需要的小摆设即可,而小班游戏中的家庭则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材料支持和帮助,让“家”更形象、更有生活的氛围。

2.模拟家庭实施分工

一个小组的五名幼儿恰好可以构成一个三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宝宝。小班幼儿开始游戏时,需要教师用角色挂牌帮助幼儿明确角色,幼儿可以轮流充当不同角色,中大班游戏角色可由幼儿自主商量和分配。

幼儿年龄虽小,但对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也有自己的认知。选择当退休在家的爷爷奶奶的幼儿。常常会去做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等事情,或者到娱乐性区域中去下棋喝茶、休闲养身。选择当“爸爸妈妈”的,则会去“上班”,医院、点心店等区域都是“爸爸妈妈”的工作岗位。

3.使用存折提升责任

每个家庭的存折本上,最初都有5元的储备金,供全家人维持一开始的家庭开销。不过,这5元钱如何使用,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有的家庭毫不吝惜地三两下就花完了,有的家庭会商量计划、相互监督着慢慢地花,这在每个年龄段、各个家庭中都有着大不相同的反应。

选择了当“爸爸妈妈”的幼儿就得负责一家人生活的经济来源,这对于幼儿来说,既有新鲜感,也是一种压力和督促。缺乏坚持性、工作不够努力,赚回的游戏币不多的“家长”,会因此遭到家人的责备甚至是批评,不负责任的“家长”在下次游戏中会因为组员的不认可,而失去担任家长的机会。

二、“人”“物”管理实施“自由经营权”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自强自立的人。而角色游戏则是锻炼幼儿自信心与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幸福小区”游戏中,幼儿对游戏伙伴的选择、材料的经营、服务的方式都有着绝对的自主权,这给了幼儿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相对而言,自由经营权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因此,小班家庭可先模仿个体户的经营方式,如菜场、点心店等,在买卖物品的过程中提供对外服务,逐步尝试家庭与家庭间的材料经营,而中大班则可以完全开放人员与材料,实施多方面的自由经营。

1.经营活动材料

“勤劳致富”这一原则在“幸福小区”中同样适用。只要有他人的需要。幼儿对于亲手制作的产品(作品)有经营权、买卖权,并以此换取游戏币,小班幼儿在游戏一段时间后也已具有这样的能力。我们还发现,在中班“有用的纸”主题活动中,有的“爷爷奶奶”把“宝宝”送去上幼儿园后,从百宝箱里取出各种纸,变戏法似的把它们变成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小到细碎的馄饨馅儿,大到娱乐宫投掷用的纸球等应有尽有,他们甚至制作了面条、馄饨皮、荷包蛋、春卷……卖给点心店,由此也狠赚了一把,比正常上班的“爸爸妈妈”还要多。类似这样的自主经营,在大班较为常见。

2.变换服务方式

以往的游戏中,我们常会看到游戏区里的服务员无聊又无奈地观望着区域外面,他们看穿梭在活动室内外顾客的眼神满是羡慕、嫉妒,但是“好孩子”的标准和岗位意识又制止了他们的外出欲望。现在一些幼儿有了叫外卖的经验,如果“服务员,,空闲下来,他们就会外出主动找生意,如点心店的去问问银行里不能离开岗位的职员需要不需要送点心,菜场里的服务员到生活区的娃娃家推荐“今日特价菜”等。

这简单的一招外卖,让游戏有了较大的改观。特别是大班,原本都在岗位上等待生意的服务员,现在因为有外出推销和外卖而有了留守与外出的分工,“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便有了更多的交流协商,有了妥协与谦让。更让我们意外的是,有的“经理”居然还能知人善任地安排“职工”:东东你跑得快就去送外卖,妮妮你说的话好听,就留在店里招待客人……而这样的安排往往也能得到同伴的支持。

3.应聘工作岗位

这一方式适用于中大班。各班创设的每个游戏区都设置一个经理角色,负责该区的人事、材料等事项。经理这一重要职位,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全班幼儿经过竞选产生的人选,往往能力较强、平时在同伴中享有一定威信的幼儿会获得这一角色。游戏开始时,幼儿入区都需要经过经理的聘选。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挑战心和自主性。如一次游戏中,俊俊想到点心店制作点心,但经理告诉他已经有点心师了。他落聘了,只好恋恋不舍地在点心店旁边转悠。这时俊俊发现两位点心师都选择了色彩鲜艳的皱纹纸等在制作蛋糕。俊俊看了一会儿,走到经理跟前轻声嘀咕了几句,经理觉得他建议用多种材料制作寿司的方法更能吸引顾客,因此俊俊成功应聘进入点心店。

三、学习方式实现“隐性预设法”

游戏前,教师根据主题游戏的需要,将材料设置成半成品,让幼儿或是看制作流程图独立操作、或是商量协作完成,甚至只提供原始材料,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根据需要来设计和制作,这样就使学习性的活动内容隐性地融于生活化的游戏中。而学习成效则体现在幼儿的交流与评价中,以此实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1.知识技能的渗透

如数学领域中加减运算在游戏中可借助存折本练习。每个娃娃家一本存折,每个家庭成员在使用它时,都需要经过或加或减的运算,得出答案后交由银行工作人员再次检查,双方核对答案认可。才能完成交易。当然,由于年龄和能力不同,小班以动物印章记录存入存折的游戏币数量,取出1元划去一个,中班以3以内的数字印章做记录,取出几个游戏币就划去相应的数字,大班则以幼儿手写的数字做记录,以列式运算得出最终答案。同样的加减运算。还出现在购物过程中、棋牌室等的游戏中。

再如大班点心店的工作人员情况一览表,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了人员名单、服务方式(在店内还是送外卖)、是否服务明星等内容,在后来的游戏中,幼儿还增加一列记录各人获得的游戏币数量,最后班长依据这些内容给服务员发放相应的工资,这种表格的使用和记录,来自幼儿游戏的需要,更是一种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2.个性习惯的培养

与以往的游戏相比,“幸福小区”引入高度社会化的情景更能促成幼儿良好个性习惯的养成。如游戏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接连几次选择当“爷爷奶奶”,常去银行领钱,然后一头扎进娱乐区。在游戏结束前的评价中,一些幼儿就对这样的家庭成员提出了抗议,甚至在以后的游戏中会出现排斥的现象。这些来自“家人”的教育很容易让幼儿虚心从速接受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甚至尝试着妥协、向同伴咨询看法和建议,学习有计划地使用游戏币。由此可见,同伴的评价远比教师的建议说教更有效。

绿色生态小区 篇12

生态居住区与生态住宅已成时尚。生态居住区与生态住宅是21世纪住宅产业的发展趋势, 国家有关部门拟订了相关的技术守则与技术要点, 但业界对此的理解尚需深化。生态是一个区域概念, 一个居住区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有相当的困难, 它在这个循环链中由于居民的生活活动成为污染源, 对于居住区和住宅的生态概念是要求它自身少产业污染, 并采用相应措施治理这些污染。生态居住区和生态住宅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通过对住宅建筑设计上采取的措施, 实现住宅生态, 通过住宅区环境规划设计实现区域的生态, 共同构建出生态居住区。要求设计人员掌握运用生态学原理, 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采用系统工程和优选原则去设计生态居住区和生态建筑。在住宅区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尊重原生态改善环境

一个居住区的规划必须与基地的原生态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注意建筑外簷与邻近大多数建筑的协调, 注意小区布局每栋建筑的日照、通风条件, 注意植物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营造小区的生态环境。特别要注意各栋建筑、各户位置的均好布局。

2 能环保高效低耗

尽量采用可循环转换的物质、能源, 以实现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 创造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采取节能、节水、节能的设施并坚持以住宅的使用功能为主导方向, 反对扩大户型浪费有限的资源, 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每户以100m2~120m2左右比较好。这里强调的是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对居住区环保的理解与支持。

3 完善居住区的配套治理污染

居住区的配套也有资源利用和节约的问题, 如周边已具备某些适用的配套项目, 不应再要求新建居住重复建设居住区的配套项目, 应以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目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居住区应设置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设施, 有条件的做到污物不出居住区是对该地域生态环境的最大贡献。

4 室内环境清新无污染

保障室内环境的设计应从规划开始、首先要具备通风采光的条件, 并设计好住宅的声、光、热环境。建设住宅的建材及填加剂选用环保无污染型, 装修及家具选用绿色建材、材料, 防止室内环境的污染。

5 居住区及庭院景观遵从生态原则

除充分保护原生态外, 居住区景观以多软景观 (绿化) 少硬景观 (建筑小品) 为好, 建材与植物材料以本土产为好, 少雕琢多自然形态为好。

6 生态居住区和生态住宅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

设计人员要掌握建设科技动态, 适时适地地选用新技术, 对地热、太阳能、风能等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发达国利用范围已很大, 我们做为发展中国家更应效仿并发展这些新技术。住宅的智能化已提上建设日程, 但应用效果需注意总结, 促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服务于居民。

7 居住安全要常抓不懈

居住安全包括多方面, 如防盗防暴、水电煤气、高空堕落、水景防护、交通组织、防病防灾等等, 这些因素设计伊始就应采取措施, 防患于未然。

8 居住区的人文环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个生态居住区应该是舒适、健康、高效、美观的社区,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实现这些美好理想的前提条件, 这既需要居民的共建, 也需项目策划中的关注、规划中设计出的交往条件。

景观不是生态但要反映生态。景观设计是将居住环境由室内向室外的延伸, 为居民提供“闹中取静”的休闲空间, 让人们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 感受阳光、清风、细雨、飘雪、水流、绿化的自然美。景观并不代表生态环境, 但在设计中应充分尊重生态环境, 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景观设计要遵循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尊重历史、反映地域性和本土文化的原则, 要以规划设计为基础, 统筹好规划、建筑、景观、装修设计的风格和标准。要切忌盲目追求“大手笔”, 用城市规划的手法去规划居住区、用公园的设计手法去设计居住区景观, 这些年来此类败笔浪费了巨额的社会资产, 可悲的是一些设计人并不觉悟反而自诩。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居住区规划出大型园广场、放射性的道路、对称的轴线, 俨然一座城池, 一些居住区辟以开阔的公共广场、竖起巨型雕塑、配以大型音乐喷泉, 建筑密度却很大, 失去居住区“闹中取静”的基本要求;一些居住区景观设计抄袭公园设计手法, 大绿地失去了功能可看不可用, 大量的建筑小品亭台楼阁挤占了有限空间, 要明确居住区不是公园;近年来, 一些居住区大做水景文章, 居住区建设基地傍水保持原生态, 完善景观, 无疑是睿智的选择。如上种种, 在不断总结近年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反思我们在设计上的浮燥情绪, 应提倡精心设计、精密设计, 实现住区均好的理想。

9 结语

总之,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 (提高或保持) 物种多样性, 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首先, 设计应重点考虑地域性。地域性包含了传统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要素。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还是人文资源, 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 设计应重点考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减少的过程, 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可再生资源的效能。其次, 设计应以顺应自然资源的循环为出发点, 任何对自然资源的断章取义的设计手段都是对生态的破坏, 设计应符合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设计是使环境走向生态化并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 生态设计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才能创造宜人的人居与游憩环境。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住条件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与此同时, 城市扩大和人口剧增使环境受到污染, 导致生态系统失调和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因此, 现在住宅小区特别注重生态景观的设计。文章就将对住宅区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生态,景观设计,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王晓亮.生态园林的功能、生态习性与建设类型[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9) .

[2]陈群.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趋势[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袁尊, 王宁.绿色生态社区规划基本要素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三卷) [C].2009.

上一篇:异性交往与友谊下一篇:仔猪断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