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2024-11-24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精选12篇)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1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项目是2015年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场馆, 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在崔愷院士指导下, 笔者带领设计团队历时七年完成, 创作过程贯穿始终。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包含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个主体建筑, 体育中心规划用地面积约85.71 hm2, 总建筑面积25.91万m2, 可以举办国际单项体育赛事、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及NBA赛事, 是集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文化旅游、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甲级体育场馆。

体育场总建筑面积13.43万m2, 座位数6万个, 屋盖东西宽300 m, 南北长325 m, 建筑最高点约79 m。体育场坐落于8 m高的台基上, 气势恢宏。综合体育馆总建筑面积7.69万m2, 座位数1.2万个, 其中固定座席1万个, 临时座席2 000个。游泳馆总建筑面积4.8万m2, 座位数4 000个, 其中固定座席2 800个, 临时座席1 200个。

体育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当中, 承担了城市客厅的角色, 其存在的意义不单是体育运动本身, 更是城市的精神载体。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 体育建筑依然延续了这些精神属性, 其体验性、参与性更显得弥足宝贵。如何评价一个体育建筑, 除了功能的适用、结构的合理、形式的美观, 我们应该同样重视体育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基于城市的视角, 从伦理审美的角度, 笔者认为可以从自然、文化、人本、精神四个维度来评价体育建筑。自然维度是设计伦理审美的基础,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阶段的必然要求;文化维度是设计伦理审美的内涵, 是需要发扬传承的宝贵财富;是设计伦理审美的核心, 最终落脚于人的切身感受;精神维度是设计伦理审美的终极目标, 是塑造人、陶冶人的城市精神文化所在。为满足上述四个维度,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意来源

鄂尔多斯蒙语含义是“众多的宫殿”, 开阔的自然地貌、豪放的地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提供了方案创意。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 而其最具标志性的器物就是马鞍, 方案寓意草原上的“金马鞍”。以简洁大气的手法, 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 展现阳刚与力量之美, 成为凝聚城市精神的图腾。

2.地域文化

复合功能的巨柱环抱看台, 形成马鞍形屋面, 如同草原上的金色大帐, 雄壮浑厚, 展现鄂尔多斯奔放、豪迈的地域文化。上黄下绿的看台, 寓意草原上盛开的花朵。飘逸灵动、高低错落的观景平台, 犹如摔跤勇士身上飞舞的五彩飘带, 同时起到结构连接作用。

3.环境适应性

巨柱采用金色铝板幕墙, 与环境相协调, 在严寒地区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建筑色彩耐脏, 适合鄂尔多斯风沙大的气候特征。

4.功能人性化

作为大型甲级场馆, 人流集散顺畅, 看台坡度缓、舒适度高, 场地围合感好, 无障碍设施便利, 经受住了全国民运会的检验。环形看台东西侧局部设贵宾包厢, 节省了投资, 也拉近了观众与比赛场地的距离。功能复合, 打造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城市综合体, 集体育赛事、大型活动、休闲健身、体育培训、戏水乐园、多厅剧场、会议展览于一体。观众集散平台下部设置了2万m2发展预留空间, 以满足发展需求。结构层高、疏散口部、管线预留考虑充分, 近期已起动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的设计工作, 并复合利用体育馆设置职工之家。

5.适宜技术

建筑、结构、机电一体化设计, 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巨柱不仅是支承看台、屋面的结构构件, 其内部还整合了楼梯间和管道井, 实现功能、结构、美观的高度结合。屋面设计应用BIM技术, 随屋顶高度调整桁架可自动生成, 保证了屋顶曲线连续完整。天路开口处屋面设有直径32 m的圆洞, 有效降低大跨屋面荷载。虹吸排水系统为之字形排水, 为控制漂雨, 东西两侧屋面外高内低, 采用之字形排水, 先汇到中部排水沟, 再汇到南北两侧中弦高于下弦处排水。

6.低碳节能

通过自然通风减少人工冷源使用。采用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置换通风技术, 为运营节能、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

7.高完成度

建筑从整体到细节充分表达了设计意图, 以金色巨柱为例, 采用格栅状金色铝板幕墙, 表达肌理感同时自重轻、耐久性好。立体的金色采用不同深度与光泽度, 压云纹与不压云纹共9种金色。高光泽度映射周围环境, 使建筑阳刚中不失生动。金色铝板之间的空隙隐藏有空调洞口, 同时亮化、排水管线也隐藏在幕墙与结构体之间, 提高了建筑的完整性。

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简洁有力、气势恢宏, 反映了城市视角下基于伦理审美的, 是为鄂尔多斯市量身打造的, 充分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的原创作品。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2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 炜 来源:网络搜集 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1、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前提。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要强化规划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加减法”,使规划更加有的放矢。如2001年,扬州编制的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控制性详规,就应该花大力气抓好落实。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规划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2、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必须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三是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目前市区绿化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0平方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扬州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三是要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扬州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

4、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针对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除了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要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要认真抓好环保工作,一定要吸取今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教训,切不可做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要想使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在安居方面,应通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达到“居者有其屋”。一是进一步完善“四房”体系,平抑房价。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双特困”家庭廉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其次,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

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

6、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保证。社会保障主要意义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打造“平安扬州”。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使防范措施前置,防线前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宜居城市有无量化标准的问题。目前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叫生态宜居城市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关于宜居城市,今年5月30号建设部刚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于这个标准大家议论很多,赞成者多,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诚然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怕就怕简单的利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就会导致各个城市不顾自己条件,甚至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甚至造成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慎重对待量化标准。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可见”因素(如交通、环境等)比较直观,所以城市管理者们也比较热衷于对其进行建设和宣传。事实上,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机构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问题,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要让我们的城市在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4、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可以建设完成的,就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来看,关于城市建设一任领导换一个思路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以政绩为主导的官员评价模式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说是存在不利因素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当政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真正站在老百姓一边,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来进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切切实实做一些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只有这样生态宜居城市的建

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

关于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79-02

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另外两大趋势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对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城市的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依然严重,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到2001年底仅占1/3。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在3-248微克/米3之间,全国平均值为66微克/米3。52.3%的北方城市和37.5%的南方城市平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米3)。氮氧化物年均值浓度在4-140微克/米3之间,全国平均值为45微克/米3。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在32~741微克/米3之间,全国年平均值为291微克/米3。

城市缺水情况严重,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全国约有333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89%,近20个城市地下水水质恶化。2005年,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局部地区地下水水质指数严重超标。在城市地区表现突出的是城市缺水和水污染。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普遍恶化,近50%重点城镇的集中饮用水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其中水源受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有98个,主要分布在“三河三湖”流域。水源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水源被迫停止使用,从而导致或加剧城市缺水,而寻找和建设新水源又需要耗费巨额投资;水源污染的间接后果是影响供水水质,进而损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這一点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新“肿瘤”。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城市污水处理厂固体沉淀物、工业生产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总称。它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副产品,其增长趋势与城市化率成正比。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1999—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逐年递增。与此同时,城市垃圾也急剧增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历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84亿吨,2000年为8.16亿吨,2001年为8.87亿吨,2002年为9.45亿吨,2003年为10.04亿吨,2004年为12.00亿吨,2005年为13.4亿吨。目前,我国668座城市中,2/3已经被垃圾包围。近年来,我国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困窘,不断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垃圾处理现状仍不容乐观。

二、国内城市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公民环保意识不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高,环保参与度也还很低,环保满意度情况则表现一般。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环保行为受到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高;而其中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城市化的导向失误。城市化本来应当是和工业化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但在我国的特定条件下,政府主导了经济增长,也相应地主导了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曾经长期人为抑制城市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逐步推进城市化,但在具体政策上又摇摆不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有不少人提出小城镇应当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政府为此对农民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因而当时的小城镇建设具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而不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水到渠成的发展结果,导致小城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各地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又使得部分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过于超前,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时候,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在20多年里走了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环境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上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和民间组织(以NGO为代表)基本上被隔绝在环境管理之外,缺乏畅通的诉求渠道,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环境事务很少有发言权。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重污染或具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始终被环保部门以保密为由不予公开,令人难以理解。二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不顺。目前,管理主要由环保部门负责,但是建设部门和水务管理部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各地有所区别。由于多个部门联合行使城市环境管理的权力,在很多场合下是都负责,也都不负责,相互踢皮球。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增大。这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机动车带来的污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由于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汽车正越来越快地进入居民家庭,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仅0.34辆,到2004年已达2.2辆,到2005年6月份更是达到了3.2辆,增速极其惊人。

三、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转变环境保护执法理念。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运作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形势下,依法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具体应做到四个延伸和六个转变。四个延伸,即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向防治各类小企业、小摊点污染延伸;由重点治理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延伸;由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延伸。六个转变,即由就环保抓环保的习惯定式,向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由单纯污染防治向优化投资环境与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转变,自我加压,拓宽环保责任领域;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转变,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城市环保事业由过去政府包办、直接管理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经济规律发展环保事业转变;由单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统的综合管理转变。

科學合理地确定和利用城市的环境容量,找准城市在区域经济圈中的定位,然后修整城市发展方向,调整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这是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明确各类功能区的范围,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把这项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从城市实际出发,实现准确定位,组织城市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增产减污。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逐步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公司参与或承担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环境投入的效率和效益。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交易。

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思考 篇4

一、城市与生态城市

西方有位诗人曾说过:“上帝创造了村庄, 而人类建造了城市。”城市既然是由人创造的, 那什么是城市呢?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古时,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 “城”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 《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 内为之阔”。“市”古时指集中做买卖交易的地方。现今, 不同的学科对城市概念的界定也各不相同。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城市是人类客观活动的结果, 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痕迹, 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志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城市是一种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 而创造出来的人居环境。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不断追求人文环境, 尝试塑造集聚人类理想的空间和氛围。人文主义技术哲学的开山鼻祖-芒福德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认识城市, 他认为城市是大地的产物, 是时间的产物。

生态城市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的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扬斯基认为, 生态城市是一种适合人类居住, 且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最理想的城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物质、能量、信息被充分高效利用, 技术与自然、人与自然能充分融合, 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使得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社会生产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与此同时, 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生态发展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我国著名学者董宪军教授在总结人们对“生态城市”理解的基础上, 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 分别是: (1) 环境说。这种观点只是简单地将生态城市理解为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绿化建设较好的都市花园城市。该观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我国仍有一些部门比较推崇这一观点, 如城市管理部门; (2) 理想说。这种观点认为生态城市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 是不可能被实现的, 因此不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该观点将“生态城市”的概念过于绝对化和理想化。 (3) 系统说。这种观点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生态城市是只要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各个方面能良性运行的城市。

系统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接受。众多理论中, 马世骏等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对系统说最简练和直接的表达。根据这一理论, 生态城市应该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一) 过去城市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代的城市总是和稠密的人口、高度集中的工业和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们创造了现代化城市, 也给自己的城市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 工业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 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粗放型经济模式的长期存在。马克思认为, 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由劳动生存率所决定的。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为了实现高产值的目标, 需要采取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物力、资金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方式, 这是粗放型经济模式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这种粗放型经济模式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 身体健康也会遭受损害。

政策措施体系不完善。近年来, 随着“生态化”、“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等概念的提出,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赶建设生态城市的潮流。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步较晚, 生态观念滞后, 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分析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必须依赖于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并要有很强的生态理念。而我国目前制定的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障, 大多数企业只做“表面文章”, 惩罚力度不够, 导致相关企业“毫不顾忌、为所欲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 过度注重重工业 (煤炭业、钢铁业) 的发展, 而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重工业仍旧占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大比重。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而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交通拥挤, 建筑稠密, 缺乏空地、阳光、绿地, 居住环境恶劣, 医疗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 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 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 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选择。从城市的发展脉络来看,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到来, 评价城市的标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比较原来只注重工业、技术和现代建筑, 新的标准更关注文化、绿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度。这样的改变也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化趋向。

生态城市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要求。马克思说:“对人类来说, 孤立的、被固定的、与人类分离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从客观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传统经济是资源型经济, 是一种消耗资源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形成一种新型工业化模式, 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物力等资源都能被充分发挥等特点。而建设生态城市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走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生成。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 城市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节约资源, 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促进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理论的生态经济理论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理论构成的。建设生态城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21世纪的完美阐释和实践, 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和谐社会生成的重要保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建设核心。这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的动态复合系统, 且内部规模庞大、关系错综复杂。它也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自然系统是前提, 经济系统是基础, 社会系统是目标, 这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 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缺一不可。

(一) 以人为本,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 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应运而生。生态哲学强调用整体论和生态学的观点观察自然、人类, 解释现实世界, 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人类应在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中, 正确把握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的结合。因此, 要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的思想, 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以人为本,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二) 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马克思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这三者改造要统一的角度上论述生产力, 他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的结合, 并非只是单一的某种力量, 并且只有使这种结合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才能使生产力得到长久的发展。在过去的经济模式下, 我们片面注重提高经济效益, 却忽视维护生态效益, 使得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严重浪费。新时期下, 我们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国情,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发展循环型经济,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结语

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遭受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然景观严重破坏、生态失调等问题的困扰, 人类的生态意识在觉醒, 人们地意识到城市中这种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危及到城市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 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不能顾此失彼, 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文、自然的需求, 重走过去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老路子,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促进自然、经济、社会三者的共同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具体指导下, 找到真正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进行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

摘要:生态城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深刻认识和解读来发现过去城市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并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268.

[3]薛蓉莉.我国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6.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78.

[6]孟庆刚.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7]陈静文.面向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D].同济大学, 2007.

[8]王兴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篇5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

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 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臵,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1、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前提。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要强化规划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加减法”,使规划更加有的放矢。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规划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2、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必须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三是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目前市区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

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三是要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

4、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针对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除了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要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要认真抓好环保工作,切不可做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要想使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在安居方面,应通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达到“居者有其屋”。一是进一步完善“四房”体系,平抑房价。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困难家庭廉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其次,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

6、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保证。社会保障主要意义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

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臵能力,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使防范措施前臵,防线前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宜居城市有无量化标准的问题。目前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叫生态宜居城市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关于宜居城市,住建部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于这个标准大家议论很多,赞成者多,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诚然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怕就怕简单的利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就会导致各个城市不顾自己条件,甚至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甚至造成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慎重对待量化标准。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可见”因素(如交通、环境等)比较直观,所以城市管理者们也比较热衷于对其进行建设和宣传。事实上,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机构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问题,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

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要让我们的城市在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6

【关键词】宜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2014年1月13日,宜昌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长马旭明报告政府工作中指出:“突出绿色发展,加快打造美丽宜昌,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确保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检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彰显生态宜居城市魅力”,第一次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早在2011年9月湖北省城市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副省长张通就提出武汉、宜昌、襄阳要在“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2年8月,湖北省住建廳副厅长袁善谋来宜昌检查工作时要求宜昌抓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1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我国在不同阶段对城市建设提出过不同的建设方案和建设目标。主要有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园林城市等。

生态园林城市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形式。生态园林城市崇尚生态伦理道德,倡导绿色文明,保护和营造地带性植物群落,实施清洁生产,防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能力,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全国发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号召,之后部分城市确定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目标;2007年6月公布了包括青岛、南京、杭州、威海、扬州、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和张家港等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名单;2012年,对《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10]125号)中生态园林城市部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和《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化过程。尽管我国并未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方法,但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是城市发展的高级目标。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适合中国的国情,对于改善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建设生态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基础作用。

《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评审办法》指出:生态园林城市评选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考核、逐级晋升、有升有降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依次分为一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二星级生态园林城市、三星级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规定:生态园林城市评审每两年开展一次,偶数年为申报年,奇数年为评审年。住建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分级考核实施细则的制订工作。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且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3年以上是申报生态园林城市的条件之一。

2 宜昌园林建设

2.1 基本情况

宜昌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中游与上游分界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区域面积2.16万km2,总人口416万,城区人口160万人。

2.2 园林现状

2.2.1 园林建设

宜昌围绕“宜居、宜业、宜旅”主题,全力打造“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以“两坝一江、三楔四廊”作为城市特色城市生态廊道空间,保护宜昌江穿城、城镶山的山水园林格局,形成上至三峡坝区、下至白洋新区,长达90多千米的城市景观画卷。宜昌坚持“师法自然、和谐相融”的原则,城市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森林同建共进的理念,着力完善城市“绿肺”功能,逐步形成了“林水相依、林田相交、林路相映、林城相宜”的生态格局和“城在山中、绿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景观特色。据统计,宜昌城区已建成公园、绿地、游园10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8m2。

2.2.2 城市荣誉

2005年,获“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8年11月,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2010年1月,获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城镇环境类优秀奖;2010年2月,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11年7月,获“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称号; 2011年12月,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2年5月,获 “2009—2012年度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2012年7月,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3 生态园林规划

2012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汇报。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出席会议并强调,宜昌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绿色生态,体现以人为本,彰显优势特色,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

宜昌以“真山真水入城,公园绿地成网”为原则,规划新建生态绿地公园10座,14座市级公园,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到4 000hm2,保证居民在步行10min内能够到达公园绿地或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以城市内部山体为核心,以沿江、沿河、沿路的带状绿地为联系纽带,以各级各类公共绿地为主要活动区域,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复合式、立体化结构。发掘红星路--一马路街区、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献福路—璞宝街街区的文化内涵,结合历史建筑的保护,打造承载宜昌特色的历史文化展示街区。

2013年12月,宜昌市委、市政府山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城区生态建设打造宜人之城的意见》,到2015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节水型城市基本建成,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单位GDP能耗降至1.134t标煤/万元以下,单位GDP用水量不超过14.4t,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3 对宜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议

宜昌城市生态园林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对照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城市生态环境指标方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1%,目前只有40%;城市生活环境指标方面空气污染批数≤100的数一年要达到300d,而今年1~2月连续多天出现空气重度污染;城市基础设施指标方面生活垃圾无害处理要≥90%,目前还只有70%等。

3.1 要确定创建目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体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崇高荣誉之一,是一块金字招牌,宜昌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重要性的认识,确立3~5年内实现目标。

3.2 要成立创建专班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成立宜昌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创建工作。

3.3 要科学编制创建规划

认真组织专家学者市民研究制定创建实施方案,经人大审查以后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发布,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黄光宇 陈勇。生态城市理念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健.城市生态园林的构建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科研与技术,2005,(5):67~71

[3]王蕾.生态园林及其构建方法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07~410

作者简介:

青岛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 篇7

关键词:青岛市,生态城市,存在问题,对策

1 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其本质特征是和谐的宜人环境,核心思想是系统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和综合效益最高的经济观。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标准、经济生态标准和社会文化生态标准。

1.1 自然生态标准

一是要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二是要提升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环境质量,符合生态平衡要求。

1.2 经济生态标准

经济生态标准主要内容是节能减排(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并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对所在区域提供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1.3 社会文化生态标准

城市应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提高其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

2 青岛市建设生态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政府积极建设生态城市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调查发现,青岛市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海洋资源丰富,但是伴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环境和生态也遭到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公众环保意识淡薄,随手乱扔垃圾,沙滩中垃圾丛生,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由于向海洋中排泄垃圾、废水不当,造成海洋中次生植物疯长,每年夏季,浒苔严重,影响海洋环境。

(2)青岛市城市地面过度硬化。

地面过度硬化导致地面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大面积的积水,导致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雨水下渗减少,使城市土壤的环境净化和水库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3)立法滞后,缺乏体系,执法不严,难以保障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完成。

青岛市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是在2001年,2004年通过了《青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较晚,而且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不成体系,也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配套制度并不健全,环境执法力度也不够,难以保障任务的完成。

(4)青岛市在公共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仍然存在很多难题。

尤其是隧道开通以后,交通拥堵问题更明显;青岛市的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到公交导向,这也为现今的公共交通问题埋下了隐患,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5)青岛市在加强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比较欠缺。

青岛市没有专门的环境大学,在普通的大学教育中,也仅有少数的专业涉及环境教育,而且,学生课程中生态教育部分较少。

(6)缺乏节约型项目,节约意识淡薄,在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利用方面仍需努力。

青岛市的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都较高,当前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很艰巨。青岛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节约意识的贯穿,而且在可持续的技术研制方面投入较少。

3 青岛市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1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养护必须落实到制度化的层面上来

可借鉴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做法,建议政府建立“海洋政策信托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增设海洋委员会,以保护海洋资源免遭海洋资源开发及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加快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技术等优势领域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海洋科技信息、技术转让等服务网络,规划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加强海洋专业学院建设,构建门类齐全的海洋学科体系。

3.2 针对地面硬化,建议将地面改为透水地面

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应采用实心砖铺设,并且砖与砖之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使天然野草可在空隙中生长,或者人工播撒草种,造就地面的绿化功能。

3.3 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体系

生态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自然基底、经济实力、科技、文化、社会稳定、法律、政策和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中,也极为重视这几项保障因子的建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对立法工作极为重视,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已经为生态城市建立了一套绿色(或生态)法律保障体系,即绿色秩序制度,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产销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废物回收利用制度等;生态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统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等;绿色社会制度,包括绿色教育制度、绿色信息(宣传)制度、绿色行政制度、绿色采购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3.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增开公共交通线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在城市开发中,库里蒂巴采用了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的内城改造,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来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改进公共交通。

鉴此,结合青岛市情况,从以下方面改进:①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②确定目标,强化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③科学组织,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落实工作。《青岛市城市交通综合规划(2002-2020年)》及《近期实施纲要(2004—2010年)》已于2004年5月25日经市政府批准,《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专业规划(2004—2020年)》已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织的评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依据,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枢纽站、停车场)建设的用地需求,规划的执法部门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④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⑤突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认真研究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或公交优先道的道路系统,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对道路的专用或优先使用权。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等,使主要交叉路口的信号灯进入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扩大公交车辆在交叉口进入绿灯的概率,减少信号等候时间。⑥制定政策,大力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⑦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市场化。青岛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市场化的进程,按照“打破垄断、适度竞争、规范服务、便利于民”的原则全面推行城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制度和经营权管理制度。⑧强化监管,依法规范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经营行为。⑨依靠科技,全面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⑩加强领导,统一协调,确保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落实。

3.5 城市开发规划重视环境因素

青岛市应将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开发规划的内容,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3.6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深圳着手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推进“资源型”节约、“技术型”节约、“管理型”节约和“生态型”节约,这种节约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地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化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青岛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达到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政府、教育部门、企业、新闻媒体、个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生态观的约束。在制度方面,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健全完善法规措施;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低碳金融市场。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应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重视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研发;针对不同排放源,采用不同技术和手段,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参考文献

[1]杨晓燕.从生态城市论看城市公园建设的必要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2).

[2]韩忠祥,孟宪红,胡学聪.关于大庆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5(1).

[3]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J].生态城市,2010(4).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8

1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 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 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 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 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 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

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 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 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 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在此区中, 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 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 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 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 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 缓解热岛效应, 改善空气质量。

2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 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 所以, 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 建立自然保护地, 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 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 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 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 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 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 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 改善种植结构, 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 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 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 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 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

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 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 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 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 合理选择耐荫植物, 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 丰富林下植被, 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 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

3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 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 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 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 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 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 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 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在城市绿化中, 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 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 最主要的是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 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 提高群落光合效率, 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 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 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 降低城市污染,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9

综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可以看到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是极高的,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也是空前的, 但从“到城市看海”的视角分析, 我们对生态学的理解还很肤浅, 生态学措施很不到位, 迫切需要落地的生态学思维。本文就全面认知城市生态关系、落地的生态学思维和切实可行的生态措施谈些看法。

全面认知城市生态关系

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建立在对对象的完全了解和必然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之上。城市是一定数量的人口在一个人工构筑的平台上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活动构成的聚合体。认识城市既需要深入城市内部, 又要跳出城市看城市。

跳出城市看城市——城市形态演变

跳出城市看城市, 看到的是城市形态, 密集的建筑被道路广场分割开来, 再被道路河流联接起来, 水体、公园绿地穿插其中。当一个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 逐渐和老城区连接起来, 或者若干个新区齐头并进, 城市规模成倍扩大, 建设模式均质化扩张。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 城市发展非常缓慢, 城市布局简单, 城市人口相对较少, 城市规模不大。近代工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建构筑物迅速增加, 取代了自然的庇护, 城市的扩展过程成为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程, 加上科学技术的助动, 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 即便出现了很多摸仿自然的配置, 城市规模越大离真正的自然越远。

深入城市内部看城市——城市运行特征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最大特点在于有一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大部分在地表和地下。当深入到城市内部, 才会发现城市地上是建构筑物, 地下是一套完整的设施, 它们时刻不停地运转才保证了城市的运行。这些设施至少包括道路交通运输、给水排水污水处理、能源动力、邮政电信、垃圾收运处置、园林绿化等六大支撑系统。有了这一套基础支撑系统, 城市才可以举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 如APEC、G20峰会、奥运会、世博会等, 人们才能从事得以谋生的职业。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多地积累财富, 是谓谋生之地;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是谓生活之所。这就是城市的两种功能, 作为谋生之地的城市强调运行的效率, 作为生活之所的城市关注环境的健康。

沿着时间轴看城市——城市文化传承

沿着时间轴看城市, 人们可以看到城市的第四维空间——历史文化的传承。很多文章都说城市竞争的高级阶段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从历史而来, 历史越长, 建筑越久远, 故事越多, 文化的积淀越深厚。可以有点武断地说, 没有历史感的城市就没有文化。北京的文化为什么厚重?是因为她有850多年的建城史, 有历史留存的故宫, 有会说话的建筑、道路和格局, 甚或是一块石头、一棵槐树。于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就可以讲850年间发生的故事。其中对生态的关注, 对环境的尊重也都从这里流传下来。所以, 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需要可以传承的建筑, 要么是历史建筑, 要么是集大成的精品建筑, 把历史一点点记载在地面上, 一丝丝注入到建筑中。建筑在城市中矗立, 文化在城市中积淀, 城市在文化中延续。

从系统角度看城市——读懂城市生态关系

1866年, 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 (E.Haeckel) 首先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总结人类活动及其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便产生了城市生态学。

20世纪80年代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既是对生态学的一个革命性贡献, 也是多学科研究城市发展问题的划时代尝试。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整体观, 把当代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看作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 既尊重各类子系统的自我循环功能, 也强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时 (届际、代际、世际) 、空 (地域、区域、流域) 、量 (各种能量、物质代谢过程) 、构 (产业、体制、景观) 及序 (竞争、共生与自生) 的生态关联及其调控方法。其自然子系统由土 (土壤、土地和景观) 、矿 (矿物质和营养物) 、能 (能和光, 大气和气候) 、水 (水资源和水环境) 、生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等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关系组成;经济子系统由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还原者和调控者等五类功能实体间相辅相成的基本关系耦合而成;社会子系统由社会的人口网、体制网和文化网等三类功能网络间错综复杂的系统关系所组成。三个子系统间通过生态流、生态场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耦合, 形成一定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秩序。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由系统的生产加工、生活消费、资源供给、环境接纳、人工控制和自然缓冲功能共同组成, 其相互作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途径和保证。

落地的生态学思维

生态学及其概念的引用已经十分火爆, 但从看海模式看, 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很多, 择其要必须在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植入正确的生态学思维。

生态学植入规划包括五个层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层次主要应该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GDP考核机制, 过去有很好的研究成果, 尽快推动决策实施是关键;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吸收了在广州、北京等城市规划修编中创设和使用的禁建区、限建区、宜建区划分理论和相关概念, 但没有进行细致的本底调查, 需要进一步细化秉承生态学逻辑;城镇体系规划表现为城市群规划, 编制中形成了很多生态学口号, 但要落地还必须来一次生态学改造;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北京和广州都做了很好尝试, 全国范围内成果借鉴的深度广度还有待提高。

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已经得到认可, 传统的只注意孤立的环境要素和物理结构、形态, 而不注重其彼此间自然耦合关系、生态整合功能和系统代谢过程以及整体与局部关系等的思维模式必须改变。把生态学思维有机植入进来, 理清各种生态关系, 辨析和审视城市发展本底, 尊重自然, 尽量减少对原生境的扰动, 必要时实施生态措施, 把生态理念落到一草一木和一锹一铲中来。

传统的管理理念基于条条和部门行业管理, 相互之间分工明确, 边界清晰, 形成了缺乏系统性思维的惯性。而城市是一个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一类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 是由相互关联的多系统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些过程必须通过系统性调控才能发挥作用, 形成合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 都有可能导致系统性破坏而危及城市的整体运行。这不仅是对科学的挑战, 也是对行政管理机制的挑战。

从工程入手的切实可行措施

生态学理念植入建设工程, 表现最突出的应该是最小动土原则, 土方量越小、地表扰动越小越符合生态学原则, 其实也符合工程量最小的经济学原则, 只不过短期行为者在既有的政绩考核中有盲目扩大工程总量的动机罢了。

生态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概念, 关键是做到用脑进行生态学思维, 用脚进行生态学实践。

从城市形态上看, 汇水渗水的区域是水体和公园绿地, 房屋、广场、道路的积水通过排水管网流向水体和绿地, 但我们发现, 北京的大部分河道河床和护岸水泥衬砌, 园中湖和小区人造水景做了防渗处理。新的建设工地先大面积开挖, 做好防水防渗处理, 在此基础上开始建设, 完工后回填夯实, 满足道路要求的承载厚度, 周边和道路两边再挖深1.5m植树, 挖深0.7~0.8m种草。所以小区及道路周边的绿地只能叫做盆栽, 即便做成下凹式, 也不能渗水到地下。2003年北京市开展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经计算得出五环内不透水地面为77%。与以上因素统合起来看, 五环内的北京已经是接近完全的不透水地面。

所以要生态学思维落地, 还需要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借鉴先进经验, 在道路和房屋周边没有承载力要求的条带区域实施开挖、生态回填, 给雨水下渗找到空隙, 可能是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可行措施。这样的条带多了, 城市就不见“海”了。这就必须相应修改现行的各类规划设计编制、建设工程施工的程序、标准、规范, 各类评奖的指标, 甚至资质管理规定等。

对洛阳城市生态大园林建设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生态园林,洛阳特色,对策

进入21世纪的洛阳园林, 如何提升园林的生态功能、景观 (审美) 功能和文化功能, 构建自然山水生态和文化的城市大园林, 不仅是园林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2], 同时也是洛阳市提出的“工业强市、旅游强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七大古都之一的洛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 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和地域优势, 构建有洛阳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最佳人居环境, 是园林工作者追求的永恒主题和终极理念。以往的建设目标往往是追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城”、“国际化旅游城市”等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忽略城市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3,4], 特别是文化层面的积累, 更非一朝一夕。洛阳古代园林曾经辉煌灿烂, 洛阳现代园林, 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应注重生态建园、景观造园、文化塑园三者的统一。因此, 把握当今全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并与当地古老灿烂的文化相融合, 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历史上的洛阳园林特点及地位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曾有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唐、后梁、后晋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 建都史长达1 529年, 是我国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的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伴随产生的宏大的宫苑园林、富丽堂皇的寺庙园林、巧夺天工的邸宅园林, 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 其叠山理水的技艺和融入道教、佛教、理学为一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无不贯穿在各个时代的造园活动中, 并在园林景观构建上达到了顶峰。洛人云:“园囿之胜不能相间者六:务宏大者, 少幽邃, 人力胜者少苍古, 多水泉者难眺望。”唐代晋国公裴度所建“湖园”, “此六者, 唯湖园而已”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在湖园这个理论上难于相兼而实践上的成功典范, 对日本造园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专门辟建有“兼六园”即是明证。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源自于囿和台。前者涉及栽培、圈养, 供狩猎之用, 后者关涉通神望天, 供祭天之用, 游观功能是次要的。至东周迁都洛阳时, 台与囿相结合, 以台为中心而构成贵族园林的手法已比较成熟, 台、宫、苑、囿的称谓互相混用, 观赏的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 甚至宫室和周围的天然山水都已被收摄为成景的要素, 这得益于周武王灭殷后 (公元前1066年)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奴隶制国家, 而东都洛邑正是周代开国以来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代表, 形成了以王宫为中心的“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格局。至东汉, 由于洛阳北依邙山, 伊、瀍、涧、榖诸水汇入洛河, 丰富的水资源为经营园林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见于文献记载的宫苑有九处, 如濯龙园, “濯龙芳林, 九谷八溪。芙蓉覆水, 秋兰被涯。渚戏跃鱼, 渊游龟蠵, 永安离宫, 修竹冬青, 阴池幽流, 玄泉冽清, 鹎鸼秋栖, 鴡鸠丽黄。关关嘤嘤” (张衡《东京赋》) 。西园, “园内筑假山, 水渠周流澄澈, 可行舟, 渠中种植荷花 (夜舒莲) ”, 上林苑、广成苑是兼有狩猎、生产基地性质的园林, 鸿池是调节水量的水库。此外还有圭灵昆苑、平乐苑、上林苑、广成苑、光风苑、显阳苑、鸿德苑等, 绝大多数御苑依水而建或开辟水体, 因水而成景, 促进了园林理水技艺的发展, 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 并开始注重造景效果。在私家园林中, 以梁冀的“园圃”和“菟园”为胜。园圃其“采土筑山, 十里九坂, 以像二崤, 深林绝涧, 有若自然。” (《后汉书·梁统列传》) ;菟园其“缮修楼观, 数年乃成”, 说明该园以高楼等建筑为多, 为登楼远眺和“借景”、丰富园林总体的轮廓线起到一定作用。同时, 东汉时期出现了住宅绿化, 宅门道路两旁也成片种植树木, 这从东汉画像砖上可以得到印证。

“魏晋南北忉时期, 园林活动普及于民间, 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于满足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 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而北魏时期的洛阳, 更是“高台芳榭, 家家而筑, 花林曲池, 园园而有”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 几乎就是一座花园城市了。除了华林园、西游园等皇家园林外, 北魏时期的崇佛活动, 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大发展, 当时洛阳“舍宅为寺”风行, 建有大小寺庙1 367座, 其中有66座单独建置园林, 座座“居川林之饶, 争修园宅, 互相夸竞, 崇门丰室, 洞户连房, 飞馆生风, 重楼起雾。莫不桃李夏绿, 竹柏冬青”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就文人雅士而言, 历代所建之私园更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司马光的“独乐园”、李德裕的“泉庄”、邵雍的“丛春园”, 唐晋国公裴度的“湖园”更是兼宏大与幽邃、人造与苍古、水泉溪流与旷奥处理相得益彰的典范, 对世界造园是一个贡献。宋邵康曰:“人间佳节唯寒食, 天下名园重洛阳。”“盖洛阳自周公营洛邑以及北宋, 为帝都为陪京者二千余年。其间宫殿楼阁, 宏杰壮丽, 足以穷人世之技巧, 竭山海之蓄藏, 不知凡几, 而当其胜也。士大夫之宅榭连檐街衢, 园圃楼影溪山, 远之若粱冀筑园十里八阪, 石氏金谷风流繁华。至于隋唐, 其公卿大夫王侯贵戚之属, 列第东者尝不下千余, 至宋则园林尤盛”。从李健人《天下名园重洛阳》中寥寥几笔, 可以看出洛阳历史上园林盛极的状况。然而, 由于战乱使名园毁尽, 遗迹荡然无存, 昔日的宫苑寺庙和私园早已成为后人美好的回忆。

2 洛阳园林绿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洛阳园林绿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目前林荫大道纵横, 花坛花带遍布全市, 以洛浦公园为标志的城市园林生态带象一条绿色项链, 镶嵌在河洛大地。截至目前,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2%, 绿地率38.23%, 已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但是, 客观评价洛阳市的绿化现状, 应该说是绿化总量大但精品少, 行道树冠大但种类少, 整形修剪的灌木多但宿根花卉少。如何宏观把握未来洛阳绿化的走向, 如何提升洛阳园林景观水平, 需要审时度势。纵向与洛阳历史上的园林之胜相比, 横向与沿海先进城市 (不乏内陆先进城市) 相比, 从而找到构建洛阳特色园林景观的途径。洛南新区的规划开发为市园林建设提供了又一次发展机遇。在新区内规划2~3个人工湖面, 将伊河水引入并贯通于洛河, 该大胆设想不仅具有现实意义, 对构建未来城市风貌、真正形成以牡丹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具有重大意义。这与魏明帝确引榖水人芳林园 (后称华林园) 建扶桑海、设流觞池, “西通榖水, 东连阳渠, 若旱魃为害, 榖水注之不竭, 离毕滂润, 阳榖泻之不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前者为少数人服务, 而后者是为大众服务的。

进入21世纪, 随着全球信息化、城市化的快速兴起, 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使园林绿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没有纯粹的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分, 也没有纯粹的东西方园林之差别, 更没有一种流派或一种风格一统天下, 似乎找不到能满足现代人要求的标准模式。但是, 生态建园却是一致的共识。所谓生态建园, 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按照本地区自然地理、气候和生物物种, 建立复合多层次的绿化体系, 使植物物种按自然选择的结果, 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与大自然的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谐相处, 达到一种靠自然做功而非人力干预的动态平衡。生态建园可以是宏观的, 大到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也可以是微观的, 小到一个景区或一个公园。生态建园的主要标志是物种的多样性。就洛阳而言, 生态建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洛阳地处北纬33°31′~35°5′,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 830属, 2 308种及198个变种, 6个变型。木本植物种占河南省木本植物种的49.3%, 其中乔木285种, 43个变种, 1个变型;灌木为446种, 2个变型, 藤本105种, 半寄生7种, 竹类5种, 1个变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26科3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 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香果树、银杏、杜仲等11种, 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巴山冷杉、麦吊云杉、铁杉、核桃楸、青檀等19种。遗憾的是, 这些宝贵的资源尚未得到应用, 洛阳城区行道树除了国槐、栾树、柳树外, 其他基本上都是外来树种, 悬铃木、雪松、黄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遍布大街小巷。据统计, 街道绿化使用的植物材料不超过30种, 公园游园不超过100种, 仅占洛阳境内现有植物的4%。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 如伦敦、巴黎其用于绿化的植物均在2000种以上。这种现状说明我国基础工作的落后与差距。

据文献记载, 洛阳是历史上最早栽植行道树的城市。早在周定王 (公元前600—586年) 就已在道路旁种植行道树, 并作为一种治国的措施。民国时期, 军阀吴佩孚驻扎洛阳, 为了达到“统治四方”的野心, 栽植杨、榆、柳、槐等树木达4亿株之多, 龙门山的侧柏林即是当时的产物。然而, 由于龙门山物种单一, 每年均有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龙门风景区, 今后应大量种植阔叶树种, 作为生物防火的隔离带。大量种植色叶植物, 以丰富景区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景观, 大量种植浆果植物, 招引鸟类, 进行生物防治病虫害。

因此, 应当避免营造人工纯林, 遵循生态学规律绿化周山森林公园。周山森林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落叶阔叶林带, 上层林木以壳斗科桦、杨槭、椴树为主, 中层以侧柏、油松、山桃、山杏、榆叶梅、绣丝菊、溲疏、酸枣、荆条、黄栌等早中生树种为主。若林分郁闭度高, 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甚至低等的苔藓、蕨类植物也能伴生, 该结构才是稳定的植物群落, 才能真正形成森林的景观。然而, 目前已实施的现状是经济林与景观林在一个层面, 尽管有地势的高差, 若没有垂直郁闭的结构, 完全沿袭城市绿化的模式, 这样一种“森林公园”在其生长演化过程中, 对正常的自然灾害 (火灾、病虫害、暴雨等) 没有防范能力, 没有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生物链 (包括动物、微生物) , 不能提供人们所预期的林业产品, 除非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施肥、病虫防治等措施, 更不能形成具有本地区林木特征的森林景观。因此, 应以系统生态学为指导, 规划建设具有洛阳地带性特征、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系统, 模拟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丰富城市多样化景观。

3 拓展城市生态大园林的对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外, 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也是重要的内容。洛阳北部的邙山属黄土高原延伸的余脉, 大风将西北地区沙漠中的微细颗粒吹起, 经漫长的岁月堆积而成。成分以富含碳酸钙为特征, 平均黄土厚度50 m。由于遇水而易分解的黄土特性很容易引起土壤侵蚀, 侵蚀谷地壁面相对较难崩塌, 因此经垂直切割发育形成谷宽沟深的特殊地貌。由于植被的减少, 黄土高原的细微颗粒极易被风吹起造成二次扬尘。近十年来, 我国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在不断增长, 以北京为例, 其沙尘暴的源头之一, 最近点距北京仅70 km;洛阳也是如此。尽管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绿化硬化面积不断增加, 但每年晴空万里的天数却在不断减少。日常生活中几乎察觉不到空气质量转好的迹象, 公共场所一日不扫灰则尘满地, 家中居室一日不清则灰尘无孔不入,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亮点区域:花岗岩、彩砖铺成的广场, 玻璃幕墙装饰的大厦, 白色涂料刷新的立面。除了工业烟尘的因素, 主要还有黄土高原 (包括邙山) 二次扬尘所为, 加之洛阳城区处于一个盆地地区, 很容易造成类似日本四日市的喘息病、伦敦烟雾事件的群体灾害。因此, 沿黄河小浪底 (及其上下游洛阳辖区内) 至310国道间, 应建立以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和邙山古墓葬群风景林为主体的绿化网络体系, 改变以农作物为主的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 进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建立洛阳的生态屏障,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统筹考虑, 强力推进, 这就需要具有前瞻性的领导层和实践者不懈的努力, 才能为后人赢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使未来的洛阳天变蓝、水变清、人民安居乐业。

具体规划上, 在黄河与310国道间平均40 km范围内, 沿黄河及众多的沟壑营造水土保护林, 坡度大于10°的均实行退耕还林政策, 以解决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黄河小浪底景区范围内进行荒山绿化, 采取政府组织、个人承包等方式, 避免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在现有耕地范围内, 营造核桃、柿子、枣、杏等干鲜果类经济林, 逐步减少粮食作物比重, 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同时提高畜牧业比重, 在林间空地种植优质牧草, 进行复式种植, 提高土地单产效益。在古墓葬群周围营造油松、白皮松、桧柏等风景林, 块状分布, 形成未来旅游开发的基础。平均每个林带或林块间距不低于500m (否则不利于相关生物繁衍扩散和防止风沙功效) , 使该区域形成一个以清洁的空气、绿色食品和林副产品、多元化的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城市圈基底。减弱恶劣环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良性循环, 保持碳氧平衡, 减少风沙及二次扬尘, 提供愉悦人身心的文化景观, 补偿城市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隋唐城遗址保护区范围内, 应逐步搬迁企业村庄, 建立以牡丹观赏、生产为主体, 展示隋唐文化的绿色生态园区。结合遗址保护, 部分地段恢复展示隋唐城二十四里坊风貌, 以第三产业为支柱, 拓展旅游业。结合现有龙门山风景区、周山森林公园、上清宫森林公园, 整个洛阳城区将形成以洛河为生态轴, 邙山为生态屏障 (防止风沙侵袭) , 中部有隋唐遗址绿色生态园区 (解决城市热岛效应) , 南部龙门山风景区、西部周山万亩森林公园四大组团的城市生态大园林格局。北可阻挡减弱冬季西北风, 东可让夏季盛行的偏东风带着暖湿气流注入市区, 增加降水, 中部有隋唐遗址生态园区作为城市绿肺, 不断净化空气并起到循环城内气流泵的作用, 加伊、洛、涧、瀍、中州渠、大明渠、秦岭防洪渠周边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 作为导入新鲜空气的通道, 使洛阳最终成为最佳的人居环境。

近2年实施的通道绿化对建立洛阳大园林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贡献。道路绿化是形成城市绿化框架的基础。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深刻认识, 几乎每条道路都是简单的采用速生杨成排种植, 对未来病虫害大发生留下了潜在的危险。根据生态学理论, 任何植物种群数量达到一定阈值, 势必会造成某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迅速蔓延, 特别是林相结构单一的种群。因此, 实施绿化树种的多样性, 尤其是乡土树种 (一定区域内千万年来经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物种) 的广泛应用才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一部中国园林史几乎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在园林景观构建上如何使人们更直观的通过一些传统园林符号感受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这是目前城建中的薄弱环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门艺术, 充满了诗情画意, 与文人造园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文学、绘画在中国历史上同步发展、互相影响、相互渗透, 可以说, 在计成《园冶》成书之前, 几乎是由文人雅士指导工匠的造园时代。而中国古典园林既是艺术形态的精神财富, 又是具有使用功能的物质财富。其包含的内容涉及到文化的所有层次———绘画、哲学、宗教、园艺、建筑、科技等, 其涉及面之广、综合性之强, 实为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企及。因此, 园林景观的构建, 特别是文化建园, 不仅需要具有生物学、建筑学知识的风景园林师, 同时也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画家、文学家参与。近几年修建的洛浦公园, 其宏大的绿地, 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为之折服。但长达20 km的范围, 几乎没有精品, 实属一种遗憾。尽管设置了许多廊园林建筑符号, 但品味高、得到认可的项目实在是凤毛麟角。对于洛阳来说, 文化建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洛阳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l处。如何保护与开发这些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址, 对于展示古都风貌、体现洛阳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对现有文物遗址地的自然植被应在保护恢复的同时加以改造, 并扩大面积, 大力营造以油松、白皮松、侧柏、河南桧、国槐、银杏、苦楝等乡土树种为主体, 并配置其他观花、观叶等为中层的植被景观。近几年实施的龙门、关林、白马寺景区综合整治,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尝试, 但是龙门北出口规则式的绿化布局和以草坪为主的绿地景观, 这种城市化的视觉效果与龙门风景区自然山水的特点极不协调, 闲置多年的仿古商业区, 无论是形式还是空间上的布局均是一个败笔;汉光武帝陵种植的大片雪松, 也是忽视了外来物种对景区的协调搭配作用;白马寺的石拱桥仅是一种装饰, 其陡坡的桥面没有实用功能, 外侧仿欧式的欣艺杆与“第一古刹”的风格更是格格不入。

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的最大区别是服务的对象不同, 而不存在形式的差别。所谓“既古老又现代, 即传统又开放”的园林发展方向是一种虚幻的概念而已, 须把握为大众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目的, 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 或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都可以成为精品。然而, 认识上的误区使人们只追求形式美 (某些计师认为的现代化) , 而忽略了园林的生态功能是如何满足一年四季供人游憩的作用, 超越了人口多、土地资源少、生态环境差的基本国情。事实上,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仅影响着亚洲汉文化圈的朝鲜、日本, 18世纪对欧洲盛行的规则式园林, 及英国式大草坪、孤立木的自然风景园林有着强烈的冲突。目前, 人们却在追随西方已摒弃的风格, 即欧式柱廓、欧式建筑、欧式栏杆不断出现, 全然不考虑洛阳的城市文化背景, 这对洛阳的城市风貌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为达到园林大众服务的功能, 生态建园是首要问题。以人为本, 就是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素质的群体需要, 既有供老龄人晨练的场所, 又有供儿童游憩的设施;既要有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 也要考虑到盲人等少数群体的特殊需要。例如构建盲人植物园, 把开花植物、特别有香的植物, 通过盲文、图形展示, 使这一特殊群体能够体验大自然的万物, 加入人文关怀的理念, 是文化建园的出发点。中国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造园手法, 以及园林小品的景题、匾额、楹联都是文化建园的重要元素。景区植物名称标牌、栖息鸟类说明牌、园区水生植物及其与湿地相关的科普知识, 也是不可忽略的设计元素。植物配置方面, 利用植物名与文化的相关性, 造景或隐喻, 如以龙柏、龙爪槐、龙爪柳、龙爪枣体现中华文化龙标志或涵义;松、竹、梅相配置的岁寒三友, 以竹喻人的高风亮节;以荷花喻人的超凡脱俗等, 以菩提树体现对宗教文化的展示。实际上, 大量可供选择的五角枫、鸡爪槭、元宝枫、糖槭、复叶槭、栓皮槭、黄栌等体现秋景的植物, 在园林造景中鲜有配置。所以, 应在园林建设中突出文化的形象与涵义。

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 其发展演替走向成熟趋于稳定, 或是衰退恶化走向崩溃, 除了自然因素外, 人为影响最大。山、水、植物是园林的主要构景元素, 中国传统园林历来都是通过堆山、理水、置石, 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展示自然山岳大川的外貌, 使园林呈现出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特点。在城市园林建设中, 如果运用不好这些造景元素, 不但不能让人产生美感, 造成经济上的投资浪费, 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几乎是无法挽回的, 因此, 设计师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然而, 洛阳市目前就城建系统而言, 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 缺乏兼具丰富园林建筑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师级人物, 这是洛阳市近几年没有设计出精品园林的原因所在。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大多靠的是电脑图库中的模块拼凑而已, 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较低, 缺乏一批能工巧匠。因此, 应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 对项目进行广泛的招投标,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 保证城市景观的良性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建设、管理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数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航空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上的应用, 早已成为现实。为了从宏观上把握城市发展、人口增加而出现的绿地变化、绿量定量考核, 建立一套城市绿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不能因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而忽视了后期管理, 要注重城市园林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敏.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要求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14) :153.

[2]朱春琴.浅谈城市生态园林建设[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8) :294.

[3]王凯.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J].山西建筑, 2010, 36 (7) :344-345.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城市;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生態条件和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基本保障,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积极探讨当前规划的内容和要点,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1完善环境政策,抓好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1)做好流域引水工程生态补偿与原水成本测算。将水资源费、污染治理费直接纳入成本测算。补偿费用可以从引水(用水)企业上交的水资源费中列支一定的比例,建立上游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实行财政监管,上游专用。

(2)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测算下游政府对上游政府的生态补偿资金额度,从受益的下游地方政府财政划拨的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交由上级政府财政直接转移支付。

(3)省、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生态保护资金,直接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对上游地方政府实行项目支持,推进上游地方政府流域生态保护进程。

(4)积极推进水权交易试点。可探索研究制定水权分配制度,加快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可选择若干流域开展水权交易试点。

(5)尽快出台蓝线规划等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了保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开展,首要任务就是制定立足于地区水生态实际、满足地区水生态发展需要的蓝线规划。为了保证蓝线规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有关部门要针对河道基本情况开展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还应注重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河道新建、整治、绿化、生态景观建设等工作。此外,加强与规划、交通、城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蓝线规划”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2加强日常管理,优化城市水生态管理机制

(1)全面构建水生态文明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考虑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成本以及机会成本 结合行政和市场调节手段,构建多样化的水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生态脆弱区的河湖源头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等建设和养护,政府水利部门作为主体,在财政支付部分生态补偿费用的前提下,发挥生态补偿基金的支付功能。对于重点河流大型水利工程的水生态保护等,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落实水生态保护责任。

(2)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严格河库管理,实行河库“蓝线”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河长制”,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地下水管理,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完善水法规配套体系建设。

3.防治污染,做好城市水环境保护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以此为契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增长。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提升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加大涉水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规范工业企业排污行为。积极鼓励各工业区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评估和验收,促进企业减少污水排放。

(2)推广节水技术,减少污水排放量。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水耗,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减少废污水排放。

(3)推进截污导流工程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截污收集能力。加快推进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配套,加强现有污水排水管网的维修和养护。实施河道整治,清除河流污染底泥,通过生物措施、控源截污等手段,净化河流水质。

(4)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按照“城乡统筹、就近接管、相邻联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升城乡污水处理率和水平。

(5)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提高饮用水安全,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核心,以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水生态体系。通过入河排污口整治、截污导流、河道疏浚等手段减少污染负荷;通过河滨带修复、提高河湖流通性、湿地净化功能等措施,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构筑河流生态屏障;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主体,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充分发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娱乐、水环境调节等功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生态治理、河(湖)滨带植被恢复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工程等。

4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水景观建设

依据水生态建设规划,水利主管部门应当依托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成果,积极发展融合防洪供水、旅游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以建设规划为先行,以科学预案为依据,以水文化为灵魂,构建一体化的水景观建设。同时,进一步在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湿地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或省级水利风景区。此外,还要积极提高水景观的建管水平,构建湖河相连、城水相依的“水乡”。

水利、市政、文化、研究等部门应联合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挖掘地区水文化,提炼出标志性元素并融入水景观等建设中。将地区传统水文化等地区特色文化都全面融入水景观建设中,使得水生态文明和淮南市之间的联系全面而深入,保证水生态文明不只是在客观上形成水城一体化,而且在当地的人文层面上也体现水生态文明的主要特点,使人水和谐发展。

5以区域水文化为基础,建设和完善水文化体系

(1)加强物质水文化建设。对现有水利工程和河库的历史底蕴、人文底蕴、时代风貌进行调查和甄选,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水景观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重点涉水风景区。

(2)加强行为水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和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水生态文明活动。如采取水文化展览、水文艺演出、水工程参观等,普及水文化知识,弘扬水文化精神。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水法宣传活动,开展集中系统的水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生态文明意识。

结语

我国水资源环境的现状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矛盾,水资源所面临的危机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必须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水资源环境,缓解水资源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相信通过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执法监管的有效实施,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定能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杨炳武.浅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举措[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

[2]李天淳.对江苏省黄河故道水文化和水生态保护的思考[J].治淮,2013(12).

城市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篇12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化进程,城市生态空间,城市生态品质,城市生态标准

一、挖掘:“生病”的中国城市

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尤其在中国, 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还处于追赶期, 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着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难题。因此, “生病”的中国城市需要更新传统城市生态发展理念。

1. 伴随城市化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标是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存空间, 让城市符合生态循环机制。而最近普查显示, 中国一至两年内的城市人口规模将超过农村人口, 我们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但数据同时也揭露了我们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 无限地追求经济价值的极大化, 过分地看重眼前短期利益而将长远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存品质视于不顾。

今天的中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最直观的体现依旧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进程。而这引出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多地少, 城市生态空间稀有化。我国适合城市化发展的平地面积只占12%, 适合城市生态发展的面积更少, 人均面积等到人口高峰时甚至将少于日本。在城市中, 人与自然争夺城市空间的矛盾日趋白日化——我们要在城市生存繁衍, 就必须牺牲生态环境空间。

2. 中国城市生态发展需要完成从几何到生态的演变

社会经济和城市空间都是用参数化的方式来呈现。城市生态建设也不例外, 项目中更多关注点都被投放在资产和面积上, 我们却把生态效益落于脑后。

由于过度追求短期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中存在“逆向发展”的现象。刻意追求社会经济价值已经引发城市人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忽视, 致使城市以牺牲生态空间和生态质量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繁荣, 本质上则是以牺牲健康生活方式来换取污染严重和充满矛盾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 城市的“越发展, 越矛盾”已被广为诟病。

我们当前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朝着“治标不治本”的方向迈进——拓宽城市干道,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扩大产业规模, 解决物质需求增长;规划城市公园, 迎合“指标绿地”。几何意义占据上风, 而我们却不曾质疑, 这些所谓“指标”, 究竟能否真实地还原出城市生态品质的现状?而实际这些表象化的发展多半仅仅建立在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 无意中甚至改变了城市的生态架构。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追求的是城市中环境、社会、人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与秩序之间结构关系上的高效和谐。

二、质疑:城市生态“这样”建设?

1. 既定“指标”——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标准

(1) 传统“指标化生态建设”的思维惯性

按照今天的概念来说, 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的城市才能被认定为生态宜居城市, “指标化的生态建设”可见一斑。城镇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PM2.5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时常被提及, 所有能够被量化的单一发展结果都成为用来衡量城市生态品质是否“达标”的准则。

(2) 城市生态建设标准取决于生存品质

城市的生存品质, 来自于城市的生态品质, 也能反映出人们的生存舒适度。城市生存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植被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是否有实际显著的生态效益;城市地表结构是否完好, 是否能够维持土壤圈和大气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城市内动植物自然物种数量是否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等。

墨尔本——维多利亚州的首府, 从1990至2006年先后十次被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最宜居城市”。维多利亚式的建筑、有轨电车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和街道构成了其典雅的风格。像这样的生态友好型城市, 离不开墨尔本市政最初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资源零浪费战略、尾气零排放战略和城市蓄水战略。战略不仅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根基, 更是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俯瞰城市发展, 用城市的生存品质来规制发展方向, 并定义为衡量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准。

2. 被失衡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植被独有的防护功能能维持空气中CO₂和O₂的平衡、降低温度、增加湿度、防止水土流失、阻滞悬浮颗粒、杀菌净化空气。工业化过速的城市对于生态植被的干预性严重制约了物种本身的自然选择法则, 打断了自然生物链, 自然的生态循环亦就不存在了。如果排除人为干预因素, 那么城市植被物种在数量上应接近于周边生态环境植被种类, 并且植被之间有着丰富的横向与竖向的生态关系。以城市居住区为例, 面积10hm²以上的居住区的园林植被种类应达到当地常用园林植被种类数的40%以上, 并且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竹类等, 设计因地制宜的不同植被群落类型。

为了寻求城市同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妥协, 目前的一种典型途径是规划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微循环系统, 它的重点应该是在“湿地”而不是“人工”。人工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 但开发人工湿地并非一劳永逸, 后期的维护管理同样重要。

人工湿地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湿地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若污水超出湿地承载能力, 对湿地本身来说将是极大的破坏, 所以要求对进入湿地的污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不同城市地域特征和运行数据也不同, TN、TP去除率很难得到保证, 预处理设计和植被配置也很重要, 一旦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更大的二次污染。

三、创造:有生命会“呼吸”的城市

1. 主观迎合自然生态条件——城市学会“呼吸”

城市的“呼吸”, 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的健康循环——保证城市绿化板块中土壤圈和大气圈的可持续能量交换, 并且同时拥有生态平衡的原始自然环境, 和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活动空间。

(1) 从城市架构的角度看, 城市需要渗透于自然生态环境

然而以北京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一线城市来看, 该城市类型正在朝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格局发展, 城市周边的原始生态环境也随之消耗殆尽。

“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设想, 钱学森在1990年也提出过“山水城市”概念。两者的核心思想都集中在叙述一个为生态、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 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 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城市还需要容许人为退还一部分空间来给予生态环境的重建, 始终保持社会空间和生态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吸纳。

(2) 从生存空间的角度看, 城市需要保护自然地表

城市地表硬化是城市化结果的最直观表象。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得城市的地表结构迅速发生变化, 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被众多的人工建筑取代。不断硬化的地表妨碍了土壤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使得原本点状散布的城市板块演变成破碎蛋壳状, 而裂缝成了实施生态建设的空间。

另一方面, 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的地下水面临枯竭。当前中国城市大都覆盖着混凝土等硬化铺装。与自然的土壤相比, 混凝土地表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能够渗入地表的雨水明显减少, 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与湿度的交换, 加剧“热岛效应”;短时间的集中降雨不能及时渗入地表, 容易造成道路淹没、交通瘫痪等社会问题, 严重阻碍了城市“呼吸”。

(3) 从建筑空间的角度看, 建立生态微循环是必要举措

建筑是组合城市空间的有机体, 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而在当前环境中生长的许多中国建筑 (尤其高层住宅) 很难在生态效能上顾全大局——缺乏生态循环, 极少考虑建筑空间中能量因素、光合因素、人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筑本身“不生态”, 也就无法对城市“呼吸”提供有机的支持。

建筑空间提高生态效能, 需要融合建筑内外城市环境, 在空间内外适当引入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 让建筑容纳一个后期模拟的生物圈和能量对流, 建立生态微循环, 提高组团区域的生态效能。

2. 提出新型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体系与评价标准

最终对于城市生态品质的提升需要一个衡量体系, 当然是区别于现有的“单一化平面指标”而言。新的衡量体系需要跳出原有几何形态指标的规制, 从生态效能和科学统计的角度来设立符合城市生态循环的评价标准。

正如被广泛使用的城市绿化覆盖率, 就是典型的单一几何指标。它计算的是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被认定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不是预期控制指标能够完全表达的, 绿化覆盖率这样的几何指标不能反映生态循环的全貌, 从生态持续角度来看, 城市绿化覆盖率是片面的。只用“绿”来指代生态不能客观反映出城市生物物种的健康循环, 更不能反映生态可持续平衡状态。因此, 新指标被称为城市生态的还原性指标, 必须更准确的反映城市生态品质和生存品质, 并且以生态性的效能指标替代原有几何性的平面指标, 新指标需要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1) 能够反映人居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的量化关系;

(2) 能够以更加全面的生态效能指标来还原实际生态状况 (空气的各项指标以及地质的各项指标, 如城市组团内的空气平均温度、空气平均湿度、空气负离子含量、铺装透水效率、水体净化效率、热岛效应减缓效率、生物物种数量等等) ;

(3) 能够反映城市或城市组团生物链, 以及生物循环过程;

(4) 能够反映城市生态平衡, 以及物种繁衍的状况。

在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前提下, 城市迫切需要“呼吸”, 迫切需要既符合自然生态循环, 又符合人类生存品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空间, 迫切需要具有生态效能意义的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体系。

参考文献

[1]吴缚龙, 周岚.乌托邦的消亡与重构——理想城市的探索与启示[J].城市规划, 2010 (3) .

[2]鲍世行.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输出检测系统下一篇:泡沫夹克保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