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新农村

2024-08-21

绿色生态新农村(共12篇)

绿色生态新农村 篇1

1 新农村改造中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宗旨主要包括:降低建筑物的及其环境对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消耗, 降低空气的污染,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固体废料, 保护自然资环境资源, 有益于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 进而创造效益。具体表现为: (1) 资源高效原则, 即尽可能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选择材料时, 尽可能选择长寿、健康、易得、可循环的材料。 (2) 环境优先保护原则, 即建造人工环境尽可能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适应, 减少外部环境的改变, 降低外部天然资源的使用。 (3) 人道设计原则, 即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的前提下, 注重人的精神需求, 营造人性化、适宜性高的生态环境。

2 新农村改造中的社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2.1 社区建筑的平面布局

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要求建筑的平面设计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 从而有效改善室内环境, 节约自然资源, 形成独立、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首先确定正确的朝向, 扩大受热面积, 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次根据房屋朝向在周围种植绿色植物, 通过不同季节的枝叶繁茂状况改善室内采光;最后, 保证室内良好的通风效果, 穿堂风与交叉风并存, 充分利用不同类型气流, 改善居住者的居住体验。

2.2 建筑设计的材料选择

建筑材料的首选当为本地材料, 一方面可以减少长途运输的成本, 另一方面更易取得, 施工过程更加顺畅, 可有效减少浪费。其次, 应尽可能选择可再生资源或者天然资源。一方面, 这两类资源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小, 另一方面, 具有很强的自我降解能力, 从而更有利于维护和利用, 最终实现整个绿色设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自然资源应用

依据绿色生态设计的原则, 最优秀的设计应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体现在具体设计环节则表现为重现自然特性。首先, 自然通风设计作为从古代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散热方法, 在自然资源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原理为通过依靠压力差推动气流的流通, 最终保证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室内, 其效果的好坏与建筑的朝向、窗户以及具体位置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期, 即应保证每个房间都有分别的进气口和排气口, 其中排气口的高度低于进气口;假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房屋的屋顶开设通风口, 进一步增强空气流通和散热的效果。

3 新农村改造中的社区景观绿色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关键在于实现场地与周围自然风景天然结合, 其中主要考虑的要素包括气候、植被等, 应该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住宅布局。中国自古以来即存在“风水”一说, 其中的基本原则即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 可以视为最原始的场地设计理念。在场地设计过程中, 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与生态土壤的巧妙结合, 最终实现与生态链条的链接;与地形、地貌的结合, 在保证原有地貌形态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生存、发展、建设的目的;与人体健康的结合, 考虑人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最终实现人类的健康发展;与周遭交通状况相结合, 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并实现对现有交通状况的有效利用。

社区景观的绿色生态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要素设计, 集中体现为植物和水资源。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 绿色生态社区绿地景观中, 为了达到低碳、可持续的目的, 首选使用抗旱的本土的自然植物景观。本土植物的生长对人工和化学施肥、农药的需求都不大, 其本身具有适应本土气候的特性, 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存活。生态设计中的水资源利用主要表现为节水, 包括采用高效的节水景观和用于景观绿化的雨水收集。其中, 高效的节水景观指的是在设计景观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于草地等灌概面积, 采用适合当地气候的本地植物, 不需要维护或者很少需要维护。其中遵循的原则有:正确选择植被、增加透水性铺装的面积、采取下凹式绿地。而雨水的利用则是把天然的雨水资源收集到特定的器物中, 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 在绿色生态社区的设计中, 从细节开始设计入手, 建立合适的收集设施, 建立合理的雨水循环系统, 能够使得雨水得到最大的利用。雨水在生态社区中不仅能起到对植物的灌溉作用, 而且可以作为水景资源, 利用天然降水, 通过透水的地面铺装, 最大限度地让水渗入地下, 形成完整的地表水循环, 保护地下水资源。

4 结语

绿色生态设计是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必然取向, 本文的价值所在在于设计时将绿色生态理念作为一个整体, 考虑到如何建造一个有利于维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及环境, 并最终将设计理论付诸现实。

参考文献

[1]陈晓, 仲德霞.适宜技术的节约型策略化建筑学报, 2007 (7)

[2] 刘加平, 何泉等.黄土高原新窑居建筑.建筑与文化, 2007 (6)

绿色生态新农村 篇2

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一、农村生态文明内涵及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分析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社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而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而新的生态秩序却没有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工业污染不容忽视。农村工业面广量大,而且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技术相对落后,自身治污能力差。特别是农村相比于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较淡,环境监察力度相对较弱,使得一些城市淘汰产业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环境压力不容忽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转移和人口集聚,使农村人口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偏远农村成了空壳村,集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而眼前大多数乡镇的集镇基础配套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了乡镇环境建设的焦点问题。三是农村环保设施严重匮乏。集镇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2.农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二是规模种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养殖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理设施,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农村环境投诉的一大热门。另外,由于传统种养模式的改变,大棚技术的普遍应用,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农村白色污染不容忽视。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的道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3.农村社会自治转变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村民自治从1998 年正式实行,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民主、法制等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一是基层组织稳定性差难以安心办事。三年一次的村级组织换届使很多村干部头尾两年要顾虑换届因素,不敢或者不愿做事情。而且在一些村每一届中都存在反对派,增加了村两委办事的阻力。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多数农村身陷“发展慢,收入来源少”的恶性循环中。以新昌为例,多数农村的集体生产资料统少分多,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三是思想偏差导致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引发的思想偏差往往导致经济主导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治理污染,建设生态。导致一些地方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由此衍生的生态问题不在少数。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必须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1.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战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和环境孤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谈发展。要树立长期的创业观。生态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为龙头,增强规划实施的严肃性,根据生态镇创建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每年每届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不是一年一个调,一届一个腔。要坚持生态立镇,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2.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

发展生态农业一是要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以大市聚为例,要按照“结构更合理、布局更优化、效益更明显”的要求,充分发挥不同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四个中心、四大区块”为格局的生态农业基地。四大生态效益农业示范中心,即:国家级茶叶良种场、部级名优水果引繁中心、花卉林木繁育中心、小京生提纯复种示范中心。四大区块,即:以大市聚片为代表的利用红泥地建成名茶、小京生、牛心柿生产区块;以严丹赤、东宅等村为代表的利用荒山坡地建成板栗生产区块;以沃洲、黄坛等村为代表的库区村利用湖旁小气候优势建成柑桔、桃子、大青梅等水果生产区块;以姚卜丁、寨岭等村为代表的利用低洼、土质肥沃的地区建成花卉苗木生产区块。二是要转换经营模式。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三是要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工业一是要提升产业结构。通过技术、体制创新,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通过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和手段,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大市聚为例,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改造,全力提升轴承产业;另一方面要依托园区平台,大力引进精密机械、光电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要引导产业集聚。要全面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计划,完善园区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对无法进入园区发展的企业,也要规划相对集中的工业集聚区,便于资源共享,集中治理,减少工业污染对环境影响。就大市聚而言,由于地理位置生态敏感度高,要更加注重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接通县城污水处理中心管网,最终实现整个片区纳管处理。三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并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源头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大市聚为例,要充分发挥沃洲湖、真君殿、天姥山等山水风光,结合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带,规划建设环沃洲湖和钦寸水库休闲农业观光带,走出一条“以生态引客源,以客源创收入,以收入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必须持之以恒打造生态环境。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当前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和农村环境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必要。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环保三同时制度,把环境保护的义务真正落实到市场经营主体。同时要积极开展公益宣传,吸引更多的慈善人士和有识之士资助和赞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二是要解决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从当前农村普遍情况来看,重点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村种养殖业的面源污染问题。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建设和雨污分离工作。当前,在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人口快速集聚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环境配套。以大市聚为例,要规划实施集镇截污管网建设,最终要借助于园区平台,将管网纳入县城排污总管。农村生活垃圾在普及当前“村集、镇运、县处理”的保洁机制前提下,要有计划地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和有机垃圾就地消化的工作,想方设法的实施垃圾减量化工程。要科学规划规模种养殖业,完善配套,逐步减少面源污染。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在第一轮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进一步美化农村环境。4.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保障机制。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在政府层面,要建立生态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完善的生态建设组织体系。要特别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生态最后的落脚点在农村。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选好配强农村班子,帮助农村干部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农村生态建设落到实处的核心。二是要强化文化保障机制。要用文化的理念做好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要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通过绿色细胞工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意识的转变。三是要强化法制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生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长江镇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组织实施造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庄整治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结合我镇实际,对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一些思考。

一、要突出“美”字,建设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建设生态环境,要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科学规划,建设现代新农村;要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农民反映强烈的具体环境问题入手,大力推进村路硬化、改水改厕改厨与沼气池建设,全力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放、私搭乱建等问题,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好道路、居住区、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和乡村的环境保洁以及垃圾污水、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中,我们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700多万元,加强荆陂河流域各村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支干渠,加固湘江大堤;按照“生态、文化、现代、宜居”要求,完成了小城镇建设规划,规划设计和建设了居民小区,启动了长江竹木制品市场、石子佳和大市场一期建设;大力开展“绿色长江”行动,在公路两旁栽种香樟21000多株。

二、要注重“富”字,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生态经济作保障。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包括农户庭院经济和绿色种养基地在内的绿色农业,以及与农村户用沼气相联系的产业,形成“养猪+沼气+经济作物”的“小庭院大产业”、“文明生态村+科技村”和“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等模式,培植一大批科技致富村、养殖村、瓜菜村。其次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对新引进的经济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有危害的,坚决拒之门外;所有项目实施前都必须进行环保评估,环保指标完全达标,方可投资立项;对已开工建设,但环保严重超标的项目,要立即关停。近年来,我们已关停1家化工企业,炸毁了石子村3个乱采滥挖黄金矿,关闭了部分违规开采的石矿和砖厂,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要立足“活”字,培育生态文化。要大力推进农村道德实践活动。围绕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道德模范进万家”、“讲文明、讲科学、树新风”、“携手文明,共创和谐”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节日文化活动。每年组织举办大型民间游艺表演比赛、农民运动会、书画义写、送春联、戏曲、棋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提供展示才艺和自娱自乐的平台。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好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 要:我国的生态农业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必须把农业环境做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来对待,只有通

过加强法制宣传和基础建设投入,强化科学的组织领导,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最终才能实现经济、社

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从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对策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民经济 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在现代农业发展 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解决农业的污染,既 促进农业发展又保护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实现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而实施符合中 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最为实际的应对策略[1].1 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的生态农业,从20世纪70年代的试点示

范、直到90年代作为政府行为,以县级为基本试点 单元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 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形式各异的生态农业示 范区2 000多个,其中有300多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 业示范县,现有9个省份正在开展生态省建设.1.1 基本特点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

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 经济的系统工程,可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 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它具有如 下特点:(1)多样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生态条件复杂多样,而生态

农业又是建立在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 种农业生产体系,因此具有形势多样性的特点.(2)综合性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体系,它

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注重到农、工、商、贸的综合经营.它要求人们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树立系统观、全局观全面分析各种关系,采取综合性 措施,从而使生态农业系统得到协调发展.(3)高效性

生态农业系统能高效利用农业资源,通过改善 各种结构,在不增加其它投入的情况下能提高农业 综合效益,不断发展的各种生态农业技术又使生态 农业系统获得了较高的生产率.(4)稳定性

生态农业系统是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系统,对外 界不良影响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遇到外界干扰情况 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5 持续性

由于生态农业重视其内部各组分的相互协调, 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增殖,因此具有较高的 自我调节能力,能保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6)优美性

生态农业始终强调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 的能源和资源,减少对外来投入物质的依赖,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减轻了农用化学物 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最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 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样就保护和创造了优美的生态 环境.1.2 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态发展规划 截止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发展生 态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明确要求,与此同 时,大多数生态农业建设都是在开始建设时仅有工 作大纲或工作计划,没有一个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 上编制的生态规划,最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我国目前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同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更 形成了土地后备资源的缺乏,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 开发利用,施肥结构的不合理,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等现象在一定程度内仍没有明显改变.(3)科技人员缺乏、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农业,需要

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来指导农业生态建设和具备一定 文化素质的农民来从事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的发展 需要对农业基础建设进行一定的投入,这两方面都 需要当地政府提供较稳定的政策与资金的扶持.(4)生产规模偏小、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因地域广,大多数乡镇村分散,农业生产资 料尤其是土地分布本身就较零散,缺乏统一的合理 布局,形不成规模或规模不大,影响集约化、产业化 进程,这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结构年年调整,但调整的 实效不太理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仍较严重.2 生态农业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为农村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

展提供了一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有效的途经.为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软硬结合的原则 就是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做为一个大系统来整体 考虑,搞好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在规划指导下, 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 导[2].优先抓好示范项目的建设,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着力 抓好科研、技术推广和生态农业保护法规等软件建 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法规对生态农业建设与保 护的作用.2.2 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种持久发展战略,它的根本

目标与广大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短时间内、在 局部利益上存在一定矛盾性.因此要按照产业化发 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有广阔市场 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同时不断增加集体和农民 的经济收入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充分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形成生态农业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 环的运行体制.2.3 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

强管理,要推进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对农业生产要加 强管理,适应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实行集约经 营,提高土地、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在退耕还林、退耕 还草、退田还湖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能力稳定提高.2.4 生产和生态同时兼顾的原则

生态农业的建设不仅要做到生产发展、经济兼 顾,而且要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这就要求 科学的处理建设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必须坚持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3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探讨

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针对农业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建议以下措施: 3.1 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生态农业建设尽管已有二十年的时间, 1993年

颁布, 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没有明确实施、发展 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对包含循环经济思想的农业 发展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有必要通过立法予 以解决.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 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激 发发展生态经济理念和热情,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 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3.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良好 的物质基础

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农业现代园 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农业水利、农机 具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农田和高产稳产良田,实 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改 变传统种值观念全面推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 引进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猪(禽)-沼-果(菜、鱼)”模式,降低环境污染[3].3.3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要正确处理开发与发展的关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加科技投入,从当地实际 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 整,农业区域化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 推广生态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实 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4 发挥环境优势,大力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提 升生态农产品品位

在水质状况、空气质量十分优越,农业资源丰富 的区域,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积极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创建生态绿色品牌,以提升 产品品位,增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也是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 最佳途径.3.5 依靠科学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为中心,依靠科学的生产组织方式,按照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 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6强化组织领导,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政策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 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 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 体,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及农业执法、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和推广网络建设等必要的投入 政策.3.7 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 统一

无论是深化传统产业,还是开发新兴产业,都要 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首要位置,绝不能以牺牲环境 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要高瞻远瞩,开发立项要慎 重,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迷惑,树立农业可 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 结合,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 宋谦.农业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 29.[2] 孙鸿良.生态农业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 1988: 37.[3] 孔繁德.生态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114.台州市政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在源头上控制污染

污染控制的核心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只有在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融入经济发展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和投资力度,营造创新环境,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台州市的主要做法是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如建立台州(上海)科技园,实现异地借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全市自主创新工作。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立足当前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台州为例,我们在西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和以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业,将该区域作为全市的水源涵养区和天然绿色屏障;在中东部地区发展生态城镇和生态型经济发展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沿海地区建设高规格的循环工业园区,如:化学原料药基地和金属再生园区。这几大区域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有些区域已发挥作用。同时,积极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行动,积极扶持资源再生利用企业。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由于历史的原因,沿江、沿路一直是各地区主要产业的集中区域,这造成企业与居民区混杂、区域功能定位模糊、发展导向不明等问题。因此,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清晰各区块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是关键。台州针对布局中不合理的问题,在城区内积极实施“退二进三”计划,同时,在编制沿海产业带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等现实问题。

二、完善制度创新体系,大力构建生态治理结构

机制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制度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丰富和完善。

(一)建立健全各项激励政策。一是价格政策。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产品价格中应体现污染治理成本。二是税收政策。对发展循环经跻、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台州从2005年开始在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中拨出100万元用于清洁生产的补贴和奖励,从目前情况看,清洁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比是1:2,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清洁生产的同时,不仅收到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也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三是引入市场机制。比如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在这方面,台州的尝试是将企业与西部欠发达乡镇排污权进行交易,通过交易,让企业为村庄建设环保基础设施,而企业获得一定的排污指标。

(二)重视生态指标运用。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近年来,台州在“两个社会”考核指标中增加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相关指标及分值权重。市政协以提案的形式、建议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完善生态监管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要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环垸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噪声、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状况评价等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充分运用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讨论等方法,通过公众的利益诉求和民意的公开、自由、充分表达,强化社会监督,以影响或修正政府决策,使政府的决策更能体现民意、更符合生态建设的要求,并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倡导生态文化理念,提升城市生态及文化品位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灵魂,也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将区域人文精神融入生态文化建设。文化与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区域文化,一旦脱离了该区域的人文精神,将缺乏创造力和认知度。生态文化亦是如此。以台州为例,“和合文化”是台州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天人和谐”保护自然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如何利用好这一特有的人文精神,是台州市在建设生态市之初就考虑的问题。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注入城市的建设中。比如:在城市建设问题上,我们提出的发挥中心城市组合式形态和城市绿心的生态优势,以“反规划”理论指导城市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在保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搞城市群构建。

(二)利用载体实现多元互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其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因此,要利用各种载体,比如:组织“环境日”、“地球日”等群众性活动,提高群众坏保意识。同时,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自然的可贵。此外,要加大创建生态县(市、区)、乡镇、村(居)力度,让企业、村居、普通群众均参与其中。

(三)更新宣传理念。当前,我们的宣传基本上停留在说教层面,起到的效果很有限,有时甚至是反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一定要克服说教,要坚持贴近大众的实际、贴近大众的利益、贴近大众的生活。台州黄岩长潭水库库区保护就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在库区保护初期,政府主要以说教性宣传为主,当地居民不以为然,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近几年,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当地农民得到了收益,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就自觉地接受了生态保护相关理念。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其他领域延伸,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而是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稳控联系起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事件是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因此,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要建立经常性的生态建设矛盾排查制度,认真解决环境问题,纠正损害群众生态利益的行为。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口良性发展联系起来。资源、环境问题都与人口有着紧密的驮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要将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在制定人口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如: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生态承受能力等。同时,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区域性人口发展规划,提高人口素质,为产业带建设和城市群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三)将生态观念引入大众消费习惯。在引导公众崇尚节约消费、绿色消费的同时,要提升政策对消费的导向作用,鼓励大众消费节能产品、使用节能技术。

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和升华。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

一、对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理解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我国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大国,有9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全国的绝大多数乡镇没有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资源,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治理污染,但对广大农村的投入却少之又少。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事项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人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致使农村饮水型地方病多发。[3]正是由于法律的空缺及环境保护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二)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承担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及社会保障的双重职能,对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已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

8、印度的1/2。尽管如此,很多地方滥用、浪费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断绝子孙后路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而且,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家为了各种基础性建设还会占用或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快速的城市化扩张急剧向周边农村拓展占用耕地;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非农单位或设施占用耕地的情况,这些都会使农村的耕地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到2020年,我国要坚守住18亿亩耕地及其中l 5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三)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破环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已经不仅仅在城市发展,工业污染逐渐侵入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的扩张也导致大量的污染转移到了农村,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1.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例如将固体垃圾拉到到农村堆放或填埋、有毒气体或烟尘飘落到农村、城市排出的污水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农村等。

2.破坏性利用耕地。迫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近几年来不少农村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但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资金短缺、信息匮乏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大部分是一些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低附加值企业,比如矿山的开采及其矿渣就不仅污染周边农村环境,而且占用大量耕地,污染耕地,破坏生态系统

3.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大城市为改造城市的新形象,把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搬迁到农村去。而农村的乡、镇政府出于加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就业压力等因素的考虑,对于这些企业的到来是相当欢迎的。但是这些企业带去的除了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环。仅污水危害农村一项就十分严重,据水利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70%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更为严重的是流域污染引起癌症高发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有关癌症村的报道,几乎遍及全国,都存在一些村庄癌症高发的现象。凡是癌症高发的村庄,那里的生态环境要么遭受严重破坏,或饮用水质量得不到保证,要么空气质量相当恶劣。目前,我国河流湖泊的水污染或水质恶化已威胁到用水安全,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查也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3亿多人,其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约有6500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易引起疾病流行,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四)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地少人多,特别是近年来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为了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另外,由于农业生产中大棚的普及,对土地的污染也在日益加剧,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土地的污染是系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大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经济增长中相当部分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农村社会自治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村民自治从1988 年开始试行,于1998 年正式实行,到今天已经二十年了。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的民主、法制等意识的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有些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已经成为空壳。不少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微薄,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4]相反地,它们更有可能成为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的主力,依靠它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无从谈起。基层组织经济力量薄弱,农民家庭自主经营,使得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大为削弱。而想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议及对策

(一)法律上明确农民的环境权

首先在宪法层面上,将公民,当然包括农民的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确定下来,并注重政府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义务。其次,在《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中确认环境权,并明确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和使用权等。再次,通过制定相关的单行法,确认农民的参与权。[5]比如在单行法中,具体确立农民环境参与的权利主体、权利的内容、权利行使的程序、参与的义务主体及其义务、参与救济等。只有将农民的环境权用法律确认下来,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的为农民提供环境权益的救济,在《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将环境法律援助建设成一项基本的环境权益保障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其部门管理权限内设立专业对口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提供法律帮助。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环境保护法》中增设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规定检察机关、任何环境公益团体都可以在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但却因自身原因不能起诉的情况下代表他们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应对农民在环境诉讼中因为举证能力不足、负担不起诉讼费用而打不起官司、打不赢官司的情况。只有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农民的环境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二)政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推进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以此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一方面,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群体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补偿赔偿力度,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梳理、健全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使相关各类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运用和强化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的补偿赔偿手段,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震慑和执行力度,以便把农村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结合当前贯彻落实《物权法》的时机,把农村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必须明确各主体和客体的责任人,加大监督和问责的力度,保证补偿赔偿到位,是当前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6]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由于过去几十年中的城市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此外,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一直在推动环境保护进化方面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我国,根植于农村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还非常少见,因此,大力培育农村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并积极推动城市环境保护组织向广大农村延伸,将对农村环保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是十分微妙的,那么,是牺牲生态环境以换取经济增长,还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谋求生态平衡呢?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惟一的出路就是在于平衡两者的关系,使它们走上协调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概念纳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 “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8]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五)建立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

积极推动农村环保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研究,设置一批国家科研攻关项目,解决农村污染治理关键技术难题,包括连片村庄污染治理技术、村镇地下水源污染防控技术、水土复合污染治理技术等。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和教育培训尽快建立全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人口稠密地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积极推动环保机构向县以下延伸,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定期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培训,重点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等,使农村环保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创造竞争优势和确立发展强势的“基础工程”、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基础,是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山区县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不仅将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山区县,应该如何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带着这一问题,最近,笔者对典型的山区县和“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江西省上犹县进行了一番思考。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山区县的一大特色就是山清水秀,拥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这笔财富,做活“生态经济”文章,既是山区县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山区县扬长避短、谋求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山区县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

山区县发展生态经济的潜力很大,优势明显。以上犹县为例,突出表现为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山区县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如,上犹县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境内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3.6%;有水域面积13.6万亩,其中有效水域面积9万多亩。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8摄氏度,无霜期268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7.1千卡/平方厘米。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素有“风雨适时,四季宜人”之美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生态生态作物生长。第二,山区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就拿上犹县来说,共有林地面积174万亩,其中经济林31万亩,毛竹林20万亩;有草地草坡40万亩,其中寺下、双溪、紫阳三个乡集中连片的优质草山坡10万亩,五指峰、平富集中连片草山草坡5万亩;已开发茶园面积3万亩,已成为赣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广阔的林地,构成了上犹生态产业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强大优势,2005年,该县的陡水湖、五指峰先后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该县荣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的称号;今年,又荣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的称号。

第三,山区县往往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理念,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保证。一般而言,山区县的生态资源相对丰富,山区人的绿色情节也相对浓厚。比方说上犹县,近几年来,该县的党政班子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已在执政者心中扎下了根,正是凭着这种理念,上犹县在搞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处处把生态环保放在工作的首位,就连在招商引资这一中心工作中,也是坚持“凡是破坏生态环保的项目,都坚决不引不上”的原则加以甑别引进。据了解,仅2007年,上犹县就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12家,清理不符合环保指标的企业8家。

二、发展生态经济对山区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有利于与外界经济接轨。纵观当前国际国内,“生态革命”方兴未艾,生态经济将成为人类最佳经济归宿,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发展生态经济,不仅能使山区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而且能使山区县经济尽快与国内国外接轨,实现山区县经济适应市场、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其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在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而发展生态经济,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子,它将在“洁净生产”,谋求基本无废型物的循环生产方式中使生态环境得到复兴,从而获得一本万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三,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关系到目前上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是造福上犹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只有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山区县才能真正实现山川秀美,江河清净,山区人民的子孙后代才能真正过上幸福、富裕、美好的生活。

三、对山区县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山区县不仅有发展生态经济的优越条件,而且有发展生态经济的迫切需要,应该采取怎的措施才能打好“生态”这张牌,真正做强生态经济?笔者认为,关键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生态立县”的理念,实施如下“四大战略”: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生态农业战略 作为山区县,“山多水丰田少”是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比如说上犹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一方面,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但另一方面却使上犹具备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广阔的山场、水面发展空间。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要加快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希望在山在水,优势在山在水。因此,山区县应积极克服传统农业观念制约,坚持把山水当作耕地来使用,把“生态”当作“资产”来经营,着力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上下功夫。

1、调整结构,发展生态产业。按照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的原则,走出“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短期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被动性和适应性调整老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种植、养殖产业。如上犹县,就应结合目前已形成茶叶、优质水果、特种水产、绿色大米、无公害蔬菜、油茶等农业优势产业的实际,在着力建设油石、梅水和五指峰万亩茶叶观光带,集中建设紫阳、社溪、水岩、双溪、寺下五个高标准万亩油茶基地的同时,按照“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优质水果、特种水产、绿色大米、无公害畜牧、无公害蔬菜,以形成黄埠--东山--油石--社溪脐橙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五指峰--陡水--平富--寺下--梅水东魁杨梅产业带,营前--东山--社溪--黄埠绿色大米产业带,双溪--紫阳--五指峰高山畜牧业产业带,东山--社溪--营前--油石四元杂交猪产业带和五大湖区特种水产产业带。从而形成“特色明显、规模发展、结构多元”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2、推广技术,开发生态农产品。作为山区县,在生态生产品开发方面,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标准化施肥、标准化使用农药和有机茶生产、绿色蔬菜种植、绿色畜禽养殖等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进村入户、下田入地,积极推广猪—沼—果(茶、菜)的生态农业模式;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严格控制违禁农药、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生产环节,确保农副产品的“生态”品质,比如上犹县,就应该结合县情,着力打造“梅岭”有机茶、“四元杂交猪”、“陶氏云片”、“绿月大米”等生态农产品品牌,依靠品牌提升生态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保护水源,建设生态屏障。保护水资源是山区县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如上犹县,就要加大油石河、梅水河治理力度,保护好境内水资源,力争将上犹建设成为赣州市自来水供应基地;综合治理境内各交通路道沿线的“秃头山”等山地资源,推进农业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互协调发展,力争到201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水土保持率达到90%,从而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二)以科技环保为抓手,实施生态工业战略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山区县,要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必须以科技环保为抓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少山区县的“工业短腿”现象都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链条短、工业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面对这一现实,山区县必需坚持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始终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和“发动机”来抓,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耗能、高效益的生态环保工业。

一是要突出特色兴工业。作为山区县,应该结合自身资源特点,以特色产业和丰富的竹木等山林资源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生态食品加工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推进生态农副产品系列化开发。二是要强化招商引资兴工业。山区县应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招商选资,坚决做到“四个不引”,即: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引,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不引,设备淘汰、工艺落后的项目不引,影响公共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项目不引。同时要严格做到企业申报和开工必须落实环保制度、配备专门环保人员、严格环保审批手续、配套生态恢复措施。

三是要狠抓改革兴工业。在推进企业改革振兴的过程中,山区县应坚持以“妥善安置职工”为目标,以“盘活企业资产”为重点,在推进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的同时,大力引进实力型、节能型、环保型高新技术,改造嫁节传统工业,使企业实现降耗、降污的目标,达到环保标准。对市场前景途窄、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整顿乃至关停。

(三)以碧水青山为取向,实施生态旅游战略 山区县往往山秀水美,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较为广阔。如上犹县,2007年除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外,还荣获全国“最具魅力的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两个单项奖,2010年荣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这就是该县具有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因此,科学整合山水、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建好景区景点,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推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是加快山区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山区县发展生态旅游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如上犹县就应该结合实际,以深圳安远集团投资15亿元整体开发境内旅游资源为契机,以陡水湖、五指峰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当前,要重点抓好陡水湖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温泉漂流、沿湖生态农庄、南河湖城市公园等项目的建设。要抓好总体规划的实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抓好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高起点规划好道路、水电、通讯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工作和宾馆、山庄、餐饮、环卫等服务性设施建设工作,着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设施的能力。

2、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一般而言,山区县的旅游开发往往起步晚,无法与那些起步早的大中城市地区在景点方面比大比强,只有发挥自身的山水资源优势,将旅游景点做精做特。如上犹县,就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在五指峰、陡水湖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抓紧做好陡水湖景区申报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二是要结合五指峰列为世界候鸟观察站、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优势,全力打造五指峰“候鸟游”、“探险猎奇游”品牌。三是要充分发掘陡水湖生态资源,全力打造陡水湖“度假休闲游”品牌,将陡水湖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四是要结合南河湖面开阔、水质优良、邻近县城的优势,将其办成国家青年滑水表演队训练基地和赣南龙舟大赛训练基地,打造“滑水游”、“龙舟游”品牌。四是要结合赣南树木园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全力打造赣南树木园“科普游”品牌。五是以安远集团投资建设的温泉宾馆、漂流为依托,全力打造“健康游”。

3、做精旅游线路。按照境内旅游资源分布和境内交通布局情况来打造旅游线路,是山区县整合旅游资源,盘活旅游景点的一大取向。就拿上犹县来说,当前尤其要重点打造两条旅游线路:一是要充分结合赣州至陡水湖这条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夹皮沟”式森林小火车线路资源,将其打造成“赣州——陡水湖”浪漫风情游精品线路;二是要结合上江线贯通江西、湖南,途径上犹多个乡镇和多处旅游景点的优势,着力打造突出“乡村农家乐”、“乡村民俗”等特色的“梅水——龙门——营前——五指峰”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打造上述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对境内闲置、无序、分散的旅游景点进行有机链接,丰富旅游内涵。

(四)以做精做靓为重点,实施生态城市战略 山区县的县城往往具有较为厚重的绿色底蕴,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的力度,将县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以此提升县城环境和市民生活质量,就上犹而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高质量完成城市规划。当前,上犹县正在进行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规划可以出生产力的观念,以规划来优化配置城市综合资源,尤其要进一步做好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完善城市“绿线”制度。通过规划,把更多的城市空间留给市民,把最好的视觉资源留给群众,把最适宜休闲旅游的区域留给游客,真正营造“宜居、宜赏、宜乐”的城市环境。

2、要完善公用设施。结合实际,上犹县在完善公用设施方面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要扩大公共绿地的面积,同时做好供水、供电、通讯管网的改造、铺设;二是加快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厂的改建、扩建;三是对县城内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四是增建县城公厕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在公用设施建设的投入来源方面,要敞开投资大门,推行对项目投资主体的公开招投标制度,努力形成公用事业社会办公格局,以解决政府对公用设施建设缺乏资金难题。

3、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城市为契机,下功夫整治城市脏、乱、差,抓好城市容貌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占道经营等问题,切实保障城市道路干净、畅通,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要加大对城市广告的管理力度,对主要街道、主要建筑的户外广告要精心设计;要以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抓好道路养护和排水管网维护,消灭道路坑洼不平和污水乱流,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确保城市卫生、整洁

以创新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创新理念和思路,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认真探索与实践,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编制全面规划,理清建设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花溪区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一是编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将全区行政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范围。二是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突出“生态、旅游、文化、宜居”四大主题,确立了“山水园林城、低碳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三是编制和完善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围绕优化产业布局,规划了一批产业带和工业聚集区,编制了生态农业、旅游商贸、道路交通等规划,完善了乡镇村寨建设发展规划。

抓好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步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需要有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投资回报高、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来支撑。为此,花溪区把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实施项目带动,初步实现了优质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与高端产业项目的相互匹配。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水利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加快改善发展生态经济的条件。集中精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投资拉动型、产业聚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重大产业项目。

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产业体系。面对环保准入要求高、产业选择难度大、优势资源利用难的实际情况,花溪区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化改造现有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初步实现了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的发展。二是突出发展旅游商贸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商贸物流,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壮大区域经济、增强经济活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走绿色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养殖、种植基地,推动了观光农业发展。

整治生态环境,拓展建设内涵。环境友好、生态良好,是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特征。花溪区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把水资源作为第一生态资源,把发展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第一战略任务,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实施了全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绿化治理工程、节能减排治污工程。森林覆盖率已近42%,基本实现了南环线经济带及中心城区无严重污染企业。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建设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新事业,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花溪区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抓好信贷投资,加快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二是调整完善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目标纳入目标管理,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并加大生态、效益指标的考核权重。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绿色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课题,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今年以来,省市也在着重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紧密结合宁海实际,加快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新的战略任务。从宁海实际情况看,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较早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较早树立起了生态发展的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较鲜明地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要求,较有力地采取了推进生态县建设的种种举措。通过全县上下不懈的努力,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宁海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宁波市各县(市)区中排名首位。但我们也应看到,新形势下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括过去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更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这对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要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从我县的特点和禀赋出发,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大生态效应,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特别是要在“六个互促共进”上下功夫:

一、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互促共进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具有一致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县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环境约束倒逼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是推进产业布局集聚化。重点是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向搭建统一的发展平台转变,把分散的工业企业集中到园区;实现工业园区由“百货公司”向“专卖店”的转变,就是由综合性园区向专业化园区转变,这有利于推动产业配套协作,也有利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要加快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把“6+6”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是推进产业层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选资促进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的项目选择路径,主攻“大、好、高”项目;另一方面是抓结构调整促进存量的高端化,提升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现代营销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创新发展,扶持企业上市和开展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三是推进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加快以国华宁海电厂为龙头的宁海湾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延伸循环产业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工业园区和企业生态化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综合利用。统筹利用县内、县外资源,大力引进各类人才,鼓励企业返乡创业,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努力将“宁海人经济”转化为“宁海经济”。

二、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互促共进

城镇化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要坚持走特色发展、综合开发、内涵提升、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宁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城市六大节点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舒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生态理念,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山、水、海、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城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龙头抓手,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积极谋划和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文化传承,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配置,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承载集聚功能,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促进城乡生态经济联动发展。要注重从各乡镇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在发展方向上明确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旅游名镇和生态美镇。

三、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

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我县广大农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要立足这一优势,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走强村富民之路。一是做好生态富民文章。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一批生态旅游特色村,编制和实施西部山区生态旅游、东部山海生态旅游一体化规划。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积极构建销售网络,通过农超、农餐、农旅、农展对接,真正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二是做好生态优居文章。深化“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系列工程,使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生机盎然,更具吸引力和可居性。加快推进农村住房“两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模式建设农村住宅小区,提升农村居住品质,并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通过3年努力,新建改建农村住房24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3700户,节余土地460亩。三是做好生态育民文章。人可以改变环境,但环境也能改变人。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乡风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基层生态创建活动,确保到2011年80%的乡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并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卫生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意识。

四、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促共进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争取到2013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达到150亿元。从我县比较优势出发,以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和宁波南部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现代商贸中心“三大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商务会议健身基地、生态人居福地“三大基地”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十大产业”。通过生态、文化等与旅游嫁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全面推进滨海休闲、温泉度假、森林养生等六大旅游基地建设,进一步打响宁海湾、宁海温泉、前童古镇、浙东大峡谷、伍山石窟国家矿山公园等旅游品牌;综合发挥我县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商务会议、运动休闲产业,建设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会议基地和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着力打造最佳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以山清水秀、滨海风光为特色的生态居住区,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旅游地产。同时,要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会展节庆等具有高增值性和带动性的“无烟”产业。

五、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加强生态建设要注重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看得见、摸得着、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入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水务网、保洁网、交通网、就业网、保障网建设,使城区和70%的农村人口喝上了网供优质水,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70%,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等等,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下一步,要在继续推进“老五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城乡统筹的教育网、就业网、医疗网、养老网、安居网等“新五网”建设,努力解决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启动实施城区交通“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近期缓解、远期畅通”目标。要加强环境支撑工程建设,重点完善好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网络,以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大力建设生态城镇、绿色农村、蓝色海洋和森林宁海,全面改善城乡和区域生态环境。

六、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促共进

生态建设要靠生态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来支撑。要注重挖掘和发扬宁海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一是社会化发展文化。坚持建文化、送文化和种文化并重,着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和生态创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社会风尚,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二是品牌化提升文化。围绕生态文明主线,链接以潘天寿、方孝孺、柔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镇、古村、古戏台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产业化助推文化。以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为平台,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加快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镇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把更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并在开发中实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来统一考虑,将资源的接续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污染十分严重。为此,必须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保证生态安全为总体目标,努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本文就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四个部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最后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诸如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一 研究目的、意义 1 研究目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此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可见,两重要会议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规划了宏伟蓝图,这就是: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农村也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根据地。广大农村是淡水、耕地、林地、草原、生物等资源的最大腹地,是承载人口的主要场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环境依托。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那种农业文明时代“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浪漫早已悄然逝去。而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又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严峻的农村生态形势,不仅仅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威胁到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本文是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力图通过对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较深层次的剖析,考察其特殊性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加强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谋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现实途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些参考。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崭新课题。因此,在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而国内外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很少有全面而系统地解读与研究的情况下,加强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全新的理论意义。本文根据当前农村存在的实际情况,力图从深层次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努力将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机制建立、科技应用、法律健全和社会参与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科学地提出可以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为进一步研究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些许较有价值的参考,为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实践意义: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 亿人口有 9 亿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农村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农不稳,无生态文明的农村一样不会稳定,情况甚至会更加糟糕。人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的主要区域分布在农村和农业两个领域,而广大农村地区自古以来又是我们中华文明立足和发展的大本营。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是地大、人多,农村的环境状况势必会通过多种渠道渗透到全国整体的环境状况中去,这是我们须臾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的成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的途径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考察,系统性地提出可以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具有直接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总而言之,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最关键的是在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农村环境问题不仅与广大农民的利益紧紧相关,还与全国人民的利益相关,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事无巨细,着力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着力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着力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各级政府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它应有的地位上来。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和主旨。二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农村垃圾、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处理,化肥的减量合理使用,农药和有机物的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等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已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污染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农村环境污染,各种有害物质残留进入食物链,既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又危害了人体健康,尤其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引发各种流行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安全隐患。1 农用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

合理科学地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甚至滥用,则会对人类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或严重破坏。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造成我国农业污染不断积累、生态环境不断退化,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中国的乡镇企业创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社队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大农民为了脱贫致富,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商品经济而开办了一大批这样的企业。乡镇企业的产值已占到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正所谓半壁江山。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乡镇企业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3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近10 年来,畜禽养殖业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在河网密布地区这种污染甚至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约 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禽畜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禽畜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大多数养殖场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粪便和污水的处理率仅为 5.0%和 2.8%,9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加速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趋势,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禽畜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4 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垃圾除了小部分用作肥料,大多乱堆乱倒。除少数乡镇设有简单的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填埋外,绝大多数乡镇村庄的垃圾随意堆放在公路旁、江河小溪边,道路、河流、农田成了天然垃圾场。少数乡镇即使有垃圾填埋场,但大多选址不当,把垃圾场建在公路边、河流旁,且不能及时覆盖,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下游卫生。许多村虽然建了垃圾箱,但不能及时清运,垃圾长期露天对方产生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三 完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 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宣传与普及环境知识,让公众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生态文明。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如利用杂志、广播、电视、文艺表演等,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从而树立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投身到保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行列中。另外,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民等生产者的宣传和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要因地制宜地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特别要重视青年一代的环保教育,要将环境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使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例如,农民过多地使用化肥或农药,或者使用方法不当,2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1989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限于当时的立法背景,已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今日的农村来说,其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在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制定环境基本法,使生态文明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弥补现行环境保护法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失衡。①在立法过程中注意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环境立法的适用对象进行调整,在侧重大中城市环境的同时利益,能够考虑将小城镇、乡村及乡镇企业、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环境利益更多纳入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范畴。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重新立法,尤其是对环境污染转移、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供更多与当地实际因素联系紧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以本地事实为依据,坚持国家立法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性结合,并且地方环境立法应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浙江省已于 2009 年1 月 1 日施行的《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就是针对本省水污染的特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为有效解决超标排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3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

企业的发展,需要能源、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这样才能体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我国乡镇企业点多面广、分布散乱,基本处于“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局面,这种分散化、无序化状况不但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而且给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带来困难。小城镇的建设给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带来良机。小城镇建设引导居住区向集镇集中。不难理解,当居住群落十分分散且规模又不大而乡镇企业又大多分布于自然村落附近时,污染防治设施上马很难,进行集中控制就更不可能。居民向集镇集中以发展小城镇,才可能规划统一的工业园区,这样原本分散的乡镇企业才有可能向工业小区迁移。在农村和城镇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并设计和推行一套能使其有效运转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长效运行机制,是消除乡镇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工作。乡镇工业企业发展区需要具备外延发展所需的空间和内涵发展所需的条件。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在区位选择上不宜采用同一个标准。一般来说,较为发达的地区应以县为单位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不发达地区应以地区为单位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鉴于乡镇工业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避免内部规模不经济的动力,政府在确定乡镇企业工业小区时要以规避外部规模不经济为主旨。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可以从更大范围内的劳动力转移入手加速工业化进程,从提高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入手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可更好、更快地为乡镇工业企业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避免外部规模不经济创造条件,以降低乡镇工业企业空间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所需付出的代价,尤其是环境代价。4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污染严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的关系,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发展小城镇与村庄整治的关系,集约节约用地与统筹城乡用地的关系等五个关系。①适当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确定的规划原则,以及《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等其中的有关技术规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基本思路①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依据,重点是明确村庄整治选点、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各地应依据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协调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村通”工程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

②合理确定村庄整治内容。各村庄要因地制宜,主要从村庄道路建设、供水排水设施、垃圾集中堆放点、宅基地等方面展开整治,对于国家支持整治的项目,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项目的实施。③制定村庄整治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专项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以解决当前村庄的重点问题为基本思路,突出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和整治要求,并提出实施计划和措施。④加强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落实“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集约村庄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鼓励建设联排式、公寓式住宅,严禁城镇居民以租用、借用等形式占用农村宅基地。防止任何单位以新农村建设为名,盲目拆迁农民房屋,损害农民利益。四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的生态问题。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进步,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把其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面对当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应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不惧困难,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篇章。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N].人民日报.2007-10-19.[2] 佟庆远等.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席北斗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 [4] 柯珍堂.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探讨[J].企业经济,2008(11).

[5] 郑少尉.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的完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6(02)

新农村建设现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05-18 11:48:00 ] 作者:田雪梅 编辑:studa090420 摘 要: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农产品价格限制生态农业发展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需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六、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七、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八、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生态农业这一“星火”,一定能在中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刻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业得到了加强、农村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此外,报告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了四个方向: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许 震

2012年11月02日0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刻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业得到了加强、农村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生态文明村 建设和谐新农村

去年以来,**县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从**农村实际、农村生活、农民需要出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快步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创建活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一、立足实际,精心策划,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6%,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的山区建设,治水整地、植树造林,形成了“山顶青松戴帽、山腰花果梨桃、山脚绿水缠绕”的立体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2%,呈现出“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生态效果,成为全县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生态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了造林绿化、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成为**的一个品牌和优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实验示范基地,农民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多元。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座座新瓦房盖起来,一批批小康楼建起来,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的整体环境却不尽人意,陈规陋习积重难返。有的村庄规划建起了新房,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倒;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温饱问题已总体解决、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这个“临界点”上,农民对改变陈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何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县决定把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生态优化”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一经提出就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一场以全面建设绿色、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的运动在全县农村广泛展开。

二、科学规划,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的不平衡,和创建工作本身所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创建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对此,我们坚持抓规划、抓示范、抓投入,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原创:

一是抓好规划实施。县文明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八化”标准和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农村的群众基础、经济实力、干部素质状况确立了示范、普及和过渡三类标准,按试点、全面建设和重点提高三步实施。确定,力争到2006年底在每个乡镇抓出12个达到示范标准的村;2010年使全县80%以上的村建成示范标准的生态文明村,使全县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1年开始逐步使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加强对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文明委主任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文明委各主任实行了包乡镇、包村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落实了工作分工,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和创建村召开调度会,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各乡镇、村也普遍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摸底子,搞规划,定方案,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针,组织创建活动。每个乡镇先抓出3-5个试点村,再逐步推开。到目前,全县已经完成60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面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是搞好示范引导。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件新生事物,由于地理环境、基础条件不同,各村的创建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县文明委重点抓了示范引导。选取了一部分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近城区、镇驻地和沿国道、省道、县道的村镇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按示范标准建设,通过建设“文明长廊”和“文明片区”,逐步辐射带动其他村庄。去年以来按照示范标准先后建成了许家庄、大尧、梁家庄子、林泉等10余处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村,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洪凝镇大尧居是一个临近县城的村居,虽然村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但“院内现代化、院外脏乱差”。开展创建活动后,村“两委”带领村民硬化道路,整修河道,清理垃圾,植花种草,美化街道,使村庄由乱到治、由脏到洁,许多居住在县城的村民又搬回了村里。潮河镇林泉村针对村庄实际,开展“搞规划、建新村”运动,加大旧村改造步伐,去年活动开展一个月就拆迁了50户旧房,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农民尝到甜头,今年一开春又有170户农民自发拆迁旧房,重建新房,村里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规划设计,使新村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改灶,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示范点出现的新气象,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中蕴藏的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个示范村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参与创建村基本消除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

三是确保资金投入。针对创建工作投入大,而村级经济又比较薄弱的实际,县里采取了“几个一点”的投入模式,即“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共建帮一点”。全县以农、林、水等部门为主,积极争引资金项目,向创建村倾斜。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调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与创建村结成共建对子,发挥资金、信息等优势进行扶持,两年来投入资金320多万元。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支持。民营企业永昌建筑公司一次投资20余万元,为莫家庄子居修建了一条硬化、绿化、亮化的文明街。两年来,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已形成了以沿222省道的街头、洪凝、高泽的11个村居和沿334省道的潮河、户部、叩官、松柏、中至、于里的9个村庄为重点的两条“文明长廊”,辐射带动起了80个生态文明村,建成了8个文明片区,1100多条文明街,在全县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村镇创建网络。

三、突出特色,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在创建过程中,全县立足以生态促环境改善、以环境促进素质提高,积极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生活创建、生态环境优化和生态经济发展“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把清理农村“三大堆”、治理村庄“脏乱差”作为首要任务,修垃圾池、建排水沟、拆违章建筑,成立卫生清洁队,净化村庄环境。潮河镇将驻地周围的12个村庄全部纳入小城镇管理,成立了镇容监察中队,对辖区内每条街道都拿出专人进行管理。街头镇设立了小城镇管理办公室,成立了由41名队员组成的镇容监察大队,加强对镇区各类市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在各村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在镇区农户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今年以来,全县硬化街道120余条,清理街道1000余条,设置垃圾箱2000多个。8个乡镇建立了环卫大队,130多个村成立了卫生清扫队,垃圾全部实行定点填埋处理。人改善了环境,环境也改造了人。前旋子村过去垃圾粪便都堆在路旁,排水沟7年未清理,臭气熏天,现在治理了街道,净化了环境,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提高了,今年麦收时节,没有一户村民在村内的街道上打场晒粮。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是造成城乡差别大,农民生活质量差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把通自来水、通硬化路、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大了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自来水、硬化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工程。全县投资7000多万元,硬化道路500公里,今年全县12处乡镇将全部完成硬化道路村村通。投资2000多万元使173个村吃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用户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县343个山区村、5.4万农户看上有线电视。全县电话户均占有率增加到55%以上。街头镇仅今年就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全镇达到1万户,成为全市第一镇。在改善农民生活设施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精神文化设施的建设。根据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需求修建了健身小广场(路径)、农民小公园,篮球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建立了阅报栏、宣传栏和文明学校,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为农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开展文明教育提供了场所。

三是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新农村,县里组织创建村科学地绿化、美化街道,建设环村绿化带,打造村庄绿化圈,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松柏乡窦家台子村去年投资20万元进行街道硬化,今年又聘请县园林处专业人员对街道进行了规划,投资3.5万元对文明街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在街路两侧栽植绿化观赏树木1400余株。叩官镇翰林沟村投资10万元建设了20米宽的环村绿化带。仅今年全县就栽植环村和街道绿化树木20余万株,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同时,县里还注重大环境的生态建设,坚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护林、管林护林一起抓,成立了封山护林领导小组、执法大队,乡镇成立了护林巡逻队,村级配备了吃“皇粮”护林员,县内所有山场都得到了有效保护,营造了良好的县域生态环境。

为了把生态文明村建设成环保型、节约型村居,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灶等生态节能技术。松柏乡后长城岭村建起部分沼气池示范户后,原来许多没有列入建设的农户看到后,纷纷要求列入建设名单,仅一个月全村就有80多户建起了沼气池,有的户觉得一个不够用,一次建设了两个池子。沼气池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为农民带来了实惠,每户年可节省化肥、农药、燃气开支800元。仅今年以来,全县就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建起沼气池2600个、太阳能灶3000个,在节约柴草、保护山林的同时,还与养殖业、种植业实现了有机结合。

新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构想 篇3

摘 要 农村河道既是农村大地的脉管系统,对雨洪旱涝起到重要的调蓄作用,又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生命之源。长江中下游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盲目开发利用农村河道问题比较突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构想;长江中下游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为改善农村河道环境,河道长效管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农村河道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主体责任落实、绩效考核严格、管护效果明显”的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确保了农村河道水系畅通、环境优美、恢复生态、群众满意。

1 长江中下游农村河道现状及水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1 河道现状及水环境问题

长江中下游处于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纵横交错,水量充沛,但部分河道还较难满足其功能需要。农村河道大部分为天然护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且部分河田埂阻断河道,以及河底比降较浅,从而使得河道淤积,河道变窄。同时,村主要道路沿线的河道杂物及水花生较多,这些都使得暴雨时有部分河段不能满足行洪要求,河道不能充分蓄水,使河网的调蓄能力显著减小,这些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

2.2 水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长江中下游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农村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岸边的违章建筑物使得河道变窄和改道;河道填埋、侵占水域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河道天然调蓄能力减弱;部分河道有围网养殖现象,造成河道断面太小,过水能力不足,影响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同时,也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不利于河道的健康发展。由于工业较为发达,钢丝绳厂、印染厂等企业对农村河道的污染较为严重。另外,对农村河道投入不足也从客观上制约了河道环境的整治效果。按现行体制,仅对一、二级河道的疏浚和维护给予经费保障,对列入年度疏浚计划的三级河道只给予3.2元/m3,四级河道3元/ m3的河下土方补助,绝大部分的三四级河道和泯沟水塘无法维护整治。

随着社会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针对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的开发与发展,对水的安全、资源、环境、生态和景观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目前,水系从整体来说还需系统地改善、调整,从而使水系利用达到最优化。

2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措施

2.1 生态修复意义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农村河道环境就不会有一个优美的农村环境。农村河道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己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途径进行科学探讨。根据农村环境“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从农村河道现实状况和河流功能状况两方面来看,为修复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河道原有的自我净化功能,(厌氧+好氧+组合生态技术)3个方法进行统筹治理是最为适用的方法。河道中的氮(N)、磷(P)等无机污染物通过生化分解,进而被生态系统的吸附-吸收-转化。此统筹治理法,能够改善水质,从而使水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统一和谐。

2.2 生态系统修复的概念及方法

目前,所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生物、微生物,使之生长,进而能够对水中污染物起到转移、转化和降解作用,如异养型微生物主要的碳源和能源,通过分解有机物来提供其生存,在生物酶类的作用下,能够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而该过程必定会经过有氧、无氧,然后,无机物被逐步降解成为无机营养元素,直接提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最终,水体的水质以及生态系统都能有所改善。

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综合处理。

(2)利用低等动植物的生物处理,如微型动物、细菌。

(3)利用生态系统原有的自净能力等。

2.2.1 厌氧处理

核心技术是采用建立软隔离墙和生态浮岛过滤床,通过建立一个隔离的缓冲过滤处理区域,对污水进行初步厌氧处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治理。然后,再保留下来建立“软隔离墙和生态浮岛滤床”隔离区。用揽绳把辅导载体固定在沿河道的固定桩上。浮岛上主要种植些去污能力强且景观效果较好的挺水植物、湿水植物等。浮岛上的植物根系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逐渐形成微小的生态环境,形成活性生物膜功能。这种生物膜具有很强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对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分解、富集的能力。同时,浮岛能为小鱼提供很好的产卵栖息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同时,浮岛上的植物能够吸引来众多的昆虫和鸟类,完善生物链,进一步改善河道生态。

2.2.2 好氧处理的概述

对已被污染的水源进行好氧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动力潜水推流曝气机。采用浮岛软隔离对河道的水流进行分离切割,进而能够使河道水流绕浮岛作环形循环流动,增加水体中氧气的溶量,污水与治理所用水生植物的微生物重复充分接触,进行对污染物的交换,达到治理目的。

2.2.3 组合生态技术

可以采用构建氧化塘,通过利用(土壤、植物、生物)三者构建氧化塘生态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对污染物尤其是N、P有效地降解、吸附以及吸收转化和对好氧和厌氧2种方法处理后的污水深层次的处理,使其能够符合排放标准。组合生态技术所采用措施主要有以下3种。

2.2.3.1 河道水体表面清理与河底淤泥处理

清理河面课件漂浮物(垃圾、病死动植物残体等)及对河底已被污染严重的淤泥进行清理。沿岸设立处理淤泥的干化场,经干化等一系列处理措施后可用作植生袋的填装材料。

2.2.3.2 对于河岸周围生态护坡的改造

为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需要对河道周围的岸坡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修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岸坡较陡的区域用植生袋种植基在距离河岸边约1.5 m处构建围挡墙,然后,将疏浚底泥填充入河岸和植生袋间区域,形成种植区,常水位约为0.3~0.5 m。在种植区种植芦苇、菰草等挺水植物和少量金鱼藻等沉水活着浮水植物。伴着植物的生长,既能够在植物根际区形成微生物群落,有利于营养盐输出,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同时,能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河坡的侵蚀,提高坡岸的抗冲刷能力,增强环境景观协调性。endprint

2.2.3.3 管理与维护

以本土植物为主要植物,加上耐寒物种,同时,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布置适宜的植物搭配,使其对河道底部泥土中污染物的生长抑制有很强的适应性。初期需加以人工调整,调整种群结构演变,控制平衡,抑制个别物种的疯长。待河区生态系统成熟后便无需人工干预。每年适宜季节应对浮岛植物进行采收,一方面可以加快植物更新速度,防止老化,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河道湖泊的氮磷的输出速度。同时,需注意挺水、沉水的扎根现象,适当地收割打捞,减少生态产物的无用沉积。

2.3 非工程措施

2.3.1 加强农村河道管理与保护

进一步加强各级河道的管理与保护,是充分发挥河网水系的综合作用保障。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特点以及目前已存在的问题而言,对河道的管理和保护重点主要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有以下4个方面。

(1)对于各类建设项目的新建、改建以及扩界,均须符合国家防洪标准、岸线的规划、通航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要求,不得对堤防安全造成危害、对河势稳定造成影响、对行洪畅通造成阻塞。

(2)禁止擅自填堵河道。如根据规划及经济发展无法避免阻塞河道,必须按照管理权限,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上报,并且,必须通过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才能够予以执行。

(3)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水功能区划要求,仔细审核该区域内各水域的对污染物最大的承受量,向环保行政主管单位提出该区域的排污总量限制的意见,并且长期对水功能区的水量、水质进行抽检。对于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情况,必须、由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进行审批。

在未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①堆放、倾倒、排放各类废弃物以及危险物品(如易燃爆、有毒、有辐射性的物质);

②私自盗伐及砍伐用作护堤、护岸的林木;

③堆放建筑材料或者在此区域内搭建各类建筑物;

④损毁河道堤防、护岸、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以及相关各类设施(通讯、照明和水质监测测量)等;

⑤超标排放各类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倾倒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影响破坏水环境、资源和防洪安全的各类活动。

2.3.2 管理机制的改善

农村河道的现状想要有所改善,就必须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原有机制实施的基础上,需更积极合理地运用市场机制,健全、完善管理网络、监督与考核并行,从而建立新的农村河道长期性、经常性维护的管理机制。把河道疏浚与土地复耕、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充分提高河网水系的综合功能效益。

3 结语

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组合生态技术与健全河道管理体系,可以使农村河道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对部分主要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实现水生态系统与河道整体景观的和谐统一。

参考资料

[1]董哲仁,孙东亚,等.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9-100.

[2]董哲仁.探索生态水工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56-57.

[3]汪洋,周明耀,赵瑞龙,等.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73.

[4]周跃.植被与侵蚀控制:坡面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探索[J].应用生态学报,2000:46.

生态新农村绿化模式 篇4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达225 d, 年平均日照时数2 394 h, 年平均降水量913 mm。近年来, 东海县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大力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丘陵岗地植被被恢复建设等重点工程, 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3年获评“省级生态县”荣誉称号, 全县378个行政村、1 038个自然村, 绿化覆盖率40.2%。总体而言, 东海县村庄绿化率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受相关专业理念的影响, 城乡村之间的发展还存在差异, 绿化的效果也不同, 树种单一, 树种搭配不科学, 常绿和花果方面的树种偏少, 这与生态新农村绿化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2 村庄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1 指导思想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指导思想, 进行乡、村庄路、河道的生态建设、庭院及村庄小公园等生态绿化的建设, 完善村庄绿地系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完成小康绿化指标、实现生态新农村绿化目标。

2.2 基本原则

(1) 整体协调, 统一规划。把村庄绿化纳入乡、村庄整体布局规划。

(2) 生态优先, 兼顾双赢。规划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优先考虑生态绿化效益, 营造乡村庄林木生态系统, 把生态新农村绿化融入到乡村庄绿化规划中, 尽量尊重村民意愿, 维护村民利益, 提高绿化、美化效果;要充分利用乡村庄房屋前后隙地规划发展小公园等[1,2]。

(3) 因地制宜, 体现特色。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相结合, 采用多样化的生态绿化布局, 使路、房屋、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完美结合, 不搞千篇一律。村庄规划要充分展示乡村风貌和特色。

(4) 合理分布, 节约用地。东海县人多地少, 应合理规划绿化用地, 严禁浪费土地。一些破碎地段要巧妙设计, 使其富有特色。

(5) 保护为先, 改建结合。在绿化规划的整体过程中, 要严格保护原有的绿化景观, 如风景树、名木古树、围村林、村边林木等。同时, 还要坚持新建和改造相结合, 充分利用已有绿地。

3 规划内容及要求

3.1 类型划分

(1) 村庄类型。根据村庄所在地形地貌的差异, 选择不同的标准。

(2) 绿地类型。乡村庄生态绿化一般按效果好的城市绿地的分类方法。在中心村庄建好以后, 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 (1) 公共绿地:向村民开放, 以游玩为主要功能的生态绿地。在乡村庄绿化中, 根据村庄大小不等建设的1~2个小公园。 (2) 苗圃绿地:为确保乡村庄补充绿化用苗, 建设大小不等的小苗圃。 (3) 生态绿地:为提高乡村庄生态绿化, 村庄周围建生态防护林。

3.2 村庄绿化规划

(1) 乡村道路。 (1) 模式1: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花卉。道路两侧各栽植1行, 将落叶乔木 (107杨、金丝垂柳、水杉等) 、常绿灌木 (大叶黄杨、海桐) 、花卉 (月季、木槿、榆叶梅等) 间隔栽植, 组距5~7 m, 株距3 m左右。 (2) 模式2:落叶乔木 (杨树、水杉、五角枫、银杏、国槐等) +常绿小乔木 (高干女贞、高干黄杨等) 。该模式适用于平原地和坡塬地村庄, 在道路两侧各栽1行, 将落叶乔木、常绿小乔木间隔栽植, 株距3 m左右。 (3) 模式3:落叶、常绿乔木。道路两侧各栽植1行, 坡塬区可栽植落叶乔木 (如杨树、柳树、梧桐等) , 山区可栽植常绿乔木 (如油松、白皮松) , 株距3 m左右。 (4) 模式4:经济林树种。该模式适用于坡塬地或者山地村庄绿化, 选择柿子、核桃等经济树种, 在道路两侧各栽植1行, 株距为3 m左右[3,4,5]。

(2) 广场绿化。 (1) 模式1:观花乔木+绿篱+花坛 (生态景观型) 。广场四周栽植宽度为50 cm的绿篱 (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大叶黄杨) , 株行距25 cm×25 cm;绿篱内侧栽植1行株距2.5 m的观花乔木 (樱花、玉兰、红叶李等) 。花坛中央栽植1株树干挺拔、树形优美的常绿树木 (如雪松等) ;坛内可采取孤植、对植、丛植等方式配植常绿灌木和花卉。地面用三叶草、酢浆草、地被石竹等地被植物覆盖[3,4,5]。 (2) 模式2:落叶乔+常绿小乔木、灌木 (生态景观型和生态经济型) 。该模式适用于平原地或坡塬地村庄, 可在广场四周间隔栽植1行落叶高大乔木和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株距约2.5 m。 (3) 模式3:落叶、常绿乔木 (经济生态型) 。该模式适用于山地村庄, 广场四周栽植1行大密度油松、杨树、刺楸等高大乔木, 株距约2.5 m[3,4,5]。

(3) 庭院绿化。 (1) 模式1:果树、观花乔木+绿篱 (院前) 。选择3株果树或观花乔木在大门两侧对植或行植, 周围用小叶女贞球、金叶女贞球、红叶小檗球等小灌木或花石榴、月季、牡丹、菊花等花卉点缀。 (2) 模式2:灌木+花卉 (前院) 。选择2种灌木和花卉, 整齐对植和点缀在院前绿地上。 (3) 模式3:果树、观花树+花卉 (院落) 。选择2种果树或观花树木, 在院前均匀栽植, 用花卉在空间占缀[3,4,5]。

(4) 村庄周围绿化。 (1) 模式1:速生丰产林带。选择意杨等乔木营造30~35 m宽的速生丰产林带 (株行距2.5 m×3.5m) , 林带中间留一条人行防火道 (宽3.5 m) 。 (2) 模式2:培育绿化大苗。该模式适用于平原地或坡塬地村庄, 在村庄周围30~35 m范围培育国槐、法桐、银杏、栾树等城市绿化大苗。 (3) 模式3:经济林带。选择樱花、桃、杏、李子、石榴、核桃等营造30~35 m宽的果树林带, 株行距2.5 m×3.5 m[3,4]。 (4) 模式4:块状栽植经济林 (经济生态型) 。利用村庄周边小坡地或者零星地块, 栽植各种经济林, 发展生态绿化示范园 (适宜在山地村庄用) 。

4 彩叶树种资源

要选择春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双色叶树种和秋色叶树种等彩叶树。

4.1 春色叶树种

春季新发的嫩叶呈不同叶色的树种。新叶一般为红色、紫红色和黄色, 如石楠、臭椿的春叶为紫红色, 山麻杆的春叶为胭脂红色, 垂柳、石栎的新叶为黄色, 樟树为黄色或紫红色等。

4.2 常色叶树种

常色叶树种在整修生长期内或常年叶片呈现红色、紫红色或黄色, 有红色的红枫、紫红色的紫叶李、紫叶小檗, 黄花的金叶女贞、金叶莸等。

4.3 斑色叶树种

指绿色叶片上有不同颜色的斑点或条纹, 或叶缘呈现异色镶边。如洒金桃叶珊瑚、金心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洒金千头柏、金边瑞香等。

4.4 双色叶树种

指叶片表面和背面有不同颜色的树种, 在微风的吹拂下色彩变幻, 观赏价值提高。双色叶树种不多, 常见的有银白杨、胡颓子、栓皮栎、红背桂、广玉兰、枇杷等。

4.5 秋色叶树种

多数树种的叶色在秋季呈现红色, 如红栌、槭类、枫香、乌柏、重阳木、柿树、火炬树等;部分种类, 如银杏、鹅掌楸、石榴等呈黄色。

另外, 还有部分树种的枝干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鲜艳颜色, 在绿化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如红瑞木、金枝槐、紫竹、金镶玉竹等。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村庄绿化指导手册[M].南京:江苏省林业局, 2009.

[2]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3]王小纪, 李锋, 杨莉.村庄绿化主要模式[J].陕西林业, 2006 (6) :36-37.

绿色生态新农村 篇5

李增名

在全省解放思想动员报告中春贤书记强调指出: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具体落实省委制订的严守“粮食生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和改善民生”四条底线。转变片面发展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是关系老百姓生存生活的大事。作为基层干部,我对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水源环境进行了解和思考,特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我们娄底地处湘中,是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采煤、采石、采矿大多在农村。目前农村绿化植被不断恢复,但农村饮用水源却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水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据走访和了解的情况:资水河、涟水河、孙水河、湄水河的污染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全市农村水环境污染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有的河水、塘水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需要。大多数小河道已被污染。如乡村人口密集区存在“垃圾往水里倒,牲畜死了往水里扔”等陋习,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化。农村饮用水大部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测,很多群众不能喝到达标的干净水。另外,农村个体经营户如个体豆腐作坊、畜禽加工作坊等在加工经营过程中污水随意流淌,对周边水体环境影响很大。由于水污染严重,导致或大或小的肠道病流行,或其他传染疫病时有发生。

2、城镇化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全市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集镇转移,但是由于集镇居民的环境意识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人虽然进镇了,环境意识没有跟上,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集镇环保硬件设施

(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难以跟上,造成集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我所在的小镇荷叶,地下水质大肠杆菌由原来的10位超标至今年的近300倍,不得不另辟水源。

3、农村私营企业污染较重。现有的乡村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少数私营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有的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口,“偷排”现象严重;不少锅炉、窑炉、生活大灶烟尘超标严重。同时,由于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一些污染问题旧帐未还,又欠新帐,不少企业想法设法应付环保部门检查,污染治理一直没有到位。

4、农村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物资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品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危害,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也很大。另外,有机磷农药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现象让人震惊。

5、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目前,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这些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畜禽场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夏季蚊蝇滋生,恶臭难闻,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6、“大树”“名贵树”进城,城市的美丽,以乡村生态为代价。采砂、采石、河道、山体挖得千疮百孔,砖瓦厂遍布农村,加剧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二、形成原因

农村环境恶化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1、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首选表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还不够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2、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难以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养殖大户污粪处理随处流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3、环境规划的制定和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大部分乡镇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出现了“重项目、轻环保、重发展、轻生态”的趋势。

三、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编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抓好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加大政策扶持,保证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编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和人员配置、培训工作,设立专职环保员,确保乡镇、村生态环保监控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2、突出水源保护为工作重点,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水是生命之本,保护饮用水源是保护民生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突出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结合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明确安全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和措施。加强城镇生活和饮食娱乐服务业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废水排放的管理。建制镇区和人口集中区要用治污排放设施。对有污染的乡镇企业,要加强督促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控制度;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审批新建重污染企业。逐步对乡镇企业发展进行布局调整,以便污染集中治理。

3、以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生态立县”为目标,以创建“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为抓手,以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核心,以“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建设生态化”为原则,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建设和完善村组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和乡镇垃圾场、污水处理等治污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保护青山绿水,全力节能减排,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职责异构;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89;D4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4-0109-04

随着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日益逼近,生态文明的概念已被各方学者提出和热议。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十一五规划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这一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新理念,对于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等方面,无疑具有旗帜性的导向作用。

一、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一经提出,其背景和必要性以及相应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就成为各领域专家们研究的重点。这一政策的目标很明确,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看似简单的20个字,其中却包含着复杂的辩证关系。事实上,生产的发展往往与环境的协调相冲突,新农村建设究竟怎样才能走上和谐发展之路,仍是各方学者争议的热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无论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走势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这个理念的提出都是必然和迫切的。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然也要和这一理念结合起来。

其实“生态文明”这一理论,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很早已被学者们提出。面对不断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文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全球化的生态向度逐步进入学界的视阈,生态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以提升。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科学家莱切尔·卡逊就以《寂静的春天》一文揭示了伤害自然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事实。其后,各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生态文明的有关概念和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报告,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涉及生态文明问题相关方面,我国仍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误区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阶段性特征: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等。这些问题,城市有,农村也有,并且开始以超越城市的速度恶化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经济建设才不会碰到最终全面袭来的阻碍。就这个意义上说,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谓是针对目前经济建设道路上越来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及时雨。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从词源学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的涵义,是生态文明的初级形态。

生态文明的第二层涵义即其高级形态,是其在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的涵义。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只有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涵义及其意义,才能由这个路径很好地切入我国城市以及农村的环境问题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愿景。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困局

2006年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文件的下达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实际农村的现实状况不容我们盲目乐观。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是现在的困局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而建设新农村的诉求包括“建设好农民的家园”,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所以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发展显然是一种困局。

首先,由于缺乏基本的结构性调整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府控制监督机构,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城市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使得一些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现阶段,全国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进而引起农灌水水质恶化;90%的城市垃圾是在郊外填埋和堆放,不仅占有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给农村水质和土壤带来二次污染。

其次,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业投入、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小而散的企业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而忽视对其综合治理的政绩观,造成了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并日益破坏着农村的生态平衡。目前的农村,工业污水随处排放,工业烟尘排向空中,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农田、侵占河道、随处焚烧等现象屡见不鲜。我国乡镇企业涉及的行业很多,但以工业企业污染为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也很多,包括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氯、氟、汞、铅等的有害气体,石材、砖瓦、水泥等建材企业的粉尘污染也严重危害环境。水环境污染是乡镇企业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许多乡镇企业例如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的大耗水工业,大量的污染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或简

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四类、五类甚至是劣五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乡镇企业在废物处理方面是远较城市薄弱的。

再次,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农用品质量的监管措施不力,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此外,由于我国实行统一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对农用化学品只核算内部成本,对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等外部成本忽略不计,造成农业化学品过量使用,使得农村面源受损加剧,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土壤环境。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化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随着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发展不再主要是城市的问题。对此,1990年代中期,由二百多位环保专家撰写的《中国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对策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现有技术进步速度和农村环境管理状况,21世纪初,中国一半的省、市、地区将产生大面积区域性水质污染。其中,京津地区、江浙地区最为严重,并会发生区域性大气污染,发展到城市污染得到控制而农村污染蔓延的趋势。报告呼吁尽快将全国环保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此可见,单一追求GDP增长率的路径不可能实现既定方向的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兼顾农村生态的维系和改善。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标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一重要理论贡献。全面的小康社会当然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要遏制农村生态失衡、解决农村生态困境,也必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对村容村貌进行根本改善,通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来优化人居环境。

根据上文对生态文明在两层涵义上的理解,新农村生态文明更深层次的涵义不仅仅是村容,更是“入容”。不能简单把新农村的生态文明简单理解为“街院干净、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或者干脆理解为来一场卫生大扫除。农村的生态文明,除了“村容整洁”,还有“乡风文明”,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环境意识。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其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相应地在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都直接和间接导致了农民的生活能源匮乏、生活方式落后。

从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来看,它更强调人与自然在精神层面上的和谐相处。人类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因此,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绝不仅仅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人们具有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改善农村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及农民不良的传统生活方式,营造一种环保、和谐、文明的乡风。这就是更全面意义上的农村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了生态文明的路径。这是因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指导我们各项事业的理念,其主题是一种把人类的生产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的思路。生态文明不排斥发展生产,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人类也走不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不能因为环境问题而放弃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农业的现状,那就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农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挑战,由此农业生产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因此,要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可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刻不容缓。目前的农业生产状况表明,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处理好人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看到现有自然资源对人的制约作用,也要看到人在使用自然资源时所具有的主体性作用,这种主体性不是对自然资源的恣意挥霍,而是在利用中保护,从而实现一种“人一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所以,针对目前农村生态问题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两个来源,我们可以从宏观制度以及微观技术两个层面着手,全面建设新农村的生态文明体系。

首先,应该加快调整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同构”的模式,建立“职责异构”的环境治理服务体系。“职责同构是我国政府纵向职能划分的症结所在。”这一模式同样也影响到环境保护职能的执行。环保在政府职责划分中是最有生机的职责,每一级政府都要承担起环保的服务职能。只有这样,广大农村才不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沦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品。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责任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各部门均负有治理责任,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同时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村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因此农村环境治理的模式以及各级基层政府的职责应该有所不同。只有打破职责同构,合理调整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才有可能使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和理顺条块关系等工作同步推进。要在打破职责同构的基础上,倡导建立伙伴型政府问关系,科学规划上级与农村基层的关系,以全面推动环境政策的落实。比如建立针对农村生态问题的地方环保局、地方监测站等因地制宜的职责体系等,从而从制度上避免农村进一步受到来自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可以从本地乡镇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和治理,减少乡镇企业污染所带给农村的损害。

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生态农业就成了首选。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在生态文明框架下的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体系,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将农、林、

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又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对象和内容,即在于不只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将种、养、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处理的,要求将一定范围内所经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供、销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将整个农村地区的各项产业发展带动起来。例如,合理调整和安排各类生物种群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结构,利用生物之间的互补互利关系,如开展棉、麦、绿肥间作,粮、豆间作,稻田养鱼、养鸭,稻、萍、鱼结合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农业也可以在传统农业的生产食物链中引入新的生物环节,多极循环生产农产品,如“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和“粮-猪-鱼”模式等等。这些都表明,在农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可行的,科学、环保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以在农业生产中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又可以在发展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因而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既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因此它也是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还应该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来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良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理想状态。生态农业作为当前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农村地区以及农民的影响日益增大。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不仅在生活水平上有所提高,而且在生活环境上也有所改善,从而能有更多的时间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使农民具有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农民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友善,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道德的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样,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就实现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在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都很注重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塑造新农民。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农业的益处惠及广大农民,农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看到了党带领广大农民搞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就更有积极性和热情参与到自身的民主管理和建设中去。这样,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有效发挥。由于生态农业促进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乡风文明的发展,村民自治的展开也就有了更为稳固的和坚实的基础。另外,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使农民们逐渐摆脱了传统农业模式所带来的那种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认识到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高,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业中来,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不仅要维护好自身的民主权利,更要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和民主管理,进而促进农村地区的“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个环节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一种环环相扣的渐进关系。十七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如果我们能以此为路径,层层递进地开展新农村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就能够充分开发各个层级的生产力,更快、更好、更系统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着既定的方向挺进。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 篇7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农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观,但农村环境形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断加重。有些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排放量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果不能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严格依法管理,其污染将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二是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首先是化肥、农药污染。近年来,农民群众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由于缺少农业科技知识,使用不当,使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与牲畜造成了危害。其次是养殖业污染。随着家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是日常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长期以来村寨建设无规划,村寨中无公厕、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农村水体污染表现尤为突出,有些村庄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和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四是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能源利用主要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二是广大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差距;三是农村环保投入不足。

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遵循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要遵循“三同步、三统一”的原则。

做到经济建设、村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要遵循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原则。

健全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统筹考虑各种利益关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三)要遵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对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区域开发、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做到既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又超前防治污染,促进协调发展。

(四)要遵循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原则。

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本身的环境容量,切实控制并逐步削减各类污染物直接排放的总量,逐步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五)要遵循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污染物的处治,一手抓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真正达到生活既宽裕,村容又整洁的生态文明。

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对策措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及时做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应把保护农村环境作为重要内容。

(一)开展环境宣传,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氛围。

针对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可采用一些农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素材,比如科教片、宣传图板等,或者结合文艺宣传、科技扶农等内容,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编写适合在农村中小学、城市流动人口中使用的环境和生态乡土教材,在农村中小学中广泛普及。

(二)做好村镇建设规划,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应以村镇的布局、建设规模、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村镇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避免盲目建设过程中因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后果,保持环境规划与村镇规划、环境建设与村镇建设、环境管理与村镇管理同步进行,把小城镇环保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三)加强环境管理,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十五小”企业,要坚决取缔。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投入,为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执法和监测设备。

(四)发展生态农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

以生态产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根据区域农村资源特点,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生态链条中的农业结构,对人们从事生态建设中零星的、分散的经济活动进行优化组合,将建设“生态家园”和“区域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培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支撑作用。

(五)生态移民和补贴维护生态制度创新.

在有些生态极度脆弱的农村地区,如果不发展经济,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就无法解决;如果要发展经济,就得破土垦荒或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无形中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要换一种角度去考虑,引入“不发展就是发展”的新理念,沿两种思路展开:

一种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

在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地区,应继续推进生态移民,通过向区外迁移农村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经营性活动。但是生态移民成本高,农民改行择业空间狭小,移民安置难度也大,有时候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加强科学论证和工作协调。

另一种是补贴维护生态制度创新.

要合理确定生态恢复和自然保护区,科学规划区内村落分布,引导居民相对集中,围绕居民点建设一定面积的高效基本农田,在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问题的前提下,减少大面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计划地补贴居民日常生活开支,引导居民从事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区工作。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可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尝试设立“生态维护奖励基金”,对维护生态环境做出重大贡献的村镇和个人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维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探析 篇8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

(一)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关联

2006年初,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立足现有基础,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专家提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因此,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目前依托农业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并呈多元化发展,一些诸如“农家乐”的旅游区也相继出现。这种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将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开展农村生态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有高附加产值,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农村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产业。

农村生态旅游可以说是“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并以鲜明的绿色特征,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和体验的热情。在国际范围内,农村生态旅游所具有的独特性已经使其成为许多国家旅游事业的“主角”,成为推动农村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推动力”。合理规划农村旅游资源,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对于调整新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保护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经济与历史意义。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1.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围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可持续旅游行为的重要选择。对乡村旅游涵义的解释,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的看法各异,但本文根据其发展历程,采用石强、钟林生的乡村旅游定义,即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为旅游对象,吸引旅游者前去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2.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

(1)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

观光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农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且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乡村生态旅游。(1)观光农业园区:是指具有农业产业特色又用于提供旅游观光的农业园区,如以大田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果树生产为主的观光果园,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观光菜园,以花卉生产为主的观光花园,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观光养殖场等等;(2)景观农业:是指具有形态特殊、布局优美、气势宏伟的农业景观 (如满山错落有序的层层梯田,图案种植的大地艺术农田) 或专供参观学习的农业示范区 (乡) 、示范带。

(2)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

民俗型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民族的和区域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内容。 (1) 民族村寨:我国最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自然环境和农民住宅有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品有特色,操作工艺有特色,而且节日庆典、服饰、饮食等也有特色; (2) 特色村寨:它是指具有独特的民居建筑 (如江南园林式宅院、华南骑楼、云南村寨、竹楼) 、独特的自然环境 (如湖南的张家界) 、独特的风味佳肴 (如云南的过桥米线) ,它们都有特殊的韵味,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3)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

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在乡村景观中,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且可供居住生活、农事操作、休闲度假,或提供漫步休息、健身娱乐的广场式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载体,根据设施、规模、功能和承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庄园休闲型和庭院休闲型。庄园休闲型是指可供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人家的短期或中长期修养、创作、度假、举家欢聚、喜度蜜月之用的园林化生活小区。庭院休闲型一般是为富裕阶层租购而建的固定财产,专供休闲度假或养老歇息。

(三)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内容

1. 乡村田园景观

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例如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可以开发为农田观光、农耕体验等;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则可开发果树认养、纪念果林,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而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则可开发为水上游乐项目、垂钓等。

2. 乡村建筑景观

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风格迥异,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内蒙古草原的毡包.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五风楼及土楼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清乡村宗教祭祀建筑,如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

3.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

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种类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药摘茶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出不同的农耕文化,对于城市居民、外国游客极具吸引力。

4.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

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乡村风俗习惯,如我国各地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的大秧歇,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等都脍炙人口。还有各地民间工艺品,如潍坊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客青睐。

(四)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1.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1)原生性保护理念——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尽量保留自然特色,若无绝对必要就不改变原貌或增加建筑物。许多经营者以为乡村旅游就是普通的观光旅游,因而不顾原先遗存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大兴士木,甚至变更士地用途,建园造景。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又扭曲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目的。

(2)特色保护理念——乡土性原则

乡土行原则是指在设计构思上有别于城市公园绿化,体现野趣天成、返璞归真;在植物配置上注重适地适树,强调多样性和稳定性,所展示的也应该是当地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

(3)美学保护理念——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平衡;另一方面是生态美学,即从审美角度体现出生命、和谐和健康的特征。生命力主要体现在规划设计的旅游区应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再生能力。

2.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生态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关系到“行、住、食、游、购、娱”等各个方面,需要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因此要正确处理生态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既离不开其他产业,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促进生态旅游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要注意把发展生态旅游同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及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2)坚持生态优先,保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应遵循生态经济理论中的适度性原则,处理好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坚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旅游系统的建设要与保护生态系统的要求相适应,努力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系统安全完好、生态旅游长久繁荣的双赢目标,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一时的发展。

(3)合理开发、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

在编制生态旅游规划时,应针对现有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普查,把握市场需求,准确定位,注重文化内涵,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在该基础上推行诸如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社会公示的“三位一体”的旅游规划决策机制,以达到高起点规划,创旅游品牌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后按规划有步骤地开发,协调统一旅游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优化生态旅游资源配置,把握市场趋势,以开放促开发,通过市场运作加快建设。并且设立旅游管理领导机构,加强对旅游产业内部的统一领导管理,指挥和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的循环圈。

(4)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除此之外,要保障生态旅游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合作。规划一经批准,要向社会公布,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应加强执法,增强法制观念,对违反规划的一切建设活动,应严肃查处。

(五)新农村生态旅游的规划思路及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生态旅游的规划思路

在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中,我们要坚持搞好“两个”促进,用生态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用新农村建设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发挥“三项”优势,发挥生态旅游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3项优势;突出“四大”重点,加大政府扶持投入、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加强农业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和打造新农村生态旅游示范点为重点;实现“五大”提高,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农民直接旅游收入,提高农民旅游就业人数,提高农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农村自然景观的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我国农村自然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现代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想的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应能体现出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护生态环境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这个层次的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后两个层次功能的开拓。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根据生态规律建设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要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

首先,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应该注重增加景观异质性来创建新的景观格局。或是改变原有的景观基质,或是营造生物廊道与水利廊道,或是改变斑块的形状、大小与镶嵌方式,形成散布与聚集、细粒或粗粒的景观格局。在原有的地貌、气候与生物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新的人类文化特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改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在景观尺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注意在原有的生态平衡中引进新的负反馈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实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或农林牧结合、或农林果结合、或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景观中各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取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再次,对应于游客“回归自然”的要求,农村自然景观生态规划中设计一些富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模式。保护和增加景观中的天然植被斑块,通过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耕作斑块、居住斑块和自然斑块大集中、小分散,确立景观的异质性来实现生态保护。

2. 新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与新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要实现新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新农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1)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要维护好现有的生态安全格局

所谓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在农村,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地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要避免旅游开发对土地的侵占,减轻人地关系矛盾,要限制开发规模,保护原有生态链条。

(2)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要保护好原有乡土风貌

农村乡土文化是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思想的民俗文化。农民对土地、山水、动植物等天地自然的情意之浓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珍爱着并创造着自然,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等种种理念,在他们身上表现尤为交融相洽。在漫长的人地共生体的互动和演化过程中,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往往和生态安全格局相叠加而存在,如村落背后的“龙山”,村落前面和边上的“风水池”和“水口”,都是关键的生态景观,也是村落民间信仰的重要依托,因而要加大保护力度,深入发掘其文化魅力。

(3)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要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

我国人口众多,生态负荷重,在长时期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之下,农村景观中自然植被斑块所剩无几,人地矛盾突出。因此,新农村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要立足于现实,协调提高人口承载力与维护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保护必须结合经济开发来进行,通过人类生产活动有目的地进行生态建设。另外,发展农村旅游,要避免乡土风情的“舞台化”。要注意保护好原有居民的生活习性,同时引导游客积极参与其中,让乡土文化融入整个发展过程中,从而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从而促进新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新农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很强的产业,单纯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方式,无法满足市民追求高层次、有文化品位的专门化活动的需求。新农村生态旅游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鹏凯.浅谈新农村建设[J].景观中国, 2007, (7) .

[2]罗肖.关于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9) .

[3]师守降.试论中国乡村旅游景观开发设计[J].甘肃农业, 2006. (8) .

浙江新农村生态住宅设计研究 篇9

2003年以来, 浙江省提出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村庄整治的规划, 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浙江农村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而生态住宅是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生态农村住宅与传统农村住宅相比, 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优势, 并且从成本及静态投资回收效率来看, 亦优于传统农村住宅。生态农村住宅是生态省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 其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的改善, 还涉及农村节能、节地、节材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浙江省现有的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多数村落缺乏统一规划, 村中住宅随意布局, 趋于混乱, 无法形成良好的村落人居环境;住宅建筑未经过设计, 外观单一雷同, 千村一面的状况非常普遍;住宅功能布局简单, 房间面积不合理, 空置率高等。此外, 目前农村建设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 提高科技含量、引入生态住宅观念对促进我国农村农宅建设、合理利用土地及提高生态效率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通风、日照等多种对农居设计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探索农村住宅规划设计新模式。

二、生态住宅区选址与布局

大庄村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埠头镇, 地处仙居县西北部, 是仙居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精品村。村庄产业特色明显, 三面环山, 种植千余亩杨梅, 整个村庄依托杨梅产业发展经济, 一个大型的农贸产品交易市场也在规划建设中, 经济基础较好。该村率先进行了新农居整体规划及建设, 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大庄村为例, 对浙江新农村生态住宅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以期为其他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新农村生态住宅区的选址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异地搬迁, 另一种是原址新建, 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新大庄村在原址上新建, 原村庄地势平坦, 进行整体规划可以节约土地, 方便市政设施的配置,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但是新建居住区规划范围内还有大量保存完整的生土建筑——黄泥房 (见图1) , 这是大庄村的特色民居, 采用生土逐层夯实而成, 冬暖夏凉, 造型朴实优美,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已经不可能再大量复制。但为了使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规划范围内的所有黄泥房被全部推倒, 实在可惜。简单粗暴地对待历史建筑, 这是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集中规划可以整合土地, 但是划定区域内的老房子可适当保留, 结合村民广场, 重新装修利用, 进行农产品展示与村庄历史介绍, 使老建筑重新焕发活力, 也使新建村庄有了历史的存在感。新农村建设不是否定传统, 而是要传承历史, 改善民生。

新农村的建设正在逐步深入, 保留村庄特色, 促进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大体的方向。在集中进行住宅区规划时, 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 但大体上选址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村庄布局集约化。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在村庄集中居住, 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进城镇居住, 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二是注重原生态保护。严格控制村庄规模, 保持田园风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树、古村落, 开发名优旅游村庄, 突出地方特色, 挖掘历史文化潜力。

三是坚持整治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对规模大、区位好的现有村庄进行整合改造, 以集聚为主。撤并规模偏小、受自然灾害威胁较大、发展困难的村庄。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丘陵、平原、缓坡、水系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 避开山洪、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因地制宜, 灵活布置, 突出地方特色。

同时, 充分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生活生产习惯, 注重居住环境和传统风俗;充分考虑好道路、供水、供线 (线网) 的方便和可行性;选址考虑村庄的经济基础和农业耕作情况, 以及产业依托等。

三、生态住宅技术措施

生态住宅的建设主要包括降低建筑能耗, 建筑材料的无害化、可循环利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 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等几个方面。

(一) 体型系数

建筑的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随体型系数的增加而增大。从降低能耗的角度出发, 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 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目前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主要有:减少建筑面宽, 加大建筑进深;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 减少外墙凹凸;加大建筑长度或增加组合体。新大庄村生态住宅建设全部采用双联的形式 (见图2) 。

(二) 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本土化

新农村生态住宅建设, 要选择节约资源的技术路线, 造价经济、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耐久坚固的本地材料, 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不可再生资源。竹材在当地极为丰富, 而且生长周期短, 力学性能较好, 是比较理想的生态材料, 可以对竹材加以研究开发, 充分发挥其长处, 使之能够形成体系, 广泛应用。当地也盛产石材, 但是开采和加工的能耗较高, 并不建议大量使用。围护结构的材料与构造形式的选择都应遵循以上原则。

1. 墙体

大庄村传统住宅采用生土建造, 利用黄泥和小石子均匀拌和, 分层夯实, 墙体较厚, 门窗洞口很小, 坡屋顶、灰瓦, 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保温隔热效果好。这是传统生态住宅顺应自然, 利用材料自身热工性能的结果 (见图3) 。

新农村住宅无法复制传统建筑材料与建造方法, 但可以采用新的建筑材料来替代, 满足室内热舒适度的要求。适于农村住宅建设的墙体材料主要有:轻集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模数 (KPI) 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多孔砖中间的空洞内或芯孔内可添加保温材料, 从而有效提高保温隔热性能。也可采用保温隔热复合墙体, 适于农村住宅的外保温材料主要有:纤维增强聚苯板或水泥聚苯板、钢丝网水泥岩棉板、胶粉聚苯颗粒、硬泡聚氨酯等。外保温构造简单, 造价增加不多, 节能效果显著。外墙涂刷浅色涂料, 减少热吸收。

2. 屋面

由于受太阳辐射热影响, 屋面传热负荷占围护结构总负荷的比例较大, 传统屋面采用小青瓦、坡屋顶, 坡屋面与顶棚之间留有空气间层, 可以起到保温与隔热的作用。新农居屋顶的保温隔热主要从材料和构造两方面考虑:在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上一般应选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 目前技术上比较成熟, 并适合农村的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防水珍珠岩保温块, 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在屋面构造的选择上, 也可以采用平屋面, 但需要采用双层通风屋面, 利用间层中快速流动的风带走热量;坡屋面可以考虑平坡结合的方式, 屋顶设置露台, 解决晾晒的问题。另外架空屋面, 蓄水屋面, 种植屋面的应用也可适当考虑。

屋顶同时可以考虑与太阳能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太阳能光电板的位置, 将建筑功能与形式统一起来。

3. 门窗

在围护结构传热损失中, 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热损失约占全部热损失的一半。传统门窗较小, 窗户与内墙平, 利用墙体自身的厚度可以起到自遮阳的效果, 虽然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但是传统建筑室内光环境较差, 视线受到限制。

在生态住宅建设中, 出于节能考虑, 需要限定窗墙比, 综合采光及景观因素, 建议南向窗口利用有效的遮阳措施, 可适当增加采光面积。为防止东西晒, 在满足房间采光、通风的要求下, 适当减少窗口面积以降低热损失, 并采取有效遮阳措施。

采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当作门窗框料, 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 例如塑料、塑钢复合材料、断桥铝合金等, 节能效果显著。玻璃材料的保温技术是生态建筑节能的关键之一, 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各种新型玻璃材料热工性能较好, 但是造价相对较高, 在目前的农村住宅中可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适当采用。

(三) 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包括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庭院绿化等。大庄村传统住宅南北房间通透, 可以组织有效的通风, 窗户和内墙平, 利用墙体自身厚度进行自遮阳, 房前屋后采用本地树种进行绿化。

新住宅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建筑空间设计, 形成建筑内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 建筑朝向夏季主导风向, 形成通畅的穿堂风, 降低建筑能耗。

遮阳是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的有效措施, 可以采用固定遮阳与活动遮阳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在南向和东西向的窗口上方设置水平和垂直遮阳构件;采用双层的铝箔反射窗帘, 并可配合百叶来使用;在安装窗户的时候可以考虑窗框和内墙面相平, 利用墙体本身的厚度达到自遮阳的效果。

在住宅北侧及西侧种植常绿树, 可在冬季有效抵御寒冷的西北风。在南侧种植落叶树, 夏季的枝叶形成绿荫, 遮挡阳光, 防止室内过热;冬季叶落之后可以减少对阳光的阻挡, 有利于阳光射入室内, 提高室内温度。

四、可再生能源利用

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能等技术, 开发生物能的研究和应用, 有效节省石油能源。

(一) 太阳能

农村建筑层数较低, 视野开阔, 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天独厚。另外可以深入开发与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屋顶造型与太阳能集热板相结合, 可以节约常规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

(二)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是我国农村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廉价能源之一。新农村建设中, 结合垃圾、粪便、秸秆等有机废物的生化处理, 因地制宜地搞好分散式或相对集中式的沼气池建设, 供家庭煮饭、发电等, 可以变废为宝, 沼气池废渣又是花木的优质肥料。

(三) 雨水利用

浙江气候湿润、降雨量丰富, 可以选择适当的收集和储存系统以加大对雨水的利用。将从屋檐流下来的雨水, 以及经沉淀池处理的地表水收集到集水池, 作为绿化用水、冲厕用水、景观补充用水等。厨房及卫生间废水收集后进行简单生物处理, 可供卫生间冲洗、绿化灌溉、洗车、洒扫等用途。

五、村容村貌

(一) 环境整治

加强规划, 改变建筑布局杂乱和宅基地占位严重现象, 改变建筑“黄皮肤” (红砖裸露) 等现象, 结合乡村传统建筑风格, 进行艺术化处理 (见图4) 。农村住宅应符合农村特有的尺度与特征, 切忌盲目模仿城市建筑, 失去本身的特色, 造成千村一面的状况。

(二) 改水改厕

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建设, 改善水质状况, 以提高供水水量保证率为重点, 扩大规模效益。进一步加大农村改厕力度, 普及应用净化气池, 增加改厕数量。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覆盖率, 推广水冲式卫生公厕。

(三) 垃圾处理

确定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合理确定垃圾收集点, 积极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肥料, 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有条件的村庄指定专人定时清扫、定时收集, 集中清运堆放和处理。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 将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无法再利用的垃圾根据情况焚烧处理或投入沼气池净化处理, 实现农村垃圾不出村就地解决。

(四) 景观绿化

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景观, 形成村民集聚中心, 在保留村民生活习惯和传统的基础上, 对原有的景观进行改造提升。通村道路、水体沿岸、住宅四周、闲置宅基地, 结合村庄特色, 大力开展村庄绿化, 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

(五) 文化设施

保留并延续历史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 使其与现代文明相适应, 在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 并散发出新的活力。传承传统村庄的历史遗存,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挖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 广泛开展民俗活动, 为历史村落注入活力。

六、结语

新农村建设正全面展开, 建设低碳社会必须贯彻节能减排的思想, 生态型新农村住宅是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手段。生态农村住宅是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 增加农村居民生活舒适度,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减少污染。生态住宅的思路符合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利用的要求, 符合低碳生活, 健康生活的需要, 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 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浙江理工大学新农村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人间仙居.美丽乡村"县域总体规划 (2011-2015) , 2012.

[2]马骁.农村住宅建设的分析和思考——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10 (2) :49-50.

[3]程显风.夏热冬冷地区新农村生态住宅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 2008 (10) :10-12.

[4]梁静.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思考.低温建筑技术, 2009 (6) :108-109.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 篇10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 农村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课题的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就在于:农村要逐步走上城镇化的道路, 要在原有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基础上朝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方向转变。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正是确保这种转变目的得以实现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 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根本保证。

2. 农村生态文明问题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 农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巨大干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农业的基础条件, 破坏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农业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环境要素的不可逆性转变甚至崩溃, 这些变化会导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在内的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生产能力出现下降, 并且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用受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 轻则造成农作物中毒、产生病虫害、农产品品质下降或变坏, 重则导致农作物死亡, 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甚至使一些地区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渔业作为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生产部门, 水污染对其的危害是最为直接的。长江流域部分农村的池塘、湖泊和水库在受到污染后, 所产的淡水产品产量减少, 品质下降, 甚至还出现了大面积水产品死亡的事件。二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和破坏威胁农民的饮用水、食品安全, 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据调查, 目前全国农村有6 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 长期饮用高氟水, 轻者形成氟斑牙, 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 甚至瘫痪;中国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 800多万, 长期饮用导致人体功能紊乱, 免疫力低下。由于牲猪规模养殖大量排放污水, 我市一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不同程度出现了污染, 抽取的井水散发臭味, 水质逐渐下降, 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情况的持续加剧已经使一部分村民产生了外迁的念头。环境污染诱发并加据社会矛盾, 影响农村稳定。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突出表现为集体上访、投诉、示威、堵路、堵桥及械斗, 造成经济损失增大, 干群关系紧张,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据湖南某市环保部门介绍, 每年发生大约1 000起左右的农村污染事件, 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呈不断升级态势。尽管尚未出现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件, 但各级政府绝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应当未雨绸缪, 早作准备。

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

1. 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

生态文明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源于市场体制本身不完善。具体从生态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来看, 市场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一, 生态环境资源由于产权不存在或不安全, 导致人们的预期不足, 引起广泛的短期行为;其二, 生态环境资源没有形成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 没有价格或价格偏低, 使市场价格机制在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上表现不出或不完善;最后, 环境资源利用及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确定性和短期计划会使人们在依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活动中,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当代人利益, 而忽视了长远利益,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 造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滞后。

2. 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目前,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低, 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居民来说, “生态文明”仍然是一个并不热悉的词汇, 生态文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错误的消费观念。比如说使用难以降解的一次性方便饭盒、使用污染严重的单冲程摩托车、使用廉价的含磷洗衣粉;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 至今还有砍伐林木用作炊事燃料的情况。另据权威统计机构的研究分析, 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65%的农民不了解青蛙、灰喜鹊等虫害天敌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 84%的农民超过规定标准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此外, 农民环境保护法制观念薄弱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宣传, 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 但部分农民和乡村干部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把被发达地区或者中心城区淘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盲目引进, 允许城区产生的建筑、医疗等垃圾转运进入自己的山林和田地进行堆放、用来填河、填湖, 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倾倒在本乡山林之中, 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 随意露天堆放, 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十分欠缺。

3. 生态环保管理体制不顺。

中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构成, 主要负责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乡镇一级普遍都没有设立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 通常由一名副乡长分管, 设一名兼职的环保管理员。随着中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土、规划等实行垂直管理以后, 兼职的环保管理员名存实亡, 乡镇及村组的环保工作陷入停顿, 而各市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中心城区环境管理任务繁重, 工作重心都以中心城区为主, 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 使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相对薄弱。这种城乡二元化环境管理格局尚未发生改变, 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另外, 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 农村乡镇可支配的收入有限, 难以承担治理环境所需的工作经费。另一方面, 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多年来主要使用在城区内大型公用设施和大中型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上, 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老企业污染治理方面, 对郊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也局限在城乡结合部的环保项目上, 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投入。加之国家和地方对城郊环境治理方面并无任何特殊优惠政策, 导致郊区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或根本没有投入。

4.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 生产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能否持续得到保护的决定性因素。资源集约型的循环生产方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 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力量;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则作用完全相反, 有时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上升和收入增长的目标驱动下, 农村的化肥施用量正在逐年增加, 化肥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化肥用量就占世界总用量的1/3强, 位居世界之首。同时, 中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农药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1990年起, 中国农药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而且, 中国使用的农药中高毒农药品种仍占相当高的比重。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 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每年春夏之交, 蔬菜生产进入病虫害高发季节, 蔬菜用药次数增加, 个别农户在蔬菜上使用禁用农药, 违规使用限用农药, 导致蔬菜农药残留检出超标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我省各地每年都有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引发的中毒事件, 有些甚至导致了群体性中毒事件,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威胁社会稳定。

在盲目追求GDP的口号下, 许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 存城镇中难以立足, 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和农民致富心切, 纷纷下乡进村。因此, 乡村企业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炼焦、炼磺和制苯等重污染行业。从企业本身的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 乡村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此外, 中国乡村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哄而上, 没有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 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 呈现“多、小、散”的格局, 布局不合理, 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目前, 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 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对策思考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 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另一方面, 农民、农业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部分制造者。因此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要对症下药, 针对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寻求综合对策。

1. 引导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观念的树立, 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和农村干部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 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 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 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 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 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 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 要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的特点, 因地制宜, 实施不同的教育。

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唯一的出路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将生态环境概念纳入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 控制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 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 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长远目标。目前中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即小农生产方式, 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很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变革的时候。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 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 (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 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3.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在现阶段, 中国的生态环

境保护依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履行职责。然而, 中国的环境保护在一些官员眼中一直是发展中的次要问题, 为了所谓政绩, 一些地方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数字, 造成环境日趋恶化, 人民的健康受到影响,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一是城市各级环保部门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区扩大、延伸到郊区乡镇。要将城市近郊及边远乡村地区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范围, 确定郊区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目前环境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各区环境管理机构, 可建立直属市环保局的环保派出机构, 对外来污染企业要从环保“三同时”管理上严格审批把关, 防止污染转移。加强郊区农村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工作, 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投诉、污染纠纷等事件要加大现场处理和督察力度。扩大城区环境监测的范围, 掌握郊区的环境质量现状, 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治理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二是还应考虑在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坚决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对本地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良好贡献, 使辖区生态环境在任期内得到切实保护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的行政领导, 要给予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志, 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情节特别严重的, 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流域、重点企业以及影响面大的污染要优先争取列入市、区治理计划。采用污染企业为主, 市、区、乡镇适当补助的方式积极治理污染。并通过项目申报, 向国家和省里争取环保资金, 解决流域性污染问题。

农村生态文明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社会稳定、加剧三农矛盾, 从而严重妨碍与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多方面积极寻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综合对策, 既要求政府大力宣传, 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也要加快农村居民认识上的进程, 以实际行动落实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建设一个风光秀丽、宁静和谐、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 2006, (8) .

[3]田启波, 赵蔷.文明范畴辨析[J].江汉论坛, 2003, (11) .

[4]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 (11) .

[5]胡伯项, 胡文, 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3) .

[6]邵超峰, 鞠美庭, 赵琼, 陈书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2) .

绿色生态新农村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体的20个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要求,也是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则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

一、注重生态文明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八个字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党和政府要让农村GDP继续增长,人均收入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生态文明,对于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具有促进作用。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国土和水系整治,整备好农村和农业的基础,保护好森林和农业环境的其他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在保护和培育长期的农业生产力。在这一意义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产发展”是一致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村自然资本的价值实现途径,为农民的“生活富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生产发展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放在首位,我们要牢牢坚持这一战略思想。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生态平衡是社会建设之根基,一旦这一根基遭到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根据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现实,在深刻总结我国及世界工业化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言简意赅,精辟科学,正确把握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

(二)生态文明是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

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宽裕,也包含着身心舒适,即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健康的生活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使人不要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条件和重要基础。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发展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这些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人们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了环境和生态状况的严重恶化,“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事物”,人们不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恩格斯就曾说过“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如,土壤力丧失使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农业可用资源日益匮乏、长期的农业发展缓慢也使很多农业人口流失从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等等,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之密切相关。

二、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内容之一

(一)村容整洁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村容整洁”顾名思义,是指农村社区的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社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从微观行动来看,村容整洁就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的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活动,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从宏观部署来看,村容整洁讲求规划先行,这个规划,不仅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到城市文化的进程和发展布局,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高度,尊重农村社区的实际和特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入手,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等。“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内容,农村生态良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二)村容整洁的意义

应当说,实现“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既是针对当前农村村容村貌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直接体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拥有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利益要求,更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的要求。村容整洁,有利于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环境,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潜在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有助于农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有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带来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建设成果的最直接体现,是体现人与环境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看一个村庄发展程度的好坏,看一个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这个农村的村容村貌。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抓手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

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载体。环境好了,文明的程度才能提高。有位哲

学家就讲过“环境能够塑造人,人能够改造环境”。抓乡风文明,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文明抓起,如果我们的村庄破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去跟农民讲文明,就很难有说服力。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就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农民有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农民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友善,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道德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

管理民主,就是让广大农民在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自主决定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自主管理农民自身的事情,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自身的权益。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农民自主从“干中学”的过程。成熟的民主体制始终伴随着永不停顿的成功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农民自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主决策的新内容,这种民主决策直接给农民带来利益,管理民主之习惯从中真正育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是实践我们民主体系的过程,也是我们农村民主体系逐步发育、成长、成熟的过程。所以,离开这些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实践过程,谈民主管理往往就是空谈。

管理民主首先就要要求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参与与自身有关的各项事务中,而维护农民的环境权也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如农民自主管理生活与生产环境,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广大农民要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大行动中,人人都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维护好自身的长远利益。转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文明卫生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革除生活陋习,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全民参与,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参与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行为活动的管理是生态文明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对改变被严重污染的农村环境有极大的作用,也会使我们的农村发展得更为全面,从而使我国广大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浅谈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的建设 篇12

新农村景观是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 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嵌块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乡村景观既小同于城市景观, 又不同于自然景观, 其特点之一是大小不一的居民住宅和农田混杂分布;既有居民点、商业中心, 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地方民居各有特色, 风土人情迥异。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标志着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获得了意识上的进步, 对生存的景观也建立了新的认识:它既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的载体, 又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 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乡村景观的美不仅是形式上的美, 更是建立在环境的秩序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轨迹之上, 体现生态系统精美结构和功能的生命力之美。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乡村景观, 应该是融合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整体。

2 新农村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新农村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系统。在新农村规划中对其景观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人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 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便。

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实践应贯彻以下原则: (1) 整体综合性原则:景观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是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复杂载体, 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 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 达到整体最佳状态, 实现优化利用。 (2) 景观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资源变异性和复杂性的量度, 包括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两方面。多样性程度越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大:同时也使得景观更具有丰富的个体特性。 (3) 自然景观优先原则: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 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 创造既服务于人, 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 (4) 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包括自然美、生态关系和谐美以及艺术与环境融合美、它与强调人为的规则、对称、形式、线条等形成鲜明对照, 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美学准则。

3 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的方法

3.1 保护环境敏感区

通过对农村中重要、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来把握乡村景观的基本脉络。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最关键地区, 但又脆弱且经不起破坏和难以弥补。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强化对这一地区的保护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区域的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及环境容量, 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土地使用。

3.2 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

只有保证景观结构的完善才能实现景观功能的有效发挥。但乡村景观结构往往由于人为的影响而显得十分不稳定, 因此, 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补充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 使其更加完善而获得稳定。通常是通过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 同时根据乡村现状确定斑块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有效、可以自我供给、自我支持的动态景观。

3.2.1 重视新农村廊道建设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农村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廊道是各种物流、能流、信息流的通道,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

在新农村规划中非常重视对自然廊道的保护和利用。自然廊道的存在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污染, 形成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保护环。其主要包括河流廊道和山脉廊道两部分。古人云:“仁者乐山, 智者爱水”。水体是大地之肾, 水是智慧的象征,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园林之神。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对于河流廊道本着以保护为主, 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主要以营造堤岸防护林带为主, 并与沿线乡镇、村庄绿化以及庭院绿化相结合, 构成江河两岸“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嵌合, 错落有致, 富有浓郁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风光。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人工廊道的建设即是一要点也是一亮点。人工廊道主要指人工修建的铁路、公路及其它通道。它在物质运输、人员流动、气流交换、生物流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来说人工廊道主要就是村道、目前农村道路主要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连通性差、无绿化、无硬化”的问题, 没有形成良好的道路交通网络。在规划中本着以“方便化、绿化、硬化”的原则, 形成高效有序的道路网络, 增加道路廊道的连通性;注重道路两边的绿化。在树种配置上, 以乡土树种为主, 常绿、落叶相结合, 高大、中等、矮小相配合, 营造复层绿带景观、即形成一道优美的景观线, 又形成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3.2.2 突出斑块建设 (斑块patch)

是城市景观要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 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斑块可以是农田、居民点、草地等。在本次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注重斑块理论的应用, 在规划建设中, 因地制宜形成了两种板块特色生活居住区斑块、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

生活居住区斑块:农村原有居民点布局主要存在着分布散乱、建设混乱, 新老房屋混合布置, 居民点内缺乏公共绿地的问题。以斑块建设的均匀性理论为指导, 在规划居民点时以“统一集中, 均匀分布”的原则来布局。同时, 在居民点之间进行公共绿地的建设, 既有利于绿地的均匀分布, 也使居民点间得到有机的联系。

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利用农村现有的农林资源, 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 结合观光旅游开发, 形成具有特色的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

3.3 生态工程方法

上一篇:I期根治手术下一篇: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