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共12篇)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篇1
(一)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
1.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 (可以是城市整体或城市景观) 招徕游客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实质是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一般来讲,城市文明的程度越高、越有特色,城市就越有吸引力,城市旅游也就越有发展的潜力。可以认为,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城市建成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了城市郊区的旅游活动[1]。
城市景观实质上是城市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人文环境的综合体,也是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组成的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的特殊旅游景观。这些特殊旅游景观与城市旅游发展关系密切,使城市旅游不局限在游览市容、市貌及进行商务、业务、购物等活动上,不仅仅是参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娱乐场所的各种娱乐活动等,还可在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少数民族村落、郊区休闲农园,乡村生态农业区等地拓展城市旅游的活动范围。
随着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土壤破坏、生物物种的迁徙、生态环境容量等问题,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也因城市旅游系统的介入而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2.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包含着大大小小各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ecosystem) 一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 (1871~1955) 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更基本的概念……是整个系统 (具有物理学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称为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而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时,强调了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了生态系统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在功能上的统一,把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当作一个统一的自然实体,这个自然实体——生态系统就是生态学上的功能单位。马世骏等在探讨人类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该模型反映当代许多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真实情况。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以及特点外,由于有旅游者参与,并以城市旅游活动为目的,使得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学最基本的命题“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所组成具有一定格局,借助于功能流 (物种流、能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而形成的稳态系统。”这样一个基本点出发,可认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由旅游人口、当地居民、动植物和城市(包括城市郊区)生态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借助于旅游客流(人口流)、物种流、能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而形成稳态的生态系统,其中旅游客流异地高流动性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
(二)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1. 旅游城市人群(旅游者、当地居民)
城市旅游活动是以旅游者为主体,没有旅游者便没有城市旅游活动,旅游者包括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当地居民则为居住在城市规划区域建成区内的一切人口以及城市郊区人口,包括在城市生态系统内从事各种工作、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的城镇居民。
2. 旅游城市生态环境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要素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并与城市人文环境一起,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有较大区别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4]。
(1)生物环境
旅游城市生物环境是由城市植被、城市动物、城市微生物组成。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溉、绿篱、花坛、草地、树林、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4]。作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的第一性生产者作用属于次要地位,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旅游城市绿化实体与城市其他自然条件、城市街道和建筑群体配合,可以增添景色,美化街道、市容,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并能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构成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城市植被的功能之二是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和杀菌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城市植被空间大小及其生态效能等也是旅游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并在旅游城市发展规划中加以利用。
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大都是原地区残存下的野生动物,或是从外部迁移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或是通过人工驯养和引进的动物,一般称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为城市动物,而把与人类共同 (常年或季节) 在城市环境中而不依赖人类喂养,能够自己觅食的动物称为城市野生动物,含原地区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和从外部迁移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4]。城市动物在城市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的生活中起着调节作用:清晨的鸣禽歌唱,夏夜的阵阵蛙鸣,春天的燕子飞翔,公园里的松鼠跳跃,可使旅游者与城市居民暂时忘掉城市生活的紧张压力而感到心情愉快,心旷神怡。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既是许多疾病的病源,又是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处理,不仅可以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使废弃物变为资源加以利用。
(2)非生物环境
旅游城市非生物环境即指城市生态系统中除生物组分以外的一切组成要素的总称[4]。主要有城市大气环境与气候、城市水文、城市土壤、城市地貌、城市噪声等组成,也包括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大气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气圈。由于城市的形成,城市化、工业化进展的加快,在城市或城市群中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大,人口密集,其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其他地域有较大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大气环境,城市大气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大气污染严重。城市气候是指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深入了解城市气候的特点,了解城市的温度、风、降水、湿度、雾、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的时间分布规律,对于合理进行旅游城市规划布局,避免和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等,构成一个城市的总体水资源,其中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居民、旅游者关系最密切的是具有一定质量和足够数量的淡水资源。此外,城市水环境可构成旅游城市的旅游景观如杭州西湖、昆明滇池,武汉长江、兰州黄河、广州珠江和桂林漓江等。
城市土壤是在地带性土壤背景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城市化、工业化对城市地表所覆盖土壤的改造,不但破坏了自然土壤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改变了原来的微生物区系,同时还使一些人工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因土壤的污染引起农作物受害和减产。
噪声从广义意义上来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就城市噪声而言,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此外,旅游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也属于非生物环境的一部分,即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交通道路、生产设施、生活设施、技术设施、环境净化设施、资金、加工业产品、生产生活废弃物等。
(3)人文环境
城市人文环境即为人工环境中的非物质环境,是指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物质设施为载休,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城市社会环境。城市人文环境是使整个城市活跃起来的灵魂,城市人文环境中的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主体,城市文明在现代文化中的纽带作用,不仅表现在城市内部的多元化文化交汇和交流,也表现在城市与周围区域、城市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在现代全球文明网络系统中成为一个个结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绎。在旅游城市中保留的许多古建筑如北京故宫、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旅游城市绚丽多姿的人文环境与人文景观。
由此可知,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是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旅游城市中都具有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所组成的、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的特殊旅游景观,如以其城市近郊的名山及其相应的林木花草等构成的旅游景观:北京市 (香山) 、泰安市 (泰山) 、黄山市 (黄山) 、九江市 (庐山) 、青岛市 (捞山) 、福州市 (鼓山) 、南京市 (钟山) 等,由市内外特殊地形地貌构成的旅游景观:如昆明市远郊的路南石林、黑龙江五大连池、桂林山水等。
(三)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流
1.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旅游客流。旅游客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功能流之一,其具有从客源地到旅游城市双向流动的特点,由于旅游城市的客源来自于四面八方,旅游客流的方向是全方位的;而且旅游者消费水平、旅游目的、文化素质、年龄、民族、职业差别很大,因此,旅游客流又是多层次、多需求的;此外,旅游客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流量大,不仅是其他功能流的载体和驱动力,也会干扰、加速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流。
2.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属于人工物流,如食物流、旅游商品流,因此,在旅游城市中,有较大一部份物流是从旅游城市到旅游者的单项流动。人工物流可以参与或叠加到自然物流之中,如旅游城市一定时间内废弃物的排出量可以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而废弃物质流能否通过人工技术或依靠自然环境本身对其净化与吸收,能否得到控制、降解或转移,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几乎所有的旅游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都超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
3.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一样,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可分为自然能流和人工能流。自然能流主要包括太阳辐射能、热能、水利能、重力势能、风能以及各种养分物质所储藏的化学能。人工能流包括旅游城市服务行业生产过程的能流,如电能、机械能、人畜能以及各种无机化学能等,以及随着旅游者的食物消费以及畜牧业的饲料消耗而携带的有机能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能量是在非生物之间变化和流转,反映在人力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之中,并且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受到污染。
4.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种流。物种流是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扩大和加强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种流包括有规律的迁移和无规律的生物入侵。在旅游城市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迁移是物种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旅游客流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国流动可将一个地区的物种带入到另一个区域,引起生物入侵和病虫害、病原微生物等传播问题。
5.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资金流。资金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资金流通常伴随着旅游客流的旅游消费,伴随着能流和物流而形成的,是劳动价值的形成、增值、转换和实现过程。足够的资金流动,有助于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布局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城市废弃物和城市噪音治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命脉,只有增强资金流及其利用效率,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旅游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才会由足够的资金保障。
6.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信息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建立密切联系的纽带,信息流分为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流两大类。自然信息流即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如地貌信息、生态群落信息、景观信息等。自然信息流主要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游客与自然环境之间。人工信息流即人类文化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流,包括历史资源信息,艺术、科技、人居环境与景观等文化信息,风俗、礼仪等生活信息,促销、旅游指南,交通食宿等经济信息。人工信息流发生在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旅游服务者、游客与当地居民等之间。人工信息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更好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优化旅游城市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对旅游客流、能流、物流、资金流进行调控,信息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旅游系统的管理和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结构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不独立的生态系统,维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的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随着旅游城市的发展,能量、物质供应地区越来越大,从城市的郊区、城市的邻近地区、到整个国家,直到世界各地。为了体现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可用圈层式结构表示,由旅游人口、当地居民组成圈中的核心、城市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内圈,城市郊区生态环境在内圈之外,最外圈为外部环境即区域环境。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圈层式结构中,旅游客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功能流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并将其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五)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和还原三种基本功能,可利用城市内外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等资源生产产品的能力,可进行生物生产与非生物生产。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的有形产品与服务构成旅游城市居民生活、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生活以及开展城市旅游活动的支持体系。而非物质生产的产品如哈尔滨的大型冰雕、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歌舞剧《印象-刘三姐》等,可以满足旅游者的高级精神文化享受,拉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距离,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教育以及精神上的愉悦。
此外,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的相互关系密切,见表1。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在人工的调控下,通过生物初级生产的农田系统、森林、草地系统在城市空间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仍能发挥旅游生活服务功能与旅游生态服务功能。利用城市郊区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建设“天然森林氧吧”,利用城市植被开发旅游观赏景观等,都是对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并转化为旅游服务功能,使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不断升值,旅游活动的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六)小结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参与和调控的, 以旅游客流异地移动性为重要特征的生态系统, 也是高度人工化、高度开放、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而脆弱的非自律性生态系统。对旅游城市以及郊区, 乃至区域自然资源 (包括旅游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 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对旅游客流的调控等, 均有利于维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此外,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动力是系统内外连续的、强大的、高效率的旅游客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功能流运动, 这些功能流也是影响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任何环节的失控状态, 都会引起系统的失调, 使系统成为无序状态;系统完全的开放状态可保证正常的功能流输入、输出;系统内部组成要素质量的不断提高, 系统结构合理的组建、系统功能高效有序地发挥, 可促使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有序、协调, 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有利于发挥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旅游服务功能, 提高旅游城市生态化水平, 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旅游城市, 以实现旅游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马世骏, 王如松.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笔谈会[J].城市规划, 1991 (1) :5-6.
[4]扬小波, 吴庆书, 等.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5]朱能船, 范海森.城市旅游学[M].上海:百花出版社, 2002.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篇2
摘要:以西宁市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宁市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2306.82×106元.西宁市不同类型植被生态系统的价值排序为:森林>耕地>草地>目地,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大小依次为: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原材料生产>保持土壤>食物生产>休闲娱乐,各植被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弹性系敖都小于1,林地和因地的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起到放大作用.作 者:苏茂新 陈克龙 李双成 苏旭 卢京花 Su Maoxin Chen Kelong Li Shuangcheng Su Xu Lu Jinghua 作者单位:苏茂新,陈克龙,Su Maoxin,Chen Kelong(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李双成,Li Shuangcheng(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苏旭,Su Xu(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8)
卢京花,Lu Jinghua(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 篇3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58-2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必须加快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1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概述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及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有着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的游憩地方的积极作用,其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其特点主要有:①可持续发展化,具体是指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空间环境、技术经济以及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规划的绿地系统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生态园林化,是指生态效益要占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首位,绿地规划工作的出发点要在生态效益上,具体体现在绿地率和绿视率达到最大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上;③地方特色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利用乡土化植物及材料创设地方风貌。另外,还可以利用地方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分类主要包括:一是以绿地的功能进行分类;二是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绿地系统要与计算口径保持一致;三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特点,绿地分类应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四是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及气候特点,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类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名称;五是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要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
按照分类城市绿地系统主要有:第一,公共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并且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能够为群众提供浏览、休息、娱乐、游戏、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等功能的园林绿地。第二,生产绿地。此类型的绿地主要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是专门为城市绿化设置的生产科研基地。第三,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是防护林,其功能是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第四,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指的是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有文物古迹名胜的地方。第五,专用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单位或群众自建的仅供本单位的人使用,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的绿地以及工业、企业、仓库用地的绿地。第六,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具有遮荫、防尘、降噪、美化街景等功能。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理念
2.1 规划原则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必须遵循以下5项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原则;二是绿地布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三是以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生活需要的公园绿地为重点原则;四是根据规模大小分级管理园林绿地,就近服务并按规划时序分期建设;五是依据国家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的定额指标来规划建设城市园林绿地。此外,还需坚持现代园林绿化系统性、前瞻性、参与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功能结合景观、城镇结合农村、近期结合远期、建设结合管理、需要结合可能的原则。
2.2 规划理念
第一,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着重考虑城镇“点”和“交通”线过渡到统筹兼顾市域“面”的阶段,要将重点放在区域整体利益的维护上,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将农村空间及生态空间纳入到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内。第二,综合要素统筹考虑理念。如今,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规划模式,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以及城市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第三,有限目标理念。有限目标理念指的是应对具有真正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主要有:①确定全市域层面的自然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战略;②进行技术型和战略型相结合的宏观整体结构规划;③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并确定开敞空间体系要素建立完善的开敞空间体系;④明确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的防护举措。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游憩体系、防灾体系等。
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观,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和评估的关键指标,也是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二,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绿地系统的具体规划要强调系统布局结构适应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共生。第三,保护环境资源观。此观念重点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第四,整合环境设计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项整体环境规划项目,必须整合环境的设计观和理念去准确把握规划方向和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才能保障规划的实效性。
3.2 明确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内容,其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并加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应积极倡导规划战略和战术的融合,实现对动态与稳定城市绿地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另外,我们还要重视绿地系统生态空间布局结构的建立以及发展的多目标性,实现宏观控制、详细约束及具体引导设计的作用。
3.3 规划内容层次化
城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群体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三个层面及尺度的空间状态,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分为市域大环境生态规划、规划区层次规划、规划建成区层次规划。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宏观把握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建成区层次的绿地规划要将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结构布局、规划特色反映及具体分类规划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结构控制、指标约束、分类引导以及可操作性较强的绿地系统规划。
3.4 绿地规划个性特色化
城市绿地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化体现要有宏观层面规划的整体把握与中观层面详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及设计阶段的完善,个性与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城所特征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集中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城市社会文化氛围、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要适应弹性运作机制。另外,运用强化手法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具有较好的效果,一是从宏观结构布局层面入手,在结构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资源,形成特色绿地系统框架;二是在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中,尤其是公园绿地规划要分类整合、分级体现城市特色资源。
总之,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理念,才能确保规划的编制效率和可操作性。需要在正确的规划观念的指导下,明确城市总体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实现规划内容的层次化以及特色化,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并且符合城市整体发展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
参 考 文 献
[1] 潘启辉.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浅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 吴凤婷,王兴伟.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绥棱县为例[J].活力,2014(12):110-110.
[3] 邓玉昆,张浩.东莞滨水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初探——以东莞市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建设,2010(20):285-287.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研究 篇4
为此,本文将探讨智能城市建设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络的内涵,着重讨论智能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为我国城市向智能型生态城市迈进提供决策参考。
1 智能城市
1.1 智能城市的概念特征
智能城市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国智能城市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和韩国的智能城市发展主要基于u-city的概念,其特征是以创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电子装置可以随时获得信息和服务的环境系统为发展目标。u-City是指在一个具有智能功能的城市中,信息可以基于泛在网络,在人、物体和环境中,方便地进行交换。u-City是通过建立以市民为中心,通过发挥市民的力量来推动城市发展,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2]。
欧洲的智能城市(多称为smart city)则更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经济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特征[3,4]:①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的基础设施,改善经济和政治效率,使社会事业、文化事业和城市得到持续发展。②面向商务的城市发展。主要思想是建立商业友好型城市来吸引新的企业。③强调公共服务中对于各类居民的社会包容。
1.2 智能城市发展与城市创新
在现阶段,智能城市的发展需要与生态系统,绿色系统,和谐共处等概念相关联。要实现这种关联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智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未来互联网络的研究已成为智能城市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建设的主要内容[5]。同时,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ICT应用研究也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关于如何协调城市人力资本,产业资本,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城市创新,是在特定的区域经济环境下,考虑城市自身经济、资源、文化等特点,以当今世界前沿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对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性变革,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第二、三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目前欧盟的FP7-ICT计划和CIP ICT-PSP计划将创新实验纳入到了智能城市概念的范围之内,智能城市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创新环境。
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个城市内部,城市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城市创新群落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6]。创新群落包括该城市中各类企业和各种服务机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与集体学习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的社会关系[7]。城市创新环境的基本构成分为城市创新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1)城市创新政策。政策法律环境对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部门制定的创新相关政策涉及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利益;相关法律则是维护科技创新者合法权益,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的保证。同时,政府凝聚人才、激励创业的科技人才政策直接影响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与城市的创新氛围。
2)创新基础环境。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城市中各种创新活动的载体,包括各类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信息性基础设施如数据库、科技情报检索系统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创新基础平台的建设。
3)创新文化环境。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对创新活动影响最深远的因素。城市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它也需要城市市民和各类城市组织的支持与协助。各种创新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直接影响创新组织的融资来源,这些对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2.2 针对智能城市发展的改进的三螺旋模型
三螺旋(Triple Helix)理论研究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是由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研究产业创新方法的国家创新体系[8]。
为了进一步探究智能城市的功能,一个针对智能城市发展的改进的三螺旋模型被提出了[9,10]。该模型进一步关注了由大学和政府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知识和由产业和大学给予专利的作为智力资本指标的创新成果。该模型假设原始的三螺旋在一个复杂的城市环境(公民社会)中运行。在该环境中,市场需求,城市系统的管理方式,市民的参与和市民的特征,和城市文化以及社会资本一起,塑造了原始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该研究结果显示了智能城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双重角色:首先,智能城市是智力资本的生成者,财富的创造者和城市政策的调整者;同时,智能城市支持满足该城市创新系统要求的社会学习能力和知识扩散能力。
改进的三螺旋模型描述了城市创新系统和智能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由大学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知识的储备促成了两者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且作为未来学习活动的基础;大学和政府之间共同作用来建立有效的公共教育方案,公共机构通过教育主体模式来学习知识,进而提高它们的功能,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了社会层面的学习机制;最后,一个有效的市场,需要明确的市场规则和功能机构来实现,市场机构和参与者的数量和效率是与产业与政府交换信息的效率、产生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的效率紧密相关的。因此政府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知识和创新的积累过程是通过本地市场的潜能来实现的,同时反过来又能促使城市创造、知识传播和更新。
2.3 未来互联网络的发展
关于未来网络对智能城市的发展的支持,目前主要关注3个基于互联网络的技术[11]:①云计算;②真实世界中使用者与传感器的交互界面,标签和RFID技术;③语义网和关联数据。
2.3.1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传递计算资源的新的方法,而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它为互联网提供了可以传递的计算服务和一系列新的外包商业模式。文献[12]讨论了云计算对于智能城市的发展的影响。从短期角度来说,云计算主要应用于大型商业云,政府云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市来说是个比较好的应用模式。建立城市云可以有效的降低IT的成本,为小规模的商业应用和电子服务提供平台。
2.3.2 交互界面、标签和RFID技术
物联网(IoT)包括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是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技术可以解决市场分散和智能城市应用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并对整个城市提供统一的信息支持。在物理世界中进行传感器和设备网络的实施,产生一种新的类型的空间智能,进一步提高Web2.0的应用以及社会媒介和众包所发挥的能力。物联网的使用可以较好的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数据交换,它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利益。
2.3.3 语义网,关联数据
在OVUM关于智能城市的报告中[12],认为云计算和物联网作为开放公开数据和作为快速决策的高级分析层面的基础支持层。来自各种数据源,政府,传感器,市民和商业机构的开放数据,为提高城市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语义网和关联数据的技术可以使用户更加有效率的获得和访问各种开放数据从而充分的利用这些信息。
3 基于改进三螺旋和未来互联网络的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3.1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
3.1.1 智能城市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合作
根据改进的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是智能城市创新的实际执行机构和创新产品的生产者,如表1所示。他们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要素,他们从事创新相关的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是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在提升和发展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关系上加大工作力度。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研究机构从事关键和共享技术的发展,企业的重点是将合作研发的成果商业化,政府应在三者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此作为解决创新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引导了城市社会层面学习机制的建立,是社会学习的主要推动力量。
3.1.2 智能城市创新主体间的技术扩散
在我国目前的创新体系中,技术扩散一般是从研究机构和大学向企业扩散,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是很少的。我国的技术扩散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市场和企业孵化三种方式。
政府可以组织定期的技术交流使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分享技术信息,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等,也可以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进行委托研究以及合作研究。政府通过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互动合作,达到技术扩散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3.2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
3.2.1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ICT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共享研究成果和创新资源。一般来说,被分享的研究资源和创新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合作模型(方式)将会构成未来智能城市创新环境的主体架构。智能城市能有效的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安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问题,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ICT基础设施是创建智能城市的基础,也是建设的重点。
智能城市ICT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宽带网络环境来支持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对城市创新系统长期的支持。包括:①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中的居民和组织提供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②城市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如嵌入式系统,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提供实时的数据管理,预警和信息处理过程。③创新性应用,可以实现数据收集和处理,基于Web的协作以及市民集体智慧的合作。其次,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开始大范围的可供分享的用于应用创造的创新过程,该过程可以运行和改进活动个体,城市群和基础设施的每个部门。最后,建立满足市民需要的开放和用户驱动的创新生态环境,由政府和产业来建立相关的商业模式来实现持续长期的智能城市的发展。
3.2.2 智能城市创新产业发展政策
创新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而采取经济、法律和财税相结合的政策手段,以调整资源的配置,促进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产业创新的激励机制。政府应挑选出技术上领先的,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或者具有出口导向的创新型企业作为资助的目标群体。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目标群体的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等方面向这些企业倾斜。政府创新政策的重点是激励这些企业在新产品和工艺的特定发展上,以及它们产品的商业化过程。政府的激励型政策主要包括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分配政策,信息政策,专利政策和其他政策。
2)创新人力资源发展政策。创新人才竞争政策包括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吸引政策等,是许多国家多年来一直重视的政策工具。近年来的主要趋势是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吸引。随着发达国家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政策,国内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人才战略。因此,在城市创新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政府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2.3 智能城市创新文化环境建设
城市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市民和社会机构的参与来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社区[13]的方式,来实现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促进或约束作用。政府在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突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传统文化的束缚,弘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精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创新文化,着眼于世界创新文化发展的前沿;加强创新教育等。
4 结语
作为城市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智能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统一性。构筑智能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积极进行未来互联网络的建设和支持城市创新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公民社会,充分调动市民的参与,以实现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的形成,为我国智能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拓宽了新视野和新思路。
摘要:探讨了智能城市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给出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实现机制,构建了以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主体要素的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途径和政策保障,为深化我国城市向着国际生态智慧型城市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篇5
浅议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构
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向着生态化及景观风貌化方向发展,从规划布局、苗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个层面阐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的途径.
作 者:黄志萍 作者单位: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福州,350008刊 名:广西轻工业英文刊名: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年,卷(期):25(6)分类号:X171.1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 绿地系统 生态建构
丹东生态城市与生态安全研究 篇6
【关键词】生态安全 生态城市 丹东
一、丹东率先建设生态城市
(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13年,丹东全市绿化覆盖率为38.8%,宽甸县、振安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丹东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1平方米。全市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3112.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14个,面积1410.4平方公里;森林公园7个,面积112.9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5处),形成了水源涵盖林、封山育林、绿色通道、退耕还林、蚕场封育、江海防护林公益林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69.5%。2005-2013年,丹东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减缓,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在用地结构上,丹东林地比例差不多与大连以及辽宁全省水平高出一倍,具有一定的生态与环境优势。 丹东有野生植物群落18种类型418种,名贵珍稀树种50多种。是东北东部长白山以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二)水资源丰富
丹东市域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32亿m3 ,占全省的27.5%;水资源总量达90.32亿m3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4.9%,在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市中,水资源最为丰富。丹东人均地表水径流量为3846 m3 ,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5倍,为辽宁省人均水量的4.5倍。因此,丹东市具有极大的水资源优势。丰富的水资源为丹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丹东城市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空间也不断遭到蚕食破坏,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的矛盾也在加剧。主要矛盾就是重开发,轻保护。对生态空间的侵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调节能力减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等。因此,出于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进行生态安全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和人口容量。
(一)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分析
丹东现有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现有城镇村镇用地占164.85km2,从城乡建设现状看,城市建设紧凑用地效率高,但乡村用地较散,效率相对较低。在保护生态敏感区及其组成的生态网络的前提下,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其中适建用地只有17.49km2,且分散各处,不连续。限建用地主要分布于河谷、山谷中的低缓坡灌木丘陵地,主要位于村镇周边。城镇周边最大的用地地段位于安民新区,而东港市区及周边几乎都为禁建区。
(二)人口环境承载力分析
通过上述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析,可以发现制约丹东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环境限制是城市用地空间。由于城市处于山河交界、海陆交界位置,山体水系在塑造丹东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同时,也约束了城市空间的展开,因此在保证生态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丹东可用于城市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丹东人口总量基本维持在240万左右,而人口容量就是在充分保证城市及区域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丹东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终极规模。
三、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几点建议
(一)保护沿江沿海滩涂湿地
鸭绿江沿岸及沿海湿地,处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为华北和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内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交汇过渡,形成了包括芦苇湿地、沼泽、湖沼、潮沼及河口湾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环境独特、敏感、脆弱,其形成与演变漫长而复杂。物种资源比较丰富,高等植物有64科、289种,其中野大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中,有鱼类的88种、两栖类3种、鸟类44科240种、底栖动物74种、浮游动物54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 有丹顶鹤、白鹳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白琵鹭等3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227种候鸟中,保护区已发现有121种,占总数的 55.3%,为东北亚重要的鸟类栖息的迁徙停歇地。这一区域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天然本底和野生生物的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同时对生态学、遗传学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二)保护生态流与生态节点
江河作为海陆的连接通道,形成了地区重要的生态流网络。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区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叆河、大洋河。该区雨量充沛,丹东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200mm。洪水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特点是江河洪水量大而泥沙含量小。
区域生态网络中的关键生态节点,包括重要的山地森林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和重要的生态流节点。河流汇水处及其附近的三角洲地带、河岸滩涂湿地都是生态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三)保护自然生态安全
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的安全,避免自然空间遭到大规模的毁灭性的破坏。以山林水体为基本骨架,以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为生态源点,以交通防护绿地、滨江、滨河绿地和城市绿地等带形绿地为连接廊道,共同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形成滨江滨海及沿岸湿地、山地森林及公园、基本农田等多层次的生态网格。
(四)保护马市岛、保证城市公共安全与流域生态安全
马市岛下游有取水水源地3个,紧邻马市岛,取水量占现丹东城市生活总取水量的40%以上。建设马市水源地,日取水量达20万吨,是近中期丹东城市用水的最大取水水源。建成后,近中期马市岛一带的总取水量将达到城市用水需求的50%左右,远期将维持在30%以上。丹东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能供给城市用水需要的取水水源地有限,所以保证马市岛周边的水源地安全关系到丹东城市公共安全大局,要引起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丹东统计年鑒
[2]丹东政府报告
[3] 丹东“十二五”规划
作者简介:邹辉,女,辽宁大连人,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篇7
目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大体可分为生物监测法和综合指标法。生物监测法通过监测一些生物或其类群的数量、生物量、生产力、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其一些生理生态状况的动态变化来描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生物监测法的缺点是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及监测参数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对不同生物类群进行评价时,难于确定其取样尺度与频度,无法综合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状况问题等,而且,一个指标只能反映干扰传播过程中造成的某方面影响,在流域范围内对所有干扰都敏感的单一河流健康指标是不可能存在的[4]。基于以上的原因,产生了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能够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甚至社会经济指标。这种能够反映不同尺度信息的综合指标法成为未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手段[5]。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河流的健康评价多采用综合指标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构建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并以浑河沈阳段为例进行研究,为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关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目前普遍认可是Meyer[6]提出的,认为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不但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应包括人类与社会价值。人类与社会价值主要指工农业用水供应、洁净饮用水、环境娱乐、精神享受、鱼类生产、保持水供应、物质储存与再生、美学价值和净化能力等。
目前,有关河流健康状况的研究多集中于评价体系。杨馥等[7]分析确立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中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原因和种类,构建了包含生态特征指标、整体功能性指标和社会环境影响指标3大要素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张亮等[8]建立了以河道形态、河岸带状况及河床形态为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河流形态学评价指标体系。耿雷华等[9]从河流的服务功能、环境功能、防洪功能、开发利用功能和生态功能方面,初步尝试构建了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还有学者从水量、水质、水生生物、物理结构与河岸带等方面剖析河流系统健康状况的内涵,探讨国外先进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方法,指出我国迫切需要构建一套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10,11,12]。
本文在Meyer[6]提出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包括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5个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河流来水量能够反映流域的气候、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受人工设施干扰的程度,而河流来水量同时又受这些因素影响。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充分考虑到了河流的防洪、兴利功能用水量,生态环境功能用水量,生态廊道功能用水,生活环境功能用水,本文认为用生态需水量来表达水量更加能够真实的反应城市河流的健康状况,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遏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本文在具体指标选择时,没有用河流径流量而是采用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来表达河流水量,此外还选择了开发利用率表达河流水量。水质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良好的水质是水生物健康生长与繁殖的必备条件。
河岸带是处于水陆交界处的生态脆弱带,是异质性最强、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13],在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促进物质与能量交换、抵抗水流侵蚀与渗透、营养物过滤及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4,15,16],表现为廊道、缓冲与护岸等3方面的生态功能[17],考虑到城市河流不仅具有净化、输送物质、提供栖息地等功能,而且具有休憩、娱乐、文化功能,城市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域文化特征,丰富了城市居民生活,也为城市的稳定性、舒适性、可持续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亲水景观建设面积能够反应城市河流的休闲娱乐文化功能,因此本文选取河岸带植被覆盖、效果和可达性、防洪标准的同时选取了亲水景观建设面积来表达河岸带[18]。
河流的生物群落主要受河流系统水文情势、地貌、流态、水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着眼于水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处于河流食物链营养顶级的鱼类能反映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是河流健康评价的重要指示生物,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表达河流生物指标状况[18]。物理结构反映河道的几何形态,直接影响到水体同河岸河道交换的能力、水生物栖息地、河道物理稳固及连通程度等方面,可以用河岸与河道固化强度、河床与河岸稳固性、河流廊道连续性、栖息地、鱼道状况来表达[10]。
本文从城市河流的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5个方面考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河流水量和水质是水资源的两大重要属性,水量能综合反映河流的自然特征与人类干扰程度,是河流变更的重要表现载体;水质状况直接反映河流污染状况,是评价河流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直接反映河流物理、化学指标状况,是生物与人群健康的根本保障。水量与水质两者的有机组合是水生生物生存、水体各种物理过程与生物化学反应得以完成的基本要求。水质方面在具体指标选取时考虑了多种污染物,包括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等,在具体级别确定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水量方面在具体指标选择时将城市河流生态需水这一指标引入到评价体系中,河流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正常发展、保障河流系统水文功能及相关环境功能正常发挥所需要的水量,对河流生态系统能否维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采用Tennant法。此外,作为城市河流在指标选取时,还充分注意了其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
2 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模型的建立
模糊模式识别最中心的思想是依据模糊数学提出的相对隶属度理论,并以参考连续系统上的两级及中介的线性变化作为相对统一的参照系,用样本与级别之间的加权广义距离求解样本对模糊概念的最优相对隶属度,作为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使用绝对隶属度构造隶属函数的不准确性而使识别结果不合理,而且还能克服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用性,全面反映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作用,更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状态[19,20]。
2.1 推求指标隶属度矩阵
设有n个河流健康指标值样本,每个样本有m项健康评价指标的实测值x,则有河流健康评价实测值矩阵X=(xij)。xij为样本j指标i的特征值;i=1,2,…,m;j=1,2,…,n。河流健康程度的状态或分级数c,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为y。m项指标c级健康标准值矩阵为Y=(yih)。yih为级别h指标i的标准特征值;h=1,2,…,c。
通常有两种类型的指标类型:(1)指标标准特征值yih随级别h的增大而减小;(2)指标标准特征值yih随级别h的增大而增大。对于(1)类指标按式(1)计算样本值xij对模糊子集的相对隶属度,按式(2)计算指标标准值yih对模糊子集的相对隶属度。对于(2)类指标按式(3)计算样本值xij对模糊子集的相对隶属度,按式(4)计算指标标准值yih对模糊子集的相对隶属度。
式中:rij为样本j指标i的特征值对模糊子集的相对隶属度;yi1、yic分别为指标i的1级、c级标准值;sih为级别h指标i的标准值对模糊子集的相对隶属度。
利用式(1)、(2)或(3)、(4)可将矩阵X与Y变换为对应的相对隶属度矩阵R和S。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综合模糊评价中应考虑到各指标高低有所不同,在总的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亦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各参评指标赋予权重,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熵值赋权法和灰色统计法等。层次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科学处理,本文运用这一方法。
本文在确定权重时采用的是定权重,即样本集中的每个样本指标的权重相等,则权重矩阵可用式(7)表示,且应满足式(8)。
2.3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根据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特点,利用文献[21]建立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如式(9)。
式中:uhj为样本j对模糊子集级别h的相对隶属度,j=1,2,…,n;h=1,2,…,c;aj、bj为样本j的m项指标的级别下限值与上限值;p为距离参数,取p=2,为欧式距离。
2.4 河流健康级别的确定
为了解决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用性,这里采用陈守煜[21]提出的级别提特征值作为判定标准。设左极点状态记以序数1,自左向右的中介状态记为2,3,…,直至右极点状态记以序数c。1,2,…,c称为状态点,以状态变量h表示,h=1,2,…,c。则级别特征值利用式(10)进行计算。
3 实例研究
本文以浑河沈阳段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标准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上述指标体系是广义的,比较全面,对于不同的城市河流还应考虑其特点,确定具体的指标,并将指标个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要保证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又要去除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同时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水量指标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生态需水量;水质指标根据评价年的各污染物实测浓度,以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污染状况所处的级别;水生生物指标选取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河岸带指标选取防洪标准、河岸带植被覆盖和亲水景观面积等3个指标;物理结构指标选取河岸与河道固化强度。共8个指标。
3.1.2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确定:(1)历史资料法;(2)实地考察;(3)借鉴国家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分级采用通用的5级分级标准: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和很健康。其中,生态需水量等级是指生态需水量占河道天然年径流量的百分比,根据Tennant法确定。防洪标准、河岸与河道固化强度和亲水景观面积3个指标以分值阈“1、2、3、4、5”代表5个级别的标准。各个指标的分级标准值见表1。
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来源
浑河沈阳段径流量数据来自1967-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河岸带植被覆盖率来自实地调查及遥感影像解译成果;水质数据来源于2009年《辽宁省重点水功能区水量水质通报》;防洪标准、河道固化强度和亲水景观面积的相关数据根据实际调查得出。根据以上资料对2009年浑河沈阳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3.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确定隶属度矩阵:利用式(1)-(4)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样本指标与标准指标相对隶属度矩阵:
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各层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
确定样本集对各级别的相对隶属度矩阵:将S、R及表2中的权值代入式(9),计算得到:U=(uhj)=0.162 0.785 0.034 0.012 0.006 T。
计算级别特征值:利用式(10)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H=1.912。因此浑河沈阳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2级,属于不健康状态。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浑河沈阳段对于不健康级别的隶属度远远大于其对亚健康、健康和很健康级别的隶属度。通过对2009年浑河沈阳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研究,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相符。沈阳市水资源过高的开发利用率以及大量的污水排放,导致浑河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下降,这是导致浑河沈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应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强污水排放的监管治理,使河流处于较健康状态,为水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境。
4 结语
本文在Meyer提出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包括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5个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分级采用通用的5级分级标准,分为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和很健康;分级标准值通过历史资料、实地考察、借鉴国家标准和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浑河沈阳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浑河沈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类长期对浑河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造成的,今后应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强污水排放的监管治理,使河流处于较健康状态,为水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境。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篇8
1 绿地结构现状情况概述
洛阳绿地结构总体包含点、线、面3个层次。这3个层次的绿地相互交织、相互结合、相互勾通共同构成洛阳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结构。但是3个层次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且连接程度有强有弱,绿地结构整体性不强,生态过程很难在水平方向进行有效平稳的过渡;具体来说:洛阳市除了了了几个综合性公园外,各类区级公园、专类公园(如动物园、儿童公园等)相应缺乏难以满足市民需要求;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区游园、街旁绿地数量偏少,市民可利用的亲近空间太少,中型斑块,小型板块的缺少导致现有斑块在空间中布局分散难以产生联系。且道路绿地和防护绿地被侵占情况严重,不仅难以达到真正的防护目的而且使线状廊道的连接作用丧失;市区内各类绿地的配比也都存在结构性问题,各城区间绿化指标差距较大,发展严重不平衡,如: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西工区和涧西区,老城区和瀍河区的公园绿地则比较匮乏;道路绿地质量参差不齐,老城区和瀍河区道路绿地情况相对较差,西工区、涧西区和洛南新区道路绿地情况相对较好;同时洛阳新区与洛北老区相比绿地情况差异较大,集中反映在居住区绿地上指标差异比较明显:洛河南部居住区绿地人均绿化指标明显高于洛北老区。
2 建议和措施
针对以上洛阳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建议洛阳优化绿地空间结构,组织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增加景观异质性,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由于斑块类型、形状和大小等影响着景观斑块功能的发挥,如何从类型、形状、大小这3个方面增强板块的功能,建议:加强生态绿地的建设;在大遗址保护性恢复建设方面,建议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基址条件和历史文献,对一些重要历史意义或是有代表性的园林进行有计划的复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道观园林和学宫园林等多样类别的园林在洛阳城建史上数不胜数,若能重视对这些历史名园进行恢复再现,不仅能够增强洛阳城市文化的厚重感,再现洛阳园林盛世风貌,而且还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基底。生态流通过廊道在各斑块之间流动,从而保证景观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城市内部的绿色廊道大部分是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相互耦合的,城市内部一定范围内的林荫绿道、滨河绿带、防护林带等绿色通道互相交叉形成绿色网络,则可以起到本底的作用,从而发挥整体绿地系统生态流动的动态控制能力。因此洛阳绿色廊道建设的首要重点是增加道路绿化。建议在保持与提升主干道良好绿化的基础上,提高洛阳城市次干道及支路的绿化水平,增加城市快速干道、高速公路的防护绿带的宽度。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是基质,它控制着景观中主要的生态流。流经洛阳市区的河流主要有洛河、伊河、瀍河和涧河,这4条河形成整个城市的水系骨架,也是支撑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质。建议:洛河沿岸继续完善洛河城市型滨水绿地和生态湿地建设,增加其与其他斑块的连接度,使其连接城郊大面积的楔形生态绿地和高速公路两侧线状绿地,形成较为完整和稳定的基质、廊道、斑块系统。加宽伊河两岸滨水绿地的面积,维持其自然生态型的滨水绿地面貌。是涧河、瀍河沿岸由于地势低洼,居民很难利用河道两侧绿化,建议在河道的两侧建设加宽绿化带,并在局部条件允许的地方加强沿岸绿地斑块与涧河、瀍河绿化的连通。最后是洛阳城市内原有的一些支流水渠沿岸也建议在两侧设置滨水带状绿地,安置健身娱乐休闲设施,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退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考验,本文以洛阳为例探讨如何应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方法来完善并优化洛阳城市现有的绿地系统,以达到利用景观生态学营造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以及维护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绿地系统,洛阳
参考文献
[1]杨晓慧,傅超英,韦晓霞.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
[2]吴昌广,周志翔,王鹏程,等.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度量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10(7):1903—1910.
[3]伍业纲,李哈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篇9
1.1 完善绿地系统的生态还原功能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自然资源生产的主体, 转换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固定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的食品链, 实现城市的天然物流和能量的循环, 为城市注入氧气、温度和湿度, 而且有利于吸污、杀菌、降低噪音、土壤保水、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分解废物垃圾等有效功能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不仅是种植绿色植物, 还需要包括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的环境创造, 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的整个结构功能的恢复。
1.2 确立城市绿化的产业地位
城市绿化产业作为信心的第三产业, 其产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金额自然生产率共同创造的, 并且其大宗商品价格特点是具有市场价格和影子价格两部分特点的并存之处。城市绿化商品的影子价格可以联系到公共物品, 如氧、恒温、杀菌除尘等方面, 按照有关研究成果计算影子价格, 价格是绿色建筑投资的3.42倍。城市绿化的市场价格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市场价格是直接有形的产品, 如建筑、装饰、植物和花卉等形成;而另外一分部是无形产品, 它可以形成市场价格, 如周边土地价格升值, 及其他周边服务, 最后一部分连接依附到无形产品之中的价格, 它是不能够直接实现易货的市场价格, 如, 旅游景点、旅游服务的价格。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应该是在它的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双重发展为目标下进行的。
2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结构规划
2.1 按总体控制指标构造城市绿地系统
据估计, 如果想要使得城市绿色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其洁净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噪声、实现生态效益等功能, 城市绿化覆盖率起码要达到至少30%才可以。我国已制定了本世纪初, 人均实现公共绿地面积7.11m2的目标。根据这些指标, 在新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 应当保留大型绿地, 并且还要设计一些分散的点状绿色, 形成庞大的绿色空间, 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还可以通过老城区的旧区改造, 增加绿化覆盖率, 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
2.2 加强市中心区绿化建设, 创造立体绿色空间
在高楼林立、土地密集型的老城区, 其路面都是比较坚硬, 主要是以沥青水泥占主导地位。因此, 通过点、线绿色规划, 可以提高城区绿化。既要保护现有的绿地不会受到削弱, 同时也应该见缝插针, 实现路边绿地、宅旁绿地, 、街道绿地, 以及河流改道扩建, 建设绿化街道和滨河绿地;与工厂进行协商, 工厂需要搬迁, 为了绿地的合理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 如今的屋顶防渗技术日趋成熟, 可以实现建设屋顶绿地, 也可以建设绿色建筑外墙、花园和其他绿地的绿表。
2.3 综合各项新措施, 多角度实现规划建设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城市绿化规划理念, 以及协调绿化系统架构,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 成为城市景观之一。城区一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 其历史悠久, 而且现代风格和历史风格交相辉映。通过对各城区的规划和合理布局, 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遗产的交错和融合, 实现城市和景点、景区的互补。 (2) 连锁反映。依托城市, 将外环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起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 在城市周围形成自然景观与耕地保护的绿化带。 (3) 纵横交错。在城市中主要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是城市道路的骨架。纵横交错建设生态景观和防护绿化带, 实现中心城市的绿化网络与外围城市周围绿化进行交融, 实现城市交通氧气通道和带状防护绿地的建设。 (4) 兼顾点带。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树林的和谐与团结,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 古老历史和现代风格展示交融, 合理利用现有的供水系统, 将水体景观和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有效的结合, 提高绿化美化档次, 实现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 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率。
总之, 我国发展中的中小城市, 其城市绿色空间因为其经济的竞争意识, 使得绿化地带慢慢被侵蚀, 为了降低土地对城市发展的限制, 许多大型的城市公园被移动到郊区, 原本坐落在城市中心的绿色, 也受到城市中心的影响, 增加游乐设施, 使得公园的自然度下降。因此,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质量, 应当优先保护城市绿地,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控制结构指标, 重点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努力打造立体化的城市绿化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姜允芳.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 2012 (2)
[2] 马世骏.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绿地系统与生态城市建设 篇10
对城市中自然要素或生态要素的关注, 打破“人类中心主义”, 充分考虑绿色城市、绿色设计, 是现代城市建设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城市绿化的关键是生态绿地的形成。生态绿地系统, 是人居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 即规划上常说的“绿地”空间。它是“人化自然”的物质空间的统称。“人类生存离不开维系生态平衡的绿地”, 这是一个普通的、却又常常被忽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影响生命体单位的外界条件总和, 生态学上统称为环境, 而把覆盖地球表面薄薄的生命层称之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功能系统, 在这里进行能量的固定、转化物质迁移与循环过程, 而绿色植物在其中最具有核心作用。
所以, 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考虑城乡规划中遇到的各类绿地问题时, 就不难明白:它们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景观美化装饰物, 或是仅供满足休闲活动需要的游憩地, 而是维持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环境空间[2]。规划师的任务, 应是努力去了解这些绿地长期以来自然演进的生态规律, 在绿地空间的生态保护价值与经济利用价值间作出适当的利益选择, 引导城市和区域的用地空间布局朝着符合人居环境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
从本质上讲, 绿色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实践中的绿色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建筑综合论原则。
一、绿地发展与绿色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城市群”的形成和“大城市区域”的扩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给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便是城镇绿地与传统耕地的关系、自然生态与城市发展布局的关系、生态绿地与生态美学的关系、城市人工建筑系统与生态绿地系统的关系, 等等。概念的认识与认同已不再是现代城市居民或规划师、建筑师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有国情和生活水平却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我们在进行绿色设计时, 首先要了解我国现有城乡现状和问题的所在, 才能针对这些问题, 用绿地系统生态观进行设计。
(1) 目前, 我国的城市绿地生态原则虽已有所建树, 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 城镇扩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农业绿地效益降低;
(2) 乡村工业的无序发展,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
(3) 城市园林绿地数量被非法侵占而减少;
(4) 森林减少、草原退化, 造成城乡生态平衡的破坏;
(5) 陆地河流与湖泊面积缩小、水利工程失修, 造成效益锐减和自然生态损失。
(2) 在绿色城市设计中, 针对城市或城乡整体设计的生态概念, 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
(1) 绿地与绿化在生态观上的认识问题;
(2) 整体实现和局部操作在可持续发展上的问题;
(3) 利益驱动的社会问题;
(4) 评价体系多学科复杂性的建设问题;
(5) 理论建构与实证操作的脱节问题;
(6) 学识理想和职业利益的矛盾问题。
(3)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城市设计带来很大的障碍, 因此,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设计环境成为未来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需要社会整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相应制度的建立, 需要更好的社会保障和行业技术保障。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中, 一般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1) 尊重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建立新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
(2) 整体优化的原则。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环境利益, 一时性利益服从于持续性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集约化原则。绿色设计应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高效的集约型创作转变, 追求高效空间, 重视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
二、绿色生态设计的运用
城市建设的绿色设计,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 城市层面。要打破以往城市建设的陈旧观念, 真正从城市自然生态角度出发, 以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 协调好城市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在中国环境状况报告中提出的环保原则。其二, 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层面。即在四维时空框架内, 整合城市机能, 化解城市功能需求和生态网络完整性间的各种矛盾。其三, 建筑层面。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利用并强化自然要素及结构。建筑层面的绿化设计可以是多途径、多手段、多创造地进行。
城市——分区——地段, 也要从绿色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 根据整体优先、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准则进行。城市建设应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 使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协调和谐, 形成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布局。对城市人工建筑系统的建设, 要注意自然景观、格局、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以形成城市景观形态的丰富变化。在城市建设中, 在整个城乡或“城市群”格局范围内, 应创造一个整体连贯且有效的自然开敞绿地系统, 形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群落、“绿道”“蓝道”的网络设计形态。
城市绿地和绿色城市设计, 不论从概念上还是原理上, 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也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它是设计群体应当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敏.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建筑学报.1996.2
[2]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建筑学报.1997.7
[3]韩冬青.浅析绿色设计及其在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难点所在.建筑学报.1999.5
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合肥;生态城市;对策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中。生态城市应当是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使之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人类生活,是能够使人类、城市和自然互惠互利共生的组织结构。在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报告书》更具体的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五个原则:生态保护、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标准、历史文化保护、自然人融入城市。
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及困境
“十二五”以来合肥市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体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合肥城市生态保护现状。“十二五”以来,合肥市开展了巢湖重点湿地保护调研,积极申报巢湖为国家重要湿地。合肥市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巢湖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利用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等工程技术手段,减轻巢湖内源污染,有效改善巢湖水质。合肥市通过强化产业绿色化及节能减排责任分解、项目支撑和调度督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促进产业绿色化及节能减排,使经济向良性发展。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凡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认定的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奖励。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发展绿色建筑和建设低碳生态城为方向,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不断强化新建建筑闭合监管,全领域推进建筑节能。
(二)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巢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九五”期间就成为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三河三湖”之一。富营养化的直接后果导致蓝藻水华,蓝藻水华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抑制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生态环境、生活质量。2、城市的环保综合服务水平需要提升。2011年8月安徽省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合肥市從拥有湖区面积的三分之一拓展到包含全湖,合肥市的城市面积外拓加重了城市环保综合服务管理的任务。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环境监管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基层的相关部门还存在一些部门相互推诿的病根,责任意识还未认识全面。
三、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设计蓝图。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不是唯一的,有很多方式可循。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全域规划统筹。紧紧围绕构建“1331”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次规划首开国内先河,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与环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旅游规划三规合一,以城市空间拓展和环巢湖生态保护并举为目的。合肥市应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政府在工作流程中应当建立严格制度,创新保障、监督机制,及时纠偏,保证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与一致性。
(二)创新机制与完善模式同步推进。1、完善矿山治理与修复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矿山环境管理机制。出台实施《合肥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规划(2009—2020年)》;出台《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编制矿山复绿行动方案和“三线三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二是加快推进环巢湖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2、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一是初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共购置了近7万个垃圾桶,修建了7131个垃圾房(池),配备了3677台各类垃圾收集车,建设了58座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初步建立起村(居)负责垃圾收集进站、乡(镇)负责垃圾转运进场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二是专业保洁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率先在环巢湖大道14个乡镇(街道)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建立较稳定的农村保洁员队伍。
(三)培育社会绿色环保的理念,提倡低碳出行。合肥市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社会的期盼,应积极培育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将绿色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之中。大力发展大运量交通运输方式,以发展轨道交通为主干,快速公交BRT系统为辅助,建立城市公交专用道,明确运行规则,保障公共交通对道路的优先使用权,合理进行车站布点,改善公交出行体验,保障自行车交通道路权,用行道树或绿岛隔离出自行车道,建设环境宜人城市慢行系统。
(四)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合肥市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探索跨区域的生态补偿制度,处于河流上游地区的城市要高度重视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的任务要高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处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生态的受益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对上游地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如何长期地发挥作用,需要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支撑与保障,用以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公共政策涵盖方方面面,形成一套长久有效、保障有力的政策机制,可以有力的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中各种“经纪人”行为,使之符合生态城市的长期建设和发展目标。城市建设涉及到多种因素,它是一个复杂的关联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制定政策,引导群众行为的作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和生活其中的每个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政府应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公众参与成为一种有益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分析 篇12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就是恢复绿地之间被人类活动中止或破坏的相互联系, 以绿地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 改善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 提高其基本生产力和稳定性, 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生态、形态、文态、心态四位一体的绿地生态系统, 是当代理想人居环境的生态基础。
2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
2.1 生态原理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 又包括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 还包括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宏观上研究廊道、缀块、基质之间的组合、结构、过程与格局的规律, 并以此规律进行其空间的重新组合, 这种组合与空间的调整, 既要为人服务, 还要为自然界的生物服务, 同时考虑非生物的因素。中观上, 构建天人合一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使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微观上, 营造以人为核心的绿地空间, 合理组合山石、水体、植物群落和景观建筑, 使其达到和谐自然。因此,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是沟通人与自然的途径和手段, 是生态学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延伸与技术应用。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包括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协调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效能;如何通过绿地景观格局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如何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 使其形成一个种群分布合理的整体;如何将城市外围的生产绿地纳入绿地生态系统规划, 建立一专多能的生态防护体系;如何打破各单位附属绿地的界限, 增强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将被城市割断的绿地元素重新建立联系或增加连接度。
2.2 形态原理
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常以“负阴抑阳, 冲气以为和”为指导思想, 取背山面水为基本格局。其核心是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绿地形式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绿地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具体形态, 二是人与绿地构成的整体以及由此引发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特征。绿地的形式美, 体现空间构成的合理性与尺度、比例、色彩、韵律的适度性, 绿地文化体现在人们畅游于其间得到心灵的升华与精神的超脱性。
绿地形式美是具体的, 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 它既不是对象的物理、化学结构, 也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逻辑结构;绿地形式美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 绿地形式美虽然有主客、内外关系之分, 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 但却是同这种规律相适应的;绿地形式美是一种合目的形式, 绿地是与人类生命活动的目的及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关的形式。因为绿地是人类为生存或生存得更好, 并寄托人类心灵的现实生活境域;绿地形式美是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比之于建筑, 绿地不是一种固定不变、机械的形式;绿地形式是人类的欲望、情感、理想的形式, 是求美、求真、求美的过程。
2.3 文态原理
文态是一个地域或城市文化的总体特征与内涵, 包含着地域物质形态与人文风貌。文态环境就是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一体, 形神兼备, 凝聚历史和积淀文化的地域环境。以绿色植物为主体构成的绿地空间在塑造地域文化风貌方面则是其他任何要素或空间无法替代的。绿地是文化的载体, 是保护历史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绿地的灵魂和内涵, 没有文化的场地是不能吸引人类去解读的。绿地规划的动机在于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现实中筑造出来, 这些行为直接而强烈的反映了行为主体的绿地美学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几乎涵盖了风景园林的所有形式, 从城市公园到郊野游憩地、从城市广场到历史文化遗迹、从城市山林到森林公园。所有这些, 构成了绿地系统的文化内涵, 丰富了绿地系统的文化内容。绿地是通过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和环境构架实现其物质转化为精神的桥梁。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肩负着生态恢复与历史文化景观的重建双重使命。
2.4 心态原理
城市绿地建设一个重要功能是人类身心健康的保护与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绿地设计有三:一是从社会学角度关心与分享的思想, 探讨绿地环境如何设计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爱的空间;二是人性化的设计, 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下的空间环境的特征设计;三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绿地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即尊重自然的设计。就绿地设计现状而言, 很多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联系和沟通。为此, 进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慰藉功能。一方面, 人们在享受优美空间时可以净化心灵、减轻压力、抚慰焦躁情绪、舒缓疲惫。另一方面, 绿地系统规划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绿地系统规划在创造物质空间的同时, 必须考虑其空间的精神慰藉功能。当绿地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特定的场所精神追求中产生共鸣时, 绿地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绿地的慰藉功能最终必须通过造园各要素的物质手段表现出来, 绿地系统规划就是要创造人类寄托心灵的理想场所。其次, 城市绿地空间的交往功能。引起人们心理体验的不仅是空间的物质实体, 还有使用空间的人和人的活动。绿地设计任务之一就是为开展人类活动提供优秀的空间场所。绿地设计需要创造各种各样的空间场所, 诸如公园、广场、街头小游园等各类绿地。人们在同一户外空间中徜徉、流连, 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绿地溶解了城市、建筑及公园, 增加了城市可达性, 评价绿地规划空间情境的优劣, 要综合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尺度的适宜性、比例的恰当性、色彩的协调性、质地的和谐性。最后, 城市绿地规划要合理发挥作为游赏空间过程的“路径”、融合绿地与环境的“节点”、划分绿地界限的“边缘”、强调功能分区的“区域”、位于功能区核心与构图中心的“标志物”。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支持创造生态、形态、文态、心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上构筑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使其产生良好的生态功能;形态上创造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绿地空间, 使人居环境掩映于绿树丛中;文态上以绿地为载体使人类的优秀文化通过绿地景观形式向后延绵;心态上塑造体现地域意象的绿色环境, 使人居环境趋于人性化。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应从创造城市公众赖以生存户外活动空间出发, 为城市居民提供大量开敞空间, 预留城市发展弹性绿地。以区域的角度探讨城乡绿色空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 为城市与乡村、新城与旧城和谐共生乃至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S
摘要:在总结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概念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 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绿地形式
参考文献
[1]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 2002 (2) :40-42.
[2]刘家麒.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J].风景园林, 2005 (4) :13-15.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推荐阅读:
城市生态系统09-13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0-08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07-19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10-24
城市废弃地生态系统07-15
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规划06-30
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06-18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综述05-09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空间应用研究10-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州城市生态系统评价10-15