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哲学观论文

2024-09-19

现代生态哲学观论文(精选9篇)

现代生态哲学观论文 篇1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 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达到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的理解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审美观。”生态审美反映了以人为主体的内在性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 即“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意识。这种对生命价值的体验, 不仅来自自身内心感知, 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 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生命共感和融合。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 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 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 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学已取得长足发展并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情况之下。1994年前后, 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2000年底, 我国学者出版有关生态美学的专著, 标志着生态美学在我国进入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世间万物, 人依存于地, 地依存于天, 天依存于道, 而道则是依存于自己的本性。中国古典美学即是以“道”为核心的自然本体论和“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 她强调了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 追求虚静恬淡的自然人格, 崇尚对天地自然界的感性心理体验, 即“体道”, 为中国美学开拓了生态审美之路。“道法自然”除了肯定人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 还强调顺应自然, 对自然的索取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老子认为万物在生成时已经有一个限度, 知道这个限度可以避免枯竭。这种自然生态的平衡思想, 与现代生态观理念不谋而合。从尊重自然地角度, 老子还提出了“无为”的思想。顺应自然, 实践无为, 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即“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这种看似“无为”的天人观, 实际上是遵循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效法天道, 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 各尽其性。因此, 自然之美即是“大美”。中国古典审美观即是以“道”所体现出的自然全美为真, 一切外加的认为束缚和矫饰为假。所谓“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强调的是没的单纯形态, 只有这种单纯质朴的天道本性才是众美之所归。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他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 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样一种“体道”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审美体验, 它以有观无, 以物观道。通过感官把内在心灵与外在世界相为一, 以一种“坐忘”的静观冥想的整体关照进行审美体验。庄子将老子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即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生态学这一概念是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我们把生态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 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1973年, 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深层生态学, 实现了自然科学实征研究与人文科学世界观的探索的结合, 形成生态存在论哲学。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审美活动, 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 以各种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和运动为出发点。生命意识的发展轨迹是从生命崇拜到重视感性生命, 进而上升到珍爱生命的理性自觉, 生态美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由此, 这种对万物生命进行关照的美学成为艺术和审美的文化底蕴。中国古典美学把美的蕴涵界定在对生命的体验中, 而生态美的的底蕴同样是人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 它同样来自天人一体, 是天、地、性、心的合而化一。

生态美又不同与自然美, 自然美只是自然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而生态美则是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中, 自然作为人的生态过程的参与者所表现的审美价值, 它具有鲜明的生态意义;生态审美与社会审美又存在审美对象的区别, 只有当社会生活中涉及到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式, 这种社会审美才化为生态美;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区别又在于审美主体的参与性。生态美学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它继承和弘扬了我国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论思想, 把中国古典美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为核心的审美观, 与近代西方以人的对象化合审美形象关照为核心的审美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生态美的范畴, 使审美价值既成为人的生命过程和状态的表象, 又是人生境界的审美体现。

堪舆不仅仅是一种对自然的审美, 还是一种涉及自然的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观照, 它还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行为, 它有实际的实用价值。就此看来, 堪舆学与生态美学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甚至可以说, 中国传统堪舆学就是中国古代的生态美学。

摘要:生态审美观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识, 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命关联。堪舆不仅仅是一种对自然的审美, 还是一种涉及自然的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观照, 它还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行为, 它有实际的实用价值。就此看来, 堪舆学与生态美学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甚至可以说, 中国传统堪舆学就是中国古代的生态美学。

关键词:堪舆学,生态美学观

参考文献

[1]徐恒醇:《生态美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

[2]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 中华书局, 2006年5月。

[3]章海荣:《生态理论与生态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现代生态哲学观论文 篇2

中国哲学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生态失衡问题导致的生存危机引起了人类的深层反思.西方机械自然观与人类中心论是当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而注重秩序与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作 者:史军 Shi Jun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3(5) 分类号:B21 关键词:生态哲学   机械自然观   秩序   和谐   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哲学观论文 篇3

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自于西方哲学等内在精神, 在古希腊时期, 西方哲学主要任务是以理性思维为指导, 探寻世界的本源, 这种过分重视理性的思想忽视了生态问题, 在注重逻辑推理的理性思想指导下, 复杂的生态关系面临着被掩埋的危机。因此, 在古希腊哲学中, 思辨性在作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纽带与载体的同时, 也制约着人与自天然之间的和谐联系与发展。而在倡导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督教哲学中, 自然被作为一个为利益而生且超越于自然之上的整体, 自然的独立性遭到否定, 此时的生态哲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自然相相背离的特点。直至西方近代哲学的产生, 才从背离自然的轨道逐步回归到生态视角, 但在近代哲学中, 人的主体性被过分夸大, 超脱自然与安排自然的思想本质并未得到改变,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催生的生态问题限制着人的发展。西方生态哲学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在自然中心主义的内部争议, 前者认为自然物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的, 人类对自然仅存在着出于利于需要的保护, 并无伦理义务。后者则认为自然物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人类应对自然物负有直接性的道德义务。 例如, 劳伦斯的诗集《鸟. 兽. 花 》中, 则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作为直接的意象主体, 从生态视角出发, 将自然视作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有机体, 它与人类一样, 不仅可以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还能从分表现出其智慧, 实现与人类的互动与交流。同时, 在劳伦斯的许多自然诗歌中, 认为自然物本身具有独立性, 具有其特有的内涵, 将自然视作人类情感与性格对应物, 认为自然物是客观存在的, 主张人类应尊重自然的独立性, 保护自然。这一生态哲学思想彻底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逻辑。

二、从文学作品看西方生态哲学观

东方生态哲学观发端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其中,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认为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可通过合理安排社会秩序的方式, 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 但不能将人类的意志强行施加于自然, 主张人类应对自然负有直接性的道德义务, 倡导人与自然的联系。而在方法论上, 主张“爱物”生态论, 提出有节制性的进行万物地取用, 即倡导“和谐自然”的生态意义。例如,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用细致的笔触对自然界的和谐风光之美进行了细致地描述, 如在《清奇》、《含蓄》、《典雅》等诗品中, 均集中对大自然的和谐美景进行细致刻画,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派和谐的自然风光景象, 让人感叹自然界所潜藏的无限生命力。同时, 《二十四诗品》中, 还着力描述了变幻莫测以及气势宏大的自然之美, 强调人格中的“劲健”力量与自然物具有紧密的联系, 人们在领略自然的健美的同时, 也展现出人格的健美,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生态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其本体论意义。西方哲学观中人与自然的相处中, 人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改造自然。尤其是在人类中心论中, 认为事物的价值在于其对人有用, 否则便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而在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生态哲学观中, 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均是自由且不受干扰的存在, 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并无道德优先权,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关系, 人类并无权利评判自然物的价值, 主张遵循自然法则, 在实践中应尊重自然的本体性, 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 道家思想中“小国寡民”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代提出的生态共同体理念 (小范围) 相吻合, 展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思想观念。同样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 在其《流动》中, 即着力展现了一种万事万物相互依存与联系的生态观念, 表达了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自然万物无穷循环变化, 体现了自然万物不受干扰的自然变化,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三、东西方生态哲学观的异同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知, 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既存在着差异性, 同时也具有共性。西方生态哲学中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哲学思想, 其中, 人类中心主义与东方儒家思想既存在着相似特征, 同时又具有差异性。一方面, 两者都存在着安排自然, 突出人的主体性的思维的特点。人类中心主义高扬人的能动性, 认为人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改造自然。儒家思想认为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可通过合理安排社会秩序的方式, 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可见, 儒家思想具有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这是东西方生态哲学观的共性所在。但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 认为不能将人类的意志强行施加于自然, 主张人类应对自然富有直接性的道德义务, 在利用自然物的过程中, 应有节制的利用。而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类只有在处于利益需求时, 才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 不负有伦理义务, 这又是两者的区别所在。此外, 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生态观与西方哲学中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具有共性, 均倡导自然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不应将自身意志强加于自然, 而应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与发展。如劳伦斯的意象诗中描绘的自然万物皆有智、皆有情, 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倡导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关怀。

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两者均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对于生态哲学的深层发展与现代转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 应积极寻求东西方生态哲学观对话途径, 共建生态和谐共生机制, 以更有效地解决各类生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30-142.

[2]张忠跃.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1 (10) :14-15.

朱熹哲学生态观(上) 篇4

朱熹哲学生态观(上)

朱熹对“理”有多种解释,其核心则是自然之生理,即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得之以为仁心,由此建立了天人合一论.“格物致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仁的自觉,以爱心对待万物,公而仁,仁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深层次的整体论的生态哲学.

作 者:蒙培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刊 名: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321(3)分类号:B244.7关键词:生理 天地生物之心 格物致知 万物一体

当下生态哲学的思考 篇5

关键词:生态系统,哲学

一、当下生态

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包括生物与自然环境构成的所有因素, 在这个统一整体里, 生物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类为了便于理解和传授知识, 将完整的生态系统划分出生物圈, 又根据需要创新出各种生态学, 制造出许多的概念。然而, 当下生态并非学术语言的简单堆积, 而是指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现实自然环境, 这才是研究当下生态哲学的物质基础。

(一) 生态环境的恶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想得到耕地,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称为荒芜不毛至地。”当下,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单独的污染都会产生巨大的衍生影响, 以水和大气污染为例:地球上水循环、大气循环可以将零散、单独的污染扩散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在这场生态危机背景下, 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单一污染并非只产生一种恶果, 某一污染的加重, 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的失衡, 甚至死亡, 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整体崩坍。因此, 在这样的实情下, 如何发挥人类反思的智慧, 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指明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二) 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种是地球自身的恢复功能, 另一种是人们根据自然规律, 逐步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前者的恢复, 需要几百、几千, 甚至更久时间的修复, 而后者人类只能模仿自然系统, 为动植物提供条件, 减少人类干扰的弥补方法。

1980 年Cairns主编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一书出版以来才开始的。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 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生态改良, 发展至今主要是指通过人工方法, 按照自然规律, 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的基础是自然界具备修复能力, 一旦这一基础丧失, 人类是无法短期内实现生态恢复, 势必造成生物灭亡。即使不出现突发事件, 人类破坏的速度超过修复速度, 长远看来势必造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 研究生态哲学应以固定前提的基础上, 应考虑时间的因素, 考虑到这一预设前提丧失情况下的哲学思考。

二、当下生态危机下的哲学思考

哲学诞生于人类思索自然的本质, 先哲提出各种起源说, 试图理解自然, 这一时期的哲学体现着人类被迫屈服于自然;随着苏格拉底对人的发现, 人类进入了努力征服自然的阶段, 这一时期哲学界的斗争波澜壮阔;目前生态哲学是在人类承受自然惩罚的阶段, 这一时期用自然规律找寻人类价值, 是当下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狭义生态哲学的角度, 试图理解当下生态危机下的哲学思考。

(一) 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时期, 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普遍联系的整体, 形成朴素的认识观念, 关于世界构成有“阴阳五行说”“元气说”等, 并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精髓, 儒释道等各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古代生态自然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 自第一批哲学家开始, 就在不停的假设有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总结了这种自然观:“自然首要和根本的意义是, 在作为自身的自身之内具有运动本原的事物的实体, 质料由于能够接受这种东西而被称为自然, 生成和生长由于其运动源于它而被称为自然。”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学说, 其前提仍是有个唯一的主宰。

(二) 近现代思潮下生态哲学

在马克思看来, 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以单纯的人道主义或单纯的自然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都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超越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 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使人道主义充分发展以至包含了自然主义的全部合理思想, 上升为一种自然人道主义。中国思想史里没有寻求唯一的原初目标, 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将自然视为对立面去改造, 直到改造自然成功的西方文明入侵, 中国文人才意识到自然要改造。

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是生态学世界观, 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 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生态哲学的方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方法论, 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只有坚持使用这一工具, 才能真正地发展生态哲学。

注释

1 百度百科生态修复词条:http://baike.baidu.com link?url

2 孙涛.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阐析[J].临汾: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41-45.

3 赵名宇.文艺复兴以来自然观的历史演变[J].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 2008.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篇6

一、生态美学诞生背景

从20世纪中期开始, 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产生的恶果已经显现, 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光明日报》在2004年发表的《论生态文明》的文章中指出, 人现在正处于一个过渡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最终要被生态文明所代替。我国针对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这是对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工业文明的一个超越。一些有识之士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意识到了工业文明必然要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趋势。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道:“我们前面现在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我们正在一条道路上快速行驶,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妙的风景, 但是没有意识到的灾难在这条道路的前方, 而另一条道路看上去与我们现在的道路十分不同, 但是道路的尽头却是一片光明。但是这条道路上只有很少的人在走,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一个交叉路口可以让我们转向这一条更光明的道路。”卡逊在这里所说的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就是工业文明的道路, 另一条道路就是现在将要转向的生态文明的道路。英国的学者汤因比在他的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正在扼杀自己的地球母亲。

整个社会的转型必然会要求各个方面的转型, 包括社会文化的转型, 而美学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 国际社会已经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 我国的美学研究者将国外的思想与传统的中华文明相结合, 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全新的观念。

二、生态美学观的哲学基础

西方有关文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当代的西方文学生态哲学, 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和挪威的阿伦奈斯。阿伦奈斯的代表理论是深层的生态学理论, 海德格尔的代表理论是当代文学生态学的存在哲学论。阿伦奈斯的研究比较深入, 他从社会的层次与价值论的层次探索生态学的发展根源, 并且在追寻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平等”等生态学理论[1]。海德格尔的研究则与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 海德格尔主要是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我国的研究学者吸收了研究成果的精华部分, 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基础的生态美学观。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指出, 通过社会实践进而抛弃私有财产是人类获得的彻底的解放。

我国的研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有着十分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进行研究的时候, 持着一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将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相互结合补充, 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西方生态学理论之中的一些唯心主义因素。

三、生态美学观的原则

生态美学与传统的实践美学不一样, 生态美学不再以人类为中心, 强调的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存。17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发展繁荣, 理性主义的学者鼓吹“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论。培根大力鼓吹“人类为世界中心”的理论, 宣扬人类可以主宰世界。笛卡尔提出了“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理论, 这是著名的唯心主义的理论, 指的是意识决定存在。这种以人类为世界中心的理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与挑战。首先是德里达在专著《书写与差异》中提出的“去中心”的理论[2]。1966年, 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出了“人类中心终结”的理论, 他认为人类并不在空间的中心, 人类也不是世界的主人, 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这是一场哲学革命的开始, 使原来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向“整体主义”的哲学的转变[3]。

生态整体性学说的代表性理论就是深层文学生态学, 学说的核心是主张生态平等, 也就是说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人类与世间万物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一直以来, 关于生态平等论是否反人类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反对者们犯了一个错误, 生态整体主义是以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 生态整体的理论是对人类中心论的一种抛弃, 而不是反人类。生态美学以整体生态学为原则, 强调关爱地球上其他的物种, 对于毁坏自然的行为十分反对。这是一种扩大了的仁爱精神。

四、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德国的海德格尔对生态美学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解释表述, 是现在公认的解释。虽然海德格尔并没有提出生态美学这个观念, 但是海德格尔在其人生后期的思想观念就是一种生态美学观。在20世纪, 海德格尔提出了著名的“四方游弋说”。海德格尔在《语言的本质》中对“四方游弋说”给予了具体的解释。他将空间设置为四个地带, 这四个地带就是人、神、天、地游弋的地方。从美学发展的角度, 将生态美学的具体内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生态的本真美, 即真理冲破束缚表露出来;第二个是生态的存在之美;第三个是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之美;第四个是人类通过与生态和谐相处建立自己家园的生活之美。他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提出的“诗意地栖居”重要命题, 成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生态理想美。所谓诗意地栖居是针对根据理性过分发展的技术地栖居而言的, 其意在人类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 建造自己的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获得审美的生存;第五个是生态美学的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以来, 许多有识之士就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其中就包括审美的批判,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代表。当代, 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审美批判之中又加进了生态维度。这几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生态美学观的具体含义[4]。

生态美学观是由我国的美学研究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理论, 是对原有的美学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以人类与生态环境共生平衡为出发点, 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平衡的维度对当代美学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与发展, 对当代美学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美学观摒弃了原先的以人为主体的美学观, 提出了以整体文学生态学为主的美学观,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对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36—437.

[2] (法)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505.

[3] (法)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M].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454, 503.

现代生态哲学观论文 篇7

1.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ecology philosophy)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起初,生态哲学以“新唯灵论”为理论根据,它宣扬人和宇宙的精神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性和完整性。人的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哲学”也对生态哲学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哲学的拥护者反对不加节制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大都市主义,还形成一个政治团体“绿党”。

2.当代生态哲学的研究情况: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首先似乎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但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很明显,这些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3.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对生态哲学、生态理论学的研究可以提供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研究。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作者与作品中其他象征物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的角度研究文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门。

二、《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哲学观

《古舟子咏》的生态伦理内涵: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把自然视为创作的灵魂,其诗歌由自然而生,为自然而存,体现自然本身的价值。诗人于1798年发表的长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富有奇幻色彩的生态寓言诗,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了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通篇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神力。诗人以广袤无垠的大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离奇且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航海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宗教性说教故事,但事实上诗人感悟到的真理远远超越了宗教教规,他是对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憧憬。诗中的老水手无名无姓,他并非只代表着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人类。他和同伴们航行在风和日丽、万顷碧波之中,突然狂风大作,云雾弥漫,如墙的冰山从船旁漂过,冰雪怒吼。过了一会,穿过云雾飞来了一只信天翁,于是坚冰迸裂,它带领船只脱离险境,陪伴着船员,使航行顺利进行。信天翁是一只来自于自然的鸟,代表着美丽、高贵、神圣与纯洁。

这篇诗歌中体现了有生命中心论特点的自然世界,透视处于生态伦理关系中的人类,并探讨生态伦理和谐的构建。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古舟子咏》折射出生命平等主义的生态伦理特征,倡导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所坚持的人类优越性,试图唤起人们建立敬重自然的态度,并且为构建生态伦理和谐提供了具体的道德策略和方向。

三、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

1.《古舟子咏》的写作生态背景;《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它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自然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一切因素都是息息相通的,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果某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体平衡就被打破,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古舟子咏》与现代的生态平衡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信天翁、水手、船、海水都是自然中的有机环节,也是息息相关的。信天翁被射死后,自然原有的和谐就被打破了,自然中的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于是自然灾害发生了,谋害信天翁的水手们成了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从超自然的角度来看,柯勒律治可以把这场灾难解释为超自然力量对水手们的报复;从现代生态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这场灾难解读为自然生态失衡后,自然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类的惩罚。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节很多。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漠视自然,使自身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不能设法补救,就会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走向末日。人类如果能像杀死信天翁后能够翻然悔悟的老水手那样,也许还有救赎的希望。老水手在灾难中幸存下来,闪为他已经悔悟。他意识到他射死信天翁是犯罪,是一种对自然的亵渎。

2 . 由《古舟子咏》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从古至今,生态的持续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生态建设主体思维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之内,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规律。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高度上去认识。生存环境的恶化不能不使我们省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人是主动的方面,引发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自身。从本质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看,自然界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与自然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使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须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相和谐,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促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篇8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首先,唯物论的观点。

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

其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人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自然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变化。“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这个生成和消逝的过程,可能是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但也可能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具体是向哪个方向转化还需要实践与时间来检验。“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第三,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关于生态公路的哲学思考 篇9

为使大家对“生态公路”一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先给大家介绍几条已建成通车的生态公路: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云南思茅至西双版纳小勐养高速公路以及陕西省榆林市至靖边县高速公路。众所周知, 九寨沟、西双版纳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 陕西榆林则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在这些地方修建生态公路, 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本文主要从什么是生态公路, 如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态公路建设等方面, 浅显地加以分析。

一、什么是生态公路

1、生态公路的产生

公路的出现是为了适应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只是为了方便出行这一简单目的的满足而修建公路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人们对公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公路发展中, 只是单纯的注重公路的技术等级, 或者只是强调一条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 单纯的强调公路交通的服务能力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益大小。在规划与施工过程中, 只是低层次的满足于交通功能的需要、降低成本和养护费用、节省建造时间与施工费用等等, 而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长久以来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而形成了从立项、勘察设计到施工, 再到交付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破坏的一再加剧。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公路输运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逐年增加, 公路里程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 前期公路建设所产生的对环境破坏的消极作用也在逐步显现出来。

因此在这种经济发展要求公路建设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公路本身对环境已产生消极作用并噬需得以解决的矛盾要求下, 建设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发展模式便应运而生。

2、生态公路的概念

“生态公路”这一概念一出现, 就受到很大关注。许多以生态公路为名的建设项目也已陆续开工。2009年6月14日山东省青莱高速公路生态示范工程正式签约, 这也是山东省第一条生态公路。然而, 关于“生态公路”的概念, 目前并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确切定义, 围绕着这一概念存在很多争论。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交通部公路科研所研究员傅智认为“生态公路和公路生态工程建设不仅仅是指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 其内涵应当包括所有等级的公路, 县乡公路乃至等外公路。很明显, 人们已经将公路沿线的环境提升到了生态公路、生态工程的更新、更高和更宽广的科技层次。”

当前, 对生态公路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绿化说。这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生态公路就是要在路界范围内绿化美化, 以草皮、绿树保持水土为特点。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认识到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由于人类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绿色情节而产生的景观生态效应。这种观点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较强, 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从而大大地弱化了生态公路的内涵。

二是质疑说。认为公路作为一种人工产物, 如果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标准衡量, 公路是一个失衡的生态系统, 是不可能实现生态的自然调节的, 因此“生态公路”的概念是不科学的, 是没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很显然,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实际上, 这里的“生态”并不是简单的把公路看作生态系统, 而是以生态的相关理论与规律指导公路的建设, 使公路的建设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三是替换说。认为“生态公路”这一概念有些模糊, 主张用“生态化公路”或“生态型公路”代替生态公路的概念。“化”是一个过程的量, “型”则强调的是一种状态模式, 二者都有一定道理, 但又都不全面。因为公路的建设与营运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还有人干脆不提生态公路只提公路生态工程, 从工程的角度研究环境保护。这种提法概念具体, 含义明确, 易于操作, 却无法代替“生态公路”。因为首先它们是针对两个事物的不同概念, 一个是公路而另一个是公路工程;其次公路生态工程与生态公路的关系是部分与全部的关系, 前者从属于后者。

对于这些不同的观点, 傅智解释说“事实上, 把握生态公路并不应在表面上死抠字眼儿, 而主要应深刻理解它的思想精髓, 要把握住它的神而不是形。生态公路主要是为人们指明了未来公路的发展方向, 从这一点来看, 其基本思想和总体思路是相当明确的, 具体的细节问题要由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充实。因此, 叫什么名称倒是次要的, 关键在于在公路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生态的发展标准, 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 使公路既能高效、快捷、安全、舒适地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 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容。”傅智认为“与其说‘生态公路’是一个类型概念, 不如说它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 它主要不是指某一种、某一类公路, 而是指一种公路建设的思想和理念, 是公路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未来的生态公路建设, 不仅是国际公路工程发展的趋势, 也是未来公路工程技术前进和发展的方向。”

二、关于生态公路建设的哲学思考

1、生态公路建设中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公路的建设就是为了使公路建设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统一, 达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达到公路交通行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可持续理念的是罗马俱乐部, 是他们在1972年一篇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文章中提出来的,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在那个时间, 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在相关的报告中也用了“可持续发展”一词, 并且指出中国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中, 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要求公路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 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利益”的思想出发, 既能满足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 又使公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各系统的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最终目的是保证公路交通的发展能力和持续的发展状态, 以满足和促进国民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现在还是用先前所提到的已经建成使用的几条生态公路来作为实例加以说明。

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位于四川省西北部, 全长94.14公里, 为山区二级公路, 于2002年10月动工, 2003年9月完工。这一区域海拔高, 人烟稀少, 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保护和恢复是该工程的中心内容。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原则并加以贯彻, 有效地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采用常规绿化技术和创新的生态恢复技术, 使川九公路路域内植被恢复率达到90%以上, 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九寨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云南思茅至西双版纳小勐养高速公路全长97.75公里, 2006年4月6日通车。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 思小高速公路实现了“保护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建设理念。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方位、全过程环境管理制度及“政府监督、业主管理、企业管理、全员实施”的环保保证体系。这样非但没有破坏这一地区的生态, 反而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该地区与外界的联系, 加快了这一地区发展与前进的步伐。

陕西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全长116公里, 2003年8月正式建成通车。在修路过程中, 建设者们在公路沿线栽种了近4万亩沙生灌木, 在两侧营造起两条500米宽的高标准防风固沙林带。现在这条高速公路已成为一条沙漠中的“绿色长廊”。这样一条长廊, 不仅促进了该地区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工作的开展, 有效地保护和修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且为其他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例。

理论加实践的真实案例, 生动地说明了生态公路建设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在现当今, 全国上下深入开展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活动, 为了使这一活动的开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落到实处, 就要加大生态公路的建设力度, 从规划、立项、施工、投入使用以及养护等各个环节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2、生态公路的建设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是指人们正确的认识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指发挥人的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 是发挥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规律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只有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正确的、充分的发挥, 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成功。人们的实践活动越符合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得越大, 也就越能有效地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

其次,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尊重客观规律就必须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也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只有正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客观事物进行反复地考察研究, 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把握客观规律。同样, 只有正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才能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 利用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在生态公路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首先要尊重公路建设的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环境统筹出发, 从最基本的路基、路面施工及施工材料的使用出发, 科学合理的施工。不能因为局部利益, 而冒进或拖延工期,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 本身就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但是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 又可以改变或者改善自然。当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时, 生态公路的建设则会缓解和解决好两者的矛盾, 达到二者的平衡与和谐。

如果公路建设无视生态环境, 破坏程度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那最终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比如由于不合理的高填深挖破坏植被、改变地貌、改变自然排水系统而遭造成的边坡失稳、路基塌陷、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冲毁路段就是非常惨痛的教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相反如果能够充分的尊重自然, 利用公路建设的契机改良不利的自然条件, 则是对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促进和贡献。将生态公路建设置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确保在公路建设的同时, 充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统一, 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 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和公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生态公路建设的宗旨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则可以把生态公路定义为“公路建设者在公路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将自然和公路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融入了生态平衡的理念, 不以牺牲现有的生态资源为代价, 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与公路建设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注重维护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 形成‘脚下是路、周围是景’的行车环境, 保护自然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21世纪。既是信息时代, 也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人们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生态公路的出现, 顺应了公路发展的形势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公路建设的新的模式。本文浅显地从生态公路出现的背景、生态公路的概念以及生态公路建设的哲学意义等几个方面, 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对生态公路这一新名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介绍, 以期达到人们对生态公路有一定认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春贵、张绪文、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2]刘龙、裴世宝、杨书祥:《公路生态技术探讨》。

[3]牛玉娟、杨坤:《生态公路浮出水面》。

[4]樊纲:《东海:生态公路成为城市绿色走廊》。

[5]陈红、梁立杰、杨彩霞:《生态公路内涵的剖析》。

[6]章家恩、徐琪:《道路的生态学影响极其生态建设》。

[7]《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上一篇:职业能力本位下一篇:垃圾压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