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城区

2024-09-17

绿色生态城区(精选12篇)

绿色生态城区 篇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 而我国又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占比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 碳排放指数相对较高的国家, 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此背景下, 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 不仅是转变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 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2013年3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 提出“十二五”末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紧接着, 天津、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等地先后开展了生态城区规划建设, 并启动了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2014年, 适逢第十届绿色建筑大会, 应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邀请, 我刊参与了由叶青院长主持的分论坛之一的绿色生态城区论坛, 非常荣幸, 聆听到政策解读、专家观点, 受益匪浅。

背景调查: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概况

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绿色、低碳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辈将上下求索。

1.相关政策

◆201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国家城镇化战略新格局,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推动建筑、交通、工业节能减排工作, 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2011年6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 (镇) 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了低碳生态试点城 (镇) 申报对象, 提出了低碳生态试点城 (镇) 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以及对申报材料的要求。

◆2012年11月, 住建部批准了8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 授予每个项目5000万的补贴资金。它们分别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唐山湾生态城、无锡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深圳市光明新区、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贵阳市中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昆明市呈贡新区。

◆2013年8月, 住建部批准株洲云龙新城、广东肇庆新区等五个城市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2014年2月, 住建部又公布设立了六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包括北京丰台长辛店生态城、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上海南侨新城、南宁五象新区核心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浙江嘉兴海盐县的滨海新城。

2.典型项目

◆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 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协会创始人保罗·道顿认为:“在我所知的目前所有在建的生态城项目里, 天津是最有希望成功的。”

◆曹妃甸新区·唐山湾生态城

2008年12月, 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复《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 (2008-2020年) 》。2009年3月11日, 唐山市委、市政府举行唐山湾生态城开工奠基仪式, 唐山湾生态城正式开工建设, 按照“三年出框架, 五年见规模”的目标, 唐山湾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快速推进。

◆深圳市光明新区

曾经参与多个国家重点生态城项目规划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饶戎在谈到光明新城时用到了“兴奋”和“振奋”的字眼, 因为她看到了一个正在实践中的生态城, 专家希望在光明新区这样一个自然景观, 山水格局非常有特色的地区, 能把各种世界先进的生态理念落实到规划建设过程当中, 建成一个中国最棒的生态城。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项目参考了斯德哥尔摩及马尔默的“哈默比” (Hammarby, 生态城) , 重点是低密度, 充分利用水资源结合绿化。

◆唐山南湖生态城

南湖生态城位于唐山市南部、紧邻市中心, 总体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 与曹妃甸生态城、凤凰新城和空港城构成唐山“城市四大主体功能区”。整个生态城包括南湖生态城核心区 (南湖生态风景区) 、西南片区、东南片区、205国道以南片区、丰南片区。其中, 南湖生态城核心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 定位为唐山城市结构的公共核心, 是以塌陷区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工业文明、抗震精神、现代艺术与展览为主要特色, 以休闲、娱乐、运动、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型综合景区。

现状解读:绿色低碳城区发展的误区和难点

典型的工程很多, 经验也在逐步积累, 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部分政府对对绿色低碳城区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借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调研员汪科的说法:当前, 绿色低碳城区发展存在三个误区和四个难点 (部分选自“绿色生态城区”论坛上的讲话) 。

1.三个误区

误区一:认识不足

在各地方申报绿色生态城区过程中, 包括各个研究机构设计单位参与的一些编制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 实施技术化方面。在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方面, 社会上几乎把“碳”作为一个高端的学术问题和技术问题, 专注于碳的计算, 以此作为专项规划指标体系。在丹麦等欧洲国家, 低碳问题已经进行到一个很高很深的程度。他们现在研究的是每平方米的各类建筑的节能和降耗问题, 比如丹麦把每平方米耗能80多千瓦时控制到50多千瓦时;我们国家的很多公共建筑还在160-170千瓦时, 这方面的差距相当大。

第二, 专项规划方面。很多机构愿意把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作为一个专项规划推进, 但是城市有它的相对完整性。城市的交通、绿色、水系有更大系统性, 绿色生态城区是城市空间组成部分, 我们不能简单进行一种比较窄的、小的专项规划。从一个法定规划, 特别城乡规划法明确城市总体规划, 不可能简单用一个绿色生态城区的专项规划来随意调整和修改我们法定规划, 法定规划可能有这样那样不足, 但是必须依法调整。

第三, 指标体系方面。它的核心问题是现在的学术界把指标体系弄得太复杂。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这些指标能不能用于行政许可和规划管控, 否则是没有意义的。下一阶段推广这些指标能不能考核复制, 如果这些指标只是技术推测不能考核复制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指标体系, 但是我们不能迷恋大而全的指标体系。

误区二:职能部门化

很多专家认为碳的管理责任在发改部门。碳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 涉及外交、发改、国土、交通运输等多方面, 每一方面都有一篇大文章。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简单承担或者独立完成。这需要发挥从中央到地方, 从发改委到各个部门合力, 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重点领域。

误区三:成效表面化

一些地方把低碳生态发展作为政绩和形象, 对于很多需要花更多财力物力完成的低碳生产任务选择性执行或敷衍。

第一是重事件、轻行动, 所谓的事件很多领导愿意去搞一些生态城市论坛, 而城市包括各个部门在具体的低碳生态行动上却没有建树。

第二是重形式、轻实效。形式是在很多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材料规划中, 比如新能源或者再生能源应用上, 一股脑把风能, 地热能, 生物能, 甚至一些把海洋能等, 不考虑地方一些自然条件和禀赋, 都罗列上来。实际上每个地方有各自的特点, 不可能简单地形成一个都包罗万象可再生利用的这些形式。最后效果大家可想而知, 投入很大, 却成为一个摆设。

第三是关于重芝麻轻西瓜。许多技术人员在兢兢业业研究我们的碳的技术, 碳的发展问题。而很多的地方官员把几万平米、几十万平米房子说拆就拆了。设计人员在研究全生命周期建筑, 这些官员在做什么?这就是一种叫“重芝麻、轻西瓜”效果。推进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是历史的责任, 也是发展的使命, 而且这个方面既有权利和荣誉, 更多是担当。需要我们担当起这个责任和使命, 踏踏实实的从产业转型发展, 社会转型发展, 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等方方面面做起, 否则的话容易错过时机, 以后花更大代价来弥补。

2.四个难点

难点一是涉及的问题很庞杂。碳的问题包括多方面, 不是简单地由一部分人群、一些部门可以完成的, 需要全社会, 技术人员, 企业家, 城市居民等共同面对去完成。不是单纯在产业城建方面转型, 需要在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做调整和创新。不是简单地发挥市场作用去推进, 而需要政府市场多方面关注和投入。不是大家都能欢欣鼓舞推进, 需要相当部分单位人群做出不得不做的利益取舍。

难点二是历史包袱沉重。低碳生态问题引起重视也仅仅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 但是我们现代城市建设从建国以来走了60多年, 到目前我们的城市建成区面积7、8万平方公里, 既有城镇建筑面积500多亿平方米, 城市的节能减排压力巨大。我们不能回避这些老旧城区, 老旧房屋的节能问题, 简单去谈新区的绿色生态发展, 新建建筑的绿色标准问题。

难点三是管理手段有限。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这方面使我们在低碳生态发展和实际的推进工作中不能简单采取计划经济的那些办法, 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按照政府的职能转变的相关的部署去推进。就是说, 不能简单地再以低碳的名义设行政许可, 但确实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管控发展目标, 引导产业类型, 生产生活模式等转变。目前看政策、制度、标准、规划不够, 没有到位。

难点四是推进时间紧迫。当前我国的机动车、建筑用地规模快速增长, 而且按照相关发展规划和研究, 我国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大家试想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城市是否生态, 我们的房屋是否绿色, 我们的GDP是否绿色。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通过全社会各部门各级政府来扎扎实实地努力回答。确实是时间很紧迫, 很多工作还不能限于试点和示范。当前现有认识在努力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办法工作改善审查办法, 修订各类的城乡规划的技术标准, 也就是说规划要绿色, 我们的标准也有绿色问题, 同时确实要扎扎实实的完善制度和政策。我们现在经过十八届三中全会, 特别是新型城镇化会议上已经明确研究建筑的拆除制度。

发展题解:绿色示范城区的未来可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绿色运营是绿色城区发展的关键

现在推动绿色生态城区要实现“四个绿色化”:规划的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单体建筑绿色化、运营的绿色化。绿色发展的基本导向是第一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导向;第二以优质服务质量为导向;第三以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为导向。

打造绿色生态城区, 成败关键在于能不能构建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的基础设施体系的问题。能不能够建立起来运行模式的可持续的问题。能不能够实现在经济的可持续性。还有人力支撑方面有没有可持续性。

所以我们建立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指标体系, 按规划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三个阶段去构建。尤其是绿色的运行。我们能不能够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体系是未来绿色运行的一个基本的保障。

住建部要把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如何在建设过程能够实现绿色化, 在运行过程实现绿色化。我们也将就此建立起绩效考核的指标。建立起一系列科学的体系, 可持续的模式。形成一种倒逼机制, 促进绿色生态城区主动承担起“绿色”的责任, 使它能够真正绿色运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调研员汪科:把低碳生态放到城市规划中

城乡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 一项战略性, 总体性综合性工作。对于城乡一体发展, 城市科学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统筹协调总体布局作用。作为一个城市, 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发展, 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建构以及各项保障体系。其中涉及低碳问题, 但是低碳问题绝对不是城市规划中的全部问题。就是说我们要把低碳生态放到城市规划中, 把低碳生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来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 这里绝对不是简单通过一个绿色生态城区规划或者是低碳生态规划来促进相关工作。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叶大华:用标准指导绿色生态示范试点区建设

北京市各区县的绿色生态示范试点区域建设已逐渐展开, 因此亟需制定一套基于北京市本地资源环境的规划技术导则和评价标准, 作为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设计和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为此, 2013年初全面展开了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技术导则与评价标准的编制。从前期思路沟通、明确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到确定指标体系、评价类别方式等都经历了多方严谨的讨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分析、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试点区的技术要点的提炼、以及北京市在各个领域的现状及问题的挖掘探讨, 最终形成了两套标准。这两项标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指导性, 能进一步推进北京市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 发挥其对全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生态城区是系统工程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救赎。互联网带给我们从过程控制到结果管理所有的可能性。我们认为生态城市是系统工程, 如果我们只做分块管理, 分块做过程控制, 我们的结果一定不可控。

关于绿色生态城区实施突破口思考。只有空间规划实施才是刚性的。现在规划核心我们做不同产业, 生态城市要混血产业, 不能清晰分ABC, 产业市场化不可能这样清晰做划分。

平衡规划, 过去规划体系基于人口规划, 分户口是计划经济, 我们要让现有规划把人口归纳准, 让我们规划师和管理部门不做无米之炊。基于城市生态安全的, 城市安全容量控制的, 这两者达到平衡, 平衡线动态, 而不是破坏生态达到平衡线。实时评估非常重要, 我们做项目指标体系, 首先进行本地诊断研究, 对全世界200多城市理论对标, 研究参数, 形成低碳指标体系要素, 通过计算机管理平台对接, 然后分解到下面的指标, 同时进行反评估, 整个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

后记

本期特别关注的内容未尽全面, 但却可窥一斑, 对于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的未来, 我们充满期待。一个个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连结成绿色城市。城市要回归与幸福共生, 与自然共生, 有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城市与效率共生, 我们能够在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 让生命不在路上, 提升生命绩效;城市与文化共生。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城市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

绿色生态城区 篇2

姓名:工种:单位:分数:

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

责。(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2.施工现场应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3.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4.建设

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5.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或绿化等措施。

6.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7.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8.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9.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10.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

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书。

11.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2.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人

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13、生活区住宿员工要将衣、帽、杂物放置在(杂物柜)中,鞋应放置在(鞋架)

上,保持宿舍地面清洁卫生。

14、施工单位要为员工购置统一的床单,做到(整齐化一)。

成华:建生态城区 走低碳之路 篇3

探寻成华生态底蕴

成华区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上风口,拥有成都主城区少有的生态湿地、生态景观、大熊猫生态园、生态文化园、丘状绿地、河岸绿带等丰富生态资源。其生态资源之丰富,生态功能之显要,生态地位之突出,生态特色之显著,在成都市生态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区水网密布,府河、沙河及东风渠三条主干河流穿流全区,其中沙河与东风渠水质较优,具有深度打造滨河生态带的潜质;拥有得天独厚的“熊猫都市家园”大熊猫生态园、“第一禅林”昭觉寺及风景秀丽的北郊风景区等宝贵的品牌生态资源。全区园林绿化面积达到3.8万亩,人均绿化面积12.5m2,居五城区之首。随着“北改”的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实施、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的改造,仅土地供给一项就将整理出近3万亩,使全区的生态发展空间巨大。

七大行动剑指“生态”

按照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要求,结合该区北部城区改造生态建设《规划》(2012~2016年),成华区将通过实施“清水行动”、“蓝天行动”等七大行动,打造“畅通、安居、产业、宜人”的精品生态城区。

“清水行动”: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建设“亲水上善”城区。到2015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水环境功能区主要河流达标率为100%。

“蓝天行动”: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严控扬尘、油烟、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大力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清新健康”城区。到2015年年底,成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达到或超过成都市中心城区平均水平。

“安静行动”:从源头预防、传播途径控制、敏感目标保护三个层面,重点加强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城区声环境质量达标,提高公众满意度,建设“安静宜居”城区。

“洁净行动”: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完善工业固体废物转移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体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安全、科学、合理的处置和利用,建设“洁净卫生”城区。确保区域各类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绿地行动”:严格“绿线”管理,将城市森林与城市布局结合起来,抓好生态林地建设,开展水系绿带和道路绿廊工程建设,推进公园和社区景观绿化,使城市绿地、道路、水体等基础设施相协调并融为一体,形成“一区、四园、四带、四廊、多楔、多点”的绿色生态网络格局。到2015年,城镇绿地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人均绿地和人均公园绿地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

“优居行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尊重历史自然环境,优化城区环境品质,对水环境、绿化开敞空间、城市轮廓线、城市街景、夜景照明、建筑风貌、建筑色彩和城市雕塑等多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和完善,形成地域特色的景观体系和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塑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景观风貌,并对居住小区进行生态低碳智能化打造,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区。

“先驱行动”:通过硬件提升和软件优化,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与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生态、低碳和节约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态文明观,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营造生态文明城市氛围,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区。

精品生态项目览粹

东郊记忆:该项目位于建设南支路,规划面积为511亩,利用东郊旧厂房已改建完成205亩,形成以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产业聚集园和音乐文化体验园”。未来,“东郊记忆”将调整为“一基地、多名片”,成为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生态文化园区,成为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北湖公园扩建项目:该项目为成都环城生态区“六湖”中重要支撑项目,是在北湖公园原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整个湖区占地3700亩,该区域将以熊猫和竹海为主题进行深度打造,2013年将启动扩建工程。

龙潭水生作物区项目:该项目为成都环城生态区“八区”中重要支撑项目,占地2462亩,将打造以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湿地景观。2013年,首期500亩示范区将建成。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该项目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占地1500亩,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依托,集大熊猫繁育、研究、生态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将建设大熊猫主题娱乐区、儿童体验娱乐区、森林探秘区等七大功能区,充分体现“大熊猫·人·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专家点评

纵览成华区,无论是生态建设《规划》,还是《行动计划》,均结合成华区实际,抓住“北改”机遇,充分发挥成华区优势和特色。不仅提出旨在打造精品生态城区的“清水行动”、“蓝天行动”等七大行动,还明确勾画出一批精品项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

其绿色生态网络格局,对营造生态城区具有独特意义,不仅能大大改善成华区生态质量,对生态成都、宜居成都的建设也将能起到示范、优化、增彩的作用。

绿色生态城区 篇4

过去20年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 伴随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国雾霾天气偏多, 北方部地区陷入严重并持续数日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近几年, 绿色概念作为一个新领域, 其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 逐渐被大家所推崇。因而, 建设生态城市, 发展绿色生态城区促进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关键和方向。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成不同的阶段, 从生态小区到生态城区再到生态城市。其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集中反映出生态环境建设在发达城市中的重要作用[1]。因此, 它的发展必须站在整个生态城市目标的高度,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 绿色生态城区的内涵

1.1 绿色生态城区的内涵

目前, 国内外都没有具体定义绿色生态城区。笔者认为生态城区不仅仅要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要求, 集中连片发展绿色建筑, 它还应该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完善的基础生活设施、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相统一、安全舒适的生活以及生态良性循环等。

生态城区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到先进阶段的产物[2], 是从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它的内涵[3,4]:

从城市规划角度, 生态城区是在生活空间上布局合理, 设施完善, 注重生态建筑的建设, 是融入自然环境的城市化区域和城乡复合体。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 生态城区是连接生态城市和生态小区的纽带,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依托。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 生态城区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清洁能源, 建立生态文化产业体系, 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节约开发和循环利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在生产经济价值的同时, 也产生了保护自然生态的价值和社会文化的价值。这里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 而是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综合概念。

从生态哲学角度, 生态城区的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 即天-地-生-人动态合一, 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选择均衡。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生态城区是长远发展的模式, 不仅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 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绿色生态城区研究的背景

1.2.1 生态城区市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工业迅速发展造成欧洲城市环境问题。生态城市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巴黎在1952年开始的改建体现了最初的生态规划思想[2]。1984年原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最早提出人类理想的生活城市应该是生态城市[3,4]。人们可以自由地充分发挥创造力, 利用自然条件, 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有节制地改造自然, 创造出一种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循环稳定健康。资源和信息最优化利用的生活环境。生态城市一经提出, 在世界上广泛发展。例如丹麦的城市通过对垃圾的回收利用, 进行区域供热。德国弗莱堡由于太阳能研究, 已经成为著名的“太阳能城市”。日本富山市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沙漠城市阿联酋迪拜市为了解决水源问题, 建立循环发展模式, 加大对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的努力。此外, 日本、美国、英国等都制定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

1.2.2 生态城区在国内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生态型城市思想萌芽最早产生于中国[5]。我国古代的风水思想就提倡“人之居处, 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它是最早产生的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生态的研究和实践比较晚, 直到20世纪80年代马世骏教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的理论”[6]。1995年, 开展生态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 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 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2002年, 我国开始进行生态省、市、县的建设[8]。当年8月产生的《深圳宣言》表明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2年4月27日,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财建[2012]167号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将对绿色建筑进行财政补贴, 同时指出, 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力争到2015年,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截止到2013年2月我国共有8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区。广州、上海、天津、昆明等城市都先后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2 绿色生态城区的界定

2.1 绿色生态城区的特点生态城区具有和谐性、可持续性、区域性和高效性四个特点。

(1) 和谐性。主要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自身富有生机与活力, 充满人情味, 文化气息[7]。

(2) 可持续性。重点是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兼顾不同时期、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尊重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4]。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效益, 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生命质量的提高, 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3) 区域性。城区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 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 建设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区。

(4) 高效性。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 废弃物循环再生。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9]。科学规划设计, 合理利用土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 充足的绿地系统, 完善的基础设施。

2.2 评定绿色生态城区选取的指标

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和过渡作用, 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和小区的发展[8]。

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指标的类型, 定为层次结构比较合理。表2是主要参考我国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指标, 用定性的方法确定而来的指标。共5个方面, 25个指标。

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认可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10]。生态城区更是没有, 本文不做讨论。

2.3 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方法

(1)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全民绿色生态意识。通过深入宣传绿色生态城区在全社会形成浓郁氛围, 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 牢固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强化环保工作, 动员全民建设绿色城区, 美化生活环境, 制止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 (2)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绿色施工, 同时大力建设绿色建筑, 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实行绿色施工, 扩大使用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 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行动节能减碳, 节约能源。 (3) 政府部门政策引导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大力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支撑体系, 实施新型产业、龙头项目的发展战略, 如秸秆利用、污水处理、污泥再利用等项目的引进, 建设与投产。大力推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创建更多的省市级的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示范户。以无公害蔬菜、生态茶园为龙头,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品牌, 带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 鼓励学者专家及技术人才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软件。通过软件模型模拟建设生态城区, 对生态城市、城区进行可视化操作, 指导当前建设, 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3 结论

作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必会对其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 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对绿色生态城市研究较集中, 而绿色生态城区研究比较薄弱。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杜璐.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1.

[2]张小红.面向生态城区的环境功能区划研究[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3.

[3]周海燕, 周国华.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及案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5 (1) :34-38.

[4]张坤民, 文宗国, 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8.

[5]陈天鹏, 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6]午建民.内蒙古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43 (2) :208-213.

[7]彭刚, 王旭辉.论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J].建筑科学, 2008 (13) :84.

[8]杨小波, 吴庆书等.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11.

[9]赵树明.宜居生态型海滨新城区指标体系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城区为例[J].规划广角, 2008, 24 (1) :95-98.

生态文明新城区战略构想思考建议 篇5

我区现在在做两件事情,一是发展工业,二是建设城东新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两翼齐飞,双轮驱动,只有这两件事情都做好了,两个轮子都转起来了,才能加快我区发展。发展工业,要求我们打造工业区,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特别是有根的产业项目。建设城东新区,要求我们规划先行,逐年推进,使我区迅速向中心城区迈进,使我区为**做强做大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么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东新区呢?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区的战略构想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战略构想?首先,是我区发展的需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区为核心战略,其他战略任务乃至一切工作恐怕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战略来推进。其次,我们只要看一看**做强做大的整体态势,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核心战略了。

**市的城市建设是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突的思路推进的。东拓,是我区的城东新区和高新开发区的科技新城。这些年以来,城东的变化最为迅速,一些专家学者常常对城东的变化赞叹不已。西进,则是西湖区的朝阳洲的开发建设,这块**储备多年的土地今年已经启动建设,并要将其打造成为“新四城”。南延,有**县全力推进的南大门建设,将莲塘县城打造成昌南新区和**新城,并计划以红谷滩的标准建设和打造,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与**市区的无缝对接。还有青云谱区雄心勃勃规划了一个新昌南城,并要将其打造成一个以产业为支撑的城市副中心。北突,在一江两岸,建设大昌北新城的.总体框架下,红谷滩新区作为**市加快现代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无疑处在领跑的位置。新建县则以红谷滩为依托,基础设施与红谷滩区全面对接,迅速融入大**,并要将其建成大**的核心区,实现从城郊新建向**新城的历史性转变。**的未来到底属于谁?这是一个房地产商在推介他的楼盘时说的一句广告用语,却道出了当今**各地城市开发建设的热闹场面和竞争态势。

20xx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全力推进城市建设的8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0亿元。重点加快旧城改造建设,分期实施低洼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围绕20xx年承办第七届城运会,今后几年**必将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在今年的在建项目中,与我区发展密切相关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几个项目特别引人注目。比如洪都大桥,**隧道、高新大道三期、艾溪湖综合改造、火车站东广场、天香园扩建,解放东路二期,紫阳大道改造等项目。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当今,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争夺今后发展主动权的制高点。**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区发展必将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我区自改名为**区以来,已经迈进了城市开发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新阶段。如何利用好城市资源,如何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区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是我区发展最大最重要的项目。而要实施这个项目,就必须抓紧制订规划。

这个规划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坚持完善一核二区三带的功能布局,全面启动罗家板块,储备“留白”扬子洲新区,逐步将我区开发建设的重心东移,用3-5年的时间,力争在罗家板块上再造一个**经济总量。

这个规划的意义在于:对外是树立形象,吸引眼球,是影响力。对内可以统一思想,激活内力,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对客商则是吸引力,是投资环境。

这个规划要达到的效果:为我区未来发展作前瞻性,概念性的战略思考;对我区未来发展的整体布局、功能定位、个性特色进行系统性的全面设计;使我区有一个可以操作的、逐年推进的开发建设的总体安排。

这个规划的内容包括:(一)市政道路扩建改造规划。东西向的道路有阳明东路延伸,南京东路、北京东路、洛阳东路、解放东路;南北向的道路有洪都大道,上海路、**大道、高新大道、京东大道、昌东大道。要求交通通畅,绿化美化亮化各有特色,路两侧建筑各具风格,现代服务业布局合理实用。(二)核心商务圈规划。即以恒茂国际都会为主体的城东核心商务圈。这个商务圈应成为我区的中央商务区。(三)特色街规划。比如解放东路市场物流带,上海路商贸餐饮一条街,顺外路欧式建筑商贸特色街,湖东路网特色商业街,洪都中大道商住购物特色街等等。(四)工业园区规划。主要是民营科技园和昌东工业区二次创业规划;罗家针纺特色产业园规划;湖坊村工业园转型规划;一批村级工业园规划等等。(五)乡镇街道规划。主要是罗家新区规划和扬子洲列入改革与发展试点乡镇的规划,也包括其他乡镇和两个街办的规划。扬子洲作为**未来发展的储备用地,如何规划更值得关注。(六)城中村改造规划。打造进顺、湖坊、青湖、彭桥等一批城中村改造的亮点工程。每个城中村都应该有规划,要求有现代气息,节约用地。(七)低洼老城区、危旧房改造规划。(八)特色农业基地规划。(九)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如城东示范学校打造,第十医院搬迁,传媒大楼建设等,都要作整体考虑。(十)生态旅游规划。主要是天香园国际品牌的规划建设。

绿色生态城区 篇6

积极开展各种植树造林主题实践活动

以实施“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为总抓手,以开展 “大种树、优生态”主题活动、“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春节团拜植树”、“植树月”、“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全城区营造了积极参与义务植树的良好氛围,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造林绿化高潮。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坚持“种管并举”的原则,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分项控制,加强源头管理,降低森林资源消耗量,做到依法治林,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健全护林防火制度,完善护林防火体系,降低森林火灾;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止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全力推进生态能源和生态文明建设

“十一五”期间,邕宁区全力推进生态能源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各级财政投入383.49万元,群众自筹463.11万元新建了5490座沼气池;投入57.1万元建设沼气服务网点16个;投入271.3万元,新建了8个生态文明村,逐步形成了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优化了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农村滥砍乱伐,保护了森林水土,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形成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农村和谐生态家园。

创建富有亚热带特色绿色城区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邕宁区坚持以本地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在建成区各街道沿路种植扁桃、榕树、白玉兰、木棉、羊蹄甲、盘架子、大王椰、凤凰木等树种,形成了扁桃一条街、榕树一条街、白玉兰一条街、木棉一条街、羊蹄甲一条街、盘架子一条街、大王椰一条街、凤凰木一条街等各具树种特色的街道绿化景观。

望城区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初探 篇7

一、望城区基本概况

望城东临长沙县,南接长沙市区,西至宁乡,北连湘阴、汨罗市,总面积969平方公里。2012年望城区生产总值374.88亿元(含托管的雷锋镇),农林牧渔总产值52.22亿元,所占比重为13.9%,在长沙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属于农业大区。当前望城区“一园一带一廊”农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湘江休闲农业示范带、百里水产走廊),并逐步向“一园、两带、三基地”发展布局推进(望城农业科技园、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带、百里名优水产养殖带、商品蔬菜种植基地、高档优质稻种植基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

二、望城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优势

休闲生态农业是利用城市郊区农业用地,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现代的休闲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开始向往静谧、安逸、舒适、休闲的农村生活。因此,休闲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重视。

(一)良好的资源禀赋

望城区现已形成“四色”旅游资源板块:以雷锋纪念馆、郭亮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光明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主的“绿色旅游”;以靖港古镇、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古色旅游”,以湘江等水资源为主的“蓝色旅游”,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游客。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9月成立,是湖南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示范基地。如今重点建设万亩蔬菜、花卉种植基地、万亩水产高效健康养殖基地、万亩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并在格塘镇、靖港镇和乔口镇集中布局生态休闲观光区,这也为发展新型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游客休闲体验场所。

(二)人力资源资源丰富

望城区2012年户籍总人口为52.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66万人,占总人口的52.8%,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望城区农业人口比率高于长沙县4个百分点,说明望城区的农村人口资源非常丰富,能够为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提供充足的剩余劳动力。休闲生态农业在未来发展中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与帮助,因而成为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政策优势逐渐凸显

随着十六届五中全会“三农”问题的正式提出,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望城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将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范围,休闲农业企业享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待遇。望城区政府亲自参与协调工作,分片指导休闲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近5年累计投入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建设开发资金100多亿元。

(四)区位优势明显

望城区撤县设区后,彻底融入了“大长沙”的范畴,区域规划也纳入了长沙市总体规划中。望城区南边直接对接着岳麓区、开福区、天心区,西靠宁乡县,区位优势明显。从表1中可以看出,望城区周边县区无论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城镇人均消费支出都普遍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消费潜力巨大。

三、望城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劣势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从业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影响游客消费欲望

望城区的旅游发展较快,游客数量增长较快,但是旅游收入并不高,人均消费值较低(表2),这与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有一定影响。目前望城区五星级酒店和三星级酒店各一家,缺乏高层次的消费场所,满足不了高端客人休闲旅游消费需求;景区内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当地的居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高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二)旅游形象不鲜明,定位不准确,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

望城区在旅游营销方面有所欠缺,并且尚未形成市场认同的独特形象与特点,在区域内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旅游类型,项目形象模糊,对潜在客户市场定位不准;没有特色旅游宣传口号,旅游市场知名度不高,对开拓现有发展较成熟的旅游市场有一定的难度。

望城从2009年开始提出了“一核多点,梯次推进”的原则,加速推进小城建设,“古镇文化、陶文化、渔文化”等品牌初步形成,但是发展程度仍然很低,处于表面阶段。在打造过程中对人造景观的建设投入较大,而缺少对乡土人文及民俗文化的挖掘,使景区的内涵略显单薄,更倾向于观光体验的功能。

四、大力推进望城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服务能力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设立望城区游客服务中心,并配套景区购票点与旅游服务巴士点,并在每个景区相依设立小型的服务站与巴士候客站,每日还可以发放一定数量的私家车景区游览票,方便自驾车游览景点。这样避免了市场自发形成的不规范的拉客宰客现象,维护了游客权益,统一的旅游大巴也能够更好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景区机动车辆过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维持良好的旅游环境。

针对旅游景区内的居民,无偿的、定期开展服务技能、普通话培训,提高他们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能够以热情、专业的态度来接待各地的游客,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专业的导游讲解人员、服务人员。为了提高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还应当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居民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培训和奖励双重手段,极大的调动了居民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形成了全民皆导游的新风气,有利于望城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深度挖掘文化景点内涵,开发优势旅游资源

垄断性、不可再生性和文化性是旅游景点主要特点,所以旅游产品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垄断竞争。对望城的“古镇文化”挖掘应围绕在“水乡古镇”范畴。靖港镇自古有着水运优势,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完善古镇的原始居民现代生活配套基本设施,提高生活质量,鼓励他们制作特色旅游产品,政府定期收购,统一包装出售。并将古镇进行片区式开发,尽可能的丰富镇内旅游线路。将乔口古镇渔文化深度挖掘出来。让游客以参与方式了解渔业生产模式,体验渔家生活和劳作方式;定期推出渔文化展;打造全鱼宴。对现有历史文化景点进行修复。以望城区农科园的万亩水产高效健康养殖基地为乔口渔产来源,以乔口渔都主题乐园为乔口现代娱乐设施,共同打造老少咸宜的“乔口渔都”。

大力宣传古镇。将古镇定位为“长沙人身边的水乡古镇”,在区位优势上与江浙一带发展成熟的古镇区别开,将客户群体定位为长株潭、湖南省地区乃至中部地区,打造成为中部第一的水乡古镇。

(三)利用望城区农科园的技术平台与政策优势,发展高效观光农业

发展四时之景,全年都是旅游旺季。根据农作物的时令节气特点、颜色、形状,有组合性的种植,使得农场既富有观赏性,又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与长沙市里知名品牌婚纱影楼合作,提供拍摄婚纱照与举办西式婚礼的现场,让当代新婚的年轻人有更多个性的结婚选择。

出售二次加工农产品,提供游客体验项目。农场出售初级农产品,经济效益较低,可以适度发展简单加工、制作的二次农产品,供游客品尝购买,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可观。开展一部分游客亲自参与制作的食物的项目,游客通过亲身体验不仅了解了食品的制作过程,增添了旅游的乐趣,而且最后的成品富有纪念意义,留下的记忆更为珍贵。

衍生农业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作为城市的“菜篮子”,虽然可以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问题,但是定位太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大。可以与一些知名品牌合作,引入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对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包装后再销往全国,这样既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和运输导致的品质问题,也为知名品牌的产品品质提供了保证,达到了双赢。

(四)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养老产业

随着我国城市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老年人群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城市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沙市2012年常住人口为714.66万,城镇化率69.38%,中国城镇化率水平为52.6%,高了17个百分点,说明长沙市城镇人口比较多,生活水平较高,这样一来,在对待养老的条件方面,他们会更加倾向于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安静的乡村环境。

将养老产业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单纯依赖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状况已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需求的现状,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产业化就是社会化的一个模式。政府作为中介,与国内著名的养老机构合作,比如北京的众合园、上海的夕悦颐养,对外招商引资,三方合作,专业机构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与规划设计,投资商进行投资建设,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共同打造中部地区独具优势的养老机构。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与市中心三甲医疗机构缔结成合作模式,在医护人员、急救等方面形成互助的模式。配备村镇健康维护医疗人员,对养老群体提供定期体检或者家庭入户护理等相关惠民服务。培养养老产业人才,与相关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习示范点或者定点就业单位,以便养老产业的发展有专业性人才做支撑保证;并以薪酬较高,待遇从优的政策,将他们与普通的护工区别开来,彰显他们的专业性与高素质性。

五、结语

南阳市中心城区生态水利建设探析 篇8

一、中心城区河流现状

(一) 白河。

白河系唐白河流域主要干流之一, 发源于伏牛山玉皇顶南麓, 流经南召县、宛城区、卧龙区、新野县进入湖北, 在老河口与唐河交汇成唐白河, 至张湾附近注入汉江。白河全长320千米, 流域面积12.5万平方千米。白河自东北向西南穿城区, 先后有邕河、温凉河、梅溪河、三里河和十二里河汇入。

(二) 内河。

内河有8条:潥河、邕河、汉城河、温凉河、护城河、梅溪河、三里河、十二里河。内河总长度约100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总长度约70公里。除邕河有效治理外, 其他7条污染严重。邕河位于南阳市东郊, 邕河综合治理主体工程以城市防洪为基点, 综合考虑绿色生态防洪理念, 建设城市防洪体系和水系景观, 使工程布局和城市发展总体格局协调一致。工程荣获中国科技咨询协会项目创新奖。温凉河在淯阳桥上游入白河, 河道断面小, 河床淤积, 污染严重。梅溪河与三里河在南阳市卧龙路三顾桥处交汇, 两河河道断面狭窄, 淤积严重, 灾情较多, 交汇后在雪枫桥上游入白河。

二、中心城区生态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内河污染严重。

随着南阳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大量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污水、废水无序排放, 使城市内河成为中心城区的纳污载体, 内河恶臭现象普遍, 内河水体生态功能下降, 内河水环境质量恶劣。

(二) 内河生态环境用水短缺。

南阳市城市框架拉大和经济发展, 导致城市水资源紧缺、城市水生态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城市用水量剧增直接导致城市经济用水对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挤占, 加剧了城市内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退化。

(三) 内河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一些强制性修复内河河道的工程措施, 致使原本属于河流“曲折蜿蜒”的形状等许多生物赖以维持生存的自然特征消失。对内河人工裁弯取直、河道硬质衬砌等工程措施, 改变了内河的自然水循环过程, 降低了河道与生态系统其他成员之间的流通交换, 致使河流所在区域的局部生态系统瘫痪。加之内河水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 内河容纳沉淀的污染物增多, 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内河生态系统退化。

(四) 内河被盲目填占, 水面减缩。

由于南阳市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 8条内河水面均被人为侵占或缩窄, 导致城市内河水域面积急剧减少, 造成内河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 增加了城市内涝发生的几率。

三、中心城区内河生态水利建设重点

(一) 内河水生态修复工作。

内河水生态修复要适应流域水生态系统状况。一个健康的内河水生态系统是城市得以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要结合城市内河行洪、排涝的功能和特点, 积极采用生态水工学等现代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手段, 分期分批、因地制宜的实施内河生态修复, 将单一的水工结构转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结构。

(二) 内河生态河堤建设。

内河堤防建设要从防洪排涝向兼顾水生态功能方向转变, 在首先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 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更多地考虑生态型河道护岸, 以适应生物生存。

(三) 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

从人对河流景观的休闲娱乐、审美等要求的角度出发, 生态工程建设和景观建设要同时进行, 要更多地考虑内河的城市血脉作用。

(四) 水文化建设更为重要。

文化作为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 它是凌驾于城市硬件设施基础之上的无形资产。中心城区内河水文化厚重, 需重视挖掘开发。

四、中心城区内河生态水利建设方法

(一) 采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在内河两岸建立绿色廊道, 对现有内河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宽度和自然的状态, 还要建立植被缓冲带, 替代人工砌岸, 使之成为具有栖息地、生物廊道、水岸过滤带、生物堤等多种生态功能的生态河道。内河两岸要建设线状、带状植被廊道, 构建多级绿色廊道网络格局。这样不仅防止水土流失, 而且还起到生物迁徙通道的作用。

(二) 开展内河综合治理。

综合利用生态系统理论、水利工程、景观工程和水文化工程等科学技术方法, 结合内河河段功能需求的不同, 结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全方位地进行综合整治, 以恢复和提高内河的综合功能。

(三) 修复内河的天然形状。

也就是开展所谓的“多自然型河流”建设。内河的生命只有回归到自然状态下才具有真正强大的活力。因此, 当今的内河治理工作, 在保证中心城区防洪和排涝安全的前提下, 恢复内河本来自然面貌。

(四) 维护内河生态系统。

遵循自然规律, 根据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 控制待修复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和演替过程, 把退化的生态系统修复或重建到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所利用, 又保持了系统的必要功能, 并使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为此, 要深入调查生活在其中物种的生活习性, 利用内河水流特性及生长在其中的生物来改变水环境, 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起到调控作用。

(五) 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修复生态系统。

积极利用水文循环过程来达到修复生态系统的目的。要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首先, 有回归自然的治水思想, 修复和提高河道的基本功能, 维护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链, 以提高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其次, 在内河整治工程实施中, 结合中心城区实际和内河现状, 合理选择内河河道护岸的结构形式, 尽可能维持内河河道天然断面形状, 尽可能采用自然土质岸坡, 为水生动物、植物的生长、繁衍、生息创造自然条件, 维护内河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 使水生动植物成为水体的主要净化器。

摘要:本文介绍南阳市中心城区河流现状, 分析生态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生态水利建设的重点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生态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林素彬.深圳河治理工程规划思路及效益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 2015.2.

[2]刘志伟.辽宁省河道生态建设探索实践[J].水利发展研究, 2012.6.

绿色生态城区 篇9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扩展为“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 这表明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需要认真研究, 贯彻落实。结合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特提出了衢州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这一课题。

1 衢州市柯城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浙江省衢州市地处浙江省西部, 钱塘江源头, 是浙江省的“西大门”。南、西、北三面与福建、江西、安徽三省相连, 东面与省内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邻, 地域面积8 841 km2, 人口252.83 万, 属发展中城市。2014 年, 衢州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7 亿元, 同比增1.5%;农业增加值83.7 亿元, 同比增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354 元, 同比增11.2%。创新发展理念, 用工业化理念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以城镇化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丰富休闲类型, 大力发展观光体验型、民宿经济型、古村古镇型、青山绿水型、民俗风情型及养生康体型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1];注重典型示范, 充分发挥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狠抓重点环节, 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设施农用地等方面下功夫[2];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创建;促进产品流通, 鼓励进城开设农产品专卖店,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3];注重对外宣传, 加强对衢州市农产品的开发, 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取得了新的发展。

2014 年, 衢州市共接待旅客总人数3 755.82 万人次, 同比增长14.58%;旅游总收入236.89 亿元, 同比增长22.29%。到衢州旅游的人数增加, 主要得益于衢州市旅游品牌的提升。通过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系列营销, 衢州市进一步打响了“首个国家休闲区”品牌, 吸引了游客, 特别是抓住高铁开通机遇, 开展“乘高铁、游衢州”系列活动, 举办了衢州旅游 (上海) 推介会、“乘高铁、游衢州”首发游客欢迎仪式、衢州旅游产品 (杭州) 特卖活动及高铁宣传营销活动, 打响了衢州市高铁旅游品牌。新媒体营销模式, 也增加了衢州市旅游的人气。其中柯城区2014年旅游人数 (游客) 864.04万人 (含市本级) , 同比增长25.5%;旅游总收入47.29亿元 (含市本级) , 同比增长26.3%, 乡村休闲游人数293.02万人, 同比增长27.1%, 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1.3亿元, 同比增长27.5%, 柯城区旅游具体情况汇总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 近3 a柯城区的旅游事业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其中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31.2%、25.5%, 自驾行人数同比分别增长39.1%、27.2%, 参加旅行社人数同比分别增长7.02%、18.75%, 农家乐人数同比分别增长36.24% 、24.05% , 景区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7.57% , 173.27% , 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5% 、26.44%, 近3 a除参加旅行社的人数增长较慢外, 其他各项指标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2 衢州市柯城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在各自的领域范围内市场日趋扩大, 加之消费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旅游观念的创新等, 二者逐步走向融合, 并发展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即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两大产业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4]。

2.1 生态农业带动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对于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 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 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 带动生态旅游的展开。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 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 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 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 一村一业进行品牌化发展, 形成品牌、打出知名度后再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衢州市柯城区可以把以水果种植、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区进行生态旅游包装, 以优质水果为核心, 带动果园的观光游, 果苗培育、种植的学习, 果农的果品采摘节等果蔬消费, 这样不仅促进了果品的销售, 也盘活了相关资源和资产, 对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农业生态园的柑橘、蔬菜、食用菌、笋竹、茶叶和蜂产品等就借用“纯天然”的美名, 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模式。展示特色生态农业生产情景与良好的生态环境, 让游客体会足够系统的农业生产知识, 使游客与当地农业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2.2 生态旅游带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对于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 (清新的山水自然景观, 优美的田园风光, 良好的乡村居住环境等) , 只要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 即使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且规模存在差距, 也可以通过观光旅游的模式, 将旅游作为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好途径。对景观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进行精心设计, 使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观, 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蓬勃的自然生机中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惬意。近年来, 衢州市柯城区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 把生态旅游作为主打品牌。在旅游产品宣传上, 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品牌, 在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进行大力宣传, 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 逐步打响了生态旅游品牌, 同时也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3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优势的农业地区, 就需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需求, “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 干农家活, 享农家乐”;体验农家活动, 组织游客与农民一同采摘水果蔬菜, 或者参加当季农事活动;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的建设情况。参观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可以为游客提供能够体验相关活动的机会, 使游客能够参与农耕活动, 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农机具的使用方法、农产品加工储存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 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 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 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3 衢州市柯城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衢州市旅游业发展较落后

衢州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 但各项主要指标还处于全省最后一名, 与周边邻省的几个城市相比也明显落后 (见表2和图1、2) 。

3.2 游客参与性的休闲活动节目少, 产业发展低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我国的生态旅游大都是以家庭个体经营为主, 单兵作战, 空间布局混乱、分散, 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加上娱乐效益不明显, 没有充分和其他旅游实现资源互补, 旅游收入几乎只来源于餐饮服务、住宿, 没有完全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5]。

3.3 乡村旅游规划不够科学, 存在开发的无序性

目前,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到处都在开展乡村旅游, 部分乡村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而且乡村旅游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有一些乡村旅游项目仅在原有乡村资源的基础上稍加装修, 就仓促上马, 结果没有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3.4 项目特色不鲜明, 文化内涵不足

生态休闲旅游开发的层次较低, 没有真正针对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旅游产品, 生态休闲旅游仅仅满足于招揽游客前来食宿, 休闲娱乐项目开展少, 旅游项目普遍停留于吃农家饭、喝茶、聊天、打牌等常规活动;开发深度不够, 文化元素不足, 忽视了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 文化休闲项目缺少, 参与性健身项目开发不够, 缺乏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3.5 管理不规范

旅游景点小、散、弱、差, 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 经营管理较为粗放,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户的管理不规范, 服务质量不够稳定, 服务水平显得参差不齐, 乡村旅游的特色服务也体现不出来。

3.6 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 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 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4 主要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协同发展, 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建设乡村休闲旅游乐园,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加强规划, 合理布局, 增强生态旅游竞争力

在全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框架下, 组织编制全市生态旅游的具体规划,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指导全市乡村旅游的有序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地方特色。

4.2 示范引导, 提升内涵, 提高生态旅游吸引力

要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生态优势, 突出打造景区依托、城乡带动、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类型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4.3 规范管理, 强化宣传, 提升生态旅游影响力

就当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工作来讲, 加快发展仍是不变的主题和前提, 但加强规范提升则是重要的举措和手段。

此外, 还应加大扶持力度, 做大做强, 增强生态旅游发展力。

5 小结

衢州市柯城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只要采取适当措施, 将能够推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协同发展, 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龙晶晶, 黄超艳.桂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 2013, 28 (4) :73-75.

[2]李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 2013, 54 (2) :114-115.

[3]姚萍萍.杭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12.

[4]陆落.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宄——以杭州市会展旅游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 2011.

绿色生态城区 篇10

随着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如何协调好城市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已经成为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运用生态规划理念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参与规划实践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工作途径。国际上已在美国马里兰州、芝加哥、明尼苏达、波特兰等市开展了相关研究[1];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对东营、威海、菏泽、台州、兰州、沈阳、广州、北京等城市[2~9]的生态安全格局及其对于城市扩张的响应进行了研究。

经过建国后60年的快速发展, 常德城区已由约10km2的规模发展成为用地规模超过50km2、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并且, 常德在多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内部水系网络, 还是周边生态环境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制约, 城市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区周边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 特别是高速公路环线的建设, 使常德中心城区迎来了扩容提质、加速发展的契机。本文结合常德市实例, 依靠各类空间信息, 在ARCGIS中依据特定的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的识别,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预测城镇空间格局, 以期为相关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2 相关概念与方法简介

生态安全格局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是景观安全格局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的一种, 是城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性格局。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健康与完整, 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 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刚性格局, 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地获得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保障。而生态基础设施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简称EI) 是维护土地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的关键性空间格局, 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 (生态服务) 的基本保障, 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框限[10]。

本文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视角出发, 通过生态空间 (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文环境) 的表述, 分析自然、生物与人文的过程, 评估生态服务功能, 形成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 并预测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3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1 生态空间的表述

3.1.1 自然环境特征

常德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兼有湿润的滨湖气候。四季气候分明, 热量充足。区域总面积约48769hm2, 南西北三面由雪峰山北闾丘陵和武陵山东闾丘陵所环绕, 东北和东南部为广袤的西洞庭湖平原所铺垫, 整个地势为南西北三方高, 向中部和东面倾斜。区域被沅江分割为南北两大片, 南岸雪峰山余脉的德山是丘岗地形 (如图1) 。

根据分析, 区域内生态用地为9245hm2, 非生态用地为39524hm2, 分别占总面积18.96%和81.04%。生态用地中以包含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用地的其他土地为主, 占62.20;其次为林地占31.55%;园地和未利用地仅占5.08%和1.17%。

区域内有沅江穿城而过;穿紫河、姻缘河、马家吉河、枉水河分布于沅江南北;新河渠道、三闾港纵穿城区东西;沾天湖、柳叶湖、白马湖、玉池湖、赤塘湖、刘家湖如同碧玉镶嵌在城区。区域内还有大小池塘2000多口, 据测算水资源总量674.9亿m3, 除去容水径流量674.22亿m3, 还有约3846.6万m3, 耕地平均每亩拥有水量1653m3;根据实际测算, 区域内共需水3846.6万m3, 供大于求, 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3.1.2 生物环境特征

区域常见树种有32科91种、湿地植物45科101种, 常见飞禽40余种, 常见野兽20余种, 常见鱼类有11目12科63属94种。列入国家和湖南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10余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鹤。

从栖息地来看, 区域境内湿地是多种水禽的越冬地和珍稀候鸟迁徙停歇地, 在候鸟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区域内较大面积的重要生物栖息地除三大湿地外, 主要包括西部及北部的山地, 为野猪、狗獾、刺猬等兽类和雉科等留鸟提供重要的栖息地。

3.1.3 人文环境特征

(1) 建设区

此次规划范围主要由常德城区和周边5个乡镇组成, 土地总面积48769hm2, 占全市的2.68%。2010年末, 区域内户籍人口67万人, 常住人口80万人。

(2) 道路

境内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2010年底, 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为369.04km, 其中主干道71.96km, 占19.5%;次干道60.59km, 占16.4%。主、次干道路网密度1.78km/km2。

(3) 土地覆盖

依据遥感图片影像解译的结果, 并对所得结果通过地形图数字化测算, 将区域土地覆盖进行聚类, 划分为:旱地、水田、果园、林地、草地、建筑、水域。区域各类的变化剧烈程度不同。城区及近郊区耕地和果园向城镇用地转换较为剧烈, 而众多乡村地区建筑扩展相对缓和。

(4) 历史文化景观

区域历史文化景观可以划分为山水文化景观、工程设施景观、历史建筑和街区景观、文化景观等类型。

3.2 过程分析

3.2.1 自然过程分析

(1) 河流与滩涂演变过程

区域内由于沅江穿流而过, 在水动力和泥沙综合作用下, 河岸和滩涂位置随水面的进退而不断改变。

(2) 湿地的形成

除西部和北部山体外, 区域内地势较低平、湖泊众多、水网密度较大, 湿地主要由河流与淡水湖中的泥沙淤积而成。

(3) 径流过程

区域内的水循环过程包括降水、径流、地下水等过程。降水量与季风活动有关。在空间上, 降水量一般山区大于平原, 而地表径流主要来自降水, 其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 但不均匀性更大, 因此区域内径流量也具有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的特征。区域内河流中沅江自西向东蜿蜒流过, 其余支流从南北两面汇于沅江, 一同流经山地、丘陵、以及平原城市化地区, 最终注入西洞庭湖。

(4) 洪涝灾害

由于沅江的影响, 区域受洪水过程影响较大, 在江北、江南及德山三片城区已建有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堤, 但其他区域目前主要作为蓄滞洪区, 易受洪灾威胁, 以暴雨洪水为主。同时受极端性天气影响, 区域易受内涝威胁。

3.2.2 生物过程分析

通过对区域生物资料、文献的研究, 并与省内的生物学家进行交流, 初步选白鹤、雁、翠鸟、竹鸡作为指示物种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其习性和生境。针通过分析, 得出它们的习性和喜好的栖息地植被类型相似, 只在对海拔、坡度的要求上稍有差异。通过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来模拟物种穿越不同基面的过程, 生成的阻力趋势表面表示从栖息地到空间某一点的易达程度, 从而模拟物种水平扩散的行为模式, 得出生物生境适宜性如图3。

3.2.3 人文过程分析

(1) 区域城镇历史发展沿革

常德从周朝的“张若城”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至今, 期间饱受七次兵灾毁城之劫, 同时水灾不断, 1989~1999年期间几乎年年都遭特大洪水袭击, 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不同原因, 城镇化速度较慢, 区域内城区发展较慢, 周边形成了多个小城镇和集镇。

(2) 近代城镇扩张过程

基于获得的多个时间段的相关图纸, 进行城镇形态演变过程分析。纵观这几个时段, 区域人文过程呈现如下特征:

城镇主要沿道路扩张, 区域城镇扩展的一个明显规律即城镇沿着主要交通干线扩展。

道路和城镇发展破坏山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随着城镇的扩展, 人为活动逐渐扩展到山前地带, 山体周围用地发生了较大变化。

城市建设对水系格局有一定影响, 水系穿城的格局随着城镇化的过程, 被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 城区部分的河流丧失完整性和连续性 (如图4) 。

(3) 水利工程建设与滩涂、湿地变迁过程

城市防洪圈修建是为了抵御洪水, 保护城镇及设施, 同时也是历史见证。据记载, 早在公元前227年, 常德就有筑堤抵御洪水的活动, 自后唐、元、明、清隔代, 增建培修, 不断巩固。滩涂与湿地在历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诸如渐河改道:渐水河以前东绕常德, 流入沅江, 曾是一条重要的古河道, 20世纪50、60年代, 为了解决常德的水患, 便将该河道进行了改道, 河面逐渐萎缩, 滩涂与周边湿地也发生改变。

3.3 生态环境评价

3.3.1 河流自然过程受到干扰

区域内河流经过不断人工改造, 逐步演变成为人工管理下的工程化系统, 河流逐渐丧失了其自然的泄洪、生物、美学等功能。这一过程综合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问题:

(1) 土地利用改变包括围垦造田、填河填湖等造成的地面抬升, 还有“农业治理”等, 这带来诸多生态服务功能的改变;尤其是流域内的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硬质地面增加, 径流增加, 距粗略估算, 区域内河网蓄水量减少约30%。

(2) 大量工程化措施的影响, 如修建电排站, 以及外围的水库, 通过工程蓄水使得径流被拦截;截弯取直极大地改变了水流过程。

(3) 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污水随意排放, 地表径流增加, 水缺少交换和稀释等。

(4) 人与水体的关系也在改变, 人们开始远离水, 水除了具有泄洪通道、生产、航运的经济功能外, 调蓄洪水、生物保护等功能均受到较大影响。

3.3.2 区域生物过程的安全和健康面临威胁

目前对生物栖息生境产生较大干扰的人为活动包括:高等级公路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堤防、水闸、外围水库) 建设;各类园区和开发区、城镇化和集镇建设等。

3.3.3 乡土文化环境保护及游憩过程前景堪忧

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 区域的乡土文化环境保护及游憩过程受到威胁, 主要包括:

(1) 完整连续的山水格局被粗暴地切断和破坏, 独特的地方乡土游憩资源和过程受到损害。

(2) 乡土游憩资源的破坏使得乡土审美体验过程受到损害, 导致缺乏连续性的历史体验和文化认同感降低, 现代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使人们已经淡忘了当地的乡土文化遗产和游憩方式。

(3) 具有历史和地方特色的健康出行过程受到阻碍。

(4) 围湖造田、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破坏都对区域生物栖息地格局造成巨大影响, 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3.4 生态安全格局

本次分析是把生态基础设施视为阻力因子的情况下的城市扩展趋势, 模拟现状城镇 (源) 受到生物、洪水、文化遗产、游憩等的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生长过程。模拟结果反映了城市在EI提供的“答案空间”框架下的发展态势, 如城市发展区的范围、规模、以及和自然要素的关系。

3.4.1 现状城镇建成区

以现状城镇建成区 (2010年) 为源。阻力因子包括:游憩、生物、历史文化综合安全格局和洪水安全格局以及道路等。

3.4.2不同生态基础设施标准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城镇发展空间

通过防洪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等的分析, 最终得出不同EI标准下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以及城镇发展空间的理想规模:

(1) 在低标准EI下, 可以提供310km2建设用地, 满足约260万人的规模。

(2) 在中标准EI下, 可以提供230km2建设用地, 满足约210万人的规模。

(3) 在高标准EI下, 可以提供180km2建设用地, 满足约180万人的规模。

4 多因素影响下城镇空间格局预景

4.1 土地承载力的计算

可供给建设用地的上限为区域总面积扣除生态市要求的受保护地区面积及森林面积、水域面积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对应现状基本农田面积5360hm2的目标, 区域内非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7460hm2, 可供给建设用地面积为31219hm2 (如表3) 。

4.2 建设用地容量分析

根据《常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 推算本次概念规划范围内的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面积总计约184km2。

参考相关标准与规划, 本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拟取值100m2/人, 则可容纳的总人口容量极限约为180万人。

4.3 规模的合理化建议

根据对多种过程模拟, 结合常德生态特色和经济效益, 本次规划最终推荐中等EI安全水平下———230km2建设用地, 210万人的规模。

5结论

常德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为空间发展提供了一个基底, EI导向的空间规划是一种生态优先理念指导下的区域空间重构过程。

本文旨在应用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但由于实际可采纳资料的限制, 实例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并且一些具体的指标和计算方法也还需要近一步深化。但总的说来, 不管针对哪种实体空间, 其设计必定需要与自然结合, 而生态基础设施与生态安全格局自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并且对城镇空间格局的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常德中心城区由于周边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 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下一步如何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使之成为奠定常德中心城区今后持续高速发展的生态基石。并且, 结合土地承载力与建设用地容量的分析, 预测高速公路环线内城镇空间格局。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基础设施,GIS,常德

参考文献

[1]Benedict M A, Mc Mahon E T.Green infrastructure:smart conserv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Washington, D.C.:Sprawl Watch Clearinghouse, Monograph Series.

[2]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 等.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城市规划, 2005 (09) :76~80.

[3]方淑波, 肖笃宁, 安树青, 等.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12) :2284~2290.

[4]俞孔坚, 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城市规划, 2007, 31 (12) :89~92.

[5]俞孔坚, 奚雪松, 王思思, 等.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城市规划, 2008, 32 (03) :87~92.

[6]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 等.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 (05) :808~816.

[7]李月辉, 胡志斌, 高琼, 等.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杂志, 2007, 26 (06) :875~881.

[8]俞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 李春波.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9]汪洋, 赵万民, 段炼.生态基础设施导向的区域空间规划战略——广州市萝岗区实证研究.中国园林, 2009, 4:59~63.

绿色生态城区 篇11

关键词:南阳;生态学;城市内河;景观建设

从城市选址之初,河流便与城市结下不解之缘,把城市系统模拟成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人群提供一个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持续稳定的物质环境,保证城市人口的身心健康发展。[1]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系统的河道景观对城市发挥了生态、经济、社会等服务价值,然而这些价值得以充分发挥,需要以内河的生态健康为基础,而景观是河道构成的主体,其生长的状况和构建的群落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河道的生态安全。

1 关注生态视角下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的意义

1.1 城市河道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良好的河道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重要内容

(1)进一步加强河与城市的密切关系。人类文明的诞生,城市的出现和发展都与河流息息相关。在古代,河流主要为城市提供了水源、灌溉、运输等作用,人与河流密切联系,孕育了悠久水文化。而伴随工业革命的到来,大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影响了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对河流水质造成严重污染,许多河流变成臭水沟,城与河流的关系走向背离。而当代受到自然报复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破坏自然带来的恶果,生态思想的觉醒再次拉近了人与河流的关系。河道景观的生态研究与城市的繁荣与衰落相关,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将进一步加强河流与城市与人的关系。

(2)促使河道景观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城市是当今人类最主要的聚集地,大量人群的涌入,导致高强度的发展模式,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城市内河景观也受到严重破坏,自然河流的廊道模式基本上不复存在,大大失去了生态价值。河道景观的生态研究,将从整体上分析河道景观实环境、河流水体、自然生态及变动因素、人工景观要素为主体的生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内河廊道的生态修复,发挥该有的生态效益,对城市严重的环境条件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使城市及城市中的人能够健康的发展。

1.2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营建是文明城市的价值体现

(1)提升城市物质环境。通过改善空间环境,形成优美的景观,提供完善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亲水活动的场所。保护水环境,确保足够的水量和清洁水质,维持水域的净功能;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繁衍环境,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演替提供条件。

(2)提升城市精神环境。河道景观建设需要在充分了解河道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功能分区布置、景点设置、交通组织、人文景观的打造、植物的配置等,使整条被规划设计的河道的各个区段均有不同的主题和景观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河道功能及景观效果的充分表现,才能充分体现出每条河道各自的主题故事。

1.3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营建是文明城市的改革创新

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建设就是要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河道景观是组成城市中生态空间的主要部分,是城市系统中“主体”结构。基于此目标,笔者做了以下创新性研究:首先,试图对城市生态学理论综合运用寻找城市内河廊道景观生态分析研究的思路。其次,通过追踪南阳中心城区河道景观的生态现状,并提出生态改善的设计建议。为其他地区正在遭受生态破坏或开始进行生态建设的其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生态视角下的南阳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大多城市的目标和理想。城市内河是指流经本市城镇规划区,依照法定授权由市、县(市)城市内河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的河流。[2]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南阳三面环山,北靠伏牛山,东有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构成向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在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区内的城区内河,主要有温凉河、梅溪河、护城河、汉城河、二里河、岂河等6条河道,总长近50km,流域面积达140km2,与汉江支流白河一起共同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水系,是北方城市少有的天然景观。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城市河道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许多河道狭窄弯曲、水量锐减、水质污染、淤泥严重;生态护岸受损、桥梁路面多年失修;依赖河流的生物群落水鸟远去、鱼虾绝迹、河面种植庄稼、蔬菜现象较为普遍;河道两侧基础配置低、植物绿化单一;尤其是点源污染时有失控、面源污染越来越重、垃圾污染堵塞河道等现象依然存在,城市安全、市容环境和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3 生态视角下的南阳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研究对策

城市内河景观建设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接触的部分,根据了解客观事实的影响强度、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可恢复性,根据南阳中心城区河道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吸收和引用国内外先进的成果以及他们丰富的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将生态理念纳入内河景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我认为南阳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时道循以下几个方面:

3.1 系统化、全面化的科学规划,提高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环境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以及景观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中心,由人类主导建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我市城市河道最观改造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单一水利部门到市政局、园林局、规划局等多部门的参与建设,但未形成系統化、全面化的设计观念,同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内河景观建设作为城市自然空间中重要部分,对其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只是从片面的角度观察问题,应对城市整体状况进行统一景观生态规划,因地制宜、规范施工,确保内河景观建设质量,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考虑不同内河景观建设的差异性,结合各个河道的具体要求如周边土地类型、水面、建筑、园路等,因地制宜的选取植物种类,形成同一廊道不同河段的景观差异化。

3.2 注重生态,改善水质

河道水质应遵循固有的生态环境,保持河流自然弯曲的形态,因势利导,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削弱污染源,促成河道流域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沿河全线截污和清除淤泥是河流生态化整治的基础。截污工作:根据河道规划断面,结合河道的基础条件,对河道沿线主要污染源进行排查摸底,确定河道污染源的位置和来源,最后对周边城市居民和工业厂房排水管进行截污改造,确保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不排内河,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的利用率。清除淤泥:根据南阳中心城区内河特征,确定河道淤泥的深度,减少对底部生态的破坏,清除河道内排污口、水闸、河埠等附属设施周边区域的废弃物、堆积物,彻底消除影响水质环境的各种污染物。注重本地植物与生物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增强内河的循环再利用。

3.3 立足本土,传承地域文化风韵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丰富了内河文化,彰显了城市个性,增添了城市魅力。以传统历史题材文化为基础,把场地的性质、特征、价值等具体到景观环境中,立足于本土文化,因地制宜,表達地域文化的独特景观魅力、反映不同的人文背景。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构成一个民族、社会、国家的源和根。将“水文化”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打造“水文”结合的景观特色。南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汉文化”、“楚文化”、“玉文化”、“医药文化”等文化元素,结合内河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为居民从事水文化活动足够的场地。因地制宜地建设南阳内河文化长廊,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把城市建设成适宜居住的山水城市,同时也是人们获得文化认知、确认地域身份的重要途径。

3.4 加大教育宣传,提升全民参与意识

河道景观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参与使用的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河道景观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公众的参与意识,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扶持、引导和资金支持,开展河道景观保护的宣传教育,依法进行行政管理,强化市民爱河、护河的意识,主要包括对河道水质的监督、河道垃圾和生活污水的监控、河道滨河景观的养护和公共设施的维护,进而提高内河景观整治质量。内河景观散步在城市之中,地域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公众是协助管理部门实时监测内河景观状态最有利和最可靠的主体。通过把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管理和建设中去,完善内河网络及相关平台建设,将设计成果分阶段按不同类别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大众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公众参与设计的愿望和责任,提高其城市内河景观的安全性和开放性,将河道景观的设计工作更加公开化,更加人性化。

实施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是把内河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和人水和谐的生态长廊。生态环境下的河道景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所有人平等参与城市活动的平台,是城市形象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南阳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的调研,我们发现南阳中心城区河道景观的建设正处在一个转折期,针对南阳河道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促进我国城市内河景观建设及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水玉,王祥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36-37.

[2] 哈尔滨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S].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2003.

绿色生态城区 篇12

针对上述情况,城区可通过修建城郊森林的方式,逐渐调控城区环境,以便市民能够更为健康的生活。

一、城区实际自然环境特点

某市区属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中型城市,城区总面积达到14.3km2,城区总人数为13.3万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西北方向有山脉,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总长度为6.6km,总面积达到13.4km2,森林覆盖率较高,达到77.8%,山脉整体形状像绿楔,且山脉东南部分斜插至市区内。

山脉中树种以人工针叶林为主,该树种占据林地面积的87%。除该树种外,山脉中还含有毛竹、茶叶以及天然针阔混交林等类型植物。植被经过保护后较为良好,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二、城郊森林区对城区的实际影响

(一)城郊森林区对气候因子的影响

该城区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区,如今,具有城市热岛以及城市干岛两种现象。城郊之间,不论是地温,还是空气温度,都不断降低。大气湿度不断上升。增加与缩减幅度都以山脉森林区域为最大。由此可见,城郊森林区的存在,使得城区内部较为燥热的气团同郊外爽野湿气团之间产生交换以及对流,且对流速度逐渐增加。久而久之,自然会对城市气候因子进行一定调节,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主风因子不仅对城市气体扩散有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城郊之间气体的对流,因此主风因子的存在至关重要。城区若能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区以及城郊森林区域,则对城市环境改良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部分城区并未考虑城市布局以及规划,令城市环境难以改善。部分城市往往未对市区内企业进行管理,导致部分气体排污量较大的企业处于上风向。以该城区为例,上风向位置有5家气体排污量大的企业,若山脉并无植被作为保护,则自城区伴随主风所流动的带有污染物的气团会因山体阻碍而逐渐下沉,使得靠近山体的城区受到较为严重的危害,且该现象会不断蔓延以及扩散,进而形成反复的回流污染,山脉南部所受到污染也会沿着山体方向进入城区,对城区造成一定污染。但相比其他植被种类,该山脉植物种类较为优秀。因为其具备多层次过滤以及吸附的功能,使得含有污染物气流的串行路径大幅延长,避免回流量所形成的反复污染,也控制了该市区因城区分布不科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城郊森林区对污染因子的影响

1.滩尘效应

该市区山脉南侧坐落有建材厂以及水泥厂,两家企业日常排尘量较大,占据城区粉尘排放量99%,而可以将含有粉尘的空气吹向山脉的年均风向频率总计为32.7%。经过推算,两厂每年排尘量中,大概有12518t粉尘会通过山脉中的森林。由此可见,山脉森林的滞尘功效极为重要。

根据测验,该山脉中含有针叶林、马尾松、国外松以及麻栎等树种,其中国外松与水泥厂紧邻,相比马尾松,国外松的滞尘总量是马尾松的6倍之多。麻栎则紧靠建材厂,其叶片滞尘量是阔叶树的5倍之多。由此可见,该山脉确实具有良好的滞尘效果,有利于城区环境生态的改善。

2.吸收其他污染物

城区中的污染物种类较多,粉尘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还有SO2以及NO2,两种物质并非由生物生成,而是通过燃料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存在同样会使生态环境变得恶劣。若城郊森林区影响范围与两种物质的污染范围重合,便可发挥城郊森林区吸收污染物的作用。其他污染物中还包括TSP,该类型物质往往是由花粉、孢子等生物体产生。森林区当中,TSP在春季所达数量最多,其他季节较低。然而,无论污染因子种类不同,或是所处季节不同,森林中各项污染物的数值都明显低于城区。由此可证明,城郊森林区中的植被能够有效阻碍污染物的扩散,也证明城区可将部分污染物交由森林区进行处理。针对该市而言,森林区以常绿针叶林为主,四季吸收污染物的效果都十分良好,特别于冬季中,市民以及企业开始燃烧大量燃料,森林大量吸收城区所形成的SO2等物质,生态改善效果尤为明显。至于TSP,森林在春季同样会产生大量TSP,所以效果并不明显,但进入夏秋两季,由于植物生长较为茂盛与稳定,吸收TSP的效果较为明显。

3.杀菌

城郊森林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以该市区为例,该市区城市中心区域的含菌量明显超出森林区,是森林区含菌量的98倍。当城区内含菌气团流经城郊森林区域,不仅森林的滞尘功能能够大幅降低空气含菌量,而且针叶林也会散发部分杀菌素直接消灭空气中的真菌。不仅如此,森林生物群落的存在也会产生多层次复合作用,使得空气形成复洁效应,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三、结语

城郊森林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保证市民生命健康与安全。作为市区管理以及规划者,应充分利用城郊森林自身具备功能,同时对市区格局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以便降低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最大程度保证城区环境生态的稳定。

摘要: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城郊森林区,通过对城郊森林区进行规划,城区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活氛围。本文以某城区为例,从气候因子、污染因子两方面分析了城郊森林区对城区环境生态的影响,以期为市民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郊森林区,城区环境生态,具体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淑红.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之城郊森林构建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26:12785-12787.

[2]陈帅,王效科,冯兆忠.城市化对城区和郊区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2,04:842-848.

上一篇:土建工程结构管理下一篇: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